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32351A - 定子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定子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632351A CN113632351A CN202080024447.6A CN202080024447A CN113632351A CN 113632351 A CN113632351 A CN 113632351A CN 202080024447 A CN202080024447 A CN 202080024447A CN 113632351 A CN113632351 A CN 11363235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il
- winding
- coil wire
- manufacturing
- wou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3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4323 axial leng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976 Electrical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6—Embedding prefabricated windings in mach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可提高定子的占空系数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定子的制造方法是包括具有沿轴向贯穿的多个切槽的定子芯部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包括:将线圈线多次卷绕于卷绕模具(100)以形成环状的线圈束的工序;以及从切槽的轴向下侧向上侧将线圈束插入切槽的工序。卷绕模具(100)包括:主体(110),所述主体在轴向下侧具有供线圈线卷绕的下侧卷绕面;以及分隔件(120),所述分隔件配置于主体(110)的轴向上侧,在轴向上侧具有供线圈线卷绕的上侧卷绕面(121)。在将线圈线卷绕于卷绕模具(100)时,上侧卷绕面(121)位于比下侧卷绕面更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并且随着朝向轴向下侧而位于径向内侧地倾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子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将线圈插入定子芯部的切槽来制造定子的方法。例如,在日本专利特开2000-125521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将环状的线圈插入定子芯部的切槽的线圈插入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0-12552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定子中,为了减少马达的损失,需要在定子芯部的切槽内以使间隙变小的方式卷绕线圈。在定子的切槽中,为了提高占空系数,需要将线圈规则地排列、即进行所谓的对齐卷绕等。
作为将线圈插入一体型的定子芯部的方法,存在一种将环状的线圈从切槽开口压入的方法。然而,在上述方法中,无法实现对齐卷绕,占空系数低。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提高定子的占空系数的定子的制造方法。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从本发明的第一观点出发的定子的制造方法,是包括具有沿轴向贯穿的多个切槽的定子芯部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包括:将线圈线多次卷绕于卷绕模具以形成环状的线圈束的工序;以及从切槽的轴向下侧向上侧将线圈束插入切槽的工序,卷绕模具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在轴向下侧具有供线圈线卷绕的下侧卷绕面;以及分隔件,所述分隔件配置于主体的轴向上侧,在轴向上侧具有供线圈线卷绕的上侧卷绕面,在将线圈线卷绕于卷绕模具时,上侧卷绕面位于比下侧卷绕面更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并且随着朝向轴向下侧而位于径向内侧地倾斜。
发明效果
本发明能提供一种可提高定子的占空系数的定子的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定子的与轴向垂直的截面的剖视图。
图2是主要表示线圈束的示意图。
图3是主要表示弯折后的线圈束的示意图。
图4是卷绕模具的示意图。
图5是将线圈线卷绕于卷绕模具时的示意图。
图6是主要表示卷绕模具的示意图。
图7是第一分隔件的示意图。
图8是第二分隔件的示意图。
图9是第三分隔件的示意图。
图10是表示定子的制造工序的图。
图11是主要表示绕组线嘴的示意图。
图12是表示线圈边部的剖视图。
图13是将楔形的夹具或楔形件安装于卷绕模具的示意图。
图14是表示进行插入的工序的示意图。
图15是表示进行插入的工序和进行压缩的工序的示意图。
图16是表示进行压缩的工序的示意图。
图17是表示进行恢复的工序的示意图。
图18是表示进行收纳的工序的示意图。
图19是表示进行收纳的工序的另一示意图。
图20是表示进行收纳的工序的另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附图中,对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参考标记,并且不重复其说明。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定子1的中心轴延伸的方向、即切槽的贯穿方向设为“轴向”。将沿轴向的一侧设为上侧,另一侧设为下侧。上下方向用于规定位置关系,而并非限定实际的方向。即,下方向并不一定指重力方向。轴向没有特别限定,其包括铅垂方向、水平方向以及与铅垂方向、水平方向交叉的方向等。
此外,将与定子1的中心轴正交的方向设为“径向”。将沿径向的一侧设为内侧,另一侧设为外侧。另外,将沿以定子1的中心轴为中心的圆弧的方向设为“周向”。
另外,在以下说明中使用的附图中,有时为了强调特征部分这一目的,出于方便而放大表示作为特征的部分。因此,各结构要素的尺寸及比例并不一定与实际相同。此外,有时为了同样的目的而省略不作为特征的部分进行图示。
(定子)
如图1所示,定子1是马达的构成部件,与未图示的转子相互作用而产生旋转力矩。定子1包括线圈束10、定子芯部20、绝缘纸30和楔形件40。本实施方式的定子1设为以跨及若干个切槽21的方式卷绕线圈的分布卷绕。
<定子芯部>
本实施方式的定子芯部20是一体型的定子芯部20。另外,也可以使用分割型的定子芯部。定子芯部20形成为中空的圆柱形状。定子芯部20是层叠薄硅钢板而形成的。定子芯部20以放射状形成有多个极齿23。极齿23彼此之间形成有切槽21。极齿23隔着切槽21沿径向延伸。
切槽21具有作为切槽21的径向开口部的切槽开口22。切槽开口22比切槽21中收纳线圈边部11的空间的周向宽度小。切槽开口22在周向上形成于切槽21的中央部。
<线圈束>
线圈束10是线圈线以环状卷绕而成的。另外,线圈束10的各线圈线排列成束的方向是径向。本实施方式的线圈线为圆线,但并不受特别限定,也可以是扁线等。
图2示意性地表示示出了后述的叶片131、132、线圈移动机构150和线圈限位件160的线圈束。如图2所示,线圈束10具有:两个线圈边部11;以及线圈过渡部12。
两个线圈边部11收纳在切槽21内。线圈边部11沿轴向延伸。具体而言,供一个线圈边部11收纳的切槽21与供另一个线圈边部11收纳的切槽21不同。另外,供一个线圈边部11收纳的切槽21与供另一个线圈边部11收纳的切槽21既可以相邻,也可以隔着别的切槽沿周向配置。
线圈边部11是对齐卷绕。即,在对齐卷绕中,线圈边部11在规定方向上规则地层叠。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线圈边部11在切槽21中在周向上规则地层叠,但并不局限于此。
线圈过渡部12将两个线圈边部11连接。线圈过渡部12配置于轴向两侧。具体而言,位于轴向上侧的线圈过渡部12是将两个线圈边部11的上端部连接的上侧线圈边端。位于轴向下侧的线圈过渡部12是将线圈边部11的下端部连接的下侧线圈边端。
<绝缘纸>
如图1所示,绝缘纸30将由插入到切槽21的多根线圈线构成的线圈边部11覆盖。绝缘纸30在切槽21中沿着对去掉径向内侧的空间进行划界的极齿配置。本实施方式的绝缘纸30在轴向观察时呈U字状。
<楔形件>
楔形件40配置在切槽21内配置的线圈线与切槽开口22之间。线圈束10既可以被绝缘纸30覆盖,也可以不被绝缘纸30覆盖。楔形件40将切槽开口22封堵。
本实施方式的楔形件40配置于切槽21内的上端部。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楔形件在轴向观察时呈U字状。楔形件40的轴向长度小于切槽21的轴向长度。另外,也可以省略楔形件40。
[卷绕模具]
参照图3~图9对本实施方式的卷绕模具100进行说明。如图3~图9所示,卷绕模具100包括主体110、分隔件120、第一引导件140、第二引导件141和按压构件115。通过将线圈线卷绕于卷绕模具100,形成图3所示的弯折线圈束。
<弯折线圈束>
图3示意性地表示示出了卷绕模具100的第一分隔件120a、第二分隔件120b、第三分隔件120c和后述的进行插入的工序(S30)中使用的叶片131、132的弯折线圈束。弯折线圈束是使线圈束的上端部向径向内侧倾斜的线圈束。
弯折线圈束具有第一层16、第二层17和第三层18以作为多个线圈组。第二层17位于比第一层16靠外周侧的位置。第三层18位于比第二层17靠外周侧的位置。
第一层16~第三层18在轴向上侧处轴向位置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线圈束10的轴向上侧,从轴向上侧依次定位有第三层18、第一层16和第二层17。即,第三层18是上层线圈束,第一层16是中层线圈束,第二层17是下层线圈束。
线圈束的轴向下侧的轴向位置对齐。即,下侧的线圈过渡部12位于同一平面上。
第一层16、第二层17和第三层18的轴向长度互为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层17、第一层16和第三层18的轴向长度依次变小。
第一层16、第二层17和第三层18分别在周向上配置有一个或多个线圈线的列。在各个列中,多个线圈线在径向上排列。
弯折线圈束具有倾斜部14。详细而言,第一层16~第三层18分别具有倾斜部14。从轴向上侧依次定位有第三层18的倾斜部14、第一层16的倾斜部14和第二层17的倾斜部14。
倾斜部14相对于沿轴向延伸的线圈边部11倾斜。倾斜部14包括线圈过渡部12,所述线圈过渡部12将两个线圈边部11连接。倾斜部14具有经过部15,所述经过部15在后述的进行插入的工序(S30)中经过切槽开口22。经过部15在轴向上层叠有线圈线。经过部15的周向长度比切槽开口22的周向长度小。
<主体>
图4示意性地表示从侧面观察时的卷绕模具100。图5示意性地表示在卷绕模具100的分隔件120上卷绕有线圈线的状态。如图4和图5所示,主体110沿轴向延伸。
主体110包括供线圈线卷绕的卷绕面。如图4所示,主体110的卷绕面具有下侧卷绕面111和侧部卷绕面112。下侧卷绕面111设置于轴向下侧。详细而言,下侧卷绕面111设置于主体110的下表面。侧部卷绕面112设置于主体110的相对的两个面。详细而言,侧部卷绕面112沿轴向延伸,并且设置于互为相对的侧面。
如图6所示,侧部卷绕面112的形状与切槽21的周向的形状相同。相同是指除去尺寸公差后的相同。
此外,侧部卷绕面112的周向的间隔随着朝向径向内侧而变窄。相对的侧部卷绕面112的间隔与供线圈束插入的两个切槽21的间隔相同。相同是指除去尺寸公差和卷绕时的间隙后的相同。侧部卷绕面112的轴向长度与切槽21的轴向长度相同或者比切槽21的轴向长度更短。
<分隔件>
如图4和图5所示,分隔件120以与主体110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于主体110的轴向上侧。分隔件120的周向长度可以与主体110的周向长度相同。分隔件120的位置被固定。即,分隔件120在径向和轴向上不移动。另外,分隔件120也可以在卷绕时维持位置并旋转。
卷绕模具100包括轴向位置不同的多个分隔件120。各分隔件120中的至少一部分在轴向观察时重叠。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卷绕模具100从轴向下侧依次定位有第一分隔件120a、第二分隔件120b和第三分隔件120c。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将第一分隔件120a~第三分隔件120c中的至少一个也简称为分隔件120。
各分隔件120包括供线圈线卷绕的卷绕面。分隔件120的卷绕面具有上侧卷绕面121和侧部卷绕面122。
上侧卷绕面121设置于轴向上侧。详细而言,上侧卷绕面121设置于分隔件120的上表面。各上侧卷绕面121a~121c的轴向位置不同。
在将线圈线卷绕于卷绕模具100时,上侧卷绕面121位于比主体110的下侧卷绕面111更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并且随着朝向轴向下侧而位于径向内侧地倾斜。即,若将线圈线卷绕于分隔件120的上侧卷绕面121,则线圈束的直径随着朝向径向内侧而变小。
上侧卷绕面121的径向内端位于比主体110的下侧卷绕面111的径向内端更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在图4中,上侧卷绕面121的一部分与下侧卷绕面111的一部分在轴向观察时重叠,但上侧卷绕面121与下侧卷绕面111也可以在轴向观察时径向位置不同。
此外,上侧卷绕面121随着朝向径向内侧而位于轴向下侧地倾斜。上侧卷绕面121与主体110的侧部卷绕面112在径向上具有空隙。由此,能在上侧卷绕面121上容易地形成线圈线排列的列。
侧部卷绕面122设置于分隔件120的相对的两个面。详细而言,侧部卷绕面122设置于相对的侧面。侧部卷绕面122随着朝向轴向上侧而位于径向内侧地倾斜。此外,侧部卷绕面122随着朝向径向内侧而位于轴向上侧地倾斜。
图7~图9表示将从侧面观察到的各分隔件120放大后的示意图。图7~图9的分隔件的形状与图4及图5所示的分隔件的形状不同,但能根据所要制造的定子的切槽21的形状适当使用。参照图7~图9对分隔件120的细微部分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7~图9所示,上侧卷绕面121具有沿线圈线被卷绕的方向的槽125。而且,侧部卷绕面122具有沿线圈线被卷绕的方向的槽126。线圈线被槽125、126引导而被卷绕。
各分隔件120具有壁部127,所述壁部127以同时卷绕的多个线圈线的直径之和进行划界,并沿线圈线被卷绕的方向延伸。在图6~图8中,同时卷绕有十根线圈线,因此,线圈线的直径×10为壁部127之间的距离L。
如图7所示,第一分隔件120a的上侧卷绕面121a具有轴向位置不同的多个面。即,多个面并非位于同一平面上。详细而言,由壁部127划界的两个上侧安装面121a互相平行。然而,上侧卷绕面121的多个面延伸的方向以线圈线的直径的整数倍的量偏离。在图7中,由壁部127划界的右侧的上侧卷绕面121a位于比左侧的上侧卷绕面121a更靠轴向上侧相当于线圈线的直径的量的位置。
在此,将由主体110的下侧卷绕面111及侧部卷绕面112和第一分隔件120a的上侧卷绕面121a及侧部卷绕面122a构成的卷绕框架称为下层卷绕框架。将由主体110的下侧卷绕面111及侧部卷绕面112和第二分隔件120b的上侧卷绕面121b及侧部卷绕面122b构成的卷绕框架称为中层卷绕框架。将由主体110的下侧卷绕面111及侧部卷绕面112和第三分隔件120c的上侧卷绕面121c及侧部卷绕面122c构成的卷绕框架称为上层卷绕框架。
<第一引导件>
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引导件140至少沿轴向移动,并与卷绕于上侧卷绕面121的线圈线抵接。本实施方式的卷绕模具100包括轴向位置不同的多个第一引导件140a~第三引导件140c。各第一引导件140a~第三引导件140c设置于各分隔件120a~120c。
第一引导件140沿上侧卷绕面121延伸的方向移动。在图4中,第一引导件140沿轴向和径向移动。详细而言,第一引导件140随着向轴向下侧移动而朝径向内侧移动。一边朝与线圈线卷绕于分隔件120的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一边与卷绕于分隔件120的线圈线抵接。通过第一引导件140能防止线圈线在上侧卷绕面121中偏移。
第一引导件140是决定倾斜部14的位置的定位引导件。第一引导件140对卷绕于分隔件120的线圈线的位置进行保持。作为上述这种第一引导件,例如使用致动器。
<第二引导件>
第二引导件141至少沿径向移动,并在主体110的轴向上侧与线圈线抵接。第二引导件141与主体110的下侧卷绕面111平行地移动。第二引导件141随着第一引导件140的移动而移动。例如,若第一引导件140朝下方移动相当于线圈线的直径的量的距离,则第二引导件141朝径向内侧移动相当于线圈线的直径的量的距离。第二引导件141能朝与移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对线圈线施加张力。在图5中,第二引导件141对最下层的径向外端的线圈线施加张力。
第二引导件141配置于主体110的侧部卷绕面112的上端。第二引导件141是决定线圈束的上端部的弯折开始位置的定位引导件。第二引导件141例如具有楔形。
在图5中,侧部卷绕面112的上端配置有三层线圈线。图5表示第二引导件141对最下层的径向外端的线圈施力的状态。第二引导件141对其上层的线圈线也施加张力。在上述情况下,第二引导件141在与图5相比朝轴向上侧移动并维持轴向位置的状态下与线圈线抵接并沿径向移动。
<按压构件>
如图6所示,在与侧部卷绕面112相对的位置设置有按压构件115。在按压构件115中,与线圈线抵接的面的形状与切槽21的周向侧面的形状相同。相同是指除去尺寸公差后的相同。按压构件115例如通过气动缸向主体110进退。
[定子的制造方法]
参照图1~图20对本实施方式的定子1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线圈束的保持>
首先,如图10所示,将线圈线多次卷绕于卷绕模具100,形成图3所示的弯折线圈束(步骤S10)。上述工序(S10)例如以下述的方式实施。
首先,如图4和图5所示,将线圈线卷绕于主体110和第二分隔件120b(中层卷绕框架)(步骤S11)。通过实施上述工序(S11),能形成具有作为中层弯折线圈束的倾斜部14的第一层16。
在本实施方式中,从第二分隔件120b的上侧卷绕面121b的上端向下端依次卷绕线圈线,并且从主体110的侧部卷绕面112的径向外侧向内侧依次卷绕线圈线。具体而言,将卷绕于上侧卷绕面121b的上端的线圈线卷绕于主体110的侧部卷绕面112的径向外端。此时,通过第一引导件140对分隔件120b的上侧卷绕面121b的上端的线圈线进行定位,并且通过第二引导件141对主体110的侧部卷绕面112的上端的线圈线进行定位。接着,使第一引导件140朝下方移动,并且使第二引导件141朝径向内侧移动。接着,将线圈线卷绕于已卷绕在上侧卷绕面121b上的线圈线与第一引导件140之间,并且以位于卷绕于侧部卷绕面112的上端的线圈线与第二引导件之间的方式将线圈线卷绕于侧部卷绕面112。如此,反复进行:若将线圈线卷绕于上侧卷绕面121b则使第一引导件140朝下方移动,并且若将线圈线卷绕于侧部卷绕面112则使第二引导件141朝径向内侧移动。
另外,能任意设定开始卷绕线圈线的位置。即,既可以从主体110的卷绕面开始卷绕,也可以从分隔件120开始卷绕。此外,也可以从分隔件120b的下侧向上侧卷绕。在上述情况下,第一引导件140b从上侧卷绕面121b的下端向上端移动。
在卷绕线圈线的工序(S11)中,通过使用机器人使向卷绕模具100供给线圈线的绕组线嘴116(参照图11)移动,以将线圈线卷绕于卷绕模具。机器人并不特别限定,但例如能使用致动器。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三轴机器人。
详细而言,如图11所示,将卷绕于绕线管117的线圈线10a抽出,并将线圈线10a从绕组线嘴116供给至卷绕模具100。使用机器人使上述绕组线嘴116移动。在使绕组线嘴116移动时,也可以使中层卷绕框架旋转。
既可以将一根线圈线卷绕于中层卷绕框架,也可以将多根线圈线同时卷绕于中层框架。在后者的情况下,将沿主体110的下侧卷绕面111和第二分隔件120b的上侧卷绕面121b的方向即径向排列的多个线圈线同时卷绕。既可以从绕组线嘴116将多根线圈线10a供给至中层卷绕框架,也可以排列设置多个送出一根线圈线的绕组线嘴116,并将多根线圈线10a供给至中层卷绕框架。
线圈线被第二分隔件120b的槽125、126引导而卷绕。此外,在由第二分隔件120b的壁部127划界的区域内配置有同时卷绕的多个线圈线。在图8中,同时卷绕有十根线圈线。
由此,形成多个线圈线从径向内侧向外侧排列的第一层16。在将线圈线卷绕于中层卷绕框架时,第二分隔件120b的上侧卷绕面121b位于比下侧卷绕面111更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并且相对于下侧卷绕面111倾斜,因此,第一层16具有倾斜部14。
此外,在上述工序(S11)中,如图3所示,在线圈束处形成有经过部15,所述经过部15由跨在主体110与分隔件120之间的线圈线构成,周向宽度比切槽的径向的开口宽度小。即,将具有比切槽开口22的开口宽度小的宽度的经过部15设置于倾斜部14。经过部15例如是通过在将线圈线卷绕于第二分隔件120b时施加较大的张力而形成的。另外,经过部15也可以是通过压缩而形成的。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使线圈线彼此的间隙在径向和轴向上变小的方式形成经过部15。
接着,如图5所示,将线圈线卷绕于主体110和第一分隔件120a(下层卷绕框架)(步骤S12)。通过实施上述工序(S12),能形成具有作为下层弯折线圈束的倾斜部14的第二层17。在上述工序(S12)中,与第一层16的形成(S11)相同,将线圈线卷绕于下层卷绕框架。由此,形成配置于第一层16的外周侧、多个线圈线从径向内侧向外侧排列的第二层17。
接着,将线圈线卷绕于主体110和第三分隔件120c(上层卷绕框架)(步骤S13)。通过实施上述工序(S13),形成具有作为上层弯折线圈束的倾斜部14的第三层18。在上述工序(S13)中,与第一层16的形成(S11)相同,将线圈线卷绕于上层卷绕框架。由此,形成配置于第二层17的外周侧、多个线圈线从径向内侧向外侧排列的第三层18。
接着,对线圈束的下侧进行压缩(步骤S14)。即,在线圈束中,对卷绕于主体110的线圈线进行压缩。在上述工序(S14)中,以卷绕于主体110的线圈线的轴向截面形状变成切槽21的轴向截面形状的方式进行压缩。即,线圈线卷绕于具有与切槽21的形状相同的形状的卷绕框架而成的线圈边部11对应切槽21的形状被压缩。通过压缩,线圈边部11的与轴向垂直的截面的截面积与切槽21的与轴向垂直的截面的截面积相同。另外,“相同”是指除去尺寸公差后的相同。此外,线圈边部11的周向长度比切槽开口22的周向的开口宽度大。
如图6所示,压缩是使用按压构件115进行的。按压构件115设置于与侧部卷绕面112相对的位置。在按压构件115中,与线圈线抵接的面的形状与切槽21的周向侧面的形状相同。相同是指除去尺寸公差后的相同。通过将按压构件115按压于被卷绕在主体110上的线圈束,能减小线圈线的间隙。
通过实施这些工序(S10),能形成图3所示的弯折线圈束。
在以上述方式形成的线圈束的插入切槽21的线圈边部11中,如图12所示,在周向上配置有多个线圈线的列,在各个列中能以多个线圈线沿径向排列的方式形成线圈束。在本实施方式中,沿周向配置有六列多个线圈线6。在周向两端,十根线圈线沿径向排列。在除了周向两端以外的中央部,二十根线圈线沿径向排列。在图12的周向的六列中,从下方起每两列地示出第一层16、第二层17和第三层18。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线圈边部11的与轴向垂直的截面的形状对应切槽21的与轴向垂直的截面的形状而形成线圈边部11。详细而言,在周向的各列中,尽可能地使沿径向排列的线圈线的根数与切槽21的形状匹配。
在本实施方式的形成第一层16、第二层17和第三层18的工序(S11、S12、S13)中,如图13所示,将楔形的夹具41或楔形件40安装于卷绕模具100,并卷绕线圈线。楔形是指将切槽开口22的径向开口部封堵的构件的形状。
在将楔形件40安装于卷绕模具100的情况下,以使楔形件40夹住线圈束的径向内侧端部的方式使楔形件40变形。此外,在进行压缩的工序(S14)中,同时对卷绕于主体110的线圈线和楔形件40进行压缩。具体而言,以使卷绕于主体110的线圈线和楔形件40的轴向截面形状变成切槽21的轴向截面形状的方式进行压缩。通过将按压构件115按压于被卷绕在主体110上的线圈束,能减小楔形件40与线圈线的间隙。
<线圈束的保持>
图14、图15和图17为了示出供线圈束插入的切槽21而表示定子芯部2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仅一部分。如图14所示,将线圈束保持于被配置在定子芯部20径向内侧的多个叶片131、132(步骤S20)。另外,叶片131、132也可以一部分从切槽开口22进入切槽21内。在进行保持的工序(S20)中,将倾斜部14配置于叶片131与叶片132之间。
进行保持的工序(S20)也可以在后述的进行插入的工序(S30)中实施。在上述情况下,如图15所示,叶片131、132是对应极齿23配置的。详细而言,多个叶片131、132和极齿23在径向上相对,且周向位置一致。因此,在后述的进行收纳的工序(S60)中,线圈束从多个叶片131与叶片132之间插入切槽开口22。此外,叶片131、132配置于后述的线圈移动机构150的径向外侧。
<插入切槽>
接着,从切槽21的轴向下侧向上侧将线圈束插入切槽21(步骤S30)。即,将线圈束从弯折后的上侧插入切槽21。在上述工序(S30)中,从定子芯部20的两个切槽21的轴向下侧向上侧将弯折线圈束插入切槽21。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插入弯折线圈束的两个切槽21设为夹着四个切槽21的一个切槽21和另一个切槽21,但并不局限于此。
具体而言,如图14所示,将弯折线圈束配置于定子芯部20的轴向下方。此时,在经过部15位于切槽开口22的轴向下方的状态下,相对于定子芯部20配置弯折线圈束。此外,在倾斜部14朝向径向内侧的状态下,相对于定子芯部20配置弯折线圈束。
接着,如图15所示,使弯折线圈束向轴向的上方移动。由此,将线圈边部11插入切槽21。下侧的线圈过渡部12在定子芯部20的底部跨在切槽21之间。此外,倾斜部14经过比线圈边部11更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倾斜部14的经过部15经过切槽开口22。
在进行插入的工序(S30)中,通过线圈移动机构150将线圈束插入切槽。具体而言,使线圈束与线圈移动机构150抵接,并使线圈移动机构150向上侧移动。由此,线圈束10的内侧在被线圈移动机构150钩挂的状态下被向上方拉起。从减小线圈束的负荷的观点出发,线圈移动机构150例如具有圆板状。
线圈移动机构150也可以具有翅片。翅片的直径随着朝向轴向下方而扩大。在后述的进行收纳的工序(S60)中,通过直径扩大的翅片从径向内侧向外侧按压线圈束10。保持于叶片131、132的线圈束10从切槽开口22向切槽21内部插入。
在进行插入的工序(S30)中,将楔形的夹具41或楔形件40与线圈束一起插入切槽21。楔形的夹具41或楔形件40在切槽21内位于径向内侧,
<线圈束的未插入切槽的未插入部分的压缩>
如图15所示,在定子芯部20的轴向下侧对线圈束进行压缩(步骤S40)。即,对线圈束中的未插入切槽21的未插入部分进行压缩。如图16所示,在上述工序(S40)中,以使线圈束的轴向截面形状变成切槽21的轴向截面形状的方式对线圈束进行压缩。
如图15和图16所示,在上述工序(S40)中,在线圈束的轴向截面位置与切槽21的轴向截面位置重叠的位置对线圈束进行压缩。另外,只要线圈束的轴向截面位置的至少一部分与切槽21的轴向截面位置重叠即可,但重叠部分越大越好。
在上述工序(S40)中,一边改变线圈束被压缩的轴向位置,一边依次进行压缩。较为理想的是,在即将插入切槽21之前对线圈束进行压缩。能沿轴向阶段性地对线圈束进行压缩,因此,能减小压缩载荷,能实现用于压缩的设备的小型化。
进行插入的工序(S30)和进行压缩的工序(S40)同时实施。“同时”是指进行插入的工序与进行压缩的工序在时间序列上重叠。各个工序的开始时间点和结束时间点既可以同时,也可以不同。通过将进行插入的工序与进行压缩的工序设为相同时刻,使线圈束朝轴向上侧移动,从而使线圈束沿轴向阶段性地被压缩。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即将被插入之前,线圈束在切槽21的正下方被压缩。即,线圈束中的被压缩后的部分在刚被压缩后就插入切槽21。用于改变压缩位置的线圈束的轴向移动还变成用于向切槽21插入的线圈束的轴向移动。
在上述工序(S40)中,同时对插入多个切槽21的线圈束进行压缩。“同时”是指对插入一个切槽21的线圈束进行压缩的工序与对插入另一个切槽21的线圈束进行压缩的工序在时间序列上重叠。各个进行压缩的工序的开始时间点和结束时间点既可以同时,也可以不同。
在图15和图16中,同时对插入到相邻的切槽21中的线圈束进行压缩。此外,既可以同时对一个线圈束和另一个线圈束进行压缩,也可以同时对一个线圈束中的不同部分进行压缩。
在此,对通过压缩装置20对插入一个切槽21的线圈进行压缩的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对压缩装置200进行说明。
如图16所示,压缩装置200包括第一夹具210、第二夹具220、第三夹具230和连接构件240。第一夹具210具有配置于周向一侧的第一侧面211和配置于周向另一侧的第二侧面212。在第一夹具210的周向一侧以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有第二夹具220。在第一夹具210的周向另一侧以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有第三夹具230。第一夹具210与第二夹具220的周向间隔的径向内侧比径向外侧更窄。第一夹具210与第三夹具230的周向间隔的径向内侧比径向外侧更窄。
第二夹具220和第三夹具230通过连接构件240而被连接。连接构件240位于比切槽更靠径向内侧的位置。详细而言,连接构件240包括:从第二夹具220向径向内侧延伸的部分241;从第三夹具230向径向内侧延伸的部分242;以及将各个部分241、242紧固的紧固构件243。
另外,压缩装置200也可以还包括移动构件,所述移动构件使第二夹具220和第三夹具230移动。移动构件是例如致动器等。
接着,对使用压缩装置200在定子芯部20的轴向下侧压缩线圈束的方法进行说明。
使线圈束的周向一端与第一夹具210抵接。通过第二夹具220从线圈束的周向另一端侧进行按压。第二夹具220从周向与各线圈束抵接。以使第二夹具220接近第一夹具210的方式使第二夹具220朝周向另一侧移动。
此外,使线圈束的周向另一端与第一夹具210抵接。通过第三夹具230从线圈束的周向另一端侧进行按压。第三夹具230从周向与各线圈束抵接。以使第三夹具230接近第一夹具210的方式使第三夹具230沿周向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同时对插入到相邻的切槽21中的线圈束进行压缩。具体而言,使插入一个切槽21的线圈束的周向一端与第一夹具210的第一侧面211抵接。使插入另一个切槽21的线圈束的周向一端与第一夹具210的第二侧面212抵接。接着,通过第二夹具220从插入一个切槽21的线圈束的周向另一端侧进行按压。通过第三夹具230从插入另一个切槽21的线圈束的周向另一端侧进行按压。使第二夹具220和第三夹具230同时朝第一夹具210一侧移动。
在进行压缩的工序(S40)中,使线圈束的径向外端与第一夹具210抵接。通过上述结构使线圈束在周向和径向上被压缩。
此外,在形成线圈束的工序(S10)中,使用圆线的线圈线形成线圈束。在进行压缩的工序(S40)中,使线圈线的截面形状变形成方形。通过压缩,使得圆线的截面形状变形,从而提高占空系数。
另外,在上述进行压缩的工序(S40)中,也可以在不使用包括上述夹具210、220、230的压缩装置的情况下实施。例如,在进行压缩的工序(S40)中,使用辊对线圈束进行压缩。
通过实施上述工序(S40),在定子芯部20的轴向下侧对环状的线圈束进行压缩,并使压缩后的部分插入切槽21。因此,能将压缩变密后的线圈线插入切槽21。因此,能提高定子1的占空系数。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通过形成线圈束的工序(S10)实施多层的弯折之后实施对线圈束进行压缩的工序(S14),但也可以省略进行压缩的工序(S14)和进行压缩的工序(S40)中的一方。具体而言,也可以在不实施形成线圈束的工序(S10)的进行压缩的工序(步骤S14)的情况下,实施在定子芯部的轴向下侧对线圈束进行压缩的工序(步骤S40)。此外,也可以在不实施在定子芯部的轴向下侧对线圈束进行压缩的工序(S40)的情况下,实施形成线圈束的工序(S10)的进行压缩的工序(步骤S14)。
<线圈束的恢复>
接着,将弯折线圈束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步骤S50)。上述工序(S50)为了将弯折线圈束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而减小倾斜部14的角度。即,上述工序(S50)包括将弯折线圈束恢复到与原来的形状相同的形状的工序和恢复到比弯折的状态更接近原来的形状的状态的工序。
具体而言,使弯折线圈束变形到原来形状的线圈束。详细而言,在图17所示的箭头方向上使各层的倾斜部14向上侧旋转,并与线圈边部11在轴向上平行。由此,上侧的线圈过渡部12跨过切槽21。
具体而言,将第三层18的倾斜部14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步骤S51)。接着,将第一层16的倾斜部14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步骤S52)。接着,将第二层17的倾斜部14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步骤S53)。
在上述工序(S51~S53)中,如图17所示,使线圈限位件160与线圈束的轴向下端部抵接。线圈限位件160配置于比定子芯部20的下端更靠轴向下方的位置。线圈限位件160与线圈束中的位于切槽21下方的部分抵接。通过线圈限位件160,能对线圈束的下端部和上端部施加朝向径向外侧的力。因此,能容易地将线圈束插入切槽21。
在上述工序(S50)中,通过使线圈移动机构150移动,将线圈束的上侧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此外,叶片132随着线圈移动机构150的上升而上升。
在上述工序(S50)中,从线圈束的周向内侧夹住倾斜部14的叶片131位于比从线圈束的周向外侧夹住倾斜部14的叶片132更靠轴向下侧的位置。例如,叶片131朝与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由此,能防止在对弯折后的倾斜部14进行恢复时与叶片131发生干涉。例如,为了与第一层16~第三层18的倾斜部14的高度对应,使叶片131的轴向位置移动。
<收纳于切槽>
将线圈束的轴向上侧从切槽21的径向开口部即切槽开口22收纳于切槽21(步骤S60)。在上述工序(S60)中,将图12所示的多列中的在切槽内周向位置与切槽开口22重叠的列最后收纳。
在本实施方式中,切槽开口22位于切槽21的周向中央部。多列是三列以上。因此,在进行收纳的工序(S60)中,将至少一列收纳到切槽21的周向一侧。将至少一列收纳到切槽21的周向另一侧。将至少一列最后收纳到切槽21的周向中央部。
具体而言,将第三层18的倾斜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步骤S51)。接着,如图18所示,在切槽21的周向一侧(图18中的上侧),将第三层18的倾斜部的两列收纳于切槽21(步骤S61)。另外,若将第三层18恢复到与原来的形状相同的形状,则第三层18的倾斜部被收纳于切槽21。
接着,将第一层16的倾斜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步骤S52)。接着,如图19所示,将第一层16的倾斜部的两列收纳到切槽21的周向另一侧(图19中的下侧)(步骤S62)。
最后,将第二层17的倾斜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步骤S53)。接着,如图20所示,将第二层17的倾斜部的两列收纳到切槽21的周向中央部(步骤S63)。
如此,能在线圈束的轴向上侧从与切槽开口22不相对的列进行插入。因此,通过使先插入到切槽21内的列朝远离切槽开口22的周向一侧和另一侧移动,能减小将下一个插入的列插入时的阻力。因此,能减小切槽开口22处的线圈的插入阻力。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形成线圈束时,以使第二层17位于最下层的方式卷绕线圈线。因此,能将第二层17最后从切槽开口22收纳于切槽21。
另外,在图18~图20中,将两列线圈线从切槽开口22收纳于切槽21,但并不局限于此。能任意地选择从切槽开口22收纳的线圈线的周向宽度比切槽开口22的周向宽度更小的列数。
另外,也可以预先将绝缘纸30配置于切槽21,并将线圈束插入切槽21。此外,也可以将覆盖绝缘纸30的线圈束插入切槽21。
此外,在将楔形的夹具41安装于卷绕模具并卷绕线圈线的情况下,将楔形的夹具41拆下。随后,将楔形件40插入到配置有夹具41的空间中。
通过实施以上的工序(S10~S60),能如图1所示制造定子1。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在分隔件120的上侧卷绕面121随着朝向轴向下侧而位于径向内侧地倾斜的状态下卷绕线圈线。由此,能在比卷绕于主体110的线圈束的主体部更靠上侧的位置形成相对于主体部倾斜的倾斜部14。因此,能将线圈束的主体部插入切槽21,并且将线圈束的倾斜部14从切槽开口22插入切槽21。例如能通过对主体部进行压缩等来提高定子的占空系数。
(变形例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线圈束10的轴向上侧,从轴向上方依次定位有第三层18、第一层16和第二层17,但并不局限于此。在线圈束的轴向上侧,也可以从轴向上方依次定位有第三层18、第二层17和第一层16。在上述情况下,在第一分隔件120a上卷绕作为第一层16的线圈线。在第二分隔件120b上卷绕作为第二层17的线圈线。在第三分隔件120c上卷绕作为第三层18的线圈线。
另外,在线圈束的轴向上侧,也可以从轴向上方依次定位有第一层16、第三层18和第二层17。此外,在线圈束的轴向上侧,也可以从轴向上方依次定位有第一层16、第二层17和第三层18。
如此,线圈束的倾斜部14的位置并不特别限定。因此,形成各层的工序和进行弯折的工序(S11~S16)的顺序并不限定于图10。
(变形例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线圈束10的轴向下侧的轴向位置对齐,但并不局限于此。在轴向下侧,也可以形成具有轴向位置不同的多层的线圈束。例如,在线圈束的轴向下侧,也可以从轴向上方依次定位有第三层18、第一层16和第二层17。此外,在线圈束的轴向下侧,也可以从轴向上方依次定位有第三层18、第二层17和第一层16。
在本变形例中,在插入切槽21的工序(S30)中使各层朝轴向上侧移动时,也可以在线圈束的下端部处停止移动。在线圈束的轴向上侧,在从轴向上方依次定位有第三层18、第一层16和第二层17的情况下,以如下方式实施。使第三层18的上升在下侧的线圈过渡部12处停止,并使第三层18的倾斜部14恢复。接着,使第一层16的上升在下侧的线圈过渡部12处停止,并使第一层16的倾斜部14恢复。接着,使第二层17的上升在下侧的线圈过渡部12处停止,并使第二层17的倾斜部14恢复。
(变形例3)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层16~第三层18的轴向长度互为不同,但各层的轴向长度也可以相同。通过如变形例1、2那样对线圈束的上侧和下侧的轴向位置进行控制,能任意地设定各层的轴向长度。
(变形例4)
对上述实施方式的卷绕模具100在轴向上侧形成具有轴向位置不同的多层的线圈束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卷绕模具100形成具有至少一个倾斜部的线圈束,因此,分隔件120只要为一个以上即可。
此外,插入一个切槽21的线圈束既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在后者的情况下,将环状的线圈束多次插入切槽。
(变形例5)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主体110与分隔件120分离,但也可以是一体的。
应认为,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点上均为例示,并不构成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是由权利要求书而非由上述实施方式来表示的,并且旨在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和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符号说明)
1定子;10线圈束;10a线圈线;11线圈边部;12线圈过渡部;14倾斜部;15经过部;16、17、18层;20定子芯部;21切槽;22切槽开口;23极齿;30绝缘纸;40楔形件;41夹具;100卷绕模具;110主体;111下侧卷绕面;112、122、122a、122b、122c侧部卷绕面;115按压构件;116绕组线嘴;117绕线管;120分隔件;120a第一分隔件;120b第二分隔件;120c第三分隔件;121、121a、121b、121c上侧卷绕面;125、126槽;127壁部;131、131叶片;140、140a、140b、140c第一引导件;141第二引导件;150线圈移动机构;160线圈限位件;200压缩装置;210、220、230夹具;240连接构件。
Claims (14)
1.一种定子的制造方法,所述定子包括具有沿轴向贯穿的多个切槽的定子芯部,其中,包括:
将线圈线多次卷绕于卷绕模具以形成环状的线圈束的工序;以及
从所述切槽的轴向下侧向上侧将所述线圈束插入所述切槽的工序,
所述卷绕模具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在轴向下侧具有供所述线圈线卷绕的下侧卷绕面;以及
分隔件,所述分隔件配置于所述主体的轴向上侧,且在轴向上侧具有供所述线圈线卷绕的上侧卷绕面,
在将所述线圈线卷绕于所述卷绕模具时,所述上侧卷绕面位于比所述下侧卷绕面更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并且随着朝向轴向下侧而位于径向内侧地倾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卷绕模具包括多个所述分隔件,各所述上侧卷绕面的轴向位置不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各所述分隔件的至少一部分在轴向观察时重叠。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主体的在周向上相对的两个面具有供所述线圈线沿轴向卷绕的侧部卷绕面,所述侧部卷绕面与所述上侧卷绕面在径向上具有空隙。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进行所述形成的工序中,在所述线圈束上形成经过部,所述经过部由跨在所述主体与所述分隔件之间的所述线圈线构成,且周向宽度比所述切槽的径向的开口宽度小。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进行所述形成的工序中,通过使用机器人使向所述卷绕模具供给所述线圈线的绕组线嘴移动,将所述线圈线卷绕于所述卷绕模具。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上侧卷绕面具有沿所述线圈线被卷绕的方向的槽。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卷绕模具还包括第一引导件,所述第一引导件至少沿轴向移动,并与卷绕于所述上侧卷绕面的所述线圈线抵接。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进行所述形成的工序中,将多根所述线圈线同时卷绕于所述卷绕模具。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分隔件具有壁部,所述壁部以同时卷绕的多个所述线圈线的直径之和进行划界,并沿所述线圈线被卷绕的方向延伸。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主体的在周向上相对的两个面设置有所述侧部卷绕面,所述侧部卷绕面的周向的间隔随着朝向径向内侧而变窄。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进行所述形成的工序中,将楔形的夹具或楔形件安装于所述卷绕模具,并卷绕所述线圈线。
13.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还包括对卷绕于所述主体的所述线圈线进行压缩的工序。
14.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卷绕模具还包括第二引导件,所述第二引导件至少沿径向移动,并在所述主体的轴向上侧与所述线圈线抵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9061891 | 2019-03-27 | ||
JP2019-061891 | 2019-03-27 | ||
PCT/JP2020/002681 WO2020195094A1 (ja) | 2019-03-27 | 2020-01-27 | 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632351A true CN113632351A (zh) | 2021-11-09 |
Family
ID=72608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80024447.6A Withdrawn CN113632351A (zh) | 2019-03-27 | 2020-01-27 | 定子的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WO2020195094A1 (zh) |
CN (1) | CN113632351A (zh) |
WO (1) | WO2020195094A1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247812A (ja) * | 2000-12-12 | 2002-08-30 | Fuji Electric Co Ltd | 回転電機用固定子コイル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
CN102237729A (zh) * | 2010-04-27 | 2011-11-09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电动机的定子以及电动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 |
CN102859848A (zh) * | 2010-04-22 | 2013-01-02 |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 定子及其制造方法 |
CN103166391A (zh) * | 2011-12-19 | 2013-06-19 |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 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1234503A (ja) * | 2010-04-27 | 2011-11-17 | Honda Motor Co Ltd | モータの固定子の製造方法 |
-
2020
- 2020-01-27 CN CN202080024447.6A patent/CN113632351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20-01-27 WO PCT/JP2020/002681 patent/WO2020195094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0-01-27 JP JP2021508139A patent/JPWO2020195094A1/ja not_active Ceas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247812A (ja) * | 2000-12-12 | 2002-08-30 | Fuji Electric Co Ltd | 回転電機用固定子コイル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
CN102859848A (zh) * | 2010-04-22 | 2013-01-02 |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 定子及其制造方法 |
CN102237729A (zh) * | 2010-04-27 | 2011-11-09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电动机的定子以及电动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 |
CN103166391A (zh) * | 2011-12-19 | 2013-06-19 |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 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0195094A1 (ja) | 2020-10-01 |
JPWO2020195094A1 (zh) | 2020-10-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390772B2 (ja) | ステータ組立方法及びステータ組立装置 | |
US11336160B2 (en) | Methods for forming woven undulated coil assemblies | |
US7683517B2 (en) |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and method for mounting a coil on core for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 |
JP4402976B2 (ja) | ステータコア用インシュレータ及びステータコアへの巻線方法 | |
US20230109380A1 (en) | Method for inserting undulated coil assemblies in slots of cores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
US20230318386A1 (en) | Stator and wedge insertion device | |
US20220360150A1 (en) | Method for producing a coil winding for insertion into radially open slots of stators or rotors of electrical machines | |
WO2022194628A1 (de) |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stators, sowie ein stator und eine elektrische maschine aufweisend einen solchen | |
CN112653300B (zh) | 使定子的绕组头扭转的方法和装置以及用于电机的定子 | |
KR20040014654A (ko) | 코일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 |
CN212210793U (zh) | 一种用于制作扁线电机的发卡线圈插线治具 | |
CN113632351A (zh) | 定子的制造方法 | |
CN113678353A (zh) | 定子的制造方法以及定子 | |
CN113632352A (zh) | 定子的制造方法 | |
CN113647000A (zh) | 定子的制造方法以及定子 | |
JP7036076B2 (ja) | 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 | |
JP4722584B2 (ja) | ステータ | |
JP2005304108A (ja) | 回転電動機の固定子、回転電動機のコイル装着方法、コイル巻線機 | |
WO2024150481A1 (ja) | ステータ組立ガイド、コイルチャック、ウェッジ挿入治具、回転電機、および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 |
JP2021191124A (ja) | 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 | |
CN113632353A (zh) | 定子的制造方法以及定子 | |
CN113746283A (zh) | 线圈束成形装置 | |
KR20220117148A (ko) | 모터의 전기자 권선 구조 및 모터의 전기자 권선 권취 방법 | |
CN117044072A (zh) | 定子及定子的制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109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