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01592B - 一种纺织品握持方法及纺织品握持部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纺织品握持方法及纺织品握持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01592B
CN113601592B CN202110781900.4A CN202110781900A CN113601592B CN 113601592 B CN113601592 B CN 113601592B CN 202110781900 A CN202110781900 A CN 202110781900A CN 113601592 B CN113601592 B CN 1136015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xtile
gripping
holding
holding body
nee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8190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01592A (zh
Inventor
吕汉明
陈祥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78190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0159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015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015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015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015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DCUTTING; DETAILS COMMON TO MACHINES FOR 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 B26D7/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utt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punching, perforating,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 B26D7/01Means for holding or positioning work
    • B26D7/02Means for holding or positioning work with clamping means
    • B26D7/025Means for holding or positioning work with clamping means acting upon planar surface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HMARKING, INSPECTING, SEAMING OR SEVERING TEXTILE MATERIALS
    • D06H7/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cutting, or otherwise seve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cutting, or otherwise severing, of textile materia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28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 G01N1/286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involving mechanical work, e.g. chopping, disintegrating, compacting, homogenis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28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 G01N1/286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involving mechanical work, e.g. chopping, disintegrating, compacting, homogenising
    • G01N2001/2873Cutting or cleaving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切碎纺织品以制备检测样品的技术,具体为一种纺织品握持方法及纺织品握持装置,用于在切割纺织品时握持纺织品,所述纺织品握持方法用两组平行、均匀间隔排列的长条状部件在纺织品的两侧相互对齐夹持纺织品,针状物穿过纺织品一侧的长条状部件扎入纺织品中,纺织品两侧的长条状部件中至少有一个与纺织品接触侧为软弹性体,由于有针状物强行固定纺织品,可以保持纺织品在被切割的过程中定位准确,不发生滑移,所述纺织品握持装置采用所述纺织品握持方法握持纺织品,本发明所述纺织品握持方法与装置能确保将纺织品在切割过程中握持牢。

Description

一种纺织品握持方法及纺织品握持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切碎纺织品以制备检测样品的技术,具体为一种纺织品握持方法及纺织品 握持部件,用于在切割纺织品时握持纺织品,所述纺织品握持方法用两组平行、均匀间隔 排列的长条状部件在纺织品的两侧相互对齐夹持纺织品,针状物穿过纺织品一侧的长条状 部件扎入纺织品中,纺织品两侧的长条状部件中至少有一个与纺织品接触侧为软弹性体, 由于有针状物强行固定纺织品,可以保持纺织品在被切割的过程中定位准确,不发生滑移, 所述纺织品握持部件采用所述纺织品握持方法握持纺织品,本发明所述纺织品握持方法与 装置能确保将纺织品在切割过程中握持牢。
背景技术
在纺织品检测领域,经常需要将片状的纺织品(例如织物、非织造布、织物复合的皮 尤等)切碎用于各种指标的检测,例如在检测纺织品水淬取液pH值及其甲醛含量的测试中, 需要将被侧纺织品剪切为5mm左右的小方块,并且需要将剪碎的纺织品试样分别放入容器 中制备多个平行试样。目前,相关工作主要依靠人工完成,由于需要测试的纺织品数量很 大,检测机构需要大量人员手工用剪刀将纺织品剪切为碎的试样。
目前有能够切碎纺织品的机器,一种是采用螺旋刀切断布样,螺旋刀对安装调整的要 求较高,并且易磨损,刀具磨损后导致切割不彻底,另一方面,采用螺旋刀切碎的纺织品 碎片不容易实现自动按重量分样,也就是说,用螺旋刀切碎后的布样由于状态杂乱,很难 将切碎后的布样按照检测规程的要求分别自动定量放入烧杯或锥形瓶等容器中。还有将布 样铺在垫板上用滚刀片裁布的裁布机,由于裁布过程中刀刃会切入垫板中,导致有时候纺 织品纤维会进入垫板切割缝隙中,容易污染后续试样。
发明专利申请“一种纺织品切碎方法及纺织品切碎装置”(申请号2019100558152)采 用行、列排列的多根针状物刺透纺织品后将纺织品固定在针状物上,之后首先利用切刀沿 针状物的行排列方向将纺织品切割为条状,再沿针状物排列方向切割为碎片,该方法虽然 能整体固定住织物,但是,在切刀切割织物的过程中,由于两针状物之间对织物的握持不 够,导致会有纱线无法切断,特别是位于针状物之间织物上的纱线,最常见的情况是,当沿织物经向或纬向与切刀方向相同时,第一次切割时与切刀方向平行的、位于切缝处的纱线在第二次被切割时容易切不断,并且,织物第一次与第二次切割旋转后针状物阵列与握持部件之间对齐的难度较大,装置安装调整的难度很大,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现有纺织品碎片切割制备技术中,切割纺织品时,如果不握持住纺织品进行切割,则 需要在纺织品下面垫一层衬垫,衬垫上被切刀切出的切缝容易被纺织品纤维污染;握持住 纺织品进行切割时,只靠上下两面握持很难握持牢,纺织品在被切割过程中会移位,导致 切不开。鉴于以上问题,本发明公开一种纺织品握持方法及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纺织品握持方法与装置能确保握持牢纺织品,防止其被切割时发生移动退刀现象,从而确保将纺织品切开、不粘连。
发明内容
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纺织品握持方法及纺织品 握持部件,其解决方案是:
一种纺织品握持方法,用于切割纺织品时握持纺织品,其特征在于用两组平行、均匀 间隔排列的长条状部件在纺织品的两侧相互对齐夹持纺织品,针状物穿过纺织品一侧的长 条状部件扎入纺织品中。至少纺织品一侧的长条状部件与纺织品接触的部位包含软弹性体。
一种纺织品握持部件,其特征在于其应用所述纺织品握持方法握持纺织品,其用两个 握持体在纺织品两侧夹持纺织品,所述握持体包含第一握持体与第二握持体,第一握持体 及第二握持体具有平行、间隔排列的长条状结构部件用于夹持纺织品,第一握持体及第二 握持体夹持纺织品时,其长条结构部件在纺织品的两侧面对齐,至少在纺织品一侧的握持 体的长条状结构部件在所夹持纺织品法线方向上具有通透的缝隙,用于穿过圆切刀,至少 在纺织品一侧的握持体的长条状结构部件内包含有互相平行、呈行列排列的针状物,其内 含有针状物的握持体的每根长条状结构中至少有一行针状物,所述针状物尖端由其所在的 握持体指向纺织品另一侧的另一个握持体,针状物的长度方向与纺织品垂直,至少在纺织 品一侧的握持体的长条状结构部件与纺织品接触位置处包含软弹性材料,在第一握持体与 第二握持体没有夹持住纺织品之前,所述针状物的尖端在握持体中,针状物的尖端不伸出 握持体与纺织品接触的表面,当第一握持体与第二握持体夹紧纺织品时,所述针状物能伸 出其所在侧的握持体与纺织品接触的表面刺入纺织品中,
所述针状物能伸出其所在侧的握持体与纺织品接触的表面是通过针状物与握持体的长 条状结构相对运动或者握持体的长条状结构在针状物长度方向受压缩尺寸变小实现的。
应用所述纺织品握持部件时,其第一握持体与第二握持体之间夹持纺织品,刀片穿过 第一握持体或第二握持体通透的缝隙切割纺织品。第一握持体与第二握持体压紧纺织品时, 针状物能穿过第一握持体或第二握持体扎入纺织品中,阻止纺织品在被切割的过程中沿针 状物径向方向移动导致切不开纺织品。
如果仅依靠两面的握持体夹持纺织品很难将纺织品的所有位置握持牢固,即使与纺织 品接触的表面为弹性材料制成,也很难在所有位置将纺织品握持牢固,因为,第一,纺织 品在被夹持时很难一点折皱都没有,如果有折皱,就会不平整,相对比较薄的地方就会握 持不牢,即使能展平纺织品,有的纺织品厚度本身就不匀,即使纺织品第一次切割前是平 整的,第一次切割成条状后进行第二次垂直方向切割时也不会是完全平整的状态,另一方 面,纺织品两面的握持体也会有变形,也不会完全是一个平面,特别是在加压夹持时,握持体本身就会弯曲变形,也会导致握持不牢;如果握持体与纺织品接触的表面安装有毛刺或针状物,确实可以将织物握持住,但是,纺织品在被握持并切开后纺织品碎片会被握持体毛刺或针状物挂住,不容易从握持体上剥离下来。本发明采用了扎入纺织品的针状物起到定位纺织品防止其在针状物径向移动的作用,切割完纺织品后两握持体分开后针状物会缩回握持体内,不会挂住被切开的纺织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纺织品握持方法及纺织品握持部件第一握持体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纺织品握持方法及纺织品握持部件第一握持体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纺织品握持方法及纺织品握持部件第二握持体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纺织品握持方法及纺织品握持部件握持纺织品切割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纺织品握持方法及纺织品握持部件一种增强握持力原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纺织品握持方法及纺织品握持部件带针第一握持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纺织品握持方法及纺织品握持部件带针握持纺织品原理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纺织品握持方法及纺织品握持部件带孔第二握持体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种纺织品握持方法及纺织品握持部件第二握持体侧带针握持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种纺织品握持方法及纺织品握持部件第二活动针板握持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一种纺织品握持方法及纺织品握持部件第一活动针板握持示意图。
图中:1.第一握持体 10.第一握持体基板 11.第一握持体弹性条 12.第一握持体针状物 13. 带孔第一握持体 14.第一针板 140.第一针板针状物 2.第二握持体 20.第二握持体基板 21.第二 握持体弹性条 22.第二握持体针状物 23.带孔第二握持体 230.通孔 24.第二针板 240.第二针板 针状物 25.第二握持体弹性层 30.切刀 31.刀轴 9.纺织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例给出本发明一种纺织品握持方法及纺织品握持部件的几个具体实施例, 这些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未述及 之处适用于现有技术。
本发明一种纺织品握持方法及纺织品握持部件的实施例1(如图1~8所示):
将纺织品切割为小方块时,可以采用图4所示主动绕其轴心旋转的切刀一次将纺织品切 割成多根条状,将纺织品水平旋转90度,在与第一次切割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再次切割便可 以将纺织品切割为多块小方块。如图4所示,25片圆切刀30套在刀轴31上,这样切刀一次可 以将被切割纺织品切割为24条,当然不排除用单个切刀片一次切割一条切口的方式。无论 怎么切割纺织品,纺织品在被切割的过程中均需要被有效握持,否则不能保证好的切割效 果。
如图4所示,为了能握持纺织品,采用第一握持体1以及第二握持体2上下夹持纺织品9, 如图1、2所示,第一握持体1是带有26根互相平行、凸起状长条的板状部件,第二握持体2 是一块多根长条的镂空板(如图3所示),图4中刀片穿过第二握持体2的贯穿的缝隙切割纺 织品9,第一握持体1上的沟槽用于通过切刀的刀片。相当于第一握持体1及第二握持体2均 具有平行、间隔排列的长条状结构用于夹持纺织品,第一握持体1及第二握持体2用于夹持 纺织品的长条在纺织品的两侧面对齐,当然不排除第一握持体1也采用加厚的第二握持体2 的结构形式。
这种方案切割纺织品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纺织品握持不够牢固,纺织品在第一握持体1及 第二握持体2之间发生滑动,导致纺织品被嵌入到第一握持体1相邻两长条状结构形成的凹 槽中。作为改进方案,为增大对纺织品的握持力,如图5所示,第一握持体1及第二握持体2 与纺织品接触的面均加上小沟槽,或者第一握持体1及第二握持体2与纺织品接触的面采用 摩擦系数大的材料或者柔性材料,这些方式也不能杜绝纺织品在被切割过程中在第一握持 体1及第二握持体2之间发生滑动的情况发生。
为了绝对有效地握持纺织品,改进图4中纺织品9下方的第一握持体1,将第一握持体内 部植入针状物,如图6所示,在一块板状的第一握持体基板10上利用植针技术植入与第一握 持体基板10相垂直、呈行列分布(26行、26列)的第一握持体针状物12,第一握持体针状 物12的行、列间距6mm。第一握持体弹性条11为其上有26个通孔(孔间距6mm)的橡胶弹性条,第一握持体弹性条11宽3mm(图6中左右方向)、长153mm(图6中上下方向)、高 25mm(图6中垂直于纸面的方向),将长条状的第一握持体弹性条11套在第一握持体针状 物12上,第一握持体弹性条11上的每个孔内穿过一根第一握持体针状物12,第一握持体针 状物12露出第一握持体基板10的高度为24mm,略低于第一握持体弹性条11的高度。本实施 例中纺织品下方的第一握持体相当于是由针板上套了26根弹性条组成,在第一握持体与第 二握持体没有夹持住纺织品之前,所述第一握持体针状物12的尖端藏在第一握持体弹性条 11中,不伸出第一握持体弹性条11与纺织品接触的表面。当第一握持体弹性条11与第二握 持体2夹持纺织品9时,如图7所示,纺织品9被握持在第一握持体弹性条11及第二握持体2之 间,给第一握持体基板10或第二握持体2向纺织品方向加压将纺织品9压紧时,第一握持体 弹性条11高度方向(图7中上下方向)会被压收缩,第一握持体针状物12的尖端会伸出至第 一握持体弹性条11外,并扎入纺织品9中,防止纺织品9在被切割的过程中沿第一握持体针 状物12的径向移动导致切不开纺织品。图7中的第一握持体针状物12本应被第一握持体弹性条11遮挡着看不到,为了方便表示其位置,在图7中用实线画出了。
该技术方案握持纺织品时,即使是纺织品厚薄不匀,由于第一握持体弹性条11本身就 具有可压缩性,其与第二握持体2之间压紧纺织品时基本能够将纺织品全部压住,加之第一 握持体针状物12的尖端对纺织品所起到的强制性固定作用,会达到很好的握持效果。
另外,第二握持体2是一个2mm厚的碳纤维复合板(当然可以用其它厚度的玻纤板、弹 簧钢板等其它板)加工而成,其具有一定的刚度,同时又能局部弯曲,压紧纺织品时如果用压辊通过压紧第二握持体2将纺织品9压紧的话,第二握持体2会局部弯曲,仅在局部压紧纺织品9,这样只需要较小的压紧力就能使第一握持体弹性条11达到足够的变形量使第一握 持体针状物12刺入纺织品9中。切割完成后不再加压时,第一握持体针状物12会重新缩回至 第一握持体弹性条11的内部,不会挂住纺织品,便于自动将切碎的纺织品取走或清理掉。
尽管本实施例中每根第一握持体弹性条11中含有一排第一握持体针状物12,但是不排 除采用2排及多排,每排第一握持体针状物12中相邻两根针状物的间距是6mm,刀片的间距 为6mm,第一握持体以及第二握持体用于握持纺织品的长条状部件的宽度是3mm、间隔的 凹槽是3mm,这样切成的纺织品碎片边长为6mm,但是不排除其它间距。同样,不排除采用其它排、列数量的长条状部件。例如,每排第一握持体针状物12中相邻针状物之间的间距小一些(例如3mm),更利于纺织品第一次切割成条状后再垂直方向进行第二次切割时 对纺织品的良好握持,因为第一次切割完后条状纺织品的条宽为6mm,每排第一握持体针 状物12中针状物间距为3mm的话,沿与第一次切割时方向垂直的方向进行第二次切割握持时,每条6mm宽纺织品长条均能保证能有针状物刺入。
为了防止第一握持体针状物12刺透纺织品后扎到第二握持体2上损伤第一握持体针状物 12的尖端,可以将图7中的第二握持体2替换为图8所示的带孔第二握持体23,带孔第二握持 体23相当于在第二握持体2上开了很多通孔,其上分布的通孔230与第一握持体针状物12对 齐,第一握持体针状物12刺透纺织品后可以伸入通孔230中,不仅保护了第一握持体针状物 12的尖端,由于第一握持体针状物完全穿透纺织品9,能起到更强的固定作用。
纺织品被切割时刀片是主动转动的,不会有纺织品被嵌入到垫板中之类能污染试样的 情况发生。
本发明一种纺织品握持方法及纺织品握持部件的实施例2(如图9所示):
与实施例1不同,本实施例针状物安装在了第二握持体侧,如图9所示,相当于对图4中 的第二握持体2进行了改造。在第二握持体基板20下方植入尖头向下的第二握持体针状物22, 并将第二握持体弹性条21套在第二握持体针状物22上,第二握持体弹性条21结构与第一握 持体弹性条11相似,只是高度低于第一握持体弹性条11,同样,不施加外力时,第二握持 体针状物22的尖端不会外露在第二握持体弹性条21外。
当第二握持体弹性条21与第一握持体1上凸起的长条状部件共同握持纺织品9时,通过 向下压第二握持体基板20,第二握持体弹性条21被压缩,其中的第二握持体针状物22伸出 第二握持体弹性条21扎入纺织品9内,起到强制限制纺织品水平方向位移的作用。当切割完 成后,去除施加在第二握持体基板20上向下压的力,第二握持体弹性条21恢复原来的高度, 第二握持体弹性条21缩回至第二握持体弹性条21内,特别适用于自动制样时自动将切开的 布样取走。
为了防止第二握持体针状物22向下穿透纺织品9后扎到第一握持体1上损伤第二握持体 针状物22的尖端,或者损伤第一握持体1的上表面,可以在将第一握持体1与纺织品接触处 由硅胶、橡胶等软弹性材料制成,或者贴一层硅胶、橡胶等材料。
图9中的第二握持体针状物22本应被第二握持体弹性条21遮挡着看不到,为了方便表示 其位置,在图9中用实线画出了。
本发明一种纺织品握持方法及纺织品握持部件的实施例3(如图10所示):
本实施例中纺织品9下方的第一握持体1与实施例2中相同,纺织品上方设置带孔第二握 持体23以及第二针板24。所述第二针板24与第二握持体2结构相同,也是一块多根长条的镂 空板,不同之处在于第二针板24下方安装有尖端向下的26行、26列第二针板针状物240,第 二针板针状物240与带孔第二握持体23上的通孔一一对齐。
当需要握持纺织品9时,带孔第二握持体23与第一握持体1夹持住纺织品9,第二针板24 带动第二针板针状物240向下运动穿过带孔第二握持体23的通孔230后刺入纺织品9中,起到 定位纺织品的作用。
该实施例中带孔第二握持体23以及第一握持体1与纺织品接触的面均可以采用非软弹性 材料,但是,由于纺织品不完全平整,即使第一次切割时纺织品是平整的,切割成条后再 次沿垂直方向第二次切割时也会不再平整,例如可能会有卷边等现象,因此,优选还是纺 织品9两侧的握持体中与纺织品接触的面至少有一面采用软弹性材料,利用软弹性材料夹持 纺织品利于切割纺织品过程中对局部纤维的有效握持,特别是对于本身厚度就不匀的纺织 品,例如镂空织物、比较稀疏的织物等。针状物起到强握持作用,软弹性材料变形握持起 到辅助握持作用,两种作用相辅相成。
本发明一种纺织品握持方法及纺织品握持部件的实施例4(如图11所示):
本实施例中纺织品9上方采用第二握持体2握持纺织品9,纺织品9下方设置带孔第一握 持体13以及第一针板14。图11中的带孔第一握持体13相当于是带有多个通孔(通孔轴线方 向在图11中是上下方向)的第一握持体1,由注塑工艺制备而成,或者用金属铸造或者机加 工的方式加工。所述第一针板14是一块板,其上安装有尖端向上的第一针板针状物140,第 一针板针状物140与带孔第一握持体13上的通孔一一对齐。为了提高握持效果,第二握持体 2下面贴有第二握持体弹性层25,第二握持体弹性层25为聚氨酯微发泡板制成的与第二握持 体2相同形状的部件,粘贴在第二握持体2的下方。
当需要握持纺织品9时,带孔第一握持体13上的长条状部件的顶面与第二握持体2下面 的第二握持体弹性层25夹持住纺织品9,第一针板14带动第一针板针状物140向上穿过带孔 第一握持体13的通孔后刺入纺织品9中,起到定位纺织品的作用。图11中的第一针板针状物 140被第带孔第一握持体13遮挡的部分应该是看不到,为了方便表示其位置,在图中用实线 画出了。
本发明不限于上文讨论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推理出其它变体形式, 这些变体形式也属于本发明的主题。

Claims (10)

1.一种纺织品握持方法,其用于切割纺织品时握持纺织品,其特征在于用两组平行、间隔排列的长条状部件在纺织品的两侧相互对齐夹持纺织品,针状物穿过长条状部件扎入纺织品中,针状物穿过的长条状部件为橡胶弹性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品握持方法,其特征在于
至少纺织品一侧的长条状部件与纺织品接触的部位包含软弹性体。
3.一种纺织品握持部件,其特征在于其应用权利要求1所述纺织品握持方法握持纺织品,所述纺织品握持部件包含第一握持体与第二握持体,第一握持体及第二握持体用平行、间隔的长条状结构部件夹持纺织品,第一握持体及第二握持体夹持纺织品时,其长条结构部件在纺织品的两侧面对齐,至少在纺织品一侧的握持体包含互相平行、呈行列排列的针状物,包含针状物的握持体为具有弹性的橡胶弹性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纺织品握持部件,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握持体与第二握持体没有夹持住纺织品之前,所述针状物的尖端藏在握持体弹性条中,当第一握持体与第二握持体夹持纺织品时,握持体弹性条会被压收缩,针状物的尖端伸出至持体弹性条外。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纺织品握持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状物尖端由其所在的握持体指向纺织品另一侧的另一个握持体。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纺织品握持部件,其特征在于至少在纺织品一侧的握持体的长条状结构部件在所夹持纺织品法线方向上具有通透的缝隙。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纺织品握持部件,其特征在于至少在纺织品一侧的握持体的长条状结构部件与纺织品接触位置处包含软弹性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纺织品握持部件,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握持体与第二握持体没有夹持住纺织品之前,所述针状物的尖端不伸出握持体与纺织品接触的表面,当第一握持体与第二握持体夹紧纺织品时,所述针状物伸出其所在侧的握持体与纺织品接触的表面刺入纺织品中。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纺织品握持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状物伸出其所在侧的握持体与纺织品接触的表面是通过针状物与握持体的长条状结构相对运动或者握持体的长条状结构在针状物长度方向受压缩尺寸变小实现的。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纺织品握持部件,其特征在于应用所述纺织品握持部件时,其第一握持体与第二握持体之间夹持纺织品,刀片穿过第一握持体或第二握持体通透的缝隙切割纺织品。
CN202110781900.4A 2021-07-12 2021-07-12 一种纺织品握持方法及纺织品握持部件 Active CN1136015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81900.4A CN113601592B (zh) 2021-07-12 2021-07-12 一种纺织品握持方法及纺织品握持部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81900.4A CN113601592B (zh) 2021-07-12 2021-07-12 一种纺织品握持方法及纺织品握持部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01592A CN113601592A (zh) 2021-11-05
CN113601592B true CN113601592B (zh) 2023-06-02

Family

ID=78337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81900.4A Active CN113601592B (zh) 2021-07-12 2021-07-12 一种纺织品握持方法及纺织品握持部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01592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89241A (en) * 1971-06-15 1975-04-03 Xerox Corp Addressing machine
DE4221641C2 (de) * 1992-07-03 1995-07-20 Hoppe Gmbh Co K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lagerichtigen, positionierten Bereitstellung von Zwiebelsegmenten, Zwiebelscheiben oder Zwiebelwürfeln
CN102729270B (zh) * 2012-06-25 2014-04-16 福建保创机械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餐具成型板材切割机
CN106625846A (zh) * 2017-02-24 2017-05-10 南通迅达橡塑制造有限公司 吹塑板锯削固定两用式装置
JP3217204U (ja) * 2018-05-14 2018-07-26 住友電工プリントサーキット株式会社 フレキシブルプリント配線板加工治具
CN108589240A (zh) * 2018-05-16 2018-09-28 湖州思凯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记忆棉护颈加工装置
CN110434910A (zh) * 2019-08-26 2019-11-12 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夹持结构的碳纤维切割器具及其操作方法
CN110948561B (zh) * 2019-11-13 2021-07-16 朱辰 一种纱门自动切断机取料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01592A (zh) 2021-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732069A (en) Knife and knife holder assembly
CN106876043B (zh) 胶带切割机构及其方法
CN113601592B (zh) 一种纺织品握持方法及纺织品握持部件
CN111452113A (zh) 一种纺织品切碎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纺织品切碎装置
JPH0268349A (ja) 織布等製造用ニードリングマシンの針孔シール装置
KR960700951A (ko) 재단물의 자동화 취급방법과 장치
US7520229B2 (en) Gripper device for a tufting machine
CN113400386B (zh) 一种纺织品切割装置
CN209520938U (zh) 一种纺织品切碎装置
CN101289789A (zh) 对平面的材料块进行嵌花刺绣的方法和装置以及刺绣机
US4598641A (en) Printing cylinder construction for sheet-fed offset rotary printing machine
CN1206649A (zh) 采用旋转冲头的布料打孔装置及其方法和布料打孔装置上的基布台座
CN103926162A (zh) 银纤维耐刮磨评定装置
US2305339A (en) Fur slitting machine
CN116334847B (zh) 一种纺织品用针刺机
JP4891115B2 (ja) 食品スライサの食品送り装置
CN214374928U (zh) 一种定位工装
CN218804494U (zh) 一种pan基预氧化纤维碳化毡
CN214981490U (zh) 一种高效的组织学切片装置
CN214150088U (zh) 一种土工织物剪裁定位制样器
JP3052139B1 (ja) 回転丸錐による布地の孔明け装置
CN213812003U (zh) 工序防漏快速检测治具
CN116590906A (zh) 点断滑切式瑕疵段面料分切器
CN215649419U (zh) 一种聚氨酯触点手套
CN214010849U (zh) 用于包埋实验的裁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