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45705A - 频域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频域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45705A
CN113645705A CN202111007257.6A CN202111007257A CN113645705A CN 113645705 A CN113645705 A CN 113645705A CN 202111007257 A CN202111007257 A CN 202111007257A CN 113645705 A CN113645705 A CN 1136457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domain
domain resources
resource
bundling size
unit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0725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45705B (zh
Inventor
陈艳红
江世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CT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ICT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ICT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ICT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0725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4570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457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457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457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457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gulatory allocation polic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频域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配置的控制资源集的聚合等级,获取控制资源集中除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频域资源外的剩余频域资源;根据控制资源集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数量和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确定控制资源集中的剩余频域资源是否为离散的频域资源;在剩余频域资源为离散的频域资源的情况下,根据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获取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配置的第二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根据第二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分配剩余频域资源。本发明实现为PDSCH配置的RBG大小与PDCCH频域配置REG捆绑大小相适配,充分利用剩余频域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频域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频域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NR(New Radio,新空口)系统中,基站为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配置不同带宽大小的BWP(Bandwidth Part,带宽部分),并且将BWP中频域资源分配给UE,以供UE发送上行数据或者接收下行数据。因此,如何对UE分配合理的频域资源是目前业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现有技术中,NR通过控制资源集CORESET为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分配频域资源。通常,为了充分利用分利用时频资源,为UE配置的多个CORESET中,未被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完全使用的CORESET资源,可用于传输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type 0中RBG(Resource Block Group,资源块组)大小配置为2、4、8或16的方式,为PDSCH分配PDCCH使用的CORESET资源中剩余的REG(ResourceElement Group,资源单元组)资源。但是,通常PDCCH频域资源分配粒度为2或3或6。因此,通过这种资源配置方式,依然存在CORESET中部分剩余的频域资源不能被PDSCH充分利用,造成频域资源浪费,频域资源利用率低。例如,PDCCH频域资源分配粒度为2时,采用RBG大小为4的配置方式对PDSCH进行频域资源配置,至少存在2个RBG的频域资源未被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频域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CORESET的频域资源无法充分利用,造成频域资源浪费和频域资源利用率低的缺陷,实现减少频域资源的浪费,提高频域资源利用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频域资源分配方法,包括:
根据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配置的控制资源集的聚合等级,获取所述控制资源集中除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频域资源外的剩余频域资源;
根据所述控制资源集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数量和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确定所述控制资源集中的剩余频域资源是否为离散的频域资源;
在所述剩余频域资源为离散的频域资源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获取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配置的第二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
根据所述第二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为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分配所述剩余频域资源。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频域资源分配方法,所述根据所述控制资源集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数量和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确定所述控制资源集中的剩余频域资源是否为离散的频域资源,包括:
判断所述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数量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数量;
根据判断结果和所述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确定所述剩余频域资源是否为离散的频域资源。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频域资源分配方法,所述根据判断结果和所述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确定所述剩余频域资源是否为离散的频域资源,包括:
在所述判断结果为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数量的情况下,判断所述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是否为第一预设值;
在为所述第一预设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剩余频域资源为离散的频域资源。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频域资源分配方法,所述根据判断结果和所述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确定所述剩余频域资源是否为离散的频域资源,包括:
在所述判断结果为不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数量的情况下,判断所述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数量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数量;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数量小于第二预设数量;
在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数量的情况下,判断所述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是否为第二预设值;
在为所述第二预设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剩余频域资源为离散的频域资源。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频域资源分配方法,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获取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配置的第二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包括:
将所述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与预设倍数相乘,将相乘结果作为所述第二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其中,所述相乘结果为正整数。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频域资源分配方法,所述确定所述控制资源集中的剩余频域资源是否为离散的频域资源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剩余频域资源不为离散的频域资源的情况下,从多个预先配置的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中任选其中之一作为所述第二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频域资源分配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根据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配置的控制资源集的聚合等级,获取所述控制资源集中除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频域资源外的剩余频域资源;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资源集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数量和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确定所述控制资源集中的剩余频域资源是否为离散的频域资源;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剩余频域资源为离散的频域资源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获取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配置的第二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
分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为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分配所述剩余频域资源。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频域资源分配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频域资源分配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频域资源分配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的频域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通过在控制资源集中除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频域资源外的剩余频域资源为离散的频域资源的情况下,根据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确定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配置的第二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使得为PDSCH配置的第二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与PDCCH频域配置的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以及剩余频域资源包含的资源单元组的数量相适配,有效保证将剩余频域资源最大限度地分配给PDSCH,充分利用剩余频域资源,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频域资源分配方法中CCE资源分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频域资源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频域资源分配方法中CORESET资源分布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频域资源分配方法中CORESET资源分布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频域资源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频域资源分配方法中CORESET资源分布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频域资源分配方法中CORESET资源分布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频域资源分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频域资源分配过程中,基站可以以RBG为单位分配频域资源,即频域资源分配方式type 0。其中,采用type 0方式分配频域资源时,基站确定一个或多个BWP的频域资源内包括的RBG的数量,然后通过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下行控制信息)向UE发送频域资源指示信息。DCI到资源单元的映射是通过CCE(Control Channel Element,控制信道单元)和REG来完成。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PDSCH频域资源分配方式type 0中RBG大小为PDSCH分配频域资源,具体定义如表1所示。
表1现有的RBG配置表
BWP size(带宽大小) Config 1(配置1) Config 2(配置2)
1-36 2 4
37-72 4 8
73-144 8 16
145-275 16 16
如图1和表1所示,当4个CCE中CCE 0被UE 1使用,CCE 2被UE 2使用,CCE 1和CCE 3未被使用,即CCE 1中6个REG和CCE 3中6个REG均未被PDCCJ使用。当CORESET对应的REG绑定大小为2或3或6时,而为PDSCH配置的RBG绑定大小为4时,则存在部分未使用CORESET(控制资源集)资源未被PDSCH使用;当为PDSCH配置的RBG大小为8或16时,则未使用的CORESET资源中CCE1和CCE3均未被PDSCH使用,从而造成频域资源浪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根据为PDCCH配置的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来确定物理下行共享信道配置的第二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以达到充分利用控制信道PDCCH中未使用的CORESET资源的目的,避免控制资源浪费。
下面结合图2描述本发明的频域资源分配方法,包括:步骤201,根据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配置的控制资源集的聚合等级,获取所述控制资源集中除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频域资源外的剩余频域资源;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执行主体为基站设备。
基站设备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配置的控制资源集CORESET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地限定。
CORESET是用于传输DCI的时频资源块,在时域上,一个CORESET可以配置为一个或一组连续的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且通常连续的OFDM的符号数不超过三个;在频域上,CORESET是由一组连续或非连续的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组成。
NR要求支持灵活的控制信道结构,基站通过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令为UE配置多个CORESET,如图3所示,终端配置CORESET#1,CORESET#2,CORESET#3等多个CORESET资源。每个CORESET都有一个相关的CCE到REG的映射方式,映射方式是通过REG捆绑大小来描述。REG捆绑大小包括2、3和6。
控制资源集CORESET的聚合等级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配置,如1、2、4、8或16,即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可使用1、2、4、8、16个连续的CCE。每个CCE包括6个REG。
可选地,根据控制资源集的聚合等级可以获取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可占用的控制资源集中的频域资源。
然后,将控制资源集的总频域资源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可占用的控制资源集中的频域资源相减,获取控制资源集中除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频域资源外的剩余频域资源。
由于每个控制资源集CORESET的配置方式不同,即CCE到REG的映射方式,所以每个控制资源集中的剩余频域资源的分布不同,可以是连续的频域资源,也可以是离散的频域资源。其中,剩余频域资源为连续资源的情况包括相邻两个被占用CCE之间的剩余资源包含的REG的数量为6的整数倍,或控制资源集中除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频域资源外的剩余频域资源为整个CORESET资源,即CORESET中所有REG均为被PDCCH占用。
步骤202,根据所述控制资源集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数量和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确定所述控制资源集中的剩余频域资源是否为离散的频域资源;
可选地,在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配置控制资源集的参数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控制资源集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数量,如1、2或3,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地限定。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资源集的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需要根据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数量适应性地设置。
CORESET中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数量与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存在相关性,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数量不同,则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也不同。
例如,当CORESET中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数量为1或2时,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为L=2或6;当CORESET中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数量为3时,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为L=3或6。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表示在进行交织映射时,以捆绑大小对应的数量的REG为一捆,如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为L=3,则3REG为一捆进行交织映射。
可选地,由于控制资源集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数量和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用于确定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配置REG的方式。根据配置方式可以确定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配置的REG在控制资源集的频域资源中的占用位置,进而获取剩余频域资源的分布位置。
因此,可以根据控制资源集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数量和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确定剩余频域资源是否为离散的频域资源。
确定方式可以是,判断控制资源集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数量是否满足一种或多种目标条件,和/或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是否满足一种或多种目标条件,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地限定。
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控制资源集中的剩余频域资源是否为离散的频域资源。
步骤203,在所述剩余频域资源为离散的频域资源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获取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配置的第二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
可选地,可以直接将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作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配置的第二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也可以以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为参考,设置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配置的第二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地限定。
根据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和控制资源集的聚合等级,可以确定剩余频域资源占用的REG的数量。因控制资源集的聚合等级取值为1,2,4,8或16,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为2或3或6,则剩余频域资源包含的REG的数量为2,3或6的倍数。
即,剩余频域资源包含的REG的数量与PDCCH频域资源配置的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相关。若依然按照现有技术中的type0的配置方式,即表1中的config1或config2,配置PDSCH的第二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即RBG大小为2或4或8或16,则存在大量剩余频域资源不能被PDSCH充分利用,从而造成频域资源浪费。
如图4中的子图4-A、4-B和4-C所示,当CCE到REG映射使用交织模式,控制资源集的聚合等级为AL=2时,如果CORESET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数量为1个或2个,其交织映射的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为2或6。相邻两个被占用的CCE之间的剩余频域资源占用的REG的数量为2或6的倍数。
如图4中的子图4-C所示,当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为6个时,相邻两个被占用的CCE之间的剩余频域资源占用的REG个数为6的倍数;如图4中的子图4-D和4-E所示,当CORESET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数量为3个,REG捆绑大小为3或6,相邻两个被占用的CCE之间的剩余频域资源占用的REG个数为12,即为3或6的倍数;如图4中的子图4-F所示,当控制资源集的聚合等级为AL=1,CORESET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数量为3个,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为REG捆绑大小=3时,相邻两个被占用的CCE之间的剩余频域资源占用REG个数为15个,即为3的倍数。
此时,如果按照表1中的config1或config2配置第二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则可为PDSCH分配的频域资源占用的RBG大小为2或4或8或16的倍数,使得剩余频域资源占用的REG不能充分地用于PDSCH传输。
为减少出现上述问题时带来的频域资源浪费,本实施例根据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为PDSCH配置第二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使得为PDSCH配置的第二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与PDCCH频域配置的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以及剩余频域资源包含的REG的数量相适配,以使PDCCH充分利用剩余频域资源,减少资源浪费,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步骤204,根据所述第二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为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分配所述剩余频域资源。
可选地,在获取第二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后,根据第二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分配频域资源。分配方式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按照第二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对剩余频域资源进行Bitmap(位图)占用,以使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在传输过程中按照第二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占用剩余频域资源,使得剩余频域资源被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完全使用。
在调度配置PDCCH未使用剩余频域资源用于PDSCH传输时,终端通过解析控制信息即可获取剩余频域资源是否承载了PDSCH传输的数据信息。
本实施例通过在控制资源集中除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频域资源外的剩余频域资源为离散的频域资源的情况下,根据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确定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配置的第二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使得为PDSCH配置的第二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与PDCCH频域配置的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以及剩余频域资源包含的资源单元组的数量相适配,有效保证将剩余频域资源最大限度地分配给PDSCH,充分利用剩余频域资源,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控制资源集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数量和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确定所述控制资源集中的剩余频域资源是否为离散的频域资源,包括:判断所述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数量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数量;根据判断结果和所述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确定所述剩余频域资源是否为离散的频域资源。
其中,第一预设数量可以为1或2。
可选地,确定所述控制资源集中的剩余频域资源是否为离散的频域资源的方式包括,先判断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数量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数量,并判断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是否满足相应的条件,结合两部分的判断结果,确定剩余频域资源是否为离散的频域资源。
或者,先判断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数量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数量,在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数量满足第一预设数量的情况下,再判断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是否满足相应的条件;或在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数量不满足第一预设数量的情况下,再判断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是否满足相应的条件。根据对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的判断结果,确定剩余频域资源是否为离散的频域资源。
由于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数量和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之间存在对应关系,且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数量和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与为PDCCH分配资源的方式也存在关联关系,因此,联合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数量和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可以准确确定剩余频域资源是否为离散的频域资源。
本实施例通过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数量和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可以准确确定剩余频域资源是否为离散的频域资源,以实现最大限度地为PDSCH分配剩余频域资源。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判断结果和所述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确定所述剩余频域资源是否为离散的频域资源,包括:在所述判断结果为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数量的情况下,判断所述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是否为第一预设值;在为所述第一预设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剩余频域资源为离散的频域资源。
其中,第一预设值可以为2,即CCE到REG的交织映射方式按照2个REG为一捆进行交织,则一个CCE需要3个这样的REG捆。
如图5所示,在确定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数量满足第一预设数量的情况下,则判断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是否为第一预设值;
在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为第一预设值的情况下,确定剩余频域资源为离散的频域资源;
在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不为第一预设值的情况下,则确定配置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是否为第三预设值,其中,第三预设值可以为6。在确定配置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为第三预设值的情况下,则表示交织按照6个REG为一捆进行交织,则一个REG捆绑对应一个CCE,则剩余频域资源包含的REG数量为6的倍数,确定剩余频域资源为连续的频域资源。即配置的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为6,则PDCCH使用的CCE资源也是连续的,那么剩余频域资源也是连续。
若配置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不为第三预设值,则确定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配置异常。
由于一个CCE由6个REG组成,CCE到REG的交织映射粒度,即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为2或3或6,则剩余资源个数也为2或3或6的倍数。因此,可以根据上述判断条件准确确定剩余频域资源是否为离散的频域资源。
本实施例在确定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数量满足第一预设数量的情况下,再次判断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是否为第一预设值,通过分层判断,可以准确确定剩余频域资源是否为离散的频域资源。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判断结果和所述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确定所述剩余频域资源是否为离散的频域资源,包括:在所述判断结果为不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数量的情况下,判断所述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数量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数量;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数量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数量;在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数量的情况下,判断所述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是否为第二预设值;在为所述第二预设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剩余频域资源为离散的频域资源。
其中,第二预设数量为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数量可以为3,第二预设值为3。
可选地,在确定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数量不满足第一预设数量的情况下,判断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数量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数量;
在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数量满足第二预设数量的情况下,判断所述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是否为第二预设值;
在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为第二预设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剩余频域资源为离散的频域资源。
由于在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数量为3,且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为3的情况下,剩余频域资源为3倍数,因此剩余频域资源为离散的频域资源。
在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数量不满足第二预设数量的情况下,确定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数量配置错误。
在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数量满足第二预设数量,且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不为第二预设值的情况下,判断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是否为第三预设值,在确定配置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为第三预设值的情况下,确定剩余频域资源为连续的频域资源。
若配置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不为第三预设值,则确定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配置异常。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获取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配置的第二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包括:将所述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与预设倍数相乘,将相乘结果作为所述第二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其中,所述相乘结果为正整数。
可选地,将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与预设倍数相乘,将相乘结果作为所述第二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以使第二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与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以及剩余频域资源占用的REG的数量相适配,则剩余频域资源也可以按照与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的粒度相适配的RBG大小进行资源映射,以用于PDSCH数据传输,尽量减少资源空余。
如图4-A所示,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为2,剩余频域资源占用的REG的数量为2的倍数,则可以将第二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设置为2;
如图4-C所示,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为3,剩余频域资源占用的REG的数量为3的倍数,则可以将第二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设置为3。
其中,预设倍数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可以是1倍或两倍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地限定。
优选地,为了配置PDSCH对应的RBG大小尽可能与控制信道PDCCH频域粒度保持一致,预设倍数可以是1倍。
由于较大带宽的资源分配时,剩余频域资源较多,为了更好支持较大带宽的资源分配,减少资源分配使用的位图(bitmap),可以配置RBG大小为12,以提高频域资源配置的效率。
表2 RBG大小的配置表之一
BWP size Config 3(配置3)
1-36 2
37-72 3
73-144 6
145-275 12
如表2所示,为了使得本实施例配置RBG大小与PDCCH频域粒度2,3,6保持一致,配置的RBG大小包括2,3,6和12。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所述控制资源集中的剩余频域资源是否为离散的频域资源之后,还包括:在所述剩余频域资源不为离散的频域资源的情况下,从多个预先配置的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中任选其中之一作为所述第二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
其中,多个预先配置的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可以按照上述剩余频域资源为离散的频域资源的情况下的配置方式进行配置,即按照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的预设倍数进行配置,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配置。如2、3、4、6、8和12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地限定。相应地,RBG大小也可以是2、3、4、6、8和12。如表3所示,为在剩余频域资源不为离散的频域资源的情况下,对RBG大小配置的配置方式,可选择其中的任一配置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预先配置的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需要根据基站为终端配置的带宽进行设置。
表3 RBG大小的配置表之二
BWP size Config 1 Config 2 Config 3
1-36 2 4 2
37-72 4 8 3
73-144 8 16 6
145-275 16 16 12
在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为6、控制资源集采用CCE到REG的非交织映射模式,PDCCH使用的CCE资源是连续的,则剩余频域资源也是连续的;或整个控制资源集均未被PDCCH使用的情况下,可以从多个预先配置的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中选择其中之一作为第二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以使PDSCH传输使用剩余频域资源则可以按照与第二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对应的RBG大小进行依次占用,充分利用剩余频域资源。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频域资源分配方法既可以用于控制资源集采用CCE到REG的交织映射模式的场景,也可以用于控制资源集采用CCE到REG的非交织映射模式的场景。
由于频域资源宝贵且稀缺,NR允许UE使用未使用的控制资源集的频域资源来传输数据,允许PDSCH与PDCCH共符号传输,即PDSCH与PDCCH在同一控制资源集中传输数据;
因此,本实施例中的频域资源分配方法还可以应用于将PDCCH未使用的CORESET中的剩余频域资源分配给PDSCH的场景,具体如图6所示。基站为终端配置多个CORESET,其中CORESET#1用于UE1 PDCCH的传输,其他CORESET#2,CORESET#3均未使用,而未使用的CORESET中的剩余频域资源,则可按照本实施例中的频域资源分配方法分配给PDSCH,以充分利用频域资源。
还可以应用于将PDCCH使用的CORESET中的剩余频域资源分配给PDSCH的场景,即当允许PDSCH与PDCCH共符号的情况下,具体如图7所示,UE1使用CORESET 1中的CCE#1资源,则CORESET 1中其他REG资源可用于PDSCH传输,同理,UE2使用CORESET 2中CCE#2资源,则CORESET 2中其他REG资源可用于PDSCH传输。在此场景下,通过本实施例的配置方式,可以有效提高PDSCH与PDCCH共符号资源利用率。
上述场景下,均可以充分利用剩余频域资源,达到最大限度为PDSCH分配剩余频域资源的目的。
本实施例针对现有的CORESET资源使用情况及RBG大小定义,配置PDSCH对应的RBG大小与控制信道PDCCH频域粒度保持一致,并示例性地增加RBG大小为2,3,6和12的配置,如表3所示,以尽可能优化PDCCH未使用的剩余频域资源分配方式,提高频域资源利用率。
下面对本发明提供的频域资源分配装置进行描述,下文描述的频域资源分配装置与上文描述的频域资源分配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频域资源分配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801、确定模块802、第二获取模块803和分配模块804,其中:
第一获取模块801用于根据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配置的控制资源集的聚合等级,获取所述控制资源集中除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频域资源外的剩余频域资源;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执行主体为基站设备。
基站设备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配置的控制资源集CORESET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地限定。
控制资源集CORESET的聚合等级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配置,如1、2、4、8或16,即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可使用1、2、4、8、16个连续的CCE。每个CCE包括6个REG。
可选地,根据控制资源集的聚合等级可以获取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可占用的控制资源集中的频域资源。
然后,将控制资源集的总频域资源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可占用的控制资源集中的频域资源相减,获取控制资源集中除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频域资源外的剩余频域资源。
由于每个控制资源集CORESET的配置方式不同,即CCE到REG的映射方式,所以每个控制资源集中的剩余频域资源的分布不同,可以是连续的频域资源,也可以是离散的频域资源。其中,剩余频域资源为连续资源的情况包括相邻两个被占用CCE之间的剩余资源包含的REG的数量为6的整数倍,或控制资源集中除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频域资源外的剩余频域资源为整个CORESET资源,即CORESET中所有REG均为被PDCCH占用。
确定模块802用于根据所述控制资源集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数量和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确定所述控制资源集中的剩余频域资源是否为离散的频域资源;
可选地,在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配置控制资源集的参数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控制资源集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数量,如1、2或3,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地限定。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资源集的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需要根据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数量适应性地设置。
CORESET中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数量与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存在相关性,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数量不同,则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也不同。
可选地,由于控制资源集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数量和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用于确定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配置REG的方式。根据配置方式可以确定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配置的REG在控制资源集的频域资源中的占用位置,进而获取剩余频域资源的分布位置。
因此,可以根据控制资源集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数量和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确定剩余频域资源是否为离散的频域资源。
确定方式可以是,判断控制资源集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数量是否满足一种或多种目标条件,和/或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是否满足一种或多种目标条件,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地限定。
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控制资源集中的剩余频域资源是否为离散的频域资源。
第二获取模块803用于在所述剩余频域资源为离散的频域资源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获取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配置的第二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
可选地,可以直接将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作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配置的第二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也可以以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为参考,设置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配置的第二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地限定。
根据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和控制资源集的聚合等级,可以确定剩余频域资源占用的REG的数量。因控制资源集的聚合等级取值为1,2,4,8或16,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为2或3或6,则剩余频域资源包含的REG的数量为2,3或6的倍数。
即,剩余频域资源包含的REG的数量与PDCCH频域资源配置的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相关。若依然按照现有技术中的type0的配置方式,即表1中的config1或config2,配置PDSCH的第二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即RBG大小为2或4或8或16,则存在大量剩余频域资源不能被PDSCH充分利用,从而造成频域资源浪费。
如图4中的子图4-A、4-B和4-C所示,当CCE到REG映射使用交织模式,控制资源集的聚合等级为AL=2时,如果CORESET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数量为1个或2个,其交织映射的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为2或6。相邻两个被占用的CCE之间的剩余频域资源占用的REG的数量为2或6的倍数。
如图4中的子图4-C所示,当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为6个时,相邻两个被占用的CCE之间的剩余频域资源占用的REG个数为6的倍数;如图4中的子图4-D和4-E所示,当CORESET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数量为3个,REG捆绑大小为3或6,相邻两个被占用的CCE之间的剩余频域资源占用的REG个数为12,即为3或6的倍数;如图4中的子图4-F所示,当控制资源集的聚合等级为AL=1,CORESET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数量为3个,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为REG捆绑大小=3时,相邻两个被占用的CCE之间的剩余频域资源占用REG个数为15个,即为3的倍数。
此时,如果按照表1中的config1或config2配置第二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则可为PDSCH分配的频域资源占用的RBG大小为2或4或8或16的倍数,使得剩余频域资源占用的REG不能充分地用于PDSCH传输。
为减少出现上述问题时带来的频域资源浪费,本实施例根据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为PDSCH配置第二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使得为PDSCH配置的第二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与PDCCH频域配置的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以及剩余频域资源包含的REG的数量相适配,以使PDCCH充分利用剩余频域资源,减少资源浪费,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分配模块804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为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分配所述剩余频域资源。
可选地,在获取第二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后,根据第二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分配频域资源。分配方式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按照第二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对剩余频域资源进行Bitmap(位图)占用,以使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在传输过程中按照第二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占用剩余频域资源,使得剩余频域资源被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完全使用。
在调度配置PDCCH未使用剩余频域资源用于PDSCH传输时,终端通过解析控制信息即可获取剩余频域资源是否承载了PDSCH传输的数据信息。
本实施例通过在控制资源集中除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频域资源外的剩余频域资源为离散的频域资源的情况下,根据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确定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配置的第二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使得为PDSCH配置的第二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与PDCCH频域配置的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以及剩余频域资源包含的资源单元组的数量相适配,有效保证将剩余频域资源最大限度地分配给PDSCH,充分利用剩余频域资源,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判断所述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数量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数量;根据判断结果和所述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确定所述剩余频域资源是否为离散的频域资源。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确定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判断结果为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数量的情况下,判断所述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是否为第一预设值;在为所述第一预设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剩余频域资源为离散的频域资源。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确定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判断结果为不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数量的情况下,判断所述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数量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数量;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数量小于第二预设数量;在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数量的情况下,判断所述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是否为第二预设值;在为所述第二预设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剩余频域资源为离散的频域资源。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第二获取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与预设倍数相乘,将相乘结果作为所述第二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其中,所述相乘结果为正整数。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中还包括选择模块,用于:在所述剩余频域资源不为离散的频域资源的情况下,从多个预先配置的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中任选其中之一作为所述第二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
图9示例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实体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901、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902、存储器(memory)903和通信总线904,其中,处理器901,通信接口902,存储器903通过通信总线9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901可以调用存储器903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频域资源分配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配置的控制资源集的聚合等级,获取所述控制资源集中除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频域资源外的剩余频域资源;根据所述控制资源集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数量和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确定所述控制资源集中的剩余频域资源是否为离散的频域资源;在所述剩余频域资源为离散的频域资源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获取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配置的第二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根据所述第二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为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分配所述剩余频域资源。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903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可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计算机能够执行上述各方法所提供的频域资源分配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配置的控制资源集的聚合等级,获取所述控制资源集中除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频域资源外的剩余频域资源;根据所述控制资源集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数量和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确定所述控制资源集中的剩余频域资源是否为离散的频域资源;在所述剩余频域资源为离散的频域资源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获取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配置的第二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根据所述第二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为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分配所述剩余频域资源。
又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执行上述各方法提供的频域资源分配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配置的控制资源集的聚合等级,获取所述控制资源集中除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频域资源外的剩余频域资源;根据所述控制资源集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数量和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确定所述控制资源集中的剩余频域资源是否为离散的频域资源;在所述剩余频域资源为离散的频域资源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获取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配置的第二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根据所述第二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为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分配所述剩余频域资源。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频域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配置的控制资源集的聚合等级,获取所述控制资源集中除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频域资源外的剩余频域资源;
根据所述控制资源集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数量和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确定所述控制资源集中的剩余频域资源是否为离散的频域资源;
在所述剩余频域资源为离散的频域资源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获取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配置的第二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
根据所述第二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为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分配所述剩余频域资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频域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控制资源集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数量和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确定所述控制资源集中的剩余频域资源是否为离散的频域资源,包括:
判断所述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数量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数量;
根据判断结果和所述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确定所述剩余频域资源是否为离散的频域资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频域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判断结果和所述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确定所述剩余频域资源是否为离散的频域资源,包括:
在所述判断结果为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数量的情况下,判断所述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是否为第一预设值;
在为所述第一预设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剩余频域资源为离散的频域资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频域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判断结果和所述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确定所述剩余频域资源是否为离散的频域资源,包括:
在所述判断结果为不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数量的情况下,判断所述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数量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数量;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数量小于第二预设数量;
在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数量的情况下,判断所述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是否为第二预设值;
在为所述第二预设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剩余频域资源为离散的频域资源。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频域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获取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配置的第二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包括:
将所述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与预设倍数相乘,将相乘结果作为所述第二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其中,所述相乘结果为正整数。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频域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控制资源集中的剩余频域资源是否为离散的频域资源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剩余频域资源不为离散的频域资源的情况下,从多个预先配置的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中任选其中之一作为所述第二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
7.一种频域资源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根据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配置的控制资源集的聚合等级,获取所述控制资源集中除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频域资源外的剩余频域资源;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资源集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数量和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确定所述控制资源集中的剩余频域资源是否为离散的频域资源;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剩余频域资源为离散的频域资源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获取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配置的第二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
分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资源单元组的捆绑大小,为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分配所述剩余频域资源。
8.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频域资源分配方法的步骤。
9.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频域资源分配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频域资源分配方法的步骤。
CN202111007257.6A 2021-08-30 2021-08-30 频域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36457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07257.6A CN113645705B (zh) 2021-08-30 2021-08-30 频域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07257.6A CN113645705B (zh) 2021-08-30 2021-08-30 频域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45705A true CN113645705A (zh) 2021-11-12
CN113645705B CN113645705B (zh) 2023-11-21

Family

ID=78424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07257.6A Active CN113645705B (zh) 2021-08-30 2021-08-30 频域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4570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75060A (zh) * 2021-12-30 2022-04-19 赛特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包业务调度方法及装置
WO2023193279A1 (zh) * 2022-04-08 2023-10-1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频域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59994A (zh) * 2017-09-05 2018-02-02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资源指示方法、相关设备及通信系统
CN109392011A (zh) * 2017-08-11 2019-0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设备
CN109479293A (zh) * 2017-06-09 2019-03-15 Lg 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或接收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9995492A (zh) * 2017-12-29 2019-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WO2019221527A1 (ko) * 2018-05-16 2019-11-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데이터 채널을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10832889A (zh) * 2017-05-02 2020-02-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资源绑定和映射的方法和装置
WO2020189933A1 (ko) * 2019-03-19 2020-09-2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자원할당 방법 및 장치
WO2021000858A1 (zh) * 2019-07-01 2021-01-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发送方法及装置、接收方法及装置、终端、存储介质
WO2021020826A1 (en) * 2019-07-26 2021-02-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ceiving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WO2021031906A1 (zh) * 2019-08-16 2021-02-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配置时域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32889A (zh) * 2017-05-02 2020-02-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资源绑定和映射的方法和装置
CN109479293A (zh) * 2017-06-09 2019-03-15 Lg 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或接收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9392011A (zh) * 2017-08-11 2019-0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设备
CN107659994A (zh) * 2017-09-05 2018-02-02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资源指示方法、相关设备及通信系统
CN109995492A (zh) * 2017-12-29 2019-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WO2019221527A1 (ko) * 2018-05-16 2019-11-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데이터 채널을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20189933A1 (ko) * 2019-03-19 2020-09-2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자원할당 방법 및 장치
WO2021000858A1 (zh) * 2019-07-01 2021-01-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发送方法及装置、接收方法及装置、终端、存储介质
WO2021020826A1 (en) * 2019-07-26 2021-02-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ceiving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WO2021031906A1 (zh) * 2019-08-16 2021-02-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配置时域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晨: "《5G终端模拟器PDSCH资源提取及信号检测的研究与实现》",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 *
石靖: "《5G系统中URLLC业务资源分配方法研究》", 《中国新通信》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75060A (zh) * 2021-12-30 2022-04-19 赛特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包业务调度方法及装置
WO2023193279A1 (zh) * 2022-04-08 2023-10-1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频域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45705B (zh) 2023-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32286B (zh) 频谱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6455081B (zh) 资源配置方法及资源配置装置
US8614983B2 (en)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wireless system
CN108111281B (zh) 数据信道参数配置方法及装置
US11039448B2 (en) Resource schedu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1805538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source indication, and storage medium
CN107734665B (zh) 资源指示、确定方法及装置、网络侧设备及移动通信终端
CN113645705B (zh) 频域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9392174B (zh)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设备
CN107889233B (zh) 一种资源配置的方法及装置
WO2013149594A1 (zh)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和装置
US11258571B2 (en)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9803412B (zh) 资源映射方法、确定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用户终端
CN107027183B (zh) 一种资源分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0495119B (zh) 下行控制信道的配置方法及网络设备、终端
CN113329508B (zh) 一种下行物理共享信道pdsch资源分配方法
US9907088B2 (en) Method of sharing resource allocation information and base station apparatus therefor
US10219258B2 (en) Uplink servic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access point
CN112996112A (zh) 一种频域资源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20136822A5 (zh)
CN106550471B (zh) 一种参数调整方法及装置
WO2018233597A1 (zh) 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WO2017028071A1 (zh) 下行控制信息的接收、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9152001B (zh) 一种时频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16264699A (zh) 动态频谱共享下的速率匹配方法、相关设备和通信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