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60572A - 耳机通话控制方法、装置、耳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耳机通话控制方法、装置、耳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60572A
CN113660572A CN202111007727.9A CN202111007727A CN113660572A CN 113660572 A CN113660572 A CN 113660572A CN 202111007727 A CN202111007727 A CN 202111007727A CN 113660572 A CN113660572 A CN 1136605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phones
earphone
distance
headset
recording fun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0772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60572B (zh
Inventor
井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0772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6057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605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605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605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605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41Mechanical or electronic switches, or control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耳机通话控制方法、装置、耳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应用于耳机设备,所述耳机设备包括两只耳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耳机设备连接的目标通信设备处于通话状态时,检测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当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阈值时,关闭两只耳机的通话麦克风的录音功能。本发明使得当用户在佩戴耳机进行通话的过程中,需要与其他人沟通但不想让通话对方听到沟通内容时,可以通过调节耳机之间的距离来触发耳机设备自动关闭麦克风录音功能,从而实现快速实时地关闭耳机通话麦克风,提高用户的通话体验。

Description

耳机通话控制方法、装置、耳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耳机通话控制方法、装置、耳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科学水平的提高,耳机技术逐渐发展成熟,耳机的应用场景和功能也越来越丰富。目前在使用耳机接听电话时,如果在重要会议中或需与别人沟通而不想被电话对面的人听到时,不能实时地关闭耳机通话麦克风,造成使用者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机通话控制方法、装置、耳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使用耳机接听电话时,不能实时地关闭耳机通话麦克风,造成使用者不便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耳机通话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耳机设备,所述耳机设备包括两只耳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耳机设备连接的目标通信设备处于通话状态时,检测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
当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阈值时,关闭两只耳机的通话麦克风的录音功能。
可选地,所述在所述耳机设备连接的目标通信设备处于通话状态时,检测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耳机设备连接的目标通信设备处于通话状态时,检测两只耳机是否处于佩戴状态;
当两只耳机的其中一只耳机处于佩戴状态,另一只耳机处于未佩戴状态时,检测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
可选地,所述当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阈值时,关闭两只耳机的通话麦克风的录音功能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关闭两只耳机的通话麦克风的录音功能后,若检测到两只耳机都处于佩戴状态,或若检测到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则开启两只耳机的通话麦克风的录音功能。
可选地,所述在所述耳机设备连接的目标通信设备处于通话状态时,检测两只耳机的佩戴状态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两只耳机均处于未佩戴状态时,关闭两只耳机的通话麦克风的录音功能。
可选地,所述检测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的步骤包括:
通过两只耳机的其中一只耳机的信号发射器发送目标信号,并获取信号发送时间,通过另一只耳机的信号接收器接收所述目标信号,并获取信号接收时间;
根据所述信号发送时间和所述信号接收时间计算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
可选地,所述在所述耳机设备连接的目标通信设备处于通话状态时,检测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耳机设备连接的目标通信设备进入通话状态时,开启两只耳机的通话麦克风的录音功能。
可选地,所述当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阈值时,关闭两只耳机的通话麦克风的录音功能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关闭两只耳机的通话麦克风的录音功能后,通过两只耳机的扬声器播放提示音提示录音功能已关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耳机通话控制装置,所述装置部署于耳机设备,所述耳机设备包括两只耳机,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耳机设备连接的目标通信设备处于通话状态时,检测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
关闭模块,用于当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阈值时,关闭两只耳机的通话麦克风的录音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耳机设备,所述耳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耳机通话控制程序,所述耳机通话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耳机通话控制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耳机通话控制程序,所述耳机通话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耳机通话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中,通过在耳机设备连接的目标通信设备处于通话状态时,耳机设备检测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并在检测到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阈值时,关闭两只耳机中的通话麦克风的录音功能,使得当用户在佩戴耳机进行通话的过程中,需要与其他人沟通但不想让通话对方听到沟通内容时,可以通过调节耳机之间的距离来触发耳机设备自动关闭麦克风录音功能,从而实现快速实时地关闭耳机通话麦克风,提高用户的通话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耳机通话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一种耳机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耳机通话控制装置较佳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耳机通话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耳机通话控制方法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本发明耳机通话控制方法应用于耳机设备,耳机设备包括两只耳机。本实施例中,耳机通话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0,在所述耳机设备连接的目标通信设备处于通话状态时,检测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
本实施例中的耳机设备可以是有线耳机也可以是无线耳机,耳机设备的两只耳机之间可以有线连接也可以无线连接。两只耳机中均可设置控制单元,例如MCU(微控制单元),本实施例耳机通话控制方法各个步骤可以由其中一只耳机的MCU执行,也可以由两只耳机的MCU配合执行,在本实施例中并不做限制,故以下以耳机设备为执行主体进行各个步骤实施例的阐述。
在本实施例中,为解决使用耳机接听电话时,不能实时地关闭耳机通话麦克风,造成使用者不便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耳机通话控制方法,通过耳机通话控制方法,为耳机用户提供耳机设备的自动关麦功能。
将耳机设备连接的通信设备称为目标通信设备,目标通信设备可以是手机、电脑等能够与耳机设备连接并通过耳机设备输出音频的通信设备。耳机设备连接的目标通信设备进入通话状态时,可以向耳机设备发送一个通知信息,以使得耳机设备确认当前目标通信设备进入了通话状态,同样地,目标通信设备在结束通话状态时,也可以向耳机设备发送一个通知信息,以使得耳机设备确认当前目标通信设备结束了通话状态。通知信息的内容和形式可以根据耳机设备和目标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协议来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并不做限制。
在耳机设备检测到目标通信设备处于通话状态时,可以检测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耳机设备可以是在检测到目标通信设备进入通话状态时,即进行两只耳机距离的检测,也可以是在目标通信设备进入通话状态后,在触发特定条件时耳机设备才进行两只耳机距离的检测。其中,特定条件可以是预先根据需要设置的条件,例如,检测到用户说话内容中包含特定语句,如“先等一下”、“稍等”等。特定语句可以由开发人员根据经验内置在耳机设备的配置信息中,也可以设置供耳机用户自定义特定语句的操作途径,耳机设备将用户自定义的特定语句进行保存。例如,在目标通信设备中设置耳机的配置页面,在配置页面中设置供耳机用户输入特定语句的输入框,目标通信设备将基于输入框输入的特定语句发送给耳机设备保存,或者当耳机设备需要时从目标通信设备中获取。
在目标通信设备处于通话状态时,耳机设备检测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具体可以是每隔一段时间检测一次,间隔的时长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设置,当用户对耳机自动关麦功能的触发灵敏度和实时性要求较高时,可以将间隔时长设置得较短。
检测两个耳机之间距离的具体方式有多种,例如在其中一只耳机中设置距离传感器,通过距离传感器检测与另一只耳机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对检测两只耳机之间距离的方式不做限制。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2示出了一只耳机的侧剖结构示意图,距离传感器可以设置在耳机帽上,通话麦克风可设置在耳机柄下端。可以理解的是,图2只是一种示例性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中耳机的组成部分可比图中更多或更少。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方式中,提出一种检测两个耳机之间距离的方式,具体地,所述步骤S101中检测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的步骤包括:
步骤a,通过两只耳机的其中一只耳机的信号发射器发送目标信号,并获取信号发送时间,通过另一只耳机的信号接收器接收所述目标信号,并获取信号接收时间;
步骤b,根据所述信号发送时间和所述信号接收时间计算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
可以在两只耳机的其中一只耳机设置信号发射器,另一只耳机设置信号接收器。其中,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所使用的信号可以是声波信号、红外信号等,在本实施例中不做限制。一只耳机通过信号发射器发送目标信号,目标信号可以是预先设定的信号,例如,一定频率的脉冲信号,耳机设备获取目标信号的信号发送时间。另一只耳机的信号接收器接收目标信号,耳机设备获取目标信号的信号接收时间。
耳机设备根据获取到的信号发送时间和信号接收时间计算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需要说明的是,耳机设备可以直接采用信号接收时间与信号发送时间之间的时间差来表示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可以理解的是,时间差越大表示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越大。耳机设备也可以将时间差与信号传播速度相乘得到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
通过在一只耳机设置信号发射器另一只耳机设置信号接收器,通过信号的发送时间和接收时间之间的时间差来计算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避免了两只耳机之间因障碍物阻挡导致距离检测不准的情况,提高了两只耳机之间距离检测的准确性,进而提高了耳机自动关麦功能的准确度。
步骤S20,当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阈值时,关闭两只耳机的通话麦克风的录音功能。
耳机设备可以将检测到的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其中,预设阈值是预先根据需要设置的一个阈值,当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大于该预设阈值时表示两只之间之间的距离较远。在一实施方式中,预设阈值可以设置为由耳机用户自定义。具体地,在耳机设备连接的目标通信设备中可以设置耳机自动关麦功能的距离阈值设置模式,在距离阈值设置模式开启时,耳机设备检测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并可将距离值显示在目标通信设备中供用户实时查看;用户通过调整两只耳机的位置达到自己想要设置的距离并保持,同时在目标通信设备中触发确认指令,目标通信设备检测到确认指令时,发送通知给耳机设备,耳机设备接收到通知后将当前检测到的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作为预设阈值进行保存,从而完成预设阈值的用户自定义过程。需要说明的是,当以时间差来表示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时,对应地预设阈值的单位也是时间。
当检测到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阈值时,耳机设备可以关闭两只耳机的通话麦克风的录音功能。其中,通话麦克风是指耳机中用于录取用户语音的麦克风,耳机中除了通话麦克风,根据应用场景不同,还可以设置其他功用的麦克风,例如用于收集环境音的麦克风。需要说明的是,若两只耳机中都有通话麦克风,则可将两个通话麦克风的录音功能均关闭,若只有一致耳机中设置有通话麦克风,则将该通话麦克风关闭即可。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方式中,为避免用户的误操作导致两只耳机的距离过大而触发耳机设备自动关闭通话麦克风的录音功能,耳机设备可以在检测到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阈值的状态持续一定时长时,再关闭两只耳机的通话麦克风的录音功能,其中,需持续的时长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不做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耳机设备连接的目标通信设备处于通话状态时,耳机设备检测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并在检测到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阈值时,关闭两只耳机中的通话麦克风的录音功能,使得当用户在佩戴耳机进行通话的过程中,需要与其他人沟通但不想让通话对方听到沟通内容时,可以通过调节耳机之间的距离来触发耳机设备自动关闭麦克风录音功能,从而实现快速实时地关闭耳机通话麦克风,提高用户的通话体验。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耳机通话控制方法的第二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包括:
步骤S101,在所述耳机设备连接的目标通信设备处于通话状态时,检测两只耳机是否处于佩戴状态;
步骤S102,当两只耳机的其中一只耳机处于佩戴状态,另一只耳机处于未佩戴状态时,检测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
在本实施例中,在耳机设备检测到目标通信设备处于通话状态时,可以先检测用户是否取下一只耳机,若是则检测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具体地,在目标通信设备处于通话状态时,耳机设备可以检测两只耳机是否佩戴状态。其中,检测耳机是否处于佩戴状态的方式有多种,在本实施例中并不做限制。例如可以通过在耳机中设置光线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光线传感器测得的光线亮度低于预设亮度以及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值高于预设压力值时,即确定耳机处于佩戴状态,否则确定耳机处于未佩戴状态。
当耳机设备检测到两只耳机中其中一只耳机处于佩戴状态,而另一只耳机处于未佩戴状态时,检测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以使得用户可以通过摘下耳机使得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变大的方式触发耳机自动关闭麦克风,并且用户可以使用另一只耳机继续接听通话对方的讲话内容,从而避免用户错过通话内容。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方式中,由于当用户接通电话后准备佩戴耳机时可能是先戴一只后戴一只,而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耳机自动关麦导致通话对方听不到用户说话导致用户不便,可以在耳机设备检测到目标通信设备处于通话状态时,检测到两只耳机从第一状态变化到第二状态时,检测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其中,第一状态是两只耳机均处于佩戴状态的状态,第二状态是两只耳机中的其中一只耳机处于佩戴状态另一只耳机处于未佩戴状态的状态。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20之后,还包括:
步骤S30,当关闭两只耳机的通话麦克风的录音功能后,若检测到两只耳机都处于佩戴状态,或若检测到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则开启两只耳机的通话麦克风的录音功能。
当关闭两只耳机的通话麦克风的录音功能后,耳机设备可继续检测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和佩戴状态,若检测到两只耳机都处于佩戴状态,或若检测到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可以开启两只耳机的通话麦克风的录音功能,以使得在耳机通话麦克风关闭后,用户可以通过将佩戴上两只耳机的方式,或者通过调节取下的耳机的位置使两只耳机距离缩短的方式来触发耳机设备自动开启麦克风,从而继续与通话对方进行正常的通话,提高了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01之后,还包括:
步骤S103,当两只耳机均处于未佩戴状态时,关闭两只耳机的通话麦克风的录音功能。
若在目标通信设备处于通话状态时,耳机设备检测到两只耳机均未处于佩戴状态,则耳机设备可以关闭两只耳机的通话麦克风的录音功能,以使得当用户想要与他人说话,不想让通话对方听到说话内容时,可以通过摘下两只来触发耳机设备自动关闭麦克风的录音功能,从而实现快速实时地关闭耳机通话麦克风,提高用户的通话体验。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方式中,由于当用户接通电话后准备佩戴耳机但还未佩戴耳机时两只耳机都处于未佩戴状态,而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耳机自动关麦导致通话对方听不到用户说话导致用户不便,可以在耳机设备检测到目标通信设备处于通话状态时,检测到两只耳机从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变化到第三状态时,检测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其中,第一状态是两只耳机均处于佩戴状态的状态,第二状态是两只耳机中的其中一只耳机处于佩戴状态另一只耳机处于未佩戴状态的状态,第三状态是两只耳机均处于未佩戴状态的状态。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第一和/或第二实施例,提出本发明耳机通话控制方法的第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之前,还包括:
步骤S40,当检测到所述耳机设备连接的目标通信设备进入通话状态时,开启两只耳机的通话麦克风的录音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当耳机设备检测到目标通信设备进入通话状态时,开启两只耳机的通话麦克风的录音功能。需要说明的是,两只耳机的通话麦克风的录音功能在目标通信设备未处于通话状态时是关闭的,当目标通信设备进入通话状态后,耳机设备开启两只耳机的通话麦克风的录音功能,以使得用户的声音可以通过耳机的通话麦克风拾取并通过目标通信设备传递给通话对方的设备播放,从而使得用户与通话对方能够进行正常的通话。而在进入通话状态且开启两只耳机的通话麦克风的录音功能后,当耳机设备触发了自动关麦功能时,关闭两只耳机的通话麦克风的录音功能,以使得用户的声音无法通过耳机拾取传递给通话对方,从而实现在正常通话的过程中根据用户需要快速实时地关闭耳机通话麦克风,提高用户的通话体验。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20之后,还包括:
步骤S50,当关闭两只耳机的通话麦克风的录音功能后,通过两只耳机的扬声器播放提示音提示录音功能已关闭。
当耳机设备关闭两只耳机的通话麦克风的录音功能后,可以通过两只耳机的扬声器播放提示音提示用户耳机麦克风的录音功能已关闭。其中,提示音可以是预先设置的提示声音或提示语音,提示语音的内容可以是与提示用户耳机麦克风录音功能已关闭相关的内容。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方式中,当关闭两只耳机的通话麦克风的录音功能时耳机设备检测到两只耳机一只处于佩戴状态另一只处于未佩戴状态,则可以通过处于佩戴状态的耳机的扬声器播放提示音,而若耳机设备检测到两只耳机均处于未佩戴状态,则可以通过发送提示信息给目标通信设备,通过目标通信设备的显示屏来显示提示信息,提示信息的内容可以是与提示用户耳机麦克风录音功能已关闭相关的内容。
同理,在一实施方式中,在耳机设备开启两只耳机的通话麦克风的录音功能后,也可以通过提示音或提示信息提示用户录音功能已开启。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关闭耳机通话麦克风的录音功能后,通过两只耳机的扬声器播放提示音提示录音功能已关闭,使得用户可以直观地了解到耳机麦克风录音功能的开启和关闭状态,从而避免麦克风录音功能已关闭而用户误以为未关闭,以及麦克风录音功能未关闭而用户误以为已关闭的情况发生。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耳机通话控制装置,参照图3,所述装置部署于耳机设备,所述耳机设备包括两只耳机,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10,用于在所述耳机设备连接的目标通信设备处于通话状态时,检测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
关闭模块20,用于当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阈值时,关闭两只耳机的通话麦克风的录音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模块10包括:
第一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耳机设备连接的目标通信设备处于通话状态时,检测两只耳机是否处于佩戴状态;
第二检测单元,用于当两只耳机的其中一只耳机处于佩戴状态,另一只耳机处于未佩戴状态时,检测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开启模块,用于当关闭两只耳机的通话麦克风的录音功能后,若检测到两只耳机都处于佩戴状态,或若检测到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则开启两只耳机的通话麦克风的录音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关闭模块20还用于:
当两只耳机均处于未佩戴状态时,关闭两只耳机的通话麦克风的录音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模块10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通过两只耳机的其中一只耳机的信号发射器发送目标信号,并获取信号发送时间,通过另一只耳机的信号接收器接收所述目标信号,并获取信号接收时间;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信号发送时间和所述信号接收时间计算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开启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耳机设备连接的目标通信设备进入通话状态时,开启两只耳机的通话麦克风的录音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提示模块,用于当关闭两只耳机的通话麦克风的录音功能后,通过两只耳机的扬声器播放提示音提示录音功能已关闭。
本发明耳机通话控制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拓展内容与上述耳机通话控制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本发明耳机设备可以包括两只耳机,耳机包括结构壳体、通信模块、主控模块(例如微控制单元MCU)、扬声器、通话麦克风、存储器等组成。主控模块可包含微处理器、音频解码单元、电源及电源管理单元、系统所需的传感器和其他有源或无源器件等(可以根据实际功能进行更换、删减或增加),实现无线音频的接收与播放功能。耳机可以通过通信模块与用户终端和其他耳机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当耳机设备是第一用户的第一耳机设备时,耳机的存储器中可以存储有耳机通信程序,微处理器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耳机通信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在所述耳机设备连接的目标通信设备处于通话状态时,检测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
当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阈值时,关闭两只耳机的通话麦克风的录音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在所述耳机设备连接的目标通信设备处于通话状态时,检测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包括:
在所述耳机设备连接的目标通信设备处于通话状态时,检测两只耳机是否处于佩戴状态;
当两只耳机的其中一只耳机处于佩戴状态,另一只耳机处于未佩戴状态时,检测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当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阈值时,关闭两只耳机的通话麦克风的录音功能之后,微处理器还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耳机通信程序,执行以下操作:
当关闭两只耳机的通话麦克风的录音功能后,若检测到两只耳机都处于佩戴状态,或若检测到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则开启两只耳机的通话麦克风的录音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在所述耳机设备连接的目标通信设备处于通话状态时,检测两只耳机的佩戴状态之后,微处理器还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耳机通信程序,执行以下操作:
当两只耳机均处于未佩戴状态时,关闭两只耳机的通话麦克风的录音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包括:
通过两只耳机的其中一只耳机的信号发射器发送目标信号,并获取信号发送时间,通过另一只耳机的信号接收器接收所述目标信号,并获取信号接收时间;
根据所述信号发送时间和所述信号接收时间计算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在所述耳机设备连接的目标通信设备处于通话状态时,检测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之前,微处理器还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耳机通信程序,执行以下操作:
当检测到所述耳机设备连接的目标通信设备进入通话状态时,开启两只耳机的通话麦克风的录音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当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阈值时,关闭两只耳机的通话麦克风的录音功能之后,微处理器还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耳机通信程序,执行以下操作:
当关闭两只耳机的通话麦克风的录音功能后,通过两只耳机的扬声器播放提示音提示录音功能已关闭。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耳机通话控制程序,所述耳机通话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所述的耳机通话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耳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各实施例,均可参照本发明耳机通话控制方法各个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耳机通话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耳机设备,所述耳机设备包括两只耳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耳机设备连接的目标通信设备处于通话状态时,检测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
当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阈值时,关闭两只耳机的通话麦克风的录音功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通话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耳机设备连接的目标通信设备处于通话状态时,检测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耳机设备连接的目标通信设备处于通话状态时,检测两只耳机是否处于佩戴状态;
当两只耳机的其中一只耳机处于佩戴状态,另一只耳机处于未佩戴状态时,检测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通话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阈值时,关闭两只耳机的通话麦克风的录音功能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关闭两只耳机的通话麦克风的录音功能后,若检测到两只耳机都处于佩戴状态,或若检测到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则开启两只耳机的通话麦克风的录音功能。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通话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耳机设备连接的目标通信设备处于通话状态时,检测两只耳机的佩戴状态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两只耳机均处于未佩戴状态时,关闭两只耳机的通话麦克风的录音功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通话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的步骤包括:
通过两只耳机的其中一只耳机的信号发射器发送目标信号,并获取信号发送时间,通过另一只耳机的信号接收器接收所述目标信号,并获取信号接收时间;
根据所述信号发送时间和所述信号接收时间计算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通话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耳机设备连接的目标通信设备处于通话状态时,检测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耳机设备连接的目标通信设备进入通话状态时,开启两只耳机的通话麦克风的录音功能。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耳机通话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阈值时,关闭两只耳机的通话麦克风的录音功能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关闭两只耳机的通话麦克风的录音功能后,通过两只耳机的扬声器播放提示音提示录音功能已关闭。
8.一种耳机通话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部署于耳机设备,所述耳机设备包括两只耳机,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耳机设备连接的目标通信设备处于通话状态时,检测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
关闭模块,用于当两只耳机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阈值时,关闭两只耳机的通话麦克风的录音功能。
9.一种耳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耳机通话控制程序,所述耳机通话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耳机通话控制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耳机通话控制程序,所述耳机通话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耳机通话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2111007727.9A 2021-08-30 2021-08-30 耳机通话控制方法、装置、耳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6605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07727.9A CN113660572B (zh) 2021-08-30 2021-08-30 耳机通话控制方法、装置、耳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07727.9A CN113660572B (zh) 2021-08-30 2021-08-30 耳机通话控制方法、装置、耳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60572A true CN113660572A (zh) 2021-11-16
CN113660572B CN113660572B (zh) 2022-11-01

Family

ID=784932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07727.9A Active CN113660572B (zh) 2021-08-30 2021-08-30 耳机通话控制方法、装置、耳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60572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470756U (zh) * 2017-01-20 2017-09-05 北京分音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时语音互译装置
CN108496374A (zh) * 2018-04-13 2018-09-04 万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耳机工作模式切换方法及装置、音频电路、耳机及耳机系统
CN108605189A (zh) * 2016-01-05 2018-09-28 伯斯有限公司 双耳助听操作
CN114125616A (zh) * 2020-07-31 2022-03-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耳机的低功耗方法、装置、无线耳机及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05189A (zh) * 2016-01-05 2018-09-28 伯斯有限公司 双耳助听操作
CN206470756U (zh) * 2017-01-20 2017-09-05 北京分音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时语音互译装置
CN108496374A (zh) * 2018-04-13 2018-09-04 万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耳机工作模式切换方法及装置、音频电路、耳机及耳机系统
CN114125616A (zh) * 2020-07-31 2022-03-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耳机的低功耗方法、装置、无线耳机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60572B (zh) 2022-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62413B (zh) 具体环境声音提醒模式的耳机装置
CN108540906B (zh) 音量调节方法、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493678B (zh) 耳机的控制方法、装置、耳机和存储介质
US7702368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peaker volume of push-to-talk (PTT) phone
US20110206217A1 (en) Headset system with microphone for ambient sounds
CN106210960B (zh) 具有本地通话情况确认模式的耳机装置
CN101552823B (zh) 音量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2822585B (zh) 一种入耳式耳机的音频播放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5117347A1 (zh) 一种终端情景模式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6170108A (zh) 具有分贝提醒模式的耳机装置
CN107621933B (zh) 一种音频播放方法和装置和相关介质产品
JP5973289B2 (ja) 携帯端末、音声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音声制御方法
US11507340B2 (en) Audio output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40147128A1 (en) Mode control method, device for bluetooth headset,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JP5890289B2 (ja) 携帯端末、音声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音声制御方法
CN108900706B (zh) 一种通话语音调整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3660572B (zh) 耳机通话控制方法、装置、耳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1861357B1 (ko) 소음 감지 기능을 갖는 블루투스 장치
KR20050104783A (ko) 이동 통신 단말기의 전화 알람 방법
EP4207796A1 (en) Wireless headphone system with standalone microphone functionality
US20240171953A1 (en) Earphone communication method, earphone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WO2024075434A1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デバイス、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8206883A (zh) 终端提示的方法及装置
CN108307046B (zh) 一种通话管理方法及终端
JP4676460B2 (ja) 音声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