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45659B - 一种应答器传输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答器传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45659B
CN113645659B CN202111068129.2A CN202111068129A CN113645659B CN 113645659 B CN113645659 B CN 113645659B CN 202111068129 A CN202111068129 A CN 202111068129A CN 113645659 B CN113645659 B CN 1136456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transponder
signal
monitoring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6812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45659A (zh
Inventor
房海云
孙亮
仝师伟
曾文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Railway Sign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Railway Sign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Railway Sign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Railway Sign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6812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456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456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456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456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456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59Responders; Transpond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04W4/44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vehicles and infrastructures, e.g. vehicle-to-cloud [V2C] or vehicle-to-home [V2H]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应答器传输系统,所述应答器传输系统包括地面电子单元和应答器,所述地面电子单元与车站监测网连接,所述地面电子单元包括:监测处理模块、第一信号接口模块以及第一接口合分频电路,所述应答器包括:第二接口合分频电路、第二信号接口模块、检测处理及逻辑模块、天线激励模块、接口天线、无源部分处理电路以及报文接收检测模块,其中,所述第一接口合分频电路与所述第二接口合分频电路连接。本公开通过对地面电子单元和应答器进行有效改造,使得应答器传输系统具有监测功能,实现了对应答器传输系统中的应答器的工作状态进行有效监测,无需专门铺设监测线路,易于维护和实施。

Description

一种应答器传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铁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答器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应答器被广泛应用于铁路领域,应答器主要布设在铁路轨道的两条平行的钢轨之间。应答器的类型分为有源和无源。无源的应答器用于发送固定不变的数据,如设置在区间,发送线路坡度,最大允许速度、轨道电路参数、列控等级转换等信息。有源的应答器与地面电子单元组成应答器传输系统。有源的应答器用于发送来自于LEU的实时变化信息,其信息对应于车站连锁排列的进路、临时限速服务器或CTC/TDCS下达的临时限速命令。
由于有源的应答器的信息实时变化,因此对应答器传输系统中的应答器进行有效监测对信息的准确传达十分重要。当前主要通过对每个应答器分别配备一套独立安装的应答器监测设备对应答器进行监测,需要铺设大量轨旁监测单元和传输电缆,涉及的设备及线路复杂度高、安装工程量大,难以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应答器传输系统,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应答器传输系统,所述应答器传输系统包括地面电子单元和应答器,所述地面电子单元与车站监测网连接,所述地面电子单元包括:监测处理模块、第一信号接口模块以及第一接口合分频电路,所述应答器包括:第二接口合分频电路、第二信号接口模块、检测处理及逻辑模块、天线激励模块、接口天线、无源部分处理电路以及报文接收检测模块,其中,所述第一接口合分频电路与所述第二接口合分频电路连接,
所述监测处理模块,用于获得所述车站监测网发送的监测命令并将所述监测命令发送至所述第一信号接口模块;
所述第一信号接口模块,用于对所述监测命令进行调制,并将调制后的所述监测命令经所述第一接口合分频电路和所述第二接口合分频电路传输至所述第二信号接口模块;
所述第二信号接口模块,用于对所述监测命令进行解调,并将解调后的所述监测命令发送至所述检测处理及逻辑模块;
所述检测处理及逻辑模块,用于对所述监测命令进行响应,激活所述天线激励模块;
所述天线激励模块,用于激活所述接口天线和所述无源部分处理电路;
所述无源部分处理电路,用于在激活后将目标报文传输至所述接口天线;
所述接口天线,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无源部分处理电路传输的所述目标报文之后,将所述目标报文发送至所述报文接收检测模块;
所述报文接收检测模块,用于对所述目标报文进行解析处理,获得所述应答器的报文内容和报文信号信息,并将所述报文内容和所述报文信号信息发送至所述检测处理及逻辑模块;
所述检测处理及逻辑模块,还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报文接收检测模块发送的所述报文内容和所述报文信号信息,生成监测结果信息。
可选的,所述检测处理及逻辑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生成监测结果信息之后,将所述监测结果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信号接口模块;
所述第二信号接口模块,还用于对所述监测结果信息进行调制,并将调制后的所述监测结果信息经所述第二接口合分频电路和所述第一接口合分频电路传输至所述第一信号接口模块;
所述第一信号接口模块,还用于对所述监测结果信息进行解调,并将解调后的所述监测结果信息发送至所述监测处理模块;
所述监测处理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监测结果信息发送至所述车站监测网。
可选的,所述应答器还包括:检测天线模块,
所述检测天线模块,用于检测列车天线,在检测到所述列车天线与所述应答器之间达到预设距离的情况下,发送列车接近报告至所述检测处理及逻辑模块;
所述检测处理及逻辑模块,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列车接近报告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天线激励模块、所述报文接收检测模块以及所述第二信号接口模块保持静默。
可选的,所述地面电子单元还包括:输出板模块和中心通信模块,
所述输出板模块,用于输出所述地面电子单元的第一运行状态信息至所述监测处理模块;
所述中心通信模块,用于输出所述地面电子单元的第二运行状态信息至所述监测处理模块;
所述监测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运行状态信息和/或所述第二运行状态信息,对所述地面电子单元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在监测出所述地面电子单元运行异常的情况下,生成LEU异常报告并将所述LEU异常报告发送至所述车站监测网。
可选的,所述中心通信模块与联锁中心或列车控制中心通信连接,所述应答器还包括第一信号处理模块和第二信号处理模块,
所述中心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联锁中心或所述列车控制中心的列车控制报文,并根据所述列车控制报文生成对应的应答器报文信号并将所述应答器报文信号发送至所述输出板模块;
所述输出板模块,还用于将所述应答器报文信号和应答器供电信号经所述第一接口合分频电路和所述第二接口合分频电路传输至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块;
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应答器报文信号进行信号均衡及数字化处理,将信号均衡及数字化处理后的所述应答器报文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模块;将所述应答器供电信号转换为向所述第二信号处理器模块进行供电的电源;
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应答器报文信号进行同步解码处理,获得目标报文并将所述目标报文发送至所述无源部分处理电路。
可选的,所述应答器还包括:监测供电接口模块,
所述监测供电接口模块,用于接收输出板模块经所述第一接口合分频电路和所述第二接口合分频电路传输的监测供电信号,并将所述监测供电信号转换为监测电源,由所述监测电源向所述检测处理及逻辑模块供电。
可选的,所述天线激励模块、所述报文接收检测模块以及所述检测天线模块之间的工作频点互不相同。
可选的,所述接口天线还用于与列车天线进行无线通信。
可选的,所述天线激励模块的工作频率与所述列车天线的工作频率不同。
可选的,所述应答器的输出功率不大于预设功率阈值。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应答器传输系统,所述应答器传输系统包括地面电子单元和应答器,所述地面电子单元与车站监测网连接,所述地面电子单元包括:监测处理模块、第一信号接口模块以及第一接口合分频电路,所述应答器包括:第二接口合分频电路、第二信号接口模块、检测处理及逻辑模块、天线激励模块、接口天线、无源部分处理电路以及报文接收检测模块,其中,所述第一接口合分频电路与所述第二接口合分频电路连接。本公开通过对地面电子单元和应答器进行有效改造,使得应答器传输系统具有监测功能,实现了对应答器传输系统中的应答器的工作状态进行有效监测,无需专门铺设监测线路,易于维护和实施。
上述说明仅是本公开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公开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公开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公开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应答器传输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应答器传输系统的应答器监测模式的工作流水线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应答器传输系统的信息回传模式的工作流水线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应答器传输系统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应答器传输系统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应答器传输系统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应答器传输系统的地面电子单元向应答器转发报文的工作流水线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应答器传输系统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应答器传输系统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如图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应答器传输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该应答器传输系统可以包括地面电子单元和应答器,地面电子单元与车站监测网连接,地面电子单元包括:监测处理模块100、第一信号接口模块101以及第一接口合分频电路102,应答器包括:第二接口合分频电路200、第二信号接口模块201、检测处理及逻辑模块202、天线激励模块203、接口天线204、无源部分处理电路205以及报文接收检测模块206,其中,第一接口合分频电路102与第二接口合分频电路200连接。
应答器可以先向BTM(应答器传输模块)提供可靠的地面信息,再由BTM将该地面信息发送给车载ATP(Automatic Train Protection,列车保护系统)控制设备。具体的,BTM通过天线传输能量给应答器,应答器返回的报文通过BTM接收和分析后,再经由MVB总线把报文发送给车载ATP控制设备。列车将接收的报文经译码后在上机位上获得坡度、定位、限速等信息,从而控制列车行进。有源的应答器通过接口与地面电子单元连接,可以实时改变需传送的地面信息。
可选的,应答器的输出功率不大于预设功率阈值。本公开实施例可以根据应答器设计标准对预设功率阈值进行设置,以限制应答器的射频能量发送电路的信号输出强度。
地面电子单元(Lineside Electronic Unit,LEU),是一种数据采集与处理单元,通过串行通信接口或其他方式的接口与联锁中心或列控中心等信号系统连接,周期接收信号系统发送的实时变化的报文或信息,并连续向有源应答器发送报文。在列车天线经过有源的应答器的上方时,地面电子单元不转换新的报文。
第一接口合分频电路102与第二接口合分频电路200可以通过信号接口电缆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应答器传输系统,可以在保持原先有源的应答器与地面电子单元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实现监测功能。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应答器传输系统在应答器监测模式下,可以有效对应答器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以下基于图1所示应答器传输系统结构,参考图2中的粗黑箭头指向,对涉及应答器监测模式的相关模块和电路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监测处理模块100,用于获得车站监测网发送的监测命令并将监测命令发送至第一信号接口模块101。
监测处理模块100可以周期性、连续性地获得车站监测网发送的监测命令。
第一信号接口模块101,用于对监测命令进行调制,并将调制后的监测命令经第一接口合分频电路102和第二接口合分频电路200传输至第二信号接口模块201。
由于监测处理模块100的信号为基带信号,第一接口合分频电路102和第二接口合分频电路200的信号为频带信号,因此需要通过第一信号接口模块101对监测处理模块100发送的监测命令从基带信号调制为频带信号之后,再通过第一接口合分频电路102和第二接口合分频电路200将监测命令传输至第二信号接口模块201。
第二信号接口模块201,用于对监测命令进行解调,并将解调后的监测命令发送至检测处理及逻辑模块202。
由于检测处理及逻辑模块202的信号为基带信号,第二接口合分频电路200的信号为频带信号,因此需要通过第二信号接口模块201将监测命令从频带信号解调为基带信号之后,再将解调后的监测命令发送至检测处理及逻辑模块202。
检测处理及逻辑模块202,用于对监测命令进行响应,激活天线激励模块203。
在检测处理及逻辑模块202接受到监测命令之后,激活天线激励模块203,再控制天线激励模块203激活应答器进行工作,使应答器发送报文。
天线激励模块203,用于激活接口天线204和无源部分处理电路205。
在天线激励模块203激活应答器工作的过程中,接口天线204在收到能量信号后激活无源部分处理电路205。可选的,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接口天线204可以为接收27.095MHz能量信号,发送4M信号的物理天线模块。
无源部分处理电路205,用于在激活后将目标报文传输至接口天线204。
无源部分处理电路205主要负责发送报文,并具有逻辑切换功能,可以在从存储器获取默认报文和从应答器报文信号接口获取可控报文之间进行逻辑切换。
接口天线204,用于在接收到无源部分处理电路205传输的目标报文之后,将目标报文发送至报文接收检测模块206。
报文接收检测模块206,用于对目标报文进行解析处理,获得应答器的报文内容和报文信号信息,并将报文内容和报文信号信息发送至检测处理及逻辑模块202。
报文接收检测模块206具有接收应答器报文信号并检测报文信号信息的功能。其中,报文信号信息可以包括应答器报文信号的幅度值。
检测处理及逻辑模块202,还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报文接收检测模块206发送的报文内容和报文信号信息,生成监测结果信息。
检测处理及逻辑模块202可以通过判断报文内容是否正确,判断报文信号的幅度值是否超过预设限制阈值,从而确定应答器是否发生故障,如果确定应答器未发生故障,则生成的监测结果信息为检测正常信息,如果确定应答器发生故障,则生成的监测结果信息为报警信息。
本公开通过对地面电子单元和应答器进行有效改造,使得应答器传输系统具有监测功能,实现了对应答器传输系统中的应答器的工作状态进行有效监测,无需专门铺设监测线路,易于维护和实施。
可选的,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应答器传输系统,可以在生成应答器的监测结果信息之后,在信息回传模式下,将监测结果信息回传至车站监测网。以下基于图1所示应答器传输系统结构,参考图3中的粗黑箭头指向,对涉及信息回传模式的相关模块和电路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检测处理及逻辑模块202,还用于在生成监测结果信息之后,将监测结果信息发送至第二信号接口模块201。
第二信号接口模块201,还用于对监测结果信息进行调制,并将调制后的监测结果信息经第二接口合分频电路200和第一接口合分频电路102传输至第一信号接口模块101。
由于检测处理及逻辑模块202的信号为基带信号,第一接口合分频电路102和第二接口合分频电路200的信号为频带信号,因此需要第二接口信号将监测结果信息从基带信号调制为频带信号之后,再将调制后的监测结果信息经第二接口合分频电路200和第一接口合分频电路102传输至第一信号接口模块101。
第一信号接口模块101,还用于对监测结果信息进行解调,并将解调后的监测结果信息发送至监测处理模块100。
由于监测处理模块100的信号为基带信号,第一接口合分频电路102的信号为频带信号,因此需要通过第一信号接口模块101将监测结果信息从频带信号解调为基带信号之后,再将解调后的监测结果信息发送至监测处理模块100。
监测处理模块100,还用于将监测结果信息发送至车站监测网。
若监测结果信息为检测正常信息,则监测处理模块100将该检测正常信息发送至车站监测网进行记录,若监测结果信息为报警信息,则监测处理模块100将该报警信息发送至车站监测网进行报警,以便及时通知相关维护人员对应答器进行维修。
可选的,基于图1所示应答器传输系统结构,如图4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应答器传输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应答器还可以包括:检测天线模块207。
其中,检测天线模块207具有检测列车天线的功能,在检测到列车天线靠近后,报告给检测处理及逻辑模块202。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应答器传输系统,在过车静默模式下,可以控制应答器中与监测功能关联的主要模块保持静默,静默模式的工作过程包括:
检测天线模块207,用于检测列车天线,在检测到列车天线与应答器之间达到预设距离的情况下,发送列车接近报告至检测处理及逻辑模块202。
检测处理及逻辑模块202,还用于在接收到列车接近报告的情况下,控制天线激励模块203、报文接收检测模块206以及第二信号接口模块201保持静默。
天线激励模块203、报文接收检测模块206以及第二信号接口模块201在静默状态下不发出信号。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在列车接近时控制天线激励模块203、报文接收检测模块206以及第二信号接口模块201保持静默,避免对应答器与列车的应答功能造成影响,可以保障应答器的原有应答功能正常。
可选的,在列车经过应答器的过程中,接口天线204还用于与列车天线进行无线通信。可选的,天线激励模块203的工作频率与列车天线的工作频率不同。
可选的,基于图1所示应答器传输系统结构,如图5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应答器传输系统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地面电子单元还包括:输出板模块103和中心通信模块104。
其中,输出板模块103为地面电子单元的输出板卡,可以将中心通信模块104产生的接口信号功率放大并输出。中心通信模块104主要用于与联锁中心或列空中心进行基本通信、数据存储及逻辑处理等,可以产生接口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在应答器传输系统中,地面电子单元的工作状态也直接影响着应答器传输系统是否能够正常工作。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应答器传输系统还可以提供地面电子单元自监测模式,以下基于图5所示应答器传输系统中的地面电子单元结构,对涉及地面电子单元自监测模式的相关模块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输出板模块103,用于输出地面电子单元的第一运行状态信息至监测处理模块100。
中心通信模块104,用于输出地面电子单元的第二运行状态信息至监测处理模块100。
监测处理模块100,还用于根据第一运行状态信息和/或第二运行状态信息,对地面电子单元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在监测出地面电子单元运行异常的情况下,生成LEU异常报告并将LEU异常报告发送至车站监测网。
监测处理模块100通过采集输出板模块103上的第一运行状态信息和中心通信模块104上的第二运行状态信息进行逻辑判断,确定地面电子单元是否发生异常,如果异常则生成LEU异常报告并发送至车站监测网,以便及时通知相关维护人员对地面电子单元进行维修。
可选的,基于图5所示应答器传输系统结构,如图6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应答器传输系统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中心通信模块104与联锁中心或列车控制中心通信连接,应答器还包括第一信号处理模块208和第二信号处理模块209。
其中,第一信号处理模块208主要负责对报文信号进行时域和频域的均衡处理和数字化处理,并将供电信号转换为供电电源。第二信号处理模块209主要对第一信号模块传输来的报文信号进行时钟提取、抽样判决、断码检测、差分解码等检测处理,并在检测后将报文信号发送至无源部分处理电路205。
可以理解的是,在应答器传输系统中,地面电子单元具有转发报文的功能,以下基于图6所示应答器传输系统,参考图7中的粗黑箭头指向,对应答器传输系统中地面电子单元向应答器转发报文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中心通信模块104,还用于接收联锁中心或列车控制中心的列车控制报文,并根据列车控制报文生成对应的应答器报文信号并将应答器报文信号发送至输出板模块103。
输出板模块103,还用于将应答器报文信号和应答器供电信号经第一接口合分频电路102和第二接口合分频电路200传输至第一信号处理模块208。
第一信号处理模块208,用于对应答器报文信号进行信号均衡及数字化处理,将信号均衡及数字化处理后的应答器报文信号传输至第二信号处理模块209;将应答器供电信号转换为向第二信号处理器模块209进行供电的电源。
第二信号处理模块209,用于对应答器报文信号进行同步解码处理,获得目标报文并将目标报文发送至无源部分处理电路205。
可以理解的是,在无源部分处理电路205接收到目标报文之后,等待应答器被激活后读取该目标报文,并将该目标报文传输至接口天线204。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将监测功能与应答器主体功能电路合二为一,将通信采集功能与地面电子单元主体功能电路合二为一,在保留地面电子单元向应答器转发报文的功能的同时,实现了对应答器的工作状态的有效监测。对于现场实施而言,仅需铺设有源的应答器,无需再增加额外的设备,也不需要专门铺设监测线路,易于维护和实施,有效降低监测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在应答器传输系统处于应答器监测模式、信息回传模式、过车静默模式以及地面电子单元自监测模式中的任一模式下,应答器传输系统中地面电子单元向应答器转发报文的工作都持续进行。
可选的,基于图6所示应答器传输系统结构,如图8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应答器传输系统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应答器还包括:监测供电接口模块210。
监测供电接口模块210,用于接收输出板模块103经第一接口合分频电路102和第二接口合分频电路200传输的监测供电信号,并将监测供电信号转换为监测电源,由监测电源向检测处理及逻辑模块202供电。
需要注意的是,输出板模块103持续输出监测供电信号。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对检测处理及逻辑模块202单独供电,使得应答器传输系统可以独立进行应答器监测模式的工作过程,不影响原先应答器电路的工作。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本公开实施例通过使用频分复用技术将应答器报文信号、应答器供电信号、监测供电信号以及监测命令混合为接口合成信号一起传输,不同频段承载不同的通信信息。
第一接口合分频电路102和第二接口合分频电路200有三条独立通道,应答器报文信号和应答器供电信号可以共同占用第一通道。监测供电信号可以占用第二通道。在应答器监测模式时,监测命令占用第三通道,在信息回传模式时,监测结果信息占用该第三通道。各独立通道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影响。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信号处理模块208可以将应答器报文信号和应答器供电信号分离出来。
可选的,天线激励模块203、报文接收检测模块206以及检测天线模块207之间的工作频点互不相同。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将天线激励模块203、报文接收检测模块206以及检测天线模块207分别调整为不同的工作频点,使得天线激励模块203、报文接收检测模块206以及检测天线模块207对应答器原有电路与列车天线呈现大阻抗,不影响应答器原有电路和列车天线的正常工作。
图9所示为本公开提供的应答器传输系统中的应答器和地面电子单元的整体结构。与监测功能有关的模块和电路之间的连接用带箭头细虚线表示,与基本通信功能有关的模块和电路之间的连接用带箭头细实线表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应答器传输系统功能强大,结构简单,在应答器和地面电子单元上进行改造,使得应答器传输系统具备独立的应答器监测功能,采用多种技术手段相结合,保证应答器传输系统在具备应答器监测功能的同时,不对应答器系统的整体基本通信功能产生影响,实现对应答器的有效监测和正常使用。
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应答器传输系统,应答器传输系统包括地面电子单元和应答器,地面电子单元与车站监测网连接,地面电子单元包括:监测处理模块100、第一信号接口模块101以及第一接口合分频电路102,应答器包括:第二接口合分频电路200、第二信号接口模块201、检测处理及逻辑模块202、天线激励模块203、接口天线204、无源部分处理电路205以及报文接收检测模块206,其中,第一接口合分频电路102与第二接口合分频电路200连接。本公开通过对地面电子单元和应答器进行有效改造,使得应答器传输系统具有监测功能,实现了对应答器传输系统中的应答器的工作状态进行有效监测,无需专门铺设监测线路,易于维护和实施。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如若涉及术语“上”、“下”、“前”、“后”、“左”和“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位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成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本公开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公开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公开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公开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以上仅为本公开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公开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应答器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答器传输系统包括地面电子单元和应答器,所述地面电子单元与车站监测网连接,所述地面电子单元包括:监测处理模块、第一信号接口模块以及第一接口合分频电路,所述应答器包括:第二接口合分频电路、第二信号接口模块、检测处理及逻辑模块、天线激励模块、接口天线、无源部分处理电路以及报文接收检测模块,其中,所述第一接口合分频电路与所述第二接口合分频电路连接,
所述监测处理模块,用于获得所述车站监测网发送的监测命令并将所述监测命令发送至所述第一信号接口模块;
所述第一信号接口模块,用于对所述监测命令进行调制,并将调制后的所述监测命令经所述第一接口合分频电路和所述第二接口合分频电路传输至所述第二信号接口模块;
所述第二信号接口模块,用于对所述监测命令进行解调,并将解调后的所述监测命令发送至所述检测处理及逻辑模块;
所述检测处理及逻辑模块,用于对所述监测命令进行响应,激活所述天线激励模块;
所述天线激励模块,用于激活所述接口天线和所述无源部分处理电路;
所述无源部分处理电路,用于在激活后将目标报文传输至所述接口天线;
所述接口天线,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无源部分处理电路传输的所述目标报文之后,将所述目标报文发送至所述报文接收检测模块;
所述报文接收检测模块,用于对所述目标报文进行解析处理,获得所述应答器的报文内容和报文信号信息,并将所述报文内容和所述报文信号信息发送至所述检测处理及逻辑模块;
所述检测处理及逻辑模块,还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报文接收检测模块发送的所述报文内容和所述报文信号信息,生成监测结果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答器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处理及逻辑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生成监测结果信息之后,将所述监测结果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信号接口模块;
所述第二信号接口模块,还用于对所述监测结果信息进行调制,并将调制后的所述监测结果信息经所述第二接口合分频电路和所述第一接口合分频电路传输至所述第一信号接口模块;
所述第一信号接口模块,还用于对所述监测结果信息进行解调,并将解调后的所述监测结果信息发送至所述监测处理模块;
所述监测处理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监测结果信息发送至所述车站监测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答器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答器还包括:检测天线模块,
所述检测天线模块,用于检测列车天线,在检测到所述列车天线与所述应答器之间达到预设距离的情况下,发送列车接近报告至所述检测处理及逻辑模块;
所述检测处理及逻辑模块,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列车接近报告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天线激励模块、所述报文接收检测模块以及所述第二信号接口模块保持静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答器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电子单元还包括:输出板模块和中心通信模块,
所述输出板模块,用于输出所述地面电子单元的第一运行状态信息至所述监测处理模块;
所述中心通信模块,用于输出所述地面电子单元的第二运行状态信息至所述监测处理模块;
所述监测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运行状态信息和/或所述第二运行状态信息,对所述地面电子单元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在监测出所述地面电子单元运行异常的情况下,生成LEU异常报告并将所述LEU异常报告发送至所述车站监测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答器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通信模块与联锁中心或列车控制中心通信连接,所述应答器还包括第一信号处理模块和第二信号处理模块,
所述中心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联锁中心或所述列车控制中心的列车控制报文,并根据所述列车控制报文生成对应的应答器报文信号并将所述应答器报文信号发送至所述输出板模块;
所述输出板模块,还用于将所述应答器报文信号和应答器供电信号经所述第一接口合分频电路和所述第二接口合分频电路传输至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块;
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应答器报文信号进行信号均衡及数字化处理,将信号均衡及数字化处理后的所述应答器报文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模块;将所述应答器供电信号转换为向所述第二信号处理器模块进行供电的电源;
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应答器报文信号进行同步解码处理,获得目标报文并将所述目标报文发送至所述无源部分处理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答器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答器还包括:监测供电接口模块,
所述监测供电接口模块,用于接收输出板模块经所述第一接口合分频电路和所述第二接口合分频电路传输的监测供电信号,并将所述监测供电信号转换为监测电源,由所述监测电源向所述检测处理及逻辑模块供电。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答器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激励模块、所述报文接收检测模块以及所述检测天线模块之间的工作频点互不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答器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天线还用于与列车天线进行无线通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答器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激励模块的工作频率与所述列车天线的工作频率不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答器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答器的输出功率不大于预设功率阈值。
CN202111068129.2A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应答器传输系统 Active CN1136456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68129.2A CN113645659B (zh)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应答器传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68129.2A CN113645659B (zh)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应答器传输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45659A CN113645659A (zh) 2021-11-12
CN113645659B true CN113645659B (zh) 2024-03-01

Family

ID=784256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68129.2A Active CN113645659B (zh)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应答器传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456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68384A (zh) * 2021-12-23 2022-04-01 北京铁路信号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设备及测试方法
CN116009436A (zh) * 2022-12-12 2023-04-25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铁路应答器的目标控制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42335A (zh) * 2008-12-31 2009-05-27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 应答器
JP2010036638A (ja) * 2008-08-01 2010-02-18 Nippon Signal Co Ltd:The トランスポンダ装置及びトランスポンダシステム
WO2012174647A1 (en) * 2011-06-24 2012-12-27 Thales Canada Inc. Location of a transponder center point
KR101512697B1 (ko) * 2014-02-20 2015-04-16 (주)티엘씨테크놀로지 선로에 설치된 트랜스폰더의 상태를 파악하는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04598943A (zh) * 2015-02-02 2015-05-06 固安信通信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答器读写方法及其读写装置
CN104702349A (zh) * 2015-03-19 2015-06-10 中国铁路总公司 应答器自动检测装置
CN207232749U (zh) * 2017-07-25 2018-04-13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列控中心设备
CN108365858A (zh) * 2018-02-11 2018-08-03 北京交大思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有源应答器监测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36638A (ja) * 2008-08-01 2010-02-18 Nippon Signal Co Ltd:The トランスポンダ装置及びトランスポンダシステム
CN101442335A (zh) * 2008-12-31 2009-05-27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 应答器
WO2012174647A1 (en) * 2011-06-24 2012-12-27 Thales Canada Inc. Location of a transponder center point
KR101512697B1 (ko) * 2014-02-20 2015-04-16 (주)티엘씨테크놀로지 선로에 설치된 트랜스폰더의 상태를 파악하는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04598943A (zh) * 2015-02-02 2015-05-06 固安信通信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答器读写方法及其读写装置
CN104702349A (zh) * 2015-03-19 2015-06-10 中国铁路总公司 应答器自动检测装置
CN207232749U (zh) * 2017-07-25 2018-04-13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列控中心设备
CN108365858A (zh) * 2018-02-11 2018-08-03 北京交大思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有源应答器监测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有源应答器监测装置;朱卫华;张奇;张建平;;铁道通信信号(第09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45659A (zh) 2021-1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645659B (zh) 一种应答器传输系统
KR101899381B1 (ko) 자동열차방호장치의 발리스 에러 검측 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7235052B (zh) 兼容固定及准移动闭塞的cbtc车载系统
CN101439724B (zh) 地面电子设备
CN101065283B (zh) 检验控制行驶对象的数据传输单元的方法和系统
CN203246468U (zh) 一种数字化无线列调机车电台
CN101554878A (zh) 一种实现列车完整性远程监控的系统和方法
CN110880944B (zh) 一种多通道应答器报文传输装置及方法
CN107547611A (zh) 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动态监测方法及其系统
CN205792728U (zh) 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动态监测系统
CN105128891A (zh) 一种列车运行监控系统
CN102687419B (zh) 用于在轨道车辆系统中中继通信消息的设备和方法
CN112671429A (zh) 一种应答器传输系统
CN111619612A (zh) 一种应用于多种铁路线的组合车载设备系统
CN108540992B (zh) 一种用于车载设备在线实时监测的系统
CN106585667A (zh) 一种用于车载信标天线故障检测的系统与方法
CN100556740C (zh) 铁路车站多方向接发车进路防错办提示控制系统
CN209535113U (zh) 城轨列车车载信号系统实时监测平台
CN102983919B (zh) 一种应答器传输模块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202949429U (zh) 一种应答器传输模块的检测装置
CN104702348B (zh) 大容量btm自动检测装置
CN104802831A (zh) 调车应答器装置
CN206196065U (zh) Gyk远程维护监测系统的车载装置
JP5769976B2 (ja) 故障検知機能付きats−p地上子
CN101293527B (zh) 防止应答器监测系统对应答器造成干扰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