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43580B - 一种教育共同体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教育共同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43580B
CN113643580B CN202110932157.8A CN202110932157A CN113643580B CN 113643580 B CN113643580 B CN 113643580B CN 202110932157 A CN202110932157 A CN 202110932157A CN 113643580 B CN113643580 B CN 1136435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teaching
classroom
teaching information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3215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43580A (zh
Inventor
吴波
陈娟
罗业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Red Flag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Red Flag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Red Flag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Red Flag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3215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435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435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435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435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435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5/00Electrically-operated educational appliances
    • G09B5/08Electrically-operated educational appliances providing for individual presentation of information to a plurality of student st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3Score-carding, benchmarking or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0Education
    • G06Q50/205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or guidanc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5/00Electrically-operated educational appliances
    • G09B5/08Electrically-operated educational appliances providing for individual presentation of information to a plurality of student stations
    • G09B5/10Electrically-operated educational appliances providing for individual presentation of information to a plurality of student stations all student stations being capable of presenting the same information simultaneously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Electrically Operated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教育共同体系统,涉及智慧教育领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课堂、数据采集单元、数据传输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存储单元、直播管理单元、若干第二课堂和展示单元;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第一课堂中的第一教学信息;数据传输单元用于将第一教学信息传输至数据处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处理第一教学信息获得第二教学信息,并将第二教学信息存储至存储单元,以及将第二教学信息通过直播管理单元传输至第二课堂,第二课堂中安装有用于展示所述第二教学信息的展示单元;本系统避免了现有远程教育系统局限于网络教学的弊端,本系统与课堂进行了良好的结合,提高了教育效果和教学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教育共同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慧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教育共同体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解决教育资源不公平的问题,现有技术采用推行远程教育的方式,现有的远程教育,一般是将事先录制的教育课程上传至服务器,再由远端用户通过网络登录服务器观看,这种方式实时性差,而且同一个课程只有一个讲师,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上述技术方案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实时互动的问题,但是其教学场地仅限于直播远程教育的要求。对于教学方面,往往只能是教师对着麦克风看着课件进行讲解,不能像实体授课的形式一样对重点难点部分可以进行标识强调,学生一旦走神或离开则不能了解到前面讲述的重点部分,给学习带来了障碍。
综上所述,现有的远程教育局限于网络上的在线教育,并没有与课堂进行良好的结合,导致教育效果和质量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远程教育局限于网络上的在线教育,并没有与课堂进行良好的结合,导致教育效果和质量较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教育共同体系统,本系统通过采集线下课堂内的教学信息,然后将教学信息在其余课堂内进行教学,避免了现有远程教育系统局限于网络教学的弊端,本系统与课堂进行了良好的结合,提高了教育效果和教学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教育共同体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课堂、数据采集单元、数据传输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存储单元、直播管理单元、若干第二课堂和展示单元;
所述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所述第一课堂中的第一教学信息;所述数据传输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教学信息传输至所述数据处理单元;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教学信息进行处理获得第二教学信息,并将所述第二教学信息存储至所述存储单元,以及将所述第二教学信息通过所述直播管理单元传输至所述第二课堂,所述第二课堂中安装有所述展示单元,所述展示单元用于展示所述第二教学信息。
其中,本系统的原理为:优秀的老师数量较少,能够进行教学的课堂有限,而需要进行教学的学生数量众多,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教学资源分布不合理的问题,当优秀的老师如某重点中学的老师在第一课堂内进行教学时,本系统通过数据采集单元采集所述第一课堂中的第一教学信息;然后利用数据传输单元将述第一教学信息传输至数据处理单元;通过数据处理单元对所述第一教学信息进行处理获得第二教学信息,并将述第二教学信息存储至存储单元,以及将第二教学信息通过直播管理单元传输至第二课堂,然后在第二课堂中展示第二教学信息,避免了传统的远程教学系统在线上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实现远程教育的同时并没有脱离课堂环境,能够保障教学质量和效果,并且教学信息存储在存储单元,本系统用户可以随时进行观看。
数据采集单元采集的教学信息包括老师上课的讲解内容,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相应的课件,但是申请人发现老师课件质量参差不齐,对应的教学效果也有差异,且本系统老师用户在从存储单元下载课件进行教学时也必将迷茫,不知道从存储单元众多的课件中下载哪个课件进行教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系统设计了教学信息自动生成单元,通过教学信息自动生成单元能够根据目前存储单元中的优质课件内容自动生成新的高质量课件,然后教室可以利用高质量课件进行教学,一方面提高了教学效果,另一方面避免了教师在存储单元的众多课件中进行筛选提高了老师选择课件的效率,并且本系统中生成的课件是不断优化的,课件的质量一直在迭代提高,有益于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教学信息自动生成单元,所述教学信息自动生成单元用于:
对上传至所述存储单元的教学信息进行编码,编码信息包括:教学信息主题、教学信息对应的教材名称、教学信息对应的教材章节和教学信息类型;
基于编码信息将教学信息在存储单元中进行存储;
将编码后的教学信息划分为N个子教学信息,包括:第一子教学信息至第N子教学信息,并对每个子教学信息进行打分,N为大于2的整数;
每间隔预设时间段后,针对预设编码信息,遍历所述预设编码信息对应的所有第一子教学信息至第N子教学信息,从所述预设编码信息对应的所有第一子教学信息中提取得分最高的第一子教学信息max,....,从所述预设编码信息对应的所有第N子教学信息中提取得分最高的第N子教学信息max
基于所述第一子教学信息max至所述第N子教学信息max,生成所述预设编码信息对应的新教学信息。
其中,本系统中的教学信息自动生成单元的原理为: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应不同的课件,因此,需要对课件进行准确的分类才能便于老师进行课件的准确搜索,因此,首先对采集上传至存储单元的课件进行编码,编码信息包括:课件主题、课件对应的教材名称、课件对应的教材章节和课件类型;通过上述编码信息能够准确的对课件进行分类,便于老师在存储单元中通过编码能够准确的获得相应的课件,由于课件通常内容较多,且不同的老师课件的质量参差不齐,不能够仅从整体上去描述课件的质量,这样会导致课件的质量描述不准确,因为有的老师可能对于某些问题的理解和教学方式比较好,那边该部分对于的课件内容就比较优秀,这些就是我们生成新课件需要的内容,课件中质量不高的内容则在生成新课件则不会进行选择,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吸取各个课件中的优秀内容,最终生成质量最好的课件。
因为存储单元如服务器会不断的有新的课件上传,因此,每个编码信息对应的课件会不断增加,而利用这些不断增加的课件,本系统能够不断更新迭代生成新的质量更好的课件,每间隔预设时间段后,针对预设编码信息,遍历所述预设编码信息对应的所有第一子课件至第N子课件,从所述预设编码信息对应的所有第一子课件中提取得分最高的第一子课件max,....,从所述预设编码信息对应的所有第N子课件中提取得分最高的第N子课件max;基于所述第一子课件max至所述第N子课件max,生成所述预设编码信息对应的新课件。通过上述方式能够不断的生成新的质量更好的课件。
优选的,所述对每个子教学信息进行打分包括:
将每个子教学信息发送至系统中的若干个预设教师用户;
所述预设教师用户对子教学信息进行打分,生成打分结果;
对所述打分结果进行求平均获得所述子教学信息的最终打分结果。
通过将子课件发送给优秀的老师进行打分能够保障课件的打分准确。
优选的,所述系统第一课堂和所述第二课堂中均安装有音乐播放单元,所述音乐播放单元用于课堂在进行教学时播放第一预设音乐,其中,所述第一预设音乐的节拍大于或等于60,且小于或等于70;所述第一预设音乐的频率大于或等于8赫兹,且小于或等于14赫兹。
第一预设音乐为α脑波音乐,α脑波音乐能够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提高学生专注力、记忆力和学习成绩。所谓α波,是指人大脑里的一种波长。我们人的大脑有四种波长,当神经细胞活动的时候,就会产生像电波一样的波动,因为人们的意识和状态不同,波动的频率也不同,根据不同的频率,脑波可以分为α波、β波、θ波等。频率在8一12赫兹间的α波,出现在人们情绪稳定、愉快、舒适的休息或冥想的时候。α波具有强化吸收,整理和记忆信息的机能。而β波的频率是在13一30之间,人的大脑在感到厌烦或恐惧时,,就会处于紧张状态,有很多平时学习好的孩子一到关键性考试时就发挥失常,这大多因为大脑过于兴奋或紧张导致的。人们感到焦躁或不安的时候,大脑就处于β波状态。所以α脑波音乐是潜能音乐,潜能存在于人的右半脑中,右脑的活动脑波呈α波状态。无论是大人或小孩常期听α脑波音乐,大脑脑波就会保持在α波活动状态。深埋在右脑当中的潜在能力就会被源源不断的引发出来,脑内神经递质呐腓肽增多,这时人就会充满旺盛的精力;做事情就会处于高度的专注状态;想问题时思维敏捷,思路开阔;有助于记忆。α脑波音乐使我们平常较常用的主管语言、分析、推理的左脑得到休息;相对的,对掌管情绪、主司创造力、想象力的右脑则有良性刺激作用,悟性提高,直觉越来越准确,灵感越来越多,对创造力、信息吸收力等潜在能力的提升有很强的效果,有利于学生进行学习和理解。
优选的,所述数据采集单元包括:若干视频录像机、若干音频录音机和交换机,视频录像机用于采集视频信息,音频录音机用于采集音频信息,视频录像机和音频录音机将采集的信息通过交换机传输至数据处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编辑和存储。
优选的,所述展示单元采用全息投影方式展示所述第二教学信息中的授课教师图像信息。采用全息投影的方式在教室中进行投影,实现了通过3D投影的方式虚拟呈现授课老师的身形,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实体授课的形式,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优选的,所述数据采集单元包括:3个视频录像机,分别为第一视频录像机至第三视频录像机,第一视频录像机用于在第一课堂进行教学时,采集第一课堂中授课老师的授课过程视频信息;第二视频录像机用于第一课堂在教学时,采集第一课堂中的投影信息;第三视频录像机用于第一课堂在教学时,采集第一课堂中学生的听课过程视频信息。
其中,通过上述3个视频录像机,分别能够采集第一课堂中授课老师的授课过程视频信息、投影信息和学生的听课过程视频信息,进而能够准确的采集第一课堂中的完整教学信息和学生的听课表现情况,进而使得第二课堂中的教学信息能够准确的还原第一课堂的教学内容,使得第二课堂中的学生能够身临其境的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其中,申请人在实际应用中发现,第一课堂中的学生在提问是可以由授课老师进行当堂讲解,但是面对众多的直播的第二课堂,第二课堂的学生提问,第一课堂中的授课老师却不能进行实时回答,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系统设计了智能问答单元,可以对第二课堂中学生的提问进行自动回答。
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智能问答单元,所述智能问答单元包括问题采集模块和答案库,所述问题采集模块安装在所述第二课堂,用于采集所述第二课堂中学生发出的语音问题,并将采集的语音问题发送至所述答案库,并从所述答案库中匹配出相应的答案返回至所述第二课堂,并在所述第二课堂中功放所述答案。
优选的,所述第一课堂中设置有无线话筒、无线接收器、音频处理器、调音台、功放机和若干音响;无线话筒采集的声音数据经无线接收器传输至音频处理器,音频处理器将处理后的音频数据传输至调音台,调音台将处理后的音频数据通过功放机放大后传输至音响进行播放;音乐播放单元播放的音乐经音频处理器处理后传输至调音台,调音台处理后的音频数据通过功放机放大后传输至音响作为背景音乐播放。
其中,无线话筒用于采集老师的授课语音信息。
其中,申请人研究发现,为了拍摄到学生在教室内听课的反映画面,第三视频录像机在教室的左右两侧移动,主要拍摄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镜头为主,拍摄学生听课、回答问题、做笔记等内容,来反映全班学生上课的精神面貌。但是移动的摄像机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导致学习不专注,降低了学习效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对第三视频录像机在第一课堂内的安装方式进行了改进,降低第三视频录像机移动时对学生上课注意力的影响。
优选的,所述第三视频录像机通过安装结构安装第一课堂内,所述安装结构包括:
第一箱体、第一导轨、滑动组件、驱动电机、机身、第一固定架、第一遮蔽膜、第二遮蔽膜、第一橡胶条、第二橡胶条、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第一圆环、若干第一弹性件和若干第二弹性件;
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机身内,所述机身的顶部通过所述滑动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导轨上;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滑动组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滑动组件转动使所述机身在所述第一导轨上运动;第一固定架一端与所述机身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架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视频录像机固定连接;第一箱体为长条状,第一箱体内设有第一空腔,第一导轨、滑动组件、驱动电机、机身和第一固定架均位于第一空腔内,第一导轨沿第一箱体长度方向分布,第一箱体正面为开口状;若干第一弹性件均匀分布在第一箱体正面上半部分,第一弹性件上端与第一箱体正面上端固定连接,第一弹性件下端向第一箱体正面中部延伸后与第一橡胶条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一橡胶条下表面设有第一滑槽;若干第二弹性件均匀分布在第一箱体正面下半部分,第二弹性件下端与第一箱体正面下端固定连接,第二弹性件上端向第一箱体正面中部延伸后与第二橡胶条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二橡胶条上表面设有第二滑槽;第一圆环套设在所述第三视频录像机的镜头外表面,第一圆环上端嵌入在第一滑槽内,第一圆环下端嵌入在第二滑槽内;第一遮蔽膜上端与第一箱体正面上端固定连接,第一遮蔽膜下端与第一橡胶条正面固定连接,第二遮蔽膜下端与第一箱体正面下端固定连接,第二遮蔽膜上端与第二橡胶条正面固定连接,第一遮蔽膜与第二遮蔽膜之间具有间隙。
其中,通过上述安装结构降低对学生注意力的影响为:传统的方式是第三视频录像机类似于巡检机器人,通过导轨暴露在教室内进行移动,其移动时学生会很明显的察觉到有东西在移动,进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设计了相应的安装结构,将第三视频录像机通过第一箱体、第一遮蔽膜和第二遮蔽膜进行遮蔽,仅镜头从间隙中漏出,这样移动时并不会有大体积的物体移动,学生并不容易发现,进而避免了影响学生学习,且镜头是通过相应的间隙进行拍摄,也不会影响摄像机进行正常拍摄。
并且为了保障对摄像机的遮蔽效果,首先设计了第一箱体,然后将相应的其他配件均安装在箱体内,如第一导轨、滑动组件、驱动电机、机身和第一固定架均位于第一空腔内,第三摄像机进行移动拍摄的原理是,驱动电机驱动滑动组件在第一导轨上运动,进而实现了机身的移动,进而通过第一固定架携带第三摄像机移动,为了实现方便移动,第一箱体正面为开口状,为了实现较好的遮蔽效果,利用第一遮蔽膜和第二遮蔽膜进行了遮蔽,并且为了进一步保障遮蔽效果,设计了第一橡胶条、第二橡胶条、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第一圆环、若干第一弹性件和若干第二弹性件,第三摄像机的镜头在移动时带动第一圆环在相应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内滑动,实现了第一圆环始终与第一橡胶条和第二橡胶条接触,进而保障了第一遮蔽膜和第二遮蔽膜始终对摄像机有遮蔽效果,当第一圆环滑动至某处时,使得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压缩,当第一圆环滑过该出时,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恢复原状,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间隙的距离越小则遮蔽效果更好,本发明在设计时通常间隙的距离是小于第一圆环的直径的,因此当镜头滑过后利用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可以快速恢复相应的间隙,保障遮蔽效果,而利用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第一橡胶条和第二橡胶条具有弹性的特质方便第一圆环进行挤压变形时同时保障遮蔽效果,进而方便镜头左右移动实现移动拍摄且保障对摄像机的遮蔽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系统通过采集线下课堂内的教学信息,然后将教学信息在其余课堂内进行教学,避免了现有远程教育系统局限于网络教学的弊端,本系统与课堂进行了良好的结合,提高了教育效果和教学质量。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
图1为教育共同体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图2为安装结构的使用效果示意图;
图3为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箱体,2-第一遮蔽膜,3-第二遮蔽膜,4-镜头,5-第一橡胶条,6-第二橡胶条,7-第一圆环,8-第一导轨,9-滑动组件,10-驱动电机,11-机身,12-第一固定架,13-第一弹性件,14-第二弹性件,15-第三视频录像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相互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范围内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图1为教育共同体系统的组成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教育共同体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课堂、数据采集单元、数据传输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存储单元、直播管理单元、若干第二课堂和展示单元;
所述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所述第一课堂中的第一教学信息;所述数据传输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教学信息传输至所述数据处理单元;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教学信息进行处理获得第二教学信息,并将所述第二教学信息存储至所述存储单元,以及将所述第二教学信息通过所述直播管理单元传输至所述第二课堂,所述第二课堂中安装有所述展示单元,所述展示单元用于展示所述第二教学信息。
其中,第一课堂可以是市区中某重点中学的课堂,如成都7中,第二课堂可以是山区中某中学的课堂,如阿坝中学课堂,现有技术中两学校的师资力量差距很远,而通过本系统可以实现教学,并且教学效果较好,数据采集单元,包括摄像机,麦克风等等设备,采集视频信息和语音信息以及图像信息等等,数据传输单元可以是有线传输也可以是无线传输,无线传输可以是wifi传输也可以是4G/5G传输等等,数据处理单元可以进行一些编辑处理等其他处理,存储单元可以是服务器也可以是云端等等,直播管理单元可以通过相应的直播服务器或直播平台进行直播,展示单元展示的信息包括视频信息、语音信息以及图像信息等等。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教学信息自动生成单元,所述教学信息自动生成单元用于:
对上传至所述存储单元的教学信息进行编码,编码信息包括:教学信息主题、教学信息对应的教材名称、教学信息对应的教材章节和教学信息类型;
基于编码信息将教学信息在存储单元中进行存储;
将编码后的教学信息划分为N个子教学信息,包括:第一子教学信息至第N子教学信息,并对每个子教学信息进行打分,N为大于2的整数;
每间隔预设时间段后,针对预设编码信息,遍历所述预设编码信息对应的所有第一子教学信息至第N子教学信息,从所述预设编码信息对应的所有第一子教学信息中提取得分最高的第一子教学信息max,....,从所述预设编码信息对应的所有第N子教学信息中提取得分最高的第N子教学信息max
基于所述第一子教学信息max至所述第N子教学信息max,生成所述预设编码信息对应的新教学信息。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对每个子教学信息进行打分包括:
将每个子教学信息发送至系统中的若干个预设教师用户;
所述预设教师用户对子教学信息进行打分,生成打分结果;
对所述打分结果进行求平均获得所述子教学信息的最终打分结果。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系统第一课堂和所述第二课堂中均安装有音乐播放单元,所述音乐播放单元用于课堂在进行教学时播放第一预设音乐,其中,所述第一预设音乐的节拍大于或等于60,且小于或等于70;所述第一预设音乐的频率大于或等于8赫兹,且小于或等于14赫兹。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数据采集单元包括:若干视频录像机、若干音频录音机和交换机,视频录像机用于采集视频信息,音频录音机用于采集音频信息,视频录像机和音频录音机将采集的信息通过交换机传输至数据处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编辑和存储。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展示单元采用全息投影方式展示所述第二教学信息中的授课教师图像信息。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数据采集单元包括:3个视频录像机,分别为第一视频录像机至第三视频录像机,第一视频录像机用于在第一课堂进行教学时,采集第一课堂中授课老师的授课过程视频信息;第二视频录像机用于第一课堂在教学时,采集第一课堂中的投影信息;第三视频录像机用于第一课堂在教学时,采集第一课堂中学生的听课过程视频信息。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智能问答单元,所述智能问答单元包括问题采集模块和答案库,所述问题采集模块安装在所述第二课堂,用于采集所述第二课堂中学生发出的语音问题,并将采集的语音问题发送至所述答案库,并从所述答案库中匹配出相应的答案返回至所述第二课堂,并在所述第二课堂中功放所述答案。
其中,通过语音识别手段识别出学生的问题,然后采用数据库匹配手段,从数据库中匹配出对应的答案,然后将答案返回至相应课堂中进行功放。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课堂中设置有无线话筒、无线接收器、音频处理器、调音台、功放机和若干音响;无线话筒采集的声音数据经无线接收器传输至音频处理器,音频处理器将处理后的音频数据传输至调音台,调音台将处理后的音频数据通过功放机放大后传输至音响进行播放;音乐播放单元播放的音乐经音频处理器处理后传输至调音台,调音台处理后的音频数据通过功放机放大后传输至音响作为背景音乐播放。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图3,图2为安装结构的使用效果示意图;图3为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三视频录像机通过安装结构安装第一课堂内,所述安装结构包括:
第一箱体1、第一导轨8、滑动组件9、驱动电机10、机身11、第一固定架12、第一遮蔽膜2、第二遮蔽膜3、第一橡胶条5、第二橡胶条6、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第一圆环7、若干第一弹性件13和若干第二弹性件14;
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机身内,所述机身的顶部通过所述滑动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导轨上;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滑动组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滑动组件转动使所述机身在所述第一导轨上运动;第一固定架一端与所述机身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架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视频录像机15固定连接;第一箱体为长条状,第一箱体内设有第一空腔,第一导轨、滑动组件、驱动电机、机身和第一固定架均位于第一空腔内,第一导轨沿第一箱体长度方向分布,第一箱体正面为开口状;若干第一弹性件均匀分布在第一箱体正面上半部分,第一弹性件上端与第一箱体正面上端固定连接,第一弹性件下端向第一箱体正面中部延伸后与第一橡胶条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一橡胶条下表面设有第一滑槽;若干第二弹性件均匀分布在第一箱体正面下半部分,第二弹性件下端与第一箱体正面下端固定连接,第二弹性件上端向第一箱体正面中部延伸后与第二橡胶条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二橡胶条上表面设有第二滑槽;第一圆环套设在所述第三视频录像机的镜头外表面,第一圆环上端嵌入在第一滑槽内,第一圆环下端嵌入在第二滑槽内;第一遮蔽膜上端与第一箱体正面上端固定连接,第一遮蔽膜下端与第一橡胶条正面固定连接,第二遮蔽膜下端与第一箱体正面下端固定连接,第二遮蔽膜上端与第二橡胶条正面固定连接,第一遮蔽膜与第二遮蔽膜之间具有间隙。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滑动组件和驱动电机可以采用CN113179392A中相应的结构实现,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结构实现,本发明对滑动组件和驱动电机的具体实现形式不进行限定。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安装结构还可以包括相应的电源结构或控制模块,电源结构用于对结构中的用电设备进行供电,控制模块用于对驱动电机进行控制。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遮蔽膜与第二遮蔽膜为不透明的膜,且为了保障更换的遮蔽和隐蔽效果,第一遮蔽膜与第二遮蔽膜的颜色可以与镜头4的颜色匹配。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三摄像机除镜头外均位于第一空腔内。
其中,第一圆环上端嵌入在第一滑槽内,第一圆环下端嵌入在第二滑槽内,第一圆环将间隙撑开漏出镜头进行拍摄,第一圆环在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内滑动后,滑动过的地方恢复原来的形状,新滑动到的地方被撑开,利用相应的弹性结构实现上述效果,弹性结构包括:第一橡胶条、第二橡胶条、若干第一弹性件和若干第二弹性件,其中,弹性件可以是橡胶,也可以是海绵,也可以是弹簧,本发明实施例不进行具体的限定。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7)

1.一种教育共同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课堂、数据采集单元、数据传输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存储单元、直播管理单元、若干第二课堂和展示单元;
所述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所述第一课堂中的第一教学信息;所述数据传输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教学信息传输至所述数据处理单元;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教学信息进行处理获得第二教学信息,并将所述第二教学信息存储至所述存储单元,以及将所述第二教学信息通过所述直播管理单元传输至所述第二课堂,所述第二课堂中安装有所述展示单元,所述展示单元用于展示所述第二教学信息;
所述数据采集单元包括:若干视频录像机、若干音频录音机和交换机,视频录像机用于采集视频信息,音频录音机用于采集音频信息,视频录像机和音频录音机将采集的信息通过交换机传输至数据处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编辑和存储;
所述数据采集单元包括:3个视频录像机,分别为第一视频录像机至第三视频录像机,第一视频录像机用于在第一课堂进行教学时,采集第一课堂中授课老师的授课过程视频信息;第二视频录像机用于第一课堂在教学时,采集第一课堂中的投影信息;第三视频录像机用于第一课堂在教学时,采集第一课堂中学生的听课过程视频信息;
所述第三视频录像机通过安装结构安装第一课堂内,所述安装结构包括:
第一箱体、第一导轨、滑动组件、驱动电机、机身、第一固定架、第一遮蔽膜、第二遮蔽膜、第一橡胶条、第二橡胶条、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第一圆环、若干第一弹性件和若干第二弹性件;
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机身内,所述机身的顶部通过所述滑动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导轨上;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滑动组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滑动组件转动使所述机身在所述第一导轨上运动;第一固定架一端与所述机身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架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视频录像机固定连接;第一箱体为长条状,第一箱体内设有第一空腔,第一导轨、滑动组件、驱动电机、机身和第一固定架均位于第一空腔内,第一导轨沿第一箱体长度方向分布,第一箱体正面为开口状;若干第一弹性件均匀分布在第一箱体正面上半部分,第一弹性件上端与第一箱体正面上端固定连接,第一弹性件下端向第一箱体正面中部延伸后与第一橡胶条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一橡胶条下表面设有第一滑槽;若干第二弹性件均匀分布在第一箱体正面下半部分,第二弹性件下端与第一箱体正面下端固定连接,第二弹性件上端向第一箱体正面中部延伸后与第二橡胶条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二橡胶条上表面设有第二滑槽;第一圆环套设在所述第三视频录像机的镜头外表面,第一圆环上端嵌入在第一滑槽内,第一圆环下端嵌入在第二滑槽内;第一遮蔽膜上端与第一箱体正面上端固定连接,第一遮蔽膜下端与第一橡胶条正面固定连接,第二遮蔽膜下端与第一箱体正面下端固定连接,第二遮蔽膜上端与第二橡胶条正面固定连接,第一遮蔽膜与第二遮蔽膜之间具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教育共同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教学信息自动生成单元,所述教学信息自动生成单元用于:
对上传至所述存储单元的教学信息进行编码,编码信息包括:教学信息主题、教学信息对应的教材名称、教学信息对应的教材章节和教学信息类型;
基于编码信息将教学信息在存储单元中进行存储;
将编码后的教学信息划分为N个子教学信息,包括:第一子教学信息至第N子教学信息,并对每个子教学信息进行打分,N为大于2的整数;
每间隔预设时间段后,针对预设编码信息,遍历所述预设编码信息对应的所有第一子教学信息至第N子教学信息,从所述预设编码信息对应的所有第一子教学信息中提取得分最高的第一子教学信息max,....,从所述预设编码信息对应的所有第N子教学信息中提取得分最高的第N子教学信息max
基于所述第一子教学信息max至所述第N子教学信息max,生成所述预设编码信息对应的新教学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教育共同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每个子教学信息进行打分包括:
将每个子教学信息发送至系统中的若干个预设教师用户;
所述预设教师用户对子教学信息进行打分,生成打分结果;
对所述打分结果进行求平均获得所述子教学信息的最终打分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教育共同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第一课堂和所述第二课堂中均安装有音乐播放单元,所述音乐播放单元用于课堂在进行教学时播放第一预设音乐,其中,所述第一预设音乐的节拍大于或等于60,且小于或等于70;所述第一预设音乐的频率大于或等于8赫兹,且小于或等于14赫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教育共同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展示单元采用全息投影方式展示所述第二教学信息中的授课教师图像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教育共同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智能问答单元,所述智能问答单元包括问题采集模块和答案库,所述问题采集模块安装在所述第二课堂,用于采集所述第二课堂中学生发出的语音问题,并将采集的语音问题发送至所述答案库,并从所述答案库中匹配出相应的答案返回至所述第二课堂,并在所述第二课堂中功放所述答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教育共同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课堂中设置有无线话筒、无线接收器、音频处理器、调音台、功放机和若干音响;无线话筒采集的声音数据经无线接收器传输至音频处理器,音频处理器将处理后的音频数据传输至调音台,调音台将处理后的音频数据通过功放机放大后传输至音响进行播放;音乐播放单元播放的音乐经音频处理器处理后传输至调音台,调音台处理后的音频数据通过功放机放大后传输至音响作为背景音乐播放。
CN202110932157.8A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教育共同体系统 Active CN1136435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32157.8A CN113643580B (zh)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教育共同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32157.8A CN113643580B (zh)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教育共同体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43580A CN113643580A (zh) 2021-11-12
CN113643580B true CN113643580B (zh) 2022-12-09

Family

ID=78421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32157.8A Active CN113643580B (zh)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教育共同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43580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31510A (zh) * 2016-06-16 2016-09-07 北京数智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同步评录课堂平台及其方法
CN107293172A (zh) * 2017-08-23 2017-10-24 山东文捷智能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自学用智能专家系统、人工智能授课系统及实现方法
CN111782029A (zh) * 2020-07-09 2020-10-16 傅建玲 一种电子课程学习督促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23693B (zh) * 2016-05-25 2018-09-04 北京九天翱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和模式识别技术的教育系统及方法
WO2020046843A1 (en) * 2018-08-25 2020-03-05 Actiontec Electronics, Inc. Classroom assistance system
CN110322738B (zh) * 2019-07-03 2021-06-11 北京易真学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课程优化方法、装置和系统
CN211349650U (zh) * 2019-11-28 2020-08-25 深圳市智微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机多媒体远程教育培训教学装置
CN211578106U (zh) * 2020-03-31 2020-09-25 北京文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远程授课系统及平台
CN111627271A (zh) * 2020-04-10 2020-09-04 北京文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课堂系统及其管理平台
CN111524399A (zh) * 2020-05-08 2020-08-11 珠海横琴新区辉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开放式网络课程教学装置
CN212112095U (zh) * 2020-06-18 2020-12-08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市场营销用教学装置
CN212324239U (zh) * 2020-07-31 2021-01-08 四川广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跟踪功能的录播装置
CN213483147U (zh) * 2020-12-22 2021-06-18 许昌学院 一种多功能远程教育互动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31510A (zh) * 2016-06-16 2016-09-07 北京数智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同步评录课堂平台及其方法
CN107293172A (zh) * 2017-08-23 2017-10-24 山东文捷智能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自学用智能专家系统、人工智能授课系统及实现方法
CN111782029A (zh) * 2020-07-09 2020-10-16 傅建玲 一种电子课程学习督促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43580A (zh) 2021-1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ackman YouTube usage in the university classroom: An argument for its pedagogical benefits
CN113095969A (zh) 一种基于多虚拟化身的沉浸式翻转课堂教学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annings et al. Multimedia and online video case studies for preservice teacher preparation
US11887499B2 (en) Virtual-scene-based language-learning system and device thereof
CN111968431A (zh) 一种远程教育教学系统
Sheelavant Google classroom-An effective tool for online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is COVID era
CN113643580B (zh) 一种教育共同体系统
CN112150871A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在线音乐教学演示系统
CN110969906A (zh) 全景数字化互动智能教室
Marlatt Practical knowledge storage among preservice, novice, and experienced educators of students who are deaf and hard-of-hearing
Nilssen Mentoring Teaching of Mathematics in Teacher Education.
Borg Moving Towards a Breakthrough in Teacher Education.
Ayas Implementation of Online Teaching and Learning Technology Tools for Effective Learning
Wang et al. Case and analysis of flip classroom based on micro-course video
Costello Building the ASL assessment instrument
Jederud Learning as Peers in Practice‐an Obstacle or Support for Student Teachers’ Vocational Learning?
Malu THE ROLE OF LANGUAGE LABORATORY ON EFFECTIV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ORAL ENGLISH IN JUNIOR SECONDARY SCHOOLS A CASE STUDY OF ANINRI LOCAL GOVERNMENT AREA, ENUGU STATE.
Goffree et al. Good practice
Onojah et al. Assessment of Availability and Utilization of Instructional Materials for Teaching Preschool Children with Hearing Impairment Mathematics in Oyo State, Nigeria
Suarni et al. Improvement of Speaking Abilities Using Sociodrama Learning Method for Islamic Studies Faculty Students
Mittal Essentials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Roth From stimulus to science: The changing nature of visual perception
CN113256453A (zh) 学习状态改善管理系统
Dreyfus Evolution and promis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Zorbaugh Television—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in educ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