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19589A - 驾驶行为信息的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驾驶行为信息的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19589A
CN113619589A CN202110833609.7A CN202110833609A CN113619589A CN 113619589 A CN113619589 A CN 113619589A CN 202110833609 A CN202110833609 A CN 202110833609A CN 113619589 A CN113619589 A CN 1136195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leration
direction angle
determining
driving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3360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19589B (zh
Inventor
杨志伟
孙恩泽
司胜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utomotive Innov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utomotive Innov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utomotive Innov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Automotive Innov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3360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1958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195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195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195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195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40/00Estimation or calculation of non-directly measurable driving parameters for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 unit, e.g. by using mathematical models
    • B60W40/08Estimation or calculation of non-directly measurable driving parameters for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 unit, e.g. by using mathematical models related to drivers or passengers
    • B60W40/09Driving style or behaviou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2520/00Input parameters relating to overall vehicle dynamics
    • B60W2520/06Direction of trav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2520/00Input parameters relating to overall vehicle dynamics
    • B60W2520/10Longitudinal speed
    • B60W2520/105Longitudinal accele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Navig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驾驶行为信息的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在预设时间段的每个子时间段,获取对象的第一行驶方向角、待转换加速度和第二行驶方向角,第一行驶方向角是通过第一设备获取的,待转换加速度和第二行驶方向角是通过第二设备获取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设置在对象上。之后根据第一行驶方向角和第二行驶方向角,确定每个子时间段的设备坐标系转换数据,并根据待转换加速度和设备坐标系转换数据,确定每个子时间段的目标加速度,然后根据每个子时间段的目标加速度,确定对象在预设时间段内的驾驶行为类型集合。本申请可以实时修正去除偏差,减少待转换加速度受地面倾斜度的影响,提高确定目标加速度的精确性。

Description

驾驶行为信息的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驾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驾驶行为信息的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分析驾驶行为对于优化驾驶员驾驶行为、提高驾驶安全性、应用基于使用量而定保费的保险业务(UBI,Usage-based insurance)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现有驾驶行为的分析方法包括基于车载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和车载自诊断系统(OBD,On Board Diagnostics)的分析方法、基于车辆上智能移动设备的三轴线性加速度传感器的分析方法以及基于移动智能设备的三轴线性加速度传感器、重力传感器和磁力传感器的分析方法。
在基于GPS和OBD的分析方法中,通过在车辆上安装车载GPS或OBD盒子,获取车辆的GPS轨迹数据或OBD接口数据,进而根据轨迹数据或接口数据检测出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加减速行为。该种方法不仅需要增加硬件成本,而且不能检测出除加减速行为之外的其他驾驶行为,例如转弯行为、并道行为等,并且轨迹数据或接口数据仅与车辆挂钩,无法与驾驶员关联。若根据智能移动设备的GPS分析驾驶行为,GPS轨迹数据对应的瞬时速度仅区别了步行和驾乘的场景,无法区别乘坐轨道交通的场景和驾驶车辆的场景。
在基于三轴线性加速度传感器的分析方法中,通过三轴线性加速度传感器获取车辆在行驶方向、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三个加速度,进而通过对三个加速度进行分析得到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加减速行为和转弯行为。但是,由于三轴线性加速度传感器获取的加速度存在噪声,三轴线性加速度传感器对应的坐标系与车辆的行驶坐标系存在不断变化的角度差,三轴线性加速度传感器获取的加速度值与车辆的实际加速度值不可避免的存在偏差。针对该偏差,现有技术提出了在车辆处于静止状态时,计算三轴线性加速度传感器对应的坐标系与车辆的行驶坐标系间的角度差,进而对行驶过程中三轴线性加速度传感器获取的加速度进行修正的修正方法。然而在实际行驶过程中,受地面倾斜度不断变化的影响,现有修正方法无法准确去除偏差。此外,在基于三轴线性加速度传感器的分析方法中,通过设定的门限值对加减速行为和转弯行为进行的分类判断,然而由于不同的车辆具体不同的加减速和转弯性能,基于同一门限值进行分类判断将会误提醒,且不被驾驶员接受。
基于三轴线性加速度传感器、重力传感器和磁力传感器的分析方法中,根据重力传感器和磁力传感器回传的数据建立旋转矩阵对三轴加速度进行修正,这种修正方法实际是将智能移动设备对应的坐标系旋转至地球坐标系,而没有考虑到车辆行驶方向对应的行驶坐标系。当车辆行驶在水平地面上时,该种修正方法仅可以解决智能移动设备对应的坐标系的翻滚问题,但是无法解决智能移动设备与车辆的前进方向不一致的问题。
并且,现有分析驾驶行为的方法中,主要是根据车主的危险驾驶次数对驾驶行为进行评分,并未考虑不同危险驾驶行为具有不同的危险程度,根据大量交通事故数据可知,急转弯的危险程度明显高于急加速和急减速。因此,现有驾驶行为评分方法的准确性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驾驶行为信息的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实时修正去除偏差,减少待转换加速度受地面倾斜度的影响,提高确定目标加速度的精确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驾驶行为信息的确定方法,包括:
在预设时间段的每个子时间段,获取对象的第一行驶方向角、待转换加速度和第二行驶方向角;第一行驶方向角是通过第一设备获取的,待转换加速度和第二行驶方向角是通过第二设备获取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设置在对象上;
根据第一行驶方向角和第二行驶方向角,确定每个子时间段的设备坐标系转换数据;
根据待转换加速度和设备坐标系转换数据,确定每个子时间段的目标加速度;
根据每个子时间段的目标加速度,确定对象在预设时间段内的驾驶行为类型集合;驾驶行为类型集合中的驾驶行为类型和子时间段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获取对象的第一行驶方向角、待转换加速度和第二行驶方向角之前,还包括:
获取对象在预设行驶距离内的目标速度和目标速度对应的持续时间;预设行驶距离的起始点为对象的起步点;
基于目标速度和目标速度对应的持续时间,确定对象的类型信息。
进一步地,根据每个子时间段的目标加速度,确定对象在预设时间段内的驾驶行为类型集合,包括:
根据每个子时间段的目标加速度,确定参考加速度;
基于每个子时间段的参考加速度,确定每个子时间段对应的驾驶行为类型;
对每个子时间段对应的驾驶行为类型进行整合,得到预设时间段内的驾驶行为类型集合。
进一步地,每个子时间段包括多个预设时刻;
获取对象在多个预设时刻的第一行驶方向角、待转换加速度和第二行驶方向角,包括:
获取对象的第一待处理方向角集合、待处理加速度集合和第二待处理行驶方向角集合;
根据第一待处理行驶方向角集合和待处理加速度集合,从多个预设时刻中确定每个子时间段对应的目标时刻;
从第一待处理行驶方向角集合中,确定目标时刻对应的第一待处理行驶方向角为第一行驶方向角;
从待转换加速度集合中,确定目标时刻对应的待处理加速度为待转换加速度;
从第二待处理行驶方向角集合中,确定目标时刻对应的第二待处理行驶方向角为第二行驶方向角。
进一步地,根据第一待处理行驶方向角集合和待处理加速度集合,从多个时刻中确定每个子时间段对应的目标时刻,包括:
根据每个预设时刻时对象的行驶方向角,确定峰值行驶方向角集合;每个峰值行驶方向角对应的预设时刻为参考时刻,每个峰值行驶方向角携带有时间标识;
根据每个参考时刻对应的待处理加速度,确定每个参考时刻对应的合加速度;
按照时间标识对应的时间顺序,将时间标识对应的合加速度与预设合加速度阈值进行逐个对比;
若存在目标参考时刻对应的合加速度大于预设合加速度阈值,从位于目标参考时刻之后的参考时刻对应的合加速度中确定出最大合加速度;
确定最大合加速度对应的参考时刻为目标时刻。
进一步地,驾驶行为类型包括急加速行为、急减速行为和变道行为;
确定对象的驾驶行为类型集合之后,还包括:
从驾驶行为类型集合中确定急加速行为对应的第一次数信息、急减速行为对应的第二次数信息和变道行为对应的第三次数信息;
根据第一次数信息、第二次数信息和第三次数信息,确定对象在预设行驶距离内的危险驾驶行为次数信息。
进一步地,确定对象在预设时间段内的驾驶行为类型集合之后,还包括:
基于预设评分规则和危险驾驶行为次数信息,确定预设时间段对应的评估信息。
进一步地,当第一设备为车载全球导航定位设备,获取对象的第一行驶方向角包括:
通过车载全球导航定位设备获取对象的第一行驶方向角。
进一步地,当第二设备为智能移动设备,智能移动设备包括三轴线性加速度传感器和方向传感器,获取对象的待转换加速度和第二行驶方向角,包括:
通过三轴线性加速度获取对象的待转换加速度;
通过方向传感器获取对象的第二行驶方向角。
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驾驶行为信息的确定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预设时间段的每个子时间段,获取对象的第一行驶方向角、待转换加速度和第二行驶方向角;第一行驶方向角是通过第一设备获取的,待转换加速度和第二行驶方向角是通过第二设备获取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设置在对象上;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行驶方向角和第二行驶方向角,确定每个子时间段的设备坐标系转换数据;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待转换加速度和设备坐标系转换数据,确定每个子时间段的目标加速度;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每个子时间段的目标加速度,确定对象在预设时间段内的驾驶行为类型集合;驾驶行为类型集合中的驾驶行为类型和子时间段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该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获取对象的第一行驶方向角、待转换加速度和第二行驶方向角之前,获取对象在预设行驶距离内的目标速度和目标速度对应的持续时间;预设行驶距离的起始点为对象的起步点;
基于目标速度和目标速度对应的持续时间,确定对象的类型信息。
进一步地,第三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目标加速度,确定参考加速度;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基于参考加速度,确定每个子时间段对应的驾驶行为类型;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对每个子时间段对应的驾驶行为类型进行整合,得到预设时间段内的驾驶行为类型集合。
进一步地,每个子时间段包括多个预设时刻;
第一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对象的第一待处理方向角集合、待处理加速度集合和第二待处理行驶方向角集合;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一待处理行驶方向角集合和待处理加速度集合,从多个预设时刻中确定每个子时间段对应的目标时刻;
第五确定单元,用于从第一待处理行驶方向角集合中,确定目标时刻对应的第一待处理行驶方向角为第一行驶方向角;
第六确定单元,用于从待转换加速度集合中,确定目标时刻对应的待处理加速度为待转换加速度;
第七确定单元,用于从第二待处理行驶方向角集合中,确定目标时刻对应的第二待处理行驶方向角为第二行驶方向角。
进一步地,第四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每个预设时刻时对象的行驶方向角,确定峰值行驶方向角集合;每个峰值行驶方向角对应的预设时刻为参考时刻,每个峰值行驶方向角携带有时间标识;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每个参考时刻对应的待转换加速度,确定每个参考时刻对应的合加速度;
第三确定子单元,用于按照时间标识对应的时间顺序,将时间标识对应的合加速度与预设合加速度阈值进行逐个对比;
第四确定子单元,用于若存在目标参考时刻对应的合加速度大于预设合加速度阈值,从位于目标参考时刻之后的参考时刻中确定最大合加速度;
第五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最大合加速度对应的参考时刻为目标时刻。
进一步地,驾驶行为类型包括急加速行为、急减速行为和变道行为;
该装置还包括: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从驾驶行为类型集合中确定急加速行为对应的第一次数信息、急减速行为对应的第二次数信息和变道行为对应的第三次数信息;
第五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次数信息、第二次数信息和第三次数信息,确定对象在预设行驶距离内的危险驾驶行为次数信息。
上述装置还包括:
第六确定模块,用于在确定对象在预设时间段内的驾驶行为类型集合之后,基于预设评分规则和危险驾驶行为次数信息,确定预设时间段对应的评估信息。
进一步地,当第一设备为车载全球导航定位设备,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通过车载全球导航定位设备获取对象的第一行驶方向角。
进一步地,当第二设备为智能移动设备,智能移动设备包括三轴线性加速度传感器和方向传感器,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通过三轴线性加速度获取对象的待转换加速度;通过方向传感器获取对象的第二行驶方向角。
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驾驶行为信息的确定方法。
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驾驶行为信息的确定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驾驶行为信息的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在预设时间段的每个子时间段,获取对象的第一行驶方向角、待转换加速度和第二行驶方向角,其中,第一行驶方向角是通过第一设备获取的,待转换加速度和第二行驶方向角是通过第二设备获取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设置在对象上。之后根据第一行驶方向角和第二行驶方向角,确定每个子时间段的设备坐标系转换数据,并根据待转换加速度和设备坐标系转换数据,确定每个子时间段的目标加速度,然后根据每个子时间段的目标加速度,确定对象在预设时间段内的驾驶行为类型集合,其中,驾驶行为类型集合中的驾驶行为类型和子时间段一一对应。基于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实时修正去除偏差,减少待转换加速度受地面倾斜度的影响,提高确定目标加速度的精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应用环境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驾驶行为信息的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对象的类型信息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获取对象的第一行驶方向角、待转换加速度和第二行驶方向角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目标时刻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待处理方向角的变化曲线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驾驶行为信息的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此处所称的“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申请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的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而且,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为”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请参阅图1,其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应用环境的示意图,包括:汽车100,该汽车100上可以安装有全球导航定位设备101、智能移动设备103和车载服务器105。其中,智能移动设备103上可以安装三轴线性加速度传感器和方向传感器。车载服务器105可以在预设时间段的每个子时间段,通过全球导航定位设备101获取汽车100的第一行驶方向角,通过智能移动设备103获取汽车101的待转换加速度和第二行驶方向角,之后可以根据第一行驶方向角和第二行驶方向角,确定每个子时间段的设备坐标系转换数据,再根据待转换加速度和设备坐标系转换数据,确定每个子时间段的目标加速度,服务器可以根据每个子时间段的目标加速度,确定对象在预设时间段内的驾驶行为类型集合,其中,驾驶行为类型集合中的驾驶行为类型和子时间段一一对应。
在该应用场景中,服务器通过在每个子时间段内将三轴线性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待转换加速度转换至车辆的行驶坐标系中,可以实时修正去除偏差,减少待转换加速度受地面倾斜度的影响,提高确定目标加速度的精确性。
下面介绍本申请一种驾驶行为信息的确定方法的具体实施例,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驾驶行为信息的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说明书提供了如实施例或流程图所示的方法操作步骤,但基于常规或者无创造性的劳动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操作步骤。实施例中列举的步骤顺序仅仅为众多执行顺序中的一种方式,不代表唯一的执行顺序,在实际执行时,可以按照实施例或者附图所示的方法顺序执行或者并行执行(例如并行处理器或者多线程处理的环境)。具体的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S201:在预设时间段的每个子时间段,获取对象的第一行驶方向角、待转换加速度和第二行驶方向角;第一行驶方向角是通过第一设备获取的,待转换加速度和第二行驶方向角是通过第二设备获取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设置在对象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象上可以安装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其中,第一设备可以是全球导航定位设备(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例如,可以在对象的顶部、尾部、侧面安装GPS。第二设备可以是智能移动设备,可以在对象的内部安装智能移动设备,具体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智能穿戴设备,该智能移动设备可以包括三轴线性加速度传感器和方向传感器,还可以包括旋转矢量传感器等用于感知车辆自身行驶数据和行驶环境数据的其他传感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对象为汽车时,可以在车辆前后保险杠、后备箱内、扶手箱内、副驾座下、副手位置杂物箱或者车门杂物箱内安装GPS。可以在车辆仪表盘上安装固定支架,进而将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安装在固定支架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GPS、三轴线性加速度传感器和方向传感器可以设置为每隔一段时间采集一次对象的第一行驶方向角、待转换加速度和第二行驶方向角。例如,GPS、三轴线性加速度传感器和方向传感器可以设置为每隔20ms采集一次对象的第一待处理行驶方向角、待处理加速度和第二待处理行驶方向角。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获取对象的第一行驶方向角、待转换加速度和第二行驶方向角之前,服务器还可以确定对象的类型信息。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对象的类型信息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步骤如下:
S301:获取对象在预设行驶距离内的目标速度和目标速度对应的持续时间;预设行驶距离的起始点为对象的起步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预先设定一个行驶距离,获取对象自起步点起在该行驶距离内的目标速度和目标速度对应的持续时间。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预先设定行驶距离为500m,服务器获取对象自起步点起500m米内的最大瞬时速度,将其确定为目标速度,并确定最大瞬时速度对应的持续时间。
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获取对象在预设行驶距内的行驶轨迹,进而根据对象在预设行驶距离的行驶轨迹确定对象的预测行驶轨迹。
S303:基于目标速度和目标速度对应的持续时间,确定对象的类型信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服务器可以根据目标速度、目标速度对应的持续时间构建类型信息确定模型,例如可以构建贝叶斯概率模型,进而采用概率软判断的方法确定对象的类型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构建类型信息确定模型,结合GPS采集的车辆在预设行驶距离内的瞬时速度及其持续时间,不仅可以区别步行场景和驾驶车辆的场景,还可以区别乘坐轨道交通工具场景和驾驶车辆的场景,提高场景确定精确性,避免场景误判。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服务器可以基于对象的目标速度和目标速度对应的持续时间,结合汽车、轨道交通工具分别对应的映射表,确定对象的类型信息,即确定对象是汽车,还是轨道交通工具,以免在对象为轨道交通工具时误判为研究的是汽车的驾驶行为。
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仅在判断出对象的类型信息为汽车,即场景为驾驶汽车时,才启动获取对象的第一行驶方向角、待转换加速度和第二行驶方向角等行驶数据的采样分析。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确定对象的类型信息之后,可以启动获取对象的第一行驶方向角、待转换加速度和第二行驶方向角等行驶数据的采样分析。服务器可以在预设时间段的每个子时间段,获取对象的第一行驶方向角、待转换加速度和第二行驶方向角。
根据统计发现,驾驶行为的变化时间一般在1-3s,因此,服务器可以每隔2s获取一次对象的第一待处理行驶方向角集合、待处理加速度集合和第二待处理行驶方向角集合,即子时间段可以是2s,进而从第一待处理行驶方向角集合确定第一行驶方向角,从待处理加速度集合中确定待转换加速度以及从第二待处理行驶方向角集合中确定第二行驶方向角。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第一设备为GPS时,服务器可以通过GPS获取对象的第一行驶方向角,当对象为汽车时,可以获取汽车在GPS对应的地理坐标系中的行驶方向角gpsi。当第二设备为智能移动设备时,服务器可以通过智能移动设备上的三轴线性加速度传感器获取对象的待转换加速度,其中,待转换加速度可以包括第一待转换子加速度、第二待转换子加速度和第三待转换子加速度,该第一待转换子加速度、第二待转换子加速度和第三待转换子加速度分别是在智能移动设备对应的坐标系中的第一方向轴、第二方向轴和第三方向轴上的加速度,第一方向轴、第二方向轴和第三方向轴两两垂直。例如第一方向轴可以是X轴,第二方向轴可以是Y轴,第三方向轴可以是Z轴。服务器还可以通过智能移动设备上的方向传感器获取对象的第二行驶方向角,其中,第二行驶方向角可以包括第一子行驶方向角、第二子行驶方向角和第三子行驶方向角,即智能移动设备对应的坐标系中Y轴相对磁北极夹角Azimuth,可以表示为oa,智能移动设备对应的坐标系中X轴相对地理坐标系旋转的角度Pitch,可以表示为op,智能移动设备对应的坐标系中Y轴相对地理坐标系旋转的角度Roll),可以表示为or。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获取对象的第一行驶方向角、待转换加速度和第二行驶方向角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S401:获取对象在多个预设时刻的第一待处理方向角集合、待处理加速度集合和第二待处理行驶方向角集合。
本申请实施例中,每个子时间段可以包括多个预设时刻。基于上文中的举例,GPS、三轴线性加速度传感器和方向传感器每隔20ms采集一次对象的第一待处理行驶方向角、待处理加速度和第二待处理行驶方向角。服务器每2S即可获取100个第一待处理行驶方向角、待处理加速度和第二待处理行驶方向角,得到对象的第一待处理方向角集合、待处理加速度集合和第二待处理行驶方向角集合。例如,GPS、三轴线性加速度传感器和方向传感器在0ms时刻采集一次对象的第一待处理行驶方向角gps1、待处理加速度(ax1,ay1,az1)和第二待处理行驶方向角oa1,op1,or1......在20i ms时刻采集一次对象的第一待处理行驶方向角gpsi、待处理加速度(axi,ayi,azi)和第二待处理行驶方向角oai,opi,ori......在20j ms时刻采集一次对象的第一待处理行驶方向角gpsj、待处理加速度(axj,ayj,azj)和第二待处理行驶方向角oaj,opj,orj......在20n ms时刻采集一次对象的第一待处理行驶方向角gpsn、待处理加速度(axn,ayn,azn)和第二待处理行驶方向角oan,opn,orn
S403:根据第一待处理行驶方向角集合和待处理加速度集合,从多个预设时刻中确定每个子时间段对应的目标时刻。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目标时刻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服务器可以基于图5所示的方法步骤确定目标时刻,具体步骤如下:
S501:根据每个预设时刻时对象的行驶方向角,确定峰值行驶方向角集合;每个峰值行驶方向角对应的预设时刻为参考时刻,每个峰值行驶方向角携带有时间标识。
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上文中举的例子,对确定每个子时间段的目标时刻进行说明。在服务器获取对象的第一待处理方向角集合、待处理加速度集合和第二待处理行驶方向角集合之后,可以确定第一待处理方向角集合中的第一待处理方向角的变化曲线。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待处理方向角的变化曲线图,进而服务器可以从变化曲线中确定峰值行驶方向角集合,图6中圆圈圈定的第一行驶方向角即为峰值行驶方向角。该峰值行驶方向角集合中每个峰值行驶方向角携带有时间标识,该时间标识为GPS采集对象的第一待处理行驶方向角的时刻,也即是峰值行驶方向角对应的参考时刻。
S503:根据每个参考时刻对应的待处理加速度,确定每个参考时刻对应的合加速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GPS、三轴线性加速度传感器和方向传感器是在同一时刻采集对象的第一待处理行驶方向角、待处理加速度和第二待处理行驶方向角,即一个峰值行驶方向角对应一个待处理加速度,还对应一个第二行驶方向角,且三者的时间标识是一致的。待处理加速度可以包括第一待处理子加速度axi、第二待处理子加速度ayi和第三待处理子加速度azi,服务器可以根据每个参考时刻对应的待处理加速度,确定每个参考时刻对应的合加速度。具体可以根据如下公式确定每个参考时刻对应的合加速度:
Figure BDA0003175800610000141
S505:按照时间标识对应的时间顺序,将时间标识对应的合加速度与预设合加速度阈值进行逐个对比。
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按照每个峰值行驶方向角对应的参考时刻的先后顺序,将对应的合加速度阈预设合加速度阈值进行逐个对比。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预设合加速度阈值可以设置为0.2。
S507:若存在目标参考时刻对应的合加速度大于预设合加速度阈值,从位于目标参考时刻之后的参考时刻对应的合加速度中确定出最大合加速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若存在目标参考时刻对应的合加速度大于预设合加速度阈值,服务器可以从位于目标参考时刻之后的参考时刻对应的合加速度中确定出最大合加速度。假设,服务器确定的峰值行驶方向角为gps1、gps5、gps12...gpsi...gpsn,若gps1对应的合加速度大于0.2,可以将gps5对应的参考时刻确定为目标参考时刻,并从gps12之后的参考时刻对应的合加速度中确定出最大合加速度。例如,最大合加速度可以为gpsi对应的参考时刻的合加速度。
S509:确定最大合加速度对应的参考时刻为目标时刻。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最大合加速度对应的参考时刻确定为目标时刻,即子时间段内的门限时刻,认为在该子时间段内仅发生一次事件,也即是生成一次驾驶行为。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服务器获取对象的第一待处理方向角集合、待处理加速度集合和第二待处理行驶方向角集合之后,可以确定待处理加速度集合中每个待处理加速度对应的合加速度,进而确定待处理加速度的变化曲线,进而从变化曲线中确定峰值待处理加速度,再按照时间标识对应的时间顺序,将时间标识对应的合加速度与预设合加速度阈值进行逐个对比,若存在目标参考时刻对应的合加速度大于预设合加速度阈值,从位于目标参考时刻之后的参考时刻对应的合加速度中确定出最大合加速度,确定最大合加速度对应的参考时刻为目标时刻。其具体实施方式与上文中描述的步骤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使用合加速度作为事件判断的依据,利用合加速对高频不敏感的特性可以提高事件判断准确性,并且通过在目标参考时刻之后的参考时刻中确定出最大合加速度作为事件发生时刻,可以消除高频抖动带来的多次误判。
S405:从第一待处理行驶方向角集合中,确定目标时刻对应的第一待处理行驶方向角为第一行驶方向角。
S407:从待转换加速度集合中,确定目标时刻对应的待处理加速度为待转换加速度。
S409:从第二待处理行驶方向角集合中,确定目标时刻对应的第二待处理行驶方向角为第二行驶方向角。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预设时间段的每个子时间段,获取对象的第一行驶方向角、待转换加速度和第二行驶方向角,仅对子时间段内目标时刻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避免因数据截取不当造成同一段数据被分为两段数据进行分析,造成同一驾驶行为被误判为两次驾驶行为。
S203:根据第一行驶方向角和第二行驶方向角,确定每个子时间段的设备坐标系转换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根据第一行驶方向角和第二行驶方向角,确定每个子时间段的设备坐标系转换数据,即确定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间的转换数据,也即是确定智能移动设备对应的坐标系与GPS对应的地理坐标系间的转换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如下公式确定设备坐标系转换数据:
Figure BDA0003175800610000161
Figure BDA0003175800610000162
Figure BDA0003175800610000163
Figure BDA0003175800610000164
其中,gps(n-1)*N+i表示第一行驶方向角,oa(n-1)*N+i表示智能移动设备对应的坐标系中Y轴相对磁北极夹角,op(n-1)*N+i表示智能移动设备对应的坐标系中X轴相对地理坐标系旋转的角度,or(n-1)*N+i表示智能移动设备对应的坐标系中Y轴相对地理坐标系旋转的角度,N表示服务器每次处理子时间段内数据的长度,n为每个子时间段的第一待处理行驶方向角的数量或第二待处理行驶方向角的数量。
S205:根据待转换加速度和设备坐标系转换数据,确定每个子时间段的目标加速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基于设备坐标系转换数据,先将每个子时间段内的待转换加速度转换至地理坐标系中,进而可以将地理坐标系下的待转换加速度转换至车辆的行驶坐标系中,得到每个子时间段内在智能移动设备对应的坐标系中的待转换加速度在车辆的行驶坐标系中对应的目标加速度,目标加速度可以包括第一待转换子加速度对应的第一目标子加速度、第二待转换子加速度对应的第二目标子加速度以及第三待转换子加速度对应的第三目标子加速度。具体可以采用如下公式确定每个子时间段的目标加速度:
Figure BDA0003175800610000165
Figure BDA0003175800610000166
azi'=(azi-g*cosβ)+g-ayi*sinα-axi*sinθ
axi表示第一待转换子加速度,ayi表示第二待转换子加速度,azi表示第三待转换子加速度,axi’表示第一目标子加速度,ayi’表示第二目标子加速度,azi’表示第三目标子加速度。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每个子时间段内将三轴线性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待转换加速度转换至车辆的行驶坐标系中,可以实时修正去除偏差,减少待转换加速度受地面倾斜度的影响,提高确定目标加速度的精确性。
S207:根据每个子时间段的目标加速度,确定对象在预设时间段内的驾驶行为类型集合;驾驶行为类型集合中的驾驶行为类型和子时间段一一对应。
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根据每个子时间段的目标加速度,确定参考加速度,进而基于每个子时间段的参考加速度,确定每个子时间段对应的驾驶行为类型,之后对每个子时间段对应的驾驶行为类型进行整合,得到预设时间段内的驾驶行为类型集合。
本申请实施例中,驾驶行为类型可以包括急加速行为、急减速行为和变道行为,还可以包括良好驾驶行为和事故。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服务器可以确定第一目标子加速度、第二目标子加速度、第三目标子加速度减去重力加速度g中的最大值,将其作为参考加速度。具体可以采用如下公式确定参考加速度:
max_a=max(max(|axi'|,|ayi'|),|azi'|-g)
若最大值为axi’,且axi’为负值,可以确定对象在该子时间段内的驾驶行为类型为左变道行为,也即是左转弯行为;若最大值为axi’,axi’为正值,且对应的合加速度大于0.3,可以确定对象在该子时间段内的驾驶行为类型为右变道行为,也即是右转弯行为。
若最大值为ayi’,且ayi’为负值,可以确定对象在该子时间段内的驾驶行为类型为急加速行为;若最大值为ayi’,ayi’为正值,且对应的合加速度大于0.4,可以确定对象在该子时间段内的驾驶行为类型为急减速行为。
若最大值为azi’-g,可以确定对象在该子时间段内的驾驶行为类型为事故,即车辆发生失重或超重等特殊情况。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服务器可以先确定预设时间段内的前一部分子时间段中急加速行为、急减速行为和变道行为分别对应的平均值,将其作为参考加速度来确定后一部分子时间段中对象的驾驶行为类型。其中,前一部分子时间段中急加速行为、急减速行为和变道行为可以采用最大值的方法进行确定。具体可以采用如下公式确定参考加速度:
Figure BDA0003175800610000181
Figure BDA0003175800610000182
Figure BDA0003175800610000183
其中,ac_top表示急加速行为对应的第一参考子加速度,br_top表示急减速行为对应的第二参考子加速度,sw_top表示变道行为对应的第三参考子加速度。
若在后一部分子时间段中,第一目标子加速度大于第一参考子加速度ac_top,可以确定对象在该子时间段内的驾驶行为类型为急加速行为,第二目标子加速度大于第二参考子加速度br_top,可以确定对象在该子时间段内的驾驶行为类型为急减速行为,第三目标子加速度大于第三参考子加速度sw_top,可以确定对象在该子时间段内的驾驶行为类型为变道行为。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服务器可以在上文实施方式中确定第ac_top、br_top和sw_top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如下公式确定参考加速度:
Figure BDA0003175800610000184
Figure BDA0003175800610000185
Figure BDA0003175800610000186
其中,ac_thre表示急加速行为对应的第一参考子加速度,br_thre表示急减速行为对应的第二参考子加速度,sw_thre表示变道行为对应的第三参考子加速度。
若在后一部分子时间段中,第一目标子加速度大于第一参考子加速度ac_thre,可以确定对象在该子时间段内的驾驶行为类型为急加速行为,第二目标子加速度大于第二参考子加速度br_thre,可以确定对象在该子时间段内的驾驶行为类型为急减速行为,第三目标子加速度大于第三参考子加速度sw_thre,可以确定对象在该子时间段内的驾驶行为类型为变道行为。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在每个子时间段内适应性地调整判断对象驾驶行为类型的参考加速度,即判决门限值,可以减少误提醒,提高驾驶行为类型的判断准确性,使得驾驶员可以欣然接受。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确定对象的驾驶行为类型集合之后,服务器可以从驾驶行为类型集合中确定预设时间段内急加速行为对应的第一次数信息、急减速行为对应的第二次数信息和变道行为对应的第三次数信息,进而根据第一次数信息、第二次数信息和第三次数信息,确定对象在预设行驶距离内的危险驾驶行为次数信息。具体可以采用如下公式确定对象在预设行驶距离内的危险驾驶行为次数信息:
M=A*0.8+B*1.2
其中,A表示急加速行为次数,B表示急减速行为和变道行为的总次数,M表示危险驾驶行为次数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预设时间段可以是指预先规定的一段时间,也可以是对象在完整的一段行驶里程所需的全部时间或部分时间。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确定对象的驾驶行为类型集合之后,服务器可以基于预设评分规则和危险驾驶行为次数信息,确定预设时间段对应的评估信息,即对驾驶员在预设时间段的驾驶行为进行打分。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设定安全驾驶的满分为100分,确定行驶L公里所需时间对应的评估信息,具体可以采用如下公式确定评估信息:
F=100-k*(M*100/L)
其中,k为扣分系数,k对应的取值如下:
表1
行驶里程 扣分系数k
0<L<0.5KM 0
0.5≤L<5KM 0.2
5≤L<15KM 0.5
15≤L<20KM 0.6
20≤L<30KM 0.8
≥30KM 1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综合考虑不同危险驾驶行为具有不同的危险程度,对驾驶行为评分,可以提高评估信息的准确性。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驾驶行为信息的确定方法,通过构建类型信息确定模型,结合GPS采集的车辆在预设行驶距离内的瞬时速度及其持续时间,可以提高场景确定精确性,避免场景误判。并且,通过使用合加速度作为事件判断的依据,以及在目标参考时刻之后的参考时刻中确定出最大合加速度作为事件发生时刻,可以消除高频抖动带来的多次误判。此外,通过仅对子时间段内目标时刻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避免因数据截取不当造成同一段数据被分为两段数据进行分析,造成同一驾驶行为被误判为两次驾驶行为。最后,通过在每个子时间段内将三轴线性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待转换加速度转换至车辆的行驶坐标系中,可以实时修正去除偏差,减少待转换加速度受地面倾斜度的影响,提高确定目标加速度的精确性。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的一种驾驶行为信息的确定装置,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驾驶行为信息的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701用于在预设时间段的每个子时间段,获取对象的第一行驶方向角、待转换加速度和第二行驶方向角;第一行驶方向角是通过第一设备获取的,待转换加速度和第二行驶方向角是通过第二设备获取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设置在对象上;
第一确定模块703用于根据第一行驶方向角和第二行驶方向角,确定每个子时间段的设备坐标系转换数据;
第二确定模块705用于根据待转换加速度和设备坐标系转换数据,确定每个子时间段的目标加速度;
第三确定模块707用于根据每个子时间段的目标加速度,确定对象在预设时间段内的驾驶行为类型集合;驾驶行为类型集合中的驾驶行为类型和子时间段一一对应。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获取对象的第一行驶方向角、待转换加速度和第二行驶方向角之前,获取对象在预设行驶距离内的目标速度和目标速度对应的持续时间;预设行驶距离的起始点为对象的起步点;
基于目标速度和目标速度对应的持续时间,确定对象的类型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确定模块可以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目标加速度,确定参考加速度;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基于参考加速度,确定每个子时间段对应的驾驶行为类型;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对每个子时间段对应的驾驶行为类型进行整合,得到预设时间段内的驾驶行为类型集合。
本申请实施例中,每个子时间段包括多个预设时刻;
第一获取模块可以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对象的第一待处理方向角集合、待处理加速度集合和第二待处理行驶方向角集合;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一待处理行驶方向角集合和待处理加速度集合,从多个预设时刻中确定每个子时间段对应的目标时刻;
第五确定单元,用于从第一待处理行驶方向角集合中,确定目标时刻对应的第一待处理行驶方向角为第一行驶方向角;
第六确定单元,用于从待转换加速度集合中,确定目标时刻对应的待处理加速度为待转换加速度;
第七确定单元,用于从第二待处理行驶方向角集合中,确定目标时刻对应的第二待处理行驶方向角为第二行驶方向角。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四确定单元可以包括: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每个预设时刻时对象的行驶方向角,确定峰值行驶方向角集合;每个峰值行驶方向角对应的预设时刻为参考时刻,每个峰值行驶方向角携带有时间标识;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每个参考时刻对应的待转换加速度,确定每个参考时刻对应的合加速度;
第三确定子单元,用于按照时间标识对应的时间顺序,将时间标识对应的合加速度与预设合加速度阈值进行逐个对比;
第四确定子单元,用于若存在目标参考时刻对应的合加速度大于预设合加速度阈值,从位于目标参考时刻之后的参考时刻中确定最大合加速度;
第五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最大合加速度对应的参考时刻为目标时刻。
进一步地,驾驶行为类型包括急加速行为、急减速行为和变道行为;
上述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从驾驶行为类型集合中确定急加速行为对应的第一次数信息、急减速行为对应的第二次数信息和变道行为对应的第三次数信息;
第五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次数信息、第二次数信息和第三次数信息,确定对象在预设行驶距离内的危险驾驶行为次数信息。
上述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六确定模块,用于在确定对象在预设时间段内的驾驶行为类型集合之后,基于预设评分规则和危险驾驶行为次数信息,确定预设时间段对应的评估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第一设备为车载全球导航定位设备,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通过车载全球导航定位设备获取对象的第一行驶方向角。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第二设备为智能移动设备,智能移动设备包括三轴线性加速度传感器和方向传感器,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通过三轴线性加速度获取对象的待转换加速度;通过方向传感器获取对象的第二行驶方向角。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装置与方法实施例基于同样的申请构思。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驾驶行为信息的确定装置,通过构建类型信息确定模型,结合GPS采集的车辆在预设行驶距离内的瞬时速度及其持续时间,可以提高场景确定精确性,避免场景误判。并且,通过使用合加速度作为事件判断的依据,以及在目标参考时刻之后的参考时刻中确定出最大合加速度作为事件发生时刻,可以消除高频抖动带来的多次误判。此外,通过仅对子时间段内目标时刻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避免因数据截取不当造成同一段数据被分为两段数据进行分析,造成同一驾驶行为被误判为两次驾驶行为。最后,通过在每个子时间段内将三轴线性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待转换加速度转换至车辆的行驶坐标系中,可以实时修正去除偏差,减少待转换加速度受地面倾斜度的影响,提高确定目标加速度的精确性。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可设置于服务器之中以保存用于实现方法实施例中的一种驾驶行为信息的确定方法相关的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该至少一条指令、该至少一段程序、该代码集或指令集由该存储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的驾驶行为信息的确定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的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可设置于服务器之中以保存用于实现方法实施例中一种驾驶行为信息的确定方法相关的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该至少一条指令、该至少一段程序、该代码集或指令集由该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驾驶行为信息的确定方法。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位于计算机网络的多个网络服务器中的至少一个网络服务器。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由上述本申请提供的驾驶行为信息的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或存储介质的实施例可见,本申请中方法包括在预设时间段的每个子时间段,获取对象的第一行驶方向角、待转换加速度和第二行驶方向角,其中,第一行驶方向角是通过第一设备获取的,待转换加速度和第二行驶方向角是通过第二设备获取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设置在对象上。之后根据第一行驶方向角和第二行驶方向角,确定每个子时间段的设备坐标系转换数据,并根据待转换加速度和设备坐标系转换数据,确定每个子时间段的目标加速度,然后根据每个子时间段的目标加速度,确定对象在预设时间段内的驾驶行为类型集合,其中,驾驶行为类型集合中的驾驶行为类型和子时间段一一对应。通过构建类型信息确定模型,结合GPS采集的车辆在预设行驶距离内的瞬时速度及其持续时间,可以提高场景确定精确性,避免场景误判。并且,通过使用合加速度作为事件判断的依据,以及在目标参考时刻之后的参考时刻中确定出最大合加速度作为事件发生时刻,可以消除高频抖动带来的多次误判。此外,通过仅对子时间段内目标时刻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避免因数据截取不当造成同一段数据被分为两段数据进行分析,造成同一驾驶行为被误判为两次驾驶行为。最后,通过在每个子时间段内将三轴线性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待转换加速度转换至车辆的行驶坐标系中,可以实时修正去除偏差,减少待转换加速度受地面倾斜度的影响,提高确定目标加速度的精确性。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相连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本申请实施例的先后顺序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且上述本说明书对特定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他实施例也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者步骤可以按照不同的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能够实现预期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特定顺序或者而连接顺序才能够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均为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的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于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驾驶行为信息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预设时间段的每个子时间段,获取对象的第一行驶方向角、待转换加速度和第二行驶方向角;所述第一行驶方向角是通过第一设备获取的,所述待转换加速度和所述第二行驶方向角是通过第二设备获取的,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设置在所述对象上;
根据所述第一行驶方向角和所述第二行驶方向角,确定所述每个子时间段的设备坐标系转换数据;
根据所述待转换加速度和所述设备坐标系转换数据,确定所述每个子时间段的目标加速度;
根据所述每个子时间段的所述目标加速度,确定所述对象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驾驶行为类型集合;所述驾驶行为类型集合中的驾驶行为类型和所述子时间段一一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对象的第一行驶方向角、待转换加速度和第二行驶方向角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对象在预设行驶距离内的目标速度和所述目标速度对应的持续时间;所述预设行驶距离的起始点为所述对象的起步点;
基于所述目标速度和所述目标速度对应的持续时间,确定所述对象的类型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每个子时间段的所述目标加速度,确定所述对象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驾驶行为类型集合,包括:
根据所述每个子时间段的所述目标加速度,确定参考加速度;
基于所述每个子时间段的所述参考加速度,确定所述每个子时间段对应的驾驶行为类型;
对所述每个子时间段对应的驾驶行为类型进行整合,得到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所述驾驶行为类型集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子时间段包括多个预设时刻;
所述获取对象的第一行驶方向角、待转换加速度和第二行驶方向角,包括:
获取所述对象在所述多个预设时刻的第一待处理方向角集合、待处理加速度集合和第二待处理行驶方向角集合;
根据所述第一待处理行驶方向角集合和所述待处理加速度集合,从所述多个预设时刻中确定所述每个子时间段对应的目标时刻;
从所述第一待处理行驶方向角集合中,确定所述目标时刻对应的第一待处理行驶方向角为所述第一行驶方向角;
从所述待转换加速度集合中,确定所述目标时刻对应的待处理加速度为所述待转换加速度;
从所述第二待处理行驶方向角集合中,确定所述目标时刻对应的第二待处理行驶方向角为所述第二行驶方向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待处理行驶方向角集合和所述待处理加速度集合,从所述多个时刻中确定所述每个子时间段对应的目标时刻,包括:
根据所述每个预设时刻时所述对象的行驶方向角,确定峰值行驶方向角集合;每个峰值行驶方向角对应的预设时刻为参考时刻,所述每个峰值行驶方向角携带有时间标识;
根据所述每个参考时刻对应的待处理加速度,确定所述每个参考时刻对应的合加速度;
按照所述时间标识对应的时间顺序,将所述时间标识对应的所述合加速度与预设合加速度阈值进行逐个对比;
若存在目标参考时刻对应的所述合加速度大于所述预设合加速度阈值,从位于所述目标参考时刻之后的参考时刻对应的所述合加速度中确定出最大合加速度;
确定所述最大合加速度对应的参考时刻为所述目标时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行为类型包括急加速行为、急减速行为和变道行为;
所述确定所述对象的驾驶行为类型集合之后,还包括:
从所述驾驶行为类型集合中确定所述急加速行为对应的第一次数信息、所述急减速行为对应的第二次数信息和所述变道行为对应的第三次数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次数信息、所述第二次数信息和所述第三次数信息,确定所述对象在所述预设行驶距离内的危险驾驶行为次数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对象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驾驶行为类型集合之后,还包括:
基于预设评分规则和所述危险驾驶行为次数信息,确定所述预设时间段对应的评估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设备为车载全球导航定位设备,所述获取对象的第一行驶方向角包括:
通过所述车载全球导航定位设备获取所述对象的第一行驶方向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设备为智能移动设备,所述智能移动设备包括三轴线性加速度传感器和方向传感器,所述获取对象的待转换加速度和第二行驶方向角,包括:
通过所述三轴线性加速度获取所述对象的待转换加速度;
通过所述方向传感器获取所述对象的第二行驶方向角。
10.一种驾驶行为信息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预设时间段的每个子时间段,获取对象的第一行驶方向角、待转换加速度和第二行驶方向角;所述第一行驶方向角是通过第一设备获取的,所述待转换加速度和所述第二行驶方向角是通过第二设备获取的,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设置在所述对象上;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行驶方向角和所述第二行驶方向角,确定所述每个子时间段的设备坐标系转换数据;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转换加速度和所述设备坐标系转换数据,确定所述每个子时间段的目标加速度;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每个子时间段的所述目标加速度,确定所述对象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驾驶行为类型集合;所述驾驶行为类型集合中的驾驶行为类型和所述子时间段一一对应。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驾驶行为信息的确定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驾驶行为信息的确定方法。
CN202110833609.7A 2021-07-22 2021-07-22 驾驶行为信息的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6195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33609.7A CN113619589B (zh) 2021-07-22 2021-07-22 驾驶行为信息的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33609.7A CN113619589B (zh) 2021-07-22 2021-07-22 驾驶行为信息的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19589A true CN113619589A (zh) 2021-11-09
CN113619589B CN113619589B (zh) 2022-11-15

Family

ID=78380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33609.7A Active CN113619589B (zh) 2021-07-22 2021-07-22 驾驶行为信息的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1958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24440A (zh) * 2022-08-26 2022-12-02 上海移为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驾驶行为预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424440B (zh) * 2022-08-26 2024-06-04 上海移为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驾驶行为预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46020A1 (en) * 2008-07-09 2011-10-06 Pascal Munnix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driving state of a vehicle
CN104198765A (zh) * 2014-09-15 2014-12-10 大连楼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运动加速度检测的坐标系转换方法
CN107036630A (zh) * 2017-04-27 2017-08-11 深圳市思拓通信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驾驶预警装置安装角度的自动识别系统及方法
CN107284378A (zh) * 2017-06-07 2017-10-2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汽车驾驶状态的监控方法
CN110447214A (zh) * 2018-03-01 2019-11-12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驾驶行为的系统、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2304330A (zh) * 2020-10-29 2021-02-0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展示车辆的行驶状态的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46020A1 (en) * 2008-07-09 2011-10-06 Pascal Munnix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driving state of a vehicle
CN104198765A (zh) * 2014-09-15 2014-12-10 大连楼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运动加速度检测的坐标系转换方法
CN107036630A (zh) * 2017-04-27 2017-08-11 深圳市思拓通信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驾驶预警装置安装角度的自动识别系统及方法
CN107284378A (zh) * 2017-06-07 2017-10-2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汽车驾驶状态的监控方法
CN110447214A (zh) * 2018-03-01 2019-11-12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驾驶行为的系统、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2304330A (zh) * 2020-10-29 2021-02-0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展示车辆的行驶状态的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24440A (zh) * 2022-08-26 2022-12-02 上海移为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驾驶行为预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424440B (zh) * 2022-08-26 2024-06-04 上海移为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驾驶行为预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19589B (zh) 2022-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91201B2 (ja) 車両衝突の車両テレマティクス
US11237184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attern-based identification of a driver of a vehicle
US20140358840A1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risk indicator calculation for driving behaviour and for reconstructing a vehicle trajectory
CN108515972B (zh) 一种基于信息融合的驾驶行为感知方法及其系统
EP273865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calibration and auto-correctio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motion for telematics applications via wireless mobile devices
CN108520571B (zh) 利用加速度计判断车辆行驶状态的算法和装置
CN110550035B (zh) 驾驶行为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774805A (zh) 用于估算车道的系统及其方法
CN108466616B (zh) 一种自动识别碰撞事件的方法、存储介质及车载终端
CN110843766B (zh) 车辆姿态检测方法、装置、车载终端、车辆和介质
CN106097707B (zh) 一种车辆行驶状态的判断方法和装置
JPWO2014080507A1 (ja) 車両状態判定装置、車両状態判定方法及び運転操作診断装置
EP3578433B1 (en) Method for estimating an accident risk of an autonomous vehicle
CN110288154A (zh) 速度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EP4345421A2 (en) Method for calibrating sensor parameters based on autonomous driving, apparatus, storage medium, and vehicle
CN110823484A (zh) 一种车辆安全监测方法、装置、介质和设备
CN113619589B (zh) 驾驶行为信息的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19563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637212A (zh) 车辆用信息处理系统
WO2023139555A1 (en) A smart system for determining driving behaviour of driver
CN112115323A (zh) 驾驶行为的评分方法、云端服务器、车载端及系统
CN110794441B (zh) 车辆急转弯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407329A (zh) 雷达补偿角度的更新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车辆
WO2014009187A1 (de) Übertragung von daten von einem mobilen endgerät zu einem fahrzeug
Vukajlović et al. The practical design of in-vehicle telematics device with GPS and MEMS acceleromet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