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67418A - 粘合膜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粘合膜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67418A
CN113667418A CN202110956436.8A CN202110956436A CN113667418A CN 113667418 A CN113667418 A CN 113667418A CN 202110956436 A CN202110956436 A CN 202110956436A CN 113667418 A CN113667418 A CN 1136674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laminate
adhesive
adhesive film
res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5643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67418B (zh
Inventor
八重樫将宽
仲井宏太
大濑雄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to Den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611770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142045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095643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6741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674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674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674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674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C09J7/22Plastics; Metallised plastic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1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 C09J2301/18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characterized by perforations in the adhesive tap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4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essential compon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恰当地用作对对象物的预定的部分选择性地进行处理之际的表面保护膜的粘合膜的制造方法和使用了这样的粘合膜的偏振片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粘合膜的制造方法包括:准备层叠体(10),该层叠体(10)具有树脂基材(11)、设置于树脂基材(11)的一个面的粘合剂层(12)以及临时固定到粘合剂层(12)的粘合面的隔离件(13);以及从层叠体(10)的隔离件(13)侧进行切割而形成一体地贯通隔离件(13)、粘合剂层(12)以及树脂基材(11)的贯通孔。

Description

粘合膜的制造方法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6.06.15、申请号为201680037412.X、发明名称为“粘合膜的制造方法和偏振片的制造方法”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粘合膜的制造方法和偏振片的制造方法。更详细而言,本发明涉及具有贯通孔的粘合膜的制造方法和使用了该粘合膜的具有非偏振部的偏振片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粘合膜加工性优异并能够赋予多种多样的特性,因此,使用于广泛的用途。期望的是作为例如对对象物的预定的部分选择性地进行处理之际的表面保护膜的利用。
不过,存在在移动电话、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PC)等的图像显示装置搭载有照相机等内部电子零部件的情况。以这样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照相机性能等的提高为目的,进行了各种研究(例如、专利文献1~6)。不过,由于智能手机、触摸面板式的信息处理装置的快速的普及,期望的是照相机性能等的进一步的提高。另外,为了应对图像显示装置的形状的多样化和高性能化,要求局部地具有偏振性能的偏振板。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8131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241314号公报
专利文献3: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4/0212555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2-137738号公报
专利文献5: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12-0118205号公报
专利文献6: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4/0118826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以往的问题而做成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恰当地用作对对象物(例如、偏振片)的预定的部分选择性地进行处理之际的表面保护膜的粘合膜。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实现图像显示装置等电子器件的多功能化和高性能化的偏振片。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粘合膜的制造方法包括:准备层叠体,该层叠体具有树脂基材、设置于该树脂基材的一个面的粘合剂层以及临时固定到该粘合剂层的粘合面的隔离件;以及从该层叠体的隔离件侧切割而形成一体地贯通上述隔离件、上述粘合剂层以及上述树脂基材的贯通孔。
在1个实施方式中,在使抵接材料抵接到上述层叠体的树脂基材侧的状态下形成上述贯通孔。
在1个实施方式中,从上述隔离件表面切入到上述抵接材料的中途而形成上述贯通孔。
在1个实施方式中,上述抵接材料被粘合剂粘合于上述层叠体。
在1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粘合膜的制造方法还包括将上述抵接材料从上述层叠体取下的步骤。
在1个实施方式中,上述贯通孔的形成通过切刀的切割来进行。
在1个实施方式中,上述贯通孔的形成通过激光照射来进行。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膜的制造方法。在该方法中,将由上述的制造方法获得的粘合膜粘合于膜,对该膜的与上述贯通孔相对应的部分选择性地实施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偏振片的制造方法。该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包括:从利用上述制造方法获得的粘合膜剥离上述隔离件;以及,将剥离上述隔离件后的粘合膜粘合于含有二色性物质的树脂膜,在该树脂膜的与粘合膜的贯通孔相对应的部位形成非偏振部。
在1个实施方式中,剥离上述隔离件后的粘合膜具有树脂基材和设置于该树脂基材的一个面的粘合剂层,并形成一体地贯通该树脂基材和粘合剂层的贯通孔,该贯通孔的粘合剂层侧的周缘形成为圆弧面。
在1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偏振片的制造方法还包括在形成了上述非偏振部之后、从含有上述二色性物质的树脂膜剥离上述粘合膜的步骤。
在1个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碱性溶液与含有上述二色性物质的树脂膜接触,形成上述非偏振部。
在1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碱性溶液含有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
在1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偏振片的制造方法还包括在与上述碱性溶液接触的接触部中使上述树脂膜所含有的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减少的步骤。
在1个实施方式中,在保持将上述粘合膜粘合到含有上述二色性物质的树脂膜的状态下,使上述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减少。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1个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恰当地用作对对象物(例如、偏振片)的预定的部分选择性地进行处理之际的表面保护膜的粘合膜。通过使用这样的粘合膜,能够良好地形成具有所期望的形状的非偏振部。利用本发明获得的偏振片能实现电子器件的多功能化和高性能化,恰当地使用于电子器件。另外,利用本发明获得的偏振片不仅能够恰当地使用于影像、监控等的接收型电子器件,也能够恰当地使用于LED灯、红外线传感器等发送型电子器件、以及确保相对于肉眼的透过性和光的直行性的图像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1个实施方式的层叠体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1个实施方式的偏振片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1个实施方式的偏振膜层叠体的剖视图。
图4的(a)将实施例的粘合膜粘合到偏振片的状态的观察照片,图4的(b)是将比较例的粘合膜粘合到偏振片的状态的观察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粘合膜的制造方法包括:准备层叠体,该层叠体具有树脂基材、设置于该树脂基材的一个面的粘合剂层以及临时固定到该粘合剂层的粘合面的隔离件;以及在上述层叠体形成贯通孔。
A.层叠体
图1是本发明的1个实施方式的层叠体的剖视图。层叠体10具有:树脂基材11;粘合剂层12,其设置于树脂基材11的一个面;隔离件13,其临时固定到粘合剂层12的粘合面。层叠体设为例如纵长状。在本说明书中,“纵长状”是指长度相对于宽度足够长的细长形状,包括例如长度相对于宽度是10倍以上、优选20倍以上的细长形状。在该情况下,层叠体能卷绕成卷状。
树脂基材能作为所获得的粘合膜的基材发挥功能。优选树脂基材是硬度(例如、弹性模量)较高的膜。其原因在于,能防止贯通孔的变形。具体而言,其原因在于,即使在使用所获得的粘合膜之际(例如、输送和/或粘合之际)施加张力,也能防止贯通孔的变形。
作为树脂基材的形成材料,可列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树脂等脂系树脂、降冰片烯系树脂等环烯系树脂、聚丙烯等烯烃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它们的共聚物树脂等。优选的是脂系树脂(尤其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树脂)。只要是这样的材料,就存在弹性模量足够高、难以产生上述贯通孔的变形这样的优点。
树脂基材的厚度代表性地是20μm~250μm,优选是30μm~150μm。只要是这样的厚度,具有难以产生上述贯通孔的变形这样的优点。
树脂基材的弹性模量优选是2.2kN/mm2~4.8kN/mm2。只要树脂基材的弹性模量是这样的范围,具有难以产生上述贯通孔的变形这样的优点。此外,弹性模量依据日本工业标准JIS K 6781来测定。
树脂基材的拉伸伸长率优选是90%~170%。树脂基材的拉伸伸长率只要是这样的范围,就具有例如在输送中难以断裂这样的优点。此外,拉伸伸长率依据日本工业标准JIS K 6781来测定。
上述粘合剂层只要获得本发明的效果,就能由任意的恰当的粘合剂形成。作为粘合剂的基体树脂,可列举出例如、丙烯酸系树脂、苯乙烯系树脂、有机硅系树脂。出于所获得的粘合膜的耐化学性、与被粘合体之间的密合性(例如、用于防止浸渍时的处理液的进入的密合性)、相对于被粘合体的自由度等观点考虑,优选丙烯酸系树脂。作为粘合剂能含有的交联剂,可列举出例如、异氰酸脂化合物、环氧化合物、氮丙啶化合物。粘合剂也可以含有例如硅烷偶联剂。粘合剂的配合处方能根据目的恰当地设定。
粘合剂层能通过任意的恰当的方法形成。作为具体例,可列举出在树脂基材上涂敷粘合剂溶液、并使其干燥的方法、将预先在隔离件上形成的粘合剂层层叠于树脂基材的方法等。作为涂敷法,可列举出例如、反向涂敷、凹版涂敷等辊涂法、旋涂法、丝网涂敷法、底涂法、浸渍法、喷射法。
粘合剂层的厚度优选是1μm~60μm,更优选是3μm~30μm。若厚度过薄,则粘合性变得不充分,存在气泡等进入粘合界面的情况。若厚度过厚,则易于产生粘合剂溢出等不良情况。
上述隔离件能作为将粘合剂层(粘合膜)保护到直到提供于实际应用的保护材料发挥功能。另外,通过使用隔离件,能够将粘合膜良好地卷取成卷状。作为隔离件,可列举出例如被有机硅系剥离剂、氟系剥离剂、长链烷基丙烯酸酯系剥离剂等剥离剂表面涂敷而成的塑料(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乙烯、聚丙烯)膜、无纺布或纸等。隔离件的厚度能根据目设定成任意的恰当的厚度。隔离件的厚度是例如10μm~100μm。
上述层叠体能通过任意的恰当的方法制作。具体而言,也可以通过将隔离件层叠于在树脂基材形成的粘合剂层来制作,也可以通过将树脂基材层叠于在隔离件形成的粘合剂层来制作。
B.贯通孔的形成
接着,在上述层叠体形成贯通孔。具体而言,利用任意的恰当的切割方法来对层叠体进行切割,而形成一体地贯通上述树脂基材、粘合剂层以及隔离件的贯通孔。作为切割方法,可列举出例如、使用汤姆逊刀、尖顶刀(日文:ピナクル刃)等切刀(冲裁模)、水刀切割等来进行机械切割的方法、照射激光来进行切割的方法。
在例如在层叠体形成多个贯通孔的情况下,能恰当地采用上述切刀的切割。切刀的切割能利用任意的恰当的样式进行。也可以使用例如以预定的图案配置有多个切刀的冲裁装置来进行,也可以使用XY绘图仪那样的装置使切刀移动来进行。如此地,能够将切刀以与层叠体的预定的位置相对应的方式移动来进行切割,因此,能够在层叠体的所期望的位置以高精度形成贯通孔。在1个实施方式中,能一边对纵长状的层叠体进行卷输送、一边与该输送恰当地联动来进行切刀的切割。更详细而言,通过考虑层叠体的输送速度来恰当地调整切割的时刻和/或切刀的移动速度,能够在层叠体的所期望的位置形成贯通孔。此外,上述冲裁装置既可以是往复方式(锤平),也可以是旋转的方式(旋转)。
作为上述激光器,只要能切割上述层叠体,就能采用任意的恰当的激光器。优选的是,使用能放射193nm~10.6μm的范围内的波长的光的激光器。作为具体例,可列举出CO2激光器、准分子激光器等气体激光器;YAG激光器等固体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优选使用CO2激光器。
激光的照射条件能根据例如所使用的激光器而设定成任意的恰当的条件。在使用CO2激光器的情况下,功率条件是例如0.1W~250W。
在对层叠体进行切割之际,优选使抵接材料抵接于层叠体的单侧。具体而言,使抵接材料抵接于切割方向终端侧的层叠体表面。通过使用抵接材料,在切割后在从层叠体剥离抵接材料之际,穿孔碎屑也能同时去除。具体而言,能在穿孔碎屑附着到抵接材料的状态下,将抵接材料从层叠体剥离。另外,通过使用抵接材料,能够抑制由切割导致的层叠体的变形。在利用例如切刀进行切割的情况下,特别能够抑制粘合剂层的变形。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从层叠体表面切入到抵接材料的中途来形成上述贯通孔。根据这样的形态,能够良好地形成一体地贯通上述树脂基材、粘合剂层以及隔离件的贯通孔。另外,在将抵接材料从层叠体剥离之际,能良好地去除穿孔碎屑。
作为上述抵接材料,优选使用高分子膜。作为高分子膜,能使用与上述树脂基材同样的膜。而且,也能够使用聚烯烃(例如、聚乙烯)膜那样的柔软的(例如、弹性模量较低的)膜。在1个实施方式中,作为高分子膜,优选使用硬度(例如、弹性模量)较高的膜。其原因在于,能良好地抑制由切割导致的层叠体的变形。高分子膜的厚度优选是20μm~100μm。
优选的是,抵接材料被粘合剂粘合于层叠体。通过将抵接材料粘合于层叠体,能够防止切割之际抵接材料偏离等不良情况。另外,在将抵接材料从层叠体剥离之际,能良好地去除穿孔碎屑。作为粘合抵接材料的粘合剂,只要具有在切割后可从层叠体剥离抵接材料的粘合力,就能使用任意的恰当的粘合剂。在1个实施方式中,预先在抵接材料形成有粘合剂层。在抵接材料形成的粘合剂层的厚度优选是1μm~50μm。
在1个实施方式中,优选使抵接材料的形状与层叠体的形状相对应。在例如层叠体是纵长状的情况下,使用纵长状的抵接材料。根据这样的形状,在将抵接材料从层叠体剥离之际,能良好地去除穿孔碎屑。另外,在多个贯通孔形成于层叠体的情况下,能够连续地去除穿孔碎屑,能格外地提高生产率。
在形成贯通孔之际,从层叠体的隔离件侧进行切割。通过从隔离件侧进行切割,能够抑制由于切割而对所获得的粘合膜的粘合带来的影响。具体而言,在利用切刀进行切割的情况下,层叠体的粘合剂层能追随切刀而变形。若从树脂基材侧进行切割,则粘合剂层在所获得的粘合膜的粘合面侧膨胀,在贯通孔的周缘形成鼓出部。其结果,若将所获得的粘合膜粘合于被粘合体,则在贯通孔的周边能产生气泡。另一面,若从隔离件侧进行切割,则粘合剂层能追随切刀而变形,但所获得的粘合膜的贯通孔的粘合面侧的周缘是平滑的状态(例如、圆弧面),即使粘合于被粘合体,也能防止气泡的产生。另外,通过从隔离件侧进行切割,在使用了抵接材料的情况下,在切割后从层叠体剥离抵接材料之际,能良好地去除穿孔碎屑。
贯通孔的俯视形状能根据目的采用任意的恰当的形状。作为具体例,可列举出圆形、椭圆形、正方形、矩形、菱形。在1个实施方式中,贯通孔的俯视形状具有与在后述的偏振片的制造中所期望的非偏振部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具体而言,在制作图示例的偏振片(后述)的情况下,贯通孔的俯视形设为小圆形。通过恰当地构成贯通孔的形成部件,能够形成具有所期望的俯视形状的贯通孔。在使用冲裁装置或XY绘图仪那样的装置的情况下,能够形成与切刀(冲裁模)的形状相对应的俯视形状的贯通孔。
C.使用例
本发明的粘合膜可恰当地用作对例如对象物(代表性地,是膜)的预定的部分选择性地进行处理之际的表面保护膜。作为选择性的处理,可列举出例如、脱色、着色、穿孔、显影、蚀刻、图案化(例如、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树脂层的形成)、化学的改性、热处理。以下,作为具体例,对具有非偏振部的偏振片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C-1.偏振片
图2是本发明的1个实施方式的偏振片的俯视图。偏振片1由含有二色性物质的树脂膜构成。偏振片(树脂膜)1具有非偏振部2。优选的是,非偏振部2设为二色性物质的含量比其他部位3的二色性物质的含量低的低浓度部。根据这样的结构,与以机械方式(利用使用例如刻刀冲裁、绘图仪、水刀切割等来进行机械落料方法)形成贯通孔的情况相比,避免裂纹、分层(层间剥离)、糊剂露出等品质上的问题。另外,低浓度部的二色性物质自身的含量较低,因此,与利用激光等使二色性物质分解而形成非偏振部的情况相比,良好地维持非偏振部的透明性。
在图示例中,小圆形的非偏振部2形成于偏振片1的上端部中央部,但非偏振部的数量、配置、形状、尺寸等能适当设计。可根据例如所搭载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照相机部的位置、形状、尺寸等设计。具体而言,被设计成非偏振部不与除了图像显示装置的照相机以外的部分(例如、图像显示部)相对应。
非偏振部的透过率(例如、23℃时的以波长为550nm的光测定到的透过率)优选是50%以上、更优选是60%以上,进一步优选是75%以上、特别优选是90%以上。只要是这样的透过率,就能够确保所期望的透明性。在例如使非偏振部与图像显示装置的照相机部相对应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对照相机的拍摄性能的不良影响。
优选的是,偏振片(除了非偏振部之外)在波长为380nm~780nm的范围内呈现吸收二色性。偏振片(除了非偏振部之外)的单体透过率(Ts)优选是39%以上,更优选是39.5%以上,进一步优选是40%以上、特别优选是40.5%以上。此外,单体透过率的理论上的上限是50%,实际应用的上限是46%。另外,单体透过率(Ts)是利用日本工业标准JIS Z8701的2度视场(C光源)测定而进行了能见度校正的Y值,能够使用例如、显微分光系统(株式会社ラムダビジョン制、LVmicro)来进行测定。偏振片(除了非偏振部之外)的偏振度优选是99.8%以上,更优选是99.9%以上,进一步优选是99.95%以上。
偏振片(树脂膜)的厚度能设定成任意的恰当的值。厚度代表性地是0.5μm以上且80μm以下。偏振片的厚度优选是30μm以下,更优选是25μm以下,进一步优选是18μm以下,特别优选是12μm以下,最优选小于8μm。另一面,厚度优选是1μm以上。厚度越薄,则上述低浓度部能越良好地形成。具体而言,在与后述的脱色液接触的过程中,能在更短时间内形成低浓度部。另外,存在使脱色液接触后的部分的厚度比其他部分的厚度薄的情况。通过厚度较薄,能够缩小与脱色液接触的接触部同其他部位之间的厚度差,能够良好地进行与保护膜等其他构成构件之间的粘合。
作为上述二色性物质,可列举出例如碘、有机染料等。对于这些物质,能单独使用或能组合使用两种以上。优选使用碘。其原因在于,通过与后述的碱性溶液接触,能良好地形成低浓度部。
上述低浓度部是二色性物质的含量比上述其他部位的二色性物质的含量低的部分。低浓度部的二色性物质的含量优选是1.0重量%以下,更优选是0.5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是0.2重量%以下。只要低浓度部的二色性物质的含量是这样的范围,就能够对低浓度部充分地赋予所期望的透明性。在例如使低浓度部与图像显示装置的照相机部相对应的情况下,从亮度和色调这两个观点来看,能够实现非常优异的拍摄性能。另一面,低浓度部的二色性物质的含量的下限值通常是检测极限值以下。此外,在使用碘作为二色性物质的情况下,对于碘含量,例如,利用预先使用标准试样而制作成的标准曲线,并根据利用荧光X射线分析测定出的X射线强度来求得。
其他部位中的二色性物质的含量与低浓度部中的二色性物质的含量之差优选是0.5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是1重量%以上。
作为形成上述树脂膜的树脂,能使用任意的恰当的树脂。优选使用聚乙烯醇系树脂(以下称为“PVA系树脂”)。作为PVA系树脂,可列举出例如聚乙烯醇、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聚乙烯醇是通过对聚醋酸乙烯脂进行皂化而获得的。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是通过对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进行皂化而获得的。PVA系树脂的皂化度通常是85摩尔%以上且小于100摩尔%,优选是95.0摩尔%~99.95摩尔%、进一步优选是99.0摩尔%~99.93摩尔%。皂化度能够依据日本工业标准JIS K 6726-1994求出。通过使用这样的皂化度的PVA系树脂,能够获得耐久性优异的偏振片。在皂化度过高的情况下,有可能凝胶化。
PVA系树脂的平均聚合度能根据目的恰当地选择。平均聚合度通常是1000~10000,优选是1200~4500,进一步优选是1500~4300。此外,平均聚合度能够依据日本工业标准JIS K 6726-1994求出。
C-2.偏振片的制造方法
上述偏振片包括:将剥离隔离件后的粘合膜粘合于含有二色性物质的树脂膜而获得偏振膜层叠体;以及在上述树脂膜的与粘合膜的贯通孔相对应的部位形成非偏振部。
C-2-1.偏振膜层叠体
从在上述层叠体形成贯通孔而获得的粘合膜剥离隔离件,将该粘合膜粘合于含有二色性物质的树脂膜而获得偏振膜层叠体。图3是本发明的1个实施方式的偏振膜层叠体的剖视图。偏振膜层叠体100具有:含有二色性物质的树脂膜(偏振片)20;粘合膜10a,其配置到树脂膜20的一面侧(在图示例中,是上表面侧);保护膜30和表面保护膜40,其配置到树脂膜20的另一面侧(在图示例中,是下表面侧)。粘合膜10a被其粘合剂层12粘合于树脂膜20。利用在粘合膜10a形成的贯通孔14,具有树脂膜20向偏振膜层叠体100的一面侧(在图示例中,是上表面侧)暴露了的暴露部21。
粘合膜10a的形状优选与所粘合的树脂膜20的形状相对应。在例如树脂膜20是纵长状的情况下,粘合膜10a设为纵长状。在该情况下,优选树脂膜与粘合膜之间的层叠通过卷对卷来进行。“卷对卷”是指一边输送卷状的膜一边使彼此的纵长方向一致而层叠。纵长状的粘合膜10a的宽度尺寸能设计成与树脂膜20的宽度尺寸实质上相同或比树脂膜20的宽度尺寸大。
在将树脂膜和粘合膜以卷对卷层叠的情况下,也可以是,从将纵长状的粘合膜卷取成卷状的粘合膜辊卷出粘合膜,而层叠于树脂膜,也可以是,在将贯通孔形成上述层叠体而获得了粘合膜之后,连续地(暂且不卷取粘合膜)层叠于树脂膜。
在粘合膜10a是纵长状的情况下,贯通孔14能沿着粘合膜10a的纵长方向和/或宽度方向以预定的间隔(即、以预定的图案)形成。贯通孔14的形成图案能根据目的恰当地设定。代表性地将贯通孔14形成于在为了将偏振片20安装于预定尺寸的图像显示装置而裁断成预定尺寸(例如、沿着纵长方向和/或宽度方向的切割、冲裁)之际与该图像显示装置的照相机部相对应的位置。
C-2-2.非偏振部的形成
如上所述,优选通过形成二色性物质的含量比其他部位的二色性物质的含量低的低浓度部,来形成非偏振部。低浓度部是通过例如使任意的恰当的脱色液与含有二色性物质的树脂膜接触来形成的。作为脱色液,优选的是,使用碱性溶液。在使用碘作为二色性物质的情况下,通过使碱性溶液与树脂膜的所期望的部位接触,能够容易地使接触部的碘含量减少。具体而言,通过接触,碱性溶液能向树脂膜内部渗透。树脂膜所含有的碘络合物被碱性溶液所含有的碱还原,成为碘离子。通过碘络合物被还原成碘离子,能提高接触部的透过率。并且,成为碘离子的碘从树脂膜向碱性溶液的溶剂中移动。这样获得的低浓度部能良好地维持透明性。具体而言,在使碘络合物破坏而使透过率提高了的情况下,残存于树脂膜内的碘随着偏振片的使用,再次形成碘络合物而能降低透过率,但在使碘含量减少了的情况下,防止那样的问题。
作为上述碱性化合物,能够使用任意的恰当的碱性化合物。作为碱性化合物,可列举出例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锂等碱金属的氢氧化物、氢氧化钙等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碳酸钠等无机碱金属盐、醋酸钠等有机碱金属盐、氨水等。在这些中,也优选使用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进一步优选使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锂。能够使二色性物质效率良好地离子化,能够更简便地形成低浓度部。这些碱性化合物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作为碱性溶液的溶剂,能够使用任意的恰当的溶剂。具体而言,可列举出水、乙醇、甲醇等醇、醚、苯、三氯甲烷、以及它们的混合溶剂。在这些中,出于离子化的二色性物质能良好地向溶剂转移的观点考虑,优选使用水、醇。
碱性溶液的浓度是例如0.01N~5N,优选是0.05N~3N,更优选是0.1N~2.5N。只要浓度是这样的范围,能良好地形成所期望的低浓度部。
碱性溶液的液温是例如20℃~50℃。碱性溶液的接触时间可根据例如、树脂膜的厚度、碱性溶液所含有的碱性化合物的种类、浓度设定。接触时间是例如5秒钟~30分钟,优选是5秒钟~5分钟。
作为脱色液的接触方法,能采用任意的恰当的方法。可列举出例如向树脂膜(暴露部)滴下、涂布、喷射脱色液的方法、使树脂膜(偏振膜层叠体)浸渍于脱色液的方法。通过使用上述粘合膜,能够防止脱色液与除了所期望的部位以外的部分接触。其结果,能够良好地形成具有所期望的形状的非偏振部。
在图示例中,利用粘合膜10a保护树脂膜20的一面侧,利用保护膜30和表面保护膜40保护另一面侧。在如此形成非偏振部之际,优选也保护树脂膜的另一单侧(没有配置粘合膜的一侧)。保护膜能直接用作偏振片的保护膜。表面保护膜是在偏振片的制造时暂时使用的。因而,粘合膜10a能作为表面保护膜发挥功能。在图示例中,利用保护膜30和表面保护膜40保护树脂膜20的单侧,但也可以仅使用任一者来保护。另外,也可以使用光致抗蚀剂等来替代保护膜、表面保护膜。此外,在随后段落说明保护膜的详细情况。
优选的是,在形成非偏振部之际,树脂膜设为能用作偏振片的状态。具体而言,优选被实施了溶胀处理、拉伸处理、由上述二色性物质进行的染色处理、交联处理、清洗处理、干燥处理等各种处理。此外,也可以是,在实施各种处理之际,树脂膜是在基材上形成的树脂层。基材与树脂层的层叠体能够通过例如将含有上述树脂膜的形成材料的涂敷液向基材涂敷的方法、在基材层叠树脂膜的方法等来获得。
上述染色处理代表性地通过使二色性物质吸附来进行。作为该吸附方法,可列举出例如使树脂膜浸渍于含有二色性物质的染色液的方法、向树脂膜涂布该染色液的方法、将该染色液向树脂膜喷雾的方法等。优选的是使树脂膜浸渍于染色液的方法。其原因在于,二色性物质能良好地吸附。
在使用碘作为二色性物质的情况下,作为上述染色液,优选使用碘水溶液。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水,碘的配合量优选是0.04重量份~5.0重量份。为了提高碘相对于水的溶解度,优选将碘化物混配于碘水溶液。作为碘化物,优选使用碘化钾。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水,优选碘化物的配合量是0.3重量份~15重量份。
在上述拉伸处理中,树脂膜代表性地被单轴拉伸到3倍~7倍。此外,拉伸方向能与所获得的偏振片的吸收轴方向相对应。
通过上述各种处理,树脂膜能含有硼酸。在例如上述拉伸处理、交联处理之际,通过与硼酸溶液(例如、硼酸水溶液)接触,树脂膜能含有硼酸。树脂膜的硼酸含量是例如10重量%~30重量%。另外,与碱性溶液接触的接触部中的硼酸含量是例如5重量%~12重量%。
C-2-3.其他
上述偏振膜层叠体(树脂膜)能实施任意的恰当的其他处理。作为其他处理,可列举出例如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的减少。具体而言,在与上述碱性溶液接触后,在与碱性溶液接触后的接触部中使树脂膜所含有的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减少。通过使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减少,能够获得尺寸稳定性优异的非偏振部。具体而言,即使在加湿环境下,也能够原样维持通过与碱性溶液接触而形成的低浓度部的形状。
通过使碱性溶液与树脂膜接触,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能残存于接触部。另外,通过使碱性溶液与树脂膜接触,能在接触部生成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的金属盐。这些能生成氢氧离子,所生成的氢氧离子对存在于接触部周围的二色性物质(例如、碘络合物)起作用(分解·还原),而能扩宽非偏振区域(低浓度区域)。因而,认为:通过使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减少,能抑制非偏振区域随着时间经过而变宽,能维持所期望的非偏振部形状。
作为能生成上述氢氧离子的金属盐,可列举出例如硼酸盐。硼酸盐是树脂膜所含有的硼酸与碱性溶液(碱金属的氢氧化物和/或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的溶液)中和而生成。此外,硼酸盐(偏硼酸盐)通过例如将偏振片置于加湿环境下如下述式所示那样被加水分解而能生成氢氧离子。
[化1]
Figure BDA0003220603040000161
(式中,X表示碱金属或碱土金属)
优选的是,使接触部中的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的含量减少为3.6重量%以下,更优选的是,减少为2.5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的是,减少为1.0重量%以下。减少率优选是10%以上,更优选是40%以上,进一步优选是80%以上。此外,如上述那样,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在接触部中能以例如金属化合物(氢氧化物、金属盐)的状态存在,但对于上述含量,能够利用使用标准试样而制作成的标准曲线,并根据例如利用荧光X射线分析测定到的X射线强度来求出。
此外,通过对树脂膜实施用于形成偏振片的各种处理,能预先含有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具体而言,通过与碘化钾等碘化物的溶液接触,能使树脂膜含有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如此,通常认为偏振片所含有的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不给上述非偏振部的尺寸稳定性带来不良影响。
作为上述减少方法,优选的是,使用使处理液与同碱性溶液接触的接触部接触的方法。根据这样的方法,能够使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从树脂膜向处理液转移,使其含量减少。
作为处理液的接触方法,能采用任意的恰当的方法。可列举出例如向与碱性溶液接触的接触部滴下、涂布、喷射处理液的方法、使与碱性溶液接触的接触部浸渍于处理液的方法。此外,优选在保持将粘合膜粘合到树脂膜的状态下使处理液接触(尤其是在处理液的温度是50℃以上的情况下)。根据这样的形态,在除了与碱性溶液接触的接触部以外的部位,能够防止由处理液导致的偏振特性的降低。
上述处理液能含有任意的恰当的溶剂。作为溶剂,可列举出例如、水、乙醇、甲醇等醇、醚、苯、三氯甲烷、以及它们的混合溶剂。在这些中,也出于使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高效地转移的观点考虑,使用优选水、醇。作为水,能够使用任意的恰当的水。可列举出例如、自来水、纯水、脱离子水等。
接触时的处理液的温度是例如20℃以上,优选是50℃以上,更优选是60℃以上,进一步优选是70℃以上。只要是这样的温度,就能够使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向处理液高效地转移。具体而言,使树脂膜的溶胀率明显提高,能够将树脂膜内的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物理地去除。另一方面,水的温度实质上是95℃以下。
接触时间能根据接触方法、处理液的种类、温度、树脂膜的厚度等适当调整。在例如浸渍于温水(50℃以上)的情况下,接触时间优选是10秒钟~30分钟,更优选是30秒钟~15分钟,进一步优选是60秒钟~10分钟。
在1个实施方式中,使用酸性溶液作为上述处理液。通过使用酸性溶液,对残存于树脂膜的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进行中和,能够化学地去除树脂膜内的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
作为酸性溶液所含有的酸性化合物,能够使用任意的恰当的酸性化合物。作为酸性化合物,可列举出例如、盐酸、硫酸、硝酸、氟化氢、硼酸等无机酸、甲酸、草酸、柠檬酸、醋酸、苯甲酸等有机酸等。酸性溶液所含有的酸性化合物优选是无机酸,进一步优选是盐酸、硫酸、硝酸。这些酸性化合物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优选的是,作为上述酸性化合物,恰当地使用酸度比硼酸的酸度强的酸性化合物。其原因在于,也能作用于上述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的金属盐(硼酸盐)。具体而言,能够使硼酸从硼酸盐游离而将树脂膜内的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化学地去除。
作为上述酸度的指标,可列举出例如酸离解常数(pKa),优选使用pKa比硼酸的pKa(9.2)小的酸性化合物。具体而言,pKa优选小于9.2,更优选是5以下。pKa既可以使用任意的恰当的测定装置来测定,也可以参照化学便览基础编修订5版(日本化学会编、丸善出版)等文献所记载的值。另外,在多级解离的酸性化合物中,在各阶段能使pKa的值改变。在使用这样的酸性化合物的情况下,使用各阶段的pKa的值中的任一个处于上述的范围内的酸性化合物。此外,在本说明书中、pKa是25℃的水溶液中的值。
酸性化合物的pKa与硼酸的pKa之差是例如2.0以上,优选是2.5~15,更优选是2.5~13。只要是这样的范围,就能够使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向处理液高效地转移。
作为能满足上述pKa的酸性化合物,可列举出例如、盐酸(pKa:-3.7)、硫酸(pK2:1.96)、硝酸(pKa:-1.8)、氟化氢(pKa:3.17)、甲酸(pKa:3.54)、草酸(pK1:1.04、pK2:3.82)、柠檬酸(pK1:3.09、pK2:4.75、pK3:6.41)、醋酸(pKa:4.8)、苯甲酸(pKa:4.0)等。
此外,酸性溶液(处理液)的溶剂如上所述,在使用酸性溶液作为处理液的本形态中,也能引起上述树脂膜内的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的物理的去除。
酸性溶液的浓度是例如0.01N~5N,优选是0.05N~3N,更优选是0.1N~2.5N。
上述酸性溶液的液温是例如20℃~50℃。酸性溶液的接触时间可根据例如、树脂膜的厚度、酸性溶液所含有的酸性化合物的种类、浓度设定。接触时间是例如5秒钟~30分钟。
作为上述其他处理的另一个例子,可列举出上述碱性溶液和/或处理液的去除。作为去除方法的具体例,可列举出清洗、由破布(日文:ウエス)等进行的擦拭去除、抽吸去除、自然干燥、加热干燥、送风干燥、减压干燥等。清洗所使用的清洗液可列举出例如水(纯水)、甲醇、乙醇等醇、以及它们的混合液等。优选使用水。清洗次数并没有特别限定,也可以多次进行。在利用干燥进行去除的情况下,其干燥温度是例如20℃~100℃。
上述粘合膜在形成上述非偏振部之后在任意的恰当的时刻被从树脂膜(偏振片)剥离。在例如进行上述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的减少的情况下,优选在该减少后将粘合膜从树脂膜剥离。
C-3.偏振板
本发明的偏振板具有上述偏振片。上述偏振片代表性地在至少其单侧层叠保护膜来使用。作为保护膜的形成材料,可列举出例如、二乙酰纤维素、三醋酸纤维素等纤维素系树脂、(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环烯烃系树脂、聚丙烯等烯烃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树脂等脂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它们的共聚物树脂等。
也可以是,在保护膜的不层叠偏振片的面,作为表面处理层,实施有硬涂层、防反射处理、以扩散或防炫为目的的处理。
保护膜的厚度优选是10μm~100μm。保护膜代表性地借助粘接层(具体而言,粘接剂层、粘合剂层)层叠于偏振片。粘接剂层代表性地由PVA系粘接剂、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形成。粘合剂层代表性地由丙烯酸系粘合剂形成。
实施例
[实施例1]
准备了具有脂系膜(厚度为38μm)/粘合剂层(厚度为5μm)/隔离件(厚度为25μm)的结构的纵长状的层叠体(表面保护膜)。将具有脂系膜(厚度为38μm)/粘合剂层(厚度为5μm)的结构的载体膜粘合于该层叠体的脂系膜面,制作了带载体膜的层叠体。
接下来,使用冲裁装置而从隔离件面将深度为80μm的切刀切入带载体膜的层叠体,以不贯通载体膜的方式半切割成直径为2.4mm的圆形。
接下来,从层叠体剥离载体膜,获得了粘合膜。
[实施例2]
除了使用激光器切割机(CO2激光器、波长:9.4μm、功率:10W)替代冲裁装置来进行了半切割(切割深度:80μm)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获得了粘合膜。
[比较例1]
除了将载体膜粘合到层叠体的隔离件面、以及从脂系膜(树脂基材)面进行了半切割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获得了粘合膜。
针对实施例1和2以及比较例1进行了以下的评价。
1.穿孔碎屑
对由切割形成的穿孔碎屑在载体膜的剥离之际是否被去除进行了确认。
2.粘合膜的粘合外观
将隔离件剥离而将粘合膜粘合于市场上销售的偏振片,利用显微镜对其外观进行了观察。
在实施例1和2中,在剥离载体膜之际,由于半切割而产生的穿孔碎屑被完全去除了。相对于此,在比较例1中,在剥离载体膜之际,穿孔碎屑没有被完全去除。具体而言,仅层叠体的隔离件部分被去除了。
将所获得的粘合膜粘合于偏振片,对偏振片与粘合膜之间的粘合状态进行了观察。此外,关于比较例1,预先去除穿孔碎屑后将粘合膜粘合到偏振片。
在实施例1和2中,如图4的(a)所示那样在偏振片与粘合膜之间没有确认到气泡的混入,但在比较例1中,如图4的(b)所示那样在贯通孔周边在偏振片与粘合膜之间混入有气泡。
[表1]
切割方法 切割方向 粘合外观
实施例1 冲裁装置 隔离件侧 没有气泡混入
实施例2 激光照射 隔离件侧 没有气泡混入
比较例1 冲裁装置 树脂基材侧 有气泡混入
[实施例3]
(偏振板的制作)
作为基材,使用了纵长状且吸水率为0.75%、Tg为75℃的非晶质的间苯二甲酸共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IPA共聚PET)膜(厚度:100μm)。对基材的单面实施电晕处理,在该电晕处理面,将以9:1之比含有聚乙烯醇(聚合度为4200、皂化度为99.2摩尔%)和乙酰乙酰基改性PVA(聚合度为1200、乙酰乙酰基改性度为4.6%、皂化度为99.0摩尔%以上、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商品名“ゴーセファイマーZ200”)的水溶液以25℃涂敷并进行干燥,而形成厚度为11μm的PVA系树脂层,制作了层叠体。
将所获得的层叠体在120℃的干燥机内在周速不同的辊间沿着纵向(长度方向)自由端单轴拉伸到2.0倍(空中辅助拉伸)。
接下来,使层叠体浸渍到液温为30℃的不溶化浴(将4重量份的硼酸配合于100重量份的水而获得的硼酸水溶液)30秒钟(不溶化处理)。
接下来,一边以使偏振板成为预定的透过率的方式对碘浓度、浸渍时间进行调整,一边使偏振板浸渍到液温为30℃的染色浴。在本实施例中,使其浸渍于碘水溶液60秒钟(染色处理),该碘水溶液是将0.2重量份的碘配合到100重量份的水,并配合1.5重量份的碘化钾而获得的。
接下来,使其浸渍到液温为30℃的交联浴(将3重量份的碘化钾配合于100重量份的水,并配合3重量份的硼酸而获得的硼酸水溶液)30秒钟(交联处理)。
之后,使层叠体一边浸渍于液温为70℃的硼酸水溶液(将4重量份的硼酸配合于100重量份的水、并配合5重量份的碘化钾而获得的水溶液),一边在周速不同的辊间沿着纵向(长度方向)以总拉伸倍率成为5.5倍的方式进行了单轴拉伸(水中拉伸)。
之后,使层叠体浸渍到液温为30℃的清洗浴(将4重量份的碘化钾配合于100重量份的水而获得的水溶液)(清洗处理)。
接下来,将PVA系树脂水溶液(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商品名“ゴーセファイマー(注册商标)Z-200”、树脂浓度:3重量%)涂敷于层叠体的PVA系树脂层表面而粘合保护膜(厚度为25μm),利用维持到60℃的干燥机对其加热5分钟。之后,将基材从PVA系树脂层剥离,获得了偏振板(偏振片(透过率为42.3%、厚度为5μm)/保护膜)。
(透明部的形成)
将隔离件剥离而将在实施例1中获得的粘合膜粘合在所获得的偏振板的偏振片侧,获得了偏振膜层叠体。
将常温的氢氧化钠水溶液(1.0mol/L(1.0N))向偏振片的从所获得的偏振膜层叠体的粘合膜暴露着的部分滴下,放置了60秒钟。之后,在利用破布去除所滴下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后将粘合膜剥离,获得了形成有透明部的偏振板(偏振片)。
[实施例4]
除了使用在实施例2中获得的粘合膜以外,与实施例3同样地获得了形成有透明部的偏振板(偏振片)。
[比较例2]
除了使用在比较例1中获得的粘合膜以外,与实施例3同样地获得了形成有透明部的偏振板(偏振片)。此外,关于在比较例1中获得的粘合膜,预先去除穿孔碎屑后进行了粘合。
针对在实施例3和4以及比较例2中获得的偏振片的透明部进行了以下的测定。
1.透过率(Ts)
使用分光光度计(株式会社村上色彩技术研究所制产品名“DOT-3”)来进行了测定。透过率(T)是利用日本工业标准JlS Z 8701-1982的2度视场(C光源)进行了能见度校正而得到的Y值。
2.碘含量
利用荧光X射线分析,求出来偏振片的透明部中的碘含量。具体而言,利用预先使用标准试样而制作的标准曲线,并根据利用下述条件测定到的X射线强度求出偏振片的碘含量。
·分析装置:理学电机工业制荧光X射线分析装置(XRF)、产品名“ZSX100e”
·对阴极:铑
·分光结晶:氟化锂
·激励光能量:40kV-90mA
·碘测定线:I-LA
·定量法:FP法
·2θ角峰值:103.078deg(碘)
·测定时间:40秒
在任一个中,都形成有透过率是93%~94%、碘含量是0.15重量%以下的透明部,这些能作为非偏振部发挥功能。实施例3和4的偏振片的非偏振部的形状与粘合膜的贯通孔的形状相对应地是直径为2.4mm的圆形,相对于此,氢氧化钠水溶液渗入到混入偏振片与粘合膜之间的气泡,因此,比较例2的偏振片的非偏振部的形状无法获得与粘合膜的贯通孔相对应的形状(不是圆形)。
在实施例3中,在形成了透明部之后(在以破布去除了氢氧化钠水溶液之后),不将粘合膜剥离,就将常温的盐酸(1.0mol/L(1.0N))向与氢氧化钠水溶液接触的接触部滴下,放置了30秒钟。之后,以破布去除了滴下来的盐酸。利用荧光X射线分析求出该盐酸的接触前后的透明部的钠含量。具体而言,利用预先使用标准试样而制作成的标准曲线,并根据利用下述条件测定到的X射线强度求出透明部的钠含量。
·分析装置:理学电机工业制荧光X射线分析装置(XRF)产品名“ZSX100e”
·对阴极:铑
·分光结晶:氟化锂
·激励光能量:40kV-90mA
·钠测定线:Na-KA
·定量法:FP法
·测定时间:40秒
透明部的钠含量在盐酸接触前是4.0重量%,在盐酸接触后是0.04重量%。另外,将形成有透明部的偏振板在65℃/90%RH的环境下放置了500小时,结果,与盐酸接触了的透明部的尺寸在加湿试验前后几乎没有变化,而不与盐酸接触的透明部的尺寸变大成约1.3倍。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利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获得的粘合膜能恰当地用作对对象物的预定的部分选择性地进行处理之际的表面保护膜。利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获得的偏振片恰当地使用于智能手机等移动电话、笔记本型PC、平板PC等带照相机的图像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有机EL器件)。
附图标记说明
1、偏振片(树脂膜);2、非偏振部;10、层叠体;10a、粘合膜;11、树脂基材;12、粘合剂层;13、隔离件;14、贯通孔;20、树脂膜;21、暴露部;30、保护膜;40、表面保护膜;100、偏振膜层叠体。

Claims (7)

1.一种粘合膜的制造方法,该粘合膜用于通过贯通孔对作为被粘合体的含有二色性物质的树脂膜的选定部分进行选择性地脱色处理,其包括:
准备层叠体,该层叠体具有:树脂基材;粘合剂层,其设置于该树脂基材的一个面;以及隔离件,其临时固定到该粘合剂层的粘合面;
从所述层叠体的隔离件侧切割而形成一体地贯通所述隔离件、所述粘合剂层以及所述树脂基材的贯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膜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抵接材料抵接到所述层叠体的树脂基材侧的状态下形成所述贯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粘合膜的制造方法,其中,
从所述隔离件的表面切入到所述抵接材料的中途而形成所述贯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粘合膜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抵接材料被粘合剂粘合于所述层叠体。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粘合膜的制造方法,其中,
该粘合膜的制造方法还包括使所述抵接材料从所述层叠体取下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粘合膜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贯通孔的形成利用切刀的切割来进行。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粘合膜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贯通孔的形成利用激光照射来进行。
CN202110956436.8A 2015-06-25 2016-06-15 粘合膜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136674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56436.8A CN113667418B (zh) 2015-06-25 2016-06-15 粘合膜的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27569 2015-06-25
JP2015127569 2015-06-25
JP2015127570 2015-06-25
JP2015-127570 2015-06-25
JP2016117706A JP6142045B2 (ja) 2015-06-25 2016-06-14 粘着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偏光子の製造方法
JP2016-117706 2016-06-14
CN202110956436.8A CN113667418B (zh) 2015-06-25 2016-06-15 粘合膜的制造方法
PCT/JP2016/067729 WO2016208464A1 (ja) 2015-06-25 2016-06-15 粘着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偏光子の製造方法
CN201680037412.XA CN107709488B (zh) 2015-06-25 2016-06-15 粘合膜的制造方法和偏振片的制造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37412.XA Division CN107709488B (zh) 2015-06-25 2016-06-15 粘合膜的制造方法和偏振片的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67418A true CN113667418A (zh) 2021-11-19
CN113667418B CN113667418B (zh) 2024-03-15

Family

ID=57585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56436.8A Active CN113667418B (zh) 2015-06-25 2016-06-15 粘合膜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67418B (zh)
WO (1) WO201620846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76759A (zh) * 2022-01-21 2022-04-05 苏州益邦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断差式易排气的超薄保护膜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51902B2 (ja) * 2017-08-07 2021-10-2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剤付き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38881A (zh) * 2002-12-27 2006-02-22 琳得科株式会社 压敏粘合剂片材及其生产方法
CN106661392A (zh) * 2014-06-27 2017-05-10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纵长状的粘合膜的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25492B1 (zh) * 1970-12-23 1975-08-23
JPH0881655A (ja) * 1994-07-12 1996-03-26 Sekisui Chem Co Ltd ポリスチレン系フィルムを基材とした粘着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594176B2 (ja) * 2011-02-17 2014-09-24 東洋インキSc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粘着剤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粘着フィルム
JP6472172B2 (ja) * 2013-06-28 2019-02-2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用粘着剤組成物、光学フィルム用粘着剤層、粘着剤層付き光学フィルム、液晶表示装置、及び、積層体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38881A (zh) * 2002-12-27 2006-02-22 琳得科株式会社 压敏粘合剂片材及其生产方法
CN106661392A (zh) * 2014-06-27 2017-05-10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纵长状的粘合膜的制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76759A (zh) * 2022-01-21 2022-04-05 苏州益邦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断差式易排气的超薄保护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67418B (zh) 2024-03-15
WO2016208464A1 (ja) 2016-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71082B (zh) 长条状的粘合薄膜
KR101848987B1 (ko) 장척상 편광자의 제조 방법
JP6214594B2 (ja) 偏光子、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CN111090139B (zh) 长条状的偏光件、长条状的偏光板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07709488B (zh) 粘合膜的制造方法和偏振片的制造方法
CN106661392B (zh) 纵长状的粘合膜的制造方法、膜的制造方法以及具有非偏振部的偏振片的制造方法
CN107710039B (zh) 偏振片
KR101827074B1 (ko) 장척상의 편광 필름 적층체
CN106233172B (zh) 偏振片的制造方法
CN113866862A (zh) 偏振片、偏光板和图像显示装置
CN113667418B (zh) 粘合膜的制造方法
JP6945286B2 (ja) 偏光子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