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677A - 四音法 - Google Patents

四音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677A
CN1136677A CN 95106259 CN95106259A CN1136677A CN 1136677 A CN1136677 A CN 1136677A CN 95106259 CN95106259 CN 95106259 CN 95106259 A CN95106259 A CN 95106259A CN 1136677 A CN1136677 A CN 11366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nese character
radical
word
sign indicating
le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9510625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裕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9510625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677A/zh
Publication of CN11366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6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ocument Process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四音法汉字输入系统是将要输入的汉字或词组用计算机键盘上的四个英文字母来代替,它们组成一个四音码,在计算机上输入汉字,简单地说就是把要输入的字及该字所包含的三个字根的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按书写顺序排列组成该字的一个四位代码;
本发明记忆内容少、记忆内容可与用户原有的语言知识相结合,用户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即对输入方法完全了解、记忆,进行汉字编码输入,用户容易达到熟练应用的程度,一经掌握不易忘记。

Description

四音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机的汉字输入系统,它属于利用汉语拼音、结合汉字结构中各组成字根或部首的汉语拼音,按照它们的书写顺序得出四音编码的汉字输入系统。
八十年代,在我国,计算机未能广泛使用的原因,其中一个就是计算机由于汉字输入问题造成的障碍,当时的计算机的汉字输入基本是采用汉语拼音编码、区位码、部首代码等方法,由于重码多,难以记忆等原因造成输入速度慢,影响了计算机的推广使用,因此许多人致力于开发新的汉字输入速度快的方法,九十年代开始流行使用音、形结合进行汉字输入的编码和根据汉字字形结构输入汉字的编码方法,如台湾的天龙字母输入法、表形码、优化五笔字型编码法等汉字输入方法。在随后的10多年里,汉字编码方法不断有新的发展,这些都促进了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发展。迄今为止,有关汉字的输入方法已经达三、四百种,这些汉字输入方法基本可以分为:汉字的拼音码方案,汉字的字型码方案,以及将拼音和字型方案结合起来的编码方案三类。有的方法已经在计算机的汉字输入中广泛使用,如五笔字型输入法等,这些对计算机的普及使用起了推动作用,但是,随着计算机的进一步推广,原有的这些汉字输入方法对于许多非专业计算机工作人员来说在应用上仍然存在一些工作障碍,主要是易学性差重码率仍偏高,造成汉字输入速度减慢,要掌握这样一种汉字输入方法相当于要学习一专门技术,学习者要求熟记上百个汉字的字根和部首,如“优化五笔字型编码法及其键盘”(申请号:85100837)要求熟记200个,有的汉字输入方法要求记住的字根还更多,除此之外还要掌握一些编码规则和特殊要求。由于汉语本身的特点这些部首之间的规律性较差,记忆不久稍不使用就会遗忘,除了专门人员经过较长时间的训练可达到较高的输入速度外,一般的使用计算机的技术人员,虽然经过数周的专门训练,了解输入的方法和规则,但他们在实际使用中,仍不容易达到较高的输入速度;另外由于重码率高,也制约了输入方法速度的进一步提高。在这点上,五笔字型输入方法的重码率算低的,输入速度也较快,但是它的重码在一、二级汉字中就有二百四十个左右,而拼音码(全拼法、声韵双拼输入法等)的重码率就更高了。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发明一种易学、易记的汉字输入方法,用户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即可对输入方法完全了解、记忆,即可进行汉字编码输入。要求所发明的方法记忆内容少、记忆内容尽可能与用户原有的语言知识相结合。要求这种方法用户容易达到熟练应用的程度,用户一经掌握不易忘记。
本发明的汉字输入系统名叫四音法汉字输入系统
1、四音法汉字输入系统是将要输入的汉字或词组用计算机键盘上的四个英文字母来代替,它们组成一个四音码,在计算机上输入汉字,简单地说就是把要输入的字及该字所包含的三个字根的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按书写顺序排列组成该字的一个四位代码;
例如,要输入一个“巍”字,字音为“WEI”,其他三个字根按书写顺序为“山”(Shan)、“委”(Wei)、“鬼”(Gui),则其四音码应为“WSWG”,在键盘上敲入“WSWG”四个字母,计算机根据通过预先安装在机内的程序软件,则可输出“巍”这个汉字。
具体输入方法为:
A、首先取出将要输入的汉字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作为四音码的第一码;
B、将该汉字按书写顺序拆成字根,将前三个字根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与A步骤得到的字母依书写顺序组成一个四音代码;
C、如输入汉字是同形不同音的字,则以其常用读音为准,如均为常用读音的,则以发音首字母排序在前的为准;
D、要输入的汉字所拆出的字根应为能读音的字(根)和常用的偏旁部首;
例如,要输入一个“承”字,这个字可以拆出的字根为“了、三”、其左边偏旁
Figure A9510625900071
和右边偏旁
Figure A9510625900072
因无法读音故编码时可略去不计。则“承”字的四音码为“CLSV”。四音法所用的偏旁在“附图一”中列出,它们基本上都是易于读音的,表中未列出的偏旁,在拆字根时可略去不要。
E、输入汉字在拆字根时,应尽量一次拆足三个,如拆一次不能达到三个的,可分为二次、三次拆出,但从第二次起用来拆的字根,必需用前次拆出的最后一个字根来拆;
例如,“裕”字,第一次可拆为“衤”旁和“谷”字两字根,由于不足三个字根,要进行第二次拆字根,只能用“谷”字来拆,拆得
Figure A9510625900073
和“口”两字根,取“口”字,故“裕”字的三个字根为“衤”、“谷”和“口”,它的四音码为“YYGK”。
F、如果要输入的汉字拆出的字根多于三个时,首先,优先采用可作单字的字根的拼音的第一字母为其编码,其次才选用偏旁的拼音的第一个字母为其编码,两者均按书写顺序在前的先选用,然后将所选用的字根编码按书写顺序写出编码。例如,输入汉字为“看”字,它能拆出的字根有“丿、一、一、丿、目”五个字根,按书写顺序偏旁应前,但按照规则单字应优先选用,所以其四音码为“KPHM”。
G、输入汉字拆为字根时,应照顾字的整体性,即有联系的笔划或形成包围、半包围的字根应先作为整体将其拆出;
H、输入汉字所拆的字根时,应先整体后局部,尽量包括要输入汉字的全部笔划,而不只取其局部;
先整体后局部,即第一次拆字根时应照顾其整体性。例如“蹚”字,第一次拆为“足、堂”字根,第二次才拆出“口”字根,而不是  在第一次就拆出“足、口、土”这三个字根。
2、采用四音法输入词组时的具体步骤为:
A、双字词可按1项的步骤对词组中的两汉字各取出两个音码,然后依次组成四音代码;
例如,两字词“中国”,“中”(Zhong)字可拆出字根“口”(Kou),“国”(Guo)字可拆出字根“口”(Kou),“玉”(Yi),因此,词组的四音码为——“ZKGK”;
B、三字词:将词组前2个汉字各取一个音码,第三个汉字取两个音码,然后将它们依次组成一个四音代码;
例如,在三字词组“国务院”,从“国”字取一音码“G”,“务”字取第二个音码“W”,从第三个汉字“院”(Yuan)及字根“完”(Wan)取得第三、四个音码“Y”、“W”,依次组成四音码——“GWYW”;
C、四字词组:将词组中的四个汉字各取一个音码,依顺序就组成了一个四音代码;
例如,在四字词组“中华民族”,从每个汉字各取一音码为“中”-“Z”、“华”-“H”、“民”-“M”、“族”-“Z”,依顺序就组成了四音代码——“ZHMZ”;
D、五字及以上词组:在这类词组中,前三个汉字各取一个音码,词组中最后一个汉字取一个音码,将它们依顺序组成一个四音代码;
例如,词组“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三个汉字取得音码为:“中”-“Z”、“华”-“H”、“人”-“R”,最后一个汉字“国”字的音码为“G”,将它们依顺序组成一个四音码为:——“ZHRG”;
3、当要输入的汉字不能拆足所需的三个字根与汉字本身的音码组成四音码时,其后面所缺的码不论几个,均以一个“V”字母来代替;
例如,“承”(Cken)字—音码为-“C”,只能拆出两个字根
Figure A9510625900091
音码为-“L”和“三”音码为-“S”,缺一音码,所以其四音代码为——“CLSV”;
4、当用户对要输入的汉字不能读出正确的汉语读音时,四音码的第一个字母可以用字母“I”来代替,其余的音码可以按照第1条所述的方法拆出字根,确定其余代码,与字母“I”按书写顺序组成四音码;
5、当用户要采用本编码方法输入汉字时,必须使用本编码的汉字字根表(图2),按照(图2)标明输入汉字时所用字根在标准键盘上的位置进行汉字输入;
6、当用户要采用本编码的方法输入汉字时,采用标准键盘上的24个字母键分别用“一个字母键+‘V’字母键”安排一个高频字,即敲二下键盘即可输入一个汉字,利用这样安排的24个高频字(图3)可以加快汉字输入速度。
本发明的四音法汉字输入方法有下列优点:
1、基本上没有繁杂的字根记忆,会说汉语的用户看了本方法内容马上就能理解本方法,稍加记忆使可使用;
2、四音法所用的字根都为汉语中常用的单字和常用的偏旁部首,它们早已为用户掌握,编码规则是根据汉字本身的结构征,书写顺序、自然形式来拆字根,易于达到迅速、准确;
3、四音法的编码方法避免了方言中韵母发音的差异,会汉语的用户能较快接受和准确地掌握取码规则,同时在使用中容易熟练应用。
附图说明:
图1:四音法所用偏旁部首规定读音及编码
图2:四音法所用偏旁部首在键盘上的分布表
图3:四音法所用结合键盘的高频字分布表

Claims (6)

1、一种四音法汉字编码方法,其特征是将要输入的汉字或词组用计算机键盘上的四个英文字母来代替,它们组成一个四音码,在计算机上输入汉字,简单地说就是把要输入的字及该字所包含的三个字根的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按书写顺序排列组成该字的一个四位代码;
具体输入方法为:
A、首先取出将要输入的汉字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作为四音码的第一码;
B、将该汉字按书写顺序拆成字根,将前三个字根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与A步骤得到的字母依书写顺序组成一个四音代码;
C、如输入汉字是同形不同音的字,则以其常用读音为准,如均为常用读音的,则以发音首字母排序在前的为准;
D、要输入的汉字所拆出的字根应为能读音的字(根)和常用的偏旁部首;
E、输入汉字在拆字根时,应尽量一次拆足三个,如拆一次不能达到三个的,可分为二次、三次拆出,但第二次起用来拆的字根,必需用前次拆出的最后一个字根来拆;
F、要输入的汉字如拆出的字根多于三个时,首先,优先采用可作单字的字根的拼音的第一个字母为其编码,其次才选用偏旁的拼音的第一个字母为其编码;同为字字根或同为偏旁字根,两者均按书写顺序在前的先选用;然后将所选用的字根编码按书写顺序写出编码;
G、输入汉字拆为字根时,应照顾字的整体性,即有联系的笔划或形成包围、半包围的字根应先作为整体将其拆出;
H、输入汉字所拆的字根时,应先整体后局部,尽量包括要输入汉字的全部笔划,而不只取其局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方法,其特征是采用四音法输入词组时的具体步骤为:
A、双字词可按1项的步骤对词组中的两汉字各取出两个音码,然后依次组成四音代码;
B、三字词:将词组前2个汉字各取一个音码,第三个汉字取两个音码,然后将它们依次组成一个四音代码;
C、四字词组:将词组中的四个汉字各取一个音码,依顺序就组成了一个四音代码;
D、五字及以上词组:在这类词组中,前三个汉字各取一个音码,词组中最后一个汉字取一个音码,将它们依顺序组成一个四音代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方法,其特征是当要输入的汉字不能拆足所需的三个字根与汉字本身的音码组成四音码时,其后面所缺的码不论几个,均以一个“V”字母来代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方法,其特征是当用户对要输入的汉字不能读出正确的汉语读音时,四音码的第一个字母可以用字母“I”来代替,其余的音码可以按照第1条的所述的方法拆出字根,确定其余代码,与字母“I”按书写顺序组成四音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方法,其特征是当用户要采用本编码方法输入汉字时,必须使用本编码的汉字字根表(图2),按照(图2)标明输入汉字时所用字根在标准键盘上的位置进行汉字输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方法,其特征是当用户要采用本编码方法输入汉字时,采用标准键盘的24个字母键分别用“一个字母键+‘V’字母键”安排一个高频字,即敲二下键盘即可输入一个汉字,利用这样安排的24个高频字(图3)可以加快汉字输入速度。
CN 95106259 1995-05-24 1995-05-24 四音法 Pending CN11366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5106259 CN1136677A (zh) 1995-05-24 1995-05-24 四音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5106259 CN1136677A (zh) 1995-05-24 1995-05-24 四音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677A true CN1136677A (zh) 1996-11-27

Family

ID=5075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5106259 Pending CN1136677A (zh) 1995-05-24 1995-05-24 四音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67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56217C (zh) * 2003-09-24 2009-01-28 王子尧 汉字单元全音取码输入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56217C (zh) * 2003-09-24 2009-01-28 王子尧 汉字单元全音取码输入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45356A (zh) 多维汉语学习系统
CN1136677A (zh) 四音法
CN1027839C (zh) 中华双拼汉字编入的计算机键盘
CN1106146A (zh) 电脑汉字声韵调编码输入法及其键盘
CN1025540C (zh) 汉字拼音编码计算机输入的一种键盘方案
CN1050431C (zh) 电脑速记易捷码汉字输入方法
CN1026271C (zh) 智能拼音汉字输入系统
CN1110739C (zh) 一种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
CN1125393C (zh) 利用计算机键盘汉字编码输入方法
CN1062667C (zh) 全拼形导码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
CN1614539A (zh) 声韵输入法
CN1202647A (zh) 拼音汉字
CN1148198A (zh) 一种普及型汉字编码输入法
CN1108553C (zh) 通用普及型音元形音汉字编码输入方法
CN1094521A (zh) 日月码汉字输入系统
CN1060725A (zh) 拼音加偏旁部首代码汉字输入法
CN1018774B (zh) 形音符汉字、符号编码法及其键盘
CN1049565A (zh) 汉字形音三位等长编码
CN1609762A (zh) 新双拼
CN1252552A (zh) 组词码输入法
CN1049418A (zh) 统一码计算机汉字键盘输入方法
CN1341884A (zh) 一种汉语输入法
CN1584876A (zh) 多维电脑编码汉语学习系统
CN1056759A (zh) 汉字的首音码编码
CN1333493A (zh) 一种以汉字音角特征为信息元的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1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patent law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