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09632A - 电力线补点的确定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 Google Patents

电力线补点的确定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09632A
CN113609632A CN202111168265.9A CN202111168265A CN113609632A CN 113609632 A CN113609632 A CN 113609632A CN 202111168265 A CN202111168265 A CN 202111168265A CN 113609632 A CN113609632 A CN 1136096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line
point
sub
main
main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6826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09632B (zh
Inventor
魏小强
陈方平
高明
蔡斌斌
陆煜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Yuns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Yuns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Yuns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Yuns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6826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096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096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096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096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096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8Network design, e.g. design based on topological or interconnect aspects of utility systems, piping, heating ventilation air conditioning [HVAC] or cab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线补点的确定方法、装置及服务器,包括:获取待补点电力线集合,并从待补点电力线集合中确定主电力线和与主电力线匹配的至少一个子电力线;基于主电力线的主采样点对主电力线进行补点处理,得到主电力线的第一补点集;其中,主电力线的主采样点数量为多个;根据每个子电力线的子采样点,分别对第一补点集进行坐标平移,得到每个子电力线的第二补点集;其中,每个子电力线的子采样点数量均为一个。本发明可以有效降低确定电力线补点所需的计算量,从而显著提高了确定电力线补点的效率。

Description

电力线补点的确定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力线补点的确定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诸如电力线等电力设施进行三维建模的过程中,由于用于采集电力设备点云数据的扫描设备其自身能力有限、环境遮挡、飞手操作失误等原因,可能致使采集的点云数据过于稀疏,从而影响建立三维模型的精度,因此在建立三维模型前需要对电力线进行拟合补线。相关技术提供的对电力线进行补线的方案中,需要针对每条电力线重复进行拟合补线,该方案存在计算量较大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电力线进行补线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线补点的确定方法、装置及服务器,可以有效降低确定电力线补点所需的计算量,从而显著提高了确定电力线补点的效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力线补点的确定方法,包括:获取待补点电力线集合,并从所述待补点电力线集合中确定主电力线和与所述主电力线匹配的至少一个子电力线;基于所述主电力线的主采样点对所述主电力线进行补点处理,得到所述主电力线的第一补点集;其中,所述主电力线的主采样点数量为多个;根据每个所述子电力线的子采样点,分别对所述第一补点集进行坐标平移,得到每个所述子电力线的第二补点集;其中,每个所述子电力线的子采样点数量均为一个。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主电力线的主采样点对所述主电力线进行补点处理,得到所述主电力线的第一补点集合的步骤,包括:对所述主电力线的主采样点的第一点坐标进行多项式拟合确定目标多项式,并基于所述目标多项式得到所述主电力线的第一补点集合。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多项式得到所述主电力线的第一补点集合的步骤,包括:基于所述主采样点确定所述主电力线的补点范围;根据指定补点数量和所述补点范围确定所述主电力线的采样间隔;基于所述目标多项式和所述采样间隔,生成所述主电力线的第一补点集合。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对所述主电力线的主采样点的点坐标进行多项式拟合确定目标多项式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主电力线的主采样点的第一点坐标从三维坐标转换为二维坐标;在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多项式和所述采样间隔,生成所述主电力线的第一补点集合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第一补点集合内第一补点的第二点坐标从二维坐标转换为三维坐标。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每个所述子电力线的子采样点,分别对所述第一补点集进行坐标平移,得到每个所述子电力线的第二补点集的步骤,包括:对于每个子电力线,从所述第一补点集中确定该子电力线对应的目标点;计算所述目标点到该子电力线的子采样点之间的偏移向量;按照所述偏移向量对所述第一补点集进行坐标平移,得到该子电力线的第二补点集。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从所述第一补点集中确定该子电力线对应的目标点的步骤,包括:基于所述第一补点集中每个第一补点与该子电力线的子采样点之间的距离,从所述第一补点集中确定该子电力线对应的目标点。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力线补点的确定装置,包括:电力线确定模块,用于获取待补点电力线集合,并从所述待补点电力线集合中确定主电力线和与所述主电力线匹配的至少一个子电力线;第一补点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主电力线的主采样点对所述主电力线进行补点处理,得到所述主电力线的第一补点集;其中,所述主电力线的主采样点数量为多个;第二补点模块,用于根据每个所述子电力线的子采样点,分别对所述第一补点集进行坐标平移,得到每个所述子电力线的第二补点集;其中,每个所述子电力线的子采样点数量均为一个。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补点模块还用于:对所述主电力线的主采样点的第一点坐标进行多项式拟合确定目标多项式,并基于所述目标多项式得到所述主电力线的第一补点集合。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能够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实现第一方面提供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被处理器调用和执行时,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促使处理器实现第一方面提供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力线补点的确定方法、装置及服务器,首先获取待补点电力线集合,并从待补点电力线集合中确定主电力线和与主电力线匹配的至少一个子电力线,然后基于主电力线的多个主采样点对主电力线进行补点处理,得到主电力线的第一补点集,最后根据每个子电力线的一个子采样点,分别对第一补点集进行坐标平移,得到每个子电力线的第二补点集。上述方法中充分利用多分裂电力线平行特性,在确定待补点电力线集合中主电力线的第一补点集之后,基于第一补点集和子电力线的一个子采样点,通过坐标平移的方式批量确定每个子电力线的第二补点集,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针对每个电力线重复进行拟合补线的方式,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有效降低确定电力线补点所需的计算量,从而显著提高了确定电力线补点的效率。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力线补点的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力线补点的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补线结果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力线补点的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目前,需要针对每条电力线重复进行拟合补线,存在计算量较大、拟合补线效率较低的问题,基于此,本发明实施提供了一种电力线补点的确定方法、装置及服务器,可以有效降低确定电力线补点所需的计算量,从而显著提高了确定电力线补点的效率。
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电力线补点的确定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参见图1所示的一种电力线补点的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S102至步骤S106:
步骤S102,获取待补点电力线集合,并从待补点电力线集合中确定主电力线和与主电力线匹配的至少一个子电力线。其中,待补点电力线集合可以包括同档或不同档的多条电力线,主电力线与子电力线匹配可以理解为主电力线与子电力线近似平行。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两级电塔之间的电力线属于同档电力线,考虑到同档电力线具备多分裂电力线平行特性,因此首先将每两个电塔作为一档,然后从待补点电力线集合中随机选择一条电力线作为主电力线,并将该主电力线同档的其余电力线确定为子电力线;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随机选择一条电力线作为主电力线之后,将与该主电力线近似平行的电力线均确定为子电力线。
步骤S104,基于主电力线的主采样点对主电力线进行补点处理,得到主电力线的第一补点集。其中,主电力线的主采样点数量为多个,第一补点集内的每个第一补点可用于对主电力线进行补线。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多项式拟合的方式确定主电力线的第一补点集,从而在第一补点集的基础上得到完整的主电力线,示例性的,可以对主采样点进行多项式拟合确定多项式系数,从而得到用于补点的N阶多项式,进而利用N阶多项式计算出主电力线的第一补点集。
步骤S106,根据每个子电力线的子采样点,分别对第一补点集进行坐标平移,得到每个子电力线的第二补点集。其中,每个子电力线的子采样点数量均为一个,第二补点集内的每个第二补点可用于对相应的子电力线进行补线。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每个子电力线的子采样点,分别确定第一补点集进行坐标平移时的偏移向量,从而按照该偏移向量移动第一补点集内的每个第一补点,即可得到每个子电力线的第二补点集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电力线补点的确定方法,充分利用多分裂电力线平行特性,在确定待补点电力线集合中主电力线的第一补点集之后,基于第一补点集和子电力线的一个子采样点,通过坐标平移的方式批量确定每个子电力线的第二补点集,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针对每个电力线重复进行拟合补线的方式,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有效降低确定电力线补点所需的计算量,从而显著提高了确定电力线补点的效率。
对于前述步骤S104,可以对主电力线的主采样点的第一点坐标进行多项式拟合确定目标多项式,并基于目标多项式得到主电力线的第一补点集合。其中,目标多项式可以为N阶多项式或基于泰勒公式确定的多项式等。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先将主电力线的主采样点的第一点坐标从三维坐标转换为二维坐标,然后基于转换后的第一点坐标确定目标多项式的多项式系数,再基于该目标多项式得到第一补点集合,由于第一补点集合中第一补点的第二点坐标均为二维坐标,因此还需要将第二点坐标从二维坐标转换为三维坐标。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将第一坐标点所在的原始三维坐标系旋转至XOZ平面,即可将第一坐标点从三维坐标转换为二维坐标,反之,将XOZ平面旋转至原始三维坐标系,即可将第二点坐标从二维坐标转换为三维坐标。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目标多项式得到主电力线的第一补点集的实施方式,参见如下步骤1至步骤3:
步骤1,基于主采样点确定主电力线的补点范围。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将主采样点中距离最远的两个采样点分别确定为起始点和终止点,起始点与终止点之间的范围即为补点范围。
步骤2,根据指定补点数量和补点范围确定主电力线的采样间隔。其中,指定补点数量可以基于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补点范围与指定补点数量之间的比值表征采样间隔。
步骤3,基于目标多项式和采样间隔,生成主电力线的第一补点集合。示例性的,目标多项式为z=ax^2+bx+c,其中,a、b、c为多项式系数,已知起始点或终止点的点坐标,根据采样间隔可以确定下一第一补点的横坐标(x),代入至目标多项式即可得到相应的竖坐标(z),重复上述过程即可得到主电力线的第一补点集合。
为便于对前述步骤S106进行理解,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根据每个子电力线的子采样点,分别对第一补点集进行坐标平移,得到每个子电力线的第二补点集的实施方式,参见如下步骤a至步骤c:
步骤a,对于每个子电力线,从第一补点集中确定该子电力线对应的目标点。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基于第一补点集中每个第一补点与该子电力线的子采样点之间的距离,从第一补点集中确定该子电力线对应的目标点,例如,将第一补点集中与该子电力线的子采样点距离最近的第一补点确定为目标点。
步骤b,计算目标点到该子电力线的子采样点之间的偏移向量。例如,假设子采样点的点坐标为(x,y,z),目标点的点坐标为(x0,y0,z0),则偏移向量为(x-x0,y-y0,z-z0)。
步骤c,按照偏移向量对第一补点集进行坐标平移,得到该子电力线的第二补点集。示例性的,对于第一补点集内的每个第一补点,均按照上述偏移向量(x-x0,y-y0,z-z0)进行坐标平移,平移得到的点坐标即为该子电力线的第二补点集内每个第二补点的点坐标。在具体实现时,可以按照上述步骤a至步骤c确定每个子电力线的第二补点集。
为便于对前述实施例提供的电力线补点的确定方法进行理解,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力线补点的确定方法的应用示例,参见图2所示的另一种电力线补点的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S202至步骤S222:
步骤S202,从控制线(也即上述主电力线)的点云数据中采集(n+1)个控制线样点(也即上述主采样点),以及从其他待补点线(也即上述子电力线)上各采集1个待补点线样点(也即上述子采样点)。其中,n用于表征多项式的阶数,采集的样点总数为m。
步骤S204,对控制线样点进行坐标转换。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控制线样点的点坐标为三维坐标,需要通过旋转坐标系至XOZ平面,将三维坐标转换为二维坐标。
步骤S206,对控制线样点进行多项式拟合得到多项式系数。例如,假设上述n=2,确定多项式阶数为2,则多项式为y=ax^2+bx+c,通过最小二乘方法以及(n+1)个控制线样点进行拟合求出a、b、c三个多项式系数。
步骤S208,根据控制线样点计算出补线最大范围(也即,上述补点范围)。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控制线样点中最远距离的两个点确定补线最大范围。
步骤S210,根据多项式系数、补线最大范围和输出点数要求计算控制线拟合点。其中,输出点数要求也即上述指定补点数量,控制线拟合点也即上述第一补点集。
步骤S212,对第一补点进行坐标转换。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补点的点坐标为二维坐标,从XOZ平面通过反旋转变换,可以将二维坐标转换为三维坐标。
步骤S214,取第i个待补点线样点。其中,i>n+1。
步骤S216,计算第i个待补点线样点到控制线拟合点的最近点p。
步骤S218,计算最近点p到第i个待补点线样点的偏移向量v。
步骤S220,在空间中按照偏移向量v移动控制线拟合点,得到第i个待补点线样点处待补点线的补点坐标(也即上述第二补点的点坐标)。
步骤S222,判断i>m。如果是,结束。如果否,执行步骤S21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当i>m时,说明已经确定出所有待补点线的补点坐标,因此可以结束,当i<=m时,需要再次执行前述步骤S214至步骤S222,直至确定出所有待补点线的补点坐标。在实际应用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如图3所示的一种补线结果示意图,图3示意出,在1条控制线中采集5个控制线样点,以及在7条其他待补点线中各采集1个待补点线样点(各样点坐标如图3中表格所示),可以看出通过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力线补点的确定方法,对于其他待补点线,其补充后的点与原始点非常吻合。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力线补点的确定方法充分考虑同档内电力线近似平行的特性,特别是针对多分裂电力线平行特征,实现电力线批量补点,本发明实施例具有采样点少、计算量少、效率高等优点,可以应用于需要对电力线进行补点的场景,尤其可以较好地应用于对缺失严重的电力线进行补点的场景。
对于前述实施例提供的电力线补点的确定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力线补点的确定装置,参见图4所示的一种电力线补点的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电力线确定模块402,用于获取待补点电力线集合,并从待补点电力线集合中确定主电力线和与主电力线匹配的至少一个子电力线;
第一补点模块404,用于基于主电力线的主采样点对主电力线进行补点处理,得到主电力线的第一补点集;其中,主电力线的主采样点数量为多个;
第二补点模块406,用于根据每个子电力线的子采样点,分别对第一补点集进行坐标平移,得到每个子电力线的第二补点集;其中,每个子电力线的子采样点数量均为一个。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电力线补点的确定装置,充分利用多分裂电力线平行特性,在确定待补点电力线集合中主电力线的第一补点集之后,基于第一补点集和子电力线的一个子采样点,通过坐标平移的方式批量确定每个子电力线的第二补点集,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针对每个电力线重复进行拟合补线的方式,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有效降低确定电力线补点所需的计算量,从而显著提高了确定电力线补点的效率。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补点模块404还用于:对主电力线的主采样点的第一点坐标进行多项式拟合确定目标多项式,并基于目标多项式得到主电力线的第一补点集合。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补点模块404还用于:基于主采样点确定主电力线的补点范围;根据指定补点数量和补点范围确定主电力线的采样间隔;基于目标多项式和采样间隔,生成主电力线的第一补点集合。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装置还包括坐标转换模块,用于:将主电力线的主采样点的第一点坐标从三维坐标转换为二维坐标;坐标转换模块还用于:将第一补点集合内第一补点的第二点坐标从二维坐标转换为三维坐标。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补点模块406还用于:对于每个子电力线,从第一补点集中确定该子电力线对应的目标点;计算目标点到该子电力线的子采样点之间的偏移向量;按照偏移向量对第一补点集进行坐标平移,得到该子电力线的第二补点集。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第二补点模块406还用于:基于第一补点集中每个第一补点与该子电力线的子采样点之间的距离,从第一补点集中确定该子电力线对应的目标点。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装置,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前述方法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装置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具体的,该服务器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在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上所述实施方式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该服务器100包括:处理器50,存储器51,总线52和通信接口53,所述处理器50、通信接口53和存储器51通过总线52连接;处理器50用于执行存储器51中存储的可执行模块,例如计算机程序。
其中,存储器51可能包含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也可能还包括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通过至少一个通信接口53(可以是有线或者无线)实现该系统网元与至少一个其他网元之间的通信连接,可以使用互联网,广域网,本地网,城域网等。
总线52可以是ISA总线、PCI总线或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5中仅用一个双向箭头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其中,存储器51用于存储程序,所述处理器50在接收到执行指令后,执行所述程序,前述本发明实施例任一实施例揭示的流过程定义的装置所执行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50中,或者由处理器50实现。
处理器50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50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5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ing,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51,处理器50读取存储器51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可读存储介质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程序代码包括的指令可用于执行前面方法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具体实现可参见前述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力线补点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补点电力线集合,并从所述待补点电力线集合中确定主电力线和与所述主电力线匹配的至少一个子电力线;
基于所述主电力线的主采样点对所述主电力线进行补点处理,得到所述主电力线的第一补点集;其中,所述主电力线的主采样点数量为多个;
根据每个所述子电力线的子采样点,分别对所述第一补点集进行坐标平移,得到每个所述子电力线的第二补点集;其中,每个所述子电力线的子采样点数量均为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主电力线的主采样点对所述主电力线进行补点处理,得到所述主电力线的第一补点集合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主电力线的主采样点的第一点坐标进行多项式拟合确定目标多项式,并基于所述目标多项式得到所述主电力线的第一补点集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多项式得到所述主电力线的第一补点集合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主采样点确定所述主电力线的补点范围;
根据指定补点数量和所述补点范围确定所述主电力线的采样间隔;
基于所述目标多项式和所述采样间隔,生成所述主电力线的第一补点集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对所述主电力线的主采样点的点坐标进行多项式拟合确定目标多项式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主电力线的主采样点的第一点坐标从三维坐标转换为二维坐标;
在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多项式和所述采样间隔,生成所述主电力线的第一补点集合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第一补点集合内第一补点的第二点坐标从二维坐标转换为三维坐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个所述子电力线的子采样点,分别对所述第一补点集进行坐标平移,得到每个所述子电力线的第二补点集的步骤,包括:
对于每个子电力线,从所述第一补点集中确定该子电力线对应的目标点;
计算所述目标点到该子电力线的子采样点之间的偏移向量;
按照所述偏移向量对所述第一补点集进行坐标平移,得到该子电力线的第二补点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第一补点集中确定该子电力线对应的目标点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补点集中每个第一补点与该子电力线的子采样点之间的距离,从所述第一补点集中确定该子电力线对应的目标点。
7.一种电力线补点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力线确定模块,用于获取待补点电力线集合,并从所述待补点电力线集合中确定主电力线和与所述主电力线匹配的至少一个子电力线;
第一补点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主电力线的主采样点对所述主电力线进行补点处理,得到所述主电力线的第一补点集;其中,所述主电力线的主采样点数量为多个;
第二补点模块,用于根据每个所述子电力线的子采样点,分别对所述第一补点集进行坐标平移,得到每个所述子电力线的第二补点集;其中,每个所述子电力线的子采样点数量均为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补点模块还用于:
对所述主电力线的主采样点的第一点坐标进行多项式拟合确定目标多项式,并基于所述目标多项式得到所述主电力线的第一补点集合。
9.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能够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实现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被处理器调用和执行时,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促使处理器实现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1168265.9A 2021-10-08 2021-10-08 电力线补点的确定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Active CN1136096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68265.9A CN113609632B (zh) 2021-10-08 2021-10-08 电力线补点的确定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68265.9A CN113609632B (zh) 2021-10-08 2021-10-08 电力线补点的确定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09632A true CN113609632A (zh) 2021-11-05
CN113609632B CN113609632B (zh) 2021-12-21

Family

ID=78310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68265.9A Active CN113609632B (zh) 2021-10-08 2021-10-08 电力线补点的确定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09632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34242A (zh) * 2013-11-12 2015-05-2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探针补点系统及方法
CN107246850A (zh) * 2017-05-27 2017-10-13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既有轮廓线的轮对踏面轮廓曲线补合方法
CN109657686A (zh) * 2018-10-31 2019-04-19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车道线生成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0163882A (zh) * 2019-05-15 2019-08-23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激光点云数据的电力线悬挂点空间坐标提取方法
CN110705577A (zh) * 2019-09-29 2020-01-17 武汉中海庭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点云车道线提取方法
CN111047542A (zh) * 2019-12-31 2020-04-21 成都奥伦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线补点方法
CN111382767A (zh) * 2018-12-29 2020-07-07 国网通用航空有限公司 电力线点识别方法、装置、设备、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796298A (zh) * 2020-07-06 2020-10-20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激光LiDAR电力线点云自动补点方法
CN111859772A (zh) * 2020-07-07 2020-10-30 河南工程学院 基于布料模拟算法的电力线提取方法和系统
CN112100869A (zh) * 2020-11-16 2020-12-18 北京云圣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力线补点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330702A (zh) * 2020-11-02 2021-02-05 蘑菇车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点云补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129262A (zh) * 2021-03-12 2021-07-16 北京易控智驾科技有限公司 排土位自动化检测补充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3205466A (zh) * 2021-05-10 2021-08-0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隐空间拓扑结构约束的残缺点云补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34242A (zh) * 2013-11-12 2015-05-2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探针补点系统及方法
CN107246850A (zh) * 2017-05-27 2017-10-13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既有轮廓线的轮对踏面轮廓曲线补合方法
CN109657686A (zh) * 2018-10-31 2019-04-19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车道线生成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1382767A (zh) * 2018-12-29 2020-07-07 国网通用航空有限公司 电力线点识别方法、装置、设备、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163882A (zh) * 2019-05-15 2019-08-23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激光点云数据的电力线悬挂点空间坐标提取方法
CN110705577A (zh) * 2019-09-29 2020-01-17 武汉中海庭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点云车道线提取方法
CN111047542A (zh) * 2019-12-31 2020-04-21 成都奥伦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线补点方法
CN111796298A (zh) * 2020-07-06 2020-10-20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激光LiDAR电力线点云自动补点方法
CN111859772A (zh) * 2020-07-07 2020-10-30 河南工程学院 基于布料模拟算法的电力线提取方法和系统
CN112330702A (zh) * 2020-11-02 2021-02-05 蘑菇车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点云补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00869A (zh) * 2020-11-16 2020-12-18 北京云圣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力线补点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129262A (zh) * 2021-03-12 2021-07-16 北京易控智驾科技有限公司 排土位自动化检测补充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3205466A (zh) * 2021-05-10 2021-08-0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隐空间拓扑结构约束的残缺点云补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09632B (zh) 2021-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18822B (zh) 航空气象的taf报文自动编译方法、系统及终端
CN109598670B (zh) 地图信息采集的内存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系统
CN112990235B (zh) 点云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127593B (zh) 标准海图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1275821A (zh) 一种电力线拟合方法、系统及终端
CN112100869B (zh) 电力线补点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609632B (zh) 电力线补点的确定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12825199A (zh) 碰撞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495556B (zh) 一种文件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138231B (zh) 执行矩阵乘法运算的方法、电路及soc
CN111104092B (zh) 一种快速除法器和除法运算方法
CN115689061B (zh) 风电超短期功率预测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7977923B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688704A (zh) 家装设计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0887490A (zh) 一种激光定位导航的关键帧选取方法、介质、终端和装置
CN109829019B (zh) 一种矢量数据的数据转换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782479A (zh) 日志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365576A (zh) 庄园组件位置的推荐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11476308B (zh) 基于先验几何约束的遥感影像分类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7031443B (zh) 点云数据构建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1135562B (zh) 地块拾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546411A (zh) 矿山三维模型的加载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1652957B (zh) 一种线性工程设计图生成方法
CN110975285B (zh) 平滑刀光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9947469B (zh) 地址划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Chen Fangping

Inventor after: Wei Xiaoqiang

Inventor after: Gao Ming

Inventor after: Cai Binbin

Inventor after: Lu Yuheng

Inventor before: Wei Xiaoqiang

Inventor before: Chen Fangping

Inventor before: Gao Ming

Inventor before: Cai Binbin

Inventor before: Lu Yu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