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58516A - 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58516A
CN113658516A CN202111009923.XA CN202111009923A CN113658516A CN 113658516 A CN113658516 A CN 113658516A CN 202111009923 A CN202111009923 A CN 202111009923A CN 113658516 A CN113658516 A CN 1136585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nding
cross
stress
display panel
sub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0992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58516B (zh
Inventor
李丽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0992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585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585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585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585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585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交叉弯折区、与交叉弯折区相邻的第一弯折区、与交叉弯折区相邻的第二弯折区,显示面板还包括面板主体和支撑板,支撑板包括位于所述交叉弯折区内的多个降应力桥,任一相邻的两降应力桥互相连接,降应力桥为中心对称结构,降应力桥包括第一子结构和第二子结构,第一子结构与所述第二子结构在降应力桥的对称中心处交叉设置,本申请通过在支撑板的交叉弯折区内的多个降应力桥,具降应力桥有不同方向分支,解决了传统的显示面板支撑层设置多方向弯折结构时,在不同弯折方向的弯折区交叉重叠部位容易发生屈服或断裂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柔性显示技术的发展,曲面屏、折叠屏等显示面板发展迅猛,双折、三折、十字形弯折等多向弯折成为新的需求。
目前,显示面板包括面板主体和面板主体下方的支撑层,传统的支撑层设置十字形弯折结构时,容易出现弯折困难的问题,在不同弯折方向的弯折区的交叉重叠处,对应的支撑板受到的应力方向不同且弯折应力大,容易导致支撑层容易发生屈服或断裂,为了防止支撑层在弯折重叠区屈服或断裂,亟需开发新的支撑层结构,以满足曲面屏、折叠屏等显示面板双折、三折、十字形弯折等多向弯折的新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解决了传统的显示面板支撑层设置多方向弯折结构时,在不同弯折方向的弯折区交叉重叠部位容易发生屈服或断裂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交叉弯折区、与所述交叉弯折区相邻的第一弯折区、与所述交叉弯折区相邻的第二弯折区,所述第一弯折区包括第一弯折线,所述第二弯折区包括第二弯折线,所述第一弯折线和所述第二弯折线交叉设置,且所述第一弯折线和所述第二弯折线的交叉处位于所述交叉弯折区内;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面板主体;
支撑板,设置于所述面板主体的一侧,所述支撑板包括位于所述交叉弯折区内的多个降应力桥,任一相邻的两所述降应力桥互相连接,所述降应力桥为中心对称结构,所述降应力桥包括第一子结构和第二子结构,所述第一子结构与所述第二子结构在所述降应力桥的对称中心处交叉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结构包括中心对称排布的两第一支桥,两所述第一支桥在所述降应力桥的对称中心处连接;
所述第二子结构包括中心对称排布的两第二支桥,两所述第二支桥在所述降应力桥的对称中心处连接;
所述第一支桥包括第一弯曲部,所述第二支桥包括第二弯曲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结构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子结构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弯折线的延伸方向成一预设夹角α,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二弯折线的延伸方向成一预设夹角β。
在一实施例中,多个所述降应力桥中,任一相邻两所述降应力桥沿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排列;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任一相邻两所述降应力桥中的两所述第一子结构相连接;
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任一相邻两所述降应力桥中的两所述第二子结构相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夹角α和所述夹角β均为45°,且所述第一弯曲部和所述第二弯曲部均为半圆型。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弯折区内的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条形孔,所述第一条形孔的长边与所述第一弯折线平行;
多个所述第一条形孔包括多个第一条形孔组,多个所述第一条形孔组在所述第一弯折区内沿垂直所述第一弯折线的方向排列设置,所述第一条形孔组包括沿所述第一弯折线延伸方向排布的多个所述第一条形孔,任一相邻的两所述第一条形孔组内的所述第一条形孔交错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弯折区的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条形孔,所述第二条形孔的长边与所述第二弯折线平行;
多个所述第二条形孔包括多个第二条形孔组,多个所述第二条形孔组在所述第二弯折区内沿垂直所述第二弯折线的方向排列设置,所述第二条形孔组包括沿所述第二弯折线延伸方向排布的多个所述第二条形孔,任一相邻的两所述第二条形孔组内的所述第二条形孔交错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条形孔和所述第二条形孔两端部的短边为弧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结构和所述第二子结构形状相同。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交叉弯折区、与所述交叉弯折区相邻的第一弯折区、与所述交叉弯折区相邻的第二弯折区,所述第一弯折区包括第一弯折线,所述第二弯折区包括第二弯折线,所述第一弯折线和所述第二弯折线交叉设置,且所述第一弯折线和所述第二弯折线的交叉处位于所述交叉弯折区内;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面板主体;
支撑板,设置于所述面板主体的一侧,所述支撑板包括位于所述交叉弯折区内的镂空部,所述镂空部在所述面板主体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交叉弯折区在所述面板主体上的正投影。
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弯折区、第二弯折区、以及交叉弯折区,通过在支撑板的交叉弯折区内设置多个降应力桥,任一相邻的两降应力桥互相连接,降应力桥为中心对称结构,降应力桥包括第一子结构和第二子结构,第一子结构与第二子结构在降应力桥的对称中心处交叉设置,由于降应力桥具有不同方向上的子结构,使得其整体分散度高,结构中心对称设置使得降应力桥不同子结构的刚度相同,当显示面板在沿不同的弯折方向弯折时,弯折区内的降应力桥的子结构能够将不同方向弯折应力进行分散,弯折应力分散到降应力桥的第一子结构和第二子结构上后应力值变小,第一子结构和第二子结构的变形小,使得支撑板的交叉弯折区域不容易达到支撑结构材料的屈服应变极限值,则使得支撑板的交叉弯折区能够适应多方向的弯折应力,降低支撑板发生屈服甚至断裂的风险,同时支撑板也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回弹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显示面板的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支撑板位于交叉弯折区内的降应力桥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显示面板的支撑板位于交叉弯折区内的降应力桥排布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支撑板位于交叉弯折区内的降应力桥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支撑板在第二弯折线延伸方向上第二弯折区和交叉弯折区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支撑板位于第一弯折区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目前,曲面屏、折叠屏等显示面板发展迅猛,双折、三折、十字形弯折等多向弯折成为新的需求。显示面板包括显示面板叠构和叠构下方的支撑层,传统的支撑层设置十字形弯折结构时,容易出现弯折困难的问题,在不同弯折方向的弯折区的交叉重叠处,对应的支撑板受到的应力方向不同且弯折应力大,容易导致支撑层容易发生屈服或断裂,为了防止支撑层在弯折重叠区屈服或断裂,亟需开发新的支撑层结构,以满足曲面屏、折叠屏等显示面板双折、三折、十字形弯折等多向弯折的新需求。
请参阅图1~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交叉弯折区A12、与所述交叉弯折区A12相邻的第一弯折区A1、与所述交叉弯折区A12相邻的第二弯折区A2,所述第一弯折区A1包括第一弯折线,所述第二弯折区A2包括第二弯折线,所述第一弯折线和所述第二弯折线交叉设置,且所述第一弯折线和所述第二弯折线的交叉处位于所述交叉弯折区A12内;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面板主体;
支撑板100,设置于所述面板主体的一侧,所述支撑板100包括位于所述交叉弯折区A12内的多个降应力桥103,任一相邻的两所述降应力桥103互相连接,所述降应力桥103为中心对称结构,所述降应力桥103包括第一子结构1031和第二子结构1032,所述第一子结构1031与所述第二子结构1032在所述降应力桥103的对称中心处交叉设置。
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显示面板可以包括第一弯折区A1、第二弯折区A2、第三弯折区等多个弯折区,不同的弯折区相交形成交叉弯折区A12。
具体地,图1中F1为第一弯折线的延伸方向,F2为第二弯折线的延伸方向。
具体地,所述面板主体可以为OLED显示面板。OLED显示面板可以是常规的OLED显示面板,也可以是柔性OLED显示面板。
具体地,如图6所示,图6为支撑板100在第一弯折区A1内的结构示意图,不同的弯折区内一般具有不同的降应力图案,本技术方案中,在具有一条弯折线的弯折区内设有多个长条形孔,长条形孔的长边与对应弯折区的弯折线平行,在显示面板沿该弯折线弯折时能够起到降低显示面板的弯折应力的效果。
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支撑板100在所述交叉弯折区A12内具有至少两个弯折方向,因此,在所述交叉弯折区A12内的支撑板100上设置长条形孔仅能满足一降低一个方向的弯折应力的效果,长条形孔在其他弯折方向上分散度低,镂空后的支撑板100在其他弯折方向上刚度低,非常容易导致交叉弯折区A12内的支撑板100屈服或者断裂,本技术方案中,在支撑板100的交叉弯折区A12内设置多个降应力桥103,任一相邻的两降应力桥103互相连接,支撑板100的交叉弯折区A12内其他位置刻蚀掉,使得多个降应力桥103支撑板100的交叉弯折区A12内形成网状。
具体地,所述降应力桥103包括第一子结构1031和第二子结构1032,降应力桥103为中心对称结构,第一子结构1031和第二子结构1032在降应力桥103的对称中心处交叉连接,所述第一子结构1031和第二子结构1032的形状不作限制,可以为直线型,可以为具有弯曲部的S型,也可以为具有两个弯折点的Z字型等,使得所述降应力桥103的结构至少在两个不同的方向上具有分散度的图形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具体地,所述降应力桥103的子结构个数不做限定,但是至少包括两个子结构,具体可以根据实际的生产工艺需求进行调整。
具体地,所述降应力桥103可以为所述支撑板100通过图案化刻蚀形成。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支撑板100的交叉弯折区A12内设置多个降应力桥103,任一相邻的两降应力桥103互相连接,降应力桥103为中心对称结构,降应力桥103包括第一子结构1031和第二子结构1032,第一子结构1031与第二子结构1032在降应力桥103的对称中心处交叉设置,由于降应力桥103具有不同方向上的子结构,使得其整体分散度高,结构中心对称设置使得降应力桥103不同子结构的刚度相同,当显示面板在沿不同的弯折方向弯折时,弯折区内的降应力桥103的子结构能够将不同方向弯折应力进行分散,弯折应力分散到降应力桥103的第一子结构1031和第二子结构1032上后应力值变小,第一子结构1031和第二子结构1032的变形小,使得支撑板100的交叉弯折区A12域不容易达到支撑结构材料的屈服应变极限值,则使得支撑板100的交叉弯折区A12能够适应多方向的弯折应力,降低支撑板100发生屈服甚至断裂的风险,将降应力桥103设计为中心对称图案,使得降应力桥103在第一子结构1031和第二子结构1032在对称中心的两侧具有相同的结构,使得降应力桥103的第一子结构1031的两支桥具有一致的刚度,进而支撑板100也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回弹性。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子结构1031包括中心对称排布的两第一支桥,两所述第一支桥在所述降应力桥103的对称中心处连接;
所述第二子结构1032包括中心对称排布的两第二支桥,两所述第二支桥在所述降应力桥103的对称中心处连接;
所述第一支桥包括第一弯曲部,所述第二支桥包括第二弯曲部。
具体地,所述第一弯曲部和所述第二弯曲部可以为弧型,也可以为折线型,所述第一弯曲部和所述第二弯曲部的弯曲的弧度不作限定,弯曲的半径可以为等长,即形成半圆,也可以为不等长,即形成椭圆形的部分弧型。
具体地,所述第一支桥/所述第二支桥可以整体为弧型,也可以为直线型连接部-第一弯曲部/第二弯曲部-直线型连接部的组成结构,也可以为直线型连接部-第一弯曲部/第二弯曲部的组成结构,也可以为第一弯曲部/第二弯曲部-直线型连接部的组成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3所示,通过将所述第一支桥或所述第二支桥整体或者部分设置为弧型,使得多个降应力桥103连接后,在第一子结构1031和/或第二子结构1032的延伸方向上形成类似弹簧的结构,进一步分散、缓解来自不同方向的弯折应力,使得交叉弯折区A12的支撑面更加耐弯折,屈服强度高,不易断裂,改用该技术方案,测得的降应力桥103弯曲部的应力最大值为940MPa,远小于支撑层不锈钢材料的屈服应力,弯折时发生屈服和断裂风险较小。
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子结构1031沿第一方向T1延伸,所述第二子结构1032沿第二方向T2延伸,所述第一方向T1与所述第一弯折线的延伸方向成一预设夹角α,所述第二方向T2与所述第二弯折线的延伸方向成一预设夹角β。
具体地,图4中F1为第一弯折线的延伸方向,F2为第二弯折线的延伸方向。
可以理解的是,将第一子结构1031沿第一方向T1延伸,所述第二子结构1032沿第二方向T2延伸,所述第一方向T1与所述第一弯折线的延伸方向成一预设夹角α,所述第二方向T2与所述第二弯折线的延伸方向成一预设夹角β,其中夹角α和夹角β的取值范围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夹角α和夹角β的取值范围在0°~180°之间,当夹角α和夹角β的取值不为0°或180°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分散显示面板沿第一弯折线或第二弯折线弯折时的弯折应力。
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降应力桥103中,任一相邻两所述降应力桥103沿所述第一方向T1或所述第二方向T2排列;
在所述第一方向T1上,任一相邻两所述降应力桥103中的两所述第一子结构1031相连接;
在所述第二方向T2上,任一相邻两所述降应力桥103中的两所述第二子结构1032相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所述第一支桥或所述第二支桥整体或者部分设置为弧型,使得多个降应力桥103连接后,在第一子结构1031和/或第二子结构1032的延伸方向上形成类似弹簧的结构,进一步分散、缓解来自不同方向的弯折应力,使得交叉弯折区A12的支撑面更加耐弯折,屈服强度高,不易断裂。
本实施例中,所述夹角α和所述夹角β均为45°,且所述第一弯曲部和所述第二弯曲部均为半圆型。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4、图5所示,图4为夹角α和所述夹角β均为45°,且所述第一弯曲部和所述第二弯曲部均为半圆型的降应力桥103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该交叉弯折区A12的降应力桥103和支撑板100第二弯折区A2内的部分的连接示意图,图5中,F2为第二弯折线的延伸方向,当所述第一弯折线和所述第二弯折线之间的夹角为90°时,通过将夹角α和所述夹角β取值为45°,使得支撑板100交叉弯折区A12的降应力桥103的第一子结构1031和第二子结构1032分散弯折应力的能力达到最大化,采用该技术方案,测得的降应力桥103弯曲部的应力最大值为1180MPa,远小于支撑层不锈钢材料的屈服应力,弯折时发生屈服和断裂风险不大,同时使得交叉弯折区A12的支撑板100即使同向弯折多次,通过降应力结构和对应的第一弯折线或第二弯折线呈45度夹角,使得降应力桥103的第一子结构1031和第二子结构1032均能够承担一定的弯折应力,延长支撑板100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弯折区A1内的所述支撑板100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条形孔101,所述第一条形孔101的长边与所述第一弯折线平行;
多个所述第一条形孔101包括多个第一条形孔组201,多个所述第一条形孔组201在所述第一弯折区A1内沿垂直所述第一弯折线的方向排列设置,所述第一条形孔组201包括沿所述第一弯折线延伸方向排布的多个所述第一条形孔101,任一相邻的两所述第一条形孔组201内的所述第一条形孔101交错设置。
具体地,图6中F1为第一弯折线的延伸方向。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第一弯折区A1内设置多个第一条形孔101,使得所述支撑板100沿所述第一弯折线弯曲时,支撑板100受到的弯折应力更小。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弯折区A2的所述支撑板100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条形孔102,所述第二条形孔102的长边与所述第二弯折线平行;
多个所述第二条形孔102包括多个第二条形孔102组,多个所述第二条形孔102组在所述第二弯折区A2内沿垂直所述第二弯折线的方向排列设置,所述第二条形孔102组包括沿所述第二弯折线延伸方向排布的多个所述第二条形孔102,任一相邻的两所述第二条形孔102组内的所述第二条形孔102交错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第一弯折区A1内设置多个第一条形孔101,使得所述支撑板100沿所述第一弯折线弯曲时,支撑板100受到的弯折应力更小。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条形孔101和所述第二条形孔102两端部的短边为弧形;
具体地,所述弧形可以为半圆弧或半椭圆弧。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短边设置为半圆弧或半椭圆弧能够有效防止第一条形孔101和第二条形孔102在沿第一弯折线或第二弯折线弯折时应力集中的问题,进一步分散弯折应力。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结构1031和所述第二子结构1032形状相同。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所述第一子结构1031和所述第二子结构1032设置为形状相同,可以都为S型结构,且可以看作第一子结构1031绕所述降应力桥103的对称中心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第二子结构1032,即第一子结构1031和第二子结构1032的弯曲部同为逆时针或同为顺时针绕所述降应力桥103的对称中心绕设,使得降应力桥103整体结构更加均匀,降应力桥103中心对称部位的刚度相等,多个降应力桥103组成的网状结构在弯折后受力分散均匀,整体上使得交叉弯折区A12的支撑板100耐屈服,不易断裂。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交叉弯折区A12、与所述交叉弯折区A12相邻的第一弯折区A1、与所述交叉弯折区A12相邻的第二弯折区A2,所述第一弯折区A1包括第一弯折线,所述第二弯折区A2包括第二弯折线,所述第一弯折线和所述第二弯折线交叉设置,且所述第一弯折线和所述第二弯折线的交叉处位于所述交叉弯折区A12内;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面板主体;
支撑板100,设置于所述面板主体的一侧,所述支撑板100包括位于所述交叉弯折区A12内的镂空部,所述镂空部在所述面板主体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交叉弯折区A12在所述面板主体上的正投影。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镂空部可以理解为将交叉弯折区A12的支撑板100整体挖空,该方案适用于弯折半径较小,弯折区较窄的显示面板。
综上,本发明通过在支撑板100的交叉弯折区A12内设置多个降应力桥103,任一相邻的两降应力桥103互相连接,降应力桥103为中心对称结构,降应力桥103包括第一子结构1031和第二子结构1032,第一子结构1031与第二子结构1032在降应力桥103的对称中心处交叉设置,由于降应力桥103具有不同方向上的子结构,使得其整体分散度高,结构中心对称设置使得降应力桥103不同子结构的刚度相同,当显示面板在沿不同的弯折方向弯折时,弯折区内的降应力桥103的子结构能够将不同方向弯折应力进行分散,弯折应力分散到降应力桥103的第一子结构1031和第二子结构1032上后应力值变小,第一子结构1031和第二子结构1032的变形小,使得支撑板100的交叉弯折区A12域不容易达到支撑结构材料的屈服应变极限值,则使得支撑板100的交叉弯折区A12能够适应多方向的弯折应力,降低支撑板100发生屈服甚至断裂的风险,同时支撑板100也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回弹性。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移动终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交叉弯折区、与所述交叉弯折区相邻的第一弯折区、与所述交叉弯折区相邻的第二弯折区,所述第一弯折区包括第一弯折线,所述第二弯折区包括第二弯折线,所述第一弯折线和所述第二弯折线交叉设置,且所述第一弯折线和所述第二弯折线的交叉处位于所述交叉弯折区内;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面板主体;
支撑板,设置于所述面板主体的一侧,所述支撑板包括位于所述交叉弯折区内的多个降应力桥,任一相邻的两所述降应力桥互相连接,所述降应力桥为中心对称结构,所述降应力桥包括第一子结构和第二子结构,所述第一子结构与所述第二子结构在所述降应力桥的对称中心处交叉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结构包括中心对称排布的两第一支桥,两所述第一支桥在所述降应力桥的对称中心处连接;
所述第二子结构包括中心对称排布的两第二支桥,两所述第二支桥在所述降应力桥的对称中心处连接;
所述第一支桥包括第一弯曲部,所述第二支桥包括第二弯曲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结构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子结构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弯折线的延伸方向成一预设夹角α,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二弯折线的延伸方向成一预设夹角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降应力桥中,任一相邻两所述降应力桥沿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排列;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任一相邻两所述降应力桥中的两所述第一子结构相连接;
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任一相邻两所述降应力桥中的两所述第二子结构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α和所述夹角β均为45°,且所述第一弯曲部和所述第二弯曲部均为半圆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区内的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条形孔,所述第一条形孔的长边与所述第一弯折线平行;
多个所述第一条形孔包括多个第一条形孔组,多个所述第一条形孔组在所述第一弯折区内沿垂直所述第一弯折线的方向排列设置,所述第一条形孔组包括沿所述第一弯折线延伸方向排布的多个所述第一条形孔,任一相邻的两所述第一条形孔组内的所述第一条形孔交错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弯折区的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条形孔,所述第二条形孔的长边与所述第二弯折线平行;
多个所述第二条形孔包括多个第二条形孔组,多个所述第二条形孔组在所述第二弯折区内沿垂直所述第二弯折线的方向排列设置,所述第二条形孔组包括沿所述第二弯折线延伸方向排布的多个所述第二条形孔,任一相邻的两所述第二条形孔组内的所述第二条形孔交错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形孔和所述第二条形孔两端部的短边为弧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结构和所述第二子结构形状相同。
10.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交叉弯折区、与所述交叉弯折区相邻的第一弯折区、与所述交叉弯折区相邻的第二弯折区,所述第一弯折区包括第一弯折线,所述第二弯折区包括第二弯折线,所述第一弯折线和所述第二弯折线交叉设置,且所述第一弯折线和所述第二弯折线的交叉处位于所述交叉弯折区内;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面板主体;
支撑板,设置于所述面板主体的一侧,所述支撑板包括位于所述交叉弯折区内的镂空部,所述镂空部在所述面板主体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交叉弯折区在所述面板主体上的正投影。
CN202111009923.XA 2021-08-31 2021-08-31 显示面板 Active CN1136585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09923.XA CN113658516B (zh) 2021-08-31 2021-08-31 显示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09923.XA CN113658516B (zh) 2021-08-31 2021-08-31 显示面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58516A true CN113658516A (zh) 2021-11-16
CN113658516B CN113658516B (zh) 2023-06-27

Family

ID=784933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09923.XA Active CN113658516B (zh) 2021-08-31 2021-08-31 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5851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30157131A1 (en) * 2020-12-29 2023-05-18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panel an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32078A (zh) * 2018-06-22 2018-12-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装置
CN109523921A (zh) * 2018-12-12 2019-03-26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037662A (zh) * 2020-09-24 2020-12-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显示器支撑件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32078A (zh) * 2018-06-22 2018-12-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装置
CN109523921A (zh) * 2018-12-12 2019-03-26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200194698A1 (en) * 2018-12-12 2020-06-18 Shanghai Tianma AM-OLED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2037662A (zh) * 2020-09-24 2020-12-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显示器支撑件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30157131A1 (en) * 2020-12-29 2023-05-18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panel an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58516B (zh) 2023-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92905B (zh) 支撑结构及显示装置
CN110689813B (zh) 支撑结构及显示装置
CN111312080B (zh) 金属支撑件及柔性显示装置
WO2018040698A1 (zh)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制作方法
CN110992828A (zh) 用于柔性显示装置的支撑基板和柔性显示装置
CN111862820A (zh) 支撑板、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653204B (zh) 应用于柔性显示面板的背板及柔性显示面板
CN113658516A (zh) 显示面板
CN102149927B (zh) 安装装置
US20070115572A1 (en) Device and method of making a device having a meandering layer on a flexible substrate
CN112436039A (zh) 支撑结构、柔性显示装置
CN212411484U (zh) 支撑板、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129756B (zh) 柔性支撑件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212750239U (zh) 一种支撑结构及显示装置
KR100932872B1 (ko) 스파이럴 접촉자
WO2024093273A1 (zh) 触控膜层和触控显示面板
CN214042887U (zh) 柔性支撑板和柔性显示装置
CN115662296A (zh) 折叠显示模组及折叠显示装置
CN212135827U (zh) 可穿戴显示设备用支撑件及可穿戴显示设备
CN109887420B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柔性显示装置
KR101931343B1 (ko) 곡선형 교량 및 곡선형 교량의 비틀림 제어 방법
CN201243406Y (zh) 软性电路板及应用其的液晶显示模块
CN112614431A (zh) 可拉伸载体和可拉伸显示面板
CN112698748A (zh) 一种触摸屏传感器及具有其的触摸屏
CN116110289A (zh) 一种支撑件及显示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