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833A - 利用地下咸水孵化培育蟹苗的工艺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利用地下咸水孵化培育蟹苗的工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833A
CN1135833A CN96100873A CN96100873A CN1135833A CN 1135833 A CN1135833 A CN 1135833A CN 96100873 A CN96100873 A CN 96100873A CN 96100873 A CN96100873 A CN 96100873A CN 1135833 A CN1135833 A CN 11358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day
concentration
salt
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61008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437C (zh
Inventor
叶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961008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437C/zh
Publication of CN11358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8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43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43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河蟹孵化育苗的工艺方法,特别是利用地下咸水进行河蟹孵化育苗的新工艺,该工艺方法是由三部分工序组成,包括咸水化学组成分析测定及其含量指标的确定、河蟹孵化育苗用水的配制,以及河蟹孵化育苗过程。所需设施有咸水井、咸水沉淀池、配水池、贮水池及育苗室。该河蟹孵化育苗新工艺的优点是:地下咸水资源丰富、无污染,配水工艺简单,化学药剂用量少、成本低、效果好、投资风险小,为河蟹孵化育苗生产提供了新的途径。

Description

利用地下咸水孵化培育蟹苗的工艺方法
本发明是关于河蟹的孵化育苗方法,特别是利用地下咸水并增加不足的和除去过量的化学成份配制育苗用水、进行河蟹苗的科学方法。
目前,因海水污染日趋严重,使一些水产单位利用天然海水进行河蟹育苗陷入困境。然而,以人工方法模拟配制海水用于培育蟹苗,又因配制海水的费用昂贵,限制了自身的发展。本发明是利用地下咸水培育蟹苗,解决了上述困难,不仅达到了与天然海水具有同样的河蟹育苗效果,而且有更进一步的优点:地下咸水资源丰富、开采方便、无污染;水质的配制工艺简单,化学药剂用量少、成本费用低;天然淡水充足,更适合河蟹育苗要求;育苗场址可选在临近河蟹养殖区,便于养殖用户;防病害效果好,可避免育苗流行病害发生。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目前利用天然海水或利用淡水人工模拟配制海水进行河蟹育苗的困难,研究试验成功了利用地下咸水孵化蟹苗的新技术,克服了上述困难。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地下咸水(包括盐湖水)孵化蟹苗的新工艺方法,该方法避免了水质污染问题,可为河蟹养殖业提供优质、健壮的蟹苗,而且成本低、效果好、风险小,为河蟹育苗生产提供了新的途径。
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如下:
本发明利用地下咸水孵化培育蟹苗的工艺方法,是由以下三部分工序组成:咸水的化学组成分析测定及咸水沉淀处理,孵化育苗用水的配制以及河蟹育苗管理过程。本发明工艺方法所需要的技术设施有咸水井、咸水沉淀池、配水池、贮水池及育苗室。本发明工艺方法各步工序的技术内容及要求如下:
一、地下咸水的化学组成分析测定及其含量指标的确定
地下咸水来源为咸水井。一般是在河蟹养殖区育苗场址,选择无污染的地方钻打地下咸水井,深度约为20-30米(依地区不同而定),利用水泵提水。一般随不同地区和井的深度而盐的种类和盐度不同;同一地区的盐水井越深,其盐浓度越高。应在不同地方,钻打若干个井,进行咸水中各种化学元素的检验分析,以确定最适用的井水。
对井内咸水进行化学组成分析测定,以确定水中总盐浓度和各种离子的含量比例。应对照适合于河蟹生长的天然海水的各种化学成分标准。适宜河蟹繁殖天然产卵的主要水化学成分的幅度是:盐度8-26(重量)‰,钙离子浓度144-380毫克/升,镁离子浓度461-1033.6毫克/升,钾离子浓度200-400毫克/升,铁离子浓度0.02-0.05毫克/升,铜离子浓度0.001-0.01毫克/升,铅离子浓度0.002-0.004毫克/升。各种化学成分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河蟹育苗的成活率或根本不出苗。本发明模拟适合河蟹育苗的天然海水离子含量范围,主要是分析测定咸水中八种离子含量及咸水总盐度。这八种离子为Cl-、SO2- 4、CO2- 3、HCO- 3、Na+、K+、Ca2+、+Mg2+。此外还需测定其中某些有害的重金属如铅、铁、铜、锌、锰等的含量。分析测定是采用常规水化学分析测定法。
本发明确定使用的主要水化学成分的幅度范围是:
总盐浓度16-20(重量)‰,钠离子浓度5400-5500毫克/升,钾离子浓度200-400毫克/升,镁离子浓度710-868毫克/升,钙离子浓度263-372毫克/升,氯离子浓度10636-11727毫克/升,硫酸根离子浓度105-1060毫克/升,碳酸氢根离子浓度68-106毫克/升,碳酸根10-67毫克/升,铜离子浓度0.001-0.01毫克/升,铁离子浓度0.02-0.05毫克/升,锌离子浓度控制在0.01毫克/升以下。
水型分类:经过多处井内咸水采样分析和研究,确定了四种类型的地下咸水。水型分类是按照苏林分类法,划分方法是:当水中离子浓度Cl--(Na++K+)>0时,而时为CaCl2水型,而 时为MgCl2水型;当水中离子浓度Cl--(K++Na+)<1时,而 时                  为NaHCO3水型,而 时为Na2SO4水型。
一般地下井咸水的盐度范围为14-60(重量)‰。就河蟹育苗而言,咸水的盐度越高越好,各种离子的含量比例适当,这样可节省需添加的化学药剂,降低配水成本费。
二、孵化蟹苗用水的配制
由于地下咸水的盐浓度和各种离子的含量、比例,对河蟹育苗成活率有重大影响和决定性作用,所以必须除去其中过量的离子和补充不足的离子。即利用化学处理产生沉淀或形成胶体絮凝物以平衡各离子的含量或用离子交换法除去其中某些过量离子和有害的重金属,同时添加化学药剂以补充某些不足的离子。
本发明河蟹孵化用水的配制工艺,是对地下咸水进行物理处理、化学处理、调整盐浓和PH值,以及生物处理。每项处理工序都十分重要。处理设施包括沉淀池、配水处理池、贮水池。经过处理后的咸水,要求能满足河蟹胚胎发育、幼体生长等生理要求,达到河蟹人工育苗的目的。
由于地下咸水(或盐湖水)受到地面河流、地表水渗透及土壤类型的影响,咸水的离子组成差异很大,但本发明河蟹孵化用水配置工艺中各水型的处理方法基本如下:
第一步,曝气、沉淀,或叫做物理处理。地下咸水被抽送到地面后,首先利用增氧机进行曝气和自然沉淀,是在沉淀池中进行。咸水中的二价铁离子Fe2+经充分曝光后被氧化成三价铁离子Fe3+,Fe3+能在随后添加生石灰的碱性条件下形成沉淀: 沉淀,达到除去水中过量铁离子的目的。地下咸水经过曝气增氧处理后,水中的溶解氧可达到5-8毫克/升。
第二步,加生石灰消毒,除去水中重金属离子。加入生灰一方面是为了消毒杀菌,另一方面是在加入生石灰后的碱性条件下,三价铁离子大量形成絮凝而沉淀,这对澄清水质起到了自然而重要的作用。经过曝气和添加生石灰沉淀,咸水中铁离子浓度可控制在0.05毫克/升以下,或0.02-0.05范围。同时,在碱性条件下,水中的铅、锌、铜、泵等重金属离子,一同产生沉淀,达到除去有害重金属的目的。一般沉淀时间为5-10天,重金属离子(包括铁)的沉淀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第三步,调整咸水中主要离子比例,或叫做化学处理。是在配水池中进行。这是根据河蟹幼体发育需要,对某些含量不足或超标离子进行调整,使其保持一定含量比例。对不同水型采用“多退少补”的原则。要调整的主要离子包括Na+、K+、Mg2+、Ca2+、Cl-、SO2- 4、HCO2- 3、CO2- 3。方法是向配水池中泼洒选定的化学药剂,以平衡各离子组成,使处于适合于河蟹孵化用水的安全范围内。以每立方米咸水为标准,确定化学药剂用量。
本发明针对不同水型分别选用四种类型的化学药剂:
对MgCl2水型,处理较简单,化学药剂用量少,是将NaCl、MgCl2、KCl、CaCl2混合药剂按照上述规定的离子比例添加,将水的总矿化度(盐浓度)调整到40-60(重量)‰;
对CaCl2水型,主要添加以MgSO4、MgCl2为主要成分的混合药剂;
对Na2SO4水型,主要添加以KCl、MgCl2、CaCl2为主要成分的混合药剂;
对NaHCO3水型,主要添加以KCl、MgSO4、CaCl2为主要成分的混合药剂。
第四步,调整盐度及PH值,又称淡水调盐。是利用天然淡水来调整咸水的盐浓度。添加淡水是为了对盐度过高的咸水,给予稀积降盐,使总矿化度适合河蟹苗的生理要求,同时通过添加淡水可将淡水中微量元素引入育苗水体中。方法是向沉淀的咸水中直接注入淡水。经过盐度调整后的咸水,总盐度为16-20(重量)‰,PH值保持为上述7.5-8.5。淡水注入前需消毒。
第五步,引种藻类进行生物作用,又叫做生物处理。通过引种藻类便使不含任何生物的地下咸水出现生物活性。经过上述处理的咸水,接种藻类(河蟹Z1幼体能够利用的藻)以改变水色、调整水质PH值及缓冲能力。本发明所引种的藻类为适宜春季低温生长的藻类,例如褐指藻,或扁藻。引入方法,一是室内单种培养,后按1∶5-1∶10扩培培养。藻类引入密度依培养的藻种类而定:褐指藻为400万-800万个/毫升,扁藻为60万-100万个/毫升。另一种引入方法是,在室外注入淡水稀积地下咸水时自然带入适宜新环境条件的藻类。藻类在光合作用下,使PH值产生约0.3-0.8的波动幅度。通常适宜的PH值范围在7.0-8.5之间。
三、河蟹育苗管理过程
本发明河蟹育苗过程中各种技术措施包括:配制半咸水、布苗和饲养管理。是在育苗室或育苗池中进行。
1、配制半咸水:主要水质指标为:盐度16-20(重量)‰,较佳为20‰,PH7-8,水中溶解氧5-8毫克/升,重金属含量在前述安全指标内。
2、布苗:1994年在曙采孵化场,2个育苗池,每个池中含150立方米水体,Z1期幼体布苗密度为每立方米水体5-8万只;1995年在曙采养殖队孵化场,2个育苗池,Z1期布苗密度为每立方米水体20万只;1995年测井孵化场,育苗水体1000立方米,Z1期布苗密度为每立方米水体15万只。
3、饲养管理:饲养管理包括换水、投饵、充气、病害治及水质监测。
1,换水:从Z1幼体第二天开始换水,每天换水量(体积)为1/4;Z2-Z3幼体每天换水1/3;Z4-Z5幼体每天换水1/2;从大眼幼体后每天换水量为100-150(体积)%。
2,投饵:Z1(第一期蚤状幼体),饲用单胞藻10-20万个/毫升,蛋黄0.2-0.5个/立方米·天,酵母6-8克/立方米·天;Z2(第二期蚤状幼体)饲用酵母6克/立方米·天,蛋黄0.5-1个/立方米·天,轮虫30-60个/幼体·天;Z3(第三期蚤状幼体),饲用蛋黄1个/立方米·天,卤虫幼体10-50个/幼体·天;Z4(第四期蚤状幼体),饲用卤虫幼体50-120个/幼体·天;Z5(第五期蚤状幼体),饲用卤虫幼体150-240个/幼体·天;M(大眼幼体)饲用卤虫幼体100个/幼体·天,卤虫成虫500克/立方米·天。
3,充气:前期蚤状幼体需要的充气供氧量少,充气后水面呈现出微波状。随幼体发育,充气量逐渐加大,充气后水面呈沸腾状。
4,病害防治:苗先向育苗池中泼洒5ppm的EDTA以络合除去水中的有害重金属离子。从Z1幼体布苗时起,隔天施用抗菌药物如呋喃唑酮、土霉素、复方新诺明,呋哌酸等,各0.5-1ppm,预防疾病感染。若发现聚缩虫,则用上述药物2ppm处理20小时。
5,水质监测:测定的项目为水温、盐度、PH值和溶解氧。水温每4小时测定1次,每天水温度化幅度应小于1.0℃;盐度,每天测定2次,盐度变化幅度应小于2.0(重量)‰;PH值每天测定2次,应保持为7.0-8.5;溶解氧应保持在5毫升/升以上或5-8毫克/升。
本发明技术实验效果:
(1)大眼幼体的出苗量与成活率:上述1994年曙采孵化场,育出大眼幼体720万只,育苗平均成活率为37%,最高成活率达到48%。该孵化场1995年,育出大眼幼体480万只,育苗平均成活率为16%,最高成活率为28%。测井孵化场,1995年育苗大眼幼体2180万只,育苗平均成活率为16%,最高成活率为28%。
(2)幼体发育:从Z1幼体变态为Z2幼体需时4-5天,以后随温度升高而发育加快,从Z2幼体以后每2-3天变态1次,从Z5幼体变成大眼幼体约需3天时间。因用药物预防疾病,在蟹苗孵化培育过程中未发生流行病。
由上述效果而知,本发明利用地下咸水进行河蟹孵化育苗的新工艺方法是成功的、有效的;在育苗产量和育苗成活率方面,达到或超过了天然海水河蟹育苗的效果。
实施例
按照本发明如下工艺步骤,能成功地和以高成活率地孵化培育出健壮的河蟹苗。
(1)将地下咸水抽到地面沉淀池中;
(2)利用增氧机曝气,将水中的Fe2+转变成Fe3+
(3)向咸水中加入生石灰,沉淀铁和重金属(如前所述);
(4)在配水池中调整河触孵化育苗用水的各离子含量比例及总盐度:对MgCl2水型添加少量KCl、MaCl、MgCl2和CaCl2化学药剂,使总盐度为20(重量)‰,PH为7.5;
(5)引种褐指藻600万个/毫升;
(6)利用前述河蟹育苗管理方法。

Claims (4)

1.一种河蟹孵化育苗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地下咸水(包括盐湖水)进行河蟹孵化育苗的工艺,该工艺包括三部分工序:(1)咸水化学组成的分析测定及其含量指标的确定,(2)河蟹孵化育苗用水的配制,(3)河蟹孵化育苗管理过程;其中所说的咸水化学组成分析测定及其含量指标的确定,本发明是根据河蟹孵化育苗的海水化学组份标准而规定测定8种离子含量及其适合河蟹育苗的含量比例为:总盐浓度16-20(重量)‰,钠离子(Na+)浓度5400-5500毫克/升、钾离子(K+)浓度200-400毫克/升、镁离子(Mg2+)浓度710-868毫克/升、钙离子(Ca2+)浓度263-372毫克/升、氯离子(Cl-)浓度10636-11727毫克/升、硫酸根离子(SO2- 4)浓度105-1060毫克/升、碳酸氢根离子(HCO- 3)浓度68-106毫克/升、碳酸根离子(CO2- 3)浓度10-67毫克/升,重金属铜离子浓度0.001-0.01毫克/升、铁离子浓度0.02-0.05毫克/升、锌离子浓度控制在0.1毫克/升以下;其中所说的河蟹孵化育苗用水的配制工艺包括曝气和沉淀(物理处理)、调整咸水中主要离子的含量比例(化学处理)、调整水的盐度和PH值(加淡水调盐)以及引种藻类(生物处理);其中所说的河蟹孵化育苗管理过程,包括配制半咸水、布苗和饲养管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蟹孵化育苗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河蟹孵化育苗用水的配制,其中曝气和自然沉淀是将地下咸水抽至沉淀池中利用增氧机进行曝气增氧,使溶解氧达到5-8毫克/升,同时使水中的Fe2+被氧化成Fe3+,随后向水中加入生石灰消毒并使 产生絮凝沉淀,使铁含量减至0.02-0.05毫克/升,同时使其他重金属铜、铅、锌也一同絮凝沉淀;其中调整咸水中主要离子的含量比例,是指除去其中过量的离子和补充不足的离子,对四种不同水型添加不同的化学药剂,将水的总矿化度(盐浓度)调整到40-60(重量)‰,对CaCl2水型是添加MgSO4、MgCl2为主要成份的混合药剂,对MgCl2水型是添加NaCl、MgCl2、KCl、及CaCl2混合药剂,对Na2SO4水型是添加KCl、MgCl2、CaCl2为主要成份的混合药剂,对Na2HCO3水型是添加KCl、MgSO4、CaCl2为主要成份的混合药剂;其中调整水的盐度和PH值,是添加淡水稀释降盐以适合蟹苗生长,使总盐度减至16-20(重量)‰,PH值保持7.5-8.5;其中引种藻类,是引种褐指藻或扁藻,引种的密度,前者为每毫升400-800万个,后者60-100万个,使水的PH值控制于7.0-8.5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蟹孵化育苗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河蟹孵化育苗管理过程:其中所说的配制半咸水是指经过精细配制使主要水质指标达到:盐度16-20(重量)‰,PH值7-8,水中溶解氧5毫克/升以上或5-8毫克/升,重金属含量:铁0.02-0.05毫克/升、铜0.001-0.01毫克/升、锌0.1毫克/升以下;所说的布苗,是按照每立方米水体布种蟹苗5-20万只;所说的蟹苗饲养管理包括换水、投饵、充气、病害防治及水质监测。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河蟹孵化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蟹苗饲养管理:换水,是从Z1幼体第二天开始换水,每天换水量(体积)为1/4,Z2-Z3幼体每天换水1/3,Z4-Z5幼体每天换水1/2,大眼幼体每天换水量为100-150(体积)%;投饵,Z1饲用单胞藻10-20万个/毫升、蛋黄0.1-0.5个/立方米·天、酵母6-8克/立方米·天,Z2饲用酵母6克/立方米·天、蛋黄0.5-1个/立方米·天、轮虫30-60个/幼体·天,Z3饲用蛋黄1个/立方米·天、卤虫幼体10-50个/幼体·天,Z4饲用卤虫幼体50-120个/幼体·天,Z5饲用卤虫幼体150-240个/幼体·天,M饲用卤虫幼体100个/幼体·天,卤虫成虫500克/立方米·天;充气,前期蚤状幼体需要的充气供氧量是在充气后水面呈现出微波状,随幼体发育增加充气量,充气后水面呈沸腾状;病害防治,是向育苗池中泼洒5ppm的EDTA,从Z1幼体布苗时起隔天施用抗菌药物呋喃唑酮、土霉素、复方新诺明、呋哌酸各0.5-1ppm;水质监测,每天水温变化幅度应小于1.0℃,每天盐度变化幅度应小于2.0(重量)‰,PH值每天保持7.0-8.5,溶解氧保持在5-8毫克/升。
CN96100873A 1996-01-18 1996-01-18 利用地下咸水孵化培育蟹苗的工艺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1437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96100873A CN1051437C (zh) 1996-01-18 1996-01-18 利用地下咸水孵化培育蟹苗的工艺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96100873A CN1051437C (zh) 1996-01-18 1996-01-18 利用地下咸水孵化培育蟹苗的工艺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833A true CN1135833A (zh) 1996-11-20
CN1051437C CN1051437C (zh) 2000-04-19

Family

ID=51167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610087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1437C (zh) 1996-01-18 1996-01-18 利用地下咸水孵化培育蟹苗的工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437C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25336A (zh) * 2015-10-31 2016-02-17 颍上县润海畜禽养殖有限公司 一种河蟹卵孵化液
CN105638521A (zh) * 2015-12-30 2016-06-08 湖南农业大学 一种有效降低养殖鱼类体内重金属镉含量的养殖方法
CN108124803A (zh) * 2017-12-25 2018-06-08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一种盐沼湿地地下半咸水生态培育ⅲ期仔蟹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043A (zh) * 1991-09-27 1993-04-21 顾为东 河蟹工厂化养殖方法及其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25336A (zh) * 2015-10-31 2016-02-17 颍上县润海畜禽养殖有限公司 一种河蟹卵孵化液
CN105638521A (zh) * 2015-12-30 2016-06-08 湖南农业大学 一种有效降低养殖鱼类体内重金属镉含量的养殖方法
CN105638521B (zh) * 2015-12-30 2017-05-03 湖南农业大学 一种有效降低养殖鱼类体内重金属镉含量的养殖方法
CN108124803A (zh) * 2017-12-25 2018-06-08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一种盐沼湿地地下半咸水生态培育ⅲ期仔蟹的方法
CN108124803B (zh) * 2017-12-25 2020-04-03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一种盐沼湿地地下半咸水生态培育ⅲ期仔蟹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437C (zh) 2000-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82475B (zh) 水产养殖的兼养方法
Mclusky Some effects of salinity on the survival, moulting, and growth of Corophium Volutator [Amphipoda]
Larsen Ecology of hypersaline environments
KR100861134B1 (ko) 해양 심층수와 표층해수를 이용한 해조류의 양식방법
CN108633792B (zh) 一种盐碱地渔-农综合种养殖方法
Boyd Aluminum sulfate (alum) for precipitating clay turbidity from fish ponds
CN108901941B (zh) 一种利用鱼类养殖改良碳酸盐型盐碱地的方法
CN105016524A (zh) 一种清除漂浮刚毛藻的方法
CN108033497A (zh) 水质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Stark et 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RATE OF CALCIFICATION IN HALIMEDA OPUNTIA (L.) LAMOUROUX AND HALIMEDA DISCOIDEA DECAISNE 1
Yarish et al. The effects of salinity, and calcium and potassium variations on the growth of two estuarine red algae
JP6512467B1 (ja) 養殖槽の改質方法、および養殖方法
KR100869033B1 (ko) 해양 심층수와 표층해수를 이용한 어류의 양식방법
Williamson et al. Nutritional interaction in an alga-barnacle association
KR20150012062A (ko) 새로운 녹조퇴치물질
CN1051437C (zh) 利用地下咸水孵化培育蟹苗的工艺方法
CN103039385A (zh) 一种有效防止对虾养殖中倒藻的方法
Aruna et al. The effect of ionic concentration of low saline waters on growth characteristics of Penaeus vannamei
CN108658388B (zh) 一种提升富营养水体透明度的方法
CN114642185A (zh) 一种东风螺半循环式工厂化养殖方法
US4595505A (en) Method for suppressing algal growth in solar ponds
CN107867757B (zh) 一种培育石斑鱼苗的水质改良法
JP3362168B2 (ja) 富栄養化防止方法
Prananingtyas et al. Effect of different salinity level within water against growth rate, survival rate (FCR) of catfish (Clarias sp.)
CN111704285A (zh) 一种降低养殖用水余氯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