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76375A - 内窥镜控制系统的组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内窥镜控制系统的组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76375A
CN113576375A CN202110430383.6A CN202110430383A CN113576375A CN 113576375 A CN113576375 A CN 113576375A CN 202110430383 A CN202110430383 A CN 202110430383A CN 113576375 A CN113576375 A CN 1135763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control wheel
wheel unit
unit
endosc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3038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丁·约斯特·克里斯滕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bu Co ltd
Ambu AS
Original Assignee
Anb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bu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bu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5763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763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5Flexible endoscopes
    • A61B1/0051Flexible endoscopes with controlled bending of insertion part
    • A61B1/005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ontrol elements, e.g. hand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5Flexible endoscopes
    • A61B1/0051Flexible endoscopes with controlled bending of insertion part
    • A61B1/005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insertion parts, e.g. vertebral el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5Flexible endoscopes
    • A61B1/0051Flexible endoscopes with controlled bending of insertion part
    • A61B1/0057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force transmission elements, e.g. control wi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12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internal passages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4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mbined with photographic or television appliances
    • A61B1/045Control thereof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Biophys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AREA)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一种内窥镜控制系统的组装方法按序包括步骤:1)将第一控制轮单元保持在位;2)沿组装方向移动第二控制轮单元以将该第二控制轮单元定位在第一控制轮单元上;3)沿组装方向移动壳体框架以将壳体框架定位在第二控制轮单元上;4)沿组装方向移动第二轴单元使第二轴定位成延伸穿过壳体框架的连接孔并通过第二轴与第二控制轮单元之间的第二卡扣连接与第二控制轮单元卡扣接合;5)沿组装方向移动第一轴单元使第一轴定位成延伸穿过壳体框架的连接孔和穿过第二轴并通过第一轴与第一控制轮单元之间的第一卡扣连接与第一控制轮单元卡扣接合;其中第一和第二控制轮、壳体框架、和第一和第二轴单元通过第一和第二卡扣连接沿组装方向相对于彼此维持在位。

Description

内窥镜控制系统的组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披露涉及可插入的医疗视觉设备,比如但不限于内窥镜,尤其是比如十二指肠镜、胃镜和结肠镜等可丢弃的插入式内窥镜、以及其组装方法。更具体地,本披露涉及内窥镜控制系统和这种控制系统的组装,内窥镜控制系统包括连接到相关联的线筒以连接到操控线的控制轮,其中控制轮的旋转控制内窥镜的端头的弯曲操作。
背景技术
内窥镜典型地配备有光源和视觉感受器,该视觉感受器包括视觉或图像传感器。只要存在足够的光,操作者就可以看到内窥镜在哪里操控以及一旦将端头推进到位即设定相关的目标。
内窥镜典型地包括长形插入管,在该长形插入管的近端(从操作者的视角来看)处具有手柄,而在该长形插入管的远端处具有比如包括视觉传感器的内置相机等视觉检查装置。在本说明书中遵守本文中所使用的通常用于内窥镜的对术语“远侧的”和“近侧的”的定义,即近侧的是最靠近操作者的端部,而远侧的是远离操作者的端部。相机和其他电子器件(比如容纳在远端处的端头部中的一个或多个LED)的电接线沿着长形插入管的内部从手柄延伸到端头部。工作通道或抽吸通道可以沿着插入管的内部从手柄延伸到端头部,例如允许从体腔中移除液体或者允许将外科手术器械等插入体腔中。抽吸通道可以连接到通常定位在插入管近端的手柄处的抽吸连接器。
为了能够在体腔内操纵内窥镜,一些内窥镜的远端包括可弯曲远侧端头,该可弯曲远侧端头可以在一个维度(例如上/下维度)或两个维度(例如上/下维度和左/右维度)中弯曲。可弯曲端头通常包括具有增加的柔性的弯曲区段,该增加的柔性例如通过弯曲区段的铰接段来实现。在身体内操纵内窥镜典型地通过张紧或松弛操控线来完成,这些操控线也沿着长形插入管内部从端头部穿过其余铰接段延伸到位于手柄中或形成手柄的一部分的控制系统或控制机构。
从WO 2018022418 A2中已知一种用于在两个维度中执行弯曲操作的内窥镜控制系统。此控制系统包括两个控制轮,这些控制轮连接到相关联的线筒以连接到内窥镜的相关联的操控线,由此控制轮的旋转在两个维度中控制弯曲操作。
US 4,461,282披露了包括两个控制轮的另一内窥镜控制系统。
US 5,329,887披露了包括两个控制轮的另一内窥镜控制系统,并且其中分开设置的卡扣环或卡扣夹附接控制轴。
在现有技术中,也已应用比如锁定环或弹簧夹等其他分开的附接装置来将多个部分彼此附接。
此外,现有技术的控制系统经常以在组装方法期间需要将这些部分绕已经组装好的部分翻转的方式组装。
发明内容
通常适用于本披露,术语“包括”包含“基本上由……组成”。在本披露中,术语“容纳”可以附加地或可替代地被定义为“收容”或“围绕”或“包围”。
在本说明书中,术语“一体地”或“一体地设置”或“一体地包括”、“整体”或类似术语可以被定义为形成整体的组成部分的相关联的特征;和/或是整体的、潜在地整体模制而成;和/或基本上不可用手分开。当第一元件形成第二元件的一部分时,这可以涉及第一元件与第二元件一体地或整体设置。
如所提及的,在本说明书中,术语“近侧”可以被定义为最靠近内窥镜的操作者,而术语“远侧”为远离操作者。术语“近侧到远侧”可以被定义为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延伸,在当前情况下近侧到远侧可以沿着端头部的、在端头部的近端的近侧极端与端头部的远端的远侧极端之间延伸的中心轴线延伸。
在本说明书中,内窥镜可以被定义为适于观察人体和/或动物体的体腔和/或通道的设备。内窥镜可以例如是柔性的或可操控的内窥镜。内窥镜可以是十二指肠镜或输尿管镜、胃镜或结肠镜。本披露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内窥镜控制系统的组装方法,该内窥镜控制系统用于在可丢弃的插入式内窥镜中执行弯曲操作,
其中,该内窥镜控制系统包括:
壳体框架,该壳体框架用于形成内窥镜手柄壳体或用于形成该内窥镜手柄壳体的一部分,该壳体框架包括连接孔;
第一控制轮单元,该第一控制轮单元包括第一轮手柄;
第二控制轮单元,该第二控制轮单元包括第二轮手柄;
第一轴单元,该第一轴单元包括第一线筒(wire drum)和第一轴,该第一轴将该第一控制轮单元连接到该第一线筒,该第一线筒用于连接到该内窥镜的第一操控线,其中该第一轮手柄相对于该壳体框架围绕旋转轴线的旋转在第一维度上控制该弯曲操作;
第二轴单元,该第二轴单元包括第二线筒和第二轴,该第二轴将该第二控制轮单元连接到该第二线筒,该第二线筒用于连接到该内窥镜的第二操控线,其中该第二轮手柄相对于该壳体框架围绕旋转轴线的旋转在第二维度上控制该弯曲操作;
其中,该组装方法按顺序包括以下步骤:
1)将该第一控制轮单元保持在适当位置;
2)沿组装方向移动该第二控制轮单元以将该第二控制轮单元定位在该第一控制轮单元上;
3)沿该组装方向移动该壳体框架以将该壳体框架定位在该第二控制轮单元上;
4)沿该组装方向移动该第二轴单元,使得该第二轴定位成延伸穿过该壳体框架的连接孔并通过该第二轴与该第二控制轮单元之间的第二卡扣连接与该第二控制轮单元卡扣接合;以及
5)沿该组装方向移动该第一轴单元,使得该第一轴定位成延伸穿过该壳体框架的连接孔和穿过该第二轴并通过该第一轴与该第一控制轮单元之间的第一卡扣连接与该第一控制轮单元卡扣接合;
其中该第一控制轮单元和该第二控制轮单元、该壳体框架、以及该第一轴单元和该第二轴单元通过该第一卡扣连接和该第二卡扣连接沿该组装方向相对于彼此维持在适当位置。
本披露的方法可以允许仅从一侧并且仅在一个组装方向上安装和/或定位所涉及的所有部分,即第一控制轮单元和第二控制轮单元、壳体框架,以及第一轴单元和第二轴单元,和/或其中,在步骤2)至5)中的每个步骤中,仅沿一个方向移动要添加的下一个部分。
第一卡扣连接和第二卡扣连接可以确保在步骤1)至5)以及潜在地在步骤1)至5)期间或之间的任何进一步步骤中组装的控制系统的部分仅通过在步骤4)和5)中执行的移动彼此附接。因此,在步骤4)和5)中的每个步骤中的移动可以启动卡扣连接而潜在地无需任何进一步动作来启动这些连接。
此外,如现有技术中用于附接第一控制轮单元和第二控制轮单元、壳体框架、以及第一轴单元和第二轴单元的锁定环或类似的单独的锁定元件可以被第一卡扣连接和第二卡扣连接替代使得在将这些部分彼此附接时可以完全避免单独的锁定元件。因此,根据本披露的方法可以涉及在方法的步骤1)至5)期间和/或之间不应用锁定环和/或单独的锁定元件。
此外,当在步骤1)至5)的序列期间沿一个单一组装方向组装这些部分时,在步骤1)至5)的序列期间可以避免翻转或转动已经组装好的部分。
如果在方法步骤1)至5)期间使用下文描述的治具(jig),则可以避免在步骤1)至5)以及与步骤1)至5)同时或在这些步骤之间执行的任何进一步步骤期间将已经组装好的部分从治具移除。
因此,可以用根据本披露的组装方法和控制系统实现控制系统的更简单和/或更快的组装。
此外,可以实现更低的错误率,并且可以在机器上执行方法步骤中的一个或多个或全部,这可以进一步增强以上优点。
壳体框架可以是手柄壳体的第一半壳,手柄壳体潜在地进一步包括在完成步骤1)至5)之后可以附接到第一半壳的第二半壳。因此,第一线筒和第二线筒可以定位在组装好的手柄壳体内。
第一轮手柄和第二轮手柄可以是大体圆形的和/或包括指状凹陷。
第一控制轮单元和第二控制轮单元中的每一个分别可以包括第一中央部分或轮套管和第二中央部分或轮套管,每个中央部分或轮套管潜在地包围中心开口。中央部分可以是圆柱形的并且在组装好的控制系统中可以朝壳体框架延伸。在组装好的控制系统中,第一中央部分可以延伸到第二中央部分中,这可以有助于在组装期间将控制轮单元相对于彼此正确地定位。第二中央部分可以延伸以在控制系统的组装好的状态下环绕第一中央部分的一部分。
如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圆柱形”可以涉及圆锥形状或截头圆锥形状。
第一轴可以包括支承表面,并且第二轴可以包括支承表面,这些支承表面用于与潜在地固定到壳体框架或与壳体框架成整体的相关联的支承元件邻接并在相关联的支承元件上旋转滑动,进一步参见下文。
第一轴和/或第二轴均可以是管状的和/或包括可以提供相关联的支承表面的基本上圆柱形的周向壁。第一轴的截面或直径可以小于第二轴的截面或直径。
旋转轴线可以重合。第一轴和第二轴、以及潜在地第一控制轮单元和第二控制轮单元和/或第一轮手柄和第二轮手柄在组装好的控制系统中可以同轴地延伸。
在组装好的控制系统中,一方面第一线筒和第二线筒和另一方面第一轮手柄和第二轮手柄可以定位在壳体框架的相对侧上。第一线筒可以定位成从第二线筒延伸和/或比第二线筒距壳体框架更远。
第一线筒和第二线筒可以分别定位在第一轴和第二轴的端部。
组装好的控制系统可以进一步包括内部支承元件,在步骤4)之前、期间或之后的进一步步骤中,可以沿组装方向移动内部支承元件以使其延伸穿过第二轴单元和/或穿过壳体框架的连接孔。在组装好的控制系统中,内部支承元件可以旋转地固定到壳体框架。内部支承元件可以包括内部支承表面,内部支承表面可以定位成比第一轴的外部支承表面距共用旋转轴线更远,内部支承表面与外部支承表面邻接,使得第二控制轮单元的旋转至少部分地压在内部支承元件上。内部支承元件可以包括具有壁的圆柱形和/或管状内部支承套管。内部支承元件可以将控制轮单元的旋转彼此隔开。
组装好的控制系统可以进一步包括外部支承元件,外部支承元件可以与壳体框架成整体或固定到壳体框架。外部支承元件可以包围和/或限定壳体框架的连接孔。外部支承元件可以是管状的和/或圆柱形的并且可以包括壁,该壁可以沿朝向第一控制轮单元的方向背离壳体框架而延伸。外部支承元件可以包括内部支承表面,内部支承表面可以定位成比第二轴的外部支承表面距共用旋转轴线更远,内部支承表面与外部支承表面邻接,使得第二控制轮单元的旋转至少部分压在(borne)外部支承元件上。外部支承元件可以是环绕第二轴的至少一部分的外部支承套管。
控制系统可以进一步包括中心轴,在步骤5)中或在步骤5)之前或特别地在该步骤之后的进一步步骤中可以沿组装方向移动该中心轴延伸穿过壳体框架的连接孔、第一轴单元和第二轴单元、以及第一控制轮单元和第二控制轮单元的中心开口。中心轴可以包括或可以附接或固定到连接器框架,并且连接器框架可以在插入中心轴使得中心轴固定到壳体框架之后附接或固定到壳体框架。这可以对组装好的控制系统提供提高的刚性和结构稳定性。连接器框架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卡扣连接、螺钉、连接销或任何其他合适的装置附接或固定到壳体。
中心轴可以包括中心轴臂或中心轴框架,中心轴臂或中心轴框架从其轴部分径向地延伸并且在组装好的内窥镜中将定位在手柄壳体内。类似地,内部支承元件可以包括内部支承元件臂或内部支承元件框架,内部支承元件臂或内部支承元件框架从其套管部分径向地延伸并且在组装好的内窥镜中将定位在手柄壳体内。这些臂或框架中的每一个可以固定到壳体框架以便将中心轴和/或内部支承元件附接或固定到壳体框架。这种附接或固定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卡扣连接、螺钉、连接销或任何其他合适的装置实现。内部支承元件臂或框架可以直接附接或固定到壳体框架,中心轴臂或框架直接附接或固定到内部支承元件臂或框架以便间接附接或固定到壳体框架,在这种情况下,内部支承元件臂或框架可以定位在中心轴臂或框架与壳体框架之间。
当已定位中心轴时,可以与组装方向相对地移动帽并且将该帽附接在中心轴的端头端处和/或附接到端头端。这种附接可以涉及另一卡扣连接,该卡扣连接可以按与本文中描述的第一卡扣连接和第二卡扣连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提供。因此,帽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比如两个)弹性/可推动的连接部,而中心轴的端头端可以包括采取例如凹部形式的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连接部。这种卡扣接合可以在中心轴插入控制系统中期间或结束时被类似地启动。因此,可以在将第一控制轮单元定位在下文描述的治具中之前或同时将帽定位和保持在治具中。帽可以覆盖和/或附接第一控制轮单元的第一制动器,关于制动器进一步参见下文。制动器(brake)可以被包入或收容在由第一轮手柄的内表面和帽限定的空间内。如果第一控制轮手柄包括这种制动器,则可以有利的是改为在步骤1)至5)之后将控制系统从治具上移除,然后潜在地将组装好的控制系统翻转,例如180度旋转,之后组装第一制动器并将其定位为形成第一控制轮单元的一部分,之后再次如所描述那样定位帽。替代地,在步骤1)之前或期间安装第一制动器和帽以使其形成第一控制轮单元的一部分。即使在第一控制轮单元中不包括制动器,也可以包括帽;在这种情况下,帽和相关联的卡扣连接可以仅用于附接或保持中心轴的端头部。
在组装好的控制系统中,用于启动第二制动器的制动器手柄可以附接到壳体框架,第二制动器是下文进一步描述的第二控制轮单元的制动器。在组装方法期间,当已在步骤2)中定位了第二控制轮单元时,在步骤3)之前,可以沿组装方向移动制动器手柄以将其定位在第二控制轮单元上。在步骤3)中,然后可以将壳体框架附接到制动器手柄。这种附接可以同样涉及另一卡扣连接,该卡扣连接可以按与本文中描述的第一卡扣连接和第二卡扣连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提供。因此,壳体框架,比如壳体框架的外部支承元件,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比如两个)弹性/可推动的连接部,而制动器手柄包括采取例如突出部形式的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连接部。这种卡扣接合可以在壳体框架的定位移动期间或结束时被类似地启动。
在步骤1)中,可以将第一控制轮单元定位在治具中,该治具保持第一控制轮单元,潜在地保持在固定位置。治具可以是任何适合用于在组装过程期间将至少第一控制轮单元保持在适当位置的任何装置。
在步骤2)中,将第二控制轮单元也定位并保持在治具中。
在步骤3)中,将壳体框架也定位并保持在治具中。
治具可以包括治具块,该治具块具有治具凹陷,该治具凹陷被成形为提供与第一控制轮单元、尤其是第一轮手柄的强制(positive)接合。类似地,治具凹陷可以被成形为当将第二控制轮单元定位在治具中的第一控制轮单元上时,也提供与第二控制轮单元、尤其是第二轮手柄的强制接合。类似地,治具凹陷可以成形为当将壳体框架定位在治具中的第二控制轮单元上时,也提供与壳体框架或其一部分的强制接合。因此,所有这些元件可以维持在相对位置,直到卡扣连接在步骤4)和5)中接合。
在步骤1)至5)之后,可以将组装好的控制系统从治具上移除,并且可以进行内窥镜的进一步组装。
在步骤2)中,第二控制轮单元可以定位成与第一控制轮单元邻接,或它们可以定位成彼此相距某一距离,另一元件潜在地提供这个距离,或该距离在后续组装步骤期间实现。
在步骤3)中,壳体框架可以定位成与第二控制轮单元邻接,或它们可以定位成彼此相距某一距离,另一元件潜在地提供这个距离,或该距离在后续组装步骤期间实现。
一个或全部卡扣连接可以是卡扣配合件。
第二卡扣连接可以将第二轴单元轴向地和/或旋转地固定至第二控制轮单元。第二卡扣连接可以包括第二轴单元的一个或多个(比如两个)连接部,连接部与第二控制轮单元的一个或多个(比如两个)相关联的连接部互锁。这些连接部可以是任何合适的互相接合的卡扣连接部。在第二轴单元的移动期间,可以沿径向方向(向内或向外)推动第二轴单元和第二控制轮中的一个的一个或多个连接部,然后当进一步移动或插入第二轴单元时,该一个或多个连接部弹性地卡扣返回以与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连接部卡扣接合。与传统一样,这可以通过没有被推动的包括斜面或倾斜表面的连接部中的一个或多个实现,斜面或倾斜表面在第二轴单元的移动期间沿径向方向驱使可推动的连接部。因此,可推动的连接部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包括倒钩表面(barb surface),该倒钩表面在卡扣期间移动成与其他连接部的相关联的倒钩表面接合以将第二轴单元的位置紧固到第二控制轮单元。例如,可推动的连接部可以被包括在第二控制轮单元、潜在地在其中央部分中,并且相关联的连接部可以潜在地作为简单的孔或凹部被包括在第二轴单元中。可推动的连接部可以由两个轴向延伸的槽提供,这些槽之间限定弹性的可轴向移动的销。
像第二卡扣连接一样,第一卡扣连接可以将第一轴单元轴向地和/或旋转地固定至第一控制轮单元。并且第一卡扣连接可以包括第一轴单元的一个或多个(比如两个)连接部,连接部与第一控制轮单元的一个或多个(比如两个)相关联的连接部互锁。这些连接部可以是任何合适的互相接合的卡扣连接部。在第一轴单元的移动期间,可以沿径向方向(向内或向外)推动第一轴单元和第一控制轮中的一个的一个或多个连接部,然后当进一步移动或插入第一轴单元时,该一个或多个连接部弹性地卡扣返回以与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连接部卡扣接合。同样,这可以通过没有被推动的包括斜面或倾斜表面的连接部中的一个或多个实现,斜面或倾斜表面在第一轴单元的移动期间沿径向方向驱使可推动的连接部。因此,可推动的连接部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包括倒钩表面,该倒钩表面在卡扣期间移动成与其他连接部的相关联的倒钩表面接合以将第一轴单元的位置紧固到第一控制轮单元。例如,可推动的连接部可以被包括在第一轴单元、潜在地在其第一轴中,并且相关联的连接部可以潜在地作为简单的孔或凹部被包括在第一控制轮单元中。可推动的连接部可以由两个轴向延伸的槽提供,这些槽之间限定弹性的可轴向移动的销。
因此,第一卡扣连接和第二卡扣连接在接合时防止第一控制轮和第二控制轮、壳体框架、以及第一轴单元和第二轴单元相对于彼此沿组装方向移动,组装方向可以是控制系统的轴向方向。因此,倒钩表面可以面向轴向方向。倒钩可以被设置为沿径向方向延伸的突出部。
组装方向可以与第一控制轮单元和第二控制轮单元的旋转轴线平行。
壳体框架可以包括用于紧固上述螺钉的一个或多个螺钉塔。螺钉塔可以与组装方向相对地延伸。
在组装好的控制系统中,第一控制轮单元和第二控制轮单元中的一个或两个可以包括制动器。制动器的启动可以使制动器从释放位置移动到制动位置。制动器在制动位置时的制动力可以对相关联的控制轮单元的旋转进行制动。制动力在释放位置时可以至少部分被释放。制动器可以是多盘制动器,多盘制动器可以包括至少三个制动盘的堆。每个制动器可以包括手柄或按钮,手柄或按钮可以例如通过手柄或按钮的旋转而启动制动器。每个制动器可以包括弹簧,弹簧可以是螺旋形弹簧。可以分别在定位第一控制轮单元和第二控制轮单元的相关联的步骤(即,步骤1)和2))之前或之后或期间将每个制动器组装在相关联的控制轮单元或相关联的轮手柄中或其上。可以在步骤1)之前或步骤2)之前将第二这种制动器组装在第二控制轮单元或第二轮手柄中。可以在步骤4)之后或步骤5)之后将第一这种制动器组装在第一控制轮单元或第一轮手柄中。如果如上文所描述的那样应用治具,则该组装方法在步骤5)之后可以包括将控制系统从治具上移除的进一步步骤。在将控制系统从治具上移除的步骤之后,该组装方法可以包括将第一制动器组装在第一控制轮单元中的进一步步骤。
内窥镜控制系统可以替代性地表示为内窥镜弯曲操作装置。
控制系统可以定位在内窥镜的内窥镜手柄上或其中,或者可以形成内窥镜手柄的一部分,也进一步参见下文。
第一控制轮单元和/或第二控制轮单元和/或内部支承元件和/或外部支承元件、和/或第一轴单元和/或第二轴单元可以形成用于内窥镜的或内窥镜的内窥镜手柄的一部分。
第一控制轮单元可以与第二控制轮单元和/或与外部支承构件和/或内部支承构件、和/或第一轴单元和/或第二轴单元同轴地定位。
手柄壳体可以由塑料材料、潜在地由塑料聚合物材料和/或人造树脂制造。一个或两个控制轮或至少下文描述的其套管、和/或一个或两个线筒可以由一种或多种塑料或比如POM等塑料材料制造。整个控制系统可以由一种或多种塑料或塑料材料或塑料聚合物材料或人造树脂制造,和/或控制系统不包括任何金属。本文中提到的塑料材料中的任一种可以是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或由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塑料聚合物材料:PC、聚丙烯(PP)、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聚乙烯(PE)、聚酰胺(PA)、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聚氯乙烯(PVC)、聚甲醛(POM)、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丙烯酸(PMMA)。聚合物可以是后面的材料的一种或多种单体的共聚物。
控制轮单元的旋转可以相对于壳体框架发生。手柄壳体可以是手柄壳或壳体壳。壳体框架和/或手柄壳体可以由比如刚性塑料聚合物等刚性材料制造。
第一线筒和/或第二线筒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滑轮。第一操控线和第二操控线可以形成控制系统的一部分并且可以分别附接到第一筒和第二筒,和/或可以分别卷绕或可卷绕在这些筒上。
旋转轴线可以是还有第一轴和/或第二轴的旋转轴线。
旋转轴线可以是第一控制轮单元和/或第二控制轮单元和/或第一轮手柄和/或第二轮手柄和/或第一轴单元和/或轴和/或第二轴单元和/或轴和/或控制系统和/或外部支承元件和/或内部支承元件和/或中心轴的中心轴线。
第二轮手柄可以定位在手柄壳体与第一轮手柄之间。第一轴单元可以延伸穿过第二轮手柄和/或穿过第二轴单元和/或穿过第二线筒。第一轴单元可以延伸穿过这些元件的中心孔或中心开口。
第二线筒可以定位在第一线筒与第二控制轮单元之间。
第一控制轮单元可以是内部控制轮和/或可以定位成比第二控制轮单元更靠近壳体框架,和/或可以在上/下维度上控制内窥镜的可弯曲端头。第二控制轮单元可以是外部控制轮和/或可以在左/右维度上控制内窥镜的可弯曲端头。
第二轴可以环绕第一轴的至少一部分。第一轴和/或第二轴可以均是圆柱形或圆筒形的和/或可以被实施为圆柱形壳和/或可以是中空的。第二轴可以定位成与第一轴同轴。内部支承元件可以是内部支承套管并且可以是定位在第一轴与第二轴之间的唯一元件。
潜在地除了操控线和/或潜在制动器的部分之外,控制系统的上述元件中的任一个或全部可以由塑料聚合物制造。
第二控制轮单元可以与第一控制轮单元同轴地定位并且潜在地相对于第一控制轮单元轴向地移位。两个轮手柄的直径或截面尺寸可以彼此不同,潜在地使得两个轮手柄中的外部轮手柄具有较小直径或较小截面尺寸。
外部支承元件可以与壳体框架成整体和/或与手柄壳体成整体模制。替代地,外部支承元件与手柄壳体分开设置并且固定到手柄壳体。
所有步骤1)至5)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步骤可以手动地执行。如上文披露的方法的任何一个或多个或所有潜在的进一步步骤也可以自动地执行。
自动执行的步骤可以涉及通过机器执行步骤,其中,机器可以是或包括机器人,机器人可以包括机械臂和控制系统。治具可以形成机器的一部分。治具可以由保持或抓持机构或机械臂的手替代。
替代地或另外地,根据本披露的方法的任何一个或多个或所有方法步骤可以手动执行,比如人使用人手和/或用于执行讨论中的步骤的一个或多个工具。
也可以设想自动和手动组装的组合,其中,如所描述的那样自动执行步骤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步骤并且如所描述的那样手动执行剩余步骤。
在根据本披露的组装方法的实施例中,仅从一侧执行步骤2)至5)的所有移动。
因此,可以避免在组装方法期间翻转已经组装好的部分的需要。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2)至5)中的每个步骤中,要组装的控制系统的所有已经定位的部分保持在保持位置。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只有在步骤4)和5)中执行的移动影响在步骤1)至5)中组装的部分的彼此附接。
换句话说,第一卡扣连接和第二卡扣连接可以是影响部分与彼此的附接的唯一连接。卡扣连接通常可以在步骤4)和5)期间并且因为这些步骤中的移动而自动启动。
应理解,卡扣连接的连接部也可以在卡扣动作期间在自身中、典型地沿径向方向移动,如上文所描述。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1)至5)的序列期间,不应用单独的(separate)锁定装置来将部分彼此附接。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仅分别通过与第一轴单元、第一控制轮单元、第二轴单元和第二控制轮单元成整体设置的卡扣连接部来提供第一卡扣连接和第二卡扣连接。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卡扣连接包括形成第一轴单元的一部分的至少一个主连接器部分以及形成第一控制轮单元的一部分的至少一个次连接器部分,主连接器部分与次连接器部分在步骤5)中直接卡扣到彼此上以形成第一卡扣连接;并且第二卡扣连接包括形成第二轴单元的一部分的至少一个第三连接器部分以及形成第二控制轮单元的一部分的至少一个第四连接器部分,第三连接器部分与第四连接器部分在步骤4)中直接卡扣到彼此上以形成第二卡扣连接。
主连接部到第四连接部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可以设置为上文描述的可推动/可移动/弹性的连接部。主连接部和次连接部中以及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中的另一个分别可以是静止/不可移动的连接部。
连接部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或全部可以包括斜面,该斜面有助于可推动的连接部中的一个或多个在步骤4)和/或5)期间的弹性移动。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1)至5)的序列期间该方法中不涉及进一步步骤。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1)之前,将第一轮定位在治具中,在步骤1)中并且在步骤2)至5)的序列期间将第一轮保持在治具中。
该方法大体上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在步骤5)之后,将在步骤1)至5)中组装的部分从治具上移除。
另一方面,本披露涉及一种用于在可丢弃的插入式内窥镜中执行弯曲操作的内窥镜控制系统,其中,该内窥镜控制系统包括:
壳体框架,该壳体框架用于形成内窥镜手柄壳体或用于形成该内窥镜手柄壳体的一部分,该壳体框架包括连接孔;
第一控制轮单元,该第一控制轮单元包括第一轮手柄;
第二控制轮单元,该第二控制轮单元包括第二轮手柄;
第二轴单元,该第二轴单元包括第二线筒和第二轴,该第二轴将该第二控制轮单元连接到该第二线筒,该第二线筒用于连接到该内窥镜的第二操控线,其中该第二轮手柄相对于该壳体框架围绕旋转轴线的旋转在第二维度上控制该弯曲操作;
其中,该第二控制轮定位在该第一控制轮与该壳体框架之间,该第二轴延伸穿过该壳体框架的连接孔,并且该第一轴延伸穿过该壳体框架的连接孔并穿过该第二轴;以及
其中,该第一轴通过在该第一轴与该第一控制轮单元之间的第一卡扣连接而连接到该第一控制轮单元,并且该第二轴通过在该第二轴与该第二控制轮单元之间的第二卡扣连接而连接到该第二控制轮单元,
其中该第一卡扣连接和该第二卡扣连接将该第一控制轮和该第二控制轮、该壳体框架,以及该第一轴单元和该第二轴单元彼此附接。
根据本方面的控制系统可以包括上文关于根据本披露的方法组装的控制系统披露的实施例和/或结构特征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
在根据本方面的控制系统的实施例中,该第一卡扣连接和该第二卡扣连接在所有其他部分被移除的情况下维持该第一控制轮和该第二控制轮、该壳体框架、以及该第一轴单元和该第二轴单元之间的附接。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仅分别通过与第一轴单元、第一控制轮单元、第二轴单元和第二控制轮单元成整体设置的卡扣连接部来提供第一卡扣连接和第二卡扣连接。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内窥镜控制系统已根据组装方法的以上实施例中的任一实施例的方法进行组装。
在另一个方面,本披露涉及一种内窥镜,该内窥镜包括根据组装方法的以上实施例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组装的控制系统和/或包括根据以上实施例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的控制系统。
在根据本方面的内窥镜的实施例中,该内窥镜进一步包括该第一操控线和该第二操控线以及远侧端头或端头部,该远侧端头或端头部包括连接到该第一操控线和该第二操控线的弯曲区段,使得该控制系统能够经由这些操控线启动该弯曲区段的弯曲操作。
内窥镜可以进一步包括在其近端的内窥镜手柄、和/或在远侧端头的视觉检查装置(比如包括视觉传感器的内置相机)。相机和其他电子器件(比如容纳在远端处的端头部中的一个或多个LED)的电接线可以沿着长形插入管的内部从内窥镜手柄延伸到远侧端头的PCB或FPC。工作通道或抽吸通道可以沿着插入管的内部从手柄延伸到端头部,例如允许从体腔中移除液体或者允许将外科手术器械和/或采样器械等插入体腔中。抽吸通道可以连接到通常定位在插入管近端的手柄处的抽吸连接器。
在内窥镜的一些实施例中,内窥镜进一步包括远侧端头或端头部,该远侧端头或端头部包括连接到操控线的弯曲区段,使得控制系统可以经由操控线启动弯曲区段的弯曲操作。
弯曲区段可以在一个维度或二个维度(例如上/下维度和左/右维度)上是可弯曲的。可弯曲端头可以包括具有增加的柔性的弯曲区段,如本领域中已知的,该增加的柔性例如通过弯曲区段的铰接段来实现。操纵线可以沿着长形插入管的内部从端头穿过弯曲区段延伸到定位在内窥镜手柄中或形成内窥镜手柄的一部分的控制系统。
内窥镜可以是可丢弃的插入式内窥镜。内窥镜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上文中描述的特征,包括在本描述的以上介绍中和结合根据本披露的方法和端头部的描述所描述的内窥镜的特征。
内窥镜可以包括在近端处具有手柄的长形插入管。端头或端头部可以定位于长形插入管的远端处。端头可以进一步包括定位在端头与长形插入管之间的弯曲区段。弯曲区段可以被配置为被铰接以在体腔内操纵内窥镜。
内窥镜可以是十二指肠镜、胃镜或结肠镜。
内窥镜的实施例进一步包括该第一操控线和该第二操控线以及远侧端头或端头部,该远侧端头或端头部包括连接到该第一操控线和该第二操控线的弯曲区段,使得该控制系统能够经由这些操控线启动该弯曲区段的弯曲操作。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本披露的以上各方面及其实施例的任何一个或多个都可以与其他方面及其实施例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进行组合。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非限制性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披露的内窥镜的实施例的立体图,该内窥镜包括已按照根据本披露的组装方法的实施例组装的根据本披露的内窥镜控制系统的实施例;
图2示出了图1的控制系统的俯视图;
图3示出了沿图2中的线III-III截取的截面视图;
图4示出了图1的内窥镜的手柄框架和控制系统的分解立体图;
图5示出了图1的控制系统的第一控制轮单元和第一轴单元的分解侧视图;
图6示出了处于已组装状态的图5的第一控制轮单元和第一轴单元的分解侧视图,并且其中,第一控制轮单元和第一轴单元已转动180度;
图7示出了沿图6中的线VII-VII截取的截面;
图8示出了图1的控制系统的第二控制轮单元和第二轴单元的分解侧视图;
图9示出了沿图8的线IX-IX截取的截面视图;
图10示出了与图9的视图类似的视图,其中,第二控制轮单元和第二轴单元处于已组装状态;以及
图11示出了治具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可丢弃的插入式内窥镜1,该内窥镜具有控制系统100、长形插入管3和在长形插入管3的近端3a处的内窥镜手柄2。内窥镜手柄包括手柄壳体116。
内窥镜端头4以已知的方式定位在长形插入管3的远端3b处,端头4包括定位在端头4和长形插入管3之间的弯曲区段5。内窥镜手柄2包括内窥镜控制系统100,该内窥镜控制系统100用于执行可丢弃插入式内窥镜1的弯曲操作。
弯曲区段5以已知的方式连接到(未示出)操控线,这些操控线从控制系统100延伸穿过管3,以允许控制系统100经由操控线启动弯曲区段5的二维弯曲操作。弯曲区段5被配置为被铰接以在体腔(未示出)内操纵内窥镜1。弯曲区段5可在两个维度(即上/下维度和左/右维度)中弯曲。在替代性的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弯曲区段仅可在一个维度中弯曲。
如本领域中已知的,弯曲区段5具有通过弯曲区段5的铰接段实现的增加的柔性。操控线沿着长形插入管3的内部从端头4穿过弯曲区段5延伸到内窥镜控制系统100。仍以已知的方式,可以通过经控制系统100张紧或松弛操控线来执行内窥镜1在体内的操纵。
仍以已知的方式,远侧端头4具有包括视觉传感器的未示出的内置相机。相机和潜在的其他电子器件(比如容纳在端头部4中的一个或多个LED)的未示出的电接线沿着长形插入管3的内部从内窥镜手柄2延伸到远侧端头4处或中的PCB或FPC。未示出的抽吸/工作通道沿着插入管3的内部从手柄2延伸到端头部4,例如允许从体腔中移除液体或者允许将外科手术器械和/或采样器械或其他器械(未示出)插入到体腔中。抽吸通道连接到定位在插入管3的近端3a的手柄2处的抽吸连接器6。
内窥镜控制系统100在图4中分解示出并且包括壳体框架116a,该壳体框架形成组装好的内窥镜1中的手柄壳体116的一部分,壳体框架116a形成组装好的手柄壳体116的半部。壳体框架116a在一端包括连接孔116b。
控制系统100进一步包括第一控制轮单元101a和第二控制轮单元101b,第一控制轮单元包括第一轮手柄101c,第一轮手柄包括指状凹陷,第二控制轮单元包括第二轮手柄101d,第二轮手柄类似地包括指状凹陷。
控制系统100进一步包括第一轴单元102c和第二轴单元102d。第一轴单元102c包括第一线筒102a和第一套管状轴102e,第一轴102e将第一控制轮单元101a连接到第一线筒102a,第一线筒102a用于连接到内窥镜1的第一操控线(未示出),其中第一轮手柄101c相对于壳体框架116a围绕旋转轴线的旋转在第一维度上控制弯曲操作。第二轴单元102d包括第二线筒102b和第二轴102f,第二轴102f将第二控制轮单元101b连接到第二线筒102b,第二线筒102b用于连接到内窥镜1的第二操控线(未示出),其中第二轮手柄101d相对于壳体框架116a围绕旋转轴线的旋转在第二维度上控制弯曲操作。
参照图4至图10,根据本披露的控制系统100的组装方法的实施例按顺序包括以下步骤:
1)将第一控制轮单元101a保持在固定位置;
2)沿组装方向D移动第二控制轮单元101b以将第二控制轮单元101b定位在第一控制轮单元101a上;
3)沿组装方向D移动壳体框架116a以将壳体框架116a定位在第二控制轮单元101b上;
4)沿组装方向D移动第二轴单元102d,使得第二轴定位成延伸穿过壳体框架116a的连接孔116b并通过第二轴102f与第二控制轮单元101b之间的第二卡扣连接113与第二控制轮单元101b卡扣接合;以及
5)沿组装方向D移动第一轴单元102c,使得第一轴102e定位成延伸穿过壳体框架116a的连接孔116b和穿过第二轴102f并通过第一轴102e与第一控制轮单元101a之间的第一卡扣连接112与第一控制轮单元101a卡扣接合;
其中第一控制轮单元101a和第二控制轮单元101b、壳体框架116a,以及第一轴单元102c和第二轴单元102d通过第一卡扣连接112和第二卡扣连接113沿组装方向D相对于彼此维持在适当位置。
这个方法允许仅从一侧并仅沿组装方向D安装和定位所涉及的所有部分,即第一控制轮单元101a和第二控制轮单元101b、壳体框架116a、以及第一轴单元102c和第二轴单元102d。在步骤2)至5)中的每个步骤中,仅沿组装方向移动要添加的下一个件,而不移动已经组装好的件。
第一卡扣连接112和第二卡扣连接113确保在步骤1)至5)中组装的控制系统的多个部分仅通过在步骤4)和5)中执行的移动彼此附接。因此,在步骤4)和5)中的每个步骤中的移动启动卡扣连接112、113而无需任何进一步动作来启动这些连接。在步骤1)至5)期间或之间不应用锁定环、单独的锁定元件。在步骤1)至5)的序列期间避免翻转或转动已经组装好的件。治具123如图11所示并且在方法步骤1)至5)期间如下文所描述被使用,并且在步骤1)至5)期间不将已经组装好的件从治具123上移除。
壳体框架116a是手柄壳体116的第一半壳,手柄壳体116进一步包括在完成步骤1)至5)之后附接到第一半壳116a的第二半壳。因此,第一线筒102a和第二线筒102b定位在组装好的手柄壳体116内。
第一轮手柄101c和第二轮手柄101d是大体圆形和/或包括按照惯例设置的指状凹陷或切口。
第一控制轮单元101a和第二控制轮单元101b中的每一个分别包括第一中央部分或轮套管102g和第二中央部分或轮套管102h,每个中央部分或轮套管包围中心开口。中央部分102g、102h是圆柱形的并且在组装好的控制系统100中朝壳体框架116a延伸。在组装好的控制系统100中,第二中央部分102h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延伸以在控制系统100的组装好的状态下环绕第一中央部分102g的一部分。
第一轴102e包括支承表面102i,并且第二轴102f包括支承表面102j,支承表面102i、102j用于与固定到壳体框架116a的相关联的支承元件邻接并在相关联的支承元件上旋转滑动,进一步参见下文。
第一轴102e和第二轴102f均是管状的并且均包括提供相关联的支承表面102i、102j的基本上圆柱形的周向壁。第一轴102e的直径小于第二轴102f的直径。
控制轮单元101a、101b的旋转轴线重合以形成一条旋转轴线,该旋转轴线也是控制系统100的中心轴线。这条轴线沿组装方向D延伸。第一轴102e和第二轴102f、第一控制轮单元101a和第二控制轮单元101b、以及第一轮手柄101c和第二轮手柄101d在组装好的控制系统100中同轴地延伸。
在组装好的控制系统100中,如图4所示,一方面第一线筒102a和第二线筒102b和另一方面第一轮手柄101c和第二轮手柄101d定位在壳体框架116a的连接孔116b的相对侧上。第一线筒102a定位成从第二线筒102b延伸并且比第二线筒102b距壳体框架116a或连接孔116b更远。
第一线筒102a和第二线筒102b分别定位在第一轴102e和第二轴102f的上端。
组装好的控制系统100进一步包括内部支承元件120a,在步骤4)之后的进一步步骤中,沿组装方向D移动内部支承元件以使其延伸穿过第二轴单元102d并穿过壳体框架116a的连接孔116b。在组装好的控制系统100中,内部支承元件120a旋转地固定到壳体框架116a。内部支承元件120a包括内部支承表面120c(图3),内部支承表面定位成比第一轴102e的外部支承表面102i距共用旋转轴线更远,内部支承表面120c与外部支承表面102i邻接,使得第二控制轮单元101b的旋转至少部分压在内部支承元件120a上。内部支承元件120a包括具有壁的圆柱形管状内部支承套管。内部支承元件120a将控制轮单元101a、101b的旋转彼此隔开。
组装好的控制系统进一步包括与壳体框架116a成整体的外部支承元件120b。外部支承元件120b包围并限定壳体框架116a的连接孔116b。外部支承元件120b是管状的和圆柱形的并且包括壁,该壁沿朝向第一控制轮单元101a的方向远离壳体框架116a而延伸。外部支承元件120b包括内部支承表面120d(图3),该内部支承表面定位成比第二轴102f的外部支承表面102j距共用旋转轴线更远,内部支承表面120d与外部支承表面102j邻接,使得第二控制轮单元101b的旋转至少部分压在外部支承元件120b上。外部支承元件120b是环绕第二轴102e的至少一部分的外部支承套管。
控制系统100进一步包括中心轴103,在步骤5)之后的进一步步骤中沿组装方向D移动该中心轴以使其延伸穿过壳体框架116a的连接孔116b、第一轴单元102c和第二轴单元102d、以及第一控制轮单元101a和第二控制轮单元101b的中心开口。中心轴103包括连接器框架或中心轴框架115,并且在插入中心轴103使得中心轴103固定到壳体框架116a(未示出)之后,连接器框架115经由内部支承元件框架121(见下文)通过销(未示出)固定到壳体框架116a。连接器框架115从中心轴103的轴部分103a径向地延伸并且定位在组装好的内窥镜1中的手柄壳体116a内,见图3。
类似地,内部支承元件120a包括从其套管部分120e径向地延伸的内部支承元件框架121,并且定位在组装好的内窥镜1的手柄壳体116内。内部支承元件框架121直接固定到壳体框架116a,中心轴框架115通过螺钉(未示出)直接固定到内部支承元件框架121从而间接固定到壳体框架116a。螺钉插入到螺钉孔中,这些螺钉孔中的一个在图4中用122表示。
当中心轴103已定位时,帽105a与组装方向D相反地移动以通过卡扣连接103c附接到中心轴103的端头端103b,该卡扣连接以与第一卡扣连接112和第二卡扣连接113类似的方式设置。因此,帽105a包括两个弹性且可推动的连接部103d,而端头端103b包括采取凹部103e的形式的相关联的两个连接部。这种卡扣接合103c在中心轴103插入控制系统100中期间或结束时被类似地启动。帽105a覆盖并附接第一控制轮单元101a的第一多盘制动器110a,进一步见下文。制动器110a被包入在由第一轮手柄101c的内表面限定的空间内。在插入制动器110a并随后定位帽105a之前,即在步骤1)至5)之后,将控制系统100的组装好的部分从治具123上移除并且将控制系统100的组装好的部分翻转,即转动180度,之后组装并定位第一制动器110a以形成第一控制轮单元101a的一部分,之后同样如所描述的那样定位帽105a。替代地,在步骤1)之前或期间安装制动器110a和帽105a以使其形成第一控制轮单元101a的一部分。帽105a包括沿组装方向突出的制动旋钮104a并且在制动旋钮旋转后,制动器110a被启动以对第一控制轮单元101a以及因此第一轴单元102d的旋转进行制动。
在组装好的控制系统100中,用于启动类似的第二多盘制动器110b的制动器手柄104b附接到壳体框架116a,第二多盘制动器以类似的方式对第二控制轮单元101b进行制动。在组装方法期间,当已在步骤2)中定位第二控制轮单元101b时,在步骤3)之前,沿组装方向移动制动器手柄104b以将它定位在第二控制轮单元101b上。
在步骤1)中,将第一控制轮单元定位在图11中所示的治具123的治具凹陷124的对应成形部的底部,治具123将第一控制轮单元101a保持在固定位置。在步骤2)中,将第二控制轮单元也定位并保持在治具凹陷124的对应成形部中。在步骤3)中,将壳体框架也定位并保持在治具凹陷124的对应成形部中。治具123包括治具块125,治具凹陷124成形到该治具块中以提供与第一控制轮单元101a、尤其是第一轮手柄101c的强制接合。类似地,治具凹陷124被成形为当将第二控制轮单元101b定位在治具123中的第一控制轮单元101a上时,也提供与第二控制轮单元101b、尤其是第二轮手柄101d的强制接合。类似地,治具凹陷124被成形为当将壳体框架116a定位在治具123中的第二控制轮单元101b上时,也提供与壳体框架116a的强制接合。因此,所有这些元件可以维持在相对位置,直到卡扣连接112、113在步骤4)和5)中接合。
在步骤1)至5)之后,将组装好的控制系统100从治具123上移除,并且如所描述的那样进行进一步组装。这涉及手柄壳体116的组装。
参照图8至图10,第二卡扣连接113将第二轴单元102d轴向地且旋转地固定至第二控制轮单元101b。第二卡扣连接113包括呈第二轴单元102d的弹性突出部或销的形式的两个连接部113a,这两个连接部与第二控制轮单元101b的由凹部实施的两个相关联的连接部113b互锁。这些连接部113a、113b因此互相接合。在第二轴单元102d的移动期间,沿径向方向(向内)推动连接部113a,然后在进一步移动或插入第二轴单元102d时,该连接部弹性地卡扣返回以与相关联的连接部113b接合。连接部113b包括斜面或倾斜表面113c,该斜面或倾斜表面在第二轴单元102d的移动期间沿径向方向向内驱使可推动的连接部113a。因此,可推动的连接部113a包括倒钩表面113d,该倒钩表面在卡扣期间移动成与其他连接部113b的相关联的倒钩表面113e接合以将第二轴单元102d的位置紧固到第二控制轮单元101b。可推动的连接部113a被包括在第二中央部分102h中,并且相关联的连接部113b被包括在第二轴单元102d中。可推动的连接部103a可以均由两个轴向延伸的槽提供,这些槽之间限定弹性的可轴向移动的销,就像传统的卡扣配合件中一样。
参照图5至图7,像第二卡扣连接113一样,第一卡扣连接112将第一轴单元102c轴向地且旋转地固定至第一控制轮单元101a。并且第一卡扣连接112包括第一轴单元102c的两个连接部112a,这些连接部与第一控制轮单元101a的两个相关联的连接部112b互锁。这些相关联的连接部112a、112b互相接合。在第一轴单元102c的移动期间,沿径向方向向内推动连接部112a,然后当进一步移动和插入第一轴单元102c时,该连接部弹性地卡扣返回以与相关联的连接部112b接合。同样,这通过包括斜面或倾斜表面112c的连接部112b实现,该斜面或倾斜表面在第一轴单元102c的移动期间沿径向方向驱使可推动的连接部112a。因此,可推动的连接部112a包括倒钩表面112d,该倒钩表面在卡扣期间移动成与连接部112b的相关联的相对的倒钩表面112e接合以将第一轴单元102c的位置紧固到第一控制轮单元101a。可推动的连接部112a被包括在第一轴单元102c的第一轴102e中,并且相关联的连接部112b被包括在第一控制轮单元101a中。可推动的连接部112a可以由两个轴向延伸的槽提供,这些槽之间限定弹性的可轴向移动的销。
因此,第一卡扣连接112和第二卡扣连接113在接合时防止第一控制轮101a和第二控制轮101b、壳体框架116a、以及第一轴单元102c和第二轴单元102d相对于彼此沿组装方向D移动。因此,倒钩表面112d、112e;113d、113e面向轴向方向并且在组装期间和之后彼此相对。连接部112a、113a的倒钩被设置为沿径向方向延伸的突出部。
组装方向D与第一控制轮单元101a和第二控制轮单元101b的旋转轴线平行。
如图3所示,在组装好的控制系统100中,第一控制轮单元101a和第二控制轮单元101b收容相关联的制动器110a、110b。制动器110a、110b中的每一个的启动使制动器从释放位置移动到制动位置。制动器110a、110b在制动位置时的制动力分别对相关联的控制轮单元101a、101b的旋转进行制动。制动力在释放位置时被释放。制动器110b在步骤1)之前被组装在第二轮手柄中。制动器110a、110b均分别包括制动盘的堆和螺旋形弹簧117a、117b。
在组装控制系统100然后组装手柄2之后,控制系统100形成手柄2的一部分。
控制轮单元101a、101b在弯曲操作期间相对于壳体框架116a发生旋转。
手柄壳体116采取壳体壳的形式。
第一线筒102a和/或第二线筒102b是滑轮。在组装好的内窥镜1中,未示出的第一操控线和第二操控线分别附接到线筒102a、102b以卷绕在这些线筒上。
所有步骤1)至5)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步骤可以手动地和/或自动地执行。所有进一步的组装步骤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步骤也可以手动地和/或自动地执行。
在步骤2)至5)中的每个步骤中,控制系统100的所有已经定位的件保持在固持位置。
卡扣连接部112a、112b;113b、113a分别与第一轴单元102c和第一控制轮单元101a;第二轴单元102d和第二控制轮单元101b成整体设置。
附图标记清单
1 内窥镜
2 内窥镜手柄
3 长形插入管
3a 插入管3的近端
3b 插入管3的远端
4 端头
5 弯曲区段
6 抽吸连接器
7 工作通道端口
100 内窥镜控制系统
101a 第一控制轮单元
101b 第二控制轮单元
101c 第一轮手柄
101d 第二轮手柄
102a 第一线筒
102b 第二线筒
102c 第一轴单元
102d 第二轴单元
102e 第一轴
102f 第二轴
102g 第一中央部分
102h 第二中央部分
102i 支承表面
102j 支承表面
103 中心轴
103a 轴部分
103b 端头端
103c 卡扣连接
103d 连接部
103e 凹部
104a 制动旋钮
104b 制动手柄
105a 帽
110a 第一多盘制动器
110b 第二多盘制动器
111 制动盘堆
112 第一卡扣连接
112a 卡扣连接部
112b 卡扣连接部
112c 斜面
112d 倒钩表面
112e 倒钩表面
113 第二卡扣连接
113a 卡扣连接部
113b 卡扣连接部
113c 斜面
113d 倒钩表面
113e 倒钩表面
116 手柄壳体
116a 壳体框架
116b 连接孔
117a 弹簧
117b 弹簧
120a 内支承元件
120b 外支承元件
120c 内部支承表面
120d 内部支承表面
120e 套管部分
121 内部支承元件框架
122 螺钉孔
123 治具
124 治具凹陷
125 治具块
D 组装方向

Claims (15)

1.一种内窥镜控制系统的组装方法,该内窥镜控制系统用于在可丢弃的插入式内窥镜中执行弯曲操作,
其中,该内窥镜控制系统包括:
壳体框架,该壳体框架用于形成内窥镜手柄壳体或用于形成该内窥镜手柄壳体的一部分,该壳体框架包括连接孔;
第一控制轮单元,该第一控制轮单元包括第一轮手柄;
第二控制轮单元,该第二控制轮单元包括第二轮手柄;
第一轴单元,该第一轴单元包括第一线筒和第一轴,该第一轴将该第一控制轮单元连接到该第一线筒,该第一线筒用于连接到该内窥镜的第一操控线,其中该第一轮手柄相对于该壳体框架围绕旋转轴线的旋转在第一维度上控制该弯曲操作;
第二轴单元,该第二轴单元包括第二线筒和第二轴,该第二轴将该第二控制轮单元连接到该第二线筒,该第二线筒用于连接到该内窥镜的第二操控线,其中该第二轮手柄相对于该壳体框架围绕旋转轴线的旋转在第二维度上控制该弯曲操作;
其中,该组装方法按顺序包括以下步骤:
1)将该第一控制轮单元保持在适当位置;
2)沿组装方向移动该第二控制轮单元以将该第二控制轮单元定位在该第一控制轮单元上;
3)沿该组装方向移动该壳体框架以将该壳体框架定位在该第二控制轮单元上;
4)沿该组装方向移动该第二轴单元,使得该第二轴定位成延伸穿过该壳体框架的连接孔并通过该第二轴与该第二控制轮单元之间的第二卡扣连接与该第二控制轮单元卡扣接合;以及
5)沿该组装方向移动该第一轴单元,使得该第一轴定位成延伸穿过该壳体框架的连接孔和穿过该第二轴并通过该第一轴与该第一控制轮单元之间的第一卡扣连接与该第一控制轮单元卡扣接合;
其中该第一控制轮单元和该第二控制轮单元、该壳体框架、以及该第一轴单元和该第二轴单元通过该第一卡扣连接和该第二卡扣连接沿该组装方向相对于彼此维持在适当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仅从一侧执行步骤2)至5)中的所有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2)至5)中的每个步骤中,要组装的该控制系统的所有已经定位的部分保持在保持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只有在步骤4)和5)中执行的移动影响在步骤1)至5)中组装的部分的彼此附接。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1)至5)的序列期间,不应用单独的锁定装置来将这些部分彼此附接。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仅分别通过与该第一轴单元、该第一控制轮单元、该第二轴单元和该第二控制轮单元成整体设置的卡扣连接部来提供该第一卡扣连接和该第二卡扣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
其中,该第一卡扣连接包括形成该第一轴单元的一部分的至少一个主连接器部分以及形成该第一控制轮单元的一部分的至少一个次连接器部分,该主连接器部分与该第二连接器部分在步骤5)中直接卡扣到彼此上以形成该第一卡扣连接;并且
其中,该第二卡扣连接包括形成该第二轴单元的一部分的至少一个第三连接器部分以及形成该第二控制轮单元的一部分的至少一个第四连接器部分,该第三连接器部分与该第四连接器部分在步骤4)中直接卡扣到彼此上以形成该第二卡扣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1)至5)的序列期间,该方法中不涉及进一步步骤。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1)之前,将第一轮定位在治具中,在步骤1)中并且在步骤2)至5)的序列期间将该第一轮保持在该治具中。
10.一种用于在可丢弃的插入式内窥镜中执行弯曲操作的内窥镜控制系统,其中,该内窥镜控制系统包括:
壳体框架,该壳体框架用于形成内窥镜手柄壳体或用于形成该内窥镜手柄壳体的一部分,该壳体框架包括连接孔;
第一控制轮单元,该第一控制轮单元包括第一轮手柄;
第二控制轮单元,该第二控制轮单元包括第二轮手柄;
第二轴单元,该第二轴单元包括第二线筒和第二轴,该第二轴将该第二控制轮单元连接到该第二线筒,该第二线筒用于连接到该内窥镜的第二操控线,其中该第二轮手柄相对于该壳体框架围绕旋转轴线的旋转在第二维度上控制该弯曲操作;
其中,该第二控制轮定位在该第一控制轮与该壳体框架之间,该第二轴延伸穿过该壳体框架的连接孔,并且该第一轴延伸穿过该壳体框架的连接孔并穿过该第二轴;以及
其中,该第一轴通过在该第一轴与该第一控制轮单元之间的第一卡扣连接而连接到该第一控制轮单元,并且该第二轴通过在该第二轴与该第二控制轮单元之间的第二卡扣连接而连接到该第二控制轮单元,
其中该第一卡扣连接和该第二卡扣连接将该第一控制轮和该第二控制轮、该壳体框架,以及该第一轴单元和该第二轴单元彼此附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系统,其中,该第一卡扣连接和该第二卡扣连接在所有其他部分被移除的情况下维持该第一控制轮和该第二控制轮、该壳体框架、以及该第一轴单元和该第二轴单元之间的附接。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控制系统,其中,该第一卡扣连接和该第二卡扣连接分别是通过与该第一轴单元、该第一控制轮单元、该第二轴单元和该第二控制轮单元成整体设置的卡扣连接部而提供的。
13.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内窥镜控制系统,其中,该内窥镜控制系统已根据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组装。
14.一种内窥镜,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而组装的控制系统和/或包括如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系统。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内窥镜,进一步包括该第一操控线和该第二操控线以及远侧端头或端头部,该远侧端头或端头部包括连接到该第一操控线和该第二操控线的弯曲区段,使得该控制系统能够经由这些操控线启动该弯曲区段的该弯曲操作。
CN202110430383.6A 2020-04-30 2021-04-21 内窥镜控制系统的组装方法 Pending CN11357637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20172238.6 2020-04-30
EP20172238.6A EP3903660A1 (en) 2020-04-30 2020-04-30 A method of assembly of an endoscope control system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76375A true CN113576375A (zh) 2021-11-02

Family

ID=704822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30383.6A Pending CN113576375A (zh) 2020-04-30 2021-04-21 内窥镜控制系统的组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EP (1) EP3903660A1 (zh)
CN (1) CN11357637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03908A1 (zh) * 2021-12-07 2023-06-15 广州瑞派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 内窥镜旋钮装置、内窥镜手柄及内窥镜
WO2023103909A1 (zh) * 2021-12-07 2023-06-15 广州瑞派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 内窥镜拉线轮、内窥镜手柄及内窥镜
WO2023103930A1 (zh) * 2021-12-07 2023-06-15 广州瑞派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 内窥镜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144787A (en) 1978-05-02 1979-11-12 Ouchi Teruo Device for curving endoscope
US5329887A (en) 1992-04-03 1994-07-19 Vision Sciences, Incorporated Endoscope control assembly with removable control knob/brake assembly
GB0920116D0 (en) * 2009-11-17 2009-12-30 Single Use Surgical Ltd Endoscope
CN103517662B (zh) * 2011-10-28 2016-01-27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内窥镜的弯曲操作装置
US9199061B2 (en) * 2011-11-18 2015-12-01 Biosense Webster (Israel) Ltd. Medical device control handle
WO2018022418A2 (en) 2016-07-28 2018-02-01 Cook Medical Technologies Llc Brake mechanism of a steerable catheter
EP3854292A1 (en) * 2018-05-18 2021-07-28 Verathon, Inc. Video endoscope with flexible tip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03908A1 (zh) * 2021-12-07 2023-06-15 广州瑞派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 内窥镜旋钮装置、内窥镜手柄及内窥镜
WO2023103909A1 (zh) * 2021-12-07 2023-06-15 广州瑞派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 内窥镜拉线轮、内窥镜手柄及内窥镜
WO2023103930A1 (zh) * 2021-12-07 2023-06-15 广州瑞派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 内窥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03660A1 (en) 2021-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338049A1 (en) Method of assembly of an endoscope control system
CN113576375A (zh) 内窥镜控制系统的组装方法
US6656111B2 (en) Control device for an endoscope
CN108024700B (zh) 内窥镜、盖子以及盖子形成方法
JP5617056B2 (ja) 挿入本体、挿入装置、回転ユニット、回転力伝達ユニット
JP3721882B2 (ja) 内視鏡の挿入部
US8591405B2 (en) Bending operation device for endoscope and the endoscope
JP5586813B1 (ja) 回転ユニット、挿入装置、挿入体、この挿入体が配設される挿入装置、及び、挿入体と挿入装置とを有する挿入システム
JP5325416B2 (ja) 内視鏡本体および内視鏡
US20110282150A1 (en) Guide assembly for endoscope
CN107485360B (zh) 一种内窥镜操作部及内窥镜
US20120029283A1 (en) Guide assembly for endoscope
CN108064145B (zh) 内窥镜、盖子以及盖子形成方法
US20140303440A1 (en) Insertion assist device, insertion body, and insertion apparatus
US20200268238A1 (en) Articulated tip part for an endoscope
US20200196835A1 (en) Articulated tip part for an endoscope
WO2009087880A1 (ja) 分離型内視鏡
CN113576377A (zh) 内窥镜控制系统
US20120302830A1 (en) Guide assembly for endoscope
US20160373624A1 (en) Endoscope and cylindrical structure for endoscope
US20140012086A1 (en) Self-propelling device
CN108040463B (zh) 内窥镜、盖子以及盖子形成方法
US11304595B2 (en) Working channel element, endoscope with a working channel element, and method for using a working channel in an endoscope
US20210068618A1 (en) Insertion instrument, endoscope
WO2019150632A1 (ja) 挿入器具用洗浄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