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77400A - 软件升级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软件升级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77400A
CN113377400A CN202110665853.7A CN202110665853A CN113377400A CN 113377400 A CN113377400 A CN 113377400A CN 202110665853 A CN202110665853 A CN 202110665853A CN 113377400 A CN113377400 A CN 1133774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er
configuration file
software upgrading
gray
t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6585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成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Bogu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Bogu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Bogu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Bogu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6585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77400A/zh
Publication of CN1133774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774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60Software deployment
    • G06F8/65Updat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70Software maintenance or management
    • G06F8/71Version control;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件升级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该软件升级方法包括响应于客户端发送的第一测试请求,在第一网络环境下对灰度版本配置文件进行测试得到第一测试结果;在所述第一测试结果为测试成功时,将所述灰度版本配置文件发送至第二服务器,以接收所述第二服务器返回的在第二网络环境下对所述灰度版本配置文件测试的第二测试结果;在所述第二测试结果为测试成功时,提取所述灰度版本配置文件中的最新版本信息生成最新版本配置文件;将所述最新版本配置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二服务器用于软件升级。本公开提供的软件升级方法增加了验证步骤,能够提高新版本配置文件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软件升级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件升级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速度提升,在线软件升级越来越成为软件升级的主流。现有技术中通常是软件提供商增加一个版本更新服务器,提供查询接口供客户端查询新版本等信息。最新版本/灰度版本等信息以一个配置文件的形式存储在服务器上,修改此配置文件即可提供外放新版本或者更新灰度信息,服务器重载加载配置文件进而为客户端提供新软件升级后的新版本。
在修改配置文件时,简易的方法是通过文本编辑器或者带格式校验功能的一些编辑页面/工具等方式进行修改,然后更新配置文件到外网,最后外网进行验证。但这种方式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直接修改配置文件容易出错;或者无法进行更多的校验,比如更新包的地址是够正确,用于校验的md5是否正确,版本号是否和已有的版本号重复;又或者是缺少在内部网络中验证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件升级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旨在提高软件升级的新版本配置文件的准确性。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软件升级方法,应用于第一服务器,包括:响应于客户端发送的第一测试请求,在第一网络环境下对灰度版本配置文件进行测试得到第一测试结果;在所述第一测试结果为测试成功时,将所述灰度版本配置文件发送至第二服务器,以接收所述第二服务器返回的在第二网络环境下对所述灰度版本配置文件测试的第二测试结果;在所述第二测试结果为测试成功时,提取所述灰度版本配置文件中的最新版本信息生成最新版本配置文件;将所述最新版本配置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二服务器用于软件升级。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基于前述方案,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第二服务器的服务器数据,创建与所述第二服务器相同的服务器实例作为所述第一服务器。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基于前述方案,在创建所述第一服务器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配置所述第一服务器中查询接口的开放运行参数以响应于所述第一测试请求;以及配置所述第一服务器中修改接口的开放运行参数以生成所述灰度版本配置文件;其中,所述修改接口包括加载接口、添加接口和设置接口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基于前述方案,在响应于客户端发送的第一测试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调用添加接口以获取最新版本信息;调用设置接口以配置所述最新版本信息对应的灰度信息;基于所述最新版本信息和所述灰度信息生成所述灰度版本配置文件。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基于前述方案,在调用添加接口以获取最新版本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最新版本信息与当前版本信息进行对比;在对比结果为异常时,生成异常提示信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软件升级方法,应用于第二服务器,包括:在第一服务器对灰度版本配置文件的第一测试结果为测试成功时,接收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灰度版本配置文件;响应于客户端发送的第二测试请求,在第二网络环境下对所述灰度版本配置文件进行测试得到第二测试结果;将所述第二测试结果返回至所述第一服务器,并在所述第二测试结果为测试成功时,接收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的最新版本配置文件用于软件升级。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基于前述方案,在响应于客户端发送的第二测试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配置所述第二服务器中查询接口的开放运行参数,以响应于所述第二测试请求;以及配置所述第二服务器中修改接口的关闭运行参数。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基于前述方案,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所述客户端发送的软件升级请求,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所述最新版本配置文件,以使所述客户端利用所述新版本配置文件进行软件升级。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软件升级装置,应用于第一服务器,包括:第一测试模块,用于响应于客户端发送的第一测试请求,在第一网络环境下对灰度版本配置文件进行测试得到第一测试结果;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测试结果为测试成功时,将所述灰度版本配置文件发送至第二服务器,以接收所述第二服务器返回的在第二网络环境下对所述灰度版本配置文件测试的第二测试结果;提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测试结果为测试成功时,提取所述灰度版本配置文件中的最新版本信息生成最新版本配置文件;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最新版本配置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二服务器用于软件升级。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软件升级装置,应用于第二服务器,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在第一服务器对灰度版本配置文件的第一测试结果为测试成功时,接收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灰度版本配置文件;第二测试模块,用于响应于客户端发送的第二测试请求,在第二网络环境下对所述灰度版本配置文件进行测试得到第二测试结果;第二接收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测试结果返回至所述第一服务器,并在所述第二测试结果为测试成功时,接收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的最新版本配置文件用于软件升级。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的软件升级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六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的软件升级方法。
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具有以下部分或全部有益效果: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利用第一服务器在第一网络环境下对灰度版本配置文件测试成功时,发送至第二服务器进行测试,再在第二服务器在第二网络环境下也对灰度版本配置文件测试成功时,提取灰度版本配置文件中的最新版本信息生成最新版本配置文件,最终将最新版本配置文件发送至第二服务器用于软件升级。本公开提供的软件升级方法中,一方面部署了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两套服务端环境,设计了一套严谨的两个网络环境以及先灰度后全员的软件升级配置文件的测试和外放流程,提供了一种新的软件升级方案;另一方面,相较于现有技术,增加了配置文件的测试步骤,提高了用于软件升级的配置文件准确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软件升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软件升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软件升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软件升级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图5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软件升级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图6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示意图;
图7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方法、装置、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公开的各方面。
附图中所示的方框图仅仅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即,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性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而有的操作/步骤可以合并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速度提升,在线软件升级越来越成为软件升级的主流,逐渐取代了安装包升级的方式。所谓安装包升级,指的是用户主动从某些渠道(比如官网下载,第三方应用商店,包括U盘拷贝等非下载渠道)获得安装包,将软件安装到机器上;所谓在线升级,指示是在软件中加入向软件提供商服务器查询新版本和下载安装包/更新包等功能,主动将用户软件升级的方式。
一般的技术框架是软件提供商增加一个版本更新服务器,提供查询接口供客户端查询最新版本信息,然后在客户端软件中加入查询/下载/静默安装等功能,用来获取版本更新服务器提供的新版本信息进行软件升级。其中,最新版本信息基本以一个配置文件的形式存储在服务器上,外放新版本信息就是要修改此配置文件,然后通知服务器重载加载。
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通过文本编辑器或者带格式校验功能的一些编辑页面/工具等方式修改服务器的配置文件,然后将修改后的文件更新到外网,在外网环境中进行测试验证,测试通过后就可以发布最新版本的配置文件用于软件升级。
但这种方法存在两个大的缺点,其一是直接在服务器中修改配置文件容易出错,没有撤回的余地;其二是无法进行更多的配置文件校验测试,准确性有待提高。
因此,基于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软件升级方法,通过重新设计服务器,部署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两套服务端环境,并制定一套严谨的先内网后外网,先灰度后全员的测试和外放流程。
以下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实现细节进行详细阐述。
图1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软件升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软件升级方法应用于第一服务器,包括步骤S101至步骤S104:
步骤S101,响应于客户端发送的第一测试请求,在第一网络环境下对灰度版本配置文件进行测试得到第一测试结果;
步骤S102,在所述第一测试结果为测试成功时,将所述灰度版本配置文件发送至第二服务器,以接收所述第二服务器返回的在第二网络环境下对所述灰度版本配置文件测试的第二测试结果;
步骤S103,在所述第二测试结果为测试成功时,提取所述灰度版本配置文件中的最新版本信息生成最新版本配置文件;
步骤S104,将所述最新版本配置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二服务器用于软件升级。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利用第一服务器在第一网络环境下对灰度版本配置文件测试成功时,发送至第二服务器进行测试,再在第二服务器在第二网络环境下也对灰度版本配置文件测试成功时,提取灰度版本配置文件中的最新版本信息生成最新版本配置文件,最终将最新版本配置文件发送至第二服务器用于软件升级。本公开提供的软件升级方法中,一方面部署了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两套服务端环境,设计了一套严谨的两个网络环境以及先灰度后全员的软件升级配置文件的测试和外放流程,提供了一种新的软件升级方案;另一方面,相较于现有技术,增加了配置文件的测试步骤,提高了用于软件升级的配置文件准确性。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示例实施方式中的软件升级方法的各个步骤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在执行步骤S101之前,首先重新设计用于软件升级的服务器。可以将服务器从逻辑上拆分为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第一服务器可以称为pre(preview)服务器,即预配置环境服务器,将pre服务器部署在内网,暴露所有接口,也就是第一网络环境,可以是局域网;第二服务器可以称为pro(production)服务器,即生产环境服务器,将pro服务器部署在外网,也就是第二网络环境,可以是广域网,只暴露查询接口,即query接口。
因此,首先需要在原本的pro服务器中增加用于增删改版本信息的http接口,然后生成一个pro服务器的一个副本环境作为pre服务器,进而通过pre和pro服务器的相互配合完成配置文件测试和外放的过程。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除了pro服务器中本身拥有的query接口之外,可以新增如下接口:
(1)add_version添加接口,用于获取最新版本信息;
(2)set_gery_version设置接口,用于设置某个版本的灰度信息,指定只有在名单中的用户才使用某个版本。
(3)reload_config_from_pro加载接口,可用于pre服务器从外网pro服务器中加载配置文件,并覆盖pre服务器下的配置。
当然,除了以上的接口,还可以根据实际场景按需增加其他的http接口,例如删除接口、修改接口。通过服务器提供的这些接口,实现对配置文件的修改,避免直接人工编辑带来的风险。另外,可以在每个接口中进行更加细致的校验,避免配置错误等各种情况打来的服务崩溃和功能异常。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第二服务器的服务器数据,创建与所述第二服务器相同的服务器实例作为所述第一服务器。
具体而言,第二服务器也就是本身用于软件更新的外网服务器,因此可以根据第二服务器的服务器数据创建一个与第二服务器完全相同的服务器实例作为第一服务器。
实现过程是通过调用pre服务器的接口reload_config_from_pro,用pro服务器的服务器数据文件覆盖pre服务器下的数据文件,相当于生成了pro服务器的一个副本环境。
基于上述方法,逻辑上虽然分成两套服务器,但是代码上是同一份,减少了代码开发和维护的工作量,在运行时通过指定不同的运行参数来决定启动的是pre服务器还是pro服务器。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暴露的接口不同,因此还需要配置第一服务器的接口运行参数。
所以,在创建所述第一服务器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配置所述第一服务器中查询接口的开放运行参数以响应于所述第一测试请求;以及配置所述第一服务器中修改接口的开放运行参数以生成所述灰度版本配置文件;其中,所述修改接口包括加载接口、添加接口和设置接口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第一服务器中配置有查询query接口的开放运行参数,暴露查询接口,可以用于内网测试。同时,在第一服务器中也配置了修改接口的开放运行参数,可以实现对配置文件的增删改,但在第二服务器中配置修改接口的关闭运行参数,也就是限制使用修改接口。
因此,基于上述方法,拆分部署之后,由于pre服务器和pro服务器完全隔离,如果要修改配置文件,只能通过内网操作,而不能在外网进行,在pre环境下进行的任何增删改操作都不会影响外网的服务和功能,可以防止从外部网络对服务器进行恶意修改等攻击行为,提高服务器的安全性。
基于上述方法,拆分部署之后,由于pre服务器和pro服务器完全隔离,如果要修改配置文件,只能通过内网操作,而不能在外网进行,在pre环境下进行的任何增删改操作都不会影响外网的服务和功能,可以防止从外部网络对服务器进行恶意修改等攻击行为,提高服务器的安全性。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响应于客户端发送的第一测试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调用添加接口以获取最新版本信息;调用设置接口以配置所述最新版本信息对应的灰度信息;基于所述最新版本信息和所述灰度信息生成所述灰度版本配置文件。
打包服务器制作程序的版本包,得到新版本包的基本信息,包括版本号,下载链接,md5等信息,调用pre服务器的的add_version添加接口将获取的最新版本信息添加到pre服务器的配置中。
还可以调用set_gery_version设置接口设置该最新版本信息的灰度信息,将对应测试人员的账号加入其中。
最后,根据最新版本信息和灰度信息生成灰度版本配置文件。灰度版本配置文件内容格式大概如下:
Figure BDA0003117367450000091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在调用添加接口以获取最新版本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最新版本信息与当前版本信息进行对比;在对比结果为异常时,生成异常提示信息。
具体而言,在将新版本添加到pre服务器时,在add_version中可以做一些必要的检查,比如版本号是否和已有的版本号重复等,如果错误,给与必要的错误提示,检查错误原因。
在步骤S101中,响应于客户端发送的第一测试请求,在第一网络环境下对灰度版本配置文件进行测试得到第一测试结果。
具体而言,第一网络环境也就是内网,即局域网。测试人员在公司内网环境下启动客户端软件,并通过一些特殊配置,使客户端软件请求pre服务器的query接口,测试能否正常下载和启动灰度版本配置文件,得到第一测试结果。类似的,如果测试失败,则检查错误原因,重新走上面的流程。
在步骤S102中,在所述第一测试结果为测试成功时,将所述灰度版本配置文件发送至第二服务器,以接收所述第二服务器返回的在第二网络环境下对所述灰度版本配置文件测试的第二测试结果。
其中,第二网络环境也就是外网,即广域网。当第一测试结果为测试成功时,可以将pre服务器下的配置文件发布到外网,覆盖pro服务器的配置文件,并重启pro服务器或者通知pro服务器重新加载配置。测试人员在使用纯外网环境下,即不连接公司内网的机器,测试能否正常下载和启动该灰度版本配置文件。同样,如果测试失败,检查错误原因,解决后,重新走上面的流程。
基于上述方法,可以检测类似于下面这种的配置错误:版本包的地址是个内网地址,虽然第一测试请求测试通过,但是在纯外网环境下会下载失败。
在步骤S103中,在所述第二测试结果为测试成功时,提取所述灰度版本配置文件中的最新版本信息生成最新版本配置文件。
当第二测试结果为测试成功时,也就是说明该配置文件完成了内网外网的双验证,此时pre服务器去掉新版本的灰度信息,只提取最新版本信息得到最新版本配置文件。
最新版本配置文件内容格式大概如下:
Figure BDA0003117367450000101
在步骤S104中,将所述最新版本配置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二服务器用于软件升级。
具体来说,将pre环境下的配置文件发布到外网,也就是第二服务器,覆盖pro服务器的配置文件,并重启pro服务器或者通知pro服务器重新加载配置,至此完成一个新版本的更新外放流程。
图2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软件升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软件升级方法应用于第二服务器,包括步骤S201至步骤S203:
步骤S201,在第一服务器对灰度版本配置文件的第一测试结果为测试成功时,接收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灰度版本配置文件;
步骤S202,响应于客户端发送的第二测试请求,在第二网络环境下对所述灰度版本配置文件进行测试得到第二测试结果;
步骤S203,将所述第二测试结果返回至所述第一服务器,并在所述第二测试结果为测试成功时,接收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的最新版本配置文件用于软件升级。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暴露的接口不同,因此还需要配置第二服务器中的接口运行参数。
对于第二服务器来说,所述方法还包括:配置所述第二服务器中查询接口的开放运行参数,以响应于所述第二测试请求;以及配置所述第二服务器中修改接口的关闭运行参数。
具体而言,第二服务器暴露查询接口,可以用于外网测试以及最终测试完成之后的外网发布。但在第二服务器中配置修改接口的关闭运行参数,也就是屏蔽这些接口,在第二服务器中限制使用修改接口,使得修改配置文件只能在pre环境完成,防止从外部网络对服务器进行恶意修改等攻击行为,提高服务器的安全性。
限制接口在技术上有多种实现方式,例如使用反向代理服务器,比如nginx等进行cgi过滤,或者是代码内部判断当前所处环境,动态的注册路由。
在步骤S201中,当第一测试通过后,接收pre服务器下的配置文件,覆盖pro服务器的配置文件,使得pro服务器重新加载配置。
在步骤S202中,第二网络环境也就是外网,即广域网。测试人员在使用纯外网环境下,即不连接公司内网的机器,测试能否正常下载和启动该灰度版本配置文件。
在步骤S203中,当第二测试也通过后,接收pre服务器下的最新版本配置文件并将其发布,完成新版本的更新外放流程。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所述客户端发送的软件升级请求,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所述最新版本配置文件,以使所述客户端利用所述新版本配置文件进行软件升级。
具体而言,在pro服务器接收到最新版本配置文件后,就可用于客户端的软件升级。在外网环境中,客户端向pro服务器发送软件升级请求,pro服务器为其提供发布的最新版本配置文件,客户端根据接收到的最新版本配置文件进行软件升级。
图3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软件升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详细解释了软件升级方法的具体过程,参考图3所示,该软件升级方法包括:
步骤S301:制作新的版本包;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构建打包服务器制作程序的版本包,得到版本包的基本信息,例如版本号,下载链接,md5等信息。
步骤S302:重置pre服务器的配置;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通过调用pre服务器中的接口reload_config_from_pro,用pro服务器的配置文件覆盖pre服务器下的配置,这相当于生成了pro服务器的一个副本环境,可以按需进行配置和修改,由于pre服务器和pro服务器完全隔离,在pre环境下进行的任何增删改操作都不会影响外网的服务和功能。
步骤S303:pre服务器下添加新版本;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调用pre服务器的的add_version接口,将S301中的新版本添加到pre服务器的配置中。在add_version中做一些必要的检查,比如版本号是否和已有的版本号重复等。如果出现错误,给与必要的错误提示,检查错误原因,解决后,重新走上面的流程。如果没有错误,执行步骤S304
步骤S304:pre服务器下配置灰度信息;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pre服务器下设置S301中版本的灰度名单,将对应测试人员的账号加入其中。
步骤S305:内网验证;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测试人员在公司内网环境下启动客户端软件,并通过一些特殊配置,让客户端软件请求pre服务器的query接口,测试能否正常下载和启动S301中的新版本。如果测试失败,检查错误原因,解决后,重新走上面的流程。如果测试成功,执行S306。
步骤S306:外网灰度验证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将pre服务器下的配置文件发布到外网,覆盖pro服务器的配置文件,并重启pro服务器或者通知pro服务器重新加载配置。测试人员要使用纯外网环境下,即不连接公司内网的机器,测试能否正常下载和启动S301中的新版本。之所以要做这一步,是为了检测类似于下面这种的配置错误:版本包的地址是个内网地址,可以通过S305步的验证,但是在纯外网环境下会下载失败。如果测试失败,检查错误原因,解决后,重新走上面的流程。如果测试成功,执行S307。
步骤S307:去掉灰度配置,正式发布;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pre服务器去掉新版本的灰度信息,将pre环境下的配置文件发布到外网,覆盖pro服务器的配置文件,并重启pro服务器或者通知pro服务器重新加载配置。至此完成一个新版本的更新外放流程。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到的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即pre服务器和pro服务器仅是服务器功能上的划分,也可以是独立的两个服务器,也可以是同一服务器集群中的两个功能模块。
图4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软件升级装置的组成示意图,应用于第一服务器,如图4所示,该软件升级装置400可以包括第一测试模块401、第一发送模块402、提取模块403以及第二发送模块404。其中:
第一测试模块401,用于响应于客户端发送的第一测试请求,在第一网络环境下对灰度版本配置文件进行测试得到第一测试结果;
第一发送模块402,用于在所述第一测试结果为测试成功时,将所述灰度版本配置文件发送至第二服务器,以接收所述第二服务器返回的在第二网络环境下对所述灰度版本配置文件测试的第二测试结果;
提取模块403,用于在所述第二测试结果为测试成功时,提取所述灰度版本配置文件中的最新版本信息生成最新版本配置文件;
第二发送模块404,用于将所述最新版本配置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二服务器用于软件升级。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软件升级装置400还包括创建模块(图中未示出),用于基于所述第二服务器的服务器数据,创建与所述第二服务器相同的服务器实例作为所述第一服务器。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创建模块还包括第一配置单元,用于配置所述第一服务器中查询接口的开放运行参数以响应于所述第一测试请求;以及配置所述第一服务器中修改接口的开放运行参数以生成所述灰度版本配置文件;其中,所述修改接口包括加载接口、添加接口和设置接口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软件升级装置400还包括生成模块(图中未示出),用于在响应于客户端发送的第一测试请求之前,调用添加接口以获取最新版本信息;调用设置接口以配置所述最新版本信息对应的灰度信息;基于所述最新版本信息和所述灰度信息生成所述灰度版本配置文件。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生成模块还包括验证单元,用于在调用添加接口以获取最新版本信息之后,将所述最新版本信息与当前版本信息进行对比;在对比结果为异常时,生成异常提示信息。
上述的软件升级装置400中各模块的具体细节已经在对应的软件升级方法中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因此此处不再赘述。
图5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软件升级装置的组成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软件升级装置500可以包括第一接收模块501、第二测试模块502以及第二接收模块503。其中:
第一接收模块501,用于在第一服务器对灰度版本配置文件的第一测试结果为测试成功时,接收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灰度版本配置文件;
第二测试模块502,用于响应于客户端发送的第二测试请求,在第二网络环境下对所述灰度版本配置文件进行测试得到第二测试结果;
第二接收模块503,用于将所述第二测试结果返回至所述第一服务器,并在所述第二测试结果为测试成功时,接收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的最新版本配置文件用于软件升级。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软件升级装置500还包括第二配置模块(图中未示出),用于配置所述第二服务器中查询接口的开放运行参数,以响应于所述第二测试请求;以及配置所述第二服务器中修改接口的关闭运行参数。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软件升级装置500还包括数据模块(图中未示出),用于响应于所述客户端发送的软件升级请求,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所述最新版本配置文件,以使所述客户端利用所述新版本配置文件进行软件升级。
上述的软件升级装置500中各模块的具体细节已经在对应的软件升级方法中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因此此处不再赘述。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用于动作执行的设备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上述方法的存储介质。图6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描述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600,其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终端设备,例如手机上运行。然而,本公开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上述方法的电子设备。图7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图7示出的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系统700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7所示,计算机系统7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7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7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7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7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703中,还存储有系统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 701、ROM 702以及RAM 703通过总线7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nput/Output,I/O)接口705也连接至总线7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7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7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7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708;以及包括诸如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709。通信部分7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7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705。可拆卸介质7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7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708。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下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7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711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中央处理单元(CPU)701执行时,执行本公开的系统中限定的各种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所示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上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单元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其中,这些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
作为另一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一个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用于动作执行的设备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触控终端、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2)

1.一种软件升级方法,应用于第一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于客户端发送的第一测试请求,在第一网络环境下对灰度版本配置文件进行测试得到第一测试结果;
在所述第一测试结果为测试成功时,将所述灰度版本配置文件发送至第二服务器,以接收所述第二服务器返回的在第二网络环境下对所述灰度版本配置文件测试的第二测试结果;
在所述第二测试结果为测试成功时,提取所述灰度版本配置文件中的最新版本信息生成最新版本配置文件;
将所述最新版本配置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二服务器用于软件升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件升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服务器的服务器数据,创建与所述第二服务器相同的服务器实例作为所述第一服务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件升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创建所述第一服务器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配置所述第一服务器中查询接口的开放运行参数以响应于所述第一测试请求;以及
配置所述第一服务器中修改接口的开放运行参数以生成所述灰度版本配置文件;其中,所述修改接口包括加载接口、添加接口和设置接口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件升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响应于客户端发送的第一测试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调用添加接口以获取最新版本信息;
调用设置接口以配置所述最新版本信息对应的灰度信息;
基于所述最新版本信息和所述灰度信息生成所述灰度版本配置文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件升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调用添加接口以获取最新版本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最新版本信息与当前版本信息进行对比;
在对比结果为异常时,生成异常提示信息。
6.一种软件升级方法,应用于第二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第一服务器对灰度版本配置文件的第一测试结果为测试成功时,接收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灰度版本配置文件;
响应于客户端发送的第二测试请求,在第二网络环境下对所述灰度版本配置文件进行测试得到第二测试结果;
将所述第二测试结果返回至所述第一服务器,并在所述第二测试结果为测试成功时,接收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的最新版本配置文件用于软件升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软件升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响应于客户端发送的第二测试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配置所述第二服务器中查询接口的开放运行参数,以响应于所述第二测试请求;以及
配置所述第二服务器中修改接口的关闭运行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软件升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客户端发送的软件升级请求,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所述最新版本配置文件,以使所述客户端利用所述新版本配置文件进行软件升级。
9.一种软件升级装置,应用于第一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测试模块,用于响应于客户端发送的第一测试请求,在第一网络环境下对灰度版本配置文件进行测试得到第一测试结果;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测试结果为测试成功时,将所述灰度版本配置文件发送至第二服务器,以接收所述第二服务器返回的在第二网络环境下对所述灰度版本配置文件测试的第二测试结果;
提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测试结果为测试成功时,提取所述灰度版本配置文件中的最新版本信息生成最新版本配置文件;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最新版本配置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二服务器用于软件升级。
10.一种软件升级装置,应用于第二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在第一服务器对灰度版本配置文件的第一测试结果为测试成功时,接收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灰度版本配置文件;
第二测试模块,用于响应于客户端发送的第二测试请求,在第二网络环境下对所述灰度版本配置文件进行测试得到第二测试结果;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测试结果返回至所述第一服务器,并在所述第二测试结果为测试成功时,接收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的最新版本配置文件用于软件升级。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软件升级方法。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软件升级方法。
CN202110665853.7A 2021-06-16 2021-06-16 软件升级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33774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65853.7A CN113377400A (zh) 2021-06-16 2021-06-16 软件升级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65853.7A CN113377400A (zh) 2021-06-16 2021-06-16 软件升级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77400A true CN113377400A (zh) 2021-09-10

Family

ID=775746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65853.7A Pending CN113377400A (zh) 2021-06-16 2021-06-16 软件升级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77400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49486A (zh) * 2015-06-16 2015-11-11 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静态文件的版本管理、文件拉取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789202A (zh) * 2016-12-08 2017-05-3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管理装置及方法
CN112699038A (zh) * 2020-12-30 2021-04-23 杭州贝嘟科技有限公司 版本测试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CN112948278A (zh) * 2021-05-14 2021-06-11 太平金融科技服务(上海)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基于灰度数据库的产品灰度发布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49486A (zh) * 2015-06-16 2015-11-11 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静态文件的版本管理、文件拉取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789202A (zh) * 2016-12-08 2017-05-3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管理装置及方法
CN112699038A (zh) * 2020-12-30 2021-04-23 杭州贝嘟科技有限公司 版本测试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CN112948278A (zh) * 2021-05-14 2021-06-11 太平金融科技服务(上海)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基于灰度数据库的产品灰度发布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86538B (zh) 基于安卓系统的软件升级方法和装置
CN111090452B (zh) 服务环境的切换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20060045811A (ko) 효과적 패칭
CN113687858B (zh) 配置文件的检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866803B2 (en) Generating interaction libraries
CN103677898A (zh) 服务器侧审核加载的扩展和/或插件的方法及服务器
US9513762B1 (en) Static content updates
CN106775876B (zh) 安卓系统快速启动应用的方法
CN113434158A (zh) 一种大数据组件的自定义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WO2022015772A1 (en) Configuration files for multiple devices
CN110851151B (zh) 预装应用的方法、装置、终端、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12965731B (zh) 基于Tinker的Flutter热更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8074205B2 (en) Binary verification service
CN116069366A (zh) 客户端应用程序更新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377400A (zh) 软件升级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4706706A (zh) 应用软件的修复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032004A (zh) 在开发环境中管理开发作业的方法、设备和程序产品
CN113467803B (zh) 应用程序的修复方法以及相关装置、设备
CN113608996B (zh) 一种镜像编译测试方法、系统、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US20240126537A1 (en) Software application management in heterogeneous managed networks
CN117032776A (zh) 软件自动化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664259B (zh) 一种进行应用安装的方法和终端
CN117436080A (zh) 覆盖安装校验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7472407A (zh) 基于k8s集群构建的平台升级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5129604A (zh) 一种数据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