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77075A - 一种纳米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纳米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77075A
CN113577075A CN202110959969.1A CN202110959969A CN113577075A CN 113577075 A CN113577075 A CN 113577075A CN 202110959969 A CN202110959969 A CN 202110959969A CN 113577075 A CN113577075 A CN 1135770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bumin
camptothecin
solution
nano
dr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5996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滕兆刚
陆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filed Critical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iority to CN20211095996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77075A/zh
Publication of CN1135770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770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43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A61K31/47Quinolines; Isoquinolines
    • A61K31/4738Quinolines; Isoquinolines ortho- or peri-condensed with heterocyclic ring systems
    • A61K31/4745Quinolines; Isoquinolines ortho- or peri-condensed with heterocyclic ring systems condensed with ring system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phenantroli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30Macromolecular organic or inorganic compounds, e.g. inorganic polyphosphates
    • A61K47/42Proteins; Polypeptides; Degradation products thereof; Derivatives thereof, e.g. albumin, gelatin or ze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48Preparations in capsules, e.g. of gelatin, of chocolate
    • A61K9/50Microcapsules having a gas, liquid or semi-solid filling; Solid microparticles or pellets surrounded by a distinct coating layer, e.g. coated microspheres, coated drug crystals
    • A61K9/51Nanocapsules; Nanoparticles
    • A61K9/5107Excipients; Inactive ingredients
    • A61K9/513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Dendrimers
    • A61K9/5169Proteins, e.g. albumin, gelat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40/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5/00Nanobiotechnology or nanomedicine, e.g. protein engineering or drug delivery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一种纳米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属于药物领域。纳米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使白蛋白和喜树碱以非共价键的方式进行双亲性自组装,以结合形成纳米颗粒。该纳米药物的形貌稳定且尺寸均一。

Description

一种纳米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药物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纳米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背景技术
癌症是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日益增长的需求,相关领域的科学家长期致力于药物开发。
其中,喜树碱(Camptothecin,简称CPT)是一种从喜树碱中提取的具有细胞毒性的喹诺酮生物碱。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的喜树碱通过结合拓扑异构酶(topoisomerase),抑制DNA和RNA的合成,从而达到所需的治疗目的。其中的拓扑异构酶能够通过切断DNA的一条或两条链中的磷酸二酯键,然后重新缠绕和封口,从而更正DNA连环数的酶。
然而,不良的溶解性极大地限制了喜树碱的临床应用。因此,业内开发了一系列具有更好的水溶性的CPT类似物。
目前,已有两个喜树碱的类似物(伊立替康和拓扑替康)被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结肠癌。其中,伊立替康具有更好的水溶性和减少的不良副作用,但对癌细胞的杀伤力也明显受损。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纳米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以部分或全部地改善、甚至解决喜树碱的双亲性处理容易导致其活性下降的问题。
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在第一方面,本申请的示例提供了一种纳米药物的制备方法,且包括:使白蛋白和喜树碱以非共价键的方式进行双亲性自组装,以结合形成纳米颗粒。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施例,白蛋白和喜树碱是在无活性试剂参与的情况下,以非共价键的方式进行双亲性自组装,其中活性试剂包括交联剂。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施例,白蛋白和喜树碱是在表面活性剂存在的条件下,发生以非共价键的方式进行双亲性自组装的反应,且表面活性剂被提供用以调节纳米颗粒的尺寸。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施例,白蛋白、喜树碱以及表面活性剂分别以溶液的方式提供,并且在白蛋白、喜树碱以及表面活性剂三者的溶液混合后发生以非共价键的方式进行双亲性自组装。可选地,白蛋白的溶液是水溶液、表面活性剂的溶液是水溶液,喜树碱的溶液是有机试剂溶液,且有机试剂包括二甲基亚砜或N-甲基吡咯烷酮。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施例,白蛋白、喜树碱以及表面活性剂三者的溶液混合的方式包括:使白蛋白的溶液、表面活性剂的溶液形成混合液,然后将喜树碱的溶液加入到混合液中。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施例,在混合之前,白蛋白的溶液、喜树碱的溶液、表面活性剂的溶液分别经历了加热至给定温度的预热操作;
可选地,给定温度为30℃;
可选地,白蛋白的溶液、喜树碱的溶液、表面活性剂的溶液混合后在30℃~35℃之间进行自组装。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施例,白蛋白与喜树碱的摩尔量比为1:1至1:100。
在第二方面,本申请的示例提供了一种纳米药物。该纳米药物是纳米颗粒的聚集体。其中的纳米颗粒包括白蛋白和喜树碱,并且在纳米颗粒中,白蛋白和喜树碱以非共价键的方式进行双亲性自组装而成。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施例,白蛋白包括人血清白蛋白、牛血清白蛋白或卵清白蛋白;
和/或,在纳米药物中,白蛋白和喜树碱的摩尔量比为1:1至1:100;
可选地,白蛋白是人血清白蛋白,且在纳米药物中,白蛋白和喜树碱的摩尔量比为1:5.6至1:28;
可选地,白蛋白是人血清白蛋白,且不含脂肪酸。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施例,纳米颗粒中还包括表面活性剂;
或者,纳米颗粒中还包括表面活性剂,且表面活性剂包括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卵磷脂、脂肪醇醚硫酸钠、醇醚磷酸盐、月桂醇醚磷酸酯、聚醚F127(Pluronic F127)、聚醚F68(泊洛沙姆188)、吐温20、吐温80、巯基-聚乙二醇-羧基、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氨基(DSPE-PEG-NH2)以及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三嵌段共聚物(PEO-PPO-PEO,P123)中的任意一者;
可选地,白蛋白与表面活性剂的摩尔量比为1:0.02至1:30;
可选地,表面活性剂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聚醚F127,且聚醚F127与白蛋白的摩尔量比为1:8。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施例,纳米药物以分散在水性试剂的形式存在并形成水溶液,水性试剂包括去离子水、磷酸缓冲盐溶液(PBS)或灭菌注射用水,水溶液的pH值为7至8。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施例,纳米颗粒的粒径大于等于50纳米。例如,纳米颗粒的粒径为50nm至1000nm,或者1000nm以上。
在第三方面,本申请示例提出了一种前述的纳米药物作为药物载体在制备药物递送系统中的应用。
在以上实现过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以通过简便易行且重复性好的方法,实现对形貌稳定、大小均一的纳米颗粒的制备,并且因此获得纳米药物。
此外,本申请示例的方案还具有如下一些优势。
(1)喜树碱-白蛋白纳米药物的合成方法简单,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可广泛应用于多种生物领域;
(2)纳米药物合成过程中的各种材料均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用于治疗疾病;
(3)该双亲性的纳米药物的制备方法,不会影响喜树碱药物分子的抗癌活性;
(4)人血清白蛋白是人血浆中的水性蛋白之一。因此,以人血清白蛋白为骨架材料制作的纳米药物,可克服不良作用—如稳定性低和水溶性差等,且其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安全无毒、可生物降解等优点;
(5)人血清白蛋白能够负载多种其他功能材料,可以有效的被应用于多种生物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的无表面活性剂的喜树碱-白蛋白的TEM表征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的喜树碱-白蛋白纳米颗粒孵育12h、24h和48h情况下的细胞杀伤效果图;
图3为不同浓度CPT的紫外吸收光谱;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2中的含表面活性剂的喜树碱-白蛋白的SEM表征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3中的含表面活性剂的喜树碱-白蛋白的SEM表征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4中喜树碱-白蛋白的SEM表征图;图6中的a表示的是白蛋白和喜树碱的摩尔比小于1:1的方案;图6中的b表示的是白蛋白和喜树碱的摩尔比大于1:100的方案;
图7为实施例4中的喜树碱-白蛋白纳米颗粒孵育24h情况下的细胞杀伤效果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5中的含过量表面活性剂的喜树碱-白蛋白的SEM表征图;
图9示出了一种白蛋白和喜树碱以及可选的表面活性剂的自组装结构的机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迄今为止,纳米药物已被广泛研究并用于癌症治疗。而构成纳米药物的纳米颗粒的特性对纳米药物的性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和作用。纳米药物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其稳定性和溶解性—尤其是水溶性。
在本申请中,通过对这些纳米颗粒进行适当的构建和选择,使得由此获得纳米药物具有改善得稳定性和水溶性,同时还可以减少副作用。
由于喜树碱是一类重要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药物,具有广泛的使用价值。因此,在本申请中,主要采取的方案是将喜树碱与白蛋白进行结合。当前,如喜树碱药物的一些应用方式是:将其制作为一种所谓的聚合物药物偶联物(Polymer Drug Conjugates,简称PCDs)。但是,这样一类的药物偶联物,却存在会导致其中的活性成分的活性降低的缺陷。例如,通过将喜树碱构建为药物偶联物会导致喜树碱的抗肿瘤的活性下降。发明人认为这是由于聚合物药物偶联物会导致其中的活性成分的分子结构被改变。因此,在本申请中,选择将喜树碱与白蛋白通过非共价键的方式自组装构成双亲性的纳米颗粒,并且由此获得纳米颗粒的聚集体构成的纳米药物。
该纳米药物中含有具备抗肿瘤活性成分的喜树碱,因此,具有药用价值。
此外,由于纳米药物具有白蛋白,因此,该纳米药物还可以用作药物载体,从而具有一定的载药能力。并且,考虑到白蛋白所具有的在人体内的跨膜运动特性,可以更好地将负载的药物运输至潜在的需要位置。换言之,由于该纳米药物还可以负载除喜树碱之外的其他活性成分,从而有助于这些活性成分在病灶部位的富集,从而利于在不降低药效的情况下减少药物用量。因此,本申请示例中的纳米药物可以作为载体,从而被用于进行药物递送。因此,基于这样的使用方式,可以提供这样的一种药物递送系统,其包括活性药物、作为搭载前述活性药物的载体的纳米药物、负载物(例如器械/如插管或软管等、细胞或细胞膜、动植物体组织或者植入物)等。
通过将喜树碱和白蛋白自组装构成双亲性药物,可以达到在没有劣化喜树碱的抗肿瘤活性的情况下达到改善其形貌稳定性、尺寸均一性的效果。这样的自组装药物可以通过疏水性的喜树碱包埋到亲水性白蛋白中而实现。特别地,如前述,本申请示例中,喜树碱和白蛋白并未通过共价键进行结合。
作为对比,目前在应用药物白蛋白的双亲性药物的实例中,一般是在亲水性的白蛋白上通过化学键主要是指共价键将药物结合到其上。或者,将药物的载体—白蛋白—进行烷基修饰形成双亲性的载体;然后该双亲性的载体自组装为纳米胶束之后,再将溶解的药物溶液与前述纳米胶束均质、混合。另一些应用示例中,选择将活性分子,如脂溶性的喜树碱通过结构修饰为双亲性的分子,再进行自组装。
简言之,在本申请示例中,选择直接喜树碱和白蛋白通过非共价键的方式进行自组装构成纳米颗粒。为避免喜树碱和白蛋白以共价键结合,在二者的反应体系或反应过程中,不使用活性试剂或者说二者的反应没有活性试剂的参与。其中的,活性试剂例如是交联剂或还原剂。例如,喜树碱和白蛋白在交联剂存在的水体系中可以通过共价键结合。而在本申请的示例中,不使用交联剂、也不使用还原剂,从而免于使喜树碱和白蛋白以共价键的方式结合。
本申请示例所提出的纳米药物中,包括抗肿瘤的活性成分—喜树碱,同时还包括其水溶性的载体——白蛋白。二者通过非共价键的方式自组装结合;发明人认为根据水溶性性能分析,其原理可参见图9;即白蛋白和喜树碱相互交缠。
通过将白蛋白作为骨架材料,携带喜树碱原料药,从而制得用于肿瘤化疗的人血清白蛋白-喜树碱纳米药物。这样方案既没有改变喜树碱的分子结构,因此,对其活性无影响,且同时还获得了相比于喜树碱的好的水溶性,从而有利于获得纳米药物在人体内的存在。
其中的白蛋白包括但不限于人血清白蛋白、牛血清白蛋白或卵清白蛋白。其中的人血清白蛋白(HSA)是血液中最常见的蛋白质,由585个氨基酸构成,且包括至少17个二硫桥,分子量约为66kD。与白蛋白家族的众多成员类似,HSA在人体生理学上具有重要,能够通过配体穿过循环系统,并具有约20天的长血液半衰期。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方案,示例中,使喜树碱和白蛋白在水中进行自组装。并且,为了便于实施,喜树碱和白蛋白分别以溶液的方式提供并被使用。例如,喜树碱是脂溶性的,因此,选择有机溶剂(例如二甲基亚砜或N-甲基吡咯烷酮)将其溶解为溶液;相似地,白蛋白是水溶性的,因此,将白蛋白用水制作为溶液。因此,制作二者的非共价键结合的自组装纳米颗粒可以通过将前述的两种溶液加入到水中进行自组装反应。
此外,基于调控所制备的纳米药物中的纳米颗粒的尺寸的考虑,其他的一些示例中,可以选择在制备过程中使用表面活性剂。
作为示例,当选择使用诸如F127这种三嵌段共聚物时,其亲疏水的基团与蛋白亲水和CPT的疏水都能组装,能促使三部分共同组装成纳米粒子。并且在一并使用聚合物类的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喜树碱以及白蛋白时,三者在尺寸上可以得到“互补”,从而可以形成相对稳定的纳米药物结构。即具有线型结构的白蛋白和聚合物类表面活性剂与颗粒状的喜树碱三者结合;通过线型结构的交缠将喜树碱“包裹”。
经过实践证实,在本申请示例中,选择使用表面活性剂时,可以调控获得的纳米颗粒的尺寸。即添加不同量表面活性剂会影响纳米粒子尺寸,但并不能线性的调整其大小。一些示例中,表面活性剂的使用使获得的纳米颗粒的尺寸适当增大。部分示例中,纳米颗粒的粒径在50nm至1000nm之间,或者1000nm以上,或者22nm至230nm,或者,145nm至312nm。此外,在使用了表面活性剂的示例中所制备的纳米颗粒的外形相对于未使用表面活性剂时制备获得的纳米颗粒的外形更粗糙。
在使用表面活性剂的示例中,表面活性剂也优先通过制作为溶液的方式而使用。示例性地,表面活性剂通过分散在水中从而形成供使用的溶液。并且,在分别使用了喜树碱的有机溶剂构成的溶液、白蛋白的水溶液以及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的制备方法的一些示例中,三者可以被加入到水中进行混合以进行反应。进一步地,对于三者加入到水中的混合方式,可以是先将白蛋白的溶液和表面活性剂的溶液混匀之后,再将喜树碱的溶液加入其中。
上述的反应过程中,部分示例中还可以选择进行加热。例如,在混合之前,白蛋白的溶液(浓度例如是20mg/mL)、喜树碱的溶液(浓度例如是1mg/mL)、表面活性剂的溶液(浓度例如是32mg/mL)分别进行预热,以便加热到适当的温度,例如30℃。而在三者混合之后,还可以将整个体系的温度控制到30℃~35℃(包括但不限于31℃、32℃、33℃或34℃)之间,以便促进自组装。由于白蛋白具有受热变性的特点,因此,对溶液的预热温度和自组装反应过程中的温度以不至于导致白蛋白变性为限。并且,在各种溶液的混合以及自组装的过程中,白蛋白都未发生变形,也未经历变性环境或条件。
进一步地,在整个自组装过程中,还可以对反应体系进行持续的搅拌以促进自组装。例如反应为60-120min,则在该时间内持续进行搅拌。
此外,在反应过程中,发明人还意外地发现,在反应体系中的白蛋白、喜树碱以及表面活性剂的用量比例对所获得自组装的纳米药物中的纳米颗粒中的形貌、尺寸产生影响。
例如,喜树碱和白蛋白在水中自组装的示例中,白蛋白的摩尔量:喜树碱的摩尔量=1:1至1:100。该比值例如可以是1:1、1:2、1:3、1:4、1:12、1:26、1:29、1:34、1:48、1:55、1:67、1:72、1:88或1:98等等。
当白蛋白是人血清白蛋白(其基本不含脂肪酸;如果存在脂肪酸,则脂肪酸会与HSA结合,从而会改变HSA的结构,进而影响HSA在体内的作用)时,纳米药物中的白蛋白和喜树碱的摩尔量比为1:5.6至1:28。通过实践验证,当二者的摩尔量比值偏离上述范围时,所获得产品并不能形成形貌和尺寸稳定、一致的颗粒。
进一步地,对于使用了表面活性剂的示例,表面活性剂可以选择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卵磷脂、脂肪醇醚硫酸钠、醇醚磷酸盐(AEP,属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月桂醇醚磷酸酯、聚醚F127、聚醚F68、吐温20、吐温80、巯基-聚乙二醇-羧基(SH-PEG-COOH)、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氨基或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三嵌段共聚物。
相应地,白蛋白与表面活性剂的摩尔量比则可以被控制在1:0.02至1:30。当表面活性剂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聚醚F127时,则聚醚F127与白蛋白的摩尔量比可以为1:8。如果表面活性剂的用量偏离上述范围则会导致所获得纳米药物中的颗粒形貌不稳定,且尺寸均一性差。
在通过前述方式自组装获得主要含喜树碱和白蛋白的溶液之后,通过高速离心(转速可以是6000-10000rpm)获得固体。将固体用水或其他试剂(如制作白蛋白的溶剂、或制作喜树碱的溶剂、或制作表面活性剂的溶剂;示例性地,清洗用试剂可以是水、乙醇和DMSO中的任意一者或者任意两者的混合或三者的混合)清洗后即可获得纳米颗粒的聚集体构成的纳米药物。进一步地,一些示例中的制作方法还可以是将该纳米药物分散在液体中,形成纳米药物分散液如水溶液。其中使用的液体是水性试剂,例如去离子水、磷酸缓冲盐溶液或灭菌注射用水,并且由此获得药物分散液/水溶液的pH值为7至8。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而不应视为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
制备不含表面活性剂的喜树碱-白蛋白纳米颗粒。
制备浓度为20mg/mL的HSA水溶液,在30℃下预热5min。取上述预热溶液1mL加入至9mL去离子水中,随后加入600μL喜树碱溶液(1mg/mL溶于DMSO),HSA与喜树碱摩尔比为1:5.6。反应90min后得到纳米颗粒溶液,6000rpm离心,用溶液洗涤3次,溶液为DMSO,获得喜树碱-白蛋白纳米颗粒,粒径20-200nm。纳米颗粒的形貌如图1的TEM图所示,孵育12h、24h和48h的细胞杀伤效果如图2。
由图2所示,该比例的喜树碱-白蛋白纳米颗粒孵育4T1细胞,在孵育12h至24h时,该纳米颗粒具有较好生物相容性。表明在12h至24h内,喜树碱-白蛋白结构稳定,纳米颗粒中白蛋白增强了喜树碱的生物相容性。随着孵育时间增长至48h,喜树碱细胞杀伤效果明显增强,表明喜树碱与白蛋白逐渐解组,释放出喜树碱用于杀伤细胞。
图3为不同浓度CPT的紫外吸收光谱,插图为拟合的吸光度与浓度的关系,经计算该比例纳米药物的喜树碱负载率约76.1%。
实施例2
制备含表面活性剂的喜树碱-白蛋白纳米颗粒。
制备浓度为20mg/mL的HSA水溶液和32mg/mL的F127水溶液,均在30℃下预热5min。取1mL上述HSA预热溶液加入至9mL去离子水中。搅拌5min后,加入1mL F127的预热溶液。混匀后,加入600μL喜树碱溶液(1mg/mL溶于DMSO),HSA与喜树碱摩尔比为1:5.6。反应90min后得到纳米颗粒溶液,6000rpm离心,用溶液洗涤3次,溶液为DMSO,获得喜树碱-白蛋白纳米颗粒,粒径150-300nm。纳米颗粒的形貌如图4的SEM图所示。
结合图1和图4可知,本实施例2中含有表面活性剂的纳米颗粒的尺寸于实施例1中不含表面活性剂的纳米颗粒相比,表面活性剂的使用会显著地增大纳米颗粒的尺寸。
实施例3
制备含表面活性剂的喜树碱-白蛋白纳米颗粒。
制备浓度为20mg/mL的HSA水溶液和32mg/mL的F127水溶液,均在30℃下预热5min。取1mL上述HSA预热溶液加入至9mL去离子水中。搅拌5min后,加入1mL F127的预热溶液。混匀后,加入600μL喜树碱溶液(5mg/mL溶于DMSO),HSA与喜树碱摩尔比为1:28。反应90min后得到纳米颗粒溶液,6000rpm离心,用溶液洗涤3次,溶液为水,获得喜树碱-白蛋白纳米颗粒,粒径200-300nm。纳米颗粒的形貌如图5的SEM图所示。
实施例4
制备HSA和喜树碱的摩尔比小于1:1和大于1:100的产物。
a.制备浓度为20mg/mL的HSA水溶液,在30℃下预热5min。取上述预热溶液1mL加入至9mL去离子水中,随后加入600μL喜树碱溶液(0.1mg/mL溶于DMSO),HSA与喜树碱摩尔比为1:0.6。反应90min,6000rpm离心,用溶液洗涤3次,溶液为DMSO,获得产物。纳米颗粒的形貌如图6中的a表示的SEM图所示,孵育24h的细胞杀伤如图7。
b.制备浓度为10mg/mL的HSA水溶液,在30℃下预热5min。取上述预热溶液1mL加入至9mL去离子水中,随后加入600μL喜树碱溶液(10mg/mL溶于DMSO),HSA与喜树碱摩尔比为1:115。反应90min,6000rpm离心,用溶液洗涤3次,溶液为乙醇,获得产物。纳米颗粒的形貌如图6中的b表示的SEM图所示,孵育24h的细胞杀伤如图7。
由图6所示,在不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情况下,HSA和喜树碱进行自组装时,当二者的摩尔比偏离1:1至1:100会导致所获得产品的不能形成纳米颗粒状结构,且形貌是杂乱的。
由图7所示,HSA与喜树碱摩尔比为1:0.6的产物孵育4T1细胞,在孵育24h时,其细胞杀伤与HSA与喜树碱摩尔比为1:5.6的纳米颗粒孵育12h的细胞杀伤效果相近。表明在孵育24h内,喜树碱-白蛋白产物结构中喜树碱含量较低而白蛋白含量较高,阻碍了其作为纳米药物杀伤癌细胞的可能。HSA与喜树碱摩尔比为1:115的产物孵育4T1细胞,在孵育24h时,其细胞杀伤效果明显,已达到HSA与喜树碱摩尔比为1:5.6的纳米颗粒孵育48h的细胞杀伤效果。表明在孵育24h内,该比例的喜树碱-白蛋白产物的细胞毒性较大,一定程度的阻碍了其生物应用。
实施例5
制备含过量表面活性剂的喜树碱-白蛋白纳米颗粒。
制备浓度为20mg/mL的HSA水溶液和128mg/mL的F127水溶液,均在30℃下预热5min。取1mL上述HSA预热溶液加入至9mL去离子水中。搅拌5min后,加入1mL F127的预热溶液。混匀后,加入600μL喜树碱溶液(5mg/mL溶于DMSO)。HSA、喜树碱与表面活性剂摩尔比为1:28:32。反应90min,6000rpm离心,用溶液洗涤3次,溶液为DMSO,获得交联状态的大尺寸喜树碱-白蛋白纳米颗粒。纳米颗粒的形貌如图8的SEM图所示。由此图8的结构可知,当表面活性剂的用量过多(即以摩尔量比计,白蛋白:表面活性剂>1:30),会导致药物的形貌不均匀,且不易形成纳米颗粒物。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纳米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使白蛋白和喜树碱以非共价键的方式进行双亲性自组装,以结合形成纳米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白蛋白和喜树碱是在无活性试剂参与的情况下,以非共价键的方式进行双亲性自组装,其中所述活性试剂包括交联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蛋白和所述喜树碱是在表面活性剂存在的条件下,发生以非共价键的方式进行双亲性自组装的反应,且所述表面活性剂被提供用以调节所述纳米颗粒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纳米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蛋白、所述喜树碱以及所述表面活性剂分别以溶液的方式提供;
可选地,所述白蛋白的溶液是水溶液、所述表面活性剂的溶液是水溶液,所述喜树碱的溶液是有机试剂溶液,且所述有机试剂包括二甲基亚砜或N-甲基吡咯烷酮;
可选地,所述白蛋白的溶液、所述表面活性剂的溶液和所述喜树碱的溶液的混合的方式包括:使所述白蛋白的溶液、所述表面活性剂的溶液形成混合液,然后将所述喜树碱的溶液加入到所述混合液中;
可选地,在混合之前,所述白蛋白的溶液、所述喜树碱的溶液、所述表面活性剂的溶液分别经历了加热至给定温度的预热操作;
可选地,所述给定温度为30℃;
可选地,所述白蛋白的溶液、所述喜树碱的溶液、所述表面活性剂的溶液混合后在30℃~35℃之间进行所述自组装。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纳米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蛋白与喜树碱的摩尔量比为1:1至1:100。
6.一种纳米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药物是纳米颗粒的聚集体,所述纳米颗粒包括白蛋白和喜树碱,且在所述纳米颗粒中且所述白蛋白和所述喜树碱以非共价键的方式进行双亲性自组装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纳米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蛋白包括人血清白蛋白、牛血清白蛋白或卵清白蛋白;
和/或,在所述纳米药物中,白蛋白和喜树碱的摩尔量比为1:1至1:100;
可选地,所述白蛋白是人血清白蛋白,且在所述纳米药物中,白蛋白和喜树碱的摩尔量比为1:5.6至1:28;
可选地,所述白蛋白是人血清白蛋白,且不含脂肪酸。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纳米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颗粒中还包括表面活性剂;
或者,所述纳米颗粒中还包括表面活性剂,且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卵磷脂、脂肪醇醚硫酸钠、醇醚磷酸盐、月桂醇醚磷酸酯、聚醚F127、聚醚F68、吐温20、吐温80、巯基-聚乙二醇-羧基、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氨基以及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三嵌段共聚物中的任意一者;
可选地,所述白蛋白与所述表面活性剂的摩尔量比为1:0.02至1:30;
可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聚醚F127,且聚醚F127与所述白蛋白的摩尔量比为1:8。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纳米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药物以分散在水性试剂的形式存在并形成水溶液,所述水性试剂包括去离子水、磷酸缓冲盐溶液或灭菌注射用水,所述水溶液的pH值为7至8;和/或,所述纳米颗粒的粒径大于等于50纳米。
10.权利要求6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纳米药物作为药物载体在制备药物递送系统中的应用。
CN202110959969.1A 2021-08-20 2021-08-20 一种纳米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Pending CN1135770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59969.1A CN113577075A (zh) 2021-08-20 2021-08-20 一种纳米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59969.1A CN113577075A (zh) 2021-08-20 2021-08-20 一种纳米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77075A true CN113577075A (zh) 2021-11-02

Family

ID=782388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59969.1A Pending CN113577075A (zh) 2021-08-20 2021-08-20 一种纳米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77075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509947A (ja) * 2008-01-16 2011-03-31 シェンヤン・ファーマスーティカル・ユニバーシティ 薬物送達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調整方法と使用
KR20130088081A (ko) * 2012-01-30 2013-08-07 성균관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수난용성 약물을 내부에 포함하는 알부민 나노입자 제조방법
CN103432083A (zh) * 2013-04-19 2013-12-11 东北林业大学 一种甘草酸介导的羟基喜树碱白蛋白肝癌靶向纳米粒冻干粉的制备工艺
CN104434808A (zh) * 2014-07-03 2015-03-25 石药集团中奇制药技术(石家庄)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性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US20150366984A1 (en) * 2013-02-04 2015-12-24 Qun Sun Soluble complexes of drug analogs and albumin
US20160324933A1 (en) * 2015-05-08 2016-11-10 Spectral Platforms, Inc. Albumin-based non-covalent complexe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CN107412783A (zh) * 2017-04-28 2017-12-01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一种包裹有难溶于水药物的蛋白质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08379228A (zh) * 2018-02-28 2018-08-10 湖南大学 一种包裹药理活性物质的白蛋白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425700A (zh) * 2021-06-28 2021-09-24 中山大学 一种基于蛋白自组装的纳米药物载送系统的构建及应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509947A (ja) * 2008-01-16 2011-03-31 シェンヤン・ファーマスーティカル・ユニバーシティ 薬物送達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調整方法と使用
KR20130088081A (ko) * 2012-01-30 2013-08-07 성균관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수난용성 약물을 내부에 포함하는 알부민 나노입자 제조방법
US20150366984A1 (en) * 2013-02-04 2015-12-24 Qun Sun Soluble complexes of drug analogs and albumin
CN103432083A (zh) * 2013-04-19 2013-12-11 东北林业大学 一种甘草酸介导的羟基喜树碱白蛋白肝癌靶向纳米粒冻干粉的制备工艺
CN104434808A (zh) * 2014-07-03 2015-03-25 石药集团中奇制药技术(石家庄)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性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US20160324933A1 (en) * 2015-05-08 2016-11-10 Spectral Platforms, Inc. Albumin-based non-covalent complexe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CN107412783A (zh) * 2017-04-28 2017-12-01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一种包裹有难溶于水药物的蛋白质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08379228A (zh) * 2018-02-28 2018-08-10 湖南大学 一种包裹药理活性物质的白蛋白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425700A (zh) * 2021-06-28 2021-09-24 中山大学 一种基于蛋白自组装的纳米药物载送系统的构建及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AO LINGQIAO等: "Albumin-binding prodrugs via reversible iminoboronate forming nanoparticles for cancer drug delivery",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
NEETIKA TANEJA等: "Rational design of polysorbate 80 stabilized human serum albumin nanoparticles tailored for high drug loading and entrapment of irinotec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
孟胜男,胡容峰主编: "《药剂学》", 31 January 2016,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Xia et al. Red blood cell membrane-camouflaged nanoparticles: a novel drug delivery system for antitumor application
Del Prado-Audelo et al. Chitosan-decorated nanoparticles for drug delivery
Elzoghby et al. Zein-based nanocarriers as potential natural alternatives for drug and gene delivery: focus on cancer therapy
Emeje et al. Nanotechnology in drug delivery
EP3372226B1 (en) Targeted hydrophobic anti-tumour drug nanoformulation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Fan et al. Development of calixarene-based drug nanocarriers
Wang et al. Advances in regulating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mesoporous silica nanocarriers to overcome biological barriers
Suh et al. Layer-by-layer nanoparticle platform for cancer active targeting
US20160213788A1 (en) Active targeting antitumor drug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JP2014518862A (ja) 薬物送達用ポリマーナノ粒子
Mallakpour et al. Recent advancements in synthesis and drug delivery utilization of polysaccharides-based nanocomposites: The important role of nanoparticles and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
Silvestre et al. Monoclonal antibodies carried in drug delivery nanosystems as a strategy for cancer treatment
Liu et al. Self-assembled pH and redox dual responsive carboxymethylcellulose-based polymeric nanoparticles for efficient anticancer drug codelivery
Wu et al. Recent advances in nanoplatforms for the treatment of osteosarcoma
Anitha et al. Enhanced delivery system of flutamide loaded chitosan-dextran sulphate nanoparticles for prostate cancer
Cai et al. Aperture modulation of isoreticular metal organic frameworks for targeted antitumor drug delivery
Hao et al. 5-Boronopicolinic acid-functionalized polymeric nanoparticles for targeting drug delivery and enhanced tumor therapy
Arredondo-Ochoa et al. Microemulsion based nanostructures for drug delivery
Li et al. Temperature-and pH-responsive injectable chitosan hydrogels loaded with doxorubicin and curcumin as long-lasting release platforms for the treatment of solid tumors
Sun et al. Pharmaceutical nanotechnology
Ghaemi et al. Targeted Nano-Delivery of Flutamide with polymeric and lipid nanoparticles
Binaymotlagh et al. Liposome–Hydrogel Composites for Controlled Drug Delivery Applications
Abdouss et al. Melphalan delivery and co-delivery nanoformulations for cancer therapy: A comprehensive review
Qu et al. Albumin nanoparticle-based drug delivery systems
Yang et al. Multifunctional β-Cyclodextrin–Poly (ethylene glycol)–Cholesterol Nanomicelle for Anticancer Drug Deliver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10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