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54231B - 接水盘组件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接水盘组件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54231B
CN113654231B CN202110939437.1A CN202110939437A CN113654231B CN 113654231 B CN113654231 B CN 113654231B CN 202110939437 A CN202110939437 A CN 202110939437A CN 113654231 B CN113654231 B CN 1136542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receiving
water
opening
receiving part
refriger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3943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54231A (zh
Inventor
曾若维
钟安富
王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3943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5423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542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542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542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542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24F13/2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f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接水盘组件,包括:第一接水部,被配置为收集上方落下的冷凝水;第二接水部,设置于第一接水部下方,包括容纳空间,顶部设有与第一接水部连通的第一开口,第一侧壁设有第二开口;其中,第一开口被配置为供冷媒接管伸入容纳空间,第二开口被配置为供冷媒接管从容纳空间伸出。本申请使第一接水部来收集上方落下的冷凝水,使冷媒接管穿过第二接水部,这样冷媒接管上形成的冷凝水能够落入第二接水部内被收集起来,无需在第一接水部与冷媒接管之间,以及第二接水部与冷媒接管之间进行密封。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空调器。

Description

接水盘组件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接水盘组件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内部通常设置有冷媒接管,冷媒接管内部是冷源,外部是室内空气。在空调运行过程中,冷媒接管与空气交接处冷热交替,很容易产生冷凝水,该部分冷凝水如不收集处理,也会对空调运行造成影响。
有的空调会将冷媒接管上的冷凝水引流到接水盘内,通过接水盘收集该部分冷凝水,或者,使冷媒接管穿过接水盘,在接水盘上冷媒接管穿越的地方开孔,再用挡板与密封胶密封,使冷媒接管上产生的冷凝水不能通过冷媒接管流到接水盘外。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冷媒接管在穿过接水盘时需要与接水盘之间进行密封,如密封效果较差很容易导致冷媒接管上的冷凝水从接水盘与冷媒接管之间的缝隙中漏出。
发明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接水盘组件,能够充分收集冷媒接管上产生的冷凝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水盘组件包括:
第一接水部,被配置为收集上方落下的冷凝水;
第二接水部,设置于第一接水部下方,包括容纳空间,顶部设有与第一接水部连通的第一开口,第一侧壁设有第二开口;
其中,第一开口被配置为供冷媒接管伸入容纳空间,第二开口被配置为供冷媒接管从容纳空间伸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接水部的底部围绕第一开口设有隔水围挡,冷媒接管从隔水围挡围成的区域内穿过并伸入容纳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侧壁包括:
挡板,设置于第二开口的下部,上侧边朝向第二接水部内部倾斜。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水盘组件还包括:
连接管,与第一接水部的底部连通,用于排出第一接水部内的冷凝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管的一端与第一接水部的底部连通,另一端与第二接水部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管与第二接水部的连通处的高度低于第二开口的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接水部设有排水口,排水口与排水管连通。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冷媒接管,以及如上述的接水盘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媒接管包括:
伸入部,从第一开口伸入第二接水部;
第一折弯部,与伸入部连接,且位于第二接水部内;
第二折弯部,与第一折弯部连接,且部分管段从第二开口伸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接水部还包括:
第二侧壁,与第一侧壁位置相对;
其中,伸入部与第一侧壁的距离为d1,伸入部与第二侧壁的距离为d2,d1>d2。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接水盘组件及空调器,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使第一接水部来收集上方落下的冷凝水,使冷媒接管通过第一开口向下延伸至位于第一接水部下方的第二接水部内,然后从第二接水部第一侧壁上的第二开口伸出第二接水部,这样冷媒接管上形成的冷凝水能够落入第二接水部内被收集起来,无需在第一接水部与冷媒接管之间,以及第二接水部与冷媒接管之间进行密封。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接水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接水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接水盘组件的侧剖视图。
附图标记:
10、第一接水部;110、隔水围挡;120、围挡件;20、第二接水部;210、第一开口;220、第二开口;230、挡板;240、第三侧壁;30、冷媒接管;310、伸入部;320、第一折弯部;330、第二折弯部;40、连接管;50、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水箱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水箱、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水箱、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结合图1、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水盘组件,包括第一接水部10和第二接水部20,第一接水部10被配置为收集上方落下的冷凝水;第二接水部20设置于第一接水部10下方,包括容纳空间,顶部设有与第一接水部10连通的第一开口210,第一侧壁设有第二开口220;其中,第一开口210被配置为供冷媒接管30伸入容纳空间,第二开口220被配置为供冷媒接管30从容纳空间伸出。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接水盘组件,使第一接水部10来收集上方落下的冷凝水,使冷媒接管30通过第一开口210向下延伸至位于第一接水部10下方的第二接水部20内,然后从第二接水部20第一侧壁上的第二开口220伸出第二接水部20,这样冷媒接管30上形成的冷凝水能够落入第二接水部20内被收集起来,无需在第一接水部10与冷媒接管30之间,以及第二接水部20与冷媒接管30之间进行密封。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接水盘组件,能够使冷媒接管30在设置时穿过第一接水部10,并且仍然能够有效收集冷媒接管30上产生的冷凝水。
在实际应用中,接水盘组件设置在空调器内,通常位于蒸发器的下方,在空调进行制冷时,蒸发器能够产生冷凝水,冷凝水向下滴落能够落入接水盘组件上。第一接水部10可用于盛接位于其上方的蒸发器滴落的冷凝水。
可选地,第一接水部10为盘状,第二接水部20为盒状,第一接水部10的接水面积大于第二接水部20的接水面积。在空调器运行制冷时,蒸发器上形成的冷凝水水量大于冷媒接管30的冷凝水水量,使第一接水部10为盘状且接水面积较大,能够充分收集蒸发器上滴落的冷凝水;使第二接水部20为盒装,且接水面积较小,也能够有效收集到冷媒接管30上形成的冷凝水。
可选地,第一开口210为圆形、矩形或椭圆形。可以设置圆形、矩形或椭圆形的第一开口210,以使第二接水部20与第一接水部10连通。
可选地,第二开口220为圆形或矩形。圆形或矩形的第二开口220都能够使冷媒接管30从容纳空间伸出。
可选地,冷媒接管30的横截面为圆形,第二开口220为圆形且直径大于冷媒接管30的横截面,冷媒接管30从第二开口220伸出,第二开口220与冷媒接管30的外表面相接触。这样,第二开口220与冷媒接管30的外表面之间的空隙较小,在第一接水部10的冷凝水沿着第二接水部20的侧壁向下流动时,能够尽量减少冷凝水从第二开口220处渗出的可能性。
可选地,冷媒接管30和第二开口220之间设置有密封件。设置密封件能够有效阻止第一接水部10内的冷凝水从第二开口220处渗出。
可选地,冷媒接管30穿过第一开口210的非中心位置。这样,有利于冷媒接管30在容纳空间内具有较长的延伸路径,以收集冷媒接管30上更多的冷凝水。冷媒接管30穿过第一开口210的非中心位置,例如,冷媒接管30从靠近第一开口210的一个侧边的位置穿过。
可选地,第一开口210以及第二接水部20靠近第一接水部10的一侧设置。这样,能够使第一接水部10的中央区域主要盛接来自蒸发器的冷凝水,减少蒸发器的冷凝水直接落入第二接水部20的概率。
可选地,第二接水部20以焊接的方式与第一接水部10的底部固定。这样,使第二接水部20与第一接水部10牢固稳定地连接。
可选地,冷媒接管30伸出容纳空间的部分管段的外部设置有保温棉。保温棉可以包裹在冷媒接管30的外侧。这样,能够防止冷媒接管30伸出容纳空间的部分管段产生冷凝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接水部10的底部围绕第一开口210设有隔水围挡110,冷媒接管30从隔水围挡110围成的区域内穿过并伸入容纳空间。
隔水围挡110能够阻止第一接水部10内的冷凝水通过第一开口210向第二接水部20内流动,仅使冷媒接管30上的冷凝水通过第一开口210被第二接水部20收集。冷媒接管30上的冷凝水能够沿着冷媒接管30的管壁向下流动,经过第一开口210进入第二接水部20。
若未设置隔水围挡110,则第一接水部10内的冷凝水在通过第一开口210后将沿着第二接水部20的侧壁向下流动并在第二接水部20的底部汇集。在未设置隔水围挡110的情况下,第二接水部20的第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开口220,若第二开口220的口径大小远大于冷媒接管30的管径,则第一接水部10流入的冷凝水可能通过第二开口220流至第二接水部20的外部,导致第二接水部20对冷凝水的收集效果变差。设置了隔水围挡110后,阻止第一接水部10内的冷凝水通过第一开口210进入第二接水部20,这样,可以在第二接水部20的第一侧壁上设置第二开口220,而无需担心第一接水部10内的冷凝水通过第二开口220流出。
由于冷媒接管30是穿过第一接水部10以及第一开口210,冷媒接管30上的冷凝水是沿着冷媒接管30的管壁向下流动,并未沿着第一侧壁向下流动,因此,即便第二接水部20的第一侧壁上设置第二开口220,冷凝水也不会通过第二开口220流至第二接水部20的外部。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接水盘组件,能够使冷媒接管30上形成的冷凝水被第二接水部20充分收集,并可以在第二接水部20的侧壁上设置第二开口220以使冷媒接管30从容纳空间伸出,以及使第二接水部20的底部收集冷凝水。
对于第一接水部10内的冷凝水,可以通过设置其它的排水管50道将其排出。例如,第一接水部10的底部与排水管50连通,排水管50将冷凝水排放至接水盘组件的外部。
可选地,隔水围挡110焊接固定在第一接水部10的底部。这样,能够使隔水围挡110牢固稳定。可选地,第一接水部10包括底板和设置于底板外周的围挡件120,围挡件120与底板围成用于收集冷凝水的收集空间。可选地,隔水围挡110、底板和围挡件120形成接水框。接水框中的冷凝水通过排水管50排放。
可选地,隔水围挡110的高度大于或等于第一接水部10的围挡件120高度或最大储水高度。这样,能够防止第一接水部10内的冷凝水漫过隔水围挡110,从而阻止该部分冷凝水通过第一开口210进入第二接水部20。
可选地,第一接水部10、第二接水部20和隔水围挡110的材质为防腐蚀材料。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其被冷凝水所腐蚀。
结合图2、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侧壁包括挡板230,挡板230设置于第二开口220的下部,上侧边朝向第二接水部20内部倾斜。
第二开口220能够使冷媒接管30从容纳空间内伸出,在容纳空间内位于第二开口220以下的空间即容纳空间的下部空间,能够收集并存放冷凝水。在第二开口220的下部设置挡板230,能够将冷凝水限制在容纳空间的下部空间,使挡板230的上侧边朝向第二接水部20内部倾斜,能够对下部空间形成一定的包裹效果,在冷凝水的水位到达第二开口220位置时,受到挡板230的包裹,难以漫过挡板230,暂时不会从第二开口220处流出。
可选地,倾斜的角度为45°~60°。这样,对容纳空间的下部空间形成的围挡效果较好,能够有效防止冷凝水漫过围挡。
可选地,第二开口220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冷媒接管30的支架。通过设置支架,能够使冷媒接管30更加牢固稳定,避免其晃动不稳。
结合图1、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水盘组件还包括连接管40,连接管40与第一接水部10的底部连通,用于排出第一接水部10内的冷凝水。通过连接管40,能够将第一接水部10内的冷凝水排出。可选地,连接管40的外侧设置有加热件。通过加热件对连接管40进行加热,能够将蒸发器上掉落的霜层进行融化,有效避免霜层阻塞连接管40,使冷凝水在连接管40内流动畅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管40的一端与第一接水部10的底部连通,另一端与第二接水部20连通。
可以将连接管40一端与第一接水部10的底部连通,另一端与第二接水部20连通,这样,可以将第一接水部10内的冷凝水输送至第二接水部20内,以便于集中处理。
可选地,连接管40从第一接水部10底部向下竖直延伸,然后水平弯折,与第二接水部20连通。这样,可以保持冷凝水在连接管40内的顺畅流动,并将第一接水部10的冷凝水输送至第二接水部20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水盘组件包括:第一接水部10、第二接水部20和连接管40,第一接水部10被配置为收集上方落下的冷凝水;第二接水部20设置于第一接水部10下方,包括容纳空间,顶部设有与第一接水部10连通的第一开口210,第一侧壁设有第二开口220;其中,第一开口210被配置为供冷媒接管30伸入容纳空间,第二开口220被配置为供冷媒接管30从容纳空间伸出;第一接水部10的底部围绕第一开口210设有隔水围挡110,冷媒接管30从隔水围挡110围成的区域内穿过并伸入容纳空间;连接管40与第一接水部10的底部连通,用于排出第一接水部10内的冷凝水,连接管40的一端与第一接水部10的底部连通,另一端与第二接水部20连通。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接水盘组件,使第一接水部10来收集上方落下的冷凝水,使冷媒接管30通过第一开口210向下延伸至位于第一接水部10下方的第二接水部20内,然后从第二接水部20第一侧壁上的第二开口220伸出第二接水部20,这样冷媒接管30上形成的冷凝水能够落入第二接水部20内被收集起来,无需在第一接水部10与冷媒接管30之间,以及第二接水部20与冷媒接管30之间进行密封。连接管40一端与第一接水部10的底部连通,另一端与第二接水部20连通,这样,可以将第一接水部10内的冷凝水输送至第二接水部20内,以便于集中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管40与第二接水部20的连通处的高度低于第二开口220的高度。对连接管40与第二接水部20的连通处进行位置限定,使其低于第二开口220的高度,这样,能够避免冷凝水从第二开口220处流出,并使连接管40流出的冷凝水尽快到达第二接水部20的底部。
可选地,连接管40与第二接水部20的连通处位于第三侧壁240。第二开口220位于第一侧壁,连通处位于第三侧壁240,合理利用第二接水部20的各部分区域对连接管40和连通处进行布局,使其整体结构紧凑,又避免互相影响。可选地,第三侧壁240与第一侧壁相邻。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接水部20设有排水口,排水口与排水管50连通。将排水管50与排水口连通,对第二接水部20内收集的冷凝水进行排出。可选地,排水管50设置于第二接水部20的底部,这样,便于将第二接水部20内的冷凝水排出。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冷媒接管30,以及上述的接水盘组件。空调器通过该接水盘组件,收集蒸发器落下的冷凝水,使冷媒接管30通过第一开口210向下延伸至位于第一接水部10下方的第二接水部20内,然后从第二接水部20第一侧壁上的第二开口220伸出第二接水部20,这样冷媒接管30上形成的冷凝水能够落入第二接水部20内被充分收集,且无需在第一接水部10与冷媒接管30之间,以及第二接水部20与冷媒接管30之间进行密封。
结合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媒接管30包括:伸入部310、第一折弯部320和第二折弯部330,伸入部310从第一开口210伸入第二接水部20;第一折弯部320与伸入部310连接,且位于第二接水部20内;第二折弯部330与第一折弯部320连接,且部分管段从第二开口220伸出。
冷媒接管30通过伸入部310伸入从第一开口210伸入第二接水部20,通过第一折弯部320和第二折弯部330的折弯配合,实现从第二接水部20中穿过并从第二开口220伸出的效果。伸入部310、第一折弯部320和第二折弯部330上产生的冷凝水能够被第二接水部20收集。
可选地,伸入部310竖直向下延伸,第一折弯部320先竖直向下延伸,然后折弯并向第二开口220延伸,第二折弯部330与第一折弯部320连接并向第二开口220延伸,在伸出第二开口220之后折弯并竖直向下延伸。通过伸入部310能够使冷媒接管30向着第二接水部20内伸入,通过第一折弯部320和第二折弯部330使冷媒接管30能够在第二接水部20内形成迂回转弯,有利于第二接水部20收集其上形成的冷凝水。
可选地,第一折弯部320的折弯角度小于90°。这样,使其上的冷凝水更容易向下滴落。
可选地,第一折弯部320和第二折弯部330的折弯处通过圆角过度。这样,能够使冷媒接管30过度更加平滑,使其内部冷媒流动顺畅,并使其外部的冷凝水流动顺畅,易于滴落。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接水部20还包括第二侧壁,第二侧壁与第一侧壁位置相对;其中,伸入部310与第一侧壁的距离为d1,伸入部310与第二侧壁的距离为d2,d1>d2。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接水盘组件,使伸入部310相比第一侧壁更靠近第二侧壁设置,这样,能够使冷媒接管30在第二接水部20内具有较长的延伸长度,并具有较少的折弯,使第二接水部20收集冷媒接管30较长管段部分的冷凝水,使冷媒接管30内的冷媒顺畅流动,不会因折弯过多而流动受阻。
可选地,d1:d2=3:1~5:1。采用该比例进行设置,可以使冷媒接管30在第二接水部20内延伸的距离较长并具有较少的折弯,使冷媒接管30内的冷媒顺畅流动,不会因折弯过多而流动受阻。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9)

1.一种接水盘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水部,被配置为收集上方蒸发器落下的冷凝水;
第二接水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接水部下方,包括容纳空间,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一接水部连通的第一开口,第一侧壁设有第二开口;
其中,所述第一开口被配置为供冷媒接管伸入所述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开口被配置为供所述冷媒接管从所述容纳空间伸出;
所述第一接水部的底部围绕所述第一开口设置有隔水围挡,所述冷媒接管从所述隔水围挡围成的区域内穿过并伸入到所述容纳空间内;
所述冷媒接管在所述第二接水部的所述容纳空间内具有第一折弯部,以使所述冷媒接管上形成的冷凝水能够落入所述第二接水部内被收集起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水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包括:
挡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开口的下部,上侧边朝向所述第二接水部内部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水盘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连接管,与所述第一接水部的底部连通,用于排出所述第一接水部内的冷凝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水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接水部的底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接水部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水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与所述第二接水部的连通处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开口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水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水部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与排水管连通。
7.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媒接管,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接水盘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接管包括:
伸入部,从所述第一开口伸入所述第二接水部;
第二折弯部,与所述第一折弯部连接,且部分管段从所述第二开口伸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水部还包括:
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位置相对;
其中,所述伸入部与所述第一侧壁的距离为d1,所述伸入部与所述第二侧壁的距离为d2,d1>d2。
CN202110939437.1A 2021-08-16 2021-08-16 接水盘组件及空调器 Active CN1136542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39437.1A CN113654231B (zh) 2021-08-16 2021-08-16 接水盘组件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39437.1A CN113654231B (zh) 2021-08-16 2021-08-16 接水盘组件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54231A CN113654231A (zh) 2021-11-16
CN113654231B true CN113654231B (zh) 2022-11-22

Family

ID=78491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39437.1A Active CN113654231B (zh) 2021-08-16 2021-08-16 接水盘组件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54231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0028678A (ko) * 2001-09-25 2003-04-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101589908A (zh) * 2008-05-28 2009-12-02 株式会社东芝 加热烹调器
CN102003785A (zh) * 2010-12-28 2011-04-06 无锡特可思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移动空调的冷凝水处理系统
JP2012247131A (ja) * 2011-05-27 2012-12-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機
CN204100527U (zh) * 2014-08-15 2015-01-14 格力电器(芜湖)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防水结构及空调器
CN105805907A (zh) * 2016-05-09 2016-07-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风道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9724159A (zh) * 2019-02-25 2019-05-0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的换热部件及空调室内机
WO2019088777A1 (ko) * 2017-11-02 2019-05-09 주식회사 경동나비엔 응축수 트랩장치
CN110701773A (zh) * 2018-07-10 2020-01-17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接水装置及座吊式空调
CN211345576U (zh) * 2019-12-31 2020-08-2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换热器的边板、换热器及窗式空调器
CN112178902A (zh) * 2020-10-16 2021-01-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过孔承接结构及包含其的接水盘
CN112815397A (zh) * 2021-01-08 2021-05-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0028678A (ko) * 2001-09-25 2003-04-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101589908A (zh) * 2008-05-28 2009-12-02 株式会社东芝 加热烹调器
CN102003785A (zh) * 2010-12-28 2011-04-06 无锡特可思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移动空调的冷凝水处理系统
JP2012247131A (ja) * 2011-05-27 2012-12-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機
CN204100527U (zh) * 2014-08-15 2015-01-14 格力电器(芜湖)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防水结构及空调器
CN105805907A (zh) * 2016-05-09 2016-07-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风道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WO2019088777A1 (ko) * 2017-11-02 2019-05-09 주식회사 경동나비엔 응축수 트랩장치
CN110701773A (zh) * 2018-07-10 2020-01-17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接水装置及座吊式空调
CN109724159A (zh) * 2019-02-25 2019-05-0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的换热部件及空调室内机
CN211345576U (zh) * 2019-12-31 2020-08-2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换热器的边板、换热器及窗式空调器
CN112178902A (zh) * 2020-10-16 2021-01-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过孔承接结构及包含其的接水盘
CN112815397A (zh) * 2021-01-08 2021-05-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54231A (zh) 2021-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992171A (en) Heat exchanger for evaporating cooling refrigeration system
EP3633279B1 (en) Unit device for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US4280556A (en) Heat exchanger-tank assembly for hot water heating system
CN113654231B (zh) 接水盘组件及空调器
JP3669337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空調ユニット
CN113776185A (zh) 中间接水盘及分段式蒸发器
CA2316476C (en) Apparatus for minimizing refrigerant usage
JP2022524763A (ja) ヒートポンプ用室外ユニット
CN108954535B (zh) 角型架、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0645694A (zh) 接水盘以及空调
JPH04366377A (ja) 気液分離器
EP0685698A1 (en) Heat exchangers
CA1123692A (en) Heat exchanger
CN110906636A (zh) 制冷器具
CN209857488U (zh) 一种制冷设备的排水装置及制冷设备
CN109564013A (zh) 空调机的室外机
CN213873150U (zh) 空调机组用排水结构及空调机组
CN218544977U (zh) 接水盘和制冷设备
CN220061958U (zh) 淋水装置、排水设备及空调
CN215571155U (zh) 一种空调集水盘装置
CN215373083U (zh) 一种冷柜
CN218119995U (zh)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20669894U (zh) 冰箱
CN216308066U (zh) 一种模块机的接水结构及具有其的模块机
CN216522587U (zh) 一种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