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23804B - 一种对室内进行换气除尘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对室内进行换气除尘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23804B
CN113623804B CN202111196422.7A CN202111196422A CN113623804B CN 113623804 B CN113623804 B CN 113623804B CN 202111196422 A CN202111196422 A CN 202111196422A CN 113623804 B CN113623804 B CN 1136238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inlet
indoor
ventilating
dedu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9642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23804A (zh
Inventor
李广惠
曲晓宁
王少华
陈雅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119642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2380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238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238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238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238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4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 F24F7/06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 F24F7/08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with separate ducts for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with provisions for reversal of the input and output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03Ventil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air clean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1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室内进行换气除尘的方法,通过新风换气过程能够将室内悬浮的灰尘颗粒杂质汇聚快速排出到室外,除尘换气效率高。其包括有进风装置,其包括多个进风单元,所述多个进风单元能在室内形成旋涡状气流;排风装置,其吸气口正对着旋涡气流中心位置。

Description

一种对室内进行换气除尘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风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对室内进行换气除尘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品质。尤其是对建筑物室内环境更为重视。因此,在房间室内安装新风系统已成趋势。新风系统是根据在密闭的室内一侧用专用设备向室内送新风,再从另一侧由专用设备向室外排出,在室内会形成“新风流动场”,从而满足室内新风换气的需要。其具体实施方案是:采用高风压、大流量风机、依靠机械强力由一侧向室内送风,由另一侧用专门设计的排风风机向室外排出的方式强迫在系统内形成新风流动场。
在室内环境中会悬浮一些尺寸微小的灰尘颗粒杂质,尤其是,在面积大且人员较多的室内,例如面积30平方米以上的厂房车间、练舞厅、会议室等室内房间。这些灰尘颗粒杂质悬浮空中,无法采用吸尘器设备进行处理。应对室内悬浮颗粒杂质,比较有效方式是,喷水雾来吸附颗粒降落,但是此方式不适合在房屋室内进行,因为潮湿带来很多不便。另一种方式就是通风换气。现有的新风系统可以通过新风循环将室内部分悬浮颗粒杂质排出,但是由于颗粒杂质是悬浮室内,新风系统需要运行时间,实现室内全部换气才可能达到除尘目的,这个过程除尘时间长且除尘效果有限。因此,市场急需一种适用于大面积室内房间进行换气除尘的新风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室内进行换气除尘的方法,通过新风换气过程能够将室内悬浮的灰尘颗粒杂质汇聚快速排出到室外,除尘换气效率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对室内进行换气除尘的方法,采用室内新风系统对室内进行换气除尘;
所述室内新风系统包括由进风装置和排风装置,所述进风装置包括多个进风单元,所述多个进风单元能在室内形成旋涡状气流;所述排风装置的吸气口正对着旋涡气流中心位置;
采用所述室内新风系统对室内进行换气除尘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启动进风装置,使多个进风单元的出风口同时往室内送新风,从进风单元出风口排出的气流在室内形成旋涡气流;
进风装置运行一段时间,旋涡气流携带室内灰尘颗粒杂质旋转;
(2)进风装置停止,旋涡气流的速度逐渐衰减,将灰尘颗粒杂质汇聚在排风装置的下方;
启动排风装置,排风装置的吸气口将汇聚灰尘颗粒杂质的空气吸入,最终排到室外;
(3)重复1、2步骤。
进一步的,在步骤1中,进风装置的运行时间为10-20min;在步骤2中,当进风装置停止1-3min后,排风装置启动;排风装置运行时间为5-10min。
进一步的,在步骤1中,进风单元的出风口的风速在0.6—1.6m/s范围内;在步骤2中,排风装置的吸气口的风速为2-5m/s。
进一步的,所述进风装置设在室内顶部,所述多个进风单元均匀分布在室内外周上,每个进风单元的出风口沿着该室内外周单向分布并与室内外周呈20°-40°夹角;
所述排风装置设在室内顶部并位于所述多个进风单元的中心位置。
进一步的,每个进风单元包括进风单元管和出风斜管,所述出风斜管的上端外壁通过连接板铰接在所述进风单元管的下端外壁上,所述进风单元管的下端通过软管连通所述出风斜管的上端,所述进风单元管与出风斜管之间设有角度调节器;所述进风单元管和出风斜管的夹角范围为120°至150°。
进一步的,所述排风装置包括在室内竖直分布的排风管道,所述排风管道的下端延伸至于室内高度2/3至3/4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进风单元的数量为6-12个,所述排风装置的吸气口横截面积是所述出风斜管横截面积的3-4倍;在所述进风装置的进风前端设置有过滤装置和换热装置。
本发明所述对室内进行换气除尘的方法工作原理如下:
启动进风装置,使多个进风单元的出风口同时往室内送新风,从进风单元出风口排出的气流在室内形成旋涡气流。旋涡气流带动空气中悬浮的灰尘颗粒杂质旋转。由于空气流速快压强小的特性,使漩涡气流外部的悬浮灰尘颗粒杂质也被吸入旋涡气流内,从而能将室内大量的悬浮的颗粒杂质被旋涡气流带动旋转;进风装置停止运行后,漩涡气流逐渐往中心衰减,从而将灰尘颗粒杂质聚集在旋涡中心处,最后通过开启排风装置,排风装置的吸气口产生的吸力将汇聚的灰尘颗粒杂质吸走排到室外。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所述对室内进行换气除尘的方法,通过分别控制进风装置和排风装置工作,保证漩涡气流汇集的灰尘颗粒杂质能够快速高效的被排风装置排出,大大提高了除尘换气效率;本发明在达到换气效果的同时,快速高效的除掉悬浮的灰尘颗粒杂质,从而提高室内环境质量;
2、通过角度调节器可以调节进风单元管和出风斜管的夹角范围,从而改变进风单元的出风角度,来形成不同程度的漩涡气流,满足不同面积的室内除尘换气,提高适用程度;
3、本发明安装位置在室内顶部,其室内新风系统不占据室内使用空间,值得在新风系统市场领域大量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室内新风系统的进风装置启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室内新风系统的排风装置启动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进风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所述排风装置工作状态平面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所述排风装置工作状态平面示意图;
图中:1、进风单元,2、排风装置,3、进风单元管,4、出风斜管,5、角度调节器,6、软管,7、排风管道,8、新风管道,9、新风引风机,10、排风管路,11、除尘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公开一种对室内进行换气除尘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室内新风系统对室内进行换气除尘。如图1-3所示,该室内新风系统主要包括进风装置和排风装置两部分。为了不占据室内使用空间,将进风装置和排风装置吊装在室内顶部。进风装置由多个进风单元1组成,多个进风单元均匀分布在室内外周上,此处室内外周是指在房间室内水平面上与室内墙壁内切的最大虚拟圆周。每个进风单元1包括进风单元管3、软管6、角度调节器5和出风斜管4,进风单元管3的上端固定在室内顶部,出风斜管4的上端外壁通过连接板铰接在进风单元管3的下端外壁上,进风单元管3的下端通过软管6连通出风斜管4的上端,软管6的设计方便出风斜管的改变角度。在水平面上,每个出风斜管的出风口沿着该室内外周单向分布并与自身在室内外周位置上的切线呈20°-40°夹角。
角度调节器5包括调节套筒和两根螺纹杆,两根螺纹杆的首端分别铰接在进风单元管3、出风斜管4的外壁上,两根螺纹杆的尾端分别设有相反的螺纹并对应螺纹连接在调节套筒的两端。通过旋转调节套筒,可以使角度调节器5整体伸缩,从而使进风单元管3和出风斜管4在位于同一个竖直面上的夹角在120°至150°范围内改变。通过角度调节器的作用,可以使所有进风单元的出风斜管出风口环形单向分布并斜向下。在室内墙壁安装有连通外界大气的新风管道,新风管道的末端通过支管并联所有进风单元管3,新风管道8内在靠近外界的位置安装新风引风机9。新风管道8内还设有过滤器和换热器,因为这属于新风系统中常规设备,在此不详细描述。通过新风引风机的作用,可使外界新风通过新风管道进入各个进风单元管内。
排风装置2包括排风管道7和排风管路10,排风管道7竖直向分布,其上端固定在室内顶部并处于多个进风单元1的中心位置。排风管道7的下端为吸气口并延伸至室内高度2/3至3/4位置。排风管路10横向分布,并将排风管路10以贯穿的方式安装在室内墙壁上,排风管路10的出风口连通外界大气,排风管10的进风口连通排风管道7的上端,在排风管路10内靠近外界的位置安装有除尘风机11,当除尘风机11开启时,排风装置2运行,从而在排风装置3的吸气口产生吸力。
本发明所述方法采用室内新风系统对室内进行换气除尘的工作原理如下:
启动进风装置,使多个进风单元的出风口同时往室内送新风,从进风单元出风口排出的气流在室内形成旋涡气流。旋涡气流带动空气中悬浮的灰尘颗粒杂质旋转。由于空气流速快压强会降低的特性,使漩涡气流外部的悬浮灰尘颗粒杂质也被吸入旋涡气流内,从而能将室内大量的悬浮的颗粒杂质被旋涡气流带动旋转;进风装置停止运行后,位于最外缘的风速先降低至于零,漩涡气流逐渐往旋涡中心衰减缩小最终消失,从而将灰尘颗粒杂质聚集在旋涡中心处,最后通过开启排风装置,排风装置的吸气口产生的吸力将汇聚的灰尘颗粒杂质吸走排到室外。
实施例1
下面将本发明应用在面积25平米、高3.5m的会议室为例,来阐述本发明具体工作过程。
为了适应于会议室的换气除尘,进风装置的进风单元数量为6个,在水平面上,每个出风斜管的出风口沿着该虚拟圆周单向分布并与自身在虚拟圆周位置上的切线呈30°夹角。通过角度调节器使进风单元管3和出风斜管4在竖直面上的夹角为130°,排风管道7的下端为吸气口并延伸至室内高度2m的位置。排风装置2的吸气口横截面积是出风斜管4横截面积的3倍,在本实施例中,排风装置2的吸气口横截面积为0.09平方米,出风斜管4横截面积为0.03平方米。
如图4所示,采用本发明所述对室内进行换气除尘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通过开启新风引风机,从而启动进风装置,使6个进风单元的出风口同时往室内送新风,控制进风单元的出风口的风速达到0.7m/s以上,从进风单元1出风口排出的气流在室内形成旋涡气流;进风装置运行10min,旋涡气流携带室内灰尘颗粒杂质旋转;
2、进风装置停止,旋涡气流的速度逐渐衰减,将灰尘颗粒杂质逐渐汇聚在排风装置2的下方;当进风装置停止1min后,通过开启除尘风机,从而启动排风装置2,控制排风装置2的吸气口的风速达到2m/s以上,运行时间为3min,排风装置2的吸气口将汇聚灰尘颗粒杂质的空气吸入,最终排到室外;
3、重复上述步骤1和步骤2。
在本新风系统运行前,会议室内的通过PM2.5检测仪检测到PM2.5值达到100,本新风系统运行一小时后,通过PM2.5检测仪检测到会议室PM2.5值降至30,通过本发明的新风换气过程能够将室内悬浮的灰尘颗粒杂质汇聚快速排出到室外,除尘换气效率高。
实施例2
下面将本发明应用在面积60平米、高4m的练舞厅为例,来阐述本发明具体工作过程。
为了适应于练舞厅的换气除尘,进风装置的进风单元数量为12个,在水平面上,每个出风斜管的出风口沿着该虚拟圆周单向分布并与自身在虚拟圆周位置上的切线呈20°夹角。通过角度调节器使进风单元管3和出风斜管4在竖直面上的夹角为120°,排风管道7的下端为吸气口并延伸至室内高度2.2m的位置。排风装置2的吸气口横截面积是出风斜管4横截面积的4倍,在本实施例中,排风装置2的吸气口横截面积为0.2平方米,出风斜管4横截面积为0.05平方米。
如图5所示,采用本发明所述对室内进行换气除尘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通过开启新风引风机,从而启动进风装置,使12个进风单元的出风口同时往室内送新风,控制进风单元的出风口的风速达到1.2m/s以上,从进风单元1出风口排出的气流在室内形成旋涡气流;进风装置运行16min,旋涡气流携带室内灰尘颗粒杂质旋转;
2、进风装置停止,旋涡气流的速度逐渐衰减,将灰尘颗粒杂质逐渐汇聚在排风装置2的下方;当进风装置停止2min后,通过开启除尘风机,从而启动排风装置2,控制排风装置2的吸气口的风速达到3m/s以上,排风装置2的吸气口将汇聚灰尘颗粒杂质的空气吸入,最终排到室外。
3、重复上述步骤1和步骤2。
在本新风系统运行前,练舞厅内的通过PM2.5检测仪检测到PM2.5值达到150,本新风系统运行一小时后,通过PM2.5检测仪检测到练舞厅PM2.5值降至40,通过本发明的新风换气过程能够将室内悬浮的灰尘颗粒杂质汇聚快速排出到室外,除尘换气效率高。

Claims (6)

1.一种对室内进行换气除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室内新风系统对室内进行换气除尘;
所述室内新风系统包括有 进风装置和排风装置(2),所述进风装置包括多个进风单元(1),
所述进风装置设在室内顶部,所述多个进风单元(1)均匀分布在室内外周上,每个进风单元的出风口沿着该室内外周单向分布并与室内外周呈20°-40°夹角;所述多个进风单元(1)能在室内形成旋涡状气流;
所述排风装置(2)设在室内顶部并位于所述多个进风单元(1)的中心位置;所述排风装置(2)的吸气口正对着旋涡气流中心位置;
采用所述室内新风系统对室内进行换气除尘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启动进风装置,使多个进风单元(1)的出风口同时往室内送新风,从进风单元(1)出风口排出的气流在室内形成旋涡气流;
进风装置运行一段时间,旋涡气流携带室内灰尘颗粒杂质旋转;
(2)进风装置停止,旋涡气流的速度逐渐衰减,将灰尘颗粒杂质汇聚在排风装置(2)的下方;
启动排风装置(2),排风装置(2)的吸气口将汇聚灰尘颗粒杂质的空气吸入,最终排到室外;
(3)重复1、2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室内进行换气除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进风装置的运行时间为10-20min;在步骤2中,当进风装置停止1-3min后,排风装置(2)启动;排风装置(2)运行时间为5-1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室内进行换气除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进风单元(1)的出风口的风速在0.6- 1.6m/s范围内;在步骤2中,排风装置(2)的吸气口的风速为2-5m/s。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室内进行换气除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进风单元(1)包括进风单元管(3)和出风斜管(4),所述出风斜管(4)的上端外壁通过连接板铰接在所述进风单元管(3)的下端外壁上,所述进风单元管(3)的下端通过软管(6)连通所述出风斜管(4)的上端,所述进风单元管(3)与出风斜管(4)之间设有角度调节器(5);所述进风单元管(3)和出风斜管(4)的夹角范围为120°至15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室内进行换气除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装置(2)包括在室内竖直分布的排风管道(7),所述排风管道(7)的下端延伸至于室内高度2/3至3/4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4-5任一项所述的对室内进行换气除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单元(1)的数量为6-12个,所述排风装置(2)的吸气口横截面积是所述出风斜管(4)横截面积的3-4倍;
在所述进风装置的进风前端设置有过滤装置和换热装置。
CN202111196422.7A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对室内进行换气除尘的方法 Active CN1136238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96422.7A CN113623804B (zh)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对室内进行换气除尘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96422.7A CN113623804B (zh)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对室内进行换气除尘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23804A CN113623804A (zh) 2021-11-09
CN113623804B true CN113623804B (zh) 2022-01-25

Family

ID=78391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96422.7A Active CN113623804B (zh)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对室内进行换气除尘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23804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16175T1 (de) * 1993-03-15 1995-06-14 Yushin Eng Kk Einrichtung zur Dekontamination der Umgebung durch die Reinigung und Desodorisierung von Luft.
CN202056979U (zh) * 2011-05-06 2011-11-30 湖州康普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换气机
CN112747439A (zh) * 2021-01-04 2021-05-04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空调器的空气清洁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JP3233927U (ja) * 2020-07-10 2021-09-09 林振信 渦巻き液体流空気清浄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254096U (zh) * 2011-09-08 2012-05-30 韩列 自动除尘的新风机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16175T1 (de) * 1993-03-15 1995-06-14 Yushin Eng Kk Einrichtung zur Dekontamination der Umgebung durch die Reinigung und Desodorisierung von Luft.
CN202056979U (zh) * 2011-05-06 2011-11-30 湖州康普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换气机
JP3233927U (ja) * 2020-07-10 2021-09-09 林振信 渦巻き液体流空気清浄機
CN112747439A (zh) * 2021-01-04 2021-05-04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空调器的空气清洁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23804A (zh) 2021-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14278U (zh) 置顶冷暖一体空调
CN106731273A (zh) 基于智能控制的焊接烟尘净化器
CN206145892U (zh) 一种室内空气净化设备
CN107192081A (zh) 一种新风换气装置和全自动智能换气设备
CN113623804B (zh) 一种对室内进行换气除尘的方法
CN208238170U (zh) 防虫防鼠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207674675U (zh) 具有进风和排风的风道及其使用该风道的新风系统
CN208536256U (zh) 一种单体式新风系统
CN207350748U (zh) 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通风管道
CN208998256U (zh) 一种具有自洁功能的基站用新风机系统
CN206739520U (zh) 户式新风系统
CN207455836U (zh) 一种净化机
CN206803416U (zh) 一种安装于窗户上的新风系统家用换气扇
CN212566121U (zh) 一种壁挂防霾全热新风除湿机
CN2578711Y (zh) 一种换气扇
CN212720135U (zh) 一种新风加湿系统
CN211119883U (zh) 一种具有新风系统的吸烟室
CN211695194U (zh) 一种加湿再热外置型新风机
CN209944571U (zh) 一种双管呼吸式移动式空调
CN209181188U (zh) 一种柜式双向流新风系统
CN110131830B (zh) 送风管道系统
CN208458189U (zh) 教学楼用垂直并联式新风系统
CN206786975U (zh) 一种壁挂式新风机
CN207365314U (zh) 一种新风换气装置和全自动智能换气设备
CN102087033B (zh) 循环用风灶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