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19467B - 杯托总成以及副仪表板总成 - Google Patents

杯托总成以及副仪表板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19467B
CN113619467B CN202010371132.0A CN202010371132A CN113619467B CN 113619467 B CN113619467 B CN 113619467B CN 202010371132 A CN202010371132 A CN 202010371132A CN 113619467 B CN113619467 B CN 1136194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p
cup holder
tray
cavity
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7113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19467A (zh
Inventor
孙强
胡建光
刘宝
张建凯
王收
路运博
李正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7113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1946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194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194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194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194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1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receptacles for food or beverages, e.g. refrigerated
    • B60N3/102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receptacles for food or beverages, e.g. refrigerated storable or fold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assenge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杯托总成以及副仪表板总成,所述杯托总成包括:杯托本体,杯托本体具有上端敞开的杯托腔;托盘机构,托盘机构可活动地安装于杯托腔;弹性复位件,弹性复位件安装于杯托本体且弹性复位件用于向托盘机构施加朝向杯托腔的上端预紧的弹性力,以使托盘机构常封闭杯托腔的上端,杯体适于抵压于托盘机构以克服弹性力伸至杯托腔内;锁止机构,锁止机构用于将托盘机构选择性地锁止在杯托腔内。本发明的杯托总成,利于实现杯体的升降取放,使得杯体的放置与取出更加方便,且可实现杯托腔及杯托的隐藏,有效地提升产品视觉效果及科技感,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杯托总成以及副仪表板总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杯托总成以及具有该杯托总成的副仪表板总成。
背景技术
如今,用户对车辆的内部设施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具有操作便利性和整体美观性,而且需要具有舒适性。而杯托作为车辆内部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现有技术中,杯托通常外漏,且不可隐藏,且杯体不能稳定地放置在杯托内,导致用户使用体验感较差,存在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杯托总成,便于实现杯体的放置与取出,且可实现杯托腔及杯托的隐藏,有效地提升产品视觉效果及科技感,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杯托总成,包括:杯托本体,所述杯托本体具有上端敞开的杯托腔;托盘机构,所述托盘机构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杯托腔;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安装于所述杯托本体且所述弹性复位件用于向所述托盘机构施加朝向所述杯托腔的上端预紧的弹性力,以使所述托盘机构常封闭所述杯托腔的上端,杯体适于抵压于所述托盘机构以克服所述弹性力伸至所述杯托腔内;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用于将所述托盘机构选择性地锁止在所述杯托腔内。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杯托总成,托盘机构通过弹性复位件弹性支撑于杯托腔内,以使托盘机构可弹性封闭于杯托腔的上端,使得杯托腔隐藏不可见,且用户可将杯体抵压托盘机构以克服弹性复位件的作用力伸至杯托腔内,且托盘机构及杯体可通过锁止机构锁止在杯托腔,以使杯托隐藏不可见,且在锁止机构解锁时,杯体能够自动伸出,便于用户取出,由此,利于实现杯体的升降取放,使得杯体的放置与取出更加方便,且可实现杯托腔及杯托的隐藏,有效地提升产品视觉效果及科技感,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杯托总成,所述杯托腔的内壁设有第一滑动部,所述托盘机构设有第二滑动部,所述第一滑动部与所述第二滑动部沿所述杯托腔的轴向滑动配合。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杯托总成,所述第一滑动部为设于所述杯托腔的内壁的滑槽,所述滑槽沿所述杯托腔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二滑动部为设于所述托盘机构的滑轨,所述滑轨伸至所述滑槽内以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杯托总成,所述托盘机构包括托盘本体和托盘盖板,所述托盘本体与所述托盘盖板可转动地相连,所述托盘盖板用于封闭所述杯托腔的上端,所述托盘本体设有所述第二滑动部。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杯托总成,所述托盘机构还包括第一转轴,所述托盘盖板通过所述第一转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托盘本体,且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杯托腔的轴线垂直。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杯托总成,所述第一转轴套设有预紧弹簧,所述预紧弹簧的两端分别抵压于所述托盘盖板和所述托盘本体以使所述托盘盖板朝背离所述托盘本体的方向弹性预紧。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杯托总成,所述托盘盖板和所述托盘本体中的至少一个设有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转轴的两侧以限制所述托盘盖板的转动幅度。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杯托总成,所述弹性复位件安装于所述杯托腔内,且所述弹性复位件的两端分别弹性连接于所述杯托本体和所述托盘机构。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杯托总成,所述杯托腔内的底部设有弹性复位安装结构,所述弹性复位件的上端弹性连接于所述托盘机构的底部,且所述弹性复位件的下端安装于所述弹性复位安装结构。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杯托总成,所述锁止机构包括可沿所述杯托腔的径向活动的第一锁止部,所述托盘机构设有第二锁止部,所述第一锁止部可选择性地与锁止所述第二锁止部。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杯托总成,所述杯托本体设有沿径向延伸的锁止滑轨,所述第一锁止部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锁止滑轨。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杯托总成,所述锁止机构还包括开关按键,所述开关按键可转动安装于所述杯托本体,且所述开关按键的两侧分别设有按压部和止抵部,所述按压部裸露于所述杯托本体外,所述止抵部用于抵压所述第一锁止部以使所述第一锁止部与所述第二锁止部解锁。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杯托总成,所述锁止机构还包括锁止预紧弹簧,所述锁止预紧弹簧弹性连接于所述杯托本体与所述第一锁止部之间,以使所述第一锁止部朝与所述第二锁止部锁止的方向弹性预紧。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杯托总成,所述第二锁止部为设于所述托盘机构底部的锁止倒钩,所述锁止倒钩设有止挡面和导向面,所述导向面沿所述杯托腔的轴向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一锁止部适于沿所述导向面滑动至与所述止挡面相抵。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杯托总成,还包括:阻尼机构,所述阻尼机构用于在所述托盘机构运动过程中提供阻尼力。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杯托总成,还包括:卡爪机构,所述卡爪机构安装于所述杯托本体,且所述卡爪机构用于弹性抵压于所述杯体的外周壁,以使所述杯体在所述杯托腔内预紧。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杯托总成,还包括:杯托护套,所述杯托护套套设于所述杯托本体外,且所述杯托护套具有用于与副仪表板或控制面板相连的连接部。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杯托总成,还包括:装饰亮圈,所述装饰亮圈套设于所述托盘机构外。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副仪表板总成。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副仪表板总成,设置有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杯托总成。
所述副仪表板总成和上述的杯托总成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杯托总成的爆炸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杯托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杯托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另一角度);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杯托总成的杯托盘机构和弹性复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杯托总成的锁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杯托总成的卡爪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杯托总成的阻尼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杯托总成与杯体配合过程的示意图(杯体接触托盘盖板);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杯托总成与杯体配合过程的示意图(托盘盖板转动至与托盘本体平行);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杯托总成与杯体配合过程的示意图(托盘机构抵压卡爪下安装板);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杯托总成与杯体配合过程的示意图(卡爪初抵压杯体);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杯托总成与杯体配合过程的示意图(卡爪压紧杯体);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杯托总成与杯体配合过程的示意图(第一锁止部与第二锁止部接触);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杯托总成与杯体配合过程的示意图(第一锁止部与第二锁止部锁止)。
附图标记:
杯托总成 100,
杯托本体 10,杯托腔 11,限位螺栓 12,限位螺母 13,
托盘机构 20,托盘本体 21,第二滑动部 211,第二连接支座 212,托盘盖板 22,第一限位结构 221,第一连接支座 222,第一转轴 23,预紧弹簧 24,第二锁止部 25,止挡面 251,导向面 252,弹性复位件 30,
锁止机构 40,第一锁止部 41,锁止孔 411,安装槽 412,开关按键 42,按压部421,止抵部 422,锁止限位板 423,锁止预紧弹簧 43,开关按键转轴 44,
卡爪机构 50,卡爪 51,抵压曲面 511,卡爪限位板 512,卡爪安装板 52,卡爪上安装板 521,卡爪避让腔 5211,卡爪限位槽 5212,下抵压面 5213,卡爪安装支座 5214,卡爪下安装板 522,上抵压面 5221,卡爪弹片 53,上弹性抵压部 531,下弹性抵压部 532,安装部 533,卡爪安装板转轴 54,卡爪转轴 55,
阻尼机构 60,阻尼 61,第二卡接部 611,阻尼齿条 62,凸齿结构 621,阻尼安装支架 63,安装腔 631,第一卡接部 632,阻尼齿条转轴 64,
杯托护套 70,螺栓孔 71,装饰亮圈 80,杯体 1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无特殊的说明,本申请中的前后方向为车辆的纵向,即X向;左右方向为车辆的横向,即Y向;上下方向为车辆的竖向,即Z向。
下面参考图1-图14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杯托总成100,该杯托总成100用于放置杯体101。其中,在杯托总成100未放置杯体101时,其杯托腔11隐藏不可见,外部视觉效果较佳,且在将杯体101放置于杯托腔11时,杯体101能够很好地锁止在杯托腔11内,不易自行脱出,保证杯体101放置稳定,且杯体101不会凸出于杯托腔11,能够实现杯体101的隐藏,提升产品视觉效果及科技感,使隐藏杯托使用更加方便,且卡爪机构50可将杯体101稳定地保持在杯托腔内,不易晃动。
如图1-图14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杯托总成100,包括:杯托本体10、托盘机构20、弹性复位件30、锁止机构40和卡爪机构50。
其中,杯托本体10安装于副仪表板或控制面板,杯托本体10可与副仪表板或控制面板通过螺纹紧固件相连,或者直接集成于副仪表板或控制面板。如图1所示,杯托本体10具有上端敞开的杯托腔11,杯托腔11用于放置杯体101,用户可将杯体101从杯托本体10的上方安装至杯托腔11内,且可灵活地取出,以使用户放置杯体101更加方便。其中,杯体101可包括水杯、瓶装或罐装饮料,以及用户的其他柱状物品,当然,用户也可根据实际需求将其他物品放置于杯托腔11内,以使杯托腔11用作储物腔,从而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如图1所示,托盘机构20可活动地安装于杯托腔11,也就是说,托盘机构20能够在杯托腔11内相对于杯托本体10运动,如托盘机构20可在杯托腔11内沿轴向向上运动,或沿轴向向下运动,即托盘机构20可在杯托腔11内实现升降作用。
托盘机构20用于封闭杯托本体10上端,也就是说,在杯托腔11不用于放置杯体101或其他物品时,可将托盘机构20沿轴向向上运动至杯托腔11的上端,以使杯托腔11的上端封闭,即使得杯托腔11隐藏不可见。这样,在不使用杯托总成100时,可实现杯托腔11可隐藏的功能,从而提升杯托总成100的视觉效果及科技感,保证用户在车内的视觉舒适性。
如图1所示,弹性复位件30安装于杯托本体10,其中,弹性复位件30可在杯托腔11内沿杯托腔11的轴向弹性伸缩。且弹性复位件30用于向托盘机构20施加朝向杯托腔11的上端预紧的弹性力,以使托盘机构20常封闭杯托腔11的上端,进而更加有效地体现杯托腔11可隐藏的功能。也就是说,在杯托腔11内不放置杯体101时,弹性复位件30利用自身的弹性力使得托盘机构20保持在杯托腔11的上端,以使杯托腔11的上端开口不可见,进而实现杯托腔11隐藏的功能。
其中,杯体101适于抵压于托盘机构20以克服弹性力伸至杯托腔11内,以使杯体101在放置于杯托腔11内过程中具有压入感,从而避免在放置杯体101时,杯体101过于快速地伸至杯托腔11内,导致杯体101与杯托本体10内壁出现刚性碰撞的情况,提高结构设置的安全性。此外,在取出杯体101时,弹性复位件30向上抵压托盘机构20,以使托盘机构20和杯体101向上运动,实现杯体101的自动伸出,使得杯体101的取出更加方便,提升用户体验。
如图1所示,锁止机构40用于将托盘机构20选择性地锁止在杯托腔11内,其中,锁止机构40可设置于靠近杯托本体10下端的位置处,以在杯托及托盘机构20向下运动至杯托腔11的下端时,通过锁止机构40将托盘机构20锁止。也就是说,在杯体101放置于杯托腔11内时,锁止机构40锁止,锁止机构40将托盘机构20锁止在杯托腔11下端,使得杯体101更加稳定地保持在杯托腔11内;在取出杯体101时,锁止机构40开启,弹性复位件30将托盘机构20自动托起,使得杯体101伸出杯托腔11,同时使托盘机构20封闭在杯托腔11上端。
可以理解的是,在向杯托腔11内放置杯体101时,杯体101抵压托盘机构20,以使托盘机构20克服弹性复位件30的弹性力,使得托盘机构20随杯体101在杯托腔11内向下移动,且在杯体101完全伸至杯托腔11内时,托盘机构20与锁止机构40接触,此时,锁止机构40克服弹性复位件30的弹性力,用户撤去对杯体101的压力后,锁止机构40可将托盘机构20锁止在杯托腔11下端,从而使得杯体101保持在杯托腔11内,且不会自动脱出。
需要说明的是,杯托腔11的轴向长度大于托盘机构20的轴向长度和杯体101的轴向长度之和,也就是说,在杯体101伸至杯托腔11内后,杯体101的上端位于杯托腔11内且不会凸出于杯体101腔,从而实现杯体101的隐藏,进而有效地避免杯体101放置时凸向车内空间,提升产品视觉效果,使隐藏杯托使用更加方便。
可以理解的是,在杯体101放入的过程中,弹性复位件30的形变量增大,弹性复位件30对托盘机构20的弹性力也逐渐地增加。这样,在取出杯体101时,开启锁止机构40,锁止机构40对托盘机构20不再有束缚力,即托盘机构20与杯托腔11下端解除锁止,进而使得托盘机构20及杯体101在弹性复位件30的弹性力作用下,杯体101随托盘机构20上移,使得杯体101自动伸出杯托腔11,便于用户取出杯体101,同时弹性复位件30使托盘机构20保持在杯托腔11上端,杯托腔11再次隐藏不可见,实现托盘机构20的弹性复位作用。
如图1所示,卡爪机构50安装于杯托本体10,且卡爪机构50用于弹性抵压于杯体101的外周壁,以使杯体101在杯托腔11内预紧,从而避免杯体101在杯托腔11内出现晃动,提升用户体验。可以理解的是,在生产杯托本体10及构造杯托腔11的结构时,并非针对某一特定直径或规格的杯体101进行规划设计。因此,在用户将不同的杯体101或物品放置于杯托腔11内时,杯体101或物品与杯托腔11的内壁之间极易存在间隙,出现安装不稳的情况,而本申请中通过设置卡爪机构50以对杯体101进行弹性抵压,可避免杯体101在杯托腔11内晃动,且不同的杯体101安放时,均能够放置稳定,利于提升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杯托总成100,用户可将杯体101抵压托盘机构20以克服弹性复位件30的作用力伸至杯托腔11内,且托盘机构20及杯体101可通过锁止机构40锁止在杯托腔11,以使杯托隐藏不可见,且在锁止机构40解锁时,杯体101能够自动伸出,便于用户取出,由此,利于实现杯体101的升降取放,使得杯体101的放置与取出更加方便,且可实现杯托腔11及杯托的隐藏,有效地提升产品视觉效果及科技感,提升用户使用体验,且设置卡爪机构50以对杯体101进行弹性抵压,可避免杯体101在杯托腔11内晃动,且不同的杯体101安放时,均能够放置稳定,利于提升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杯托腔11的内壁设有第一滑动部,托盘机构20设有第二滑动部211,第一滑动部与第二滑动部211沿杯托腔11的轴向滑动配合,以使托盘机构20能够相对于杯托腔11的内壁沿轴向滑动,使得托盘机构20上下移动更加方便,进而便于杯体101的伸入和取出。此外,第二滑动部211可作为托盘机构20的限位结构,也就是说,通过第一滑动部和第二滑动部211的设置,使得托盘机构20能够在杯托腔11内沿轴向滑动,而不会出现托盘机构20转动的情况,从而使得第二滑动部211对托盘机构20起到周向限位的作用,进而防止杯体101在杯托腔11内转动,提升杯托放置的稳定性。
其中,杯托腔11的内壁设有沿周向间隔开的多个第一滑动部,托盘机构20设有多个沿周向间隔开的第二滑动部211,多个第一滑动部和多个第二滑动部211一一对应配合,以使托盘机构20和杯托腔11的内壁在沿周向的多个位置处均通过第一滑动部和第二滑动部211滑动配合,从而提升托盘机构20滑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如图1所示,第一滑动部为设于杯托腔11的内壁的滑槽,滑槽沿杯托腔11的轴向延伸,第二滑动部211为设于托盘机构20的滑轨,滑轨沿托盘机构20的径向凸出,以使滑轨可伸至滑槽内以与滑槽滑动配合,即滑轨可在滑槽内沿杯托腔11的轴向上下滑动,从而使得托盘机构20能够在杯托腔11内沿轴向上下移动,进而便于杯体101的放置与取出。当然,也可将滑轨设于杯托腔11的内壁,滑槽设于托盘机构20,同样可使得托盘机构20能够相对于杯托本体10滑动,结构可灵活设计。
其中,在杯托腔11的内壁设置滑槽,可将滑槽的两端作封闭设置,且滑轨可抵压于滑轨的端部。也就是说,当托盘机构20在杯托腔11内滑动时,滑轨移动至极限位置时与滑槽的端部相抵,以限制托盘机构20进一步地滑动。如托盘机构20在弹性复位件30的弹性力作用下向上滑动,且在滑动至最上方位置时,滑轨与滑槽的上端相抵,以使托盘机构20保持在最上端位置,由此,可有效地限定托盘机构20在杯托腔11内的滑动行程,避免托盘机构20从杯托腔11内脱出,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杯托总成100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托盘机构20包括托盘本体21和托盘盖板22。
如图1所示,托盘本体21与托盘盖板22可转动地相连,托盘盖板22用于封闭杯托腔11的上端,以使杯托腔11隐藏不可见。托盘本体21设有第二滑动部211,即托盘本体21通过第二滑动部211与杯托本体10滑动配合,且托盘本体21可带动托盘盖板22共同相对于杯托本体10滑动,利于实现托盘机构20在杯托腔11的上下滑动。
如图4所示,托盘机构20还包括第一转轴23。
托盘盖板22通过第一转轴23可转动地安装于托盘本体21,以使托盘盖板22的转动更加灵活,托盘盖板22在转动的过程中不会与托盘本体21发生脱离,且第一转轴23与杯托腔11的轴线垂直,以使托盘盖板22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转动至与杯托腔11的轴线垂直的位置,如杯托腔11的轴线沿竖向,且托盘盖板22可转动至水平位置,从而有效地封闭杯托腔11的上端,使得杯托总成100的设置更加合理。
如图4所示,托盘盖板22的下表面设有朝下凸出的第一连接支座222,托盘本体21的上表面设有朝上凸出的第二连接支座212,且第一连接支座222和第二连接支座212上均设有连接孔,第一转轴23可依次贯穿第一连接支座222的连接孔与第二连接支座212的连接孔,以将托盘盖板22与托盘本体21可转动地相连,从而使得托盘盖板22能够相对于托盘本体21翻起或扣下。
如图1和图4所示,第一转轴23套设有预紧弹簧24,预紧弹簧24的两端分别抵压于托盘盖板22和托盘本体21,以使托盘盖板22朝背离托盘本体21的方向弹性预紧,其中,如图2所示,杯托本体10的上端面为倾斜面,即杯托腔11的上端边沿与水平面之间具有倾斜夹角。可以理解的是,托盘本体21与杯托腔11沿轴向滑动配合,即托盘本体21与水平面平行设置,由此,将托盘盖板22通过预紧弹簧24朝向托盘本体21的方向弹性预紧,可使得托盘盖板22常态为倾斜状态,进而使得托盘盖板22所处的角度能够更好地适应杯托本体10的上端面,从而更加贴合地封闭杯托腔11的上端,保证杯托总成100的上端平齐,提升杯托总成100的外部视觉效果,实现杯托腔11的有效隐藏。
如图4所示,托盘盖板22和托盘本体21中的至少一个设有第一限位结构221,有效地避免托盘盖板22在向上或向下转动时出现张开过大或过小的情况。也就是说,可在托盘盖板22设置第一限位结构221,或者在托盘本体21上设置第一限位结构221,再或者托盘盖板22与托盘本体21均设有第一限位结构221。
如图4所示,第一限位结构221设于托盘盖板22的下表面,且第一限位结构221为多个,且多个第一限位结构221分别位于第一转轴23的两侧以限制托盘盖板22的转动幅度,有效避免托盘盖板22的转动张开过大或过小。如图4所示,第一限位结构221有三个,三个第一限位结构221分别位于第一转轴23的两侧以限制托盘盖板22的转动幅度,进而合理地限定托盘盖板22从倾斜到平行的转动行程。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4所示,三个第一限位结构221中位于第一转轴23的第一侧的一个第一限位结构221与第一转轴23的间距较小,三个第一限位结构221中位于第一转轴23的第二侧的两个第一限位结构221与第一转轴23的间距较大。
这样,在托盘盖板22朝背离托盘本体21的方向转动时,位于第一侧的一个第一限位结构221可起到限制托盘盖板22最大翻开角度的作用,且该第一限位结构221的高度可根据杯托本体10上端面的倾斜角度进行适应性地设置,以使托盘盖板22在转动至最大位置时能够很好地封闭杯托腔11的上端,且与杯托本体10的上端面保持平齐。
而在托盘盖板22朝靠近托盘本体21的方向转动时,位于第二侧的两个第一限位结构221可起到限制托盘盖板22最小翻开角度的作用,其中,如图9所示,托盘盖板22转动至与托盘本体21平行的位置处,此时托盘盖板22转动至与托盘本体21的最小夹角处,即二者夹角为0°。由此,位于第二侧的两个第一限位结构221的高度可根据托盘盖板22与托盘本体21之间的间距进行选择性地设置,以使托盘盖板22能够通过该第一限位结构221限定在与托盘本体21平行的位置。也正是杯体101抵压于托盘盖板22以使托盘盖板22转动至与托盘本体21平行的位置,进而使得杯体101、托盘盖板22和托盘本体21保持这种状态在杯托腔11内向下滑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弹性复位件30安装于杯托腔11内,且弹性复位件30的两端分别弹性连接于杯托本体10和托盘机构20,如图8所示,弹性复位件30的上端与托盘机构20相连,弹性复位件30的下端与杯托本体10的下端(内壁的下端)相连。由此,在将杯体101放置于杯托腔11时,托盘机构20抵压弹性复位件30,以使弹性复位件30压缩,以使用户感受到下压的按触感,使杯体101缓缓伸入杯托腔11。
在取出杯托时,弹性复位件30处于最大压缩量状态,即此时弹性复位件30的弹性势能最大,这样,可通过锁止机构40解锁,使弹性复位件30抵压托盘机构20,以使托盘机构20带动杯体101沿杯托腔11的轴线向上移动,使得杯托从杯托腔11内伸出,同时弹性复位件30将托盘机构20保持在杯托腔11的上端。这样,弹性复位件30有效地支撑托盘机构20,为托盘机构20提供了复位动力,使其常保持于杯托腔11上端,使得托盘机构20有效复位。
如图1所示,杯托腔11内的底部设有弹性复位安装结构,弹性复位件30的下端安装于弹性复位安装结构,以使弹性复位件30的下端与杯托腔11连接固定,有效避免弹性复位件30从杯托腔11内脱出,弹性复位件30的上端弹性连接于托盘机构20的底部,从而实现弹性复位件30与杯托本体10、托盘机构20的连接固定,且复位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利于弹性复位件30为托盘机构20的复位提供动力。
可以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复位件30的下端弹性连接于托盘机构20的底部,且弹性复位件30的上端安装于弹性复位安装结构,此时弹性复位件30处于拉伸状态,同样可为托盘机构20的复位提供动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锁止机构40包括可沿杯托腔11的径向活动的第一锁止部41,托盘机构20设有第二锁止部25,第一锁止部41可选择性地与锁止第二锁止部25。也就是说,第一锁止部41可相对于杯托本体10沿径向移动,且在移动的过程中能够选择性地与第二锁止部25锁止,限制托盘机构20及杯体101沿轴向移动,以使托盘机构20可选择地锁止在杯托腔11内。
由此,在向杯托总成100放置杯体101时,第一锁止部41锁止第二锁止部25,以使锁止机构40处于锁止状态,进而将托盘机构20锁止在杯托腔11下端,使得杯体101更加稳定地保持在杯托腔11内;在取出杯体101时,第一锁止部41与第二锁止部25解除锁止,以使锁止机构40处于开启状态,弹性复位件30将托盘机构20托起,以使杯体101伸出且托盘机构20封闭在杯托腔11上端,这样,使得杯体101的放置与取出更加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杯托本体10设有沿径向延伸的锁止滑轨,第一锁止部41可滑动地安装于锁止滑轨,以使第一锁止部41沿杯托腔11径向滑动,以使第一锁止部41与第二锁止部25的锁止更加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锁止机构40还包括开关按键42。
如图1所示,开关按键42通过开关按键转轴44可转动安装于杯托本体10,使得开关按键42的转动更加灵活,开关按键42用于控制锁止机构40与托盘机构20解锁,其中,如图3所示,开关按键42沿上下方向的中部与杯托本体10可转动地配合,且开关按键42的下端的两侧分别设有按压部421和止抵部422,按压部421位于开关按键42下端的外侧,按压部421裸露于杯托本体10外,以使用户操作开关按键42更加方便,止抵部422位于开关按键42下端的内侧,止抵部422用于抵压第一锁止部41。
这样,用户在对按压部421进行按压时,按压部421及止抵部422沿杯托本体10的径向向内运动,止抵部422抵压第一锁止部41,以使第一锁止部41沿径向向内运动,进而使得第一锁止部41与第二锁止部25解锁,从而释放托盘机构20,解锁过程简单方便,对用户的操作要求较低。
如图5所示,锁止机构40还包括锁止预紧弹簧43,且如图13所示,锁止预紧弹簧43安装于第一锁止部41内。
如图13所示,锁止预紧弹簧43弹性连接于杯托本体10与第一锁止部41之间,以使第一锁止部41朝与第二锁止部25锁止的方向弹性预紧。这样,在托盘机构20下移至杯托腔11下端时,第一锁止部41可直接与第二锁止部25锁止,利于实现第一锁止部41与第二锁止部25的自动锁止。
如图5所示,第一锁止部41具有锁止孔411和安装槽412,其中,锁止预紧弹簧43安装于安装槽412内,且如图13和图14所示,锁止预紧弹簧43的第一端(图中左端)与杯托本体10固定相连,锁止预紧弹簧43的第二端(图中右端)与安装槽412的内壁相连,且锁止预紧弹簧43处于压缩状态,以使第一锁止部41朝向杯托本体10的径向外侧弹性预紧。且如图5所示,开关按键42的上端设有锁止限位板423,锁止限位板423适于抵压于杯托本体10的内壁,以限制锁止预紧弹簧43抵压开关按键42过度转动。
如图5和图13、图14所示,第二锁止部25为设于托盘机构20底部的锁止倒钩,锁止倒钩设有止挡面251和导向面252,导向面252沿杯托腔11的轴向倾斜设置,使得第二锁止部25伸入第一锁止部41更加方便,且第一锁止部41适于沿导向面252滑动至与止挡面251相抵,以使第一锁止部41与第二锁止部25完成锁止。
如图13所示,在托盘机构20及杯体101向下运动过程中,第二锁止部25移动至锁止槽的上方,且第二锁止部25的导向面252逐渐地与锁止槽的内壁相抵,且在托盘机构20进一步下移的过程中,锁止倒钩的导向面252持续抵压锁止槽的内壁,以使第一锁止部41克服锁止预紧弹簧43的预紧力沿杯托本体10的径向向内运动。这样,当杯体101完全伸至杯托腔11内后,如图14所示,锁止倒钩向下运动至止挡面251位于第一锁止部41的下方,此时,锁止倒钩完全伸至锁止孔411内,且第一锁止部41止抵于止挡面251的上方。
由此,在用户撤去对杯体101的压力后,第一锁止部41可将第二锁止部25锁止,以使托盘机构20和杯体101锁止在杯托腔11内,且锁止预紧弹簧43的预紧力可保证第一锁止部41和第二锁止部25稳定锁止。且在需要取出杯体101时,可直接按压开关按键42的按压部421,以使第一锁止部41克服锁止预紧弹簧43的预紧力且与第二锁止部25的止挡面251脱离,此时,第二锁止部25不再受到第一锁止部41的束缚力,即托盘机构20处于解锁状态,此时,托盘机构20在弹性复位件30的作用下向上运动,从而实现杯体101的伸出。
这样,可实现托盘机构20及杯体101在杯托腔11内的锁止和解锁,结构简单,锁止过程可自动实现,且锁止结构的解锁过程对于用户的操作要求较低,只需对开关按键42触压即可,实用且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卡爪机构50为多个,且多个卡爪机构50沿杯托本体10的周向间隔开布置,使得杯体101外周壁在多个位置均受到卡爪机构50的抵压,且将多个卡爪机构50均匀间隔开设置,可以使杯体101外周壁沿各个方向受到卡爪机构50的抵压力更加均匀,使得杯体101更加稳定地保持在杯托总成100内。如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卡爪机构50为三个,三个卡爪机构50沿杯托本体10的周向均匀间隔开布置,使得杯体101的外周壁沿各个方向的受力更加均匀,使得杯体101的存放更加稳定。
如图1所示,卡爪机构50包括:卡爪51和卡爪安装板52。
如图1所示,卡爪安装板52安装于杯托本体10,卡爪51可转动地安装于卡爪安装板52,且卡转安装板可为卡爪51提供运动空间,使得卡爪51的转动更加方便,且卡爪51适于朝靠近杯托腔11的轴线的方向弹性预紧,卡爪51用于与杯体101相抵,卡爪51具有与杯体101配合的抵压曲面511,以使卡爪51的卡紧效果更好。这样,卡爪51可转动地与杯体101相抵,以使杯体101更加稳定的保持在杯托腔11内。
如图6所示,卡爪机构50还包括卡爪弹片53。
如图1所示,卡爪安装板52包括卡爪上安装板521和卡爪下安装板522,卡爪51安装于卡爪上安装板521,卡爪上安装板521为长方形框架结构,且其中间均有卡爪避让腔5211,卡爪避让腔5211为方形孔,卡爪避让腔5211沿杯托本体10的径向贯通卡爪上安装板521,卡爪51可转动地安装于卡爪避让腔5211内,卡爪避让腔5211可为卡爪51提供运动空间,利于卡爪51灵活地转动。其中,如图5所示,卡爪避让腔5211的上侧边沿处设有向下凸出的卡爪安装支座5214,卡爪51通过卡爪转轴55可转动地安装于卡爪安装支座5214,以使卡爪51可在卡爪避让腔5211内转动。
其中,如图6所示,卡爪51的两侧设有卡爪限位板512,卡爪避让腔5211的两侧边沿均设有卡爪限位槽5212,且卡爪51在沿径向向内转动至最大位置时,两个卡爪限位板512分别抵压于两个卡爪限位槽5212内,以保证卡爪51在合理地行程内转动。
如图1所示,卡爪上安装板521与卡爪下安装板522可转动地安装于杯托本体10,且卡爪上安装板521可随着卡爪下安装板522转动,卡爪弹片53朝靠近杯托腔11的轴线的方向弹性抵压于卡爪51和卡爪下安装板522,以使卡爪51稳定保持在杯托本体10上。也就是说,卡爪弹片53可朝向卡爪51提供弹性预紧力,同时也可朝向卡爪下安装板522提供弹性预紧力,从而使得卡爪51与卡爪下安装板522均朝向杯托腔11内弹性预紧。
如图6所示,卡爪上安装板521的下端面具有下抵压面5213,卡爪下安装板522的上端面具有上抵压面5221,卡爪下安装板522在相对于杯托本体10沿径向向内转动时,卡爪下安装板522的上抵压面5221抵压于卡爪上安装板521的下抵压面5213,以使卡爪上安装板521相对于杯托本体10沿径向向外转动。需要说明的是,在杯托腔11内未放置杯体101或杯体101伸入量较少时,如图10所示,卡爪下安装板522在卡爪弹片53的弹性力作用下伸至杯托腔11内,且卡爪上安装板521在卡爪下安装板522的带动下向外伸出。
如图6所示,卡爪弹片53包括上弹性抵压部531、下弹性抵压部532和安装部533,上弹性抵压部531、下弹性抵压部532均与安装部533相连,安装部533与杯托本体10相连,以使卡爪机构50与杯托本体10连接固定,上弹性抵压部531弹性抵压于卡爪51,上弹性抵压部531弹性抵压于卡爪下安装板522,且上弹性抵压部531可通过粘贴或铆接的方式与卡爪下安装板522连接,此外,在取出杯体101时,卡爪弹片53可为卡爪机构50的复位提供弹力。这样,使得卡爪51抵压杯体101的效果更好,使得杯体101更加稳定地保持在杯托腔11内,同时使得杯体101的取出更加方便。
如图6所示,卡爪机构50还包括:卡爪安装板转轴54。
如图6所示,卡爪安装板转轴54安装于杯托本体10,且卡爪上安装板521和卡爪下安装板522均可转动地安装于卡爪安装板转轴54,且卡爪下安装板522绕卡爪安装板转轴54转动时可带动卡爪上安装板521转动,从而使得卡爪51更好地抵压杯体101。
下面参考图10-图12描述本申请的托盘机构20及杯体101与卡爪机构50的配合过程:
其中,如图10所示,托盘机构20及杯体101在杯托腔11内从上向下伸入,且在托盘机构20向下移动的过程首先与卡爪下安装板522相抵。此时,卡爪下安装板522在托盘机构20的抵压作用下沿径向向外移动,且在移动的过程中,卡爪下安装板522带动卡爪上安装板521沿径向向内移动,即卡爪51随着卡爪上安装板521共同沿径向向内移动。
如图11所示,卡爪51向内移动且与杯体101的外周壁相抵,也就是说,此时,卡爪51与杯体101相抵开始向杯体101提供预紧力,且卡爪下安装板522与托盘机构20相抵。
托盘机构20及杯体101继续向杯托腔11的底部运动,且如图12所示,杯体101运动至最深位置时,卡爪51和卡爪下安装板522在卡爪弹片53的作用下均保持最大预紧力,以使托盘机构20及杯体101稳定地保持在杯托腔11内,由此,可使得杯体101安装的更加稳定,且在车辆运行过程中,也不会与杯托本体10相对晃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杯托总成100还包括:阻尼机构60。
如图1所示,阻尼机构60用于在托盘机构20运动过程中提供阻尼61力,以使托盘机构20沿杯托腔11轴向的运动更加稳定,从而使得杯体101的取放更加安全可靠。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托盘机构20通过弹性复位件30支撑于杯托腔11内,且在锁止机构40解锁时,弹性复位件30的弹性力处于最大状态,此时,弹性复位件30对托盘机构20的弹性作用可使得托盘机构20从杯托腔11内过快地向上移动,不易控制且容易导致杯体101高速弹出,而本申请通过设置阻尼机构60可使得托盘机构20在杯托腔11内缓缓升降,从而有效地避免杯体101高速弹出,提高杯体101取放的安全性。
如图7所示,阻尼机构60包括阻尼61和阻尼齿条62。
如图7所示,阻尼61安装于杯托本体10,阻尼齿条62与托盘机构20相连,且阻尼齿条62与阻尼61插接配合,阻尼齿条62的插入深度随着托盘机构20的位置而变化,即托盘机构20离杯托本体10底部越近,阻尼齿条62插入深度越深,使得托盘机构20在杯托腔11内的任一位置均受到阻尼61力,这样,使得托盘机构20沿杯托腔11轴向的运动更加稳定,从而使得杯体101的取放更加安全可靠。
如图7所示,阻尼机构60还包括阻尼安装支架63。如图1所示,阻尼安装支架63可转动地安装于杯托本体10,阻尼安装支架63具有中空的安装腔631,阻尼61安装于的安装腔631内,如图7所示,阻尼齿条62整体呈圆弧形,且阻尼齿条62的弧形内表面设有凸齿结构621,阻尼齿条62可伸至阻尼61内以使凸齿结构621与阻尼61内的阻尼61齿轮进行配合,从而实现缓冲、减速的作用。这样,使得阻尼齿条62与阻尼61插接配合更加稳定,进而使得托盘结构的运动更加稳定。
如图7所示,安装腔631的内壁设有第一卡接部632,阻尼61的外周壁设有第二卡接部611,第一卡接部632和第二卡接部611卡接相连,以限定阻尼61安装于阻尼安装支架63的位置,同时使得阻尼61的安装更加牢固,进而提升杯托总成100的稳定性。
如图7所示,第一卡接部632包括沿安装腔631的两个相对设置的凹槽,第二卡接部611包括沿阻尼61外周壁的两个相对设置的凸起,两个凹槽和两个凸起一一对应且相互配合,以使阻尼61安装于安装腔631内更加牢固,进而使得阻尼齿条62与阻尼61插接配合更加稳定。
如图7所示,阻尼机构60还包括阻尼齿条转轴64。
如图7所示,阻尼齿条62通过阻尼齿条转轴64可转动地安装于托盘机构20,即阻尼齿条62可绕阻尼齿条转轴64旋转,也就是说,在托盘机构20升降的过程中,阻尼齿条62与托盘机构20可相对转动,且阻尼61与杯托本体10可相对于转动,由此,可减小阻尼齿条62与阻尼61受安装结构自由度的限定,进而使得阻尼齿条62与阻尼61的插接配合更加灵活和合理,保证阻尼机构60能够为托盘机构20提供更加稳定的阻尼61力,从而更好地保护杯体101,提升用户体验。
如图2和图3所示,杯托总成100还包括:杯托护套70。
如图2和图3所示,杯托护套70套设于杯托本体10外,杯托护套70可通过限位螺栓12和限位螺母13的配合与杯托本体10固定套合为一体,有效地增大杯托护套70和杯托本体10的连接强度,且杯托护套70具有用于与副仪表板或控制面板相连的连接部,连接部可为设于杯托护套70周边的螺栓孔71,以使杯托总成100与副仪表板或控制面板通过螺栓相连,使得杯体101本体设置在车辆内部更加稳定,进而使得杯体101的放取更加安全可靠。
如图1所示,杯托总成100还包括:装饰亮圈80。
如图8-图14所示,装饰亮圈80安装于杯托本体10的上端,且如图2所示,装饰亮圈80套设于托盘机构20外。也就是说,在托盘机构20伸至最上端时,装饰亮圈80环绕托盘机构20外,以使托盘机构20的外周结构不可见,且托盘盖板22的上表面与装饰亮圈80保持平行,以使杯托总成100的上端面更加规整,有效地提升杯托总成100视觉效果及科技感。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副仪表板总成。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副仪表板总成,设置有如上述实施例中的杯托总成100,使得杯体101的放置与取出更加方便,且杯托总成100的隐藏效果更好,有效地提升杯托总成100外观效果及科技感。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的其他构成例如…和…等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3)

1.一种杯托总成(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杯托本体(10),所述杯托本体(10)具有上端敞开的杯托腔(11);
托盘机构(20),所述托盘机构(20)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杯托腔(11);
弹性复位件(30),所述弹性复位件(30)安装于所述杯托本体(10)且所述弹性复位件(30)用于向所述托盘机构(20)施加朝向所述杯托腔(11)的上端预紧的弹性力,以使所述托盘机构(20)常封闭所述杯托腔(11)的上端,杯体(101)适于抵压于所述托盘机构(20)以克服所述弹性力伸至所述杯托腔(11)内;
锁止机构(40),所述锁止机构(40)用于将所述托盘机构(20)选择性地锁止在所述杯托腔(11)内;
所述杯托腔(11)的内壁设有第一滑动部,所述托盘机构(20)设有第二滑动部(211),所述第一滑动部与所述第二滑动部(211)沿所述杯托腔(11)的轴向滑动配合;
所述第一滑动部为设于所述杯托腔(11)的内壁的滑槽,所述滑槽沿所述杯托腔(11)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二滑动部(211)为设于所述托盘机构(20)的滑轨,所述滑轨伸至所述滑槽内以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
所述托盘机构(20)包括托盘本体(21)、托盘盖板(22)和第一转轴(23),所述托盘盖板(22)通过所述第一转轴(23)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托盘本体(21),且所述第一转轴(23)与所述杯托腔(11)的轴线垂直,所述托盘盖板(22)用于封闭所述杯托腔(11)的上端,所述托盘本体(21)设有所述第二滑动部(211);
所述第一转轴(23)套设有预紧弹簧(24),所述预紧弹簧(24)的两端分别抵压于所述托盘盖板(22)和所述托盘本体(21)以使所述托盘盖板(22)朝背离所述托盘本体(21)的方向弹性预紧;
所述托盘盖板(22)和所述托盘本体(21)中的至少一个设有第一限位结构(221),所述第一限位结构(221)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限位结构(221)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转轴(23)的两侧以限制所述托盘盖板(22)的转动幅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托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件(30)安装于所述杯托腔(11)内,且所述弹性复位件(30)的两端分别弹性连接于所述杯托本体(10)和所述托盘机构(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杯托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杯托腔(11)内的底部设有弹性复位安装结构,所述弹性复位件(30)的上端弹性连接于所述托盘机构(20)的底部,且所述弹性复位件(30)的下端安装于所述弹性复位安装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托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40)包括沿可所述杯托腔(11)的径向活动的第一锁止部(41),所述托盘机构(20)设有第二锁止部(25),所述第一锁止部(41)可选择性地锁止所述第二锁止部(2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杯托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杯托本体(10)设有沿径向延伸的锁止滑轨,所述第一锁止部(41)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锁止滑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杯托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40)还包括开关按键(42),所述开关按键(42)可转动安装于所述杯托本体(10),且所述开关按键(42)的两侧分别设有按压部(421)和止抵部(422),所述按压部(421)裸露于所述杯托本体(10)外,所述止抵部(422)用于抵压所述第一锁止部(41)以使所述第一锁止部(41)与所述第二锁止部(25)解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杯托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40)还包括锁止预紧弹簧(43),所述锁止预紧弹簧(43)弹性连接于所述杯托本体(10)与所述第一锁止部(41)之间,以使所述第一锁止部(41)朝与所述第二锁止部(25)锁止的方向弹性预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杯托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止部(25)为设于所述托盘机构(20)底部的锁止倒钩,所述锁止倒钩设有止挡面(251)和导向面(252),所述导向面(252)沿所述杯托腔(11)的轴向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一锁止部(41)适于沿所述导向面(252)滑动至与所述止挡面(251)相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托总成(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阻尼机构(60),所述阻尼机构(60)用于在所述托盘机构(20)运动过程中提供阻尼(61)力。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托总成(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爪机构(50),所述卡爪机构(50)安装于所述杯托本体(10),且所述卡爪机构(50)用于弹性抵压于所述杯体(101)的外周壁,以使所述杯体(101)在所述杯托腔(11)内预紧。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托总成(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杯托护套(70),所述杯托护套(70)套设于所述杯托本体(10)外,且所述杯托护套(70)具有用于与副仪表板或控制面板相连的连接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托总成(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饰亮圈(80),所述装饰亮圈(80)套设于所述托盘机构(20)外。
13.一种副仪表板总成,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杯托总成(100)。
CN202010371132.0A 2020-05-06 2020-05-06 杯托总成以及副仪表板总成 Active CN1136194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71132.0A CN113619467B (zh) 2020-05-06 2020-05-06 杯托总成以及副仪表板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71132.0A CN113619467B (zh) 2020-05-06 2020-05-06 杯托总成以及副仪表板总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19467A CN113619467A (zh) 2021-11-09
CN113619467B true CN113619467B (zh) 2022-09-23

Family

ID=78376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71132.0A Active CN113619467B (zh) 2020-05-06 2020-05-06 杯托总成以及副仪表板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194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55098B (zh) * 2022-05-24 2022-09-09 宁波东昊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升降式杯托结构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15073A (ja) * 2009-03-16 2010-09-30 Molten Corp カップホルダー
CN103863166A (zh) * 2014-04-10 2014-06-18 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升降杯托
JP2018135035A (ja) * 2017-02-23 2018-08-3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カップホルダ
CN109878394A (zh) * 2019-03-27 2019-06-14 芜湖福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用升降杯托
CN110733394A (zh) * 2019-10-08 2020-01-31 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可升降的杯托
CN210122072U (zh) * 2019-06-11 2020-03-03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的杯托以及车辆
CN210161967U (zh) * 2019-06-20 2020-03-20 江苏新泉汽车饰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杯托
CN110936873A (zh) * 2019-12-31 2020-03-31 武汉嘉华汽车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升降杯托
CN111055781A (zh) * 2019-12-26 2020-04-24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杯托机构、仪表板总成及车辆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15073A (ja) * 2009-03-16 2010-09-30 Molten Corp カップホルダー
CN103863166A (zh) * 2014-04-10 2014-06-18 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升降杯托
JP2018135035A (ja) * 2017-02-23 2018-08-3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カップホルダ
CN109878394A (zh) * 2019-03-27 2019-06-14 芜湖福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用升降杯托
CN210122072U (zh) * 2019-06-11 2020-03-03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的杯托以及车辆
CN210161967U (zh) * 2019-06-20 2020-03-20 江苏新泉汽车饰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杯托
CN110733394A (zh) * 2019-10-08 2020-01-31 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可升降的杯托
CN111055781A (zh) * 2019-12-26 2020-04-24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杯托机构、仪表板总成及车辆
CN110936873A (zh) * 2019-12-31 2020-03-31 武汉嘉华汽车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升降杯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19467A (zh) 2021-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619466B (zh) 杯托总成
US8191953B2 (en) Integrated inertial lock and latch for console lid
US5904385A (en) Exterior handle for a motor vehicle
JP3810944B2 (ja) シートバックのロック装置
CN113619467B (zh) 杯托总成以及副仪表板总成
US20150337569A1 (en) Device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push open type fuel door for vehicle
CN101323266B (zh) 汽车座椅桌板
CN113619468B (zh) 杯托总成
CN110984705A (zh) 磁性锁
KR101494800B1 (ko) 절첩구조를 갖는 휴대 단말기용 거치대
CN110670987B (zh) 双向开合装置、扶手箱及车辆
CN112267776A (zh) 一种翻转式手动把手
KR102009312B1 (ko) 콘솔 암레스트의 개폐 구조
CN212828025U (zh) 隐藏式杯托夹持机构、储物盒及汽车
KR102273871B1 (ko) 자동차용 슬라이딩 암레스트
CN113581047A (zh) 一种汽车用可调节杯托结构
CN213721028U (zh) 一种二道锁及应用有该二道锁的护栏
CN112412202B (zh) 一种可移动的汽车扶手解锁机构
CN218406989U (zh) 上按式扶手箱锁机构及其汽车扶手箱
JPH0130117Y2 (zh)
CN215474697U (zh) 汽车用可调节杯托结构
KR101601557B1 (ko) 자동차의 스페어 타이어 고정구
CN219451783U (zh) 一种电子门锁及其翻转斜舌组件
CN208993544U (zh) 杯托内盖和杯托主体的弹性解锁机构
CN218541891U (zh) 一种用于汽车配件的锁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