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90526B - 一种双工通讯信息传递方法、系统及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工通讯信息传递方法、系统及应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590526B CN113590526B CN202111157058.3A CN202111157058A CN113590526B CN 113590526 B CN113590526 B CN 113590526B CN 202111157058 A CN202111157058 A CN 202111157058A CN 113590526 B CN113590526 B CN 11359052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b
- control board
- instruction
- packet
- feedba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 G06F13/4204—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on a parallel bus
- G06F13/4221—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on a parallel bus being an input/output bus, e.g. ISA bus, EISA bus, PCI bus, SCSI b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双工通讯信息传递方法、系统及应用,适用于主控板和至少一级子控板依次序通讯连接,且每个子控板的控制逻辑一致的应用场景,包括以下步骤:主控板获取针对指定子控板的传递指令信息包,并依次序逐级向子控板传递,其中所述指令信息包至少包括指令位和指令信息,其中所述指令位和所述指定子控板所在的次序对应;所述子控板判断所述指令位是否为1,若不为1,则递减所述指令位并依次序继续逐级向下层级子控板传递所述指令信息包,直到所述指令位为1,提供一种灵活配置的双工通讯信息传递方法,以逐级变化的指令位取代额外配置的地址编码,实现即插即用、无法专业人员配置和安装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通讯领域,特别是涉及双工通讯信息传递方法、系统及应用。
背景技术
物联网是一种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的信息承载体、其能够让所有能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形成互联互通的网络。物联网的应用可实现在庞大的信息管理网络中和单独元器件发生信息通讯,具体的来说,其可采集单个元器件的信号并发送信号给单独的元器件。然而,当信息通讯网络中的元器件数量过多时,需要主控板和多个子控板相互配合以共同实现对元器件的控制。
目前大部分的信息通讯方式是对需要传递信号的位置进行唯一的地址编码,主控板在发送的信号信息包中打包特定地址编码,信号在传递过程中通过地址编码匹配的方式将信息传递给指定位置,这种方式虽然可快速准确地定位信息传递位,然而其需要提前对子控板上的传递位进行统一的地址编码配置,且在主控板每次发送信息信息包时均需准确地打包复杂的地址编码,导致此种方式的配置和信息传递方式均较为繁琐,使其在一些简便的应用场景中也无法实现即时的应用。
以通过物联网控制的货架为例,由于货架每层库位较多,一个主控板无法实现全部库位的统一控制,故货架的每一层储物架均单独配置子控制板,此时货架收到服务器命令时,主控板就需要将信息传递到指定的子控板。传统的通信协议是对每个子控板所在的子节点都配置一个地址,子控板根据识别地址来获取信息,然而这种方式需要专业人员进行配置和安装,无法灵活进行配置和调整。另外,目前的通讯协议大多采用的都是自上而下的单工传递方式,使得信号传递的效率也较为低下。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工通讯信息传递方法、系统及应用,针对主控板和子控板级联长度有限的应用场景,提供一种灵活配置的双工通讯信息传递方法,以逐级变化的指令位取代额外配置的地址编码,实现即插即用、无需专业人员配置和安装的效果。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工通讯信息传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主控板获取针对指定子控板的传递指令信息包,并依次序逐级向子控板传递,其中所述指令信息包至少包括指令位和指令信息,其中所述指令位和所述指定子控板所在的次序对应;所述子控板判断所述指令位是否为1,若不为1,则递减所述指令位并依次序继续逐级向下层级子控板传递所述指令信息包,直到所述指令位为1。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工通讯信息传递系统,包括:主控板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针对指定子控板的传递指令信息包,并依次序逐级向子控板传递,其中所述指令信息包至少包括指令位和指令信息,其中所述指令位和所述指定子控板所在的次序对应;子控板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指令位是否为1,若不为1,则递减所述指令位并依次序继续逐级向下层级子控板传递所述指令信息包,直到所述指令位为1。
本发明的主要贡献和创新点如下:针对主控板和子控板级联长度有限的应用场景,提出了一种以逐级变化的指令位替代额外配置的地址编码的方式,将主控板的控制指令便捷地传递给特定的子控板,且在反向通讯时也可通过指令位快速获悉指令的来源,这种方式无法对子控板进行额外的地址配置即可实现信息的准确传递。另外,本方案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加入了回应机制,若超过一定时间子控板未能反馈信息的话,主控板将重发指令以保证信息包的有效送达。且本方案可实现双工通讯,且通过获悉上下级联的子控板的电平状态获悉其对应的工作状态,当级联子控板处于工作状态时暂缓该方向的信号传递,以避免信号传递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冲突。
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细节在以下附图和描述中提出,以使本申请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一的双工通讯信息传递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二的双工通讯信息传递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三的双工通讯信息传递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一的双工通讯信息传递方法的逻辑图;
图5是本申请的实施例二或三的双工通讯信息传递方法的逻辑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双工通讯信息传递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并不一定按照本说明书示出和描述的顺序来执行相应方法的步骤。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其方法所包括的步骤可以比本说明书所描述的更多或更少。此外,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单个步骤,在其他实施例中可能被分解为多个步骤进行描述;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多个步骤,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能被合并为单个步骤进行描述。
实施例一
本申请旨在提出一种适用于主控板和子控板的级联长度有限、且每个子控板的控制逻辑一致的应用场景,以逐级递增或递减的指令位取代传统额外配置的地址编码的方式,实现主控板和子控板之间便捷的信息通讯传递,由于该方案无需专业人员进行额外的地址配置,故其可实现不同相似应用场景的即插即用,且运算和通讯逻辑更为简便。
示例性的,本方案可适用于物联网控制的多库位智能货架的信息通讯传递,其中智能货架包括依次排序的多层结构和控制逻辑相同的储物架,且每层储物架上设有多个库位。为了方便对每层储物架上的库位进行单独的控制,每层储物架对应配置单独的子控板,且由于每层储物架上的库位类型和数量是一致的,故每个子控板的控制逻辑和原理是一致的,不同子控板之间的唯一区别在于:不同子控板所处的层级位置不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工通讯信息传递方法,可以实现无需地址配置即可实现主控板和子控板之间的信号互通通讯的目的,具体地,参考图1,所述方法适用于主控板和至少一级子控板依次序通讯连接,且每个子控板的控制逻辑一致的应用场景,包括以下步骤:
主控板获取针对指定子控板的传递指令信息包,并依次序逐级向子控板传递,其中所述指令信息包至少包括指令位和指令信息,其中所述指令位和所述指定子控板所在的次序对应;
所述子控板判断所述指令位是否为1,若不为1,则递减所述指令位并依次序继续逐级向下层级子控板传递所述指令信息包,直到所述指令位为1。
在本方案的实施例中,多层级的子控板依次序排布,且每个子控板的控制逻辑一致,这样的好处在于:在通过所述指令位定位到所述指定子控板后,根据统一标准的指令信息就可实现对应工位的控制。也就是说,由于本方案的子控板的控制逻辑是一致的,故所述指令信息可适用于对任何子控板上单独工位实现控制,调控人员只需要通过对指令位进行调控即可将指令传递给对应的工位上,极大程度地减少了工作人员的配置工作。
所述指令信息为调控工位状态的实际指令,在本方案的实施例中,每层子控板调控至少一工位,所述指定子控板在获取到所述指令信息后控制对应的工位,此时,所述指令信息包括工位序号及对应该工位的工作控制指令。
示例性,若每个子控板调控10个工位的指示灯,此时,所述指令信息包括需要被调控的指示灯的工作序号及工作控制指令,工作控制指令对应调控指示灯的指示状态,可设置为调控指示灯的启闭、指示颜色及指示模式等内容。若需要调控第5个工位的指示灯亮起的话,此时,所述指令信息为“5+灯亮”的指令,子控板获取所述指令信息后控制第5个工位的指示灯亮起。
在本方案的实施例中,至少一级子控板和所述主控板级联通讯连接,且所述子控板的次序以所述主控板为起始位依次增加。也就是说,越靠近所述主控板的子控板的次序越小,而与之级联的子控板的次序依次增大。
示例性的,若有5级级联通讯的子控板,则最靠近所述主控板的子控板的次序定义为1,和次序为1的子控板直接级联的子控板的次序为2,和次序为2的子控板直接级联的子控板的次序为3,依次排序子控板的次序分别为1、2、3、4、5。
另外,为了实现指令位和次序的一一对应的,本方案的所述指令位为大于1的自然数。且若遍历所有的所述子控板依旧无法得到获取所述指令位为1,则返回第一错误信息给所述主控板,此时第一错误信息的内容指的是:不存在所述指令位对应的子控板。
为了提高子控板之间的信号传递效率,设置所述指令位位于所述指令信息包的首位,此时,所述子控板只需要获取并判断位于首位的指令位是否为1,若不为1,则无需读取后续的所述指令信息,依次方式可极大地加快信息传递效率。当然,所述指令位也可置于所述指令信息包的其他位置,只需要判断所述子控板首先识别所述指令位是否为1,若所述指令位不为1则不需要读取所述指令信息的识别逻辑即可。
示例性的,若有5级级联通讯的子控板,此时主控板需要向第三级的子控板传递通讯信息,则此时指定子控板为第三级子控板,所述指令信息包括为“3+指令信息”,所述主控板首先向第一级子控板发送所述指令信息包,第一级子控板判断所述指令位不为1,则递减所述指令位的数字得到指令位为2的指令信息包,并再向第二级子控板发送指令信息包,第二级子控板判断所述指令位依旧不为1,则递减所述指令位的数字得到指令为1的指令信息包,并再向第三级子控板发送指令信息包,第三级子控板读取到此时的指令位为1,则读取读取所述指令信息并进行执行。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方案不仅可实现主控板传递给子控板的单向传递,还可实现子控板向主控板的双向传递,且在反向传递时也可借助递增递减的方式快速定位子控板,对应的,本方案提供第二实施例。
实施例二:
在该实施例中,该双工通讯信息传递方法包括步骤:
主控板获取针对指定子控板的传递指令信息包,并依次序逐级向子控板传递,其中所述指令信息包至少包括指令位和指令信息,其中所述指令位和所述指定子控板所在的次序对应;所述子控板判断所述指令位是否为1,若不为1,则递减所述指令位并依次序继续逐级向下层级子控板传递所述指令信息包,直到所述指令位为1;
子控板产生反馈信息包并依次序逐级向主控板传递,其中所述反馈信息包至少包括反馈位和反馈信息,其中反馈位的初始值为1;所述反馈信息包每经过一层级的子控板,所述反馈位的数值增加1,直到所述主控板获取所述反馈信息包。
也就是说,本方案通过递增所述反馈位的方式获悉所述反馈信息包的来源,而不需要额外地针对不同子控板设置识别标识,以此方式也可大大地简便了通讯协议的配置工作。不同于所述子控板直接在所述反馈信息包中标识位置标签的方式,本方案无需对不同的子控板配置单独的位置标签,进而实现通讯协议的即插即用。
相同的,当所述子控板控制多个工位时,所述反馈信息包括工位序号及工位反馈信息,所述工位反馈信息可以是工位工作状态反馈信息、异常反馈信息等,具体内容可根据需求进行定义。
示例性的,若有5级级联通讯的子控板,此时第三级子控板需要向主控板传递反馈信息包,则第三级子控板产生的反馈信息包为“1+反馈信息”,第二级子控板获取所述反馈信息包后更改所述反馈位为2得到反馈信息包为“2+反馈信息”,第一级子控板获取所述反馈信息包后更改所述反馈位为3得到反馈信息包为“3+反馈信息”,所述主控板获取所述反馈信息包,并可根据所述反馈位快速获悉此时的反馈信息包来自于第三级子控板。
另外,值得说明的是本方案基于双工通讯的方式实现信息通讯传递的回应机制,以确保指令信息包正确地或完整地抵达对应的指定子控板。对应的,对应的,本方案提供第三实施例。
第三实施例:
在该实施例中,该双工通讯信息传递方法包括步骤:
主控板获取针对指定子控板的传递指令信息包,并依次序逐级向子控板传递,其中所述指令信息包至少包括指令位和指令信息,其中所述指令位和所述指定子控板所在的次序对应;所述子控板判断所述指令位是否为1,若不为1,则递减所述指令位并依次序继续逐级向下层级子控板传递所述指令信息包,直到所述指令位为1;
当所述指定子控板获取所述指令信息包后,所述指定子控板产生反馈信息包并依次序逐级向主控板传递,其中所述反馈信息包至少包括反馈位和反馈信息,其中反馈位的初始值为1;所述反馈信息包每经过一层级的子控板,所述反馈位的数值增加1,直到所述主控板获取所述反馈信息包;若所述主控板在设定时间段内未获取所述反馈信息包则产生第二错误信息。
具体的,此时的第二错误信息指的是指定子控板未获取指令信息包,对应的可调控所述主控板继续向该指定子控板发送指令信息包。对应的,“若所述主控板在设定时间段内未获取所述反馈信息包则产生第二错误信息”包括步骤:若所述主控板在设定时间段内未获取所述反馈信息包,重新向所述指定子控板发送所述指令信息包。
另外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指令信息包包括校验位,所述校验位用于校验所述指令信息的完整性,若所述指令信息不完整则所述校验位无法获取。对应的,所述指定子控板获取所述校验位后,所述指定子控板产生反馈信息包并依次序向主控板传递,具体的传递方式如上所述,在此不做累赘说明。以此方式可保证指令信息完整地抵达指定子控板。
优选的,所述校验位设置在所述指令信息包的末位,当所述指定子控板获取所述指令信息包后得到所述校验位,所述指定子控板产生所述反馈信息包,所述反馈信息包向所述主控板进行传递,若所述主控板在设定时间段内未获取所述反馈信息包,则产生第三错误信息,此时的第三错误信息对应的是:指定子控板未能获取完整地获取对应的指令信息包的内容。针对该第三错误信息,所述主控板可再次向所述指定子控板重新发送所述指令信息包。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本方案的指令信息包是逐级传递的,故若所述指定子控板的层级较高的话,则传递时间相应就会较长,对应的用于所述主控板进行判断的设定时间段也更长。也就是说,“若所述主控板在设定时间段内未获取所述反馈信息包”中的设定时间段的时长和所述指定子控板的层级成正相关比。
另外,本方案还可实现即时的双向通讯信息传递,也就是说,由于本方案是通过对指令位和反馈位进行递增和递减的方式进行位置的传递,故本方案可实现即时的双向信息传递。对应的,本方案提供实施例四。
实施例四:
在该实施例中,该双工通讯信息传递方法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进一步包括步骤:
若所述子控板需要向下层级子控板传递所述指令信息包时,获取所述下层级子控板的状态,若所述下层级子控板处于工作状态,缓存所述指令信息包直到所述下层子控板处于空闲状态。
若所述子控板需要向上层级子控板传递所述指令信息包时,获取所述上层级子控板的状态,若所述上层级子控板处于工作状态,缓存所述指令信息包直到所述上层子控板处于空闲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此处所述的“上层级子控板”和“下层级子控板”均为和所述子控板直接级联的子控板。示例性,对于第二层级子控板而言,上层级子控板为第一层级子控板,下层级子控板为第三层级子控板,以此类推。
为了方便介绍,此处定义“下层级子控板”和“上层级子控板”为级联子控板,本方案通过获悉所述级联子控板的电平状态以判断所述级联子控板的状态。设定若所述级联子控板处于工作状态时处于低电平,若所述级联子控板处于空闲状态时处于高电平。当然,具体子控板的电平和状态的关系可根据需求被重新定义。
为了实现指令信息包和/或反馈信息包的缓存,每个子控板上均设有用于缓存指令信息包和/或反馈信息包的缓存区。
通过该缓存方式的设置可保证信息在双向传递的过程中不会冲突和相撞,也就是说,若同时有向上传递的反馈信息包和向下传递的指令信息包时,可保证每个子控板单次仅处理一个信号包而不至于发生信息包之间的冲突。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优化信息传递的效率,可通过缓存时间排序待传递的信息包。对应的,若某子控板需要处理向下传递的指令信息包和向上传递的反馈信息包时,依据信息包在对应的子控板中的缓存时间优先排序,设定缓冲时间长的信息包优先处理。
对应的,若所述上层级子控板缓存所述指令信息包且所述下层级子控板缓存所述反馈信息包时,获取所述上层级子控板的第一缓存时间和所述下层级子控板的第二缓存时间,若所述第一缓存时间短于所述第二缓存时间,传递所述反馈信息包,若所述第二缓存时间短于所述第一缓存时间,传递所述指令信息包。
实施例五
基于相同的构思,参考图6,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双工通讯信息传递系统,适用于主控板和级联的子控板的信息通讯传递,包括:
主控板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针对指定子控板的传递指令信息包,并依次序逐级向子控板传递,其中所述指令信息包至少包括指令位和指令信息,其中所述指令位和所述指定子控板所在的次序对应;
子控板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指令位是否为1,若不为1,则递减所述指令位并依次序继续逐级向下层级子控板传递所述指令信息包,直到所述指令位为1。
该双工通讯信息传递系统的对应实现内容参见实施例一,重复内容在此不做累赘说明。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双工通讯信息传递系统进一步包括:
子控板信息反馈单元,用于产生反馈信息包并依次序逐级向主控板传递,其中所述反馈信息包至少包括反馈位和反馈信息,其中反馈位的初始值为1;所述反馈信息包每经过一层级的子控板,所述反馈位的数值增加1,直到所述主控板获取所述反馈信息包。
该双工通讯信息传递系统的对应实现内容参见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重复内容在此不做累赘说明。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双工通讯信息传递系统进一步包括:
子控板缓存单元,用于若所述子控板需要向下层级子控板传递所述指令信息包时,获取所述下层级子控板的状态,若所述下层级子控板处于工作状态,缓存所述指令信息包直到所述下层子控板处于空闲状态;若所述子控板需要向上层级子控板传递所述指令信息包时,获取所述上层级子控板的状态,若所述上层级子控板处于工作状态,缓存所述指令信息包直到所述上层子控板处于空闲状态。
该双工通讯信息传递系统的对应实现内容参见实施例四,重复内容在此不做累赘说明。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参考图7,包括存储器404和处理器402,该存储器404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402被设置为运行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双工通讯信息传递方法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具体地,上述处理器402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CPU),或者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简称为ASIC),或者可以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其中,存储器404可以包括用于数据或指令的大容量存储器404。举例来说而非限制,存储器404可包括硬盘驱动器(HardDiskDrive,简称为HDD)、软盘驱动器、固态驱动器(SolidStateDrive,简称为SSD)、闪存、光盘、磁光盘、磁带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SerialBus,简称为USB)驱动器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在合适的情况下,存储器404可包括可移除或不可移除(或固定)的介质。在合适的情况下,存储器404可在数据处理装置的内部或外部。在特定实施例中,存储器404是非易失性(Non-Volatile)存储器。在特定实施例中,存储器404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简称为ROM)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简称为RAM)。在合适的情况下,该ROM可以是掩模编程的ROM、可编程ROM(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简称为PROM)、可擦除PROM(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简称为EPROM)、电可擦除PROM(Electrically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简称为EEPROM)、电可改写ROM(ElectricallyAlterableRead-OnlyMemory,简称为EAROM)或闪存(FLASH)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在合适的情况下,该RAM可以是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Random-AccessMemory,简称为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RandomAccessMemory,简称为DRAM),其中,DRAM可以是快速页模式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404(FastPageModeDynamicRandomAccessMemory,简称为FPMDRAM)、扩展数据输出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xtendedDateOutDynamicRandomAccessMemory,简称为EDO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内存(SynchronousDynamicRandom-AccessMemory,简称SDRAM)等。
存储器404可以用来存储或者缓存需要处理和/或通信使用的各种数据文件,以及处理器402所执行的可能的计算机程序指令。
处理器402通过读取并执行存储器404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双工通讯信息传递方法。
可选地,上述电子装置还可以包括传输设备406以及输入输出设备408,其中,该传输设备406和上述处理器402连接,该输入输出设备408和上述处理器402连接。
传输设备406可以用来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电子装置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有线或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设备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简称为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设备406可以为射频(Radio Frequency,简称为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输入输出设备408用于输入或输出信息。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402可以被设置为通过计算机程序执行以下步骤:
S101、主控板获取针对指定子控板的传递指令信息包,并依次序逐级向子控板传递,其中所述指令信息包至少包括指令位和指令信息,其中所述指令位和所述指定子控板所在的次序对应;
S201、所述子控板判断所述指令位是否为1,若不为1,则递减所述指令位并依次序继续逐级向下层级子控板传递所述指令信息包,直到所述指令位为1。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402可以被设置为通过计算机程序执行以下步骤:
S101、主控板获取针对指定子控板的传递指令信息包,并依次序逐级向子控板传递,其中所述指令信息包至少包括指令位和指令信息,其中所述指令位和所述指定子控板所在的次序对应;
S201、所述子控板判断所述指令位是否为1,若不为1,则递减所述指令位并依次序继续逐级向下层级子控板传递所述指令信息包,直到所述指令位为1;
S301、子控板产生反馈信息包并依次序逐级向主控板传递,其中所述反馈信息包至少包括反馈位和反馈信息,其中反馈位的初始值为1;所述反馈信息包每经过一层级的子控板,所述反馈位的数值增加1,直到所述主控板获取所述反馈信息包。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可选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通常,各种实施例可以以硬件或专用电路、软件、逻辑或其任何组合来实现。本发明的一些方面可以以硬件来实现,而其他方面可以以可以由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计算设备执行的固件或软件来实现,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尽管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被示出和描述为框图、流程图或使用一些其他图形表示,但是应当理解,作为非限制性示例,本文中描述的这些框、装置、系统、技术或方法可以以硬件、软件、固件、专用电路或逻辑、通用硬件或控制器或其他计算设备或其某种组合来实现。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由计算机软件来实现,该计算机软件由移动设备的数据处理器诸如在处理器实体中可执行,或者由硬件来实现,或者由软件和硬件的组合来实现。包括软件例程、小程序和/或宏的计算机软件或程序(也称为程序产品)可以存储在任何装置可读数据存储介质中,并且它们包括用于执行特定任务的程序指令。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当程序运行时被配置为执行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执行组件。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执行组件可以是至少一个软件代码或其一部分。另外,在这一点上,应当注意,如图中的逻辑流程的任何框可以表示程序步骤、或者互连的逻辑电路、框和功能、或者程序步骤和逻辑电路、框和功能的组合。软件可以存储在诸如存储器芯片或在处理器内实现的存储块等物理介质、诸如硬盘或软盘等磁性介质、以及诸如例如DVD及其数据变体、CD等光学介质上。物理介质是非瞬态介质。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双工通讯信息传递方法,适用于主控板和至少一级子控板依次序通讯连接,且每个子控板的控制逻辑一致的应用场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主控板获取针对指定子控板的传递指令信息包,并依次序逐级向子控板传递,其中所述指令信息包至少包括指令位和指令信息,其中所述指令位和所述指定子控板所在的次序对应;
所述子控板判断所述指令位是否为1,若不为1,则递减所述指令位并依次序继续逐级向下层级子控板传递所述指令信息包,直到所述指令位为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通讯信息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控板的次序以所述主控板为起始位依次增加,所述指令位为大于1的自然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通讯信息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位位于所述指令信息包的首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通讯信息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子控板产生反馈信息包并依次序逐级向主控板传递,其中所述反馈信息包至少包括反馈位和反馈信息,其中反馈位的初始值为1;所述反馈信息包每经过一层级的子控板,所述反馈位的数值增加1,直到所述主控板获取所述反馈信息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通讯信息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当所述指定子控板获取所述指令信息包后,所述指定子控板产生反馈信息包并依次序逐级向主控板传递,其中所述反馈信息包至少包括反馈位和反馈信息,其中反馈位的初始值为1;所述反馈信息包每经过一层级的子控板,所述反馈位的数值增加1,直到所述主控板获取所述反馈信息包;若所述主控板在设定时间段内未获取所述反馈信息包则产生第二错误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工通讯信息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信息包包括校验位,所述校验位用于校验所述指令信息的完整性,当所述指定子控板获取所述校验位产生所述反馈信息包,所述反馈信息包向所述主控板进行传递,若所述主控板在设定时间段内未获取所述反馈信息包,则产生第三错误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通讯信息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子控板需要向下层级子控板传递所述指令信息包时,获取所述下层级子控板的状态,若所述下层级子控板处于工作状态,缓存所述指令信息包直到所述下层子控板处于空闲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4或5任一所述的双工通讯信息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子控板需要向上层级子控板传递所述指令信息包时,获取所述上层级子控板的状态,若所述上层级子控板处于工作状态,缓存所述指令信息包直到所述上层级子控板处于空闲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4或5任一所述的双工通讯信息传递方法,若上层级子控板缓存所述指令信息包且所述下层级子控板缓存所述反馈信息包时,获取所述上层级子控板的第一缓存时间和所述下层级子控板的第二缓存时间,若所述第一缓存时间短于所述第二缓存时间,传递所述反馈信息包,若所述第二缓存时间短于所述第一缓存时间,传递所述指令信息包。
10.一种双工通讯信息传递系统,适用于主控板和至少一级子控板依次序通讯连接,且每个子控板的控制逻辑一致的应用场景,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控板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针对指定子控板的传递指令信息包,并依次序逐级向子控板传递,其中所述指令信息包至少包括指令位和指令信息,其中所述指令位和所述指定子控板所在的次序对应;
子控板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指令位是否为1,若不为1,则递减所述指令位并依次序继续逐级向下层级子控板传递所述指令信息包,直到所述指令位为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157058.3A CN113590526B (zh) | 2021-09-30 | 2021-09-30 | 一种双工通讯信息传递方法、系统及应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157058.3A CN113590526B (zh) | 2021-09-30 | 2021-09-30 | 一种双工通讯信息传递方法、系统及应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590526A CN113590526A (zh) | 2021-11-02 |
CN113590526B true CN113590526B (zh) | 2021-12-28 |
Family
ID=78242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157058.3A Active CN113590526B (zh) | 2021-09-30 | 2021-09-30 | 一种双工通讯信息传递方法、系统及应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590526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50210179A1 (en) * | 2002-12-02 | 2005-09-22 | Walmsley Simon R | Integrated circuit having random clock or random delay |
US9032128B2 (en) * | 2008-04-28 | 2015-05-12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Method and system for generating and delivering inter-processor interrupts in a multi-core processor and in certain shared memory multi-processor systems |
CN101788965B (zh) * | 2010-02-25 | 2011-08-03 | 上海乐春重工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多点自动识别和主从同步的串行通讯方法 |
JP5570556B2 (ja) * | 2012-07-23 | 2014-08-13 |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 Ioユニットと通信を行う数値制御装置 |
US12028161B2 (en) * | 2019-01-18 | 2024-07-02 | Apple Inc. | Methods for data repetition transmission for high reliable communication |
CN111585820B (zh) * | 2020-05-13 | 2023-02-03 | 贝榕物联(常州)有限公司 | 一种多从机编号方法及称重货架 |
-
2021
- 2021-09-30 CN CN202111157058.3A patent/CN113590526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590526A (zh) | 2021-11-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302484B (zh) | 批量读取以太网卡光模块中数字诊断信息的装置及方法 | |
CN1953458B (zh) | 远程物理层设备自协商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1341450B (zh) | 数据周期性传输的方法、通信网络及控制单元 | |
KR100643323B1 (ko) | 지그비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그 방법을사용하는 코디네이터 및 디바이스 | |
CN103959255A (zh) | 跨多个内存口使用选择性复制降低内存访问延迟的系统及方法 | |
US20180109398A1 (en) | Master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a token network | |
US9008070B2 (en) |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program storage medium | |
CN114285695B (zh) |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 | |
CN111988345A (zh) | 一种信息同步的方法及设备 | |
CN100490414C (zh) | 以太网电报周期性发送的方法、装置及网络 | |
CN113590526B (zh) | 一种双工通讯信息传递方法、系统及应用 | |
CN111324503A (zh) | 机框管理装置、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3938351A (zh) | 数据采集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1314408A (zh) | 一种基于通信层多数据项缓存任务的本地边缘计算和物联管理方法 | |
WO2021208805A1 (zh) | 硬件单板的逻辑地址空间的配置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09995678A (zh) | 报文传输方法及装置 | |
CN102013918B (zh) |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 |
US7529268B1 (en) | Multi-point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 protocol | |
Fang et al. |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llision Detection Based on Modbus Protocol. | |
CN113934671B (zh) | 一种接口控制芯片及网络设备 | |
KR0179882B1 (ko) | 피엘씨의 통신파라미터 설정방법 및 그에 따른 데이터 송수신방법 | |
WO2024183762A1 (zh) | 测试系统 | |
EP4154086B1 (en) | Power saving techniques for layer-to-layer interface | |
CN102428673A (zh) | 用于分配正交序列的控制电路和方法 | |
WO2024207906A1 (zh) | 功能模块的更新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