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09552A - 一种管线配件模型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线配件模型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09552A
CN113609552A CN202110765336.7A CN202110765336A CN113609552A CN 113609552 A CN113609552 A CN 113609552A CN 202110765336 A CN202110765336 A CN 202110765336A CN 113609552 A CN113609552 A CN 1136095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l
pipeline
target location
fitting
specification paramet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6533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蕊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Qun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Qun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Qun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Qun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6533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09552A/zh
Publication of CN1136095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095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8Network design, e.g. design based on topological or interconnect aspects of utility systems, piping, heating ventilation air conditioning [HVAC] or cab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3/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application field
    • G06F2113/14Pip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3/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application field
    • G06F2113/16Cables, cable trees or wire harnesses

Abstract

本申请是关于一种管线配件模型的生成方法、装置及设备;该管线配件模型的生成方法,包括:获得布置于室内空间模型中的第一管线模型;在第一管线模型上确定目标位置;至少根据第一管线模型的规格参数,在目标位置处实例化管线配件模型,如此本申请可以实现室内装修设计软件仿真的管线设计方案更加贴近于真实施工情况,提高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管线配件模型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但不限于装饰装修设计软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线配件模型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物的需求从传统的居住和使用功能开始向外观与内在环境质量并重的需求转变,因此对建筑装饰行业的设计,造价,施工,维护等流程工序及信息的可视化要求越来越高,BIM也成为了我国建筑装饰行业未来转型的方向。
室内装修设计软件运用计算机图形学来仿真如水、电、新风、中央空调、地暖等管线的布置。但是室内装修软件却无法仿真出入交叉、转弯、变径等情况,使得仿真出的管线布线情况偏离实际施工情况,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管线配件模型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以实现室内装修设计软件仿真的管线设计方案更加贴近于真实施工情况,提高用户体验。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管线配件模型的生成方法,包括:获得布置于室内空间模型中的第一管线模型;在第一管线模型上确定目标位置;至少根据第一管线模型的规格参数,在目标位置处实例化管线配件模型。
上述方案中,在第一管线模型上确定目标位置之前,方法还包括:获得布置于室内空间模型中的第一实例模型;在第一管线模型上确定目标位置,包括:在第一管线模型上确定第一管线模型与第一实例模型的相交位置,并将相交位置确定为目标位置。
上述方案中,第一实例模型为管线模型,管线配件模型为过桥弯模型;至少根据第一管线模型的规格参数,在目标位置处实例化管线配件模型,包括:以目标位置为中心,根据第一管线模型的规格参数,实例化过桥弯模型,过桥弯模型用于横跨第一实例模型。
上述方案中,第一实例模型为梁模型,管线配件模型为过梁器模型;至少根据第一管线模型的规格参数,在目标位置处实例化管线配件模型,包括:以目标位置为中心,根据第一管线模型的规格参数,实例化过梁器模型,过梁器模型用于横跨第一实例模型。
上述方案中,在第一管线模型上确定第一管线模型与第一实例模型的相交位置,包括:确定室内空间模型中与第一管线模型相交的第一实例模型;当第一实例模型的厚度小于预设值时,则在第一管线模型上确定相交位置。
上述方案中,至少根据第一管线模型的规格参数,在目标位置处实例化管线配件模型,包括:以目标位置为中心,确定管线配件模型的起点和终点;以管线配件模型的起点和终点为基准,按照第一管线模型的规格参数,生成管线配件模型。
上述方案中,在第一管线模型上确定目标位置,包括:获得用户对第一管线模型的第一操作,第一操作用于指示第一管线模型上的截断位置;响应第一操作,将截断位置确定为目标位置。
上述方案中,至少根据第一管线模型的规格参数,在目标位置处实例化管线配件模型,包括:将第一管线模型从目标位置截断,得到第二管线模型和第三管线模型,第二管线模型的规格参数和第三管线模型的规格参数与第一管线模型的规格参数相同;根据第二管线模型的规格参数和第三管线模型的规格参数,在目标位置实例化直通配件模型。
上述方案中,第一管线模型为直管模型;当第二管线模型的规格参数与第三管线模型的规格参数被配置为不同时,直通配件模型为异径直通配件模型。
上述方案中,在目标位置处实例化管线配件模型之后,方法还包括:获得用户对管线配件模型的第二操作;响应第二操作,将与管线配件模型连接的相邻管线连通为同一管线,并删除管线配件模型。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管线配件模型的生成装置。该生成装置可以为室内装修设计系统中的芯片或者片上系统,还可以为室内装修设计系统中用于实现上述任一方案所述的方法的功能模块。该生成装置可以实现上述任一方案中室内装修设计系统所执行的功能,这些功能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上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上述功能相应的模块。该生成装置可以包括:获得模块,用于获得布置于室内空间模型中的第一管线模型;确定模块,用于在第一管线模型上确定目标位置;实例化模块,用于至少根据第一管线模型的规格参数,在目标位置处实例化管线配件模型。
上述方案中,获得模块,还用于在确定模块在第一管线模型上确定目标位置之前,获得布置于室内空间模型中的第一实例模型;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在第一管线模型上确定第一管线模型与第一实例模型的相交位置,并将相交位置确定为目标位置。
上述方案中,第一实例模型为管线模型,管线配件模型为过桥弯模型;实例化模块,具体用于以目标位置为中心,根据第一管线模型的规格参数,实例化过桥弯模型,过桥弯模型用于横跨第一实例模型。
上述方案中,第一实例模型为梁模型,管线配件模型为过梁器模型;实例化模块,具体用于以目标位置为中心,根据第一管线模型的规格参数,实例化过梁器模型,过梁器模型用于横跨第一实例模型。
上述方案中,确定模块,具体用于确定室内空间模型中与第一管线模型相交的第一实例模型;当第一实例模型的厚度小于预设值时,则在第一管线模型上确定相交位置。
上述方案中,实例化模块,具体用于以目标位置为中心,确定管线配件模型的起点和终点;以管线配件模型的起点和终点为基准,按照第一管线模型的规格参数,生成管线配件模型。
上述方案中,确定模块,具体用于获得用户对第一管线模型的第一操作,第一操作用于指示第一管线模型上的截断位置;响应第一操作,将截断位置确定为目标位置。
上述方案中,实例化模块,具体用于将第一管线模型从目标位置截断,得到第二管线模型和第三管线模型,第二管线模型的规格参数和第三管线模型的规格参数与第一管线模型的规格参数相同;根据第二管线模型的规格参数和第三管线模型的规格参数,在目标位置实例化所述直通配件模型。
上述方案中,第一管线模型为直管模型;当第二管线的规格参数与第三管线模型的规格参数被配置为不同时,直通配件模型为异径直通配件模型。
上述方案中,上述生成装置还可以包括:删除模块,具体用于在实例化模块在目标位置处实例化管线配件模型之后,获得用户对管线配件模型的第二操作;响应第二操作,将与管线配件模型连接的相邻管线连通为同一管线,并删除管线配件模型。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处理器被配置为:用于执行上述可执行指令时,实现上述任一方案所述的管线配件的生成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可执行程序,其中,所述可执行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方案所述的管线配件的生成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申请中,通过在室内装修设计系统进行管线设计的过程中自动为管线生成管线配件,使得室内装修设计软件仿真的管线设计方案更加贴近于真实施工情况,为设计方案落地施工打下基础,提高用户体验。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室内装修设计系统中一种显示界面的截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管线模型的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室内装修设计系统中另一种显示界面的截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管线模型的管线路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另一种管线配件模型的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过桥弯模型的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过梁器模型的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直通模型的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管线配件模型的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以下描述中,参考形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以说明之方式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方面或可使用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方面的附图。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可在其它方面中使用,并可包括附图中未描绘的结构或逻辑变化。因此,以下详细描述不应以限制性的意义来理解,且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例如,应理解,结合所描述方法的揭示内容可以同样适用于用于执行所述方法的对应设备或系统,且反之亦然。例如,如果描述一个或多个具体方法步骤,则对应的设备可以包含如功能单元等一个或多个单元,来执行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方法步骤(例如,一个单元执行一个或多个步骤,或多个单元,其中每个都执行多个步骤中的一个或多个),即使附图中未明确描述或说明这种一个或多个单元。另一方面,例如,如果基于如功能单元等一个或多个单元描述具体装置,则对应的方法可以包含一个步骤来执行一个或多个单元的功能性(例如,一个步骤执行一个或多个单元的功能性,或多个步骤,其中每个执行多个单元中一个或多个单元的功能性),即使附图中未明确描述或说明这种一个或多个步骤。进一步,应理解的是,除非另外明确提出,本文中所描述的各示例性实施例和/或方面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建筑装饰行业是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与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建筑安装业并列为建筑业的三大组成部分。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宏观经济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城镇化步伐加快,房地产、建筑业持续增长,为我国建筑装饰行业创造了持续的、巨大的市场需求,建筑装饰行业显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物的需求从传统的居住和使用功能开始向外观与内在环境质量并重的需求转变,因此对建筑装饰行业的设计,造价,施工,维护等流程工序及信息的可视化要求越来越高,BIM也成为了我国建筑装饰行业未来转型的方向。
室内装修中的管线隐蔽工程一直都是施工中的一项痛点。管线的布置和走向设计涉及到交叉作业组在施工过程中的碰撞,同时也会出现返工现象。在此推动下,催生了一系列室内装修设计软件,并运用计算机图形学来仿真如水、电、新风、中央空调、地暖等管线的布置。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新风系统的管线为例进行说明。
新风系统是由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组成的一套独立空气处理系统,它分为管道式新风系统和无管道新风系统两种。管道式新风系统由新风机和管道配件组成,通过新风机净化室外空气导入室内,通过管道将室内空气排出;无管道新风系统由新风机组成,同样由新风机净化室外空气导入室内。
新风系统包括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每一种系统根据其安装位置又可以分为墙、顶、地三种安装方式。目前,当风管在同一高度布线时,不同风管之间可能出现交叉、转弯、变径等情况,而室内装修软件却无法仿真上述情况,使得仿真出的新风布线情况偏离实际施工情况,影响用户体验。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管线模型的生成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室内装修设计系统中,该室内装修设计系统可以仿真室内装修设计,快速渲染预见装修效果。室内装修设计系统可以作为客户端设置于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台式电脑等;室内装修设计系统也可以设置于服务器,使得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服务器来使用室内装修设计系统;室内装修设计系统还可以分为前端部分和后端部分,前端部分作为客户端设置于电子设备,后端部分设置于服务器。当然,室内装修设计系统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管线模型的生成方法实施之前,室内装修设计系统可以显示一室内装修设计界面,在该室内装修设计界面中可包括与户型对应的室内空间模型,用户可以通过在室内空间模型内增加硬装设计模型和/或软装设计模型,以完成室内装修设计。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室内装修设计系统中显示界面的截图,参见图1所示,室内空间模型对应的户型可以包含主卧、次卧、卫生间、客餐厅、阳台等,并在卫生间顶面布置有一个风机,主卧、次卧、客餐厅等房间都配备有送风口和回风口。可选的,在室内空间模型中设置有其他硬装设计模型(如墙体、地面、吊顶、水电暖管线、新风系统、中央空调等)、软装设计模型(如家具、布艺、灯饰、饰品、画品、绿植等)等。
在一种实施例中,室内空间模型可以为在二维空间或三维空间中绘制的场景模型。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管线模型的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见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201:获得室内空间模型中第一管线模型;
在S201中,室内装修设计系统可以通过遍历室内空间模型或者根据用户的操作确定第一管线模型,也就是待生成管线配件模型的管线模型。
举例来说,室内装修设计系统可以遍历室内空间模型中新风系统的管线,将该空间内新风系统的所有管线模型确定为第一管线模型;或者,室内装修设计系统还可以接收用户在显示界面上对新风系统中的某一根管线模型进行的选择操作(即第三操作),然后响应该选择操作,将用户选中的管线模型确定为第一管线模型。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管线模型可以为布置于室内空间模型的同一类型的一根或者多根管线的模型。示例性的,第一管线模型可以为遍历上述室内空间模型获得的同一类型的所有管线模型,或者,第一管线模型还可以为用户在上述室内空间模型中选择的一个或者多个管线模型,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模型”可以指室内装修设计系统中各个对象(如室内装修所涉及的建筑结构体、装修材料等)的实例,如管线的实例即为管线模型、梁的实例即为梁模型、墙体的实例即为墙体模型等。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在通过S201确定第一管线模型之后,室内装修设计系统还可以改变第一管线模型的显示参数,如更改第一管线模型的颜色、为第一管线模型增加包围盒等,以此来标记第一管线模型。
可选的,在实际应用中,第一管线模型可以包括水电管线模型、地暖管线模型、新风系统管线模型、中央空调管线模型等。
S202:在第一管线模型上确定目标位置;
在S202中,室内装修设计系统通过S201确定第一管线模型之后,可以在第一管线模型上确定目标位置,这里的目标位置可以理解为待生成管线配件模型的位置。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目标位置可以为不同管线模型的路径相交的位置,也可以为管线模型与室内空间模型中其他模型相交的位置,还可以为用户在管线模型上手动选择的位置。当然,目标位置还可以存在其他情况,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S203:至少根据第一管线模型的规格参数,在目标位置处实例化管线配件模型。
这里,上述管线配件模型可以包括直通模型(参见图3中的(a)所示)、过桥弯模型(参见图3中的(b)所示)、过梁器模型(参见图3中的(c)所示)等。
在S203中,室内装修设计系统可以根据第一管线模型的规格参数(如管径、管材、厚度、形状等参数)在预设的配件库中查询匹配的管线配件,并在第一管线模型上的目标位置生成管线配件模型。
可选的,室内装修设计系统在配件库中查询管线配件之前,需要先根据目标位置更新第一管线模型的路径。示例性的,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管线模型的路径示意图,参见图4所示,第一管线模型的路径为路径a(即有向线段
Figure BDA0003151257950000081
),目标位置为点C,室内装修设计系统更新第一管线模型的路径,可以得到路径a'(即有向线段
Figure BDA0003151257950000082
)和a”(即有向线段
Figure BDA0003151257950000083
)。进一步地,在点C处生成相应的管线配件模型。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配件库可以包括常见的各类管线的实例化模型,还可以包括用户上传的各类管线的实例化模型,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室内装修设计系统可以在第一管线模型的两部分之间生成管线配件模型,管线配件模型连接第一管线模型的这两部分(可以理解的,第一管线模型的两部分也可以视为两个管线模型,如第二管线模型和第三管线模型);当然,室内装修设计系统还可以在第一管线模型和其他的管线模型之间生成管线配件模型,管线配件模型连接第一管线模型和其他的管线模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室内装修设计系统进行管线设计的过程中自动为管线生成管线配件,使得室内装修设计软件仿真的管线设计方案更加贴近于真实施工情况,为设计方案落地施工打下基础,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实施例中,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另一种管线配件模型的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见图5所示,上述方法可以包括:
S501:在室内空间模型中确定第一管线模型;
可以理解的,S501的实施过程参见对S201实施过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S502:获得室内空间模型中的第一实例模型(如管线模型或梁模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室内空间模型中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实例模型,对于每一个第一实例模型均执行S501至S504。
S503:将第一管线模型上与第一实例模型相交的位置确定为目标位置;
S504:以目标位置为中心,根据第一管线模型的规格参数,实例化管线配件模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管线配件模型分别与第一管线模型上位于目标位置两侧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连接,管线配件模型横跨第一实例模型。如此,第一管线模型与第一实例模型不发生碰撞,设计方案更加贴近于真实施工情况,为设计方案落地施工打下基础,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由于管线配件模型用于横跨第一实例模型,那么,在实例化管线配件模型的过程中,室内装修设计系统还可以以目标位置为中心,确定管线配件模型的起点和终点,然后,以管线配件模型的起点和终点为基准,按照第一管线模型的规格参数,生成管线配件模型。
可选的,室内装修设计系统可以以目标位置为中心,在第一管线模型上确定管线配件模型(如过桥弯或过梁器)的起点和终点,然后,按照第一管线模型的规格参数(如外径)在配件库中查找对应的管线配件模型。最后,室内装修设计系统以管线配件模型的起点和终点为基准,在第一管线模型上生成管线配件模型,以横跨第一实例模型。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管线配件模型(如过桥弯或过梁器)的长度可以是固定数值,也可以是多个不同数值,以适应不同的施工环境。那么,当管线配件模型(如过桥弯或过梁器)的长度是多个不同数值时,室内装修设计系统还可以以目标位置为中心,根据第一实例模型的宽度,在第一管线模型上确定管线配件模型的起点和终点,然后,按照第一实例模型的宽度以及第一管线模型的规格参数,在配件库中查找对应的管线配件模型。最后,室内装修设计系统以管线配件模型的起点和终点为基准,在第一管线模型上生成上述管线配件模型,以横跨第一实例模型。
可以理解的,第一实例模型可以为管线模型,那么,第一实例模型可以表示一根管线模型。相应的,若第一实例模型为一根管线模型时,第一实例模型的宽度为该管线模型的直径。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实例模型可以为梁模型,那么,第一实例模型可以表示一个梁模型。相应的,第一实例模型的宽度是指该梁模型对应的包围盒的宽度。
下面以具体实例来对上述方法进行说明。
在一实施例中,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过桥弯模型的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见图6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601:在室内空间模型中确定第一管线模型;
可以理解的,第一管线模型可以为用户当前正在布置的管线模型,也可以为室内装修设计系统的自动生成管线模式下室内空间模型中一根或者多根管线模型。
S602:获得室内空间模型中的第三管线模型;
可以理解的,在室内装修设计系统中自动生成管线模式下,第三管线模型可以包括室内空间模型中所有的管线模型;在室内装修设计系统中手动生成管线模式下,第三管线模型可以包括室内空间模型中以已生成的管线模型,此时,第一管线模型为最近一次生成的管线模型。
S603:将第一管线模型上与第三管线模型相交的位置确定为目标位置;
S604:以目标位置为中心,在第一管线模型上确定过桥弯模型的起点和终点;
S605:以过桥弯模型的起点和终点为基准,按照第一管线模型的规格参数,生成过桥弯模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为第一管线模型自动生成横跨第三管线模型的过桥弯模型,使得第一管线模型与第三管线模型不发生碰撞,设计方案更加贴近于真实施工情况,为设计方案落地施工打下基础。
在一实施例中,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过梁器模型的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见图7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701:在室内空间模型中确定第一管线模型;
可以理解的,第一管线模型可以为用户当前正在布置的管线模型,也可以为室内装修设计系统的自动生成管线模式下室内空间模型中一根或者多根管线模型。
S702:获得室内空间模型中的第一梁模型;
可以理解的,第一梁模型可以包括室内空间模型中一个或者多个梁模型。示例性的,第一梁模型可以为承重梁模型。
S703:将第一管线模型上与第一梁模型相交的位置确定为目标位置;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S703中,室内装修设计系统可以在执行S702之后,确定室内空间模型中与第一管线模型相交的第一梁模型。由于过梁器的安装需要被横跨的梁厚度小于预设值(如400mm、500mm、800mm等),那么,室内装修设计系统在确定第二梁模型之后,判断第二梁模型是否小于上述预设值,若是,则在第一管线模型上确定相交位置,反之,则流程结束。
S704:以目标位置为中心,在第一管线模型上确定过梁器模型的起点和终点;
S705:以过梁器模型的起点和终点为基准,按照第一管线模型的规格参数,生成过梁器模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为第一管线模型自动生成横跨第一梁模型的过梁器模型,避免第一管线模型穿过第一梁模型,使得设计方案更加贴近于真实施工情况,为设计方案落地施工打下基础。
在一实施例中,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直通模型的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见图8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801:在室内空间模型中确定第一管线模型;
可以理解的,第一管线模型可以为室内空间模型中已生成的一根或者多根直管管线模型。
S802:获得用户对第一管线模型的第一操作,第一操作用于指示第一管线模型上的截断位置;
S803:响应第一操作,将截断位置确定为目标位置;
S804:将第一管线模型从目标位置截断,得到第二管线模型和第三管线模型;
应理解的,第一管线模型从目标位置截断后,得到的第二管线模型和第三管线模型的规格参数与第一管线模型的规格参数相同。
S805:根据第二管线模型的规格参数和第三管线模型的规格参数(即第一管线模型的规格参数),在目标位置实例化直通配件模型。
举例来说,仍参见图4所示,第一管线模型从目标位置(点C)截断,可以得到第二管线模型(即路径为a'的管线模型)和第三管线模型(即路径为a”的管线模型)。室内装修设计系统按照第一管线模型的规格参数(如管径、厚度等)在目标位置实例化直通配件模型,此时,直通配件模型为等径直通配件模型。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满足不同的设计需要,用户可以更改第二管线模型和/或第三管线模型的管径,使得第二管线模型的管径与第三管线模型的管径不同。那么,当第二管线模型的规格参数(如管径)与第三管线模型的规格参数(如管径)被配置为不同时,S805中实例化的直通配件模型可以为异径直通配件模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S801至S805,在生成第一管线模型后,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在目标位置处将第一管线模型截断,使得用户可以更自由的调整管线,更好的满足用户的设计需求,进一步地,在目标位置生成直通配件模型,使得设计方案更加贴近于真实施工情况,为设计方案落地施工打下基础。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在上述实例化管线配件模型之后,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获得用户对管线配件模型的第二操作;响应第二操作,将与管线配件模型连接的相邻管线连通为同一管线,并删除管线配件模型。
这里,用户可以根据需求删除管线模型上的管线配件模型。那么,室内装修设计系统可以接收用户在显示界面上对室内空间模型中布置的某一个管线配件模型的选择操作(即第二操作),然后响应该选择操作,将该管线配件模型所连接的相邻管线模型连通为同一管线模型,并删除管线配件模型,避免用户再次创建管线模型,简化操作。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管线配件模型的生成装置。该生成装置可以为上述室内装修设计系统中的芯片或者片上系统,还可以为室内装修设计系统中用于实现本申请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的功能模块。该生成装置可以实现本申请任一实施例中室内装修设计系统所执行的功能,这些功能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上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上述功能相应的模块。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管线配件模型的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9中实线所示,该生成装置900可以包括:获得模块901,用于获得布置于室内空间模型中的第一管线模型;确定模块902,用于在第一管线模型上确定目标位置;实例化模块903,用于至少根据第一管线模型的规格参数,在目标位置处实例化管线配件模型。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获得模块,还用于在确定模块在第一管线模型上确定目标位置之前,获得布置于室内空间模型中的第一实例模型;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在第一管线模型上确定第一管线模型与第一实例模型的相交位置,并将相交位置确定为目标位置。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实例模型为管线模型,管线配件模型为过桥弯模型;实例化模块,具体用于以目标位置为中心,根据第一管线模型的规格参数,实例化过桥弯模型,过桥弯模型用于横跨第一实例模型。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实例模型为梁模型,管线配件模型为过梁器模型;实例化模块,具体用于以目标位置为中心,根据第一管线模型的规格参数,实例化过梁器模型,过梁器模型用于横跨第一实例模型。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确定模块,具体用于确定室内空间模型中与第一管线模型相交的第一实例模型;当第一实例模型的厚度小于预设值时,则在第一管线模型上确定相交位置。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实例化模块,具体用于以目标位置为中心,根据第一实例模型的宽度,计算管线配件模型的起点和终点;以管线配件模型的起点和终点为基准,按照第一管线模型的规格参数,生成管线配件模型。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确定模块,具体用于获得用户对第一管线模型的第一操作,第一操作用于指示第一管线模型上的截断位置;响应第一操作,将截断位置确定为目标位置。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实例化模块,具体用于将第一管线模型从目标位置截断,得到第二管线模型和第三管线模型,第二管线模型的规格参数与第一管线参数的规格参数相同;根据第二管线模型的规格参数和第三管线模型的规格参数,以目标位置实例化直通配件模型。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管线模型为直管模型;当第三管线模型的规格参数被配置为与第一管线模型的规格参数不同时,直通配件模型为异径直通配件模型。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参见图9中虚线所示,上述生成装置900还可以包括:删除模块904,具体用于在实例化模块在目标位置处实例化管线配件模型之后,获得用户对管线配件模型的第二操作;响应第二操作,将与管线配件模型连接的相邻管线连通为同一管线,并删除管线配件模型。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获得模块901、确定模块902、实例化模块903以及删除模块904可应用于室内装修设计系统生成管线配件模型的过程中。
还需要说明的是,获得模块901、确定模块902、以及实例化模块903的具体实现过程可参考图1至图8对应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为了说明书的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安装有上述室内装修设计系统。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0所示,电子设备1000采用通用的计算机硬件,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2、总线1003、输入设备1004、输出设备1005以及网络接口1006。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存储器1002可以包括以易失性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存储媒体,如只读存储器和/或随机存取存储器。存储器1002可以存储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其他程序模块、可执行代码、程序数据、用户数据等。
输入设备1004可以用于向电子设备1000输入命令和信息,输入设备1004如键盘或指向设备,如鼠标、轨迹球、触摸板、麦克风、操纵杆、游戏垫、卫星电视天线、扫描仪或类似设备。这些输入设备1004可以通过总线1003连接至处理器1001。
输出设备1005可以用于电子设备1000输出信息,除了监视器之外,输出设备1005还可以为其他外围输出设各,如扬声器和/或打印设备,这些输出设备1005也可以通过总线1003连接到处理器1001。
电子设备1000可以通过网络接口1006连接到网络中,例如连接到局域网(localarea network,LAN)。在联网环境下,控制备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可以存储在远程存储设备中,而不限于在本地存储。
当电子设备1000中的处理器1001执行存储器1002中存储的可执行代码或应用程序时,电子设备1000以执行以上述实施例中的管线配件模型的生成方法,具体执行过程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上述存储器1002中存储有用于实现图9中的上述获得模块901、确定模块902、实例化模块903以及删除模块904的功能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图9中的上述获得模块901、确定模块902、实例化模块903以及删除模块904的功能/实现过程均可以通过图10中的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2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来实现,具体实现过程和功能参考上述相关实施例。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执行如上述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管线配件模型的生成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领会,结合本文公开描述的各种说明性逻辑框、模块和算法步骤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硬件、软件、固件或其任何组合来实施。如果以软件来实施,那么各种说明性逻辑框、模块、和步骤描述的功能可作为一或多个指令或代码在计算机可读媒体上存储或传输,且由基于硬件的处理单元执行。计算机可读媒体可包含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体,其对应于有形媒体,例如数据存储媒体,或包括任何促进将计算机程序从一处传送到另一处的媒体(例如,根据通信协议)的通信媒体。以此方式,计算机可读媒体大体上可对应于(1)非暂时性的有形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体,或(2)通信媒体,例如信号或载波。数据存储媒体可为可由一或多个计算机或一或多个处理器存取以检索用于实施本申请中描述的技术的指令、代码和/或数据结构的任何可用媒体。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包含计算机可读媒体。
作为实例而非限制,此类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体可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装置、磁盘存储装置或其它磁性存储装置、快闪存储器或可用来存储指令或数据结构的形式的所要程序代码并且可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它媒体。并且,任何连接被恰当地称作计算机可读媒体。举例来说,如果使用同轴缆线、光纤缆线、双绞线、数字订户线(DSL)或例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等无线技术从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传输指令,那么同轴缆线、光纤缆线、双绞线、DSL或例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等无线技术包含在媒体的定义中。但是,应理解,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体和数据存储媒体并不包括连接、载波、信号或其它暂时媒体,而是实际上针对于非暂时性有形存储媒体。如本文中所使用,磁盘和光盘包含压缩光盘(CD)、激光光盘、光学光盘、数字多功能光盘(DVD)和蓝光光盘,其中磁盘通常以磁性方式再现数据,而光盘利用激光以光学方式再现数据。以上各项的组合也应包含在计算机可读媒体的范围内。
可通过例如一或多个数字信号处理器(DSP)、通用微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FPGA)或其它等效集成或离散逻辑电路等一或多个处理器来执行指令。因此,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处理器”可指前述结构或适合于实施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的任一其它结构中的任一者。另外,在一些方面中,本文中所描述的各种说明性逻辑框、模块、和步骤所描述的功能可以提供于经配置以用于编码和解码的专用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内,或者并入在组合编解码器中。而且,所述技术可完全实施于一或多个电路或逻辑元件中。
本申请的技术可在各种各样所述的装置或设备中实施,包含无线手持机、集成电路(IC)或一组IC(例如,芯片组)。本申请中描述各种组件、模块或单元是为了强调用于执行所揭示的技术所述的装置的功能方面,但未必需要由不同硬件单元实现。实际上,如上文所描述,各种单元可结合合适的软件和/或固件组合在编码解码器硬件单元中,或者通过互操作硬件单元(包含如上文所描述的一或多个处理器)来提供。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示例性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管线配件模型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得布置于室内空间模型中的第一管线模型;
在所述第一管线模型上确定目标位置;
至少根据所述第一管线模型的规格参数,在所述目标位置处实例化管线配件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管线模型上确定目标位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得布置于所述室内空间模型中的第一实例模型;
所述在所述第一管线模型上确定目标位置,包括:
在所述第一管线模型上确定所述第一管线模型与所述第一实例模型的相交位置,并将所述相交位置确定为所述目标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实例模型为管线模型,所述管线配件模型为过桥弯模型;
所述至少根据所述第一管线模型的规格参数,在所述目标位置处实例化管线配件模型,包括:
以所述目标位置为中心,根据所述第一管线模型的规格参数,实例化所述过桥弯模型,所述过桥弯模型用于横跨所述第一实例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实例模型为梁模型,所述管线配件模型为过梁器模型;
所述至少根据所述第一管线模型的规格参数,在所述目标位置处实例化管线配件模型,包括:
以所述目标位置为中心,根据所述第一管线模型的规格参数,实例化所述过梁器模型,所述过梁器模型用于横跨所述第一实例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管线模型上确定所述第一管线模型与所述第一实例模型的相交位置,包括:
确定所述室内空间模型中与所述第一管线模型相交的所述第一实例模型;
当所述第一实例模型的厚度小于预设值时,则在所述第一管线模型上确定所述相交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根据所述第一管线模型的规格参数,在所述目标位置处实例化管线配件模型,包括:
以所述目标位置为中心,确定所述管线配件模型的起点和终点;
以所述管线配件模型的起点和终点为基准,按照所述第一管线模型的规格参数,生成所述管线配件模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管线模型上确定目标位置,包括:
获得用户对第一管线模型的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管线模型上的截断位置;
响应所述第一操作,将所述截断位置确定为所述目标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根据所述第一管线模型的规格参数,在所述目标位置处实例化管线配件模型,包括:
将所述第一管线模型从所述目标位置截断,得到第二管线模型和第三管线模型,所述第二管线模型的规格参数和所述第三管线模型的规格参数与所述第一管线模型的规格参数相同;
根据所述第二管线模型的规格参数和所述第三管线模型的规格参数,在所述目标位置实例化所述直通配件模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线模型为直管模型;当所述第二管线模型的规格参数与所述第三管线模型的规格参数被配置不同时,所述直通配件模型为异径直通配件模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目标位置处实例化管线配件模型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得用户对所述管线配件模型的第二操作;
响应所述第二操作,将与所述管线配件模型连接的相邻管线连通为同一管线,并删除所述管线配件模型。
11.一种管线配件模型的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得模块,用于获得布置于室内空间模型中的第一管线模型;
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管线模型上确定目标位置;
实例化模块,用于至少根据所述第一管线模型的规格参数,在所述目标位置处实例化管线配件模型。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用于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可执行程序,其中,所述可执行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765336.7A 2021-07-07 2021-07-07 一种管线配件模型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36095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65336.7A CN113609552A (zh) 2021-07-07 2021-07-07 一种管线配件模型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65336.7A CN113609552A (zh) 2021-07-07 2021-07-07 一种管线配件模型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09552A true CN113609552A (zh) 2021-11-05

Family

ID=78337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65336.7A Pending CN113609552A (zh) 2021-07-07 2021-07-07 一种管线配件模型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09552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217223A1 (en) * 2015-01-26 2016-07-28 Trimble Solutions Corporation Computer-aided modeling
CN110532720A (zh) * 2019-09-04 2019-12-03 上海山南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地下管网bim快速自动化建模方法
CN110727983A (zh) * 2019-09-27 2020-01-24 贵州百胜工程建设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关于公共医疗建筑的bim建模方法
CN110929326A (zh) * 2019-11-30 2020-03-27 四川鸥鹏建筑工程公司 一种基于bim的地下室机电建模方法
CN111581695A (zh) * 2020-04-21 2020-08-25 深圳市华阳国际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bim的阀门组合的自动建模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12926166A (zh) * 2020-12-18 2021-06-08 云南云岭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机电管综优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217223A1 (en) * 2015-01-26 2016-07-28 Trimble Solutions Corporation Computer-aided modeling
CN110532720A (zh) * 2019-09-04 2019-12-03 上海山南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地下管网bim快速自动化建模方法
CN110727983A (zh) * 2019-09-27 2020-01-24 贵州百胜工程建设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关于公共医疗建筑的bim建模方法
CN110929326A (zh) * 2019-11-30 2020-03-27 四川鸥鹏建筑工程公司 一种基于bim的地下室机电建模方法
CN111581695A (zh) * 2020-04-21 2020-08-25 深圳市华阳国际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bim的阀门组合的自动建模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12926166A (zh) * 2020-12-18 2021-06-08 云南云岭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机电管综优化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叶乔亭;王元曦;: "基于BIM技术在安建大厦管线综合上的应用", 安徽建筑, no. 05 *
张勇;: "BIM技术在市政管线综合设计中的应用", 中华建设, no. 03 *
无名小朱: "管道U形翻弯", pages 1 - 4, Retrieved from the Internet <URL:https://mp.weixin.qq.com/s/OA7Epduzw63uYZS-3wYJzA> *
袁胜强: "《3D EXPERIENCE 平台的市政交通工程BIM解决方案》", 同济大学出版社, pages: 158 - 168 *
西北BIM冯老师: "【6】BIM软件小技巧:Revit如何绘制穿梁(墙)管道", Retrieved from the Internet <URL:https://mp.weixin.qq.com/s/AZpdcWaZgmbkwsMMmA4Wkg> *
赵秋阳;魏大慧;汤跃;高健博;刘洋;史长健;: "建筑电气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研究", 黑龙江科技信息, no. 12 *
郑志惠;: "BIM技术在制冷机房的综合应用研究", 福建建材, no. 09 *
陆凤怡;陈明兰;张楠;: "基于三维设计的变电站综合管线深化设计研究", 科技与创新, no. 21 *
黄浩;: "BIM技术应用于管线综合的方法探索", 上海城市规划, no. 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59351B (zh) 一种管道三维建模方法及管道设计方法
CN109408907B (zh) 一种制造三维建筑实物模型的方法和装置
CN103440357B (zh) 虚拟现实漫游场景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05046534A (zh) 基于互联网的辅助设计系统(iAD)
CN105095323A (zh) 一种基于BIM和WebGL的物联网三维建筑物网页展示和控制系统
CN103065355B (zh) 一种实现智慧楼宇三维建模的方法、装置
JPWO2017017956A1 (ja) 情報作成方法、記録媒体、情報作成装置、情報作成システム
Li et al. Application of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in analysis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evaluation system of rural landscape planning
CN110102058A (zh) 游戏中虚拟建筑模型的生成方法、装置、处理器及终端
US2020028578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a simulated environment
CN115063552A (zh) 智能家居布局方法、装置、智能家居布局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09552A (zh) 一种管线配件模型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449366A (zh) 房屋管内电线数量的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8131517B2 (en) Interconnected objects slope modification tool
KR102464833B1 (ko) 상하수도 공사 3d 설계 시스템
CN113656877B (zh) 多层户型的模型生成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184894B (zh) 三维建模的雕塑方法、装置及设备、存储介质
RU2685116C1 (ru)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ых размеров для соединительного элемента
Shengyi et al. Research on integrated application of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based on BIM
CN113094856A (zh) 用于水暖电设计的管路配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Szeląg et al. BIM in general construction
CN111523161A (zh) 一种基于BIM和Unity3d的3D物联网可视化人机交互方法
CN117576359B (zh) 基于Unity网页平台的3D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
CN112035908A (zh) 一种bim管道支吊架自动设计的方法
CN117272488B (zh) 一种基于bim数据的建筑施工模拟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