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30402B - 协议自适应方法及装置、平台、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协议自适应方法及装置、平台、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30402B
CN113630402B CN202110863365.7A CN202110863365A CN113630402B CN 113630402 B CN113630402 B CN 113630402B CN 202110863365 A CN202110863365 A CN 202110863365A CN 113630402 B CN113630402 B CN 1136304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form
version
protocol
signaling
tc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6336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30402A (zh
Inventor
曹强
顾恩超
刘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ensetim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ensetim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ensetim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ensetim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6336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3040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304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304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304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304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8Protocols for interworking; Protocol conver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6Implementation or adapt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of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or of 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协议自适应方法及装置、平台和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平台,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第二平台发送的注册请求;响应于所述注册请求,利用至少两种版本的信令协议中的任一版本信令协议对所述第二平台进行注册;其中,所述至少两种版本的信令协议中存在要求对注册是否过期做校验的信令协议;在利用第一版本的信令协议对所述第二平台进行注册成功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版本的信令协议的属性信息修改为不对注册是否过期做校验,以使所述第一平台能够利用注册成功时对应版本的所述信令协议与所述第二平台完成对接;其中,所述至少两种版本的信令协议为版本更新时间不同的同种类型的信令协议。

Description

协议自适应方法及装置、平台、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子技术,涉及但不限于一种协议自适应方法及装置、平台、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安全管理等行业中,经常会涉及到平台与平台之间,或者平台与设备之间的对接。其中,在对接时会使用到一些标准协议,所述标准协议通常规定了城市安全联网系统中信息传输、交换、控制的互联结构、通信协议结构,传输、交换、控制的基本要求和安全性要求,以及控制、传输流程和协议接口等技术要求。
但是,在所述标准协议逐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所述标准协议可能会有多个不同的版本,所述多个不同的版本可能对部分协议信令的格式要求不一样,也可能具有不同的扩展功能。这样在对接时很容易出现由于版本不一致导致的对接失败。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协议自适应方法及装置、平台、存储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协议自适应方法,应用于第一平台,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第二平台发送的注册请求;响应于所述注册请求,利用至少两种版本的信令协议中的任一版本信令协议对所述第二平台进行注册;其中,所述至少两种版本的信令协议中存在要求对注册是否过期做校验的信令协议;在利用第一版本的信令协议对所述第二平台进行注册成功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版本的信令协议的属性信息修改为不对注册是否过期做校验,以使所述第一平台能够利用注册成功时对应版本的所述信令协议与所述第二平台完成对接;其中,所述至少两种版本的信令协议为版本更新时间不同的同种类型的信令协议。
基于上述方式,能够通过在平台对接时考虑不对注册过期做强制校验,实现信令协议的自动适配,以兼容多版本协议,从而业务用户在平台对接时无需关心接入协议版本的区别,进而无需用户在对接前提前配置版本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利用至少两种版本的信令协议中的任一版本信令协议对所述第二平台进行注册,包括:按照版本更新时间对所述至少两种版本的信令协议进行排序,得到排序结果;根据所述排序结果中每一版本的信令协议的优先级,分别使用对应的信令协议对所述第二平台进行注册。
基于上述方式,能够优先尝试高版本的信令协议进行注册,再尝试低版本的信令协议进行注册,从而实现信令协议的自适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排序结果中每一版本的信令协议的优先级,分别使用对应的信令协议对所述第二平台进行注册,包括:利用所述排序结果中的第一信令协议对所述第二平台进行注册;在注册失败的情况下,获取失败的错误提示信息;在所述错误提示信息的类型与预设类型匹配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排序结果中除所述第一信令协议以外的每一版本的信令协议的优先级,分别使用对应的信令协议对所述第二平台进行注册。
基于上述方式,能够在收到错误回应时,根据错误类型调整到其他版本信令协议再次尝试,以满足多版本的兼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利用第一版本的信令协议对所述第二平台进行注册成功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版本的信令协议的属性信息修改为不对注册是否过期做校验,包括:确定对所述第二平台进行首次注册成功时对应的信令协议版本;将所述信令协议版本对应的信令协议的属性信息修改为不对注册是否过期做校验。
基于上述方式,能够在使用高版本的信令协议注册成功时,通过修改高版本的信令协议的属性信息,来实现多版本的兼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种版本的信令协议中存在不同版本的信令协议对应不同的业务功能;对应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二平台已接入所述第一平台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平台和所述第二平台在交互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报错信息;在存在报错信息的情况下,发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所述第二平台对应版本的信令协议不支持所述报错信息中提示的业务功能。
基于上述方式,能够通过对第二平台(即下级接入平台)未支持的信令进行报错返回,从而实现信令协议的自适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种版本的信令协议包括第二版本的信令协议和第三版本的信令协议,所述第二版本的版本更新时间晚于所述第三版本,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平台已利用所述第二版本的信令协议与所述第二平台完成对接的情况下,确定在所述第一平台和所述第二平台交互的过程中是否存在第一信令;其中,所述第一信令的协议实现方式与所述第二版本的信令协议的实现方式不同;在存在所述第一信令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三版本的信令协议的协议实现方式对所述第一信令进行处理。
基于上述方式,能够在第一平台和所述第二平台的交互过程中存在未实现的信令的情况下,参考所述第二平台实际使用版本的信令协议来对所述未实现的信令进行处理,从而实现信令协议的自适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平台与所述第二平台为对接状态、且所述第一平台未确定所述第二平台的媒体流传输模式的情况下,采用至少一种媒体流传输模式获取所述第二平台的视频数据;其中,所述媒体流传输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server模式、TCP client模式、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包协议)模式。
基于上述方式,能够在对接媒体流请求时,若未确定媒体交互类型的情况下,采用至少一种媒体流传输模式获取媒体流数据,以实现媒体信令交互的自动适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采用至少一种媒体流传输模式获取所述第二平台的视频数据,包括:按照预设的优先级,对至少两种所述媒体流传输模式进行排序,得到排序结果;根据所述排序结果,依次采用一种所述媒体流传输模式与所述第二平台建立连接,直至获取到所述第二平台的视频数据。
基于上述方式,能够在对接媒体流请求时,若未确定媒体交互类型的情况下,根据配置的协议优先级依次尝试多种协议方式进行连接,以兼容多种媒体交互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媒体流传输模式的优先级从高到底依次为TCP server模式、TCP client模式、UDP模式;所述根据所述排序结果,依次采用一种所述媒体流传输模式与所述第二平台建立连接,直至获取到所述第二平台的视频数据,包括:采用TCP server模式与所述第二平台建立第一TCP连接;在所述第一TCP连接建立失败的情况下,采用TCPclient模式与所述第二平台建立第二TCP连接;在所述第二TCP连接建立失败的情况下,采用UDP模式与所述第二平台建立UDP连接,并通过所述UDP连接获取所述第二平台的视频数据。
基于上述方式,能够在对接媒体流请求时,若未确定媒体交互类型的情况下,根据配置的协议优先级依次尝试TCP server模式、TCP client模式、UDP模式进行连接,以兼容多种媒体交互方式,并通过UDP模式获取所述第二平台的视频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排序结果,依次采用一种所述媒体流传输模式与所述第二平台建立连接,直至获取到所述第二平台的视频数据,还包括:在所述第一TCP连接建立成功的情况下,利用所述第一TCP连接获取所述第二平台的视频数据;或,在所述第二TCP连接建立成功的情况下,利用所述第二TCP连接获取所述第二平台的视频数据。
基于上述方式,能够在对接媒体流请求时,若未确定媒体交互类型的情况下,根据配置的协议优先级依次尝试TCP server模式、TCP client模式、UDP模式进行连接,并通过TCP server模式或TCP client模式获取所述第二平台的视频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采用TCP server模式与所述第二平台建立第一TCP连接,包括:在所述第一平台上创建TCP server,以使所述第二平台能够通过所述TCP server与所述第一平台建立第一TCP连接;所述在所述第一TCP连接建立失败的情况下,采用TCPclient模式与所述第二平台建立第二TCP连接,包括:在所述第二平台在预设时长内未通过所述TCP server与所述第一平台建立第一TCP连接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平台上创建TCPclient,以使所述第一平台能够通过所述TCP client与所述第二平台建立第二TCP连接。
基于上述方式,能够通过在第一平台上创建TCP server的方式,实现第一TCP连接的建立,并在第一TCP连接建立失败的情况下,通过在第一平台上创建TCP client的方式,实现第二TCP连接的建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第二TCP连接建立失败的情况下,采用UDP模式与所述第二平台建立UDP连接,并通过所述UDP连接获取所述第二平台的视频数据,包括:在所述第二TCP连接建立失败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平台上创建UDP协议服务,以使所述第一平台能够通过所述UDP协议服务与所述第二平台建立UDP连接;在所述UDP连接建立成功的情况下,通过所述UDP连接获取所述第二平台的视频数据。
基于上述方式,能够通过在第一平台上创建UDP协议服务的方式,实现UDP连接的建立,从而获取所述第二平台的视频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信令协议包括2016版本的GB28181协议和2011版本的GB28181协议。
基于上述方式,能够实现对GB28181协议不同版本的自适配。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协议自适应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平台发送的注册请求;
注册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注册请求,利用至少两种版本的信令协议中的任一版本信令协议对所述第二平台进行注册;其中,所述至少两种版本的信令协议中存在要求对注册是否过期做校验的信令协议;
修改单元,用于在利用第一版本的信令协议对所述第二平台进行注册成功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版本的信令协议的属性信息修改为不对注册是否过期做校验,以使所述第一平台能够利用注册成功时对应版本的所述信令协议与所述第二平台完成对接;
其中,所述至少两种版本的信令协议为版本更新时间不同的同种类型的信令协议。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协议自适应平台,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中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协议自适应方法及装置、平台和存储介质,通过接收第二平台发送的注册请求;响应于所述注册请求,利用至少两种版本的信令协议中的任一版本信令协议对所述第二平台进行注册;其中,所述至少两种版本的信令协议中存在要求对注册是否过期做校验的信令协议;在利用第一版本的信令协议对所述第二平台进行注册成功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版本的信令协议的属性信息修改为不对注册是否过期做校验,以使所述第一平台能够利用注册成功时对应版本的所述信令协议与所述第二平台完成对接;其中,所述至少两种版本的信令协议为版本更新时间不同的同种类型的信令协议,如此,能够通过在平台对接时考虑不对注册过期做强制校验,实现信令协议的自动适配,以兼容多版本协议,从而业务用户在平台对接时无需关心接入协议版本的区别,进而无需用户在对接前提前配置版本信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协议自适应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协议自适应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二;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协议自适应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三;
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信令协议的自适应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传输协议的自适应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4C为本申请实施例三种媒体流传输模式的工作方式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协议自适应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协议自适应平台的一种硬件实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阐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以下的描述中,涉及到“一些实施例”,其描述了所有可能实施例的子集,但是可以理解,“一些实施例”可以是所有可能实施例的相同子集或不同子集,并且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申请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
需要指出,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仅是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可以理解地,“第一\第二\第三”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以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以外的顺序实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协议自适应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平台,该方法所实现的功能可以通过所述第一平台中的处理器调用程序代码来实现,当然程序代码可以保存在所述第一平台的存储介质中。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协议自适应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一,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01、接收第二平台发送的注册请求;
例如,设备对接协议中会使用2016版本的GB28181协议,包括TCP和UDP两种模式。也可以使用2011版本的GB28181协议,仅包括一种UDP模式。不同的摄像机接入上级平台可能使用不同版本的GB28181协议,例如老的摄像机可能使用2011版本的GB28181协议接入上级平台,新的摄像机可能使用2016版本的GB28181协议接入上级平台。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平台会向所述第一平台发送注册请求,请求注册到所述第一平台上,从而与所述第一平台进行对接实现视频流的传输等。
步骤S102、响应于所述注册请求,利用至少两种版本的信令协议中的任一版本信令协议对所述第二平台进行注册;其中,所述至少两种版本的信令协议中存在要求对注册是否过期做校验的信令协议;
这里,所述第二平台注册对接至所述第一平台时可能相关的信令协议包括至少两个不同的版本,所述第一平台接收到第二平台发送的注册请求后,会利用所述至少两种版本的信令协议中的任一版本信令协议对所述第二平台进行注册。
步骤S103、在利用第一版本的信令协议对所述第二平台进行注册成功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版本的信令协议的属性信息修改为不对注册是否过期做校验,以使所述第一平台能够利用注册成功时对应版本的所述信令协议与所述第二平台完成对接;其中,所述至少两种版本的信令协议为版本更新时间不同的同种类型的信令协议。
这里,可以利用所述至少两种版本的信令协议中的一信令协议对所述第二平台进行注册,如果注册失败,则使用所述至少两种版本的信令协议中的另一信令协议对所述第二平台进行注册,直到注册成功,然后使用注册成功时对应版本的信令协议与所述第二平台进行对接。所述步骤S103中的第一版本的信令协议就是注册成功时对应版本的信令协议。当然,在所述至少两种版本的信令协议中,可能存在不止一个版本的信令协议能够注册成功,可以使用任一一注册成功的版本与所述第二平台进行对接,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做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中,考虑到高版本的信令协议(即版本更新时间较晚的信令协议)的协议实现方式是:在注册过期前需要主动刷新注册,保证注册不过期;但是,低版本的信令协议(即版本更新时间较早的信令协议)没有无此逻辑。因此,在注册成功后会将注册成功时对应版本的信令协议的属性信息修改为不对注册是否过期做校验,以防止所述第二平台使用的信令协议无刷新注册逻辑导致对接失败,如此,能够通过在平台对接时考虑不对注册过期做强制校验,实现信令协议的自动适配,以兼容多版本协议,从而业务用户在平台对接时无需关心接入协议版本的区别,进而无需用户在对接前提前配置版本信息。
基于前述的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再提供一种协议自适应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平台,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11、接收第二平台发送的注册请求;
步骤S112、响应于所述注册请求,按照版本更新时间对所述至少两种版本的信令协议进行排序,得到排序结果;其中,所述至少两种版本的信令协议中存在要求对注册是否过期做校验的信令协议;
步骤S113、根据所述排序结果中每一版本的信令协议的优先级,分别使用对应的信令协议对所述第二平台进行注册;
这里,可以按照版本更新时间从晚到早对所述至少两种版本的信令协议进行排序,也可以按照版本更新时间从早到晚对所述至少两种版本的信令协议进行排序,进而根据排序结果中每一版本的信令协议的优先级依次使用一个版本的信令协议对所述第二平台进行注册,直至注册成功;当然,也可以根据所述排序结果,按照一定的规则从不同的排序位置上获取信令协议进行注册。如此,能够优先尝试高版本的信令协议进行注册,再尝试低版本的信令协议进行注册,从而实现信令协议的自适应。
步骤S114、在利用第一版本的信令协议对所述第二平台进行注册成功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版本的信令协议的属性信息修改为不对注册是否过期做校验,以使所述第一平台能够利用注册成功时对应版本的所述信令协议与所述第二平台完成对接;
其中,所述至少两种版本的信令协议为版本更新时间不同的同种类型的信令协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13、根据所述排序结果中每一版本的信令协议的优先级,分别使用对应的信令协议对所述第二平台进行注册,包括:
步骤S1131、利用所述排序结果中的第一信令协议对所述第二平台进行注册;
这里,所述第一信令协议可以为所述排序结果中的任一信令协议。例如,可以是所述排序结果中位于第一排序位置上的信令协议,也可以是所述排序结果中位于其他位置上的信令协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做限制。
步骤S1132、在注册失败的情况下,获取失败的错误提示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利用所述第一信令协议对所述第二平台注册失败,则根据失败时的错误提示信息,进行后续的操作。
步骤S1133、在所述错误提示信息的类型与预设类型匹配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排序结果中除所述第一信令协议以外的每一版本的信令协议的优先级,分别使用对应的信令协议对所述第二平台进行注册。
这里,如果失败时的错误提示信息表明协议版本不匹配,则利用所述排序结果中其他版本的信令协议对所述第二平台进行注册,直至版本匹配成功。如果失败时的错误提示信息表明的是协议实现不标准,或者表明的是使用的不是所述信令协议,或者表明的是用户无权限等,则放弃使用排序结果中其他版本的信令协议进行尝试。如此,能够在收到错误回应时,根据错误类型调整到其他版本信令协议再次尝试,以满足多版本的兼容。
基于前述的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再提供一种协议自适应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平台,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21、接收第二平台发送的注册请求;
步骤S122、响应于所述注册请求,按照版本更新时间对所述至少两种版本的信令协议进行排序,得到排序结果;其中,所述至少两种版本的信令协议中存在要求对注册是否过期做校验的信令协议;
步骤S123、根据所述排序结果中每一版本的信令协议的优先级,分别使用对应的信令协议对所述第二平台进行注册;
步骤S124、确定对所述第二平台进行首次注册成功时对应的信令协议版本;
步骤S125、将所述信令协议版本对应的信令协议的属性信息修改为不对注册是否过期做校验,以使所述第一平台能够利用注册成功时对应版本的所述信令协议与所述第二平台完成对接;
其中,所述至少两种版本的信令协议为版本更新时间不同的同种类型的信令协议。
举例来说,排序结果为2021版本信令协议、2018版本信令协议、2016版本信令协议、2011版本信令协议,先使用2021版本信令协议对所述第二平台进行注册,如果注册成功,则将所述2021版本信令协议的属性信息修改为不对注册是否过期做校验(即使使用2018版本信令协议、2016版本信令协议、2011版本信令协议也可以注册成功),以使所述第一平台能够利用2021版本信令协议与所述第二平台完成对接,如此,能够在使用高版本的信令协议注册成功时,通过修改高版本的信令协议的属性信息,来实现多版本的兼容。
基于前述的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再提供一种协议自适应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平台,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31、接收第二平台发送的注册请求;
步骤S132、响应于所述注册请求,利用至少两种版本的信令协议中的任一版本信令协议对所述第二平台进行注册;其中,所述至少两种版本的信令协议中存在要求对注册是否过期做校验的信令协议;
步骤S133、在利用第一版本的信令协议对所述第二平台进行注册成功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版本的信令协议的属性信息修改为不对注册是否过期做校验,以使所述第一平台能够利用注册成功时对应版本的所述信令协议与所述第二平台完成对接;其中,所述至少两种版本的信令协议为版本更新时间不同的同种类型的信令协议;所述至少两种版本的信令协议中存在不同版本的信令协议对应不同的业务功能;
步骤S134、在所述第二平台已接入所述第一平台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平台和所述第二平台在交互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报错信息;
步骤S135、在存在报错信息的情况下,发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所述第二平台对应版本的信令协议不支持所述报错信息中提示的业务功能。
举例来说,低版本的信令协议不支持订阅通知等消息,这些功能只在高版本的信令协议下才支持,属于所述高版本的信令协议的扩展协议。如果下级平台使用的是低版本的信令协议,而上级平台采用了高版本的信令协议与所述下级平台对接成功,则用户需要对下级设备进行订阅时,上级平台会根据报错信息反馈到用户,提示用户可能是协议版本不支持。如此,能够通过对第二平台(即下级接入平台)未支持的信令进行报错返回,从而实现信令协议的自适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种版本的信令协议包括第二版本的信令协议和第三版本的信令协议,所述第二版本的版本更新时间晚于所述第三版本,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11、在所述第一平台已利用所述第二版本的信令协议与所述第二平台完成对接的情况下,确定在所述第一平台和所述第二平台交互的过程中是否存在第一信令;其中,所述第一信令的协议实现方式与所述第二版本的信令协议的实现方式不同;
步骤S12、在存在所述第一信令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三版本的信令协议的协议实现方式对所述第一信令进行处理。
这里,所述第一信令是所述第二版本的信令协议不支持的信令,即所述第一信令未按所述第二版本的信令协议实现。这种情况下,可以基于所述第三版本的信令协议的协议实现方式对所述第一信令进行处理,即可以参考所述第三版本的信令协议的协议实现方式来处理所述第一信令对应的协议逻辑。如此,能够在第一平台和所述第二平台的交互过程中存在未实现的信令的情况下,参考所述第二平台实际使用版本的信令协议来对所述未实现的信令进行处理,从而实现信令协议的自适配。
基于前述的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再提供一种协议自适应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平台,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协议自适应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二,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201、接收第二平台发送的注册请求;
步骤S202、响应于所述注册请求,利用至少两种版本的信令协议中的任一版本信令协议对所述第二平台进行注册;其中,所述至少两种版本的信令协议中存在要求对注册是否过期做校验的信令协议;
步骤S203、在利用第一版本的信令协议对所述第二平台进行注册成功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版本的信令协议的属性信息修改为不对注册是否过期做校验,以使所述第一平台能够利用注册成功时对应版本的所述信令协议与所述第二平台完成对接;其中,所述至少两种版本的信令协议为版本更新时间不同的同种类型的信令协议;
步骤S204、在所述第一平台与所述第二平台为对接状态、且所述第一平台未确定所述第二平台的媒体流传输模式的情况下,采用至少一种媒体流传输模式获取所述第二平台的视频数据;
其中,所述媒体流传输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TCP server模式、TCP client模式、UDP模式。
这里,所述媒体流传输模式,即媒体交互的协议类型。所述协议类型的作用是,例如上级平台向设备的平台(即下级平台)请求一个视频流的时候,会通过国家标准协议进行协商,在协议中标明类型,表示发视频的时候设备应该使用这个类型向上级平台发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平台与所述第二平台对接成功后(即信令交互成功后),所述第二平台(例如摄像机的平台,作为媒体流发送者)推送视频流到媒体服务器,媒体服务器在指定的端口接收到视频流后,转发给流媒体接收者(例如某台电脑的某个空闲端口),其中,所述媒体服务器位于所述第一平台,主要用于做媒体的收发。
第一平台需要从第二平台获取视频流,则所述第一平台就是上级平台,所述第二平台就是下级平台,可以是下级平台向上级平台推视频流,也可以是上级平台主动从下级平台拉取视频流。举例来说,媒体服务器使用GB28181标准的TCP server协议接入时,所述第二平台主动向所述媒体服务器推视频流。媒体服务器使用GB28181标准的TCP client接入时,媒体服务器主动向所述第二平台拉取视频流。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所述第一平台与所述第二平台为对接状态,且所述第一平台未确定所述第二平台的媒体流传输模式,则采用至少一种媒体流传输模式获取所述第二平台的视频数据,如此,能够在对接媒体流请求时,若未确定媒体交互类型的情况下,采用至少一种媒体流传输模式获取媒体流数据,以实现媒体信令交互的自动适配。
基于前述的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再提供一种协议自适应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平台,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协议自适应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三,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301、接收第二平台发送的注册请求;
步骤S302、响应于所述注册请求,利用至少两种版本的信令协议中的任一版本信令协议对所述第二平台进行注册;其中,所述至少两种版本的信令协议中存在要求对注册是否过期做校验的信令协议;
步骤S303、在利用第一版本的信令协议对所述第二平台进行注册成功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版本的信令协议的属性信息修改为不对注册是否过期做校验,以使所述第一平台能够利用注册成功时对应版本的所述信令协议与所述第二平台完成对接;其中,所述至少两种版本的信令协议为版本更新时间不同的同种类型的信令协议;
步骤S304、在所述第一平台与所述第二平台为对接状态、且所述第一平台未确定所述第二平台的媒体流传输模式的情况下,按照预设的优先级,对至少两种所述媒体流传输模式进行排序,得到排序结果;
这里,所述预设的优先级,可以是第一平台的系统默认设置的优先级,也可以是用户设置的优先级,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所述媒体流传输模式的优先级的获取方式,并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按照预设的优先级,对至少两种所述媒体流传输模式进行排序,指的是按照预设的优先级从高到底,对至少两种所述媒体流传输模式进行排序,将优先级较高的媒体流传输模式排在前面,将优先级较低的媒体流传输模式排在后面。
步骤S305、根据所述排序结果,依次采用一种所述媒体流传输模式与所述第二平台建立连接,直至获取到所述第二平台的视频数据;
其中,所述媒体流传输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TCP server模式、TCP client模式、UDP模式。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未确定所述第二平台的媒体流传输模式,则按照预设的优先级,对所有可能的媒体流传输模式,或者部分媒体流传输模式进行排序,进而根据排序结果,依次采用一种所述媒体流传输模式与所述第二平台建立连接,直至获取到所述第二平台的视频数据。
举例来说,如果未确定所述第二平台的媒体流传输模式,则将TCP server模式、TCP client模式、UDP模式这三种媒体流传输模式按照优先级从高到低进行排序,然后根据排序结果,依次采用一种所述媒体流传输模式与所述第二平台建立连接,直至获取到所述第二平台的视频数据。如此,能够在对接媒体流请求时,若未确定媒体交互类型的情况下,根据配置的协议优先级依次尝试多种协议方式进行连接,以兼容多种媒体交互方式。
基于前述的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再提供一种协议自适应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平台,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311、接收第二平台发送的注册请求;
步骤S312、响应于所述注册请求,利用至少两种版本的信令协议中的任一版本信令协议对所述第二平台进行注册;其中,所述至少两种版本的信令协议中存在要求对注册是否过期做校验的信令协议;
步骤S313、在利用第一版本的信令协议对所述第二平台进行注册成功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版本的信令协议的属性信息修改为不对注册是否过期做校验,以使所述第一平台能够利用注册成功时对应版本的所述信令协议与所述第二平台完成对接;其中,所述至少两种版本的信令协议为版本更新时间不同的同种类型的信令协议;
步骤S314、在所述第一平台与所述第二平台为对接状态、且所述第一平台未确定所述第二平台的媒体流传输模式的情况下,按照预设的优先级,对至少两种所述媒体流传输模式进行排序,得到排序结果;
步骤S315、确定所述媒体流传输模式的优先级从高到底依次为TCP server模式、TCP client模式、UDP模式;
这里,所述TCP client模式的媒体流交互过程主要是:使用TCP client模式接入,第一平台会去主动发TCP的连接请求给第二平台,连接成功后第二平台会在该连接上给第一平台推数据。即,TCP client模式是第一平台主动去连接第二平台,第二平台会发一个服务。所述TCP server模式的媒体流交互过程主要是:第一平台搭一个服务,然后等待第二平台与其进行连接。即,所述第一平台通过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初始协议)协议通知第二平台其服务器的地址、云端口号等,以使所述第二平台主动与其进行连接。所述UDP模式的媒体流交互过程主要是:第一平台给第二平台一个地址,第二平台在所述地址上广播媒体流,然后第一平台根据所述地址去取回媒体流数据。
步骤S316、采用TCP server模式与所述第二平台建立第一TCP连接;
步骤S317、在所述第一TCP连接建立失败的情况下,采用TCP client模式与所述第二平台建立第二TCP连接;
步骤S318、在所述第二TCP连接建立失败的情况下,采用UDP模式与所述第二平台建立UDP连接,并通过所述UDP连接获取所述第二平台的视频数据;
其中,所述媒体流传输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TCP server模式、TCP client模式、UDP模式。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上述步骤能够在对接媒体流请求时,若未确定媒体交互类型的情况下,根据配置的协议优先级依次尝试TCP server模式、TCP client模式、UDP模式进行连接,以兼容多种媒体交互方式,并通过UDP模式获取所述第二平台的视频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31、在所述第一TCP连接建立成功的情况下,利用所述第一TCP连接获取所述第二平台的视频数据;或,
步骤S32、在所述第二TCP连接建立成功的情况下,利用所述第二TCP连接获取所述第二平台的视频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16、采用TCP server模式与所述第二平台建立第一TCP连接,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在所述第一平台上创建TCP server,以使所述第二平台能够通过所述TCP server与所述第一平台建立第一TCP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17、在所述第一TCP连接建立失败的情况下,采用TCPclient模式与所述第二平台建立第二TCP连接,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在所述第二平台在预设时长内未通过所述TCP server与所述第一平台建立第一TCP连接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平台上创建TCP clien,以使所述第一平台能够通过所述TCP clien与所述第二平台建立第二TCP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18、在所述第二TCP连接建立失败的情况下,采用UDP模式与所述第二平台建立UDP连接,并通过所述UDP连接获取所述第二平台的视频数据,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步骤S3181、在所述第二TCP连接建立失败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平台上创建UDP协议服务,以使所述第一平台能够通过所述UDP协议服务与所述第二平台建立UDP连接;
步骤S3182、在所述UDP连接建立成功的情况下,通过所述UDP连接获取所述第二平台的视频数据。
基于前述的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再提供一种协议自适应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平台,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321、接收第二平台发送的注册请求;
步骤S322、响应于所述注册请求,利用至少两种版本的信令协议中的任一版本信令协议对所述第二平台进行注册;其中,所述至少两种版本的信令协议中存在要求对注册是否过期做校验的信令协议;
步骤S323、在利用第一版本的信令协议对所述第二平台进行注册成功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版本的信令协议的属性信息修改为不对注册是否过期做校验,以使所述第一平台能够利用注册成功时对应版本的所述信令协议与所述第二平台完成对接;其中,所述至少两种版本的信令协议为版本更新时间不同的同种类型的信令协议;
步骤S324、在所述第一平台与所述第二平台为对接状态、且所述第一平台未确定所述第二平台的媒体流传输模式的情况下,按照预设的优先级,对至少两种所述媒体流传输模式进行排序,得到排序结果;
步骤S325、确定所述媒体流传输模式的优先级从高到底依次为TCP server模式、TCP client模式、UDP模式;
步骤S326、在所述第一平台上创建TCP server,以使所述第二平台能够通过所述TCP server与所述第一平台建立第一TCP连接;
这里,当第一平台作为上级平台,需要向第二平台(即下级平台)请求视频流时,如果选择TCP server模式获取视频流,则第一平台会搭建TCP server,第二平台会创建TCPclient与第一平台进行连接,然后向第一平台发送数据。即,当第二平台作为下级平台,发现第一平台(即上级平台)在向其请求视频流时,如果第一平台选择TCP server模式取流,则表明第一平台希望其自己搭建TCP服务,此时第二平台会创建TCP client,去连接第一平台的TCP server,然后给第一平台发送视频流数据。
步骤S327、在所述第二平台在预设时长内未通过所述TCP server与所述第一平台建立第一TCP连接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平台上创建TCP client,以使所述第一平台能够通过所述TCP client与所述第二平台建立第二TCP连接;
这里,如果第一平台选择TCP client模式取流,在请求后第二平台会返回其的TCPserver地址,第一平台会创建TCP client去连接第二平台的TCP server,然后第二平台给第一平台发送数据。即,当第二平台作为下级平台,发现第一平台(即上级平台)在向其请求视频流时,如果第一平台选择TCP client模式取流,则表明第一平台需要连接第二平台的TCP服务,此时第二平台会在响应所述第一平台发送的获取视频流请求时给所述第一平台一个服务器地址,然后等待所述第一平台通过所述地址与其进行连接,在连接完成后将视频流发送给所述第一平台。
步骤S328、在所述第二TCP连接建立失败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平台上创建UDP协议服务,以使所述第一平台能够通过所述UDP协议服务与所述第二平台建立UDP连接;
这里,如果通过TCP server模式和TCP client模式进行媒体交互失败,则可以通过UDP协议服务来进行媒体交互,以获取视频流。如此,可以实现媒体信令交互自动适配,从而兼容多种媒体交互方式。
步骤S329、在所述UDP连接建立成功的情况下,通过所述UDP连接获取所述第二平台的视频数据;
其中,所述媒体流传输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TCP server模式、TCP client模式、UDP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信令协议包括2016版本的GB28181协议和2011版本的GB28181协议。
平台及设备对接时,基本选择使用GB28181标准(一种由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安全类协议),但该标准目前存在两个版本(即2011版本和2016版本),不同版本对部分协议信令标准要求不一样,且2016版本有较多的扩展功能。这样在做系统对接时(例如上级平台和下级平台之间的对接,又如平台和设备之间的对接),容易由于版本不一致导致接入失败。并且,由于现有的大部分平台通常仅支持2016版本的对接,但是很多老的设备都为2011版本,这样会导致很多老的设备无法进行对接。
另外,2016版本的GB28181协议的媒体流传输模式上扩展了TCP server模式、TCPclient模式,但是2011版本的GB28181协议只支持UDP模式,这样在视频请求对接时同样会遇到由于版本不一致的原因导致媒体交互失败的情况。
传统安全管理厂家在对接时,基本都是通过用户提前配置协议版本的方式去完成对接,但这样需要用户提前了解所有需要接入的设备的协议版本,对用户并不友好。并且,很多老的设备由于使用的是2011版本的GB28181协议,无法接入安全管理平台中。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在提前未知协议版本情况下自动适配和兼容,并实现成功的协议信令交互、以及媒体流交互功能的方案,从而提高系统对接和媒体流交互的兼容性和稳定性。
首先,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令协议的自适应方法,在对接GB28181设备时,优先尝试2016版本信令标准,在收到错误回应时,根据实际的错误类型去鉴别是否需要调整到2011版本标准去适配,以满足多协议版本的兼容。其中,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信令协议的自适应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所述信令协议的自适应方法应用于第一平台,如图4A所示,所述方法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S401、接收第二平台发送的注册请求,使用GB28181-2016标准对所述第二平台进行注册;
步骤S402、确定使用所述GB28181-2016标准能否成功进行设备注册;
这里,如果使用所述GB28181-2016标准进行设备注册失败,则执行步骤S403;如果使用所述GB28181-2016标准进行设备注册成功,则执行步骤S404。
步骤S403、使用GB28181-2011标准与所述第二平台进行对接;
步骤S404、将GB28181-2016标准的属性信息修改为不对注册是否过期做校验,以使所述第一平台能够利用GB28181-2016标准与所述第二平台完成对接;
这里,下级平台向上级平台发送注册消息,按照GB28181-2016标准,在注册过期前下级平台应该主动刷新注册,保证不过期。但GB28181-2011标准无此逻辑。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在实现时会考虑不对注册过期做强制校验,以兼容多版本协议。
步骤S405、对接后若存在信令未按所述GB28181-2016标准实现,则参考GB28181-2011标准处理未实现的协议逻辑;
步骤S406、对接后若用户需要使用的业务功能不被所述第二平台对应的标准所支持,则进行报错,并根据报错信息对用户进行提示;
举例来说,订阅通知等消息在GB28181-2011版本没有,属于GB28181-2016的扩展协议。如果下级平台使用的是GB28181-2011标准,则当用户需要对下级设备进行订阅时,上级平台会根据报错信息反馈到用户,可能是协议版本不支持。
步骤S407、对接后若存在协议实现不全的信令,则忽略校验。
其次,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协议的自适应方法,在请求或被请求视频源时,如果无法确定传输协议则可以根据用户指定优先级尝试各种协议,并最终完成媒体流交互。即,在对接GB28181协议的媒体流请求时,若已确定媒体交互类型,则尝试使用该类型去建立连接,若未确定协议类型则根据用户配置的协议优先级依次尝试多种协议方式。其中,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传输协议的自适应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所述传输协议的自适应方法应用于第一平台,如图4B所示,所述方法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S411、如果第一平台需要获取第二平台上的视频数据,在第一平台上创建TCPserver;
这里,所述第一平台在其上创建TCP server,表明第一平台使用TCP server传输模式。
步骤S412、判断第二平台是否能在预设时长内与所述TCP server对应的媒体服务器建立TCP连接;
这里,如果所述第二平台能够在预设时长内与所述媒体服务器建立TCP连接,则执行步骤S413;如果不能,则执行步骤S414。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时长可以是用户自行配置的,也可以是系统默认的,例如默认为10秒。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所述第一平台需要从第二平台中获取视频流,则所述第一平台就是上级平台,所述第二平台就是下级平台。并且,所述第二平台可以为平台服务器,所述第二平台也可以为设备所属的平台。例如,在智能化领域中,各弱电系统之间的联动、联网与集成,特别是各安全管理技术系统之间的联动和集成越来越广泛,如此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从而使系统发挥最大效能。因此,所述第一平台可以是一个符合开放式结构,从而能够接入各种其他平台或者设备的安全管理平台,所述第二平台可以是除所述第一平台以外的其他平台,例如闭路安全管理平台,侵入报警系统平台,门禁系统平台等,也可以是相机、摄像机等设备所属的平台。
步骤S413、获取所述第二平台发送的所述视频数据;
这里,如果在预设时长内所述第二平台与所述第一平台上的媒体服务器建立了TCP连接,则所述第二平台将其上的视频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一平台上的媒体服务器。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所述第一平台需要从第二平台中获取视频流,则所述第一平台会执行所述步骤S411至步骤S412,执行完成后,如果所述第二平台与所述第一平台中的媒体服务器之间建立完成了TCP连接,则所述第二平台将所述第一平台需要的视频流推给所述第一平台。
步骤S414、在第一平台上创建TCP client;
这里,所述第一平台在其上创建TCP client,表明第一平台使用TCP client传输模式。
步骤S415、判断所述媒体服务器是否通过所述TCP client与所述第二平台主动建立TCP连接以拉取视频流;
这里,如果所述媒体服务器通过所述TCP client与所述第二平台主动建立了TCP连接,则执行步骤S413;否则执行步骤S416。
步骤S416、在第一平台上创建UDP协议服务;
这里,所述第一平台在其上创建UDP协议服务,表明所述第一平台使用UDP传输模式。所述第一平台通过创建的所述UDP协议服务给所述第二平台提供一个地址,所述第二平台在所述地址上去广播视频数据,广播完成后,所述第一平台再去所述地址上取回所述视频数据。
步骤S417、判断所述媒体服务器是否通过所述UDP协议服务与所述第二平台主动建立UDP连接以拉取视频流。
这里,如果所述媒体服务器通过所述UDP协议服务与所述第二平台主动建立了UDP连接,则执行步骤S413;否则,拉取视频流失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输协议的自适应方法,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步骤S421、如果第一平台需要获取第二平台上的视频数据,所述第一平台在其上创建TCP server,并向所述第二平台发送第一取流请求;其中,所述第一取流请求中携带有所述TCP server的地址,以及待请求的视频数据的参数信息;
步骤S422、所述第二平台接收到所述第一取流请求后,如果所述第二平台确定自身使用的是TCP server传输模式,则所述第二平台在其上创建客户端,并通过所述TCPserver的地址,将所述第二平台上的客户端与所述第一平台上的TCP server进行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二平台能够与所述第一平台建立媒体流连接;
步骤S423、如果所述客户端与所述TCP server建立连接成功,则所述第二平台根据所述参数信息向所述第一平台发送对应的视频数据;
步骤S424、所述第二平台接收到所述第一取流请求后,如果所述第二平台确定自身使用的不是TCP server传输模式,则不做响应;
步骤S425、如果所述第一平台在发送第一取流请求后的预设时长内没有收到所述第二平台发送的响应消息,则所述第一平台在其上创建TCP client,并向所述第二平台发送第二取流请求;其中,所述第二取流请求中携带有所述TCP client的地址,以及待请求的视频数据的参数信息;
这里,所述第二取流请求中携带有所述TCP client的地址的作用是,向所述第二平台表明所述第一平台预使用TCP client传输模式与其进行连接。
步骤S426、所述第二平台接收到所述第二取流请求后,如果所述第二平台确定自身使用的是TCP client传输模式,则所述第二平台在其上创建TCP server,并向所述第一平台发送所述第二取流请求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中携带有所述TCP server的地址;
步骤S427、所述第一平台接收到所述响应消息后,通过所述TCP server的地址,将其上的客户端与所述第二平台上的TCP server进行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一平台能够与所述第二平台建立媒体流连接;
步骤S428、如果第一平台上的客户端与第二平台上的TCP server建立连接成功,则所述第二平台根据所述参数信息向所述第一平台发送对应的视频数据;
步骤S429、所述第二平台接收到所述第二取流请求后,如果所述第二平台确定自身使用的不是TCP client传输模式,则所述第二平台不做响应;
步骤S430、如果所述第一平台通过所述服务器的地址,将其上的客户端与所述第二平台上的服务器进行连接,结果为连接失败,则所述第一平台在其上创建UDP协议服务,并通过所述UDP协议服务向所述第二平台提供广播地址;
步骤S431、所述第二平台获取到所述广播地址后,在所述地址上去广播视频数据;
步骤S432、在广播完成后,所述第一平台根据所述广播地址取回所述视频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平台上的媒体服务器使用2016版本的GB28181协议中的TCP server服务接入时,与其对接的第二平台主动向所述媒体服务器推视频流。所述媒体服务器使用2011版本的GB28181协议中的UDP协议接入时,所述媒体服务器主动向所述第二平台拉取视频流。所述媒体服务器使用2016版本的GB28181协议中的TCP client接入时,所述媒体服务器主动向所述第二平台拉取视频流。
图4C为本申请实施例三种媒体流传输模式的工作方式示意图,如图4C所示,第一种媒体流传输模式为TCP server模式,所述第一种模式工作在2016版本的GB28181协议下,所述第一平台上的媒体服务器与第二平台交互的过程中,是第二平台主动向所述媒体服务器推视频流的。第二种媒体流传输模式为TCP client模式,所述第二种模式工作在2016版本的GB28181协议下,所述第一平台上的媒体服务器与第二平台交互的过程中,是所述媒体服务器主动向所述第二平台拉取视频流的。第三种媒体流传输模式为UDP模式,所述第三种模式工作在2011版本的GB28181协议下,所述第一平台上的媒体服务器与第二平台交互的过程中,是所述媒体服务器主动向所述第二平台拉取视频流的。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上述的协议自适应方法,能够实现GB28181信令协议自动适配,无需用户提前配置。同时,也能够实现GB28181媒体信令交互自动适配,从而兼容多种媒体交互方式。
也就是说,在智能安全管理领域中,视频源大多来自于各个厂家的视图库、平台系统、直连设备等。在对接时基本采用GB28181标准协议要求。但新老设备的协议版本存在不一致的现象,这里用户不需要再像传统厂家那边提前配置协议版本,也不会再存在无法对接的风险,而是可以直接对接、系统自动校验和适配,提高对接效率,同时能够减少由于人为误操作导致对接失败的风险。
基于前述的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协议自适应装置,该装置包括所包括的各单元、以及各单元所包括的各子单元和各模块、以及各模块所包括的各子模块和各部件,可以通过第一平台中的处理器来实现;当然也可通过具体的逻辑电路实现;在实施的过程中,处理器可以为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MPU(MicroprocessorUnit,微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器)或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协议自适应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装置500包括:
接收单元501,用于接收第二平台发送的注册请求;
注册单元502,用于响应于所述注册请求,利用至少两种版本的信令协议中的任一版本信令协议对所述第二平台进行注册;其中,所述至少两种版本的信令协议中存在要求对注册是否过期做校验的信令协议;
修改单元503,用于在利用第一版本的信令协议对所述第二平台进行注册成功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版本的信令协议的属性信息修改为不对注册是否过期做校验,以使所述第一平台能够利用注册成功时对应版本的所述信令协议与所述第二平台完成对接;其中,所述至少两种版本的信令协议为版本更新时间不同的同种类型的信令协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注册单元502,包括:
版本排序模块,用于按照版本更新时间对所述至少两种版本的信令协议进行排序,得到排序结果;
注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排序结果中每一版本的信令协议的优先级,分别使用对应的信令协议对所述第二平台进行注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注册模块,包括:
第一注册部件,用于利用所述排序结果中的第一信令协议对所述第二平台进行注册;
提示信息获取部件,用于在注册失败的情况下,获取失败的错误提示信息;
第二注册部件,用于在所述错误提示信息的类型与预设类型匹配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排序结果中除所述第一信令协议以外的每一版本的信令协议的优先级,分别使用对应的信令协议对所述第二平台进行注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修改单元503,包括:
版本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对所述第二平台进行首次注册成功时对应的信令协议版本;
修改模块,用于将所述信令协议版本对应的信令协议的属性信息修改为不对注册是否过期做校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种版本的信令协议中存在不同版本的信令协议对应不同的业务功能;对应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报错信息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平台已接入所述第一平台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平台和所述第二平台在交互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报错信息;
提示单元,用于在存在报错信息的情况下,发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所述第二平台对应版本的信令协议不支持所述报错信息中提示的业务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种版本的信令协议包括第二版本的信令协议和第三版本的信令协议,所述第二版本的版本更新时间晚于所述第三版本,所述装置还包括:
信令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平台已利用所述第二版本的信令协议与所述第二平台完成对接的情况下,确定在所述第一平台和所述第二平台交互的过程中是否存在第一信令;其中,所述第一信令的协议实现方式与所述第二版本的信令协议的实现方式不同;
参考处理单元,用于在存在所述第一信令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三版本的信令协议的协议实现方式对所述第一信令进行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媒体流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平台与所述第二平台为对接状态、且所述第一平台未确定所述第二平台的媒体流传输模式的情况下,采用至少一种媒体流传输模式获取所述第二平台的视频数据;
其中,所述媒体流传输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TCP server模式、TCP client模式、UDP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媒体流获取单元,包括:
排序模块,用于按照预设的优先级,对至少两种所述媒体流传输模式进行排序,得到排序结果;
媒体流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排序结果,依次采用一种所述媒体流传输模式与所述第二平台建立连接,直至获取到所述第二平台的视频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媒体流传输模式的优先级从高到底依次为TCP server模式、TCP client模式、UDP模式;
对应地,所述媒体流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TCP连接建立部件,用于采用TCP server模式与所述第二平台建立第一TCP连接;
第二TCP连接建立部件,用于在所述第一TCP连接建立失败的情况下,采用TCPclient模式与所述第二平台建立第二TCP连接;
UDP连接建立部件,用于在所述第二TCP连接建立失败的情况下,采用UDP模式与所述第二平台建立UDP连接,并通过所述UDP连接获取所述第二平台的视频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媒体流获取模块,还包括:
第一获取部件,用于在所述第一TCP连接建立成功的情况下,利用所述第一TCP连接获取所述第二平台的视频数据;或,
第二获取部件,用于在所述第二TCP连接建立成功的情况下,利用所述第二TCP连接获取所述第二平台的视频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TCP连接建立部件,包括:
第一TCP连接建立子部件,用于在所述第一平台上创建TCP server,以使所述第二平台能够通过所述TCP server与所述第一平台建立第一TCP连接;
所述第二TCP连接建立部件,包括:
第二TCP连接建立子部件,用于在所述第二平台在预设时长内未通过所述TCPserver与所述第一平台建立第一TCP连接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平台上创建TCP client,以使所述第一平台能够通过所述TCP client与所述第二平台建立第二TCP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UDP连接建立部件,包括:
UDP连接建立子部件,用于在所述第二TCP连接建立失败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平台上创建UDP协议服务,以使所述第一平台能够通过所述UDP协议服务与所述第二平台建立UDP连接;
视频获取部件,用于在所述UDP连接建立成功的情况下,通过所述UDP连接获取所述第二平台的视频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信令协议包括2016版本的GB28181协议和2011版本的GB28181协议。
以上装置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上述的协议自适应方法,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电子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这样,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对应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协议自适应平台,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协议自适应方法中的步骤。
对应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协议自适应方法中的步骤。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存储介质和平台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对于本申请存储介质和平台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协议自适应平台的一种硬件实体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协议自适应平台600的硬件实体包括:处理器601、通信接口602和存储器603,其中
处理器601通常控制协议自适应平台600的总体操作。
通信接口602可以使协议自适应平台600通过网络与其他平台或电子设备或服务器通信。
存储器603配置为存储由处理器601可执行的指令和应用,还可以缓存待处理器601以及协议自适应平台600中各模块待处理或已经处理的数据(例如,图像数据、音频数据、语音通信数据和视频通信数据),可以通过FLASH(闪存)或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访问存储器)实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方法实施例中所揭露的方法,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方法实施例。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产品实施例中所揭露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产品实施例。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方法或设备实施例中所揭露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方法实施例或设备实施例。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6)

1.一种协议自适应方法,应用于第一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二平台发送的注册请求;
响应于所述注册请求,利用至少两种版本的信令协议中的任一版本信令协议对所述第二平台进行注册;其中,所述至少两种版本的信令协议中存在要求对注册是否过期做校验的信令协议;
在利用第一版本的信令协议对所述第二平台进行注册成功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版本的信令协议的属性信息修改为不对注册是否过期做校验,以使所述第一平台能够利用注册成功时对应版本的所述信令协议与所述第二平台完成对接;
其中,所述至少两种版本的信令协议为版本更新时间不同的同种类型的信令协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至少两种版本的信令协议中的任一版本信令协议对所述第二平台进行注册,包括:
按照版本更新时间对所述至少两种版本的信令协议进行排序,得到排序结果;
根据所述排序结果中每一版本的信令协议的优先级,分别使用对应的信令协议对所述第二平台进行注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排序结果中每一版本的信令协议的优先级,分别使用对应的信令协议对所述第二平台进行注册,包括:
利用所述排序结果中的第一信令协议对所述第二平台进行注册;
在注册失败的情况下,获取失败的错误提示信息;
在所述错误提示信息的类型与预设类型匹配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排序结果中除所述第一信令协议以外的每一版本的信令协议的优先级,分别使用对应的信令协议对所述第二平台进行注册。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利用第一版本的信令协议对所述第二平台进行注册成功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版本的信令协议的属性信息修改为不对注册是否过期做校验,包括:
确定对所述第二平台进行首次注册成功时对应的信令协议版本;
将所述信令协议版本对应的信令协议的属性信息修改为不对注册是否过期做校验。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种版本的信令协议中存在不同版本的信令协议对应不同的业务功能;对应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平台已接入所述第一平台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平台和所述第二平台在交互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报错信息;
在存在报错信息的情况下,发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所述第二平台对应版本的信令协议不支持所述报错信息中提示的业务功能。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种版本的信令协议包括第二版本的信令协议和第三版本的信令协议,所述第二版本的版本更新时间晚于所述第三版本,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平台已利用所述第二版本的信令协议与所述第二平台完成对接的情况下,确定在所述第一平台和所述第二平台交互的过程中是否存在第一信令;其中,所述第一信令的协议实现方式与所述第二版本的信令协议的实现方式不同;
在存在所述第一信令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三版本的信令协议的协议实现方式对所述第一信令进行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平台与所述第二平台为对接状态、且所述第一平台未确定所述第二平台的媒体流传输模式的情况下,采用至少一种媒体流传输模式获取所述第二平台的视频数据;
其中,所述媒体流传输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TCP server模式、TCP client模式、UDP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至少一种媒体流传输模式获取所述第二平台的视频数据,包括:
按照预设的优先级,对至少两种所述媒体流传输模式进行排序,得到排序结果;
根据所述排序结果,依次采用一种所述媒体流传输模式与所述第二平台建立连接,直至获取到所述第二平台的视频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媒体流传输模式的优先级从高到低依次为TCP server模式、TCP client模式、UDP模式;
对应地,所述根据所述排序结果,依次采用一种所述媒体流传输模式与所述第二平台建立连接,直至获取到所述第二平台的视频数据,包括:
采用TCP server模式与所述第二平台建立第一TCP连接;
在所述第一TCP连接建立失败的情况下,采用TCP client模式与所述第二平台建立第二TCP连接;
在所述第二TCP连接建立失败的情况下,采用UDP模式与所述第二平台建立UDP连接,并通过所述UDP连接获取所述第二平台的视频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排序结果,依次采用一种所述媒体流传输模式与所述第二平台建立连接,直至获取到所述第二平台的视频数据,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TCP连接建立成功的情况下,利用所述第一TCP连接获取所述第二平台的视频数据;或,
在所述第二TCP连接建立成功的情况下,利用所述第二TCP连接获取所述第二平台的视频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TCP server模式与所述第二平台建立第一TCP连接,包括:在所述第一平台上创建TCP server,以使所述第二平台能够通过所述TCP server与所述第一平台建立第一TCP连接;
所述在所述第一TCP连接建立失败的情况下,采用TCP client模式与所述第二平台建立第二TCP连接,包括:在所述第二平台在预设时长内未通过所述TCP server与所述第一平台建立第一TCP连接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平台上创建TCP client,以使所述第一平台能够通过所述TCP client与所述第二平台建立第二TCP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二TCP连接建立失败的情况下,采用UDP模式与所述第二平台建立UDP连接,并通过所述UDP连接获取所述第二平台的视频数据,包括:
在所述第二TCP连接建立失败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平台上创建UDP协议服务,以使所述第一平台能够通过所述UDP协议服务与所述第二平台建立UDP连接;
在所述UDP连接建立成功的情况下,通过所述UDP连接获取所述第二平台的视频数据。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协议包括2016版本的GB28181协议和2011版本的GB28181协议。
14.一种协议自适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平台发送的注册请求;
注册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注册请求,利用至少两种版本的信令协议中的任一版本信令协议对所述第二平台进行注册;其中,所述至少两种版本的信令协议中存在要求对注册是否过期做校验的信令协议;
修改单元,用于在利用第一版本的信令协议对所述第二平台进行注册成功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版本的信令协议的属性信息修改为不对注册是否过期做校验,以使第一平台能够利用注册成功时对应版本的所述信令协议与所述第二平台完成对接;
其中,所述至少两种版本的信令协议为版本更新时间不同的同种类型的信令协议。
15.一种协议自适应平台,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CN202110863365.7A 2021-07-29 2021-07-29 协议自适应方法及装置、平台、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6304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63365.7A CN113630402B (zh) 2021-07-29 2021-07-29 协议自适应方法及装置、平台、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63365.7A CN113630402B (zh) 2021-07-29 2021-07-29 协议自适应方法及装置、平台、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30402A CN113630402A (zh) 2021-11-09
CN113630402B true CN113630402B (zh) 2023-04-18

Family

ID=78381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63365.7A Active CN113630402B (zh) 2021-07-29 2021-07-29 协议自适应方法及装置、平台、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3040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79679B (zh) * 2024-01-15 2024-04-19 海马云(天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信令交互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05185A (zh) * 2012-09-22 2018-12-14 谷歌有限责任公司 促进智能家庭设备与基于云的服务器间通信的多层认证方法
CN112261336A (zh) * 2020-09-25 2021-01-22 山东浪潮通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融合gb28181协议实现手机视频通信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96328B2 (en) * 2012-08-09 2017-03-14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Hierarchical criteria-based timeout protocols
CN109981522A (zh) * 2017-12-27 2019-07-05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 通信协议的兼容方法及装置
CN109858209A (zh) * 2018-12-14 2019-06-07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系统交互方法及异构系统
CN110022353B (zh) * 2019-02-28 2022-04-12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共享的方法和视联网系统
CN111404945A (zh) * 2020-03-19 2020-07-10 厦门铁博士电子有限公司 自适应通信协议的方法及称重传感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05185A (zh) * 2012-09-22 2018-12-14 谷歌有限责任公司 促进智能家庭设备与基于云的服务器间通信的多层认证方法
CN112261336A (zh) * 2020-09-25 2021-01-22 山东浪潮通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融合gb28181协议实现手机视频通信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30402A (zh) 2021-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96051B2 (en)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KR101680826B1 (ko) 멀티-스크린 상호작용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US20230040580A1 (en) Bindi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vice network configuration, and mobile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WO2018006658A1 (zh) Ims业务自动开通方法、装置、网元和存储介质
US11856065B2 (en) Data transmission for service integration between a virtual private cloud and an intranet
US2015031229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ushing multimedia resource and display terminal
US1063055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 networking of gateway device
TW201201617A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ulti-standby operation for a multi-SIM multi-standby communication device
JP6512725B2 (ja) ネットワークにノードを接続するための方法、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13630402B (zh) 协议自适应方法及装置、平台、存储介质
US20150195161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apable of preventing data erroneous 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and storage medium storing control program therefor
US20090006656A1 (en) Network apparatus
WO2021042612A1 (zh) 无线投屏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02877B (zh) 网关联动方法、网关、云服务器及用户终端
CN111147314A (zh) 交换机升级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559013A (zh) 一种视频会议服务系统及其灰度升级方法、装置
CN113806117B (zh) 双系统广播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115775A (zh) 信息的投屏方法、装置、终端设备、显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0764268B2 (en) Security controller (SC) rest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160323744A1 (en) Authentication and association method and system
US7805733B2 (en) Software implementation of hardware platform interface
WO2022111113A1 (zh) 频点切换方法、终端、基站和存储介质
CN115150482A (zh) 设备绑定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862135B (zh) 基于域名区块链的群组通信方法、区块链节点及介质
CN114125883A (zh) 智能设备的入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