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86828A - 压把式管路快速接头 - Google Patents

压把式管路快速接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86828A
CN113586828A CN202110765007.2A CN202110765007A CN113586828A CN 113586828 A CN113586828 A CN 113586828A CN 202110765007 A CN202110765007 A CN 202110765007A CN 113586828 A CN113586828 A CN 1135868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core
clamping block
pipeline
spring
sea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6500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昌中
黄英文
罗勇军
黄海玉
崔润�
谢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Gree Wuhan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Gree Wuhan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Gree Wuhan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11076500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86828A/zh
Publication of CN1135868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868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7/00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 F16L37/28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with fluid cut-off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是关于一种压把式管路快速接头。该接头包括:压把结构、夹块组、夹块弹簧、阀芯座、阀芯弹簧以及接头外壳;压把结构包括压把和联动阀芯;接头外壳的一端为管路接入口,另一端为流体接入口;夹块弹簧设置于管路接入口处,夹块弹簧、夹块组、阀芯座、联动阀芯以及阀芯弹簧依次抵接在接头外壳的腔体内;夹块组穿过夹块弹簧设置在管路接入口内侧,管路接入口的开口截面面积沿管路接入口至流体接入口的方向逐渐增大;压把结构用于向阀芯弹簧提供朝向流体接入口端的作用力。本申请提供的方案,能够实现夹块组在装配与拆卸的过程中强制分离,避免管路卡死以及损坏接头的情况,同时解决了固定管路时影响接头密封性能的问题。

Description

压把式管路快速接头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压把式管路快速接头。
背景技术
在进行气密检测时,需要通过快速接头与管路对接后,先对管路充入中压空气检大漏,检测完成后抽真空再充入氦气或其他流体进行气密检测,过程中使用的快速接头通常采用压把式快速接头,旧式的压把式快速接头是通过定位圈挤压夹块或与夹块分离来实现夹块内径减小或者增大,从而达到夹块对管路快速装配和快速拆卸的目的,但是夹块内的弹簧圈有时无法将夹块打开,容易造成管路插入困难,若将管路强行插入而撞到夹块端面,还可能造成夹块翻转,彻底卡死接头。在拆卸管路时,定位圈受到夹块的压力有时无法向远离夹块方向运动,造成夹块无法完全打开,管路无法释放。旧式的压把式快速接头通过阀芯座带动定位圈移动控制夹块固定管路的同时,带动端面密封圈挤压管路实现管路密封,阀芯座既控制夹块夹紧,又影响端面密封圈密封,因此当阀芯座满足对管路实现固定时,又可能无法兼顾端面密封圈变形量,造成密封圈因形变量过大而损坏,或者密封圈变量不足,导致泄露,自密封功能无法实现。
在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06122641A的专利(一种可调式高压快速接头)中,快速接头的调节螺母内设置有夹头,夹头包括至少两个夹爪,夹爪周向间隔地布置而形成环状的夹头,夹爪的内侧开设有沿周向延伸的嵌槽,各夹爪的嵌槽组合形成环状,嵌槽内设置有卡环;夹爪的外侧壁由前至后逐渐径向向内倾斜,调节螺母内还设置有位于夹头后侧的、中空的夹头压垫,夹头压垫内侧壁的形状和尺寸与夹头的外侧壁适配,夹头压垫能随接头座体的移动而压紧或离开夹头。
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点:
无法解决在装配或拆卸管路时,容易出现管路卡死或者管路无法释放的问题,需要研发一种能够在管路装配或拆卸时实现夹块组强制分离的管路快速接头。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压把式管路快速接头,该压把式管路快速接头,能够实现夹块组在装配与拆卸的过程中强制分离,避免管路卡死以及损坏接头的情况,同时解决了固定管路时影响接头密封性能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压把式管路快速接头,包括:
压把结构1、夹块组2、夹块弹簧3、阀芯座4、阀芯弹簧5以及接头外壳6;
压把结构1包括压把11和联动阀芯12;压把11连接于接头外壳6的表面;
接头外壳6的一端为管路接入口61,另一端为流体接入口62;
夹块弹簧3设置于管路接入口61处,夹块弹簧3、夹块组2、阀芯座4、联动阀芯12以及阀芯弹簧5依次抵接在接头外壳6的腔体内;
夹块组2穿过夹块弹簧3设置在管路接入口61内侧,管路接入口61的开口截面面积沿管路接入口61至流体接入口62的方向逐渐增大;
压把结构1用于向阀芯弹簧5提供朝向流体接入口62的作用力。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夹块组2包括:收缩夹紧端21以及夹块出口端22;
夹块出口端22的边缘位置处设有双向抵接凸台23;
夹块弹簧3的第一端抵接于管路接入口61的内侧,夹块弹簧3的第二端与双向抵接凸台23抵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双向抵接凸台23为圆弧台阶;
圆弧台阶的半径大于夹块出口端22的半径,圆弧台阶与夹块出口端22的圆心一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阀芯座4包括阀芯座主体41以及阀芯座凸台42;
双向抵接凸台23与阀芯座凸台42抵接;
阀芯座主体41的第一侧与双向抵接凸台23的内侧壁卡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联动阀芯12的内侧设有双侧抵接凸起121;
双侧抵接凸起121与阀芯座主体41的第二侧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71、第二密封圈72以及铜平垫7;
阀芯座主体41的第二侧、第一密封圈71、铜平垫7、第二密封圈72以及双侧抵接凸起121依次抵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联动阀芯12的腔体内设有端面密封阀芯8,端面密封阀芯8上设有端面密封圈81以及密封凸台82;
密封凸台82中设有第一密封凹槽821,第一密封凹槽821中设有第三密封圈73;
双侧抵接凸起121、端面密封圈81与密封凸台82依次抵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流体接入口62处设有端面密封弹簧9;
端面密封弹簧9穿过阀芯弹簧5与端面密封阀芯8抵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联动阀芯12的外侧设有连接凸台122、第二密封凹槽123以及第三密封凹槽124,压把11与连接凸台122枢接;
第二密封凹槽123内设有第四密封圈74,第三密封凹槽124内设有第五密封圈75。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接头外壳6包括接头碗座63、接头主体64以及转接头65;
管路接入口61设置于接头碗座63中;
流体接入口62设置于转接头65中;
转接头65与接头主体64的连接位置内设有第六密封圈76。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压把11通过螺丝111、防松螺母112以及内六角螺钉113连接于接头主体64的外周表面。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在压把结构处于常态时,所述阀芯弹簧相对于所述夹块弹簧处于舒张状态,使得所述阀芯弹簧的一端依次对所述联动阀芯、所述阀芯座以及所述夹块组产生朝向所述管路接入口的作用力,进而使得所述夹块弹簧相对于阀芯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当对所述压把结构施加作用力时,带动所述联动阀芯向所述阀芯弹簧提供朝向流体接入口的作用力,使夹块弹簧得以舒张并驱动所述夹块组朝流体接入口运动,由于夹块组的收缩端与所述管路接入口的贴合面为斜面(即,管路接入口的开口截面的面积沿所述管路接入口至所述流体接入口的方向逐渐增大),因此,夹块组能够随着往流体接入口运动的过程中逐渐分离。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压把式管路快速接头的全局结构剖面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压把式管路快速接头的全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压把式管路快速接头的夹块组结构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压把式管路快速接头的夹块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申请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申请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申请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一
进行气密检测时管路需与快速接头完成对接,旧式的压把式快速接头通过定位圈挤压夹块或与夹块分离来实现夹块内径减小或者增大,从而达到夹块对管路快速装配和快速拆卸的目的,但是夹块内的弹簧圈有时无法将夹块打开,容易造成管路装配和拆卸困难。在现有技术中,一种可调式高压快速接头的调节螺母内设置有夹头,夹头包括至少两个夹爪,夹爪周向间隔地布置而形成环状的夹头,夹爪的内侧开设有沿周向延伸的嵌槽,各夹爪的嵌槽组合形成环状,嵌槽内设置有卡环;夹爪的外侧壁由前至后逐渐径向向内倾斜,调节螺母内还设置有位于夹头后侧的、中空的夹头压垫,夹头压垫内侧壁的形状和尺寸与夹头的外侧壁适配,夹头压垫能随接头座体的移动而压紧或离开夹头。但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缺点,无法解决在装配或拆卸管路时,容易出现管路卡死或者管路无法释放的问题,需要研发一种能够在管路装配或拆卸时实现夹块组强制分离的管路快速接头。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压把式管路快速接头,能够实现夹块组在装配与拆卸的过程中强制分离,避免管路卡死以及损坏接头的情况。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压把式管路快速接头的全局结构剖面图。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压把式管路快速接头的实施例一包括:
压把结构1、夹块组2、夹块弹簧3、阀芯座4、阀芯弹簧5以及接头外壳6,压把结构1由压把11和联动阀芯12组成,通过按压和释放压把11来控制联动阀芯12在接头外壳6的长度方向上平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接头外壳6的一端为管路接入口61,用于接入气密检测对象的管路,管路可以是空调冷凝器的氦检管路,可以是空调室外机抽真空管路,可以是冷媒灌注管路,也可以是其他密闭容器及其零部件或者附属系统进行水检或气检的管路,本申请提供的压把式管路快速接头能够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对应用场景不作唯一限定。
另一端为流体接入口62,用于接入检测所用的流体,在实际应用中,流体可以是气体、液体、气固混合、气液混合或者液固混合等,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引入合适的流体来进行检测,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夹块弹簧3设置于管路接入口61处,夹块弹簧3的其中一端可以与管路接入口61的边缘位置抵接,也可以固定连接于该边缘位置处。夹块弹簧3在从紧缩状态变为舒张状态的过程中,其弹力的方向指向其舒张的两个方向,由于管路接入口61的边缘位置相对于夹块弹簧3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夹块弹簧3的舒张方向只能是背向管路接入口61的方向,夹块弹簧3是否固定于管路接入口61的边缘位置亦可不作唯一限定。
夹块弹簧3、夹块组2、阀芯座4、联动阀芯12以及阀芯弹簧5依次抵接在接头外壳6的腔体内,这说明,阀芯弹簧5的其中一端抵接或固定连接于接头外壳6的腔体上,又由于上述的结构是依次抵接的,因此,阀芯弹簧5的舒张方向只能是朝向管路接入口61的方向。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阀芯弹簧5的劲度系数大于夹块弹簧3的劲度系数,所以在初始状态时,阀芯弹簧5的形变程度会小于夹块弹簧3的形变程度,夹块弹簧3相对于阀芯弹簧5处于紧缩状态。
夹块组2穿过夹块弹簧3设置在管路接入口61内侧,管路接入口61的立体形状可以是圆台或者是棱台,夹块组2与管路接入口61内侧的贴合面为斜面,其开口截面面积沿管路接入口61至流体接入口62的方向逐渐增大,夹块组2能够顺着管路接入口61内侧进行夹紧和分离。
当向压把结构1施加作用力时,带动联动阀芯12平移,向阀芯弹簧5提供朝向流体接入口端62的作用力,使阀芯弹簧5紧缩,夹块弹簧3得以舒张,带动夹块组2以及阀芯座4朝向流体接入口端62运动,在夹块组2运动的过程中,夹块组2顺着管路接入口61内侧进行分离。
从上述实施例一可以看出以下有益效果:
在压把结构处于常态时,阀芯弹簧相对于夹块弹簧处于舒张状态,使得阀芯弹簧的一端依次对联动阀芯、阀芯座以及夹块组产生朝向管路接入口的作用力,进而使得夹块弹簧相对于阀芯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当对压把结构施加作用力时,带动联动阀芯向阀芯弹簧提供朝向流体接入口的作用力,使夹块弹簧得以舒张并驱动夹块组朝流体接入口运动,由于夹块组的收缩端与管路接入口的贴合面为斜面(即,管路接入口的开口截面的面积沿管路接入口至流体接入口的方向逐渐增大),因此,夹块组能够随着往流体接入口运动的过程中逐渐分离。
实施例二
为了便于理解,以下提供了压把式管路快速接头的一个实施例进行说明,在实际应用中,会在接头内设置阀芯座用于独立控制管路固定以及设置端面密封阀芯用于独立控制管路密封,避免无法同时兼顾管路固定和管路密封,影响接头的性能。
请参阅图1至图4,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压把式管路快速接头的实施例二包括:
如图2所示,接头外壳6包括但不限于接头碗座63、接头主体64以及转接头65这三个部分,结合图1所示的剖视图可知,管路接入口61设置于接头碗座63中,流体接入口62设置于转接头65中,压把11通过螺丝111、防松螺母112以及内六角螺钉113连接于接头主体64的外周表面,与设置于联动阀芯12外侧的连接凸台122枢接,使得压把11能够以连接凸台122为支点进行转动,从而带动联动阀芯12运动,在实际应用中,压把的连接方式是多样的,可根据实际应用情况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
如图1和图3所示,夹块组2包含有收缩夹紧端21以及夹块出口端22两部分,收缩夹紧端21可以是锥形的,也可以是匹配管路接入口61内侧的其他形状,此处不作唯一限定。夹块出口端22为筒状结构,其中空区域用于管路通过,夹块出口端22的边缘位置处设有双向抵接凸台23,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夹块出口端22为圆筒状结构,双向抵接凸台23为圆弧台阶,如图4所示,圆弧台阶的半径大于夹块出口端22的半径,圆弧台阶与夹块出口端22的圆心一致,即圆弧台阶与夹块出口端22的截面为同心圆,在实际应用中,双向抵接凸台23可以是匹配夹块出口端22的其他形状,需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而定,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管路接入口61边缘的内侧位置留有一个凹陷位置,夹块弹簧3的第一端抵接于管路接入口61的内侧凹陷位置处,夹块弹簧3的第二端则与双向抵接凸台23抵接,用于在夹块弹簧3舒张时弹力作用于双向抵接凸台23上,推动夹块组2运动。
阀芯座4包含有阀芯座主体41以及阀芯座凸台42,双向抵接凸台23的另一侧与阀芯座凸台42抵接,如图1所示,可以理解的是,阀芯座4是一个筒状结构,中空位置用于管路的通过,阀芯座主体41即为筒状结构的主体部分,而阀芯座凸台42即为筒状结构外侧围绕的平台结构,因此双向抵接凸台23能够与阀芯座凸台42抵接。
以阀芯座凸台42所设置的位置为界限,将阀芯座主体41分为两侧,阀芯座主体41靠近管路接入口61的第一侧能够插入夹块出口端22的开口之中与双向抵接凸台23的内侧壁卡接,对夹块出口端22起到承托与限位的作用,保持夹块出口端22的开口大小不变,使得夹块组2在朝流体接入口62运动的过程中,收缩夹紧端21始终有向外扩张的趋势,使得收缩夹紧端21能够顺着管路接入口61内侧实现分离。
联动阀芯12亦可以理解为是一个筒状结构,在初始状态时,联动阀芯12靠近管路接入口61的一端与阀芯座凸台42抵接,在联动阀芯12的内侧设有双侧抵接凸起121,双侧抵接凸起121可以理解为联动阀芯12内侧壁上的一圈凸起阻挡结构,在阀芯座主体41的第二侧与该双侧抵接凸起121之间依次抵接着第一密封圈71、铜平垫7以及第二密封圈72,这说明双侧抵接凸起121的其中一个作用为与第二密封圈72抵接,配合第一密封圈71以及铜平垫7实现轴侧密封作用,保证密封性能,在夹块弹簧3推动夹块组2运动的过程中,第二密封圈72始终保持与双侧抵接凸起121抵接。
双侧抵接凸起121与阀芯弹簧5之间的腔体内设有端面密封阀芯8,端面密封阀芯8上设有端面密封圈81以及密封凸台82,端面密封圈81处于双侧抵接凸起121与密封凸台82之间且相互抵接。密封凸台82中设有第一密封凹槽821,第一密封凹槽821中设有第三密封圈73,增强密封性能。
端面密封阀芯8与设置于流体接入口62边缘位置处的端面密封弹簧9抵接,端面密封弹簧9靠近流体接入口62的一端抵接或固定连接于流体接入口62的边缘位置,另一端则与端面密封阀芯8抵接。当对压把11施加作用力时,联动阀芯12发生平移,推动端面密封圈81从而带动端面密封阀芯8运动,端面密封阀芯8会挤压端面密封弹簧9使得端面密封弹簧9由舒张状态变为紧缩状态。当管路插入至与端面密封圈81相抵时,随着压把11的释放管路被夹紧,端面密封弹簧9所提供的弹力使得管路与端面密封圈81紧密抵接在一起,实现自密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端面密封弹簧9穿过阀芯弹簧5的中心通道,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位置,有利于减少压把式管路快速接头的体积,同时端面密封弹簧9与阀芯弹簧5之间不会相互影响。
为了加强密封性,联动阀芯12的外侧设有第二密封凹槽123以及第三密封凹槽124,第二密封凹槽123内设有第四密封圈74,第三密封凹槽124内设有第五密封圈75,转接头65与接头主体64的连接位置内设有第六密封圈76。
从上述实施例二可以看出以下有益效果:
当对压把结构施加作用力时,带动联动阀芯压缩阀芯弹簧同时减小了联动阀芯对夹块弹簧的作用力,使夹块弹簧得以舒张并驱动夹块组、阀芯座、第一密封圈、铜平垫以及第二密封圈朝流体接入口运动,在夹块组运动的过程中,由于阀芯座的承托与限位作用,也由于夹块组的收缩端与管路接入口的贴合面为斜面,使得夹块组始终有向外扩张的趋势,能够顺着管路接入口内侧实现强制分离,在此过程中第二密封圈保持与联动阀芯的双侧抵接凸起抵接,实现了轴侧密封作用,在管路插入后,随着压把的释放管路被夹块组夹紧,在端面密封弹簧的弹力作用下,管路与端面密封圈紧密抵接实现自密封,配合其他的密封圈保证了密封性能。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夹块组的强制分离,避免管路在装配和拆卸过程中出现卡死而损坏接头的情况,解决了管路固定以及接头密封性能无法同时兼顾的问题,提升了接头的自密封性能。
实施例三
为了便于理解,以下提供了压把式管路快速接头的一个实施例来对压把式管路快速接头的内部结构运动过程进行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压把式管路快速接头的实施例三包括:
管路与压把式管路快速接头的装配过程:
压把11下压,带动联动阀芯12压缩阀芯弹簧5直至联动阀芯12与转接头65相抵,达到下压最低点,在下压的过程中,联动阀芯12的双侧抵接凸起121带动端面密封圈81、端面密封阀芯8以及第三密封圈73一起朝流体接入口62的方向运动,压缩端面密封弹簧9,在此同时,夹块弹簧3得以舒张并驱动夹块组2运动,同时带动阀芯座4、第一密封圈71、铜平垫7以及第二密封圈72一起朝流体接入口62运动,且第二密封圈72与联动阀芯12的双侧抵接凸起121始终保持抵接;夹块组2在运动过程中,在阀芯座4的阀芯座主体41的限位作用下,以及在管路接入口61内侧壁的斜面作用下,始终保持向外扩张的趋势,在压把11完成下压之时,夹块组2也扩张至适合管路插入的水平。
管路由管路接入口61,经过夹块组2,直至插入到与端面密封圈81相抵,释放压把11,阀芯弹簧5由紧缩状态逐渐舒张,所产生的弹力推动联动阀芯12朝管路接入口61移动,联动阀芯12带动夹块组2、阀芯座4、第一密封圈71、铜平垫7以及第二密封圈72一起朝管路接入口61运动,压缩夹块弹簧3,恢复至初始状态,使得夹块弹簧3相对于阀芯弹簧5处于紧缩状态,在管路接入口61内侧壁的斜面作用下,夹块组2收紧,夹紧管路。此时管路与端面密封圈81在端面密封弹簧9的弹力作用以及夹块组2的紧固力作用下处于紧密抵接状态,端面密封弹簧9被管路压住不能够恢复到舒张状态,双侧抵接凸起121与端面密封圈81暂时分离。
管路检测过程:
检测所用的流体通过流体接入口62充入,使得端面密封阀芯8处的合力方向朝向管路接入口61,当流体压力越大时,合力越大,端面密封圈81与管路压合得越紧密,密封性能越好,从而达到自密封的效果,第一密封圈71以及第二密封圈72也同时起到了轴侧密封的效果。
联动阀芯12此时也会受到流体压力的影响使其合力方向朝向管路接入口61,从而通过阀芯座4加大对夹块组2的压力,使得夹块组2被压在管路接入口61内侧,在管路接入口61内侧壁的斜面作用下,夹块组2的夹紧力增大,管路的稳固性更强。
管路与压把式管路快速接头的拆卸过程:
压把11下压,带动联动阀芯12压缩阀芯弹簧5直至联动阀芯12与转接头65相抵,达到下压最低点,在下压的过程中,夹块弹簧3得以舒张并驱动夹块组2运动,同时带动阀芯座4、第一密封圈71、铜平垫7以及第二密封圈72一起朝流体接入口62运动,且第二密封圈72与联动阀芯12的双侧抵接凸起121始终保持抵接,夹块组2在运动过程中,在阀芯座4的阀芯座主体41的限位作用下,以及在管路接入口61内侧壁的斜面作用下,始终保持向外扩张的趋势,在压把11完成下压之时,夹块组2扩张至适合管路拔出的水平。
拆卸管路后,释放压把11,阀芯弹簧5由紧缩状态逐渐舒张,所产生的弹力推动联动阀芯12朝管路接入口61移动,联动阀芯12带动夹块组2、阀芯座4、第一密封圈71、铜平垫7以及第二密封圈72一起朝管路接入口61运动,压缩夹块弹簧3,恢复至初始状态,同时端面密封弹簧9恢复舒张状态,推动端面密封圈81、端面密封阀芯8以及第三密封圈73恢复至初始位置。
从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以下有益效果:
在管路的装配与拆卸过程中能够对夹块组进行强制分离,使得夹块组能够扩张至适合管路插入与拔出的水平,避免了管路卡死以及接头损坏的情况;在检测过程中,流体的压力能够使得端面密封阀芯以及联动阀芯处的合力方向朝向管路接入口,端面密封圈与管路压合更加紧密,夹块组对管路的夹紧力增大,从而提高接头的密封性能以及对管路的稳定性。
上文中已经参考附图详细描述了本申请的方案。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另外,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本申请实施例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压把式管路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把结构(1)、夹块组(2)、夹块弹簧(3)、阀芯座(4)、阀芯弹簧(5)以及接头外壳(6);
所述压把结构(1)包括压把(11)和联动阀芯(12);所述压把(11)连接于所述接头外壳(6)的表面;
所述接头外壳(6)的一端为管路接入口(61),另一端为流体接入口(62);
所述夹块弹簧(3)设置于所述管路接入口(61)处,所述夹块弹簧(3)、所述夹块组(2)、所述阀芯座(4)、所述联动阀芯(12)以及所述阀芯弹簧(5)依次抵接在所述接头外壳(6)的腔体内;
所述夹块组(2)穿过所述夹块弹簧(3)设置在所述管路接入口(61)内侧,所述管路接入口(61)的开口截面面积沿所述管路接入口(61)至所述流体接入口(62)的方向逐渐增大;
所述压把结构(1)用于向所述阀芯弹簧(5)提供朝向所述流体接入口(62)的作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把式管路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块组(2)包括:收缩夹紧端(21)以及夹块出口端(22);
所述夹块出口端(22)的边缘位置处设有双向抵接凸台(23);
所述夹块弹簧(3)的第一端抵接于所述管路接入口(61)的内侧,所述夹块弹簧(3)的第二端与所述双向抵接凸台(23)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把式管路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向抵接凸台(23)为圆弧台阶;
所述圆弧台阶的半径大于所述夹块出口端(22)的半径,所述圆弧台阶与所述夹块出口端(22)的圆心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把式管路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芯座(4)包括阀芯座主体(41)以及阀芯座凸台(42);
所述双向抵接凸台(23)与所述阀芯座凸台(42)抵接;
所述阀芯座主体(41)的第一侧与所述双向抵接凸台(23)的内侧壁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把式管路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动阀芯(12)的内侧设有双侧抵接凸起(121);
所述双侧抵接凸起(121)与所述阀芯座主体(41)的第二侧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71)、第二密封圈(72)以及铜平垫(7);
所述阀芯座主体(41)的第二侧、所述第一密封圈(71)、所述铜平垫(7)、所述第二密封圈(72)以及所述双侧抵接凸起(121)依次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把式管路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动阀芯(12)的腔体内设有端面密封阀芯(8),所述端面密封阀芯(8)上设有端面密封圈(81)以及密封凸台(82);
所述密封凸台(82)中设有第一密封凹槽(821),所述第一密封凹槽(821)中设有第三密封圈(73);
所述双侧抵接凸起(121)、所述端面密封圈(81)与所述密封凸台(82)依次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把式管路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体接入口(62)处设有端面密封弹簧(9);
所述端面密封弹簧(9)穿过所述阀芯弹簧(5)与所述端面密封阀芯(8)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把式管路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动阀芯(12)的外侧设有连接凸台(122)、第二密封凹槽(123)以及第三密封凹槽(124),所述压把(11)与所述连接凸台(122)枢接;
所述第二密封凹槽(123)内设有第四密封圈(74),所述第三密封凹槽(124)内设有第五密封圈(7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把式管路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头外壳(6)包括接头碗座(63)、接头主体(64)以及转接头(65);
所述管路接入口(61)设置于所述接头碗座(63)中;
所述流体接入口(62)设置于所述转接头(65)中;
所述转接头(65)与所述接头主体(64)的连接位置内设有第六密封圈(7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把式管路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把(11)通过螺丝(111)、防松螺母(112)以及内六角螺钉(113)连接于所述接头主体(64)的外周表面。
CN202110765007.2A 2021-07-06 2021-07-06 压把式管路快速接头 Pending CN11358682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65007.2A CN113586828A (zh) 2021-07-06 2021-07-06 压把式管路快速接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65007.2A CN113586828A (zh) 2021-07-06 2021-07-06 压把式管路快速接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86828A true CN113586828A (zh) 2021-11-02

Family

ID=78246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65007.2A Pending CN113586828A (zh) 2021-07-06 2021-07-06 压把式管路快速接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86828A (zh)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021795A1 (en) * 1979-06-20 1981-01-07 John Guest Limited Couplings for tubes
FR2610694A1 (fr) * 1987-02-11 1988-08-12 Nicoll Raccords Plastiques Raccord rapide pour tuyaux et ou accessoires de tuyauteries
CN1037764A (zh) * 1988-05-05 1989-12-06 埃尔温·卫 压力密封插塞式连接器
EP0709613A1 (fr) * 1994-10-27 1996-05-01 Etudes Et Realisations D' Appareillages Pour Le Fluide Sarl Dispositif de raccordement fluidique
US20050167981A1 (en) * 2001-03-27 2005-08-04 Nuttall David A. Rapid connection coupling
US20080036205A1 (en) * 2006-08-10 2008-02-14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Piping joint
CN201066010Y (zh) * 2007-07-30 2008-05-28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带压连接快换接头
CN103562609A (zh) * 2011-04-14 2014-02-05 希恩公司 压缩空气联结器
CN205618874U (zh) * 2016-05-13 2016-10-05 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快插接口的快速连接器
CN106122641A (zh) * 2016-08-31 2016-11-16 慈溪市东菱机械有限公司 可调式高压快速接头
US20180038184A1 (en) * 2015-12-16 2018-02-08 Fmc Technologies, Inc. Passively locking connector
JP2020029932A (ja) * 2018-08-24 2020-02-27 日東工器株式会社 管継手
CN111601997A (zh) * 2017-09-13 2020-08-28 可得制品公司 流体处理部件
US20200309299A1 (en) * 2019-04-01 2020-10-01 Swagelok Company Push to connect conduit fitting assemblies and arrangements
CN212900294U (zh) * 2020-07-24 2021-04-06 浙江优铂利气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迷你s型连接器
CN112628490A (zh) * 2020-12-14 2021-04-09 加西贝拉压缩机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密封快速接头
CN216307040U (zh) * 2021-07-06 2022-04-15 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 压把式管路快速接头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021795A1 (en) * 1979-06-20 1981-01-07 John Guest Limited Couplings for tubes
FR2610694A1 (fr) * 1987-02-11 1988-08-12 Nicoll Raccords Plastiques Raccord rapide pour tuyaux et ou accessoires de tuyauteries
CN1037764A (zh) * 1988-05-05 1989-12-06 埃尔温·卫 压力密封插塞式连接器
EP0709613A1 (fr) * 1994-10-27 1996-05-01 Etudes Et Realisations D' Appareillages Pour Le Fluide Sarl Dispositif de raccordement fluidique
US20050167981A1 (en) * 2001-03-27 2005-08-04 Nuttall David A. Rapid connection coupling
US20080036205A1 (en) * 2006-08-10 2008-02-14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Piping joint
CN201066010Y (zh) * 2007-07-30 2008-05-28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带压连接快换接头
CN103562609A (zh) * 2011-04-14 2014-02-05 希恩公司 压缩空气联结器
US20180038184A1 (en) * 2015-12-16 2018-02-08 Fmc Technologies, Inc. Passively locking connector
CN205618874U (zh) * 2016-05-13 2016-10-05 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快插接口的快速连接器
CN106122641A (zh) * 2016-08-31 2016-11-16 慈溪市东菱机械有限公司 可调式高压快速接头
CN111601997A (zh) * 2017-09-13 2020-08-28 可得制品公司 流体处理部件
JP2020029932A (ja) * 2018-08-24 2020-02-27 日東工器株式会社 管継手
US20200309299A1 (en) * 2019-04-01 2020-10-01 Swagelok Company Push to connect conduit fitting assemblies and arrangements
CN212900294U (zh) * 2020-07-24 2021-04-06 浙江优铂利气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迷你s型连接器
CN112628490A (zh) * 2020-12-14 2021-04-09 加西贝拉压缩机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密封快速接头
CN216307040U (zh) * 2021-07-06 2022-04-15 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 压把式管路快速接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464042A (en) Quick connect air-conditioning coupling
ES2712807T3 (es) Racor en particular para tuberías de refrigeración
US5029907A (en) Band for effecting a seal
CN216307040U (zh) 压把式管路快速接头
CN101699122A (zh) 快速连接器
JPH02236089A (ja) 接続具
CN101307850A (zh) 不易拆修的流体管接头
WO1995030857A1 (en) Apparatus for and method of attaching conduits to a fitting
US20130119659A1 (en) Single axis push to connect conduit fitting
US5868435A (en) Apparatus for and method of attaching conduits to a fitting
US20120174654A1 (en) Hydrostatic Test Tool and Method of Use
US5560407A (en) Dispensing tool assembly for evacuating and charging a fluid system
CN213809354U (zh) 一种基于暖通工程对接组装方便的暖通管结构
JP2004537696A (ja) パイプカップリング
US6866064B2 (en) Coupling assembly having a coupling member removably securable in an apparatus
AU2005208350B2 (en) Coupling assembly with latching sleeve
CN113586828A (zh) 压把式管路快速接头
WO2010147337A2 (ko) 에어컨의 배관 연결장치
US6460571B1 (en) Crimped piston/membrane accumulator
CN212389908U (zh) 管路连接器
CN117220214A (zh) 一种自胀式电缆管道密封塞装置
EP1186822B1 (en) Quick-connect coupling
CN109268600B (zh) 一种快速装夹的管路连接结构
KR200269752Y1 (ko) 배관용 조인트
CN220688351U (zh) 一种气动快速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