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42138A - T-cps框架下耦合网络元素处理与存储的多层网络构建方法 - Google Patents

T-cps框架下耦合网络元素处理与存储的多层网络构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42138A
CN113642138A CN202110935333.3A CN202110935333A CN113642138A CN 113642138 A CN113642138 A CN 113642138A CN 202110935333 A CN202110935333 A CN 202110935333A CN 113642138 A CN113642138 A CN 1136421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edge
speed
transportation
veloc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3533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42138B (zh
Inventor
韩定定
杨超
陈卓然
陈铭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d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ud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d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ud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93533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4213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421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421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421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421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8Network design, e.g. design based on topological or interconnect aspects of utility systems, piping, heating ventilation air conditioning [HVAC] or cab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CPS框架下耦合网络元素处理与存储的多层网络构建方法,该多层网络通过引入MFD模型将网络元素(网络的节点或边)的存储能力与处理能力联合起来,同时考虑了网络元素的存储和处理能力及不同策略层间的约束。多层网络考虑两种策略,S1与S2。S1处理速度较快但存储能力弱,S2处理速度较慢但存储能力强,还使用渗流方法分析多层网络上的动态过程,给出了网络的功能性和鲁棒性的评估。多层网络能够在更加微观的角度考虑了交通模拟,网络的功能性和鲁棒性评估能够给出帮助交通决策的指标,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评估网络传输过程。

Description

T-CPS框架下耦合网络元素处理与存储的多层网络构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多层网络建模领域,涉及一种耦合网络元素处理能力和存储能力的多层网络构造方法。针对智慧城市CPS系统中不同的功能需求和任务,实现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多维态势感知,建立新的符合交通流背景的多层网络耦合关系,考虑网络元素的存储和处理能力之间的互相约束,以及不同策略层间的约束关系,给出针对当前网络状态功能的功能性和鲁棒性评估。多层网络能够在更加微观的角度考虑了交通模拟,网络的功能性和鲁棒性评估能够给出帮助交通决策的指标,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评估网络传输过程。
背景技术
有一系列的复杂网络路由工作使用蒙特卡洛方法进行仿真,模拟人类在道路网络上的迁移行为,采取了基于Agent的仿真模拟城市交通,这些仿真以提升网络承载容量、减少运行时间、提升网络鲁棒性为目的进行不同方式的优化。这些工作在网络中随机起始点生成数据包或者运输行为,然后Agent沿着最短路径或者其他策略进行传递,每个节点会有不同的处理能力,存储队列长度或者处理分发策略。但是这些模型割裂了节点的存储能力和处理能力之间的关系。因此需要提出模型将节点的存储能力和处理能力耦合起来。本发明提出的多层网络能够在更加微观的角度考虑了交通模拟,能够分析网络上发生的动态过程、揭示网络层间耦合关系及内在机理。网络的功能性和鲁棒性评估能够给出帮助交通决策的指标,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评估网络传输过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交通信息物理系统(T-CPS)框架下耦合网络元素处理与存储的多层网络构建方法,针对智慧城市CPS系统中不同的功能需求和任务,实现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多维态势感知,建立新的符合交通流背景的多层网络耦合关系,考虑网络元素的存储和处理能力之间的互相约束,以及不同策略层间的约束关系,给出针对当前网络状态功能的功能性和鲁棒性评估。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T-CPS框架下耦合网络元素处理与存储的多层网络构建方法,该构建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步骤1:多层网络初始化,具体包括:
给定网络G(V,E),G由N节点与M条边组成。其中V=[v1,v2,...,vN],E∈V2;V代表节点集合,E代表边集合;边长度为lij,i和j分别代表起点和终点;多层网络采取原始图的方法建模,节点对应现实路网中的交叉路口,连边对应现实路网中的道路;给定m运输需求,运输集合T=[t1,t2,t3,...,tm-1,tm];每个运输需求在出发时,随机选取起点和终点,沿最短路径移动;其中,给出两类运输策略S1与S2备选,S1有较高的速度,仅解决一个运输需求;S2速度较低,能够解决n运输需求;以p的概率选择S1,以1-p的概率选择S2;称p为选择系数,n为承载能力;p值越大,运输需求选择S1的可能性越大,策略个数越多;
步骤2:在步骤1构建的初始多层网络上模拟仿真的迭代过程:
步骤2.1:计算每条边上实时数目Numij与密度dij,具体包括:
在每次迭代过程中,针对每条边eij(eij∈E),首先计算在边eij上所有运输需求Tij数目Numij,Tij当中包括
Figure BDA0003212647880000021
Figure BDA0003212647880000022
表示选择S1的运输需求集合,
Figure BDA0003212647880000023
表示选择S2的运输需求集合,即
Figure BDA0003212647880000024
其中,len表示求T集合内的元素个数,
Figure BDA0003212647880000025
表示向上取整;因为S2能够满足n运输需求,因此,针对S2需要除以n后,然后向上取整;式(1)给出了S1和S2针对运输能力的不同处理方式,也给出了两类运输策略之间的耦合关系;
然后根据边长度,计算边密度:
Figure BDA0003212647880000026
其中K代表每个运输需求的长度,lij表示该条边长度;
步骤2.2:计算实时速度,具体包括:
接着计算移动速度,使用速度-密度随机建模的方法;式(3)既给出速度-密度变化趋势,也给出交通流的随机建模;式(3)的意义在于给出了边的存储能力和处理效率之间的耦合关系,具体的速度-密度关系表示为:
vij=MFD(dij)=V(dij)=f(dij)+θ(μ,σ2) (3)
其中dij表示当前边上的密度,vij表示当前边上的速度,f(...)表示一个固定的关系函数,θ(μ,σ2)表示一个均值为μ,方差为σ2的随机过程;MFD(dij)表示MFD模型运算,V(dij)则表示密度-速度关系的函数;
步骤2.3:速度衰减,具体包括:
最后对速度进行衰减,针对在eij上的每个运输需求,根据运输策略的不同,对速度进行不同的衰减处理,其中c(0<c≤1)为衰减系数:
Figure BDA0003212647880000031
步骤2.4:更新位置,具体包括:
对每个运输需求根据衰减之后的速度更新位置Xt
Figure BDA0003212647880000032
经过仿真迭代,得到仿真过程中的每次迭代中每条边的实时速度数据;
步骤3:鲁棒性与功能性评估,具体包括:
使用渗流方法对迭代过程进行功能性和鲁棒性评估;对于边eij,i和j表示边的起始点和终止点,速度vij表示了仿真过程内的实时速度;对于边eij,定义所有数据当中边的平均速度的95分位数为极限速度vmax,并定义rij为当前时刻速度和极限速度下的相对速率,rij=vij/vmax;对于一个给定阈值q,将边eij分为两类:当rij≥q时,则该边保留;当rij<q时,则该边删除;
Figure BDA0003212647880000033
因此,当q越大时,对网络的破坏越大;当q=0时,网络是完整的;当q=1时,网络所有的边被移除;随着q值的增大,原网络会变得稀疏;给定渗流阈值qc,q=qc时,网络发生巨大的塌陷;给定网络的平均到达时间(Average Arrival Time,AAT)
Figure BDA0003212647880000034
其中ATi表示ti的到达时间;渗流阈值qc给出了网络的鲁棒性评估,当qc越大,网络的鲁棒性越强;AAT给出了网络的功能性评估,当AAT越小,网络的功能性越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T-CPS框架下的耦合网络元素处理与存储的多层网络构建方法,通过引入MFD(Macroscopic Fundamental Diagram)模型将网络元素的存储能力与处理能力联合起来。耦合给出了一种对网络鲁棒性和功能性的评估方法,分析网络上发生的动态过程、揭示网络层间耦合关系及内在机理。针对智慧城市CPS系统中不同的功能需求和任务,需要实现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多维态势感知,建立新的符合交通流背景的多层网络耦合关系,考虑网络元素的存储和处理能力之间的互相约束,以及不同策略层间的约束关系,还给出针对当前网络状态功能的功能性和鲁棒性评估。本发明构建的多层网络能够在更加微观的角度考虑了交通模拟,能够分析网络上发生的动态过程、揭示网络层间耦合关系及内在机理。网络的功能性和鲁棒性评估能够给出帮助交通决策的指标,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评估网络传输过程。交通物理信息系统(Transportation Cyber-Physical Systems)通过交通信息系统和物理信息系统的通信与协调来实现交通系统的全面协同,达到充分利用交通系统资源,减少拥堵,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的目的。整个多层网络的构建过程处在CPS系统框架之下,在物理层,两类运输策略通过MFD互相耦合,在信息层,能通过不同的路由策略去进行优化每个智能体的路由策略,本发明能够为T-CPS的发展提供一个应用和思路。对理解T-CPS框架下的智慧交通、对相应的交通状态评估有着重要的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多层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多层网络构建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MFD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不同网络下渗流结果图;
图5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不同参数下渗流结果图与AAT随着p变化的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发明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应当说明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耦合网络元素处理能力和存储能力的多层网络(图1)构建方法(图2)。针对智慧城市CPS系统中不同的功能需求和任务,实现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多维态势感知,建立新的符合交通流背景的多层网络耦合关系,考虑网络元素的存储和处理能力之间的互相约束,以及不同策略层间的约束关系,给出针对当前网络状态功能的功能性和鲁棒性评估。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所有结果均是在64位Windows操作系统,Python实验环境下获得的。首先构建节点数目N=100的四个网络,分别是ER网络,Grid网络,SF网络和SW网络,保证它们的平均度数为4。给定每条道路的长度均为200,按照当中给定的参数开始模拟仿真,仿真结果则是在20次循环之后取平均值。
本实施例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多层网络初始化,具体包括:
给定网络G(V,E),G由N节点与M条边组成。其中V=[v1,v2,...,vN],E∈V2;V代表节点集合,E代表边集合;边长度为lij,i和j分别代表起点和终点;多层网络采取原始图的方法建模,节点对应现实路网中的交叉路口,连边对应现实路网中的道路;给定m运输需求,运输集合T=[t1,t2,t3,...,tm-1,tm];每个运输需求在出发时,随机选取起点和终点,沿最短路径移动;其中,给出两类运输策略S1与S2备选,S1有较高的速度,仅解决一个运输需求;S2速度较低,能够解决n运输需求;以p的概率选择S1,以1-p的概率选择S2;称p为选择系数,n为承载能力;p值越大,运输需求选择S1的可能性越大,策略个数越多;
参阅图2,异构MFD和同构MFD给出了S1和S2之间不同的耦合关系,它们在道路网络上进行仿真和模拟。参数k,n和p调控了多层网络的参数。仿真和模拟得到道路上的速度数据交给后续渗流处理。渗流产生渗流阈值和平均到达时间供后续鲁棒性的分析;
步骤2:在步骤1构建的初始多层网络上模拟仿真的迭代过程:
步骤2.1:计算每条边上实时数目Numij与密度dij,具体包括:
在每次迭代过程中,针对每条边eij(eij∈E),首先计算在边eij上所有运输需求Tij数目Numij,Tij当中包括
Figure BDA0003212647880000051
Figure BDA0003212647880000052
表示选择S1的运输需求集合,
Figure BDA0003212647880000053
表示选择S2的运输需求集合,即
Figure BDA0003212647880000054
其中,len表示求T集合内的元素个数,
Figure BDA0003212647880000055
表示向上取整;因为S2能够满足n运输需求,因此,针对S2需要除以n后,然后向上取整;式(1)给出了S1和S2针对运输能力的不同处理方式,也给出了两类运输策略之间的耦合关系;
然后根据边长度,计算边密度:
Figure BDA0003212647880000056
其中K代表每个运输需求的长度,lij表示该条边长度;
步骤2.2:计算实时速度,具体包括:
接着计算移动速度,使用速度-密度随机建模的方法;式(3)既给出速度-密度变化趋势,也给出交通流的随机建模;式(3)的意义在于给出了边的存储能力和处理效率之间的耦合关系,具体的速度-密度关系表示为:
vij=MFD(dij)=V(dij)=f(dij)+θ(μ,σ2) (3)
其中dij表示当前边上的密度,vij表示当前边上的速度,f(...)表示一个固定的关系函数,θ(μ,σ2)表示一个均值为μ,方差为σ2的随机过程;MFD(dij)表示MFD模型运算,V(dij)则表示密度-速度关系的函数;
步骤2.3:速度衰减,具体包括:
最后对速度进行衰减,针对在eij上的每个运输需求,根据运输策略的不同,对速度进行不同的衰减处理,其中c(0<c≤1)为衰减系数:
Figure BDA0003212647880000061
步骤2.4:更新位置,具体包括:
对每个运输需求根据衰减之后的速度更新位置Xt
Figure BDA0003212647880000062
经过仿真迭代,得到仿真过程中的每次迭代中每条边的实时速度数据;
步骤3:鲁棒性与功能性评估,具体包括:
使用渗流方法对迭代过程进行功能性和鲁棒性评估;对于边eij,i和j表示边的起始点和终止点,速度vij表示了仿真过程内的实时速度;对于边eij,定义所有数据当中边的平均速度的95分位数为极限速度vmax,并定义rij为当前时刻速度和极限速度下的相对速率,rij=vij/vmax;对于一个给定阈值q,将边eij分为两类:当rij≥q时,则该边保留;当rij<q时,则该边删除;
Figure BDA0003212647880000063
因此,当q越大时,对网络的破坏越大;当q=0时,网络是完整的;当q=1时,网络所有的边被移除;随着q值的增大,原网络会变得稀疏;给定渗流阈值qc,q=qc时,网络发生巨大的塌陷;给定网络的平均到达时间(Average Arrival Time,AAT)
Figure BDA0003212647880000064
其中ATi表示ti的到达时间;渗流阈值qc给出了网络的鲁棒性评估,当qc越大,网络的鲁棒性越强;AAT给出了网络的功能性评估,当AAT越小,网络的功能性越强。
参阅图3,图3是具体实施例的MFD示意图。图(a),横坐标是密度,纵坐标是速度;图(b),横坐标是密度,纵坐标是流量。散点图给出了SUMO仿真得到的道路速度-密度关系和流量-密度关系。直线则是速度-密度关系和流量-密度关系的拟合数据。当车流密度较小的时候,每辆车的速度较高,但是由于车流密度较小,道路流量较低;随着密度的增大,车速不断降低,但是因为车流密度的增加,道路流量会不断增加;当车流密度到达合适值时,道路流量达到峰值;随着车流密度的继续增加,平均车速会不断降低,导致道路流量的减小,导致拥堵;在仿真实验中,使用SUMO模拟仿真器来获取和构建道路网络的MFD,使用泊松分布模拟数目,从整个路网当中随机选取运输的起点和终点,记录路网当中的平均速度和平均密度,去除前700个记录点之后,得到的速度-密度数据。利用确定关系加上随机性建模构建密度和速度关系。使用带截断的Green shield模型表示一个简单的确定性关系。在SUMO的仿真结果中,经Kolmogorov-Smirnov校验发现,在一个小区间(例如[0.1,0.101])里面密度所对应速度分布符合正态分布,因此使用正态分布建模随机关系。
参阅图4,图4给出了四种网络在不同的p值下的渗流结果。图中(a),(b),(c)和(d)给出了针对N=100的ER网络,Grid网络,SF网络和SW网络的仿真结果,其中n=20,k=0.5下,每张图的10条曲线给出不同p值下GCC(最大联通片尺寸)随着q的增加的变化过程。四种网络的渗流过程都给出相同的渗流趋势和过程。随着q值的增加,网络会塌陷,塌陷点和塌陷方式表示了网络的鲁棒性。ER网络除p=0和0.1外,其他曲线的塌陷点都是p=0.29;Grid网络、SF网络和SW网络则是随着p值增大,塌陷点不断增加。四类网络的塌陷点的最低塌陷点都是p=0.29。从塌陷点可以看出,ER网络的鲁棒性最差。随着p值的增大,Grid网络,SF网络和SW网络塌陷方式逐渐变慢,且曲线都是向上凸起。ER网络塌陷方式先变慢,后变快,曲线从向上突起逐步变化为向下凸起。曲线越接近右上角,表明网络的鲁棒性越好,从塌陷方式可以看出,鲁棒性SF>SW≈Grid>ER。随着选择系数p值的增加,渗流阈值逐渐减小。不同的网络减小趋势不同。
参阅图5,图5给出了四种网络p值分别在0.1,0.5和0.9下的渗流过程和平均到达时间在四种网络下随着p值的变化曲线。p的三个取值代表了p的较小值,典型值和较大值。如图5(a),(b)和(c)所示,随着q值的不断增加,ER网络最先塌陷,Grid网络、SF网络和SW网络保持原来的大小。随着q值的增大,Grid网络接着塌陷,然后是SF网络开始塌陷。然后SW以较快的速度下降,超过SW网络,与Grid网络以相同的速率下降。SF网络尽管塌陷较早,但是速度最慢,最后才完全塌陷。
如图5(d)所示,四张图给出了四类网络的平均到达时间随着p值的变化。当网络当中的m一定时,随着选择系数的增加,运输需求选择S1的概率增加,因此网络当中的策略数目增加,更易造成网络元素处理能力的下降,使得AAT的增加(Factor 1)(F1);但是因为S1的速度较高,反而会使得AAT减少(Factor 2)(F2)。在不同结构的网络中,两种因素对最终的AAT影响不同。结构决定功能,因此在不同的结构的网络当中,选择系数的增加,会有不同的变化趋势。SF网络的变化趋势与ER网络类似,AAT随着选择系数的增加先增加,再减小,说明F1的影响大于F2,在p>0.7之后,F2的影响大于F1。Grid网络的变化趋势与SW网络类似,ATT随着选择系数的增加而不断减小,而Grid网络在p=0.7时则有一个小峰值。从AAT的绝对值大小来看,当p<0.2时,Grid>SW>ER>SF;当p>0.2时,Grid>ER>SW>SF。使用渗流阈值来分析网络的鲁棒性。同一参数下,渗流阈值SF>SW≈Grid>ER。

Claims (1)

1.一种T-CPS框架下耦合网络元素处理与存储的多层网络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构建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步骤1:多层网络初始化,具体包括:
给定网络G(V,E),G由N节点与M条边组成。其中V=[v1,v2,...,vN],E∈V2;V代表节点集合,E代表边集合;边长度为lij,i和j分别代表起点和终点;多层网络采取原始图的方法建模,节点对应现实路网中的交叉路口,连边对应现实路网中的道路;给定m运输需求,运输集合T=[t1,t2,t3,...,tm-1,tm];每个运输需求在出发时,随机选取起点和终点,沿最短路径移动;其中,给出两类运输策略S1与S2备选,S1有较高的速度,仅解决一个运输需求;S2速度较低,能够解决n运输需求;以p的概率选择S1,以1-p的概率选择S2;称p为选择系数,n为承载能力;p值越大,运输需求选择S1的可能性越大,策略个数越多;
步骤2:在步骤1构建的初始多层网络上模拟仿真的迭代过程:
步骤2.1:计算每条边上实时数目Numij与密度dij,具体包括:
在每次迭代过程中,针对每条边eij(eij∈E),首先计算在边eij上所有运输需求Tij数目Numij,Tij当中包括
Figure FDA0003212647870000011
Figure FDA0003212647870000012
表示选择S1的运输需求集合,
Figure FDA0003212647870000013
表示选择S2的运输需求集合,即
Figure FDA0003212647870000014
其中,len表示求T集合内的元素个数,
Figure FDA0003212647870000015
表示向上取整;因为S2能够满足n运输需求,因此,针对S2需要除以n后,然后向上取整;式(1)给出了S1和S2针对运输能力的不同处理方式,也给出了两类运输策略之间的耦合关系;
然后根据边长度,计算边密度:
Figure FDA0003212647870000016
其中K代表每个运输需求的长度,lij表示该条边长度;
步骤2.2:计算实时速度,具体包括:
接着计算移动速度,使用速度-密度随机建模的方法;式(3)既给出速度-密度变化趋势,也给出交通流的随机建模;式(3)的意义在于给出了边的存储能力和处理效率之间的耦合关系,具体的速度-密度关系表示为:
vij=MFD(dij)=V(dij)=f(dij)+θ(μ,σ2) (3)
其中dij表示当前边上的密度,vij表示当前边上的速度,f(...)表示一个固定的关系函数,θ(μ,σ2)表示一个均值为μ,方差为σ2的随机过程;MFD(dij)表示MFD模型运算,V(dij)则表示密度-速度关系的函数;
步骤2.3:速度衰减,具体包括:
最后对速度进行衰减,针对在eij上的每个运输需求,根据运输策略的不同,对速度进行不同的衰减处理,其中c(0<c≤1)为衰减系数:
Figure FDA0003212647870000021
步骤2.4:更新位置,具体包括:
对每个运输需求根据衰减之后的速度更新位置Xt
Figure FDA0003212647870000022
经过仿真迭代,得到仿真过程中的每次迭代中每条边的实时速度数据;
步骤3:鲁棒性与功能性评估,具体包括:
使用渗流方法对迭代过程进行功能性和鲁棒性评估;对于边eij,i和j表示边的起始点和终止点,速度vij表示了仿真过程内的实时速度;对于边eij,定义所有数据当中边的平均速度的95分位数为极限速度vmax,并定义rij为当前时刻速度和极限速度下的相对速率,rij=vij/vmax;对于一个给定阈值q,将边eij分为两类:当rij≥q时,则该边保留;当rij<q时,则该边删除;
Figure FDA0003212647870000023
因此,当q越大时,对网络的破坏越大;当q=0时,网络是完整的;当q=1时,网络所有的边被移除;随着q值的增大,原网络会变得稀疏;给定渗流阈值qc,q=qc时,网络发生巨大的塌陷;给定网络的平均到达时间(Average Arrival Time,AAT)
Figure FDA0003212647870000024
其中ATi表示ti的到达时间;渗流阈值qc给出了网络的鲁棒性评估,当qc越大,网络的鲁棒性越强;AAT给出了网络的功能性评估,当AAT越小,网络的功能性越强。
CN202110935333.3A 2021-08-16 2021-08-16 T-cps框架下耦合网络元素处理与存储的多层网络构建方法 Active CN1136421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35333.3A CN113642138B (zh) 2021-08-16 2021-08-16 T-cps框架下耦合网络元素处理与存储的多层网络构建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35333.3A CN113642138B (zh) 2021-08-16 2021-08-16 T-cps框架下耦合网络元素处理与存储的多层网络构建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42138A true CN113642138A (zh) 2021-11-12
CN113642138B CN113642138B (zh) 2023-03-21

Family

ID=784218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35333.3A Active CN113642138B (zh) 2021-08-16 2021-08-16 T-cps框架下耦合网络元素处理与存储的多层网络构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42138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82195A (zh) * 2017-10-13 2018-02-09 中北大学 基于复杂网络与大数据结合的通信网络鲁棒性评估方法
CN109002934A (zh) * 2018-08-31 2018-12-14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货运网络新建物流节点相关重要指标预测方法
CN110232398A (zh) * 2019-04-24 2019-09-13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Canopy+Kmeans聚类的路网子区划分及其评估方法
CN111081016A (zh) * 2019-12-18 2020-04-2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城市交通异常识别方法
KR20200090528A (ko) * 2019-01-21 2020-07-29 한국과학기술원 분산 예측 기반의 교통신호 제어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13259153A (zh) * 2021-04-20 2021-08-1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动态耦合节点度偏差的多层耦合网络鲁棒性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82195A (zh) * 2017-10-13 2018-02-09 中北大学 基于复杂网络与大数据结合的通信网络鲁棒性评估方法
CN109002934A (zh) * 2018-08-31 2018-12-14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货运网络新建物流节点相关重要指标预测方法
KR20200090528A (ko) * 2019-01-21 2020-07-29 한국과학기술원 분산 예측 기반의 교통신호 제어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10232398A (zh) * 2019-04-24 2019-09-13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Canopy+Kmeans聚类的路网子区划分及其评估方法
CN111081016A (zh) * 2019-12-18 2020-04-2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城市交通异常识别方法
CN113259153A (zh) * 2021-04-20 2021-08-1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动态耦合节点度偏差的多层耦合网络鲁棒性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UI DING: "Heuristic urban transportation network design method, a multilayer coevolution approach" *
孙晓璇: "高铁-普铁的实证双层网络结构与鲁棒性分析" *
胡亚琴: "层间耦合关联对多层网络交通传输的影响"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42138B (zh) 2023-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44911B (zh) 一种基于lstm-cnn的城市路网交通状态预测方法
CN112614343B (zh) 基于随机策略梯度的交通信号控制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3313947A (zh) 短期交通预测图卷积网络的路况评估方法
CN113129585B (zh) 基于重构交通网络的图聚合机制的道路交通流预测方法
CN111710161B (zh) 一种基于传染病模型的路网拥堵传播态势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13687875B (zh) 一种车联网中车辆任务卸载方法及装置
CN113537580B (zh) 一种基于自适应图学习的公共交通客流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12883632B (zh) 一种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锂电池等效电路模型参数辨识方法
CN115270506B (zh) 一种人群沿楼梯上行的通行时间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07196808A (zh) 一种双层网络模型构建的方法
CN114710410B (zh)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网络数据采集效率优化方法及系统
Chen et al. Robust signal control of exit lanes for left-turn intersections 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 traffic fluctuation
CN114267191B (zh) 缓解交通拥堵驾驶员控制系统、方法、介质、设备及应用
CN115100867A (zh)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城市智能交通仿真方法
CN113111502B (zh) 基于跟驰模型与驾驶员特征的驾驶员感知距离建模方法
CN113642138B (zh) T-cps框架下耦合网络元素处理与存储的多层网络构建方法
CN116489668A (zh) 一种基于高空通信平台辅助的边缘计算任务卸载方法
CN107277828A (zh) 一种均衡系统失效风险的信息物理系统规划方法
CN114566048A (zh) 一种基于多视角自适应时空图网络的交通控制方法
CN115001978A (zh) 一种基于强化学习模型的云租户虚拟网络智能映射方法
CN108897926A (zh) 一种人工车联网系统及其建立方法
CN111210088B (zh) 一种基于时空因素的交通状态指数预测方法
CN114205250A (zh) 基于时空网络stn的虚拟网络链路流量预测方法
CN112801160A (zh) 基于蜂窝图模型的无人机编队脆弱性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11915889A (zh) 一种基于遗传蚁群混合算法的车联网路侧单元部署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