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74649B -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74649B
CN113674649B CN202110954168.6A CN202110954168A CN113674649B CN 113674649 B CN113674649 B CN 113674649B CN 202110954168 A CN202110954168 A CN 202110954168A CN 113674649 B CN113674649 B CN 1136746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ight emitting
backlight
panel
emit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5416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74649A (zh
Inventor
杜俊
蒋晚生
沈锡霞
吴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grand Intelligent Electric Hui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grand Intelligent Electric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grand Intelligent Electric Hui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grand Intelligent Electric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5416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7464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746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746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746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746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13/00Illuminated signs; Luminous advertising
    • G09F13/04Signs, boards or panels, illuminated from behind the insignia
    • G09F13/0413Frames or casing structures therefo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电路板、发光器件及背光板。所述发光器件设于所述电路板并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背光板包括导光部和发光部,所述导光部的一端盖设于所述发光器件,所述导光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发光部连接并与所述发光部呈夹角设置,所述发光器件通过所述导光部将光线传导至所述发光部,所述发光部用于将所述光线投射至面板上。导光部可以接收光线并将光线传导至背光板的发光部,光线便可以经发光部投射至面板上以将面板照亮。导光部和发光部呈夹角设置还可以在安装背光板的过程避免背光板与部分元件的结构相干涉,提升了安装的便利性。由于发光器件直接设置在电路板上,在安装过程中不需要引入电线,结构精简且安装方便。

Description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开关面板在面板背面投射背光以清晰地显示面板上的图案信息。为了更清晰地显示面板上的图案信息,大多选择扩大面板背部的背光显示区域。
传统的扩大面板背部的背光显示区域的方法一般是将电极导入背光板中的LED发光珠,但这种方案需要安装多根电线且要求有足够的安装空间,存在安装不便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电路板;
发光器件,设于所述电路板并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及
背光板,包括导光部和发光部,所述导光部的一端盖设于所述发光器件,所述导光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发光部连接并与所述发光部呈夹角设置,所述发光器件通过所述导光部将光线传导至所述发光部,所述发光部用于将所述光线投射至面板上。
上述背光模组,用户在安装时可以将背光模组置于面板的背部,并使背光板的发光部靠近面板,再利用电路板为发光器件导电使其发光,一端盖设在发光器件上的导光部可以接收光线并将光线传导至背光板的发光部,光线便可以经发光部投射至面板上以将面板照亮。导光部和发光部呈夹角设置可以在安装背光板的过程避免背光板与部分元件的结构相干涉,进一步提升了安装的便利性。因为导光部和发光部呈夹角设置,所以发光器件可以直接设置在电路板上,发光器件所发射的光线可以通过导光部传导至发光部,即发光器件在安装过程中不需要引入电线,结构精简且安装方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光部盖设所述发光器件的一端开设有导光槽,所述发光器件容置于所述导光槽内。这样的结构设置可以在发光器件的发光过程中通过导光槽将光线更好地聚集至导光部内,进而提升传导至发光部的光线总量,从而提升面板的显示亮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板为透明背光板,所述导光槽正对所述发光器件的一侧槽壁呈内凹球面状,所述发光器件通过所述槽壁将所述光线平行传导至所述导光部内。在发光器件的发光过程中,由于透明背光板的导光槽正对发光器件的一侧槽壁呈内凹球面状,内凹球面状的槽壁在对光线进行吸收和折射的过程中可以产生凹面镜聚光效果,令发散的光线经此槽壁可以变成平行的光束传导至导光部内,进而使光束平行地传导至发光部,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发光部的发光效果,提升了面板的显示亮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板还包括第一反射层,所述第一反射层设于所述导光部背向所述发光器件的一侧,所述导光部通过所述第一反射层将所述光线反射至所述发光部。在发光器件的发光过程中,导光部所接收的光线经由第一反射层的反射便可以传导至发光部,光线经发光部投射至面板上便可以将其照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光部通过所述第一反射层将所述光线沿所述发光部的长度延伸方向反射至所述发光部内。这样的结构设置可以使光线沿发光部的长度延伸方向传导得更远,即发光部内的光线分布更为均匀。发光部的长度越长,且光线沿发光部的长度延伸方向传导的距离越长,发光部所能照亮的面板区域便越大。因此,借助背光板,用户可以利用更少的发光器件照亮更大面积的面板,在提升面板亮度的同时,还可以精简结构并降低制造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反射层用于反射所述光线的一面和所述导光部的夹角与所述第一反射层用于反射所述光线的一面和所述发光部的夹角相等。将第一反射层用于反射光线的一面当做参考平面,由导光部投射至第一反射层可以认为是入射光线,由第一反射层反射至发光部的光线可以认为是出射光线,则出射光线与发光部的长度延伸方向平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板还包括散光层,所述散光层设于所述发光部靠近所述面板的一侧,所述发光部通过所述散光层将所述光线发散并投射至所述面板上。散光层的设置可以让发光部的光线更广、更为均匀地投射在面板上,即面板的背光显示区域更大且亮度更为均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板还包括第二反射层,所述第二反射层设于所述发光部并与所述散光层间隔相对,所述第二反射层用于将所述光线反射至所述散光层上。部分光线经过第二反射层的反射至散光层上,可以让更多的光线从散光层的所在侧,即发光部靠近面板的一侧出射,提升了光的有效利用率,进一步增大了面板的显示亮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支撑架,所述背光板通过所述支撑架与所述电路板连接。这样的结构设置可以使背光模组的结构在整体上更为可靠。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面板及前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背光模组。
上述显示装置,用户在安装时可以将背光模组置于面板的背部,并使背光板的发光部靠近面板,再利用电路板为发光器件导电使其发光,一端盖设在发光器件上的导光部可以接收光线并将光线传导至背光板的发光部,光线便可以经发光部投射至面板上以将面板照亮。导光部和发光部呈夹角设置可以在安装背光板的过程避免背光板与部分元件的结构相干涉,提升了安装的便利性。由于发光器件直接设置在电路板上,在安装过程中无需在显示装置内部进行排线和焊锡,降低了作业成本,方便了装配,并保证了面板的显示亮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剖视图及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结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0、显示装置 100、背光模组 110、电路板
120、支撑架 121、容纳槽 130、背光板
131、导光部 132、发光部 133、导光槽
133a、聚光面 141、第一反射层 142、第二反射层
143、散光层 150、发光器件 200、面板
201、图案 L、长度延伸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内”、“外”、“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厚度”、“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参考图1、图2,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100,其包括电路板110、发光器件150和背光板130。其中,发光器件150可以是LED灯珠,发光器件150设于电路板110并与电路板110电性连接。背光板130包括导光部131和发光部132,导光部131的一端盖设于发光器件150,导光部131的另一端与发光部132连接,且导光部131与发光部132呈夹角设置,发光器件150通过导光部131将光线传导至发光部132,发光部132用于将光线投射至面板200上。其中,背光板130可以是透明背光板130,如亚克力背光板、玻璃背光板等,只需令光线可于背光板130的结构内传播即可。
用户在安装时可以将背光模组100置于面板200的背部,将背光板130的发光部132靠近面板200,并使发光部132朝向面板200的一侧与面板200的背部大致平行以让发光部132的光线可以更好地投射至面板200上。利用电路板110为发光器件150导电,令发光器件150发光,一端盖设在发光器件150上的导光部131可以接收光线并将光线传导至背光板130的发光部132,光线便可以经发光部132投射至面板200的背部以将面板200照亮。导光部131和发光部132呈夹角设置还可以在安装背光板130的过程避免背光板130与部分元件的结构相干涉,如避开电路板110上所装设的电容等电子元器件,或是避开面板200背部所带有的凸起等结构。换言之,这样的结构设置可以让背光模组100在安装时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安装更为方便。
一些传统的背光显示方法是将电极导入背光板中的LED发光珠,但这种方案需要安装多根电线且要求有足够的安装空间,存在安装不便的问题。相较于此类方案,本发明将背光板130分为呈夹角设置的导光部131和发光部132,并将发光器件150直接设置在电路板110上,这样的便可以利用背光板130的结构将发光器件150所发射的光线传导至面板200的背部,在安装过程中无需在显示装置内部进行排线和焊锡,降低了作业成本,方便了装配,并保证了面板的显示亮度。
另一些传统的背光显示方法是采用柔性电路板,如以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为基材制成的电路板,并将柔性电路板和背光板直接粘贴在一起,背光板通过吸收柔性电路板上LED光线来实现发光,但这种方案的成本会比较高。相较于此类方案,本发明的电路板110对于选材没有特定要求,即本发明的电路板110不仅可以选用柔性电路板,还可以选用陶瓷电路板,氧化铝陶瓷电路板,氮化铝陶瓷电路板等结构较硬、成本较低的电路板。发光器件150直接设置在电路板110上,发光器件150所发出的光线却可以通过呈夹角设置的导光部131和发光部132传导至面板200的背部,即背光板130的结构的巧妙设计同时还让本发明的电路板110在材料上的选择范围更大、成本更低。
需要说明的是,背光板130的导光部131与发光部132呈夹角设置,此夹角可以是锐角、直角或钝角,其旨在于令光线可以从背光板130的导光部131传导至发光部13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发光器件150设于电路板110并与电路板110电性连接可以是指将发光器件150直接焊接在电路板110上。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发光器件150设于电路板110并与电路板110电性连接可以是指发光器件150的非导电结构与电路板110粘接,发光器件150的导电结构与电路板110电性连接。换言之,发光器件150与电路板110的连接方式并非仅有固定的一种,其旨在于发光器件150可以与电路板110的实现固定并电性连接即可。
参考图2和图3,背光板130的导光部131盖设在发光器件150的一端可以开设有导光槽133,发光器件150可以容置于导光槽133内,即背光板130的导光部131可以通过导光槽133将发光器件150罩住。这样的结构设置可以在发光器件150的发光过程中通过导光槽133将光线更好地聚集至导光部131内,进而提升由导光部131传导至发光部132的光线总量,从而提升面板200的显示亮度。
具体地,在如图2和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导光部131的导光槽133具有聚光面133a,聚光面133a即导光槽133正对发光器件150的一侧槽壁,聚光面133a呈内凹球面状,发光器件150可以通过聚光面133a将光线平行传导至导光部131内。在发光器件150的发光过程中,内凹球面状的槽壁可以在对光线进行吸收和折射,并产生凹面镜聚光效果,令发散的光线经此槽壁可以变成平行的光束传导至导光部131内,进而使光束经导光部131的反射后平行地传导至发光部132内,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发光部132的发光效果,提升了面板200的显示亮度。
参考图3,在一实施例中,背光板130还包括第一反射层141,第一反射层141设于导光部131背向发光器件150的一侧,导光部131可以通过第一反射层141将光线反射至发光部132内。其中,第一反射层141可以是指反光膜。在发光器件150的发光过程中,导光部131所接收的光线经由第一反射层141的反射便可以传导至发光部132,光线经发光部132投射至面板200上便可以将其照亮。
可选地,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反射层141也可以是其他对光线具有反射效果的结构和材料,如平面反射镜、电镀层等。
参考图3,在一实施例中,导光部131可以通过所述第一反射层141将光线沿发光部132的长度延伸方向L反射至发光部132内。其中,第一反射层141与导光部131间的夹角等于第一反射层141与发光部132间的夹角。若将第一反射层141用于反射光线的一面当做参考平面,由导光部131投射至第一反射层141可以认为是入射光线,由第一反射层141反射至发光部132的光线可以认为是出射光线,则出射光线与发光部132的长度延伸方向L平行。
这样的结构设置可以使光线沿发光部132的长度延伸方向传导得更远,即发光部132内的光线分布更为均匀。发光部132的长度越长,且光线沿发光部132的长度延伸方向L传导的距离越长,发光部132所能照亮的面板200区域便越大。换言之,在图3中,发光器件150所发射的光线可以在背光板130中“拐弯”并沿着发光部132前进,从而照亮更大范围的面板200。因此,借助背光板130,用户可以利用更少的发光器件150照亮更大面积的面板,在提升面板200亮度的同时,还可以精简结构并降低制造成本。
参考图2和图3,在一实施例中,背光板130还包括散光层143,散光层143设于发光部132靠近面板200的一侧,发光部132可以通过散光层143将光线发散并投射至面板200上。散光层143的设置可以让发光部的光线更广、更为均匀地投射在面板上,即面板的背光显示区域更大且亮度更为均匀。其中,散光层143可以是指扩散膜。
在一些实施实施方式中,散光层143还可以是指将含高发散光源物质的印刷材料,适当的印刷分布于发光部132朝向面板200的一侧,从而使发光部132内的光线由此侧出射时可以均匀地发散至面板200上。
在另一些的实施方式中,散光层143还可以是指发光部132靠近面板200的一侧的表面结构本身,如采用激光雕刻技术对发光部132的表面进行雕刻以形成多条沟状结构,从而利用此沟状结构两侧的反射面来使光线折射发散。
继续参考图3,在一实施例中,背光板130还包括第二反射层142,第二反射层142设于发光部132并与散光层143间隔相对,背光板130的发光部132于散光层143的相对侧设有第二反射层142,第二反射层142用于将光线反射至散光层143上。其中,第二反射层142可以是指反光膜。光线传导至发光部132时,部分光线经过第二反射层142的反射至散光层143上。换言之,第二反射层142的设置可以让更多的光线从散光层143的所在侧,即发光部132靠近面板200的一侧出射,提升了光的有效利用率,进一步增大了面板200的显示亮度。
可选地,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反射层142也可以是其他对光线具有反射效果的结构和材料,如平面反射镜、电镀层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发光部132除散光层143所在侧的其他侧均可设置反射层,这样的结构设置可以使更多传导至发光部132内的光线从散光层143的所在侧出射,进一步提升了光的有效利用率和面板200的显示亮度。
参考图1,在一实施例中,背光模组100还包括支撑架120,背光板130通过支撑架120与电路板110连接。这样的结构设置可以使背光模组100的结构在整体上更为可靠。
进一步地,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支撑架120上还开设有与背光板130在形状和尺寸上相适配的容纳槽121,此容纳槽121可以用于容纳并固定背光板130。容纳槽121的设置一方面可以提升支撑架120对背光板130的支撑效果,另一方便还可以利用容纳槽121的槽壁对背光板130的部分光线进行反射,降低光在背光板130内传导时的损耗,即让光线更好地聚集在背光板130内,从而增加由发光部132投射至面板的光线,进一步增大面板200的显示亮度。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容纳槽121的槽壁上可以设置反光材料,如反光膜等。这样的结构设置可以将部分照射到容纳槽121的槽壁上的光线反射回背光板130中,进一步提升了光的有效利用率和面板200的显示亮度。
进一步地,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架120整体可以是采用密度较低的白色塑料制成,这样的结构设置在减轻背光模组100的整体重量的同时,还可以利用白色对光线具有高反射率的特点,通过容纳槽121的槽壁对光线进行反射。
此外,参考图1,在一实施例中,还涉及一种显示装置10,包括面板200及前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背光模组100。
具体地,面板200上还可以设有图案201,如具有指示作用的字符信息、较为美观的艺术绘画等。图案可以是由面板200在表面构造凸起而成,也可以是在面板200表面开槽,还可以将面板200的结构镂空形成等。
用户在安装时可以将背光模组100置于面板200的背部,并使背光板130的发光部132靠近面板200,再利用电路板110为发光器件150导电使其发光,一端盖设在发光器件150上的导光部131可以接收光线并将光线传导至背光板130的发光部132,光线便可以经发光部132投射至面板200上以将面板200上的图案照亮。导光部131和发光部132呈夹角设置可以在安装背光板130的过程避免背光板130的结构与部分元件的结构相干涉,提升了安装的便利性。由于发光器件150直接设置在电路板110上,在安装过程中无需在显示装置10内部进行排线和焊锡,降低了作业成本,方便了装配,并保证了面板200的显示亮度。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上述显示装置10可以包括多个背光模组100。
例如,在如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两个背光模组100间隔设置于面板200的背面且分别对应一个面板200上的图案信息。
换言之,背光模组100在显示装置10的设置数量和设置位置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的,以灵活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其他的实施方式”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征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描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路板;
发光器件,设于所述电路板并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及
背光板与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于所述背光板与所述发光器件之间,所述支撑架上开设有与所述背光板相适配的容纳槽,所述背光板嵌设于所述容纳槽,所述背光板包括导光部和发光部,所述导光部的一端穿过所述容纳槽并盖设于所述发光器件,所述导光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发光部连接并与所述发光部呈夹角设置,所述发光器件通过所述导光部将光线传导至所述发光部,所述发光部用于将所述光线投射至面板上,所述容纳槽的槽壁能够反射所述光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部盖设所述发光器件的一端开设有导光槽,所述发光器件容置于所述导光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板为透明背光板,所述导光槽正对所述发光器件的一侧槽壁呈内凹球面状,所述发光器件通过所述槽壁将所述光线平行传导至所述导光部内。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板还包括第一反射层,所述第一反射层设于所述导光部背向所述发光器件的一侧,所述导光部通过所述第一反射层将所述光线反射至所述发光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部通过所述第一反射层将所述光线沿所述发光部的长度延伸方向反射至所述发光部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层用于反射所述光线的一面和所述导光部的夹角与所述第一反射层用于反射所述光线的一面和所述发光部的夹角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板还包括散光层,所述散光层设于所述发光部靠近所述面板的一侧,所述发光部通过所述散光层将所述光线发散并投射至所述面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板还包括第二反射层,所述第二反射层设于所述发光部并与所述散光层间隔相对,所述第二反射层用于将所述光线反射至所述散光层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中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板通过所述支撑架与所述电路板连接。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及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CN202110954168.6A 2021-08-19 2021-08-19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136746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54168.6A CN113674649B (zh) 2021-08-19 2021-08-19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54168.6A CN113674649B (zh) 2021-08-19 2021-08-19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74649A CN113674649A (zh) 2021-11-19
CN113674649B true CN113674649B (zh) 2023-06-06

Family

ID=78543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54168.6A Active CN113674649B (zh) 2021-08-19 2021-08-19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74649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59082B1 (en) * 1997-07-31 2001-07-10 Rohm Co., Ltd.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JP2004119031A (ja) * 2002-09-24 2004-04-15 Kawaguchiko Seimitsu Co Ltd 液晶表示パネルの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53495B2 (ja) * 1996-07-26 2003-10-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密着型イメージセンサ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JP4313762B2 (ja) * 2002-12-10 2009-08-12 ローム株式会社 導光ユニット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JP2004302021A (ja) * 2003-03-31 2004-10-28 Kawaguchiko Seimitsu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のバックライト構造
TW200811521A (en) * 2006-08-16 2008-03-01 Gigno Technology Co Ltd Light emitting unit and light guiding element thereof
KR20160091520A (ko) * 2015-01-23 2016-08-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곡면표시장치
CN105334665A (zh) * 2015-11-24 2016-02-1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CN109116633A (zh) * 2018-11-05 2019-01-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59082B1 (en) * 1997-07-31 2001-07-10 Rohm Co., Ltd.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JP2004119031A (ja) * 2002-09-24 2004-04-15 Kawaguchiko Seimitsu Co Ltd 液晶表示パネルの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74649A (zh) 2021-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63814C (zh) 照明装置、背光组件和配有此装置和组件的液晶显示设备
US7188989B2 (en) Light guide plate and support unit for the same
TW558620B (en) Display lamp
JP4633589B2 (ja) 面照明装置
US8500308B2 (en)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illumination device using the same
JPWO2010004610A1 (ja) 導光板ユニット及びこの導光板ユニットを用いた照明器具
CN213333926U (zh) 光学器件及照明灯具
JP4321923B2 (ja) 面状光源ユニット
CA1289534C (en) Planar light emitting device
CN213333928U (zh) 照明灯具
CN113674649B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1928134A (zh) 霓虹灯
CN218178706U (zh) 一种照明装置
EP4184053A1 (en) Lamp for use in a display cabinet and display cabinet thereof
JP5419852B2 (ja) 照明装置
CN212747049U (zh) 光源组件、显示组件、门体组件及冰箱
CN110967891A (zh) 一种主动反射型显示模组
CN219283166U (zh) 灯具
CN213983037U (zh) 一种led面板灯
CN219693036U (zh) 一种晾衣机用照明装置和晾衣机
CN215862932U (zh) 灯具
JPH0876116A (ja) パネル用バックライト
CN217544055U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13577283U (zh) 一种led反射式配光均匀性改善结构
CN219414533U (zh) 照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