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86369B - 一种ct机架编码器的编码环孔位堵塞的识别、定位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ct机架编码器的编码环孔位堵塞的识别、定位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86369B
CN113686369B CN202110995548.4A CN202110995548A CN113686369B CN 113686369 B CN113686369 B CN 113686369B CN 202110995548 A CN202110995548 A CN 202110995548A CN 113686369 B CN113686369 B CN 1136863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module
cnt
phase
pulse signal
enco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9554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86369A (zh
Inventor
丁文峰
金帅炯
黄振强
蒋浩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nfound Medical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nfound Medical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nfound Medical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nfound Medical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9554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8636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863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863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863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863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5/00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 G01D5/26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transfer means, i.e. usin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D5/32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transfer means, i.e. usin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with attenuation or whole or partial obturation of beams of light
    • G01D5/34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transfer means, i.e. usin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with attenuation or whole or partial obturation of beams of light the beams of light being detected by photocells
    • G01D5/36Forming the light into pul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02Arrangements for diagnosis sequentially in different planes; Stereoscopic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03Computed tomography [CT]
    • A61B6/032Trans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CT]
    • A61B6/035Mechanical aspects of C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54Control of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ath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al Transfor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种CT机架编码器的编码环孔位堵塞的识别、定位系统,包括控制模块、伺服控制器、显示模块,控制模块生成控制指令,且控制模块内设置脉冲数阈值,伺服控制器控制CT机架旋转,CT机架旋转时编码器生成脉冲信号,控制模块监测编码器生成的脉冲数,并将监测的脉冲数与脉冲数阈值比较,当脉冲数小于脉冲数阈值,控制模块生成堵塞信息,并将堵塞信息发送至显示模块显示,并通过生成脉冲信号的孔位之间的时间值,判断是哪一个孔位堵塞了。解决了如何识别编码器的孔位被堵塞的技术问题及如何对堵塞孔位的定位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CT机架编码器的编码环孔位堵塞的识别、定位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CT领域,尤其涉及一种CT机架编码器的编码环孔位堵塞的识别、定位系统。
背景技术
医学影像是研究借助与某种介质(如X射线、电磁场、超声波等)与人体相互作用,把人体内部组织器官结构、密度以影像方式表现出来,供诊断医师根据影像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从而对人体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的一种医学辅助方式,包括医学成像系统和医学图像处理系统两方面。医学影像主要包括X光成像仪器、CT仪器、正子扫描仪器(PET)、核磁共振成像仪器等。
在医学影像成像的过程中,CT机架旋转的位置和速度通常使用光电编码器来实现,医院使用CT的环境,与其他工业现场相比虽然比较干净,但难免由于人体毛发、衣物纤维等堵塞编码器中的编码环孔,造成CT机架故障。
在实际的使用环境中,灰尘进入CT机架的情况无法依靠人工清理等方法事先预防,一旦灰尘进入机架,堵塞了光电编码环的任意一个孔位时,就会造成一个编码环读码时脉冲丢失,从而造成相对于的角度误差,从而导致CT的定位图像出现偏差,断层扫描图像重建出现伪影,影响医生对于CT图像的判断及对于病患的治疗。
现有技术当中,对于编码器的孔位堵塞时,一般采用安装空气过滤网等滤材,提前防止灰尘进入,但是,即使安装了空气滤网,也不能防止灰尘从外罩缝隙进入。
本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识别编码器的孔位被堵塞及如何被堵塞的孔位的位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T机架编码器的编码环孔位堵塞的识别、定位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T机架编码器的编码环孔位堵塞的识别系统,解决了上述如何识别编码器的孔位被堵塞的技术问题。
一种CT机架编码器的编码环孔位堵塞的识别系统,包括控制模块、伺服控制器、显示模块;其中,
编码器上的编码环设有若干孔位Y,且编码环设于所述CT机架上;
用于发出控制指令的控制模块内设置旋转速度阈值,且分别连接用于控制CT机架旋转的伺服控制器和用于显示的显示模块和用于生成脉冲信号的编码器,且伺服控制器还连接所述CT机架;
控制模块内设有脉冲数阈值;
控制模块发出控制指令并发送至伺服控制器中,伺服控制器以设置的旋转速度阈值控制CT机架旋转,CT机架旋转时,设于CT机架上的编码器通过编码环的孔位生成A、B相的脉冲信号,且控制模块监测所述编码器,当编码环的孔位没有被堵塞时,编码器生成A相脉冲信号或B相脉冲信号,当编码环的孔位被堵塞时,编码器在被堵塞的孔位上不生成A相脉冲信号、B相脉冲信号,并在CT机架旋转一圈时编码器生成Z相脉冲信号,控制模块监测到所述Z相脉冲信号时将计算所述编码器生成的A相脉冲数、B相脉冲数,并分别将A相脉冲数、B相脉冲数与所述脉冲数阈值比较,当A相脉冲数、B相脉冲数小于脉冲数阈值时,控制模块发送堵塞信息至显示模块显示提醒。
优选地,编码器包括第一光电元件、第二光电元件、编码环、接收端;其中,
第一光电元件和第二光电元件用于发光,接收端用于接收第一光电元件和第二光电元件通过设于编码环上的孔的光,并将接收的第一光电元件的光生成A相脉冲信号和第二光电元件的光生成B相脉冲信号,当编码环上的孔位被堵塞时,第一光电元件和第二光电元件的光无法通过编码环的孔位被接收端接收时,接收端在该孔位不生成脉冲信号,控制模块监测到某一孔位没有生成脉冲信号时,控制模块发送堵塞信息至显示模块显示提醒。
优选地,第一光电元件和第二光电元件位置固定,当CT机架旋转时,设于CT机架上的编码环跟随CT机架旋转,第一光电元件和第二光电元件的光分别穿过旋转时编码环的孔位并生成A相脉冲信号和B相脉冲信号,控制模块监测到某一孔位没有生成脉冲信号时,控制模块发送堵塞信息至所述显示模块显示提醒。
优选地,第一光电元件发的光和第二光电元件发的光不相等,当编码环的孔位被轻微堵塞时,第一光电元件比第二光电元件发的光强时,第一光电元件发的光能够被接收端接收,形成A相脉冲信号,第二光电元件发的光无法被接收端接收,无法形成脉冲信号,控制模块在接收到所述Z相脉冲信号时,计算A相脉冲数、B相脉冲数并与脉冲数阈值比较,当A相脉冲数、B相脉冲数小于脉冲数阈值时,控制模块生成堵塞信息并发送至显示模块显示提醒。
优选地,控制模块4倍处理监控的编码器,当编码器的编码环的一个孔位被堵塞时,控制模块将堵塞的孔数进行4倍处理,当堵塞孔数大于等于4时,控制模块生成堵塞信息并发送至显示模块显示提醒。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用上述识别系统的孔位堵塞的定位系统,包括第一定时器,第二定时器;
第一定时器和所述第二定时器分别设有时间阈值K;
当控制模块生成控制指令,伺服控制器以旋转速度阈值控制所述CT机架旋转时,控制模块记录生成脉冲信号的脉冲数CNTA、CNTB,并在生成一个Z相脉冲信号时将CNTA、CNTB与脉冲数阈值比较,若CNTA脉冲数、CNTB的脉冲数分别小于脉冲数阈值,控制模块将CNTA、CNTB清零,并继续旋转,当旋转至光在进入第n个孔位时刻时,第一定时器和第二定时器分别计时从第n个孔位生成的A相脉冲信号、B相脉冲信号和下一个生成A相脉冲信号、B相脉冲信号时间值X,并将第n个孔位位置计为CNTAn、CNTBn,并将下一个生成A相脉冲信号、B相脉冲信号的孔位计为CNTA(n+1)、CNTB(n+1),且第一定时器、第二定时器分别将测得的时间值X与所述时间阈值K比较,若时间值X大于时间阈值K,控制模块记录此时的CNTAn、CNTBn,且在光进入CNTA(n+1)、CNTB(n+1)时第一定时器和所述第二定时器清零时间值X并重新计时,控制模块将记录的CNTAn、CNTBn的值生成定位信息并发送至显示模块显示。
优选地,控制模块记录CNTAn、CNTBn时,控制模块生成停止指令,并将停止指令发送至所述伺服控制器,伺服控制器控制CT机架停止运动。
优选地,记录的CNTAn、CNTBn等于所述孔位Y时,所述控制模块生成停止指令,所述伺服控制器控制所述CT机架停止运动。
优选地,控制模块将第一定时器、第二定时器测得的时间值X与时间阈值K计算,计算式为X÷K-1,并将计算结果生成定位信息,并发送至显示模块显示。
优选地,控制模块记录CNTAn、CNTBn,并通过角度计算式CNTAn÷Y×360或CNTBn÷Y×360,并将计算结果生成定位信息,并发送至所述显示模块显示。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有益效果在于解决了如何识别编码器的孔位被堵塞的技术问题及如何对堵塞孔位的定位问题,且节省了安装空气滤网的成本,从而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CT机架编码器的编码环孔位堵塞的识别系统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CT机架编码器的编码环孔位堵塞的定位系统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优点。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发明的说明,其本身并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与“部件”可以混合地使用。
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CT机架编码器的编码环孔位堵塞的识别系统,包括控制模块、伺服控制器、显示模块;其中编码器编码环上设有若干孔位Y,且编码环设于CT机架上,控制模块用于生成控制指令或停止指令,且控制模块设置旋转速度阈值,且分别连接用于控制CT机架旋转的伺服控制和用于显示作用的显示模块和用于生成脉冲信号的编码器,且伺服控制器还连接CT机架;当控制模块生成控制指令时,将控制指令发送伺服控制器,伺服控制器通过以预设的旋转速度阈值控制CT机架进行旋转运动,当CT机架进行旋转时,设于CT机架上的编码器将通过编码环的孔位生成A、B相脉冲信号,对编码环上的每一孔位都会生成A、B相脉冲信号,且同时控制模块将监测编码器每生成一个A、B相的脉冲信号,并对其记数,当编码环的孔位没有被堵塞时,CT机架在旋转时,编码器在旋转至每一个孔位时,对该孔位生成A、B相脉冲信号,并控制模块将生成的A、B相脉冲信号分别记数;当编码环的孔位被堵塞时,编码器在该被堵塞的孔位不生成A、B相脉冲信号,因此不会进行记数,并在CT机架旋转一圈时编码器将会生成一个Z相脉冲信号,代表着完成一圈的旋转,当控制模块监测到Z相脉冲信号时,将会计算编码器生成的A相脉冲数、B相脉冲数,并分别将A相脉冲数、B相脉冲数与脉冲数阈值进行比较,当A相脉冲数、B相脉冲数小于脉冲数阈值时,控制模块发送堵塞信息至显示模块显示。
例如:当孔位Y等于1440时,按照理想的状态,脉冲数阈值也将等于1440,当没有一个孔位被堵塞时,此时CT机架旋转时,并在生成Z相脉冲信号时,编码器将会分别生成1440个A相脉冲信号、1440个B相脉冲信号;但是此时有一个孔位被堵塞时,编码器就只会生成1439个A相脉冲信号和1439个B相脉冲信号,此时将监测得到的1439个A相脉冲信号、1439个B相脉冲信号分别于脉冲数阈值比较,此时是小于脉冲数阈值1440的,此时控制模块将生成堵塞信息,将堵塞信息显示在显示模块中。
需要说明的是,因为编码环上的孔位是一定的,若没有孔位被堵塞时,控制模块监测的A相脉冲数、B相脉冲数是分别等于孔位的数的,反之,当监测的A相脉冲数、B相脉冲数分别小于孔位的数时,此时就代表了有孔位被堵塞了没有生成A相脉冲信号、B相脉冲信号,从而控制模块将发送堵塞信息至显示模块显示,而维修工人将知道有孔位被堵塞,从而对孔位进行清理维修。
需要说明的是,脉冲数阈值一定等于编码环的空位数。
上述实施例当中的编码器包括了第一光电元件、第二光电元件、编码环、接收端;其中,第一光电元件、第二光电元件用于发光,接收端用于当第一光电元件和第二光电元件在通过编码环上的孔位从而照射在接收端上时,接收端对接收的孔位的光生成A相脉冲信号、B相脉冲信号,当编码环上的孔位被堵塞时,第一光电元件和第二光电元件的光无法通过编码环的孔位被接收端接收时,接收端在该孔位上将不生成脉冲信号,从而控制模块将不会进行记数,从而导致最后计算的总数一定小于脉冲数阈值,当控制模块接收到一个Z相脉冲信号时,控制模块将生成堵塞信息并发送至显示模块显示提醒。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编码器中的编码环是固定在在CT机架上的,因此,当CT机架进行旋转时,编码环也会跟随一起转动,而第一光电元件和第二光电元件是固定在某一个位置的,因此,编码环在转动,第一光电元件和第二光电元件没有一定,因此,第一光电元件和第二光电元件发的光一定能够准确的照射到每一个孔位,至于能否通过孔位照射在接收端生成A相脉冲信号、B相脉冲信号就需要看孔位是否有被堵塞了。由上所述,由于第一光电元件和第二光电元件的位置一定是固定在某一个位置的,又由于第一光电元件和第二光电元件的位置一定不会在同一个位置上,需要分别设置在不同的位置,因此,由于位置的不同,第一光电元件和第二光电元件发射的光的强度就会不同,而当孔位被轻微堵塞时,发射的强光将会通过孔位被接收端接收到,而发射的相当于弱于强光的光时,将不会通过孔位被接收端接收到,因此若第一光电元件发的光强度大于第二光电元件发的光的强度时,且孔位被轻微堵塞时,第一光电元件发的光能够被接收端接收形成A相脉冲信号,而第二光电元件发的光将不能够通过孔位被接收端接收形成B相脉冲信号,此时,在生成一个Z相脉冲信号时,控制模块对A、B相的脉冲数记数将会不等,且A相脉冲数大于B相脉冲数,控制模块将此时的A、B相脉冲数分别于脉冲数阈值比较,并分别显示堵塞信息发送至显示模块显示提醒,维修工人也将根据显示的堵塞信息进行维修。
控制模块将4倍处理检测编码器,也就是当编码器生成一个脉冲信号时,当编码器的编码环的一个孔位被堵塞时,控制模块将堵塞的孔数进行4倍处理,即堵塞的孔数大于等于4时,控制模块生成堵塞信息发送至显示模块显示提醒,维修工人根据显示的堵塞信息进行维修。
参阅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运用上述识别系统的孔位堵塞的定位系统,,包括第一定时器、第二定时器;其中第一定时器和第二定时器中分别设有时间阈值K;当控制模块生成控制指令时,伺服控制器以旋转速度阈值控制CT机架旋转时,控制模块记录生成脉冲信号的脉冲数CNTA、CNTB,这里的CNTA、CNTB分别代表着生成Z相脉冲信号时也就是CT机架旋转为以后的A相脉冲数的总数和B相脉冲数的总数,当A脉冲数的总数、B相脉冲数的总数小于脉冲数阈值时,控制模块将CNTA、CNTB清零,并继续控制CT机架旋转,当旋转至光在进入第n个孔位时,第一定时器和第二定时器分别计时从第n个孔位生成A相脉冲信号、B相脉冲信号和下一个生成A相脉冲信号、B相脉冲信号的时间值X,也就是两个生成脉冲信号的孔位之间时间值,并将第n个孔位位置计为CNTAn、CNTBn,并将下一个生成A相脉冲信号、B相脉冲信号的孔位计为CNTA(n+1)、CNTB(n+1),且将第一定时器、第二定时器测得的时间值X与时间阈值K比较,当时间值X大于时间阈值K时,控制模块记录此时的CNTAn、CNTBn,且在光进入CNTA(n+1)、CNTB(n+1)时第一定时器和第二定时器分别清零时间值X并重新计时,控制模块将记录的CNTAn、CNTBn的值生成定位信息并发送至显示模块显示,而维修工人将根据显示的对周围的孔进行排除清除,使孔位不再堵塞。
例如:当第10个孔位被堵塞时,此时的n将等于9,此时将第九个孔位计为CNTA9、CNTB9,而由于第10个孔位是被堵塞的,因此将不会生成脉冲信号,因此下一个生成脉冲信号的将会是实际的11个孔位,但是只对生成脉冲信号的孔位记数,因此,实际的第11个孔位被计为CNTA10、CNTB10,但是由于有一个孔位没有生成脉冲信号,但是行程依然存在,因此从实际的第9个孔位到实际的第11个孔位之间的时间值就会增加,因此控制模块将记录CNTA9、CNTB9,并将CNTA9、CNTB9,在显示模块上显示,维修工人将根据记录的CNTA9、CNTB9对第9个孔周围进行排查清理。
控制模块记录CNTAn、CNTBn时,控制模块将会生成控制指令,并将停止指令发送至所述伺服控制器控制CT机架停止运动,而在停止后维修工人将对周围孔位排查清理,排查结束后继续旋转,直到CNTAn、CNTBn的值等于孔位Y的值时,也就是直到能够每一个孔位都能生成脉冲信号。
控制模块记录的CNTAn、CNTBn的值等于孔位Y时,控制模块生成停止指令,此时代表着这个清理过程完成,伺服控制器控制CT机架停止运动。
控制模块将第一定时器、第二定时器测得的时间值X与时间阈值K计算,计算方式为X÷K-1,测得的结果将会为两个生成脉冲信号孔位之间被堵塞的孔数。
控制模块记录的CNTAn、CNTBn,并通过计算式CNTAn÷Y×360或CNTBn÷Y×360,此时的计算将为角度信息,并将计算结果生成定位信息,维修工人将根据角度信息,将CT机架旋转至计算的角度,进行准确的清理。
智能终端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施。例如,本发明中描述的终端可以包括诸如移动电话、智能电话、笔记本电脑、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导航装置等等的智能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下面,假设终端是智能终端。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除了特别用于移动目的的元件之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构造也能够应用于固定类型的终端。
应当注意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有较佳的实施性,且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变更或修饰为等同的有效实施例,但凡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CT机架编码器的编码环孔位堵塞的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伺服控制器、显示模块;其中,
所述编码器上的编码环设有若干孔位Y,且所述编码环设于所述CT机架上;
所述控制模块内设置旋转速度阈值,且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旋转速度阈值发出控制指令,且分别连接用于控制所述CT机架旋转的所述伺服控制器和用于显示的显示模块和用于生成脉冲信号的编码器,且所述伺服控制器还连接所述CT机架;
所述控制模块内设有脉冲数阈值;
所述控制模块发出控制指令并发送至所述伺服控制器中,所述伺服控制器以设置的旋转速度阈值控制所述CT机架旋转,所述CT机架旋转时,所述设于CT机架上的编码器通过编码环的孔位生成A、B相的脉冲信号,且所述控制模块监测所述编码器,当编码环的孔位没有被堵塞时,所述编码器生成A相脉冲信号或B相脉冲信号,当编码环的孔位被堵塞时,所述编码器在被堵塞的孔位上不生成A相脉冲信号、B相脉冲信号,并在所述CT机架旋转一圈时所述编码器生成Z相脉冲信号,所述控制模块监测到所述Z相脉冲信号时将计算所述编码器生成的A相脉冲数、B相脉冲数,并分别将A相脉冲数、B相脉冲数与所述脉冲数阈值比较,当A相脉冲数、B相脉冲数小于脉冲数阈值时,所述控制模块发送堵塞信息至所述显示模块显示提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器包括第一光电元件、第二光电元件、编码环、接收端;其中,
所述第一光电元件和第二光电元件用于发光,所述接收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光电元件和第二光电元件通过设于编码环上的孔的光,并将接收的第一光电元件的光生成A相脉冲信号和第二光电元件的光生成B相脉冲信号,当所述编码环上的孔位被堵塞时,所述第一光电元件和第二光电元件的光无法通过所述编码环的孔位被接收端接收时,所述接收端在该孔位不生成脉冲信号,所述控制模块监测到某一孔位没有生成脉冲信号时,控制模块发送堵塞信息至所述显示模块显示提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电元件和所述第二光电元件位置固定,当CT机架旋转时,所述设于CT机架上的编码环跟随CT机架旋转,所述第一光电元件和第二光电元件的光分别穿过旋转时编码环的孔位并生成A相脉冲信号和B相脉冲信号,所述控制模块监测到某一孔位没有生成脉冲信号时,控制模块发送堵塞信息至所述显示模块显示提醒。
4.根据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电元件的发光和所述第二光电元件的发光不相等,当所述编码环的孔位被轻微堵塞时,所述第一光电元件比第二光电元件发的光强时,第一光电元件发的光能够被接收端接收,形成A相脉冲信号,第二光电元件发的光无法被接收端接收,无法形成脉冲信号,所述控制模块在接收到所述Z相脉冲信号时,计算A相脉冲数、B相脉冲数并与所述脉冲数阈值比较,当所述A相脉冲数、B相脉冲数小于所述脉冲数阈值时,所述控制模块生成堵塞信息并发送至所述显示模块显示提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4倍处理监控的编码器,当编码器的编码环的一个孔位被堵塞时,所述控制模块将堵塞的孔数进行4倍处理,当堵塞孔数大于等于4时,所述控制模块生成堵塞信息并发送至所述显示模块显示提醒。
6.一种运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系统的孔位堵塞的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定时器、第二定时器;
所述第一定时器和所述第二定时器分别设有时间阈值K;
当所述控制模块生成控制指令,所述伺服控制器以旋转速度阈值控制所述CT机架旋转时,所述控制模块记录生成脉冲信号的脉冲数CNTA、CNTB,并在生成一个Z相脉冲信号时将CNTA、CNTB与脉冲数阈值比较,若CNTA的脉冲数、CNTB的脉冲数分别小于所述脉冲数阈值,所述控制模块将CNTA、CNTB清零,并继续旋转,当旋转至光在进入第n个孔位时刻时,所述第一定时器和第二定时器分别计时从第n个孔位生成的A相脉冲信号、B相脉冲信号和下一个生成A相脉冲信号、B相脉冲信号时间值X,并将第n个孔位位置计为CNTAn、CNTBn,并将下一个生成A相脉冲信号、B相脉冲信号的孔位计为CNTA(n+1)、CNTB(n+1),且所述第一定时器、第二定时器分别将测得的所述时间值X与所述时间阈值K比较,若时间值X大于时间阈值K,所述控制模块记录此时的CNTAn、CNTBn,且在光进入CNTA(n+1)、CNTB(n+1)时所述第一定时器和所述第二定时器清零时间值X并重新计时,所述控制模块将记录的CNTAn、CNTBn的值生成定位信息并发送至显示模块显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记录CNTAn、CNTBn时,所述控制模块生成停止指令,并将所述停止指令发送至所述伺服控制器,所述伺服控制器控制所述CT机架停止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的CNTAn、CNTBn等于所述孔位Y时,所述控制模块生成停止指令,所述伺服控制器控制所述CT机架停止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将第一定时器、第二定时器测得的时间值X与所述时间阈值K计算,计算式为X÷K-1,并将计算结果生成定位信息,并发送至所述显示模块显示。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记录CNTAn、CNTBn,并通过角度计算式CNTAn÷Y×360或CNTBn÷Y×360,并将计算结果生成定位信息,并发送至所述显示模块显示。
CN202110995548.4A 2021-08-27 2021-08-27 一种ct机架编码器的编码环孔位堵塞的识别、定位系统 Active CN1136863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95548.4A CN113686369B (zh) 2021-08-27 2021-08-27 一种ct机架编码器的编码环孔位堵塞的识别、定位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95548.4A CN113686369B (zh) 2021-08-27 2021-08-27 一种ct机架编码器的编码环孔位堵塞的识别、定位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86369A CN113686369A (zh) 2021-11-23
CN113686369B true CN113686369B (zh) 2022-12-20

Family

ID=78583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95548.4A Active CN113686369B (zh) 2021-08-27 2021-08-27 一种ct机架编码器的编码环孔位堵塞的识别、定位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86369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7998A (zh) * 2015-11-25 2016-01-27 龙岩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鼓轮负压孔堵塞率的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07633190A (zh) * 2017-10-28 2018-01-26 明峰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ct机架旋转部编码读码方法
CN111721243A (zh) * 2020-06-18 2020-09-29 山东大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螺旋ct载物架水平位置监测装置
CN111774355A (zh) * 2020-06-18 2020-10-16 中节能兆盛环保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旋转编码器触发的格栅高压清洗控制系统
CN113295197A (zh) * 2021-07-23 2021-08-24 明峰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增量编码器的计数矫正方法及计数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7998A (zh) * 2015-11-25 2016-01-27 龙岩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鼓轮负压孔堵塞率的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07633190A (zh) * 2017-10-28 2018-01-26 明峰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ct机架旋转部编码读码方法
CN111721243A (zh) * 2020-06-18 2020-09-29 山东大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螺旋ct载物架水平位置监测装置
CN111774355A (zh) * 2020-06-18 2020-10-16 中节能兆盛环保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旋转编码器触发的格栅高压清洗控制系统
CN113295197A (zh) * 2021-07-23 2021-08-24 明峰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增量编码器的计数矫正方法及计数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86369A (zh) 2021-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91414C (zh) 医疗设备定位系统和方法
US7542792B2 (en) Methods for automatic protocol selection
US7451002B2 (en) Automated generation of transfer functions based upon machine data
EP1351194B1 (en) Data transmission scheme and system for tomographic image reconstruction
CN1327813C (zh) 核医学诊断装置以及核医学诊断的数据收集方法
US853235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image artifacts
US11123038B2 (en) Medical image diagnostic apparatus and medical image diagnostic system
CN103339656B (zh) 谱成像
US20070053486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nuclear tomo-cardiology scanning
US1028565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variable duration image scans
JP5114929B2 (ja) 核医学診断装置
JP4740558B2 (ja) 対象物の異常を分析する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883726A (zh) 导管、导管装置和成像诊断设备
WO2014077394A1 (ja) X線コンピュータ断層撮影装置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WO2008079444A2 (en) Gated ct with irregular sampling for slow ct acquisition
JP2014522499A (ja) 計画されたテーブル/ガントリー移動を使用したリストモードpet取得のための空間サンプリングの改良
CN113686369B (zh) 一种ct机架编码器的编码环孔位堵塞的识别、定位系统
US10123763B2 (en) X-ray CT system
JP2007102769A (ja) 患者ワークリストを表示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JP2003240855A (ja) 放射線源分布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313785A (ja) 断層撮影システム及びx線投影システムの組み合わせ装置
JP2014236922A (ja) X線ct装置、医用画像診断装置及びファントム
JP2007307125A (ja) 画像診断装置
JP4866965B2 (ja) X線ct装置
JP2009186315A (ja) 診断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