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896C - 检测和监视段电信连接的段性能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检测和监视段电信连接的段性能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896C
CN1135896C CNB988083531A CN98808353A CN1135896C CN 1135896 C CN1135896 C CN 1135896C CN B988083531 A CNB988083531 A CN B988083531A CN 98808353 A CN98808353 A CN 98808353A CN 1135896 C CN1135896 C CN 113589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section
aal2
numerical value
characteristic fa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9880835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67443A (zh
Inventor
L��-G���˵�ɭ
L·-G·彼得森
-
J·诺格拉-罗德里格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2674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674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89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89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4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for 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 H04Q11/0428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i.e. systems for transmiss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digitised signals, e.g. speech, data, telecentral, television signals
    • H04Q11/0478Provisions for broadband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54Store-and-forward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56Packet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5601Transfer mode dependent, e.g. ATM
    • H04L2012/5625Operations,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 [OA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54Store-and-forward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56Packet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5601Transfer mode dependent, e.g. ATM
    • H04L2012/5625Operations,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 [OAM]
    • H04L2012/5627Fault tolerance and recovery

Abstract

在电信网中,通过段性能监视技术可以检测和精确地鉴别造成数据错乱或数据恶化的沿着电信连接的段。段性能监视技术包括产生、发送、和分析特定的数据分组,这些数据分组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地经历整个电信连接。在每个节点处,对于一个或多个段性能特征因子的数值是基于用户分配的数据分组的预定的块而累加的。部分地,可以通过把对于一个或多个段性能特征因子的数值与由源节点产生的一个或多个性能特征因子数值进行比较,来确定由电信连接的任何段所造成的数据恶化。

Description

检测和监视段电信连接的段性能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信网中的数据传输。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检测和定位那些对破坏或恶化沿着穿过多个交换点的电信连接(例如异步传输方法自适应第二层(AAL2)连接)上的电信数据负有责任的段。
背景技术
异步传输模式(ATM)是用于电信网上传输电信数据的标准协议。它是基于在固定尺寸数据分组(被称为ATM信元)中的数据从电信网上的源节点经过任何数目的中间交换节点到目的地节点的传输。每个ATM信元具有一个48个八比特组的有用负载部分和一个5个八比特组头标部分。ATM在技术上是熟知的。
ATM常常被使用来输送在电信网中的低比特速率数据,例如,低比特速率话音数据。然而,标准的ATM不能有效地输送低比特速率数据。更具体地,标准ATM势必会把很大的延时附加到低比特速率数据传输上。不幸地,低比特速率数据,例如低比特速率话音数据,对于传输延时是很敏感的。因此,已经开发了几种不同的ATM自适应层(AAL),以便在输送低比特速率数据时提高ATM的效率,正如技术上所熟知的。
AAL2是已经被开发来在输送低比特速率数据时提高ATM的效率的AAL中的一种。AAL2在技术上也是熟知的,在B-ISDN ATMAdaptation layer Type 2 Specification,ITU RecommendationI.36 3.2(B-ISDN ATM自适应层类型2技术规范,ITU建议I.363.2)(这里称为“AAL2规范”)中更全面地被描述。通过把来自多个不同源的低比特速率数据插入到AAL2数据分组,然后把来自各个源的AAL2数据分组复接到单个ATM连接上,AAL2使得ATM成为更有效的用于输送低比特速率数据的工具。
按照AAL2规范,AAL2数据分组的标准格式类似于标准ATM信元的格式。例如,AAL2数据分组也具有头标部分和有用负载部分。然而,AAL2数据分组的头标部分是3个八比特组长,以及AAL2数据分组的有用负载部分可以从1个八比特组变化到64八比特组。
AAL2数据分组的头标部分更具体地包括:8比特的连接识别符(CID)区、6比特的长度指示符(LI)区、5比特的用户到用户信息(UUI)区、和5比特的头标错误控制(HEC)码。CID区规定相应的AAL2分组所属于的AAL2信道。按照AAL2规范,AAL2分组可以与248个不同的AAL2信道中的一个信道相联系。所以,来自多到248个不同的数据源的AAL2数据分组可被复接到单个ATM连接上。LI区,正如其名称指出的,规定了AAL2数据分组的有用负载部分的长度(例如,有用负载中的八比特组的数目)。HEC码特别地被使用来检测在AAL2分组中的头标部分中的错误。
在UUI区中有5个比特。所以,有可能有32种不同的二进制码组合。这些二进制码组合中的两种组合特别地被保留用来把AAL2数据分组鉴别为运行和维护(OAM)数据分组。这些二进制码组合中的第一种组合特别地把AAL2分组鉴别为末端到末端分组。末端到末端分组总是从第一节点发送到第二节点,它对于任何位于沿着在第一和第二节点之间的连接的中间节点是透明的。第二种二进制码组合把AAL2分组鉴别为段分组。段分组从第一节点被发送到邻近第一节点的第二节点,然后,重新发送回到第一节点。
按照ITU-T建议I.610,B-ISDN运行和维护原理和功能(这里称为ATM OAM技术规范),标准的ATM可提供OAM性能监视功能。这种性能监视功能的目的是检验ATM连接的总的质量。按照ATM OAM技术规范,ATM连接的总的质量根据ATM信元丢失数目和ATM信元有用负载误码的数目来测量。
实际上,ATM OAM性能监视功能是非常复杂的。例如,性能恶化典型地是由诸如目的地节点的连接末端点进行鉴别的。因此,目的地节点只知道恶化条件存在于源节点与目的地节点之间的某个位置。然而,对于恶化条件负有责任的段的精确位置不能被确定。因此,网络管理者必须单独地以及在常规的原则下检验每个段是否存在有性能恶化的任何指示。因而这导致时间和网络资源(例如,带宽)的不必要的扩大。所以,需要更简化的和有效的程序来检测和精确地定位造成在电信网内沿着电信连接的数据恶化的段,以及以“如按照需要”的原则而不是以定期的原则来进行这种检测和定位。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用于检测造成电信网中的数据恶化的段的简化程序。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用于检测造成电信网中的数据恶化的段的简化程序,它是由最终用户以“按照需要”的原则发起的,而不是通过以定期的原则的网络管理来进行的。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用于定位造成电信网中的数据恶化的段的更有效的程序,从而网络管理者,如有需要的话,可围绕这些节点正确地重新路由数据分组,以便提高总的连接的质量。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用于检测和定位造成数据恶化的段的简化的和更有效的程序,从而节省了关键的网络资源。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以上的和其它的目的是由一种用于检测电信连接中的分段性能的方法来完成的。该方法和/或设备涉及把数据块从电信连接中的第一节点发送到电信连接中的第二节点,和把第一通信分组从第一节点发送到第二节点,其中第一通信分组包含对于基于数据块的段性能特征因子的数值。然后,在第二节点,定出作为数据块的函数的对于段性能特征因子的一个数值,以及该数据块被转发到电信连接中的第三节点。接着,在第一通信分组中的段性能特征因子的数值与由第二节点定出的段性能特征因子的数值进行比较,以及如果在第一通信分组中的段性能特征因子的数值可以与由第二节点定出的段性能特征因子的数值相比较,则第一通信分组从第二节点被转发到第三节点,以用于进一步处理。然而,如果在第一通信分组中的段性能特征因子的数值不能与由第二节点定出的段性能特征因子的数值相比较,则把第一通信分组从第二节点不作进一步处理地转发到目的地节点和位于沿着在第二节点与目的地节点之间的电信连接的任何中间节点,并且产生第二通信分组,表示已经检测到段性能恶化。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以上的和其它的目的是由一种用于监视沿着电信连接的一个或多个段的性能的方法来完成的。该方法和/或设备涉及根据沿着电信连接的多个参与节点来确定是否监视一个或多个段的性能。然后,如果确定该一个或多个段的性能是要被监视的,则数据分组块从源节点发送到目的地节点和沿着位于在源节点与目的地节点之间的电信连接的每个中间节点。此外,对于段性能特征因子的第一数值是基于数据分组块产生的,然后被插入到第一通信分组,它从源节点被发送到目的地节点和每个中间节点。然后,在一个参与的中间节点中,通过定出对于段性能特征因子的第二数值和把定出的第二数值与第一数值进行比较,从而对第一通信分组进行处理。如果第一数值与第二数值不一致,把第一通信分组从参与的中间节点不作进一步处理地转发到目的地节点和在参与的中间节点与目的地节点之间的每个中间节点。因此,如果第一数值与第二数值不一致,则产生第二通信分组以表示已经检测到段性能恶化。然而,如果第一数值和第二数值相一致,则第一通信分组被转发到下一个参与的中间节点以供处理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检测电信连接中的段性能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源节点,用于在电信连接上将数据块和第一通信分组一起向目的地节点发送,第一通信分组包含基于发送的数据块的对于段性能特征因子的第一数值;以及
中间节点,用于接收来自源节点的数据块和第一通信分组,基于接收到的数据块计算对于段性能特征因子的第二数值,比较对于段性能特征因子的第一数值和该第二数值,以及将数据块和第二通信分组一起转发到目的地节点,如果对于段性能特征因子的第一数值和该第二数值不一致,所述第二通信分组标识恶化的段性能。
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在链接源节点、中间节点和目的地节点的电信连接中监视段性能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源节点中的用于分析要被发送的数据块的段性能监视逻辑,所述源节点段性能监视逻辑基于经分析的数据块计算对于段性能特征因子的第一数值;
源节点中的与源节点段性能监视逻辑连接的自适应层2(AAL2)复接器,所述源节点AAL2复接器将数据块和第一通信分组一起向目的地节点发送,第一通信分组包含对于段性能特征因子的第一数值;
中间节点中的用于接收来自源节点的数据块和第一通信分组的AAL2多路去复用器,所述中间节点多路去复用器发送该数据块和该第一通信分组到中间节点中的段性能监视逻辑;
中间节点中的与AAL2中间节点多路去复用器连接的段性能监视逻辑,所述中间节点段性能监视逻辑基于接收到的数据块计算对于段性能特征因子的第二数值,比较对于段性能特征因子的第一数值和该第二数值,以及在对于段性能特征因子的第一数值和该第二数值不一致的情况下产生已恶化的段性能的标识;以及
中间节点中的与中间节点段性能监视逻辑连接的AAL2复接器,所述中间节点AAL2复接器将数据块和第二通信分组一起转发到目的地节点,在中间节点段性能监视逻辑产生所述标识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通信分组包括已恶化的段性能的标识。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阅读以下的详细说明,将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其中:
图1显示按照现有技术的AAL2连接;
图2显示按照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段性能监视进程的监视阶段;
图3显示在段性能监视进程的所有三个阶段期间出现的信令的总貌;
图4显示对于OAM AAL2分组的一个示例性格式;
图5显示对于OAM AAL2分组的另一个示例性格式;
图6显示对于OAM AAL2分组的再一个示例性格式;
图7显示对于源节点的示例性硬件实施例;
图8显示对于中间节点的示例性硬件实施例;以及
图9显示对于目的地节点的示例性硬件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鉴别和定位在电信连接中的交换节点处或在交换节点之间造成数据恶化的段。虽然以下的讨论根据利用异步传输模式自适应层2(AAL2)的设施来描述本发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本发明可通过使用异步传输模式(ATM)层,或其它的在技术上是熟知的ATM自适应层进行应用。
图1表示在源节点105与目的地节点110之间的AAL2连接100。AAL2连接100包括在源节点105与目的地节点110之间的四个中间节点115。中间节点115的用途是执行对于路由AAL2数据(未示出)沿着AAL2连接100从源节点105到目的地节点110所必须的交换功能。
通常,在AAL2连接100中的每个节点之间的链路包括多个复接的AAL2信道。与AAL2连接100有关的AAL2分组在每个链路中只占用一个信道。与AAL2连接100全部地或部分地重叠的其它的AAL2连接有关的AAL2分组占用其它的信道。如上所述,通过使用AAL2来路由在电信网络内的数据在技术上是熟知的。
有时,一个沿着电信连接(例如,沿着AAL2连接100)的点或段使得经过该点的数据变坏。按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一个三阶段的段性能监视技术被提供用来精确地定位这些点或段,其中一个段(例如段120)被规定为在能够执行段性能监视的两个点之间的AAL2连接100的一部分。优选实施例的三个阶段是启动阶段、监视阶段、和报告阶段。
启动阶段的用途是轮询沿着AAL2连接的每个中间节点,以确定有多少个节点能分配资源(例如,诸如处理点125的段性能监视处理点),这些资源对于参与到段性能监视进程的监视阶段中是必须的。然后,这个信息被源节点使用来确定它是否可能继续进行段性能监视过程的剩余的阶段。
为了轮询中间节点,源节点(例如,源节点105)在目的地节点110的方向上发送沿着AAL2连接100的一个启动AAL2分组。在启动AAL2分组的AAL2头标中的UUI区标识启动AAL2分组为段AAL2分组。因此启动AAL2分组被源节点105与目的地节点110之间的每个中间节点接收。在接收启动AAL2分组以后(该AAL2分组特别地包含有关段性能监视进程预期将要持续多长的估值),每个中间节点确定它是否能分配资源来用于这个段性能监视进程。如果中间节点确定,它具有资源可被提供来参与段性能监视进程的剩余阶段,则中间节点使得在启动AAL2分组的有用负载中的第一计数器增值。这个第一计数器被称为关注(regard)计数器。如果中间节点确定它没有资源可被提供来参与,则中间节点使得被称为忽视(disregard)计数器的第二计数器增值。启动AAL2分组然后被传送到沿着AAL2连接的每个中间节点,每个中间节点使得适当的计数器增值,直到启动AAL2分组达到目的地节点110为止。
在优选实施例中,段性能是通过监视两个不同的段性能特征因子中的一个特征因子或这两个特征因子而被确定的,正如下面更详细地描述的。因此,启动AAL2分组包含用于每个段性能特征因子的关注计数器和忽视计数器。如果源节点打算通过使用这两个段性能特征因子来监视段性能,则每个中间节点必须使得用于这两个段性能特征因子的适当的计数器增值。
在接收启动AAL2分组以后,目的地节点110产生确认AAL2分组。在产生这个分组时,目的地节点110复制每个关注和忽视计数器的内容。确认分组然后被标记为末端到末端分组,并被发送到源节点105。由于确认AAL2分组被鉴别为末端到末端分组,所以它重新通过AAL2连接从目的地节点110回到源节点105,而没有被任何的中间节点115或处理点(例如处理点125)处理。确认AAL2分组把轮询的结果(即,把关于资源可提供性的信息)提供给源节点105。源节点105然后可使用这个信息来确定它是否可能开始段性能监视进程的监视阶段。
图2显示与监视阶段有关的过程,在监视阶段期间,根据一个或多个段性能特征因子来测试沿着AAL2连接的一个或多个段的性能。具体地,图2显示了AAL2连接200的一部分,其中包括源节点205、第一中间节点210和第二中间节点215。这两个中间节点210和215分别包含段性能监视处理点211和216,其中段性能监视处理点211监视在源节点205与中间节点210之间的段1的性能,以及段性能监视处理点216监视在中间节点210与中间节点215之间的段2的性能。
在性能监视阶段开始时,源节点205发送用户分配的AAL2数据分组块220。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源节点205也发送一个开始AAL2分组和一个停止AAL2分组230。对于段性能监视点,开始和停止AAL2分组225和230精确地规定用户分配的AAL2数据分组块220的边界。在监视阶段期间,段性能监视处理点通过分析块中的每个AAL2分组来累加或定出对于一个或多个段性能特征因子的数值。
根据用户分配的AAL2数据分组块220中的每个AAL2数据分组,源节点205产生对于一个或多个段性能特征因子的数值。在优选实施例中,源节点205产生分组计数和或块检错码(例如,比特交织的每八比特组奇偶校验码)。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其它的段性能特征因子可被用来监视段性能,而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一般地,源节点205把所产生的对于段性能特征因子的数值存储在校验AAL2分组235中,然后,把检验AAL2分组235发送到第一中间节点210。在校验AAL2分组235中用于存储与段性能特征因子有关的数值的更具体的格式将在下面更详细地讨论。
得出对于段性能特征因子的数值,例如分组计数和或块检错码,是很花费时间的。如上所述,AAL2通常被用来输送低比特速率数据(例如,低比特速率话音数据),该数据典型地对于传输延时是敏感的。所以,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在源节点205产生对于段性能特征因子的数值的同时,源节点205继续发送用户分配的AAL2数据分组(例如,用户分配的AAL2数据分组240)。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对于段性能特征因子的数值可被产生,然后被存储在停止AAL2分组中。然而,定出这些数值是很花费时间的,正如前面提到的。所以,把这些数值存储到停止AAL2分组会导致在传输该停止AAL2分组时的延时。这也导致在传输附加的用户分配的AAL2数据分组时的延时,因为该停止AAL2分组必须是在用户分配的AAL2数据分组块220中跟随在最后的AAL2数据分组后面的下一个数据分组。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看到的,传输该停止AAL2分组时的相当大的延时不会导致带宽的非常有效的利用。
在段性能监视处理点处,例如,段性能监视点211处,开始AAL2分组225受到相应于被存储在OAM分组头标中的开始AAL2分组的二进制码组合的检测。开始AAL2分组225通知段性能监视处理点211:以下的用户分配的AAL2数据分组块220要被使用来监视段1的段性能,如图2所示。因此,段性能监视处理点211通过使用与如源节点205所使用的相同的计算程序来累积地定出对于一个或多个段性能特征因子的数值。在优选实施例中,段性能特征固子包括分组计数和或块检错码,正如上所述。
检验AAL2分组235包含对于每个段性能特征因子的两个数据区。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所以,检验AAL2分组235包含对于分组计数的第一和第二数据区,以及对于块检错码的第一和第二数据区。第一数据区放置所产生的数值。这是由源节点205定出的数值。第二数据区是测量的数值。起始地,源节点205设置测量值等于所产生的值。
在检测到停止AAL2分组230以后,段性能监视处理点211必须等待,直到它接收到检验AAL2分组235为止。在接收到检验AAL2分组235以后,段性能监视处理点211首先对于每个性能特征因子确定被存储在产生的数值数据区中的所产生的值和被存储在测量数值数据区中的测量值是否相等。如果测量值与产生值不一致,则这表示段1已经弄乱了数据。段性能监视点211然后把检验AAL2分组235向下转发到AAL2连接200的其余部分,而不用由段性能监视处理点进一步处理,以便释放在每个段性能监视处理点处的网络资源。如果段性能监视点211确定:对于每个段性能特征因子,所产生的值等于测量值,则段性能监视处理点211把对于每个段性能特征因子的产生值与由段性能监视处理点211根据用户分配的AAL2数据分组块220定出的累加的数值进行比较。如果段性能监视处理点211检测出它们不一致,则段性能监视处理点211把累加值存储在测量值数据区,并把检验AAL2分组235转发到AAL2连接200的其余部分,而不进一步处理,如上面所解释的。如果段性能监视处理点211检测出不一致(即,如果没有由段1造成的数据恶化的指示),则段性能监视处理点211把检验AAL2分组235转发到下一个段性能监视处理点216。一般地,检验AAL2分组被转发到每个中间节点,或更具体地,转发到AAL2连接200中的每个段性能监视处理点。然而,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只有那些分配资源的中间节点实际地提取和处理检验AAL2分组235。
一旦段性能监视处理点检测到恶化条件,检验AAL2分组235的内容就变成为固定的,以及,如上所述,检验AAL2分组235沿着AAL2连接的其余部分被传送,直到它达到目的地节点为止(图2上未示出)。正如下面更详细地描述的,检验AAL2分组也包含消息区。被存储在消息区中的代码提供关于围绕检测和所采取的纠正行动(如果有的话)的情况的附加信息。当检验AAL2分组235达到目的地节点时,目的地节点通过改变OAM分组头标中的二进制码组合来将校验AAL2分组235转换成报告AAL2分组、以及通过改变AAL2分组头标中的UUI来反映末端到末端数据分组。然后,目的地节点把报告AAL2分组发回到源节点205。由于报告AAL2分组被指定为末端到末端数据分组,所以它以这样的方式经过从目的地节点到源节点205的AAL2连接,以使得它对于位于沿着在源节点205与目的地节点之间的AAL2连接200的各中间节点是透明的。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与负责检测恶化条件的段性能监视处理点有关的中间节点把一个报告AAL2分组直接发送到源节点205。优选地,在报告AAL2分组中的消息区包含适当的消息码,指示是否已经或将要采取任何行动。再次地,报告AAL2分组被鉴别为末端到末端分组,这样它以对于各个中间节点是透明的方式经过AAL2连接返回到源节点205。此外,检测恶化的中间节点可通知网络系统管理。
源节点205在它接收报告AAL2分组以后撤消段性能监视进程。源节点205也可按照在报告AAL2分组的消息区中的消息码采取多个适当的行动。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包括在每个节点处的段性能监视定时器,用来防止无限制的网络资源分配的可能性。按照本发明的这个方面,在每个节点处的段性能监视定时器以一个用来完成段性能监视进程的估计的时间来进行初始化。估计的时间被源节点存储在启动AAL2分组中,如上所解释的。如果定时器在段性能监视进程完成以前满时,则由相应的节点分配的资源被释放,以及段性能监视进程被中止。
图3概述了按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段性能监视技术。在本例中,AAL2连接包括源节点305、第一中间节点310、第二中间节点315、和目的地节点320。
在启动阶段开始时,源节点305产生启动AAL2分组1。启动AAL2分组1是一个如在AAL2分组头标的UUI中表示的段分组。所以,在图3上,启动AAL2分组1a、1b、和1c代表当启动AAL2分组1沿着构成AAL2连接的每段a、b、和c传播时的启动AAL2分组。启动AAL2分组1被每个中间节点进行分析,以确定节点是否可提供必要的资源来支持段性能监视进程。每个节点确定资源是否将被分配用于段性能监视进程所需要的时间在图3上用与第一中间节点310和第二中间节点315有关的垂直线表示。当启动AAL2分组1达到目的地节点320时,目的地节点320产生确认AAL2分组2。确认AAL2分组2是末端到末端分组;这样它经过从目的地节点320到源节点305的AAL2连接,而不用在中间节点310和315处的任何处理,如图3所示。然后,源节点305利用确认AAL2分组2,以确定是否继续进行段性能监视进程。
如果源节点305决定继续进行段性能监视进程,则源节点305产生开始AAL2分组3,后面跟随用户分配的AAL2数据分组块4,再后面跟随停止AAL2分组5。在中间节点310和315处,对于段性能特征因子的数值(例如,诸如比特交织奇偶校验码的分组计数和/或块检测码)根据用户分配的AAL2数据分组块4被累加。累加的数值被存储,以及中间节点310和315等待检验AAL2分组7的到达。
如上所述,在检验AAL2分组7由源节点305产生和/或由中间节点310和315处理以便防止数据传输延时的同时,源节点305继续发送用户分配的AAL2数据分组,例如用户分配的AAL2数据分组6、8、和9。
在本例中,第二中间节点315检测到不一致,由此,表示在第二中间节点315与第一中间节点310之间的段(即段b)已经使得数据变乱了。因此,检验AAL2分组7的内容变成为固定的。然后,第二中间节点315把检验AAL2分组7转发到目的地节点320。
在报告阶段期间,目的地节点320根据检验AAL2分组7来准备末端到末端报告AAL2分组10。然后,目的地节点320发送报告AAL2分组10,后者经过返回到源节点305的AAL2连接,而不用在中间节点310和315处的任何处理。
图4显示对于用于检验AAL2分组和报告AAL2分组的OAM AAL2分组400的示例性格式。按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OAM AAL2分组400包括AAL2分组头标部分405、OAM有用负载410、以及1个八比特组的循环冗余码(CRC)412。AAL2分组头标405,如上所述,包括一个5比特的UUI区。上面也描述过的是,UUI二进制码的两个组合,例如组合11110(即,十进制的30)和11111(即,十进制的31),具体地把OAM AAL2分组400标识为段OAM AAL2分组或末端到末端OAM AAL2分组。检验AAL2分组是段分组的一个例子,而报告AAL2分组是末端到末端分组的一个例子。
图4也显示,按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OAM有用负载410包括1个八比特组的OAM头标415和6个八比特组的特别启动区417。特别启动区417还包括3比特的相关区(420)、3比特的消息区(425)、5个八比特组的数据区(430)、以及两个空闲比特(435),用于将来的考虑。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看到,OAM有用负载410中的每个区的位置和长度可以变化,而不背离本发明预期的范围。
OAM头标415的优选的格式实际上类似于上面所述的和在“ITU建议I.363.2,B-ISDN运行和维护原理和功能”节4.2、6、和7中规定的AAL2头标的格式。更具体地,OAM头标415反映多个可能的二进制码组合之一,它规定相应于OAM AAL2分组400的OAM功能。至少一个这些二进制码组合把OAM AAL2分组400标识为检验AAL2分组。至少一个其它的二进制码组合把OAM AAL2分组400标识为报告AAL2分组。
相关区420是3比特的码,用来把AAL2分组(例如,检验和报告AAL2分组)与同一个段性能监视进程进行相关。这是很重要的,因为任何给定的节点,包括源节点,可被两个或多个重叠的AAL2连接共享,以及同时涉及一个以上的待决的段性能监视进程。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相关区420是3比特的环形(Warp around)计数器,以及计数器的值仅仅由源节点控制。
消息区425也是3比特的码。首要地,消息区425被用来输送特别的信息和/或指令给源节点。例如,消息可指示是否响应于性能恶化检测采取适当的行动。表I包含六个示例性消息,它们可在消息区425中被编码。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看到,这个表是示例性的,以及其它的消息也可被利用。
在优选实施例中,检验数据区430包括一个双八比特组的数据区,用于第一个段性能特征因子(PCF1),和第二个双八比特组的数据区,用于第二个段性能特征因子(PCF2)。而且,第一个段性能特征因子PCF1相应于分组计数,而第二个段性能特征因子PCF2相应于块检错码,例如比特交织奇偶检验码。每个双八比特组的数据区又包括两个单八比特组的数据区。第一个被保留来用于对于段性能特征因子的产生的数值,以及第二个被保留来用于对于段性能特征因子的测量值。产生值和测量值的用途是在上面参照图2描述的。而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地看到,其它的段性能特征因子可被用来监视段性能,代替(或附加到)以上所述的两个优选的段性能特征因子。
检验数据区430也包括一个单八比特组的PCF限定码435。PCF限定码435鉴别哪些段性能特征因子将要在段性能监视进程期间被使用。在优选实施例中,一个比特位置(例如比特位置0)与第一段性能特征因子(即,分组计数)相对应,而第二个比特位置(例如比特位置1)与第二段性能特征因子(即,块检错码)相对应。所以,如果源节点打算在段性能监视进程期间利用分组计数来监视段性能,则比特位置0被设置为1。同样地,如果源节点打算在段性能监视进程期间利用块检错码来监视段性能,则比特位置1被设置为1。如果源节点打算利用分组计数和块检错码,则比特位置0和比特位置1都被设置为1。如前所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看到,代替(或附加到)以上提到的那些段性能特征因子以外,其它的段性能特征因子也可被采用。如果除了以上标识的那些段性能特征因子以外,采用其它的段性能特征因子,则可能必须随之扩展检验数据区430的长度。在PCF限定码435中的其余的比特位置2-7可被利用来启动这些附加的段性能特征因子,如果希望的话。
表I
消息码 消息
001 没有消息被源节点插入
002 检测到性能恶化;系统管理当前不能被通知;以后将再次尝试;减小连接上的业务量。
003 检测到性能恶化;系统管理当前不能解决问题;减小连接上的业务量。
004 检测到性能恶化;释放连接和复位。
005 检测到性能恶化;系统管理被通知;匹配被分配的资源。
006 检测到性能恶化;业务量合同与测量业务量不一致;释放和复位带有匹配的业务量合同的连接。
图5显示对于用于启动AAL2分组和确认AAL2分组的OAM AAL2分组500的示例性格式。按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OAM AAL2分组500包括:AAL2分组头标部分505,它具有与上述的AAL2分组头标405相同的格式;单八比特组的循环冗余码(CRC)510,它被使用来保护在OAM AAL2分组500中的其它数据区的整体性,正如技术上熟知的;以及OAM有用负载部分515。
OAM有用负载部分515基本上类似于上述的OAM有用负载部分410。例如,OAM有用负载部分515包括OAM头标520,其中至少一个OAM头标二进制码组合把OAM AAL2分组标识为启动AAL2分组,而至少一个其它的OAM头标二进制码组合把OAM AAL2分组标识为确认AAL2分组。像OAM有用负载部分410那样,OAM有用负载部分515也包括一个6八比特组的特别启动区525。特别启动区525还包括:3比特的相关区530,它在格式和功能上与上述的相关区420相同;3比特的消息区;两个空闲比特540,它们被保留用于将来的考虑;以及一个5八比特组的检验数据区545。
检验数据区545也非常类似于上述的检验数据区430。例如,检验数据区包括一个双八比特组性能特征因子(PCF)数据区,用于每个段性能特征因子。如所述的,在优选实施例中,两个段性能特征因子被利用,即分组计数和块检错码。所以,检验数据区545包含两个双八比特组的PCF数据区PCF1和PCF2。然而,如上所述,可以采用其它段性能特征因子代替或附加到优选的段性能特征因子。
每个PCF数据区PCF1和PCF2包括两个单八比特组的数据区。这些单八比特组的数据区中的第一个数据区是一个8比特的关注计数器。第二单八比特组的数据区是一个8比特的忽视计数器。通常,关注计数器反映表示在段性能监视进程的监视阶段期间分配资源以用于监视相应的段性能特征因子的能力的AAL2连接中的中间节点数目。
初始地,源节点把启动AAL2分组中的所有计数器都设置等于0。当启动AAL2分组从源节点转发到目的地节点时,每个中间节点使得适当的计数器增值。目的地节点在接收到启动AAL2分组后,通过调整AAL分组头标505的UUI区中的代码以反映末端到末端分组、以及通过调整OAM分组头标520的二进制码组合以反映确认AAL2分组,从而把AAL2分组转换成确认AAL2分组。然后,目的地节点把确认分组发送到源节点,由此通知源节点:有多少个中间节点在与一个或两个段性能特征因子有关的段性能监视进程的监视阶段中能够或不能参与。
为了使中间节点确定在段性能监视进程期间是否分配资源,中间节点需要一定的信息。一个这样的信息是在监视段性能时源节点要利用的段性能特征因子。没有这个信息,中间节点既不能正确地确定是否分配其资源,也不能知道在启动AAL2分组中哪个计数器增值。所以,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启动AAL2分组提供这个信息给中间节点。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启动AAL2分组可通过把该信息编码到OAM头标520中从而提供这个信息。例如,OAM头标二进制码可指示:AAL2分组是启动AAL2分组,以及源节点打算在段性能监视进程期间利用一个或多个特定的段性能特征因子。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信息可被编码到消息区535中。在再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信息可被包括在检验数据区545中;然而,这可能要求检验数据区545被扩展。无论如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看到,这个信息可以以任何数目的不同方式被编码到启动AAL2分组中。
除了获知源节点打算在段性能监视进程期间利用哪个或哪些特定的段性能特征因子以外,中间节点也可能需要知道在它确定是否能分配资源之前预期进程将持续多长。所以,检验数据区545也包含测试时间数据区550。测试时间数据区550由源节点设置,它反映段性能监视进程预期将持续多长的近似值。例如,256个可能的测试时间数据区二进制码组合中的每个可被用来代表一个不同的时间间隔,其中每个1比特增量代表1秒时间差别。被存储在测试时间数据区550中的数值然后被每个中间节点利用来确定资源事实上是否能被分配。此外,每个中间节点可以利用被存储在测试时间数据区550中的数值来初始化内部计数器。在段性能监视进程期间,中间节点使得它们的内部计数器减值。如果按照内部计数器时间超过,则相应的中间节点可以决定释放它们的资源,假定这还没有由检验AAL2分组完成。替换地,中间节点可以调整其内部计数器,以便允许附加的时间来完成性能监视进程。
图6显示对于用于停止和开始AAL2分组的OAM AAL2分组600的示例性格式。按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OAM AAL2分组600包括:AAL2分组头标部分605,它在格式上是与上述的AAL2分组头标405相同的;单八比特组的循环冗余码(CRC)610,它被使用来保护在OAM AAL2分组600中的其它数据区的整体性,正如技术上熟知的;以及OAM头标615。至少一个OAM头标二进制码组合具体地把AAL2分组600标识为停止AAL2分组,而至少一个其它的OAM头标二进制码组合把AAL2分组600标识为开始AAL2分组。
图7显示对于源节点700的示例性硬件实施例,其中源节点700通过AAL2链路被连接到相邻的节点(未示出)。源节点700包括AAL2链路复接器710、OAM复接器715、段性能监视逻辑720、AAL2链路分接器725、以及OAM分接器730。
如上所述,每个AAL2信道,例如AAL2信道735,组成AAL2链路705的一部分。AAL2链路705实际上包含被复接在一起的多个AAL2信道,每个信道有一个独特的连接识别号(CID)。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各个AAL2信道被AAL2链路复接器710复接。通过复接各个不同的AAL2信道,AAL2数据分组、OAM和非OAM分组通过AAL2链路705被转发到相邻的节点,其中相邻的节点可以是对于某些AAL2信道的目的地节点和对于其它的AAL2信道的中间节点。相反地,由源节点700从AAL2链路705接收的各个不同的AAL2信道被AAL2链路分接器725分开。
OAM复接器715把OAM AAL2与和同一个AAL2信道有关的其它的AAL2分组545复接。其它的AAL2分组可以是或可以不是OAM AAL2分组。此外,OAM复接器715在段性能监视逻辑720的控制下产生和插入所述的开始和停止AAL2分组。
段性能监视逻辑720负责为源节点700接收和产生段性能监视AAL2分组。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看到的,段性能监视逻辑720可以以硬件实现,或它可以按照标准编程技术以软件实现。更具体地,段性能监视逻辑720通过产生启动AAL2分组和通过分析从OAM分接器730接收的确认AAL2分组从而支持启动阶段。段性能监视逻辑720根据用户分配的AAL2数据分组块通过产生检验AAL2分组支持监视阶段。在报告阶段期间,段性能逻辑720分析被存储在从OAM分接器730接收的报告AAL2分组中的任何的消息。
图8显示对于中间节点800的示例性硬件实施例,其中中间节点800通过AAL2链路805被连接到源节点或在源节点方向上的相邻的中间节点。中间节点800也通过AAL2链路810被连接到目的地节点或在目的地节点方向上的相邻的中间节点。将会看到,中间节点800可通过AAL2链路805和AAL2链路810发送和接收AAL2分组,虽然图8只显示了中间节点800从AAL2链路805接收AAL2分组和把AAL2分组发送到AAL2链路810。
如图8所示,中间节点800包括AAL2链路分接器815、OAM分接器820、AAL2链路复接器825、以及OAM复接器830。此外,中间节点800包括段性能监视逻辑835。虽然图8上未显示,但将会看到,中间节点800包括第二AAL2链路分接器、第二OAM分接器、第二AAL2链路复接器、以及第二OAM复接器,这样AAL2分组可以在AAL2链路805和AAL2链路810两个方向上被发送和接收。
一般地,中间节点800的责任是把与不同的AAL2信道有关的AAL2分组中继到下一个节点。AAL2链路复接器825以及AAL2链路分接器815以与上述的源节点700中的AAL2链路复接器710和AAL2链路分接器725相同的方式运行。AAL2链路复接器825和AAL2链路分接器815操纵AAL2分组从中间节点800到下一个节点的中继。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看到的,从AAL2链路805进入中间节点800的AAL2信道,例如AAL2信道832,可被传送到AAL2链路复接器825和在AAL2链路810上被发送,或AAL2信道832可在另一个方向上通过除了链路复接器825以外的AAL2链路复接器(未示出)以及在除了AAL2链路810以外的AAL2链路上(未示出)被路由。
在启动阶段期间,OAM分接器820通过认出在OAM头标中与启动AAL2分组相对应的二进制码组合而检测启动AAL2分组。然后,OAM分接器820发送启动AAL2分组到段性能监视逻辑835,其中上面所述的关注和/或忽视计数器被适当地增值,这取决于中间节点800是否能分配资源。如果节点打算分配其资源,则段性能监视逻辑835通过使用被存储在启动AAL2分组的测试时间数据区中的数值,如上所述,而把内部计数器(未示出)初始化。当启动AAL2分组通过OAM复接器830和AAL2复接器825被转发到沿着AAL2连接的下一个节点时,段性能监视逻辑835然后开始使得计数器减值。
在监视阶段期间,OAM分接器820通过认出在OAM头标中与开始AAL2分组相对应的二进制码组合而鉴别开始AAL2分组。段性能监视连接835然后根据跟随在开始AAL2分组后面的用户分配的AAL2数据分组块中的所有的AAL2数据分组来开始累加对于段性能特征因子(例如,分组计数和比特交织奇偶校验码)的数值。OAM分接器820也通过认出在OAM头标中与停止AAL2分组相对应的二进制码组合而鉴别停止AAL2分组。在优选实施例中,停止AAL2分组表示用户分配的AAL2数据分组块的结束。假定内部计数器的计数值没有计满,段性能监视逻辑835现在必须等待检验AAL2分组到达。再次地,OAM分接器820通过认出在OAM头标中与检验AAL2分组相对应的二进制码组合而鉴别检验AAL2分组。
段性能监视逻辑835然后确定数据是否被弄乱。如上面所解释的,段性能监视逻辑835通过首先把被存储在检验AAL2分组中的产生值与也被存储在检验AAL2分组中对于每个段性能特征因子的测量值进行比较而完成这一点。如果产生的和测量的数值互相一致,则段性能监视逻辑835把产生值与由段性能监视逻辑835累加的对于每个段性能特征因子的数值进行比较。如果产生值与累加值不一致,则段性能监视逻辑835用累加值代替测量值。段性能监视逻辑835产生适当的消息码,并把它存储在检验AAL2分组的消息区中。检验AAL2分组然后被发送到AAL2连接中的每个剩余的中间节点,其中在这些中间节点处的资源被释放。
图9表示按照本发明的对于目的地节点900的示例性硬件实施例,其中目的地节点900通过AAL2链路905被连接到在源节点方向上的相邻的节点。目的地节点900包括AAL2链路分接器910、AAL2链路复接器915、OAM分接器920、以及OAM复接器925。AAL2链路和OAM复接器915和925以及AAL2链路和OAM分接器910和920以与上述的对于源节点700和中间节点800的复接器和分接器相同的方式运行。然而,一个差别是OAM分接器920有能力丢弃被标以符号“废品存储桶”930的开始AAL2分组和停止AAL2分组,因为这些分组一旦到达目的地节点后就不再需要。
目的地节点900也包括段性能监视逻辑935。在启动阶段期间,段性能监视逻辑935通过改变AAL2分组头标中的UUI区以反映末端到末端分组、以及通过把OAM头标从规定启动AAL2分组的二进制组合改变成规定确认AAL2分组的二进制组合,从而把启动AAL2分组变换成确认AAL2分组。在监视阶段期间,段性能逻辑935以与源节点700中的段性能监视逻辑720和中间节点800中的段性能监视逻辑835对于每个段性能特征因子的数值所进行的累加相同的方式,来累加对于每个段性能特征因子的数值。在接收到检验AAL2分组后,段性能监视逻辑935类似地分析检验AAL2分组中产生的和测量的数值,以及如果必要的话,段性能监视逻辑935也把产生值与累加值进行比较。在报告阶段期间,段性能监视逻辑935通过改变AAL2分组头标中的UUI区以反映末端到末端分组、以及通过把OAM头标从规定检验AAL2分组的二进制组合改变成规定报告AAL2分组的二进制组合,从而把把检验AAL2分组变换成报告AAL2分组。段性能监视逻辑935然后使得报告AAL2分组通过OAM分接器925和AAL2链路复接器915以及在AAL2链路上被发回到源节点。
与上述的段性能监视有关的技术和硬件实施提供了鉴别和定位在电信连接(例如,AAL2连接)中的恶化点的简单的有效和精确的方式。因此,本发明与现有的技术相比较,保留了宝贵的网络时间和网络资源。
已经参照几个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看到,有可能以不同于上述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形式的特定形式来实施本发明。可以做到这一点而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这些示例性实施例仅仅是说明性的,而无论如何不应当被认为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附属权利要求给出,而不是由前面的描述给出,属于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所有变例和等价物都预期被包括在其中。

Claims (33)

1.用于检测电信连接中的段性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把数据块从电信连接中的第一节点发送到电信连接中的第二节点;
把第一通信分组从第一节点发送到第二节点,其中第一通信分组包含基于数据块的对于段性能特征因子的数值;
在第二节点处,定出作为数据块的函数的对于段性能特征因子的数值,以及把数据块转发到电信连接中的第三节点;
把第一通信分组中的对于段性能特征因子的数值与由第二节点定出的段性能特征因子的数值进行比较;
如果在第一通信分组中的段性能特征因子的数值可以与由第二节点定出的段性能特征因子的数值相比较的话,把第一通信分组从第二节点转发到第三节点以便进一步处理;
如果在第一通信分组中的段性能特征因子的数值不能与由第二节点定出的段性能特征因子的数值相比较的话,则把第一通信分组从第二节点不作进一步处理地转发到目的地节点和位于沿着在第二节点与目的地节点之间的电信连接的任何的中间节点;以及
如果在第一通信分组中的段性能特征因子的数值不能与由第二节点定出的段性能特征因子的数值相比较的话,则产生表示已经检测到段性能恶化的第二通信分组。
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发送一个标记数据块的起始点的第三通信分组;以及
发送一个标记数据块的结束点的第四通信分组。
3.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在第一通信分组中的段性能特征因子的数值由源节点产生。
4.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一节点是源节点。
5.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定出对于段性能特征因子的数值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使用与由源节点使用的产生在第一通信分组中对于段性能特征因子的数值的相同技术来累加对于段性能特征因子的数值。
6.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把第二通信分组转发到源节点。
7.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从第二节点发送第二通信分组。
8.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从目的地节点发送第二通信分组。
9.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电信连接是异步传输模式自适应第二层连接。
10.用于监视沿着电信连接的一个或多个段的性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沿着电信连接的多个参与的节点来确定是否监视一个或多个段的性能;
如果确定一个或多个段的性能要被监视,则把数据分组块从源节点发送到目的地节点和沿着位于源节点与目的地节点之间的电信连接的每个中间节点;
根据数据分组块来产生对于段性能特征因子的第一数值;
把第一数值插入到第一通信分组;
把第一通信分组从源节点发送到目的地节点和每个中间节点;
在一个参与的中间节点处,通过定出对于段性能特征因子的第二数值和比较第二数值与第一数值,从而来处理第一通信分组;
如果第一数值与第二数值不一致,则把第一通信分组不作进一步处理地从参与的中间节点转发到目的地节点和在参与的中间节点与目的地节点之间的每个中间节点;
如果第一数值与第二数值不一致,则产生第二通信分组,表示已经检测到段性能恶化;以及
如果第一数值与第二数值一致,则把第一通信分组转发到下一个参与的中间节点用于处理。
11.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哪些中间节点可以分配用于监视一个或多个段的性能的资源。
12.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从源节点接着再发送第三通信分组到每个中间节点,其中第三通信分组包含用于查明参与的中间节点数目的数据区;
如果中间节点可以分配用于监视一个或多个段的性能的资源,则在每个中间节点处使数据区增值;以及
把参与的中间节点的数目发送到源节点。
13.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发送第三通信分组到目的地节点;以及
产生一个包含从目的地节点到源节点的参与的中间节点的数目的第四通信分组。
14.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产生包含一个代表用于监视一个或多个段所需要的时间量的数值的第三通信分组;以及
根据用于监视一个或多个段所需要的时间量,确定哪些中间节点可分配用于监视一个或多个段的性能的资源。
15.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产生一个标识段性能特征因子的第三通信分组;以及
根据段性能特征因子来确定哪些中间节点可分配用于监视一个或多个段的性能的资源。
16.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发送一个标记数据分组块的起始点的第三通信分组;以及
发送一个标记数据分组块的结束点的第四通信分组。
17.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把第一数值插入第一通信分组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把第一数值插入到第一通信分组的一个位置;以及
把第一数值的复制品插入到第一通信分组中的第二个位置。
18.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参与的中间节点处,把被存储在第一通信分组的第一位置处的第一数值与被存储在第一通信分组的第二位置处的第一数值的复制品进行比较;
如果第一数值与第一数值的复制品不一致,则把第一通信分组不作进一步处理地从参与的中间节点转发到目的地节点和在参与的中间节点与目的地节点之间的每个中间节点;以及
如果第一数值与第一数值的复制品不一致,则产生一个表示已经检测到段性能恶化的第三通信分组。
19.权利要求1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用由参与的中间节点定出的段性能特征因子的第二数值来替代在第一通信信道的第二位置处的第一数值的复制品。
20.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通过定出对于段性能特征因子的第二数值来处理第一通信分组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使用与由源节点来产生对于段性能特征因子的第一数值所使用的相同的技术,来累加对于段性能特征因子的第二数值。
21.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把第二通信分组转发到源节点。
22.权利要求2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从参与的中间节点发送第二通信分组。
23.权利要求2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从目的地节点发送第二通信分组。
24.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电信连接是异步传输模式自适应第二层连接。
25.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段性能特征因子是数据分组计数。
26.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段性能特征因子是块检错码。
27.权利要求2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块检错码是比特交织奇偶校验码。
28.用于检测电信连接中的段性能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源节点,用于在电信连接上将数据块和第一通信分组一起向目的地节点发送,第一通信分组包含基于发送的数据块的对于段性能特征因子的第一数值;以及
中间节点,用于接收来自源节点的数据块和第一通信分组,基于接收到的数据块计算对于段性能特征因子的第二数值,比较对于段性能特征因子的第一数值和该第二数值,以及将数据块和第二通信分组一起转发到目的地节点,如果对于段性能特征因子的第一数值和该第二数值不一致,所述第二通信分组标识恶化的段性能。
29.权利要求28的设备,还包括目的地节点,用于接收来自中间节点的数据块和第二通信分组,基于接收到的数据块计算对于段性能特征因子的第三数值,比较对于段性能特征因子的第二数值和该第三数值,以及在对于段性能特征因子的第二数值和该第三数值不一致的情况下确定段性能恶化。
30.权利要求29的设备,特征在于,其中目的地节点还发送报告通信分组到源节点,用以报告段性能是否恶化。
31.用于在链接源节点、中间节点和目的地节点的电信连接中监视段性能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源节点中的用于分析要被发送的数据块的段性能监视逻辑,所述源节点段性能监视逻辑基于经分析的数据块计算对于段性能特征因子的第一数值;
与源节点段性能监视逻辑连接的源节点中的自适应层2(AAL2)复接器,所述源节点AAL2复接器将数据块和第一通信分组一起向目的地节点发送,第一通信分组包含对于段性能特征因子的第一数值;
中间节点中的用于接收来自源节点的数据块和第一通信分组的AAL2分接器,所述中间节点分接器发送该数据块和该第一通信分组到中间节点中的段性能监视逻辑;
与AAL2中间节点分接器连接的中间节点中的段性能监视逻辑,所述中间节点段性能监视逻辑基于接收到的数据块计算对于段性能特征因子的第二数值,比较对于段性能特征因子的第一数值和该第二数值,以及在对于段性能特征因子的第一数值和该第二数值不一致的情况下产生已恶化的段性能的标识;以及
与中间节点段性能监视逻辑连接的中间节点中的AAL2复接器,所述中间节点AAL2复接器将数据块和第二通信分组一起转发到目的地节点,在中间节点段性能监视逻辑产生所述标识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通信分组包括已恶化的段性能的标识。
32.权利要求31的设备,还包括:
目的地节点中的用于接收来自中间节点的数据块和第二通信分组的AAL2分接器,所述目的地节点分接器发送该数据块和该第二通信分组到目的地节点中的段性能监视逻辑;以及
与AAL2目的地节点分接器连接的目的地节点中的段性能监视逻辑,所述目的地节点段性能监视逻辑基于接收到的数据块计算对于段性能特征因子的第三数值,比较对于段性能特征因子的第二数值和该第三数值,以及在对于段性能特征因子的第二数值和该第三数值不一致的情况下产生已恶化的段性能的标识。
33.权利要求32的设备,还包括与目的地节点段性能监视逻辑连接的目的地节点中的AAL2复接器,所述目的地节点AAL2复接器发送报告通信分组到源节点,用以报告段性能是否恶化。
CNB988083531A 1997-06-20 1998-06-16 检测和监视段电信连接的段性能的方法和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3589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8/879,888 US6049530A (en) 1997-06-20 1997-06-20 Segment performance monitoring
US08/879,888 1997-06-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67443A CN1267443A (zh) 2000-09-20
CN1135896C true CN1135896C (zh) 2004-01-21

Family

ID=25375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8808353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35896C (zh) 1997-06-20 1998-06-16 检测和监视段电信连接的段性能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6049530A (zh)
EP (1) EP0986931A1 (zh)
JP (1) JP2002510445A (zh)
KR (1) KR20010013967A (zh)
CN (1) CN1135896C (zh)
AU (1) AU745843B2 (zh)
BR (1) BR9810443A (zh)
CA (1) CA2294451A1 (zh)
WO (1) WO199805952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66327B1 (en) * 1998-03-20 2001-07-24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Non-conformance indicator for the guaranteed frame rate service
US6289016B1 (en) * 1998-05-20 2001-09-11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c. Method for eliminating misconcatenation of partial packets in AAL2 and partial packet with channel identifier
JP3065026B2 (ja) * 1998-06-02 2000-07-1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Aal2パケット交換装置
DE19828971A1 (de) * 1998-06-29 2000-01-05 Siemens Ag Verfahren zur Überwachung der Signalqualität in optischen Netzen
JP2000041051A (ja) * 1998-07-23 2000-02-08 Nec Corp Aal受信回路と無線基地局およ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ならびにatmセルのaal処理方法
US6438131B1 (en) * 1998-07-28 2002-08-20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Low-overhead service specific convergence layer for voice and telephony over packet-based systems
US6788691B1 (en) * 1998-08-27 2004-09-07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AAL2 negotiation procedure
EP1011226A1 (en) * 1998-12-17 2000-06-21 Alcatel Data traffic polic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a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including such a device
US6393025B1 (en) * 1999-08-09 2002-05-21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Time-sensitive packet processor for an ATM switch
AU2001275668A1 (en) * 2000-05-22 2001-12-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a connection through a core network
JP4664469B2 (ja) * 2000-06-13 2011-04-06 株式会社東芝 プラント監視装置および記憶媒体
US6731618B1 (en) * 2000-10-20 2004-05-04 Airvana, Inc. Coding for multi-user communication
US6760335B1 (en) * 2001-01-09 2004-07-0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ynamic AAL2 path configuration in ATM system
US6917623B1 (en) * 2001-03-26 2005-07-12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data in a network device
US8199649B2 (en) * 2001-03-28 2012-06-12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routing a connection in a data communication network based on a user connection monitoring function
US7373401B1 (en) 2001-12-31 2008-05-13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Label switched path OAM wrapper
US6691167B2 (en) * 2002-01-28 2004-02-10 Acterna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twork problem segment isolation
US7170870B2 (en) * 2002-05-07 2007-01-30 Microsoft Corporation Data packet transmission for channel-sharing collocated wireless devices
US7424652B2 (en) * 2003-11-19 2008-09-09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on of transmission unit loss and/or replication
US7693050B2 (en) 2005-04-14 2010-04-06 Microsoft Corporation Stateless, affinity-preserving load balancing
US9167477B2 (en) * 2010-04-15 2015-10-20 Nec Corporation Transmission devic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US10097863B2 (en) 2010-08-22 2018-10-09 Qwilt,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live service content handling with content storing servers caching popular content therein
US11032583B2 (en) 2010-08-22 2021-06-08 QWLT,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roving high availability for live content
US9703970B2 (en) 2010-08-22 2017-07-11 Qwilt, Inc. System and methods thereof for detection of content servers, caching popular content therein, and providing support for proper authentication
US10097428B2 (en) 2010-08-22 2018-10-09 Qwilt,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ching popular content respective of a content strong server in an asymmetrical routing topology
US9774670B2 (en) * 2010-08-22 2017-09-26 Qwilt, Inc. Methods for detection of content servers and caching popular content therein
US10127335B2 (en) 2010-08-22 2018-11-13 Qwilt, Inc System and method of performing analytics with respect to content storing servers caching popular content
US8850300B1 (en) * 2010-10-20 2014-09-30 Altera Corporation Packet communication testing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9602433B2 (en) * 2012-07-26 2017-03-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haring a serial communication port between a plurality of communication channels
US10154110B2 (en) 2014-04-22 2018-12-11 Qwilt, Inc. System and methods thereof for delivery of popular content using a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US10771453B2 (en) * 2017-01-04 2020-09-08 Cisco Technology, Inc. User-to-user information (UUI) carrying security token in pre-call authentic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00342A (ja) * 1990-08-20 1992-04-02 Toshiba Corp トラヒック制御方式
JP3064397B2 (ja) * 1990-11-16 2000-07-1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バーチャルパス障害情報転送方法および回路
JPH05292114A (ja) * 1992-04-09 1993-11-05 Fujitsu Ltd 通信パス設定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CA2112756C (en) * 1993-01-06 1999-12-14 Chinatsu Ikeda Burst band-width reservation method in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atm) network
FR2711466B1 (fr) * 1993-10-20 1996-01-26 Tremel Jean Yves Appareil de test de réseau de télécommunication de type ATM et de mesure de performance de connexion ATM.
US5450394A (en) * 1994-03-10 1995-09-12 Northern Telecom Limited Delay monitoring of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s
JPH0897820A (ja) * 1994-09-29 1996-04-12 Hitachi Ltd Upc回路と性能監視セル処理回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0986931A1 (en) 2000-03-22
WO1998059522A1 (en) 1998-12-30
CA2294451A1 (en) 1998-12-30
JP2002510445A (ja) 2002-04-02
AU7948798A (en) 1999-01-04
CN1267443A (zh) 2000-09-20
US6049530A (en) 2000-04-11
BR9810443A (pt) 2000-09-05
AU745843B2 (en) 2002-04-11
KR20010013967A (ko) 2001-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896C (zh) 检测和监视段电信连接的段性能的方法和设备
CN1126425C (zh) 用于检测和定位电信网中的故障的方法和设备
US8345690B2 (en) Selective combi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99793C (zh) 实现用于异步传输方式(atm)网络的环回测试的带外控制
US620181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ATM queues for segmentation and reassembly of data frames
KR100445770B1 (ko) 통신미니셀정렬과헤더보호방법및장치
US7889989B2 (en)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tandem concatenation monitoring automatically and apparatus thereof
JP3315404B2 (ja) ネットワークのトポロジ的特徴を探知する方法
CN1087541C (zh) 基于通路的虚拟静态路由
JP5076932B2 (ja) フレームカウンタ補正装置及び対向装置
JPH04263536A (ja) ネットワークモニタ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KR101858543B1 (ko) 패킷 손실 감지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US20020101871A1 (en) Connection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643267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cing a virtual connection
JPH11127155A (ja) 交換機
CN101622833B (zh) 服务质量劣化点估计方法、服务质量劣化点估计设备和程序
CN1115827C (zh) 对交换机中通信单元做多路复用/多路分解的方法和系统
CN1829972A (zh) 提供基于以太网协议的级联连接、性能监控和保护体系结构的方法和装置
US6282171B1 (en) System and method regarding early packet discard (EPD) and partial packet discard (PPD)
CN1234159A (zh) 电信网中的分组路由选择
CN1619327A (zh) 一种用于测试芯片的虚级联延时对齐特性的系统及方法
JP3191658B2 (ja) 性能管理モニタ方式
US20040057388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onitoring a data transmission
CN1486040A (zh) Atm交换装置和方法
KR20040027020A (ko) 비동기 전송 모드의 광대역 정보 통신망에서 회선별서비스 품질 관리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121

Termination date: 20140616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