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29646B - 一种接地线装置及电力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接地线装置及电力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29646B
CN113629646B CN202110929868.XA CN202110929868A CN113629646B CN 113629646 B CN113629646 B CN 113629646B CN 202110929868 A CN202110929868 A CN 202110929868A CN 113629646 B CN113629646 B CN 1136296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base
grounding
cross arm
rod
gr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2986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29646A (zh
Inventor
廖晓义
林育锦
徐书洋
郑文彬
王茂
桑滢雯
胡树
谢易达
黄润辉
郑奕彬
陈棉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Shant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Shant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Shant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2986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2964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296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296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296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296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7/00Overhead 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lines or cables
    • H02G7/22Arrangements of earthing wires suspended between mastheads

Landscapes

  • Suspension Of Electric Lines Or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接地线装置及电力设备,用于架空线路的接地,架空线路包括电杆和架设于电杆上的架空导线。该接地线装置包括横担、引线、接地棒和接地组件,横担与电杆连接,横担包括沿竖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横担和第二横担,第一横担上设有上触头底座,第二横担上设有下触头底座,引线的一端与架空导线连接,引线的另一端与上触头底座电性连接,接地棒的两端分别与上触头底座和下触头底座电性连接,接地组件的上端与下触头底座连接,接地组件的下端接地。在控制接地线分合的过程中,配电运维人员只需站在地面上,运用绝缘操作棒即可对接地棒进行装、拆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降低了操作安全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接地线装置及电力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地线装置及电力设备。
背景技术
电力设备,尤其是高压电力设备,必须具有接地线。电力设备中的接地线是为了在已停电的设备和线路上意外地出现电压时保证工作人员的重要工具。
现有技术中,安装接地线的方式主要是通过人工攀登杆塔,借助吊物绳传递接地线至特定位置,进而手动扭紧接地线夹来完成操作,在配电运维人员对线路进行检修时,也需要人工攀爬杆塔对接地线进行拆卸。
人工安装接地线时,安装人员需要攀爬至杆塔较高的位置,在对线路进行检修时,同样也需要操作人员攀爬杆塔对接地线进行拆卸,这样导致安装人员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甚至存在高空坠落的风险;另外,若安装人员技能不熟练,致使接地线安装接触不良,也会影响接地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地线装置及电力设备,用于减少接地线装置的拆装时间,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降低操作安全风险。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接地线装置,用于架空线路的接地,所述架空线路包括电杆和架设于所述电杆上的架空导线,所述接地线装置包括:
横担,所述横担与所述电杆连接,所述横担包括沿竖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横担和第二横担,所述第一横担上设有上触头底座,所述第二横担上设有下触头底座;
引线,所述引线的一端用于与所述架空导线连接,所述引线的另一端与所述上触头底座电性连接;
接地棒,所述接地棒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触头底座和所述下触头底座电性连接,且所述接地棒的至少一端能够与对应连接的所述上触头底座或所述下触头底座选择性地分离;
接地组件,所述接地组件的上端与所述下触头底座连接,所述接地组件的下端接地。
可选地,所述横担还包括引线担,所述引线担、所述第一横担及所述第二横担从上至下依次间隔排布,所述引线担上设置有引导机构,所述引导结构用于引导所述引线的走线。
可选地,所述接地组件包括导线和接地杆,所述导线的一端与所述下触头底座连接,所述导线的另一端与所述接地杆上端连接,所述接地杆的下端接地。
可选地,所述接地组件还包括接地箱,所述接地箱埋设于地里,所述接地箱与所述接地杆下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接地线装置还包括绝缘固定件,所述绝缘固定件用于使所述接地杆相对所述电杆固定。
可选地,所述接地棒的上端与所述上触头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接地棒的下端与所述下触头底座转动连接;或
所述接地棒的下端与所述下触头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接地棒的上端与所述上触头底座转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上触头底座或所述下触头底座上设置有卡接槽,所述接地棒能够卡接入所述卡接槽内。
可选地,所述接地棒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有三个,所述引线、所述上触头底座及所述下触头底座均与所述接地棒一一对应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横担及所述第二横担均为水平设置。
一种电力设备,包括以上任一方案所述的接地线装置,还包括电杆和架空导线,所述横担安装于所述电杆上并位于所述架空导线的下方,所述架空导线的一端与所述引线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接地线装置,通过在电杆上设置竖向间隔排布的第一横担和第二横担,在第一横担上设置上触头底座,第二横担上设置下触头底座,将引线的一端与架空导线连接,引线的另一端与上触头底座电性连接,接地棒的两端分别与上触头底座和下触头底座电性连接,且接地棒的至少一端能够与对应连接的上触头底座或下触头底座选择性地分离,接地组件的上端与下触头底座连接,接地组件的下端接地。在控制接地线分合的过程中,配电运维人员只需站立在地面上,通过运用绝缘操作棒即可对接地棒进行装、拆操作,有效减少了装、拆接地线的时间,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降低了操作安全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接地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上触头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接地棒与下触头底座的装配示意图。
图中:
1、横担;11、引线担;111、绝缘子;12、第一横担;121、上触头底座;13、第二横担;131、下触头底座;2、引线;3、接地棒;4、导线;5、接地杆;6、接地卡子;7、接地箱;8、绝缘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力设备,其可应用于电力系统中进行电力传输,并作为电力传输网的一部分,实现对家庭生活用电、商业用电及公共用电的电力供给。
电力设备包括电杆、架空导线及接地线装置,电杆竖直设置并用于支撑架空导线;架空导线架设在电杆的顶端,并相连于相邻两个电力设备的电杆之间;接电线装置用于实现架空导线的接线设置,以提高电力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电杆和架空导线的设置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此非本发明的重点,此处不再赘述。
接地线装置包括横担1、引线2、接地棒3和接地组件,其中,横担1与电杆连接,横担1包括沿竖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横担12和第二横担13,第一横担12上设有上触头底座121,第二横担13上设有下触头底座131;引线2的一端与架空导线连接,引线2的另一端与上触头底座121电性连接;接地棒3的两端分别与上触头底座121和下触头底座131电性连接,且接地棒3的至少一端能够与对应连接的上触头底座121或下触头底座131选择性地分离;接地组件的上端与下触头底座131连接,接地组件的下端接地。
本实施例提供的接地线装置,在进行使用前,安装人员可先将上触头底座121和下触头底座131分别安装于第一横担12和第二横担13上,将第一横担12和第二横担13连接固定到电杆上,接着,引线2一端与架空导线连接,引线2的另一端与上触头底座121电性连接;然后,将接地棒3的一端与上触头底座121连接,接地棒3的另一端与下触头底座131连接;最后,接地组件的上端与下触头底座131连接,接地组件的下端接地。在后续控制接地线分合的过程中,安装人员只需站立在地面上,通过运用绝缘操作棒即可对接地棒3进行装、拆操作,有效减少了装、拆接地线的时间,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降低了操作安全风险。
为提高引线2走线的稳定性,如图1所示,可选地,横担1还包括设置于架空导线和第一横担12之间的引线担11,引线担11与第一横担12沿竖向间隔设置,引线担11与电杆连接。引线担11上设置有引导结构,引导结构用于引导引线2的走线。通过设置引线担11,能够实现对引线2的引导作用,避免引线2较长时与接地线装置或者电杆产生缠绕,提高引线2的走线安全。
实施例中,优选地,引导结构为绝缘子111,具体地,绝缘子111为瓷质支柱式绝缘子,瓷质支柱式绝缘子能够支撑固定引线2,防止引线2的晃动。在其他实施例中,引导结构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比如孔结构,挂环结构等。
在本实施例中,引线2设置有三根,三个引线2分别连接三根架空导线。对应地,接地棒3、上触头底座121和下触头底座131与引线2均一一对应设置,且三个上触头底座121沿第一横担1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三个下触头底座131沿第二横担13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为避免三个引线2之间以及三个接地棒3之间产生干涉,优选地,引线担11、第一横担12和第二横担13均水平,由此使得引线担11、第一横担12和第二横担13在高度上平行且间隔设置。同一接地棒3对应的上触头底座121和下触头底座131在高度方向上正对设置,由此使得接地棒3在与上触头底座121和下触头底座131连接后,接地棒3能够保持竖直状态,避免对上触头底座121和下触头底座131的拉扯;同时,该种设置,也能够使得三个接地棒3可以采用相同的高度,即提高接地棒3的通用性。
可选地,引线担11与架空导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600mm-900mm,引线担11与第一横担12之间的垂直距离900mm-1100mm,第一横担12和第二横担13之间的垂直距离为800mm-1000mm。该种距离的设置,能够充分发挥引线担11对引线2的引导作用。
本实施例中,引线担11为一根,于其他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引线担11的数量。
在本实施例中,引线担11、第一横担12和第二横担13均由绝缘材料制成。引线担11、第一横担12和第二横担13分别与电杆连接,连接方式可以但不限定为卡箍连接、螺钉连接等。在其他实施例中,引线担11、第一横担12和第二横担13通过竖直设置的杆或板状结构连接呈一体后,再整体与电杆连接。
可选地,接地棒3的上端与上触头底座121可拆卸连接,且接地棒3的下端与下触头底座131可拆卸连接。如此设置,方便运用绝缘操作棒对接地棒3进行装拆。
进一步地,上触头底座121和下触头底座131上设置有卡接槽,接地棒3的两端能够分别卡接入对应卡接槽内。通过在上触头底座121和下触头底座131上设置卡接槽,使接地棒3的端部卡入卡接槽中实现接地棒3的拆装,仅需要将接地棒3推入卡接槽中即可,拆装操作简单快捷,方便操作人员站在地面上对接地棒3进行操作。
具体地,接地棒3的两端均设有拉环,上触头底座121上设有U型槽一,下触头底座131上设有U型槽二,U型槽一和U型槽二分别形成对应的卡接槽。U型槽一和U型槽二的开口槽宽均小于接地棒3的直径,在安装的过程中,将绝缘操作棒插入拉环内,操作人员施加给绝缘操作棒推力,将接地棒3的两端分别卡接入U型槽一和U型槽二内。
可选地,接地组件包括导线4和接地杆5,导线4的一端与下触头底座131连接,导线4的另一端与接地杆5的上端连接,接地杆5的下端接地。通过设置导线4,能够提高接地组件与下触头底座131的接地便利性,提高接地组件与下触头底座13的连接可靠性和稳定性;通过设置接地杆5,结构稳定性强,能够避免导线4过长导致的缠绕、打结或扯断等问题,提高接地安全性。
优选地,导线4和接地杆5均为一根,导线4依次与三个下触头底座131连接,以将三根相线汇合为一根,汇合后的导线4与接地杆5连接。
进一步地,接地杆5包括导电部和包覆在导电部外侧的绝缘部,导电部和绝缘部均沿高度方向延伸,且导电部的上端凸出绝缘部的上端并与导线4连接,导电部和绝缘部的下端均插入地底,且导电部的下端凸出绝缘部的下端并与土地直接接触。通过设置导电部和绝缘部,能够在实现接地的同时,避免接地杆5外部带电而引发的安全问题,提高接地线装置的使用安全性。导电部可以但不限定为导电电线或者导电金属杆,绝缘部优选为采用绝缘材料制成的空心套杆。
具体地,导线4的一端通过线夹与下触头底座131连接,导线4的另一端与接地杆5的上端通过接地卡子6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导线4为铜导线,铜导线的截面面积为35mm2,长度为10m。进一步地,接地组件还包括接地箱7,接地箱7与接地杆5的下端连接,接地箱7埋设于地里,通过将接地箱7与接地杆5的下端连接,接地箱7埋设于地里,能够保证接地电阻稳定,不易遭受外力破坏。接地箱7的具体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接地杆5优先竖直设置,为保证接地杆5的稳固性,可选地,接地线装置还包括绝缘固定件8,绝缘固定件8能够使接地杆5相对电杆固定。本实施例中,为实现接地杆5与接地箱7连接,接地杆5的一端需要埋入地下,采用绝缘固定件8将接地杆5与电杆相对固定,能够有效提高在使用过程中,接地杆5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地线装置,且本实施例提供的接地线装置的基本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仅部分结构存在差异。本实施例仅对与实施例一不同的结构进行描述。
本实施例中,接地棒3的上端与上触头底座121可拆卸连接,接地棒3的下端与下触头底座131转动连接,或者,接地棒3的下端与下触头底座131可拆卸连接,接地棒3的上端与上触头底座121转动连接。如此设置,方便运用绝缘操作棒对接地棒3进行装拆,其次,也可只对接地棒3可拆卸连接的一端进行拆卸处理,提高工作效率。
具体地,参见图2和图3,接地棒3的一端采用与实施例一中相同的连接方式。接地棒3的另一端设有通孔,下触头底座131上设有U型槽三(图中未示出),U型槽三两侧的槽壁上分别设有安装孔一和安装孔二,在对接地棒3的另一端进行安装时,先将转动轴插入接地棒3上的通孔内,其中,转动轴的两端设有螺纹,然后将转动轴的两端分别插入U型槽三两侧槽壁上的安装孔一和安装孔二中,接着,将两个螺帽分别安装到转动轴的螺纹上,以防止转动轴脱离安装孔。或者,接地棒3和转动轴可一体设置,转动轴的两端也可不设螺纹,减少工艺步骤,降低成本。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接地线装置,用于架空线路的接地,所述架空线路包括电杆和架设于所述电杆上的架空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线装置包括:
横担(1),所述横担(1)用于与所述电杆连接,所述横担(1)包括沿竖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横担(12)和第二横担(13),所述第一横担(12)上设有上触头底座(121),所述第二横担(13)上设有下触头底座(131);
引线(2),所述引线(2)的一端用于与所述架空导线连接,所述引线(2)的另一端与所述上触头底座(121)电性连接;
接地棒(3),所述接地棒(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触头底座(121)和所述下触头底座(131)电性连接,且所述接地棒(3)的至少一端能够与对应连接的所述上触头底座(121)或所述下触头底座(131)选择性地分离;
接地组件,所述接地组件的上端与所述下触头底座(131)连接,所述接地组件的下端接地;
所述接地组件包括导线(4)和接地杆(5),所述导线(4)的一端与所述下触头底座(131)连接,所述导线(4)的另一端与所述接地杆(5)上端连接,所述接地杆(5)的下端接地;
所述横担(1)还包括引线担(11),所述引线担(11)、所述第一横担(12)及所述第二横担(13)从上至下依次间隔排布,所述引线担(11)上设置有引导结构,所述引导结构用于引导所述引线(2)的走线;
所述接地棒(3)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有三个,所述引线(2)、所述上触头底座(121)及所述下触头底座(131)均与所述接地棒(3)一一对应设置,三个引线(2)分别用于与电杆上的三根架空导线电连接,同一所述接地棒(3)对应的所述上触头底座(121)和所述下触头底座(131)在高度方向上正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组件还包括接地箱(7),所述接地箱(7)埋设于地里,所述接地箱(7)与所述接地杆(5)下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线装置还包括绝缘固定件(8),所述绝缘固定件(8)用于使所述接地杆(5)相对所述电杆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接地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棒(3)的上端与所述上触头底座(121)可拆卸连接,所述接地棒(3)的下端与所述下触头底座(131)转动连接;或
所述接地棒(3)的下端与所述下触头底座(131)可拆卸连接,所述接地棒(3)的上端与所述上触头底座(121)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接地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触头底座(121)或所述下触头底座(131)上设置有卡接槽,所述接地棒(3)能够卡接入所述卡接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接地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担(12)及所述第二横担(13)均为水平设置。
7.一种电力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接地线装置,还包括电杆和架空导线,所述横担(1)安装于所述电杆上并位于所述架空导线的下方,所述架空导线的一端与所述引线(2)连接。
CN202110929868.XA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接地线装置及电力设备 Active CN1136296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29868.XA CN113629646B (zh)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接地线装置及电力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29868.XA CN113629646B (zh)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接地线装置及电力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29646A CN113629646A (zh) 2021-11-09
CN113629646B true CN113629646B (zh) 2023-06-23

Family

ID=78385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29868.XA Active CN113629646B (zh)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接地线装置及电力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29646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042864U (zh) * 2011-01-24 2011-11-16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半复合杆塔不平衡绝缘接地装置
CN202026065U (zh) * 2011-01-24 2011-11-02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半复合材料杆塔输电线路接地装置
CN106300104B (zh) * 2016-10-26 2018-09-18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应急电源车与低压架空导线的通用型连接装置及其应用
CN107905613B (zh) * 2017-12-01 2019-06-11 浙江科诺电力发展有限公司 Ftu单杆系统
CN211150812U (zh) * 2019-11-04 2020-07-31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新型接地线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29646A (zh) 2021-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23409Y (zh) 带电更换高压输电线路v型绝缘子串的工具
RU2524377C2 (ru) Поддержива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воздушной линии электропередачи и узел для размещения провода воздушной линии электропередачи
CN104967027A (zh) 一种令克绝缘隔板
CN113629646B (zh) 一种接地线装置及电力设备
CN109779373B (zh) 一种双回同杆并架输电线路中用于破口一回的电缆终端杆
US9685772B2 (en) Insulated power line framings
CN207518244U (zh) 一种220kV双回架空线路电缆开断杆
CN214255641U (zh) 一种横担结构
CN212516721U (zh) 一种提高安装速度的棒形支柱绝缘子
BG65527B1 (bg) Опора за въздушна електропроводна мрежа към горната част на стълб
AU2015249876B2 (en) Temporary transfer bus
CN105449612A (zh) 一种导线绝缘支撑板装置
CN208904398U (zh) 配网防雷接地装置
CN113643940A (zh) 一种支持热插的标准总线模块导轨结构
CN201312079Y (zh) 插板法带电更换500kv非典型直线塔中间悬垂绝缘子的卡具
CN205646449U (zh) 组合式环网柜接地机构
CN219959994U (zh) 便于变电站穿墙高压套管冷缩防护套管装置
CN212875235U (zh) 一种柱上变压器
JP2004080923A (ja) 送電用分岐鉄塔の分岐接続構造及びその工法
CN213125527U (zh) 一种绝缘子的防震机架
CN210350613U (zh) 一种用于操作电杆的导向支撑工具
CN116971658B (zh) 一种用于引接多根电缆上下杆塔的双回电缆终端杆塔
CN219874452U (zh) 一种起重设备防雷保护机构
CN114156673B (zh) 一种用于变电站维护的接地线拆装装置
CN212624972U (zh) 一种超高压合成绝缘子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