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90205B - Soc的休眠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Soc的休眠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90205B
CN113590205B CN202110829207.XA CN202110829207A CN113590205B CN 113590205 B CN113590205 B CN 113590205B CN 202110829207 A CN202110829207 A CN 202110829207A CN 113590205 B CN113590205 B CN 1135902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p
soc
reliability
slave
soc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2920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90205A (zh
Inventor
邓一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ngwei Hirain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ngwei Hirain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ngwei Hirain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ngwei Hirain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2920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9020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902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902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902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902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401Bootstrapping
    • G06F9/4418Suspend and resume; Hibernate and awak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48Program initiating; Program switching, e.g. by interrupt
    • G06F9/4806Task transfer initiation or dispatching
    • G06F9/4843Task transfer initiation or dispatching by program, e.g. task dispatcher, supervisor, operating system
    • G06F9/4881Scheduling strategies for dispatcher, e.g. round robin, multi-level priority queu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SOC的休眠控制方法及装置,涉及汽车技术领域,能够降低多SOC整体休眠时间。该方法包括:获取每个系统级芯片SOC的最近一次入眠时间、休眠可靠性,以及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休眠可靠性占比权重,所述休眠可靠性是根据历史休眠事件的休眠成功率确定的;根据所述最近一次入眠时间、所述休眠可靠性以及所述休眠可靠性占比权重,计算所述SOC的休眠总性能;将休眠总性能最强的SOC确定为主SOC,将其他SOC确定为从SOC。

Description

SOC的休眠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SOC的休眠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SOC(System on Chip,系统级芯片),也称片上系统,是一个将计算机或其他电子系统集成单一芯片的集成电路。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车载娱乐系统也在不断升级,伴随着功能不断增多增强,车载电子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这些复杂的车载娱乐媒体系统基本都依赖于SOC。
目前的车载终端以多SOC为主,当不使用车载终端时,各SOC可以进行休眠。在同步休眠方式中,当一个SOC由于异常无法休眠,便会导致整个车载终端无法完全休眠,最终导致车辆无法休眠,发生馈电。为了避免该问题,一般采用主从休眠的方式。然而,在主从休眠过程中,需要在主SOC控制所有从SOC均成功进入休眠后,才开始休眠,因此主SOC的休眠时间作为关键路径占用了硬性的休眠时间,当主SOC休眠时间增长时,整个车载终端的休眠时间也会明显加长。由此可知,如何选择一个对整车休眠时间影响最小的主SOC是目前亟待解决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SOC的休眠控制方法及装置,以降低多SOC整体休眠时间。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SOC的休眠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每个系统级芯片SOC的最近一次入眠时间、休眠可靠性,以及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休眠可靠性占比权重,所述休眠可靠性是根据历史休眠事件的休眠成功率确定的;
根据所述最近一次入眠时间、所述休眠可靠性以及所述休眠可靠性占比权重,计算所述SOC的休眠总性能;
将休眠总性能最强的SOC确定为主SOC,将其他SOC确定为从SOC。
可选的,根据所述最近一次入眠时间、所述休眠可靠性以及所述休眠可靠性占比权重,计算所述SOC的休眠总性能,包括:
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所述SOC的休眠总性能αn
αn=(δnn)/(Tn*(1-γn))
其中,δn表示第n个SOC的休眠可靠性,Tn表示第n个SOC的最近一次入眠时间,γn表示休眠可靠性占比权重;所述αn的取值越大代表所述休眠总性能越强。
可选的,在将休眠总性能最强的SOC确定为主SOC,将其他SOC确定为从SOC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包括SOC标识和SOC主从配置结果之间映射关系的主从配置表发送给各个SOC;
或者,针对每个SOC分别发送对应的主从配置结果。
可选的,获取每个系统级芯片SOC的休眠可靠性包括:
获取预设次数休眠事件下所述SOC的休眠异常记录;
根据所述休眠异常记录,计算所述SOC的所述休眠可靠性。
可选的,在将休眠总性能最强的SOC确定为主SOC,将其他SOC确定为从SOC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是否存在休眠可靠性小于预设休眠可靠性阈值的目标从SOC;
若存在目标从SOC,则根据第一优先级规则,设置从SOC的休眠优先级;所述第一优先级规则包括所述目标从SOC的休眠优先级高于非目标从SOC;针对多个目标从SOC,历史入眠时间越长,休眠优先级越高;针对多个非目标从SOC,历史入眠时间越长,休眠优先级越高;
若不存在目标从SOC,则根据第二优先级规则,设置从SOC的休眠优先级;第二优先级规则包括针对多个从SOC,历史入眠时间越长,休眠优先级越高;
若当前SOC不是主SOC,则将设置完成的休眠优先级结果发送给所述主SOC。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SOC的休眠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每个系统级芯片SOC的最近一次入眠时间、休眠可靠性,以及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休眠可靠性占比权重,所述休眠可靠性是根据历史休眠事件的休眠成功率确定的;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最近一次入眠时间、所述休眠可靠性以及所述休眠可靠性占比权重,计算所述SOC的休眠总性能;
确定单元,用于将休眠总性能最强的SOC确定为主SOC,将其他SOC确定为从SOC。
可选的,所述计算单元,用于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所述SOC的休眠总性能αn
αn=(δnn)/(Tn*(1-γn))
其中,δn表示第n个SOC的休眠可靠性,Tn表示第n个SOC的最近一次入眠时间,γn表示休眠可靠性占比权重;所述αn的取值越大代表所述休眠总性能越强。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在将休眠总性能最强的SOC确定为主SOC,将其他SOC确定为从SOC之后,将包括SOC标识和SOC主从配置结果之间映射关系的主从配置表发送给各个SOC;或者,针对每个SOC分别发送对应的主从配置结果。
可选的,所述获取单元,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次数休眠事件下所述SOC的休眠异常记录;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休眠异常记录,计算所述SOC的所述休眠可靠性。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在将休眠总性能最强的SOC确定为主SOC,将其他SOC确定为从SOC之后,判断是否存在休眠可靠性小于预设休眠可靠性阈值的目标从SOC;
设置单元,用于若存在目标从SOC,则根据第一优先级规则,设置从SOC的休眠优先级;所述第一优先级规则包括所述目标从SOC的休眠优先级高于非目标从SOC;针对多个目标从SOC,历史入眠时间越长,休眠优先级越高;针对多个非目标从SOC,历史入眠时间越长,休眠优先级越高;若不存在目标从SOC,则根据第二优先级规则,设置从SOC的休眠优先级;第二优先级规则包括针对多个从SOC,历史入眠时间越长,休眠优先级越高;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若当前SOC不是主SOC,则将设置完成的休眠优先级结果发送给所述主SOC。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器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系统级芯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其中,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终端,所述车载终端包括一个第一SOC和至少一个第二SOC;所述第一SOC与所述第二SOC通过数据总线连接;
所述第二SOC,用于向第一SOC发送所述第二SOC的最近一次入眠时间以及最近一次休眠的休眠结果;所述休眠结果包括休眠成功或休眠异常;
所述第一SOC,用于接收所述第二SOC发送的最近一次入眠时间和所述休眠结果,并根据预设次数休眠事件下接收到的所述第二SOC发送的所述休眠结果确定所述第二SOC的休眠可靠性,以及获取所述第一SOC的最近一次入眠时间和休眠可靠性;并分别根据每个SOC的最近一次入眠时间、休眠可靠性以及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休眠可靠性占比权重,计算所述SOC的休眠总性能,将休眠总性能最强的SOC确定为主SOC,将其他SOC确定为从SOC。
可选的,所述第一SOC,用于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所述SOC的休眠总性能αn
αn=(δnn)/(Tn*(1-γn))
其中,δn表示第n个SOC的休眠可靠性,Tn表示第n个SOC的最近一次入眠时间,γn表示休眠可靠性占比权重;所述αn的取值越大代表所述休眠总性能越强。
可选的,所述第一SOC,还用于在将休眠总性能最强的SOC确定为主SOC,将其他SOC确定为从SOC之后,将包括SOC标识和SOC主从配置结果之间映射关系的主从配置表发送给所述至少一个第二SOC;或者,针对每个第二SOC分别发送对应的主从配置结果;
所述第二SOC,用于接收第一SOC发送的主从配置表,或者接收所述第一SOC发送的针对当前第二SOC的主从配置结果。
可选的,所述第一SOC,还用于:判断是否存在休眠可靠性小于预设休眠可靠性阈值的目标从SOC;若存在目标从SOC,则根据第一优先级规则,设置从SOC的休眠优先级;所述第一优先级规则包括所述目标从SOC的休眠优先级高于非目标从SOC;针对多个目标从SOC,历史入眠时间越长,休眠优先级越高;针对多个非目标从SOC,历史入眠时间越长,休眠优先级越高;若不存在目标从SOC,则根据第二优先级规则,设置从SOC的休眠优先级;包括第二优先级规则针对多个从SOC,历史入眠时间越长,休眠优先级越高;若所述第一SOC不是主SOC,则将设置完成的休眠优先级结果发送给配置为主SOC的第二SOC;
所述配置为主SOC的第二SOC,还用于接收包含各个从SOC休眠优先级的休眠优先级结果。
由上述内容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OC的休眠控制方法及装置,能够根据会对SOC下次休眠产生影响的参数,包括最近一次入眠时间、休眠可靠性以及休眠可靠性占比权重,计算SOC的休眠总性能,并将休眠总性能最强的SOC确定为主SOC,从而降低了主SOC对车载终端整体休眠的影响,减少了多SOC整体休眠时间。为了进一步降低整体休眠时间,在确定主SOC后,本发明实施例不是直接利用预先设定的固定顺序控制从SOC休眠,而是先根据从SOC的休眠可靠性以及历史入眠时间对从SOC进行休眠优先级排序,然后主SOC根据该休眠优先级对从SOC依次进行休眠控制,使得休眠消耗时间越长的从SOC越先开始休眠,从而减少了主SOC等待从SOC的时间。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或方法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的创新点包括:
1、根据SOC最近一次入眠时间、休眠可靠性以及休眠可靠性占比权重,选择出一个最优的SOC,以降低主SOC对车载终端整体休眠的影响。
2、根据从SOC的历史入眠时间和休眠可靠性对各SOC进行休眠优先级排序,以降低从SOC休眠顺序对车载终端整体休眠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OC的休眠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主从SOC的方法示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SOC不同休眠顺序的休眠时间示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SOC休眠排序和休眠控制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OC的休眠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及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的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SOC的休眠控制方法及装置,降低多SOC整体休眠时间。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SOC的休眠控制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00:获取每个系统级芯片SOC的最近一次入眠时间、休眠可靠性,以及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休眠可靠性占比权重。
其中,所述入眠时间为从SOC接收到休眠指令到成功进入休眠状态所消耗的时长。所述休眠可靠性是根据历史休眠事件的休眠成功率确定的,例如可以将SOC最近100次休眠的成功率作为休眠可靠性。具体的,可以先获取预设次数休眠事件下SOC的休眠异常记录,再根据休眠异常记录,计算SOC的休眠可靠性。休眠可靠性=(休眠总次数-休眠异常次数)/休眠总次数,其中休眠总次数即为预设次数。
由于不同应用场景对休眠可靠性需求不同,例如大型货车行驶时间长、使用频率高,对休眠可靠性要求较高,小型汽车行驶时间短、使用频率低,对休眠可靠性要求较低,所以可以针对每种应用场景预先设置对应的休眠可靠性占比权重。
需要补充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为所有SOC中运算能力最强的SOC或者其他SOC,也可以是能够与SOC通信的其他电子设备,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其中,对于执行主体为运算能力最强的SOC而言,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先从多个SOC中筛选出运算能力最强的SOC,再将包括本发明涉及的SOC的休眠控制方法的算法模块部署到该运算能力最强的SOC中,最后通过执行该SOC的算法模块中的算法来计算最优的休眠方式(包括下述提及的确定休眠总性能最强的SOC为主SOC的方法,以及设置从SOC的休眠优先级的方法)。需要说明的是,运算能力最强的SOC不一定是主SOC。
当前执行主体与各个SOC之间通过数据总线连接与通信,即执行主体所需的最近一次入眠时间和休眠异常记录是其他SOC通过数据总线传输给执行主体的。当本发明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其中一个SOC(以下称为第一SOC)时,第一SOC除了获取其他SOC的最近一次入眠时间和休眠可靠性外,还会获取自身的最近一次入眠时间和休眠可靠性参与主从配置。
S110:根据所述最近一次入眠时间、所述休眠可靠性以及所述休眠可靠性占比权重,计算所述SOC的休眠总性能。
在获取到每个SOC的最近一次入眠时间和休眠可靠性,以及获取到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休眠可靠性占比权重后,可以针对这三个参数分别计算每个SOC的休眠总性能,并根据计算出的休眠总性能选择出有能力作为主SOC的SOC,并将其他SOC设为从SOC。
具体的,可以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所述SOC的休眠总性能αn
αn=(δnn)/(Tn*(1-γn))
其中,δn表示第n个SOC的休眠可靠性,Tn表示第n个SOC的最近一次入眠时间,γn表示休眠可靠性占比权重。休眠总性能的取值越大代表休眠总性能越强,即所述αn的取值越大代表所述休眠总性能越强。
S120:将休眠总性能最强的SOC确定为主SOC,将其他SOC确定为从SOC。
由于休眠总性能的取值越大代表休眠总性能越强,所以通过S110中提及的公式可知,当γn固定时,δn越大、Tn越小,αn越大,即休眠可靠性越高且最近一次入眠时间越短,该SOC的休眠总性能越强,可以预测SOC下次入眠消耗的时间越短。需要说明的是,γn可根据不同场景对休眠的需求进行人工设置,可靠性占比权重γn越大代表选择的主SOC的稳定性越高。因此,将休眠总性能最强的SOC确定为主SOC,可以降低主SOC对车载终端整体休眠时间的影响。
在确定主从SOC后,需要将主从配置结果通知被配置的SOC,以便被配置的SOC根据主从配置结果进行相应配置。具体的,可以将包括SOC标识和SOC主从配置结果之间映射关系的主从配置表发送给各个SOC;也可以针对每个SOC分别发送对应的主从配置结果。
示例性的,假设本发明实施例的执行主体是SOC1,那么SOC1选取主SOC时,需要与其他SOC的交互流程如图2所示。在各SOC上电启动/唤醒后,从SOC开始向SOC1发送上次休眠时间(图中的上次休眠时间是指最近一次入眠时间)以及发送上次休眠是否异常,SOC1接收到各SOC上次休眠时间和异常休眠记录后,根据这些信息计算各SOC的权重(包括SOC1),即计算各SOC的休眠总性能,并将休眠总性能最强的SOC确定为主SOC,将其他SOC确定为从SOC,生成该配置结果后,通过广播的方式,将主从配置表发送给其他SOC,其他SOC接收到主从配置表后,根据主从配置表设置自身的主从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OC的休眠控制方法,能够根据会对SOC下次休眠产生影响的参数,包括最近一次入眠时间、休眠可靠性以及休眠可靠性占比权重,计算SOC的休眠总性能,并将休眠总性能最强的SOC确定为主SOC,从而降低了主SOC对车载终端整体休眠的影响,减少了多SOC整体休眠时间。
可选的,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的休眠控制方式是固定顺序通过主SOC控制从SOC进行休眠,但是这种方式会带来不必要的休眠等待时间。为了提高车载终端SOC整体休眠效率,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在配置完主从SOC后,会先对从SOC的休眠优先级进行设置,再让主SOC根据设置的休眠优先级控制从SOC进行休眠。具体的,该方法可以包括:
A1、判断是否存在休眠可靠性小于预设休眠可靠性阈值的目标从SOC;预设休眠可靠性阈值为根据不同场景对休眠的需求人工设置的;
A2、若存在目标从SOC,则根据第一优先级规则,设置从SOC的休眠优先级;所述第一优先级规则包括所述目标从SOC的休眠优先级高于非目标从SOC;针对多个目标从SOC,历史入眠时间越长,休眠优先级越高;针对多个非目标从SOC,历史入眠时间越长,休眠优先级越高;也就是说,从SOC的休眠优先级可以表示为:历史入眠时间较长的目标从SOC>历史入眠时间较短的目标从SOC>历史入眠时间较长的非目标从SOC>历史入眠时间较短的非目标从SOC,休眠优先级高的优先进入休眠;
A3、若不存在目标从SOC,则根据第二优先级规则,设置从SOC的休眠优先级;所述第二优先级规则包括针对多个从SOC,历史入眠时间越长,休眠优先级越高;若当前SOC不是主SOC,则将设置完成的休眠优先级结果发送给所述主SOC。
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Tcmd为两SOC之间指令交互的时间,且该时间是固定的,Tsleep是SOC入眠时间。本发明的技术人员发现,影响总休眠时间的因素包括:(1)主SOC的入眠时间,由于主SOC担当在休眠流程中监测其他SOC并进行及时处理的角色,因此需要在从SOC均成功进入休眠后快速休眠。(2)从SOC的入眠时间,由于主SOC需要等待所有从SOC成功进入休眠后,才开始接收休眠相关指令,所以入眠时间越长的SOC若越晚开始休眠,则主SOC需要等待的时间就越长。
针对第一个因素,本发明实施例利用图1所示的方法,选择出了一个入眠时间和休眠可靠性最好的SOC作为主SOC,在主SOC上减少了整体休眠时间。针对第二个因素,由于SOC均存在由于异常导致无法休眠的情况,当一个SOC每次有大概率休眠异常需要复位几次才能休眠的情况下,该SOC消耗的入眠时间比较长,且存在无法预估的情况,所以可以设定当SOC的休眠可靠性小于设定休眠可靠性阈值时,优先进行休眠。而对于小于设定休眠可靠性阈值的多个从SOC,或者大于等于设定休眠可靠性阈值的多个从SOC,由于历史入眠时间越长,其下次入眠时间就可能越长,所以可以参考历史入眠时间,将历史入眠时间较长的SOC可以优先进行休眠,以减低主SOC对从SOC整体等待的时间。如图3所示,通过对比可知,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优先级设置方法前后,所使用的总休眠时间存在时间差,且在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优先级设置方法进行设置后所需的总休眠时间,要远少于未采用本发明优先级设置方法所需的总休眠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历史入眠时间包括但不限于最近一次入眠时间、最近N次入眠时间的平均值等。
示例性的,本发明实施可以从多个SOC中筛选出运算能力最强的SOC(假设为SOC1),并将包括本发明涉及的SOC的休眠控制方法的算法模块部署到SOC1中,最后通过执行SOC1的算法模块中的算法来实现休眠控制。假设主SOC和其中一个从SOC均不是SOC1,那么休眠优先级排序以及后续主SOC控制从SOC进行休眠的流程可以如图4所示。在各SOC上电启动/唤醒后,从SOC开始向SOC1发送上次休眠时间(图中的上次休眠时间是指最近一次入眠时间)以及发送上次休眠是否异常,SOC1接收到各SOC上次休眠时间和异常休眠记录后,根据这些信息对从SOC进行休眠优先级排序,将生成的休眠优先级配置表发送给主SOC;主SOC接收到休眠信号后,按照接收到的休眠优先级配置表中的休眠优先级控制从SOC进行休眠;从SOC接收到主SOC进行休眠的指令后,开始进入休眠,并在休眠异常时,向主SOC反馈休眠异常;主SOC监测到从SOC休眠异常后,向该从SOC下发复位命令;该从SOC复位重新进行休眠,直至该从SOC成功入眠。
相应于上述方法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SOC的休眠控制装置,如图5所示,所述装置可以包括:
获取单元52,用于获取每个系统级芯片SOC的最近一次入眠时间、休眠可靠性,以及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休眠可靠性占比权重,所述休眠可靠性是根据历史休眠事件的休眠成功率确定的;
计算单元54,用于根据所述最近一次入眠时间、所述休眠可靠性以及所述休眠可靠性占比权重,计算所述SOC的休眠总性能;
确定单元56,用于将休眠总性能最强的SOC确定为主SOC,将其他SOC确定为从SOC。
可选的,所述计算单元54,用于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所述SOC的休眠总性能αn
αn=(δnn)/(Tn*(1-γn))
其中,δn表示第n个SOC的休眠可靠性,Tn表示第n个SOC的最近一次入眠时间,γn表示休眠可靠性占比权重;所述αn的取值越大代表所述休眠总性能越强。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在将休眠总性能最强的SOC确定为主SOC,将其他SOC确定为从SOC之后,将包括SOC标识和SOC主从配置结果之间映射关系的主从配置表发送给各个SOC;或者,针对每个SOC分别发送对应的主从配置结果。
可选的,所述获取单元52,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次数休眠事件下所述SOC的休眠异常记录;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休眠异常记录,计算所述SOC的所述休眠可靠性。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在将休眠总性能最强的SOC确定为主SOC,将其他SOC确定为从SOC之后,判断是否存在休眠可靠性小于预设休眠可靠性阈值的目标从SOC;
设置单元,用于若存在目标从SOC,则根据第一优先级规则,设置从SOC的休眠优先级;所述第一优先级规则包括所述目标从SOC的休眠优先级高于非目标从SOC;针对多个目标从SOC,历史入眠时间越长,休眠优先级越高;针对多个非目标从SOC,历史入眠时间越长,休眠优先级越高;若不存在目标从SOC,则根据第二优先级规则,设置从SOC的休眠优先级;第二优先级规则包括针对多个从SOC,历史入眠时间越长,休眠优先级越高;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若当前SOC不是主SOC,则将设置完成的休眠优先级结果发送给所述主SOC。
根据上述方法实施例,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器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根据上述方法实施例,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系统级芯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其中,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根据上述方法实施例,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载终端,所述车载终端包括一个第一SOC和至少一个第二SOC;所述第一SOC与所述第二SOC通过数据总线连接;
所述第二SOC,用于向第一SOC发送所述第二SOC的最近一次入眠时间以及最近一次休眠的休眠结果;所述休眠结果包括休眠成功或休眠异常;
所述第一SOC,用于接收所述第二SOC发送的最近一次入眠时间和所述休眠结果,并根据预设次数休眠事件下接收到的所述第二SOC发送的所述休眠结果确定所述第二SOC的休眠可靠性,以及获取所述第一SOC的最近一次入眠时间和休眠可靠性;并分别根据每个SOC的最近一次入眠时间、休眠可靠性以及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休眠可靠性占比权重,计算所述SOC的休眠总性能,将休眠总性能最强的SOC确定为主SOC,将其他SOC确定为从SOC。
可选的,所述第一SOC,用于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所述SOC的休眠总性能αn
αn=(δnn)/(Tn*(1-γn))
其中,δn表示第n个SOC的休眠可靠性,Tn表示第n个SOC的最近一次入眠时间,γn表示休眠可靠性占比权重;所述αn的取值越大代表所述休眠总性能越强。
可选的,所述第一SOC,还用于在将休眠总性能最强的SOC确定为主SOC,将其他SOC确定为从SOC之后,将包括SOC标识和SOC主从配置结果之间映射关系的主从配置表发送给所述至少一个第二SOC;或者,针对每个第二SOC分别发送对应的主从配置结果;
所述第二SOC,用于接收第一SOC发送的主从配置表,或者接收所述第一SOC发送的针对当前第二SOC的主从配置结果。
可选的,所述第一SOC,还用于:判断是否存在休眠可靠性小于预设休眠可靠性阈值的目标从SOC;若存在目标从SOC,则根据第一优先级规则,设置从SOC的休眠优先级;所述第一优先级规则包括所述目标从SOC的休眠优先级高于非目标从SOC;针对多个目标从SOC,历史入眠时间越长,休眠优先级越高;针对多个非目标从SOC,历史入眠时间越长,休眠优先级越高;若不存在目标从SOC,则根据第二优先级规则,设置从SOC的休眠优先级;第二优先级规则包括针对多个从SOC,历史入眠时间越长,休眠优先级越高;若所述第一SOC不是主SOC,则将设置完成的休眠优先级结果发送给配置为主SOC的第二SOC;
所述配置为主SOC的第二SOC,还用于接收包含各个从SOC休眠优先级的休眠优先级结果。
上述系统、装置实施例与方法实施例相对应,与该方法实施例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具体说明参见方法实施例。装置实施例是基于方法实施例得到的,具体的说明可以参见方法实施例部分,此处不再赘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例描述分布于实施例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SOC的休眠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每个系统级芯片SOC的最近一次入眠时间、休眠可靠性,以及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休眠可靠性占比权重,所述休眠可靠性是根据历史休眠事件的休眠成功率确定的;
根据所述最近一次入眠时间、所述休眠可靠性以及所述休眠可靠性占比权重,计算所述SOC的休眠总性能;
将休眠总性能最强的SOC确定为主SOC,将其他SOC确定为从SOC;
在所述主SOC控制所有所述从SOC均成功进入休眠后,所述主SOC开始休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最近一次入眠时间、所述休眠可靠性以及所述休眠可靠性占比权重,计算所述SOC的休眠总性能,包括:
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所述SOC的休眠总性能αn
αn=(δnn)/(Tn*(1-γn))
其中,δn表示第n个SOC的休眠可靠性,Tn表示第n个SOC的最近一次入眠时间,γn表示休眠可靠性占比权重;所述αn的取值越大代表所述休眠总性能越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休眠总性能最强的SOC确定为主SOC,将其他SOC确定为从SOC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包括SOC标识和SOC主从配置结果之间映射关系的主从配置表发送给各个SOC;
或者,针对每个SOC分别发送对应的主从配置结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每个系统级芯片SOC的休眠可靠性包括:
获取预设次数休眠事件下所述SOC的休眠异常记录;
根据所述休眠异常记录,计算所述SOC的所述休眠可靠性。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休眠总性能最强的SOC确定为主SOC,将其他SOC确定为从SOC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是否存在休眠可靠性小于预设休眠可靠性阈值的目标从SOC;
若存在目标从SOC,则根据第一优先级规则,设置从SOC的休眠优先级;所述第一优先级规则包括所述目标从SOC的休眠优先级高于非目标从SOC;针对多个目标从SOC,历史入眠时间越长,休眠优先级越高;针对多个非目标从SOC,历史入眠时间越长,休眠优先级越高;
若不存在目标从SOC,则根据第二优先级规则,设置从SOC的休眠优先级;所述第二优先级规则包括针对多个从SOC,历史入眠时间越长,休眠优先级越高;
若当前SOC不是主SOC,则将设置完成的休眠优先级结果发送给所述主SOC。
6.一种SOC的休眠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每个系统级芯片SOC的最近一次入眠时间、休眠可靠性,以及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休眠可靠性占比权重,所述休眠可靠性是根据历史休眠事件的休眠成功率确定的;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最近一次入眠时间、所述休眠可靠性以及所述休眠可靠性占比权重,计算所述SOC的休眠总性能;
确定单元,用于将休眠总性能最强的SOC确定为主SOC,将其他SOC确定为从SOC;
所述装置,还用于在所述主SOC控制所有所述从SOC均成功进入休眠后,所述主SOC开始休眠。
7.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可执行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器实现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的方法。
8.一种系统级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其中,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的方法。
9.一种车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终端包括一个第一SOC和至少一个第二SOC;所述第一SOC与所述第二SOC通过数据总线连接;
所述第二SOC,用于向第一SOC发送所述第二SOC的最近一次入眠时间以及最近一次休眠的休眠结果;所述休眠结果包括休眠成功或休眠异常;
所述第一SOC,用于接收所述第二SOC发送的最近一次入眠时间和所述休眠结果,并根据预设次数休眠事件下接收到的所述第二SOC发送的所述休眠结果确定所述第二SOC的休眠可靠性,以及获取所述第一SOC的最近一次入眠时间和休眠可靠性;并分别根据每个SOC的最近一次入眠时间、休眠可靠性以及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休眠可靠性占比权重,计算所述SOC的休眠总性能,将休眠总性能最强的SOC确定为主SOC,将其他SOC确定为从SOC;
在所述主SOC控制所有所述从SOC均成功进入休眠后,所述主SOC开始休眠。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SOC,还用于:
判断是否存在休眠可靠性小于预设休眠可靠性阈值的目标从SOC;
若存在目标从SOC,则根据第一优先级规则,设置从SOC的休眠优先级;所述第一优先级规则包括所述目标从SOC的休眠优先级高于非目标从SOC;针对多个目标从SOC,历史入眠时间越长,休眠优先级越高;针对多个非目标从SOC,历史入眠时间越长,休眠优先级越高;
若不存在目标从SOC,则根据第二优先级规则,设置从SOC的休眠优先级;所述第二优先级规则包括针对多个从SOC,历史入眠时间越长,休眠优先级越高;
若所述第一SOC不是主SOC,则将设置完成的休眠优先级结果发送给所述主SOC。
CN202110829207.XA 2021-07-22 2021-07-22 Soc的休眠控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35902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29207.XA CN113590205B (zh) 2021-07-22 2021-07-22 Soc的休眠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29207.XA CN113590205B (zh) 2021-07-22 2021-07-22 Soc的休眠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90205A CN113590205A (zh) 2021-11-02
CN113590205B true CN113590205B (zh) 2024-01-19

Family

ID=78248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29207.XA Active CN113590205B (zh) 2021-07-22 2021-07-22 Soc的休眠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9020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53617A (zh) * 2021-12-20 2022-03-29 先临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系统组件休眠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6999A (zh) * 2012-01-20 2012-07-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业务模型降低设备功耗的方法、控制装置以及系统
CN104883725A (zh) * 2015-06-19 2015-09-02 东南大学 一种长期演进网络中基于站点实际负载的网络节能方法
WO2017206918A1 (zh) * 2016-05-31 2017-12-0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加速唤醒方法以及相关产品
CN109606338A (zh) * 2018-12-05 2019-04-12 武汉科德斯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驻车制动系统及唤醒休眠模式下该系统的方法
CN110579992A (zh) * 2019-10-18 2019-12-17 上海怿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以太网唤醒/休眠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1221403A (zh) * 2019-12-27 2020-06-02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可调配休眠模式控制的SoC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6999A (zh) * 2012-01-20 2012-07-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业务模型降低设备功耗的方法、控制装置以及系统
CN104883725A (zh) * 2015-06-19 2015-09-02 东南大学 一种长期演进网络中基于站点实际负载的网络节能方法
WO2017206918A1 (zh) * 2016-05-31 2017-12-0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加速唤醒方法以及相关产品
CN109606338A (zh) * 2018-12-05 2019-04-12 武汉科德斯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驻车制动系统及唤醒休眠模式下该系统的方法
CN110579992A (zh) * 2019-10-18 2019-12-17 上海怿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以太网唤醒/休眠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1221403A (zh) * 2019-12-27 2020-06-02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可调配休眠模式控制的SoC系统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esign of a 90nm 4-CPU 4320MIPS SoC with individually managed frequency and 2.4GB/s multi-master on-chip interconnect;Nishii, O et al.;IEEE;全文 *
DTN中一种基于接触时间的休眠机制;付凯;夏靖波;尹波;;计算机科学(02);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90205A (zh) 2021-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69240A (zh) 电动汽车远程热管理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152691A (zh) 一种功率控制方法、装置、系统、整车控制器及存储介质
CN113590205B (zh) Soc的休眠控制方法及装置
EP4120077A1 (en) Method for scheduling hardware accelerator, and task scheduler
JP2008129846A (ja) データ処理装置、データ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0413417A (zh) 车载系统进程的运行优化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200073653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update of vehicle
US11900095B2 (en) Vehicl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13691722B (zh)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9520749B2 (en)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eventing frequency interference
KR20150065803A (ko) 고-효율 원자적 연산들을 사용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1789085B2 (en) Battery diagnosis device, battery diagnosis method, non-transitory storage medium, and vehicle
CN115291907A (zh) 车辆升级方法、装置及系统
US9483892B2 (en) Smart ke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signal of smart key apparatus
JP7378445B2 (ja) 電子制御ユニット、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230394891A1 (en) Operation management method, server, and system
EP4269204A1 (en) A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vehicle operation
US20240185653A1 (en) Vehicl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device, vehicl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CN113452119B (zh) 充电设备调配方法、装置及系统
JP2000139027A (ja) 節電解除装置
JP2012103802A (ja) 情報処理装置、電子制御ユニット
US20220130246A1 (en) Operation management method, server, and system
US20230088041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vehicle syste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US20220120570A1 (en) Operation management method, server, and system
CN117829230A (zh) 通过计算电路实现卷积运算的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