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76294A - 数据重传方法、通信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重传方法、通信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76294A
CN113676294A CN202110972758.1A CN202110972758A CN113676294A CN 113676294 A CN113676294 A CN 113676294A CN 202110972758 A CN202110972758 A CN 202110972758A CN 113676294 A CN113676294 A CN 1136762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tatus report
retransmission
response message
se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7275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76294B (zh
Inventor
苏怀文
柴慧娟
杨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7275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7629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762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762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762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762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4Error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重传方法、通信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第一状态报告,第一状态报告用于指示接收端未成功接收到的第一数据;在发送第一状态报告的第一响应消息之前,若接收到第二状态报告,则基于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之间的重叠关系,发送第一响应消息和/或第二响应消息;第二状态报告用于指示接收端未成功接收到的第二数据,第二响应消息为第二状态报告的响应消息。采用本方法能够减少重传数据的重复发送概率,从而减少由于重传数据的重复发送导致的空口资源浪费,提高了空口利用率。

Description

数据重传方法、通信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重传方法、通信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无线链路控制层(radio link control,RLC)是协议栈的用户面控制层。RLC在上行的基本功能包括:传输高层数据、确认模式(acknowledge mode,AM)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 repeat request,HARQ)功能。在该机制中,接收端会向发送端发送接收状态报告,用于向发送端指示哪些数据接收成功了,哪些数据未成功接收。发送端的RLC模块可以根据接收状态报告封装重传数据包,向接收端重传未成功接收的数据包。
但是现有技术中,RLC模块会将某些重传数据重复放入重传队列,使得介质访问控制层(media access control,MAC)模块读取重传队列向接收端重复发送这些重传数据,进而导致空口发送重复的数据,浪费了发送端的空口资源。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重传方法、通信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能够减少重传数据的重复发送概率,从而减少由于重传数据的重复发送导致的空口资源浪费,提高了空口利用率。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重传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状态报告,第一状态报告用于指示接收端未成功接收到的第一数据;
在发送第一状态报告的第一响应消息之前,若接收到第二状态报告,则基于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之间的重叠关系,发送第一响应消息和/或第二响应消息;第二状态报告用于指示接收端未成功接收到的第二数据,第二响应消息为第二状态报告的响应消息。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通信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状态报告,第一状态报告用于指示接收端未成功接收到的第一数据;
处理单元,用于在发送第一状态报告的第一响应消息之前,若接收到第二状态报告,则基于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之间的重叠关系,控制通信单元发送第一响应消息和/或第二响应消息;第二状态报告用于指示接收端未成功接收到的第二数据,第二响应消息为第二状态报告的响应消息。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通过运行计算机程序以使得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重传方法、通信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发送端从接收端接收状态报告,根据状态报告发送响应消息之前,若接收到新的状态报告则基于两个状态报告所指示数据的重叠关系,确定发送前一状态报告的响应消息,和/或,发送新的状态报告的响应消息。例如,发送端接收第一状态报告,第一状态报告用于指示接收端未成功接收到的第一数据;发送端在在发送第一状态报告的第一响应消息之前,若接收到第二状态报告,则基于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之间的重叠关系,发送第一响应消息和/或第二响应消息。其中,第二状态报告用于指示接收端未成功接收到的第二数据,第二响应消息为第二状态报告的响应消息。基于相邻接收的状态报告所指示数据的重叠关系有条件地响应重传请求(即通过状态报告发起的重传请求),可以避免盲目地响应接收端的重传请求。由于接收端通过状态报告所请求的重传数据有可能是重复的,基于相邻接收的状态报告所指示的数据的重叠关系有条件地响应状态报告,而不是盲目地响应重传请求(即接收状态报告则根据状态报告发送重传数据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重传数据重复发送的概率,减少由于重复传输相同的重传数据造成的资源占用,从而减少由于重传数据的重复发送导致的空口资源浪费,提高了空口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架构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协议层重传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重传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状态报告发送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状态报告发送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重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重传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重传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PDCP队列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送端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发送端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图1给出了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所适用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图,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入网设备100(图1仅示出了1个)以及一个或多个终端200。图1仅为示意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适用场景的限定。
接入网设备100可以是传输接收节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基站、中继站或接入点等。接入网设备100可以是5G通信系统中的接入网设备或未来演进网络中的接入网设备;还可以是可穿戴设备或车载设备等。另外还可以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或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CDMA)网络中的基站收发信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中的NB(NodeB),还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中的eNB(evolutional NB)或eNodeB(evolutionalNodeB)。接入网设备100还可以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
终端200可以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UE单元、UE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UE终端、无线通信设备、UE代理或UE装置等。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5G网络中的终端或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网络中的终端等。
图1所示通信系统中,接入网设备100可以通过下行资源向终端200发送下行数据,终端200可以向接入网设备100发送状态报告,指示终端200未成功接收的下行数据。其中,状态报告可以称为状态协议数据单元(status protocol data unit,status PDU)。
终端200在获得上行授权(uplink grant,UL grant)后,可以向接入网设备100发送上行数据。接入网设备100可以向终端200发送状态报告,指示接入网设备100未成功接收的上行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及的未成功接收的数据可以是接收端接收失败或解码失败的数据。其中,若发送端为终端200,则接收端可以是接入网设备100,接收端所接收的数据为上行数据。若发送端为接入网设备100,则接收端可以是终端200,接收端所接收的数据为下行数据。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下行重传主要在接入网设备100的无线链路控制(radiolink control,RLC)层进行,上行重传主要在终端200的RLC层进行。具体参考图2,为发送端的协议层重传示意图,该发送端既可以是接入网设备100,又可以是终端200。发送端的RLC层接收到状态报告后,解析状态报告获取未成功接收数据对应的数据包序列号,发送端进而可以根据该序列号获取未成功接收的数据,并对其所获取的数据进行封装获得重传数据包,之后,发送端可以将该重传数据包加入重传队列,等待重传。
其中,未成功接收数据对应的数据包序列号可以是否定应答(negativeacknowledgement,NACK)序列编号(sequence number,SN),即接收端未成功接收的数据包的序列号(SN)。参考图2,重传队列为发送端维护的一个队列,其中包括等待重传的数据包。RLC层(RLC模块)可以对重传队列进行入队操作(enqueue),即将重传数据包加入重传队列。介质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层(也可以称为MAC模块)可以从重传队列中获取重传数据包,根据MAC层的协议标准对获取到的重传数据包进行封装获得MAC PDU,发送MAC PDU完成重传过程。其中,MAC层从重传队列获取到的重传数据包可以称为RLC服务数据单元(service data unit,SDU)。
图3为常规的重传流程示意图,以终端200的重传为例,包括以下步骤:
S1、终端向接入网设备发送上行数据。
S2、接入网设备确认存在未成功接收的数据,则启动重组定时器(reassembletimer,以下简称为timer1)。
具体实现中,接入网设备检查是否有接收间隙(gap),若存在接收间隙则确定存在未成功接收的数据,若不存在接收间隙则确定不存在未成功接收的数据。
其中,接收间隙可以认为是接收端接收到的数据包的SN是不连续的。示例的,接入网设备在接收序列号为SN1的数据包后接收到序列号为SN3的数据包,则表明存在接收间隙。
S3、接入网设备确定满足状态报告的发送条件,则向终端发送状态报告。
具体实现中,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数据包的接收状态以及数据包的SN封装状态报告,向终端发送封装好的状态报告。例如,数据包的接收状态可以是肯定应答(acknowledgement,NAC)或NACK,状态报告可以包括NACK SN以及ACK SN。其中,NACK SN是接入网设备未成功接收的数据包的序列号,ACK SN是接入网设备成功接收的数据包的序列号。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状态报告的发送条件包括以下任意一个:
(1)重组定时器超时;
(2)接收到终端(发送端)发送的轮询(polling)请求。
其中,发送端发送轮询请求的触发条件包括以下任一个:
a、终端发送的数据量达到阈值;
b、终端的发送缓冲区(buffer)为空,即终端发送缓存区中的数据均已发送;
c、终端的发送记录窗口已满;发送记录窗口用于记录终端发送的数据包的接收状态(ACK或NACK)。
具体实现中,终端发送的轮询请求可以是轮询比特(poll byte)或轮询数据包;其中,轮询数据包还可以称为poll PDU。
S4、终端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状态报告,根据状态报告封装重传数据包,将重传数据包加入重传队列。
S5、终端获得上行授权后,向接入网设备发送重传队列中的重传数据包。
需要说明的是,参考图4,接入网设备发送状态报告的同时启动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Status Prohibit timer,以下简称为timer2)。在该timer2运行期间,接入网设备不能上报新的状态报告,直至timer2超时后,接入网设备才可以发送新的状态报告。
为了确保发送端在接收下一个状态报告之前可以处理完上一次接收的状态报告,timer2的运行时长可以设置为一个较长的时长。基于此,接收端通常是间隔较长时间发送状态报告。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接收端也会间隔较短的时间先后发送两个状态报告。例如,参考图5,接收端将timer1和timer2的时长均设置为50ms。接收端在确认存在接收间隙(例如,接收到SN3的数据包,未接收到SN2的数据包)后的某一时刻同时启动了timer1和timer2。接入网设备确认timer1超时,会根据SN2封装状态报告1,发送状态报告1;接入网设备确定timer2超时,也会根据SN2封装状态报告2,发送状态报告2。也就是说,接收端可能间隔较短时间先后向发送端发送了两个针对相同SN的状态报告。可选的,在发送状态报告1之后,封装状态报告2之前接收端也可能确定存在新的接收间隙(例如,接收到SN5的数据包,未接收到SN4的数据包),那么状态报告2指示的NACK SN可以是SN2和SN4,即状态报告2指示的NACKSN包括状态报告1指示的NACK SN。可以理解的是,接收端可能间隔较短时间先后向发送端的两个状态报告中,在后发送的状态报告指示的NACK SN可能包括在前发送的状态报告所指示的NACK SN。
综上论述可得,接收端间隔较短时间接收到的状态报告所请求的重传数据有可能存在重复。
根据现有协议标准,RLC模块每次收到状态报告,解析状态报告获取其中的NACKSN,根据NACK SN封装重传数据包,并将重传数据包加入重传队列。参考前文所述,由于接收端同时启动timer1和timer2(timer1和timer2同时超时或超时时刻间隔较短),接收端可能间隔较短时间先后接收到两个状态报告,并且这两个状态报告所请求的重传数据可能重复。例如,两个状态报告包含的NACK SN相同。因此,接收端可能根据同一NACK SN封装两个重传数据包,并将这两个重传数据包加入重传队列,MAC模块从重传队列获取重传数据包并发送。也就是说,发送端会将某个重传数据重复放入重传队列,会在空口上重复发送重传数据,浪费了空口资源。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重传方法,可以避免重传数据包的重复发送,从而避免由于重传数据包的重复发送导致的空口资源浪费,提高了空口利用率。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重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涉及的接收端根据重传状态进行重传的过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重传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发送端。参考图6,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重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601、接收第一状态报告,第一状态报告用于指示接收端未成功接收到的第一数据;
其中,当发送端为接入网设备,接收端为终端,步骤601中发送端通过上行链路(uplink)接收状态报告;当发送端为终端,接收端为接入网设备,步骤601中发送端通过下行链路(downlink)接收状态报告。
具体实现中,接收端以数据包的形式向接收端发送数据,接收端可以通过数据包序列号指示未成功接收的数据。该序列号对应的数据包携带接收端未成功接收的数据。
示例性的,状态报告还可以称为状态协议数据单元,状态报告包括NACK SN,用于指示接收端未成功接收的数据。其中,接收端未成功接收的数据可以是接收端未成功解码的数据包,也可以是接收端未接收到的数据包。
S602、在发送第一状态报告的第一响应消息之前,若接收到第二状态报告,则基于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之间的重叠关系,发送第一响应消息和/或第二响应消息;第二状态报告用于指示接收端未成功接收到的第二数据,第二响应消息为第二状态报告的响应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从发送端接收到状态报告,到发送端发送该状态报告对应的相应消息期间,可以认为发送端处于重传准备状态。当发送端接收一个新的状态报告时,若发送端处于重传准备状态,则可以认为接收新的状态报告时发送端响应于上一个状态报告的重传过程还未结束,通常,接收当前状态报告和上一个状态报告的时间间隔较短的情况下,便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例如,用户同时启动timer1和timer2,且timer1超时的时刻和timer2超时的时刻相同或间隔较短。在此场景下,由于timer1超时的时刻和timer2超时的时刻相同或间隔较短,在发送端接收当前状态报告时,发送端大概率不能完成上一个状态报告所请求数据的重传,接收端在发送当前状态报告之前还未接收到上一次请求的重传数据。因此,接收端通过当前状态报告指示的数据与上一个状态报告指示的数据相同,或当前状态报告指示的数据至少包含上一个状态报告指示的数据,或当前状态报告指示的数据包含上一个状态报告指示的部分数据。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为了避免发送端传输重复的重传数据,发送端接收状态报告后可以确定当前的状态报告指示的数据与上一个状态报告所指示数据的重叠关系,以便基于该重叠关系有选择地响应接收端的状态报告。
示例性的,在发送第一状态报告的第一响应消息之前,若接收到第二状态报告,则基于第一数据和第二状态报告指示的第二数据之间的重叠关系,发送第一响应消息和/或第二响应消息(第二状态报告的响应消息)。
具体实现中,接收端可以基于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的重叠关系,识别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是否为接收端重复请求的数据。进一步,若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存在重叠,则以择一方式响应第一状态报告或第二状态报告,即发送第一响应消息或第二响应消息。若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不存在重叠,则分别响应第一状态报告以及第二状态报告,即发送第一响应消息和第二响应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状态报告可以是status PDU,包括NACK SN,用于指示接收端未成功接收的数据包。示例性的,可以是接收端未成功解码的数据包,也可以是接收端未接收到的数据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基于相邻接收的状态报告所指示数据的重叠关系有条件地响应重传请求(即通过状态报告发起的重传请求),可以避免盲目地响应接收端的重传请求。由于接收端通过状态报告所请求的重传数据有可能是重复的,基于相邻接收的状态报告所指示数据的重叠关系有条件地响应状态报告,而不是盲目地响应重传请求(即接收状态报告则根据状态报告发送重传数据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重传数据重复发送的概率,减少由于重复传输相同的重传数据造成的资源占用,从而减少由于重传数据的重复发送导致的空口资源浪费,提高了空口利用率。
上述步骤S602中,接收端接收第二状态报告之后,可以检测发送端是否处于重传准备状态,基于检测结果确定上述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的重叠关系。其中,重传准备状态指的是发送端正在为空口上的重传做准备。
需要说明的是,重传队列指的是发送端维护的重传队列,参考图2重传队列可以是RLC模块、MAC模块可以操作的一个队列。重传队列中包括待发送的重传数据包,发送端准备好重传数据包后,可以将重传数据包加入重传队列,等待授权资源后,发送重传队列中的数据包实现数据重传。
具体实现中,若发送端接收状态报告时发送端正处于重传准备状态,表明上一个状态报告所请求的重传数据还未被重传,即当前状态报告和上一个状态报告所请求的重传数据大概率存在重复。也就是说,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存在重叠。
若发送端接收状态报告时发送端未处于重传准备状态,表明上一个状态报告所请求的重传数据已经被重传,且当前状态报告和上一个状态报告所请求的重传数据大概率不存在重复。也就是说,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不存在重叠。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送端可以基于重传队列确定是否处于重传准备状态。例如,检测发送端是否正在操作重传队列,若发送端正在操作重传队列,则说明发送端处于重传准备状态。或者,检测重传队列中是否已存在待发送的重传数据包,若重传队列中已存在待发送的重传数据包,则说明发送端处于重传准备状态。
其中,发送端对重传队列的操作包括以下任一种可能:发送端是否正在入队重传队列(即在重传队列中加入了重传数据包),或者,发送端是否正在出队重传队列(即提取重传队列中的重传数据包),或者,发送端是否正在读取重传队列。本申请实施例对重传准备状态的具体实现不做限定,发送端为了重传数据而对重传队列所执行的任何操作,都属于前文所述的发送端对重传队列的操作。当发送端操作重传队列,则可以认为是发送端处于重传准备状态。
上述实施例的S602中,发送端可以根据重传队列的读取状态确定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的重叠关系。示例性的,前文所述的数据重传方法具体包括:根据重传队列的读取状态确定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之间的重叠关系。
具体地,介于若重传队列处于被读取状态,说明第一状态报告和第二状态报告之间时间间隔较短,因此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大概率重叠。有鉴于此,若重传队列处于被读取状态,则确定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之间存在重叠;若重传队列处于未被读取状态,则确定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之间不存在重叠。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之间存在重叠可以是第二数据包括部分或全部第一数据。当然,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也可以相同。以下分为三种可能介绍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的关系:
T1、第二数据与第一数据相同。
示例性的,接收端在T1时刻同时启动timer1和timer2,T2时刻timer1和timer2超时。为了方便陈述,将序列号对应的数据包简称为序列号,例如SN1对应的数据包简称为SN1。
在T1时刻和T2时刻之间,接收端接收了SN1和SN3,据此接收端可以确定存在接收间隙(即未接收到SN2)。进一步,响应于timer1的超时封装状态报告X1,请求发送端重传SN2。紧接着,响应于timer2的超时封装状态报告X2,请求发送端重传SN2。
可见,状态报告X1和状态报告X2的发送间隔非常短,在发送状态报告X1和状态报告X2之间接收端没有确认新的接收间隙(例如,没有接收到SN5等)。因此,状态报告X1和状态报告X2携带的NACK SN是相同的(均为SN2),状态报告X1和状态报告X2所请求的重传数据相同。NACK SN相同,即状态报告X1和状态报告X2所表征的未成功接收的数据相同,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状态报告指示的第二数据与第一状态报告括指示的第一数据可以相同。
T2、第二数据包括全部第一数据。
示例性的,在发送状态报告X1和状态报告X2之间接收端也可能出现新的接收间隙(例如,接收端通过其他HARQ进程接收到SN5等),确认未接收端SN4。在这种情况下,接收端响应于timer1的超时封装状态报告X1,请求发送端重传SN2。紧接着,响应于timer2的超时封装状态报告X2,请求发送端重传(SN2、SN4)。状态报告X1和状态报告X2携带的NACK SN不同,但后发的状态报告携带的NACK SN覆盖(包含)在前的状态报告X1所携带的NACK SN,状态报告X1所指示的数据包含在状态报告X2所指示的数据中。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状态报告指示的第二数据至少包括第一状态报告指示的第一数据。
T3、第二数据包括第一数据中的部分数据。
示例性的,接收端发送状态报告X1请求发送端重传SN1、SN2。在发送状态报告X2之前,接收端接收到发送端新传的SN4以及重传的SN2。则状态报告2包括SN1、SN3。状态报告X1和状态报告X2所请求的重传数据存在部分重叠,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第二状态报告指示的第二数据可以包括第一状态报告指示的第一数据中的部分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确定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的重叠关系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支持发送端在接收新的状态报告时,确定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的重叠关系,从而基于该重叠关系确定是否响应当前接收的状态报告,避免重复发送重传数据。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送端维护了重传队列状态寄存器,通过修改重传队列状态寄存器的值记录重传队列的读取状态。例如,当重传队列被读取时,将重传队列状态寄存器的值修改为第一数值;当结束对重传队列的读取时,将重传队列状态寄存器的值修改为第二数值。
可选的,第一数值可以是“1”,第二数值为“0”。当然,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数值、第二数值的具体实现不作限制,任何可以区分重传队列是否处于读取状态的值,均属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基于此,发送端接收状态报告后,可以读取重传队列状态寄存器的值,根据重传队列状态寄存器的值确定重传队列是否处于读取状态。若根据重传队列状态寄存器的值确定重传队列处于被读取状态,则确定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存在重叠;若根据重传队列状态寄存器的值确定重传队列处于未被读取状态,则确定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之间不存在重叠。
示例的,发送端接收状态报告后,若读取到重传队列状态寄存器的值为“1”,表明重传队列处于被读取状态,也可以确定发送端处于重传准备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重传队列状态寄存器的一种修改时机:当发送端的MAC模块收到上行空口资源,进行逻辑信道优先级处理(logic channel prioritization,LCP)过程,发送端可以据此确定存在读取重传队列的趋势(需求),将重传队列状态寄存器的值修改为上述第一数值。在接收状态报告时,发送端则可以根据重传队列状态寄存器的当前值确定发送端是否处于重传准备状态。其中,上行空口资源还可以称为上行授权(uplinkgrant,UL grant)。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之间的重叠关系还可以理解为第一状态报告指示的NACK SN与第二状态报告指示的NACK SN之间的重叠关系。
示例性的,当发送端接收新的状态报告(例如,前文所述的第二状态报告)时,若重传队列处于被读取状态,则表征当前接收的状态报告指示的否定应答序列号(NACK SN)与上一个状态报告(例如,前文所述的第一状态报告)指示的NACK SN存在重叠。
例如,第二状态报告指示的NACK SN与第一状态报告指示的NACK SN相同,或者,第一状态报告指示的NACK SN包含在第二状态报告指示的NACK SN中,或者,第二状态报告指示的NACK SN包括第一状态报告指示的部分NACK SN。
示例性的,在图5所示场景中,发送端当前接收的状态报告为状态报告2,上一个接收的状态报告为状态报告1。状态报告2和状态报告1所指示的NACK SN相同,均为SN2;或者,状态报告2所指示的NACK SN(SN2和SN4)包括状态报告1所指示的NACK SN(SN2)。或者,状态报告2所指示的NACK SN(SN2和SN4)与状态报告1所指示的NACK SN(SN1、SN2)部分重叠。
上述实施例的S602中,根据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的重叠关系,发送第一响应消息和/或第二响应消息的具体实现方式包括以下三种:
第一种、若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存在重叠,则丢弃当前接收的状态报告,发送重传队列中已有的重传数据包。即,确定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存在重叠,则丢弃第二状态报告,根据重传队列发送第一状态报告的响应消息(即前文所述第一响应消息)。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避免重传数据的重复发送,发送重传队列的同时,需要忽略当前接收的状态报告。具体实现中,当发送端接收到一个状态报告时,如果当前重传队列为被读取状态,发送端则丢弃当前接收的状态报告,向接收端发送重传队列中的重传数据包。也就是说发送第一状态报告的响应消息,不发送第二状态报告的响应消息。
示例性的,参考图7,发送端在T1时刻接收到状态报告1,根据状态报告1封装了重传数据包1,并将重传数据包1加入重传队列。发送端在T2时刻接收到状态报告2,若此时重传队列正在被读取,发送端则丢弃状态报告2,发送重传队列中的重传数据包1,即发送状态报告1的响应消息,不发送状态报告2的响应消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根据数据重叠关系确定是否响应当前新接收的状态报告的具体实现方式。在不解析当前状态报告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发送端重传队列的读取状态,确定当前接收的状态报告所请求的重传数据与上一个状态报告所请求的重传数据是否存在重叠。在确定发送端的重传队列为被读取状态时,确定当前接收的状态报告所请求的重传数据与上一个状态报告所请求的重传数据存在重叠,以择一方式响应当前接收的状态报告和上一个状态报告。例如,响应上一个状态报告,根据重传队列中的数据包发送第一响应消息。丢弃当前接收的状态报告,不响应当前接收的状态报告,即不发送第二响应消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重传数据的重复传输,从而减少由于重复传输相同的重传数据造成的资源占用,授权资源可以发送更多的新传数据,从而提高空口资源的利用率。
第二种、若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存在重叠,则清空重传队列中已有的重传数据包,根据当前接收的状态报告发送重传数据包。即,确定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存在重叠,则忽略第一状态报告,根据重传队列发送第二状态报告的响应消息(即前文所述的第二响应消息)。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避免重传数据的重复发送,根据当前的状态报告发送重传数据包的同时,需要忽略重传队列。
具体实现中,当发送端接收到一个状态报告时,如果当前发送端为重传准备状态,或者,重传队列为被读取状态,发送端则将重传队列清除或清空(flush),仅根据当前接收的状态报告生成(封装)重传数据包。也就是说发送第二状态报告的响应消息,不发送第一状态报告的响应消息。
示例性的,参考图8,发送端在T1时刻接收到状态报告1,根据状态报告1封装了重传数据包1,并将重传数据包1加入重传队列。发送端在T2时刻接收到状态报告2,若此时重传队列正在被读取,发送端则清除重传队列,根据状态报告2封装重传数据包2,并加入重传队列等待重传,根据新的重传队列发送状态报告2的响应消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根据数据重叠关系确定是否响应当前接收的状态报告的具体实现方式。在不解析当前状态报告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发送端重传队列的读取状态,确定当前接收的状态报告所请求的重传数据与上一个状态报告所请求的重传数据是否存在重复。在确定发送端的重传队列为读取状态时,确定当前接收的状态报告所请求的重传数据与上一个状态报告所请求的重传数据存在重叠,以择一方式响应当前接收的状态报告和上一个状态报告。例如,响应当前接收的状态报告,清空重传队列中已有的数据包。根据当前接收的状态报告封装新的重传数据包,基于新的重传数据包发送第二响应消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重传数据的重复传输,从而减少由于重复传输相同的重传数据造成的资源占用,授权资源可以发送更多的新传数据,从而提高空口资源的利用率。
第三种、若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不存在重叠,则根据当前接收的状态报告发送重传数据包。即,确定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不存在重叠,则正常响应第一状态报告和第二状态报告,分别发送第一状态报告的响应消息以及第二状态报告的响应消息。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接收一个状态报告后,发送端未处于重传准备状态,表明上一个状态报告请求的重传数据已被发送端发送。可以认为距离上一个状态报告的接收时刻间隔较长。那么在接收端生成当前状态报告之前,发送端大概率已经完成了上一个状态报告所指示的NACK SN的重传,接收端在发送当前状态报告之前已经接收到该NACK SN对应的重传数据包。那么,对于接收端来说,在后发送的状态报告与在前发送的状态报告所请求的重传数据可能不存在重复。同样地,发送端也可以认为当前状态报告和上一个状态报告所请求的重传数据可能不存在重复。发送端需要按照常规的重传流程响应该状态报告。
示例性的,发送端在T1时刻接收到状态报告1,根据状态报告1封装了重传数据包1,并将重传数据包1加入重传队列,根据重传队列生成状态报告1的响应消息。发送端在T2时刻接收到状态报告2,若此时重传队列处于未被读取状态,且状态报告1的响应消息还未发送,发送端则发送状态报告1的响应消息,并根据状态报告2封装重传数据包2,并加入重传队列等待重传,根据重传队列分别发送状态报告2的响应消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是否根据当前接收的状态报告发送重传数据包的具体实现方式。在不解析当前状态报告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发送端当前的重传状态,确定当前接收的状态报告所请求的重传数据与上一个状态报告所请求的重传数据是否存在重复。在确定发送端的重传队列处于未被读取状态时,确定当前接收的状态报告所请求的重传数据与上一个状态报告所请求的重传数据可能不存在重复,可以不对重传队列进行清空操作,正常响应当前的状态报告。发送上一状态报告的响应消息以及当前接收的状态报告的响应消息。
通过数据重叠关系,可以避免盲目地响应接收端的重传请求(即通过状态报告发起的重传请求),而是有条件地响应重传请求。由于接收端通过状态报告所请求的重传数据有可能是重复的,有条件地响应状态报告,而不是盲目地接收状态报告则根据状态报告发送重传数据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重传数据的重复,减少由于重复传输相同的重传数据造成的资源占用,从而减少由于重传数据的重复发送导致的空口资源浪费,提高了空口利用率。
上述S602的第一、第三种实现方式中,发送端发送第一响应消息的具体实现包括:
解析第一状态报告获取第一数据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序列号,根据一个或多个数据包序列号获取第一数据,对第一数据进行封装处理得到第一重传数据包,将第一重传数据包加入重传队列;进一步,根据重传队列发送第一响应消息。
上述S602的第二、第三种实现方式中,发送端发送第二响应消息的具体实现包括:
解析第二状态报告获取第二数据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序列号,根据一个或多个数据包序列号获取第二数据,对第二数据进行封装处理得到第二重传数据包,将第二重传数据包加入重传队列;进一步,根据重传队列发送第二响应消息。
其中,上述一个或多个数据包序列号(以下简称目标序列号)可以是状态报告中的NACK SN,用于表征接收端未成功接收的数据。
具体实现中,发送端的RLC模块根据目标序列号从分组数据聚合协议(packet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模块获取未成功接收的数据包。
示例的,当发送端的RLC模块从状态报告中解析出NACK SN,可以根据该SN从PDCP模块获取对应的PDCP PDU(即RLC SDU)。RLC模块还可以对接收到的RLC SDU加入重传队列,MAC模块从重传队列中获取RLC SDU进行封装,获得MAC PDU,通过与接收端之间的通信链路发送MAC PDU。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PDCP模块维护了一个队列,该队列记录了PDCP模块所发送的数据包。其中,PDCP模块所发送的数据包可以称为SDU或SDU部分(segment)。参考图9,当RLC模块接收到状态报告指示某个SN对应的数据包成功接收,RLC模块通知PDCP模块该SN对应的数据包被成功接收,PDCP模块从队列中将该SN对应的SDU删除。对于接收端未成功接收的数据包,相应的SDU仍然在该队列中。
当RLC模块从状态报告中解析出NACK SN,可以根据该SN从PDCP模块获取对应的PDCP PDU(即RLC SDU)。RLC模块还可以对接收到的RLC SDU加入重传队列,MAC模块从重传队列中获取RLC SDU进行封装,获得MAC PDU,通过与接收端之间的通信链路发送MAC PDU。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提供了根据当前接收的状态报告发送重传数据包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保证发送端以择一方式响应间隔较短的两次重传请求,避免重传数据的重复发送。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发送端可以包括不同的功能模块,通过功能模块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数据重传方法。本申请实施例以下内容参考图10介绍发送端为实现本申请所述方法维护的功能模块。
示例的,参考图10,发送端包括状态报告接收模块10、重传队列读取模块20、重传队列清除模块30(retransmit queue flush module)、状态报告解码模块40以及重传队列入队模块50(retransmit queue enqueue module)。
其中,状态报告接收模块10还可以称为状态协议数据单元接收模块(status PDUreceive module),重传队列读取模块20还可以称为重传队列读取检测模块(retransmitqueue reading detect module),状态报告解码模块40还可以称为状态协议数据单元解码模块(status PDU decoding module),重传(retransmit)也可以描述为“Retx”。
其中,状态报告接收模块10,用于从下行处理模块(例如,MAC模块)接收来自接收端的状态报告;
重传队列读取检测模块20,用于检测RLC层和MAC层之间的重传队列是否处于被读取状态。
重传队列清除模块30,负责冻结(或禁止、终止、停止)重传队列的读取,然后清除重传队列里的重传数据包(RLC SDU)。
状态报告解码模块40,用于按照协议格式解码状态报告,获取其中的NACK SN或ACK SN。
重传队列入队模块50,用于将NACK SN对应的RLC SDU加入重传队列。
具体实现中,参考图1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重传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①:状态报告接收模块10接收状态报告1后指示重传队列读取检测模块20确定重传队列是否被读取;
②:重传队列读取检测模块20检测到重传队列正在被读取,则指示重传队列清除模块30清除重传队列;
③:重传队列清除模块30清除重传队列后,指示状态报告解码模块40解码状态报告1,获得NACK SN;
④:状态报告解码模块40解码状态报告1获得NACK SN后,指示重传队列入队模块50根据NACK SN获取重传数据包RLC SDU,将重传数据包RLC SDU加入重传队列;
⑤:重传队列读取检测模块20检测到重传队列未被读取,则指示状态报告解码模块40解码状态报告1获得NACK SN;
⑥:状态报告解码模块40指示重传队列入队模块50根据NACK SN获取重传数据包RLC SDU,将重传数据包RLC SDU加入重传队列。
也就是说,RLC层接收到状态报告时,如果重传队列正在被读取,那么下一个运行的模块就是重传队列清除模块30,如果重传队列未被读取,则下一个运行的模块是状态报告解码模块40。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发送端可以维护寄存器,通过寄存器的值记录重传队列的状态。本申请实施例以下内容参考图11介绍重传队列状态寄存器的具体实现,以及基于重传队列寄存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具体实现方式。
示例的,参考图11,在图10所示模块的基础上,发送端还可以包括重传队列控制模块60(retransmit queue control module)、重传队列控制寄存器70(retransmit queuecontrol register)、重传队列状态寄存器80(retransmit queue status register)。
其中,重传队列控制模块60可以与重传队列读取检测模块20、重传队列清除模块30交互。
重传队列控制寄存器70是重传队列清除功能的控制接口,可以通过修改重传队列控制寄存器70的方式获得对重传队列的控制权限。
重传队列状态寄存器80是重传队列状态读取功能的实现接口,提供重传队列的状态接口,可以通过读重传队列状态寄存器80的方式获取到重传队列的状态。
具体实现中,重传队列读取模块20和重传队列清除模块30通过和重传队列控制模块60的交互,以及对重传队列控制寄存器70、重传队列状态寄存器80的操作,实现重传队列读取状态的检测以及重传队列的清除。
示例性的,重传队列读取模块20读取重传队列状态寄存器80的当前值,根据读取到的值确定重传队列是否处于被读取状态。若处于被读取状态,重传队列清除模块30通过重传队列控制模块60修改重传队列控制寄存器70的值,获得对重传队列的控制权限,进而可以对重传队列执行清除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前文所述的接入网设备。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12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和网络接口。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可以存储配置信息、权限信息等。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图6所示的方法。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13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无线方式可通过WIFI、运营商网络、NFC(近场通信)或其他技术实现。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应用程序包的配置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示例的,图13所示的计算机设备可以执行前文所述的数据重传方法。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前文所述的接入网设备或终端设备中的芯片。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14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处理器用于运行该程序指令,以使上述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重传方法被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支持终端实现以下步骤:
若接收到状态报告,则基于重传队列检测发送端是否处于重传准备状态;所述状态报告用于指示接收端未成功接收到的数据包;
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是否根据所述状态报告发送重传数据包。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终端或者中的设备中的部件。如图15所示,该通信装置包括通信单元1501和处理单元1502。其中,通信单元1501包括前文所述的状态报告接收模块10,处理单元1502包括前文所述的重传队列读取检测模块20、重传队列清除模块30、状态报告解码模块40、重传队列入队模块50以及重传队列控制模块60。
通信单元1501,用于接收第一状态报告,第一状态报告用于指示接收端未成功接收到的第一数据;
处理单元1502,用于在发送第一状态报告的第一响应消息之前,若接收到第二状态报告,则基于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之间的重叠关系,控制通信单元1501发送第一响应消息和/或第二响应消息;第二状态报告用于指示接收端未成功接收到的第二数据,第二响应消息为第二状态报告的响应消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单元1502还用于根据重传队列的读取状态确定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之间的重叠关系。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单元1502还用于获取重传队列状态寄存器的值,根据重传队列状态寄存器的值确定重传队列的读取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单元1502具体用于,若重传队列处于被读取状态,则确定第一数据与第二数据之间存在重叠;
若重传队列处于未被读取状态,则确定第一数据与第二数据之间不存在重叠。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数据与第二数据之间存在重叠,包括:第二数据包括全部或部分第一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单元1502具体用于,若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之间存在重叠,则丢弃第二状态报告,发送第一响应消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单元1502具体用于,若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之间存在重叠,则忽略第一状态报告,发送第二响应消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单元1502具体用于,若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之间不存在重叠,则分别发送第一响应消息和第二响应消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单元1502具体用于,解析第一状态报告获取第一数据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序列号;
根据一个或多个数据包序列号获取第一数据,对第一数据进行封装处理得到第一重传数据包,将第一重传数据包加入重传队列;
根据重传队列发送第一响应消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单元1502具体用于,解析第二状态报告获取第二数据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序列号;
根据一个或多个数据包序列号获取第二数据,对第二数据进行封装处理得到第二重传数据包,将第二重传数据包加入重传队列;
根据重传队列发送第二响应消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数据重传方法。例如,支持发送端执行:接收第一状态报告,在发送第一状态报告的第一响应消息之前,若接收到第二状态报告,则基于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之间的重叠关系,发送第一响应消息和/或第二响应消息;其中,第一状态报告用于指示接收端未成功接收到的第一数据,第二状态报告用于指示接收端未成功接收到的第二数据,第二响应消息为第二状态报告的响应消息。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或光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3)

1.一种数据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一状态报告,所述第一状态报告用于指示接收端未成功接收到的第一数据;
在发送所述第一状态报告的第一响应消息之前,若接收到第二状态报告,则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之间的重叠关系,发送所述第一响应消息和/或第二响应消息;所述第二状态报告用于指示所述接收端未成功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数据,所述第二响应消息为所述第二状态报告的响应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重传队列的读取状态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之间的重叠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重传队列状态寄存器的值,根据所述重传队列状态寄存器的值确定所述重传队列的读取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重传队列的读取状态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之间的重叠关系,包括:
若所述重传队列处于被读取状态,则所述第一数据与所述第二数据之间存在重叠;
若所述重传队列处于未被读取状态,则所述第一数据与所述第二数据之间不存在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与所述第二数据之间存在重叠,包括:
所述第二数据包括部分或全部所述第一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之间的重叠关系,发送所述第一响应消息和/或第二响应消息,包括:
若所述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之间存在重叠,则丢弃所述第二状态报告,发送所述第一响应消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之间的重叠关系,发送所述第一响应消息和/或第二响应消息,包括:
若所述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之间存在重叠,则忽略所述第一状态报告,发送所述第二响应消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之间的重叠关系,发送所述第一响应消息和/或第二响应消息,包括:
若所述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之间不存在重叠,则分别发送所述第一响应消息和所述第二响应消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所述第一响应消息,包括:
解析所述第一状态报告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序列号;
根据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包序列号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封装处理得到第一重传数据包,将所述第一重传数据包加入重传队列;
根据所述重传队列发送所述第一响应消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所述第二响应消息,包括:
解析所述第二状态报告获取所述第二数据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序列号;
根据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包序列号获取所述第二数据,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封装处理得到第二重传数据包,将所述第二重传数据包加入重传队列;
根据所述重传队列发送所述第二响应消息。
1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状态报告,所述第一状态报告用于指示接收端未成功接收到的第一数据;
处理单元,用于在发送所述第一状态报告的第一响应消息之前,若接收到第二状态报告,则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之间的重叠关系,控制所述通信单元发送所述第一响应消息和/或第二响应消息;所述第二状态报告用于指示所述接收端未成功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数据,所述第二响应消息为所述第二状态报告的响应消息。
12.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通过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使得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110972758.1A 2021-08-24 2021-08-24 数据重传方法、通信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6762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72758.1A CN113676294B (zh) 2021-08-24 2021-08-24 数据重传方法、通信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72758.1A CN113676294B (zh) 2021-08-24 2021-08-24 数据重传方法、通信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76294A true CN113676294A (zh) 2021-11-19
CN113676294B CN113676294B (zh) 2024-06-11

Family

ID=78545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72758.1A Active CN113676294B (zh) 2021-08-24 2021-08-24 数据重传方法、通信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7629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18710A (zh) * 2022-05-25 2022-09-27 中银金融科技有限公司 文件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24169695A1 (zh) * 2023-02-17 2024-08-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0039188A (ko) * 2000-11-20 2002-05-25 조정남 무선 근거리 통신망 시스템에서 미디어 억세스 콘트롤계층의 데이터 전송 처리 방법
US20090092131A1 (en) * 2006-10-11 2009-04-0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jecting Redundantly Retransmitted SIP Messages
WO2015192322A1 (zh) * 2014-06-17 2015-1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12398599A (zh) * 2019-08-12 2021-02-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操作通信系统的方法以及操作通信设备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0039188A (ko) * 2000-11-20 2002-05-25 조정남 무선 근거리 통신망 시스템에서 미디어 억세스 콘트롤계층의 데이터 전송 처리 방법
US20090092131A1 (en) * 2006-10-11 2009-04-0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jecting Redundantly Retransmitted SIP Messages
WO2015192322A1 (zh) * 2014-06-17 2015-1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5934907A (zh) * 2014-06-17 2016-09-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12398599A (zh) * 2019-08-12 2021-02-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操作通信系统的方法以及操作通信设备的方法
US20210075550A1 (en) * 2019-08-12 2021-03-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mmunications signal retransmissions using status reports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18710A (zh) * 2022-05-25 2022-09-27 中银金融科技有限公司 文件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5118710B (zh) * 2022-05-25 2024-04-19 中银金融科技有限公司 文件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24169695A1 (zh) * 2023-02-17 2024-08-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76294B (zh) 2024-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40039675A1 (en) Methods, apparatus, systems and procedures for supporting multicast transmission
US20220368467A1 (en) Harq process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JP4437128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受信側の再確立時に制御pduを処理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EP3560123B1 (en) Automatic retransmission of damaged data in wireless networks
US8279818B2 (en) Methods of packet element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8897252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system thereof
JP2006311543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で伝送状態をポーリング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13676294B (zh) 数据重传方法、通信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351020A (zh)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959555B (zh) 一种基于lwaap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20220263606A1 (en) Ntn-base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30090249A1 (en) Radio link control status report method and corresponding apparatus
US9025489B2 (en) Method of configuring radio resource by a MAC layer of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2688761B (zh) 一种harq处理方法及设备
KR20230118911A (ko) 데이터 수신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CN110972325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装置
US11856582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WO2021035541A1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21134151A1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6711247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US20210007134A1 (en) Feedback indication for continued transmission for wireless networks
CN116015565B (zh) 数据重传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362771B2 (en) Base station and automatic retransmission scheduling method thereof
WO2023273754A1 (zh)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的方法和装置
CN117981250A (zh) 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