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70756A - 一种人员统计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人员统计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570756A CN113570756A CN202110818451.6A CN202110818451A CN113570756A CN 113570756 A CN113570756 A CN 113570756A CN 202110818451 A CN202110818451 A CN 202110818451A CN 113570756 A CN113570756 A CN 11357075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ersonnel
- area
- information
- current
- pas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ime Recorders, Dirve Recorders, Access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建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人员统计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方法包括:获取各个采集设备采集的人员通行信息,采集设备为可移动的采集设备;获取区域层级关系,以确定各个采集设备之间的层级关系;基于各个采集设备之间的层级关系以及通行信息,确定各个人员当前所处的区域;利用各个人员当前所处的区域统计各个区域的人员数量。本发明通过采集的人员通行信息,进而利用区域层级关系确定各个采集设备之间的层级关系,最终得到人员当前所处的区域,在划分的不同层级区域中,针对可移动的采集设备,进行人员管控与人数统计的过程中,实现了低成本、容易部署实施、计算方法简单并且人员统计准确率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建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员统计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施工现场环境划分复杂,存在多重及嵌套型区域划分,各区域管控要求不同,例如部分区域允许所有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通行,不要求佩戴安全帽;而也有不同的施工管控区域仅限不同专业施工人员群体通行,同时要求必须佩戴安全帽。并且根据各区域管控要求不同会对安装在现场的采集设备进行不定期的移动,也就是采集设备的安放位置是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的,因此在对施工现场进行人数统计时,仅仅通过采集设备采集的信息无法唯一确定人员当前所在区域,进而导致无法正确统计各区域人数。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人员统计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解决了对于可移动采集设备而言,现有的人员统计无法唯一确定人员当前所在区域,进而导致无法正确统计各区域人数的问题。
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人员统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各个采集设备采集的人员通行信息,所述采集设备为可移动的采集设备;
获取区域层级关系,以确定各个采集设备之间的层级关系;
基于各个采集设备之间的层级关系以及所述通行信息,确定各个人员当前所处的区域,
利用各个人员当前所处的区域统计各个区域的人员数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人员统计方法,通过采集的人员通行信息,进而利用区域层级关系确定各个采集设备之间的层级关系,最终得到人员当前所处的区域,在划分的不同层级区域中,针对可移动的采集设备,进行人员管控与人数统计的过程中,实现了低成本、容易部署实施、计算方法简单并且人员统计准确率高。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人员通行信息包括人员基本信息,所述获取各个采集设备采集的人员通行信息,包括:
获取各个采集设备对应的当前区域的通行要求以及通行方向;
利用当前采集设备的所述通行方向以及所述人员基本信息,判断所述人员是否满足当前区域的通行要求,以确定所述通行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人员统计方法,利用不同的通行方向,确定当前的通行要求,进而确定人员的通行信息,提高了放行效率。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利用当前采集设备的所述通行方向以及所述人员基本信息,判断所述人员是否满足当前区域的通行要求,以确定所述通行信息,包括:
判断所述人员是否在所述当前区域的通行名单中;
当所述人员在所述通行名单中并且所述通行方向为出口方向时,确定当前采集设备的关门信息;
当所述人员在所述通行名单中并且所述通行方向为入口方向时,获取所述当前区域的管控规则;
基于所述管控规则确定所述当前采集设备的开门信息;
利用所述开门信息及所述关门信息,确定所述人员的通行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人员统计方法,通过对人员的判断,确定当前的人员是否可通行,进而确定通行信息,避免无关人员的通行,保证了现场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结合第一方面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三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管控规则为普通安全帽要求时,所述基于所述管控规则确定所述当前采集设备的开门信息,包括:
对所述人员基本信息中的人脸图片进行图像分析,以确定所述人员是否佩戴安全帽;
当所述人员佩戴安全帽时,确定所述当前采集设备的开门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第四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管控规则为专用安全帽要求时,所述基于所述管控规则确定所述当前采集设备的开门信息,包括:
读取电子标签,以确定所述人员是否佩戴专用安全帽;
当所述人员佩戴专用安全帽时,将所述电子标签与所述当前采集设备所在区域的安全帽数据库进行对比;
当所述电子标签存在于所述当前采集设备所在区域的安全帽数据库中时,判断所述电子标签与所述人员是否匹配;
当所述电子标签与所述人员匹配时,确定所述当前采集设备的开门信息;
当所述电子标签与所述人员不匹配时,将所述人员的安全帽ID更新为所述电子标签,并确定所述当前采集设备的开门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人员统计方法,通过对专用安全帽进行识别与匹配,避免非授权人员进入相关区域,保证了分区管理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五实施方式中,所述各个采集设备之间的层级关系包括:依次层级嵌套的根级区域、一级子区域以及二级子区域,所述基于各个采集设备之间的层级关系以及所述通行信息,确定各个人员当前所处的区域,包括:
按照所述通行信息之间的时间关系将所述通行信息进行排序,以确定末次通行信息;
当末次通行信息中的开门信息为根级区域的开门信息时,或者当末次通行信息中的关门信息为一级子区域的关门信息时,确定人员当前所处的区域为根级区域且未进入任何一级子区域;
当末次通行信息中的开门信息为一级子区域的开门信息时,或者当末次通行信息中的关门信息为二级子区域的关门信息时,确定人员当前所处的区域为一级子区域且未进入任何二级子区域;
当末次通行信息中的开门信息为二级子区域的开门信息时,确定人员当前所处的区域为二级子区域。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六实施方式中,所述利用各个人员当前所处的区域统计各个区域的人员数量,包括:
利用各个人员当前所处的区域确定各个区域对应的人员清单;
基于所述人员清单计算现场的人员数量以及各个区域的人员数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人员统计方法,利用低成本、以及简单的计算算法确定现场各个区域的人数数量,保证了计算的高效性。
根据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人员统计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获取各个采集设备采集的人员通行信息,所述采集设备为可移动的采集设备;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获取区域层级关系,以确定各个采集设备之间的层级关系;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基于各个采集设备之间的层级关系以及所述通行信息,确定各个人员当前所处的区域;
第四处理模块,用于利用各个人员当前所处的区域统计各个区域的人员数量。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处理模块,包括:
信息管理模块,用于对人员基本信息以及通行信息进行管理;
区域划分模块,用于根据管控需求对现场进行不同区域划分;
设备管理模块,用于对当前区域内的各个采集设备进行划分与管理;
监控模块,用于加载现场的平面图,并在所述平面图上展示各区域的实时人员数量。
根据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之间互相通信连接,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通过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从而执行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人员统计方法。
根据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人员统计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人员统计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人员统计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人员统计方法的另一具体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施工现场各区域实时人数显示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人员统计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人员统计方法,可以应用任何需要进行人员统计的场景中,例如,小区人员统计、施工场地以及建筑大厦内的人员统计等等,在此对人员统计涉及的具体应用场景并不做任何限制。在下文的描述中以施工场地为例进行阐述。
施工现场环境划分复杂,存在多重及嵌套型区域划分。各区域管控要求不同,部分区域允许所有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通行,不要求佩戴安全帽;而也有不同的施工管控区域仅限不同专业施工人员群体通行,同时要求必须佩戴安全帽。为落实现场施工区域管控要求,禁止非指定专人施工人员进入未授权区域,规范施工现场人员安全帽佩戴标准,减少工作人员受伤机率,同时在较小成本下对现场人员的区域分布及统计做智能监控。
现有技术中,大多是基于蓝牙定位或UWB定位系统,大都为施工现场需尽可能全面地部署蓝牙网关或UWB定位基站,同时给作业人员发放对应可感应的电子标签装置,以实现基于实时感应数据的单层级多区域人员统计,但是施工现场在施工面积较大时,需安装多个蓝牙网关或UWB定位基站,同时给作业人员发放可感应的电子标签装置,硬件成本非常高;施工作业人员频繁进退场,每次进场需发放电子标签,退场需回收电子标签,管理难度高;且无法实现对人员分级授权,限制无关人员出入重点施工作业区域的目的;当人员位于多个蓝牙网关或UWB定位基站的感应重叠区域时,无法正确统计各区域人数。
并且根据各区域管控要求不同会对安装在现场的采集设备进行不定期的移动,这就导致单单通过采集的通行信息无法准确、唯一的确定人员当前所在区域。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人员统计方法,在各出入口合理规划、安装部署智能识别的采集设备(门禁设备),结合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场布设置系统、智能监控等系统,实现对施工现场多重复杂区域的人员区域分布统计。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人员统计方法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人员统计方法,可用于上述的电子设备,如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人员统计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S11,获取各个采集设备采集的人员通行信息,采集设备为可移动的采集设备。
各个采集设备是预先按照现场情况安装部署好的设备,也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不定期的设备移动。例如在对应出入口安装部署具有人脸识别仪(进出各一个)和射频电子标签读头的智能门禁采集设备,作业人员在信息登记同时采集人脸信息,发放贴有低成本的射频识别电子标签的专用安全帽,同时当某个时间段不需要进行特定区域的施工时,可能会将此区域的采集设备移动到其他区域进行多个设备的信息采集工作。硬件成本低,管理难度小,且可通过区域设置、人员分组及门禁分级授权实现限制无关人员进出重点施工作业区域的目的。
当人员行走通过上述智能门禁的采集设备时,可被人脸识别仪识别到的位置同时也被射频电子标签读头感应,因为由于进出两个方向的摄像头分别安装于闸机的相反侧,所以当人员在进方向,进入摄像头一定距离(摄像头可识别范围)时,只有进的摄像头会抓拍。因此区分进出方向的人脸识别仪抓拍该人员的一张实时照片,根据这张实时照片对其进行特征分析与比对,进而确定人员信息。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仅仅一采集人脸图像为例进行说明,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是利用指纹、虹膜、电子钥匙等等,能唯一标识不同人员的身份信息即可,本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
S12,获取区域层级关系,以确定各个采集设备之间的层级关系;
本实施例中,施工区域的层级关系是预先确定的,是按监管需求,对施工现场进行普通施工作业区域、加强管控区域或重点作业区域规划。施工区域之间为包含嵌套关系。例如,某施工场地划分为普通施工区、管控施工区域,管控施工区域又划分为管控非基坑区域、基坑A内区域、基坑B内区域。获取到区域层级关系之后,就可以利用区域层级关系对应的确定部署在各个区域的各个采集设备之间的层级关系。
S13,基于各个采集设备之间的层级关系以及通行信息,确定各个人员当前所处的区域。
在上述确定出各个采集设备之间的层级关系之后,可以将各个人员对应的通行信息中时间最晚的通行信息确定为各个人员对应的最终的信息,然后再结合采集设备之间的层级关系确定出各个人员在现场当前所处的区域。例如对于某一人员共采集到了3条进入各个不同区域的通行信息,其中分别为8:00、8:03以及8:06,因此在确定其当前所处区域时,则直接利用最后8:06时刻的通行信息进行判断。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仅以时间顺利为了进行说明,在一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新记录覆盖旧记录的方式,将前边的无用信息进行覆盖,只留下需要使用的最新的通行信息记录以供后续使用,本实施例对于具体选择记录的形式不做任何限制。
S14,利用各个人员当前所处的区域统计各个区域的人员数量。
对于确定各个人员当前所处的区域之后,可以计算出各个区域的人员数量以及总体现场的人员总数。关于该步骤具体将在下文中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人员统计方法,通过采集的人员通行信息,进而利用区域层级关系确定各个采集设备之间的层级关系,最终得到人员当前所处的区域,在划分的不同层级区域中,针对可移动的采集设备,进行人员管控与人数统计的过程中,实现了低成本、容易部署实施、计算方法简单并且人员统计准确率高。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人员统计方法,可用于上述的电子设备,如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人员统计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S21,获取各个采集设备采集的人员通行信息,采集设备为可移动的采集设备。
具体地,上述S21,还包括如下步骤:
S211,获取各个采集设备对应的当前区域的通行要求以及通行方向。
因为各个采集设备的位置是根据管控需求不定期的进行调整的,并且调整后也会更新采集设备和安装区域的对照关系表,同时每个区域可能会设置多个并列的设备以便于提高效率。每个区域的管控通行要求不同,并且在设备移动后其对应采集的通行方向也可能发生改变,因此需要及时获取各个采集设备对应的当前区域的通行要求以及通行方向。
例如:录入区域名称、区域编码。以区域代码明确区域之间的层级嵌套关系,区域编码按规则自动生成,系统读取区域编码即可区分层级关系:字母“C”即为根目录标识,符号“.”为不同层级的分隔符。根目录层级最高为根级区域,其余为对应一级子区域或二级子区域。例:大门(C01)、管控通道入口(C01.01)、基坑(C01.01.01)、其他施工区(C01.02),根级区域为大门,一级子区域为管控通道入口、其他施工区,二级子区域为基坑。
添加各区域下的部位并绑定设备:选择某区域,给其添加下级部位,部位自动生成与父区域相同编码。给每个部位下绑定闸机1台或多台设备。例:“大门(C01)”区域下部位为“施工大门闸机(C01)”,绑定2台闸机设备;“管控通道入口(C01.01)”下部位为“管控通道闸机(C01.01)”,绑定1台闸机设备;“基坑(C01.01.01)”下部位为“基坑A闸机(C01.01.01)、基坑B闸机(C01.01.01)”,各绑定1台闸机设备。
S212,利用当前采集设备的通行方向以及人员基本信息,判断人员是否满足当前区域的通行要求,以确定通行信息。
本实施例中,现场可应用严进严出或严进宽出的管理政策,也就是当通行方向不同时可存在相同或不同的判断标准,并且不同的区域也可使用不同的通行要求,因此可以通过所在区域通行方向及人员基本信息(人员的身份信息、安全帽佩戴信息等)的条件组合,判断人员是否满足当前采集设备所在区域的通行要求,以确定人员的通行信息。
当现场应用严进宽出政策时,通行方向为出口方向时,确定当前采集设备的关门信息。即当通行方向为出口方向时,不管当前的人员是否存在进场记录,是否满足当前区域的管控的通行要求都可以放行。也就是只要通行方向为出口方向,即可放行通过,确定当前采集设备的关门信息,也可以说是出口设备的通行信息。当现场应用严进严出政策时,不管通行方向为进口方向还是为出口方向,均需要对人员基本信息进行判断是否满足通行要求。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上述S212还包括如下步骤:
(1)判断人员是否在当前区域的通行名单中。在进出场地时,还可以首先将该人员的抓拍的人脸图片通过人脸识别软件提取面部特征与该门禁的采集设备的人脸资料库做对比,如是可匹配人脸则进入下验证一程序,否则不开门且提示“未录入人脸,不可通行”,防止非本单位员工进出现场。
然后再匹配出人脸信息后,将当前的人员基本信息与当前区域的通行名单进行对比,例如将该人员的抓拍照片通过人脸识别软件提取面部特征与该门禁的采集设备的人员白名单库做对比,如在白名单则进入下验证一程序,否则不开门且提示“非授权人员,不可通行”,其中提示信息可以通过语音进行播报,也可以通过液晶显示屏进行显示。
(2)当人员在通行名单中并且通行方向为出口方向时,确定当前采集设备的关门信息。此时对于严进宽出政策直接可以确定关门信息,如果对应于严进严出政策,还需要根据当前区域的管控规则对其进行判断是否能够合法出场进而确定关门信息。
(3)当人员在通行名单中并且通行方向为入口方向时,获取当前区域的管控规则。如果当前的人员在采集设备对应的区域的通行名单中,则获取当前区域的管控规则,其中管控规则可以为是否需要佩戴安全帽,或者是否需要专用安全帽。
(4)基于管控规则确定当前采集设备的开门信息。
具体地,管控规则分两种情况,一种是需要佩戴普通安全帽的情况,另一种是需要佩戴专用安全帽的情况,在本实施例中,当管控规则为普通安全帽要求时,上述步骤(4)还包括如下步骤:
(41)对人员信息中的人脸图片进行图像分析,以确定人员是否佩戴安全帽。对采集到的人脸图片通过视频分析模块对该人员的人脸照片进行分析,判断出是否佩戴安全帽,如果分析出没有佩戴安全帽,则提示“未佩戴安全帽,不可通行”。
(42)当人员佩戴安全帽时,确定当前采集设备的开门信息。当分析到人员佩戴安全帽时,可以开门放行,即可确定当前采集设备的开门信息。
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当管控规则为专用安全帽要求时,上述步骤(4)还包括如下步骤:
(43)读取电子标签,以确定人员是否佩戴专用安全帽。
当需要佩戴专用安全帽时,需要通过射频电子标签感应人员安全帽上的电子标签,读取电子标签ID,以确定是否佩戴专用安全帽。当未读取到电子标签时,则提示“未佩戴专用安全帽,不可通行”。
(44)当人员佩戴专用安全帽时,将电子标签与当前采集设备所在区域的安全帽数据库进行对比。管理所有专用安全帽(即已安装的射频识别电子标签的安全帽)信息及佩戴信息,信息包括:射频识别电子标签ID、是否分配、分配日期、佩戴者姓名、佩戴者身份证号,其中的是否分配、分配日期、佩戴者姓名、佩戴者身份证号,均根据人员信息中的人帽匹配关系自动生成,专用安全帽信息及佩戴信息自动存储在项目安全帽数据库中。
为防止非本项目(当前采集设备所在区域)指定人员进入该管控区域,将感应到的安全帽ID结合本项目安全帽数据库对比,判断是否为本项目已在库专用安全帽,当与安全帽数据库不匹配时,不开门且提示“非本项目授权人员,不可通行”。
(45)当电子标签存在于当前采集设备所在区域的安全帽数据库中时,判断电子标签与人员是否匹配。即当前的人员佩戴的专用安全帽是否为已在库的本人登记的安全帽。
(46)当电子标签与人员匹配时,确定当前采集设备的开门信息。将感应到的安全帽的电子标签对应的ID与本项目人员信息库作对比,如一致,则存储人帽检测记录并开门放行。
(47)当电子标签与人员不匹配时,将人员的安全帽ID更新为电子标签,并确定当前采集设备的开门信息。
并且最终存储人帽检测记录,包括人员姓名、班组/部门、工种/岗位、进场日期、门禁设备编号、检测时间、原安全帽ID、检测到安全帽ID、检测结果、处理结果。检测结果可为:一致、不一致、未分配。处理结果可为:无、错戴重绑、初次绑定。
(5)利用开门信息及关门信息,确定人员的通行信息。其中,当前采集设备的人员的通行信息存储的记录包括:人员姓名、身份证号、班组/部门、安全帽ID、通行门禁设备ID、设备所属部位、设备所属区域、门、抓拍人脸照片、通行时间、进出方向等等。
S22,获取区域层级关系,以确定各个采集设备之间的层级关系。
详细请参见图1所示实施例的S12,在此不再赘述。
S23,基于各个采集设备之间的层级关系以及通行信息,确定各个人员当前所处的区域。
详细请参见图1所示实施例的S13,在此不再赘述。
S24,利用各个人员当前所处的区域统计各个区域的人员数量。
详细请参见图1所示实施例的S11,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人员统计方法,利用不同的通行方向,确定当前的通行要求,进而确定人员的通行信息,提高了放行效率;通过对人员的判断,确定当前的人员是否可通行,进而确定通行信息,避免无关人员的通行,保证了现场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人员统计方法,可用于上述的电子设备,如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人员统计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S31,获取各个采集设备采集的人员通行信息,采集设备为可移动的采集设备。
详细请参见图2所示实施例的S21,在此不再赘述。
S32,获取区域层级关系,以确定各个采集设备之间的层级关系。
详细请参见图2所示实施例的S22,在此不再赘述。
S33,基于各个采集设备之间的层级关系以及通行信息,确定各个人员当前所处的区域。
具体地,上述的各个采集设备之间的层级关系包括:依次层级嵌套的根级区域、一级子区域以及二级子区域,也就是根级区域可能包含至少一个或者多个并列关系的一级子区域、每个一级子区域又包含至少一个或者多个并列关系的二级子区域,具体地上述S33包括如下步骤:
S331,按照通行信息之间的时间关系将通行信息进行排序,以确定末次通行信息。
将每个人员对应于自己的所有通行信息按照时间先后关系进行排序,以确定出末次通行信息,也就是最新的通行信息,按每人末次开门记录判断人员所在区域部位,读取最末次也就是最新的通行记录中的通行部位、进出方向为条件判定该人员的当前区域位置。
S332,当末次通行信息中的开门信息为根级区域的开门信息时,或者当末次通行信息中的关门信息为一级子区域的关门信息时,确定人员当前所处的区域为根级区域且未进入任何一级子区域。
某人员末次开门记录为根级区域(例“大门”)的“进”记录,或为某一级子区域(例“管控区域”)的“出”记录,则判定该人所在区域为根层区域(现场)内,但未进入任何其他子区域。
S333,当末次通行信息中的开门信息为一级子区域的开门信息时,或者当末次通行信息中的关门信息为二级子区域的关门信息时,确定人员当前所处的区域为一级子区域且未进入任何二级子区域。
某人员末次开门记录为某一级子区域(例“管控区域”)的“进”记录,或为某二级子区域(例“基坑A”)的“出”记录,则判定该人所在区域为该一级子区域与二级区域的排除区域内(例“管控非基坑区域”)内,未进入任何二级子区域(例“基坑A”)。
S334,当末次通行信息中的开门信息为二级子区域的开门信息时,确定人员当前所处的区域为二级子区域。
某人员末次开门记录为某二级子区域(例“基坑A”)的“进”记录,则判定该人所在区域为该二级区域内(例“基坑A”)内,而非所属一级子区域与该二级区域的排除区域内(例“管控非基坑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仅以上述根级区域、一级子区域、二级子区域为例进行说明,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包含更多的层级,本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同时对于区域的判断也可以按照上述逻辑依次类推二级区域与三级子区域的排除区域、三级子区域等等。
并且当某人员末次开门记录为根级区域(例“大门”)的“出”记录,则判定该人不在现场任何区域内。
S34,利用各个人员当前所处的区域统计各个区域的人员数量。
具体地,上述S34包括如下步骤:
S341,利用各个人员当前所处的区域确定各个区域对应的人员清单。通过实时更新记录人员所在区域部位,将人员以清单的形式记录为对应区域的实时人员。
S342,基于人员清单计算现场的人员数量以及各个区域的人员数量。
加载本项目平面图:加载通过场布设置系统已上传的施工现场平面图,加载场布设置系统中存储的每个部位标识点的最新平面坐标、部位名称、部位ID,并在施工现场平面图上予以显示,并且可以手动拖点标识门禁设备所在部位:现有部位默认都以部位名称加图标的形式显示于平面图的正中央(居顶部50%,居左50%),需人工手动将各部位标识点拖拽至现场闸机设备实际安装位置的对应位置,系统存储每个标识点的拖拽之后的设备在平面图上的相对位置信息,信息包括:平面坐标、部位名称、部位ID。
按区域部位建立实时人员合集库:系统自动按区域之前的层级关系,针对每个区域自动建立一个区域人员合集库,区分包含关系区域(根级区域、一级子区域、二级子区域、三级区域)、排除关系区域(根级与一级子区域的排除区域、一级与二级子区域的排除区域、二级与三级子区域的排除区域)等等,系统可对任意合集库进行重命名操作。然后通过判断的人员区域位置,以及上一步实时存储各区域部位人员合集清单后,对各层级区域人员合集清单内的人员自动记算人数,如图4所示,配合区域名称显示在施工平面图上。基于预先设置并已加载的施工平面图,显示各区域的对应实时人数,并定时每1秒自动刷新。
本实施例提供的人员统计方法,利用低成本、以及简单的计算算法确定现场各个区域的人数数量,保证了计算的高效性。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人员统计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人员统计装置,如图5所示,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41,用于获取各个采集设备采集的人员通行信息,采集设备为可移动的采集设备;
第二处理模块42,用于获取区域层级关系,以确定各个采集设备之间的层级关系;
第三处理模块43,用于基于各个采集设备之间的层级关系以及通行信息,确定各个人员当前所处的区域;
第四处理模块44,用于利用各个人员当前所处的区域统计各个区域的人员数量。
具体地,上述第三处理模块43,还包括如下模块:
信息管理模块,用于对人员基本信息以及通行信息进行管理;对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含作业工人、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进入时均需做进场人员进场登记,登记方式为人员信息采集,登记成功后人员自动标记为在岗。通过信息采集和管理操作自动生成的人员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工种或岗位、所属班组或部门、在岗状态、进场时间、退场时间、清晰近照(用于人脸识别认证)、专用安全帽电子标签ID。其中姓名、身份证号、工种或岗位、所属班组或部门、在岗状态、进场时间、清晰近照(用于人脸识别认证)为必填信息。人员发放安全帽,并把人员按班组或部门进行分组管理,分组对应人员信息中的“所属班组或部门”,登记成功就自动生成分组。人员在本项目施工现场阶段性工作完毕,需做人员退场处理(标记为不在岗)。本实施例中还可以查询人员实时区域定位信息:已知人员所在区域位置(区域定位)的功能,可通过搜索人员姓名、身份证号关键字,检索出符合条件的人员列表,列表中显示人员姓名、身份证号、班组/部门、末次通行时间、区域位置判定信息。
区域划分模块,用于根据管控需求对现场进行不同区域划分;具体的划分过程在上述方法实施例进行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其中管控要求的设置为:A、按区域对人员进行分组授权:选中单个区域,对该区域通行权限进行设置,默认均为不限制通行权限(所有在岗人员均可进出,退场人员无权限进出),可更改为限制某1个或多个分组人员可进出。例,“大门(C01)”区域不限制通行权限,则所有在岗人员均可进出“施工大门闸机(C01)”对应的闸机设备;“管控通道入口(C01.01)”区域限制仅选定施工管理部、某管控作业班组的在岗人员可进出“管控入口闸机(C01.01)”对应的闸机设备;“基坑(C01.01.01)”区域限制仅选定某管控作业班组可进出,则仅某管控作业班组的在岗人员可进出“基坑A闸机(C01.01.01)、基坑B闸机(C01.01.01)”绑定的闸机设备。
B、设置各区域部位的管控要求:选中单个区域部位,对该部位的进出方向分别设置佩戴普通安全帽或本项目专用安全帽管控要求。默认为进出方向均无需佩戴安全帽,可更改为分别设置进/出方向要求佩戴普通安全帽或专用安全帽。例:“施工大门闸机(C01)”部位无需佩戴安全帽,则所有在岗人员仅凭人脸识别进出“施工大门闸机(C01)”对应的闸机设备,无论是否佩戴安全帽均可通行;“管控通道闸机(C01.01)”部位限制进出均方向需佩戴普通安全帽,则选定施工管理部、某管控作业班组的在岗人员需凭人脸识别,同时佩戴普通安全帽或专用安全帽进入“管控通道闸机(C01.01)”对应的闸机设备;“基坑A闸机(C01.01.01)”部位限制进方向需佩戴专用安全帽、出方向无需佩戴安全帽,则选定某管控作业班组的在岗人员需通过人脸识别,同时佩戴本项目专用安全帽进入“基坑A闸机(C01.01.01)”对应的闸机设备,而出该闸机时无论是否佩戴安全帽均可通行。
C、现场门禁设备联网实时下载及更新所在区域部位授权、管控要求:现场门禁设备通过网络实时获取所在区域授权规则、部位管控要求。
D、根据授权规则生成并存储人员白名单、人脸资料库:现场门禁设备通过网络实时获取所在区域授权规则之后,通过查询人员信息系统,生成并存储更新该设备的人员白名单、人脸资料库。已退场(不在岗)人员,会自动从人员白名单中移除。
设备管理模块,用于对当前区域内的各个采集设备进行划分与管理;在规划好的每个封闭的施工区域出入口安装一组(1台或多台)具有人脸识别仪(进出各一个)和射频电子标签读头(进出各一个)的智能门禁设备。门禁闸机设备需具备人脸识别仪(区分进出方向)、射频电子标签读头(区分进出方向)、电控锁、门禁控制器、电源及备用电源、视频分析是否佩戴安全帽模块、人脸识别管理软件、网络传输模块。同组闸机设备通道宽度适当,实现单次单人通行,即一次只能通过一人。例,某施工场地在施工大门、管控通道出入口、基坑A出入口、基坑B出入口处各安装1组智能人脸识别闸机。对所有现场已安装的人脸识别门禁设备进行信息管理,存储记录每台门禁设备的设备编号、设备类型、添加时间、工作状态、所在部位。
监控模块,用于加载现场的平面图,并在平面图上展示各区域的实时人员数量。
上述各个模块的具体过程参见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的人员统计方法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人员统计装置,通过采集的人员通行信息,进而利用区域层级关系确定各个采集设备之间的层级关系,最终得到人员当前所处的区域,在划分的不同层级区域中,针对可移动的采集设备,进行人员管控与人数统计的过程中,实现了低成本、容易部署实施、计算方法简单并且人员统计准确率高。
本实施例中的人员统计装置是以功能单元的形式来呈现,这里的单元是指ASIC电路,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定程序的处理器和存储器,和/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
上述各个模块的更进一步的功能描述与上述对应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具有上述图5所示的人员统计装置。
请参阅图6,图6是本发明可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51,例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至少一个通信接口53,存储器54,至少一个通信总线52。其中,通信总线5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其中,通信接口5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键盘(Keyboard),可选通信接口5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存储器54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易挥发性随机存取存储器),也可以是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存储器54可选的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51的存储装置。其中处理器51可以结合图5所描述的装置,存储器54中存储应用程序,且处理器51调用存储器54中存储的程序代码,以用于执行上述任一方法步骤。
其中,通信总线52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简称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简称EISA)总线等。通信总线52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6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其中,存储器54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英文: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random-access memory,缩写:RAM);存储器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英文:non-volatile memory),例如快闪存储器(英文:flash memory),硬盘(英文:hard diskdrive,缩写:HDD)或固态硬盘(英文:solid-state drive,缩写:SSD);存储器54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其中,处理器5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英文:central processing unit,缩写:CPU),网络处理器(英文:network processor,缩写:NP)或者CPU和NP的组合。
其中,处理器51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硬件芯片。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英文: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缩写: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英文: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缩写: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英文: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缩写: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英文: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缩写:FPGA),通用阵列逻辑(英文:generic arraylogic,缩写:GAL)或其任意组合。
可选地,存储器54还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处理器51可以调用程序指令,实现如本申请图1、2以及3实施例中所示的人员统计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执行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的人员统计方法。其中,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缩写: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等;存储介质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型,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均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人员统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各个采集设备采集的人员通行信息,所述采集设备为可移动的采集设备;
获取区域层级关系,以确定各个采集设备之间的层级关系;
基于各个采集设备之间的层级关系以及所述通行信息,确定各个人员当前所处的区域;
利用各个人员当前所处的区域统计各个区域的人员数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员通行信息包括人员基本信息,所述获取各个采集设备采集的人员通行信息,包括:
获取各个采集设备对应的当前区域的通行要求以及通行方向;
利用当前采集设备的所述通行方向以及所述人员基本信息,判断所述人员是否满足当前区域的通行要求,以确定所述通行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当前采集设备的所述通行方向以及所述人员基本信息,判断所述人员是否满足当前区域的通行要求,以确定所述通行信息,包括:
判断所述人员是否在所述当前区域的通行名单中;
当所述人员在所述通行名单中并且所述通行方向为出口方向时,确定当前采集设备的关门信息;
当所述人员在所述通行名单中并且所述通行方向为入口方向时,获取所述当前区域的管控规则;
基于所述管控规则确定所述当前采集设备的开门信息;
利用所述开门信息及所述关门信息,确定所述人员的通行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管控规则为普通安全帽要求时,所述基于所述管控规则确定所述当前采集设备的开门信息,包括:
对所述人员基本信息中的人脸图片进行图像分析,以确定所述人员是否佩戴安全帽;
当所述人员佩戴安全帽时,确定所述当前采集设备的开门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管控规则为专用安全帽要求时,所述基于所述管控规则确定所述当前采集设备的开门信息,包括:
读取电子标签,以确定所述人员是否佩戴专用安全帽;
当所述人员佩戴专用安全帽时,将所述电子标签与所述当前采集设备所在区域的安全帽数据库进行对比;
当所述电子标签存在于所述当前采集设备所在区域的安全帽数据库中时,判断所述电子标签与所述人员是否匹配;
当所述电子标签与所述人员匹配时,确定所述当前采集设备的开门信息;
当所述电子标签与所述人员不匹配时,将所述人员的安全帽ID更新为所述电子标签,并确定所述当前采集设备的开门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个采集设备之间的层级关系包括:依次层级嵌套的根级区域、一级子区域以及二级子区域,所述基于各个采集设备之间的层级关系以及所述通行信息,确定各个人员当前所处的区域,包括:
按照所述通行信息之间的时间关系将所述通行信息进行排序,以确定末次通行信息;
当末次通行信息中的开门信息为根级区域的开门信息时,或者当末次通行信息中的关门信息为一级子区域的关门信息时,确定人员当前所处的区域为根级区域且未进入任何一级子区域;
当末次通行信息中的开门信息为一级子区域的开门信息时,或者当末次通行信息中的关门信息为二级子区域的关门信息时,确定人员当前所处的区域为一级子区域且未进入任何二级子区域;
当末次通行信息中的开门信息为二级子区域的开门信息时,确定人员当前所处的区域为二级子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各个人员当前所处的区域统计各个区域的人员数量,包括:
利用各个人员当前所处的区域确定各个区域对应的人员清单;
基于所述人员清单计算现场的人员数量以及各个区域的人员数量。
8.一种人员统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获取各个采集设备采集的人员通行信息,所述采集设备为可移动的采集设备;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获取区域层级关系,以确定各个采集设备之间的层级关系;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基于各个采集设备之间的层级关系以及所述通行信息,确定各个人员当前所处的区域;
第四处理模块,用于利用各个人员当前所处的区域统计各个区域的人员数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处理模块,包括:
信息管理模块,用于对人员基本信息以及通行信息进行管理;
区域划分模块,用于根据管控需求对现场进行不同区域划分;
设备管理模块,用于对当前区域内的各个采集设备进行划分与管理;
监控模块,用于加载现场的平面图,并在所述平面图上展示各区域的实时人员数量。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人员统计方法。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之间互相通信连接,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通过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从而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人员统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6790865 | 2021-06-18 | ||
CN202110679086 | 2021-06-18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570756A true CN113570756A (zh) | 2021-10-29 |
CN113570756B CN113570756B (zh) | 2023-02-10 |
Family
ID=78165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818451.6A Active CN113570756B (zh) | 2021-06-18 | 2021-07-20 | 一种人员统计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570756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789342A (zh) * | 2024-02-28 | 2024-03-29 | 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有限公司工程建设管理分公司 | 隧道对象出入统计方法和装置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88215A (zh) * | 2011-10-20 | 2014-08-13 | 德国邮政股份公司 | 搜索区域到搜索请求的自动对应 |
CN104700464A (zh) * | 2014-12-31 | 2015-06-10 | 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核事故中人员的应急清点方法及系统 |
CN109144013A (zh) * | 2018-10-08 | 2019-01-04 | 北京宇时易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基本建设与生产现场管控系统及方法 |
CN109196547A (zh) * | 2016-06-13 | 2019-01-11 |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用于推荐服务位置的系统和方法 |
CN109344679A (zh) * | 2018-07-25 | 2019-02-15 | 深圳云天励飞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图像分析的工地监控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
CN110009788A (zh) * | 2019-04-17 | 2019-07-12 | 厦门狄耐克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通行识别系统及识别方法 |
CN110738779A (zh) * | 2019-10-25 | 2020-01-31 | 上海燕汐软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人员轨迹检测方法、系统及装置 |
CN112001284A (zh) * | 2020-08-14 | 2020-11-27 | 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基于人工智能的劳务实名制管理系统 |
WO2021015287A1 (ja) * | 2019-07-25 | 2021-01-28 | 戸田建設株式会社 | 携帯型認証装置、通行認証システム、所在位置確認システム |
-
2021
- 2021-07-20 CN CN202110818451.6A patent/CN11357075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88215A (zh) * | 2011-10-20 | 2014-08-13 | 德国邮政股份公司 | 搜索区域到搜索请求的自动对应 |
CN104700464A (zh) * | 2014-12-31 | 2015-06-10 | 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核事故中人员的应急清点方法及系统 |
CN109196547A (zh) * | 2016-06-13 | 2019-01-11 |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用于推荐服务位置的系统和方法 |
CN109344679A (zh) * | 2018-07-25 | 2019-02-15 | 深圳云天励飞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图像分析的工地监控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
CN109144013A (zh) * | 2018-10-08 | 2019-01-04 | 北京宇时易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基本建设与生产现场管控系统及方法 |
CN110009788A (zh) * | 2019-04-17 | 2019-07-12 | 厦门狄耐克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通行识别系统及识别方法 |
WO2021015287A1 (ja) * | 2019-07-25 | 2021-01-28 | 戸田建設株式会社 | 携帯型認証装置、通行認証システム、所在位置確認システム |
CN110738779A (zh) * | 2019-10-25 | 2020-01-31 | 上海燕汐软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人员轨迹检测方法、系统及装置 |
CN112001284A (zh) * | 2020-08-14 | 2020-11-27 | 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基于人工智能的劳务实名制管理系统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789342A (zh) * | 2024-02-28 | 2024-03-29 | 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有限公司工程建设管理分公司 | 隧道对象出入统计方法和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570756B (zh) | 2023-02-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163167B (zh) | 候车厅内定向实时追踪方法及追踪系统 | |
WO2018180588A1 (ja) | 顔画像照合システムおよび顔画像検索システム | |
CN109299642A (zh) | 基于人像识别的逻辑布控预警系统及方法 | |
US8798318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video episode viewing and mining | |
CN110705477A (zh) | 行为分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01329781A (zh) | 具有规则引擎架构的访问控制系统 | |
KR102420632B1 (ko) | 전자태그 기반의 안전 시스템 | |
CN113570756B (zh) | 一种人员统计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11291596B (zh) |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预警方法及装置 | |
KR101460781B1 (ko) | 불법차량 단속시스템 | |
CN111599119A (zh) | 一种自助式警用物品借还系统 | |
WO2018037355A1 (en) |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ed vehicle and face detection and their classification | |
CN112380892A (zh) | 一种图像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
CN112381435A (zh) | 水电站作业过程动态风险的网格化定向推送管理方法 | |
CN116342076B (zh) | 一种工程信息管理系统以及管理方法 | |
CN116863580A (zh) |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门禁系统 | |
CN113408338A (zh) | 一种矿工异常行为监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6127903A (zh) | 电子设备探测门禁管控装置及其方法 | |
CN111724029A (zh) | 车间人员违规确认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 |
CN111292451A (zh) | 一种人车出入管理系统及方法 | |
CN115240288B (zh) | 基于蓝牙定位的大人流量快速考勤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Levonevskiy et al. | Approach to physical access management, control and analytics using multimodal and heterogeneous data | |
CN114567756A (zh) | 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智能安防摄像系统 | |
CN112040411A (zh) | 一种数据分析方法及装置 | |
CN116956980B (zh) | 一种基于rfid的贵重物品监控管理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