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77691A - 一种骨科用小臂骨折后逐步加重康复锻炼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骨科用小臂骨折后逐步加重康复锻炼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77691A
CN113577691A CN202110858092.7A CN202110858092A CN113577691A CN 113577691 A CN113577691 A CN 113577691A CN 202110858092 A CN202110858092 A CN 202110858092A CN 113577691 A CN113577691 A CN 1135776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fixedly connected
rod
holes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5809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85809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77691A/zh
Publication of CN1135776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776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3/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 A63B23/035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 A63B23/12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for upper limbs or related muscles, e.g. chest, upper back or shoulder musc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1/00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 A63B21/012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using frictional force-resiste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骨科用小臂骨折后逐步加重康复锻炼装置,包括有底座、框体、装液框、桌板、滑块、u型框、导向轨、握杆、转轴、导线轮、拉线、带孔活动框、多孔块、活动块、阻挡机构和封闭机构,所述底座一侧固接有框体,多孔块固接于框体内一侧周向。本发明通过将小臂放在u型框内握住握杆,拉动握杆带动u型框上下摆动,u型框上下摆动带动导向轨上下摆动,导向轨上下摆动通过拉线带动带孔活动框上下移动,带孔活动框向上移动与阻挡机构接触时,阻挡机构不将装液框内的水挡住,适量的水掉落至带孔活动框内,进而带孔活动框变重,病人不断的拉动u型框进行康复训练,如此,可对康复训练的强度进行调节。

Description

一种骨科用小臂骨折后逐步加重康复锻炼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锻炼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骨科用小臂骨折后逐步加重康复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骨科中,部分病人是小臂骨折的情况,为了使小臂能更快的康复,都需要定期对小臂进行康复训练,目前,大多数都是人手拿着一个物体上下摆动进行康复训练,由于需要更好的康复训练,需要对物体进行更换,使得重量发生变化,如此操作比较麻烦,且更换物体需要花费时间,导致效率低。
因此,需要设计和研发一种能够对康复训练强度进行调节,操作比较方便,效率高的骨科用小臂骨折后逐步加重康复锻炼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由于需要更好的康复训练,需要对物体进行更换,使得重量发生变化,如此操作比较麻烦,且更换物体需要花费时间,导致效率低的缺点,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对康复训练强度进行调节,操作比较方便,效率高的骨科用小臂骨折后逐步加重康复锻炼装置。
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骨科用小臂骨折后逐步加重康复锻炼装置,包括有底座、框体、装液框、桌板、滑块、u型框、导向轨、握杆、转轴、导线轮、拉线、带孔活动框、多孔块、活动块、阻挡机构和封闭机构,所述底座一侧固接有框体,多孔块固接于框体内一侧周向,活动块对称式的滑动式放置于框体内两侧,带孔活动框固接于四块活动块一侧之间,封闭机构安装于带孔活动框一侧,封闭机构与多孔块接触配合,装液框固接于框体外一侧周向,阻挡机构安装于装液框一侧中部,阻挡机构与带孔活动框配合,桌板固接于装液框一侧周向,转轴嵌入式的转动式连接于桌板一侧,导线轮对称式的固定套装于转轴周向上,滑块滑动式的放置于桌板一侧,u型框转动式的连接于滑块一侧,握杆固接于u型框内两侧之间,导向轨滑动式的放置于u型框外一侧,拉线对称式的固接于导向轨外一侧,拉线尾端绕过导线轮与带孔活动框外一侧固定连接。
阻挡机构包括有多孔筒、环形板、十字杆、第一弹簧和接触杆,所述多孔筒固定穿接于装液框一侧中部,环形板滑动式的放置于多孔筒内侧周向,环形板与多孔筒的孔配合,十字杆固接于多孔筒内一侧周向,接触杆滑动式的穿接于多孔筒一侧中部,接触杆与带孔活动框配合,接触杆其中一端与十字杆一侧中部固定连接,第一弹簧连接于十字杆一侧与多孔筒内一侧之间,第一弹簧绕在接触杆上。
封闭机构包括有十字导向架、触发杆、封闭板和第二弹簧,所述十字导向架固接于带孔活动框的两个孔内,触发杆滑动式的穿接于十字导向架中部,触发杆其中一端与多孔块接触配合,封闭板固接于触发杆其中一端,封闭板与带孔活动框配合,第二弹簧连接于封闭板内一侧与带孔活动框内一侧之间,第二弹簧套在触发杆上。
优选的,还包括有循环机构,循环机构包括有活塞筒、第一活塞杆、第三弹簧、单向出水管和单向抽水管,所述活塞筒固接于框体外一侧中部,第一活塞杆滑动式的放置于活塞筒内侧周向,第一活塞杆一端贯穿框体一侧,第一活塞杆与带孔活动框配合,第三弹簧连接于第一活塞杆外一侧与活塞筒内一侧之间,单向出水管固接于活塞筒一侧并连通,单向出水管尾端与装液框的进水端固定连接并连通,单向抽水管固接于活塞筒一侧并连通,单向抽水管尾端与框体的出水端固定连接并连通。
优选的,还包括有摩擦机构,摩擦机构包括有踏板、缸体、第二活塞杆、出液管、四通管、摩擦板、第四弹簧、第五弹簧和软管,所述摩擦板嵌入式的滑动式放置于活动块一侧,第四弹簧间隔连接于活动块内侧与摩擦板一侧之间,四通管固接于四块活动块一侧并连通,软管固接于四通管一侧并连通,缸体固定穿接于底座一侧,出液管固接于缸体一侧并连通,出液管尾端贯穿底座和框体与软管尾端固定连接,第二活塞杆滑动式的放置于缸体内,第五弹簧连接于第二活塞杆外一侧与缸体内侧之间,踏板转动式的连接于底座一侧,踏板与第二活塞杆一端接触配合。
优选的,还包括有u型杆、缓冲板和第六弹簧,所述u型杆对称式的滑动式穿接于多孔块上,缓冲板固接于两根u型杆端部之间,缓冲板与带孔活动框接触配合,第六弹簧对称式的连接于缓冲板一侧与多孔块一侧之间,第六弹簧绕在u型杆上。
优选的,还包括有导向块、圆杆和卡块,所述一字孔开于u型框两侧,导向块滑动式的穿接于一字孔内,圆杆滑动式的放置于两块导向块之间,卡块固接于圆杆两端,卡槽间隔开于一字孔一侧,卡槽与卡块配合。
优选的,所述桌板一侧边缘位置固接有橡胶垫,避免病人的手肘疼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将小臂放在u型框内握住握杆,拉动握杆带动u型框上下摆动,u型框上下摆动带动导向轨上下摆动,导向轨上下摆动通过拉线带动带孔活动框上下移动,带孔活动框向上移动与阻挡机构接触时,阻挡机构不将装液框内的水挡住,适量的水掉落至带孔活动框内,进而带孔活动框变重,病人不断的拉动u型框进行康复训练,如此,可对康复训练的强度进行调节。
2、通过循环机构的作用,能将框体内的水抽回至装液框内,如此,可对水再次利用,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3、通过摩擦机构的作用,能使得活动块能更艰难的上下移动,也就使得病人小臂需要更使劲的拉动u型框上下摆动进行康复训练,如此,可进一步的提高康复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循环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阻挡机构和摩擦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_底座,2_框体,3_装液框,4_桌板,5_滑块,6_u型框,7_导向轨,8_握杆,9_转轴,10_导线轮,11_拉线,12_带孔活动框,13_多孔块,131_活动块,14_阻挡机构,141_多孔筒,142_环形板,143_十字杆,144_第一弹簧,145_接触杆,15_封闭机构,151_十字导向架,152_触发杆,153_封闭板,154_第二弹簧,16_循环机构,161_活塞筒,162_第一活塞杆,163_第三弹簧,164_单向出水管,165_单向抽水管,17_摩擦机构,171_踏板,172_缸体,173_第二活塞杆,174_出液管,175_四通管,176_摩擦板,177_第四弹簧,178_第五弹簧,179_软管,18_u型杆,19_缓冲板,20_第六弹簧,21_一字孔,22_导向块,23_圆杆,24_卡块,25_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种骨科用小臂骨折后逐步加重康复锻炼装置。
参照图1-图4所示,包括有底座1、框体2、装液框3、桌板4、滑块5、u型框6、导向轨7、握杆8、转轴9、导线轮10、拉线11、带孔活动框12、多孔块13、活动块131、阻挡机构14和封闭机构15,底座1顶部左侧固接有框体2,框体2内下部周向固接有多孔块13,框体2顶部周向固接有装液框3,装液框3底部左侧中间设有阻挡机构14,装液框3内左右两侧面都前后对称滑动式的放置有活动块131,四块活动块131内侧面之前固接有带孔活动框12,带孔活动框12底部设有封闭机构15,封闭机构15与多孔块13接触配合,装液框3顶部周向固接有桌板4,桌板4顶部右侧滑动式的放置有滑块5,滑块5顶部转动式的连接有u型框6,u型框6外底部左侧滑动式的放置有导向轨7,导向轨7外底部对称式的固接有拉线11,拉线11尾端穿过桌板4和装液框3与带孔活动框12外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桌板4左部嵌入式的转动式连接有转轴9,转轴9前后两侧周向都固定套装有导线轮10,导线轮10与拉线11接触配合,u型框6内前后两侧面左侧上部之间固接有握杆8。
阻挡机构14包括有多孔筒141、环形板142、十字杆143、第一弹簧144和接触杆145,装液框3底部左侧中间固定穿接有多孔筒141,多孔筒141内侧周向滑动式的放置有环形板142,环形板142与多孔筒141的孔配合,环形板142内侧中部周向固接有十字杆143,多孔筒141底部中间滑动式的穿接有接触杆145,接触杆145顶端与十字杆143底部中间固定连接,十字杆143底部中间与多孔筒141内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144,第一弹簧144套装于接触杆145上。
封闭机构15包括有十字导向架151、触发杆152、封闭板153和第二弹簧154,带孔活动框12的孔内固接有十字导向架151,十字导向架151中部滑动式的穿接有触发杆152,触发杆152底端与多孔块13接触配合,触发杆152顶端固接有封闭板153,封闭板153与带孔活动框12的孔配合,封闭板153内顶部与十字导向架151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154,第二弹簧154套装于触发杆152上。
首先病人根据自己受伤的小臂对u型框6的位置进行调节,如果是左边的小臂受伤需要康复训练时,拉动u型框6向前移动至最大行程,如果是右边的小臂手需要康复训练时,拉动u型框6向后移动至最大行程,u型框6调节好位置时,将适量的水倒入装液框3内,阻挡机构14将装液框3内的水挡住,再将受伤的小臂放入u型框6内,且握住握杆8,即可通过握杆8带动u型框6向上摆动,u型框6向上摆动带动导向轨7向上摆动,导向轨7向上摆动带动拉线11向上移动,拉线11向上移动带动带孔活动框12向上移动,带孔活动框12向上移动带动封闭机构15向上移动,封闭机构15向上移动与多孔块13脱离,封闭机构15运作将带孔活动框12的孔挡住,带孔活动框12向上移动与阻挡机构14接触时,带孔活动框12带动阻挡机构14运作不将装液框3内的水挡住,装液框3内的水则通过阻挡机构14流入带孔活动框12内,适量的水流入带孔活动框12内时,拉动握杆8向下摆动,握杆8向下摆动带动u型框6向下摆动,拉线11被放松,因重力的作用,带孔活动框12向下移动与阻挡机构14脱离,阻挡机构14运作复位继续将装液框3内的水挡住,带孔活动框12向下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时,再次通过握杆8带动u型框6向上移动,且无需使带孔活动框12与阻挡机构14接触,如此反复,不断的拉动u型框6上下摆动可对小臂进行康复训练,进而病人需要进行更有效的康复训练时,可使得带孔活动框12与阻挡机构14接触使其不将装液框3内的水挡住,适量的水再次排入带孔活动框12内,带孔活动框12也就变重了,病人的小臂也就需要更使劲的拉动u型框6进行康复训练。当病人小臂康复训练完成后,松开握杆8使得u型框6向下摆动复位,带孔活动框12也就向下移动复位带动封闭机构15向下移动复位,封闭机构15复位与多孔块13接触,多孔块13杆使得封闭机构15运作复位,封闭机构15运作复位不将带孔活动框12内的水挡住,带孔活动框12内的水通过多孔块13流入框体2内,再将小臂从u型框6内移动出,且将框体2内的水排出。
当适量的水倒入装液框3内时,装液框3内的水流入多孔筒141内被环形板142挡住,进而病人通过握杆8带动u型框6向上摆动时,带孔活动框12向上移动与接触杆145,带孔活动框12带动接触杆145向上移动,接触杆145向上移动带动十字杆143向上移动,第一弹簧144被拉伸,十字杆143向上移动带动环形板142向上移动,环形板142向上移动不将多孔筒141的孔挡住,多孔筒141内的水也就流出,水则掉落至带孔活动框12内,适量的水掉落至带孔活动框12内时,拉动握杆8带动u型框6向下摆动,带孔活动框12也就向下移动与接触杆145脱离,因第一弹簧144的作用,十字杆143向下移动带动环形板142向下移动复位,环形板142复位继续将多孔筒141内的水挡住,十字杆143向下移动复位带动接触杆145向下移动复位,当病人需要进行更有效的康复训练时,再次使得带孔活动框12带动接触杆145向上移动,水继续掉落至带孔活动框12内,带孔活动框12也就变重,病人的小臂也就需要更使劲的拉动u型框6进行更有效的康复训练。
初始时,第二弹簧154为拉伸状态,当带孔活动框12向上移动时,带孔活动框12向上移动带动十字导向架151向上移动,十字导向架151向上移动通过第二弹簧154带动封闭板153向上移动,封闭向上移动带动触发杆152向上移动,触发杆152向上移动与多孔块13脱离接触,因第二弹簧154的作用,封闭板153向下移动与带孔活动框12接触,封闭板153则将带孔活动框12的孔挡住,且封闭板153还带动触发杆152向下移动一定距离,进而适量的水掉落至带孔活动框12内时,由于封闭板153将带孔活动框12的孔挡住,水则被留在带孔活动框12内。当病人小臂康复训练完成后,带孔活动框12向下移动复位,触发杆152也就复位与多孔块13接触,触发杆152停止移动使得封闭板153停止移动,带孔活动框12继续向下移动带动十字导向架151向下移动,第二弹簧154被拉伸,带孔活动框12继续向下移动复位与封闭板153脱离,带孔活动框12内的水通过孔流出,流出的水通过多孔块13流入框体2内。
参照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还包括有循环机构16,循环机构16包括有活塞筒161、第一活塞杆162、第三弹簧163、单向出水管164和单向抽水管165,框体2外左侧面中部固接有活塞筒161,活塞筒161内滑动式的放置有第一活塞杆162,第一活塞杆162右端贯穿框体2左侧与带孔活动框12配合,第一活塞杆162外左侧面与活塞筒161内左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163,活塞筒161顶部左侧中间固接有单向出水管164并连通,单向出水管164尾端与装液框3的加水端固定连接并连通,活塞筒161底部左侧中间固接有单向抽水管165并连通,单向抽水管165尾端与框体2的出水端固定连接并连通。
还包括有摩擦机构17,摩擦机构17包括有踏板171、缸体172、第二活塞杆173、出液管174、四通管175、摩擦板176、第四弹簧177、第五弹簧178和软管179,活动块131外侧面嵌入式的滑动式放置有摩擦板176,摩擦板176内侧面与活动块131内侧面之间均匀间隔的连接有第四弹簧177,四块活动块131底部之间固接有四通管175并连通,四通管175后侧右部固接有软管179并连通,底座1后部左侧固定穿接有缸体172,缸体172内滑动式的放置有第二活塞杆173,第二活塞杆173外底部与缸体172内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五弹簧178,缸体172左侧下部固接有出液管174并连通,出液管174尾端贯穿底座1和框体2右侧上部后侧与软管179尾端固定连接并连通,底座1顶部右侧后部转动式的连接有踏板171,踏板171底部与第二活塞杆173顶端接触配合。
当病人康复训练完成后,水被留在框体2内,进而病人进行下一次的康复训练时,带孔活动框12向上移动与第一活塞杆162接触,带孔活动框12带动第一活塞杆162向左移动,第三弹簧163被压缩,进而带孔活动框12向下移动与第一活塞杆162脱离时,因第三弹簧163的作用,第一活塞杆162向右移动通过单向抽水管165将框体2内的水抽入活塞筒161内,当带孔活动框12向上移动再次与第一活塞杆162接触带动其向左移动时,第一活塞杆162向左移动将活塞筒161内的水推入单向出水管164内,单向出水管164内的水排入装液框3内,如此反复,可将框体2内的水排入装液框3内再次使用。如此,可对水再次利用,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初始时,缸体172内有适量的水,当带孔活动框12装有适量的水,且不满足病人康复训练的强度时,可踩动踏板171向下摆动,踏板171向下摆动带动第二活塞杆173向下移动,第二活塞杆173向下移动将缸体172内的水推入出液管174内,出液管174内的水排入软管179内,软管179内的水排入四通管175内,四通管175内的水排入活动块131内,水带动摩擦板176向外移动,第四弹簧177被拉伸,摩擦板176向外移动与框体2内壁紧密的接触,停止踩动踏板171,摩擦板176停止向外移动,进而活动块131上下移动时,活动块131带动摩擦板176上下移动,由于摩擦板176与框体2紧密的接触,使得活动块131更艰难的上下移动,也就使得病人小臂需要更使劲的拉动u型框6上下摆动进行康复训练。当病人康复训练完成后,松开踏板171,因第五弹簧178的作用,第二活塞杆173向上移动复位带动踏板171向上摆动复位,且第二活塞杆173向上移动通过四通管175将活动块131内的水抽入至软管179内,软管179内的水则通过出液管174流回至缸体172内,因第四弹簧177的作用,摩擦板176向内移动复位与框体2脱离。如此,可进一步的提高康复效果。
参照图2、图4和图6所示,还包括有u型杆18、缓冲板19和第六弹簧20,多孔块13上前后对称式的滑动式穿接有u型杆18,前后两侧u型杆18左侧顶端之间与右侧顶端之间都固接有缓冲板19,缓冲板19与多孔块13接触配合,缓冲板19底部与多孔块13顶部之间对称式的连接有第六弹簧20,第六弹簧20套装于u型杆18上。
还包括有导向块22、圆杆23和卡块24,u型框6前后两侧上部左侧都开有一字孔21,一字孔21内滑动式的穿接有导向块22,前后两侧导向块22之间滑动式的放置有圆杆23,圆杆23前后两端都固接有卡块24,一字孔21顶部均匀间隔的开有卡槽25,卡块24与卡槽25配合。
当带孔活动框12向上移动四,带孔活动框12向上移动与缓冲板19脱离,进而带孔活动框12向下移动复位时,带孔活动框12与缓冲板19接触,因第六弹簧20的作用,缓冲板19对带孔活动框12进行缓冲。如此,可避免带孔活动框12向下移动的速度太快导致拉线11断裂。
当病人的小臂太短不能握住握杆8时,拉动圆杆23左右移动,圆杆23左右移动至合适病人握住的位置时,停止拉动圆杆23,病人也就可以握住圆杆23向上摆动,圆杆23向上摆动带动卡块24向上移动,卡块24向上摆动插入卡槽25内,卡块24与卡槽25配合将圆杆23固定,如此反复,病人可通过圆杆23带动u型框6上下摆动进行康复训练。当病人康复训练完成后,松开圆杆23,因重力的作用,圆杆23向下移动复位带动卡块24复位,卡块24复位与卡槽25脱离。如此,可供小臂短的病人进行康复训练。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骨科用小臂骨折后逐步加重康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座(1)、框体(2)、装液框(3)、桌板(4)、滑块(5)、u型框(6)、导向轨(7)、握杆(8)、转轴(9)、导线轮(10)、拉线(11)、带孔活动框(12)、多孔块(13)、活动块(131)、阻挡机构(14)和封闭机构(15),所述底座(1)一侧固接有框体(2),多孔块(13)固接于框体(2)内一侧周向,活动块(131)对称式的滑动式放置于框体(2)内两侧,带孔活动框(12)固接于四块活动块(131)一侧之间,封闭机构(15)安装于带孔活动框(12)一侧,封闭机构(15)与多孔块(13)接触配合,装液框(3)固接于框体(2)外一侧周向,阻挡机构(14)安装于装液框(3)一侧中部,阻挡机构(14)与带孔活动框(12)配合,桌板(4)固接于装液框(3)一侧周向,转轴(9)嵌入式的转动式连接于桌板(4)一侧,导线轮(10)对称式的固定套装于转轴(9)周向上,滑块(5)滑动式的放置于桌板(4)一侧,u型框(6)转动式的连接于滑块(5)一侧,握杆(8)固接于u型框(6)内两侧之间,导向轨(7)滑动式的放置于u型框(6)外一侧,拉线(11)对称式的固接于导向轨(7)外一侧,拉线(11)尾端绕过导线轮(10)与带孔活动框(12)外一侧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用小臂骨折后逐步加重康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阻挡机构(14)包括有多孔筒(141)、环形板(142)、十字杆(143)、第一弹簧(144)和接触杆(145),所述多孔筒(141)固定穿接于装液框(3)一侧中部,环形板(142)滑动式的放置于多孔筒(141)内侧周向,环形板(142)与多孔筒(141)的孔配合,十字杆(143)固接于多孔筒(141)内一侧周向,接触杆(145)滑动式的穿接于多孔筒(141)一侧中部,接触杆(145)与带孔活动框(12)配合,接触杆(145)其中一端与十字杆(143)一侧中部固定连接,第一弹簧(144)连接于十字杆(143)一侧与多孔筒(141)内一侧之间,第一弹簧(144)绕在接触杆(145)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骨科用小臂骨折后逐步加重康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封闭机构(15)包括有十字导向架(151)、触发杆(152)、封闭板(153)和第二弹簧(154),所述十字导向架(151)固接于带孔活动框(12)的两个孔内,触发杆(152)滑动式的穿接于十字导向架(151)中部,触发杆(152)其中一端与多孔块(13)接触配合,封闭板(153)固接于触发杆(152)其中一端,封闭板(153)与带孔活动框(12)配合,第二弹簧(154)连接于封闭板(153)内一侧与带孔活动框(12)内一侧之间,第二弹簧(154)套在触发杆(15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骨科用小臂骨折后逐步加重康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循环机构(16),循环机构(16)包括有活塞筒(161)、第一活塞杆(162)、第三弹簧(163)、单向出水管(164)和单向抽水管(165),所述活塞筒(161)固接于框体(2)外一侧中部,第一活塞杆(162)滑动式的放置于活塞筒(161)内侧周向,第一活塞杆(162)一端贯穿框体(2)一侧,第一活塞杆(162)与带孔活动框(12)配合,第三弹簧(163)连接于第一活塞杆(162)外一侧与活塞筒(161)内一侧之间,单向出水管(164)固接于活塞筒(161)一侧并连通,单向出水管(164)尾端与装液框(3)的进水端固定连接并连通,单向抽水管(165)固接于活塞筒(161)一侧并连通,单向抽水管(165)尾端与框体(2)的出水端固定连接并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骨科用小臂骨折后逐步加重康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摩擦机构(17),摩擦机构(17)包括有踏板(171)、缸体(172)、第二活塞杆(173)、出液管(174)、四通管(175)、摩擦板(176)、第四弹簧(177)、第五弹簧(178)和软管(179),所述摩擦板(176)嵌入式的滑动式放置于活动块(131)一侧,第四弹簧(177)间隔连接于活动块(131)内侧与摩擦板(176)一侧之间,四通管(175)固接于四块活动块(131)一侧并连通,软管(179)固接于四通管(175)一侧并连通,缸体(172)固定穿接于底座(1)一侧,出液管(174)固接于缸体(172)一侧并连通,出液管(174)尾端贯穿底座(1)和框体(2)与软管(179)尾端固定连接,第二活塞杆(173)滑动式的放置于缸体(172)内,第五弹簧(178)连接于第二活塞杆(173)外一侧与缸体(172)内侧之间,踏板(171)转动式的连接于底座(1)一侧,踏板(171)与第二活塞杆(173)一端接触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骨科用小臂骨折后逐步加重康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u型杆(18)、缓冲板(19)和第六弹簧(20),所述u型杆(18)对称式的滑动式穿接于多孔块(13)上,缓冲板(19)固接于两根u型杆(18)端部之间,缓冲板(19)与带孔活动框(12)接触配合,第六弹簧(20)对称式的连接于缓冲板(19)一侧与多孔块(13)一侧之间,第六弹簧(20)绕在u型杆(18)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骨科用小臂骨折后逐步加重康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导向块(22)、圆杆(23)和卡块(24),所述一字孔(21)开于u型框(6)两侧,导向块(22)滑动式的穿接于一字孔(21)内,圆杆(23)滑动式的放置于两块导向块(22)之间,卡块(24)固接于圆杆(23)两端,卡槽(25)间隔开于一字孔(21)一侧,卡槽(25)与卡块(24)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用小臂骨折后逐步加重康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桌板(4)一侧边缘位置固接有橡胶垫,避免病人的手肘疼痛。
CN202110858092.7A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骨科用小臂骨折后逐步加重康复锻炼装置 Pending CN1135776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58092.7A CN113577691A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骨科用小臂骨折后逐步加重康复锻炼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58092.7A CN113577691A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骨科用小臂骨折后逐步加重康复锻炼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77691A true CN113577691A (zh) 2021-11-02

Family

ID=78251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58092.7A Pending CN113577691A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骨科用小臂骨折后逐步加重康复锻炼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7769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59746A (zh) * 2021-11-19 2022-03-11 曾俊 一种骨科患者手指逐步增重锻炼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90051860A (ko) * 2007-11-20 2009-05-25 차병권 웨이트 트레이닝용 운동기구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8245844A (zh) * 2017-12-14 2018-07-06 深圳万研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用病人手臂康复设备
CN108853931A (zh) * 2018-06-13 2018-11-23 肖政宏 一种市政工程用安装在公园湖边的手臂锻炼设备
CN110465044A (zh) * 2019-08-02 2019-11-19 刘双霞 一种自动增重式手臂锻炼设备
CN110538428A (zh) * 2019-08-12 2019-12-06 曾庆发 一种渐进式手臂锻炼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90051860A (ko) * 2007-11-20 2009-05-25 차병권 웨이트 트레이닝용 운동기구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8245844A (zh) * 2017-12-14 2018-07-06 深圳万研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用病人手臂康复设备
CN108853931A (zh) * 2018-06-13 2018-11-23 肖政宏 一种市政工程用安装在公园湖边的手臂锻炼设备
CN110465044A (zh) * 2019-08-02 2019-11-19 刘双霞 一种自动增重式手臂锻炼设备
CN110538428A (zh) * 2019-08-12 2019-12-06 曾庆发 一种渐进式手臂锻炼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59746A (zh) * 2021-11-19 2022-03-11 曾俊 一种骨科患者手指逐步增重锻炼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77691A (zh) 一种骨科用小臂骨折后逐步加重康复锻炼装置
CN109045455A (zh) 一种伤口清洗时脚踏式酒精喷射装置
CN110465044B (zh) 一种自动增重式手臂锻炼设备
CN109365122B (zh) 一种五金铜铁混合分离器
CN114305773A (zh) 一种口腔科拔牙辅助装置
CN110269650A (zh) 一种带吸引装置的全方位肛门拉钩
CN214907712U (zh) 血管外科用血栓吸取防堵装置
CN112295173B (zh) 一种儿科手指康复用手握式训练装置
CN208148475U (zh) 一种人造革材料成型用夹具
CN109106585B (zh) 一种鼻腔冲洗器
CN114344840B (zh) 一种神经内科用辅助复苏训练器
CN219001099U (zh) 一种用于排痰机的活动推杆
CN108926408A (zh) 一种母猪专用助产装置
CN109156441A (zh) 基于悬空航道的鱼塘打捞装置
CN210844095U (zh) 一种改良骨牵引装置
CN214436261U (zh) 一种乳腺术后上肢水肿恢复装置
CN215690898U (zh) 一种用于泌尿外科的新型导尿装置
CN109045621B (zh) 一种液压式臂力锻炼器
CN214970028U (zh) 一种烧伤患者创面护理清洁装置
CN220630519U (zh) 一种养殖羊用挤奶辅助装置
CN217487293U (zh) 一种鲟鱼检查架
CN216258461U (zh) 一种腹水浓管固定装置
CN209405405U (zh) 自动拔针机的拔针机构
CN218009908U (zh) 一种骨科临床用游离体取出器
CN212730349U (zh) 一种强直性脊柱炎康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ang He

Inventor after: Li Xuehua

Inventor after: Tian Jing

Inventor after: Xie Bing

Inventor after: Zeng Jun

Inventor before: Zeng Ju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102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