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70865A - 景区车位智能监控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 Google Patents

景区车位智能监控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70865A
CN113570865A CN202111115384.8A CN202111115384A CN113570865A CN 113570865 A CN113570865 A CN 113570865A CN 202111115384 A CN202111115384 A CN 202111115384A CN 113570865 A CN113570865 A CN 1135708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time
scenic spot
parking
parking sp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1538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70865B (zh
Inventor
张卫平
张浩宇
米小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lobal Digit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lobal Digit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lobal Digit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lobal Digit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1538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708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708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708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708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708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1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 G08G1/0104Measuring and analyzing of parameters relative to traffic conditions
    • G08G1/0125Traffic data processing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1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 G08G1/0104Measuring and analyzing of parameters relative to traffic conditions
    • G08G1/0137Measuring and analyzing of parameters relative to traffic condition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1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 G08G1/052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with provision for determining speed or overspeed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14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indicating individual free spaces in parking areas
    • G08G1/145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indicating individual free spaces in parking areas where the indication depends on the parking areas
    • G08G1/148Management of a network of parking area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Navig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旅游服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景区车位智能监控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用户在停车场的车位位置;判断用户是否具有购票信息;若是,则获取景区的地图,记录用户的实时位置;在景区的地图上绘制用户的游玩路线;判断游玩路线的里程是否超过景区的推荐路线里程的第一设定倍数;若是,则获取用户当前位置与车位位置之间的距离;计算用户从停车场到达景区的第一平均速度;计算用户回到车位的时间,将时间作为预计空出时间;将预计空出时间与车位位置在前端展示。本发明提供的景区车位智能监控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能够在到达景区停车场之前预先获知车位即将空出的情况,方便用户合理安排旅游出行方式和行程。

Description

景区车位智能监控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旅游服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景区车位智能监控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景区的停车场一般采用显示屏在停车场门口显示车位数量,使得用户只有驾车达到了景区的停车场之后,才能知道是否还具有可停车的车位。此种情况下,使得用户很有可能到达景区现场后,由于景区游客太多,使得停车场被快速占满,无法停车,需要临时寻找车位,导致了自驾游用户停车难,使得自驾游用户停车较远,旅游不便,给用户带了不好的旅游体验。并且,由于停车场的实时车位信息只有当用户驱车到达现场后才能获取到,无法提前得知景区现场停车情况,或者预见景区现场的车位情况,使用户无法合理安排旅游出行方式和行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景区车位智能监控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能够在到达景区停车场之前预先获知车位即将空出的情况,方便用户合理安排旅游出行方式和行程。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景区车位智能监控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在停车场的车位位置;其中,所述车位位置为所述用户停车的位置;
判断用户是否具有所述停车场设定范围内的景区的购票信息;
若用户具有所述停车场设定范围内的景区的购票信息,则当用户进入景区时,获取所述景区的地图,并记录用户的实时位置;
根据记录的所述用户的实时位置在所述景区的地图上绘制用户的游玩路线;
判断所述游玩路线的里程是否超过景区的推荐路线里程的第一设定倍数;
若所述游玩路线的里程超过景区的推荐路线里程的第一设定倍数,则获取用户当前位置与车位位置之间的距离,作为第一目标距离;
计算所述用户从所述停车场到达所述景区的第一平均速度;
根据所述第一平均速度与第一目标距离计算用户回到所述车位的时间,并将所述时间作为预计空出时间;
将所述预计空出时间作为所述车位的标签,并与所述车位位置一并在前端进行展示。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用户是否具有所述停车场设定范围内的景区的购票信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用户不具有所述停车场设定范围内的景区的购票信息,则设定时间后,判断用户是否进入所述停车场设定范围内的任一景区;其中,所述设定时间为所述停车场到设定范围内最远的景区所需花费的时间;
若用户未进入所述停车场设定范围内的任一景区,则获取并记录所述用户的实时位置;
从当前时刻开始,当到达一设定时间周期时,判断在设定时间周期内用户距离车位的距离是否连续缩短;其中,所述用户距离车位的距离为用户的实时位置到车位位置之间的距离;
若是,则计算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周期内的第二平均速度,并获取用户当前位置距离所述车位的距离作为第二目标距离;
根据所述第二平均速度与第二目标距离计算用户回到所述车位的时间,并将所述时间作为预计空出时间;
执行将所述预计空出时间作为所述车位的标签,并与所述车位位置一并在前端进行展示的步骤。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用户是否进入所述停车场设定范围内的任一景区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用户进入所述停车场设定范围内的任一景区,则获取用户进入景区的时刻;
根据所述用户进入景区的时刻计算用户的入园时长,并判断所述入园时长是否超过景区最佳游览时长的第二设定倍数;其中,所述入园时长为当前时刻距离用户进入景区的时刻的时长;
若所述入园时长超过景区最佳游览时长的第二设定倍数,则执行获取用户当前位置与车位位置之间的距离,作为第一目标距离的步骤;
若所述入园时长未超过景区最佳游览时长的第二设定倍数,则返回根据所述用户进入景区的时刻计算用户的入园时长,并判断所述入园时长是否超过景区最佳游览时长的第二设定倍数的步骤。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用户进入景区的时刻计算用户的入园时长,并判断所述入园时长是否超过景区最佳游览时长的第二设定倍数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入园时长超过景区最佳游览时长的第二设定倍数,则计算用户的停车时长;其中,所述停车时长为当前时刻距离用户进入停车场的时刻的时长;
判断所述停车时长是否为所述停车场的计费时长的整数倍;
若所述停车时长不是所述停车场的计费时长的整数倍,则向用户发送时长提醒,所述时长提醒中包括当前时刻距离下一个计费阶段的时长;
若所述停车时长是所述停车场的计费时长的整数倍,则向用户发送计费提醒,所述计费提醒中包括下一计费阶段的时间区间。
进一步地,所述若所述停车时长不是所述停车场的计费时长的整数倍,则向用户发送时长提醒,所述时长提醒中包括当前时刻距离下一个计费阶段的时长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预设时间段后,计算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三平均速度;
判断所述第三平均速度是否超过用户游览景区时的平均速度的第三设定倍数;
若是,则获取用户当前位置与车位位置之间的距离,作为第三目标距离;
根据所述第三平均速度与第三目标距离计算用户回到所述车位的时间,并将所述时间作为预计空出时间;
执行将所述预计空出时间作为所述车位的标签,并与所述车位位置一并在前端进行展示的步骤。
进一步地,所述用户游览景区时的平均速度的计算方式为:任取用户进入景区后到当前时刻之间的一个时间段,并获取所述时间段内用户行进的里程,则用户游览景区时的平均速度=时间段内用户行进的里程/时间段。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用户当前位置与车位位置之间的距离,作为第一目标距离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目标距离是否超过预设距离;
若所述第一目标距离超过预设距离,则获取所述景区到所述停车场的预设交通方式;其中,所述预设交通方式为景区班车或公共汽车;
获取所述预设交通方式的乘坐位置、班次信息、路线信息、时间信息;
根据所述预设交通方式的乘坐位置、班次信息、路线信息、时间信息计算用户回到所述车位的时间,并将所述时间作为预计空出时间;
执行将所述预计空出时间作为所述车位的标签,并与所述车位位置一并在前端进行展示的步骤;
若所述第一目标距离未超过预设距离,则执行计算所述用户从所述停车场到达所述景区的第一平均速度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景区车位智能监控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在停车场的车位位置;其中,所述车位位置为所述用户停车的位置;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用户是否具有所述停车场设定范围内的景区的购票信息;
记录模块,用于在用户具有所述停车场设定范围内的景区的购票信息时,当用户进入景区时,获取所述景区的地图,并记录用户的实时位置;
绘制模块,用于根据记录的所述用户的实时位置在所述景区的地图上绘制用户的游玩路线;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游玩路线的里程是否超过景区的推荐路线里程的第一设定倍数;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游玩路线的里程超过景区的推荐路线里程的第一设定倍数时,获取用户当前位置与车位位置之间的距离,作为第一目标距离;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用户从所述停车场到达所述景区的第一平均速度;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平均速度与第一目标距离计算用户回到所述车位的时间,并将所述时间作为预计空出时间;
展示模块,用于将所述预计空出时间作为所述车位的标签,并与所述车位位置一并在前端进行展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获取用户在景区停车场的车位位置,在用户具有景区的购票信息时,获取景区的地图,在用户进入景区时,实时记录用户的位置,并通过用户的位置在景区的地图上绘制用户的游玩路线,通过游玩路线获知用户对景区的游玩或参观情况,当用户游玩路线的里程超过了景区推荐里程的第一设定倍数(通常为2/3)时,表明用户即将游览完该景区并可能会驾车离开,此时根据用户从停车场到达景区的第一平均速度、用户当前位置与车位之间的距离能够计算用户回到车位的时间,该时间则为车位的预计空出时间,将该时间与车位位置一并展示在前端,使得正在驾车来的用户可以获知停车场的车位预计空出情况,方便用户合理安排旅游出行方式和行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内部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景区车位智能监控方法,包括:
S1、获取用户在停车场的车位位置;其中,所述车位位置为所述用户停车的位置;
S2、判断用户是否具有所述停车场设定范围内的景区的购票信息;
S3、若用户具有所述停车场设定范围内的景区的购票信息,则当用户进入景区时,获取所述景区的地图,并记录用户的实时位置;
S4、根据记录的所述用户的实时位置在所述景区的地图上绘制用户的游玩路线;
S5、判断所述游玩路线的里程是否超过景区的推荐路线里程的第一设定倍数;
S6、若所述游玩路线的里程超过景区的推荐路线里程的第一设定倍数,则获取用户当前位置与车位位置之间的距离,作为第一目标距离;
S7、计算所述用户从所述停车场到达所述景区的第一平均速度;
S8、根据所述第一平均速度与第一目标距离计算用户回到所述车位的时间,并将所述时间作为预计空出时间;
S9、将所述预计空出时间作为所述车位的标签,并与所述车位位置一并在前端进行展示。
如上述步骤S1所述,当用户进入停车场,并停车完毕后,可以通过用户手动点击停车完毕,进而获取到用户停车的位置;也可以通过设置一段时间,在该段时间内,用户的位置不发生变化,此时,用户的位置即为停车的位置。
如上述步骤S2所述,连接各大网站的购票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注册信息获取用户是否具有购票信息,或者通过用户购票之后,将购票信息导入,以便能够获知用户的购票信息,因此,此种获取方式均需要用户提前在网络上进行购票。在景区较为密集的地方,一个停车场附近(即设定范围,通常为3公里,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可能具有多个景区,这些景区均为步行即可到达的景区。
如上述步骤S3所述,用户具有设定范围内的景区的购票信息,表明用户已经提前在网络上进行购票,并即将去到该景区;此时,在用户进入景区时,通过连接的景区检票系统能够得知用户是否进入景区,并得知用户进入景区的时刻,以便后续计算用户回到车位的时间。同时,在用户进入景区时,还需要获取景区的地图,并记录用户的实时位置,以便绘制用户的游玩路线,判断用户是否即将游览完景区。
如上述步骤S4所述,用户的实时位置,可以记录在景区的地图上,当经过一端时间后,用户在景区地图上的实时位置点即形成了一条线段,该线段则为用户在景区的行走路线,即用户的游玩路线。
如上述步骤S5-S6所述,在旅游网站上爬取景区数据,并获取旅游网站上的景区推荐路线以及推荐路线的总里程。在用户行进的过程中实时记录用户行走过的里程,当用户行进的里程(即游玩路线的里程)达到景区推荐路线总里程的第一设定倍数(通常设置为2/3,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时,表明用户可能即将游览完该景区,进而回到停车场驾车离开;因而此时,获取用户与车位位置之间的距离,将其作为第一目标距离,以便计算用户回到车位的时间,便于其他用户在未到达景区的停车场时能够及时了解到车位空出的时间,合理安排行程。
如上述步骤S7所述,用户从停车场到达景区的第一平均速度的计算方式为:获取车位位置距离景区检票口或游客服务中心的距离,同时,在用户进入停车场时,获取用户进入停车场的时刻,以及获取用户在景区检票口检票的时刻,用户从停车场到达景区的时间=用户在景区检票口检票的时刻-用户进入停车场的时刻;然后,计算用户从停车场到达景区的第一平均速度,即,用户从停车场到达景区的第一平均速度=车位位置距离景区检票口或游客服务中心的距离/用户从停车场到达景区的时间。
如上述步骤S8所述,用户回到所述车位的时间=第一目标距离/第一平均速度,其中,第一目标距离为用户当前位置与车位位置之间的距离,第一平均速度为用户从停车场到达景区的第一平均速度。
如上述步骤S9所述,预计空出时间表明该时间后,车位可能会空出,便于没有到达停车场的用户能够获知车位的空出情况,其中,预计空出时间随着用户的前进以及时间的推移实时发生变化,以便用户可以及时了解到车位变化情况;在前端展示时,将车位的号码、车位的位置、预计空出时间关联并展示,还可以将预计空出时间放大展示,以便用户可以直观了解那个车位最快空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判断用户是否具有所述停车场设定范围内的景区的购票信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S21、若用户不具有所述停车场设定范围内的景区的购票信息,则设定时间后,判断用户是否进入所述停车场设定范围内的任一景区;其中,所述设定时间为所述停车场到设定范围内最远的景区所需花费的时间;
S22、若用户未进入所述停车场设定范围内的任一景区,则获取并记录所述用户的实时位置;
S23、从当前时刻开始,当到达一设定时间周期时,判断在设定时间周期内用户距离车位的距离是否连续缩短;其中,所述用户距离车位的距离为用户的实时位置到车位位置之间的距离;
S24、若是,则计算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周期内的第二平均速度,并获取用户当前位置距离所述车位的距离作为第二目标距离;
S25、根据所述第二平均速度与第二目标距离计算用户回到所述车位的时间,并将所述时间作为预计空出时间;
S26、执行将所述预计空出时间作为所述车位的标签,并与所述车位位置一并在前端进行展示的步骤。
如上述步骤S21-S26所述,当用户不具有停车场设定范围内的景区的购票信息时,表示用户没有提前的在网上进行购票,需要现场购票进入景区,或者用户不是来游玩景区的,只是使用停车场进行停车而已。此时,在设定时间后(设定时间通常设置为停车场到设定范围内最远的景区所需花费的时间,该时间通常设置为步行时间,也可以根据情况进行调整),可以通过连接的景区的检票系统可以判断用户是否进入景区,若在设定时间后用户还没有得到用户进入景区的信息,表示用户不是来游玩景区的,无法通过景区游玩路线统计用户回到车位的时间。因此,在设定时间后,设置设定时间周期(通常设置为10分钟,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判断用户距离车位的距离是否连续缩短,即用户是否逐渐靠近停车场,若用户在设定时间周期内没有逐渐靠近停车场(一会靠近一会远离或一直远离或偶尔远离的情况均为没有逐渐靠近停车场的情况),则进入下一个设定时间周期,并在下一个设定时间周期结束后统计;若用户在设定时间周期内逐渐靠近停车场,则可以认定为用户将要回到车位,此时,获取用户当前位置距离车位的距离作为第二目标距离,同时,计算用户在设定时间周期内的第二平均速度,即用户在设定时间周期内的第二平均速度=设定时间周期内行走的距离/设定时间周期;进而根据所述第二平均速度与第二目标距离计算用户回到所述车位的时间,即用户回到所述车位的时间=第二目标距离/第二平均速度,将用户回到所述车位的时间作为预计空出时间,并采用步骤S9的方式在前端展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判断用户是否进入所述停车场设定范围内的任一景区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S211、若用户进入所述停车场设定范围内的任一景区,则获取用户进入景区的时刻;
S212、根据所述用户进入景区的时刻计算用户的入园时长,并判断所述入园时长是否超过景区最佳游览时长的第二设定倍数;其中,所述入园时长为当前时刻距离用户进入景区的时刻的时长;
S213、若所述入园时长超过景区最佳游览时长的第二设定倍数,则执行获取用户当前位置与车位位置之间的距离,作为第一目标距离的步骤;
S214、若所述入园时长未超过景区最佳游览时长的第二设定倍数,则返回根据所述用户进入景区的时刻计算用户的入园时长,并判断所述入园时长是否超过景区最佳游览时长的第二设定倍数的步骤。
如上述步骤S211-S214所述,若用户在设定时间后,进入了停车场设定范围内的任一景区,表明用户可能是需要通过线下购票(景区门口当场购票)的方式进入景区,而由于各景区距离停车场的距离不同,在设定时间后,用户可能已经进入景区游玩一段时间,从而未记录有用户的游玩路线。此时,通过连接的景区的检票系统可以获知用户的进入景区的时刻(即检票的时刻),进而能够得到用户的入园时长,即用户的入园时长=当前时刻-用户入园的时刻;当用户的入园时长超过景区最佳游览时长的第二设定倍数(通常设置为3/4,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时,表示用户可能即将游览完该景区,可能会回到车位驾车离开,因此采用步骤S6-S9中的计算方式计算用户回到车位的时间,并将其作为预计空出时间展示在前端,以便其他用户参考;其中,景区的最佳游览时长通过爬取旅游网站中景区的数据获取,将推荐的景区游览时长中最长的时间作为景区最佳游览时长。当用户的入园时长没有超过景区最佳游览时长的第二设定倍数(通常设置为3/4,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时,表明用户还要继续游览该景区,一段时间内不会回到车位驾车离开,因此,返回步骤S212继续在下一时刻继续计算并判断,直到用户的入园时长超过景区最佳游览时长的第二设定倍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用户进入景区的时刻计算用户的入园时长,并判断所述入园时长是否超过景区最佳游览时长的第二设定倍数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S2121、若所述入园时长超过景区最佳游览时长的第二设定倍数,则计算用户的停车时长;其中,所述停车时长为当前时刻距离用户进入停车场的时刻的时长;
S2122、判断所述停车时长是否为所述停车场的计费时长的整数倍;
S2123、若所述停车时长不是所述停车场的计费时长的整数倍,则向用户发送时长提醒,所述时长提醒中包括当前时刻距离下一个计费阶段的时长;
S2124、若所述停车时长是所述停车场的计费时长的整数倍,则向用户发送计费提醒,所述计费提醒中包括下一计费阶段的时间区间。
如上述步骤S2121-S2124所述,当用户的入园时长超过景区最佳游览时长的第二设定倍数(通常设置为3/4,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时,表示用户可能即将游览完该景区,可能会回到车位驾车离开,此时,计算用户的停车时长,即用户的停车时长=当前时刻-用户进入停车场的时刻;判断停车时长是否为停车场计费时长的整数倍,停车场计费时长通常为半小时或一小时,当停车时长不是停车场计费时长的整数倍时,表示用户正在一个计费阶段内,该计费阶段还有剩余时长,例如,停车场每半小时计费一次,而用户停车时长为130分钟(130÷30≈4.3),不是整数倍,在最后一个计费阶段内,用户还有20分钟;此时,向用户发送时长提醒,提醒用户距离下一个计费阶段(到下一个计费阶段会增长停车费)还有20分钟,以提供用户参考。若停车时长是停车场的计费时长的整数倍,表示用户当前计费阶段已经完成,进入下一计费阶段,例如,停车场每半小时计费一次,而用户停车时长为120分钟(120÷30=4),是整数倍,当前计费阶段完成,进入下一计费阶段,增长停车费;此时,向用户发送计费提醒,提醒用户增长停车费,且下一个计费阶段已经开始,同时,发送下一个计费阶段的时间区间(例如10:15-10:45),以提供用户参考。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若所述停车时长不是所述停车场的计费时长的整数倍,则向用户发送时长提醒,所述时长提醒中包括当前时刻距离下一个计费阶段的时长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S2125、预设时间段后,计算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三平均速度;
S2126、判断所述第三平均速度是否超过用户游览景区时的平均速度的第三设定倍数;
S2127、若是,则获取用户当前位置与车位位置之间的距离,作为第三目标距离;
S2128、根据所述第三平均速度与第三目标距离计算用户回到所述车位的时间,并将所述时间作为预计空出时间;
S2129、执行将所述预计空出时间作为所述车位的标签,并与所述车位位置一并在前端进行展示的步骤。
如上述步骤S2125-S2129所述,当停车时长不是停车场计费时长的整数倍时,如上,停车场每半小时计费一次,而用户停车时长为130分钟(130÷30≈4.3),不是整数倍,在最后一个计费阶段内,用户还有20分钟;此时,在预设时间段后,计算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三平均速度,例如在5分钟(预设时间段)内,计算用户的在这5分钟的第三平均速度,判断第三平均速度是否超过用户游览景区时的平均速度的第三设定倍数(通常设置为1.5,也可根据情况进行调整),用户游览景区的平均速度可任取游览景区的游览时长进行计算,若用户的在这5分钟的第三平均速度超过用户游览景区时的平均速度,表示用户正在加快速度,可能是加快回到车位的时间,因而获取用户当前位置与车位位置之间的距离,作为第三目标距离,根据第三平均速度与第三目标距离计算用户回到所述车位的时间;即,用户回到所述车位的时间=第三目标距离/第三平均速度,将用户回到所述车位的时间作为预计空出时间,并采用步骤S9的方式在前端展示。可以理解的是,步骤S2125-S2129除了可以进行在向用户发送时长提醒后,还可以进行在向用户发送计费提醒后,以准确识别用户是否即将回到车位驾车离开。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户游览景区时的平均速度的计算方式为:任取用户进入景区后到当前时刻之间的一个时间段,并获取所述时间段内用户行进的里程,则用户游览景区时的平均速度=时间段内用户行进的里程/时间段。
如上所述,除了可以使用用户进入景区后到当前时刻的任意一个时间段计算用户游览景区的平均速度,还可以使用用户游览景区的全程平均速度作为用户游览景区时的平均速度;则用户游览景区时的平均速度=用户进入景区行进的里程/用户进入景区的时长,用户进入景区行进的时长在用户进入景区后获取用户的实时位置,通过用户的实时位置绘制的游玩路线中可以得到,用户进入景区的时长=当前时刻-用户进入景区的时刻。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用户当前位置与车位位置之间的距离,作为第一目标距离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S61、判断所述第一目标距离是否超过预设距离;
S62、若所述第一目标距离超过预设距离,则获取所述景区到所述停车场的预设交通方式;其中,所述预设交通方式为景区班车或公共汽车;
S63、获取所述预设交通方式的乘坐位置、班次信息、路线信息、时间信息;
S64、根据所述预设交通方式的乘坐位置、班次信息、路线信息、时间信息计算用户回到所述车位的时间,并将所述时间作为预计空出时间;
S65、执行将所述预计空出时间作为所述车位的标签,并与所述车位位置一并在前端进行展示的步骤;
S66、若所述第一目标距离未超过预设距离,则执行计算所述用户从所述停车场到达所述景区的第一平均速度的步骤。
如上述步骤S61-S66所述,在获取用户当前位置与车位位置之间的距离之后,还可以进一步判断该距离(第一目标距离)是否大于预设距离(预设距离设置为步行可达的距离,例如1公里,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若第一目标距离小于等于预设距离,表示可以步行到达,则可以采用步骤S7-S9的方式,计算所述用户从所述停车场到达所述景区的第一平均速度,即通过用户从停车场到达景区的平均速度去计算用户回到车位的时间(即预计空出时间);若第一目标距离大于预设距离,则表示需要通过乘车的方式去到景区或回到车位,由于乘车时,用户的时间与车辆的班次信息、时间信息是无法完全对等的,可能会有等待的时间长短,因而从停车场去到景区的时间和从景区回到车位的时间可能相差甚远。因此,在第一目标距离大于预设距离时,获取景区到所述停车场的预设交通方式,预设交通方式可能为景区班车或公共汽车或出租车,在预设的交通方式为景区班车或公共汽车时,根据预设交通方式的乘坐位置、班次信息、路线信息、时间信息计算用户回到车位的时间,例如,用户走出景区时,得到班车还有10分钟出发或出租车还有10分钟到达,那么需要用户等待10分钟,班车或出租车从景区到预设的停车场需要行驶的时间为20分钟,那么用户回到车位的时间(预计空出时间)则为30分钟,当预设的交通方式为公共汽车时,还需要加上公共汽车站点到停车场所需要的时间,公共汽车站点到停车场所需要的时间根据用户步行的平均速度计算,用户步行的平均速度可采用如上所述的第二平均速度(设定时间周期内的平均速度)或第三平均速度(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速度)或游览景区时的平均速度;最后,将计算出的用户回到车位的时间作为预计空出时间,并采用步骤S9的方式在前端展示。
如图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景区车位智能监控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1,用于获取用户在停车场的车位位置;其中,所述车位位置为所述用户停车的位置;
第一判断模块2,用于判断用户是否具有所述停车场设定范围内的景区的购票信息;
记录模块3,用于在用户具有所述停车场设定范围内的景区的购票信息时,当用户进入景区时,获取所述景区的地图,并记录用户的实时位置;
绘制模块4,用于根据记录的所述用户的实时位置在所述景区的地图上绘制用户的游玩路线;
第二判断模块5,用于判断所述游玩路线的里程是否超过景区的推荐路线里程的第一设定倍数;
第二获取模块6,用于在所述游玩路线的里程超过景区的推荐路线里程的第一设定倍数时,获取用户当前位置与车位位置之间的距离,作为第一目标距离;
第一计算模块7,用于计算所述用户从所述停车场到达所述景区的第一平均速度;
第二计算模块8,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平均速度与第一目标距离计算用户回到所述车位的时间,并将所述时间作为预计空出时间;
展示模块9,用于将所述预计空出时间作为所述车位的标签,并与所述车位位置一并在前端进行展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景区判断模块,用于在用户不具有所述停车场设定范围内的景区的购票信息时,设定时间后,判断用户是否进入所述停车场设定范围内的任一景区;其中,所述设定时间为所述停车场到设定范围内最远的景区所需花费的时间;
实时位置记录模块,用于在用户未进入所述停车场设定范围内的任一景区时,获取并记录所述用户的实时位置;
距离判断模块,用于从当前时刻开始,当到达一设定时间周期时,判断在设定时间周期内用户距离车位的距离是否连续缩短;其中,所述用户距离车位的距离为用户的实时位置到车位位置之间的距离;
第二平均速度计算模块,用于在设定时间周期内用户距离车位的距离连续缩短时,计算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周期内的第二平均速度,并获取用户当前位置距离所述车位的距离作为第二目标距离;
第一预计空出时间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平均速度与第二目标距离计算用户回到所述车位的时间,并将所述时间作为预计空出时间;
第一执行模块,用于执行将所述预计空出时间作为所述车位的标签,并与所述车位位置一并在前端进行展示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时刻获取模块,用于在用户进入所述停车场设定范围内的任一景区时,获取用户进入景区的时刻;
入园时长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进入景区的时刻计算用户的入园时长,并判断所述入园时长是否超过景区最佳游览时长的第二设定倍数;其中,所述入园时长为当前时刻距离用户进入景区的时刻的时长;
第二执行模块,用于在所述入园时长超过景区最佳游览时长的第二设定倍数时,执行获取用户当前位置与车位位置之间的距离,作为第一目标距离的步骤;
返回模块,用于在所述入园时长未超过景区最佳游览时长的第二设定倍数时,返回根据所述用户进入景区的时刻计算用户的入园时长,并判断所述入园时长是否超过景区最佳游览时长的第二设定倍数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停车时长计算模块,用于在所述入园时长超过景区最佳游览时长的第二设定倍数时,计算用户的停车时长;其中,所述停车时长为当前时刻距离用户进入停车场的时刻的时长;
停车时长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停车时长是否为所述停车场的计费时长的整数倍;
时长提醒模块,用于在所述停车时长不是所述停车场的计费时长的整数倍时,向用户发送时长提醒,所述时长提醒中包括当前时刻距离下一个计费阶段的时长;
计费提醒模块,用于在所述停车时长是所述停车场的计费时长的整数倍时,向用户发送计费提醒,所述计费提醒中包括下一计费阶段的时间区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第三平均速度计算模块,用于预设时间段后,计算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三平均速度;
第三平均速度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三平均速度是否超过用户游览景区时的平均速度的第三设定倍数;
第三目标距离获取模块,用于在第三平均速度超过用户游览景区时的平均速度的第三设定倍数时,获取用户当前位置与车位位置之间的距离,作为第三目标距离;
第二预计空出时间计算模块,根据所述第三平均速度与第三目标距离计算用户回到所述车位的时间,并将所述时间作为预计空出时间;
第三执行模块,用于执行将所述预计空出时间作为所述车位的标签,并与所述车位位置一并在前端进行展示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户游览景区时的平均速度的计算方式为:任取用户进入景区后到当前时刻之间的一个时间段,并获取所述时间段内用户行进的里程,则用户游览景区时的平均速度=时间段内用户行进的里程/时间段。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第一目标距离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目标距离是否超过预设距离;
预设交通方式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目标距离超过预设距离,则获取所述景区到所述停车场的预设交通方式;其中,所述预设交通方式为景区班车或公共汽车;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预设交通方式的乘坐位置、班次信息、路线信息、时间信息;
第三预计空出时间计算模块,根据所述预设交通方式的乘坐位置、班次信息、路线信息、时间信息计算用户回到所述车位的时间,并将所述时间作为预计空出时间;
第四执行模块,用于执行将所述预计空出时间作为所述车位的标签,并与所述车位位置一并在前端进行展示的步骤;
第五执行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目标距离未超过预设距离时,执行计算所述用户从所述停车场到达所述景区的第一平均速度的步骤。
上述各模块均是用于对应执行上述景区车位智能监控方法中的各个步骤,其具体实现方式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所述,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如图3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可以如图3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和数据库。其中,该计算机设计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景区车位智能监控方法的过程需要的所有数据。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景区车位智能监控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3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
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一个景区车位智能监控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和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通过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速据率SDRAM(SS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它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景区车位智能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用户在停车场的车位位置;其中,所述车位位置为所述用户停车的位置;
判断用户是否具有所述停车场设定范围内的景区的购票信息;
若用户具有所述停车场设定范围内的景区的购票信息,则当用户进入景区时,获取所述景区的地图,并记录用户的实时位置;
根据记录的所述用户的实时位置在所述景区的地图上绘制用户的游玩路线;
判断所述游玩路线的里程是否超过景区的推荐路线里程的第一设定倍数;
若所述游玩路线的里程超过景区的推荐路线里程的第一设定倍数,则获取用户当前位置与车位位置之间的距离,作为第一目标距离;
计算所述用户从所述停车场到达所述景区的第一平均速度;
根据所述第一平均速度与第一目标距离计算用户回到所述车位的时间,并将所述时间作为预计空出时间;
将所述预计空出时间作为所述车位的标签,并与所述车位位置一并在前端进行展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区车位智能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用户是否具有所述停车场设定范围内的景区的购票信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用户不具有所述停车场设定范围内的景区的购票信息,则设定时间后,判断用户是否进入所述停车场设定范围内的任一景区;其中,所述设定时间为所述停车场到设定范围内最远的景区所需花费的时间;
若用户未进入所述停车场设定范围内的任一景区,则获取并记录所述用户的实时位置;
从当前时刻开始,当到达一设定时间周期时,判断在设定时间周期内用户距离车位的距离是否连续缩短;其中,所述用户距离车位的距离为用户的实时位置到车位位置之间的距离;
若是,则计算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周期内的第二平均速度,并获取用户当前位置距离所述车位的距离作为第二目标距离;
根据所述第二平均速度与第二目标距离计算用户回到所述车位的时间,并将所述时间作为预计空出时间;
执行将所述预计空出时间作为所述车位的标签,并与所述车位位置一并在前端进行展示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景区车位智能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用户是否进入所述停车场设定范围内的任一景区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用户进入所述停车场设定范围内的任一景区,则获取用户进入景区的时刻;
根据所述用户进入景区的时刻计算用户的入园时长,并判断所述入园时长是否超过景区最佳游览时长的第二设定倍数;其中,所述入园时长为当前时刻距离用户进入景区的时刻的时长;
若所述入园时长超过景区最佳游览时长的第二设定倍数,则执行获取用户当前位置与车位位置之间的距离,作为第一目标距离的步骤;
若所述入园时长未超过景区最佳游览时长的第二设定倍数,则返回根据所述用户进入景区的时刻计算用户的入园时长,并判断所述入园时长是否超过景区最佳游览时长的第二设定倍数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景区车位智能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用户进入景区的时刻计算用户的入园时长,并判断所述入园时长是否超过景区最佳游览时长的第二设定倍数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入园时长超过景区最佳游览时长的第二设定倍数,则计算用户的停车时长;其中,所述停车时长为当前时刻距离用户进入停车场的时刻的时长;
判断所述停车时长是否为所述停车场的计费时长的整数倍;
若所述停车时长不是所述停车场的计费时长的整数倍,则向用户发送时长提醒,所述时长提醒中包括当前时刻距离下一个计费阶段的时长;
若所述停车时长是所述停车场的计费时长的整数倍,则向用户发送计费提醒,所述计费提醒中包括下一计费阶段的时间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景区车位智能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停车时长不是所述停车场的计费时长的整数倍,则向用户发送时长提醒,所述时长提醒中包括当前时刻距离下一个计费阶段的时长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预设时间段后,计算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三平均速度;
判断所述第三平均速度是否超过用户游览景区时的平均速度的第三设定倍数;
若是,则获取用户当前位置与车位位置之间的距离,作为第三目标距离;
根据所述第三平均速度与第三目标距离计算用户回到所述车位的时间,并将所述时间作为预计空出时间;
执行将所述预计空出时间作为所述车位的标签,并与所述车位位置一并在前端进行展示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景区车位智能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游览景区时的平均速度的计算方式为:任取用户进入景区后到当前时刻之间的一个时间段,并获取所述时间段内用户行进的里程,则用户游览景区时的平均速度=时间段内用户行进的里程/时间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区车位智能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用户当前位置与车位位置之间的距离,作为第一目标距离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目标距离是否超过预设距离;
若所述第一目标距离超过预设距离,则获取所述景区到所述停车场的预设交通方式;其中,所述预设交通方式为景区班车或公共汽车;
获取所述预设交通方式的乘坐位置、班次信息、路线信息、时间信息;
根据所述预设交通方式的乘坐位置、班次信息、路线信息、时间信息计算用户回到所述车位的时间,并将所述时间作为预计空出时间;
执行将所述预计空出时间作为所述车位的标签,并与所述车位位置一并在前端进行展示的步骤;
若所述第一目标距离未超过预设距离,则执行计算所述用户从所述停车场到达所述景区的第一平均速度的步骤。
8.一种景区车位智能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在停车场的车位位置;其中,所述车位位置为所述用户停车的位置;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用户是否具有所述停车场设定范围内的景区的购票信息;
记录模块,用于在用户具有所述停车场设定范围内的景区的购票信息时,当用户进入景区时,获取所述景区的地图,并记录用户的实时位置;
绘制模块,用于根据记录的所述用户的实时位置在所述景区的地图上绘制用户的游玩路线;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游玩路线的里程是否超过景区的推荐路线里程的第一设定倍数;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游玩路线的里程超过景区的推荐路线里程的第一设定倍数时,获取用户当前位置与车位位置之间的距离,作为第一目标距离;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用户从所述停车场到达所述景区的第一平均速度;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平均速度与第一目标距离计算用户回到所述车位的时间,并将所述时间作为预计空出时间;
展示模块,用于将所述预计空出时间作为所述车位的标签,并与所述车位位置一并在前端进行展示。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111115384.8A 2021-09-23 2021-09-23 景区车位智能监控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Active CN1135708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15384.8A CN113570865B (zh) 2021-09-23 2021-09-23 景区车位智能监控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15384.8A CN113570865B (zh) 2021-09-23 2021-09-23 景区车位智能监控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70865A true CN113570865A (zh) 2021-10-29
CN113570865B CN113570865B (zh) 2022-01-28

Family

ID=78174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15384.8A Active CN113570865B (zh) 2021-09-23 2021-09-23 景区车位智能监控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70865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70280A (zh) * 2017-06-23 2017-09-15 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停车场车位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8961104A (zh) * 2018-06-29 2018-12-07 深圳春沐源控股有限公司 景区车位管理方法及景区车位管理装置
CN109584603A (zh) * 2018-10-16 2019-04-05 贵州金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停车位智能识别和引导方法及系统
CN110335492A (zh) * 2018-10-23 2019-10-15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停车场车位的车辆导向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US20190385449A1 (en) * 2018-06-13 2019-12-19 Christos Pateropoulos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utomatic on-street parking control and unoccupied parking spot availability detection
CN111915040A (zh) * 2020-08-05 2020-11-10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旅游管理系统和模式
US20210233405A1 (en) * 2020-01-23 2021-07-29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arking lot free parking space predicting method,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3313965A (zh) * 2020-02-25 2021-08-27 奥迪股份公司 用于限时停车的提醒系统、方法、移动设备和介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70280A (zh) * 2017-06-23 2017-09-15 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停车场车位分配方法及装置
US20190385449A1 (en) * 2018-06-13 2019-12-19 Christos Pateropoulos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utomatic on-street parking control and unoccupied parking spot availability detection
CN108961104A (zh) * 2018-06-29 2018-12-07 深圳春沐源控股有限公司 景区车位管理方法及景区车位管理装置
CN109584603A (zh) * 2018-10-16 2019-04-05 贵州金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停车位智能识别和引导方法及系统
CN110335492A (zh) * 2018-10-23 2019-10-15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停车场车位的车辆导向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US20210233405A1 (en) * 2020-01-23 2021-07-29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arking lot free parking space predicting method,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3313965A (zh) * 2020-02-25 2021-08-27 奥迪股份公司 用于限时停车的提醒系统、方法、移动设备和介质
CN111915040A (zh) * 2020-08-05 2020-11-10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旅游管理系统和模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70865B (zh) 2022-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66546B (zh) 自动泊车方法及系统
JP5704236B2 (ja) 推奨情報提供システム
JP4486866B2 (ja) コスト情報を提供するナビゲーションデバイスおよび方法
JP6919405B2 (ja) デジタルサイネージ制御装置、デジタルサイネージ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JP6394790B2 (ja) 共用車両管理装置及び共用車両管理方法
JP4118006B2 (ja) 情報提供システム
CN108120999B (zh) 车载导航设备及停车场引导方法
JP6515649B2 (ja) 共用車両管理装置
JP2009244960A (ja) 駐車場管理装置、駐車場情報提供システム
CN111815997B (zh) 一种停车诱导方法、系统、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Tsiaras et al. parkitsmart: Minimization of cruising for parking
JP6914323B2 (ja) 駐車場情報管理システム、駐車場案内システム、駐車場情報管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駐車場案内プログラム
JP2020034378A (ja) 走行計画探索装置、走行計画探索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CN112835359A (zh) 一种基于视觉slam技术的avp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5985131A (zh) 一种停车场车位预约方法及系统
CN113570865B (zh) 景区车位智能监控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Soltész et al. Information system for road infrastructure booking
CN111489451B (zh) 推断装置
JP2023168477A (ja) 自律走行制御装置、自律走行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Poornimakkani et al. A cloud based end-to-end smart parking solution powered by IoT
US11941549B2 (en) Management device of autonomous driving vehicle
JP2020034376A (ja) 自律走行制御装置、自律走行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7080840B2 (ja) サービス提供サーバ、サービス提供システムおよびサービス提供方法
CN115223255B (zh) 一种停车智能管理方法、车载助手、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ianawati et al. Designing on-street smart parking recommend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