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50397A - 一种复合板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板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50397A
CN113650397A CN202111087995.6A CN202111087995A CN113650397A CN 113650397 A CN113650397 A CN 113650397A CN 202111087995 A CN202111087995 A CN 202111087995A CN 113650397 A CN113650397 A CN 1136503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ue
conveying device
board
convey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8799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志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zhou Yida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anzhou Yida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zhou Yida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anzhou Yida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8799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50397A/zh
Publication of CN1136503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50397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using adhesi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5/00Details of spraying plant or spray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ccessories
    • B05B15/50Arrangements for cleaning; 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deposits, drying-out or blockage; 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improper discharge caused by the presence of foreign matter
    • B05B15/55Arrangements for cleaning; 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deposits, drying-out or blockage; 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improper discharge caused by the presence of foreign matter using cleaning flui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05C1/00 - B05C9/00
    • B05C11/10Storage, supply or control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Recovery of excess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13/00Means for manipulating or holding work, e.g. for separate articles
    • B05C13/02Means for manipulating or holding work, e.g. for separate articles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5/00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0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heating metho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sing technique, e.g. using action of vacuum or fluid pressu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Veneer Processing And Manufacture Of Plywoo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板生产线,包括进板输送装置和第一喷胶机,所述第一喷胶机的一侧同时衔接有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旁设置有合板装置,且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远离所述第一喷胶机的一端衔接有第一热压机,所述第一热压机旁并排布置有第二热压机,所述第二热压机相对靠近所述第一喷胶机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将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上的复合板运送到所述第二热压机上的进板摆渡车。通过将输送装置设置在第一喷胶机的两侧,与传统技术方案中直接让输送装置穿过喷胶机的方案相比,不会出现因胶水滴落到输送装置上而影响喷胶质量,也避免了需要对输送装置进行频繁清洗,喷胶质量相对较好且生产效率相对较高。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板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板生产设备,尤其是一种复合板生产线。
背景技术
复合板是一种由具有不同功能的不同材料分层构成的板,根据其材质一般可分为金属复合板、彩钢复合板和岩棉复合板等等。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彩钢复合板生产线,其包括顶板输送装置和底板输送装置,顶板输送装置和底板输送装置沿输送方向分别依次设置有放料装置、成型装置,顶板输送装置和底板输送装置位于各自的成型装置后部还设置有喷胶装置;其还包括依次设置的翻板装置、压合装置,压合装置用于将组装好的彩钢复合板加热压合。然而,上述复合板生产线直接将喷胶装置设置在输送装置上,但是喷胶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胶水滴落到输送装置上,需要频繁清洗以避免输送装置上的胶水污染复合板的非喷胶面而影响喷胶质量,生产效率相对较低;此外,由于压合装置工作时需要压住复合板一段时间以保证热量传递,进而实现压合定型,耗时相对较长,但是,前序的喷胶和翻板等工序,通常可以实现连续作业或短时间间断作业,耗时相对较短,因此需要停机等待压合装置,不仅影响生产效率,而且容易导致喷胶装置的出胶部位胶水固化,影响喷胶质量。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对复合板生产线的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胶质量相对较好且生产效率相对较高的复合板生产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板生产线,包括两个并排布置的进板输送装置,还包括同时与两个所述进板输送装置衔接的第一喷胶机,所述第一喷胶机远离两个所述进板输送装置的一侧同时衔接有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和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分别与两个所述进板输送装置一一对应布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旁设置有用于将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上的板材复合在位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上的板材上的合板装置,且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远离所述第一喷胶机的一端衔接有第一热压机,所述第一热压机旁并排布置有第二热压机,所述第二热压机相对靠近所述第一喷胶机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将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上的复合板运送到所述第二热压机上的进板摆渡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热压机和所述第二热压机远离所述第一喷胶机的一端分别衔接有收板输送装置,所述收板输送装置旁设置有码垛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喷胶机包括第一喷胶房,所述第一喷胶房在相对靠近所述进板输送装置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进板输送装置配合的进板窗口,相对应的另一侧上开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和所述第二输送装置配合的接板窗口,所述进板窗口和所述接板窗口上都设置有至少两个沿所述进板输送装置的宽度方向依次布置的托板机构,所述托板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对应的窗口的下侧壁上的支座和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支座上的L形杆,所述L形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喷胶房内的托杆,另一端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L形杆转动的翻转气缸,所述第一喷胶房还设置有位于所述进板窗口和所述接板窗口上方的第一喷胶组件,所述喷胶组件的正下方设置有胶水收集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喷胶组件包括与所述进板输送装置的宽度方向平行布置的横移轨道、滑动连接在所述横移轨道上的横移座、用于驱动所述横移座滑动的横移电机、竖直固定连接在所述横移座下端的调节杆以及可拆卸连接在所述调节杆上的打胶喷头,所述打胶喷头包括具有混胶腔的阀座,所述阀座的下端连接有与所述混胶腔连通的出胶管,且所述阀座上还开设有分别与所述混胶腔连通的第一进胶孔、第二进胶孔、清洗孔和进气孔,所述第一进胶孔、所述第二进胶孔、所述清洗孔和所述进气孔上分别安装有启闭阀,所述出胶管远离所述阀座的一端连接有喷射组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喷射组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一端开设有用于穿插所述出胶管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在所述刚性管上的内螺纹段,所述本体的另一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连通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上螺旋连接有喷嘴,所述喷嘴远离所述本体的一端具有喷射部,所述本体远离所述刚性管的一端还固定连接有包覆所述喷嘴的外套,所述外套远离所述本体的一端开设有穿孔,所述喷射部穿插在所述穿孔中,且所述穿孔的内侧壁和所述喷射部的外侧壁之间形成有环形出气口,所述本体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外套的内腔连通的进气通道。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热压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传动带输送装置,所述传动带装置包括两个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相互平行布置的驱动辊、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辊转动的传动电机以及依次绕设在两个所述驱动辊上的传动带,所述传动带位于两个所述驱动辊之间的部分形成工作段,两个所述驱动辊之间还设置有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上的支撑板,所述工作段抵顶在所述支撑板上侧面,所述工作段正上方设置有升降加热板,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升降加热板往下压的第一单腔油缸和用于将所述升降加热板往上移的第二单腔油缸;所述第一热压机和所述第二热压机的结构相同。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还包括加板装置,所述加板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上的第二喷胶房、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正上方且穿过所述第二喷胶房的第四输送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喷胶房内且位于所述第四输送装置正上方的第二喷胶组件,所述第四输送装置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长度,且所述第四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相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第四输送装置包括多个相互平行布置且沿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的传动辊以及用于驱动各所述传动辊转动的传动电机,每相邻两个所述传动辊上都设置有多个沿对应的所述传动辊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布置且一一对应布置的皮带轮,相互对应的两个所述皮带轮之间绕设有输送皮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加板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旁且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平行布置的第三输送装置以及用于将所述第三输送装置上的板材搬运至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上的搬运机械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搬运机械手包括立杆、水平固定连接在所述立杆上且同时位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和所述第三输送装置正上方的横杆、滑动连接在所述横杆上的横移架、用于驱动所述横移架滑动的移动电机、竖直滑动连接在所述横移架上的升降杆、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杆滑动的升降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升降杆下端且水平布置的支撑架以及多个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的吸盘,所述支撑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托机构,所述支托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的支架、安装在所述支架上且活塞杆竖直朝下布置的伸缩气缸、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架上的第一支杆、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伸缩气缸的活塞杆上的第二支杆以及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杆远离所述伸缩气缸的一端转动连接的托杆,所述第一支杆远离所述支架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托杆的杆身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将输送装置设置在第一喷胶机的两侧,与传统技术方案中直接让输送装置穿过喷胶机的方案相比,不会出现因胶水滴落到输送装置上而影响喷胶质量,也避免了需要对输送装置进行频繁清洗,喷胶质量相对较好且生产效率相对较高。
2、通过设置第二热压机,减少喷胶机和合板装置停机等待的时间,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且喷胶机的出胶部位上的胶水不易固化,也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喷胶质量。
3、通过设置托板机构,可以在板材被送入喷胶房时支起,在板材被送出喷胶房时收折,托杆上不易粘附胶水,可减少托杆的清洗频率,使用较为方便,同时托板机构收折后清洗人员可以直接对喷头组件下方的位置进行清洗,而无需拆卸托板机构,清洗较为方便。
4、本发明提供的打胶喷头通过在阀座上设置清洗孔和进气孔,可定期或在使用之后借助清洗孔往混胶腔注入清洗剂,并利用进气孔喷入高压空气对打胶喷头进行清洗,清洗速度快且无需人工干预,使用较为方便。
5、本发明提供的加板装置通过将第四输送装置设置在第一输送装置正上方形成双层输送结构,有效减小复合板生产线的占地面积,同时由于第一输送装置和第四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相反,能够在不增加输送装置长度的情况下增加涂胶后的夹板的静置时间,进一步减小复合板生产线的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复合板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复合板生产线在第一喷胶机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第一喷胶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部分侧壁等部分零部件。
图4为本发明中打胶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打胶喷头的剖切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螺旋铰刀等部分零部件;
图6为本发明中合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纠偏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第一传动杆和纠偏电机等零部件;
图8为本发明中挡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第一热压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A处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本发明用于复合板生产线的加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B处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13为本发明中第二喷胶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部分侧壁等部分零部件。
图14为图11中C处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板生产线,包括两个并排布置的进板输送装置100以及同时与两个进板输送装置100衔接的第一喷胶机200,第一喷胶机200远离两个进板输送装置100的一侧同时衔接有第一输送装置110和第二输送装置120,第一输送装置110和第二输送装置120分别与两个进板输送装置100一一对应布置,相互对应的输送装置位于同一直线上。使用时,两个进板输送装置100远离第一喷胶机200的一端分别衔接有一个板材成型机(该板材成型机并不属于本实施例的一部分,需要在使用时配置),其中一个板材成型机用于成型复合板的面板,另一个板材成型机用于成型复合板的底板,当然,也可以人工将已经成型的面板和底板分别送入两个进板输送装置100。第一输送装置110为在常规的滚筒输送装置的基础上对其机架结构进行改进获得的输送装置,具体改进结构将在下文进行说明,此处之外,上述各输送装置都为常规的复合板流水生产线所使用的滚筒输送装置。
如图1-图5所示,第一喷胶机200包括喷胶房290,第一喷胶房290在相对靠近进板输送装置100的侧壁上开设有与进板输送装置100配合的进板窗口201,相对应的另一侧上开设有分别与第一输送装置110和第二输送装置120配合的接板窗口(图中未示出),由于进板输送装置100有两个,因此进板窗口201也有两个,同样的,接板窗口也有两个。优选的,第一喷胶房290在位于进板窗口201和/或接板窗口202上方的位置处开设有观察窗,各观察窗上都覆盖有透明板203,以便使用者从外部观察喷胶情况,在本实施例中,进板窗口201和接板窗口202上方都开设有观察窗。此外,第一喷胶房290位于进板输送装置100的宽度方向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出入门204,以便清洁人员进入第一喷胶房290进行清洗。
进板窗口201和接板窗口202上都设置有至少两个沿进板输送装置100的宽度方向依次布置的托板机构270,位于进板窗口201和接板窗口202上的各托板机构270一一对称布置。各托板机构270的结构相同,此处以其中一个托板机构270为例,托板机构270包括固定连接在对应的窗口的下侧壁上的支座271和一端转动连接在支座271上的L形杆272,L形杆27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一喷胶房290内的托杆273,另一端连接有用于驱动L形杆272转动的翻转气缸274,翻转气缸274的缸体转动连接在第一喷胶房290的外侧,当托板机构270处于支托状态时(即需要对复合板进行支撑的状态),L形杆272的其中一个杆段水平布置,另一个杆段竖直布置在第一喷胶房290的外侧面,托杆273与进板输送装置100或接板输送装置300的输送方向平行布置,且其一端固定连接在L形杆272的水平布置的杆段上;需要收折时,利用翻转气缸274驱动L型杆272向第一喷胶房290的内腔方向转动,使得托杆273抵靠或靠近第一喷胶房290的内侧壁,实现避让。优选的,托杆273上设置有滚轮275,以减小复合板的面板或底板和托杆273之间的摩擦。
第一喷胶房290还设置有位于进板窗口201和接板窗口202上方的第一喷胶组件,第一喷胶组件的正下方设置有胶水收集槽280,以便收集没有滴落的胶水,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喷胶组件和胶水收集槽280都有两个,分别与两个进板窗口201一一对应布置。第一喷胶组件可以采用常规的组件,也可以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组件,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喷组件包括与进板输送装置100的宽度方向平行布置的横移轨道281、滑动连接在横移轨道281上的横移座282、用于驱动横移座282滑动的横移电机283、竖直固定连接在横移座283下端的调节杆284以及可拆卸连接在调节杆284上的第一打胶喷头,其中,横移电机283和横移座282之间的具体传动连接结构可以为常规的结构,例如通过齿轮齿条结构实现传动连接等,在本实施例中,两者通过同步带组件实现传动连接。
第一打胶喷头包括具有混胶腔211的阀座210,阀座10的下端连接有与混胶腔211连通的出胶管220,且阀座210上还开设有分别与混胶腔211连通的第一进胶孔、第二进胶孔、清洗孔212和进气孔213,其中,出胶管220竖直布置,以便借助重力提高出胶速度,第一进胶孔、第二进胶孔、清洗孔212和进气孔213都设置在阀座210周侧,当然,进气孔213也可以开设在阀座210的上端。此外,第一进胶孔、第二进胶孔、清洗孔212和进气孔213上分别安装有启闭阀230,启闭阀230最好为气动阀;出胶管220远离阀座210的一端(即下端)连接有喷射组件240。当然,阀座210上还开设有安装螺纹孔,以便与调节杆284直接或间接连接。
当然,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喷胶机200还包括位于第一喷胶房290旁的第一胶桶291、第二胶桶292和清洗剂存放桶293,第一胶桶291、第二胶桶292和清洗剂存放桶293依次与第一进胶孔、第二进胶孔和清洗孔212通过输送管一一对应连接,必要时,各连接管道上还需要设置抽液泵。此外,第一胶桶291和/或第二胶桶292上设置有搅拌装置和/或保温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仅在第一胶桶291上设置有搅拌装置和保温结构,具体的搅拌装置和保温结构为常规的装置和结构,广泛应用于各类搅拌设备中,此处不再详述。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出胶管220内活动连接有螺旋铰刀(图中未示出),具体的,螺旋铰刀仅仅是穿插在出胶管220内,当胶水流经螺旋铰刀时,螺旋铰刀会在胶水挤压力的作用下转动,带动胶水在出胶管220内螺旋相向运动,在这个过程中,胶水会不断翻转,进而促进胶水的均匀混合。
出胶管220外套设有固定连接在阀座210上的刚性管250,喷射组件240固定连接在刚性管250的下端。由于出胶管220和刚性管250分别与阀座210固定连接,喷射组件240在喷射时所受到的反作用力会通过刚性管250作用在阀座210上,而不会通过出胶管220传递,有助于确保出胶量的稳定性和喷胶位置的准确性。
喷射组件240可以为现有的组件,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喷胶的均匀度相对较好的喷射组件,该喷射组件240包括本体241,本体的一端(即上端)开设有用于穿插出胶管220的第一连接孔242,第一连接孔242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在刚性管250上的内螺纹段,当然,刚性管250的下端需要设置与内螺纹段配合的外螺纹段;本体241的另一端开设有与第一连接孔42连通的第二连接孔243,第二连接孔243上螺旋连接有喷嘴44。优选的,为了保证胶水的流速稳定,在本实施例中,出胶管220穿入第一连接孔242的一端具有缩径段221,第一连接孔242内设置有套设在缩径段221上的定位套245。
喷嘴44远离本体241的一端具有呈管状的喷射部246,且本体241远离刚性管220的一端还密封固定连接有包覆喷嘴244的外套247,外套247远离所述本体241的一端开设有穿孔,喷射部246穿插在穿孔中,且穿孔的内侧壁和喷射部246的外侧壁之间形成有环形出气口248,此外,本体241上还开设有与外套247的内腔连通的进气通道249。优选的,喷嘴244的外周缘固定连接或一体连接有位于外套247的内腔中的凸环260,凸环260上开设有多个以喷嘴244为中心匀布的通孔,这样可以对外套247内的气流进行整流,提高喷射稳定性。
使用前,分别在进气通道249和与进气孔13连接的启闭阀30上连接供气管道,该供气管道与气源连接,当然,上述供气管道和气源都不属于本实施例的一部分,需要在使用时另外配置。使用时,复合板的面板或底板经两个进板输送装置100逐渐送入第一喷胶房290,托板机构270切换到支托状态,并利用打胶喷头进行喷胶,在这个过程中,打胶喷头在横移电机283的带动下在进板输送装置100的宽度方向往复移动,同时,经第一进胶孔和第二进胶孔的胶液在混胶腔211内混合后从出胶管220流出,并在从环形出气口248喷出的气流的带动下从喷嘴244喷出;当复合板大部分从接料窗口202流出之后,将托板机构270切换到收折状态。需要清洗时,首先关闭与第一进胶孔和第二进胶孔连接的启闭阀230,将清洗剂从清洗孔212注入,然后再将高压气体从进气孔213注入,以此交替实现对打胶喷头的清洗;之后,人工定时进入第一喷胶房290进行清洗。
如图1所示,第一输送装置110旁设置有用于将位于第一输送装置110上的板材复合在位于第二输送装置120上的板材上的合板装置300,如图6-图8所示,合板装置300包括支撑架310,支撑架310具有与第一输送装置110或第二输送装置120垂直布置且水平布置的横梁311,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横梁311有两个,两个横梁311都同时位于第一输送装置110和第二输送装置120的正上方,支撑架310还包括四个立柱312,其中两个立柱312位于第一输送装置110远离第二输送装置120的一侧,另外两个立柱312位于底板滚筒输送就330远离第一输送装置110的一侧,且四个立柱312呈矩形布置,相邻两个立柱312之间都固定连接有边梁313,两个横梁311都都是固定连接在两个相对布置的边梁313上,这样有助于提高支撑结构的稳定性。
横梁311上滑动连接有横移座314,具体的,横移座31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与两个横梁311一一对应的滑套315,各横梁311的上下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横向滑轨316,各滑套315上都设置有与对应的各横向滑轨316滑动连接的滑块,以此实现横梁311和横移座314之间的滑动连接,这样有助于提高滑动的稳定性。横移座314上竖直滑动连接有升降架340,且横移座314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横移座314滑动的横移电机317以及用于驱动升降架340滑动的升降电机318,横移电机317与横移座314之间的具体传动连接结构以及升降电机318与升降架340之间的具体传动连接结构都可以为常规的结构,如齿轮齿条传动结构或链条传动结构等,此处不再详述。
升降架340包括两个上端分别与两个滑套315一对一固定连接且竖直布置的竖杆341以及同时固定连接在两个竖杆341的下端且水平布置的横杆342,即横杆311位于升降架340的下部。横杆342与横梁311垂直布置,且横杆342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分别与横梁311平行布置且沿第一输送装置110的长度方向(即输送方向)依次布置的悬杆343,各悬杆343远离横杆342的一端都转动连接有旋转杆344,各旋转杆344位于同一平面上。具体的,各悬杆343上分别转动连接有轴杆,各旋转杆344的中部位置通过固定连接在对应的轴杆上间接转动连接在对应的悬杆343上。各旋转杆344的转动轴都与该旋转杆344以及对应的悬杆343垂直布置,且各旋转杆344上都设置有至少一个吸盘345。此外,升降架340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各旋转杆44同步转动的旋转电机346,具体的,旋转电机346的输出轴上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有转动连接在升降架340上的第二传动杆347,各轴杆上还固定连接有从动带轮348,第二传动杆347上设置有与各从动带轮348一一对应布置的主动带轮349,相互对应的主动带轮349和从动带轮348之间绕设有同步带,以此实现旋转电机346和各旋转杆344之间的传动连接。
第一输送装置110包括机架321以及多个依次转动连接在机架321上的滚筒322,机架321宽度方向(即滚筒22的长度方向)的一侧在位于相邻两个滚筒322之间的位置处形成有用于穿插各悬杆343的缺口323,需要说明的是,除了机架321上开设有缺口323之外,第一输送装置110与常规的滚筒输送机的结构完全相同,此处不再详述。当各悬杆343分别穿插在对应的缺口323上且各旋转杆344水平布置时,各吸盘345都位于第一输送装置110的输送面的下方。
优选的,第一输送装置110上还设置有纠偏机构350和挡板机构360,必要时,第二输送装置120上也可以设置纠偏机构350和挡板机构360,下文以纠偏机构350和挡板机构360设置在第一输送装置110上为例进行说明。
纠偏机构350包括两个分别滑动连接在机架321上的侧杆351以及用于驱动两个侧杆351相向或相背滑动的纠偏电机,其中,各侧杆351都与第一输送装置110的长度方向平行布置位于各滚筒321的下方,各侧杆351上分别固定连接有靠板356,靠板356位于其中两个相邻的滚筒322之间,且靠板356的上端都高于第一输送装置110的输送面。纠偏电机和两个侧杆351之间的具体传动连接结构可以为常规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纠偏电机的输出轴上传动连接有与侧杆351平行布置且位于两个侧杆351之间的第一传动杆,第一传动杆上固定连接有曲柄354,曲柄354上转动连接有两个连杆355,两个连杆355分别一对一转动连接在两个侧杆351上,对应的连杆355和侧杆351与曲柄354共同构成曲柄滑块机构。
挡板机构360有多个,多个挡板机构360沿第一输送装置110的输送方向依次等间距布置,以便控制被输送的板的间距。各挡板机构360分别位于其中两个相邻的滚筒322之间,挡板机构360包括安装在机架321上且活塞杆竖直朝上布置的液压缸361以及固定连接在液压缸361的活塞杆上端的挡板362,其中,挡板362的上部从下向上逐渐往第一输送装置110的进料端方向倾斜布置。此外,为了便于根据不同的生产要求调整挡板机构360的间距,在本实施例中,机架321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相互平行布置的滑杆363,滑杆363的长度方向与第一输送装置110的长度方向相同,挡板机构360还包括同时滑动连接在两个滑杆363上的滑座364,滑座364上设置有用于将该滑座364锁紧在滑杆363上的锁止螺母,各液压缸361的缸体都固定连接在对应的滑座364上,这样可以通过拧松锁止螺母来实现挡板机构360位置的调节。
使用时,当面板和底板都被输送到与横梁311对应的位置时,升降架340上升抬起面板,同时利用吸盘将面板吸附住,当升降架340上升到一定高度,旋转杆344带着面板旋转180°,同时横移座314带动升降架340和面板横移到第二输送装置120上方,接着升降架340下降将翻转后的面板至在位于第二输送装置120的底板上,完成合板动作,形成复合板。
如图1所示,第一输送装置110远离第一喷胶机200的一端衔接有第一热压机400,第一热压机400旁并排布置有第二热压机500,具体的,第二输送装置120的长度小于第一输送装置110的长度,第二热压机500与第二输送装置120位于同一直线上,此外,第二热压机500相对靠近第一喷胶机200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将位于第一输送装置110上的复合板运送到第二热压机500上的进板摆渡车(图中未示出),该进板摆渡车可以为叉车,也可以为常规的搬运机械手,这样,第一输送装置110上的复合板,除了可以在第一输送装置110的传动下被送入第一热压机400,也可以借助进板摆渡车送入第二热压机500,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第一热压机400和第二热压机500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本实施例中两者结构相同,此处以第一热压机400为例对热压机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9和图10所示,第一热压机400包括热压机架410、供热装置430以及与供热装置通讯连接的控制装置440,其中,控制装置还与下文将会提及的传动带输送装置420和各个单腔油缸通讯连接,以控制器工作时序。供热装置430和控制装置440为常规装置,并非本实施例的重点,此处不再详述。
热压机架410上设置有传动带输送装置420,其中,传动带装置420包括两个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相互平行布置的驱动辊421、用于驱动驱动辊421转动的传动电机(图中未示出)以及依次绕设在两个驱动辊421上的传动带422,传动带422位于两个驱动辊421之间的部分形成工作段,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传动带422在使用时会转动,因此其位于两个驱动辊421之间的部分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带段。上述结构的传动带装置420为常规的装置,可从市场上直接购买获得,并非本实施例的重点,此处不再详述。
热压机架410具有用于安装传动带输送装置420的支架411以及多个沿传动带输送装置420的长度方向等间距依次布置的龙门架412,其中,各龙门架412都与支架411固定连接,以提高热压机架410的稳定性。传动带输送装置420同时穿过各龙门架412,以便将复合板运送到下文将会提及的升降加热板460下方。
各龙门架412的结构相同,以其中一个为例,龙门架412包括分别位于传动带输送装置420两侧的立杆413以及固定连接在两个立杆413之间的横梁414,其中,各立杆413都为中空方杆,且各立杆413的上端面都为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布置的斜面,该斜面上固定连接有覆盖对应的立杆413的内孔的口部的盖板415,立杆13高度相对较高的一侧与横梁414固定连接,这样有助于提高龙门架412的受力稳定性。
各龙门架412的横梁414上同时穿插有多个沿传动带输送装置420的宽度方向依次布置的中空圆管416,且各龙门架412的横梁414的下侧还同时固定连接有多个沿传动带输送装置420的宽度方向依次布置的槽钢条417,各中空圆管416和各槽钢条417的长度方向度与传动带输送装置420的长度方向相同,这样可充分利用中空圆管416和槽钢条417的不同力学性能,有效提升热压机架410的抗弯性能和受力稳定性。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热压机架41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水平布置的操作平台470,且操作平台470的侧边设置有台阶架471,以便操作者上下操作平台470。供热装置430以及控制装置440都设置在操作平台470上,这样可节省复合板热压机的占地面积。
两个驱动辊421之间还设置有固定连接在热压机架410上的支撑板450,支撑板430可以采用常规的钢板,也可以采用内部具有蛇形的加热油道的加热板,这类内部具有蛇形的加热油道的加热板为常规的热压机所采用的加热板,此处不再详述。传动带22的工作段抵顶在支撑板450上侧面,以便在热压是为复合板提供支撑。
传动带422的工作段正上方设置有升降加热板460,升降加热板460为常规的热压机所采用的加热板,其热源由供热装置430提供。热压机架410上设置有用于将升降加热板460往下压的第一单腔油缸461和用于将升降加热板460往上移的第二单腔油缸462。具体的,第一单腔油缸461有多个,多个第一单腔油缸461阵列布置在机架上,各第一单腔油缸461的缸体都固定连接在对应位置的其中两个相邻的槽钢条417上,且各第一单腔油缸461的活塞杆都朝下布置并与升降加热板460连接;第二单腔油缸462也有多个,多个第二单腔油缸462沿传动带输送装置420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且都位于升降加热板460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各第二单腔油缸462的缸体都固定在其中两个横梁414之间,且各第二单腔油缸462的活塞杆都朝上布置,第二单腔油缸462的活塞杆上端都固定连接有升降板463,升降板463上固定连接有至少两个与升降加热板460连接的拉杆464。这样执行下压动作时反作用力主要作用在横向布置的槽钢条417上,执行上升动作时反作用力主要作用在纵向布置的横梁414上,有效提升热压机架410的支撑能力,使用寿命相对较高。
此外,本实施例提供的复合板热压机还包括平衡机构480,平衡机构480包括至少两个相互平行布置且分别转动连接在热压机架410上的同步转杆81,各同步转杆481的长度方向都与传动带输送装置420的长度方向相同,且各同步转杆481沿传动带输送装置420的宽度方向依次布置。各同步转杆481上都固定连接有多个沿该同步转杆481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的V形杆482,各同步转杆481上的各V形杆42一一对应布置,且各V形杆482的V字形底部都固定连接在对应的同步转杆481上,相互对应的各V形杆482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483,另一端都转动连接在同一个第二连杆484上,需要强调的是,各V形杆482连接有第一连杆483的一端都朝向同一侧。通过设置平衡机构480,有助于确保升降加热板460的动作平稳性。
使用时,将复合板从传动带输送装置420的输入端送入,当复合板被输送道升降加热板460正下方时传动带输送装置420停止动作,然后升降加热板460下移将复合板压紧在支撑板450上,同时对复合板进行加热,以此实现热压动作。
如图1所示,第一热压机400和第二热压机500远离第一喷胶机200的一端分别衔接有收板输送装置600,收板输送装置600旁设置有码垛装置(图中未示出),其中,收板输送装置600为常规的滚筒输送装置,码垛装置为常规的码垛机械手,并非本实施例的重点,此处不再详述。
优选的,本实施例提供的复合板生产线还包括加板装置(图1未示出,参见图11所示),以便适用于生产多层复合板,例如含有玻镁板的岩棉复合板。加板装置可以与第一输送装置110配合,也可以与第二输送装置120配合,或者同时与第一输送装置110和第二输送装置120配合,在本实施例中以与第一输送装置110配合为例进行说明。
附图11-图14所示,加板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输送装置110上的第二喷胶房710、位于第一输送装置110正上方且穿过第二喷胶房710的第四输送装置720以及设置在第二喷胶房710内且位于第四输送装置720正上方的第二喷胶组件,其中第四输送装置720的长度小于第一输送装置110的长度,且第四输送装置720的输送方向与第一输送装置110的输送方向相反。
第四输送装置720包括多个相互平行布置且沿第一输送装置110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的传动辊721以及用于驱动各传动辊721转动的传动电机(图中未示出),传动电机和各传动辊721之间的具体传动连接结构为常规的结构,例如通过链条组件实现传动连接等,此处也不再详述。每相邻两个传动辊721上都设置有多个沿对应的传动辊721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布置且一一对应布置的皮带轮722,相互对应的两个皮带轮722之间绕设有输送皮带723,则,以绕设在相同两个传动辊721上的各输送皮带723为一组皮带组,相邻两个皮带组中的各输送皮带723错位布置,这样不仅可以避免输送皮带723太长导致长时间使用后松脱,而且能够保证被输送的板在第四输送装置720上平稳输送。
以第二喷胶房710朝向第一输送装置110的输入端的一侧为前侧,相对应的另一侧为后侧,第二喷胶房710的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输送窗口711,优选的,第二喷胶房710在位于各输送窗口711上方的位置处分别开设有观察窗,各观察窗上都覆盖有透明板203,以便使用者从外部观察喷胶情况。
第二喷胶组件可以采用常规的组件,也可以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组件,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喷胶组件与第一喷胶组件的区别主要在于第二喷胶组件具有自动升降功能,且采用刷胶代替喷胶,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喷组件包括与第一输送装置110的宽度方向平行布置的横移轨道281、滑动连接在横移轨道281上的横移座282、用于驱动横移座282滑动的横移电机283、设置在横移座283上的上且活塞杆竖直朝向布置的升降气缸285、固定连接在升降气缸285的活塞杆上且竖直布置的调节杆284以及可拆卸连接在调节杆284上的第二打胶喷头,其中,横移电机283和横移座282之间的具体传动连接结构可以为常规的结构,例如通过齿轮齿条结构实现传动连接等,在本实施例中,两者通过同步带组件实现传动连接。使用时,利用横移电机283驱动打胶喷头往复运动,利用升降气缸285驱动打胶喷头上下运动。
第二打胶喷头的结构与第一打胶喷头的结构剧本相同,区别在于采用刷胶代替喷胶,具体的,第二打胶喷头包括具有混胶腔的阀座210,阀座210的下端连接有与混胶腔连通的出胶管220,且阀座210上还开设有分别与混胶腔连通的第一进胶孔、第二进胶孔、清洗孔和进气孔,其中,出胶管220竖直布置,以便借助重力提高出胶速度,第一进胶孔、第二进胶孔、清洗孔和进气孔都设置在阀座210周侧,当然,进气孔也可以开设在阀座210的上端。此外,第一进胶孔、第二进胶孔、清洗孔和进气孔上分别安装有启闭阀230,启闭阀230最好为气动阀;出胶管220远离阀座210的一端连接有刷胶组件240。当然,阀座210上还开设有安装螺纹孔。需要说明的是,刷胶组件240可直接从市场上购买获得。
优选的,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复合板生产线的加板装置还包括位于第一输送装置110旁且与第一输送装置110平行布置的第三输送装置730以及用于将第三输送装置730上的板材搬运至第四输送装置720上的搬运机械手800,其中,第三输送装置730为与第一输送装置110结构相同的滚筒输送装置。
搬运机械手800包括立杆801、水平固定连接在立杆801上且同时位于第四输送装置720和第三输送装置730正上方的横杆802、滑动连接在横杆802上的横移架803、用于驱动横移架803滑动的移动电机804、竖直滑动连接在横移架803上的升降杆805、用于驱动升降杆805滑动的升降电机806、固定连接在升降杆805下端且水平布置的支撑架807以及多个安装在支撑架807上的吸盘808,其中,横杆802与第三输送装置730的长度方向垂直布置,吸盘808有多个,多个吸盘808阵列布置在支撑架807上。需要说明的是,移动电机804和横移架803以及升降电机806和升降杆805之间的具体传动连接结构也为常规的结构,例如通过齿轮齿条组件或链条组件实现传动连接等。
优选的,支撑架807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托机构810,且位于支撑架807两侧的支托机构810相向布置。各支托机构810的结构相同,以其中一个为例,支托机构810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架807上的支架811、安装在支架811上且活塞杆竖直朝下布置的伸缩气缸812、一端转动连接在支架811上的第一支杆813、一端转动连接在伸缩气缸812的活塞杆上的第二支杆814以及一端与第二支杆814远离伸缩气缸812的一端转动连接的托杆815,其中,第一支杆813远离支架811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托杆815的杆身上,且第一支杆813相对于第二直杆814靠近支撑架807,当伸缩气缸812的活塞杆往下伸至极限位置时,托杆815水平布置且位于支撑架807的正下方,以便托住被吸盘808吸附的板材,防止板材掉落,减轻吸盘808的负担;当然,在吸盘808吸取或释放板材的时候,伸缩气缸8123的活塞杆需要往上回缩,使得托杆815从支撑架807正下方移开。优选的,托杆815为两段式折弯杆,第一支杆813转动连接在托杆815的两个杆段之间的位置处,这样使得缩气缸8123的活塞杆往上回缩至极限位置时,托杆815原本水平布置在支撑架807下方的杆段可以竖直布置。
使用时,面板第一输送装置110上进行输送,夹板(如玻镁板等)则被放置在第三输送装置730上输送,两者的输送方向相同;当夹板被输送至与搬运机械手800对应的位置时,借助搬运机械手800将夹板搬运到第四输送装置720上反向输送,当夹板在第四输送装置720的作用下经过第二喷胶房710时,利用第二喷胶组件对其进行喷胶处理,之后,完成喷胶的夹板被继续输送到第三输送装置730的末端,人工将其抬起并复合到被第一输送装置110输送到对应位置的面板上,实现加板动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复合板生产线上还设置有其他工位,如添加岩棉工位等,这些工位需要根据具体的复合板类型进行确定,且都与常规的复合板生产线相同,并非本实施例的重点,此处不再详述。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形,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复合板生产线,包括两个并排布置的进板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同时与两个所述进板输送装置衔接的第一喷胶机,所述第一喷胶机远离两个所述进板输送装置的一侧同时衔接有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和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分别与两个所述进板输送装置一一对应布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旁设置有用于将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上的板材复合在位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上的板材上的合板装置,且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远离所述第一喷胶机的一端衔接有第一热压机,所述第一热压机旁并排布置有第二热压机,所述第二热压机相对靠近所述第一喷胶机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将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上的复合板运送到所述第二热压机上的进板摆渡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板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压机和所述第二热压机远离所述第一喷胶机的一端分别衔接有收板输送装置,所述收板输送装置旁设置有码垛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板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胶机包括第一喷胶房,所述第一喷胶房在相对靠近所述进板输送装置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进板输送装置配合的进板窗口,相对应的另一侧上开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和所述第二输送装置配合的接板窗口,所述进板窗口和所述接板窗口上都设置有至少两个沿所述进板输送装置的宽度方向依次布置的托板机构,所述托板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对应的窗口的下侧壁上的支座和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支座上的L形杆,所述L形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喷胶房内的托杆,另一端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L形杆转动的翻转气缸,所述第一喷胶房还设置有位于所述进板窗口和所述接板窗口上方的第一喷胶组件,所述喷胶组件的正下方设置有胶水收集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板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胶组件包括与所述进板输送装置的宽度方向平行布置的横移轨道、滑动连接在所述横移轨道上的横移座、用于驱动所述横移座滑动的横移电机、竖直固定连接在所述横移座下端的调节杆以及可拆卸连接在所述调节杆上的打胶喷头,所述打胶喷头包括具有混胶腔的阀座,所述阀座的下端连接有与所述混胶腔连通的出胶管,且所述阀座上还开设有分别与所述混胶腔连通的第一进胶孔、第二进胶孔、清洗孔和进气孔,所述第一进胶孔、所述第二进胶孔、所述清洗孔和所述进气孔上分别安装有启闭阀,所述出胶管远离所述阀座的一端连接有喷射组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板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组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一端开设有用于穿插所述出胶管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在所述刚性管上的内螺纹段,所述本体的另一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连通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上螺旋连接有喷嘴,所述喷嘴远离所述本体的一端具有喷射部,所述本体远离所述刚性管的一端还固定连接有包覆所述喷嘴的外套,所述外套远离所述本体的一端开设有穿孔,所述喷射部穿插在所述穿孔中,且所述穿孔的内侧壁和所述喷射部的外侧壁之间形成有环形出气口,所述本体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外套的内腔连通的进气通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板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压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传动带输送装置,所述传动带装置包括两个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相互平行布置的驱动辊、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辊转动的传动电机以及依次绕设在两个所述驱动辊上的传动带,所述传动带位于两个所述驱动辊之间的部分形成工作段,两个所述驱动辊之间还设置有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上的支撑板,所述工作段抵顶在所述支撑板上侧面,所述工作段正上方设置有升降加热板,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升降加热板往下压的第一单腔油缸和用于将所述升降加热板往上移的第二单腔油缸;所述第一热压机和所述第二热压机的结构相同。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复合板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板装置,所述加板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上的第二喷胶房、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正上方且穿过所述第二喷胶房的第四输送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喷胶房内且位于所述第四输送装置正上方的第二喷胶组件,所述第四输送装置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长度,且所述第四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相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板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输送装置包括多个相互平行布置且沿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的传动辊以及用于驱动各所述传动辊转动的传动电机,每相邻两个所述传动辊上都设置有多个沿对应的所述传动辊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布置且一一对应布置的皮带轮,相互对应的两个所述皮带轮之间绕设有输送皮带。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板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板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旁且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平行布置的第三输送装置以及用于将所述第三输送装置上的板材搬运至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上的搬运机械手。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合板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机械手包括立杆、水平固定连接在所述立杆上且同时位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和所述第三输送装置正上方的横杆、滑动连接在所述横杆上的横移架、用于驱动所述横移架滑动的移动电机、竖直滑动连接在所述横移架上的升降杆、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杆滑动的升降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升降杆下端且水平布置的支撑架以及多个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的吸盘,所述支撑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托机构,所述支托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的支架、安装在所述支架上且活塞杆竖直朝下布置的伸缩气缸、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架上的第一支杆、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伸缩气缸的活塞杆上的第二支杆以及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杆远离所述伸缩气缸的一端转动连接的托杆,所述第一支杆远离所述支架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托杆的杆身上。
CN202111087995.6A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复合板生产线 Withdrawn CN1136503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87995.6A CN113650397A (zh)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复合板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87995.6A CN113650397A (zh)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复合板生产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50397A true CN113650397A (zh) 2021-11-16

Family

ID=78483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87995.6A Withdrawn CN113650397A (zh)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复合板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5039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27708A (zh) * 2021-01-05 2021-05-25 许康霞 一种水泵叶轮喷涂防锈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27708A (zh) * 2021-01-05 2021-05-25 许康霞 一种水泵叶轮喷涂防锈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27066A (zh) 一种胶合板用高效涂胶装置
CN210999177U (zh) 一种木门板双向封边回转线
CN104960316A (zh) 新型复合彩钢板流水线
CN113263737B (zh) 洁净板自动输送翻转盖合装置
CN111036498A (zh) 立式门窗双面自动打胶机
CN113650397A (zh) 一种复合板生产线
CN108576091A (zh) 一种复合式制饼生产线
CN110918297A (zh) 一种用于家具的氛围间隙喷漆装置
CN111774231B (zh) 一种管材智能喷涂烘干组合生产线及方法
CN208807455U (zh) 一种复合式制饼生产线
CN218834892U (zh) 一种中硼硅药用玻璃瓶生产用喷涂装置
CN109622303B (zh) 一种保温一体板涂胶装置
CN218229609U (zh) 一种高效喷墨墨水灌装机
CN208661510U (zh) 一种用于phc板材生产的pu料自动喷涂装置
CN204701255U (zh) 新型复合彩钢板流水线
CN217128878U (zh) 一种房屋施工用墙面喷涂设备
CN217450763U (zh) 自动涂胶机
CN217550273U (zh) 一种同步木纹3d效果高色牢度饰面板uv喷涂设备
CN114273152B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高效的钢管涂漆装置
CN110976139B (zh) 一种文化石模具型腔上色涂层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流水线
CN216183562U (zh) 一种用于复合板生产线的加板装置
CN112958401A (zh) 一种抗紫外线聚碳酸酯幕墙板材制造工艺
CN107288344A (zh) 一种便捷的除尘装置
CN220661880U (zh) 一种单张式手提袋糊筒机
CN221063346U (zh) 一种用于挤塑保温板的点胶涂胶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116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