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76555A - 一种多级码池的兼容平台以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级码池的兼容平台以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76555A
CN113676555A CN202111123874.2A CN202111123874A CN113676555A CN 113676555 A CN113676555 A CN 113676555A CN 202111123874 A CN202111123874 A CN 202111123874A CN 113676555 A CN113676555 A CN 1136765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de
platform
enterprise
internet
thing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2387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曙光
李国刚
闫彩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id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id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id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id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2387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76555A/zh
Publication of CN1136765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765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5Conversion or adaptation of application format or cont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2Brokering proxy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级码池的兼容平台以及方法,兼容平台分别与外接的企业端和外接的至少一个物联码平台连接,兼容平台包括:第一接口,接收企业端发送的请求数据;获取模块,获取得到请求数据中的企业编码,并获取得到企业编码对应的企业配置信息,其中,企业配置信息中包括至少一个物联码平台对应的编码协议;转换模块,根据编码协议将请求数据进行格式转换,以得到转换后的请求数据;调用模块,调用编码协议对应的第二接口,第二接口将转换后的请求数据转发至对应的物联码平台。解决企业端同时接入多个物联码平台的需求,从而能获取得到每个物联码平台对应的物联码。

Description

一种多级码池的兼容平台以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级码池的兼容平台以及方法。
背景技术
物联网的概念是1999年提出的,意为“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其定义为:通过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和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统一约定的协议,将分散在各个不同角落的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网络系统。物联网被广泛应用于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水系监测、食品溯源和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
目前,物联网的实现方案主要为:用户利用企业端通过代理平台与物联码平台进行通信,代理平台可看成企业端与物联码平台间进行通信的媒介。
现有技术中,代理平台只提供一种物联码平台的接入,即代理平台对与之通信的企业端和物联码平台的种类限制很大,例如:企业端需要同时接入多种物联码平台的物联码。可见,现有代理平台不能兼容两种及两种以上多种不同种类的物联码平台。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多级码池的兼容平台以及方法。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级码池的兼容平台,其中,分别与外接的企业端和外接的至少一个物联码平台连接,兼容平台包括:
第一接口,接收企业端发送的请求数据;
获取模块,获取得到请求数据中的企业编码,并获取得到企业编码对应的企业配置信息,其中,企业配置信息中包括至少一个物联码平台对应的编码协议;
转换模块,根据编码协议将请求数据进行格式转换,以得到转换后的请求数据;
调用模块,调用编码协议对应的第二接口,第二接口将转换后的请求数据转发至对应的物联码平台。
优选的,多级码池的兼容平台,其中,还包括:
验证模块,根据请求数据中的唯一标识请求验证企业端对应的请求条件;
筛选模块,根据请求条件对企业配置信息中的编码协议进行筛选,并将筛选得到的编码协议发送至转换模块。
优选的,多级码池的兼容平台,其中,请求条件包括:物联码平台对应的平台开通条件、物联码平台对应的编码协议和物联码平台对应的业务开通条件。
优选的,多级码池的兼容平台,其中,业务开通条件对应的业务包括:领取编码和回传编码信息,其中,领取编码业务包括:申请指定数量的编码和自动补码。
优选的,多级码池的兼容平台,其中,还包括:
业务执行模块,根据请求数据中的企业编码和业务开通条件设置企业端的业务配置。
优选的,多级码池的兼容平台,其中,还包括:注册信息转换模块,用于将企业端的初始注册信息转化为需注册的不同物联码平台的注册格式。
优选的,多级码池的兼容平台,其中,注册信息转换模块包括:
注册信息接收单元,接收企业端的初始注册信息;
注册信息调整单元,与注册信息接收单元连接,用于根据初始注册信息中的指定的编码协议将注册信息调整为对应的物联码平台对应的注册格式,以得到转码注册信息;
注册信息发送单元,与注册信息调整单元连接,将转码注册信息发送至对应的物联码平台。
优选的,多级码池的兼容平台,其中,还包括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初始注册信息。
一种多级码池的兼容方法,其中,应用于多级码池的兼容平台中,兼容平台分别与外接的企业端和外接的至少一个物联码平台连接;
兼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企业端发送的请求数据;
获取得到请求数据中的企业编码;
根据企业编码查到企业端对应的企业配置信息;
根据企业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物联码平台对应的编码协议对请求数据进行格式转换,以得到格式转换后的请求数据;
调用编码协议对应的第二接口将转换后的请求数据转发至对应的物联码平台。
一种多级码池的管理设备,其中,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上保存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管理程序,管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多级码池的兼容方法。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解决企业端同时接入多个物联码平台的需求,从而能获取得到每个物联码平台对应的物联码。
附图说明
参考所附附图,以更加充分的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所附附图仅用于说明和阐述,并不构成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多级码池的兼容平台的实施例一的原理框图一;
图2为本发明多级码池的兼容平台的实施例二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本发明包括
如图1所示,实施例一:
一种多级码池的兼容平台,其中,分别与外接的企业端和外接的至少一个物联码平台连接,兼容平台包括:
第一接口,接收企业端发送的请求数据;
获取模块,获取得到请求数据中的企业编码,并获取得到企业编码对应的企业配置信息,其中,企业配置信息中包括至少一个物联码平台对应的编码协议;
转换模块,根据编码协议将请求数据进行格式转换,以得到转换后的请求数据;
调用模块,调用编码协议对应的第二接口,第二接口将转换后的请求数据转发至对应的物联码平台。
在上述实施例一中,通过第一接口直接获取得到企业端发送的请求数据,并通过获取模块解析得到请求数据中的企业编码,并且根据企业编码查找到该企业编码对应的企业配置信息中的编码协议,通过转换模块根据获取模块查找到的编码协议将请求数据进行格式转换,以转换得到符合“获取模块查找到的编码协议”对应的请求数据,最后通过调用模块调用编码协议对应的第二接口,第二接口将转换后的请求数据转发至编码协议对应的物联码平台;从而解决企业端同时接入多个物联码平台的需求,从而能获取得到每个物联码平台对应的物联码。
举例说明,以企业端A1为例,兼容平台分别与企业端A1和至少一个物联码平台连接;
第一接收,接收企业端A1发送的请求数据;
获取模块,解析得到请求数据中的企业编码,并获取得到企业编码对应的企业配置信息,其中,企业配置信息中包括物联码平台B1对应的编码协议和物联码平台B2对应的编码协议;
转换模块,根据编码协议将请求数据进行格式转换,以得到转换后的请求数据;其中,转换模块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格式转换,即转换模块不一定将请求数据转化为企业端对应的所有物联码平台的编码协议;例如,此时可以通过转换模块根据物联码平台B1对应的编码协议将请求数据进行格式转换,使得转换后的请求数据符合物联码平台B1对应的编码协议;例如,此时可以通过转换模块根据物联码平台B2对应的编码协议将请求数据进行格式转换,使得转换后的请求数据符合物联码平台B2对应的编码协议;例如,此时可以通过转换模块分别根据物联码平台B1对应的编码协议和物联码平台B2对应的编码协议将请求数据进行格式转换,使得转换后的其中一个请求数据符合物联码平台B1对应的编码协议,使得转换后的另一个请求数据符合物联码平台B2对应的编码协议;
调用模块,调用编码协议对应的第二接口,第二接口将转换后的请求数据转发至对应的物联码平台;例如,当转换模块转后的请求数据符合物联码平台B1对应的编码协议,即此时的企业端指定物联码平台B1进行业务操作时,调用模块可以调用“物联码平台B1对应的编码协议”对应的第二接口,使得第二接口将转换后的请求数据转发至物联码平台B1。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不同处在于:如图2所示,还包括:
验证模块,根据请求数据中的唯一标识请求验证企业端对应的请求条件;
筛选模块,根据请求条件对企业配置信息中的编码协议进行筛选,并将筛选得到的编码协议发送至转换模块。
在上述实施例二中,企业端发送的请求数据中包括唯一标识请求,从而使得验证模块可以根据唯一标识请求验证企业端具备的请求条件。
在上述实施例二中,通过第一接口直接获取得到企业端发送的请求数据;
并通过获取模块解析得到请求数据中的企业编码,并且根据企业编码查找到该企业编码对应的企业配置信息中的编码协议;
通过验证模块根据请求数据中的唯一标识请求验证企业端对应的请求条件;
通过筛选模块根据请求条件对企业配置信息中的编码协议进行筛选,并将筛选得到的编码协议发送至转换模块;
通过转换模块根据筛选模块筛选得到的编码协议将请求数据进行格式转换,以转换得到符合“筛选模块筛选得到的编码协议”对应的请求数据;
最后通过调用模块调用编码协议对应的第二接口,第二接口将转换后的请求数据转发至编码协议对应的物联码平台;
从而解决企业端同时接入多个物联码平台的需求,从而能获取得到每个物联码平台对应的物联码。
举例说明,以企业端A1为例,兼容平台分别与企业端A1和至少一个物联码平台连接;
第一接收,接收企业端A1发送的请求数据;
获取模块,解析得到请求数据中的企业编码,并获取得到企业编码对应的企业配置信息,其中,企业配置信息中包括物联码平台B1对应的编码协议和物联码平台B2对应的编码协议;
通过验证模块根据请求数据中的唯一标识请求验证企业端对应的请求条件,此时的请求条件满足物联码平台B1的编码协议;
通过筛选模块根据请求条件对企业配置信息中的编码协议进行筛选,即将物联码平台B1的编码协议发送至转换模块;
转换模块,根据物联码平台B1的编码协议将请求数据进行格式转换,以得到转换后的请求数据;
调用模块,调用物联码平台B1的编码协议对应的第二接口,第二接口将转换后的请求数据转发至物联码平台B1。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二中,请求条件包括:物联码平台对应的平台开通条件、物联码平台对应的编码协议和物联码平台对应的业务开通条件。
在上述实施例二中,“物联码平台对应的平台开通条件”是指不同的物联码平台具有不同的平台开通条件,因此需要判断企业端发送的请求数据中的唯一标识请求是否符合对应的物联码平台的平台开通条件;
例如:企业端A1需要指定物联码平台B1进行业务操作,此时需要判断企业端A1发送的请求数据中的唯一标识请求是否符合物联码平台B1的平台开通条件。
在上述实施例二中,“物联码平台对应的编码协议”是指不同的物联码平台具有不同的编码协议,因此需要获取得到企业端发送的请求数据中的唯一标识请求中对应的编码协议,此时的获取模块才能在企业端对应的企业配置信息中获取得到请求数据中的编码协议;也就是说,一个企业端对应的企业配置信息中存在多个编码协议,然后企业端每次发送的请求数据可能只是需要其中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指定物联码平台进行业务操作,因此,此时可以通过请求数据中的唯一标识请求中指定的编码协议来确定需要进行业务操作的物联码平台;
例如:企业端A1对应的企业编码对应的企业配置信息中包括:物联码平台B1、物联码平台B2、物联码平台B3、物联码平台B4和物联码平台B5的编码协议;
但是此时的企业端A1需要指定物联码平台B1和物联码平台B2进行业务操作,此时此时企业端A1发送的请求数据中的唯一标识请求中指定的编码协议为物联码平台B1对应的编码协议和物联码平台B2对应的编码协议。
在上述实施例二中,“物联码平台对应的业务开通条件”是指同一个物联码平台具有多种业务,并且企业端不一定能全部开通有一个物联码平台的所有业务,因此需要判断企业端发送的请求数据中的唯一标识请求是否符合物联码平台对应的业务开通条件;
例如,物联码平台B1包括:业务C1、业务C2和业务C3;
此时企业端A1需要物联码平台B1进行业务C1和业务C2,因此需要判断企业端A1发送的请求数据中的唯一标识请求是否符合业务C1对应的业务开通条件和业务C2对应的业务开通条件。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二中,业务开通条件对应的业务包括:领取编码和回传编码信息,其中,领取编码业务包括:申请指定数量的编码和自动补码。
例如,企业端符合领取编码对应的业务开通条件时,领取编码时则根据企业端的实际生产量设置阈值,每次领码都要以企业的实际情况去申请编码数量,避免编码过期浪费;需要说明的是,开通不同的编码服务,领取的编码不同。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二中,还包括:
业务执行模块,根据请求数据中的企业编码和业务开通条件设置企业端的业务配置。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请求数据中的企业编码查找到对应的物联码平台的编码协议,并且通过该编码协议获取得到企业端符合的业务开通条件,以根据业务开通条件设置企业端的业务配置。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当企业端符合物联码平台ZRP和物联码平台ECODE对应的回传编码信息对应的业务开通条件时,通过当前企业端的配置的编码类型及企业编码回传配置设置,转换成指定协议的编码数据,调用物联码平台接口进行数据回传。
举例:企业端符合物联码平台ZRP和物联码平台ECODE对应的回传编码信息对应的业务开通条件,此时的配置码池类型是ECODE编码,设置打码类型为ZRP格式;当数据回传时,根据企业端开通的编码服务生成不同的回传编码数据,进行回传。
此时可以根据需求切换业务配置,例如可以进行切换物联码类型,配置相关所需要的设置(例如:编码前缀格式等),码池类型(例如是ZRP,ECODE,OID);设置打码类型(例如ZRP,ECODE等))可以做到自由切换。
实施例三,相较于实施例一或二的不同处在于:还包括:注册信息转换模块,用于将企业端的初始注册信息转化为需注册的不同物联码平台的注册格式。
在上述实施例中,每个物联码平台都具有不同的注册格式,因此当同一个企业端需要注册不同的物联码平台时,往往需要在各个物联码平台上进行注册,或者需要对应于不同的物联码平台输入不同的注册信息,从而导致企业端需要多次输入不同的注册信息。
然而各个物联码平台上的注册内容大多大同小异,但是注册内容的格式可能存在不同,例如:ECODE物联码平台的注册内容如下表1所示,ZRP物联码平台的注册内容如下表2所示。
Figure BDA0003278008390000071
表1
Figure BDA0003278008390000072
Figure BDA0003278008390000081
Figure BDA0003278008390000091
表2
因此本实施例通过注册信息转换模块将企业端输入的初始注册信息转化为需注册的不同物联码平台的注册格式,从而实现只需要一次注册即可注册至少一个所需物联码平台;
例如:企业端A1需要注册物联码平台B1和物联码平台B2,此时通过注册信息转换模块将企业端A1输入的初始注册信息转化为物联码平台B1的注册格式和物联码平台B2的注册格式。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三中,注册信息转换模块包括:
注册信息接收单元,接收企业端的初始注册信息;
注册信息调整单元,与注册信息接收单元连接,用于根据初始注册信息中的指定的编码协议将注册信息调整为对应的物联码平台对应的注册格式,以得到转码注册信息;
注册信息发送单元,与注册信息调整单元连接,将转码注册信息发送至对应的物联码平台。
在上述实施例中,初始注册信息包括例如企业营业执照和法人信息等;
可以通过注册信息调整单元根据编码协议获取得到物联码平台的注册格式,例如不同的物联码平台对初始注册信息的每一项信息可能具有不同的长度限制,此时通过注册信息调整单元可以进行注册格式的调整。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三中,还包括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初始注册信息。
实施例四:一种多级码池的兼容方法,其中,应用于多级码池的兼容平台中,兼容平台分别与外接的企业端和外接的至少一个物联码平台连接;
兼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企业端发送的请求数据;
获取得到请求数据中的企业编码;
根据企业编码查到企业端对应的企业配置信息;
根据企业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物联码平台对应的编码协议对请求数据进行格式转换,以得到格式转换后的请求数据;
根据企业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物联码平台对应的接口,并通过接口将格式转换后的请求数据转发至物联码平台。
本发明多级码池的兼容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多级码池的兼容平台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五:一种智能合约版本的管理设备,其中,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上保存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多级码池的兼容方法,智能合约管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多级码池的兼容方法。
本发明智能合约版本的管理设备的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多级码池的兼容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多级码池的兼容平台,其特征在于,分别与外接的企业端和外接的至少一个物联码平台连接,所述兼容平台包括:
第一接口,接收企业端发送的请求数据;
获取模块,获取得到所述请求数据中的企业编码,并获取得到所述企业编码对应的企业配置信息,其中,所述企业配置信息中包括至少一个物联码平台对应的编码协议;
转换模块,根据所述编码协议将所述请求数据进行格式转换,以得到转换后的请求数据;
调用模块,调用所述编码协议对应的第二接口,所述第二接口将所述转换后的请求数据转发至对应的物联码平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码池的兼容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验证模块,根据所述请求数据中的唯一标识请求验证企业端对应的请求条件;
筛选模块,根据所述请求条件对所述企业配置信息中的编码协议进行筛选,并将筛选得到的编码协议发送至所述转换模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级码池的兼容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条件包括:所述物联码平台对应的平台开通条件、所述物联码平台对应的编码协议和所述物联码平台对应的业务开通条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级码池的兼容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开通条件对应的业务包括:领取编码和回传编码信息,其中,领取编码业务包括:申请指定数量的编码和自动补码。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级码池的兼容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业务执行模块,根据所述请求数据中的企业编码和所述业务开通条件设置所述企业端的业务配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码池的兼容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注册信息转换模块,用于将企业端的初始注册信息转化为需注册的不同物联码平台的注册格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级码池的兼容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册信息转换模块包括:
注册信息接收单元,接收企业端的初始注册信息;
注册信息调整单元,与所述注册信息接收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初始注册信息中的指定的编码协议将所述注册信息调整为对应的物联码平台对应的注册格式,以得到转码注册信息;
注册信息发送单元,与所述注册信息调整单元连接,将所述转码注册信息发送至对应的物联码平台。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级码池的兼容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初始注册信息。
9.一种多级码池的兼容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多级码池的兼容平台中,所述兼容平台分别与外接的企业端和外接的至少一个物联码平台连接;
所述兼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企业端发送的请求数据;
获取得到所述请求数据中的企业编码;
根据所述企业编码查到所述企业端对应的企业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企业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物联码平台对应的编码协议对所述请求数据进行格式转换,以得到格式转换后的请求数据;
调用所述编码协议对应的第二接口将所述转换后的请求数据转发至对应的物联码平台。
10.一种多级码池的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保存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管理程序,所述管理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级码池的兼容方法。
CN202111123874.2A 2021-09-24 2021-09-24 一种多级码池的兼容平台以及方法 Pending CN1136765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23874.2A CN113676555A (zh) 2021-09-24 2021-09-24 一种多级码池的兼容平台以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23874.2A CN113676555A (zh) 2021-09-24 2021-09-24 一种多级码池的兼容平台以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76555A true CN113676555A (zh) 2021-11-19

Family

ID=785501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23874.2A Pending CN113676555A (zh) 2021-09-24 2021-09-24 一种多级码池的兼容平台以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76555A (zh)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2730A (zh) * 2009-05-31 2009-10-21 南京中兴特种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无线视频路由的多通信协议转换方法
CN103428627A (zh) * 2012-05-22 2013-12-0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物联网系统中数据的传送方法、物联网系统及相应装置
CN103647813A (zh) * 2013-11-29 2014-03-19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解析的方法和装置
WO2015032155A1 (zh) * 2013-09-09 2015-03-12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一种物联网异构标识解析方法与系统
CN104717288A (zh) * 2015-03-07 2015-06-17 上海恩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向多种应用提供物联网传感器数据的系统及方法
CN105139144A (zh) * 2015-09-10 2015-12-09 刘治 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注册系统和方法及解析系统和方法
CN105872122A (zh) * 2016-03-28 2016-08-17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一种支持多编码的物联网标识方法
CN106899688A (zh) * 2017-03-15 2017-06-2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数据交互方法、物联网设备和物联网平台
CN107147754A (zh) * 2017-07-13 2017-09-08 冯贵良 一种物联网标识的编码方法及系统
CN109861975A (zh) * 2018-12-26 2019-06-07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面向工业互联网的标识注册信息查询方法和系统
CN110971614A (zh) * 2019-12-17 2020-04-07 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物联网适配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995664A (zh) * 2019-11-15 2020-04-10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异构标识解析系统及方法
CN111415120A (zh) * 2020-03-26 2020-07-14 贵阳块数据城市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互联网标识编码方法
CN111475788A (zh) * 2020-04-14 2020-07-31 深圳市鹰熊汇科技有限公司 跨境电商平台账号注册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187967A (zh) * 2020-09-28 2021-01-05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一种面向全联网的标识解析方法及装置
CN112422709A (zh) * 2020-11-05 2021-02-2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标识管理方法、终端设备、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及介质
CN113297431A (zh) * 2021-05-28 2021-08-24 北京邮电大学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的多体系异构标识兼容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2730A (zh) * 2009-05-31 2009-10-21 南京中兴特种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无线视频路由的多通信协议转换方法
CN103428627A (zh) * 2012-05-22 2013-12-0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物联网系统中数据的传送方法、物联网系统及相应装置
WO2015032155A1 (zh) * 2013-09-09 2015-03-12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一种物联网异构标识解析方法与系统
CN103647813A (zh) * 2013-11-29 2014-03-19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解析的方法和装置
CN104717288A (zh) * 2015-03-07 2015-06-17 上海恩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向多种应用提供物联网传感器数据的系统及方法
CN105139144A (zh) * 2015-09-10 2015-12-09 刘治 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注册系统和方法及解析系统和方法
CN105872122A (zh) * 2016-03-28 2016-08-17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一种支持多编码的物联网标识方法
CN106899688A (zh) * 2017-03-15 2017-06-2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数据交互方法、物联网设备和物联网平台
CN107147754A (zh) * 2017-07-13 2017-09-08 冯贵良 一种物联网标识的编码方法及系统
CN109861975A (zh) * 2018-12-26 2019-06-07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面向工业互联网的标识注册信息查询方法和系统
CN110995664A (zh) * 2019-11-15 2020-04-10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异构标识解析系统及方法
CN110971614A (zh) * 2019-12-17 2020-04-07 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物联网适配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415120A (zh) * 2020-03-26 2020-07-14 贵阳块数据城市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互联网标识编码方法
CN111475788A (zh) * 2020-04-14 2020-07-31 深圳市鹰熊汇科技有限公司 跨境电商平台账号注册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187967A (zh) * 2020-09-28 2021-01-05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一种面向全联网的标识解析方法及装置
CN112422709A (zh) * 2020-11-05 2021-02-2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标识管理方法、终端设备、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及介质
CN113297431A (zh) * 2021-05-28 2021-08-24 北京邮电大学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的多体系异构标识兼容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澍;: "Ecode国家平台满足跨平台信息互通",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 no. 01 *
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导则(试行版)", Retrieved from the Internet <URL:http://www.aii-alliance.org/upload/202002/0228_135622_409.pdf> *
汪鹏: "基于物联网的标识解析系统研究与实现",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no. 04 *
陈浩;郑金泊;李勋;: "标识平台助力企业实现智能互联", 条码与信息系统, no. 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25811A (zh) 一种接入传感器协议自识别的物联网网关实现方案
CN103763443B (zh) 一种多通讯方式聚合的移动客服系统和方法
CN102413112A (zh) 一种实现设备关联的方法、关联服务器与系统
CN112422709B (zh) 标识管理方法、终端设备、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及介质
WO2006024917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worker supervision
CN103347084B (zh) 一种多账号统一关联系统及关联方法
CN104660997B (zh) 面向服务的多源异构视频监控适配方法和系统
CN110247900B (zh) 将sip监控平台的实时视频存入onvif存储设备的智能网关
CN107154931A (zh) 一种客户端版本兼容的方法及装置
CN101404049B (zh) 医疗文档中附件的调阅方法和系统
CN114745284A (zh) 一种工业物联网的配置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4220471B2 (ja) 家庭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装置同士のサービス呼出方法
CN114185973A (zh) 参数调用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2857624B (zh) 一种通知方法、装置及源电子设备
JP2000125332A (ja) サービス登録方式
CN113676555A (zh) 一种多级码池的兼容平台以及方法
CN115412620B (zh) 一种基于通信协议数据库系统的变电站数据解析方法
RU2604983C2 (ru) Способ синтаксического анализа сервиса, гибко адаптированный к тегу ims системы
CN100569012C (zh) 一种实现短消息个性化签名的方法
CN101212787A (zh) 个性化信息发布的系统和方法
CN101354698A (zh) 物品编码解析方法和系统
KR101557448B1 (ko) 센서 스트림 가공 장치 및 방법
CN111385379A (zh) eSIM终端的物联网标识方法及装置
CN114218412B (zh) 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的汽车供应链图像标识解析方法
CN104796519A (zh) 一种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