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08459A - 光环境智能调控方法、光环境智能调控系统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光环境智能调控方法、光环境智能调控系统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08459A
CN113608459A CN202110781722.5A CN202110781722A CN113608459A CN 113608459 A CN113608459 A CN 113608459A CN 202110781722 A CN202110781722 A CN 202110781722A CN 113608459 A CN113608459 A CN 1136084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model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8172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08459B (zh
Inventor
孙研
刘禾
魏彬
朱奕光
卞国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Electrical and Ligh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Electrical and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Electrical and Ligh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Electrical and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8172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084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084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08459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90405 priority patent/WO2023279821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084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084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2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using digital processors
    • G05B19/0423Input/output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5Pc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 G05B2219/25257Microcontroll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环境智能调控方法,包括:分别获取目标空间中每一基准区域的基准环境数据,所述目标空间根据功能需求划分有至少一个所述基准区域,所述基准区域为主办公区域或功能区域;根据所述基准环境数据分别构建每一基准区域的光环境模型;分别获取每一基准区域的实时环境数据;根据所述实时环境数据及光环境模型分别调控每一基准区域的照明系统,以使每一基准区域的环境光与对应的光环境模型的模型参数一致。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光环境智能调控系统及一种计算机设备。采用本发明,可针对不同基准区域,构建不同的光环境模型,从而实现分区控制,保证视觉舒适度,符合人体节律,提升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光环境智能调控方法、光环境智能调控系统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环境智能调控方法、一种光环境智能调控系统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现代化的智能照明控制已经成为当今发展的潮流。其中,办公区域是人们办公的主要场所,办公区域的环境将会越来越重要,健康舒适,顺应节律的办公光环境有助于为良好的工作表现提供动力。
目前,国内外主流的大中型办公区域缺乏合理的光环境设计,照明空间广泛存在亮度不足,配比不均匀,功能区划分不明显,易受室外光照影响,无节律调控等缺陷;同时也无法根据办公特点等实时调节各个办公区间的照度水平,实现办公大楼照明系统的节能控制。
因此,迫切需要对传统的照明系统进行改进,以满足目前日益增加的办公条件需求,降低其对能源的消耗,提高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光环境智能调控方法、系统及设备,可针对不同基准区域进行分区控制,保证视觉舒适度,符合人体节律,提升工作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环境智能调控方法,包括:分别获取目标空间中每一基准区域的基准环境数据,所述目标空间根据功能需求划分有至少一个所述基准区域,所述基准区域为主办公区域或功能区域;根据所述基准环境数据分别构建每一基准区域的光环境模型;分别获取每一基准区域的实时环境数据;根据所述实时环境数据及光环境模型分别调控每一基准区域的照明系统,以使每一基准区域的环境光与对应的光环境模型的模型参数一致。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至少一个所述基准区域为主办公区域,且所述目标空间还划分有至少一个辅助区域,所述辅助区域与对应的主办公区域之间相互关联,所述光环境智能调控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辅助区域的照明配比模型;根据与所述辅助区域关联的主办公区域的实时环境数据及照明配比模型,计算所述辅助区域的光照控制参数;根据所述辅助区域的光照控制参数调控辅助区域的照明系统,以使每一所述辅助区域的环境光与对应的所述光照控制参数一致。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目标空间还划分有至少一个特殊区域,所述光环境智能调控方法还包括:获取每一特殊区域的专业化需求信息及实时环境数据,所述专业化需求信息根据所述特殊区域的工作性质进行设定;获取每一特殊区域中显示设备的屏幕状态信息;根据所述特殊区域的实时环境数据、屏幕状态信息及专业化需求信息分别调控每一特殊区域的照明系统,以使每一特殊区域的环境光与对应的专业化需求信息一致。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光环境智能调控方法还包括:获取每一基准区域中的人体活动轨迹信息;根据所述人体活动轨迹信息调控每一基准区域的照明系统,其中,当所述基准区域中不存在人体活动轨迹信息时,关闭所述基准区域的照明系统,当所述基准区域中存在人体活动轨迹信息时,启动所述基准区域的照明系统。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主办公区域的光环境模型中的模型参数包括与昼夜节律相匹配的日间模型参数及夜间模型参数;日间根据所述主办公区域的实时环境数据及光环境模型分别调控每一主办公区域的照明系统,以使每一主办公区域的环境光与对应的光环境模型的日间模型参数一致;夜间根据所述主办公区域的实时环境数据及光环境模型分别调控每一主办公区域的照明系统,以使每一主办公区域的环境光与对应的光环境模型的夜间模型参数一致。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基准环境数据包括作业时间信息、空间尺寸信息、建筑采光信息、温湿度信息及周边地貌信息;所述光环境模型中的模型参数包括色温信息、照度信息、均匀度信息、对比度信息、明亮感信息、显色指数信息、眩光值信息及黑视素照度信息;所述实时环境数据包括色温信息、照度信息、均匀度信息、对比度信息及明亮感信息。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光环境智能调控系统,包括:基准环境获取模块,用于分别获取目标空间中每一基准区域的基准环境数据,所述目标空间根据功能需求划分有至少一个基准区域,所述基准区域为主办公区域或功能区域;模型构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基准环境数据分别构建每一基准区域的光环境模型;实时环境获取模块,用于分别获取每一基准区域的实时环境数据;功能调控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时环境数据及光环境模型分别调控每一基准区域的照明系统,以使每一基准区域的环境光与对应的光环境模型的模型参数一致。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至少一个所述基准区域为主办公区域,且所述目标空间还划分有至少一个辅助区域,所述辅助区域与对应的主办公区域之间相互关联,所述光环境智能调控系统还包括:模型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辅助区域的照明配比模型;参数调整模块,用于根据与所述辅助区域关联的主办公区域的实时环境数及照明配比模型,计算所述辅助区域的光照控制参数;辅助调控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辅助区域的光照控制参数调控辅助区域的照明系统,以使每一辅助区域的环境光与对应的所述光照控制参数一致。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目标空间还划分有至少一个特殊区域,所述光环境智能调控系统还包括:专业化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每一特殊区域的专业化需求信息及实时环境数据,所述专业化需求信息根据所述特殊区域的工作性质进行设定;屏幕状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每一特殊区域中显示设备的屏幕状态信息;特殊调控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特殊区域的实时环境数据、屏幕状态信息及专业化需求信息分别调控每一特殊区域的照明系统,以使每一特殊区域的环境光与对应的专业化需求信息一致。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光环境智能调控方法的步骤。
实施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可针对不同基准区域实现分区控制,具体地,针对主办公区域及功能区域可构建不同的光环境模型,从而保证视觉舒适度,符合人体节律,提升工作效率。
进一步,本发明还划分出辅助区域,通过辅助区域与主办公区域的配合,实现主办公区域和辅助区域的合理照明管理。
同时,本发明还划分出特殊区域,针对特殊区域可进行光照补充,提供有助于特种操作的专业光环境;针对长时间电脑办公的办公室族群,可提供与显示屏相配合的自适应补光,保证显示色彩的饱和度,降低色差,减小视觉疲劳。
另外,本发明还引入智能感应功能,达到有人时保持照明系统正常工作,无人时关闭照明系统的效果,从而大大地节省能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光环境智能调控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光环境智能调控方法的第二实施例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光环境智能调控方法的第三实施例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光环境智能调控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光环境智能调控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光环境智能调控系统的第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1显示了本发明光环境智能调控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流程图,其包括:
S101,分别获取目标空间中每一基准区域的基准环境数据。
本发明可应用于写字楼等用于办公的目标空间,所述目标空间可根据功能需求被预先划分为至少一个基准区域。本实施例中,基准区域可以为主办公区域,也可以为功能区域,其中,主办公区域主要实现办公功能,而功能区域主要实现除办公功能外的一些特定功能。
例如,公司A可划分为小型办公区(46㎡以下的办公室)、中大型办公区域、前台大厅、会议室、实验室、休息室(茶水间,咖啡室,午餐室)及盥洗室等基准区域,其中,可将小型办公区及中大型办公区域作为主办公区域,将前台大厅、会议室、实验室、休息室(茶水间,咖啡室,午餐室)及盥洗室等作为功能区域。
工作时,可通过数据采集设备实时采集每一主办公区域及功能区域的基准环境数据,再将所述基准环境数据上传至云端的光环境智能调控系统,从而实现基准环境数据的有效获取。
基准环境数据包括作业时间信息、空间尺寸信息、建筑采光信息、温湿度信息及周边地貌信息。
S102,根据基准环境数据分别构建每一基准区域的光环境模型。
基准环境数据全面地反映了每一相应的主办公区域及功能区域的特殊环境情况,因此,通过对应的基准环境数据可构建符合不同主办公区域或不同功能区域的光环境模型,从而保证视觉舒适度,符合人体节律,提升工作效率。
光环境模型中的模型参数包括色温信息、照度信息、均匀度信息、对比度信息、明亮感信息、显色指数信息、眩光值信息及黑视素照度信息。通过对多个模型参数的调控,可构建稳定的光环境模型。
需要说明的是,光环境模型可由开发人员进行专业化定制并存储于数据库中。例如,当需要为某一主办公区域构建光环境模型时,可将该主办公区域的基准环境数据与数据库中的光环境模型进行匹配,再选取出符合要求的光环境模型。另外,还可对选取出的光环境模型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以进一步满足特殊需求。
相应地,不同主办公区域及功能区域所匹配到的光环境模型不同,下面分别就不同的基准区域进行说明:
一、主办公区域
本发明中,主办公区域的光环境模型可以为一个或两个;当采用一个光环境模型,在该光环境模型中分别设置与昼夜节律相匹配的日间模型参数及夜间模型参数,工作时,可通过一个光环境模型实现照明系统的调控;当采用两个光环境模型时,需分别设置日间光环境模型及夜间光环境模型,其中,日间光环境模型采用日间模型参数,夜间光环境模型采用夜间模型参数,工作时,可通过两个光环境模型实现照明系统的调控。具体地:
日间模型参数:总体光环境显色指数Ra>80,R9>0(优选Ra>90,R9>50),各工位工作面照度>300lux,眼部垂直照度>200lux,EML>175,眼部间接光照度>150lux(测试地面高度1.2m处),无频闪SVM<1,PST<1,局部照明光防眩值UGR<22。其中,可根据周边地貌预先设置色温,并根据天气状况实时色温调节(3000K-8000K,6500K以上适用于沙漠地貌)。
夜间模型参数:总体光环境显色指数Ra>80,R9>0,优质地选择Ra>90,R9>50,各工位工作面照度>300lux,EML<130,眼部间接光照度>100lux(测试地面高度1.2m处),无频闪SVM<1,PST<1,局部照明光防眩值UGR<22。
由上可知,无论采用一个光环境模型还是两个光环境模型,主办公区域都可形成于昼夜节律相匹配的日间照明模式及夜间照明模式。其中,夜间照明模式以低色温,低黑视素照度(EML,Equivalent Melanopic Lux)为基础设计,为有夜间工作需要的用户提供符合昼夜节律、缓解疲劳、保持作息健康的夜间办公照明;日间照明模式采用恒照度设计,保证住办公区域照度恒定。
因此,在白天(即日间),可使每一主办公区域的环境光与对应的光环境模型的日间模型参数一致;在夜晚(即夜间),可使每一主办公区域的环境光与对应的光环境模型的夜间模型参数一致。可以理解的,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可通过获取当前时刻来确定是日间,还是夜间,从而实现相应的调控。
当然,所述主办公区域的光环境模型还可以仅具有一组模型参数,根据所述主办公区域的实时环境数据及光环境模型调控该区域的照明系统,以使该区域的环境光与该组模型参数一致。
二、功能区域——会议室及实验室
会议室及实验室可采用专注光,总体光环境显色指数Ra>80,R9>0(优选Ra>90,R9>50),色温5000K,会议桌面照度>300lux,眼部垂直照度>200lux,EML>175,眼部间接光照度>150lux,无频闪SVM<1,PST<1,局部照明光防眩值UGR<19。
三、功能区域——休息室
休息室可采用休息光,总体光环境显色指数Ra>80,R9>0(优选Ra>90,R9>50),色温3500K,眼部垂直照度<200lux,EML<130,无频闪SVM<1,PST<1,局部照明光防眩值UGR<16。
四、功能区域——前台大厅
前台大厅可采用明亮光或氛围光,总体光环境显色指数Ra>80,R9>0(优选Ra>90,R9>50),色温3000K-6500K可调,眼部间接光照度>200,无频闪SVM<1,PST<1,局部照明光防眩值UGR<22。
因此,可根据不同的功能划分提供不同需求的光环境模型,如,明亮光,休息光,专注光,氛围光等,从而满足不同的用户。
S103,分别获取每一基准区域的实时环境数据。
所述实时环境数据包括色温信息、照度信息、均匀度信息、对比度信息及明亮感信息。
光环境模型运行过程中,可通过安装在基准区域内的各类数据采集设备实时采集实时环境数据,再将所述实时环境数据上传至云端的光环境智能调控系统,从而实现实时环境数据的有效获取。
S104,根据实时环境数据及光环境模型分别调控每一基准区域的照明系统,以使每一基准区域的环境光与对应的光环境模型的模型参数一致。
主办公区域及功能区域的环境光包括自然光源及照明系统提供的人工光源。在实际工作中,可对人工光源进行调控,从而保证主办公区域及功能区域的环境光(自然光源+人工光源)与光环境模型的模型参数一致。
具体地,当发现实时收集的基准区域的实时环境数据偏离其光照模型时,通过对该基准区域的室内灯具亮度,色温,光束角等进行调整,以维持该区域的光照恒定,实现健康节能。相应地,还可根据实时环境数据调节照明系统的输出亮度及发光角,从而充分利用自然光源维持照度恒定。
例如,具备室外采光的主办公区域在受到日间光照时,亮度、色温、眩光值等数据会发生变化,数据采集设备实时上传实时环境数据至云端的光环境智能调控系统,光环境智能调控系统调控主办公区域中的灯具改变亮度、色温、光束角等,既能维持主办公区域的健康光环境模型,又有利于节能降耗。
因此,通过本发明可针对不同基准区域,构建不同的光环境模型,从而实现分区控制,保证视觉舒适度,符合人体节律,提升工作效率。
参见图2,图2显示了本发明光环境智能调控方法的第二实施例流程图,其包括:
S201,分别获取目标空间中每一基准区域的基准环境数据。
本实施例中,所述目标空间根据功能需求划分有至少一个基准区域,基准区域可以为主办公区域或功能区域。本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基准区域为主办公区域。另外,所述目标空间还根据功能需求划分有至少一个辅助区域,辅助区域一般设置于主办公区域旁并与主办公区域之间相互关联。
例如,公司A可划分为小型办公区、中大型办公区域、前台大厅、会议室、实验室、休息室、盥洗室、天井,走廊,电梯等基准区域,其中,可将小型办公区及中大型办公区域作为主办公区域,将前台大厅、会议室、实验室、休息室及盥洗室等作为功能区域,将天井,走廊,电梯等作为辅助区域。
S202,根据基准环境数据分别构建每一基准区域的光环境模型。
S203,分别获取每一基准区域的实时环境数据。
S204,根据实时环境数据及光环境模型分别调控每一基准区域的照明系统,以使每一基准区域的环境光与对应的光环境模型的模型参数一致。
需要说明的的是,步骤S201-S204对基准区域的调控过程具体可参考上述第一实施例的步骤S101-S104,在此不做更多的赘述。
S205,获取辅助区域的照明配比模型。
一般情况下,辅助区域对主办公区域具有一定的辅助功能。例如,天井可为主办公区域的采光提供帮助,因此,在调控辅助区域的光环境时,需考虑与其关联的办公区域;辅助区域的照明应与主办公区域同步调节,具体地,辅助区域的照明可跟随主办公区域变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辅助区域的照明配比模型用于指示辅助区域与主办公区域的环境光参数的比值;一般情况下,照明配比模型中的照度配比与主办公区域连接处的照度差不超过3倍。此外本发明中,所述照明配比模型可预先配置并存储于云端的光环境智能调控系统中。
S206,根据与辅助区域关联的主办公区域的实时环境数据及照明配比模型,计算辅助区域的光照控制参数。
光照控制参数包括但不限于照度、色温。
例如,若照明配比模型指示辅助区域与主办公区域的环境光参数(环境光参数包括照度参数)的比值为1/2,那么即可根据主办公区域的照度信息及照明配比模型,计算出辅助区域的照度,如当主办公区域的照度为300lx时,辅助区域就自动调整照度为150lx。
相应地,针对辅助区域照明:总体光环境显示指数Ra>80,R9>0(优选Ra>90,R9>50),色温3000K-6500K可调,无频闪SVM<1,PST<1,局部照明光防眩值UGR<22。
S207,根据光照控制参数调控辅助区域的照明系统,以使每一辅助区域的环境光与对应的光照控制参数一致。
因此,本发明通过辅助区域与主办公区域的配合,根据主办公区域的实时环境数据和照明配比模型调控辅助区域的照明系统,实现主办公区域和辅助区域的合理照明管理。
参见图3,图3显示了本发明光环境智能调控方法的第三实施例流程图,其包括:
S301,分别获取目标空间中每一基准区域的基准环境数据。
本实施例中,所述目标空间根据功能需求划分有至少一个基准区域,基准区域可以为主办公区域、功能区域;所述目标空间还根据功能需求划分有至少一个特殊区域,其中,特殊区域是指根据实际的工作性质设定的具有专业化需求的区域。
例如,可将制绘图工位、实验工位、仪器操作工位及精细操作工位等特殊工种的工位作为特殊区域。可以理解的,特殊区域可独立于基准区域,也可以位于基准区域内。
特殊区域均有相应的环境光需求,即专业化需求,当然特殊区域的调控也可以按照办公人员的意愿选择是否采用。
S302,根据基准环境数据分别构建每一基准区域的光环境模型。
S303,分别获取每一基准区域的实时环境数据。
S304,根据实时环境数据及光环境模型分别调控每一基准区域的照明系统,以使每一基准区域的环境光与对应的光环境模型的模型参数一致。
S305,获取辅助区域的照明配比模型。
S306,根据与辅助区域关联的主办公区域的实时环境数据及照明配比模型,计算辅助区域的光照控制参数。
S307,根据光照控制参数调控辅助区域的照明系统,以使每一辅助区域的环境光与对应的光照控制参数一致。
需要说明的的是,步骤S301-S207对基准区域及辅助区域的调控过程具体可参考上述第二实施例的步骤S201-S207,在此不做更多的赘述。
S308,获取每一特殊区域的专业化需求信息及实时环境数据。
特殊区域的照明应按照办公人员的需求安装,因此,需要获取每一特殊区域的专业化需求信息,从而实现针对性光定制。其中,所述专业化需求信息可根据特殊区域的工作性质预先配置,并存储于云端的光环境智能调控系统中。所述专业化需求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照度需求信息、色温需求信息、均匀度需求信息、对比度需求信息、明亮感需求信息、显色指数需求信息。所述特殊区域的实时环境数据包括色温信息、照度信息、均匀度信息、对比度信息及明亮感信息。
S309,获取每一特殊区域中显示设备的屏幕状态信息。
具体地,屏幕状态信息包括屏幕中像素点的亮度、颜色等,但不限于此。
S310,根据特殊区域的实时环境数据、屏幕状态信息及专业化需求信息分别调控每一特殊区域的照明系统,以使每一特殊区域的环境光与对应的专业化需求信息一致。
针对特殊区域进行光照补充,可提供有助于特种操作(如,制绘图、实验、仪器操作、精细操作等)的专业光环境。同时,针对长时间电脑办公的办公室族群,可提供与显示屏相配合的自适应补光,保证显示色彩的饱和度,降低色差,减小视觉疲劳。
进一步,本发明还可获取每一基准区域中的人体活动轨迹信息,并根据人体活动轨迹信息调控每一基准区域的照明系统,其中:
当基准区域中不存在人体活动轨迹信息时,关闭基准区域的照明系统;
当基准区域中存在人体活动轨迹信息时,启动基准区域的照明系统。
因此,本发明还引入智能感应功能,达到有人时保持照明系统正常工作,无人时关闭照明系统的效果,从而大大地节省能源。
相应地,还可根据各基准区域的光学数据及人群活动轨迹,利用机器学习不断完善光环境模型。
当然还可以获取每一辅助区域和特殊区域的人体活动轨迹信息,并根据人体活动轨迹信息相应地调控每一辅助区域和特殊区域的照明系统,其中:当辅助区域、特殊区域中不存在人体活动轨迹信息时,相应关闭辅助区域、特殊区域的照明系统;当辅助区域、特殊区域中存在人体活动轨迹信息时,相应启动辅助区域、特殊区域的照明系统,以使辅助区域和特殊区域实现有人时保持照明系统正常工作,无人时关闭照明系统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可应用于办公空间,可实现良好的办公自然光照明,营造贴合大自然,构建符合人体健康节律光照需求的现代化办公照明环境。
参见图4,图4显示了本发明光环境智能调控系统1的第一实施例,其包括基准环境获取模块2、模型构建模块3、实时环境获取模块4及功能调控模块5,具体地:
基准环境获取模块2用于分别获取目标空间中每一基准区域的基准环境数据。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目标空间可根据功能需求预先划分为至少一个基准区域,其中,基准区域可以为主办公区域,也可以为功能区域,主办公区域主要实现办公功能,而功能区域主要实现除办公功能外的一些特定功能。工作时,可通过数据采集设备实时采集每一主办公区域及功能区域的基准环境数据,再将所述基准环境数据上传至基准环境获取模块2,从而实现基准环境数据的有效获取。其中,所述基准环境数据包括作业时间信息、空间尺寸信息、建筑采光信息、温湿度信息及周边地貌信息。
模型构建模块3用于根据基准环境数据分别构建每一基准区域的光环境模型。基准环境数据全面地反映了每一主办公区域及功能区域的特殊环境情况,因此,通过基准环境数据可构建符合不同主办公区域或不同功能区域的光环境模型,从而保证视觉舒适度,符合人体节律,提升工作效率。其中,光环境模型中的模型参数包括色温信息、照度信息、均匀度信息、对比度信息、明亮感信息、显色指数信息、眩光值信息及黑视素照度信息,通过对多个模型参数的调控,可构建稳定的光环境模型。需要说明的是,光环境模型可由开发人员进行专业化定制并存储于数据库中,例如,当需要为某一主办公区域构建光环境模型时,可将该主办公区域的基准环境数据与数据库中的光环境模型进行匹配,再选取出符合要求的光环境模型,另外,还可对选取出的光环境模型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以进一步满足特殊需求。
实时环境获取模块4用于分别获取每一基准区域的实时环境数据。光环境模型运行过程中,可通过安装在基准区域内的各类数据采集设备实时采集实时环境数据,再将所述实时环境数据上传至实时环境获取模块4,从而实现实时环境数据的有效获取。其中,所述实时环境数据包括色温信息、照度信息、均匀度信息、对比度信息及明亮感信息。
功能调控模块5用于根据实时环境数据及光环境模型分别调控每一基准区域的照明系统,以使每一基准区域的环境光与对应的光环境模型的模型参数一致。
需要说明的是,主办公区域及功能区域的环境光包括自然光源及照明系统提供的人工光源。在实际工作中,可对人工光源进行调控,从而保证主办公区域及功能区域的环境光(自然光源+人工光源)与光环境模型的模型参数一致。具体地,当发现实时收集的实时环境数据偏离光照模型时,通过对室内灯具亮度,色温,光束角等进行调整,维持办公区域的光照恒定,实现健康节能。相应地,还可根据实时环境数据调节照明系统的输出亮度及发光角,从而充分利用自然光源维持照度恒定。
因此,通过本发明可针对不同基准区域,构建不同的光环境模型,从而实现分区控制,保证视觉舒适度,符合人体节律,提升工作效率。
参见图5,图5显示了本发明光环境智能调控系统1的第二实施例,与图4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光环境智能调控系统还包括模型获取模块6、参数调整模块7及辅助调控模块8,具体地:
模型获取模块6用于获取辅助区域的照明配比模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基准区域还可以为主办公区域、功能区域,本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基准区域为主办公区域。另外,所述目标空间还根据功能需求划分有至少一个辅助区域,辅助区域一般设置于主办公区域旁并与主办公区域之间相互关联。一般情况下,辅助区域对主办公区域具有一定的辅助功能。例如,天井可为主办公区域的采光提供帮助,因此,在构建辅助区域的光环境时,需考虑与其关联的办公区域的光环境模型。本实施例中,所述照明配比模型可预先配置并存储于云端。
参数调整模块7用于根据与辅助区域关联的主办公区域的实时环境数据及照明配比模型,计算所述辅助区域的光照控制参数。照明配比模型中的照度配比应与主办公区域同步调节,具体地,辅助区域的照明可跟随主办公区域变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辅助区域的照明配比模型用于指示辅助空间与主照明区域的环境光参数的比值。一般情况下,照度配比与主办公区域连接处的照度差不超过3倍。照控制参数包括但不限于照度、色温。
辅助调控模块8用于根据辅助区域的光照控制参数调控辅助区域的照明系统,以使每一辅助区域的环境光与对应的所述光照控制参数一致。
因此,本发明还可划分出辅助区域,通过辅助区域与主办公区域的配合,实现主办公区域和辅助区域的合理照明管理。
参见图6,图6显示了本发明光环境智能调控系统1的第三实施例,与图5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光环境智能调控系统1还包括专业化获取模块9、屏幕状态获取模块10及特殊调控模块11,具体地:
专业化获取模块9用于获取每一特殊区域的专业化需求信息及实时环境数据。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基准区域可以为主办公区域、功能区域特殊区域,所述目标空间还根据功能需求划分有至少一个特殊区域,其中,特殊区域是指根据实际的工作性质设定的具有专业化需求的区域。例如,可将制绘图工位、实验工位、仪器操作工位及精细操作工位等特殊工种的工位作为特殊区域。特殊区域均有相应的环境光需求,同时,特殊区域的调控可以按照办公人员的意愿选择是否采用。此外,所述专业化需求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照度需求信息、色温需求信息、均匀度需求信息、对比度需求信息、明亮感需求信息、显色指数需求信息。所述特殊区域的实时环境数据包括色温信息、照度信息、均匀度信息、对比度信息及明亮感信息。
屏幕状态获取模块10用于获取每一特殊区域中显示设备的屏幕状态信息。具体地,屏幕状态信息包括屏幕中像素点的亮度、颜色等,但不限于此。
特殊调控模块11用于根据特殊区域的实时环境数据、屏幕状态信息及专业化需求信息分别调控每一特殊区域的照明系统,以使每一特殊区域的环境光与对应的专业化需求信息一致。
因此,针对特殊区域进行光照补充,可提供有助于特种操作(如,制绘图、实验、仪器操作、精细操作等)的专业光环境。同时,针对长时间电脑办公的办公室族群,可提供与显示屏相配合的自适应补光,保证显示色彩的饱和度,降低色差,减小视觉疲劳。
进一步,光环境智能调控系统1还包括人体活动活动模块及开闭调控模块,具体地:
人体活动活动模块用于获取每一基准区域中的人体活动轨迹信息。
开闭调控模块用于根据人体活动轨迹信息调控每一基准区域的照明系统,其中,当基准区域中不存在人体活动轨迹信息时,关闭基准区域的照明系统,当基准区域中存在人体活动轨迹信息时,启动基准区域的照明系统。
因此,本发明还引入智能感应功能,达到有人时保持照明系统正常工作,无人时关闭照明系统的效果,从而大大地节省能源。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光环境智能调控方法的步骤。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光环境智能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别获取目标空间中每一基准区域的基准环境数据,所述目标空间根据功能需求划分有至少一个所述基准区域,所述基准区域为主办公区域或功能区域;
根据所述基准环境数据分别构建每一基准区域的光环境模型;
分别获取每一基准区域的实时环境数据;
根据所述实时环境数据及光环境模型分别调控每一基准区域的照明系统,以使每一基准区域的环境光与对应的光环境模型的模型参数一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环境智能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基准区域为主办公区域,且所述目标空间还划分有至少一个辅助区域,所述辅助区域与对应的主办公区域之间相互关联,所述光环境智能调控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辅助区域的照明配比模型;
根据与所述辅助区域关联的主办公区域的实时环境数据及所述照明配比模型,计算所述辅助区域的光照控制参数;
根据所述光照控制参数调控辅助区域的照明系统,以使每一所述辅助区域的环境光与对应的所述光照控制参数一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环境智能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空间还划分有至少一个特殊区域,所述光环境智能调控方法还包括:
获取每一特殊区域的专业化需求信息及实时环境数据,所述专业化需求信息根据所述特殊区域的工作性质进行设定;
获取每一特殊区域中显示设备的屏幕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特殊区域的实时环境数据、屏幕状态信息及专业化需求信息分别调控每一特殊区域的照明系统,以使每一特殊区域的环境光与对应的专业化需求信息一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环境智能调控方法,还包括:
获取每一基准区域中的人体活动轨迹信息;
根据所述人体活动轨迹信息调控每一基准区域的照明系统,其中,
当所述基准区域中不存在人体活动轨迹信息时,关闭所述基准区域的照明系统,
当所述基准区域中存在人体活动轨迹信息时,启动所述基准区域的照明系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环境智能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办公区域的光环境模型中的模型参数包括与昼夜节律相匹配的日间模型参数及夜间模型参数;
日间根据所述主办公区域的实时环境数据及光环境模型分别调控每一主办公区域的照明系统,以使每一主办公区域的环境光与对应的光环境模型的日间模型参数一致;
夜间根据所述主办公区域的实时环境数据及光环境模型分别调控每一主办公区域的照明系统,以使每一主办公区域的环境光与对应的光环境模型的夜间模型参数一致。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光环境智能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准环境数据包括作业时间信息、空间尺寸信息、建筑采光信息、温湿度信息及周边地貌信息;
所述光环境模型中的模型参数包括色温信息、照度信息、均匀度信息、对比度信息、明亮感信息、显色指数信息、眩光值信息及黑视素照度信息;
所述实时环境数据包括色温信息、照度信息、均匀度信息、对比度信息及明亮感信息。
7.一种光环境智能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准环境获取模块,用于分别获取目标空间中每一基准区域的基准环境数据,所述目标空间根据功能需求划分有至少一个所述基准区域,所述基准区域为主办公区域或功能区域;
模型构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基准环境数据分别构建每一基准区域的光环境模型;
实时环境获取模块,用于分别获取每一基准区域的实时环境数据;
功能调控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时环境数据及光环境模型分别调控每一基准区域的照明系统,以使每一基准区域的环境光与对应的光环境模型的模型参数一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环境智能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基准区域为主办公区域,且所述目标空间还划分有至少一个辅助区域,所述辅助区域与对应的主办公区域之间相互关联,所述光环境智能调控系统还包括:
模型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辅助区域的照明配比模型;
参数调整模块,用于根据与所述辅助区域关联的主办公区域的实时环境数据及照明配比模型,计算所述辅助区域的光照控制参数;
辅助调控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辅助区域的光照控制参数调控辅助区域的照明系统,以使每一辅助区域的环境光与对应的所述光照控制参数一致。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环境智能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空间还划分有至少一个特殊区域,所述光环境智能调控系统还包括:
专业化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每一特殊区域的专业化需求信息及实时环境数据,所述专业化需求信息根据所述特殊区域的工作性质进行设定;
屏幕状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每一特殊区域中显示设备的屏幕状态信息;
特殊调控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特殊区域的实时环境数据、屏幕状态信息及专业化需求信息分别调控每一特殊区域的照明系统,以使每一特殊区域的环境光与对应的专业化需求信息一致。
10.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110781722.5A 2021-07-09 2021-07-09 光环境智能调控方法、光环境智能调控系统及设备 Active CN1136084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81722.5A CN113608459B (zh) 2021-07-09 2021-07-09 光环境智能调控方法、光环境智能调控系统及设备
PCT/CN2022/090405 WO2023279821A1 (zh) 2021-07-09 2022-04-29 光环境智能调控方法、光环境智能调控系统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81722.5A CN113608459B (zh) 2021-07-09 2021-07-09 光环境智能调控方法、光环境智能调控系统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08459A true CN113608459A (zh) 2021-11-05
CN113608459B CN113608459B (zh) 2023-04-14

Family

ID=78337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81722.5A Active CN113608459B (zh) 2021-07-09 2021-07-09 光环境智能调控方法、光环境智能调控系统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08459B (zh)
WO (1) WO2023279821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49706A (zh) * 2022-02-10 2022-05-06 佛山电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上下出光灯具的控制方法及上下出光灯具
CN114980450A (zh) * 2022-08-02 2022-08-30 利亚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区域光环境在线评估展示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WO2023279821A1 (zh) * 2021-07-09 2023-01-12 佛山电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光环境智能调控方法、光环境智能调控系统及设备
CN117202431A (zh) * 2023-11-04 2023-12-08 上海升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led灯动态控制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61306B (zh) * 2023-08-14 2023-11-07 华能山东发电有限公司烟台发电厂 一种两用照明装置的照明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17896878B (zh) * 2024-03-13 2024-05-24 山东高特智慧标识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作业区域的节能灯控控制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81683A (ja) * 2005-09-13 2007-03-29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方法
WO2012137046A1 (en) * 2011-04-04 2012-10-11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daptive illumination
CN206004971U (zh) * 2016-08-25 2017-03-08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照明装置
CN107660035A (zh) * 2017-09-04 2018-02-02 重庆大学 具有轮班适应性的工作场所健康光环境调控方法及系统
CN109890105A (zh) * 2018-12-29 2019-06-14 中国计量大学 开放式办公室照明系统和控制方法及固定光色检测模块
CN110167243A (zh) * 2019-06-17 2019-08-23 青岛亿联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灯具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设备
CN110740271A (zh) * 2019-10-22 2020-01-31 广州极飞科技有限公司 光强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10769164A (zh) * 2019-11-21 2020-02-07 天津九安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调节目标场景照明水平的方法及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CN111754954A (zh) * 2020-07-10 2020-10-09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屏幕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757569A (zh) * 2020-07-08 2020-10-09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模拟日光光谱模式的智能照明控制方法
CN112261760A (zh) * 2019-07-03 2021-01-22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调节光源的方法和智能系统
CN112996203A (zh) * 2021-03-10 2021-06-18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一种智能化照明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2996201A (zh) * 2021-02-09 2021-06-18 南京天溯自动化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大型公共建筑照明控制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62216A (ja) * 1997-11-28 1999-06-18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 照明装置
US8415897B2 (en) * 2010-07-09 2013-04-09 Daintree Networks, Pty. Ltd. Ambient and task level load control
CN206237659U (zh) * 2016-12-19 2017-06-09 重庆汉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照明控制系统
CN106982505A (zh) * 2017-05-19 2017-07-25 北京同步科技有限公司 灯光的智能开环调试系统及其调试方法
CN109874209A (zh) * 2018-11-06 2019-06-11 中国计量大学 基于场景自动识别的商务酒店客房场景照明系统
CN113608459B (zh) * 2021-07-09 2023-04-14 佛山电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光环境智能调控方法、光环境智能调控系统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81683A (ja) * 2005-09-13 2007-03-29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方法
WO2012137046A1 (en) * 2011-04-04 2012-10-11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daptive illumination
CN206004971U (zh) * 2016-08-25 2017-03-08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照明装置
CN107660035A (zh) * 2017-09-04 2018-02-02 重庆大学 具有轮班适应性的工作场所健康光环境调控方法及系统
CN109890105A (zh) * 2018-12-29 2019-06-14 中国计量大学 开放式办公室照明系统和控制方法及固定光色检测模块
CN110167243A (zh) * 2019-06-17 2019-08-23 青岛亿联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灯具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设备
CN112261760A (zh) * 2019-07-03 2021-01-22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调节光源的方法和智能系统
CN110740271A (zh) * 2019-10-22 2020-01-31 广州极飞科技有限公司 光强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10769164A (zh) * 2019-11-21 2020-02-07 天津九安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调节目标场景照明水平的方法及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CN111757569A (zh) * 2020-07-08 2020-10-09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模拟日光光谱模式的智能照明控制方法
CN111754954A (zh) * 2020-07-10 2020-10-09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屏幕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996201A (zh) * 2021-02-09 2021-06-18 南京天溯自动化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大型公共建筑照明控制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2996203A (zh) * 2021-03-10 2021-06-18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一种智能化照明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79821A1 (zh) * 2021-07-09 2023-01-12 佛山电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光环境智能调控方法、光环境智能调控系统及设备
CN114449706A (zh) * 2022-02-10 2022-05-06 佛山电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上下出光灯具的控制方法及上下出光灯具
CN114449706B (zh) * 2022-02-10 2023-11-24 佛山电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上下出光灯具的控制方法及上下出光灯具
CN114980450A (zh) * 2022-08-02 2022-08-30 利亚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区域光环境在线评估展示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CN114980450B (zh) * 2022-08-02 2022-10-25 利亚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区域光环境在线评估展示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CN117202431A (zh) * 2023-11-04 2023-12-08 上海升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led灯动态控制系统
CN117202431B (zh) * 2023-11-04 2024-01-26 上海升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led灯动态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79821A1 (zh) 2023-01-12
CN113608459B (zh) 2023-04-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608459B (zh) 光环境智能调控方法、光环境智能调控系统及设备
CN105282939B (zh) 一种节能照明控制方法及系统
Goerguelue et al. Energy saving in lighting system with fuzzy logic controller which uses light-pipe and dimmable ballast
CN102281680A (zh) 基于人眼视觉感受的色温自动调节照明系统
CN104797036B (zh) 一种写字楼led灯具照度感应控制系统
CN110868772A (zh) 一种船用舱室照明控制系统
KR20090008081A (ko) 조명 제어 장치 및 조명 제어 방법
CN206413229U (zh) 基于人体生物节律的智能调色平板灯
CN110933820B (zh) 一种环境自适应的照明控制系统
KR101609643B1 (ko) 리모컨을 이용한 상황별 색온도 및 조도 컨트롤 시스템
CN211831242U (zh) 基于分布式传感节点的节律照明自适应控制系统
CN110677952A (zh) 基于分布式传感节点的节律照明自适应控制系统
CN109872020B (zh) 一种商务宾馆客房照明控制装置
CN203537617U (zh) 一种智能照明控制管理系统
CN113453411A (zh) 一种健康智慧校园照明一体化管理系统
CN110597079B (zh) 分布式智能家居设备的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06163054A (zh) 一种调节灯光亮度的方法、服务器及终端控制器
CN105705876A (zh) 一种智能照明空调系统
Nurrohman et al. Efficient Lighting Design for Multiuse Architecture Studio Classroom using Dialux Evo 9
CN213186648U (zh) 一种智慧教室照明调节装置
Sowa Lighting control systems using daylight to optimise energy efficiency of the building
CN110582149A (zh) 一种节能型会议灯光自动调控系统
Grigoryev et al. Illuminance adjustment in a LED lighting system using a webcam
CN211090053U (zh) 一种色温智能调整系统
CN218830729U (zh) 一种智慧教室的健康照明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