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72559B - 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72559B
CN113572559B CN202110913927.4A CN202110913927A CN113572559B CN 113572559 B CN113572559 B CN 113572559B CN 202110913927 A CN202110913927 A CN 202110913927A CN 113572559 B CN113572559 B CN 1135725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dentifier
message
ran
domain
de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1392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72559A (zh
Inventor
李永翠
李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5725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725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725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725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02Details
    • H04J3/06Synchronising arrangements
    • H04J3/0635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in a network
    • H04J3/0638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among nodes; Internode synchron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02Details
    • H04J3/06Synchronising arrangements
    • H04J3/0635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in a network
    • H04J3/0638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among nodes; Internode synchronisation
    • H04J3/0658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among packet nodes
    • H04J3/0661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among packet nodes using timestamps
    • H04J3/0667Bidirectional timestamps, e.g. NTP or PTP for compensation of clock drift and for compensation of propagation de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02Details
    • H04J3/06Synchronising arrangements
    • H04J3/0635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in a network
    • H04J3/0638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among nodes; Internode synchronisation
    • H04J3/0658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among packet nodes
    • H04J3/0673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among packet nodes using intermediate nodes, e.g. modification of a received timestamp before further transmission to the next packet node, e.g. including internal delay time or residence time into the pack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24Negotiating SLA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Negotiating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8Selecting a network or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04W56/0015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one node acting as a reference for the oth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 H04W92/10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 and access point, i.e. wireless air interf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ynchronisation I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同步的方法和装置,能够在移动网络中实现与TSN时钟同步。该同步的方法由中继网络中的第一网元执行,所述中继网络包括无线接入网RAN设备和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所述第一网元接收时钟同步报文;所述第一网元确定所述中继网络的第一时间,所述中继网络的第一时间包括所述RAN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传输所述时钟同步报文的第一下行传输时延;所述第一网元确定所述中继网络的时间修正域,所述时间修正域包括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时延。

Description

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本申请为2019年01月14日递交的、申请号为201910032550.4、发明名称为“同步的方法和装置”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的,涉及通信领域中的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大部分工业场景,如工厂自动化(factory automation),对时延、抖动、错误率等有严格要求。为满足工业场景要求,IEEE研究了一种可以用用在工业工厂中的以太网络--时间敏感网络(time sensitive networking,TSN)。TSN网络中,采用802.1AS协议实现高精度时间同步要求。移动网络也可以应用到工业场景,即移动网络终端需要与TSN时钟进行同步。
因此,如何在移动网络中实现与TSN时钟进行同步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同步的方法和装置,能够在移动网络中实现与TSN时钟同步。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同步的方法,该方法由中继网络中的第一网元执行,所述中继网络包括无线接入网RAN设备和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网元接收时钟同步报文;
所述第一网元确定所述中继网络的第一时间,所述中继网络的第一时间包括所述RAN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传输所述时钟同步报文的第一下行传输时延;
所述第一网元确定所述中继网络的时间修正域,所述时间修正域包括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时延。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网元可以根据时钟同步报文,确定中继网络的时间修正域,该时间修正域包括RAN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传输该时钟同步报文对应的第一下行传输时延,从而有助于实现在移动网络中采用TSN时钟同步机制对终端设备或端点设备进行其与外部时钟的时钟同步。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时钟同步报文用于触发所述第一网元确定所述中继网络的第一时间。这样,当第一网元识别接收到的报文为SYNC报文之后,可以触发确定中继网络的驻留时间。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时间修正域还包括发送所述时钟同步报文的节点设备与所述中继网络之间的第二下行传输时延。这样,在移动网络中可以采用TSN时钟同步机制对终端设备或端点设备进行其与外部时钟的时钟同步。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中继网络中还包括UPF,其中,所述第一时间还包括所述UPF与所述RAN设备之间的第三下行传输时延。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中继网络包括UPF、RAN和终端设备时,第一网元可以为UPF、RAN或终端设备。当中继网络包括RAN和终端设备时,第一网元可以为RAN或终端设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时间为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时延与所述第三下行传输时延之和。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网元为所述UPF,所述第一网元确定所述中继网络的第一时间,包括:
所述UPF获取所述第三下行传输时延;
所述UPF向所述RAN设备发送所述时钟同步报文和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RAN设备获取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时延;
所述UPF从所述RAN设备接收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时延;
所述UPF根据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时延和所述第三下行传输时延,确定所述第一时间。
对应的,所述RAN设备接收所述UPF设备发送的时钟同步报文和第一指示信息,根据所述时钟同步报文和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时延,然后所述RAN设备向所述UPF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时延。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将终端设备、RAN和UPF作为一个中继网络,并由该中继网络中的UPF确定该中继网络传输SYNC报文的“内部时延”,即从UPF接收SYNC报文,到终端设备接收SYNC报文的时间,实现终端设备(或者与该终端设备连接的TSN端点设备)与TSN时钟源的时间同步。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QFI,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RAN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QFI对应的报文时,获取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时延。
这里,第一QFI即特殊QFI,即,第一QFI对应的QoS流报文为时钟同步报文,例如SYNC报文。也就是说,当RAN接收到的报文中包括第一QFI时,RAN可以识别出该报文为SYNC报文,然后可以触发第一下行传输时延的测量。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网元确定所述中继网络的第一时间,包括:
所述第一网元根据策略信息,确定所述中继网络的第一时间,其中,所述策略信息为配置在所述第一网元上的信息,或者所述第二策略信息为从SMF接收的信息。
具体的,在中继网络包括RAN设备和终端设备的情况下,此时该第一网元可以为RAN;在中继网络包括UPF设备、RAN设备和终端设备的情况下,此时该第一网元可以为UPF设备或RAN设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网元为所述RAN设备,所述第一网元确定所述中继网络的第一时间,包括:
所述RAN设备接收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RAN设备获取所述第一时间;
所述RAN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获取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时延和所述第三下行传输时延;
所述RAN根据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时延和所述第三下行传输时延,确定所述第一时间。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将终端设备、RAN和UPF作为一个中继网络,并由该中继网络中的RAN确定该中继网络传输SYNC报文的“内部时延”,即从UPF接收SYNC报文,到终端设备接收SYNC报文的时间,实现终端设备(或者与该终端设备连接的TSN端点设备)与TSN时钟源的时间同步。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第二QFI,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RAN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QFI对应的报文时,获取所述第一时间。
其中,第二QFI对应的QoS流报文为时钟同步报文,即SYNC报文。也就是说,当RAN接收到的报文中包括第二QFI时,RAN可以识别出该报文为SYNC报文,然后可以触发获取中继网络的驻留时间。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网元确定所述第一时间包括:
所述第一网元根据所述第一网元与发送所述时钟同步报文的节点设备之间的频率比率,确定所述第一时间。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所述第一网元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消息,所述消息携带所述时间修正域。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同步的方法,该方法由中继网络中的RAN设备执行,所述中继网络包括UPF设备、所述RAN设备和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
所述RAN设备接收所述UPF设备发送的时钟同步报文和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RAN设备获取第一下行传输时延,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时延为所述RAN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传输所述时钟同步报文的时延;
所述RAN设备根据所述时钟同步报文和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时延;
所述RAN设备向所述UPF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时延。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将终端设备、RAN和UPF作为一个中继网络,当由该中继网络中的UPF确定该中继网络传输SYNC报文的“内部时延”,即从UPF接收SYNC报文,到终端设备接收SYNC报文的时间时,可以触发RAN设备确定第一下行传输时延,从而有助于实现终端设备(或者与该终端设备连接的TSN端点设备)与TSN时钟源的时间同步。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QFI,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具体用于指示所述RAN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QFI对应的报文时,获取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时延。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同步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同步的方法的模块或单元。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同步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同步的方法的模块或单元。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同步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处理器用于执行程序,当处理器执行程序是,处理器和收发器实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同步的方法。
可选的,该同步的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处理器执行的程序。
该同步的装置的一种示例为RAN设备、UPF设备或终端设备。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同步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处理器用于执行程序,当处理器执行程序是,处理器和收发器实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同步的方法。
可选的,该同步的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处理器执行的程序。
该同步的装置的一种示例为RAN设备。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用于同步的装置执行的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用于实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同步的方法的指令。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用于同步的装置执行的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用于实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同步的方法的指令。
第九方面,提供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器件进行同行,该处理器用于实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同步的方法。
可选地,该芯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当该指令被执行时,处理器用于实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同步的方法。
可选地,该芯片可以集成在RAN设备、UPF设备或终端设备上。
第十方面,提供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器件进行通信,该处理器用于实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同步的方法。
可选地,该芯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当该指令被执行时,处理器用于实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同步的方法。
可选地,该芯片可以集成在RAN设备上。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发送报文的方法,包括:
通信网元接收第一报文,其中,所述第一报文包括域标识,所述域标识用于标识发送所述第一报文的节点设备所属的时钟域;
所述通信网元根据域标识与用户面连接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一报文中的域标识,确定所述第一报文对应的用户面连接;
所述通信网元通过所述第一报文对应的用户面连接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报文。
结合第十一方面,在第十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所述通信网元接收来自SMF的所述域标识与用户面连接标识的对应关系。
结合第十一方面,在第十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网元为UPF或RAN。
结合第十一方面,在第十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报文为时钟同步报文。
结合第十一方面,在第十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面连接标识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会话标识、用户面隧道信息。
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发送报文的方法,包括:
SMF确定域标识和用户面连接标识的对应关系,所述域标识用于标识发送第一报文的节点设备所属的时钟域;
所述SMF将所述对应关系发送至通信网元,其中,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所述通信网元确定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报文的用户面连接。
结合第十二方面,在第十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SMF确定域标识和用户面连接标识的对应关系,包括:
所述SMF获取终端设备标识和用户面连接标识的对应关系;
所述SMF获取终端设备标识和域标识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域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时钟域;
所述SMF根据终端设备标识和用户面连接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终端设备标识和域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域标识和用户面连接标识的对应关系。
结合第十二方面,在第十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SMF确定域标识和用户面连接标识的对应关系,包括:
所述SMF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面连接标识以及网络标识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网络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终端设备接入的网络;
所述SMF获取网络标识和域标识的对应关系,所述域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时钟域;
所述SMF根据所述用户面连接标识以及网络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网络标识和域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域标识和用户面连接标识的对应关系。
结合第十二方面,在第十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标识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数据网络名称DNN、单网络切片选择辅助信息S-NSSAI。
结合第十二方面,在第十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网元为UPF或RAN。
结合第十二方面,在第十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报文为时钟同步报文。
结合第十二方面,在第十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面连接标识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会话标识、用户面隧道信息。
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发送报文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执行第十一方面或第十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发送报文的方法的模块或单元。
第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发送报文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执行第十二方面或第十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发送报文的方法的模块或单元。
第十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发送报文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处理器用于执行程序,当处理器执行程序是,处理器和收发器实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同步的方法。
可选的,该同步的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处理器执行的程序。
该发送报文的装置的一种示例为RAN设备或UPF设备。
第十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发送报文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处理器用于执行程序,当处理器执行程序是,处理器和收发器实现第十二方面或第十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发送报文的方法。
可选的,该发送报文的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处理器执行的程序。
该发送报文的装置的一种示例为SMF设备。
第十七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用于发送报文的装置执行的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用于实现第十一方面或第十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同步的方法的指令。
第十八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用于发送报文的装置执行的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用于实现第十二方面或第十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同步的方法的指令。
第十九方面,提供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器件进行同行,该处理器用于实现第十一方面或第十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发送报文的方法。
可选地,该芯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当该指令被执行时,处理器用于实现第十一方面或第十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发送报文的方法。
可选地,该芯片可以集成在RAN设备或UPF设备上。
第二十方面,提供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器件进行通信,该处理器用于实现第十二方面或第十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发送报文的方法。
可选地,该芯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当该指令被执行时,处理器用于实现第十二方面或第十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发送报文的方法。
可选地,该芯片可以集成在SMF设备上。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的网络架构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802.1AS中的一种时间同步的方法的原理图。
图3示出了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场景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场景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同步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具体的同步的方法的例子。
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具体的同步的方法的例子。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具体的同步的方法的例子。
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具体的同步的方法的例子。
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具体的同步的方法的例子。
图11示出了另一种时间同步的方法的原理图。
图12示出了一种频率同步的方法的原理图。
图13示出了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场景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具体的同步的方法的例子。
图1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具体的同步的方法的例子。
图1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识别时钟同步报文的例子。
图1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1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1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送报文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2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送报文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2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送报文的例子。
图2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送报文的例子。
图2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2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图1是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的网络架构100的示意图。下面对该网络架构100中涉及的各个部分分别进行说明。
1、终端设备110: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物联网终端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终端,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终端(terminal),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软终端等等。例如,水表、电表、传感器等。
2、(无线)接入网络(radio access network,(R)AN)网元120:用于为特定区域的授权终端设备提供入网功能,并能够根据终端设备的级别,业务的需求等使用不同质量的传输隧道。
(R)AN网元能够管理无线资源,为终端设备提供接入服务,进而完成控制信号和终端设备数据在终端设备和核心网之间的转发,(R)AN网元也可以理解为传统网络中的基站,包括但不限于eNodeB、WiFi AP、WiMAX BS等。
3、用户面网元130:用于分组路由和转发以及用户面数据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service,QoS)处理等,主要负责对用户报文进行处理,例如转发、计费等。
在5G通信系统中,该用户面网元可以是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网元。在未来通信系统中,用户面网元仍可以是UPF网元,或者,还可以有其它的名称,本申请不做限定。
4、数据网络140:用于为用户提供传输数据服务的运营商网络,如IP多媒体业务(IP multi-media service,IMS),互联网(Internet)等。
在5G通信系统中,该数据网络可以是数据网络(data network,DN)。在未来通信系统中,数据网络仍可以是DN,或者,还可以有其它的名称,本申请不做限定。
5、接入管理网元150:主要用于移动性管理和接入管理等,可以用于实现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功能中除会话管理之外的其它功能,例如,合法监听以及接入授权/鉴权、用户位置更新、用户注册网络、用户切换等功能。
在5G通信系统中,该接入管理网元可以是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网元。在未来通信系统中,接入管理网元仍可以是AMF网元,或者,还可以有其它的名称,本申请不做限定。
6、会话管理网元160:主要用于会话管理,如会话建立、修改、释放等。具体功能如终端设备的网络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分配和管理、选择可管理用户平面功能、策略控制和收费功能接口的终结点以及下行数据通知等。
在5G通信系统中,该会话管理网元可以是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function,SMF)网元。在未来通信系统中,会话管理网元仍可以是SMF网元,或者,还可以有其它的名称,本申请不做限定。
7、主时钟设备170:提供同步主时钟信号,使得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终端设备与该主时钟信号同步。
该主时钟设备170可以为TSN主时钟设备,具体的可以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的,图1所示的系统架构100中还可以包括以下网元:
8、策略控制网元:用于指导网络行为的统一策略框架,为控制面功能网元(例如AMF,SMF网元等)提供策略规则信息等。
在4G通信系统中,该策略控制网元可以是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policy andcharging rules function,PCRF)网元。在5G通信系统中,该策略控制网元可以是策略控制功能(policy control function,PCF)网元。在未来通信系统中,策略控制网元仍可以是PCF网元,或者,还可以有其它的名称,本申请不做限定。
9、数据管理网元:用于处理终端设备标识,接入鉴权,注册等。
在5G通信系统中,该数据管理网元可以是统一数据管理(unified datamanagement,UDM)网元。在未来通信系统中,统一数据管理仍可以是UDM网元,或者,还可以有其它的名称,本申请不做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网元或者功能既可以是硬件设备中的网络元件,也可以是在专用硬件上运行软件功能,或者是平台(例如,云平台)上实例化的虚拟化功能。
进一步地,以将RAN网元简称为RAN,UPF网元简称为UPF,AMF网元简称为AMF,SMF网元简称为SMF。并且,本申请后续所描述的RAN均可替换为(R)AN)网元,UPF均可替换为用户面网元,AMF均可替换为接入管理网元,SMF均可替换为会话管理网元。
为方便说明,本申请,以装置为终端设备、RAN、UPF、AMF、SMF、TSN主时钟设备为例,对同步的方法进行说明,对于装置为终端设备内的芯片、RAN内的芯片、UPF内的芯片、AMF内的芯片、SMF内的芯片、TSN主时钟设备内的芯片的实现方法,可参考装置分别为终端设备、RAN、UPF、AMF、SMF、TSN的具体说明,不再重复介绍。
一种可能的实施例,在图1所示的移动网络中,可以采用TSN时钟同步机制对终端设备进行同步。
图2示出了802.1AS中的一种时间同步的方法的原理图。图2中包含4个时间感知系统(time-aware system),分别为主时钟(GrandMaster,GM),(i-1),i,(i+1)。其中,每个time-aware system分别包含主端口(master port)和从端口(slave port)。在802.1AS时间同步的原理中,每个中间time-aware system需要对修正域(correction filed,CF)进行修正,其中,CF即当前节点与主时钟之间的时间偏差,中间time-aware system即GM与待同步的time-aware system之间的节点。
Time-aware system之间可以采用两步(two-step)机制传输802.1AS报文,也可以采用一步(one-step)机制传输802.1AS报文。在two-step机制下,利用同步(SYNC,Synchronization)报文和跟随(follow-up)报文进行参数传递。在one-step机制下,利用SYNC报文进行参数传递。
下文将描述中间节点如何对CF进行修正,作为举例,以time-aware system(i+1)如何与GM之间进行时间同步进行描述。
201,GM在T0时刻发送SYNC报文#1。可选的,该SYNC报文#1携带T0,CF1,和频率比率ratio_GM。其中,CF1表示GM与上一跳节点的时间偏差,由于SYNC报文#1为GM发送的,没有上一跳节点,因此CF1=0。其中,ratio_GM的值为1,可以理解为GM与GM的频率比率。
对应的,(i-1)的入端口,即slave端口接收SYNC报文#1。
202,(i-1)的出端口,即master端口发送SYNC报文#2。可选的,该SYNC报文#2携带T0,CF2,和GM与(i-1)的频率比率ratio_(i-1)。其中,CF2表示(i-1)与GM的时间偏差,具体如下:
CF2=CF1+传输时间#1+驻留时间#1×ratio_(i-1),时间单位为GM的时间单位。
其中,传输时间#1表示从GM出端口发出SYNC报文#1到(i-1)入端口接收SYNC报文#1的传输时延,传输时间#1的时间单位为GM的时间单位。驻留时间#1表示从(i-1)的入端口收到SYNC报文#1到出端口发送SYNC报文#2的处理时延,时间单位为(i-1)的时间单位。驻留时间#1×ratio_(i-1)则表示将驻留时间#1的时间单位换算为GM的时间单位。
对应的,(i)的入端口,即slave端口接收SYNC报文#2。
203,(i)的出端口,即master端口发送SYNC报文#3。可选的,该SYNC#3报文携带T0,CF3,和GM与(i)的频率比率ratio_(i)。其中,CF3表示(i)与GM的时间偏差,具体如下:
CF3=(传输时间#2+驻留时间#2×ratio_NR)×ratio_(i-1)+CF2,时间单位为GM的时间单位。
其中,ratio_(i)=ratio_(i-1)*ratio_NR,ratio_NR指的是(i-1)与(i)的频率比率,ratio_(i)的含义为GM与(i)的频率比率。
其中,传输时间#2表示从(i-1)出端口发出SYNC报文#2到(i)入端口接收SYNC报文#2的传输时延,传输时间#2的时间单位为(i-1)的时间单位。驻留时间#2表示从(i)的入端口收到SYNC报文#2到出端口发送SYNC报文#3的处理时延,时间单位为(i)的时间单位。驻留时间#2×ratio_NR则表示将驻留时间#2的时间单位换算为(i-1)的时间单位。(传输时间#2+驻留时间#2×ratio_NR)×ratio_(i-1)则表示将(传输时间#2+驻留时间#2×ratio_NR)的时间单位换算为GM的时间单位。
对应的,(i+1)的入端口,即slave端口接收SYNC报文#3,并根据SYNC报文#3进行同步。
(i+1)为待同步节点,(i+1)的入端口计算其与GM之间的时间偏差,记作CF4,具体如下:
CF4=传输时间#3×ratio_(i)+CF3,时间单位为GM的时间单位。
其中,传输时间#3标识从(i)出端口到(i+1)入端口的传输时延,单位为(i)的时间单位。
(i+1)的入端口与GM同步后的时间为T0+CF4。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在移动网络中采用TSN时钟同步机制对时间感知端点设备(time-aware end station)进行同步时,可以将移动网络中的网元(或者移动网络中的网元以及网元之间的链路)视为一个整体,可以称之为中继网络。此时中继网络可以从TSN主时钟设备接收时钟同步报文(比如SYNC报文),并向端点设备发送时钟同步报文。这里,中继网络向端点设备发送的时钟同步报文包括修正域CF,使得端点设备可以根据该修正域CF与TSN主时钟设备进行同步。这里,端点设备即需要被同步的设备,例如工厂设备(比如传感器)。
图3示出了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场景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中继网络31中可以包括终端设备302、RAN 303和UPF 304。具体的,此时可以将移动网络中的终端设备302、RAN 303和UPF 304作为一个整体,即中继网络31,也可以称之为“时间感知中继(time-aware relay)31”,也就是说,将终端设备302、RAN 303和UPF 304整体作为一个桥(bridge)或者路由器(router)。此时,通过终端设备302、RAN 303和UPF 304,可以实现终端设备302与主时钟设备305的同步,或者实现与终端设备302连接的端点设备301与TSN主时钟设备305的同步。
图4示出了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场景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中继网络41包括终端设备402和RAN 403。具体的,此时可以将移动网络中的终端设备402和RAN 403作为一个整体,即中继网络41,也可以称之为“时间感知中继(time-aware relay)41”,即将终端设备402和RAN 403整体作为一个桥(bridge)或者路由器(router)。此时,通过终端设备402和RAN 403,可以实现终端设备402与主时钟设备405的同步,或者实现与终端设备402连接的端点设备401与TSN主时钟设备405的同步。
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所示的主时钟设备305、图4中所示的主时钟设备405,还可以是与主时钟设备进行了时钟同步的设备节点。本发明以主时钟设备为例进行说明,但对此并不做限定。
可选的,端点设备可以与中继网络中的终端设备合设,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同步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由中继网络中的第一网元执行。具体而言,当中继网络包括UPF、RAN和终端设备时,第一网元可以为UPF、RAN或终端设备。当中继网络包括RAN和终端设备时,第一网元可以为RAN或终端设备。
图5中所示的同步的方法包括步骤510至530。
510,所述第一网元接收时钟同步报文。
520,所述第一网元确定所述中继网络的第一时间,所述中继网络的第一时间包括所述RAN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传输所述时钟同步报文对应的第一下行传输时延。
530,所述第一网元确定所述中继网络的时间修正域,所述时间修正域包括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时延。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网元可以根据时钟同步报文,确定中继网络的时间修正域,该时间修正域包括RAN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传输该时钟同步报文对应的第一下行传输时延,从而有助于实现在移动网络中采用TSN时钟同步机制对终端设备或端点设备进行其与外部时钟的时钟同步。
本申请实施例中,以时钟同步报文为SYNC报文为例进行描述。第一时间也可以称为驻留时间,表示从中继网络的入端口收到SYNC报文到出端口发送SYNC报文的处理时延。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中继网络中至少包括RAN和终端设备,因此该第一时间至少包括RAN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传输该时钟同步报文的第一下行传输时延。
下面结合图3所示的场景,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同步的方法。
具体的,图3中,终端设备302与端点设备301之间的链路,以及UPF 304与TSN主时钟设备305之间的链路,为TSN链路。在TSN链路上,可以采用802.1AS时间同步原理进行参数传递,本申请实施例不对这部分链路做详细描述。
在图3所示的场景中,time-aware relay 31的入端口,即UPF 304的入端口;time-aware relay 31的出端口,即终端设备302的出端口。当time-aware relay 31的出端口向端点设备301发送SYNC报文时,需要携带修正域CF。其中,修正域CF包括time-aware relay31处理SYNC报文对应的驻留时间,以及time-aware relay 31与发送SYNC报文的节点之间的传输时延。
如图3所示,CF=驻留时间+N6时延(delay_N6_link)。其中,N6时延即为发送时钟同步报文的节点设备(即TSN主时钟设备305)与中继网络31(即UPF 304的入端口)之间的下行传输时延,本申请实施例可以称之为第二下行传输时延。
本申请实施例中,假设time-aware relay 31中的终端设备与UPF之间没有进行时间同步。其中,驻留时间包括RAN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空口时延(delay_Uu_DL)和N3时延(delay_N3_link)。具体而言,delay_Uu_DL具体可以为RAN与终端设备之间传输SYNC报文对应的第一下行传输时延,delay_N3_link具体可以为UPF与RAN之间的下行传输时延,本申请实施例可以称之为第三下行传输时延。
本申请实施例中,中继网络31中的UPF 304、RAN 303或终端设备302分别可以进行时间域修正,即确定修正域CF。其中,中继网络31的出端口,即终端设备302的出端口,需要修正的链路Link如下:
Link=relay_link+N6_link=Uu_link+N3_link+N6_link,
其中,relay_link表示中继网络31对应的链路,即包括终端设备302的出端口与RAN 303的入端口之间的Uu链路(Uu_link),和UPF 304的入端口与RAN 302的入端口之间的N3链路(N3_link),N6_link表示TSN主时钟设备305的出端口与UPF 304的入端口之间的链路。
这里,可以假设UPF 304本地时间与RAN 303本地时间(即空口时间)的频率比率为ratio1,TSN主时钟与UPF 304本地时间的频率比率为ratio2。
下面分别描述UPF 304、RAN 303或终端设备302进行时间域修正的具体方案。
一、UPF进行时间域修正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具体的同步的方法的例子。应理解,图6示出了同步的方法的步骤或操作,但这些步骤或操作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执行其他操作或者图6中的各个操作的变形。此外,图6中的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与图6呈现的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有可能并非要执行图6中的全部操作。图6中与图3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含义,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601,TSN时钟向中继网络31的入端口,即UPF入端口发送SYNC报文。作为举例,TSN时钟发送时间为t1。
一个可选的实施例,TSN时钟可以确定N6时延(delay_N6_link),并向中继网络31发送该delay_N6_link。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当采用one-step机制时,该SYNC报文中携带t1,ratio2,以及delay_N6_link。或者,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当采用two-step机制时,t1,ratio2,以及delay_N6_link携带在紧随SYNC报文之后的跟随(follow_up)报文中。
一个可选的实施例,可以由中继网络31(比如中继网络31中的中的网元UPF)测量delay_N6_link。具体的,UPF测量delay_N6_link可以参见现有技术的描述,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TSN时钟可以被替换为其他时钟设备,例如GrandMaster,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602,中继网络31的入端口,即UPF入端口接收TSN时钟发送的SYNC报文,触发UPF确定中继网络的驻留时间。
本申请实施例中,SYNC报文可以用于触发UPF确定中继网络的驻留时间。具体的,当UPF识别接收到的报文为SYNC报文之后,可以触发UPF确定中继网络的驻留时间。具体的,UPF可以根据配置在UPF上的策略信息,或者根据从SMF接收到的策略信息,识别接收到的报文是否为SYNC报文。
需要说明的是,策略信息指的是识别SYNC报文的策略,比如源地址、目的地址等信息。例如,当UPF确定接收到的报文的源地址或目的地址与策略信息一致时,可以确定该报文为SYNC报文。应注意,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称策略信息为其他名称,比如转发规则,或会话管理信息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例如,策略信息可以为目的MAC地址01-80-C2-00-00-0E,当UPF确定接收到的报文的MAC地址为01-80-C2-00-00-0E时,RAN判断该报文为SYNC报文。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UPF识别SYNC报文之后,可以触发UPF与UE之间的下行(downlink)QoS监测(monitoring),以确定中继网络的驻留时间。
QoS监测(monitoring)具体可以包括步骤603至609。
603,UPF向RAN发送N3 DL PDU。
具体的,UPF通过N3用户面路径向RAN发送SYNC报文,该SYNC报文即为602中从TSN时钟接收到的SYNC报文。这里,UPF需要对该SYNC报文封装GTP-U头(header),封装GTP-U头后的报文即为N3 DL PDU。
本申请实施例中,UPF还可以向RAN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RAN设备获取下行空口时延,即第一下行传输时延。换言之,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RAN触发下行空口时延的测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指示信息可以与SYNC报文一起发送给RAN,比如将第一指示信息携带在GTP-U header中,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服务质量(quality ofservice,QoS)流标识(QoS flow ID,QFI)。此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RAN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QFI对应的报文时,获取所述第一下行传输时延。
这里,第一QFI即特殊QFI,即,第一QFI对应的QoS流报文为时钟同步报文,例如SYNC报文。也就是说,当RAN接收到的报文中包括第一QFI时,RAN可以识别出该报文为SYNC报文,然后可以触发第一下行传输时延的测量。
对应的,RAN从UPF接收N3 DL PDU。RAN收到UPF发送的N3 DL PDU之后,根据第一指示信息触发下行空口时延测量。此时,RAN记录接收SYNC报文对应的空口时间air_t1。
604,RAN通过空口向终端设备发送DL PDU,该DL PDU中包括SYNC报文。
605,终端接收到SYNC报文之后,向RAN返回确认(acknowledge,ACK)。其中,ACK中携带终端设备接收SYNC报文对应的空口时间air_t2。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网元接收SYNC报文,包括该网元对SYNC报文进行处理,如经过该网元上的各个协议层对SYNC报文进行处理。相应的,网元接收SYNC报文对应的空口时间即为该网元对该SYNC报文处理之后的时间。这里,网元例如为终端设备、RAN、UPF等。因此,本申请描述的终端设备302的出端口,也可以理解为是终端设备302的入端口;终端设备302的入端口接收SYNC报文对应的空口时间,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302对SYNC报文进行处理之后的时间。
606,当RAN接收到终端设备返回的ACK时,确定下行传输成功。此时,RAN确定下行空口时延delay_Uu_DL,其中,
delay_Uu_DL=air_t2-air_t1,时间单位为空口时间单位。
607,RAN向UPF发送N3报文。其中,N3报文包括下行空口时延delay_Uu_DL。
对应的,UPF接收该N3报文,并获取下行空口时延delay_Uu_DL。
608,UPF获取N3时延。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UPF可以通过GTP-U回应请求(echo request)、GTP-U回应响应(echo Response)测量N3时延(delay_N3_link)。
具体的,UPF在时间Ta向RAN发送GTP-U echo request;RAN在时间Tb接收该GTP-Uecho request。RAN在时间Tc向UPF发送GTP-U echo response;UPF在时间Td接收该GTP-Uecho response。那么,则有:
delay_N3_link=[(Td-Ta)-(Tc-Tb)]/2。
当RAN与UPF之间存在频率偏差时,假设UPF本地时钟与RAN本地时钟的频率比率为ratio1,则delay_N3_link=[(Td-Ta)-(Tc-Tb)*ratio1]/2。此时,delay_N3_link的时间单位为UPF本地时间单位。
609,UPF确定中继网络的驻留时间(delay_relay),也可以称为中继网络的下行传输时延。其中,delay_relay如下:
delay_relay=delay_Uu_DL+delay_N3_link;
当RAN与UPF之间存在频率偏差时,假设UPF本地时钟与RAN本地时钟的频率比率为ratio1,则将delay_relay换算为UPF本地时间单位,则有:
delay_relay=delay_Uu_DL×ratio1+delay_N3_link。
进一步地,假设TSN时钟与UPF本地时钟的频率比率为ratio2,则将delay_relay换算成TSN时间单位为:
delay_relay=(delay_Uu_DL×ratio1+delay_N3_link)×ratio2。
610,UPF确定时间修正域CF。
具体的,UPF根据中继网络的驻留时间(delay_relay),以及UPF与TSN时钟之间的传输时延,即N6时延(delay_N6_link),确定时间修正域CF,时间单位TSN时间单位。其中,CF如下:
CF=delay_relay+delay_N6_link。
611,UPF将时间修正域CF发送给RAN。
612,RAN将时间修正域CF发送给终端设备。
具体的,步骤611中UPF可以将时间修正域携带在follow_up报文中发送给RAN。可以理解,该follow_up报文即为紧随603中的SYNC报文的follow_up报文。然后在步骤612中RAN通过空口将该follow_up报文转发给终端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611中UPF还可以通过其它报文将CF发送给RAN,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之后,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接收到的CF与TSN时钟进行时钟同步。进一步的,终端设备可以与端点设备进行时钟同步。具体的,终端设备与端点设备之间的同步过程可以参考802.1AS机制,这里不再详细说明。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将终端设备、RAN和UPF作为一个中继网络,并由该中继网络中的UPF确定该中继网络传输SYNC报文的“内部时延”,即从UPF接收SYNC报文,到终端设备接收SYNC报文的时间,实现终端设备(或者与该终端设备连接的TSN端点设备)与TSN时钟源的时间同步。
二、RAN进行时间域修正
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具体的同步的方法的例子。应理解,图7示出了同步的方法的步骤或操作,但这些步骤或操作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执行其他操作或者图7中的各个操作的变形。此外,图7中的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与图7呈现的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有可能并非要执行图7中的全部操作。图7中与图3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含义,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701,TSN时钟向中继网络31的入端口,即UPF入端口发送SYNC报文。
具体的,701可以参见601中的描述,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702,UPF入端口接收TSN时钟发送的SYNC报文,UPF出端口向RAN入端口发送SYNC报文。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当UPF测量delay_N6_link时,向RAN发送该delay_N6_link。
703,RAN的入端口接收到SYNC报文,触发RAN确定中继网络的驻留时间。
本申请实施例中,SYNC报文可以用于触发RAN确定中继网络的驻留时间。具体的,当RAN识别接收到的报文为SYNC报文之后,可以触发RAN确定中继网络的驻留时间。
一个可选的实施例,RAN可以根据配置在RAN上的策略信息,或者根据从SMF接收到的策略信息,识别接收到的报文是否为SYNC报文。当识别到报文为SYNC报文之后,可以获取第一下行传输时延和第三下行传输时延。具体的,策略信息可以参见上文中的描述,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例如,策略信息可以为目的MAC地址01-80-C2-00-00-0E,当RAN确定接收到的报文的MAC地址为01-80-C2-00-00-0E时,RAN判断该报文为SYNC报文。
一个可选的的实施例,RAN可以接收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RAN获取中继网络的驻留时间,然后RAN根据第二指示信息,获取第一下行传输时延和第三下行传输时延。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指示信息可以与SYNC报文一起发送给RAN,比如将第二指示信息携带在GTP-U header中,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指示信息包括第二服务质量(quality ofservice,QoS)流标识(QoS flow ID,QFI)。此时,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RAN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QFI对应的报文时,获取所述中继网络的驻留时间。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第二QFI对应的QoS流报文为时钟同步报文,即SYNC报文。也就是说,当RAN接收到的报文中包括第二QFI时,RAN可以识别出该报文为SYNC报文,然后可以触发获取中继网络的驻留时间。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RAN识别SYNC报文之后,可以触发确定UPF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下行传输时延。具体可以包括步骤704至708。
此时,RAN记录接收SYNC报文对应的空口时间air_t1。
704,RAN向终端设备发送DL PDU。
具体的,RAN通过空口向终端设备发送DL PDU,该DL PDU中包括SYNC报文。
705,终端接收到SYNC报文之后,向RAN返回确认(acknowledge,ACK)。其中,ACK中携带终端设备接收SYNC报文对应的空口时间air_t2。
706,当RAN接收到终端设备返回的ACK时,确定下行传输成功。此时,RAN确定下行空口时延delay_Uu_DL,其中,
delay_Uu_DL=air_t2-air_t1,delay_Uu_DL的时间单位为空口时间单位。
707,RAN获取N3时延。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RAN可以通过GTP-U回应请求(echo request)、GTP-U回应响应(echo Response)测量N3时延(delay_N3_link)。
具体的,RAN在时间Ta向RAN发送GTP-U echo request;UPF在时间Tb接收该GTP-Uecho request。UPF在时间Tc向UPF发送GTP-U echo response;RAN在时间Td接收该GTP-Uecho response。那么,则有:
delay_N3_link=[(Td-Ta)-(Tc-Tb)]/2。
当RAN与UPF之间存在频率偏差时,假设UPF本地时钟与RAN本地时钟的频率比率为ratio1,则delay_N3_link=[(Td-Ta)-(Tc-Tb)*ratio1]/2。此时,delay_N3_link的时间单位为UPF本地时间单位。
708,RAN确定中继网络的驻留时间(delay_relay)。具体的,delay_relay如下:
delay_relay=delay_Uu_DL×ratio1+delay_N3_link,对应UPF本地时间单位。
709,RAN确定时间修正域CF。CF如下:
CF=delay_relay*ratio2+delay_N6_link。
其中,假设TSN时钟与UPF本地时钟的频率比率为ratio2。CF的时间单位为TSN时间单位。
具体的,RAN确定时间修正域的方式与UPF确定时间修正域的方式相类似,可以参见610中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710,RAN将时间修正域CF发送给终端设备。
具体的,步骤710中RAN可以将时间修正域携带在follow_up报文中,并通过空口发送给UE。可以理解,该follow_up报文即为紧随704中的SYNC报文的follow_up报文。需要说明的是,步骤710中RAN还可以通过其它报文将CF发送给UE,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之后,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接收到的CF与TSN时钟进行时钟同步。进一步的,终端设备可以与端点设备进行时钟同步。具体的,终端设备与端点设备之间的同步过程可以参考802.1AS机制,这里不再详细说明。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将终端设备、RAN和UPF作为一个中继网络,并由该中继网络中的RAN确定该中继网络传输SYNC报文的“内部时延”,即从UPF接收SYNC报文,到终端设备接收SYNC报文的时间,实现终端设备(或者与该终端设备连接的TSN端点设备)与TSN时钟源的时间同步。
三、终端设备进行时间域修正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具体的同步的方法的例子。应理解,图8示出了同步的方法的步骤或操作,但这些步骤或操作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执行其他操作或者图8中的各个操作的变形。此外,图8中的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与图8呈现的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有可能并非要执行图8中的全部操作。图8中与图3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含义,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801,TSN时钟向中继网络31的入端口,即UPF入端口发送SYNC报文。
具体的,801可以参见601中的描述,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802,UPF的入端口接收TSN时钟发送的SYNC报文,UPF出端口向RAN入端口发送SYNC报文。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当UPF测量delay_N6_link时,向RAN发送该delay_N6_link。
803,RAN的入端口接收到TSN时钟发送的SYNC报文,RAN出端口向终端设备入端口发送SYNC报文。此时,RAN记录接收SYNC报文对应的空口时间air_t1,并将该空口时间air_t1发送给终端设备。
这里,RAN还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ratio1。
804,终端设备接收SYNC报文,触发终端设备确定中继网络的驻留时间。此时,终端设备记录接收该SYNC报文对应的空口时间air_t2。
本申请实施例中,SYNC报文可以用于触发终端设备确定中继网络的驻留时间。具体的,当终端设备识别接收到的报文为SYNC报文之后,可以触发终端设备确定中继网络的驻留时间。具体的,终端设备可以根据配置在该终端设备上的策略信息,或者根据从SMF接收到的策略信息,识别接收到的报文是否为SYNC报文。具体的,策略信息可以参见上文中的描述,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例如,策略信息可以为目的MAC地址01-80-C2-00-00-0E,当终端设备确定接收到的报文的目的MAC地址为01-80-C2-00-00-0E时,RAN判断该报文为SYNC报文。
一个可选的的实施例,终端设备可以接收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获取中继网络的驻留时间。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指示信息包括第三服务质量(quality ofservice,QoS)流标识(QoS flow ID,QFI)。此时,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三QFI对应的报文时,获取所述中继网络的驻留时间。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在会话建立过程中,终端设备保存无线承载与QFI的对应关系。终端设备根据无线承载与QFI的对应关系,确定接收的报文对应第三QFI时,可以识别出该报文为SYNC报文,然后触发获取中继网络的驻留时间。
一个可选的实施例,终端设备通过无线承载(即空口连接)接收报文,则可以根据无线承载于QFI的对应关系,确定报文对应的QFI。当该QFI为第三QFI时,终端设备可以识别该报文为SYNC报文。
805,终端设备确定空口时延delay_Uu_DL,如下:
delay_Uu_DL=air_t2-air_t1,
空口时延delay_Uu_DL的时间单位为空口时间单位。
可选的,终端设备将delay_Uu_DL转换为UPF本地时间为:
delay_Uu_DL=(air_t2-air_t1)×ratio1。
806,UPF或RAN通过GTP-U echo request、GTP-U echo response机制确定N3链路时延(delay_N3_link)。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于确定N3链路时延的测量时机不作限定,也就是说,806可以发生在805之前,或者发生在805之后,或者与805同时发生,都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下面以UPF确定delay_N3_link为例进行说明。
1)、UPF在N3_t1时刻发送GTP-U echo request;
2)、RAN在N3_t2时刻接收GTP-U echo request,并在N3_t3时刻发送GTP-U echoresponse。这里,GTP-U echo response携带N3_t2、N3_t3,或者携带(N3_t3-N3_t2),即N3_t3与N3_t2的差值。
3)、UPF在N3_t4时刻接收GTP-U echo response。
4)、UPF计算delay_N3_link。
其中,N3_t1、N3_t4对应的是UPF本地时间,N3_t2、N3_t3对应的是RAN本地时间。
将Delay_N3_Link换算到UPF本地时间为:
Delay_N3_Link=[(N3_t4-N3_t1)-(N3_t3-N3_t2)×ratio1]/2
807,RAN将N3时延发送给终端设备。
当由RAN确定N3时延时,由RAN将N3时延发送给终端设备,具体的,RAN可以通过follow_up消息,或者上述SYNC消息将N3时延发送给终端设备。当由上述SYNC消息将N3时延发送给终端设备,步骤807可以与步骤803合并。
807’,UPF经由RAN将N3时延发送给终端设备。
当由UPF确定N3时延时,由UPF将N3时延发送给终端设备,具体的,UPF可以通过follow_up消息,或者上述SYNC消息将N3时延发送给终端设备。当由上述SYNC消息将N3时延发送给终端设备,步骤807’可以与步骤802合并。
808,终端设备确定中继网络的驻留时间(delay_relay)。具体的,delay_relay如下:
delay_relay=delay_Uu_DL×ratio1+delay_N3_link,时间单位为UPF本地时间。
809,终端设备确定修正域CF。CF如下:
CF=delay_relay*ratio2+delay_N6_link。
其中,CF的时间单位为TSN时间单位。
之后,终端设备可以根据CF与TSN时钟进行时钟同步。进一步的,终端设备可以与端点设备进行时钟同步。具体的,终端设备与端点设备之间的同步过程可以参考802.1AS机制,这里不再详细说明。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将终端设备、RAN和UPF作为一个中继网络,并由该中继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确定该中继网络传输SYNC报文的“内部时延”,即从UPF接收SYNC报文,到终端设备接收SYNC报文的时间,实现终端设备(或者与该终端设备连接的TSN端点设备)与TSN时钟源的时间同步。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涉及到的实施例,在确定修正域时,涉及到分段时延确定、以及时间单位换算。其中,分段时延确定、与时间单位换算均以相同执行点执行的。例如,UPF获取到分段时延、并进行单位换算;RAN获取到各个分段时延、并进行单位换算;UE获取到各个分段时延、并进行单位换算。但是,还有其它实现方式,即分段时延、时间单位换算由不同的执行点执行。例如,RAN将空口时间换算为UPF本地时间并发送至UPF、UPF获取已换算好的空口时延。这些具体实现方式与本申请实施例的发明思路一致,不再一一赘述。
下面结合图4所示的场景,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同步的方法。
具体的,图4中,终端设备402与端点设备401之间的链路,以及RAN403与TSN主时钟设备405之间的链路,为TSN链路。在TSN链路上,可以采用802.1AS时间同步原理进行参数传递,本申请实施例不对这部分链路做详细描述。
在图4所示的场景中,time-aware relay 41的入端口,即RAN403的入端口;time-aware relay 41的出端口,即终端设备402的出端口。当time-aware relay 41的出端口向端点设备401发送SYNC报文时,需要调整时间修正域CF。
如图4所示,CF=驻留时间+N6*时延(delay_N6*_link)。其中,N6*时延即为发送时钟同步报文的节点设备(即TSN主时钟设备305)与中继网络(即RAN403的入端口)之间的下行传输时延,本申请实施例可以称之为第二下行传输时延。
本申请实施例中,驻留时间即为RAN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空口时延(delay_Uu_DL)。具体而言,delay_Uu_DL具体可以为RAN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传输SYNC报文的第一下行传输时延。
本申请实施例中,中继网络41中的RAN 403或终端设备402可以进行时间域修正。此时,中继网络41的出端口,即终端设备402的出端口,需要修正的链路Link如下:
Link=relay_link+N6*_link=Uu_link+N6*_link,
其中,relay_link表示中继网络41中的链路,即包括终端设备402的出端口与RAN403的入端口之间的Uu链路(Uu_link),N6*_link表示TSN主时钟设备405的出端口与RAN403的入端口之间的链路。
这里,可以假设TSN主时钟与RAN403本地时间的频率比率为ratio。
下面分别描述RAN 403或终端设备402进行时间域修正的具体方案。
一、RAN进行时间域修正
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具体的同步的方法的例子。应理解,图9示出了同步的方法的步骤或操作,但这些步骤或操作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执行其他操作或者图9中的各个操作的变形。此外,图9中的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与图9呈现的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有可能并非要执行图9中的全部操作。图9中与图4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含义,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901,TSN时钟向中继网络41的入端口,即RAN入端口发送SYNC报文。作为举例,TSN时钟发送时间为t1。
一个可选的实施例,TSN时钟可以确定N6时延(delay_N6*_link),并向中继网络41发送该delay_N6*_link。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当采用one-step机制时,该SYNC报文中携带t1,ratio,以及delay_N6*_link。或者,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当采用two-step机制时,t1,ratio,以及delay_N6*_link携带在紧随SYNC报文之后的跟随(follow_up)报文中。
一个可选的实施例,可以由中继网络41(比如中继网络41中的RAN)测量delay_N6*_link。具体的,RAN测量delay_N6*_link可以参见现有技术的描述,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902,RAN入端口接收TSN时钟发送的SYNC报文,触发RAN确定中继网络的驻留时间。此时,RAN记录接收SYNC报文对应的空口时间air_t1。
本申请实施例中,SYNC报文可以用于触发RAN确定中继网络的驻留时间。具体的,当RAN识别接收到的报文为SYNC报文之后,可以触发RAN确定中继网络的驻留时间。
一个可选的实施例,RAN可以根据配置在RAN上的策略信息,或者根据从SMF接收到的策略信息,识别接收到的报文是否为SYNC报文。当识别到报文为SYNC报文之后,可以获取第一下行传输时延和第三下行传输时延。具体的,策略信息可以参见上文中的描述,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例如,策略信息可以为目的MAC地址01-80-C2-00-00-0E,当RAN确定接收到的报文的目的MAC地址为01-80-C2-00-00-0E时,RAN判断该报文为SYNC报文。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RAN还可以测量delay_N6*_link。
903,RAN向终端设备发送SYNC报文。
具体的,RAN通过空口向终端设备发送SYNC报文,该SYNC报文外层封装SDAPheader、PDCP header。
904,终端接收到SYNC报文之后,向RAN返回确认(acknowledge,ACK)。其中,ACK中携带终端设备接收SYNC报文对应的空口时间air_t2。
905,当RAN接收到终端设备返回的ACK时,确定下行传输成功。此时,RAN确定下行空口时延delay_Uu_DL,其中,
delay_Uu_DL=air_t2-air_t1,delay_Uu_DL时间单位为空口时间单位。
RAN将delay_Uu_DL换算为TSN时间单位,则有:
delay_Uu_DL=(air_t2-air_t1)×ratio。
906,RAN确定中继网络的驻留时间(delay_relay)。具体的,delay_relay如下:
delay_relay=delay_Uu_DL,即中继网络的驻留时间delay_relay等于下行空口时延delay_Uu_DL。
907,RAN确定时间修正域CF。CF如下:
CF=delay_relay+delay_N6*_link=(air_t2-air_t1)×ratio+delay_N6*_link,其中,CF的时间单位为TSN时间单位。
908,RAN将时间修正域CF发送给终端设备。
具体的,步骤908中RAN可以将时间修正域携带在follow_up报文中,并通过空口发送给终端设备。可以理解,该follow_up报文即为紧随903中的SYNC报文的follow_up报文。
之后,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接收到的CF与TSN时钟进行时钟同步。进一步的,终端设备可以与端点设备进行时钟同步。具体的,终端设备与端点设备之间的同步过程可以参考802.1AS机制,这里不再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步骤908中RAN还可以通过其它报文将CF发送给终端设备,本发明不做限定。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将终端设备和RAN作为一个中继网络,并由该中继网络中的RAN确定该中继网络传输SYNC报文的“内部时延”,即从RAN接收SYNC报文,到终端设备接收SYNC报文的时间,实现终端设备(或者与该终端设备连接的TSN端点设备)与TSN时钟源的时间同步。
二、终端设备进行时间域修正
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具体的同步的方法的例子。应理解,图10示出了同步的方法的步骤或操作,但这些步骤或操作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执行其他操作或者图10中的各个操作的变形。此外,图10中的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与图10呈现的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有可能并非要执行图10中的全部操作。图10中与图4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含义,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1001,TSN时钟向中继网络41的入端口,即RAN入端口发送SYNC报文。
具体的,1001可以参见901中的描述,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1002,RAN的入端口接收TSN时钟发送的SYNC报文,RAN出端口向终端设备的入端口发送SYNC报文。具体的,RAN通过空口向终端设备发送SYNC报文,该SYNC报文外层封装SDAPheader、PDCP header。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当RAN测量delay_N6*_link时,向终端设备发送delay_N6*_link。
此时,RAN记录接收SYNC报文对应的空口时间air_t1,并将该空口时间air_t1发送给终端设备。
可选的,RAN还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ratio。
1003,终端设备接收SYNC报文,触发终端设备确定中继网络的驻留时间。此时,终端设备记录接收该SYNC报文对应的空口时间air_t2。
本申请实施例中,SYNC报文可以用于触发终端设备确定中继网络的驻留时间。具体的,终端设备识别SYNC报文的方式可以参见图8中804的描述,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1004,终端设备确定空口时延delay_Uu_DL,如下:
delay_Uu_DL=air_t2-air_t1,
空口时延delay_Uu_DL的时间单位为空口时间单位。
终端设备将delay_Uu_DL转换为TSN时间,则有:
delay_Uu_DL=(air_t2-air_t1)×ratio。
1005,终端设备确定中继网络的驻留时间(delay_relay)。具体的,delay_relay如下:
delay_relay=delay_Uu_DL,即中继网络的驻留时间delay_relay等于下行空口时延delay_Uu_DL。
1006,终端设备确定修正域CF。CF如下:
CF=delay_relay+delay_N6*_link=(air_t2-air_t1)×ratio+delay_N6*_link,其中,CF的时间单位为TSN时间单位。
之后,终端设备可以根据CF与TSN时钟进行时钟同步。进一步的,终端设备可以与端点设备进行时钟同步。具体的,终端设备与端点设备之间的同步过程可以参考802.1AS机制,这里不再详细说明。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将终端设备和RAN作为一个中继网络,并由该中继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确定该中继网络传输SYNC报文的“内部时延”,即从RAN接收SYNC报文,到终端设备接收SYNC报文的时间,实现终端设备(或者与该终端设备连接的TSN端点设备)与TSN时钟源的时间同步。
一种可能的实施例,在图1所示的移动网络中,可以采用端到端(end to end,E2E)时钟同步机制实现全网同步。
具体而言,E2E时钟同步包括时间同步和频率同步。时间同步,指的是按照接收到的时间来调控设备内部的时间;频率同步,指的是信号之间的频率或相位上保持某种严格的特定关系,其相对应的有效瞬间以同一平均速率出现,以维持通信网络中所有的设备以相同的速率运行,即信号之间保持恒定的相位差。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可以通过在消息中打上时间戳来标记消息的收、发时刻,并通过时延测量机制来实现主从设备之间的路径时延测量。从时钟(slave)利用获取到的时间戳和路径时延参数,计算主从时间的偏移(offset),从而控制从时钟同步到主时钟(master)。
根据1588时钟同步报文协议可知,当通过E2E时钟同步机制实现全网同步时,涉及到的消息可以包括SYNC报文、延迟请求(delay_req)、延迟响应(delay_resp)。具体的,首先主时钟选择与协商算法得出全网时钟同步的树形拓扑以及grandmaster时钟,然后从grandmaster时钟开始,向相邻节点(slave)发送1588同步报文,每个slave参照master进行时钟同步后,自己会以master的身份向邻居交互1588协议报文,计算出主从时钟间的offset及频率偏差,完成本地时钟的对时,以此类推全网进行时钟同步。
图11示出了802.1AS中的另一种时间同步的方法的原理图。具体的,master与slave之间的交互过程如下:
1,master在t1时刻发送SYNC报文,并将t1时间戳携带在该SYNC报文中。
2,slave在t2时刻接收到SYNC报文,在本地产生t2时间戳。并且,slave从接收到的SYNC报文中获取t1时间戳。
3,slave在t3时刻发送延时请求(delay_req)报文,并在本地产生t3时间戳。
4,maser在t4时刻接收到delay_req报文,并在本地产生t4时间戳,然后将t4时间戳携带在延时响应(delay_resp)报文中,回传给slave。
5,slave接收到delay_resp报文,从报文中提取t4时间戳。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master到slave的发送路径时延表示为delayms,将slave到master的发送路径时延表示为delaysm,将slave和master之间的时间偏差表示为offset。显然,delayms、delaysm以及offset均为未知,且满足以下等式:
t2-t1=delaysm+offset (1);
t4-t3=delayms-offset (2);
(t2-t1)–(t4-t3)=(delaysm+offset)–(delayms-offset) (3);
offset=[(t2-t1)-(t4-t3)-(delaysm-delayms)]/2 (4);
显然,如果delaysm=delayms,即master和slave之间的收发链路延时对称,那么:
offset=[(t2-t1)-(t4-t3)]/2 (5);
这样slave就可以根据t1,t2,t3,t4四个时间戳计算出自己和master之间的时间偏差offset,调整自身的时间以达到和master同步。
从图11中可以看出,该时钟同步的方法是建立在master和slave之间的收发链路时延对称的基础上,即802.1AS协议在计算路径偏差offset时,假设delaysm=delayms。而在固网中,相邻两个节点间有线直连,路径时延相差不超过微妙(μs),因此此时1588v2协议的精度能够达到μs级。
图12示出了802.1AS中的一种频率同步的方法的原理图。具体而言,master周期性地给slave发送SYNC报文。具体的,master与slave之间的交互过程如下:
1,master在t5时刻发送SYNC报文。
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将t5时间戳携带在该SYNC报文对应的follow_up报文中。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将t5时间戳携带在该SYNC报文中。
2,slave在t6时刻接收到SYNC报文,在本地产生t6时间戳。并且,slave从接收到的follow_up报文或SYNC报文中获取t5时间戳。
3,master在t7时刻发送SYNC报文。
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将t7时间戳携带在该SYNC报文对应的follow_up报文中。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将t7时间戳携带在该SYNC报文中。
4,slave在t8时刻接收到SYNC报文,在本地产生t8时间戳。并且,slave从接收到的follow_up报文或SYNC报文中获取t7时间戳。
假设链路时延不变,则:
如果t8-t6=t7-t5,则slave的频率和master的频率是同步的;
如果t8-t6>t7-t5,则slave的频率比master的频率快,需要调慢slave的频率;
如果t8-t6<t7-t5,则slave的频率比master的频率慢,需要调快slave的频率。
具体的,主设备和从设备的频率比率neighborRateRatio可以表示为以下公式:
Figure BDA0003204933910000221
图11以及图12所示的时钟同步方案依赖于收、发链路对称。而在移动网络中,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并不对称。因此,如果要在移动网络中采用TSN时钟同步机制,则需要多上下行链路传输时延进行补偿。具体而言,移动网络中的链路时延包括空口时延,而在空口时延上收发链路(即上下行链路)时延不对称,这不符合E2E时间同步机制的要求。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时钟同步的方法,通过对空口链路上的不对称的时延进行补偿,模拟出上下行链路对称的空口时延,进而基于图11和图12中的时钟同步原理进行时钟同步。下面,将具体描述如何进行上下行链路时延补偿的技术方案。
图13示出了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场景的示意图。如图13所示,终端设备可以采用E2E机制与TSN时钟源进行时钟同步,然后终端设备利用802.1AS与端点设备进行时钟同步。具体的,UPF与终端设备之间的链路时延包括两段,分别为空口时延和N3时延。其中,空口时延中收发链路不对称,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需要对该收发链路进行补偿。
对于时间同步的实施例而言,可以将移动网络的下行传输时延与上行传输时延的差值记为D,如下所示:
D=delaysm-delayms (7)
结合上文中的等式(4),可以得到:
2*delaysm+D=(t2-pt1)+(t4-t3)
2*delaysm=(t2-t1)+(t4-t3)–D
=(t2-t1)+t4-(t3+D),
记作tx=(t3+D),则
2*delaysm=(t2-t1)+t4-tx (8)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上下行传输时延差值补偿到时间戳t3中,即master发送delay_resp的时间信息中。
此时,slave计算时间偏差offset的公式变为:
Offset=t2-t1–delaysm (9)
具体而言,在图13所示的场景中,delaysm、delayms如下:
delaysm=delay(UPF to RAN)+delay(RAN to UE)
delayms=delay(UE to RAN)+delay(RAN to UPF)
当RAN与UPF之间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为对称链路时,即:
delay(UPF to RAN)=delay(RAN to UPF)。
那么,空口的下行、上行时延差D可以表示为:
D=delaysm-delayms=delay(RAN to UE)-delay(UE to RAN)。
当RAN与UPF之间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为不对称链路时,假设delay(UPF toRAN)与delay(RAN to UPF)的差值为经验值delay_N3,那么D可以表示为:
D=delaysm-delayms=delay(RAN to UE)-delay(UE to RAN)+delay_N3。
对于频率同步的实施例而言,在移动网络中的链路时延为动态变化的情况下,有:
t6-t5=delaysm_1 (10)
t8-t7=delaysm_2 (11)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记X=delaysm_1-delaysm_2,再根据上面两个公式(10)和(11),可以得到:
t8-t7=delaysm_1-X,
即t8-(t7-X)=delaysm_1,即tx=t7-X。
是将链路动态时延差值补偿到时间戳中(即t7,master发送SYNC的时刻)。
此时,slave计算频率同步的公式变为:
Figure BDA0003204933910000231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链路动态时延差值补偿到时间戳t7中,即master发送SYNC报文的时间信息中。
具体而言,在图13所示的场景中,delaysm_1、delaysm_2如下:
delaysm_1=delay(UPF to RAN)_1+delay(RAN to UE)_1
delaysm_2=delay(UPF to RAN)_2+delay(RAN to UE)_2
当RAN与UPF之间的链路为固定链路时,即链路时延固定。即:
delay(UPF to RAN)_1=delay(UPF to RAN)_2。
那么,X=delaysm_1-delaysm_2=delay(RAN to UE)_1-delay(RAN to UE)_2。
当RAN与UPF之间的链路为非固定链路时,假设其UPF与RAN之间的相邻两次时延偏差为经验值delay_N3’。那么,
X=delaysm_1-delaysm_2=delay(RAN to UE)_1-delay(RAN to UE)_2+delay_N3’。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对空口时延上的上下行链路时延进行补偿,使得补偿之后的上下行链路时延对称,进而终端设备能够通过E2E机制实现与TSN时钟的同步,然后终端设备再利用802.1AS与端点设备进行同步,实现终端设备(或者与该终端设备连接的TSN端点设备)与TSN时钟源的同步。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均以RAN与UPF之间的链路上下行对称,和/或链路为固定链路为例进行说明的。
图1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具体的同步的方法的例子。应理解,图14示出了同步的方法的步骤或操作,但这些步骤或操作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执行其他操作或者图14中的各个操作的变形。此外,图14中的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与图14呈现的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有可能并非要执行图14中的全部操作。图14中与图13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含义,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1401,UPF向RAN发送SYNC报文。作为举例,UPF在t1时刻向RAN发送该SYNC报文,其中,t1为TSN时间。
可选的,该SYNC报文中可以携带t1,N6时延(delay_N6_link),以及TSN时钟与UPF本地时钟的频率比率ratio1。具体的,UPF向RAN发送SYNC报文的方式可以参考601中的描述,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1402,RAN接收SYNC报文,触发确定空口的上下行时延补偿D。
这里,空口的上下行时延补偿D为空口下行时延(delay(RAN to UE))与空口上行时延(delay(UEto RAN))之差。
本申请实施例中,SYNC报文可以用于触发确定空口的上下行时延补偿。具体的,当RAN识别到接收的报文为SYNC报文之后,可以触发确定空口的上下行时延补偿,具体的可以包括步骤1403至1411。
具体的,RAN识别SYNC报文的方式可以参考上文步骤703中的描述,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此时,RAN记录接收SYNC报文对应的空口时间air_t1。
1403,RAN通过空口向终端设备发送SYNC报文。
1404,终端设备通过空口向RAN返回接收该SYNC报文的空口时间air_t2。
1405,RAN确定下行空口时延delay(RAN to UE)。
具体的,1403至1405可以参见704至706中的描述,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1406,终端设备接收到SYNC报文后,向RAN发送delay_req报文,对应的发送时间为air_t3。
具体的,该delay_req报文外层可以封装SDAP header,PDCP header。
一种实现方式中,air_t3、air_t2可以携带在该步骤1406中发送至RAN的报文中。具体的,air_t3、air_t2可以携带在该delay_Req报文中,或者携带在该delay_Req报文的外层封装头中,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对应的,RAN接收该delay_req报文。具体的,RAN接收该delay_req报文的时间为air_t4。
1407,RAN接收终端设备发的delay_req报文之后,通过N3用户面连接向UPF发送delay_req报文。
对应的,UPF接收该delay_req报文,对应的接收时间为t4。
1408,RAN确定delay(UE to RAN)。
具体的,RAN根据air_t3,air_t4,确定上行空口时延delay(UE to RAN)=air_t4-air_t3。
1409,UPF通过N3用户面连接向RAN发送delay_resp报文,该delay_resp报文携带时间t4。
1410,RAN接收delay_Resp报文,并确定tx,其中tx=t4+D。
具体的,RAN根据delay_resp报文中的t4,以及之前确定的下行空口时延delay(RAN to UE)和上行空口时延delay(UE to RAN),确定tx。这里可以将delay(RAN to UE)表示为delay_Uu_DL,将上行空口时延delay(UE to RAN)表示为delay_Uu_UL。此时tx如下:
tx=t4+(delay_Uu_DL-delay_Uu_UL)。
1411,RAN向终端设备发送delay_resp报文,携带tx。
应注意,当TSN时间与RAN时间之间的频率比率为ratio时,要先将(delay_Uu_DL-delay_Uu_UL)换算成TSN时间单位,此时tx如下:
tx=t4+(delay_Uu_DL-delay_Uu_UL)×ratio。
本申请实施例中,delay_req报文、delay_resp报文均为为精密时钟协议(precision time protocol,PTP)报文。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RAN收到上行报文或下行报文时,RAN可以识别接收到的报文是否为PTP报文。之后,RAN可以根据识别到的报文的类型,进行相应的操作。
1412,终端设备根据tx,确定offset。具体的,offset如下:
2*offset=(t2-t1)-(tx-t3)
本申请另外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可以由UPF对tx进行修改。具体的,此时RAN可以将delay(RANto UE)、delay(UE to RAN)发送至UPF。或者,RAN将delay(RANto UE)与delay(UE to RAN)之差(即delay_Uu_DL-delay_Uu_UL)发送给UPF。例如通过步骤1407将上述参数发送至UPF。然后,UPF可以根据t4,以及下行空口时延delay(RAN to UE)和上行空口时延delay(UE to RAN)推导tx,或者根据t4以及delay_Uu_DL-delay_Uu_UL推导tx。最后,UPF通过RAN向终端设备发送delay_resp,携带tx。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RAN或UPF对空口链路的上下行时延进行补偿,使得终端设备能够通过E2E机制实现与TSN时钟的时间同步,然后终端设备再利用802.1AS与端点设备进行时间同步,实现终端设备(或者与该终端设备连接的TSN端点设备)与TSN时钟源的时间同步。
图1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具体的同步的方法的例子。应理解,图15示出了同步的方法的步骤或操作,但这些步骤或操作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执行其他操作或者图15中的各个操作的变形。此外,图15中的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与图15呈现的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有可能并非要执行图15中的全部操作。图15中与图13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含义,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1501,UPF向RAN发送SYNC报文。作为举例,UPF在t5时刻向RAN发送该SYNC报文,其中,t5为TSN时间。
可选的,该SYNC报文中可以携带t5。当SYNC报文不携带t5时,UPF紧随该SYNC报文之后向RAN发送follow_up报文。
1502,RAN接收SYNC报文,触发下行空口时延测量。
本申请实施例中,SYNC报文可以用于触发确定下行空口时延测量。具体的,当RAN识别到接收的报文为SYNC报文之后,可以触发确定下行空口时延测量,具体的可以包括步骤1503至1505。
具体的,RAN识别SYNC报文的方式可以参考上文中步骤703的描述,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此时,RAN记录接收SYNC报文对应的空口时间air_t1。
1503,RAN通过空口向终端设备发送SYNC报文。
对应的,终端设备接收该SYNC报文,接收时刻为t6,为终端设备本地时间。
1504,终端设备通过空口向RAN返回接收该SYNC报文的空口时间air_t2。
1505,RAN确定delay(RAN to UE)_1,delay(RAN to UE)_1如下:
delay(RAN to UE)_1=air_t2-air_t1。
具体的,1503至1505可以参见704至706中的描述,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的,UPF在执行1501之后,执行1506,即向RAN发送对应于1501中的SYNC报文的follow_up报文,其中可以包括时间信息t5。RAN接收到该follow_up报文之后,将该follow_up报文发送给终端设备。
1507,UPF向RAN发送SYNC报文。作为举例,UPF在t7时刻向RAN发送该SYNC报文,其中,t7为TSN时间。
可选的,该SYNC报文中可以携带t7。当SYNC报文不携带t7时,UPF紧随该SYNC报文之后向RAN发送follow_up报文。
1508,RAN接收SYNC报文,触发下行空口时延测量。
此时,RAN记录接收SYNC报文对应的空口时间air_t3。
1509,RAN通过空口向终端设备发送SYNC报文。
对应的,终端设备接收该SYNC报文,接收时刻为t8,为终端设备本地时间。
1510,终端设备通过空口向RAN返回接收该SYNC报文的空口时间air_t4。
1511,RAN确定delay(RAN to UE)_2,delay(RAN to UE)_2如下:
delay(RAN to UE)_2=air_t4-air_t3。
可选的,UPF在执行1507之后,执行1512,即向RAN发送对应于1507中的SYNC报文的follow_up报文,其中可以包括时间信息t7。
具体的,1507至1512可以参见1501至1506中的描述,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1513,RAN确定tx,其中,tx=t7-X。其中,X=delay(RAN to UE)_1-delay(RAN toUE)_2。
具体的,RAN根据获取到的t7,以及记录的delay(RAN to UE)_1、delay(RAN toUE)_2,推导tx,tx如下:
tx=t7-[delay(RAN to UE)_1-delay(RAN to UE)_2]。
1514,RAN向终端设备发送follow_up报文,其中携带tx。
1515,终端设备根据tx,确定频率比率neighborRateRatio。具体的,neighborRateRatio如下:
Figure BDA0003204933910000261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RAN或UPF对空口链路的上下行时延进行补偿,使得终端设备能够通过E2E机制实现与TSN时钟的频率同步,然后终端设备再利用802.1AS与端点设备进行频率同步,实现终端设备(或者与该终端设备连接的TSN端点设备)与TSN时钟源的同步。
图1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识别时钟同步报文的例子。应理解,图16示出了识别报文的方法的步骤或操作,但这些步骤或操作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执行其他操作或者图16中的各个操作的变形。此外,图16中的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与图16呈现的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有可能并非要执行图16中的全部操作。
1601,终端设备通过RAN、AMF向SMF发送会话建立请求。其中,该会话建立请求中可以包括数据网络名称(data network name,DNN),单网络切片选择辅助信息(singlenetwork slice selection assistance information,S-NSSAI)等信息。
可选的,终端设备可以向SMF发送第四指示信息,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需要与TSN时钟同步。
1602,SMF确定终端设备需要与TSN时钟同步,则分配特殊QFI供时钟同步报文使用,即该特殊QFI对应的QoS流报文为时钟同步报文。这里,特殊QFI例如可以为前文中所述的第一QFI,时钟同步报文例如为PTP报文,或者802.1AS报文。
具体的,SMF可以根据以下至少一项判断终端设备是否需要与TSN时钟同步:
-1601中的第四指示信息,或
-签约信息,或
-DNN/S-NSSAI。
例如,当步骤1601中携带了第四指示信息且签约允许时,SMF分配特殊QFI供时钟同步报文使用。又例如,当SMF确定终端设备访问的DNN需要与TSN时钟源进行时钟同步时,SMF分配特殊QFI供时钟同步报文使用。又例如,当SMF确定终端设备访问的切片(即S-NSSAI)需要与TSN时钟源进行时钟同步时,SMF分配特殊QFI供时钟同步报文使用。
1603,SMF向UPF发送N4会话建立请求。其中,该N4会话建立请求中携带转发规则,该转发规则用于指示UPF对时钟同步报文(比如PTP报文,或802.1AS报文)添加该特殊QFI。
这里,该转发规则例如可以为上文中的策略信息,比如源地址、目的地址等信息。例如,当UPF确定收到的报文的源地址或目的地址与转发规则中的地址信息一致时,可以确定该报文为时钟同步报文,然后UPF可以在该报文中的报文头中添加该特殊的QFI,该特殊的QFI进一步可以用于向RAN指示该报文为时钟同步报文。
1604,UPF返回N4会话建立响应。其中,该N4会话建立响应携带UPF隧道信息(tunnel info)。
1605,SMF通过AMF向RAN发送N2会话请求。其中,N2会话请求中携带N2会话管理信息(N2 SM info)和N1会话管理信息(N1 SM info)。其中,N2 SM info中包括特殊QFI和UPF隧道信息。N1 SM info中包括特殊QFI、报文过滤器(packet filter)。
1606,RAN触发与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建立过程。在该过程中,RAN将1102中获取的N1 SM info发送至终端设备。
其中,RAN和终端设备保存QFI与无线承载之间的对应关系。
1607,会话建立的其他过程。例如RAN通过AMF向SMF返回N4会话响应,其中携带ANtunnel info。又例如SMF触发与UPF之间的N4会话修改等步骤。
1608,RAN判断接收到的报文是否为时钟同步报文。本申请实施例中,时钟同步报文包括下行时钟同步报文,比如SYNC报文。
对于DL传输而言
-UPF发送时钟同步报文时,UPF根据转发规则,判断该报文为时钟同步报文,则为该报文外层封装特殊QFI,然后发送至RAN;
-RAN接收DL报文,根据DL报文头中的特殊QFI判断DL报文为时钟同步报文,然后触发相应操作,如下行空口时延测量、N3传输时延测量、空口上下行时延补偿等。RAN向终端设备发送DL报文。
-终端设备接收DL报文,根据接收的无线承载、保存的无线承载与QFI的对应关系,识别接收到的报文对应的为特殊QFI,从而进一步判断接收到的报文为时钟同步报文,从而进行相应处理,如记录接收时钟同步报文对应的空口时间。
可选的,时钟同步报文包括上行时钟同步报文,比如delay_req等。
对于UL传输而言
-终端设备发送时钟同步报文时,为该报文封装特殊QFI并发送至RAN;或,终端设备通过特殊QFI对应的无线承载将该报文发送至RAN。
-RAN根据UL报文头中的QFI,或者,RAN根据无线承载与QFI的对应关系,确定UL报文是时钟同步报文,然后触发相应的操作,如确定下行空口时延、上行空口时延等。RAN将处理后的UL报文发送至UPF。
-UPF接收UL报文,进行相应处理,如记录接收UL报文对应的时刻。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描述的是网元如何识别时钟同步报文。但需要知道的是,识别接收到的报文为时钟同步报文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触发相应操作,如N3传输时延确定、空口传输时延确定、空口上下行时延补偿等。因此,上述描述也可以描述为如何触发网元执行相应操作,如确定N3传输时延、空口传输时延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SMF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为时钟同步报文分配特殊QFI,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另外,QFI还可以是其它参数,如新定义的信元indicator,该指示表明报文为时钟同步报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SMF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指示信息,或签约信息,或DNN/S-NSSAI等,为时钟同步报文分配特殊QFI,并且SMF可以向UPF、RAN以及终端设备发送该QFI,向UPF和终端设备下发转发规则,使得UPF可以对时钟同步报文封装该特殊的QFI,或者终端设备在该特殊QFI对应的无线信道上传输时钟同步报文,进而实现RAN可以根据该特殊的QFI,或者根据传输报文的无线信道来识别时钟同步报文。
802.1AS协议中,支持以多播方式传输时钟同步报文。802.1AS报文中包含域信息(domain),表明终端设备(或TSN end station)与domain所表示的时钟域进行时间同步。本申请实施例中,UPF收到多播报文(如SYNC报文),可以根据终端设备(或TSN end station)对应的时钟域,确定需要同步的终端设备(或TSN end station),即UPF根据终端设备(或TSN end station)对应的时钟域,确定将802.1AS报文发往哪些终端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UPF可以通过以下步骤1至3获取终端设备(或TSN end station)对应的时钟域:
步骤1、SMF获取终端设备(或TSN end station)对应的时钟域。具体的,SMF可以通用以下方式获取终端设备(或TSN end station)对应的时钟域:
在会话建立过程中,终端设备将终端设备标识(UE ID)和domain ID发送至SMF。或,
在会话建立过程中,SMF从UDM获取UE ID与domain ID的对应关系。或,
在会话建立过程中,SMF从获取UE ID与domain ID的对应关系。或,
在会话建立过程中,SMF从DN-AAA获取UE ID与domain ID的对应关系。或
在会话建立过程中,SMF从AMF接收UE ID与domain ID的对应关系。
其中,AMF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获取到UE ID与domain ID的对应关系:
在注册流程中,终端设备将终端设备标识(UE ID)和domain ID发送至AMF。或在注册流程中,AMF从UDM获取UE ID与domain ID的对应关系。或,
在注册流程中,AMF从PCF获取UE ID与domain ID的对应关系。或,
步骤2,SMF将该终端设备对应的时钟域发送至UPF,即SMF将终端设备与时钟域的对应关系发送至UPF。其中,终端设备可以用UE ID标识,如SUPI,UE IP,UE MAC;时钟域,用domain ID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上面所述的UE ID还可以是TSN end station ID,如APP ID,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步骤3,UPF获取到UE ID与domain ID的对应关系。
具体的,当UPF接收到802.1AS报文时,可以根据802.1AS报文头中的domain ID、以及UE ID与domain ID的对应关系,确定待同步的UE ID。然后,UPF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同步方法,实现终端设备与时钟域的时间同步。
上述主要从不同设备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同步的方法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UPF、RAN或终端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结合本申请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的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UPF、RAN和终端设备等进行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1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一种通信装置的一种可能的示例性框图,该装置1700可以以软件、硬件或软硬结合的形式存在。图1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装置的一种可能的示意性框图。装置1700包括:处理单元1702和通信单元1703。处理单元1702用于对装置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通信单元1703用于支持装置与其他设备的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1701,用于存储装置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图17所示的装置1700可以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UPF、RAN或终端设备。
当图17所示的装置1700为UPF时,处理单元1702能够支持装置1700执行上述各方法示例中由UPF完成的动作,例如,处理单元1702支持装置1700执行图6中的609,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通信单元1703能够支持装置1700与RAN等之间的通信,例如,通信单元1703支持装置1700执行图6中的步骤601、603、607、608、611,图7中的步骤701、702、707,图8中的801、802、806,图14中的1401、1407、1409,图15中的1501、1507,和/或其他相关的通信过程。
当图17所示的装置1700为RAN时,处理单元1702能够支持装置1700执行上述各方法示例中由RAN完成的动作,例如,处理单元1702支持装置1700执行图6中的606,图7中的706,708,709,图9中的906,907,图14中的1405,1408,1410,图15中的1505,1511,1510,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通信单元1703能够支持装置1700与UPF和终端设备等之间的通信,例如,通信单元1703支持装置1700执行图6中的步骤603至605、611、612,图7中的步骤702、704、705、707、710,图8中的802、803、806至807,图9中的901、903、905、908,图10中的1001、1002,图14中的1401、1403、1404、1406、1407、1409、1411,图15中的1501、1503、1509、1512,和/或其他相关的通信过程。
当图17所示的装置1700为终端设备时,处理单元1702能够支持装置1700执行上述各方法示例中由终端设备完成的动作,例如,处理单元1702支持装置1700执行图8中的804,805,808,图10中的1004至1006,图14中的1412,图15中的1515,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通信单元1703能够支持装置1700与RAN或端点设备等之间的通信,例如,通信单元1703支持装置1700执行图6中的步骤604至605、612,图7中的步骤704、705、710,图8中的803、807,图9中的903、905、908,图10中的1002,图14中的1403、1404、1406、1411,图15中的1503、1509、1514,和/或其他相关的通信过程。
示例性地,处理单元1702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单元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通信单元1703可以是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是统称,在具体实现中,该通信接口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存储单元1701可以是存储器。
当处理单元1702为处理器,通信单元1703为通信接口,存储单元1701为存储器时,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装置1700可以为图18所示的通信装置1800。
参阅图18所示,该装置1800包括:处理器1802和通信接口1803。进一步地,该装置18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801。可选的,装置1800还可以包括总线1804。其中,通信接口1803、处理器1802以及存储器1801可以通过总线1804相互连接;总线1804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1804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8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其中,处理器1802可以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801内的程序,执行所述装置1800的各种功能。
示例性地,图18所示的通信装置1800可以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UPF、RAN或终端设备。
当装置1800为UPF时,处理器1802可以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801内的程序,执行上述各方法示例中由UPF完成的动作。当装置1800为RAN时,处理器1802可以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801内的程序,执行上述各方法示例中由RAN完成的动作。当装置1800为终端设备时,处理器1802可以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801内的程序,执行上述各方法示例中由终端设备完成的动作。
时间感知系统可以划分为两类:时间感知端点设备(time-aware end station)和时间感知中继(time-aware relay)。time-aware end station例如为图3中的端点设备301,图4中的端点设备401,或者图13中的端点设备1301。time-aware relay例如为图3中的中继网络31(即time-aware relay 31)、图4中的中继网络41(即time-aware relay 41)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一个时间感知系统可以支持多个时钟域。具体而言,一个TSN网络可以有多个时钟域,例如domain 0和domain 1,其中,不同的时钟域连接不同的时钟源。不同时钟源的时间起点不一样,或者时间间隔不一样。另外,一个TSN网络中的TSN bridge(比如time-awarerelay)和TSN end station(比如time-aware end station)可以同时属于不同的时钟域。
其中,时间感知端点设备即TSN网络中时间同步的起点或终点。当一个时间感知端点设备不是主时钟(即时钟源)时,其为时间同步的终点,用于接收时间信息。当一个时间感知端点设备为主时钟时,其为时间同步的起点,用于发送时间信息。
在进行时间同步时,主时钟向所有直连的时间感知系统发送时钟同步消息,该时钟同步消息中包含当前时间。每一个接收到该时钟同步消息的时间感知系统对时间进行修正,补偿传输时延、处理时延。当该时间感知系统是时间感知中继时,时间感知中继将修正的时延发送至所有直连的其它时间感知系统。具体的,对时间进行修正可以参见上文中的描述。
由此可知,802.1AS协议中支持以多播方式传输时钟同步报文。时钟同步消息可以为SYNC消息、delay_req消息、pdelay_req消息、pdelay_resp消息、或follow_up消息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时钟同步消息的报文头中包括domain number字段,该字段用于指示发送时间信息的时钟所属的时钟域。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将报文中的domainnumber字段称为域标识(domainID)字段。
图1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发送报文的方法,能够使得移动网络支持多播报文的传递。图19所示的方法包括1910至1930。其中,通信网元为移动网络中的网元,例如UPF或RAN。
1910,通信网元接收第一报文。其中,该第一报文包括域标识,域标识用于标识发送所述第一报文的节点设备所属的时钟域。
1920,所述通信网元根据域标识与用户面连接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一报文中的域标识,确定所述第一报文对应的用户面连接。
1930,所述通信网元通过所述第一报文对应的用户面连接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报文。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网络中的通信网元可以根据域标识(domain ID)和用户面连接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一报文中的域标识,确定第一报文对应的用户面连接,然后通过该用户面连接向终端设备发送该第一报文,其中第一报文为多播报文。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实现移动网络中的通信网元对多播报文的发送。
可选的,所述通信网元接收来自SMF的所述域标识与用户面连接标识的对应关系。
图2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发送报文的方法,能够使得移动网络支持多播报文的传递。图20所示的方法包括2010和2020。其中,通信网元为移动网络中的网元,例如UPF或RAN。
2010,SMF确定域标识和用户面连接标识的对应关系,所述域标识用于标识发送第一报文的节点设备所属的时钟域。
2020,SMF将所述域标识和用户面连接标识的对应关系发送至通信网元,其中,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所述通信网元确定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报文的用户面连接。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SMF将域标识和用户面连接的对应关系发送给通信网元,使得通信网元能够根据该对应关系,确定用于发送第一报文的用户面连接,然后通过该用户面连接向终端设备发送该第一报文,其中第一报文为多播报文。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实现移动网络中的通信网元对多播报文的发送。
可选的,所述SMF确定域标识和用户面连接标识的对应关系,包括:
所述SMF获取终端设备标识和用户面连接标识的对应关系;
所述SMF获取终端设备标识和域标识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域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时钟域;
所述SMF根据终端设备标识和用户面连接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终端设备标识和域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域标识和用户面连接标识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所述SMF确定域标识和用户面连接标识的对应关系,包括:
所述SMF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面连接标识以及网络标识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网络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终端设备接入的网络;
所述SMF获取网络标识和域标识的对应关系,所述域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时钟域;
所述SMF根据所述用户面连接标识以及网络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网络标识和域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域标识和用户面连接标识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所述网络标识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数据网络名称DNN、单网络切片选择辅助信息S-NSSAI。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报文为时钟同步报文。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用户面连接标识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会话标识、用户面隧道信息。
图2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送报文的例子,本申请实施例中,UPF根据域标识(domain ID)和用户面连接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一报文中的域标识,确定第一报文对应的用户面连接,然后通过该用户面连接向终端设备发送该第一报文。作为举例,本申请实施例可以用于上文图3中的场景。
应理解,图21示出了发送报文的方法的步骤或操作,但这些步骤或操作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执行其他操作或者图21中的各个操作的变形。此外,图21中的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与图21呈现的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有可能并非要执行图21中的全部操作。
2101,终端设备通过RAN向AMF发送NAS消息,该NAS消息中携带会话标识(sessionID)、DNN、S-NSSAI、会话建立请求等。
可选的,NAS消息中还可以携带终端设备标识和domain ID的对应关系。这里,终端设备标识可以为终端设备的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MAC)地址、用户永久标识(subscription permanent identifier,SUPI)、通用公共用户标识(genericpublic subscription identifier,GPSI)或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2102,AMF向SMF发送创建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其中,创建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中携带终端设备的SUPI和步骤2101中的参数。
可选的,当NAS消息中携带终端设备标识和domain ID的对应关系时,创建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中还携带终端设备标识和domain ID的对应关系。
2103,SMF根据创建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获取终端设备标识和会话标识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这里SMF还可以根据创建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会话标识以及网络标识的对应关系。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标识例如为以下中的至少一种:数据网络名称DNN、单网络切片选择辅助信息S-NSSAI等,或者其他的用于标识终端设备接入的网络的标识,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的,SMF还可以将获取的上述对应关系进行保存。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当SMF确定该终端设备需要做时钟同步时,可以分配特殊QFI供时钟同步报文使用,即该特殊QFI对应的QoS流报文为时钟同步报文。此时,SMF可以保存session ID、特殊QFI的对应关系。
2104,SMF确定domain ID和会话标识的对应关系。
具体的,一种实现方式,SMF可以根据终端设备标识和会话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终端设备标识和域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域标识和会话标识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SMF可以获取创建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终端设备标识和domain ID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SMF还可以从UDM中获取终端设备标识和domain ID的对应关系,或者SMF可以从DN-AAA中获取终端设备标识和domain ID的对应关系。
例如,终端设备通过session1访问网络,SMF保存了终端设备MAC和session1的对应关系。SMF可以从UDM获取到终端设备MAC和domain1的对应关系,因此,SMF可以确定session1和domain1的对应关系。如下表1和表2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3204933910000331
表2
Figure BDA0003204933910000332
可选的,上述举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满足以下限定条件:一个终端设备MAC只能访问一个domain,且一个终端设备只能建立一个session。
另一种实现方式,SMF可以根据用会话标识以及网络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网络标识和域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域标识和会话标识的对应关系。
具体的,SMF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获取网络标识和域标识的对应关系:(1)SMF上配置网络标识与domain ID的对应关系,或者(2)SMF从UDM获取网络标识和domain ID的对应关系。进一步的,SMF获取到终端设备标识、网络标识和domain ID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然后,SMF根据步骤2103中保存的会话标识以及网络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域标识和会话标识的对应关系。
例如,终端设备建立了3个会话,分别为session1、session2和session3,分别通过这三个会话访问DNN1、DNN2和DNN3。另外,DNN1对应domain1,DNN2对应domain2,DNN3对应domain3。会话建立过程中,SMF保存了DNN和会话标识的对应关系,如表3所示。SMF上配置了终端设备MAC、DNN和域标识的对应关系,如表4所示,因此,SMF可以根据表3和表4确定会话标识(session ID)和域标识(domain ID)的对应关系,如表5所示。
表3
Figure BDA0003204933910000341
表4
Figure BDA0003204933910000342
表5
Figure BDA0003204933910000343
可选的,上述举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满足以下限定条件:一个终端设备MAC可以访问至少一个domain,一个终端设备MAC可以建立至少一个会话,但是一个DNN只能对应一个domain。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当SMF分配了特殊QFI时,SMF可以确定会话标识、QFI和domain ID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
2105,SMF向UPF发送N4会话建立请求。
可选的,N4会话建立请求中携带domain ID和用户面连接标识的对应关系。这里,用户面连接标识指的是N4会话标识(N4 session ID)。N4 session ID与session ID一一对应。
可选的,N4会话建立请求中可以携带domain ID、特殊QFI和用户面连接标识的对应关系。
进一步的,N4会话建立请求中还携带报文检测规则、使用量上报规则等。报文检测规则中可以包含所述特殊QFI。
再进一步的,当由SMF分配隧道信息时,上述N4会话建立请求还携带核心网隧道信息(CN tunnel info)。此时,用户面连接标识可以是以下任一项或多项:N4会话标识、核心网隧道信息。
2106,UPF向SMF返回N4会话建立响应。
当由UPF分配隧道信息时,N4会话建立响应携带核心网隧道信息。
2107,SMF向AMF发送N1N2消息传递消息,其中携带session ID,N2 SM info,N1 SMinfo等。
其中,N2 SM info包含session ID,CN tunnel info,S-NSSAI等;N1 SM info包含会话建立接受、S-NSSAI、DNN等。
2108,AMF向RAN发送N2会话请求,其中携带步骤2107中的参数。
2109,RAN发起其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空口建立过程。
2110,会话建立流程的其他过程,如RAN返回N2会话响应、SMF发起与UPF之间的N4会话修改等。
具体的过程描述如下:
1,RAN返回N2会话响应,携带session ID,接入网隧道信息(RAN tunnel info)等。
2,AMF向SMF发送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携带1中的参数。
3,SMF向UPF发送N4会话修改请求,携带接入网隧道信息。
可选的,N4会话修改请求还携带domainID。其中,该domain ID和接入网隧道信息是对应的。
可选的,N4会话修改请求还携带domain ID和用户面连接标识的对应关系。这里,用户面连接标识可以为以下任一项或多项:接入网隧道信息、N4会话标识、核心网隧道信息。
也就是说,domain ID和用户面连接的对应关系,可以在步骤2104中下发,也可以在本步骤中下发。具体而言,在不同的步骤中下发,用户面连接的具体值不一样。例如,在步骤2104中下发,那么用户面连接标识可以为N4 session ID,和CN tunnel info中的至少一耳光。在本步骤3中下发,用户面连接标识可以为N4 session ID,CN tunnel info,和ANtunnel info中的至少一个。
4,UPF返回N4会话修改响应。
2111,UPF接收第一报文。其中,第一报文为多播报文,具体的例如第一报文为时钟同步报文。
2112,UPF根据第一报文中的domain ID字段,以及domain ID与用户面连接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一报文对应的用户面连接,从而通过该用户面连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报文。
可选的,UPF可以在该时钟同步报文外层封装与该用户面连接标识对应的特殊QFI,以表明该报文为时钟同步报文。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UPF在接收到多播报文之后,可以根据该多播报文中的domain ID,确定出该报文对应的用户面连接,从而通过该用户面连接向终端设备发送该多播报文。本申请实施例中,UPF无需先确定待同步的终端设备,处理逻辑相对简单。
图2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送报文的例子,本申请实施例中,RAN根据域标识(domain ID)和用户面连接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一报文中的域标识,确定第一报文对应的用户面连接,然后通过该用户面连接向终端设备发送该第一报文。作为举例,本申请实施例可以用于上文图4中的场景。
应理解,图22示出了发送报文的方法的步骤或操作,但这些步骤或操作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执行其他操作或者图22中的各个操作的变形。此外,图22中的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与图22呈现的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有可能并非要执行图22中的全部操作。
2201,终端设备通过RAN向AMF发送NAS消息,该NAS消息中携带会话标识(sessionID)、DNN、S-NSSAI、会话建立请求等。
2202,AMF向SMF发送创建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其中,创建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中携带终端设备的SUPI和步骤2201中的参数。
2203,SMF根据创建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获取终端设备标识和会话标识的对应关系。
2204,SMF确定domain ID和会话标识的对应关系。
具体的,2201-2204可参见图21中2101-2104中的描述,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2205,SMF向UPF发送N4会话建立请求。其中,该N4会话建立请求中携带报文检测规则、上报规则等,其中,报文检测规则中可以包含所述特殊QFI。
当由SMF分配隧道信息时,N4会话建立请求还携带核心网隧道信息(CN tunnelinfo)。
2206,UPF向SMF返回N4会话建立响应。
当由UPF分配隧道信息时,N4会话建立响应携带核心网隧道信息。
2207,SMF向AMF发送N1N2消息传递消息,其中携带session ID,N2 SM info,N1 SMinfo等。
其中,N2 SM info包含QFI、5G服务质量标识(5G QoS Identifier,5QI)、S-NSSAI、会话标识和核心网隧道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N1 SM info可以包含会话建立接受、S-NSSAI、DNN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N2 SM info还携带domain ID。进一步地,N2 SM info携带domain ID和用户面连接标识的对应关系。这里,用户面连接标识可以是以下一项或多项:会话标识、核心网隧道信息、QFI、5QI。
2208,AMF向RAN发送N2会话请求,其中携带步骤2207中的参数。
2209,RAN发起其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空口建立过程。
在该过程中,RAN分配空口用户面连接标识。具体的,该空口用户面连接标识可以为数据无线承载(Data Radio Bearer,DRB)ID。此时,RAN获取了domain ID和DRB ID之间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说,RAN获取了domain ID和用户面连接标识的对应关系,用户面连接标识可以为DRB ID。
2210,会话建立流程的其他过程,如RAN返回N2会话响应、SMF发起与UPF之间的N4会话修改等。
2211,RAN接收第一报文。其中,第一报文为多播报文,例如为时钟同步报文。
2212,RAN根据第一报文中的domain ID字段,以及domain ID与用户面连接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一报文对应的用户面连接,从而通过该用户面连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报文。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RAN在接收到多播报文之后,可以根据该多播报文中的domain ID,确定出该报文对应的用户面连接,从而通过该用户面连接向终端设备发送该多播报文。本申请实施例中,RAN无需先确定待同步的终端设备,处理逻辑相对简单。
上述主要从不同设备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送报文的方法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UPF、RAN或SMF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结合本申请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的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UPF、RAN或SMF等进行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2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一种通信装置的一种可能的示例性框图,该装置2300可以以软件、硬件或软硬结合的形式存在。图2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装置的一种可能的示意性框图。装置2300包括:处理单元2302和通信单元2303。处理单元2302用于对装置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通信单元2303用于支持装置与其他设备的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2301,用于存储装置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图23所示的装置2300可以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UPF、RAN或SMF。
当图23所示的装置2300为UPF时,处理单元2302能够支持装置2300执行上述各方法示例中由UPF完成的动作,例如,处理单元2302支持装置2300执行图21中的2112,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通信单元2303能够支持装置2300与SMF等之间的通信,例如,通信单元2303支持装置2300执行图21中的步骤2105、2106、2111,和/或其他相关的通信过程。
当图23所示的装置2300为RAN时,处理单元2302能够支持装置2300执行上述各方法示例中由RAN完成的动作,例如,处理单元2302支持装置2300执行图22中的2212,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通信单元2303能够支持装置2300与UPF和终端设备等之间的通信,例如,通信单元2303支持装置2300执行图22中的步骤2208,2211,和/或其他相关的通信过程。
当图23所示的装置2300为SMF时,处理单元2302能够支持装置2300执行上述各方法示例中由SMF完成的动作,例如,处理单元2302支持装置2300执行图21中的2103,2104,图22中的2203,2204,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通信单元2303能够支持装置2300与RAN或端点设备等之间的通信,例如,通信单元2303支持装置2300执行图21中的步骤2102,2105,2106,2107,图22中的步骤2202,2205,2206,2207,和/或其他相关的通信过程。
示例性地,处理单元2302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单元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通信单元2303可以是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是统称,在具体实现中,该通信接口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存储单元2301可以是存储器。
当处理单元2302为处理器,通信单元2303为通信接口,存储单元2301为存储器时,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装置2300可以为图24所示的通信装置2400。
参阅图24所示,该装置2400包括:处理器2402和通信接口2403。进一步地,该装置24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2401。可选的,装置2400还可以包括总线2404。其中,通信接口2403、处理器2402以及存储器2401可以通过总线2404相互连接;总线2404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2404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24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其中,处理器2402可以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2401内的程序,执行所述装置2400的各种功能。
示例性地,图24所示的通信装置2400可以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UPF、RAN或终端设备。
当装置2400为UPF时,处理器2402可以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2401内的程序,执行上述各方法示例中由UPF完成的动作。当装置2400为RAN时,处理器2402可以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2401内的程序,执行上述各方法示例中由RAN完成的动作。当装置2400为SMF时,处理器2402可以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2401内的程序,执行上述各方法示例中由SMF完成的动作。
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该芯片可应用于通信装置,该芯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当该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指令时,使得该芯片或该通信装置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选的,该芯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可用于存储涉及的指令。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及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还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还应理解,本文中涉及的第一、第二以及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0)

1.一种发送报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网元接收第一报文,其中,所述第一报文包括域标识,所述域标识用于标识发送所述第一报文的节点设备所属的时钟域;
所述通信网元确定与所述时钟域对应的用户面连接;
所述通信网元通过所述第一报文对应的用户面连接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报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网元确定与所述时钟域对应的用户面连接,包括:
所述通信网元根据域标识与用户面连接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一报文中的域标识,确定与所述时钟域对应的用户面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通信网元接收来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所述域标识与用户面连接标识的对应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面连接标识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会话标识、用户面隧道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网元为用户面功能网元。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网元为接入网网元。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报文为时钟同步报文。
8.一种发送报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确定域标识和用户面连接标识的对应关系,所述域标识用于标识发送第一报文的节点设备所属的时钟域;
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将所述对应关系发送至通信网元,其中,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所述通信网元确定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报文的用户面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确定域标识和用户面连接标识的对应关系,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获取终端设备标识和用户面连接标识的对应关系;
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获取终端设备标识和域标识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域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时钟域;
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终端设备标识和用户面连接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终端设备标识和域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域标识和用户面连接标识的对应关系。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确定域标识和用户面连接标识的对应关系,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面连接标识以及网络标识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网络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终端设备接入的网络;
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获取网络标识和域标识的对应关系,所述域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时钟域;
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用户面连接标识以及网络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网络标识和域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域标识和用户面连接标识的对应关系。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标识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数据网络名称、单网络切片选择辅助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8-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网元为用户面功能网元。
13.根据权利要求8-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网元为接入网网元。
14.根据权利要求8-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报文为时钟同步报文。
15.根据权利要求8-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面连接标识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会话标识、用户面隧道信息。
16.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报文,其中,所述第一报文包括域标识,所述域标识用于标识发送所述第一报文的节点设备所属的时钟域;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与所述时钟域对应的用户面连接;
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报文对应的用户面连接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报文。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域标识与用户面连接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一报文中的域标识,确定与所述时钟域对应的用户面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
接收来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所述域标识与用户面连接标识的对应关系。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面连接标识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会话标识、用户面隧道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6-1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为用户面功能网元或接入网网元。
21.根据权利要求16-1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报文为时钟同步报文。
22.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域标识和用户面连接标识的对应关系,所述域标识用于标识发送第一报文的节点设备所属的时钟域;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对应关系发送至通信网元,其中,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所述通信网元确定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报文的用户面连接。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获取终端设备标识和用户面连接标识的对应关系;
获取终端设备标识和域标识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域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时钟域;
根据终端设备标识和用户面连接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终端设备标识和域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域标识和用户面连接标识的对应关系。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面连接标识以及网络标识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网络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终端设备接入的网络;
获取网络标识和域标识的对应关系,所述域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时钟域;
根据所述用户面连接标识以及网络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网络标识和域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域标识和用户面连接标识的对应关系。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标识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数据网络名称、单网络切片选择辅助信息。
26.根据权利要求22-2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网元为UPF或RAN。
27.根据权利要求22-2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报文为时钟同步报文。
28.根据权利要求22-2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面连接标识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会话标识、用户面隧道信息。
2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0.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器件进行通信,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913927.4A 2018-11-21 2019-01-14 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35725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939938 2018-11-21
CN201811393993 2018-11-21
CN201910032550.4A CN111211852B (zh) 2018-11-21 2019-01-14 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32550.4A Division CN111211852B (zh) 2018-11-21 2019-01-14 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72559A CN113572559A (zh) 2021-10-29
CN113572559B true CN113572559B (zh) 2022-06-14

Family

ID=7078794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32550.4A Active CN111211852B (zh) 2018-11-21 2019-01-14 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CN202110913927.4A Active CN113572559B (zh) 2018-11-21 2019-01-14 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32550.4A Active CN111211852B (zh) 2018-11-21 2019-01-14 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838106B2 (zh)
EP (1) EP3869858B1 (zh)
CN (2) CN11121185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58209A (zh) * 2018-12-25 2020-06-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时间信息的获取方法、发送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US11228994B2 (en) 2019-02-18 2022-01-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enhancements for transparent and boundary clocks
JP7251402B2 (ja) * 2019-08-20 2023-04-04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制御システム、制御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20210144213A (ko) * 2020-05-21 2021-11-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동기화 정보를 전송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12822770B (zh) * 2020-06-18 2022-03-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处理、发起方法、处理节点、发起节点、系统及介质
CN113973341A (zh) * 2020-07-22 2022-0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EP4187875A4 (en) * 2020-07-30 2023-09-2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IME DELAY METHOD FOR DEALING WITH LINK FAILURE AND APPARATUS
CN111722608B (zh) * 2020-07-31 2021-06-11 上海海得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tsn网络的工艺流程控制方法、系统、介质及边缘服务器
CN114390662B (zh) * 2020-10-19 2023-09-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Tsn参考时间的时延补偿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4915988A (zh) * 2021-02-10 2022-08-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915363A (zh) * 2021-02-10 2022-08-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3259081B (zh) * 2021-07-05 2021-09-28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跨时间域的数据同步系统及方法
CN114039690B (zh) * 2021-10-18 2023-04-2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时间同步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6847449A (zh) * 2022-03-25 2023-10-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授时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CN114827056B (zh) * 2022-04-13 2024-03-19 华南理工大学 基于5g移动通信中时间敏感网络传输的系统及方法
CN114745776B (zh) * 2022-06-13 2022-08-30 深圳艾灵网络有限公司 基于无线网络的时钟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7354201A (zh) * 2022-06-29 2024-0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Tsn网络时延监控方法及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7812685A (zh) * 2022-09-30 2024-04-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6015526B (zh) * 2023-03-23 2023-06-27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56387B (zh) * 2015-10-30 2018-09-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检测时钟同步路径的方法、节点及系统
WO2017222344A1 (en) 2016-06-23 2017-12-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suppor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180184438A1 (en) * 2016-12-28 2018-06-28 Intel Corporation Persistent scheduling and forwarding while receiving in wireless time sensitive networks
CN106789434A (zh) * 2016-12-29 2017-05-31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绍兴供电公司 一种采样数据包传输延时测量方法及系统
CN110192428B (zh) * 2017-01-09 2023-09-05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消息处理的方法及相关联的设备和装置
CN108347763B (zh) * 2017-01-24 2021-06-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授时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8574969B (zh) * 2017-03-08 2021-04-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接入场景中的连接处理方法和装置
US20180276891A1 (en) * 2017-03-24 2018-09-27 Pcms Holding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n in-context notification of a real-world event within a virtual reality experience
CN108736999B (zh) 2017-04-18 2020-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时间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08156023B (zh) * 2017-12-11 2021-01-0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冗余机制的时间敏感性网络分析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838106B2 (en) 2023-12-05
EP3869858A4 (en) 2022-01-12
EP3869858B1 (en) 2023-07-05
CN113572559A (zh) 2021-10-29
EP3869858A1 (en) 2021-08-25
CN111211852A (zh) 2020-05-29
US20210273736A1 (en) 2021-09-02
CN111211852B (zh) 2021-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72559B (zh) 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US11405122B2 (en) 5G system support for conveying TSN time synchronization
CN111436113B (zh) 支持时钟同步的方法及通信设备
US20220021624A1 (en) Output pacing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system serving as a time-sensitive networking (tsn) node
KR20210060586A (ko) 무선 액세스 네트워크들에서 리소스들을 스케줄링하기 위한 방법들 및 장치들
WO2020067977A1 (en) Inter-working between a time-sensitive network and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11503557B2 (en) Time synchronization in integrated 5G wireless and time-sensitive networking systems
US20220038252A1 (en) Methods, Apparatu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a for Synchronization Over an Optical Network
WO2022027666A1 (zh) 一种时间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13747512A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U2020255012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KR20090071923A (ko) 동기식 이더넷에서 단일 타임 싱크 프레임을 이용한 통신단말 및 브리지 장치의 시간 동기화 방법 및 그 장치
WO2020103540A1 (zh) 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WO2021159508A1 (zh) 时钟信息同步方法、装置、第一节点、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24032304A1 (zh) 一种时钟同步保证方法及装置
EP3723327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in an industrial environment
EP4140066A1 (en) Technique for determining radio device residence time and scheduling
EP4165915B1 (en) Technique for transporting a time protocol message for time-sensitive networking
CN114731266B (zh) 时钟信息同步方法、装置、第一节点、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23012196A1 (en) Synchronicity budget in 3gpp time sensitive communications
WO2014203485A1 (ja)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送信装置、及び受信装置
CN114915988A (zh) 信息传输方法、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479285A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