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50471B - 一种参数调整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参数调整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50471B
CN106550471B CN201510609784.2A CN201510609784A CN106550471B CN 106550471 B CN106550471 B CN 106550471B CN 201510609784 A CN201510609784 A CN 201510609784A CN 106550471 B CN106550471 B CN 1065504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et
cfi
aggregation level
parameter
down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0978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50471A (zh
Inventor
陆松鹤
武跃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60978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50471B/zh
Publication of CN1065504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504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504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504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2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e.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CQ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参数调整方法及装置,用以实现根据小区内不同UE的业务请求,针对不同UE调整其控制区域的相关参数,从而使得小区的传输资源得到更为合理、有效的利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参数调整方法包括:基站接收用户设备UE的业务请求;所述基站当根据所述UE的业务请求,确定需要调整预设的该UE的控制区域调整参数时,调整预设的该UE的控制区域调整参数。

Description

一种参数调整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参数调整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LTE)是一种长期演进技术,LTE系统引入了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和多输入多输出(Multi-Input&Multi-Output,MIMO)等关键技术,显著增加了频谱效率和数据传输速率。
在LTE系统中,在时间域,将每个10ms的无线帧分成10个1ms的子帧,每个子帧包含2个时隙slot,每个slot包含7个OFDM符号。每个子帧的第一个slot的前三个OFDM符号可用于传送控制信道信息。在频率域,由一系列的子载波subcarrier构成。在LTE系统中,每个下行子帧被分成两部分:下行控制区域和下行数据区域。图1中标识出LTE系统下行信号的控制区域和数据区域在整个子帧中所处的时频位置示意图。
根据现有的3GPP协议定义,下行控制区域包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hysical control formatindicator channel,PCFICH)、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request,HARQ)指示信道(physical hybrid-arq indicator channel,PHICH)。
其中,PDCCH中承载的是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包含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UE上的资源分配和其他的控制信息。在LTE系统中,上下行的资源调度信息都是由PDCCH来承载的。为了更有效地配置PDCCH和其他下行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LTE定义了两个专用的控制信道资源单位:资源单元组(RE Group,REG)和控制信道单元(Control Channel Element,CCE),1个REG由4个相邻的资源单元RE组成,一个CCE由9个REG构成,即一个CCE是由36个RE组成,PCFICH,PHICH的资源分配是以REG为单位的,PDCCH的资源分配是以CCE为单位的,根据PDCCH中承载的DCI,专用CCE聚合等级可为1、2、4或8。
PCFICH信道携带了控制格式指示(Control Format Indicator,CFI),CFI值在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TDD)模式下,常规子帧可以取值为1、2、3,特殊子帧取值为1、2;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FDD)模式下,无子帧限制,取值为1、2、3。
在LTE系统中,PDCCH在一个子帧内占用的OFDM符号个数,是由PCFICH中定义的CFI所确定的。因此,下行控制区域的大小由CFI决定。
目前,基站在调度下行控制区域时,下行控制区域的CFI只针对小区,小区内所有接入的用户设备UE均按照一个配置规则执行,不能够根据UE之间的业务状态差异来决定适合UE的配置,从而导致信道条件良好的UE的速率受到抑制。另外,下行控制区域的专用CCE聚合等级也只针对小区,基站也是对小区内所有接入的UE均按照一个配置规则执行,当接入LTE系统的UE所处的无线环境发生变化时,不能够针对UE进行调整,当资源不足时,为了保证UE可以上下行并发满调度而降低专用CCE聚合等级,但是当专用CCE聚合等级降低后,UE检测PDCCH会出现漏检,进而影响下行业务的检测和解调,影响了速率。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控制区域的相关参数是针对整个小区设置的,没有体现出小区内不同UE的差异化,因此导致小区的传输资源没有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参数调整方法及装置,用以实现根据小区内不同UE的业务请求,针对不同UE调整其控制区域的相关参数,从而使得小区的传输资源得到更为合理、有效的利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参数调整方法包括:
基站接收用户设备UE的业务请求;
所述基站当根据所述UE的业务请求,确定需要调整预设的该UE的控制区域调整参数时,调整预设的该UE的控制区域调整参数。
通过该方法,基站接收用户设备UE的业务请求;所述基站当根据所述UE的业务请求,确定需要调整预设的该UE的控制区域调整参数时,调整预设的该UE的控制区域调整参数,可以实现根据小区内不同UE的业务请求,针对不同UE调整其控制区域的相关参数,从而使得小区的传输资源得到更为合理、有效的利用。
较佳地,所述UE的控制区域调整参数包括:UE的控制格式指示CFI和/或UE的专用控制信道单元CCE聚合等级。
较佳地,所述基站根据所述UE的业务请求,当确定该UE需要上下行并发业务时,确定需要调整预设的该UE的控制区域调整参数。
较佳地,所述调整预设的该UE的控制区域调整参数,具体包括:
当所述UE接入的小区内仅接入该UE时,所述基站判断预设的该UE的CFI和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是否满足该UE的上下行并发满调度需求;
如果预设的该UE的CFI和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不满足该UE的上下行并发满调度需求时,则增大预设的该UE的CFI和/或减小预设的该UE的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
这样,当预设的该UE的CFI和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不满足该UE的上下行并发满调度需求时,可以通过增大预设的该UE的CFI和/或减小预设的该UE的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从而保证UE的上下行并发满调度需求,进而使得小区的传输资源得到更为合理、有效的利用。
较佳地,所述调整预设的该UE的控制区域调整参数,还包括:
如果预设的该UE的CFI和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满足该UE的上下行并发满调度需求时,则所述基站将该UE的上下行初始误块率与预设误块率门限进行比较;
当所述上下行初始误块率小于预设误块率门限时,所述基站降低预设的该UE的CFI和/或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
由于所述UE接入的小区内仅接入该UE,可以默认使用全带宽资源,不存在多用户的资源调度变化,根据误块率确定该UE的CFI和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相对简单;同时,当预设的该UE的CFI和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满足该UE的上下行并发满调度需求,并且上下行初始误块率小于预设误块率门限时,通过降低预设的该UE的CFI和/或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从而使得小区的传输资源得到更为合理、有效的利用。
较佳地,该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上下行初始误块率大于预设误块率门限时,所述基站继续使用预设的该UE的CFI和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
较佳地,所述调整预设的该UE的控制区域调整参数,具体包括:
当所述UE接入的小区内接入多个UE时,所述基站针对所述多个UE中每一UE,将该UE反馈的下行信道质量指示CQI值与预设的门限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调整该UE的CFI和/或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
这样,通过结合UE的CFI和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可以实现根据小区内不同UE的业务请求,针对不同UE调整其控制区域的相关参数,从而使得小区的传输资源得到更为合理、有效的利用。
较佳地,将该UE反馈的下行信道质量指示CQI值与预设的门限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调整该UE的CFI和/或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具体包括:
当该UE反馈的CQI大于零,并且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门限时,调整该UE的CFI值为3,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为8;
当该UE反馈的CQI大于预设的第一门限,并且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二门限时,调整该UE的CFI值为2,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为4;
当该UE反馈的CQI大于预设的第二门限,并且小于或等于15时,调整该UE的CFI值为1,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为2;
其中,第一门限值小于第二门限值。
较佳地,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UE的业务请求,当确定该UE仅需要进行单向业务时,继续使用预设的该UE的控制区域调整参数。
与上述方法相对应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参数调整装置包括:
业务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设备UE的业务请求;
控制区域调整参数调整单元,用于当根据所述UE的业务请求,确定需要调整预设的该UE的控制区域调整参数时,调整预设的该UE的控制区域调整参数。
通过该装置,业务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设备UE的业务请求;控制区域调整参数调整单元,用于当根据所述UE的业务请求,确定需要调整预设的该UE的控制区域调整参数时,调整预设的该UE的控制区域调整参数,可以实现根据小区内不同UE的业务请求,针对不同UE调整其控制区域的相关参数,从而使得小区的传输资源得到更为合理、有效的利用。
较佳地,所述UE的控制区域调整参数包括:UE的控制格式指示CFI和/或UE的专用控制信道单元CCE聚合等级。
较佳地,所述控制区域调整参数调整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UE的业务请求,当确定该UE需要上下行并发业务时,确定需要调整预设的该UE的控制区域调整参数。
较佳地,当所述UE接入的小区内仅接入该UE时,所述控制区域调整参数调整单元还用于判断预设的该UE的CFI和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是否满足该UE的上下行并发满调度需求;
如果预设的该UE的CFI和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不满足该UE的上下行并发满调度需求时,则增大预设的该UE的CFI和/或减小预设的该UE的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
较佳地,如果预设的该UE的CFI和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满足该UE的上下行并发满调度需求时,则所述基站将该UE的上下行初始误块率与预设误块率门限进行比较;
当所述上下行初始误块率小于预设误块率门限时,所述控制区域调整参数调整单元还用于降低预设的该UE的CFI和/或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
如果上下行初始误块率大于预设误块率门限,则所述基站继续使用预设的该UE的CFI和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
较佳地,当所述上下行初始误块率大于预设误块率门限时,所述控制区域调整参数调整单元还用于继续使用预设的该UE的CFI和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
较佳地,当所述UE接入的小区内接入多个UE时,所述控制区域调整参数调整单元还用于针对所述多个UE中每一UE,将该UE反馈的下行信道质量指示CQI值与预设的门限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调整该UE的CFI和/或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
较佳地,所述控制区域调整参数调整单元,具体用于:
当该UE反馈的CQI大于零,并且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门限时,调整该UE的CFI值为3,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为8;
当该UE反馈的CQI大于预设的第一门限,并且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二门限时,调整该UE的CFI值为2,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为4;
当该UE反馈的CQI大于预设的第二门限,并且小于或等于15时,调整该UE的CFI值为1,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为2;
其中,第一门限值小于第二门限值。
较佳地,所述控制区域调整参数调整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UE的业务请求,当确定该UE仅需要进行单向业务时,继续使用预设的该UE的控制区域调整参数。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LTE系统下行信号的控制区域和数据区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参数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对参数进行调整的整体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参数调整装置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参数调整方法及装置,用以实现根据小区内不同UE的业务请求,针对不同UE调整其控制区域的相关参数,从而使得小区的传输资源得到更为合理、有效的利用。
参见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参数调整方法,包括:
S101、基站接收用户设备UE的业务请求;
S102、所述基站当根据所述UE的业务请求,确定需要调整预设的该UE的控制区域调整参数时,调整预设的该UE的控制区域调整参数。
其中,所述用户设备包含手机,智能终端,多媒体设备,流媒体设备等等。
其中,所述确定需要调整预设的该UE的控制区域调整参数,具体是UE选择可用的资源,当发现资源不足时,无法满足UE上下行并发满调度需求,这时就确定需要调整预设的该UE的控制区域调整参数。
较佳地,所述UE的控制区域调整参数包括:UE的控制格式指示CFI和/或UE的专用控制信道单元CCE聚合等级。因此,所述调整预设的该UE的控制区域调整参数,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情况:调整预设的该UE的CFI,或者调整预设的该UE的专用CCE聚合等级,或者调整预设的该UE的CFI和专用CCE聚合等级。其中,CFI和专用CCE聚合等级的取值可以根据UE的数量、信道环境、上下行误块率、单位时间内调度次数等决定。
较佳地,所述基站当根据所述UE的业务请求,确定需要调整预设的该UE的控制区域调整参数时,调整预设的该UE的控制区域调整参数,具体包括:
步骤一:所述基站根据所述UE的业务请求,判断该UE是否需要上下行并发业务,如果否,执行步骤二,如果是,继续执行步骤三;
其中,所述上下行并发业务是指UE与基站之间上行与下行业务同时发送;
步骤二:所述基站继续使用预设的该UE的CFI和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
如果所述UE需要上下行并发业务,分所述UE接入的小区内仅接入该UE与所述UE接入的小区内接入多个UE这两种情况,分别来确定该UE的CFI和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当所述UE接入的小区内仅接入该UE时,执行步骤三,当所述UE接入的小区内接入多个UE时,执行步骤八;
步骤三:当所述UE接入的小区内仅接入该UE时,所述基站判断预设的该UE的CFI和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是否满足该UE的上下行并发满调度需求,如果否,执行步骤四,如果是,继续执行步骤五;
其中,所述满调度是指单位时间内调度次数达到最大值,例如:根据帧结构和特殊子帧时隙配比,计算1s钟内,上下行理论调度次数,TD-LTE制式,10ms的无线帧,1ms的子帧时长,一秒钟内上下行理论总的调度次数为1000次;
步骤四:所述基站增大预设的该UE的CFI和/或减小预设的该UE的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
步骤五:所述基站将该UE的上下行初始误块率与预设误块率门限进行比较,当所述上下行初始误块率大于预设误块率门限,执行步骤六,当所述上下行初始误块率小于预设误块率门限,执行步骤七;
步骤六:所述基站继续使用预设的该UE的CFI和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
步骤七:所述基站降低预设的该UE的CFI和/或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
步骤八:当所述UE接入的小区内接入多个UE时,所述基站针对所述多个UE中每一UE,将该UE反馈的下行信道质量指示CQI值与预设的门限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调整该UE的CFI和/或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
其中,所述UE反馈的CQI值可以是UE周期性地向基站反馈,所述预设的门限可以为两个或者多个。
较佳地,将该UE反馈的下行信道质量指示CQI值与预设的门限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调整该UE的CFI和/或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具体包括:
当该UE反馈的CQI大于零,并且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门限时,调整该UE的CFI值为3,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为8;
当该UE反馈的CQI大于预设的第一门限,并且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二门限时,调整该UE的CFI值为2,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为4;
当该UE反馈的CQI大于预设的第二门限,并且小于或等于15时,调整该UE的CFI值为1,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为2;
其中,第一门限值小于第二门限值。
综上,下面结合图3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下行用户级的控制区域调整的整体流程:
基站接收用户设备UE的业务请求;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UE的业务请求,判断该UE是否需要上下行并发业务;
如果所述UE只进行单向业务,不需要上下行并发业务时,所述基站继续使用预设的该UE的CFI和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
如果所述UE需要上下行并发业务时,且当所述UE接入的小区内仅接入该UE时,所述基站判断预设的该UE的CFI和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是否满足该UE的上下行并发满调度需求;
如果预设的该UE的CFI和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不满足该UE的上下行并发满调度需求时,则增大预设的该UE的CFI和/或减小预设的该UE的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
如果预设的该UE的CFI和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满足该UE的上下行并发满调度需求时,则所述基站将该UE的上下行初始误块率与预设误块率门限X进行比较;
当所述上下行初始误块率大于预设误块率门限X时,所述基站继续使用预设的该UE的CFI和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
当所述上下行初始误块率小于预设误块率门限X时,所述基站降低预设的该UE的CFI和/或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
另外,如果所述UE需要上下行并发业务时,且当所述UE接入的小区内接入多个UE时,针对所述多个UE中每一UE,将该UE反馈的下行信道质量指示CQI值与预设的门限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调整该UE的CFI和/或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具体包括:
当该UE反馈的CQI大于零,并且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门限A时,调整该UE的CFI值为3,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为8;
当该UE反馈的CQI大于预设的第一门限A,并且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二门限B时,调整该UE的CFI值为2,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为4;
当该UE反馈的CQI大于预设的第二门限B,并且小于或等于15时,调整该UE的CFI值为1,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为2;
其中,第一门限A小于第二门限B,所述的门限A、B是可以根据经验获得。所述预设的门限可以细化为更多,将门限再细分的话,需将组合再调整,CFI的取值和专用CCE聚合等级的取值做组合分配,CFI有3个取值,专用CCE聚合等级有4个取值,门限可以尝试最多分为12个,一般情况下,可在A与B间再设一个门限,B与15间也再设一个门限。这样可以达到自适应的效果,保证了UE的上下行并发满调度需求。
为了可以明确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整体流程图中的多个UE的下行用户级的控制区域的调整过程,保证可以将门限A、B说明,下面将用户设备UE的数量以3为例进行详细描述:
UE上报测量的下行CQI信息,当系统接入UE数为3时,UE1的下行CQI为x(0<x<=A),UE2的下行CQI为y(A<y<=B),UE3的下行CQI为z(B<z<=15)。
单一UE的下行业务量都没有达到需要调度全部带宽的要求,而3个UE的下行总业务量需要全部带宽才能满足,此时系统在单一下行子帧同时调度3个UE,3个UE进行频域资源分配,UE调度下行子帧W的PRB。
UE资源分配、调度顺序取决于LTE系统层L2的调度算法,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獒述,只针对调度过程中的下行子帧的控制区域的配置进行说明。
假设UE调度资源顺序为UE1、UE2、UE3,由于UE1的下行CQI最小,则下行子帧W的PRB从索引index 0开始调度至M1,例如:20MHz小区,频域上有100个PRB,UE1从0开始调度M1长度的PRB,M1小于100;此时,UE1的CQI在门限A的范围内,此时调度的UE1对应的物理资源的时域建议用第1-3个OFDM符号作为UE1的下行控制区域,此时调度UE1的CFI为3,根据调度的频域资源数和CFI值计算可用的下行控制区域的资源总数,根据计算的资源总数,计算CCE数量,去掉PHICH占用的RE和PCFICH占用的RE,剩余的RE数给PDCCH进行分配,优先按照专用聚合等级CCE为8进行配置,优先保证信道条件差的UE下行控制区域可以检测到,不会出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的丢失,保证不掉线,可以有数据传输,若发现分配的资源不能保证CCE为8时UE的上下行并发满调度,则可以降低CCE值以达到满调度的目的,例如需要保证适量业务,则可以调整CCE为4。
同理,由于UE2的下行CQI在两个门限间(次小),则下行子帧W的PRB从indexM2(M1+1)开始调度至M3,此时UE2的CQI在门限A和门限B之间,此时调度的UE2对应的物理资源的时域建议用第1-2个OFDM符号作为UE2的下行控制区域,此时调度UE2的CFI为2,根据调度的频域资源数和CFI值计算可用的下行控制区域的资源总数,根据计算的资源总数,计算CCE数量,去掉PHICH占用的RE和PCFICH占用的RE,剩余的RE数给PDCCH进行分配,优先按照专用聚合等级CCE为4进行配置,优先保证此类信道条件的UE下行控制区域可以检测到,不会出现下行PDSCH信道的丢失,保证此类UE的稳定数据传输,若发现分配的资源不能保证CCE为4时UE的上下行并发满调度,则可以降低CCE值以达到满调度的目的,例如需要保证适量业务,则可以调整CCE为2。
同理,由于UE3的下行CQI在最好,则下行子帧W的PRB从index M4(M3+1)开始调度至最后一个PRB,此时UE3的CQI在门限B和最高值15之间,此时调度的UE3对应的物理资源的时域建议用第1个OFDM符号作为UE3的下行控制区域,此时调度UE3的CFI为1,根据调度的频域资源数和CFI值计算可用的下行控制区域的资源总数,根据计算的资源总数,计算CCE数量,去掉PHICH占用的RE和PCFICH占用的RE,剩余的RE数给PDCCH进行分配,优先按照专用聚合等级CCE为2进行配置,优先保证此类信道条件的UE下行控制区域可以检测到,不会出现下行PDSCH信道的丢失,保证此类UE的高业务数据传输,若发现分配的资源不能保证CCE为2时UE的上下行并发满调度,则可以降低CCE值以达到满调度的目的,例如需要保证适量业务,则可以调整CCE为1。
参见图4,与上述方法相对应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参数调整装置包括:
业务请求接收单元11,用于接收用户设备UE的业务请求;
控制区域调整参数调整单元12,用于当根据所述UE的业务请求,确定需要调整预设的该UE的控制区域调整参数时,调整预设的该UE的控制区域调整参数。
较佳地,所述UE的控制区域调整参数包括:UE的控制格式指示CFI和/或UE的专用控制信道单元CCE聚合等级。
较佳地,所述控制区域调整参数调整单元12还用于根据所述UE的业务请求,当确定该UE需要上下行并发业务时,确定需要调整预设的该UE的控制区域调整参数。
较佳地,当所述UE接入的小区内仅接入该UE时,所述控制区域调整参数调整单元12还用于判断预设的该UE的CFI和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是否满足该UE的上下行并发满调度需求;
如果预设的该UE的CFI和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不满足该UE的上下行并发满调度需求时,则增大预设的该UE的CFI和/或减小预设的该UE的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
较佳地,如果预设的该UE的CFI和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满足该UE的上下行并发满调度需求时,则所述基站将该UE的上下行初始误块率与预设误块率门限进行比较;
当所述上下行初始误块率小于预设误块率门限时,所述控制区域调整参数调整单元12还用于降低预设的该UE的CFI和/或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
如果上下行初始误块率大于预设误块率门限,则所述基站继续使用预设的该UE的CFI和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
较佳地,当所述上下行初始误块率大于预设误块率门限时,所述控制区域调整参数调整单元12还用于继续使用预设的该UE的CFI和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
较佳地,当所述UE接入的小区内接入多个UE时,所述控制区域调整参数调整单元12还用于针对所述多个UE中每一UE,将该UE反馈的下行信道质量指示CQI值与预设的门限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调整该UE的CFI和/或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
较佳地,所述控制区域调整参数调整单元12,具体用于:
当该UE反馈的CQI大于零,并且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门限时,调整该UE的CFI值为3,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为8;
当该UE反馈的CQI大于预设的第一门限,并且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二门限时,调整该UE的CFI值为2,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为4;
当该UE反馈的CQI大于预设的第二门限,并且小于或等于15时,调整该UE的CFI值为1,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为2;
其中,第一门限值小于第二门限值。
较佳地,所述控制区域调整参数调整单元12还用于根据所述UE的业务请求,当确定该UE仅需要进行单向业务时,继续使用预设的该UE的控制区域调整参数。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基站接收用户设备UE的业务请求;所述基站当根据所述UE的业务请求,确定需要调整预设的该UE的控制区域调整参数时,调整预设的该UE的控制区域调整参数,通过结合UE的CFI和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可以实现根据小区内不同UE的业务请求,针对不同UE调整其控制区域的相关参数,从而使得小区的传输资源得到更为合理、有效的利用。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参数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基站接收用户设备UE的业务请求;
所述基站当根据所述UE的业务请求,确定需要调整预设的该UE的控制区域调整参数时,调整预设的该UE的控制区域调整参数;所述UE的控制区域调整参数包括:UE的控制格式指示CFI和/或UE的专用控制信道单元CCE聚合等级;所述基站根据所述UE的业务请求,当确定该UE需要上下行并发业务时,确定需要调整预设的该UE的控制区域调整参数;
其中,所述调整预设的该UE的控制区域调整参数,具体包括:
当所述UE接入的小区内仅接入该UE时,所述基站判断预设的该UE的CFI和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是否满足该UE的上下行并发满调度需求;
如果预设的该UE的CFI和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不满足该UE的上下行并发满调度需求时,则增大预设的该UE的CFI和/或减小预设的该UE的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
所述调整预设的该UE的控制区域调整参数,还包括:
如果预设的该UE的CFI和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满足该UE的上下行并发满调度需求时,则所述基站将该UE的上下行初始误块率与预设误块率门限进行比较;
当所述上下行初始误块率小于预设误块率门限时,所述基站降低预设的该UE的CFI和/或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上下行初始误块率大于预设误块率门限时,所述基站继续使用预设的该UE的CFI和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预设的该UE的控制区域调整参数,具体包括:
当所述UE接入的小区内接入多个UE时,所述基站针对所述多个UE中每一UE,将该UE反馈的下行信道质量指示CQI值与预设的门限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调整该UE的CFI和/或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该UE反馈的下行信道质量指示CQI值与预设的门限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调整该UE的CFI和/或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具体包括:
当该UE反馈的CQI大于零,并且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门限时,调整该UE的CFI值为3,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为8;
当该UE反馈的CQI大于预设的第一门限,并且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二门限时,调整该UE的CFI值为2,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为4;
当该UE反馈的CQI大于预设的第二门限,并且小于或等于15时,调整该UE的CFI值为1,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为2;
其中,第一门限值小于第二门限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UE的业务请求,当确定该UE仅需要进行单向业务时,继续使用预设的该UE的控制区域调整参数。
6.一种参数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业务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设备UE的业务请求;
控制区域调整参数调整单元,用于当根据所述UE的业务请求,确定需要调整预设的该UE的控制区域调整参数时,调整预设的该UE的控制区域调整参数;所述UE的控制区域调整参数包括:UE的控制格式指示CFI和/或UE的专用控制信道单元CCE聚合等级;所述控制区域调整参数调整单元根据所述UE的业务请求,当确定该UE需要上下行并发业务时,确定需要调整预设的该UE的控制区域调整参数;
其中,当所述UE接入的小区内仅接入该UE时,所述控制区域调整参数调整单元还用于判断预设的该UE的CFI和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是否满足该UE的上下行并发满调度需求;
如果预设的该UE的CFI和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不满足该UE的上下行并发满调度需求时,则增大预设的该UE的CFI和/或减小预设的该UE的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
如果预设的该UE的CFI和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满足该UE的上下行并发满调度需求时,则基站将该UE的上下行初始误块率与预设误块率门限进行比较;
当所述上下行初始误块率小于预设误块率门限时,所述控制区域调整参数调整单元还用于降低预设的该UE的CFI和/或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
如果上下行初始误块率大于预设误块率门限,则所述基站继续使用预设的该UE的CFI和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上下行初始误块率大于预设误块率门限时,所述控制区域调整参数调整单元还用于继续使用预设的该UE的CFI和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UE接入的小区内接入多个UE时,所述控制区域调整参数调整单元还用于针对所述多个UE中每一UE,将该UE反馈的下行信道质量指示CQI值与预设的门限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调整该UE的CFI和/或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区域调整参数调整单元,具体用于:
当该UE反馈的CQI大于零,并且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门限时,调整该UE的CFI值为3,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为8;
当该UE反馈的CQI大于预设的第一门限,并且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二门限时,调整该UE的CFI值为2,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为4;
当该UE反馈的CQI大于预设的第二门限,并且小于或等于15时,调整该UE的CFI值为1,专用CCE聚合等级参数为2;
其中,第一门限值小于第二门限值。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区域调整参数调整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UE的业务请求,当确定该UE仅需要进行单向业务时,继续使用预设的该UE的控制区域调整参数。
CN201510609784.2A 2015-09-22 2015-09-22 一种参数调整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65504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09784.2A CN106550471B (zh) 2015-09-22 2015-09-22 一种参数调整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09784.2A CN106550471B (zh) 2015-09-22 2015-09-22 一种参数调整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50471A CN106550471A (zh) 2017-03-29
CN106550471B true CN106550471B (zh) 2020-10-30

Family

ID=58364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09784.2A Active CN106550471B (zh) 2015-09-22 2015-09-22 一种参数调整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504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91288B (zh) * 2018-09-10 2022-09-16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配置方法、装置以及基站和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50074A1 (en) * 2001-09-12 2003-03-13 Kogiantis Achilles George Method for the simultaneous uplink and downlink conveyance of information between multiple mobiles and a base station equipped with multiple antennas
CN102869106B (zh) * 2011-07-07 2018-04-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Pdcch自适应调整方法及装置
US9419752B2 (en) * 2013-03-15 2016-08-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ssion opportunity operation of uplink multi-user 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50471A (zh) 2017-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0099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dynamic signaling of downlink control usage
US9877278B2 (en) Monitoring a narrowband control channel for a wideband system to reduce power consumption
US20190110306A1 (en) Medium access control scheduler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10736136B2 (en) Interlace determination for a device
US8897240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CCH) load control by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PDCCH) restrictions
KR20200104403A (ko) 블라인드 탐색들을 관리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20160087774A1 (en)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selecting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pattern information
CN108111281B (zh) 数据信道参数配置方法及装置
EP3584984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ontrol information of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7017184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secondary carriers in asymmetric uplink carrier aggregation
WO2013118028A1 (en) Allocating control channel elements to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s
WO2018228500A1 (zh) 一种调度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US9504062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cheduling downlink data transmission
WO2011038649A1 (zh) 一种下行调度信息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WO2012130081A1 (zh) Pdcch的联合自适应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EP382021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of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US20130188564A1 (en)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system
CN108650709B (zh) 一种上行传输功率分配方法和移动通信系统
WO2017132964A1 (zh) 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9075930B (zh) Mtc装置的搜索空间配置的方法、装置以及介质
US9397813B2 (en) Extending the control channel region of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in backwards compatible manner
CN106998239B (zh) 一种接收csi、上报csi的方法及装置
US10320597B2 (en) Scheduling of users for multi-user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550471B (zh) 一种参数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7666715A (zh) 一种无线传输中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