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13232A - 一种紧急呼叫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紧急呼叫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13232A
CN113613232A CN202110748875.XA CN202110748875A CN113613232A CN 113613232 A CN113613232 A CN 113613232A CN 202110748875 A CN202110748875 A CN 202110748875A CN 113613232 A CN113613232 A CN 1136132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emergency call
terminal
selection mode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4887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13232B (zh
Inventor
张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4887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132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132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132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132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132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90Services for handling of emergency or hazardous situations, e.g. earthquake and tsunami warning systems [ET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69Cell search, i.e. determining cell identity [cell-I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50Connection management for emergency connection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紧急呼叫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通过第一选网模式下的第一网络制式接入第一网络小区,其中,第一网络小区不支持紧急呼叫业务,或者,第一网络小区支持紧急呼叫业务,且终端与第一网络小区连接断开。响应于紧急呼叫请求,将终端的选网模式切换为第二选网模式,第二选网模式包括第二网络制式,第二网络制式支持终端发起紧急呼叫。在搜索到第二网络制式对应的第二网络小区后,向第二网络小区发起紧急呼叫。通过将终端的选网模式由第一选网模式自动切换为第二选网模式,由于第二选网模式中的第二网络制式支持紧急呼叫,因此在第二选网模式下发起紧急呼叫的业务请求,可以提高紧急呼叫的成功率。

Description

一种紧急呼叫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紧急呼叫的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目前已经出现了4G(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The4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The 5th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等通信技术。相较于2G(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The 2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The 3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等通信技术来说,4G和5G等通信技术的传输速度更快,传输质量更高,为用户上网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提供了更为高效和便利的服务。
一种可能的场景,用户被运营商授权使用的4G网络业务只包括4G网络的流量业务,不包括语音通话业务,此时,在用户想要通过4G网络发起紧急呼叫时,可能导致紧急呼叫失败。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紧急呼叫的方法,用以提高紧急呼叫的成功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紧急呼叫的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
终端通过第一选网模式下的第一网络制式接入第一网络小区;
其中,所述第一网络小区不支持紧急呼叫业务,或者,所述第一网络小区支持紧急呼叫业务,且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网络小区连接断开;
响应于紧急呼叫请求,将所述终端的选网模式切换为第二选网模式,所述第二选网模式包括第二网络制式,所述第二网络制式支持所述终端发起紧急呼叫;
在搜索到所述第二网络制式对应的第二网络小区后,向所述第二网络小区发起紧急呼叫。
通过上述方法,将终端的选网模式由第一选网模式自动切换为第二选网模式,由于第二选网模式中的第二网络制式支持紧急呼叫,因此在第二选网模式下发起紧急呼叫的业务请求,可以提高紧急呼叫的效率和成功率。
可选地,在切换为第二选网模式之前,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按照所述第一选网模式搜索所述第一网络制式对应的其他第一网络小区的搜索总时长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或者,
向所述第一网络小区发起紧急呼叫,并接收到所述第一网络小区反馈的紧急呼叫失败的响应;或者,
向所述其他第一网络小区发起紧急呼叫,并接收到所述其他第一网络小区反馈的紧急呼叫失败的响应。
在将第一选网模式切换为第二选网模式之前,可以先采用第一选网模式搜索第一网络制式对应的其他网络小区并判断搜索总时长超过预设阈值,也可以接收到第一网络小区反馈的紧急呼叫失败的响应,也可以接收到其他第一网络小区反馈的紧急呼叫失败的响应,在满足上述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条件时再进行选网模式的切换。如此,先通过第一网络制式搜索网络小区并发起紧急呼叫,并对搜索其他第一网络小区的搜索总时长进行限制,若不小于预设阈值,则停止按照第一网络制式进行搜索,防止在第一网络制式下持续搜索导致时间的浪费和电量的消耗。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网络小区反馈的紧急呼叫失败的响应后,或者,确定通过第一网络制式接入的第一网络小区连接中断时,则按照所述第一网络制式搜索所述第一网络制式对应的其他第一网络小区;
在搜索到其他第一网络小区后,向所述其他第一网络小区发起紧急呼叫。
在确定第一网络小区无法发起紧急呼叫时,再通过第一网络制式搜索其他第一网络小区,可以提高紧急呼叫的成功率。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按照所述第一选网模式搜索其他第一网络小区的搜索总时长小于预设阈值。
由于第一选网模式中依然有一些网络小区支持紧急呼叫,因此首先按照第一选网模式包含的网络制式进行搜索,可以进一步提高紧急呼叫的成功率。并对按照第一选网模式进行搜索的搜索时间进行限制,若小于预设阈值,则持续使用第一选网模式进行搜索。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通过所述第二选网模式进行紧急呼叫的成功率高于终端通过所述第一选网模式进行紧急呼叫的成功率;或者,
所述第一网络制式对应的第一网络小区支持紧急呼叫的概率低于所述第二网络制式对应的第二网络小区支持紧急呼叫的概率。
通过设置第二选网模式进行紧急呼叫的成功率较高或者第二网络制式支持紧急呼叫的概率较高,可以提高使用切换后的第二选网模式进行紧急呼叫的成功率。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认所述紧急呼叫结束后,将所述终端的选网模式由所述第二选网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一选网模式。
由于终端的SIM(用户身份识别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卡仅支持第一选网模式,所以在紧急呼叫成功后,切换回第一选网模式,使终端继续在第一选网模式下搜索网络,如此,若用户想要使用第一选网模式支持的网络进行正常服务时,减少了终端搜索到第一选网模式中的网络的时间,节省了功耗。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制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或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
所述第二网络制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2G或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其他第一网络小区反馈的紧急呼叫失败的响应后,重新按照所述第一网络制式搜索所述第一网络制式对应的其他第一网络小区,并向重新搜索到的其他第一网络小区发起紧急呼叫。
可选地,向所述第二网络小区发起紧急呼叫,包括:
向所述第二网络制式对应的第二网络小区发出紧急呼叫的请求;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网络小区返回的紧急呼叫失败的响应时,重新搜索所述第二选网模式下的其他第二网络制式对应的第二网络小区。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紧急呼叫的装置,包括:
接入单元,用于通过第一选网模式下的第一网络制式接入第一网络小区;
其中,所述第一网络小区不支持紧急呼叫业务,或者,所述第一网络小区支持紧急呼叫业务,且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网络小区连接断开;
处理单元,用于响应于紧急呼叫请求,将所述终端的选网模式切换为第二选网模式,所述第二选网模式包括第二网络制式,所述第二网络制式支持所述终端发起紧急呼叫;
通信单元,用于在搜索到所述第二网络制式对应的第二网络小区后,向所述第二网络小区发起紧急呼叫。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按照获得的程序执行上述任一方式所列的紧急呼叫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程序,所述计算机可执行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方式所列的紧急呼叫方法。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能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1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能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紧急呼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紧急呼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紧急呼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6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紧急呼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紧急呼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紧急呼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具体操作方法也可以应用于装置实施例或系统实施例中。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系统、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通信系统,以及5G通信系统,或者应用于未来的通信系统或其它类似的通信系统等。
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可能的系统架构示意图。如图1A所示的系统架构包括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应用的通信系统100之一,该通信系统100至少包括网络设备110和终端设备120。网络设备110和终端设备120间可通过Uu空口通信,Uu空口可理解为通用的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的接口(universal UE to networkinterface)。Uu空口的传输包括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对系统架构中网络设备的数量、终端设备的数量不作限定,而且本申请实施例所适用的系统架构中除了包括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以外,还可以包括其它设备,如核心网设备、无线中继设备和无线回传设备等,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也不作限定。以及,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可以将所有的功能集成在一个独立的物理设备,也可以将功能分布在多个独立的物理设备上,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也不作限定。此外,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无线方式与网络设备连接。
图1A示例性示出了一个网络设备和两个终端设备。可以理解的是,该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多个网络设备,并且一个网络设备的覆盖范围内可以包括除2个外,其它数量的终端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在图1A所示的通信系统100之中,网络设备110可以是普通的网络设备,也可以是具有中继节点功能的网络设备。终端设备120可以是普通的终端设备,也可以是具有中继节点功能的终端设备等,不作限定。
网络设备110可以为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或可设置于该网络设备的芯片,该网络设备110包括但不限于:新一代基站(next generation NodeB,gNB)、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系统中的接入点(accesspoint,AP)、无线中继节点、无线回传节点、传输点(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TRP或者transmission point,TP)等,还可以为构成gNB或传输点的网络节点,如基带单元(BBU),或,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等。
在一些部署中,gNB可以包括集中式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DU。gNB还可以包括射频单元(radio unit,RU)。CU实现gNB的部分功能,DU实现gNB的部分功能,比如,CU实现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packet data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的功能,DU实现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和物理(physical,PHY)层的功能。由于RRC层的信息最终会变成PHY层的信息,或者,由PHY层的信息转变而来,因而,在这种架构下,高层信令,如RRC层信令或PHCP层信令,也可以认为是由DU发送的,或者,由DU+RU发送的。可以理解的是,网络设备可以为CU节点、或DU节点、或包括CU节点和DU节点的设备。此外,CU可以划分为接入网RAN中的网络设备,也可以将CU划分为核心网CN中的网络设备,对此不作限定。
每个网络设备负责管理至少一个小区。如图1B所示,网络设备1101负责管理小区A,网络设备1102负责管理小区B。在该通信系统中,每个小区均使用相应的载波频点为终端设备1103提供接入服务。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不限定每个小区使用的通信技术,且不同的小区使用的通信技术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图1B中的网络设备1101-1102可以为接入网设备,例如基站。其中,接入网设备在不同的系统对应不同的设备,例如,在4G系统中可以对应eNB,在5G系统中可以为下一代节点B(next generation node B,gNB),或为后续演进的通信系统中的接入网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是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核心网进行通信,与RAN交换语音和/或数据。该终端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如轮船等);还可以部署在空中(例如飞机、气球和卫星上等)。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该终端设备例如可以包括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无线终端设备、移动终端设备、设备到设备通信(device-to-device,D2D)终端设备、车与外界(vehicle-to-everything,V2X)终端设备、机器到机器/机器类通信(machine-to-machine/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s,M2M/MTC)终端设备、物联网(internet ofthings,IoT)终端设备、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AP)、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用户站(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CPE)、固定无线接入(fixedwireless access,FWA)、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或用户装备(user device)等。例如,可以包括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具有移动终端设备的计算机,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移动装置等。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设备。还包括受限设备,例如功耗较低的设备,或存储能力有限的设备,或计算能力有限的设备等。例如包括条码、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 system,GPS)、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还可以是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也可以称为穿戴式智能设备或智能穿戴式设备等,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广义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实现完整或者部分的功能,例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以及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智能头盔、智能首饰等。
图2示例性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紧急呼叫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01,终端通过第一选网模式下的第一网络制式接入第一网络小区。
其中,第一网络小区不支持紧急呼叫业务,或者,第一网络小区支持紧急呼叫业务,且终端与第一网络小区连接断开。
S202,响应于紧急呼叫请求,将终端的选网模式切换为第二选网模式,第二选网模式包括第二网络制式,第二网络制式支持终端发起紧急呼叫。
S203,终端在搜索到第二网络制式对应的第二网络小区后,向第二网络小区发起紧急呼叫。
在S201中,第一网络制式可以包括4G或5G,第一选网模式可以为仅4G、仅5G或4/5G自动选网等。第一选网模式可以为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设置,也可以是终端厂家设置。终端通过第一选网模式下的第一网络制式接入第一网络小区可以进行运营商授权的各项业务,如流量业务、语音通话业务、紧急呼叫业务等。下面通过场景一和场景二举例说明。
场景一
终端通过第一网络制式接入的第一网络小区与终端连接断开,则终端不能使用第一网络小区提供的流量、语音通话、紧急呼叫等各项业务。
例如,如图3A所示,用户在终端上安装了运营商A的SIM卡,该运营商仅提供4G网络,且提供的4G网络服务的覆盖范围有限,例如4G网络小区A为运营商A提供的4G网络小区。当前终端所处的位置a位于4G网络小区A之外,即,与4G网络小区A连接断开。因此终端无法通过4G网络小区A进行通话、上网等正常服务,在此种情况下,用户可能会使用到紧急呼叫的功能。但是由于与4G网络小区A连接断开,因此也不能通过4G网络小区A发起紧急呼叫。在终端所处的位置a处,覆盖有其他网络小区,例如4G网络小区B、3G网络小区C。
场景二
终端通过第一网络制式接入的第一网络小区不支持紧急呼叫业务。
用户在终端上安装了运营商A的SIM卡,该运营商仅提供4G网络小区,但该4G网络小区仅允许用户使用流量业务,不允许语音通话。如图3B所示,4G网络小区A为运营商A提供的仅支持使用流量上网不支持语音通话的4G网络小区,虽然当前终端所处的位置a位于4G网络小区A之内,但也无法正常通话,因此用户也可能会使用到“紧急呼叫”的功能。但是4G网络小区A不支持紧急呼叫业务。在终端所处的位置a处,覆盖有其他网络小区,例如4G网络小区B、3G网络小区C。
以上场景仅为示例,本发明实施例对终端使用到紧急呼叫的场景不作具体限制。第一网络制式也可以为5G,具体应用场景与上述场景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S202中,紧急呼叫请求可以为用户按下了紧急呼叫的按键而触发,也可以为终端检测到当前处于无法通话状态时自动触发紧急呼叫的功能。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当终端检测到紧急呼叫请求后,将选网模式由第一选网模式切换为第二选网模式,第二选网模式包括第二网络制式。第二网络制式可以包括2G或3G,第二选网模式可以为仅2G、仅3G或2/3G自动选网等。第二网络制式支持终端发起紧急呼叫。
终端可以在检测到紧急呼叫的请求后,将当前的选网模式进行任意切换。切换的方式可以为根据用户预先设置的优先级进行切换,也可以根据各选网模式进行紧急呼叫的成功率的排序进行切换。总之,通过切换后的第二选网模式进行紧急呼叫的成功率的概率高于通过第一选网模式进行紧急呼叫的成功率的概率,或者第二选网模式中第二网络制式对应的第二网络小区支持紧急呼叫的概率高于第一网络制式对应的第一网络小区支持紧急呼叫的概率。
例如,若检测到用户在终端上设置的第一选网模式为“仅4G”,则可以将选网模式切换为以下任意一种第二选网模式:“仅3G”、“2/3G自动选网”、“2/3/4G自动选网”、“2/3/5G自动选网”或“2/4/5G自动选网”等等。
终端或网络设备可以预先设置多种可选的第二选网模式,例如,可选的第二选网模式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仅3G”、“2/3G自动选网”或“2/3/4G自动选网”等等。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网络设备可以从可选的第二选网模式中,为终端确定一种用于切换后进行紧急呼叫对应的第二选网模式。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用户可以预先从可选的第二选网模式中,为终端确定一种紧急呼叫对应的第二选网模式。例如,在终端的设置界面显示可选的第二选网模式,用户可以基于偏好,在设置界面显示的可选的第二选网模式中,确定一种用于切换后进行紧急呼叫对应的第二选网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选网模式为“2/3/4G自动选网”时,可以为不同的网络制式的搜索方式设置优先级,例如,可以设置2G和3G的优先级大于4G,也可以设置4G的优先级大于2G和3G的优先级。具体优先级的设置方式可以根据用户的设置确定,也可以是根据网络制式对应的小区接入成功率确定,在此不做限定。
若检测到用户在终端上设置的第一选网模式为“仅5G”,则可以将选网模式切换为以下任意一种第二选网模式:“仅3G”、“2/3G自动选网”或“2/3/4G自动选网”等等。
若检测到用户在终端上设置的第一选网模式为“4/5G自动选网”,则可以将选网模式切换为以下任意一种第二选网模式:“仅3G”、“2/3G自动选网”或“2/3/4G自动选网”等等。
若检测到用户在终端上设置的第一选网模式为“仅2G”,则可以将选网模式切换为以下任意一种第二选网模式:“2/3G自动选网”或“2/3/4G自动选网”等等。
根据第一选网模式的种类,可以确定进行切换的第二选网模式。由于第一选网模式的种类和可切换的第二选网模式繁多,本发明实施例不再一一列举。
可选地,在将第一选网模式切换为第二选网模式之前,终端确定本终端是否支持选网模式的任意切换。例如终端可以通过读取厂家对终端预先设置的参数确定本终端是否支持选网模式的任意切换,也可以通过读取用户对终端“是否支持选网模式的任意切换”的设置来确定本终端是否支持选网模式的任意切换。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在S203中,终端根据第二网络制式搜索对应的第二网络小区,向第二网络小区发起紧急呼叫。
下面以具体的实施场景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紧急呼叫的方法进行介绍。
在场景一中,终端发起紧急呼叫的步骤如图4所示,包括:
S401,终端检测到与第一网络小区(4G网络小区A)连接断开。
其中,终端检测到与第一网络小区(4G网络小区A)连接断开可以是终端与第一网络小区在连接后断开,也可以是终端与第一网络小区尝试连接失败导致的断开,还可能是终端与第一网络小区处于RRC(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空闲态,也可以认为是终端与第一网络小区连接断开,本申请不做限定。
S402,终端检测到紧急呼叫请求后,将终端的第一选网模式切换为第二选网模式。
S403,终端按照3G的网络制式搜索第二网络小区,搜索到了3G网络小区C进行驻留。
S404,终端向3G网络小区C发出紧急呼叫请求。
在场景二中,终端发起紧急呼叫的步骤如图5所示,包括:
S501,终端检测到4G网络小区A不支持紧急呼叫,将与4G网络小区A之间的连接断开。
S502,终端检测到紧急呼叫请求后,将终端的第一选网模式切换为第二选网模式。
例如,在第一选网模式为“仅4G”,在第二选网模式为“仅3G”,下述步骤中以该示例举例说明。
S503,终端按照3G的网络制式搜索网络小区,搜索到了3G网络小区C进行驻留。
S504,终端向3G网络小区C发出紧急呼叫请求。
一种可能的情况是,第二选网模式中包括多种网络制式。则按照顺序循环搜索相应的网络小区,并在相应的网络小区下发起紧急呼叫。
图6A中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下面结合该场景,对第二选网模式中包括多种网络制式时,进行紧急呼叫的流程进行解释说明。详细步骤如图6B所示。包括:
S601,终端检测到与第一网络小区(4G网络小区A)连接断开。
S602,终端检测到紧急呼叫请求后,将终端的第一选网模式(例如仅4G)切换为第二选网模式(例如2/3G自动选网)。
则该第二选网模式中包括两种网络制式:2G和3G。在终端的当前位置a处覆盖的第二网络小区有3G网络小区C1和C2,2G网络小区D1和D2。
S603,终端按照2G的网络制式搜索相应的网络小区。
例如,终端搜到了2G网络小区D1并进行驻留。
S604,终端向2G网络小区D1发起紧急呼叫的业务请求。
S605,2G网络小区D1向终端返回紧急呼叫请求失败的响应。
相应的,终端接收到2G网络小区D1返回的紧急呼叫请求失败的响应。
S606,终端按照2G的网络制式继续搜索到了网络小区D2并进行驻留。
S607,终端向2G网络小区D2发起紧急呼叫的业务请求。
S608,2G网络小区D2向终端返回紧急呼叫请求失败的响应。
相应的,终端接收到2G网络小区D2返回的紧急呼叫请求失败的响应。
S609,终端按照3G的网络制式搜索到了3G网络小区C2并进行驻留。
S610,终端向3G网络小区C2发起紧急呼叫的业务请求。
S611,3G网络小区C2向终端返回紧急呼叫请求失败的响应。
相应的,终端接收到3G网络小区C2返回的紧急呼叫请求失败的响应。
S612,终端按照3G的网络制式继续搜索到了网络小区C1并进行驻留。
S613,终端向3G网络小区C1发起紧急呼叫的业务请求。
S614,3G网络小区C1向终端返回紧急呼叫请求失败的响应。
相应的,终端接收到3G网络小区C1返回的紧急呼叫请求失败的响应。
在按照3G的网络制式搜索不到网络小区或者搜索到的网络小区均不支持紧急呼叫时,则终端再按照2G的网络制式进行搜索,直至紧急呼叫成功。
可选地,按照2G-->3G-->2G-->3G的顺序周期性地搜索网络小区,将2G-3G称之为一个搜索周期的话,可以对每个搜索周期之间的时间间隔进行设置,如均间隔10s,或时间间隔逐渐增加,或不设置时间间隔。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可选地,可以对每个搜索周期中按照2G的网络制式进行搜索的第一搜索时间和按照3G的网络制式进行搜索的第二搜索时间进行设置,例如可以设置第一搜索时间为3s,第二搜索时间为5s,也可以将第一搜索时间和第二搜索时间均设置为10s。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以上为终端在无法正常通话时切换为第二选网模式并按照第二选网模式搜索相应网络小区然后发起紧急呼叫的流程,但是当紧急呼叫成功后,若终端一直采用第二选网模式搜索网络,那么在当用户再次处于本网络小区时,会出现终端无法连接本网络小区或者再次连接本网络小区的时间加长的问题。
举个例子,如图7所示,用户在终端上安装了运营商A的SIM卡,该运营商仅提供4G网络,且提供的4G网络服务的覆盖范围有限,例如4G网络小区A。用户为终端设置的第一选网模式为“仅4G”的选网模式。当用户处于位置a1时,无法通过4G的网络制式搜索到本网络小区,即无法通过网络小区A进行通话、上网等正常服务。当终端检测到当前处于无法正常通话的状态时,将第一选网模式切换为第二选网模式。则终端会根据第二选网模式中包含的网络制式搜索第二网络小区,在第二网络小区下发起紧急呼叫。
若第二选网模式中包含第一选网模式中包含的网络制式,则当终端再次处于本网络小区时,会出现重连本网络小区的时间加长的问题。在本例中,若第二选网模式为“2/3/4G自动选网”,包含了第一选网模式中包含的网络制式“4G”。则即便当用户已经由位置a1处移动到了位置a2处,终端依然会按照2G-3G-4G的搜索周期搜索网络小区,例如按照2G的网络制式搜索10s,然后按照3G的网络制式搜索10s,然后按照4G的网络制式搜索10s。当按照2G的网络制式搜索时,会搜索到2G网络小区D,终端会先执行驻留操作,然后发起正常服务请求,此时会被拒绝;当按照3G的网络制式搜索时,不会搜索到网络小区;当按照4G的网络制式搜索时,会搜索到网络小区A,终端会先执行驻留操作,然后发起正常服务请求,此时由于是本网络小区,所以网络小区A会允许终端的正常接入,终端可通过网络小区A进行通话、上网等正常服务。可以发现,若在紧急呼叫结束后依然按照第二选网模式搜索网络小区的话,会使终端搜索到本网络小区A的时间加长。
若第二选网模式中不包含第一选网模式中包含的网络制式,则当终端再次处于本网络小区时,会出现无法重连本网络小区的问题。在本例中,若第二选网模式为“2/3G自动选网”,未包含第一选网模式中包含的网络制式“4G”。则即便当用户已经由位置a1处移动到了位置a2处,终端依然会按照2G-3G的搜索周期搜索网络小区,例如按照2G的网络制式搜索10s,然后按照3G的网络制式搜索10s。当按照2G的网络制式搜索时,会搜索到网络小区D,终端会先执行驻留操作,然后发起正常服务请求,此时会被拒绝;当按照3G的网络制式搜索时,不会搜索到网络小区;之后会按照2G-3G的搜索周期不断搜索网络小区。可以发现,若在紧急呼叫结束后依然按照第二选网模式搜索网络小区的话,会使终端无法搜索到本网络小区A,从而无法通过本网络小区A进行通话、上网等正常服务。
因此,在终端检测到紧急呼叫结束后,将终端的选网模式再由第二选网模式切换为第一选网模式,如此,在用户想要使用第一选网模式支持的网络进行正常服务时,减少了终端搜索到第一选网模式中的网络小区的时间,节省了功耗。
可选地,在将终端的选网模式由第一选网模式切换为第二选网模式之前,还可以在接收到第一网络小区反馈的紧急呼叫失败的响应后,或者,确定通过第一网络制式接入的第一网络小区连接中断时,则按照第一网络制式搜索第一网络制式对应的其他第一网络小区。在搜索到其他第一网络小区后,向其他第一网络小区发起紧急呼叫。
可选地,还可以对终端在按照第一网络制式搜索其他第一网络小区的搜索总时长进行限制,若搜索总时长超过了预设阈值,则将第一选网模式切换为第二选网模式,按照第二选网模式中的第二网络制式搜索相应的网络小区。例如设置预设阈值为30s,则按照第一网络制式搜索其他第一网络小区的时间不得超过30s,若超过30s,则切换为第二选网模式,按照第二选网模式中的网络制式进行搜索相应的网络小区。
例如在场景一中,如图3A所示,在终端所处的位置a处,还覆盖有其他第一网络小区如4G网络小区B。
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能的紧急呼叫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801,终端确定通过第一网络制式接入的第一网络小区连接中断。
S802,终端按照4G的网络制式搜索其他的4G网络小区,搜索到了4G网络小区B并驻留。
S803,终端向4G网络小区B发起紧急呼叫的业务请求。
S804,4G网络小区B向终端返回紧急呼叫请求失败的响应。
相应的,终端接收到4G网络小区B返回的紧急呼叫请求失败的响应。
S805,终端判断按照4G的网络制式搜索其他网络小区的搜索总时长是否小于预设阈值,若是,则进入S807;若否,则进入S806。
S806,终端将选网模式由第一选网模式切换为第二选网模式。
S807,终端继续按照4G的网络制式搜索其他的4G网络小区;
S808,终端按照第二选网模式中的第二网络制式搜索对应的第二网络小区,向第二网络小区发起紧急呼叫。
可选地,第一选网模式也可以包括多种网络制式,则按照顺序循环搜索各网络制式对应的网络小区,并在相应的网络小区下发起紧急呼叫。循环搜索的方法可参照图6B中示出的方法,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还可以在按照第一选网模式搜索其他网络小区时,持续监测当前的搜索总时长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若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结束按照第一选网模式搜索网络小区的流程。
可选地,搜索总时长中还可以包括每两个搜索周期之间的间隔时间,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由于第一选网模式中依然有少数网络小区支持紧急呼叫,因此首先按照第一选网模式包含的网络制式进行搜索,可以进一步提高紧急呼叫的成功率。并对按照第一选网模式进行搜索的搜索总时长进行限制,若不小于预设阈值,则停止按照第一选网模式进行搜索,防止在第一选网模式下持续搜索导致时间的浪费和电量的消耗。
通过上述方法,将终端的选网模式由第一选网模式自动切换为第二选网模式,由于第二选网模式中的第二网络制式支持紧急呼叫,因此在第二选网模式下发起紧急呼叫的业务请求,可以提高紧急呼叫的效率和成功率。通过在第二选网模式中设置多种网络制式,终端可以按照顺序在多种网络制式下发起紧急呼叫的业务请求,从而可以提高紧急呼叫的成功率。由于终端的SIM卡仅支持第一选网模式,所以在紧急呼叫成功后,切换回第一选网模式,使终端继续在第一选网模式下搜索网络小区,如此,若用户想要使用第一选网模式支持的网络进行正常服务时,减少了终端搜索到第一选网模式中的网络小区的时间,节省了功耗。由于第一选网模式中依然有少数网络小区支持紧急呼叫,因此首先按照第一选网模式包含的网络制式进行搜索,可以进一步提高紧急呼叫的成功率。并对按照第一选网模式进行搜索的搜索时间进行限制,若不小于预设阈值,则停止按照第一选网模式进行搜索,防止在第一选网模式下持续搜索导致时间的浪费和电量的消耗。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图9示例性的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紧急呼叫装置的结构,该结构可以执行紧急呼叫的流程。
如图9所示,该装置具体包括:
接入单元901,用于通过第一选网模式下的第一网络制式接入第一网络小区;
其中,所述第一网络小区不支持紧急呼叫业务,或者,所述第一网络小区支持紧急呼叫业务,且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网络小区连接断开;
处理单元902,用于响应于紧急呼叫请求,将所述终端的选网模式切换为第二选网模式,所述第二选网模式包括第二网络制式,所述第二网络制式支持所述终端发起紧急呼叫;
通信单元903,用于在搜索到所述第二网络制式对应的第二网络小区后,向所述第二网络小区发起紧急呼叫。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如图10所示,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001,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连接的存储器1002,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定处理器1001与存储器1002之间的具体连接介质,图10中处理器1001和存储器1002之间通过总线连接为例。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器1002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1001执行的指令,至少一个处理器1001通过执行存储器1002存储的指令,可以执行上述紧急呼叫方法的步骤。
其中,处理器1001是计算机设备的控制中心,可以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计算机设备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002内的指令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002内的数据,从而进行紧急呼叫。可选的,处理器1001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处理器1001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001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001和存储器1002可以在同一芯片上实现,在一些实施例中,它们也可以在独立的芯片上分别实现。
处理器10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PU)、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存储器1002作为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易失性软件程序、非易失性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存储器1002可以包括至少一种类型的存储介质,例如可以包括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随机访问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PRO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带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等。存储器1002是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1002还可以是电路或者其它任意能够实现存储功能的装置,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或数据。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方式所列的紧急呼叫的方法。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紧急呼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包括:
终端通过第一选网模式下的第一网络制式接入第一网络小区;
其中,所述第一网络小区不支持紧急呼叫业务,或者,所述第一网络小区支持紧急呼叫业务,且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网络小区连接断开;
响应于紧急呼叫请求,将所述终端的选网模式切换为第二选网模式,所述第二选网模式包括第二网络制式,所述第二网络制式支持所述终端发起紧急呼叫;
在搜索到所述第二网络制式对应的第二网络小区后,向所述第二网络小区发起紧急呼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切换为第二选网模式之前,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按照所述第一选网模式搜索所述第一网络制式对应的其他第一网络小区的搜索总时长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或者,
向所述第一网络小区发起紧急呼叫,并接收到所述第一网络小区反馈的紧急呼叫失败的响应;或者,
向所述其他第一网络小区发起紧急呼叫,并接收到所述其他第一网络小区反馈的紧急呼叫失败的响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网络小区反馈的紧急呼叫失败的响应后,或者,确定通过第一网络制式接入的第一网络小区连接中断时,则按照所述第一网络制式搜索所述第一网络制式对应的其他第一网络小区;
在搜索到其他第一网络小区后,向所述其他第一网络小区发起紧急呼叫。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按照所述第一选网模式搜索其他第一网络小区的搜索总时长小于预设阈值。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通过所述第二选网模式进行紧急呼叫的成功率高于终端通过所述第一选网模式进行紧急呼叫的成功率;或者,
所述第一网络制式对应的第一网络小区支持紧急呼叫的概率低于所述第二网络制式对应的第二网络小区支持紧急呼叫的概率。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认所述紧急呼叫结束后,将所述终端的选网模式由所述第二选网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一选网模式。
7.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网络制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或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
所述第二网络制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2G或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
8.一种紧急呼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入单元,用于通过第一选网模式下的第一网络制式接入第一网络小区;
其中,所述第一网络小区不支持紧急呼叫业务,或者,所述第一网络小区支持紧急呼叫业务,且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网络小区连接断开;
处理单元,用于响应于紧急呼叫请求,将所述终端的选网模式切换为第二选网模式,所述第二选网模式包括第二网络制式,所述第二网络制式支持所述终端发起紧急呼叫;
通信单元,用于在搜索到所述第二网络制式对应的第二网络小区后,向所述第二网络小区发起紧急呼叫。
9.一种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按照获得的程序执行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程序,所述计算机可执行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748875.XA 2021-07-02 2021-07-02 一种紧急呼叫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36132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48875.XA CN113613232B (zh) 2021-07-02 2021-07-02 一种紧急呼叫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48875.XA CN113613232B (zh) 2021-07-02 2021-07-02 一种紧急呼叫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13232A true CN113613232A (zh) 2021-11-05
CN113613232B CN113613232B (zh) 2022-07-22

Family

ID=78337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48875.XA Active CN113613232B (zh) 2021-07-02 2021-07-02 一种紧急呼叫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1323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73272A (zh) * 2021-12-16 2022-01-2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紧急呼叫的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96964A (zh) * 2015-03-17 2015-07-2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提高移动终端紧急呼叫呼通率的方法及装置
US20160277910A1 (en) * 2015-03-19 2016-09-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Efficient way of performing emergency calls in multi-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solutions
CN107360558A (zh) * 2017-06-19 2017-11-1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紧急呼叫控制方法、通信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696853A (zh) * 2017-02-27 2018-10-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呼叫建立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1787598A (zh) * 2020-06-24 2020-10-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搜索方法、装置、多模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CN112788582A (zh) * 2020-12-31 2021-05-11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紧急呼叫方法及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96964A (zh) * 2015-03-17 2015-07-2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提高移动终端紧急呼叫呼通率的方法及装置
US20160277910A1 (en) * 2015-03-19 2016-09-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Efficient way of performing emergency calls in multi-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solutions
CN108696853A (zh) * 2017-02-27 2018-10-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呼叫建立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2995972A (zh) * 2017-02-27 2021-06-1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呼叫建立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7360558A (zh) * 2017-06-19 2017-11-1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紧急呼叫控制方法、通信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787598A (zh) * 2020-06-24 2020-10-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搜索方法、装置、多模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CN112788582A (zh) * 2020-12-31 2021-05-11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紧急呼叫方法及其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73272A (zh) * 2021-12-16 2022-01-2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紧急呼叫的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973272B (zh) * 2021-12-16 2022-05-03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紧急呼叫的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13232B (zh) 2022-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014030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US11197346B2 (en) User equipment having multiple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 with improved suspend / resume operation
EP3764677A1 (en) User equipment having multiple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 with improved suspend / resume operation
EP3565378B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US20230209416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12136348B (zh) 更新系统信息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4342435A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3260042A (zh) 终端设备的附着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5244979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
CN113613232B (zh) 一种紧急呼叫的方法及装置
CN113727467A (zh) 一种恢复rrc连接的方法、装置、芯片、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179512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09151939B (zh) 调整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US20230209503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EP4247105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O2021233527A1 (en) Multiple subscription management for user equipment with single receive chain
CN115150908A (zh) 一种寻呼方法及装置
WO2021088054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0351744B (zh)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通信设备
WO2021042387A1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设备
EP4044759A1 (en) Rrc connection recovery method and device
CN113068239B (zh) 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2313979A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
WO2022134070A1 (zh)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EP422132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gotiating communication, and terminal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66071 Shandong city of Qingdao province Jiangxi City Road No. 11

Patentee after: Qingdao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071 Shandong city of Qingdao province Jiangxi City Road No. 11

Patentee before: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