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76445A - 应用于电阻抗成像设备的电极带及电阻抗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应用于电阻抗成像设备的电极带及电阻抗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76445A
CN113576445A CN202111032662.3A CN202111032662A CN113576445A CN 113576445 A CN113576445 A CN 113576445A CN 202111032662 A CN202111032662 A CN 202111032662A CN 113576445 A CN113576445 A CN 1135764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belt
electrical impedance
elastic belt
impedance ima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3266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八一
王伟
梁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svent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esvent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svent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Resvent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3266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76445A/zh
Publication of CN1135764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764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5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diagnosis by means of electric currents or magnetic fields; Measuring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waves 
    • A61B5/053Measuring electrical impedance or conductance of a portion of the body
    • A61B5/0536Impedance imaging, e.g. by tomograph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01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attached to or worn on the body surface
    • A61B5/6802Sensor mounted on worn item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Measurement And Recording Of Electrical Phenomena And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ving Bod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电阻抗成像设备的电极带,电极带包括:弹性带;若干导电导线,设置于弹性带并与弹性带一体成型,导电导线呈弯曲状,当弹性带在外力作用下沿弹性带的长轴线方向拉伸时,导电导线可从弯曲状变为直线状;以及若干电极,设置于弹性带,若干电极与若干导电导线一一对应电性连接。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阻抗成像设备。本发明技术方案有效解决了电极带材质偏硬、贴合度不佳、结构复杂等问题。

Description

应用于电阻抗成像设备的电极带及电阻抗成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阻抗成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电阻抗成像设备的电极带及电阻抗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电阻抗断层成像(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是一种利用被测人体的器官、组织的电阻抗特性进行成像的技术。电阻抗断层成像需要在被测人体上固定一定数量的电极,通过轮流激励其中的两个电极并测量其它电极间的电位差来获取用于生成图像的数据。目前,通常利用电极带将电极固定于被测人体上。然而,现有的电极带材质偏硬,贴合度不佳,容易对被测人体造成压创伤,且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材质柔软、结构简单的应用于电阻抗成像设备的电极带。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电阻抗成像设备的电极带,所述电极带包括:
弹性带;
若干导电导线,设置于所述弹性带并与所述弹性带一体成型,所述导电导线呈弯曲状,当所述弹性带在外力作用下沿所述弹性带的长轴线方向拉伸时,所述导电导线可从弯曲状变为直线状;以及
若干电极,设置于所述弹性带,所述若干电极与所述若干导电导线一一对应电性连接。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阻抗成像设备,所述电阻抗成像设备包括本体、以及如上所述的应用于电阻抗成像设备的电极带,所述本体包括线缆,所述线缆与所述电极带电性连接。
上述应用于电阻抗成像设备的电极带及电阻抗成像设备,利用弹性带作为基带,将弯曲状的导电导线编织于弹性带中,当弹性带在外力作用下拉伸时,导电导线可从弯曲状变为直线状,使得电极带整体具有较大的拉伸率,能够适用于不同大小的待测物。同时,电极带整体贴合度高,不易脱落,结构简单,制造工艺简单,操作便捷,简便易用。制成电极带的材料易获取,成本低廉,能够单病人使用甚至一次性使用,从而避免交叉感染,进而提升电阻抗成像设备的整体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极带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电极带的剖面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电极带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阻抗成像设备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规划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换句话说,描述的实施例根据除了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还可以包含其他内容,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只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结合参看图1至图4,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极带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极带的剖面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极带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阻抗成像设备的示意图。电极带10应用于电阻抗成像(ElectricalImpedance Tomography,EIT)设备100,用于在电阻抗成像设备100和待测物之间传输电信号。电极带10包括弹性带11、若干导电导线12、以及若干电极13。其中,电极13的数量包括但不限于8、16、32、64、以及128等。如图1所示,电极13的数量为32个,下文将以此为例进行详细描述。
弹性带11由具有弹性的非导电编织线编织而成,弹性带11整体呈长条带状。可以理解的是,弹性带11整体具有弹性,可在外力作用下沿弹性带11的长轴线X方向拉伸。其中,弹性带11的尺寸包括但不限于900*50毫米、以及1000*60毫米等。弹性带11的尺寸大小可以根据电极13的数量进行设置。弹性带11编织的方式、以及编织形成的样式可以按照预设图纸进行编织,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编织,在此不做限定。
若干导电导线12设置于弹性带11并与弹性带11一体成型。在本实施例中,在弹性带11编织的过程中加入导电导线12与非导电编织线一起进行编织,从而使导电导线12与弹性带11形成一体(如图2所示)。其中,导电导线12呈弯曲状,当弹性带11在外力作用下沿弹性带11的长轴线X方向拉伸时,导电导线12可从弯曲状变为直线状。可以理解的是,导电导线12沿弹性带11的长轴线X方向设置,导电导线12弯曲的曲率与弹性带11的拉伸率相适配。在本实施例中,导电导线12为带绝缘保护层的铜芯线。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导电导线12可以为带绝缘保护层的铝芯线等其它金属导线。
若干电极13设置于弹性带11。在本实施例中,若干电极13沿弹性带11的长轴线X间隔设置,并对称分布于弹性带11的短轴线Y的两侧。可以理解的是,8个、16个、或者32个电极13可以以直线的方式沿长轴线X排布于弹性带11;64个、128个、甚至数量更多的电极13可以以阵列的方式排布于弹性带11,且形成的电极阵列对称分布于长轴线X的两侧。在本实施例中,若干电极13与若干导电导线12一一对应电性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导电导线12的数量与电极13的数量相同。以图1所示的电极带10为例,32个电极13沿长轴线X间隔设置,电极带10包括32根导电导线12。
电极13包括侧面131、以及相背设置的两个表面132,侧面131连接于两个表面132之间。其中,弹性带11包裹侧面131,两个表面132外露于弹性带11。在本实施例中,电极13包括第一部分133和第二部分134,第一部分133和第二部分134通过扣合的方式固定于一起形成电极13。编织弹性带11的过程中,在预设的位置将第一部分133和第二部分134分别置于弹性带11的两侧并扣合,形成电极13的同时将电极13固定于弹性带11。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部分133和第二部分134扣合于一起时,第一部分133和第二部分134之间的弹性带11被挤压发生形变,从而使电极13周围的弹性带11包裹电极13的侧面131。其中,电极13的厚度与弹性带11的厚度相适配,使得电极13固定于弹性带11后,电极13与弹性带11之间不存在落差或者落差较小。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部分133和第二部分134扣合时与对应的导电导线12一一对应设置,从而使电极13与对应的导电导线12电连接。其中,电极13与导电导线12可通过焊接、或者压合等方式建立电性连接。
若干导电导线12设置于电极13的两侧,导电导线12与相对应的电极13均设置于弹性带11的短轴线Y的同一侧。举例来说,32根导电导线12分别设置于电极13的两侧。即,电极13的两侧分别设置16根导电导线12。由于电极13对称分布于短轴线Y的两侧,则短轴线Y的两侧分别设有16个电极13。相应地,短轴线Y的两侧分别设有16根导电导线12。可以理解的是,短轴线Y和长轴线X共同将弹性带11划分为四个部分,每一部分均设有8根导电导线12。
设置于弹性带11的短轴线Y同一侧的电极13分为两组,与同一组电极13相对应的导电导线12均设置于弹性带11的长轴线X的同一侧。在本实施例中,直接将设置于短轴线Y同一侧的电极13对半分成两组。举例来说,32个电极13中,每8个电极13分为一组,共有四组。每一组中的8个电极13所对应的8根导电导线12恰好设置于弹性带11的一个部分中。与同一组电极13相对应的导电导线12沿弹性带11的短轴线Y方向间隔设置,并依次与每一电极13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与同一组电极13相对应的导电导线12中,靠近电极13设置的导电导线12与远离短轴线Y设置的电极13电连接,远离电极13设置的导电导线12与靠近短轴线Y设置的电极13电连接。其中,将靠近短轴线Y的两组电极13所对应的导电导线12设置于弹性带11对角的两个部分,将远离短轴线Y的两组电极13所对应的导电导线12设置于弹性带11对角的另两个部分,从而使得弹性带11更加美观。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可以每4个、或者每2个电极13分为一组,可以将间隔设置的电极13分为一组,也可以随机将电极13分为一组,在此不做限定。在另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与同一组电极13相对应的导电导线12中,靠近电极13设置的导电导线12与靠近短轴线Y设置的电极13电连接,远离电极13设置的导电导线12与远离短轴线Y设置的电极13电连接。
电极13的两个表面132中的一者涂布有导电胶14,另一者涂布有绝缘胶16。在本实施例中,电极13涂布有导电胶14的一侧用于贴合待测物。导电胶14远离电极13的一侧设有可揭除的保护膜15。使用电极带10时,将保护膜15从导电胶14上揭除,即可将导电胶14贴合于待测物的表面。其中,导电胶14包括但不限于导电水凝胶、导电粘胶等具有导电性的胶体,保护膜15包括但不限于由聚酰亚胺等材料制成的透明薄膜。
弹性带11包括相背设置的两个端面,两个端面均涂布有绝缘胶16。在本实施例中,涂布于弹性带11的两个端面的绝缘胶16包裹弹性带11的侧面,以使弹性带11的外表面均设有绝缘胶16。可以理解的是,弹性带11和电极13的其中一个表面132均涂布绝缘胶16,电极13的用于贴合待测物的表面132涂布导电胶14。其中,设置于弹性带11其中一个端面的绝缘胶16的厚度小于等于0.5毫米。相应地,导电胶14的厚度也小于等于0.5毫米。即是说,涂布于弹性带11两侧的胶层的厚度均小于等于0.5毫米。绝缘胶16包括但不限于绝缘硅橡胶、绝缘树脂胶等。
电极带10还包括分别设置于弹性带11两端的固定件17,弹性带11通过固定件17的配合固定形成环状。其中,固定件17包括但不限于魔术贴、卡扣等。使用时,将电极带10围绕待测物,利用固定件17将电极带10固定形成环绕并贴合于待测物的环状。
电极带10还包括分别设置于弹性带11两端的连接器18,连接器18用于与电阻抗成像设备100电性连接。其中,导电导线12的一端连接于连接器18。可以理解的是,设置于短轴线Y两侧的导电导线12分别与弹性带11两端的连接器18电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利用弹性带作为基带,将弯曲状的导电导线编织于弹性带中,当弹性带在外力作用下拉伸时,导电导线可从弯曲状变为直线状,使得电极带整体具有较大的拉伸率,能够适用于不同大小的待测物。电极能够牢靠地固定于弹性带,使得电极带厚度薄且均匀。涂布于电极一侧的导电胶能够确保传导性,还能够保障在使用期间无需额外补充导电介质。电极带可以设置多个电极,提高成像的分辨率,进而提高检测的准确性。电极带贴合于待测物时,涂布于弹性带和电极的绝缘胶和导电胶具有极大的舒适性,能够防止长时间使用电极带对待测物表面造成压力性损伤,使得电极带材质柔软且透气,整体贴合度高,从而提升了体验感。同时,通过固定件的配合即可将电极带固定于待测物,操作便捷,简便易用,且不易脱落。此外,电极带整体结构简单,制造工艺简单,制成电极带的材料易获取,成本低廉,能够单病人使用甚至一次性使用,从而避免交叉感染,进而提升电阻抗成像设备的整体性能。
请结合参看图4,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阻抗成像设备的示意图。电阻抗成像设备100包括本体20、以及应用于电阻抗成像设备的电极带10。本体20包括线缆21,线缆21与电极带10电性连接。电极带1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线缆21通过插接于连接器18与电极带10电性连接。由于电阻抗成像设备10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且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以上所列举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应用于电阻抗成像设备的电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带包括:
弹性带;
若干导电导线,设置于所述弹性带并与所述弹性带一体成型,所述导电导线呈弯曲状,当所述弹性带在外力作用下沿所述弹性带的长轴线方向拉伸时,所述导电导线可从弯曲状变为直线状;以及
若干电极,设置于所述弹性带,所述若干电极与所述若干导电导线一一对应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电阻抗成像设备的电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包括侧面、以及相背设置的两个表面,所述侧面连接于所述两个表面之间,所述弹性带包裹所述侧面,所述两个表面外露于所述弹性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电阻抗成像设备的电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表面中的一者涂布有导电胶,另一者涂布有绝缘胶,所述导电胶远离所述电极的一侧设有可揭除的保护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电阻抗成像设备的电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电极沿所述弹性带的长轴线间隔设置,并对称分布于所述弹性带的短轴线的两侧;所述若干导电导线设置于所述电极的两侧,所述导电导线与相对应的电极均设置于所述弹性带的短轴线的同一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电阻抗成像设备的电极带,其特征在于,设置于所述弹性带的短轴线同一侧的电极分为两组,与同一组电极相对应的导电导线均设置于所述弹性带的长轴线的同一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于电阻抗成像设备的电极带,其特征在于,与同一组电极相对应的导电导线沿所述弹性带的短轴线方向间隔设置,并依次与每一电极电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电阻抗成像设备的电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带包括相背设置的两个端面,所述两个端面均涂布有绝缘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电阻抗成像设备的电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带还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弹性带两端的固定件,所述弹性带通过所述固定件的配合固定形成环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电阻抗成像设备的电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带还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弹性带两端的连接器,所述导电导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用于与电阻抗成像设备电性连接。
10.一种电阻抗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抗成像设备包括本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于电阻抗成像设备的电极带,所述本体包括线缆,所述线缆与所述电极带电性连接。
CN202111032662.3A 2021-09-03 2021-09-03 应用于电阻抗成像设备的电极带及电阻抗成像设备 Pending CN1135764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32662.3A CN113576445A (zh) 2021-09-03 2021-09-03 应用于电阻抗成像设备的电极带及电阻抗成像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32662.3A CN113576445A (zh) 2021-09-03 2021-09-03 应用于电阻抗成像设备的电极带及电阻抗成像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76445A true CN113576445A (zh) 2021-11-02

Family

ID=78240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32662.3A Pending CN113576445A (zh) 2021-09-03 2021-09-03 应用于电阻抗成像设备的电极带及电阻抗成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7644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70422A (zh) * 2023-01-04 2023-02-03 北京华睿博视医学影像技术有限公司 电阻抗成像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70422A (zh) * 2023-01-04 2023-02-03 北京华睿博视医学影像技术有限公司 电阻抗成像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30925B2 (en) Hybrid tactile sensor
KR101985065B1 (ko) 스트레치가능한 도전 회로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7432083B (zh) 可伸缩电缆和可伸缩电路板
CN113576446A (zh) 电极带及电阻抗成像设备
US9847155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stretchable interconnect using twisted nature of yarn fibers
KR101693306B1 (ko) 인덕턴스기반 인장 센서와 이를 적용한 생체신호 측정 센서 및 그 의류
TW200845051A (en) A flat cable
CN110657741A (zh) 一种电容式弹性应变传感器,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576445A (zh) 应用于电阻抗成像设备的电极带及电阻抗成像设备
CN210014750U (zh) 一种电容式弹性应变传感器与可穿戴产品
CN110249714A (zh) 印刷电路板生物感测服装连接器
EP3731604A1 (en) Extensible electroconductive wiring material, and extensible electroconductive wiring module having same
CN103000273A (zh) 扁平电缆及使用其的电缆线束
CN215839041U (zh) 应用于电阻抗成像设备的电极带及电阻抗成像设备
CN216317592U (zh) 电极带及电阻抗成像设备
CN210893170U (zh) 一种可穿戴的柔性传感器
CN216317593U (zh) 电极带及电阻抗成像设备
JPS62200701A (ja) 変形導電性編物
US20220412716A1 (en) Strain gauge, force sensor and interventional medical catheter
KR102417498B1 (ko) 압력 감지 센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압력 감지 인솔
JP5465856B2 (ja) 伸縮性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JP5348931B2 (ja) 柔軟配線構造体、柔軟電子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0477928B (zh) 拉伸型应力传感器和弯曲传感装置
CN210811072U (zh) 拉伸型应力传感器和弯曲传感装置
CN217365848U (zh) 应用于电阻抗成像设备的采集服及电阻抗成像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