CN113687858A - 配置文件的检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配置文件的检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87858A
CN113687858A CN202110899079.6A CN202110899079A CN113687858A CN 113687858 A CN113687858 A CN 113687858A CN 202110899079 A CN202110899079 A CN 202110899079A CN 113687858 A CN113687858 A CN 1136878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figuration file
script
environment
standard configuration
pa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9907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87858B (zh
Inventor
倪俊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umi Yuntu Spa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zhi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zhi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zhi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9907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8785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878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878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878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878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70Software maintenance or management
    • G06F8/71Version control;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45Program loading or initiating
    • G06F9/44505Configuring for program initiating, e.g. using registry, configuration files
    • G06F9/4451User profiles; Roam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配置文件的检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首先配置应用程序在各个环境下对应的配置文件,将配置文件作为应用程序在不同环境下的标准配置文件;将标准配置文件发送至各个环境服务器的指定目录中,并生成标准配置文件在指定目录下的路径;根据标准配置文件的路径,对环境服务器中预先配置的第一检查脚本中的原始路径进行修改得到第二检查脚本;将第二检查脚本添加到应用服务器的启动脚本中,当应用服务器启动时执行第二检查脚本,以便将标准配置文件与原配置文件进行比较。本公开能够降低检查工作量,提高检查的精确度,并降低应用程序项目开发的成本。

Description

配置文件的检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置文件的检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应用程序的项目开发过程中,运维人员需要针对不同应用程序项目对应的环境配置不同的配置文件,即同一应用程序项目在不同环境下可能对应不同的配置文件。由于应用程序项目在不同环境下的配置文件比较复杂,如果出现配置错误,将对后续应用程序项目的发布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对应用程序项目的配置文件进行检查,避免程序发生事故。
现有技术中,通常的做法是依赖运维人员在Linux服务器上手动查看每个应用程序项目中的每个配置文件里配置的参数是否正确,即需要运维人员对配置文件进行检查,当发现与环境不符的配置文件时,对配置文件提出修改。这种依赖人工检查的方式,检查工作量大,人工检测容易出现误差,增加了应用程序项目开发的成本。
基于现有技术,需要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检查工作量,提高检查的精准度,降低应用程序项目开发成本的配置文件检查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置文件的检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检查工作量大,人工检测容易出现误差,增加应用程序项目开发的成本问题。
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配置文件的检查方法,包括:基于应用程序的后台管理平台配置应用程序在各个环境下对应的配置文件,并将配置文件作为应用程序在不同环境下的标准配置文件;将标准配置文件发送至各个环境所对应的环境服务器的指定目录中,并生成标准配置文件在环境服务器的指定目录下的路径;根据标准配置文件的路径,对环境服务器中预先配置的第一检查脚本中的原始路径进行修改,得到第二检查脚本;将第二检查脚本添加到应用服务器的启动脚本中,以便当应用服务器启动时,执行第二检查脚本,其中,第二检查脚本用于将标准配置文件与应用服务器中的原配置文件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对原配置文件进行检查。
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配置文件的检查装置,包括:配置模块,被配置为基于应用程序的后台管理平台配置应用程序在各个环境下对应的配置文件,并将配置文件作为应用程序在不同环境下的标准配置文件;生成模块,被配置为将标准配置文件发送至各个环境所对应的环境服务器的指定目录中,并生成标准配置文件在环境服务器的指定目录下的路径;修改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标准配置文件的路径,对环境服务器中预先配置的第一检查脚本中的原始路径进行修改,得到第二检查脚本;检查模块,被配置为将第二检查脚本添加到应用服务器的启动脚本中,以便当应用服务器启动时,执行第二检查脚本,其中,第二检查脚本用于将标准配置文件与应用服务器中的原配置文件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对原配置文件进行检查。
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公开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基于应用程序的后台管理平台配置应用程序在各个环境下对应的配置文件,并将配置文件作为应用程序在不同环境下的标准配置文件;将标准配置文件发送至各个环境所对应的环境服务器的指定目录中,并生成标准配置文件在环境服务器的指定目录下的路径;根据标准配置文件的路径,对环境服务器中预先配置的第一检查脚本中的原始路径进行修改,得到第二检查脚本;将第二检查脚本添加到应用服务器的启动脚本中,以便当应用服务器启动时,执行第二检查脚本,其中,第二检查脚本用于将标准配置文件与应用服务器中的原配置文件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对原配置文件进行检查。本公开能够降低检查工作量,提高检查的精确度,降低应用程序项目开发的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配置文件的检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配置文件的检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公开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公开。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公开的描述。
在应用程序项目开发过程中,应用程序项目在不同环境下的配置文件的参数并不相同,例如:应用程序项目在开发环境下的配置文件的参数与生产环境下的配置文件的参数就不一致。因此,需要运维人员针对应用程序项目在不同环境下配置单独的配置文件,然而由于可能同时开发多个应用程序项目,以及应用程序项目在不同环境下的配置文件的差异,导致运维人员在设置配置文件的时候,容易产生错误,例如:运维人员可能将测试环境中配置文件的参数配置到了生产环境的配置文件中,这将会导致在测试环境做的测试操作会发到生产环境上面,比如短信网关地址配置错误时,会把测试数据发送到用户手机上面,造成事故。因此,在将应用程序项目发布到应用服务器中时,对各个环境下的配置文件的参数的正确性进行检查是十分必要的。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现有的配置文件检查方式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说明,具体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目前最常用的检查方法是由开发人员将应用程序项目的代码打包给运维人员发布,开发人员对代码打包的时候将配置文件写入到代码中,将代码包交给运维人员发布,由运维人员在发布前对配置文件进行检查;因此,运维人员每次在应用程序项目发布时,对应用程序项目进行启动的时候,需要检查所有的配置文件,如果每个配置文件中有上百个参数,例如域名、URL、参数值等参数,均需要运维人员进行人工检查。
当运维人员在对多个配置文件进行检查时,若发现代码包中的配置文件与环境对应的标准配置文件不符,比如启动生产环境后,发现配置文件不是生产环境的,而是其他环境的,此时,由运维人员提出错误并修改;运维人员将所有的配置文件手动检查一遍之后,重新启动程序,将新版本的应用程序发布出去。
由此可见,这种依赖运维人员通过Linux服务器,手动查看应用程序项目在各环境下的配置文件里的配置参数是否正确的方式,导致运维人员的检查工作量巨大,非常容易出现检查错误;而且,当应用程序项目系统的数据库、短信网关、Redis、OSS等使用中间件或者对接第三方系统的参数较多时很容易产生混乱,在多个环境(如开发、测试、预生产、生产等环境)切换发布时极易出现错误,而且这种检查方式完全依赖版本发布之后的回归验证来避免事故发生,无法在最新应用程序的版本正是发布之前对各环境的配置文件进行检查。
如果在应用程序项目上线的时候没有对错误的配置参数检查到位,例如:生产环境里的域名等配置参数,实际上是测试环境的配置文件里的配置参数,那么应用程序项目在运行时就会产生问题;同样,在测试环境发布时,如果将配置文件里的发送短信的参数配置成了生产环境的参数,那么在测试环境对应的应用程序项目的运行中就会对真实的用户发送短信。
本公开实施例针对应用程序在不同环境下的配置参数设置相应的标准配置文件,并将标准配置文件发送到各个环境对应的环境服务器中,生成该标准配置文件在不同环境服务器中的路径,之后将环境服务器中的第一检查脚本中的原始路径修改为标准配置文件的路径,从而生成新的第二检查脚本;将第二检查脚本添加到应用服务器的启动脚本中去,这样,当应用程序项目启动时,将会自动执行第二检查脚本,第二检查脚本通过标准配置文件的路径调用标准配置文件,并将标准配置文件与预先配置好的原配置文件之间进行参数的比对。如果检查结果发现参数不一致,则会停止应用程序项目的启动,并发送错误提示信息,以使运维人员根据错误提示信息调整参数设置,避免事故发生。从而实现了配置文件的自动化检查,避免人工检测出现误差或者运维人员忘记检查,大大降低了应用程序项目开发的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以下实施例是以web应用程序项目开发场景为例,对web应用程序项目开发过程中配置文件的检查进行展开描述,但是,本公开实施例针对的应用场景不限于web应用程序项目开发场景,其他应用程序项目的开发场景同样适用。上述应用场景不构成对本公开技术方案的限定。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配置文件的检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1的配置文件的检查方法可以由服务器执行。如图1所示,该配置文件的检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
S101,基于应用程序的后台管理平台配置应用程序在各个环境下对应的配置文件,并将配置文件作为应用程序在不同环境下的标准配置文件;
S102,将标准配置文件发送至各个环境所对应的环境服务器的指定目录中,并生成标准配置文件在环境服务器的指定目录下的路径;
S103,根据标准配置文件的路径,对环境服务器中预先配置的第一检查脚本中的原始路径进行修改,得到第二检查脚本;
S104,将第二检查脚本添加到应用服务器的启动脚本中,以便当应用服务器启动时,执行第二检查脚本,其中,第二检查脚本用于将标准配置文件与应用服务器中的原配置文件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对原配置文件进行检查。
具体地,应用程序可以是web前端应用程序项目,web前端应用程序项目是基于Java工程开发的应用程序项目,通过应用程序项目开发人员生产web前端应用程序项目的代码,并将项目代码放到应用程序的容器中,由应用程序服务器启动web前端应用程序项目,实现对web前端应用程序服务的启动,这样用户就可以访问这些服务。
进一步地,应用程序的后台管理平台可以认为是用于管理应用程序的配置文件的服务器,运维人员可以基于后台管理平台对应的web页面实现应用程序在各个环境下的配置文件的参数配置,通过后台管理平台还可以实现对不同环境所对应的配置文件的管理,本公开实施例不对后台管理平台的具体内容进行限定,任何可以实现上述功能的后台管理平台都适用于本方案。
在这里,应用程序的配置文件可以包括应用程序特定的设置,该配置文件包括公共语言执行库读取的配置设置(如程序集绑定策略、远程处理对象等等),以及应用程序能够读取的设置。不同配置文件里的参数(如地址、域名等)对应各自环境的参数,一般来说,配置文件里可以包含以下信息:数据库相关的参数、发短信参数、请求第三方系统接口的参数等等,在实际应用中,配置文件里的参数需要依赖项目来确定,因此并非固定的参数。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后台管理平台配置各环境下的标准配置文件,并将标准配置文件下发到各个环境下的环境服务器,根据标准配置文件在环境服务器的指定目录下的路径,对环境服务器中的第一检查脚本进行修改得到第二检查脚本,再将第二检查脚本加入到应用程序的启动脚本中,使得应用程序在启动时,能够自动执行第二检查脚本的操作,实现配置文件的自动化检查,避免运维人员忘记检查配置文件,降低运维人员执行人工检查的工作量,降低了配置文件的检查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应用程序的后台管理平台配置应用程序在各个环境下对应的配置文件,包括:通过应用程序的后台管理平台对应的web管理页面,对每个应用程序在各个不同环境下对应的配置文件进行设置得到标准配置文件,标准配置文件中包含应用程序在不同环境下对应的标准参数;其中,环境包括应用程序的开发环境、测试环境、预生产环境和生产环境。
具体地,通过在后台管理平台的web页面对指定系统在各个环境下的正确参数进行配置,得到标准配置文件。其中,指定系统可以认为是web应用程序项目系统,在web应用程序项目的整个开发过程中,不同的开发环节对应不同的环境,例如每个web应用程序项目系统可以包括以下四个环境:开发环境、测试环境、预生产环境、生产环境。
进一步地,每个环境都具有单独的配置文件,且每个环境下的配置文件对应的参数并不相同,但是针对每个环境对应的配置文件可以设置正确的参数,即标准参数。在实际操作中,将标准配置文件中的参数作为检查web应用程序配置文件的标准数据。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不同环境下的配置文件进行说明,例如:假设有三个web应用程序项目,即web应用程序项目A、web应用程序项目B和web应用程序项目C,每个web应用程序项目又对应四个环境,那么运维人员就需要通过后台管理平台的配置端为每个系统下的每个环境配置相应的标准配置文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标准配置文件发送至各个环境所对应的环境服务器的指定目录中,包括:通过各个环境所对应的环境服务器的IP地址,将标准配置文件发送至各个环境所对应的环境服务器的指定目录中;其中,标准配置文件以conf后缀格式的文件存储在环境服务器的指定目录中。
具体地,在生成各个环境对应的标准配置文件之后,通过各个环境对应的环境服务器的IP地址,将各个环境对应的标准配置文件下发到环境服务器的指定目录中去。各个环境对应的标准配置文件中包含该环境对应的标准参数数据,指定目录可以是环境服务器中的任意目录,也可以是运维人员指定的目录。标准配置文件发送到环境服务器的指定目录中去之后,可以将标准配置文件设置成.conf后缀格式的文件,当然在实际应用中,不限于.conf后缀格式文件,也可以是其它格式的文件。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将标准配置文件发送至环境服务器的指定目录中去,并生成该标准配置文件在指定目录下的路径,为后续启动脚本实现配置文件的检查提供了数据基础,标准配置文件中的参数将作为标准数据,从而实现对原始配置文件中数据的正确性进行检查。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标准配置文件的路径,对环境服务器中预先配置的第一检查脚本中的原始路径进行修改,得到第二检查脚本,包括:根据标准配置文件的路径对第一检查脚本中的原始路径进行检查,以便将标准配置文件的路径添加到第一检查脚本的原始路径中生成第二检查脚本;其中,第一检查脚本以及第二检查脚本为Shell检查脚本;原始路径为环境服务器中为第一检查脚本所预先配置的默认路径,默认路径为空的路径地址。
具体地,在生成标准配置文件的存储路径之后,基于该存储路径对环境服务器中的第一检查脚本的原始路径进行修改,例如:根据标准配置文件的存储路径对第一检查脚本中默认的路径进行比较,如果第一检查脚本中的默认路径是一个空的路径,则将标准配置文件的存储路径直接添加到第一检查脚本的路径中,即将.conf后缀格式的文件的存储路径加到Shell脚本(第一检查脚本)的路径中。
进一步地,第一检查脚本和第二检查脚本均采用Shell检查脚本,但应当理解的是,其他检查脚本也同样适用于本方案,本公开实施例没有对Shell检查脚本本身进行改进,Shell检查脚本的具体内容不构成对本方案的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应用服务器为Tomcat应用服务器,将第二检查脚本添加到应用服务器的启动脚本中,包括:根据第二检查脚本生成第二检查脚本对应的脚本命令,根据Tomcat应用服务器中启动脚本的格式,将脚本命令按照启动脚本的格式添加到Tomcat应用服务器的启动脚本中。
具体地,Tomcat应用服务器用于存储web应用程序项目的开发文件,并实现web应用程序项目的启动,Tomcat是由Apache开发的一个Servlet容器。在本公开实施例中,Tomcat应用服务器可以认为是承载web应用程序的容器,将Shell检查脚本(即第二检查脚本)的命令加入到Tomcat内的Shell脚本start.sh(即启动脚本)中。
进一步地,第二检查脚本以脚本命令的方式添加到Tomcat应用服务器的启动脚本中,在实际应用中,第二检查脚本实际上是由一条条的脚本命令组成的脚本,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Tomcat应用服务器中启动脚本的格式进行详细说明,例如:启动脚本为tomcat/bin/start.sh,其中,bin表示脚本的启动路径,start.sh表示脚本命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检查脚本用于将标准配置文件与应用服务器中的原配置文件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对原配置文件进行检查,包括:通过第二检查脚本中标准配置文件的路径,从环境服务器中调取标准配置文件,并将标准配置文件中的标准参数与原配置文件中的参数进行比对;当比对结果不一致时,停止对应用服务器的启动,并将参数对应的错误信息发送至控制平台。
具体地,在Tomcat应用服务器启动web应用程序服务时,web应用程序会优先执行第二检查脚本,此时,第二检查脚本通过标准配置文件的路径调取标准配置文件,并获取预先部署到Tomcat应用服务器中的原配置文件,将标准配置文件中的参数数据与原配置文件中的参数数据依次进行比对,如果发现标准配置文件中的参数与原配置文件中的参数不一致,则停止Tomcat应用服务器的启动,并打印参数的错误信息到控制台。
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将标准配置文件添加到预设的开源中间件中进行管理,其中,开源中间件包括Apollo配置中间件。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针对web应用程序在不同环境下的配置参数设置相应的标准配置文件,将标准配置文件发送到各个环境对应的环境服务器中,并生成该标准配置文件在不同环境服务器中的存储路径;之后将环境服务器中的第一检查脚本中的原始路径修改为标准配置文件的路径,从而生成新的第二检查脚本;将第二检查脚本添加到应用服务器的启动脚本中去,这样,当应用程序项目启动时,将会自动执行第二检查脚本,第二检查脚本通过标准配置文件的路径调用标准配置文件,并将标准配置文件的参数与原配置文件中的参数进行比对;当检查发现参数不一致时,则停止web应用程序启动,并发送错误提示信息,以使运维人员根据错误提示信息调整参数设置,避免事故发生。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后台管理平台的web页面配置各环境的标准配置文件,将标准配置文件下发到指定的环境服务器中,避免运维人员在服务器上修改标准文件;通过脚本程序对配置文件中参数的正确性进行检查,用数字化的自动检查方法避免了人工检测的误差;通过将检查脚本加入到应用程序服务器中,实现在启动环节中自动执行检查脚本,避免运维人员忘记执行检查操作;通过应用Shell脚本程序自动检查配置文件,大大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本公开实现了配置文件的自动化检查,避免人工检测出现误差或者运维人员忘记检查,大大降低了应用程序项目开发的成本。
下述为本公开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公开方法实施例。对于本公开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公开方法实施例。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配置文件的检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配置文件的检查装置包括:
配置模块201,被配置为基于应用程序的后台管理平台配置应用程序在各个环境下对应的配置文件,并将配置文件作为应用程序在不同环境下的标准配置文件;
生成模块202,被配置为将标准配置文件发送至各个环境所对应的环境服务器的指定目录中,并生成标准配置文件在环境服务器的指定目录下的路径;
修改模块203,被配置为根据标准配置文件的路径,对环境服务器中预先配置的第一检查脚本中的原始路径进行修改,得到第二检查脚本;
检查模块204,被配置为将第二检查脚本添加到应用服务器的启动脚本中,以便当应用服务器启动时,执行第二检查脚本,其中,第二检查脚本用于将标准配置文件与应用服务器中的原配置文件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对原配置文件进行检查。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2的配置模块201通过应用程序的后台管理平台对应的web管理页面,对每个应用程序在各个不同环境下对应的配置文件进行设置得到标准配置文件,标准配置文件中包含应用程序在不同环境下对应的标准参数;其中,环境包括应用程序的开发环境、测试环境、预生产环境和生产环境。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2的生成模块202通过各个环境所对应的环境服务器的IP地址,将标准配置文件发送至各个环境所对应的环境服务器的指定目录中;其中,标准配置文件以conf后缀格式的文件存储在环境服务器的指定目录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2的修改模块203根据标准配置文件的路径对第一检查脚本中的原始路径进行检查,以便将标准配置文件的路径添加到第一检查脚本的原始路径中生成第二检查脚本;其中,第一检查脚本以及第二检查脚本为Shell检查脚本;原始路径为环境服务器中为第一检查脚本所预先配置的默认路径,默认路径为空的路径地址。
在一些实施例中,应用服务器为Tomcat应用服务器,图2的检查模块204根据第二检查脚本生成第二检查脚本对应的脚本命令,根据Tomcat应用服务器中启动脚本的格式,将脚本命令按照启动脚本的格式添加到Tomcat应用服务器的启动脚本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2的检查模块204原配置文件进行检查,包括:通过第二检查脚本中标准配置文件的路径,从环境服务器中调取标准配置文件,并将标准配置文件中的标准参数与原配置文件中的参数进行比对;当比对结果不一致时,停止对应用服务器的启动,并将参数对应的错误信息发送至控制平台。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标准配置文件添加到预设的开源中间件中进行管理,其中,开源中间件包括Apollo配置中间件。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3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实施例的电子设备3包括:处理器301、存储器302以及存储在该存储器302中并且可以在处理器30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303。处理器301执行计算机程序303时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或者,处理器301执行计算机程序303时实现上述各装置实施例中各模块/单元的功能。
示例性地,计算机程序303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被存储在存储器302中,并由处理器301执行,以完成本公开。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计算机程序303在电子设备3中的执行过程。
电子设备3可以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及云端服务器等电子设备。电子设备3可以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301和存储器302。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3仅仅是电子设备3的示例,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3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处理器301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也可以是其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存储器302可以是电子设备3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电子设备3的硬盘或内存。存储器302也可以是电子设备3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电子设备3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存储器302还可以既包括电子设备3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存储器30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以及电子设备所需的其它程序和数据。存储器302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系统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公开的范围。
在本公开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计算机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计算机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公开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公开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以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计算机程序可以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公开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配置文件的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应用程序的后台管理平台配置所述应用程序在各个环境下对应的配置文件,并将所述配置文件作为所述应用程序在不同环境下的标准配置文件;
将所述标准配置文件发送至各个环境所对应的环境服务器的指定目录中,并生成所述标准配置文件在所述环境服务器的所述指定目录下的路径;
根据所述标准配置文件的路径,对所述环境服务器中预先配置的第一检查脚本中的原始路径进行修改,得到第二检查脚本;
将所述第二检查脚本添加到应用服务器的启动脚本中,以便当所述应用服务器启动时,执行所述第二检查脚本,其中,所述第二检查脚本用于将所述标准配置文件与所述应用服务器中的原配置文件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对所述原配置文件进行检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应用程序的后台管理平台配置所述应用程序在各个环境下对应的配置文件,包括:
通过所述应用程序的后台管理平台对应的web管理页面,对每个所述应用程序在各个不同环境下对应的配置文件进行设置得到所述标准配置文件,所述标准配置文件中包含所述应用程序在不同环境下对应的标准参数;
其中,所述环境包括所述应用程序的开发环境、测试环境、预生产环境和生产环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标准配置文件发送至各个环境所对应的环境服务器的指定目录中,包括:
通过各个环境所对应的所述环境服务器的IP地址,将所述标准配置文件发送至各个环境所对应的所述环境服务器的指定目录中;
其中,所述标准配置文件以conf后缀格式的文件存储在所述环境服务器的指定目录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标准配置文件的路径,对所述环境服务器中预先配置的第一检查脚本中的原始路径进行修改,得到第二检查脚本,包括:
根据所述标准配置文件的路径对所述第一检查脚本中的原始路径进行检查,以便将所述标准配置文件的路径添加到所述第一检查脚本的原始路径中生成第二检查脚本;
其中,所述第一检查脚本以及所述第二检查脚本为Shell检查脚本;所述原始路径为所述环境服务器中为所述第一检查脚本所预先配置的默认路径,所述默认路径为空的路径地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服务器为Tomcat应用服务器,所述将所述第二检查脚本添加到应用服务器的启动脚本中,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检查脚本生成所述第二检查脚本对应的脚本命令,根据所述Tomcat应用服务器中所述启动脚本的格式,将所述脚本命令按照所述启动脚本的格式添加到所述Tomcat应用服务器的所述启动脚本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检查脚本用于将所述标准配置文件与所述应用服务器中的原配置文件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对所述原配置文件进行检查,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检查脚本中所述标准配置文件的路径,从所述环境服务器中调取所述标准配置文件,并将所述标准配置文件中的标准参数与原配置文件中的参数进行比对;
当比对结果不一致时,停止对所述应用服务器的启动,并将参数对应的错误信息发送至控制平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标准配置文件添加到预设的开源中间件中进行管理,其中,所述开源中间件包括Apollo配置中间件。
8.一种配置文件的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模块,被配置为基于应用程序的后台管理平台配置所述应用程序在各个环境下对应的配置文件,并将所述配置文件作为所述应用程序在不同环境下的标准配置文件;
生成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标准配置文件发送至各个环境所对应的环境服务器的指定目录中,并生成所述标准配置文件在所述环境服务器的所述指定目录下的路径;
修改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标准配置文件的路径,对所述环境服务器中预先配置的第一检查脚本中的原始路径进行修改,得到第二检查脚本;
检查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二检查脚本添加到应用服务器的启动脚本中,以便当所述应用服务器启动时,执行所述第二检查脚本,其中,所述第二检查脚本用于将所述标准配置文件与所述应用服务器中的原配置文件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对所述原配置文件进行检查。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899079.6A 2021-08-05 2021-08-05 配置文件的检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6878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99079.6A CN113687858B (zh) 2021-08-05 2021-08-05 配置文件的检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99079.6A CN113687858B (zh) 2021-08-05 2021-08-05 配置文件的检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87858A true CN113687858A (zh) 2021-11-23
CN113687858B CN113687858B (zh) 2024-04-19

Family

ID=785789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99079.6A Active CN113687858B (zh) 2021-08-05 2021-08-05 配置文件的检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8785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60338A (zh) * 2022-05-17 2022-08-05 西安北方华创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体设备参数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15361290A (zh) * 2022-07-01 2022-11-18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配置比对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473930A (zh) * 2022-09-13 2022-12-13 陕西交建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跨运行环境的文件预置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17187A (en) * 1997-09-30 2000-09-12 Hewlett-Packard Company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a software installation package
CN107463418A (zh) * 2017-09-12 2017-12-12 北京宝兰德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中间件的配置文件生成方法及装置
US20180176326A1 (en) * 2016-12-15 2018-06-21 Vmware, Inc. Dynamic runtime interface for device management
CN108920436A (zh) * 2018-06-29 2018-11-30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数据比对方法、工具及设备
CN109240755A (zh) * 2018-06-28 2019-01-18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文件比对方法和配置文件比对系统
CN110109680A (zh) * 2019-05-14 2019-08-09 重庆商勤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部署方法、装置及应用发布方法、服务器、存储介质
CN112130871A (zh) * 2020-09-27 2020-12-25 平安医疗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远程部署中间件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86636A (zh) * 2020-10-30 2021-01-29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Docker与SVN的统一配置中心的实现方法
CN112799716A (zh) * 2021-02-09 2021-05-14 广州锦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代码管理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17187A (en) * 1997-09-30 2000-09-12 Hewlett-Packard Company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a software installation package
US20180176326A1 (en) * 2016-12-15 2018-06-21 Vmware, Inc. Dynamic runtime interface for device management
CN107463418A (zh) * 2017-09-12 2017-12-12 北京宝兰德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中间件的配置文件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9240755A (zh) * 2018-06-28 2019-01-18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文件比对方法和配置文件比对系统
CN108920436A (zh) * 2018-06-29 2018-11-30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数据比对方法、工具及设备
CN110109680A (zh) * 2019-05-14 2019-08-09 重庆商勤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部署方法、装置及应用发布方法、服务器、存储介质
CN112130871A (zh) * 2020-09-27 2020-12-25 平安医疗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远程部署中间件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86636A (zh) * 2020-10-30 2021-01-29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Docker与SVN的统一配置中心的实现方法
CN112799716A (zh) * 2021-02-09 2021-05-14 广州锦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代码管理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60338A (zh) * 2022-05-17 2022-08-05 西安北方华创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体设备参数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15361290A (zh) * 2022-07-01 2022-11-18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配置比对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361290B (zh) * 2022-07-01 2024-02-27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配置比对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473930A (zh) * 2022-09-13 2022-12-13 陕西交建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跨运行环境的文件预置方法
CN115473930B (zh) * 2022-09-13 2024-02-20 陕西交建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跨运行环境的文件预置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87858B (zh) 2024-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42524B (zh) 一种针对带有认证授权的web服务接口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13687858B (zh) 配置文件的检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459962B (zh) 代码规范性检测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70006083A1 (e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on-boarding virtualized network function (vnf) packages in a network functions virtualization (nfv) system
US10305962B1 (en) Unit testing clients of web services
US2023003635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hority control, computer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2130871B (zh) 远程部署中间件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857404B (zh) Sdk接口的封装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08255708B (zh) 测试环境中访问生产文件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07844306B (zh) 应用程序的修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2035344A (zh) 多场景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673892B (zh) 一种基于组件配置的接口统一调用方法
CN116257438A (zh) 接口测试用例的更新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1124591B (zh) 一种镜像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79099A (zh) 代码的部署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650689A (zh) 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95498B (zh) 集群环境的部署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419952A (zh) 云服务管理场景测试装置与方法
CN112416750A (zh) 应用程序边界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0874238A (zh) 一种线上业务更新方法及其装置
CN111125149B (zh) 基于Hive的数据获取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20230132531A1 (en) Software Development Project Infrastructure Builder Tool
US20230281054A1 (en) Computer System Execution Environment Builder Tool
CN113377400A (zh) 软件升级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5686505A (zh) 一种页面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109

Address after: 518054 cabl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building 25f2504, no.3369 Binhai Avenue, Haizhu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Xumi yuntu Spac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03, no.1003, Nanxin Road, Nanshan community, Nanshan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Jizhi Digital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