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74920A - 一种高阻燃低释放绿色环保电缆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阻燃低释放绿色环保电缆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74920A
CN113674920A CN202110958938.4A CN202110958938A CN113674920A CN 113674920 A CN113674920 A CN 113674920A CN 202110958938 A CN202110958938 A CN 202110958938A CN 113674920 A CN113674920 A CN 1136749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ing
fixing ring
wheel
clamping
clamping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5893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74920B (zh
Inventor
王志林
马增文
朱志锋
王艳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Zhonglan Cab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Zhonglan Cab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Zhonglan Cab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Zhonglan Cab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5893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7492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749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749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749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749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22Sheathing; Armouring; Screening; Applying other protective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17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external factors, e.g. sheaths or armouring
    • H01B7/18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wear, mechanical force or pressure; Sheaths; Armour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17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external factors, e.g. sheaths or armouring
    • H01B7/18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wear, mechanical force or pressure; Sheaths; Armouring
    • H01B7/22Metal wires or tapes, e.g. made of steel
    • H01B7/226Helicoidally wound metal wires or tap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17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external factors, e.g. sheaths or armouring
    • H01B7/28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moisture, corrosion, chemical attack or weather
    • H01B7/282Preventing penetration of fluid, e.g. water or humidity, into conductor or cable
    • H01B7/285Preventing penetration of fluid, e.g. water or humidity, into conductor or cable by completely or partially filling interstices in the cab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17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external factors, e.g. sheaths or armouring
    • H01B7/29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extremes of temperature or by flame
    • H01B7/295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extremes of temperature or by flame using material resistant to flam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14Extreme weather resilient electric power supply systems, e.g. strengthening power lines or underground power cab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阻燃低释放绿色环保电缆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拉丝;S2:挤包绝缘;S3:辐射交联;S4:填充防水填充层,成缆;S5:绕包;S6:挤包内护套;S7:铠装;S8:挤包外护套;其中,所述的S7包括如下步骤:(1)钻孔;(2)安装固定座;(3)绞合,所述S7采用铠装装置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高阻燃低释放绿色环保电缆的制造方法所制造的电缆具有高稳定性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高阻燃低释放绿色环保电缆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的制造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高阻燃低释放绿色环保电缆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也逐步提高,生态环境、环保产品、“绿色”食品、“绿色”工程等等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在电线电缆行业里,同样也出现了诸如清洁电缆、“绿色”电缆、环保型电缆,且绿色电线电缆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一、制造用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应是不污染周围环境;二、电线电缆材料中不含有溴、氟等卤素,在紧急状态下(如电气事故、火灾),不应产生有害气体及腐蚀性气体等二次污染;三燃烧时发烟量少,具有较好的阻燃性;四、不含有能对环境造成有害影响的铅、镉等重金属,不含环境激素,不污染土壤;五、电线电缆废弃后可回收再生利用,掩埋、焚烧时不对环境产生危害;六、附合欧盟制定的ROHS指令要求。欧盟制定的ROHS指令要求,从在新投放市场的电子电器设备中禁止使用铅、汞、镉、六价铬、多溴二苯醚和多溴联苯等有害物质。现有的绿色电缆的结构稳定性还较低,有鉴于此,本申请的发明人经过深入研究,得到一种高阻燃低释放绿色环保电缆的制造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阻燃低释放绿色环保电缆的制造方法,利用其所生产的电缆具有高稳定性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高阻燃低释放绿色环保电缆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拉丝;S2:挤包绝缘;S3:辐射交联;S4:填充防水填充层,成缆;S5:绕包;S6:挤包内护套;S7:铠装;S8:挤包外护套;其中,所述的S7包括如下步骤:(1)钻孔;(2)安装固定座;(3)绞合,所述S7采用铠装装置完成,所述铠装装置包括支撑台、钻孔组件和固定座安装组件,所述钻孔单元和所述固定座安装组件设于所述支撑台上,所述钻孔组件包括第一固定环和多个钻孔单元,所述钻孔单元包括第一支架、第一夹持轮、第二夹持轮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夹持轮、第二夹持轮和第一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一夹持轮和第二夹持轮的轮周周面相接触,且二者的轮轴平行,所述第一夹持轮的轮周上设有环绕其自身的第一夹持槽,所述第一夹持槽中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钻杆,所述第二夹持轮的轮周上设有环绕其自身且对应所述第一夹持槽位置设置的第二夹持槽,所述第二夹持槽的底部设有出屑槽,所述第一电机连接连接所述第一夹持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持轮转动,所述第一支架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环的内环面,所述多个钻孔单元圆周均匀分布,所述固定座安装组件包括第二固定环和多个安装单元,所述安装单元包括按压件和入料件,所述按压件包括按压气缸和连接所述按压气缸的按压块,所述按压气缸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固定环的内环面上,所述入料件包括入料板和送料件,所述入料板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入料通道,所述入料通道的靠近所述第二固定环内环面的一侧的侧面上设有至少两个安置槽,所述送料件一一对应所述安置槽设置,所述送料件包括第二电机和毛刷,所述毛刷设于所述安置槽中,所述第二电机固定于所述入料板上,且连接所述毛刷,用于驱动所述毛刷转动,所述第二固定环上设有对应所述多个打孔单元设置的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由所述第二固定环的远离所打孔组件的一侧向靠近所述打孔组件的一侧延伸,所述安装孔的靠近所述第二固定环的外环面的侧面上设有横穿所述第二固定环的过线孔,所述安装孔的靠近所述第二固定环内环面的一侧设有按压通孔,所述按压块一一对应设于所述按压通孔中,所述入料板连接于所述安装孔的远离所述打孔组件一侧,所述入料板的靠近所述第二固定环的外环面的一侧侧面与所述安装孔的靠近所述第二固定环的外环面的一侧侧面设有间隙,所述入料通道连接所述安装孔。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槽和第二夹持槽的纵截面形状均设置为半圆形。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入料通道和所述安装孔的纵截面设置为矩形。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入料通道的靠近所述第二固定环的外环面的一侧设有沿其长度且连接所述入料通道的开孔。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毛刷包括刷杆和刷毛,所述刷杆垂直于所述入料通道的长度方向,所述刷毛设于所述刷杆上。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过线孔的靠近所述第二固定环的外环面的一侧设有凹槽。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铠装装置还包括固定座送料件,所述送料件包括送料板、推动板、连接杆和推钮,所述送料板上设有由其一侧向内延伸的送料通道,所述送料通道的顶部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开缝,所述推动板设于所述送料通道中,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推动板,另一端穿过所述开缝后连接所述推钮。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送料板上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设于所述送料通道的入口处。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铠装装置还包括支撑组件,所述固定座安装组件设于所述支撑组件和所述打孔组件之间,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多个支撑轮和第二支架,所述多个支撑轮一一对应所述多个打孔单元设置,所述多个支撑轮圆周均匀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支撑轮的轮周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凸缘,所述支撑轮的轮轴平行于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立架和支撑盘,所述支撑盘包括中心体和多个轮架,所述多个轮架圆周固定于所述中心体上,所述多个支撑轮一一对应安装于所述多个轮架上,所述立架连接所述中心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阻燃低释放绿色环保电缆的制造方法,其所制造的电缆具有防水填充层,从而具有较好的阻燃性能,其内护套采用无卤聚乙烯阻燃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环境友好性,其设置有铠装层,铠装层包括包绕在内护套上的钢丝和用于固定钢丝的固定座,通过在钢丝上打孔,将固定座固定于孔中,实现固定座和钢丝的稳定连接固定,从而固定座能够准确定位钢丝的位置,避免钢丝的位置移动,从而有效提升了电缆的结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阻燃低释放绿色环保电缆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阻燃低释放绿色环保电缆的制造方法所使用的铠装装置的第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阻燃低释放绿色环保电缆的制造方法所使用的铠装装置的的第二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阻燃低释放绿色环保电缆的制造方法所使用的铠装装置的第一夹持轮和第二夹持轮接触面的配合方式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阻燃低释放绿色环保电缆的制造方法所使用的铠装装置的夹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阻燃低释放绿色环保电缆的制造方法所使用的铠装装置的安装单元与第二固定环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2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阻燃低释放绿色环保电缆的制造方法所使用的铠装装置的固定座送料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阻燃低释放绿色环保电缆的制造方法所制作的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阻燃低释放绿色环保电缆的制造方法所制作的电缆的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阻燃低释放绿色环保电缆的制造方法所使用的铠装装置的固定座的纵截面示意图。
图中
电缆芯1;绝缘层2;防水填充层3;包带4;内护套5;卡槽6;钢丝层7;底板8;卡齿9;定位杆10;弹性卡位片11;套管12;出胶孔13;强力胶水14;支撑杆15;外护套16;支撑台17;钻孔组件18;第一固定环19;钻孔单元20;第一支架21;第一夹持轮22;第一夹持槽23;钻杆24;第二夹持轮25;第二夹持槽26;出屑槽27;第一电机28;固定座安装组件29;第二固定环30;安装孔31;过线孔32;凹槽33;按压通孔34;安装单元35;按压气缸36;按压块37;入料板38;入料通道39;开孔40;安置槽41;刷毛42;刷杆43;送料板44;送料通道45;开缝46;连接槽47;推动板48;连接杆49;推钮50;支撑组件51;支撑轮52;凸缘53;立架54;支撑盘5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本实施例的一种高阻燃低释放绿色环保电缆的制造方法所制造的电缆设置如下:如图10至图12所示,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电缆芯1、绝缘层2、防水填充层3、包带4、内护套5、铠装层和外护套16,内护套5采用无卤聚乙烯阻燃材料制成,防水填充层3采用阻水纱,所述铠装层包括钢丝层7和用于固定钢丝的多个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包括底板8和定位杆10,所述定位杆10设于所述底板8上,所述底板8的底面设有平行设置的多个卡齿9,内护套5的外壁上设有沿电缆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卡槽6,所述卡齿9与所述卡槽6相配合,所述钢丝层7包括多根呈螺旋状包绕所述内护套5的钢丝,所述钢丝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杆10穿过所述定位孔。
具体来说,所述定位杆10上设有两个弹性卡位片11,所述弹性卡位片 11对称于设于所述定位杆10侧面的远离所述底板8的一端,所述弹性卡位片11一端连接所述定位杆10,另一端向靠近所述底板8的方向倾斜延伸,且抵顶于钢丝上。
更进一步来说,所述定位杆10包括套管12和支撑杆15,所述支撑杆 15插入所述套管12中,所述套管12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出胶孔13,所述出胶孔13中设有用于封闭的橡胶膜,所述套管12内设有强力胶水14,所述弹性卡位片11设于所述套管12上。
为了更近一步提升结构的稳定性,所述支撑杆15的挤紧插入所述套管 12中。
如图1所示,一种高阻燃低释放绿色环保电缆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拉丝;S2:挤包绝缘;S3:辐射交联;S4:填充防水填充层3,成缆;S5:绕包;S6:挤包内护套5;S7:铠装;S8:挤包外护套16;其中,所述的S7包括如下步骤:(1)钻孔;(2)安装固定座;(3)绞合,所述S7采用铠装装置完成。
为了完成上述铠装层的设置,如图2至图9所示,所述铠装装置包括支撑台17、钻孔组件18和固定座安装组件29,所述钻孔单元20和所述固定座安装组件29设于所述支撑台17上,所述钻孔组件18包括第一固定环 19和多个钻孔单元20,所述钻孔单元20包括第一支架21、第一夹持轮22、第二夹持轮25和第一电机28,所述第一夹持轮22、第二夹持轮25和第一电机28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21上,所述第一夹持轮22和第二夹持轮25 的轮周周面相接触,且二者的轮轴平行,所述第一夹持轮22的轮周上设有环绕其自身的第一夹持槽23,所述第一夹持槽23中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钻杆24,所述第二夹持轮25的轮周上设有环绕其自身且对应所述第一夹持槽 23位置设置的第二夹持槽26,所述第二夹持槽26的底部设有出屑槽27,所述第一电机28连接连接所述第一夹持轮22,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持轮 22转动,所述第一支架21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环19的内环面,所述多个钻孔单元20圆周均匀分布,所述固定座安装组件29包括第二固定环30和多个安装单元35,所述安装单元35包括按压件和入料件,所述按压件包括按压气缸36和连接所述按压气缸36的按压块37,所述按压气缸36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固定环30的内环面上,所述入料件包括入料板38和送料件,所述入料板38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入料通道39,所述入料通道39 的靠近所述第二固定环30内环面的一侧的侧面上设有至少两个安置槽41,所述送料件一一对应所述安置槽41设置,所述送料件包括第二电机和毛刷,所述毛刷设于所述安置槽41中,所述第二电机固定于所述入料板38上,且连接所述毛刷,用于驱动所述毛刷转动,所述第二固定环30上设有对应所述多个打孔单元设置的多个安装孔31,所述安装孔31由所述第二固定环 30的远离所打孔组件的一侧向靠近所述打孔组件的一侧延伸,所述安装孔 31的靠近所述第二固定环30的外环面的侧面上设有横穿所述第二固定环 30的过线孔32,所述安装孔31的靠近所述第二固定环30内环面的一侧设有按压通孔34,所述按压块37一一对应设于所述按压通孔34中,所述入料板38连接于所述安装孔31的远离所述打孔组件一侧,所述入料板38的靠近所述第二固定环30的外环面的一侧侧面与所述安装孔31的靠近所述第二固定环30的外环面的一侧侧面设有间隙,用于提供给安装完固定座后的钢丝运动空间,所述入料通道39连接所述安装孔31。
在上述结构设置下,用于绞合的多根钢丝首先通过所述打孔组件,钢丝经过第一夹持轮22和第二夹持轮25,从第一夹持槽23和第二夹持槽26 之间通过,在通过的过程中,钻杆24在钢丝上打出定位孔,用于固定座的安装;钢丝经过打孔组件后,进入固定座安装组件29,在此工序中,待安装的固定座经由入料通道39送入安装孔31中,按压气缸36驱动按压块37 往复运动,使得固定座的定位杆10穿过定位孔,在定位杆10穿过定位孔的过程中,弹性卡位片11与定位孔的孔壁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力,对套管12 产生压力,使得支撑杆15不断插入套管12中,在压力的作用下,出胶孔 13中设置的橡胶膜破裂,套管12内设置的强力胶水14从出胶孔13中流出,用于粘合定位杆10和定位孔,从而有效提升结构强度,定位杆10在完全插入定位孔中后,弹性定位片穿出定位孔,其端部抵顶于钢丝上,与底板8 相互配合,对钢丝形成夹持,从而使得固定座稳定低被固定于钢丝上;经过了固定座安装组件29的钢丝被安装了固定座,然后被绞合在内护套5上,固定座底板8的卡齿9与内护套5上的卡槽6相配合,固定座在内护套5 上被定位,从而使得钢丝被定位,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钢丝松散,有效提升结构的稳定性。
为了适应钢丝的形状,所述第一夹持槽23和第二夹持槽26的纵截面形状均设置为半圆形。
底板8设置为矩形,为了适应固定座的形状,所述入料通道39和所述安装孔31的纵截面设置为矩形。
为了为定位杆10提供空间,所述入料通道39的靠近所述第二固定环 30的外环面的一侧设有沿其长度且连接所述入料通道39的开孔40,在这样的结构设置下,固定座在经过入料通道39的过程中,底板8位于入料通道39中,定位杆10穿过开孔40,沿开孔40运动,便于入料通道39对底板8进行限位,使得定位杆10最终能够准确地插入钢丝上设置的定位孔中。
具体的,所述毛刷包括刷杆43和刷毛42,所述刷杆43垂直于所述入料通道39的长度方向,所述刷毛42设于所述刷杆43上。在这样的结构设置下,第二电机带动刷杆43转动,刷杆43带动刷毛42转动,刷毛42在转动的过程中,对底板8形成作用力,使得底板8向靠近安装孔31的方向运动,源源不断地将固定座输入安装孔31中,实现固定座的安装。
具体的,所述过线孔32的靠近所述第二固定环30的外环面的一侧设有凹槽33,过线孔32用于钢丝经过,所述凹槽33为定位杆10穿过钢丝的端部部分提供空间。
为了便于向入料通道39中输送固定座,提升工作效率,所述铠装装置还包括固定座送料件,所述送料件包括送料板44、推动板48、连接杆49 和推钮50,所述送料板44上设有由其一侧向内延伸的送料通道45,所述送料通道45的顶部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开缝46,所述推动板48设于所述送料通道45中,所述连接杆49的一端连接所述推动板48,另一端穿过所述开缝46后连接所述推钮50。在向入料通道39输送固定座时,首先向送料通道45中装入多个固定座,然后使得送料通道45对准入料通道39,用手推动推钮50,使得推动板48沿送料通道45运动,使得送料通道45中的固定座进入入料通道39中,实现固定座的快速输入,上述过程中,向送料通道45中装入多个固定座的过程可以预先完成,在整个操作的过程中,应当避免触碰钢丝,以避免对固定座的安装工作造成影响。
为了便于送料通道45和入料通道39的对接,所述送料板44上设有连接槽47,所述连接槽47设于所述送料通道45的入口处。在使用时,将入料板38插入连接槽47中,连接槽47的形状刚好适应入料板38的形状,入料通道39对准送料通道45,从而能够实现入料通道39和送料通道45的准确对接。
所述铠装装置还包括支撑组件51,所述固定座安装组件29设于所述支撑组件51和所述打孔组件之间,所述支撑组件51包括多个支撑轮52和第二支架,所述多个支撑轮52一一对应所述多个打孔单元设置,所述多个支撑轮52圆周均匀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支撑轮52的轮周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凸缘53,所述支撑轮52的轮轴平行于第一固定环19和第二固定环30。在上述结构设置下,支撑轮52对安装了固定座的钢丝形成支撑,便于进行后续的绞合工作,在钢丝经过支撑轮52时,凸缘53对钢丝形成支撑,凸缘53之间的空间为固定座提供空间,避免支撑轮52接触固定座,在经过支撑组件51后,钢丝被绞合在电缆上,绞合过程通过电缆自传的方式完成。
具体的,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立架54和支撑盘55,所述支撑盘55包括中心体和多个轮架,所述多个轮架圆周固定于所述中心体上,所述多个支撑轮52一一对应安装于所述多个轮架上,所述立架54连接所述中心体。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或“包含……”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要素。此外,在本文中,“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使用本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高阻燃低释放绿色环保电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拉丝;S2:挤包绝缘;S3:辐射交联;S4:填充防水填充层,成缆;S5:绕包;S6:挤包内护套;S7:铠装;S8:挤包外护套;其中,所述的S7包括如下步骤:(1)钻孔;(2)安装固定座;(3)绞合,所述S7采用铠装装置完成,所述铠装装置包括支撑台、钻孔组件和固定座安装组件,所述钻孔单元和所述固定座安装组件设于所述支撑台上,所述钻孔组件包括第一固定环和多个钻孔单元,所述钻孔单元包括第一支架、第一夹持轮、第二夹持轮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夹持轮、第二夹持轮和第一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一夹持轮和第二夹持轮的轮周周面相接触,且二者的轮轴平行,所述第一夹持轮的轮周上设有环绕其自身的第一夹持槽,所述第一夹持槽中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钻杆,所述第二夹持轮的轮周上设有环绕其自身且对应所述第一夹持槽位置设置的第二夹持槽,所述第二夹持槽的底部设有出屑槽,所述第一电机连接连接所述第一夹持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持轮转动,所述第一支架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环的内环面,所述多个钻孔单元圆周均匀分布,所述固定座安装组件包括第二固定环和多个安装单元,所述安装单元包括按压件和入料件,所述按压件包括按压气缸和连接所述按压气缸的按压块,所述按压气缸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固定环的内环面上,所述入料件包括入料板和送料件,所述入料板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入料通道,所述入料通道的靠近所述第二固定环内环面的一侧的侧面上设有至少两个安置槽,所述送料件一一对应所述安置槽设置,所述送料件包括第二电机和毛刷,所述毛刷设于所述安置槽中,所述第二电机固定于所述入料板上,且连接所述毛刷,用于驱动所述毛刷转动,所述第二固定环上设有对应所述多个打孔单元设置的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由所述第二固定环的远离所打孔组件的一侧向靠近所述打孔组件的一侧延伸,所述安装孔的靠近所述第二固定环的外环面的侧面上设有横穿所述第二固定环的过线孔,所述安装孔的靠近所述第二固定环内环面的一侧设有按压通孔,所述按压块一一对应设于所述按压通孔中,所述入料板连接于所述安装孔的远离所述打孔组件一侧,所述入料板的靠近所述第二固定环的外环面的一侧侧面与所述安装孔的靠近所述第二固定环的外环面的一侧侧面设有间隙,所述入料通道连接所述安装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阻燃低释放绿色环保电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槽和第二夹持槽的纵截面形状均设置为半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阻燃低释放绿色环保电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通道和所述安装孔的纵截面设置为矩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阻燃低释放绿色环保电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通道的靠近所述第二固定环的外环面的一侧设有沿其长度且连接所述入料通道的开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阻燃低释放绿色环保电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刷包括刷杆和刷毛,所述刷杆垂直于所述入料通道的长度方向,所述刷毛设于所述刷杆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阻燃低释放绿色环保电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孔的靠近所述第二固定环的外环面的一侧设有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阻燃低释放绿色环保电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铠装装置还包括固定座送料件,所述送料件包括送料板、推动板、连接杆和推钮,所述送料板上设有由其一侧向内延伸的送料通道,所述送料通道的顶部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开缝,所述推动板设于所述送料通道中,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推动板,另一端穿过所述开缝后连接所述推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高阻燃低释放绿色环保电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板上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设于所述送料通道的入口处。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一种高阻燃低释放绿色环保电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铠装装置还包括支撑组件,所述固定座安装组件设于所述支撑组件和所述打孔组件之间,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多个支撑轮和第二支架,所述多个支撑轮一一对应所述多个打孔单元设置,所述多个支撑轮圆周均匀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支撑轮的轮周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凸缘,所述支撑轮的轮轴平行于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高阻燃低释放绿色环保电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立架和支撑盘,所述支撑盘包括中心体和多个轮架,所述多个轮架圆周固定于所述中心体上,所述多个支撑轮一一对应安装于所述多个轮架上,所述立架连接所述中心体。
CN202110958938.4A 2021-08-20 2021-08-20 一种高阻燃低释放绿色环保电缆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136749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58938.4A CN113674920B (zh) 2021-08-20 2021-08-20 一种高阻燃低释放绿色环保电缆的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58938.4A CN113674920B (zh) 2021-08-20 2021-08-20 一种高阻燃低释放绿色环保电缆的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74920A true CN113674920A (zh) 2021-11-19
CN113674920B CN113674920B (zh) 2022-04-01

Family

ID=78544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58938.4A Active CN113674920B (zh) 2021-08-20 2021-08-20 一种高阻燃低释放绿色环保电缆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7492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1895A (zh) * 2010-11-16 2011-04-13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海底铠装电缆锁紧密封装置
CN103746329A (zh) * 2013-11-12 2014-04-23 中船重工(昆明)灵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铠装电缆机械锁紧接头
KR101467112B1 (ko) * 2013-08-30 2014-12-01 김민석 해저케이블의 접속을 위한 아모어 클램프
CN204258236U (zh) * 2014-12-19 2015-04-08 中天科技海缆有限公司 一种双层铠装海缆平台锚固装置
CN110380376A (zh) * 2019-07-08 2019-10-25 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四层铠装钢丝海缆的固定装置和固定方法
CN212032749U (zh) * 2020-07-01 2020-11-27 明超电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型挤包绝缘低压电力电缆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1895A (zh) * 2010-11-16 2011-04-13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海底铠装电缆锁紧密封装置
KR101467112B1 (ko) * 2013-08-30 2014-12-01 김민석 해저케이블의 접속을 위한 아모어 클램프
CN103746329A (zh) * 2013-11-12 2014-04-23 中船重工(昆明)灵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铠装电缆机械锁紧接头
CN204258236U (zh) * 2014-12-19 2015-04-08 中天科技海缆有限公司 一种双层铠装海缆平台锚固装置
CN110380376A (zh) * 2019-07-08 2019-10-25 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四层铠装钢丝海缆的固定装置和固定方法
CN212032749U (zh) * 2020-07-01 2020-11-27 明超电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型挤包绝缘低压电力电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74920B (zh) 2022-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795540A (en) Cable shielding tape
US7581565B1 (en) Tear cord for jacketed tube
CN1543694A (zh) 导体系统
CN110289134B (zh) 坚强智能电网用光纤复合智能电缆
US20130192708A1 (en) Energy dissipative tubes and methods of fabricating and installing the same
US20130118798A1 (en) Power supply wire for high-frequency current
CN108604786A (zh) 用于具有热塑性绝缘的电缆的接头及其制造方法
CN113674920B (zh) 一种高阻燃低释放绿色环保电缆的制造方法
CN105336453A (zh) 双层共挤绝缘辐照交联工艺方法以及低烟无卤阻燃电线
CN113674909B (zh) 一种无卤阻燃交联型聚烯烃绝缘绿色电缆
JP2021077886A (ja) 自己巻き付け遮蔽チューブ
MX2014006504A (es) Cable de diametro pequeño de union continua con retorno electrico en alambres exteriores.
KR20110116837A (ko) 동복 알루미늄 전선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2010178613A (ja) ケーブルの外装鉄線連結装置
DE2215835A1 (de) Hülse zum Verspleissen von Kabeln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Kabelspleissung
DE10104994B4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Kabels
EP3664575A1 (en) Improving flammability of heating cable
DE4042056C2 (de) Vorrichtung zum Medientransport mittels thermisch isolierter Rohre und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CN111740376B (zh) 线束及架构
DE2908454C2 (de) Feuchtigkeitsgeschütztes Energiekabel mit geschlossenem Metallmantel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WO1995020227A1 (de) Feuerbeständiges elektrisches kabel
JP2016015241A (ja) 多心ケーブル、コネクタ付多心ケーブル及びこれらの製造方法
KR102625958B1 (ko) 이경 도체 접합 케이블의 중간 접속 구조 및 그 제조방법
RU170477U1 (ru) Кабель силовой
RU29106U1 (ru) Соединительная муфта нефтекабел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