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44373A - 一种电池模组及储能电源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模组及储能电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44373A
CN113644373A CN202111199552.6A CN202111199552A CN113644373A CN 113644373 A CN113644373 A CN 113644373A CN 202111199552 A CN202111199552 A CN 202111199552A CN 113644373 A CN113644373 A CN 1136443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parallel
area
unit
battery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9955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44373B (zh
Inventor
尹相柱
黄小杰
雷健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elian Minghai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Poweroak Newen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Poweroak Newen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Poweroak Newen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9955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443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443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443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443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44373B/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81477 priority patent/WO2023060839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58Modular batteries; Casings provided with means for assembl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3Cooling or keeping col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4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cells
    • H01M10/643Cylindrical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6Solid parts with flow channel passages or pipes for heat exchang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6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H01M10/6561Ga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13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cells having curved cross-section, e.g. round or elliptic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07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omprising an arrangement of two or more busbars within a container structure, e.g. busbar modu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及储能电源,所述电池模组包括:第一电池单元,所述第一电池单元包括:第一外壳,设置有腔体;若干第一电芯,所述若干第一电芯收容于所述腔体,并且所述若干第一电芯呈阵列设置,其中,相邻两行所述第一电芯呈错位设置;第一导电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并且所述第一导电组件与所述若干第一电芯的一端电连接;第二导电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并且所述第二导电组件与所述若干第一电芯的另一端电连接。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电芯错位放置,增加了第一电芯散热空间,提高第一电芯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模组及储能电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储能电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及储能电源。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现代化的持续发展,新能源技术领域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关注,因此,作为新能源代表的锂电池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地扩展,与之相关的产品也越来越多,锂电池的使用方式也越来越复杂,对电池的电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适应高电量的要求,目前市面上出现电池模组。
在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电池模组中电芯发热严重且各电芯之间发热不均衡,影响电芯寿命,极端情况下还容易着火,引起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及储能电源,电池模组的散热效果更好,使用寿命长。
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第一电池单元,所述第一电池单元包括:第一外壳,设置有腔体;若干第一电芯,所述若干第一电芯收容于所述腔体,并且所述若干第一电芯呈阵列设置,其中,相邻两行所述第一电芯呈错位设置;第一导电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并且所述第一导电组件与所述若干第一电芯的一端电连接;第二导电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并且所述第二导电组件与所述若干第一电芯的另一端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外壳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电芯包括第一一电芯单元和第一二电芯单元,所述第一一电芯单元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内,所述第一二电芯单元位于所述第二区域内,所述第一一电芯单元的正、负极相对于所述第一二电芯单元的正、负极相反放置;所述第二导电组件包括第一并联导电片和第二并联导电片,所述第一并联导电片分别与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一一电芯电连接,以使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一一电芯并联,所述第二并联导电片分别与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一二电芯电连接,以使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一二电芯并联,所述第一导电组件分别与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一一电芯和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一二电芯电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一一电芯和第二区域的第一二电芯串并联。
可选地,所述第一外壳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相固定,并且共同围合有所述腔体以及至少两个散热口;所述上壳体有若干第一开孔,所述下壳体设置有若干第二开孔,一所述第一一电芯和一所述第一二电芯的两电极分别暴露于一所述第一开孔和一所述第二开孔;所述第一导电组件设置于所述上壳体,所述第一并联导电片和第二并联导电片设置于所述下壳体。
可选地,还包括第二电池单元,所述第二电池单元包括第二外壳、若干第二电芯、第三导电组件和第四导电组件,所述若干第二电芯收容于所述第二外壳的腔体内;所述第二外壳具有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所述第二电芯包括第二一电芯单元和第二二电芯单元,所述第二一电芯单元位于所述第三区域内,所述第二二电芯单元位于所述第四区域内,所述第二一电芯单元的正、负极相对于所述第二二电芯单元的正、负极相反放置;所述第三导电组件包括第三并联导电片和第四并联导电片,所述第四导电组件包括第五并联导电片和第六并联导电片,所述第三并联导电片与位于第三区域的第二一电芯的第一电极电连接,所述第四并联导电片与位于第三区域的第二一电芯的第二电极电连接,以使位于所述第三区域的第二一电芯并联;所述第五并联导电片与位于第四区域的第二二电芯的第一电极电连接,所述第六并联导电片与位于第四区域的第二二电芯的第二电极电连接,以使位于所述第四区域的第二二电芯并联;所述第二电池单元和第一电池单元叠置,所述第三并联导电片与所述第一并联导电片贴合并且电连接,所述位于第三区域的第二一电芯与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一一电芯串联,所述第五并联导电片与第二并联导电片贴合并且电连接,所述位于第四区域的第二二电芯与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一二电芯串联。
可选地,所述第二电池单元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电池单元依次叠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电池单元中一所述第二电池单元的第三并联导电片和第五并联导电片分别与另一第二电池单元的第四并联导电片和第六并联导电片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第一铜排、第二铜排、至少一个第三铜排和至少一个第四铜排,所述第一铜排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并联导电片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并联导电片连接;所述第二铜排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并联导电片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五并联导电片连接;所述第三铜排的一端与一所述第二电池单元的所述第四并联导电片连接,另一端与相邻第二电池单元的所述第三并联导电片连接;所述第四铜排的一端与一所述第二电池单元的所述第六并联导电片连接,另一端与相邻第二电池单元的所述第五并联导电片连接。
可选地,所述电池模组包括螺杆、螺母、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第一绝缘板和第二绝缘板;所述第一外壳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外壳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夹板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夹板设置有第二固定孔;所述螺杆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第一外壳的第一通孔、至少一个第二外壳的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后与所述螺母螺接,所述第一绝缘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一导电组件之间,所述第二绝缘板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池单元和第二夹板之间。
可选地,当所述第一电池单元与至少一个第二电池单元叠置时,叠置在上的电池单元的下壳体和相邻叠置在下的电池单元的上壳体中一者设置有定位孔,另一者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定位柱相适配,相邻的电池单元通过所述定位孔和所述定位柱进行定位并插接叠置。
可选地,所述定位孔设有第一防呆结构,所述定位柱柱壁设有第二防呆结构,所述第一防呆结构与所述第二防呆结构相适配;当所述第一防呆结构与相邻电池单元的第二防呆结构相匹配时,所述定位柱可插接于相邻电池单元的定位孔。
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还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储能电源,包括上述的电池模组。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第一外壳和若干第一电芯,第一外壳设置有腔体以及连通腔体的散热口,若干第一电芯收容于腔体,并且若干第一电芯呈阵列设置,其中,相邻两行所述第一电芯呈错位设置,从散热口进入的气体,在经过错位的两行第一电芯时,气体的方向会改变,环绕各第一电芯更多表面,从而带走第一电芯更多的热量,提高对第一电芯的散热效果,从而提高电池模组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是本发明电池模组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2是本发明电池模组实施例中第一电池单元的爆炸图;
图3是本发明电池模组实施例中第一电池单元另一视角的爆炸图;
图4是本发明电池模组实施例中第一电池单元的第一外壳的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电池模组实施例中第二电池单元的部分爆炸图;
图6是本发明电池模组实施例中第一电池单元壳体的结构A和第二电池单元壳体的结构B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电池模组实施例中第二电池单元壳体的部分结构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电池模组实施例中整体电流流向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电池模组实施例中若干铜排所处位置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电池模组实施例中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内”、“外”、“垂直的”、“水平的”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请参阅图1,电池模组1包括第一电池单元10、若干第二电池单元20、第一夹板60、第二夹板70、第一绝缘板80、第二绝缘板90、螺杆40、螺母50和若干铜排30,所述若干第二电池单元20依次叠置,并且相邻所述若干第二电池单元20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池单元10叠置于所述若干第二电池单元20上,并且所述第一电池单元10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电池单元20电连接,所述第一绝缘板80位于所述第二夹板70和所述第一电池单元10之间,所述第二绝缘板90位于末端的所述第二电池单元20和所述第二夹板70之间,所述螺杆40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夹板60、所述第一绝缘板80、所述第一电池单元10、所述若干第二电池单元20、所述第二绝缘板90和所述第二夹板70并且与所述螺母50固定,从而把所述第一电池单元10和所述若干第二电池单元20相固定,所述若干铜排30位于所述第一电池单元10和所述若干第二电池单元20之间的两侧,所述铜排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池单元10和第二电池单元20、相邻两个第二电池单元20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一电池单元10和第二电池单元20、相邻两个第二电池单元20相固定,其中,所述第一绝缘板80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池单元10和所述第一夹板60之间保持绝缘,所述第二绝缘板90用于将末端的所述第二电池单元20和所述第二夹板70之间保持绝缘。其中,末端的所述第二电池单元20为所述若干第二电池单元20中距离所述第一电池单元10最远的所述第二电池单元20。
对于上述第一电池单元10,如图2-图4以及图6所示,所述第一电池单元10包括第一外壳11、若干第一电芯12、第一导电组件13、第二导电组件14。若干第一电芯12设置于第一外壳11内,第一导电组件13和第二导电组件14均设置于第一外壳11外,第一导电组件13和第二导电组件14分别与若干第一电芯12的两端电极连接,以使若干第一电芯12电连接,其中,第二导电组件14还用于与第一电池单元相邻的第二电池单元20电连接。
对于上述第一外壳11和若干第一电芯12,第一外壳11包括上壳体113以及下壳体114,上壳体113以及下壳体114相固定共同围合有腔体以及至少两个散热口116,其中,至少两个散热口116分别位于第一外壳11相对两个侧壁,外界的气体可以从一散热口116进入腔体,再从另一散热口116输出,实现腔体内的气体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从而实现散热。上壳体113设置有若干第一开孔1131与若干第一限位槽1132,一第一开孔1131与一第一限位槽1132连通,所述下壳体114设置有若干第二开孔1141与若干第二限位槽1142,一第二开孔1141与一第二限位槽1142连通,若干第一电芯12收容于腔体内,并且一所述第一电芯12的一端收容于一第一限位槽1132,另一端收容于所述第二限位槽1142,第一限位槽1132和第二限位槽1142共同对第一电芯12进行限位,使得所述第一电芯12可以更好地固定于所述第一外壳11内,所述第一电芯12的正、负极分别暴露于所述第一开孔1131和所述第二开孔1141,以使得所述第一电芯12能够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组件13和第二导电组件14直接电连接。若干第一电芯12在第一限位槽1132和第二限位槽1142的作用下相互隔开不紧靠,相邻第一电芯12之间外表面的间距优选1.5mm,使得所述若干第一电芯12有充足的散热空间。
第一外壳11设有第一区域111以及第二区域112,其中,位于第一区域111的第一一电芯121,和,位于第二区域112的第一二电芯122的正负极的朝向相反,例如:位于第一区域111的第一一电芯121的负极暴露于第一开孔1131,正极暴露于第二开孔1141,而位于第二区域112的第一二电芯122的负极暴露于第二开孔1141,正极暴露于第一开孔1131。
对于上述第一导电组件13,所述第一导电组件13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11的一端,第一导电组件13与第一区域111的若干第一一电芯121和第二区域112的若干第一二电芯122电连接,以使得第一区域111的若干第一一电芯121和第二区域112的若干第一二电芯122电并联后再电串联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电组件13两端还设有第一弯折部131和第二弯折部132,所述第一弯折部131和第二弯折部132均贴合第一外壳11,用于与若干铜排30连接。
对于上述的第二导电组件14,所述第二导电组件14包括第一并联导电片141和第二并联导电片142,第一并联导电片141和第二并联导电片142分别位于第一外壳11另一端的两侧,第一并联导电片141与第一区域111的若干第一一电芯121电连接,使得第一区域111的若干第一一电芯121可以并联,第二并联导电片142与第二区域112的若干第一二电芯122电连接,使得第二区域112的若干第一二电芯122可以并联,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并联导电片141设置有第三弯折部1411,第二并联导电片142一端设有第四弯折部1421,第三弯折部1411和第四弯折部1421均贴合第一外壳11,用于与若干铜排30连接。
由于第一电池单元10中位于第一区域111的第一一电芯121并联,第二电池单元20中位于第二区域112的第一二电芯122并联,并且位于第一区域111并联的第一一电芯121与位于第二区域112并联的第一二电芯122串联,使得位于第一区域111的第一一电芯121的电流的流向保持一致,位于第二区域112的第一二电芯122的电流的流向保持一致,并且第一电池单元10中电流的流向呈U形。
对于上述的第二电池单元20,如图5-图7所示,所述第二电池单元20包括第二外壳21、若干第二电芯22、第三导电组件23、第四导电组件24。若干第二电芯22收容于第二外壳21内,第三导电组件23和第四导电组件24均设置于第二外壳21外,第三导电组件23和第四导电组件24分别与若干第二电芯22电连接,并且第三导电组件23和第四导电组件24用于与第二导电组件14电连接,以使第二电池单元20与第一电池单元10电连接。
对于上述的第二外壳21,所述第二外壳21设有第三区域211和第四区域212,位于第三区域211内的第二一电芯221和位于第四区域212内的第二二电芯222的正、负极的朝向相反。
对于上述的第三导电组件23,所述第三导电组件23包括第三并联导电片231和第四并联导电片232,第三并联导电片231设置于第二外壳21一端,并且与收容于第三区域211的若干第二一电芯221的第一电极电连接,第三并联导电片231与第一并联导电片141背靠背接触形成电连接,使得第三区域211的若干第二一电芯221与第一区域111的若干第一一电芯121串联连接,第四并联导电片232设置于第二外壳21另一端,并且与收容于第三区域211的若干第二一电芯221的第二电极电连接,第三并联导电片231一端设置有第五弯折部2311,第四并联导电片232一端设有第六弯折部2321,第五弯折部2311和第六弯折部2321均贴合第二外壳21,用于与若干铜排30连接。
对于上述的第四导电组件24,所述第四导电组件24包括第五并联导电片241和第六并联导电片242,第五并联导电片241设置于第二外壳21一端,并且与收容于第四区域212的若干第二二电芯222的第二电极电连接,第五并联导电片241与第二并联导电片142背靠背接触形成电连接,使得第四区域212的若干第二二电芯222与的第二区域112的若干第一二电芯122串联连接,第六并联导电片242设置于第二外壳21另一端,并且与收容于第四区域212的若干第二二电芯222的第二电极电连接,第五并联导电片241的一端设置有第七弯折部2411,第六并联导电片242一端设有第八弯折部2421,第七弯折部2411和第八弯折部2421均贴合第二外壳21,且用于与若干铜排30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第二电池单元2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电池单元20依次叠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电池单元20中一所述第二电池单元20的第三并联导电片231和第五并联导电片241分别与另一第二电池单元20的第四并联导电片232和第六并联导电片242电连接,以使相邻两个第二电池单元20中一第二电池单元20的第四区域212的若干第二二电芯222与另一第二电池单元20的第四区域212的若干第二二电芯222串联连接,以及,一第二电池单元20的第三区域211的若干第二一电芯221与另一第二电池单元20的第三区域211的若干第二一电芯221串联连接,使得相邻电池单元的并联导电片以背靠背的方式直接接触以串联连接,使电池模组1中以相同电极方向摆放的第一一电芯121以及若干第二一电芯221的电流走向呈一字型,第一二电芯122以及若干第二二电芯222的电流走向也呈一字型,共形成两个相互平衡、流向相反的一字型电流,再由第一导电组件13实现两一字型电流的串联,整个电池模组1的电流流向呈U型。
第一电池单元10的第一外壳11和第二电池单元20的第二外壳21结构相同,第一外壳11和第二外壳21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防呆结构,以防止电池单元方向装错而造成电芯短路。
当所述第一电池单元10与至少一个第二电池单元20叠置时,叠置在上的电池单元的下壳体和相邻叠置在下的电池单元的上壳体中一者设置有定位孔,另一者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定位柱相适配,相邻的电池单元通过所述定位孔和所述定位柱进行定位并插接叠置。另外,所述定位孔设有第一防呆结构,所述定位柱柱壁设有第二防呆结构,所述第一防呆结构与所述第二防呆结构相适配;当所述第一防呆结构与相邻电池单元的第二防呆结构相匹配时,所述定位柱可插接于相邻电池单元的定位孔。通过定位孔、定位柱、第二防呆结构以及第一防呆结构进行防呆。本实施例中,第一防呆结构为凹槽,第二防呆结构为凸起,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防呆结构和第二防呆结构可以为其他的具备单一方向配合关系的防呆结构。
具体的,如图4-7所示,第一电池单元10第一外壳11的下壳体114上还设有第一定位孔15,第二电池单元20第二外壳21的上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柱25,以及第二外壳21的下壳体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26。所述第一定位孔15与第二定位孔26结构相同,且所述第一定位柱25与第一定位孔15和第二定位孔26相适配。第一定位柱25上还设有第二防呆结构251,第一定位孔15上设有第一第一防呆结构151,第二定位孔26上设有第二第一防呆结构261。所述第一第一防呆结构151与所述第二第一防呆结构261结构相同,且所述第二防呆结构251与第一第一防呆结构151和第二第一防呆结构261相适配。
当第一电池单元10和多个第二电池单元20叠置时,第一电池单元10上的第一定位孔15与第二电池单元20的第一定位柱25插接,第二电池单元20上的第二定位孔26与相邻第二电池单元20的第一定位柱25插接,一方面使相邻两个电池单元可以准确定位并叠置,另一方面可以防止电池单元正反方向(也可称为上下方向)装反,即:避免电池单元上壳体与下壳体倒置并避免电芯短路。再加上第一定位柱25上的第一第二防呆结构251与第一定位孔15的第一第一防呆结构151和第二定位孔26的第二第一防呆结构261的配合,可以防止电池单元左右方向装反。本实施例中仅需一套防呆结构,即:设有第二防呆结构的定位柱和设有第一防呆结构的定位孔配合,就可以对电池单元进行上下、左右方向的防呆,使每一个电池单元仅能按照一个方向进行叠置。
另外,第一电池单元10的第一外壳11和第二电池单元20的第二外壳21上还可以设置指示箭头,以进一步加强安装方向的指引,避免电池模组1的短路。对于上述若干铜排30,如图9所示,所述若干铜排30包括第一铜排31、第二铜排32、若干第三铜排33以及若干第四铜排34,第一铜排31和第二铜排32分别位于第一电池单元10与第二电池单元20两侧,第一铜排31一端与第一并联导电片141的第三弯折部1411连接,另一端与第三并联导电片231的第五弯折部2311连接,以使得流过第一并联导电片141与所述第三并联导电片231的电流得以分流,同时具有加固所述第一电池单元10与所述第二电池单元20连接的作用,第二铜排32一端与第二并联导电片142的第四弯折部1421连接,另一端与第五并联导电片241的第七弯折部2411连接,以使得流过第二并联导电片142与第五并联导电片241的电流得以分流,同时具有加固所述第一电池单元10与所述第二电池单元20连接的作用,一第三铜排33一端与第四并联导电片232的第六弯折部2321连接,另一端与另一第二电池单元20的第三并联导电片231的第五弯折部2311连接,使得流过第四并联导电片232与另一第二电池单元20的第三并联导电片231的电流得以分流,同时具有加固相邻第二电池单元20连接的作用,一第四铜排34一端与第六并联导电片242的第八弯折部2421连接,另一端与另一第二电池单元20的第五并联导电片241的第七弯折部2411连接,使得流过第六并联导电片242与另一第二电池单元20的第五并联导电片241的电流得以分流,同时具有加固相邻第二电池单元20连接的作用。
如图3和图5所示,所述第一外壳11还设置有第一通孔115,所述第二外壳21还设有第二通孔213,第一通孔115和第二通孔213供螺杆40穿过并且连接第一电池单元10和至少一个第二电池单元2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孔15与所述第一通孔115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定位柱25与第二通孔213同轴设置,形成同轴心通孔供所述螺杆40穿过。通过防呆结构来实现螺杆40的贯穿,合理布局整体电池模组的结构并减少部件、减小体积。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孔15与所述第一通孔115、所述第一定位柱25与所述第二通孔213可以不同轴心设置。
如图1和图10所示,对于上述的第一夹板60、第二夹板70、螺杆40和螺母50,第一夹板60设置于第一外壳11远离第二外壳21的一侧,第二夹板70设置于第二外壳21远离第一外壳11的一侧,当第二电池单元20为多个时,第二夹板70设置于距离第一电池单元10最远的第二电池单元20的第二外壳21远离第一外壳11的一侧,第一夹板60设有第一固定孔61,第二夹板70设有第二固定孔71,第一固定孔61和第二固定孔71均用于供所述螺杆40穿过,与螺母50螺旋连接,使得第一夹板60与第二夹板70将第一电池单元10和若干第二电池单元20夹紧固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两方面的共同作用提高电芯的使用寿命。一方面通过各电池单元(包括第一电池单元和多个第二电池单元)中相邻两行的电芯呈错位设置,从散热口进入的气体,在经过错位的两行电芯时,气体的方向会改变,环绕各电芯更多表面,从而带走电芯更多的热量,提高对电芯的散热效果,从而提高电池模组1的散热效果,提高电芯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将各电池单元(包括第一电池单元和多个第二电池单元)中的电芯分成两组正、负极相反放置,同一电池单元内的两组电芯分别通过并联导电片并联;再通过相邻电池单元的并联导电片以背靠背的方式直接接触以串联连接,使电池模组1中以相同电极方向摆放的电芯的电流走向呈一字型,共形成两个相互平衡的一字型电流,再由第一导电组件实现电池模组的电流流向呈U形,其单个电芯输出内阻平衡,每一个电芯的发热量减少,进而大大减少整个电池模组的发热量,从而进一步提高电芯的使用寿命。
另外,相较于每一个电池单元中所有电芯的电极朝向相同放置,本申请的电池模组1可以保持输出同等电压的情况下,体积减小一半。同时,整个电池模组的总正和总负从同一侧输出,有利于电池模组的布线排布以及与其他元器件的连接,减少线材的使用量并减小储能电源的体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池单元,所述第一电池单元包括:
第一外壳,设置有腔体;
若干第一电芯,所述若干第一电芯收容于所述腔体,并且所述若干第一电芯呈阵列设置,其中,相邻两行所述第一电芯呈错位设置;
第一导电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并且所述第一导电组件与所述若干第一电芯的一端电连接;
第二导电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并且所述第二导电组件与所述若干第一电芯的另一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外壳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所述第一电芯包括第一一电芯单元和第一二电芯单元,所述第一一电芯单元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内,所述第一二电芯单元位于所述第二区域内,所述第一一电芯单元的正、负极相对于所述第一二电芯单元的正、负极相反放置;
所述第二导电组件包括第一并联导电片和第二并联导电片,所述第一并联导电片分别与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一一电芯电连接,以使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一一电芯并联,所述第二并联导电片分别与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一二电芯电连接,以使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一二电芯并联,所述第一导电组件分别与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一一电芯和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一二电芯电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一一电芯和第二区域的第一二电芯串并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外壳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相固定,并且共同围合有所述腔体以及至少两个散热口;
所述上壳体有若干第一开孔,所述下壳体设置有若干第二开孔,一所述第一一电芯和一所述第一二电芯的两电极分别暴露于一所述第一开孔和一所述第二开孔;
所述第一导电组件设置于所述上壳体,所述第一并联导电片和第二并联导电片设置于所述下壳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电池单元,所述第二电池单元包括第二外壳、若干第二电芯、第三导电组件和第四导电组件,所述若干第二电芯收容于所述第二外壳的腔体内;
所述第二外壳具有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
所述第二电芯包括第二一电芯单元和第二二电芯单元,所述第二一电芯单元位于所述第三区域内,所述第二二电芯单元位于所述第四区域内,所述第二一电芯单元的正、负极相对于所述第二二电芯单元的正、负极相反放置;
所述第三导电组件包括第三并联导电片和第四并联导电片,所述第四导电组件包括第五并联导电片和第六并联导电片,所述第三并联导电片与位于第三区域的第二一电芯的第一电极电连接,所述第四并联导电片与位于第三区域的第二一电芯的第二电极电连接,以使位于所述第三区域的第二一电芯并联;所述第五并联导电片与位于第四区域的第二二电芯的第一电极电连接,所述第六并联导电片与位于第四区域的第二二电芯的第二电极电连接,以使位于所述第四区域的第二二电芯并联;
所述第二电池单元和第一电池单元叠置,所述第三并联导电片与所述第一并联导电片贴合并且电连接,所述位于第三区域的第二一电芯与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一一电芯串联,所述第五并联导电片与第二并联导电片贴合并且电连接,所述位于第四区域的第二二电芯与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一二电芯串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电池单元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电池单元依次叠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电池单元中一所述第二电池单元的第三并联导电片和第五并联导电片分别与另一第二电池单元的第四并联导电片和第六并联导电片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第一铜排、第二铜排、至少一个第三铜排和至少一个第四铜排,所述第一铜排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并联导电片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并联导电片连接;所述第二铜排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并联导电片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五并联导电片连接;所述第三铜排的一端与一所述第二电池单元的所述第四并联导电片连接,另一端与相邻第二电池单元的所述第三并联导电片连接;所述第四铜排的一端与一所述第二电池单元的所述第六并联导电片连接,另一端与相邻第二电池单元的所述第五并联导电片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模组包括螺杆、螺母、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第一绝缘板和第二绝缘板;
所述第一外壳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外壳设置有第二通孔;
所述第一夹板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夹板设置有第二固定孔;
所述螺杆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第一外壳的第一通孔、至少一个第二外壳的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后与所述螺母螺接,所述第一绝缘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一导电组件之间,所述第二绝缘板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池单元和第二夹板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电池单元与至少一个第二电池单元叠置时,叠置在上的电池单元的下壳体和相邻叠置在下的电池单元的上壳体中一者设置有定位孔,另一者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定位柱相适配,相邻的电池单元通过所述定位孔和所述定位柱进行定位并插接叠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孔设有第一防呆结构,所述定位柱柱壁设有第二防呆结构,所述第一防呆结构与所述第二防呆结构相适配;当所述第一防呆结构与相邻电池单元的第二防呆结构相匹配时,所述定位柱可插接于相邻电池单元的定位孔。
10.一种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
CN202111199552.6A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电池模组及储能电源 Active CN1136443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99552.6A CN113644373B (zh)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电池模组及储能电源
PCT/CN2022/081477 WO2023060839A1 (zh) 2021-10-14 2022-03-17 一种电池模组及储能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99552.6A CN113644373B (zh)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电池模组及储能电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44373A true CN113644373A (zh) 2021-11-12
CN113644373B CN113644373B (zh) 2022-02-08

Family

ID=784270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99552.6A Active CN113644373B (zh)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电池模组及储能电源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44373B (zh)
WO (1) WO202306083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60839A1 (zh) * 2021-10-14 2023-04-20 深圳市德兰明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及储能电源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978578A2 (en) * 2007-03-30 2008-10-08 Sony Corporation Battery pack
US20150380710A1 (en) * 2014-06-25 2015-12-31 Tenergy Corporation Battery holding devices and battery packages
CN206516685U (zh) * 2017-03-09 2017-09-22 深圳普益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圆柱形锂电池组
CN206516684U (zh) * 2017-03-09 2017-09-22 深圳普益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圆柱形锂电池模块
CN207233837U (zh) * 2017-09-30 2018-04-13 惠州市亿能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u形回路的拼接式电池模块
CN208848958U (zh) * 2018-09-21 2019-05-10 杭州捷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紧凑型电池模组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68911B2 (en) * 2011-12-01 2015-03-03 Automotive Research & Testing Center Battery assembling device
CN210073948U (zh) * 2019-05-24 2020-02-14 新盛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设置模块
CN113644373B (zh) * 2021-10-14 2022-02-08 深圳市德兰明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及储能电源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978578A2 (en) * 2007-03-30 2008-10-08 Sony Corporation Battery pack
US20150380710A1 (en) * 2014-06-25 2015-12-31 Tenergy Corporation Battery holding devices and battery packages
CN206516685U (zh) * 2017-03-09 2017-09-22 深圳普益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圆柱形锂电池组
CN206516684U (zh) * 2017-03-09 2017-09-22 深圳普益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圆柱形锂电池模块
CN207233837U (zh) * 2017-09-30 2018-04-13 惠州市亿能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u形回路的拼接式电池模块
CN208848958U (zh) * 2018-09-21 2019-05-10 杭州捷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紧凑型电池模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60839A1 (zh) * 2021-10-14 2023-04-20 深圳市德兰明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及储能电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60839A1 (zh) 2023-04-20
CN113644373B (zh) 2022-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23462B (zh) 电池包
JP6233891B2 (ja) 蓄電装置
JP6025319B2 (ja) バッテリモジュール
JP5490516B2 (ja) 電池パック
EP2808921A1 (en) Battery module
CN107112482B (zh) 蓄电模块
KR20130023059A (ko) 배터리 팩
KR20120081402A (ko) 전지 셀의 효율적 직 병렬 연결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전지모듈 조립
US20110195285A1 (en) Voltage sensing member and battery module employed with the same
CN102197512A (zh) 组电池以及电池模块
CN215771333U (zh) 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及动力电池包
KR20090105319A (ko) 이차전지모듈
KR20150116375A (ko) 전지셀 상호연결 및 전압 센싱 어셈블리와 전지모듈
CN106684300B (zh) 一种电连接托盘及包含该电连接托盘的电芯模组结构
CN113644373B (zh) 一种电池模组及储能电源
CN111525051B (zh) 电芯盖板、电池模组以及车辆
CN215771377U (zh) 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及动力电池包
KR101124963B1 (ko) 이차전지 모듈
CN214706087U (zh) 电池模组
CN211295247U (zh) 多电芯串并联的电池pack结构
CN111934052A (zh) 液冷软包电池模组、电池系统及电动车辆
CN219937311U (zh) 一种电池包以及电动工具
KR20100072828A (ko) 이차 전지 모듈
CN215418406U (zh) 电池模组
CN218448185U (zh) 电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19th floor, building 1, kaidar group center building, No. 168, Tongsha Road, Xinwei community, Xil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Delian Minghai New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701-3, building 2, kaidar group center building, 168 Tongsha Road, Xil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Poweroak Newener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