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87402A - 空调器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87402A
CN113587402A CN202110740769.7A CN202110740769A CN113587402A CN 113587402 A CN113587402 A CN 113587402A CN 202110740769 A CN202110740769 A CN 202110740769A CN 113587402 A CN113587402 A CN 1135874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et
electric heating
air conditioner
compressor
heating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4076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亚洲
程建军
易红艳
陈志强
王学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Zhuhai Tuo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Zhuhai Tuox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4076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87402A/zh
Publication of CN1135874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874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6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tim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24F11/67Switching between heating and cooling mod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6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compressors within refrigeration or heat pump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4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system states
    • F24F2140/20Heat-exchange fluid 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21/00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4F2221/34Heater, e.g. gas burner, electric air hea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及空调器,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解决了空调器制热模式时吹冷风或不吹风的技术问题。该控制方法包括:空调器为制热模式时,获取蒸发器的第一管温;当第一管温小于第一预设管温阈值,则开启电加热模式并以预设风速运行;当电加热模式的开启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获取蒸发器的第二管温;当第二管温小于第二预设管温阈值,获取压缩机的开启时长;当压缩机的开启时长达到第二预设时长,判断压缩机是否出现故障;当判断结果为压缩机出现故障,关闭电加热模式或强制退出电加热防冷风控制逻辑。该空调器控制方法及空调器在制热模式时能够直接吹热风,解决了吹冷风或不吹风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空调器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绝大多数普通空调器,制热开机时、退出化霜恢复制热时、到温停机恢复制热时,一定时间内内风机吹出的风是冷风,如果直接吹到用户身上,造成用户体验感极差。
同样现在的部分空调,有防冷风功能,需要相应的逻辑保证冷风不会吹到用户身上,实现方式是在压缩机不工作或者刚开始工作的一段时间内,不吹风,或者吹静音风、微风,空调已开机的情况下,用户感受不到风量,同样体验感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以解决空调器制热模式时吹冷风或不吹风的技术问题。
该空调器控制方法,用于空调器在制热模式运行电加热防冷风控制逻辑,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空调器为制热模式时,获取蒸发器的第一管温;
当所述第一管温小于第一预设管温阈值,则开启电加热模式并以预设风速运行;
当电加热模式的开启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获取蒸发器的第二管温;
当所述第二管温小于第二预设管温阈值,获取压缩机的开启时长;
当压缩机的开启时长达到第二预设时长,判断压缩机是否出现故障;
当判断结果为压缩机出现故障,关闭电加热模式或强制退出电加热防冷风控制逻辑;
所述第一预设管温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管温阈值。
本发明所提供的空调器控制方法中,当所得到的蒸发器的第一管温小于第一预设管温阈值时,说明蒸发器的管温较低,如此时不采用措施提升蒸发器的管温,直接使空调器按照原先设定运行,则吹出的风为冷风,而此时开启电加热模式,则提高蒸发器的管温,即第二管温,由于蒸发器的第二管温提高,则空调器按照预设风速运行,能够吹出热风。与现有技术相比,制热模式,无冷风吹出,且开机无需等待,不存在不吹风的问题,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当电加热模式开启一定时长,即第一预设时长,第二管温应达到第二预设管温阈值,当未达到,说明可能存在压缩机出现故障或温度检测不正常,当进一步判断结果为压缩机出现故障,则关闭电加热模式,以免电加热干烧,损坏压缩机或空调器的相应部位,即,能够及时识别压缩机是否出现故障,有效保护压缩机,保证空调器正常运行。
进一步地,所述当所述压缩机的开启时长达到第二预设时长,判断压缩机是否出现故障的步骤之后,包括:
当判断结果为压缩机未出现故障,则判断所述压缩机的开启时长是否达到第三预设时长,若是,则关闭电加热模式或强制退出电加热防冷风控制逻辑;
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小于所述第三预设时长。
经判断,压缩机并未出现故障,则说明可能是其他部位出现问题,例如温度检测出现问题,此时,通过压缩机的开启时长,控制电加热模块关闭或强制退出电加热防冷风控制逻辑,以便于在压缩机无故障情况下及时退出防冷风控制逻辑。
进一步地,所述当电加热模式的开启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获取蒸发器的第二管温的步骤之后,包括:
当所述第二管温大于等于第二预设管温阈值,关闭电加热模式。
当第二管温大于等于第二预设管温阈值,说明第二管温达到了电加热模式的最小管温值,此时,已经满足了吹热风需求,关闭电加热模式,以得到适宜的热风。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器为制热模式时,获取蒸发器的第一管温的步骤之后,包括:
当所述第一管温大于等于第一预设管温阈值,在前累计次数增加一次得到在后累计次数;
当所述在后累计次数大于等于预设次数,不开启电加热模式。
当第一管温大于等于第一预设管温阈值,即第一管温大于等于电加热模块开启的最大管温值时,说明蒸发器的管温较高,经预设次数检测后,第一管温大于等于电加热模块开启的最大管温值,进一步证实蒸发器的管温较高,无需开启电加热模式,如此可以避免空调器非恶劣工况下进入防冷风控制逻辑,有效保证空调器的正常运行。
进一步地,所述当所述第一管温大于等于第一预设管温阈值,在前累计次数增加一次得到在后累计次数的步骤之后,包括:
当所述在后累计次数小于预设次数,获取蒸发器的第一管温。
进一步地,所述当所述第一管温小于第一预设管温阈值,开启电加热模式并以预设风速运行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第一管温小于第一预设管温阈值,在前累计次数清零,开启电加热模式并以预设风速运行。
进一步地,所述制热模式包括制热开机制热模式、化霜退出恢复制热模式或到温停机恢复制热模式。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实现上述控制方法,该空调器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蒸发器的管温;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管温与预设管温阈值之间的关系,用于判断压缩机是否故障;以及
执行模块,用于控制电加热模式的开启/关闭。
该空调器能够实现上述空调器控制方法的所有功能,具有上述空调器控制方法的所有优点,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处理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读取运行时,实现上述控制方法。
该空调器能够实现上述空调器控制方法的所有功能,具有上述空调器控制方法的所有优点,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第四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读取并运行时,实现上述控制方法。
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实现上述空调器控制方法的所有功能,具有上述空调器控制方法的所有优点,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空调器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用于空调器在制热模式运行电加热防冷风控制逻辑,如图1所示,该控制方法包括:
S102,空调器为制热模式时,获取蒸发器的第一管温。
其中,制热模式包括制热开机制热模式、化霜退出恢复制热模式或到温停机恢复制热模式;第一管温为电加热模式开启前,所获取得到的蒸发器的管温,第一管温的获取方式可以通过传感器直接测得或通过其他现有方式获得,在此不做限定。
S104,当第一管温小于第一预设管温阈值,则开启电加热模式并以预设风速运行。
其中,预设风速为空调器制热模式,即制热开机制热模式、化霜退出恢复制热模式或到温停机恢复制热模式时,空调原来的设定风速或设定风挡。
S106,当电加热模式的开启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获取蒸发器的第二管温。
其中,第二管温为电加热模式开启后,所获取得到的蒸发器的管温,第二管温的获取方式可以通过传感器直接测得或通过其他现有方式获得,在此不做限定。
S108,当第二管温小于第二预设管温阈值,获取压缩机的开启时长。
其中,可以通过检测计算得到压缩机的开启时长。第一预设管温阈值小于第二预设管温阈值,第一预设管温阈值为电加热模块开启的最大管温值,第二预设管温阈值为电加热模块关闭的最小管温值。
S110,当压缩机的开启时长达到第二预设时长,判断压缩机是否出现故障。
其中,第二预设时长为压缩机开启时刻起正常运行过程中,蒸发器的第二管温应达到第二预设管温阈值所需要的时长,即,压缩机正常运行第二预设时间后,蒸发器的第二管温能够达到第二预设管温阈值。当压缩机的开启时长达到第二预设时长,而第二管温并未达到第二预设管温阈值,则表明压缩机出现故障或者温度检测不正常,需要进一步判断,是否为压缩机出现故障。
S112,当判断结果为压缩机出现故障,关闭电加热模式或强制退出电加热防冷风控制逻辑。
其中,压缩机出现的故障,可通过检测压缩机是否电流过流、失步、缺相或缺液等检测结果得到,若检测到其中任一故障,则停机报相应故障,并关闭电加热模式,以防止电加热干烧。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空调器控制方法中,当所得到的蒸发器的第一管温小于第一预设管温阈值时,说明蒸发器的管温较低,如此时不采用措施提升蒸发器的管温,直接使空调器按照原先设定运行,则吹出的风为冷风,而此时开启电加热模式,则提高蒸发器的管温,即第二管温,由于蒸发器的第二管温提高,则空调器按照预设风速运行,能够吹出热风。与现有技术相比,制热模式,无冷风吹出,且开机无需等待,不存在不吹风的问题,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当电加热模式开启一定时长,即第一预设时长,第二管温应达到第二预设管温阈值,当未达到,说明可能存在压缩机出现故障或温度检测不正常,当进一步判断结果为压缩机出现故障,则关闭电加热模式,以免电加热干烧,损坏压缩机或空调器的相应部位,即,能够及时识别压缩机是否出现故障,有效保护压缩机,保证空调器正常运行。
本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10,当压缩机的开启时长达到第二预设时长,判断压缩机是否出现故障的步骤之后,包括步骤:
当判断结果为压缩机未出现故障,则判断压缩机的开启时长是否达到第三预设时长,若是,则关闭电加热模式或强制退出电加热防冷风控制逻辑;其中,第二预设时长小于第三预设时长。
经判断,压缩机并未出现故障,则说明可能是其他部位出现问题,例如温度检测出现问题,此时,通过压缩机的开启时长,控制电加热模块关闭或强制退出电加热防冷风控制逻辑,以便于在压缩机无故障情况下及时退出防冷风控制逻辑。
本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06,当电加热模式的开启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获取蒸发器的第二管温的步骤之后,包括步骤:
当所述第二管温大于等于第二预设管温阈值,关闭电加热模式。
当第二管温大于等于第二预设管温阈值,说明第二管温达到了电加热模式的最小管温值,此时,已经满足了吹热风需求,关闭电加热模式,以得到适宜的热风。
本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02,空调器为制热模式时,获取蒸发器的第一管温的步骤之后,包括步骤:
(a)当第一管温大于等于第一预设管温阈值,在前累计次数增加一次得到在后累计次数;
(b)当在后累计次数大于等于预设次数,不开启电加热模式。
当第一管温大于等于第一预设管温阈值,即第一管温大于等于电加热模块开启的最大管温值时,说明蒸发器的管温较高,经预设次数检测后,第一管温大于等于电加热模块开启的最大管温值,进一步证实蒸发器的管温较高,无需开启电加热模式,如此可以避免空调器非恶劣工况下进入防冷风控制逻辑,有效保证空调器的正常运行。
本实施例中,上述步骤(a),当第一管温大于等于第一预设管温阈值,在前累计次数增加一次得到在后累计次数的步骤之后,包括步骤:
(c)当在后累计次数小于预设次数,获取蒸发器的第一管温,并循环进入后续步骤。
本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04,当第一管温小于第一预设管温阈值,开启电加热模式并以预设风速运行的步骤,包括:
当第一管温小于第一预设管温阈值,在前累计次数清零,开启电加热模式并以预设风速运行。
下面列举一更加具体的实例,以进一步解释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空调器控制方法,首先是对空调器进行上电,开始/复位、初始化,然后进行电加热防冷风控制逻辑,具体的,如图2所示,该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01,制热开机、退出化霜恢复制热或到温停机恢复制热时,进入电加热防冷风控制逻辑;
S202,获取第一管温TE1,即检测蒸发器的第一管温TE1,第一管温TE1为电加热模块开启前所测得的蒸发器的管温;
S203,判断第一管温TE1是否满足:TE1<T1,其中,T1为第一预设管温阈值,单位为℃,第一预设管温阈值T1为电加热防冷风控制逻辑开启条件的最大管温值;若满足:TE1<T1,则进入步骤S204,若不满足:TE1<T1,则进入步骤S213。
S204,对在前累计次数清零;其中,在前累计次数清零的设置目的为,当步骤S203中第一管温不满足电加热防冷风控制逻辑开启条件时,便于累计次数从零开始计数。
S205,开启电加热模块,并按设定风速运行,其中,设定风速为空调制热开机、退出化霜恢复制热、到温停机恢复制热时,空调原来的设定风挡;
S206,运行第一预设时长N秒之后,检测获取第二管温TE2,其中,TE2为电加热防冷风控制逻辑运行N秒后的蒸发器的温度;
S207,判断第二管温TE2是否满足:TE2<T2,其中,T2为第二预设管温阈值,单位为℃,第二预设管温阈值T2为电加热防冷风控制逻辑关闭条件的最小管温值;若不满足:TE2<T2,则进入步骤S208,若满足:TE2<T2,则进入步骤S209;
S208,关闭电加热模块;
S209,检测压缩机的开启时间S;
S210,判断压缩机的开启时长S是否满足:S≥S0,其中,S0为第二预设时长,其意义为,压缩机启动一定时间后管温应达到第二预设管温阈值T2的所需要的时长,S0为设定的固定时间,即在压缩机正常运行固定的时间S0后,管温应该可以达到T2;若满足:S≥S0,则表明可能存在压缩机工作或者温度检测不正常,进入步骤S211,若不满足:S≥S0,则进入步骤S206;
S211,判断压缩机是否故障,若检测到其中任一故障,则停机报相应故障,并进入步骤S216,结束电加热防冷风逻辑,防止电加热干烧;其中,压缩机故障检测包括压缩机相电流过流、压缩机失步、压缩机缺相、压缩机缺液的检测。若压缩机不存在故障,则进入步骤S212;
S212,判断压缩机的开机时长是否达到第三预设时长L(单位为秒),若是,则进入步骤S216,强制退出电加热防冷风控制逻辑;
S213,对在后累计次数TM2进行累积增加并计数,即:TM2=TM1
S214,判断在后累计次数TM2是否满足:TM2≥3,若满足TM2≥3,说明累计三次,第一管温TE1均不满足TE1<T1,则可以判定为空调器未达到电加热防冷风控制逻辑的进入条件,则进入步骤S215,不开启电加热模块,若不满足TM2≥3,则进入步骤S202。
S215,不开启电加热模块;
S216,结束电加热防冷风控制逻辑。
需要说明的是,压缩机运行时间超过第三预设时长L秒,其中,L与“S≥S0”不冲突,第三预设时长L大于第二预设时长S0,即L>S0,若S≥S0,且压缩机并未报故障,则压缩机开启时长达到第三预设时长L秒后,强制退出电加热防冷风控制逻辑,能够起到双重保护功能,退出电加热防冷风控制逻辑,按设定风速继续运行。
第一预设管温阈值<第二预设阈值,即T1<T2,T1为判断电加热防冷风控制逻辑的开启条件,T2为判断电加热防冷风控制逻辑的关闭条件。
电加热防冷风控制逻辑一旦退出,即使蒸发器的管温TE下降,也不再进入电加热防冷风控制逻辑,空调器正常运行。若电加热防冷风控制逻辑再次开启,则需要根据辅热控制逻辑进行,该辅热控制逻辑与本发明中的电加热防冷风控制逻辑本身并无关联,具体的,辅热控制逻辑可以采用现有的能够实现相应功能的即可,在此不做限定,其中,TE、TE1、TE2均指蒸发器的管温,在TE后面增加的角标只是为了便于理解而做出的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当运行电加热防冷风控制逻辑时,空调器的导风门均处于制热防冷风位(此处防冷风位为摆风角度向上最大,以防止直吹到人,如开启定格摆风或者自由摆风,防冷风时均停在防冷风位,结束防冷风时回复定格摆风位置或者恢复自由摆风)。
总之,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空调器控制方法,能够解决空调器吹冷风或不吹风的问题,在现有空调内机控制电路及控制逻辑的架构下,采用一种新的电加热控制逻辑防冷风,使空调在制热开机时、退出化霜恢复制热时、到温停机恢复制热时,开机直接吹热风,提高用户体验感及产品竞争力。具有逻辑控制简单、容易实现、成本低、推广性强的优点。
如图3所示,该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301,制热开机、退出化霜恢复制热或到温停机恢复制热时,进入电加热防冷风控制逻辑;
S302,获取第一管温TE1,即检测蒸发器的第一管温TE1,第一管温TE1为电加热模块开启前所测得的蒸发器的管温;
S303,判断第一管温TE1是否满足:TE1<T1,其中,T1为第一预设管温阈值,单位为℃,第一预设管温阈值T1为电加热防冷风控制逻辑开启条件的最大管温值;若满足:TE1<T1,则进入步骤S304,若不满足:TE1<T1,则进入步骤S313。
S304,对在前累计次数清零;其中,在前累计次数清零的设置目的为,当步骤S303中第一管温不满足电加热防冷风控制逻辑开启条件时,便于累计次数从零开始计数。
S305,开启电加热模块,并按设定风速运行,其中,设定风速为空调制热开机、退出化霜恢复制热、到温停机恢复制热时,空调原来的设定风挡;
S306,运行第一预设时长N秒之后,检测获取第二管温TE2,其中,TE2为电加热防冷风控制逻辑运行N秒后的蒸发器的温度;
S307,判断第二管温TE2是否满足:TE2≥T2,其中,T2为第二预设管温阈值,单位为℃,第二预设管温阈值T2为电加热防冷风控制逻辑关闭条件的最小管温值;若满足:TE2≥T2,则进入步骤S308,若不满足:TE2≥T2,则进入步骤S309;
S308,关闭电加热模块;
S309,检测压缩机的开启时间S;
S310,判断压缩机的开启时长S是否满足:S≥S0,其中,S0为第二预设时长,其意义为,压缩机启动一定时间后管温应达到第二预设管温阈值T2的所需要的时长,S0为设定的固定时间,即在压缩机正常运行固定的时间S0后,管温应该可以达到T2;若满足:S≥S0,则表明可能存在压缩机工作或者温度检测不正常,进入步骤S311,若不满足:S≥S0,则进入步骤S306;
S311,判断压缩机是否故障,若检测到其中任一故障,则停机报相应故障,并进入步骤S316,结束电加热防冷风逻辑,防止电加热干烧;其中,压缩机故障检测包括压缩机相电流过流、压缩机失步、压缩机缺相、压缩机缺液的检测。若压缩机不存在故障,则进入步骤S312;
S312,判断压缩机的开机时长是否达到第三预设时长L(单位为秒),若是,则进入步骤S316,强制退出电加热防冷风控制逻辑;
S313,对在后累计次数TM2进行累积增加并计数,即:TM2=TM1
S314,判断在后累计次数TM2是否满足:TM2≥3,若满足TM2≥3,说明累计三次,第一管温TE1均不满足TE1<T1,则可以判定为空调器未达到电加热防冷风控制逻辑的进入条件,则进入步骤S215,不开启电加热模块,若不满足TM2≥3,则进入步骤S302。
S315,不开启电加热模块;
S316,结束电加热防冷风控制逻辑。
如图4所示,该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401,制热开机、退出化霜恢复制热或到温停机恢复制热时,进入电加热防冷风控制逻辑;
S402,获取第一管温TE1,即检测蒸发器的第一管温TE1,第一管温TE1为电加热模块开启前所测得的蒸发器的管温;
S403,判断第一管温TE1是否满足:TE1<T1,其中,T1为第一预设管温阈值,单位为℃,第一预设管温阈值T1为电加热防冷风控制逻辑开启条件的最大管温值;若满足:TE1<T1,则进入步骤S404,若不满足:TE1<T1,则进入步骤S413。
S404,对在前累计次数清零;其中,在前累计次数清零的设置目的为,当步骤S403中第一管温不满足电加热防冷风控制逻辑开启条件时,便于累计次数从零开始计数。
S405,开启电加热模块,并按设定风速运行,其中,设定风速为空调制热开机、退出化霜恢复制热、到温停机恢复制热时,空调原来的设定风挡;
S406,运行第一预设时长N秒之后,检测获取第二管温TE2,其中,TE2为电加热防冷风控制逻辑运行N秒后的蒸发器的温度;
S407,判断第二管温TE2是否满足:TE2<T2,其中,T2为第二预设管温阈值,单位为℃,第二预设管温阈值T2为电加热防冷风控制逻辑关闭条件的最小管温值;若不满足:TE2<T2,则进入步骤S408,若满足:TE2<T2,则进入步骤S409;
S408,关闭电加热模块;
S409,检测压缩机的开启时间S;
S410,判断压缩机的开启时长S是否满足:S≥S0,其中,S0为第二预设时长,其意义为,压缩机启动一定时间后管温应达到第二预设管温阈值T2的所需要的时长,S0为设定的固定时间,即在压缩机正常运行固定的时间S0后,管温应该可以达到T2;若满足:S≥S0,则表明可能存在压缩机工作或者温度检测不正常,进入步骤S411,若不满足:S≥S0,则进入步骤S406;
S411,判断压缩机是否故障,若检测到其中任一故障,则停机报相应故障,并进入步骤S408,关闭电加热模块,防止电加热干烧;其中,压缩机故障检测包括压缩机相电流过流、压缩机失步、压缩机缺相、压缩机缺液的检测。若压缩机不存在故障,则进入步骤S412;
S412,判断压缩机的开机时长是否达到第三预设时长L(单位为秒),若是,则进入步骤S408,关闭电加热模块;
S413,对在后累计次数TM2进行累积增加并计数,即:TM2=TM1
S414,判断在后累计次数TM2是否满足:TM2≥3,若满足TM2≥3,说明累计三次,第一管温TE1均不满足TE1<T1,则可以判定为空调器未达到电加热防冷风控制逻辑的进入条件,则进入步骤S415,不开启电加热模块,若不满足TM2≥3,则进入步骤S402。
S415,不开启电加热模块;
S416,结束电加热防冷风控制逻辑。
如图5所示,该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501,制热开机、退出化霜恢复制热或到温停机恢复制热时,进入电加热防冷风控制逻辑;
S502,获取第一管温TE1,即检测蒸发器的第一管温TE1,第一管温TE1为电加热模块开启前所测得的蒸发器的管温;
S503,判断第一管温TE1是否满足:TE1<T1,其中,T1为第一预设管温阈值,单位为℃,第一预设管温阈值T1为电加热防冷风控制逻辑开启条件的最大管温值;若满足:TE1<T1,则进入步骤S504,若不满足:TE1<T1,则进入步骤S513。
S504,对在前累计次数清零;其中,在前累计次数清零的设置目的为,当步骤S503中第一管温不满足电加热防冷风控制逻辑开启条件时,便于累计次数从零开始计数。
S505,开启电加热模块,并按设定风速运行,其中,设定风速为空调制热开机、退出化霜恢复制热、到温停机恢复制热时,空调原来的设定风挡;
S506,运行第一预设时长N秒之后,检测获取第二管温TE2,其中,TE2为电加热防冷风控制逻辑运行N秒后的蒸发器的温度;
S507,判断第二管温TE2是否满足:TE2≥T2,其中,T2为第二预设管温阈值,单位为℃,第二预设管温阈值T2为电加热防冷风控制逻辑关闭条件的最小管温值;若满足:TE2≥T2,则进入步骤S508,若不满足:TE2≥T2,则进入步骤S509;
S508,关闭电加热模块;
S509,检测压缩机的开启时间S;
S510,判断压缩机的开启时长S是否满足:S≥S0,其中,S0为第二预设时长,其意义为,压缩机启动一定时间后管温应达到第二预设管温阈值T2的所需要的时长,S0为设定的固定时间,即在压缩机正常运行固定的时间S0后,管温应该可以达到T2;若满足:S≥S0,则表明可能存在压缩机工作或者温度检测不正常,进入步骤S511,若不满足:S≥S0,则进入步骤S506;
S511,判断压缩机是否故障,若检测到其中任一故障,则停机报相应故障,并进入步骤S508,关闭电加热模块,防止电加热干烧;其中,压缩机故障检测包括压缩机相电流过流、压缩机失步、压缩机缺相、压缩机缺液的检测。若压缩机不存在故障,则进入步骤S512;
S512,判断压缩机的开机时长是否达到第三预设时长L(单位为秒),若是,则进入步骤S508,关闭电加热模块;
S513,对在后累计次数TM2进行累积增加并计数,即:TM2=TM1
S514,判断在后累计次数TM2是否满足:TM2≥3,若满足TM2≥3,说明累计三次,第一管温TE1均不满足TE1<T1,则可以判定为空调器未达到电加热防冷风控制逻辑的进入条件,则进入步骤S515,不开启电加热模块,若不满足TM2≥3,则进入步骤S502。
S515,不开启电加热模块;
S516,结束电加热防冷风控制逻辑。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能够实现上述控制方法,该空调器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蒸发器的管温;其中,管温包括第一管温和第二管温,获取方式可以为直接获取或间接获取,例如,通过检测获取。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管温与预设管温阈值之间的关系,用于判断压缩机是否故障;其中,判断第一管温与第一预设管温阈值之间的关系,第二管温与第二预设管温阈值之间的关系;压缩机是否故障包括:压缩机相电流过流故障、压缩机失步故障、压缩机缺相故障、压缩机缺液故障中的任意一种。
执行模块,用于控制电加热模式的开启/关闭,用于执行是否运行或退出电加热防冷风控制逻辑。
该空调器能够实现上述空调器控制方法的所有功能,具有上述空调器控制方法的所有优点,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处理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读取运行时,实现上述控制方法。
该空调器能够实现上述空调器控制方法的所有功能,具有上述空调器控制方法的所有优点,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读取并运行时,实现上述控制方法,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实现上述空调器控制方法的所有功能,具有上述空调器控制方法的所有优点,在此不再赘述。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用于空调器在制热模式运行电加热防冷风控制逻辑,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空调器为制热模式时,获取蒸发器的第一管温;
当所述第一管温小于第一预设管温阈值,则开启电加热模式并以预设风速运行;
当电加热模式的开启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获取蒸发器的第二管温;
当所述第二管温小于第二预设管温阈值,获取压缩机的开启时长;
当压缩机的开启时长达到第二预设时长,判断压缩机是否出现故障;
当判断结果为压缩机出现故障,关闭电加热模式或强制退出电加热防冷风控制逻辑;
所述第一预设管温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管温阈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压缩机的开启时长达到第二预设时长,判断压缩机是否出现故障的步骤之后,包括:
当判断结果为压缩机未出现故障,则判断所述压缩机的开启时长是否达到第三预设时长,若是,则关闭电加热模式或强制退出电加热防冷风控制逻辑;
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小于所述第三预设时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电加热模式的开启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获取蒸发器的第二管温的步骤之后,包括:
当所述第二管温大于等于第二预设管温阈值,关闭电加热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为制热模式时,获取蒸发器的第一管温的步骤之后,包括:
当所述第一管温大于等于第一预设管温阈值,在前累计次数增加一次得到在后累计次数;
当所述在后累计次数大于等于预设次数,不开启电加热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第一管温大于等于第一预设管温阈值,在前累计次数增加一次得到在后累计次数的步骤之后,包括:
当所述在后累计次数小于预设次数,获取蒸发器的第一管温。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第一管温小于第一预设管温阈值,开启电加热模式并以预设风速运行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第一管温小于第一预设管温阈值,在前累计次数清零,开启电加热模式并以预设风速运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热模式包括制热开机制热模式、化霜退出恢复制热模式或到温停机恢复制热模式。
8.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蒸发器的管温;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管温与预设管温阈值之间的关系,用于判断压缩机是否故障;以及
执行模块,用于控制电加热模式的开启/关闭。
9.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处理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读取运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读取并运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
CN202110740769.7A 2021-06-30 2021-06-30 空调器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Pending CN1135874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40769.7A CN113587402A (zh) 2021-06-30 2021-06-30 空调器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40769.7A CN113587402A (zh) 2021-06-30 2021-06-30 空调器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87402A true CN113587402A (zh) 2021-11-02

Family

ID=78245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40769.7A Pending CN113587402A (zh) 2021-06-30 2021-06-30 空调器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87402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42831A (ja) * 1991-07-23 1994-02-18 Toshiba Corp 空気調和機
CN103940052A (zh) * 2013-01-21 2014-07-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故障检测方法
CN104061655A (zh) * 2014-06-16 2014-09-24 广东美的集团芜湖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空调器制冷系统的故障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和空调器
CN106352489A (zh) * 2016-09-29 2017-01-25 广东志高暖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故障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6403205A (zh) * 2016-11-29 2017-02-1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化霜系统及化霜控制方法
CN107575997A (zh) * 2017-10-26 2018-01-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运行中监测管路断裂的方法和装置
WO2018220760A1 (ja) * 2017-05-31 2018-12-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故障診断装置
CN108954670A (zh) * 2018-09-10 2018-12-07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故障预判方法、控制系统及空调器
CN210951665U (zh) * 2019-10-28 2020-07-07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42831A (ja) * 1991-07-23 1994-02-18 Toshiba Corp 空気調和機
CN103940052A (zh) * 2013-01-21 2014-07-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故障检测方法
CN104061655A (zh) * 2014-06-16 2014-09-24 广东美的集团芜湖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空调器制冷系统的故障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和空调器
CN106352489A (zh) * 2016-09-29 2017-01-25 广东志高暖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故障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6403205A (zh) * 2016-11-29 2017-02-1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化霜系统及化霜控制方法
WO2018220760A1 (ja) * 2017-05-31 2018-12-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故障診断装置
CN107575997A (zh) * 2017-10-26 2018-01-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运行中监测管路断裂的方法和装置
CN108954670A (zh) * 2018-09-10 2018-12-07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故障预判方法、控制系统及空调器
CN210951665U (zh) * 2019-10-28 2020-07-07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57596B (zh) 一种暖风机的控制方法
CN104896647B (zh) 空调室内机防冷风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137694A (zh) 一种空调器的制热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08626843B (zh) 一种空调排水泵控制系统及方法
WO2019100774A1 (zh) 一种电加热器保护方法、装置及空调
CN113203167B (zh)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3007857B (zh) 空调电加热器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7195423B2 (ja) 空調換気システム及び空調換気システムの制御装置
CN111023483A (zh)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CN113587402A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11503814B (zh) 防凝露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JP5429272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09073254B (zh) 空气调节器
CN112344428B (zh) 一种加热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7313874B2 (en) Dry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11962272B (zh) 具有加热功能的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存储介质
CN208190039U (zh) 一种新型高压开关柜
CN104762798A (zh) 风扇式加热器的安全防护装置
CN110567121A (zh) 一种防冷风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机组
CN110161947A (zh) 一种用于壁挂电源的检测预防系统和方法
JP5088586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RU2664233C1 (ru)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нагревательным прибором и нагревательный прибор, включающий в себя по меньшей мере один датчик co2 и по меньшей мере один датчик температуры
JP5741512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12682928A (zh) 控制方法、空调器、处理器及存储介质
JP5429273B2 (ja) 空気調和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08

Address after: 315191 No. 1166 Mingguang North Road, Jiangshan Town, Ningbo, Zhejiang, Yinzhou District

Applicant after: NINGBO AUX ELECTRIC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1005, building 3,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Zhuhai) phase II scientific research incubation building, 101 University Road, Tangjiawan Town, high tech Zone,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9080

Applicant before: ZHUHAI TUOXIN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before: NINGBO AUX ELECTRIC Co.,Ltd.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