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63297B - 从天然维生素e中脱除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与由所述方法得到的产品 - Google Patents

从天然维生素e中脱除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与由所述方法得到的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63297B
CN113563297B CN202110837578.2A CN202110837578A CN113563297B CN 113563297 B CN113563297 B CN 113563297B CN 202110837578 A CN202110837578 A CN 202110837578A CN 113563297 B CN113563297 B CN 1135632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tamin
modified
chelating resin
deionized water
rati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3757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63297A (zh
Inventor
孟永宏
牛永洁
郭建琦
杨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Healthful Biologic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Healthful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Healthful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Healthful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3757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6329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632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632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632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632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31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hetero atom,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 C07D311/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hetero atom,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ortho- or peri-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or ring systems
    • C07D311/04Benzo[b]pyrans, not hydrogenated in the carbocyclic ring
    • C07D311/58Benzo[b]pyrans, not hydrogenated in the carbocyclic ring other than with oxygen or sulphur atoms in position 2 or 4
    • C07D311/70Benzo[b]pyrans, not hydrogenated in the carbocyclic ring other than with oxygen or sulphur atoms in position 2 or 4 with two hydrocarbon radicals attached in position 2 and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and hydrogen in position 6
    • C07D311/723,4-Dihydro derivatives having in position 2 at least one methyl radical and in position 6 one oxygen atom, e.g. tocophero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olid-Sorbent Or Filter-Aiding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天然维生素E中脱除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与由其方法得到的纯维生素E产品。该脱除玉米赤霉烯酮方法包括亚胺二乙酸型螯合树脂预处理、装柱、吸附、淋洗与分离等步骤。本发明脱除玉米赤霉烯酮方法过程简单,未引入其他物质,不需要其他分离步骤,且不会对维生素E产品造成二次污染;与硅藻土蒙脱石等吸附剂相比,吸附效率高约80~90%,物料损失小。

Description

从天然维生素E中脱除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与由所述方法得 到的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天然维生素E 中脱除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还涉及由所述方法得到的纯维生素E产品。
【背景技术】
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又称F-2病毒,是一类2,4-二羟基 苯甲酸的内酯化合物,是镰刀菌属(包括禾谷镰刀菌、三线镰刀菌、木贼 镰刀菌、尖孢镰刀菌和串珠镰刀菌等)的次级代谢产物。玉米赤霉烯酮因 其在全球谷物中频繁出现和高雌激素活性而备受关注。除了显著的雌激素 效应外,玉米赤霉烯酮还表现出免疫毒性、遗传毒性、生殖毒性和致癌性。 玉米是最易受玉米赤霉烯酮污染的粮食。
天然维生素E产品来源于大豆油和玉米油精炼过程中产生的脱臭馏出 物,因此天然维生素E产品存在玉米赤霉烯酮的安全危害。近年来,维生 素E产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对脱除玉米赤霉烯酮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主要有物理吸附法,化学法和生物法。
物理吸附法:目前已有许多研究表明,蒙脱石、活性炭、斜发沸石、 消胆胺等都对霉菌毒素有一定的吸附能力,但这些吸附剂一般吸附效率低 且没有选择性;如CN104961718B公开了一种天然维生素E中微量有害杂 质玉米赤霉烯酮的专用设备及脱除方法,该方法是将天然维生素E-石油醚 溶液先经甲醇-水溶液萃取后再经蒙脱石或活性炭作为吸附剂进行吸附。该 方法中蒙脱石及活性炭吸附没有选择性,会降低维生素E收率,且处理30 吨维生素E就要停车更换吸附剂,效率低,操作成本高。
化学法:一般利用化学药品对玉米赤霉烯酮的结构进行降解,如酸、 碱、氧化剂等,但加入这些化学试剂对粮食、饲料或其他食品等营养成分 会造成一定破坏,且有可能产生新的有毒化合物,因此该方法在食品领域 一般少用。
生物法:一般是通过筛选获得能够降解ZEN的微生物或酶,使其转化 为无毒的物质。该方法具有较强的特异性,但微生物或酶需要实际的温度 及酸碱度,且处理后需要灭活及分离;例如CN 107245369B公开了一种生 物酶法生产不含玉米赤霉烯酮的植物油的方法,该方法是在生产植物油过 程中,将生物酶添加在适于进行酶反应的阶段活用生物酶的酶反应条件下 处理成品油,酶反应后,进行分离。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这些技术缺陷,本发明人在总结现有技术 基础之上,通过大量实验研究与分析总结,终于完成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从天然维生素E中脱除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由所述脱除方法得到的纯维生素E产品。
[技术方案]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天然维生素E中脱除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
该从天然维生素E中脱除玉米赤霉烯酮方法的步骤如下:
A、亚胺二乙酸型螯合树脂预处理
在温度20~30℃的室温下,让亚胺二乙酸型螯合树脂在pH 4~10去离 子水中浸泡3~5小时,使该螯合树脂完全溶胀,然后让完全溶胀的螯合树 脂在饱和硫酸盐溶液中浸泡0.8~1.2小时,接着使用去离子水洗涤,在温 度35~45℃下烘干得到改性的螯合树脂;
B、装柱
将步骤A得到的改性螯合树脂装入一个层析柱中,让去离子水以每小 时0.6~0.8倍柱体积的流速通过改性螯合树脂床进行洗涤,然后放空去离 子水,再用浓度为以体积计95%乙醇水溶液通过改性螯合树脂床,除去其 中的去离子水;
C、吸附
按照以克计天然维生素E与以毫升计乙醇水溶液的比为1:3~5,将天 然维生素E与浓度为以体积计85~95%乙醇水溶液混合配制成维生素E溶 液,然后让该维生素E溶液以每小时0.6~0.8倍柱体积的流速通过改性螯 合树脂床进行吸附,直至从层析柱底流出液中检测出玉米赤霉烯酮为止;
D、淋洗
按照以克计改性螯合树脂与以毫升计乙醇水溶液的比为1:1~3,让浓 度为以体积计90~98%乙醇水溶液通过改性螯合树脂床进行淋洗,从层析 柱底部收集含有维生素E的淋洗液;
E、分离
步骤D得到的含有维生素E的淋洗液先用单效浓缩器进行减压脱溶, 然后使用薄膜蒸发器进行薄膜蒸发,最后使用二级分子蒸馏设备进行分子 蒸馏,于是得到纯维生素E产品。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步骤A中,以克计亚胺二乙酸型 螯合树脂与以毫升计去离子水的比为1:5~10。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步骤A中,以克计亚胺二乙酸 型螯合树脂与以毫升计饱和硫酸盐溶液的比是1:1~3;所述的硫酸盐是硫 酸钠、硫酸钾、硫酸铵、硫酸氢钠或硫酸氢钾。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步骤A中,洗涤时以克计浸泡 螯合树脂与以毫升计去离子水的比是2~4倍,以同样的方式洗涤2~4次。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步骤B中,所述的层析柱是一 种高与直径之比为1:5~10的圆柱形层析柱。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步骤B中,以克计改性螯合树 脂与以毫升计去离子水的比:1:1~3;乙醇水溶液与改性螯合树脂床的体积 比是1:1~3。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步骤C中,天然维生素E的玉 米赤霉烯酮含量是以重量计0.00001~0.0002%。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步骤D中,让乙醇水溶液以每 小时0.6~0.8倍柱体积的流速通过改性螯合树脂床进行淋洗。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步骤E中,所述的减压脱溶是 在温度60~80℃与压力-0.06MPa~-0.08MPa的条件下进行的;所述的薄膜 蒸发是在温度110~130℃与压力80Pa~100MPa的条件下进行的;第一级 分子蒸馏是在温度175~195℃与压力5Pa~10MPa的条件下进行的,第二 级分子蒸馏是在温度210~240℃与压力1Pa~5MPa的条件下进行的。
本发明还涉及所述脱除玉米赤霉烯酮方法得到的纯维生素E产品,它 的玉米赤霉烯酮含量是以重量计0.0000035%以下。
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天然维生素E中脱除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
在本发明说明书的下面部分中,螯合树脂、亚胺二乙酸型螯合树脂与 改性亚胺二乙酸型螯合树脂应该理解它们具有相同的含义。
该从天然维生素E中脱除玉米赤霉烯酮方法的步骤如下:
A、亚胺二乙酸型螯合树脂预处理
在温度20~30℃的室温下,让亚胺二乙酸型螯合树脂在pH 4~10去离 子水中浸泡3~5小时,使该螯合树脂完全溶胀,然后让完全溶胀的螯合树 脂在饱和硫酸盐溶液中浸泡0.8~1.2小时,接着使用去离子水洗涤,在温 度35~45℃下烘干得到改性的螯合树脂;
亚氨基二乙酸型螯合树脂对重金属的选择吸附性高,被广泛地用于食 盐中的重金属除去、药液纯化等技术领域。本发明使用的亚氨基二乙酸型 螯合树脂是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产品,例如由三菱化学株式会社以商品名 DIAION CR-11销售的产品。
在本发明中,从市场上获得的亚胺二乙酸型螯合树脂需要进行预处理, 其主要目的在于对树脂进行改性,负载生物过渡金属离子能与玉米赤霉烯 酮中的羰基形成配合物。
首先,以克计亚胺二乙酸型螯合树脂与以毫升计去离子水的比为1:5~ 10,让亚胺二乙酸型螯合树脂在温度20~30℃的室温下在pH 4~10去离子 水中浸泡3~5小时,使该螯合树脂完全溶胀。
在本发明中,亚胺二乙酸型螯合树脂溶胀应该理解是让该螯合树脂浸 没在水中时因吸水而发生体积膨大的现象。使该螯合树脂完全溶胀的主要 作用是使亚胺二乙酸活性基团更易电离。
亚胺二乙酸型螯合树脂溶胀是根据GB/T 8331—2008《离子交换树脂湿 视密度测定方法》进行检测的。
根据本发明,去离子水pH、浸泡温度与时间在所述的范围内时,如果 亚胺二乙酸型螯合树脂与去离子水的比大于1:5,则树脂溶胀不充分;如 果亚胺二乙酸型螯合树脂与去离子水的比小于1:10是不必要的;因此, 亚胺二乙酸型螯合树脂与去离子水的比为1:5~10是恰当的,优选地是1: 6~8;
同样地,亚胺二乙酸型螯合树脂与去离子水的比、去离子水pH与时间 在所述的范围内时,如果浸泡温度低于20℃,则树脂机械强度低;如果浸 泡温度高于30℃,则会影响树脂交换容量和使用寿命;因此,浸泡温度为 20~30℃是合适的,优选地是22~28℃;
亚胺二乙酸型螯合树脂与去离子水的比、去离子水pH与温度在所述的 范围内时,如果浸泡时间短于3小时,则溶胀不彻底;如果浸泡时间长于5 小时是不必要的;因此,浸泡时间为3~5小时是合适的,优选地是3.6~ 4.5小时;
亚胺二乙酸型螯合树脂与去离子水的比、浸泡温度与时间在所述的范 围内时,如果去离子水pH低于4,则不利于下一步过渡金属的负载;如果 去离子水pH高于10,则过渡金属离子会与OH-发生反应;因此,去离子水 pH为4~10是合理的,优选地是5~8;
然后,让完全溶胀的螯合树脂在饱和硫酸盐溶液中浸泡0.8~1.2小时
让完全溶胀的螯合树脂在饱和硫酸盐溶液中浸泡的主要作用在于使硫 酸盐中的金属离子与亚胺二乙酸型螯合树脂的活性基团形成金属配合物;
在这个步骤中,该螯合树脂在饱和硫酸盐溶液中浸泡时间超过所述的 范围是不可取的,因为时间过短亚胺二乙酸型螯合树脂的部分活性基团还 未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时间过长则是不必要的。
根据本发明,以克计亚胺二乙酸型螯合树脂与以毫升计饱和硫酸盐溶 液的比:1:1~3;如果亚胺二乙酸型螯合树脂与饱和硫酸盐溶液的比大于1: 1,则硫酸盐溶液量过少,树脂颗粒不能完全浸泡;如果亚胺二乙酸型螯合 树脂与饱和硫酸盐溶液的比小于1:3是不必要的;因此,亚胺二乙酸型螯 合树脂与饱和硫酸盐溶液的比:1:1~3是适当的,优选地:1:1.5~2.5;
本发明使用的硫酸盐是硫酸钠、硫酸钾、硫酸铵、硫酸氢钠或硫酸氢 钾,它们都是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产品。
根据本发明,在饱和硫酸盐溶液中浸泡的螯合树脂使用去离子水洗涤 的主要作用在于洗去树脂颗粒上的硫酸根和未形成配合键的金属离子。
在洗涤时,以克计浸泡螯合树脂与以毫升计去离子水的比是2~4倍, 以同样的方式洗涤2~4次。
洗涤的螯合树脂接着在温度35~45℃下烘干,采用GB/T 5757—2008 《离子交换树脂含水量测定方法》检测该螯合树脂的水含量为以重量计 20%以下,再对烘干产物进行常规红外光谱分析,分析结果参见附图1,由 附图1可知,在1384cm-1和1615cm-1附近的吸收峰,表明Me对O的作用, 使
Figure BDA0003177767360000071
发生非对称及对称伸缩振动;619cm-1附近的吸收峰为螯合物 N—Me键的震动,烘干的螯合树脂,即改性的亚胺二乙酸型螯合树脂具有 下述化学结构式(I),式中Me是过渡金属离子:
Figure BDA0003177767360000072
B、装柱
将步骤A得到的改性螯合树脂装入一个层析柱中,让去离子水以每小 时0.6~0.8倍柱体积的流速通过改性螯合树脂床进行洗涤,然后放空去离 子水,再用浓度为以体积计95%乙醇水溶液通过改性螯合树脂床,除去其 中的去离子水;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层析柱是一种高与直径之比为1:5~10的圆柱形 层析柱。
通常,步骤A得到的烘干改性螯合树脂进行筛分,选用粒度为20~40 目的螯合树脂装入所述的层析柱中。
在这个步骤中,让去离子水通过改性螯合树脂床进行洗涤的主要目的 在于除去树脂间隙中的杂质。
以克计改性螯合树脂与以毫升计去离子水的比:1:1~3,如果超过这个 范围是不可取的,因为水量太少达不到除去杂质的目的,水量太多则是不 必要的;
根据本发明,让以体积计95%乙醇水溶液通过改性螯合树脂床的主要 目的在于除去层析柱中的去离子水。
乙醇水溶液与改性螯合树脂床的体积比是1:1~3,如果超过这个范围 是不可取的,因为乙醇水溶液量太少达不到除去杂质的目的,水量太多则 是不必要的;。
C、吸附
按照以克计天然维生素E与以毫升计乙醇水溶液的比为1:3~5,将天 然维生素E与浓度为以体积计85~95%乙醇水溶液混合配制成维生素E溶 液,然后让该维生素E溶液以每小时0.6~0.8倍柱体积的流速通过改性螯 合树脂床进行吸附,直至从层析柱底流出液中检测出玉米赤霉烯酮为止;
本发明使用的天然维生素E是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产品,例如由福建省 格兰尼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以商品名维生素E混合生育酚销售的天然维生素 E。根据GB 5009.20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测 定》第一标准分析方法检测,它的玉米赤霉烯酮含量通常是以重量计 0.00001~0.0002%。
在本发明中,如果天然维生素E与以体积计85~95%乙醇水溶液的比 大于1:3,则维生素E-乙醇溶液比较粘稠,流动性不好;如果天然维生素 E与以体积计85~95%乙醇水溶液的比小于1:5,则是不必要的,反而会 增加后续脱溶的工作量;因此,天然维生素E与以体积计85~95%乙醇水 溶液的比为1:3~5是恰当的,优选地是1:3.6~4.2;
在本发明中,该维生素E溶液通过改性螯合树脂床的流速超过所述的 范围是不行的,因为流速过快维生素E中的玉米赤霉烯酮不能完全被树脂 吸附。
从层析柱底流出液的玉米赤霉烯酮检测是根据上述标准分析方法检测 的。
这个吸附步骤所得改性螯合树脂进行了常规红外光谱分析,其分析结 果参见附图2,在1162cm-1和1074cm-1处出现的两个吸收峰,是芳香酯类 结构的吸收,在2780cm-1和1980cm-1出现明显的吸收峰,为烷基的红外震 动,1937cm-1处为羰基的伸缩振动,以上均符合玉米赤霉烯酮的结构;405 cm-1处出现的吸收峰,归属为O—Me键的震动。由附图2可以看出,该改 性树脂的过渡金属离子与玉米赤霉烯酮苯环上的羰基形成一种配合物,具 体参见下述化学结构式(II):
Figure BDA0003177767360000091
D、淋洗
按照以克计改性螯合树脂与以毫升计乙醇水溶液的比为1:1~3,让浓 度为以体积计90~98%乙醇水溶液通过改性螯合树脂床进行淋洗,从层析 柱底部收集含有维生素E的淋洗液;
根据本发明,淋洗的基本作用是将树脂间隙中的维生素E从层析柱床 层中冲淋出来。
根据本发明,让以体积计90~98%乙醇水溶液以每小时0.6~0.8倍柱 体积的流速通过改性螯合树脂床进行淋洗。
在本发明中,该淋洗流速超过所述的范围是不行的,因为流速过低, 冲淋效果不好,流速过高,冲淋液流路易造成局部短路。
E、分离
步骤D得到的含有维生素E的淋洗液先用单效浓缩器进行减压脱溶, 然后使用薄膜蒸发器进行薄膜蒸发,最后使用二级分子蒸馏设备进行分子 蒸馏,于是得到纯维生素E产品。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减压脱溶应该理解是减压蒸馏,它的基本作用是 脱除淋洗液中的乙醇。
所述的减压脱溶是在温度60~80℃与压力-0.06MPa~-0.08MPa的条件 下进行的;
在本发明中,减压脱溶的压力为-0.06MPa~-0.08MPa时,如果减压脱 溶的温度低于60℃,则蒸发量小,脱溶速率慢;如果减压脱溶的温度高于 80℃,则蒸发量过大,冷凝不彻底,溶剂损失大;因此,减压脱溶的温度 为60~80℃是合理的,优选地是66~72℃;
减压脱溶的温度为60~80℃时,如果减压脱溶的压力高于-0.06MPa, 则蒸发温度高;如果减压脱溶的压力低于-0.08MPa,是不必要的;因此, 减压脱溶的压力为-0.06MPa~-0.08MPa是可取的;
本发明使用的减压脱溶设备是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产品,例如由西安鼎 合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以商品名单效蒸发器销售的减压脱溶产品。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薄膜蒸发应该理解是使料液形成薄膜而进行的蒸 发方式,它的基本作用是脱除维生素E中残留的小分子易挥发组分,如乙 醇,水等。
所述的薄膜蒸发是在温度110~130℃与压力80Pa~100MPa的条件下 进行的;
在本发明中,薄膜蒸发的压力为80Pa~100MPa时,如果薄膜蒸发的 温度低于110℃,则易挥发组分不能完全汽化;如果薄膜蒸发的温度高于 130℃,则温度过高,维生素E产品会发生氧化;因此,薄膜蒸发的温度为 110~130℃是合适的,优选地是116~124℃;
薄膜蒸发的温度为110~130℃时,如果薄膜蒸发的压力低于80Pa,则 汽化的一挥发组分不能快速被引入冷凝器中冷凝;如果薄膜蒸发的压力高 于100MPa,则对成膜的物料靠重力的下行产生影响;因此,薄膜蒸发的压 力为80Pa~100MPa是恰当的;
本发明使用的薄膜蒸发器是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产品,例如由无锡和翔 生化装备有限公司以商品名薄膜蒸发器销售的薄膜蒸发产品。
薄膜蒸发所得到的产物需要进行二级分子蒸馏,其中:
第一、二级分子蒸馏主要作用是蒸出维生素E产品;
经过这样二级分子蒸馏可以得到符合要求的纯维生素E产品产物。
第一级分子蒸馏是在温度175~195℃与压力5Pa~10MPa的条件下进 行的。
在本发明中,第一级分子蒸馏的压力为5Pa~10MPa时,如果第一级 分子蒸馏的温度低于175℃,则维生素E汽化不了或汽化后的维生素E分 子为到达冷阱即发生冷凝;如果第一级分子蒸馏的温度高于195℃,则料液 膜汽化剧烈,有液体飞溅,影响维生素E产品纯度;因此,第一级分子蒸 馏的温度为175~195℃是合适的,优选地是180~190℃;
第一级分子蒸馏的温度为175~195℃时,如果第一级分子蒸馏的压力 低于5Pa是不必要的;如果第一级分子蒸馏的压力高于10MPa,则维生素E 产品易发生氧化;因此,第一级分子蒸馏的压力为5Pa~10MPa是适当的;
第二级分子蒸馏是在温度210~240℃与压力1Pa~5MPa的条件下进行 的。
在本发明中,第二级分子蒸馏的压力为1Pa~5MPa时,如果第二级分 子蒸馏的温度低于210℃,则少量维生素E汽化不了,会残留在重相,降低 收率;如果第二级分子蒸馏的温度高于240℃,则料液膜汽化剧烈,有液体 飞溅,影响维生素E产品纯度;因此,第二级分子蒸馏的温度为210~240℃ 是合适的,优选地是220~230℃;
第二级分子蒸馏的温度为210~240℃时,如果第二级分子蒸馏的压力 低于1Pa是不必要的;如果第二级分子蒸馏的压力高于5MPa,则少量维生 素E汽化不了,会残留在重相,降低收率;因此,第二级分子蒸馏的压力 为1Pa~5MPa是合适的;
本发明使用的二级分子蒸馏设备是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产品,例如由无 锡和翔生化装备有限公司以商品名短程蒸馏器销售的二级分子蒸馏产品。
本发明还涉及所述脱除玉米赤霉烯酮方法得到的纯维生素E产品,采 用前面描述的玉米赤霉烯酮检测方法检测,它的玉米赤霉烯酮含量是以重 量计0.0000035%以下。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与现有技术相比,
1、本发明以改性树脂吸附维生素E中的玉米赤霉烯酮,工艺过程简单, 未引入其他物质,不需要其他分离工艺,且不会对维生素E产品造成二次 污染;
2、改性树脂上负载的过渡金属离子,能特异性的与玉米赤霉烯酮中的 羰基形成配合物,与硅藻土蒙脱石等吸附剂(陈光明,谢玲玲,王莹,刘建军, 刘桂兰,刘爱玲.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_1(AFB_1)和玉米赤霉烯酮(ZEN)的 体外吸附效果[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6,37(02):7-9.)相比,吸附效率高约 80~90%,物料损失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改性螯合树脂的红外光谱图;
图2是吸附步骤所得改性螯合树脂的红外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述实施例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
实施例1:从天然维生素E中脱除玉米赤霉烯酮
该实施例的实施步骤如下:
A、亚胺二乙酸型螯合树脂预处理
在温度26℃的室温下,按照以克计亚胺二乙酸型螯合树脂与以毫升计 去离子水的比为1:8,让由三菱化学株式会社以商品名DIAION CR-11销 售的亚胺二乙酸型螯合树脂在pH 8去离子水中浸泡3.6小时,使该螯合树 脂完全溶胀,然后按照以克计亚胺二乙酸型螯合树脂与以毫升计饱和硫酸 盐溶液的比是3.0,让完全溶胀的螯合树脂在饱和硫酸钠硫酸盐溶液中浸泡 0.8小时,接着按照以克计浸泡螯合树脂与以毫升计去离子水的比为3使用 去离子水洗涤,以同样的方式洗涤2次,在温度35℃下烘干得到改性的螯 合树脂;
B、装柱
将步骤A得到的改性螯合树脂装入一个高与直径之比为1:8的圆柱形 层析柱中,按照以克计改性螯合树脂与以毫升计去离子水的比为1:2.4, 让去离子水以每小时0.7倍柱体积的流速通过改性螯合树脂床进行洗涤,然 后放空去离子水,再按照乙醇水溶液与改性螯合树脂床的体积比是1:1.6, 用浓度为以体积计95%乙醇水溶液通过改性螯合树脂床,除去其中的去离 子水;
C、吸附
按照以克计天然维生素E与以毫升计乙醇水溶液的比为1:3,将玉米 赤霉烯酮含量为以重量计0.00014%的天然维生素E与浓度为以体积计85% 乙醇水溶液混合配制成维生素E溶液,然后让该维生素E溶液以每小时0.8 倍柱体积的流速通过改性螯合树脂床进行吸附,直至从层析柱底流出液中 检测出玉米赤霉烯酮为止;
D、淋洗
按照以克计改性螯合树脂与以毫升计乙醇水溶液的比为1:3.0,让浓 度为以体积计95%乙醇水溶液以每小时0.6倍柱体积的流速通过改性螯合 树脂床进行淋洗,从层析柱底部收集含有维生素E的淋洗液;
E、分离
步骤D得到的含有维生素E的淋洗液先用由西安鼎合机械制造有限公 司以商品名单效蒸发器销售的单效浓缩器在温度60℃与压力-0.06MPa的条 件下进行减压脱溶,然后使用由无锡和翔生化装备有限公司以商品名薄膜 蒸发器销售的薄膜蒸发器在温度130℃与压力80MPa的条件下进行薄膜蒸 发,最后使用由无锡和翔生化装备有限公司以商品名短程蒸馏器销售的二 级分子蒸馏设备在温度175℃与压力5Pa的条件下进行第一级分子蒸馏,接 着在温度220℃与压力1MPa的条件下进行第二级分子蒸馏,其分子蒸馏产 物采用本申请说明书描述的分析方法检测,得到玉米赤霉烯酮含量是以重 量计0.0000031%的纯维生素E产品。
实施例2:从天然维生素E中脱除玉米赤霉烯酮
该实施例的实施步骤如下:
A、亚胺二乙酸型螯合树脂预处理
在温度20℃的室温下,按照以克计亚胺二乙酸型螯合树脂与以毫升计 去离子水的比为1:10,让由三菱化学株式会社以商品名DIAION CR-11销 售的亚胺二乙酸型螯合树脂在pH 6去离子水中浸泡4.4小时,使该螯合树 脂完全溶胀,然后按照以克计亚胺二乙酸型螯合树脂与以毫升计饱和硫酸 盐溶液的比是1.0,让完全溶胀的螯合树脂在饱和硫酸钾硫酸盐溶液中浸泡 1.0小时,接着按照以克计浸泡螯合树脂与以毫升计去离子水的比为2使用 去离子水洗涤,以同样的方式洗涤3次,在温度38℃下烘干得到改性的螯 合树脂;
B、装柱
将步骤A得到的改性螯合树脂装入一个高与直径之比为1:5的圆柱形 层析柱中,按照以克计改性螯合树脂与以毫升计去离子水的比为1:1.0, 让去离子水以每小时0.6倍柱体积的流速通过改性螯合树脂床进行洗涤,然 后放空去离子水,再按照乙醇水溶液与改性螯合树脂床的体积比是1:2.4, 用浓度为以体积计95%乙醇水溶液通过改性螯合树脂床,除去其中的去离 子水;
C、吸附
按照以克计天然维生素E与以毫升计乙醇水溶液的比为1:4,将玉米 赤霉烯酮含量为以重量计0.00001%的天然维生素E与浓度为以体积计90% 乙醇水溶液混合配制成维生素E溶液,然后让该维生素E溶液以每小时0.7 倍柱体积的流速通过改性螯合树脂床进行吸附,直至从层析柱底流出液中 检测出玉米赤霉烯酮为止;
D、淋洗
按照以克计改性螯合树脂与以毫升计乙醇水溶液的比为1:1.6,让浓 度为以体积计90%乙醇水溶液以每小时0.7倍柱体积的流速通过改性螯合 树脂床进行淋洗,从层析柱底部收集含有维生素E的淋洗液;
E、分离
步骤D得到的含有维生素E的淋洗液先用由西安鼎合机械制造有限公 司以商品名单效蒸发器销售的单效浓缩器在温度74℃与压力-0.08MPa的条 件下进行减压脱溶,然后使用由无锡和翔生化装备有限公司以商品名薄膜 蒸发器销售的薄膜蒸发器在温度110℃与压力90MPa的条件下进行薄膜蒸 发,最后使用由无锡和翔生化装备有限公司以商品名短程蒸馏器销售的二 级分子蒸馏设备在温度182℃与压力100Pa的条件下进行第一级分子蒸馏, 接着在温度210℃与压力5MPa的条件下进行第二级分子蒸馏,其分子蒸馏 产物采用本申请说明书描述的分析方法检测,得到玉米赤霉烯酮含量是以 重量计0.0000028%的纯维生素E产品。
实施例3:从天然维生素E中脱除玉米赤霉烯酮
该实施例的实施步骤如下:
A、亚胺二乙酸型螯合树脂预处理
在温度24℃的室温下,按照以克计亚胺二乙酸型螯合树脂与以毫升计 去离子水的比为1:5,让由三菱化学株式会社以商品名DIAION CR-11销 售的亚胺二乙酸型螯合树脂在pH 10去离子水中浸泡3.0小时,使该螯合树 脂完全溶胀,然后按照以克计亚胺二乙酸型螯合树脂与以毫升计饱和硫酸 盐溶液的比是1.6,让完全溶胀的螯合树脂在饱和硫酸铵硫酸盐溶液中浸泡 1.2小时,接着按照以克计浸泡螯合树脂与以毫升计去离子水的比为4使用 去离子水洗涤,以同样的方式洗涤3次,在温度42℃下烘干得到改性的螯 合树脂;
B、装柱
将步骤A得到的改性螯合树脂装入一个高与直径之比为1:7的圆柱形 层析柱中,按照以克计改性螯合树脂与以毫升计去离子水的比为1:1.6, 让去离子水以每小时0.8倍柱体积的流速通过改性螯合树脂床进行洗涤,然 后放空去离子水,再按照乙醇水溶液与改性螯合树脂床的体积比是1:3.0, 用浓度为以体积计95%乙醇水溶液通过改性螯合树脂床,除去其中的去离 子水;
C、吸附
按照以克计天然维生素E与以毫升计乙醇水溶液的比为1:5,将玉米 赤霉烯酮含量为以重量计0.00007%的天然维生素E与浓度为以体积计95% 乙醇水溶液混合配制成维生素E溶液,然后让该维生素E溶液以每小时0.6 倍柱体积的流速通过改性螯合树脂床进行吸附,直至从层析柱底流出液中 检测出玉米赤霉烯酮为止;
D、淋洗
按照以克计改性螯合树脂与以毫升计乙醇水溶液的比为1:2.4,让浓 度为以体积计95%乙醇水溶液以每小时0.8倍柱体积的流速通过改性螯合 树脂床进行淋洗,从层析柱底部收集含有维生素E的淋洗液;
E、分离
步骤D得到的含有维生素E的淋洗液先用由西安鼎合机械制造有限公 司以商品名单效蒸发器销售的单效浓缩器在温度66℃与压力-0.06MPa的条 件下进行减压脱溶,然后使用由无锡和翔生化装备有限公司以商品名薄膜 蒸发器.销售的薄膜蒸发器在温度116℃与压力100MPa的条件下进行薄膜 蒸发,最后使用由无锡和翔生化装备有限公司以商品名短程蒸馏器销售的 二级分子蒸馏设备在温度195℃与压力1MPa的条件下进行第一级分子蒸 馏,接着在温度230℃与压力1Pa的条件下进行第二级分子蒸馏,其分子蒸 馏产物采用本申请说明书描述的分析方法检测,得到玉米赤霉烯酮含量是 以重量计0.0000030%以下的纯维生素E产品。
实施例4:从天然维生素E中脱除玉米赤霉烯酮
该实施例的实施步骤如下:
A、亚胺二乙酸型螯合树脂预处理
在温度30℃的室温下,按照以克计亚胺二乙酸型螯合树脂与以毫升计 去离子水的比为1:6,让由三菱化学株式会社以商品名DIAION CR-11销 售的亚胺二乙酸型螯合树脂在pH 4去离子水中浸泡5.0小时,使该螯合树 脂完全溶胀,然后按照以克计亚胺二乙酸型螯合树脂与以毫升计饱和硫酸 盐溶液的比是2.4,让完全溶胀的螯合树脂在饱和硫酸氢钾硫酸盐溶液中浸 泡1.0小时,接着按照以克计浸泡螯合树脂与以毫升计去离子水的比为3使 用去离子水洗涤,以同样的方式洗涤4次,在温度45℃下烘干得到改性的 螯合树脂;
B、装柱
将步骤A得到的改性螯合树脂装入一个高与直径之比为1:10的圆柱 形层析柱中,按照以克计改性螯合树脂与以毫升计去离子水的比为1:3.0, 让去离子水以每小时0.7倍柱体积的流速通过改性螯合树脂床进行洗涤,然 后放空去离子水,再按照乙醇水溶液与改性螯合树脂床的体积比是1:1.0, 用浓度为以体积计95%乙醇水溶液通过改性螯合树脂床,除去其中的去离 子水;
C、吸附
按照以克计天然维生素E与以毫升计乙醇水溶液的比为1:4,将玉米 赤霉烯酮含量为以重量计0.00020%的天然维生素E与浓度为以体积计90% 乙醇水溶液混合配制成维生素E溶液,然后让该维生素E溶液以每小时0.7 倍柱体积的流速通过改性螯合树脂床进行吸附,直至从层析柱底流出液中 检测出玉米赤霉烯酮为止;
D、淋洗
按照以克计改性螯合树脂与以毫升计乙醇水溶液的比为1:1.0,让浓 度为以体积计98%乙醇水溶液以每小时0.7倍柱体积的流速通过改性螯合 树脂床进行淋洗,从层析柱底部收集含有维生素E的淋洗液;
E、分离
步骤D得到的含有维生素E的淋洗液先用由西安鼎合机械制造有限公 司以商品名单效蒸发器销售的单效浓缩器在温度80℃与压力-0.08MPa的条 件下进行减压脱溶,然后使用由无锡和翔生化装备有限公司以商品名薄膜 蒸发器销售的薄膜蒸发器在温度125℃与压力90MPa的条件下进行薄膜蒸 发,最后使用由无锡和翔生化装备有限公司以商品名短程蒸馏器销售的二 级分子蒸馏设备在温度188℃与压力10MPa的条件下进行第一级分子蒸馏, 接着在温度240℃与压力100Pa的条件下进行第二级分子蒸馏,其分子蒸 馏产物采用本申请说明书描述的分析方法检测,得到玉米赤霉烯酮含量是 以重量计0.0000028%的纯维生素E产品。

Claims (9)

1.一种从天然维生素E中脱除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脱除方法的步骤如下:
A、亚胺二乙酸型螯合树脂预处理
在温度20~30℃的室温下,让亚胺二乙酸型螯合树脂在pH 4~10去离子水中浸泡3~5小时,使该螯合树脂完全溶胀,然后让完全溶胀的螯合树脂在饱和硫酸盐溶液中浸泡0.8~1.2小时,接着使用去离子水洗涤,在温度35~45℃下烘干得到改性的螯合树脂;
B、装柱
将步骤A得到的改性螯合树脂装入一个层析柱中,让去离子水以每小时0.6~0.8倍柱体积的流速通过改性螯合树脂床进行洗涤,然后放空去离子水,再用浓度为以体积计95%乙醇水溶液通过改性螯合树脂床,除去其中的去离子水;
C、吸附
按照以克计天然维生素E与以毫升计乙醇水溶液的比为1:3~5,将天然维生素E与浓度为以体积计85~95%乙醇水溶液混合配制成维生素E溶液,然后让该维生素E溶液以每小时0.6~0.8倍柱体积的流速通过改性螯合树脂床进行吸附,直至从层析柱底流出液中检测出玉米赤霉烯酮为止;
D、淋洗
按照以克计改性螯合树脂与以毫升计乙醇水溶液的比为1:1~3,让浓度为以体积计90~98%乙醇水溶液通过改性螯合树脂床进行淋洗,从层析柱底部收集含有维生素E的淋洗液;
E、分离
步骤D得到的含有维生素E的淋洗液先用单效浓缩器进行减压脱溶,然后使用薄膜蒸发器进行薄膜蒸发,最后使用二级分子蒸馏设备进行分子蒸馏,于是得到纯维生素E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除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以克计亚胺二乙酸型螯合树脂与以毫升计去离子水的比为1:5~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除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以克计亚胺二乙酸型螯合树脂与以毫升计饱和硫酸盐溶液的比是1~3;所述的硫酸盐是硫酸钠、硫酸钾、硫酸铵、硫酸氢钠或硫酸氢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除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洗涤时以克计浸泡螯合树脂与以毫升计去离子水的比是2~4倍,以同样的方式洗涤2~4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除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所述的层析柱是一种高与直径之比为1:5~10的圆柱形层析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除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以克计改性螯合树脂与以毫升计去离子水的比为1:1~3;乙醇水溶液与改性螯合树脂床的体积比是1: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除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天然维生素E的玉米赤霉烯酮含量是以重量计0.00001~0.000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除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D中,让乙醇水溶液以每小时0.6~0.8倍柱体积的流速通过改性螯合树脂床进行淋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除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E中,所述的减压脱溶是在温度60~80℃与压力-0.06MPa~-0.08MPa的条件下进行的;所述的薄膜蒸发是在温度110~130℃与压力80Pa~100MPa的条件下进行的;第一级分子蒸馏是在温度175~195℃与压力5Pa~10MPa的条件下进行的,第二级分子蒸馏是在温度210~240℃与压力1Pa~5MPa的条件下进行的。
CN202110837578.2A 2021-07-23 2021-07-23 从天然维生素e中脱除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与由所述方法得到的产品 Active CN1135632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37578.2A CN113563297B (zh) 2021-07-23 2021-07-23 从天然维生素e中脱除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与由所述方法得到的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37578.2A CN113563297B (zh) 2021-07-23 2021-07-23 从天然维生素e中脱除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与由所述方法得到的产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63297A CN113563297A (zh) 2021-10-29
CN113563297B true CN113563297B (zh) 2022-03-22

Family

ID=78166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37578.2A Active CN113563297B (zh) 2021-07-23 2021-07-23 从天然维生素e中脱除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与由所述方法得到的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63297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10167A (en) * 1975-08-22 1977-03-01 Imc Chemical Group, Inc. Method for the recovery of zearalenone
CN103896762A (zh) * 2012-12-28 2014-07-02 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含柠檬酸溶液的纯化方法
CN104961718A (zh) * 2015-07-07 2015-10-07 浙江伊宝馨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然维生素e中微量有害杂质玉米赤霉烯酮的专用设备及脱除方法
CN105148871A (zh) * 2015-07-21 2015-12-16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一种环境友好的吸附玉米赤霉烯酮材料及其应用
CN107245369A (zh) * 2017-06-28 2017-10-13 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 一种生物酶法生产不含玉米赤霉烯酮的植物油的方法
CN107709375A (zh) * 2015-06-22 2018-02-16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亚氨基二乙酸型螯合树脂及其制造方法
CN109943410A (zh) * 2017-12-21 2019-06-28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降低油脂中的玉米赤霉烯酮中的方法
CN112920152A (zh) * 2019-12-06 2021-06-08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脱除天然维生素e中玉米赤霉烯酮的高效制备色谱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1985C (zh) * 2005-08-26 2007-02-28 江南大学 一种从维生素c母液中提取维生素c和古龙酸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10167A (en) * 1975-08-22 1977-03-01 Imc Chemical Group, Inc. Method for the recovery of zearalenone
CN103896762A (zh) * 2012-12-28 2014-07-02 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含柠檬酸溶液的纯化方法
CN107709375A (zh) * 2015-06-22 2018-02-16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亚氨基二乙酸型螯合树脂及其制造方法
CN104961718A (zh) * 2015-07-07 2015-10-07 浙江伊宝馨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然维生素e中微量有害杂质玉米赤霉烯酮的专用设备及脱除方法
CN105148871A (zh) * 2015-07-21 2015-12-16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一种环境友好的吸附玉米赤霉烯酮材料及其应用
CN107245369A (zh) * 2017-06-28 2017-10-13 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 一种生物酶法生产不含玉米赤霉烯酮的植物油的方法
CN109943410A (zh) * 2017-12-21 2019-06-28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降低油脂中的玉米赤霉烯酮中的方法
CN112920152A (zh) * 2019-12-06 2021-06-08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脱除天然维生素e中玉米赤霉烯酮的高效制备色谱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玉米赤霉烯酮的毒性及脱毒研究进展;刘跃芹等;《广州化工》;20160731;第44卷(第13期);第6-8页 *
谷物中玉米赤霉烯酮去毒方法的研究进展;尹青岗等;《粮食与饲料工业》;20081231(第10期);第42-44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63297A (zh) 2021-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aşar et al. Biosorption of lead (II) ions from aqueous solution by peanut shells: Equilibrium, thermodynamic and kinetic studies
Sun et al. Adsorptive recovery of UO22+ from aqueous solutions using collagen–tannin resin
CN100581647C (zh) 有机组分负载型炭鳌合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iang et al. Synthesis of novel lignin-based ion-exchange resin and its utilization in heavy metals removal
Orlando et al. Preparation of agricultural residue anion exchangers and its nitrate maximum adsorption capacity
Baccar et al. Equilibrium, thermodynamic and kinetic studies on adsorption of commercial dye by activated carbon derived from olive-waste cakes
Nouri et al. Electrospun polymer composite nanofiber-based in-syringe solid phase extraction in tandem with dispersive liquid-liquid microextraction coupled with HPLC-FD for determination of aflatoxins in soybean
CN106995224A (zh) 一种去除水中抗生素的方法
Zhao et al. Modification of garlic peel by nitric acid and its application as a novel adsorbent for solid-phase extraction of quinolone antibiotics
CN102849817B (zh) 生物吸附剂填充柱分离重金属铅镉的方法
CN110694618B (zh) 一种钌基催化剂在深度低共熔溶剂条件下对木质素进行加氢脱氧的方法
CN104646020A (zh) 一种臭氧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CN113563297B (zh) 从天然维生素e中脱除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与由所述方法得到的产品
Li et al. Novel sample preparation technique based on functional nanofiber mat for sensitive and precise determination of phenolic environmental estrogens in environmental water
Kumar et al. Removal of Cr (VI) using low cost activated carbon developed by agricultural waste
CN102553539A (zh) 一种吸附镉离子的生物质改性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241935A (zh) 一种用玉米芯处理含酚废水的方法
CN102649048B (zh) 吸附剂和使用其收集贵金属的方法
WO2021000224A1 (zh) 一种葡萄多酚的树脂分离纯化方法
CN110559385B (zh) 一种黑蒜中多酚物质的提取与测定方法
CN114057753B (zh) 一种分离纯化产酶溶杆菌发酵液中抗真菌活性物质hsaf的方法
Zhang et al. Applic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material CZIF-8/CS-MS as adsorbent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in Schisandra chinensis
CN108614061B (zh) 一种去除无水乙醇和环己烷中塑化剂的方法
CN107488790B (zh) 用苯胺与2-氨基-6-甲氧基苯甲酸的共聚物吸附分离钯、铂、铑的方法
CN112457917A (zh) 一种再造烟叶冷凝水中香味组分的回收方法、由其形成的洗脱液及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24

Address after: 712100 C1, torch Park, free trade street, Yangling Demonstration Zone,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ANXI HEALTHFUL BIOLOGICAL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710100 804, block a, Huihang Plaza, Hangtuo Road, aerospace base, Chang'an District,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XI'AN HEALTHFUL BIO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