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55948B - 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和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和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55948B
CN113655948B CN202110955397.XA CN202110955397A CN113655948B CN 113655948 B CN113655948 B CN 113655948B CN 202110955397 A CN202110955397 A CN 202110955397A CN 113655948 B CN113655948 B CN 1136559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closed area
user
touch
damag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5539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55948A (zh
Inventor
袁德祥
王晓林
吕士朋
周华
樊国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5539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5594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559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559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559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559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9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dedicated keyboard keys or combinations thereo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8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compensation, e.g. based on parallax, calibration or align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7Interaction techniques to control parameter settings, e.g. interaction with sliders or di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和终端设备,用以解决在触控屏的屏幕损伤后,无法控制终端设备的问题。该方法主要应用于屏幕损伤的终端设备,包括:屏幕损伤后,若检测到对第一实体按键的第一用户操作,对屏幕的触控功能进行检测,确定出触控功能正常的封闭区域;将页面内容映射到所述封闭区域中展示。使用该方法可以达到在屏幕损伤后,终端可以临时使用的目的,解决在触控屏的屏幕损伤后,无法控制终端设备,可能导致终端生命周期异常结束、正常业务无法及时开展的问题。

Description

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和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触控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和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触控屏由于其操作的便利性在很多终端设备中采用。手机也多以触控屏为主,且越来越多。在触控屏遭受外力撞击后,容易导致屏幕损伤。屏幕损伤后不仅影响显示效果,而且可能导致一些区域无法正常进行触控操作。
例如,智能手机跌落后,容易导致屏幕出现裂纹,导致部分触控点无法正常工作。如果在损坏的触控点处正好显示有控件,那么该控件将因无法触控而丧失功能。例如,触控屏碎裂后无法对屏幕显示的解锁键进行操作,浏览的界面中无法翻看控件的内容,这都会对触控屏的使用带来困难。故此,在触控屏的屏幕损伤的前提下,如何控制终端设备有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和终端设备,用以解决在触控屏的屏幕损伤后,无法控制终端设备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屏幕损伤的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屏幕损伤后,若检测到对第一实体按键的第一用户操作,对屏幕的触控功能进行检测,确定出触控功能正常的封闭区域;
将页面内容映射到所述封闭区域中展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屏幕的触控功能进行检测,确定出触控功能正常的封闭区域之后,且在所述将页面内容映射到所述封闭区域中展示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显示所述封闭区域;
响应对第二实体按键的第二用户操作,调整所述封闭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屏幕的触控功能进行检测,确定出触控功能正常的封闭区域,包括:
获取用户在所述屏幕中绘制的多条线条;
根据所述多条线条的触控点,确定出受损伤的触控点位置;
基于受损伤的触控点位置,确定出所述封闭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屏幕的触控功能进行检测,确定出触控功能正常的封闭区域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显示对屏幕的触控功能进行检测的操作示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获取用户在所述屏幕中绘制的多条线条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显示多个屏幕损伤类型;
响应于对第三实体按键的第三用户操作,记录选择的至少一种屏幕损伤类型;
所述基于受损伤的触控点位置,确定出所述封闭区域,包括:
基于受损伤的触控点位置和记录的至少一种屏幕损失类型,确定出所述封闭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获取用户在所述屏幕中绘制的多条线条之前,还包括:
基于选择的屏幕损伤类型,展示与所述屏幕损伤类型对应的多条推荐线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提示取消选择屏幕损伤类型的操作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提示取消展示操作示范的操作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检测到对第一实体按键的第一用户操作,记录应急模式标识;
所述对屏幕的触控功能进行检测,确定出触控功能正常的封闭区域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接收到开机指示,则检查所述应急模式标识;
若检测到所述应急模式标识,则获取所述封闭区域;
将页面内容映射到所述封闭区域中显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检测到所述应急模式标识,所述方法还包括:
提示取消应急模式的操作方式。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显示器、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屏幕显示区域;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终端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终端设备能够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主要是在终端屏幕受损伤后,进入屏幕应急模式,通过对屏幕的触控功能进行检测,确定出一个触控功能正常的封闭区域,再将终端屏幕的内容映射到触控功能正常的封闭区域中。使得在屏幕损伤后,终端可以临时、应急使用,甚至可以继续较长时间使用,解决了在触控屏的屏幕损伤后,无法控制终端设备,可能导致终端生命周期异常结束、正常业务无法及时开展的问题,方便了用户。
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而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介绍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软件结构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进入应急模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开机后进入应急模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对屏幕的触控功能进行检测的操作示范的动画效果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取消操作示范的操作方式的动画效果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触屏功能正常的封闭区域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选择屏幕损伤类型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选择屏幕损伤类型的动画效果图;
图1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取消选择屏幕损伤类型的操作方式的动画效果图;
图11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在屏幕中展示推荐线条的动画效果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受损伤的触控点的位置的动画效果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封闭区域的流程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修正封闭区域的效果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修正封闭区域的流程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页面映射到修正区域的效果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提示退出屏幕应急模式的操作方式的动画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其中,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并且,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文本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暗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触控屏由于其操作的便利性在很多智能终端设备中也频繁被采用。但是触控屏在遭受外力撞击后,容易导致终端屏幕损伤。很小的屏幕损伤区域也可能导致终端不能进行解锁屏幕、接听电话等触控操作,甚至不能导出终端存储的重要资料。目前,各终端厂家对终端屏幕损伤问题造成的使用困难,仍然没有提供对应的解决方案。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和终端设备。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提供的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进行介绍。
本申请的发明构思可概括为:终端屏幕受损伤后,可基于用户操作进入屏幕应急模式,在应急模式下,通过对屏幕的触控功能进行检测,确定出一个触控功能正常的封闭区域,再将终端屏幕的内容映射到触控功能正常的封闭区域中显示。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对屏幕触控功能正常的区域的确定和屏幕内容的显示控制,使得在屏幕损伤后,终端可以临时使用。解决了在触控屏的屏幕损伤后,无法控制终端设备,可能导致终端生命周期异常结束、正常业务无法及时开展的问题。
在介绍完本申请的发明构思之后,下面先对本申请提供的终端设备进行说明。图1示出了一种终端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应该理解的是,图1所示终端设备100仅是一个范例,并且终端设备100可以具有比图1中所示的更多的或者更少的部件,可以组合两个或多个的部件,或者可以具有不同的部件配置。图中所示出的各种部件可以在包括一个或多个信号处理和/或专用集成电路在内的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中实现。
图1中示例性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00的硬件配置框图。如图1所示,终端设备100包括: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110、存储器120、显示单元130、摄像头140、传感器150、音频电路160、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块170、处理器180、蓝牙模块181、以及电源190等部件。
RF电路110可用于在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可以接收基站的下行数据后交给处理器180处理;可以将上行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器件。
存储器1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及数据。处理器18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20的软件程序或数据,从而执行终端设备100的各种功能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1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存储器120存储有使得终端设备100能运行的操作系统。本申请中存储器120可以存储操作系统及各种应用程序,还可以存储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的程序代码。
显示单元1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产生与终端设备10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信号输入,具体地,显示单元130可以包括设置在终端设备100正面的触摸屏131,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例如点击按钮,拖动滚动框等。
显示单元130还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终端设备100的各种菜单的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GUI)。具体地,显示单元130可以包括设置在终端设备100正面的显示屏132。其中,显示屏132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单元130可以用于显示本申请中的映射区域以及终端设备的屏幕显示界面。
其中,触摸屏131可以覆盖在显示屏132之上,也可以将触摸屏131与显示屏132集成而实现终端设备100的输入和输出功能,集成后可以简称触摸显示屏。本申请中显示单元130可以显示应用程序以及对应的操作步骤。
摄像头140可用于捕获静态图像或视频。物体通过镜头生成光学图像投射到感光元件。感光元件可以是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光电晶体管。感光元件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之后将电信号传递给处理器180转换成数字图像信号。
终端设备1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150,比如加速度传感器151、距离传感器152、指纹传感器153、温度传感器154。终端设备100还可配置有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
音频电路160、扬声器161、麦克风162可提供用户与终端设备100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160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161,由扬声器161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终端设备100还可配置音量按钮,用于调节声音信号的音量,还可以用于组合其他按钮,调整封闭区域。另一方面,麦克风16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160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至RF电路110以发送给比如另一终端设备,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120以便进一步处理。
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终端设备100可以通过Wi-Fi模块170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
处理器180是终端设备1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终端设备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20内的软件程序,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20内的数据,执行终端设备1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8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处理器180还可以集成应用处理器和基带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基带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基带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80中。本申请中处理器180可以运行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用户界面显示及触控响应,以及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另外,处理器180与显示单元130耦接。
蓝牙模块181,用于通过蓝牙协议来与其他具有蓝牙模块的蓝牙设备进行信息交互。例如,终端设备100可以通过蓝牙模块181与同样具备蓝牙模块的可穿戴电子设备(例如智能手表)建立蓝牙连接,从而进行数据交互。
终端设备100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190(比如电池)。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8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等功能。终端设备100还可配置有电源按钮,用于终端设备的开机和关机,以及锁屏等功能。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100的软件结构框图。
分层架构将软件分成若干个层,每一层都有清晰的角色和分工。层与层之间通过软件接口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将Android系统分为四层,从上至下分别为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框架层,安卓运行时(Android runtime)和系统库,以及内核层。
应用程序层可以包括一系列应用程序包。
如图2所示,应用程序包可以包括相机,图库,日历,通话,地图,导航,WLAN,蓝牙,音乐,视频,短信息等应用程序。
应用程序框架层为应用程序层的应用程序提供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和编程框架。应用程序框架层包括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
如图2所示,应用程序框架层可以包括窗口管理器,内容提供器,视图系统,电话管理器,资源管理器,通知管理器等。
窗口管理器用于管理窗口程序。窗口管理器可以获取显示屏大小,判断是否有状态栏,锁定屏幕,截取屏幕等。
内容提供器用来存放和获取数据,并使这些数据可以被应用程序访问。所述数据可以包括视频,图像,音频,拨打和接听的电话,浏览历史和书签,电话簿、短信息等。
视图系统包括可视控件,例如显示文字的控件,显示图片的控件等。视图系统可用于构建应用程序。显示界面可以由一个或多个视图组成的。例如,包括短信息通知图标的显示界面,可以包括显示文字的视图以及显示图片的视图。
电话管理器用于提供终端设备100的通信功能。例如通话状态的管理(包括接通,挂断等)。
资源管理器为应用程序提供各种资源,比如本地化字符串,图标,图片,布局文件,视频文件等。
通知管理器使应用程序可以在状态栏中显示通知信息(例如短信息的消息摘要,消息内容),可以用于传达告知类型的消息,可以短暂停留后自动消失,无需用户交互。比如通知管理器被用于告知下载完成,消息提醒等。通知管理器还可以是以图表或者滚动条文本形式出现在系统顶部状态栏的通知,例如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的通知,还可以是以对话窗口形式出现在屏幕上的通知。例如在状态栏提示文本信息,发出提示音,终端设备振动,指示灯闪烁等。
Android Runtime包括核心库和虚拟机。Android runtime负责安卓系统的调度和管理。
核心库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java语言需要调用的功能函数,另一部分是安卓的核心库。
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运行在虚拟机中。虚拟机将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的java文件执行为二进制文件。虚拟机用于执行对象生命周期的管理,堆栈管理,线程管理,安全和异常的管理,以及垃圾回收等功能。
系统库可以包括多个功能模块。例如:表面管理器(surface manager),媒体库(Media Libraries),三维图形处理库(例如:OpenGL ES),2D图形引擎(例如:SGL)等。
表面管理器用于对显示子系统进行管理,并且为多个应用程序提供了2D和3D图层的融合。
媒体库支持多种常用的音频,视频格式回放和录制,以及静态图像文件等。媒体库可以支持多种音视频编码格式,例如:MPEG4,H.264,MP3,AAC,AMR,JPG,PNG等。
三维图形处理库用于实现三维图形绘图,图像渲染,合成,和图层处理等。
2D(一种动画方式)图形引擎是2D绘图的绘图引擎。
内核层是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层。内核层至少包含显示驱动,摄像头驱动,音频驱动,传感器驱动。
下面结合用户操作事件,示例性说明终端设备100软件以及硬件的工作流程。
当触摸屏131接收到触摸操作,相应的硬件中断被发给内核层。内核层将触摸操作加工成原始输入事件(包括触摸坐标,触摸操作的时间戳等信息)。原始输入事件被存储在内核层。应用程序框架层从内核层获取原始输入事件,识别该输入事件,然后触发对终端设备的控制。当触控屏损伤后,局部损伤区域触控功能失效,将导致用户无法通过在该区域通过触控操作触发触控事件。故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对触控功能进行检查然后确定出合适的区域来显示终端设备的页面内容,用户可以在该区域内执行触控操作,且能够触发触控事件。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100可以为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电子设备(例如智能手表)、笔记本电脑以及电视等电子设备。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下面结合附图对此进行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适用于终端设备屏幕受损伤后,对终端设备的控制。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屏幕损伤后,若检测到对第一实体按键的第一用户操作,对屏幕的触控功能进行检测,确定出触控功能正常的封闭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屏幕受损伤后,用户可以通过对第一实体按键的第一用户操作,进入屏幕应急模式。其中,为了保护屏幕正常模式的运行,在进入屏幕应急模式之前需要判断应急模式标识是否存在,具体步骤如图4所示:
在步骤401中,检测到对第一实体按键的第一用户操作,触发屏幕应急模式。然后在步骤402中,判断应急模式标识是否存在,若不存在应急模式标识,则在步骤403中,写入应急模式标识,最后在步骤404中,进入屏幕应急模式,若存在应急模式标识,则直接执行步骤404。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实体按键按照需要可设置为一个或多个按键组合。
在另一实施例中,确定终端开机后进入屏幕应急模式还是屏幕正常模式,也需要对应急模式标识是否存在进行判断。具体可实施为如图5所示的步骤:
在步骤501中,检测到对第一实体按键的第一用户操作之后,记录应急模式标识;在步骤502中,接收到开机指示。之后在步骤503中,检查应急模式标识是否存在,若检测到应急模式标识,则在步骤504中,进入屏幕应急模式,执行之后的操作,若没有检测到应急模式标识,则在步骤505中,进入屏幕正常模式。
由此,本申请通过对第一实体按键的第一用户操作,在终端屏幕损伤后进入屏幕应急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入应急模式之后,会对屏幕的触控功能进行检测,但是新用户不清楚如何对屏幕的触控功能进行检测,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会显示对屏幕的触控功能进行检测的操作示范。如图6所示为进入应急模式之后采用动画的形式向用户展示如何进行触控功能的检测。为了便于用户操作,本申请实施例中,还会向用户展示显示取消操作示范的动画的操作方式。如图7所示,在屏幕中提示在播放动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点击三次音量实体键退出屏幕功检操作是否″,以便于用户可以随时退出屏幕功检示范。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确定受损伤屏幕的最大的可触控的区域,需要对屏幕的触控功能进行检测,确定出触控功能正常的封闭区域,具体可实施为如图8所示的步骤:
在步骤801中,获取用户在屏幕中绘制的多条线条。
其中,为了便于进一步准确的确定出封闭区域来展示页面内容。可以在获取用户在屏幕中绘制的多条线条之前,确定出屏幕损伤类型。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为,屏幕中会显示多个不同的屏幕损伤类型供用户选择,由于触控功能可能异常,故此会提示用户通过实体按键来选择屏幕损伤类型。可实施为如图9所示的步骤:
在进入屏幕应急模式后,会提示用户对屏幕损伤类型进行选择,在步骤901中,提供几种典型的屏幕损伤类型。
在步骤902中,提示用户选择屏幕损伤的类型。
在步骤903中,检测针对第三实体按键操作的用户操作。
在步骤904中,若检测针对第三实体按键操作的用户操作,记录选择的屏幕损伤类型数据并对该屏幕损伤类型进行标记。
在步骤905中,若未检测到针对第三实体按键操作的用户操作,则不记录屏幕损伤类型数据。
如图10所示,图10中的左图展示出了几种可能的屏幕损伤类型供用户选择,用户可以通过第三实体按键来选择屏幕损伤类型。例如用户可以通过加减音量的实体按键来移动焦点,焦点在哪个选项上,用边框包围该选项以便于用户了解焦点位置,然后通过开关按键来选中相应焦点位置的屏幕损伤类型。根据实际情况用户可以选择一种或多种屏幕损伤类型。如图10中的右图所述,用户选择的两种屏幕损伤类型,分别为“左下角损坏″和“中间损坏″。
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提供的选项合适,用户也可以取消选择屏幕损伤类型,故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用户选择屏幕损伤类型的阶段,可以提示用户如何取消选择屏幕损伤类型的操作方式。例如图11a所示的提示用户通过哪些实体按键或实体按键组合来操作取消。当用户不需要选择屏幕损伤类型时,可以根据提示按键退出屏幕损伤类型选择,且不记录屏幕损伤类型。
假若用户选择了屏幕损伤类型,后面可基于选择的屏幕损伤类型在屏幕中展示推荐线条,由此,用户可基于该推荐线条在屏幕上绘制多条线条。例如如图11b所示,假若屏幕损伤类型为左下角损伤,则在屏幕中坐下角位置处多展示几条横向线条和纵向线条,以便于对左下角区域的触控功能进行细致的检查。
实施时,推荐线条可以根据屏幕损伤类型和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例如:全屏划线可推荐线条可以设定为横线11条,纵线5条。如果用户没有选择屏幕损伤类型,那么在用户绘制线条前,不清楚屏幕损伤的区域。这时建议用户全屏画线;如果用户选择屏幕边角,则可以建议用户在选定的屏幕边角绘制线条,其他屏幕损伤类型处理方式类似。
步骤802:根据用户绘制的多条线条的触控点,确定出受损伤的触控点位置。
其中,绘制线条过程中,若用户基本匀速划线,得到的触控点的坐标间的距离是基本相等的,此时如果触控点间的距离较大和/或有较大的线条触控点偏移,如线条方向突变可理解为触控点偏移,则说明线条出现断线点和漂移点,由此可以确定受损伤的触控点位置。如图12所示,出现裂纹的地方会出现触控点断线或漂移,通过上述特征能够检测到损坏的触控点位置。
步骤803:基于受损伤的触控点位置,确定出封闭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基于受损伤的触控点位置寻找最大矩形区域,该最大矩形区域内不包含受损伤的触控点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用户选择了屏幕损伤类型,还可以通过确定的受损伤的触控点位置和记录的至少一种屏幕损伤类型,确定出触控功能正常的封闭区域。例如:如果用户在选择屏幕损伤类型时选择了左下角损伤,同时在用户屏幕功能检测中确定出左下角的受损伤的触控点比较多,则屏幕损伤区域为左下角的可信度较大,确定出的触屏功能正常的封闭区域定会避开屏幕的左下角区域。
其中用户绘制的线条可以是横竖线、斜线、对角线,也可以是回字形线条或是几种线条的组合,均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下面结合图13所示的步骤,以绘制横竖线为例,对确定封闭区域的过程进一步说明。
在步骤1301中,用户横向划线。
在步骤1302中,记录横线受损伤的触控点的坐标。
在步骤1303中,判断是否横向划线完毕,若否,则返回执行步骤1301,若是,则在步骤1304中,用户纵向划线。
其中,若用户可以按键选择划线完毕,也可以通过划线的数量是否达到推荐的线条的数量来判断。若达到推荐线条的数量,则划线完毕,否则判定为未划线完毕。
在步骤1305中,记录纵线受损伤的触控点的坐标。
在步骤1306中,判断是否纵向划线完毕,若否,则返回执行步骤1304,若是,则在步骤1307中,确定封闭区域。
在步骤1308中,判断封闭区域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不满足预设条件,则在步骤1309中,判断是否对第四实体按键触发用户操作,若对第四实体按键触发用户操作,则返回执行步骤1301,若不对第四实体按键触发用户操作,则在步骤1310中,存储封闭区域位置。若满足预设条件,则执行步骤1310。
其中,通过触发第四实体按键可以继续在屏幕上绘制线条。
其中,预设条件可通过封闭区域是否大体匹配屏幕横屏或竖屏显示比来判断。若确定封闭区域的长宽比和屏幕长宽比类似,则确定满足预设条件,否则确定不满足预设条件。
由此,可以通过对屏幕的触控功能的检测,确定出触控功能正常的封闭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自动确定出触控功能正常的封闭区域之后,还可以显示出封闭区域,以便于根据用户需求对封闭区域进行调整,如提示用户可以通过对第二实体按键进行操作来调整显示出来的封闭区域。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为将显示出来的封闭区域作为需要调整的区域,在显示出来的封闭区域面积过小或长宽比不合理的情况下,用户通过对实体按键进行操作,调整屏幕上的线条到合适的位置,调整出合适的封闭区域,将用户修正后的封闭区域进行储存,作为最终确定的封闭区域。如图14为修正后的封闭区域的效果图。其中,显示出来的封闭区域有边线在屏幕边缘的不作调整。调整封闭区域的实施方式可包括如图15所示的步骤:
在步骤1501中,提示用户按键退出修正区域的方式。
在步骤1502中,检测到对第二实体按键的用户操作,调整屏幕上的线条到合适的位置并标识。
在步骤1503中,判断封闭区域是否调整完毕,若完毕,则在步骤1504中进行按键操作确认,若没有调整完毕,则继续执行步骤1502。
其中,若修正后的封闭区域已经调整为合适的尺寸,则调整完毕,否则没有调整为合适的尺寸,则继续调整。
在步骤1505中,存储修正后的封闭区域位置。
由此,用户可以在不影响实际触控操作的条件下,通过实体按键操作,扩大或缩小区域范围或者调整出更合理的显示长宽比,最终确定出更加适合的封闭区域。
步骤302:将页面内容映射到最终确定的封闭区域中展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页面内容缩放到封闭区域尺寸进行展示,缩放的时候为了保持页面不被拉伸,可以按照页面的长宽比进行缩放。
在另一实施例中,页面也可以不进行缩放,展示的时候增加滚动条,用户可以通过滚动条查看页面内容。
当然,当封闭区域较小时,也可以即将页面内容缩放到一定程度同时也添加滚动条帮助用户查看页面内容。
在一些实例中,将页面内容映射到封闭区域展示后,用户可以再封闭区域使用页面中的控件,具体效果如图16所示。封闭区域之外的屏幕区域可以是黑屏,也可以是用户自己设定展示的内容,也可以是默认的画面,例如主页画面,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检测到对第一实体按键的第一用户操作,记录应急模式标识。若没有预先存储的封闭区域,则进行触控功能检查确定出封闭区域后,采用封闭区域展示页面内容并存储该封闭区域。下次开机后,若接收到开机指示,则检查到应急模式标识之后,直接读取预先存储的封闭区域展示页面内容。
当然,开机之后,若检查到应急模式标识,可以提示取消应急模式的操作方式。例如,可以显示如图17所示的页面,提示退出应急模式的操作方式。若用户选择退出应急模式,则可以删除应急模式标识并删除预先存储的封闭区域,之后进入正常模式进行展示。本申请中正常模式是指,按照屏幕触控功能正常,基于屏幕尺寸显示页面内容的模式。应急模式指按照预先确定的封闭区域来展示页面内容。
其中,提示退出应急模式的时机可以根据需求确定,例如在对第一按键的第一用户操作之后,例如,将封闭区域显示出来的时候,例如,将页面映射到确定的封闭区域展示的时候。总之,用户是可以随时退出应急模式。
本申请实施例中各个实体按键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按键组合,只要能够区分不同操作均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例如可以将升高音量键作为第一实体按键,将降低音量键作为第二实体按键,将升高音量键和降低音量键组合起来作为第三实体按键。
当然,用户不仅可以通过实体按键操作还可以在屏幕损伤的情况下,在未确定出封闭区域之前采用语音指令来控制终端设备或者采用机器视觉来控制终端设备。例如语音控制启动应急模式,语音控制选择屏幕损伤类型、语音控制退出应急模式、退出功检操作示范、取消选择屏幕损伤类型等。
基于前文的描述,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对屏幕的触控功能进行检测,和对触控功能正常的封闭区域的确定,再将终端屏幕的内容映射到触控功能正常的封闭区域中显示,最终解决了在触控屏的屏幕损伤后,无法控制终端设备,可能导致终端生命周期异常结束、正常业务无法及时开展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之间的相似部分相互参见即可,以上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本申请总的构思下的几个示例,并不构成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依据本申请方案所扩展出的任何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此外,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申请方法的操作,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操作,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操作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地或备选地,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和/或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终端设备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的方法、终端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屏幕损伤的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屏幕损伤后,若检测到对第一实体按键的第一用户操作,对屏幕的触控功能进行检测,确定出触控功能正常的封闭区域;其中,所述对屏幕的触控功能进行检测,确定出触控功能正常的封闭区域,包括:获取用户在所述屏幕中绘制的多条线条;根据所述多条线条的触控点,确定出受损伤的触控点位置;基于受损伤的触控点位置,确定出所述封闭区域;若所述线条为横竖线,则确定出所述封闭区域,包括:获取用户在所述屏幕中绘制的多条横线;记录多条横线受损伤的触控点的坐标;若确定所述多条横线绘制完毕,则获取用户在所述屏幕中绘制的多条竖线;记录多条竖线受损伤的触控点的坐标;若确定所述多条竖线绘制完毕,则确定封闭区域;判断所述封闭区域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所述封闭区域不满足预设条件,则判断是否对第四实体按键触发用户操作,若对第四实体按键触发用户操作,则继续获取用户在所述屏幕中绘制的多条横线之后的步骤,直至不对第四实体按键触发用户操作或者所述封闭区域满足所述预设条件;若不对第四实体按键触发用户操作,或者所述封闭区域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则存储封闭区域位置,得到触控功能正常的封闭区域;所述预设条件为所述封闭区域与所述屏幕的横屏显示比匹配,或,所述封闭区域与所述屏幕的竖屏显示比匹配;
将页面内容映射到所述封闭区域中展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屏幕的触控功能进行检测,确定出触控功能正常的封闭区域之后,且在所述将页面内容映射到所述封闭区域中展示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显示所述封闭区域;
响应对第二实体按键的第二用户操作,调整所述封闭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屏幕的触控功能进行检测,确定出触控功能正常的封闭区域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显示对屏幕的触控功能进行检测的操作示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用户在所述屏幕中绘制的多条线条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显示多个屏幕损伤类型;
响应于对第三实体按键的第三用户操作,记录选择的至少一种屏幕损伤类型;
所述基于受损伤的触控点位置,确定出所述封闭区域,包括:
基于受损伤的触控点位置和记录的至少一种屏幕损失类型,确定出所述封闭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用户在所述屏幕中绘制的多条线条之前,还包括:
基于选择的屏幕损伤类型,展示与所述屏幕损伤类型对应的多条推荐线条。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提示取消选择屏幕损伤类型的操作方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检测到对第一实体按键的第一用户操作,记录应急模式标识;
所述对屏幕的触控功能进行检测,确定出触控功能正常的封闭区域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接收到开机指示,则检查所述应急模式标识;
若检测到所述应急模式标识,则获取所述封闭区域;
将页面内容映射到所述封闭区域中显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检测到所述应急模式标识,所述方法还包括:
提示取消应急模式的操作方式。
9.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器、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屏幕显示区域;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
CN202110955397.XA 2021-08-19 2021-08-19 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和终端设备 Active CN1136559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55397.XA CN113655948B (zh) 2021-08-19 2021-08-19 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和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55397.XA CN113655948B (zh) 2021-08-19 2021-08-19 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和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55948A CN113655948A (zh) 2021-11-16
CN113655948B true CN113655948B (zh) 2024-07-30

Family

ID=78492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55397.XA Active CN113655948B (zh) 2021-08-19 2021-08-19 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和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55948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28688A (zh) * 2019-01-23 2019-05-3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屏幕损坏处理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583981A (zh) * 2020-12-29 2021-03-30 华勤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碎屏后的显示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07804B2 (en) * 2014-01-07 2015-12-08 Lenovo Enterprise Solutions PTE.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ltering interactive element placement based around damaged regions on a touchscreen device
CN105630643B (zh) * 2015-08-26 2019-12-1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屏幕显示方法、屏幕显示装置和终端
KR20170074371A (ko) * 2015-12-22 2017-06-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08762568B (zh) * 2018-05-31 2022-02-2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触摸屏的断线修复方法、装置和家用电器
CN113127272B (zh) * 2019-12-31 2024-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屏幕检测方法和屏幕检测的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28688A (zh) * 2019-01-23 2019-05-3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屏幕损坏处理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583981A (zh) * 2020-12-29 2021-03-30 华勤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碎屏后的显示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55948A (zh) 2021-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67456A (zh) 通信终端及多窗口模式下的显示方法
CN111343339A (zh) 移动终端及其图像显示方法
CN112835472B (zh) 通信终端及显示方法
CN111274564A (zh) 通信终端及分屏模式下的应用解锁方法
CN114020379B (zh) 一种终端设备、信息反馈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2099892B (zh) 一种通信终端及快速扫描二维码的方法
CN113038141B (zh) 视频帧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2163033B (zh) 移动终端及其出行清单的显示方法
CN111726605B (zh) 一种解像力确定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489429B (zh) 一种终端设备、长截屏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1273849A (zh) 通信终端以及屏幕解锁方法
CN113655948B (zh) 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4594894B (zh) 界面元素的标记方法及终端设备、存储介质
CN114546219B (zh) 图片列表的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3641431B (zh) 二维码的增强显示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1163220B (zh) 一种显示方法、通信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000411B (zh) 移动终端及其录音通道占用信息的显示方法
CN113642010B (zh) 一种获取扩展存储设备数据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3760164A (zh) 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操作的响应方法
CN115277937B (zh) 待办事项的显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4067758A (zh) 移动终端及其图像显示方法
CN111258699B (zh) 一种页面显示方法及通信终端
CN111159734A (zh) 通信终端及多应用数据互访处理方法
CN115277940B (zh) 通知消息的提示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536387B (zh) 一种检测内核数据完整性的终端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after: 266071 Shandong city of Qingdao province Jiangxi City Road No. 11

Applicant after: Qingdao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071 Shandong city of Qingdao province Jiangxi City Road No. 11

Applicant before: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