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19412B - 用于无人机无线充电平台的能量发射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无人机无线充电平台的能量发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19412B
CN113619412B CN202111195136.9A CN202111195136A CN113619412B CN 113619412 B CN113619412 B CN 113619412B CN 202111195136 A CN202111195136 A CN 202111195136A CN 113619412 B CN113619412 B CN 1136194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manned aerial
aerial vehicle
transmitting coil
module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9513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19412A (zh
Inventor
李永祥
徐国宁
贾忠臻
杜浩
李兆杰
蔡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erospace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Aerospace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erospace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S filed Critical Aerospace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S
Priority to CN20211119513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1941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194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194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194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194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2I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00/00Type of vehicles
    • B60L2200/10Air craf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无人机无线充电平台的能量发射装置,包括:基板;布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多组单元线圈,所述多组单元线圈在所述基板上并列排布,每组所述单元线圈均用于接收交流电并感应生成磁场;所述多组单元线圈相互串联组成发射线圈回路。本发明提高了无人机无线充电的抗偏移能力,减少了无人机校准降落的时间,进而提高无人机的充电效率。

Description

用于无人机无线充电平台的能量发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无人机无线充电平台的能量发射装置、无人机充电平台及充电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无人机充电过程,一般采用人工插拔插头充电方式或更换电池方式,将极其耗费人力物力。将无线充电技术应用于无人机,可以提高充电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并为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充电效率,但无线充电对充电位置对准要求较高,如果位置对准稍微有偏差严重影响充电效率。因此,无人机充电时因位置偏差造成的充电效率低的问题是目前业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无人机无线充电平台的能量发射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人机充电时位置容易出现偏差的缺陷,实现无人机充电效率的提高。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无人机无线充电平台的能量发射装置,包括:
基板;
布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多组单元线圈,所述多组单元线圈在所述基板上并列排布,每组所述单元线圈均用于接收交流电并感应生成磁场;
所述多组单元线圈相互串联组成发射线圈回路。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无人机无线充电平台的能量发射装置,多个开关,分别与所述多组单元线圈并联;
所述单元线圈包括相互串联的发射线圈和补偿电容。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无人机无线充电平台,包括:
供电装置,用于输出交流电;
上述任一所述的能量发射装置,与所述供电装置电连接,用于与无人机之间传输充电电流;
其中,所述能量发射装置的发射线圈用于接收交流电并向无人机发送电磁信号,以实现为无人机充电。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无人机无线充电平台,所述供电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整流模块和逆变模块,所述整流模块与电源连接,所述逆变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发射线圈回路连接;
所述整流模块,用于将电源输出的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并为所述能量发射装置的单片机供电;
所述逆变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整流模块输出的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对所述发射线圈回路供电。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无人机无线充电平台,所述能量发射装置还包括:相互电连接的控制模块、驱动模块,以及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的通信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充电过程中控制所述驱动模块,使所述发射线圈回路与所述逆变模块导通;在充电完成后,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驱动模块,使所述发射线圈回路与所述逆变模块断开;
所述驱动模块,用于接收并执行所述控制模块输出的控制指令;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向所述控制模块发送信号,以及接收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的信号,以使所述控制模块发出不同的指令实现电路的导通或断开。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无人机无线充电平台,所述逆变模块包括:全桥逆变电路和控制电路;
所述全桥逆变电路,用于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输入至所述发射线圈;
所述控制电路,用于采集发射线圈回路的电压和电流信息,使所述全桥逆变电路工作时处于准谐振状态。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无人机无线充电平台,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鉴相器、PI运算器以及压控振荡器;
所述鉴相器,与所述发射线圈回路的输出端连接,用于确定所述发射线圈回路输出的电流和电压的相位差;
所述PI运算器,用于将所述相位差转化为模拟信号;
所述压控振荡器,用于控制所述模拟信号的输出频率。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无人机无线充电平台,所述全桥逆变电路为降压式变换电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无人机充电方法,包括:
发射线圈接收交流电,发送电磁信号;
检测各个发射线圈是否发生磁场变化;
将没有发生磁场变化的发射线圈断电,发生磁场变化的发射线圈通电,通过所述发射线圈向无人机发送电磁信号,以实现为无人机充电;
当检测到无人机的电压达到预设阈值,对通电的发射线圈断电。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无人机充电方法,还包括:
将接收端检测到的感应电压通过整流电路将交流电压转化直流电压;
所述当检测到无人机的电压达到预设阈值,对通电的发射线圈断电,包括:
经过整流电路的直流电压达到预设阈值,对通电的发射线圈断电。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无人机无线充电平台的能量发射装置,当无人机降落时,无人机和其位置对应的发射线圈之间产生电磁感应,激活该发射线圈便可实现对无人机的无线充电。由于设置多组单元线圈,因此无人机降落在基板上的任何位置时,都能够进行无线充电,从而提高了无人机无线充电的抗偏移能力,减少了无人机校准降落的时间,进而提高无人机的充电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无人机无线充电平台的能量发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无人机无线充电平台的能量发射装置的电路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无人机无线充电平台的能量发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无人机无线充电平台的结构框图之一;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无人机无线充电平台的结构框图之二;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无人机无线充电平台的结构框图之三;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无人机无线充电平台的逆变电路的电路图;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无人机无线充电平台的结构框图之四;
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无人机无线充电平台的结构框图之五;
图10是本发明提供的无人机无线充电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本发明提供的无人机无线充电方法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图1-图3描述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无人机无线充电平台的能量发射装置。
参照图1,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无人机无线充电平台的能量发射装置包括:基板11;
布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多组单元线圈12,所述多组单元线圈12在所述基板11上并列排布,每组所述单元线圈12均用于接收交流电并感应生成磁场;
所述多组单元线圈12相互串联组成发射线圈回路。
具体地,基板11是整个能量发射装置的载体,可选用POM塑料材料,可设置为方形立体结构。多组单元线圈12并列排布在基板11上,本实施例中可选用5组,每组包括5个单元线圈。25个单元线圈12在基板11上呈矩形阵列状排布。基板11上可设置多个容纳单元线圈12的放置区,每个放置区均与单元线圈12一一对应。
当无人机降落在基板上时,无人机和其位置对应的发射线圈之间产生电磁感应,激活该发射线圈并将其接入电路中,便可实现对无人机的无线充电。由于设置多组单元线圈,因此无人机降落在基板上的任何位置时,都能够进行无线充电,从而提高了无人机无线充电的抗偏移能力,减少了无人机校准降落的时间,进而提高无人机的充电效率。
参照图2和图3,可选的,用于无人机无线充电平台的能量发射装置还包括:
多个开关,分别与所述多组单元线圈并联;
所述单元线圈包括相互串联的发射线圈和补偿电容。
每个单元线圈均与开关并联,开关闭合时,对应的单元线圈处于短路状态。当无人机降落在该单元线圈的放置区时,便可调整开关,使该单元线圈接入电路中,以实现对无人机的充电。
每个单元线圈均由发射线圈和补偿电容组成,单元线圈接入电路中便相当于一个谐振单元。其中,本实施例中的发射线圈31采用铜线进行绕制,盘绕匝数为10匝;补偿电容可选用聚丙烯电容。
下面结合图4-图9描述本发明提供的无人机无线充电平台。
参照图4,本发明提供的无人机充电平台包括:
供电装置41,用于输出交流电;
上述任一所述的能量发射装置42,与所述供电装置41电连接,用于与无人机之间传输充电电流;
其中,所述能量发射装置42的发射线圈用于接收交流电并向无人机发送电磁信号,以实现为无人机充电。
参照图5,所述供电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整流模块51和逆变模块52,所述整流模块51与电源连接,所述逆变模块52的输出端与所述发射线圈回路连接;
所述整流模块51,用于将电源输出的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并为所述能量发射装置的单片机供电;
所述逆变模块52,用于接收所述整流模块输出的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对所述发射线圈回路供电。
本实施例中,整流模块51的输入端为市电,即工频交流电。整流模块51将输入的工频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为能量发射装置的单片机进行供电。
由于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市电,其频率较低,无法满足能量传输的需求。因此需要将市电经过整流模块51输出直流电,再经过逆变模块52转化为交流电,为发射线圈回路进行供电。
参照图6,可选的,所述能量发射装置还包括:相互电连接的控制模块61、驱动模块62,以及与所述控制模块61连接的通信模块63;
所述控制模块61,用于在充电过程中控制所述驱动模块62,使所述发射线圈回路与所述逆变模块导通;在充电完成后,所述控制模块61控制所述驱动模块,使所述发射线圈回路与所述逆变模块断开;
所述驱动模块62,用于接收并执行所述控制模块61输出的控制指令;
所述通信模块63,用于向所述控制模块61发送信号,以及接收所述控制模块61发送的信号,以使所述控制模块61发出不同的指令实现电路的导通或断开。
其中,控制模块61可选用STM32系列单片机,具体型号为STM32F446RETx。驱动模块62由ULN2003芯片和HF115F-1ZS3型继电器构成。通信模块63选用型号为LRF215C_PA的无线通讯模块。
整流模块由IB1205和AMS1117-3.3的芯片构成,旨在实现降压和稳压,以满足单片机和通信单元的3.3V用电需求。
可选的,所述逆变模块包括:全桥逆变电路和控制电路;
所述全桥逆变电路,用于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输入至所述发射线圈;
所述控制电路,用于采集发射线圈回路的电压和电流信息,使所述全桥逆变电路工作时处于准谐振状态;
所述全桥逆变电路为降压式变换电路。
具体地,本实施例采用全桥逆变电路将直流电逆变生成高频交流电,再输入到发射线圈回路。全桥逆变电路的输入为直流电,其电压幅值为Vi。
参照图7,全桥逆变电路共计有四个桥臂,两两一组。在控制电路的驱动下,同组的MOS管将同时导通,且两组MOS管将交替导通。因此,将在发射线圈回路的两端得到峰峰值为2Vi的交流电。在控制电路的作用下,使得其工作在略偏感性的准谐振状态。
降压式变换电路即Buck电路,通过调节其输出电压,从而达到稳定发射线圈励磁电流的作用。
参照图8,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鉴相器81、PI运算器82以及压控振荡器83;
所述鉴相器81,与所述发射线圈回路的输出端连接,用于确定所述发射线圈回路输出的电流和电压的相位差;
所述PI运算器82,用于将所述相位差转化为模拟信号;
所述压控振荡器83,用于控制所述模拟信号的输出频率。
具体地,控制电路将从发射线圈回路的两端采集电压U和电流I信息,通过鉴相器81确定两者的相位差。将鉴相器81的输出结果输入PI运算器,得到一个模拟信号。将该模拟信号输入压控振荡器83控制其输出的PWM信号的频率,进而确保全桥逆变电路处于略偏感性的准谐振工作状态。此外,针对控制电路中的压控振荡器引入了电压反馈,旨在实现过压保护功能。
参照图9,控制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发射线圈回路91、整流滤波电路92、电流反馈PI调节电路93、电压反馈PI调节电路94、压控振荡器95、驱动电路96、Buck电路97,其中Buck电路97的输出端与发射线圈回路91连接。
具体地,首先采用电流传感器实时反馈逆变电路的输出电流If,经整流滤波后变换成直流电流信号Idf,与输出电流给定信号Ig共同输入外环电流反馈PI调节电路。外环电流反馈电路的输出信号Ug,将作为内环Buck电路输出电压反馈PI调节电路的电压给定值。发射线圈回路两端的电压将作为反馈信号Uf传输至内环电压反馈PI调节电路。该电路输出的电压信号UPM将传输到压控振荡器,对其输出的PWM信号的脉冲波形宽度进行调节。
参照图10,本发明提供一种无人机充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发射线圈接收交流电,发送电磁信号;
步骤102:检测各个发射线圈是否发生磁场变化;
步骤103:将没有发生磁场变化的发射线圈断电,发生磁场变化的发射线圈通电,通过所述发射线圈向无人机发送电磁信号,以实现为无人机充电;
步骤104:当检测到无人机的电压达到预设阈值,对通电的发射线圈断电。
具体地,无人机降落后,能量发射装置的25个发射线圈将依次被接入全桥逆变电路。同时根据无人机接收端电压的高低判断接收线圈是否处于当前发射线圈的作用范围内,并且此判断结果将采用无线通信方式传输回发射端的处理单元。在依次遍历完所有发射线圈后,即可实现对接收线圈的定位,并在后续充电程序中激活无人机下方对应的发射线圈。
进一步地,无人机充电方法还包括:
步骤105:将接收端检测到的感应电压通过整流电路将交流电压转化直流电压;
所述当检测到无人机的电压达到预设阈值,对通电的发射线圈断电,包括:
步骤106:经过整流电路的直流电压达到预设阈值,对通电的发射线圈断电。
参照图11,用于无人机充电方法的电路包括:接收端单片机111、发射端单片机112、驱动单元113、逆变电路114、发射线圈回路115以及接收回路116。
其中,接收端单片机111与发射端单片机112无线连接,发射端单片机112与驱动单元113连接,驱动单元113通过多个支路与各单元线圈并联的开关连接,逆变电路114的输出端与发射线圈回路115连接,发射线圈回路115中的任一单元线圈均可与接收回路116无线连接,用于产生电磁信号对无人机进行充电。
发射端单片机112通过驱动单元113依次控制各个开关短时间断开。本实施例中驱动单元113可选用电流放大器。
接收端检测到感应电压后,通过二极管整流电路将其转化为较稳定的直流电。将此直流电压与事先设置好的阈值进行比较。若检测到的电压值高于此阈值,则判定为当前激活的发射线圈处于接收线圈的有效接收范围内。若低于阈值,则判定接收线圈不在发射线圈的有效范围内。接收端单片机将判定结果以无线通信方式传输给能量发射装置,能量发射装置接收到判定结果之后实现发射线圈回路的切断和导通,从而实现无人机的无线充电的开始和停止。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用于无人机无线充电平台的能量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
布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多组单元线圈,所述多组单元线圈在所述基板上并列排布,每组所述单元线圈均用于接收交流电并感应生成磁场;
所述多组单元线圈相互串联组成发射线圈回路;
还包括:
多个开关,分别与所述多组单元线圈并联;以实现充电平台对每个发射线圈的控制;
所述单元线圈包括相互串联的发射线圈和补偿电容;
所述开关闭合时,对应的单元线圈处于短路状态;当无人机降落在该单元线圈的放置区时,调整所述单元线圈对应的开关,使所述单元线圈接入电路中,以实现对无人机的充电;
所述发射线圈采用铜线进行绕制,分内外两层,每层5匝,共计10匝,所述补偿电容为聚丙烯电容,每个所述单元线圈均由发射线圈和补偿电容组成,所述单元线圈接入电路中构成谐振补偿电路,通过所述开关控制,实现单个所述发射线圈独立工作。
2.一种无人机无线充电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供电装置,用于输出交流电;
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发射装置,与所述供电装置电连接,用于与无人机之间传输充电电流;
其中,所述能量发射装置的发射线圈用于接收交流电并向无人机发送电磁信号,以实现为无人机充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无线充电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整流模块和逆变模块,所述整流模块与电源连接,所述逆变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发射线圈回路连接;
所述整流模块,用于将电源输出的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并为所述能量发射装置的单片机供电;
所述逆变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整流模块输出的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对所述发射线圈回路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机无线充电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能量发射装置还包括:相互电连接的控制模块、驱动模块,以及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的通信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充电过程中控制所述驱动模块,使所述发射线圈回路与所述逆变模块导通;在充电完成后,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驱动模块,使所述发射线圈回路与所述逆变模块断开;
所述驱动模块,用于接收并执行所述控制模块输出的控制指令;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向所述控制模块发送信号,以及接收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的信号,以使所述控制模块发出不同的指令实现电路的导通或断开。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机无线充电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逆变模块包括:全桥逆变电路和控制电路;
所述全桥逆变电路,用于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输入至所述发射线圈;
所述控制电路,用于采集发射线圈回路的电压和电流信息,使所述全桥逆变电路工作时处于准谐振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人机无线充电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鉴相器、PI运算器以及压控振荡器;
所述鉴相器,与所述发射线圈回路的输出端连接,用于确定所述发射线圈回路输出的电流和电压的相位差;
所述PI运算器,用于将所述相位差转化为模拟信号;
所述压控振荡器,用于控制所述模拟信号的输出频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人机无线充电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全桥逆变电路为降压式变换电路。
8.一种基于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无人机无线充电平台实现的无人机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射线圈接收交流电,发送电磁信号;
检测各个发射线圈是否发生磁场变化;
将没有发生磁场变化的发射线圈断电,发生磁场变化的发射线圈通电,通过所述发射线圈向无人机发送电磁信号,以实现为无人机充电;
当检测到无人机的电压达到预设阈值,对通电的发射线圈断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人机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接收端检测到的感应电压通过整流电路将交流电压转化直流电压;
所述当检测到无人机的电压达到预设阈值,对通电的发射线圈断电,包括:
经过整流电路的直流电压达到预设阈值,对通电的发射线圈断电。
CN202111195136.9A 2021-10-14 2021-10-14 用于无人机无线充电平台的能量发射装置 Active CN1136194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95136.9A CN113619412B (zh) 2021-10-14 2021-10-14 用于无人机无线充电平台的能量发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95136.9A CN113619412B (zh) 2021-10-14 2021-10-14 用于无人机无线充电平台的能量发射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19412A CN113619412A (zh) 2021-11-09
CN113619412B true CN113619412B (zh) 2022-01-18

Family

ID=78391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95136.9A Active CN113619412B (zh) 2021-10-14 2021-10-14 用于无人机无线充电平台的能量发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19412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10984A (zh) * 2016-11-11 2017-02-15 东华大学 一种用于中距离磁共振无线传能系统
CN107878237A (zh) * 2017-11-18 2018-04-06 山东农业大学 一种电动拖拉机无线充电装置
CN108688496A (zh) * 2018-05-03 2018-10-23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无人机无线充电系统及无人机
CN108847708A (zh) * 2018-06-29 2018-11-20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新型无人机无线充电平台及充电方法
CN110712537A (zh) * 2019-12-12 2020-01-21 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无线充电系统、无人机及其无线充电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06506A2 (en) * 2010-02-25 2011-09-01 Evatran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ductively transferring ac power between a charging unit and a vehicle
CN102611215B (zh) * 2012-04-10 2015-11-25 海尔集团公司 无线电能发射装置及无线充电系统
KR101858619B1 (ko) * 2016-08-24 2018-05-17 한국과학기술원 3상 전력 무선충전형 무인비행체 및 이를 위한 3상 전력 무선충전 장치
CN205986346U (zh) * 2016-08-31 2017-02-22 武汉大学 一种线圈位置自动调整的无人机无线充电续航装置
CN206237176U (zh) * 2016-12-14 2017-06-09 武汉大学 一种基于九方形发射线圈的背包内嵌式无线充电系统
US11701976B2 (en) * 2017-12-15 2023-07-18 WiBotic Inc. Device authentication for wireless charging
CN108155728A (zh) * 2017-12-29 2018-06-12 武汉大学 一种用于无人机动态稳定续航无线充电系统
CN109066930B (zh) * 2018-08-22 2020-10-09 西安电掣风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多通道无人机非接触式无线宽频充电装置及其充电方法
CN110649685A (zh) * 2018-12-11 2020-01-03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巡检无人机高压电缆无线充电装置及方法
CN109904938B (zh) * 2019-03-06 2020-10-16 哈尔滨工业大学 用于移动设备的矩阵网络式无线供电系统及其充电方法
CN210554244U (zh) * 2019-07-29 2020-05-19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巡视无人机在线充电补给装置
CN110293859B (zh) * 2019-07-29 2024-02-02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巡视无人机在线充电补给装置及方法
CN114766073A (zh) * 2019-10-04 2022-07-19 东北大学 使用联网线圈的设备感测和充电
CN111169298A (zh) * 2020-01-31 2020-05-19 武汉大学 管式发射无人机无线供电系统
CN111864921B (zh) * 2020-07-09 2022-05-17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变电站巡检机器人无线充电系统、方法及无线充电平台
CN111917164A (zh) * 2020-07-09 2020-11-10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的无线充电系统
CN112109576B (zh) * 2020-09-10 2023-01-31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事新能源技术研究所 一种无人机自主循迹充电方法及装置
CN112744096A (zh) * 2020-12-29 2021-05-04 东北林业大学 面向旋翼无人机的轻量化无线充电系统
CN113103886A (zh) * 2021-03-09 2021-07-13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新的无人机自动充电方法及装置
CN113246778A (zh) * 2021-05-24 2021-08-13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无人机无线充电系统及充电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10984A (zh) * 2016-11-11 2017-02-15 东华大学 一种用于中距离磁共振无线传能系统
CN107878237A (zh) * 2017-11-18 2018-04-06 山东农业大学 一种电动拖拉机无线充电装置
CN108688496A (zh) * 2018-05-03 2018-10-23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无人机无线充电系统及无人机
CN108847708A (zh) * 2018-06-29 2018-11-20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新型无人机无线充电平台及充电方法
CN110712537A (zh) * 2019-12-12 2020-01-21 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无线充电系统、无人机及其无线充电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19412A (zh) 2021-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34473B (zh) 谐振跟踪式非接触供电装置及供电方法
EP2685601B1 (en)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4539033A (zh) 一种电动汽车自调整无线充电系统及方法
JP6259124B2 (ja) 電気で駆動する車両のインダクティブ充電のための伝送システム及び方法、並びに、車両構成
CN104659930B (zh) 自适应频率的无线电能接收设备和方法
CN103378659A (zh) 无接点供电方法
TW201415756A (zh) 供無線電能發射器感應最佳效率所需傳輸電能之自動共振驅動器
CN105052008B (zh) 供电装置以及非接触供电系统
CN108808875B (zh) 一种适用于电池特性的恒流、恒压无线充电系统及无线充电的方法
US10784707B2 (en) Inductive power transfer system
CN110649685A (zh) 一种巡检无人机高压电缆无线充电装置及方法
WO2015035924A1 (zh) 无线充电装置与方法以及使用该装置的移动终端
CN110635545A (zh) 一种基于单管电路实现恒流恒压无线充电的装置及方法
CN211809108U (zh) 一种适宜改装的电动汽车用无线充电装置
EP3618226B1 (en) Wireless power maximum efficiency tracking by system control
WO2022166420A1 (zh)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电子设备、无线充电系统
CN110611359A (zh) 一种通过副边补偿网络切换实现单管逆变恒流恒压无线充电的装置及方法
CN110544975A (zh) 一种单管恒流恒压无线充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3619412B (zh) 用于无人机无线充电平台的能量发射装置
CN112311106A (zh) 一种单级全桥恒流恒压无线充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2311107A (zh) 一种单管逆变感应耦合电能传输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2421734A (zh) 一种单级式高阶补偿恒流恒压无线充电装置及方法
WO2012093423A1 (ja) 非接触充電システムの給電装置
CN108879982A (zh) 双稳态原边恒流磁感应耦合无线充电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0142919U (zh) 一种大范围智能感应无线充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