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61543B - 轮胎模具 - Google Patents

轮胎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61543B
CN113561543B CN202111118329.4A CN202111118329A CN113561543B CN 113561543 B CN113561543 B CN 113561543B CN 202111118329 A CN202111118329 A CN 202111118329A CN 113561543 B CN113561543 B CN 1135615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mounting hole
base
side plate
ro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1832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61543A (zh
Inventor
徐亮亮
张伟
孙日文
张旭日
隋广明
王森
王尧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mile Mechan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mile Mechan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mile Mechan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mile Mechan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d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1832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615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615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615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615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615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0601Vulcanising tyres; Vulcanising presses for tyres
    • B29D30/0606Vulcanising moulds not integral with vulcanising pr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3/0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33/30Mounting, exchanging or cente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0601Vulcanising tyres; Vulcanising presses for tyres
    • B29D30/0606Vulcanising moulds not integral with vulcanising presses
    • B29D2030/0607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moul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Heating, Cooling, Or Cur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轮胎硫化的工装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提供了一种轮胎模具。轮胎模具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胎侧板组件,至少一个胎侧板组件包括基座、侧板以及卡接结构,卡接结构设置在基座和侧板之间,卡接结构包括凸起和与凸起卡接配合的卡槽,基座上设有凸起,侧板上设有卡槽;侧板与基座旋转配合,卡槽包括第一卡接槽和第二卡接槽,轮胎模具还包括止转机构,止转机构包括:止转件,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安装孔内,且止转件沿竖直方向可移动地设置;配合孔,设置在侧板上,止转件具有与配合孔配合的止转位置和与配合孔脱离的脱离位置,其中,当侧板锁紧在基座上时,止转件处于止转位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模具装配效率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轮胎模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胎硫化的工装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轮胎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轮胎模具都设置有上、下胎侧板及上盖、底座,上盖或底座与胎侧板均为平面配合,上、下胎侧板及上盖、底座上均分别设有连接孔,轮胎硫化时为硫化机提供合模力以及牵引力。
由于结构的限制,上胎侧板与上盖以及下胎侧板与底座之间分别采用多个螺钉连接,这就导致模具在装配时,操作者需要依次重复进行紧固,对于上、下胎侧板所使用的螺钉规格不一致时,还需要更换操作工具进行,影响模具装配的效率,从而间接的对轮胎厂的硫化产能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胎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模具装配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轮胎模具,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胎侧板组件,至少一个胎侧板组件包括基座、侧板以及卡接结构,卡接结构设置在基座和侧板之间,卡接结构包括凸起和与凸起卡接配合的卡槽,基座上设有凸起,侧板上设有卡槽;侧板与基座旋转配合,卡槽包括第一卡接槽和与第一卡接槽连通的第二卡接槽,凸起位于第一卡接槽内时,基座能够与侧板脱离;凸起与第二卡接槽卡接配合时,侧板锁紧在基座上;基座上设有第一安装孔,轮胎模具还包括用于将侧板保持在锁紧位置的止转机构,止转机构包括:止转件,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安装孔内,且止转件沿竖直方向可移动地设置;配合孔,设置在侧板上,止转件具有与配合孔配合的止转位置和与配合孔脱离的脱离位置,其中,当侧板锁紧在基座上时,止转件处于止转位置。
进一步地,止转机构还包括用于使止转件处于止转位置的第一弹性元件,第一弹性元件与止转件抵接或连接。
进一步地,止转机构还包括设置在基座或者侧板上的切换结构,在切换结构的带动下,止转件在止转位置和脱离位置之间进行切换。
进一步地,基座上设有与第一安装孔连通的第二安装孔以及与第二安装孔连通的安装通孔,切换结构包括:限位销,位于第二安装孔内;横销,与限位销连接,位于第二安装孔内;以及立销,与横销连接,且立销位于安装通孔内;其中,侧板上设有与立销滑动配合的长条槽,以使侧板相对于基座沿预设轨迹转动,限位销沿着第二安装孔的中心轴线可移动地设置,以将止转件保持在脱离位置。
进一步地,切换结构还包括:第二弹性元件;以及台阶销,与横销连接;其中,限位销上设有第三安装孔和与第三安装孔连通的限位槽,横销位于第三安装孔内,台阶销与限位槽滑动配合,在外力的作用下,横销沿着第三安装孔的中心轴线相对于限位销可移动地设置;第二弹性元件位于第三安装孔内并与横销的一端抵接或连接,以为限位销提供使限位销伸出第二安装孔并与止转件抵接的作用力。
进一步地,切换结构还包括设置在第二安装孔内的第三弹性元件,第三弹性元件位于横销的一端和第二安装孔的底壁之间,以为立销、限位销和横销形成的结构提供使其沿第二安装孔移动的作用力。
进一步地,立销在长条槽内至少具有第一预设位置,第二预设位置和第三预设位置,在立销由第一预设位置运动至第二预设位置的过程中,先是立销沿第二安装孔的轴线向第一方向移动第一预设距离,然后是立销和限位销共同向第一方向移动第二预设距离,其中,第二预设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在此过程中,凸起由第一卡接槽滑入第二卡接槽,第二预设位置相对于第一预设位置更靠近侧板的中心。
进一步地,立销在长条槽内还具有第三预设位置,在立销由第二预设位置运动至第三预设位置的过程中,先是立销和限位销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第三预设距离,然后立销带动台阶销相对于限位销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第四预设距离,其中,第四预设距离大于第三预设距离,此时,凸起沿着第二卡接槽移动至端部位置以将侧板锁紧在基座上,其中,第二预设位置相对于第三预设位置更靠近侧板的中心。
进一步地,切换结构包括扭簧,止转件的至少一侧设有与扭簧配合的轨道,扭簧位于止转件和第一安装孔的侧壁之间。
进一步地,轨道为环形槽,按压止转件,在扭簧的作用下,止转件从止转位置切换为脱离位置。
进一步地,侧板上设有与配合孔连通的缺口,通过按压止转件,止转件由止转位置切换为脱离位置。
进一步地,第一安装孔为通孔,止转机构还包括锁紧件,第一弹性元件位于锁紧件和止转件之间,锁紧件与第一安装孔螺纹连接;或者,第一安装孔为盲孔,止转件上设有安装槽,第一弹性元件的一端与安装槽的底壁抵接,第一弹性元件的另一端与第一安装孔的底壁抵接。
进一步地,胎侧板组件还包括用于防止止转件从第一安装孔内脱出的防脱件,防脱件设置在基座上。
进一步地,防脱件包括与基座可拆卸连接的盖板,止转件上设有台肩结构,盖板与台肩结构的表面抵接配合。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设置了凸起和与凸起卡接的卡槽,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通过多个螺钉连接侧板和基座的方式而言,本申请卡接的连接方式,操作简单并且装配效率较高,可以实现轮胎模具的快速装配;进一步地,通过在卡槽内部设置第一卡接槽和第二卡接槽,仅需“旋转”操作,就可以实现凸起与两个卡接槽之间配合的切换,从而实现基座与侧板之间的锁紧与解锁的切换,操作简单;另外,仅需一次“旋转”操作便可以联动多个凸起和卡槽,无需依次重复紧固螺钉,即可实现轮胎模具的快速装配。当侧板锁紧在基座上时,配合孔与止转件卡接配合,此时只有部分止转件位于第一安装孔内,止转件处于止转位置,止转机构对轮胎模具起止转作用;当需要对基座和侧板进行解锁时,通过按压止转件,使得止转件与配合孔脱离,止转件完全位于第一安装孔内,止转件不再起止转作用,此时,基座与侧板之间可以自由地相对旋转,这样,在旋转力的作用下,凸起可以由第二卡接槽旋转至第一卡接槽,从而可以实现基座与侧板的解锁。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轮胎模具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轮胎模具的Q1向视图;
图3示出了图1的轮胎模具的切换结构、基座和侧板连接的局部放大图;
图4示出了图3的切换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5示出了图1的轮胎模具的卡接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6示出了图1的轮胎模具的侧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7a示出了图1的轮胎模具的立销位于第一预设位置时,基座、止转件与切换结构等配合的示意图;
图7b示出了图1的轮胎模具的立销从第一预设位置运动至第二预设位置的过程中,基座、止转件与切换结构等配合的示意图;
图7c示出了图1的轮胎模具的立销位于第二预设位置时,基座、止转件与切换结构等配合的示意图;
图7d示出了图1的轮胎模具的立销从第二预设位置运动至第三预设位置的过程中,基座、止转件与切换结构等配合的示意图;
图7e示出了图1的轮胎模具的立销位于第三预设位置时,基座、止转件与切换结构等配合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1的轮胎模具的侧板的拆卸示意图;
图9a示出了图1的轮胎模具的立销位于第三预设位置时,基座、止转件与切换结构等配合的一个示意图;
图9b示出了图1的轮胎模具的立销位于第三预设位置时,基座、止转件与切换结构等配合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9c示出了图1的轮胎模具的立销从第三预设位置运动至第二预设位置的过程中,基座、止转件与切换结构等配合的示意图;
图9d示出了图1的轮胎模具的立销位于第二预设位置时,基座、止转件与切换结构等配合的示意图;
图9e示出了图1的轮胎模具的立销从第二预设位置运动至第一预设位置的过程中,基座、止转件与切换结构等配合的示意图;
图9f示出了图1的轮胎模具的立销位于第一预设位置时,基座、止转件与切换结构等配合的一个示意图;
图9g示出了图1的轮胎模具的立销位于第一预设位置时,基座、止转件与切换结构等配合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图1的轮胎模具的长条槽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轮胎模具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只示出了部分胎侧板组件);
图12示出了图11的轮胎模具的止转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13示出了图11的Q2向的俯视图;
图14示出了图11的轮胎模具的止转机构的止转件的示意图;
图15示出了图14的止转件的俯视图;
图1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三的轮胎模具的示意图;
图17示出了图16的轮胎模具的Q3向视图;
图18示出了图16的止转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基座;11、第一安装孔;12、第二安装孔;13、安装通孔;20、侧板;21、长条槽;30、卡接结构;31、凸起;32、卡槽;321、第一卡接槽;322、第二卡接槽;40、止转机构;41、止转件;411、轨道;412、台肩结构;413、安装槽;42、配合孔;43、第一弹性元件;44、锁紧件;50、切换结构;51、扭簧;52、限位销;521、第三安装孔;522、限位槽;53、横销;54、立销;55、第三弹性元件;56、第二弹性元件;57、台阶销;60、防脱件;100、胎侧板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一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及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轮胎模具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胎侧板组件100。每个胎侧板组件100都包括基座10和侧板20,两个胎侧板组件100的两个侧板20相向设置。其中,位于图1上方的胎侧板组件100中的基座10可以作为上盖;位于图1下方的胎侧板组件100中的基座10可以作为底座。为了方便描述,本发明仅以其中一个胎侧板组件100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轮胎模具。该实施例的轮胎模具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胎侧板组件100,至少一个胎侧板组件100包括基座10、侧板20以及卡接结构30。其中,卡接结构30设置在基座10和侧板20之间,卡接结构30包括凸起31和与凸起31卡接配合的卡槽32,侧板20和基座10中的一个上设有凸起31,侧板20和基座10中的另一个上设有卡槽32。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凸起31和与凸起31卡接配合的卡槽32,可以将基座10与侧板20固定连接,采用凸起31与卡槽32卡接的连接方式,操作简单并且装配效率较高,这样,可以实现轮胎模具的快速装配,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螺钉连接时因重复进行紧固和频繁更换操作工具导致的装配效率低的问题,以及相关技术中因长期使用无力矩紧固螺钉导致的模具使用寿命低、存在安全和质量隐患等问题。
优选地,如图1所示,凸起31通过螺纹连接等方式固定在基座10上,卡槽32开设在侧板20上。当然,在附图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还可以将凸起31固定在侧板20上,相对应地,卡槽32开设在基座10上。
优选地,卡接结构30为多个,多个卡接结构30沿基座10或侧板20的周向间隔设置。具体地,多个凸起31沿基座10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多个卡槽32沿侧板20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这样,通过一次卡合动作,即可将多个凸起31与对应的多个卡槽32配合,操作简单;而且,设置多个卡接结构30也可以加强基座10与侧板20之间的连接强度。
可选地,凸起31为连接柱、连接杆或连接螺钉等。
如图1和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侧板20与基座10旋转配合,卡槽32包括第一卡接槽321和与第一卡接槽321连通的第二卡接槽322,凸起31位于第一卡接槽321内时,基座10能够与侧板20脱离;凸起31与第二卡接槽322卡接配合时,侧板20锁紧在基座10上。
通过上述设置,仅需通过“旋转”操作,即可实现凸起31从与第一卡接槽321配合到与第二卡接槽322配合的切换,从而实现基座10与侧板20之间的锁紧;并且仅需一次“旋转”操作便可以联动多个凸起31和卡槽32,无需像现有技术中那样依次重复紧固螺钉,即可实现轮胎模具的快速装配,操作简单并且装配效率较高。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卡接结构30的数量为4个,如果按照顺时针方向旋转侧板20,那么通过一次旋转动作,即可同时将四个凸起31卡入对应的四个第二卡接槽322内,实现连接侧板20和基座10的功能。上述设置中,无需重复紧固螺钉,节省了操作步骤,进而提高了装配效率。
在使用上述轮胎模具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外力作用或者操作人员误操作引起的解锁侧板20和基座10的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将侧板20保持在锁紧位置的止转机构40。这样,当凸起31与第二卡接槽322卡接配合时,止转机构40可以将基座10保持在与第二卡接槽322卡接配合的锁紧位置,从而避免凸起31由第二卡接槽322“回转”(即逆时针方向转动)至第一卡接槽321,导致基座10与侧板20脱离的问题。
优选地,凸起31为T型连接销,卡槽32为与T型连接销相配合的T型槽。
下面,结合附图进行描述: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基座10上设有第一安装孔11,止转机构40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安装孔11内。
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止转机构40包括止转件41和配合孔42。止转件41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安装孔11内,且止转件41沿竖直方向可移动地设置。配合孔42设置在侧板20上,止转件41具有与配合孔42配合的止转位置和与配合孔42脱离的脱离位置,其中,当侧板20锁紧在基座10上时,止转件41处于止转位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当侧板20锁紧在基座10上时,配合孔42与止转件41卡接配合,此时只有部分止转件41位于第一安装孔11内,止转件41处于止转位置,止转机构40对轮胎模具起止转作用;当需要对基座10和侧板20进行解锁时,通过按压止转件41,使得止转件41与配合孔42脱离,止转件41完全位于第一安装孔11内,止转件41不再起止转作用,此时,基座10与侧板20之间可以自由地相对旋转,这样,在旋转力的作用下,凸起31可以由第二卡接槽322旋转至第一卡接槽321,从而可以实现基座10与侧板20的解锁。
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止转机构40还包括用于使止转件41处于止转位置的第一弹性元件43,第一弹性元件43与止转件41抵接或连接。
通过上述设置,在第一弹性元件43的作用下,止转件41可以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从而能够在与配合孔42配合的止转位置和与配合孔42解除配合的脱离位置之间进行切换,从而实现止转机构40对轮胎模具的止转作用和解锁作用。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第一安装孔11为盲孔,为便于固定第一弹性元件43,止转件41上设有安装槽413,第一弹性元件43的一端与安装槽413的底壁抵接,第一弹性元件43的另一端与第一安装孔11的底壁抵接。
当然,在附图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止转件41的底部也可以不设安装槽413,第一弹性元件43的一端直接与止转件41的底壁连接,第一弹性元件43的另一端与第一安装孔11的底壁抵接或连接。
如图1和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止转机构40还包括设置在基座10或者侧板20上的切换结构50,在切换结构50的带动下,止转件41在止转位置和脱离位置之间进行切换。
利用切换结构50,止转件41可以在止转位置和脱离位置之间进行切换。需要说明的是,“在切换结构50的带动下”具体的含义为:通过按压止转件41,同时在切换结构50的辅助作用下,可使止转件41从止转位置切换至脱离位置;而当止转件41需要从脱离位置切换至止转位置时,切换结构50不会对止转件41产生锁定,这样,止转件41可以在第一弹性元件43的作用下切换至止转位置,从而实现止转机构40对轮胎模具的止转作用和解锁作用。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基座10上设有与第一安装孔11连通的第二安装孔12以及与第二安装孔12连通的安装通孔13。切换结构50包括限位销52、横销53以及立销54。限位销52位于第二安装孔12内;横销53与限位销52连接,位于第二安装孔12内;立销54与横销53连接,且立销54位于安装通孔13内;其中,侧板20上设有与立销54滑动配合的长条槽21,限位销52沿着第二安装孔12的中心轴线可移动地设置,以将止转件41保持在脱离位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安装孔12用于容纳切换结构50,安装通孔13用于将立销54引出并为立销54的移动提供行程,以实现切换结构50的立销54与侧板20的配合,从而实现切换结构50对止转机构40在止转位置和脱离位置之间的切换。
优选地,安装通孔13为设置在基座10上的长条孔,长条孔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安装孔12的轴线方向相同。
具体地,立销54的一端穿出安装通孔13后与设置在侧板20上的长条槽21滑动配合;当立销54沿长条槽21的弧形轨迹滑动时,横销53在立销54的带动下可以沿第二安装孔12的中心轴线移动,从而带动限位销52沿第二安装孔12的中心轴线移动;当止转件41从止转位置切换至脱离位置时,在切换结构50的带动下,限位销52与止转件41的侧面抵接,这样,可以使得止转件41保持在脱离位置。具体地,如图2所示,长条槽21为弧形槽,弧形槽的圆心位于侧板20的径向外侧,也就是说,长条槽21朝向靠近侧板20中心的一侧凸出。
如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切换结构50还包括台阶销57,台阶销57与横销53连接。
通过上述设置,台阶销57与横销53相连接,横销53与立销54相连接,当立销54沿长条槽21的弧形轨迹滑动时,台阶销57在立销54的带动下可以沿第二安装孔12的中心轴线移动。
如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限位销52上设有第三安装孔521和与第三安装孔521连通的限位槽522,横销53位于第三安装孔521内,台阶销57与限位槽522滑动配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三安装孔521用于容纳横销53,设置在横销53上的台阶销57可以与设置在限位销52上的限位槽522滑动配合,当台阶销57在立销54的带动下沿着第二安装孔12的中心轴线移动时,台阶销57会与限位槽522的端部相接触,这样,台阶销57可以带动限位销52沿着第二安装孔12的中心轴线移动,以使限位销52与止转件41脱离;当止转件41从止转位置切换至脱离位置时,在弹性力的作用下,限位销52可以与止转件41相抵接、卡止,这样,可以使得止转件41保持在脱离位置。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切换结构50还包括第二弹性元件56;第二弹性元件56位于第三安装孔521内并与横销53的一端抵接或连接,以为限位销52提供使限位销52伸出第二安装孔12并与止转件41抵接的作用力。
通过上述设置,当止转件41由止转位置切换至脱离位置,此时第二弹性元件56处于压缩状态,限位销52在第二弹性元件56的作用下能够伸出第二安装孔12并与止转件41抵接,从而将止转件41保持在脱离位置。
如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切换结构50还包括设置在第二安装孔12内的第三弹性元件55,第三弹性元件55位于横销53的一端和第二安装孔12的底壁之间,以使立销54与长条槽21滑动配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当基座10和侧板20之间发生相对旋转时,立销54会沿长条槽21的弧形轨迹运动,在横销53的一端与第二安装孔12的底壁之间设置第三弹性元件55,可以使得立销54在定点位置与长条槽21卡合到位,防止侧板20发生径向运动。也就是说,设置第三弹性元件55和长条槽21等,是为了确保侧板20只能沿周向运动。
需要注意的是,台阶销57在限位销52中的行程(或者,限位槽522的长度)设定需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在按压止转件41后,止转件41的大径端位于限位销52的下方后,确保限位销52向左弹出后能与止转件41的小径端的侧面抵接;第二,在旋转力的作用下,立销54在长条槽21内滑动,可以带着横销53,台阶销57以及限位销52沿着图3向右侧移动,确保限位销52与止转件41脱离。
如图6所示,立销54在长条槽21内至少具有第一预设位置,第二预设位置和第三预设位置,当需要将侧板20安装至基座10时,在立销54由第一预设位置运动至第二预设位置的过程中,先是立销54沿第二安装孔12的轴线向第一方向移动第一预设距离(如图7b所示),然后是立销54和限位销52共同向第一方向移动第二预设距离(如图7c所示),其中,第二预设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在此过程中,凸起31由第一卡接槽滑入第二卡接槽322;在立销54由第二预设位置运动至第三预设位置的过程中,在第三弹性元件55的作用下,先是立销54和限位销52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第三预设距离(如图7d所示),然后立销54带动台阶销57相对于限位销52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第四预设距离(如图7e所示),其中,第四预设距离大于第三预设距离,此时,凸起31沿着第二卡接槽322移动至端部位置以将侧板20锁紧在基座10上,其中,第二预设位置相对于第一预设位置和第三预设位置更靠近侧板20的中心。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根据胎侧板组件100的实际尺寸确定第一预设距离、第二预设距离、第三预设距离与第四预设距离的具体大小。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案,例如,第一预设距离为7.5mm,第二预设距离为1.5mm,第三预设距离为1.5mm,第四预设距离为7.5mm。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止转件41位于止转位置时,台阶销57位于限位槽522的第一位置,立销54位于长条槽21内靠近配合孔42的一端;当止转件41位于脱离位置时,台阶销57位于限位槽522的第二位置,立销54位于长条槽21内远离配合孔42的一端;其中,第一位置相对于第二位置更靠近配合孔42;在旋转作用力下,立销54沿着长条槽21滑动,限位销52切换为能够将止转件41保持在脱离位置的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位置优选为图3或图4中的限位槽522的最右端的位置,第一位置可以是图4中的限位槽522的最左端的位置,也可以是最左端和最右端之间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及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第一弹性元件43,第二弹性元件56和第三弹性元件55均为弹簧。
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侧板20上设有与配合孔42连通的缺口,通过按压止转件41,止转件41由止转位置切换为脱离位置。
通过上述设置,经由缺口按压止转件41,止转件41可以由止转位置切换为脱离位置,此时止转机构40不再起止转作用,基座10与侧板20之间可以自由地相对旋转,这样,凸起31可以由第二卡接槽322旋转至第一卡接槽321,从而可以实现基座10与侧板20的解锁。
需要说明的是,立销54在长条槽21内至少具有第一预设位置,第二预设位置和第三预设位置,当立销54由第一预设位置运动至第二预设位置时,限位销52沿第一方向移动并处于解锁位置;当立销54由第二预设位置运动至第三预设位置时,限位销52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并处于解锁位置,其中,第二预设位置相对于第一预设位置和第三预设位置更靠近侧板20的中心。
如图6,侧板20顺时针转动时,立销54由第一预设位置滑动至第二预设位置,然后再滑动至第三预设位置。
如图7a至图7e所示,需要将基座10和侧板20进行安装时,首先凸起31位于第一卡接槽321内,在侧板20的重力作用下,止转件41位于第一安装孔11内(如图7a所示);然后旋转侧板20,凸起31从第一卡接槽321滑入第二卡接槽322,立销54带着横销53和台阶销57向右移动(比如7.5mm),直至台阶销57与限位销52的限位槽522的右端抵接(如图7b所示);继续旋转侧板20,立销54带动限位销52继续向右移动,立销54达到弧形的长条槽21的最高点(即第二预设位置),此时限位销52与止转件41之间出现间隙(比如1.5mm)并处于图7c状态,此时止转件41处于脱离位置;在旋转过程中,立销54沿着长条槽21从第一预设位置(图7a所示的位置)移动至第二预设位置(图7c所示的位置),此时止转件41的竖直方向的表面始终与侧板20的表面抵接,止转件41与限位销52先接触后脱离保持一定间隙;继续旋转侧板20,立销54沿着长条槽21从第二预设位置移动至第三预设位置(图7e所示的位置),此时,凸起31滑至第二卡接槽322的端部位置(即第二卡接槽322的远离第一卡接槽321的端部),实现凸起31与第二卡接槽322的卡接配合,止转件41卡入配合孔42内,防止侧板20反向回转,从而将侧板20和基座10保持在锁紧位置。在上述立销54沿着长条槽21从第二预设位置滑动至第三预设位置的过程中,立销54和限位销52先是同时向左移动一段距离(比如1.5mm),限位销52与止转件41的侧面接触(图7d所示的位置);然后限位销52不再移动,立销54继续向左移动(7.5mm),同时带着台阶销57在限位销52的孔内向左移动7.5mm,直至立销54到达长条槽21的第三预设位置,此时侧板20的配合孔42转动至止转件41上方,止转件41卡入配合孔42内,从而实现防止侧板20反向回转的作用。
如图4、图8、图9a至图9g所示,需要对轮胎模具的基座10和侧板20进行拆卸时,首先通过配合孔42上的缺口手动按压止转件41,将止转件41从配合孔42压入基座10的第一安装孔11内,止转件41的台肩结构412与设置在第二安装孔12内的限位销52相抵接,此时,止转件41位于脱离位置(如图9a所示);在第二弹性元件56的弹性作用下,限位销52受到在第二安装孔轴线方向上朝向止转件41的作用力,限位销52朝向止转件41所在的一侧移动一段距离(比如7.5mm)并将止转件41“锁紧”(如图9b所示),从而使止转件41保持在脱离位置,此时止转件41不再对轮胎模具产生止转作用,可以旋转侧板20对轮胎模具进行拆卸。
在旋转侧板20的过程中(即立销54从第三预设位置运动至第二预设位置的过程中),凸起31从第二卡接槽322开始向第一卡接槽321滑动,立销54沿长条槽21从第三预设位置开始滑动,由于台阶销57位于限位槽522的第二位置,在立销54的带动下,横销53、设置在横销53上的台阶销57以及限位销52整体沿第二安装孔12的轴线向远离止转件41的方向移动(即向图9c中的右侧移动7.5mm)。
此时继续旋转侧板20,在立销54和台阶销57的带动下,限位销52继续向远离止转件41的方向移动(比如1.5mm,也就是说限位销的总行程为9mm),此时,如图9d所示,立销54处于第二预设位置,限位销52与止转件41脱离“锁紧”状态,止转件41在第一弹性元件43和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被弹出第一安装孔11并与侧板20的表面抵接。
继续转动侧板20,立销54沿长条槽21继续滑动从第二预设位置滑动至第一预设位置的过程中,在第三弹性元件55的作用下,立销54带动横销53、台阶销57以及限位销52下向靠近止转件41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比如1.5mm),此时各部件的状态见图9e所示;继续转动侧板20,限位销52由于与止转件41的侧面抵接无法继续向左移动,台阶销57和立销54继续向左移动一段距离(比如7.5mm),到达图9f所示的位置,此时,立销54处于第一预设位置,限位销52与止转件41的台肩结构412的外壁面始终保持间隙或保持接触,但限位销52不会对止转件41“锁紧”。
需要说明的是,当立销54滑动至长条槽21的第一预设位置时,凸起31恰好移动至第一卡接槽321,此时卡接结构30不再对侧板20和基座10起固定连接作用,轮胎活模具可以实现拆卸(见图9g)。
图3示出的是止转件41处于止转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图3和图4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操作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组装操作过程:
首先,无需手动按压止转件41,依靠侧板20自身重量将止转件41压入基座10的第一安装孔11内;接着,转动侧板20,依靠立销54在长条槽21内的运动,从而带动限位销52与止转件41之间始终保持间隙(间隙为零时即为接触),避免限位销52将止转件41“锁住”;然后,在旋转过程中,止转件41始终顶在侧板20的背面,当侧板20转动至配合孔42与止转件41对应的位置时,止转件41在第一弹性元件的弹力作用下弹进配合孔42内,从而起到止转作用。
拆卸操作过程:
首先,手动按压止转件41使其位于限位销52下方,此时,限位销52沿着第二安装孔的中心轴线朝图3的左侧移动,与止转件41的侧面抵接,从而“锁住”止转件41,避免止转件41再次弹进侧板20的配合孔42内;
接着,转动侧板20,立销54沿着长条槽21滑动,从而带动限位销52移动,当立销54达到长条槽21的一端时,限位销52会被拉动至与止转件41完全脱离,止转件41的锁定被解除,此时止转件41会顶住侧板20的背面,但不再起到止转作用。
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胎侧板组件100还包括用于防止止转件41从第一安装孔11内脱出的防脱件60,防脱件60设置在基座10上;其中,防脱件60包括与基座10可拆卸连接的盖板,止转件41上设有台肩结构412,盖板与台肩结构412的表面抵接配合。
通过上述设置,盖板与台肩结构412的表面抵接配合,止转件41可以始终保持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安装孔11内,有效地防止了止转件41切换至止转状态时在第一弹性元件43的弹力作用下从第一安装孔11内脱出。
具体地,盖板通过螺钉等紧固件与基座10连接。止转件41包括本体和与本体连接的凸缘,凸缘的外径大于本体的外径,凸缘与本体的外表面之间形成台肩结构412。盖板位于台肩结构412的表面的上方,从而可以防止止转件41从第一安装孔11内脱出。
在图10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长条槽21可以为直槽,立销54在长条槽21内具有第一预设位置和第二预设位置,其中,第二预设位置相对于第一预设位置更靠近侧板20的圆心。
当立销54由第一预设位置切换为第二预设位置时,限位销52对止转件41实现解锁;当立销54由第二预设位置切换为第一预设位置时,限位销52对止转件41抵接,确保在按压止转件41后,限位销52能够锁住止转件41。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中,无需设置第三弹性元件55。
实施例二
图11至图15提供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止转机构40的具体结构和切换结构50的具体结构。
如图11至图15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二中,切换结构50包括扭簧51,止转件41的至少一侧设有与扭簧51配合的轨道411,扭簧51位于止转件41和第一安装孔11的侧壁之间。
上述方案中,通过扭簧51与轨道411的配合,利用扭簧51的作用力,可以使止转件41实现止转位置与脱离位置之间的切换。
由上面描述可知,实施例二中,止转件41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的止转件41的结构不同。利用切换结构50实现止转件41在止转位置和脱离位置之间切换的原理也不同。实施例二中,当按压止转件41时,利用扭簧51在轨道411中的运动,实现止转件41上下运动的自动切换。
如图12和图14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二中,轨道411为环形槽,按压止转件41,在扭簧51的作用下,止转件41能够从止转位置切换为脱离位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按压止转件41,使得止转件41处于脱离位置,止转机构40不再起止转作用,这样,基座10与侧板20之间可以自由地相对旋转,凸起31可以由第二卡接槽322旋转至第一卡接槽321,从而可以实现基座10与侧板20的解锁。
如图14和图15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中,止转件41的底部设有两个安装槽413,对应地,第一弹性元件43的数量也为两个。止转件41的前后两个侧面上均设有轨道411,每个轨道对应设置一个扭簧51,这样,可以提供均匀的作用力,确保止转件41顺利在止转位置和脱离位置之间进行切换。实施例二中的其余结构(比如,防脱件60,卡接结构30)与实施例一中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图16至图18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第一,第一安装孔11和止转机构40的具体结构;第二,实施例三中未设置防脱件60。
如图16至图18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三中,第一安装孔11为通孔,止转机构40还包括锁紧件44,第一弹性元件43位于锁紧件44和止转件41之间,锁紧件44与第一安装孔11螺纹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 当基座10与侧板20之间相对旋转时,在第一弹性元件43的作用下,止转件41自动弹入配合孔42,此时止转件41位于止转位置,基座10与侧板20之间无法再发生相对旋转。
优选地,实施例三中,为方便安装,锁紧件44可以为丝堵,丝堵与基座10螺纹连接。另外,为节省成本,配合孔42可以为设置在侧板20上的吊装孔。
当需要对轮胎模具的基座10和侧板20进行拆卸时,首先在配合孔42中旋入吊装螺栓,在吊装螺栓的作用下,止转件41被压入第一安装孔11内,此时止转件41不再对轮胎模具产生止转作用,可以旋转侧板20对轮胎模具进行拆卸。
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侧板20上额外加工与止转件41配合的孔。
具体地,如图18所示,第一安装孔11为台阶孔。第一安装孔11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第一孔段、第二孔段和第三孔段,其中,第一孔段为螺纹孔,第二孔段的孔径大于第三孔段的孔径,第一弹性元件43位于第二孔段内,止转件41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二孔段内。
实施例三中的其余结构(比如,卡接结构30)与实施例一中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设置了凸起和与凸起卡接的卡槽,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通过多个螺钉连接侧板和基座的方式而言,本申请卡接的连接方式,操作简单并且装配效率较高,可以实现轮胎模具的快速装配;进一步地,通过在卡槽内部设置第一卡接槽和第二卡接槽,仅需“旋转”操作,就可以实现凸起与两个卡接槽之间配合的切换,从而实现基座与侧板之间的锁紧与解锁的切换,操作简单;另外,仅需一次“旋转”操作便可以联动多个凸起和卡槽,无需依次重复紧固螺钉,即可实现轮胎模具的快速装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轮胎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胎侧板组件(100),至少一个所述胎侧板组件(100)包括:
基座(10);
侧板(20);以及
卡接结构(30),设置在所述基座(10)和所述侧板(20)之间,所述卡接结构(30)包括凸起(31)和与所述凸起(31)卡接配合的卡槽(32),所述基座(10)上设有所述凸起(31),所述侧板(20)上设有所述卡槽(32);所述侧板(20)与所述基座(10)旋转配合,所述卡槽(32)包括第一卡接槽(321)和与所述第一卡接槽(321)连通的第二卡接槽(322),所述凸起(31)位于所述第一卡接槽(321)内时,所述基座(10)能够与所述侧板(20)脱离;所述凸起(31)与所述第二卡接槽(322)卡接配合时,所述侧板(20)锁紧在所述基座(10)上,
所述基座(10)上设有第一安装孔(11),所述轮胎模具还包括用于将所述侧板(20)保持在锁紧位置的止转机构(40),所述止转机构(40)包括:
止转件(41),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11)内,且所述止转件(41)沿竖直方向可移动地设置;
配合孔(42),设置在所述侧板(20)上,所述止转件(41)具有与所述配合孔(42)配合的止转位置和与所述配合孔(42)脱离的脱离位置,其中,当所述侧板(20)锁紧在所述基座(10)上时,所述止转件(41)处于所述止转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转机构(40)还包括用于使所述止转件(41)处于所述止转位置的第一弹性元件(43),所述第一弹性元件(43)与所述止转件(41)抵接或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转机构(4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10)或者所述侧板(20)上的切换结构(50),在所述切换结构(50)的带动下,所述止转件(41)在所述止转位置和所述脱离位置之间进行切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胎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0)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11)连通的第二安装孔(12)以及与所述第二安装孔(12)连通的安装通孔(13),所述切换结构(50)包括:
限位销(52),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12)内;
横销(53),与所述限位销(52)连接,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12)内;以及
立销(54),与所述横销(53)连接,且所述立销(54)位于所述安装通孔(13)内;
其中,所述侧板(20)上设有与所述立销(54)滑动配合的长条槽(21),以使所述侧板(20)相对于所述基座(10)沿预设轨迹转动,所述限位销(52)沿着所述第二安装孔(12)的中心轴线可移动地设置,以具有与所述止转件(41)抵接的锁紧位置和与所述止转件(41)解锁的解锁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胎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结构(50)还包括:
第二弹性元件(56);以及
台阶销(57),与所述横销(53)连接;
其中,所述限位销(52)上设有第三安装孔(521)和与所述第三安装孔(521)连通的限位槽(522),所述横销(53)位于所述第三安装孔(521)内,所述台阶销(57)与所述限位槽(522)滑动配合,在外力的作用下,所述横销(53)沿着所述第三安装孔(521)的中心轴线相对于所述限位销(52)可移动地设置;所述第二弹性元件(56)位于所述第三安装孔(521)内并与所述横销(53)的一端抵接或连接,以为所述限位销(52)提供使所述限位销(52)锁紧所述止转件(41)的作用力。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胎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结构(5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孔(12)内的第三弹性元件(55),所述第三弹性元件(55)位于所述横销(53)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安装孔(12)的底壁之间,以为所述立销(54)、所述限位销(52)和所述横销(53)形成的结构提供使其沿所述第二安装孔(12)移动的作用力。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胎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立销(54)在所述长条槽(21)内至少具有第一预设位置和第二预设位置,在所述立销(54)由所述第一预设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二预设位置的过程中,先是所述立销(54)沿第二安装孔(12)的轴线向第一方向移动第一预设距离,然后是所述立销(54)和所述限位销(52)共同向所述第一方向移动第二预设距离,其中,所述第二预设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在所述过程中,所述凸起(31)由所述第一卡接槽(321)滑入所述第二卡接槽(322);所述第二预设位置相对于所述第一预设位置更靠近所述侧板(20)的中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轮胎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立销(54)在所述长条槽(21)内还具有第三预设位置,在所述立销(54)由所述第二预设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三预设位置的过程中,先是所述立销(54)和所述限位销(52)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第三预设距离,然后所述立销(54)带动所述台阶销(57)相对于所述限位销(52)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第四预设距离,其中,所述第四预设距离大于所述第三预设距离,此时,所述凸起(31)沿着所述第二卡接槽(322)移动至端部位置以将所述侧板(20)锁紧在所述基座(10)上,其中,所述第二预设位置相对于所述第三预设位置更靠近所述侧板(20)的中心。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胎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结构(50)包括扭簧(51),所述止转件(41)的至少一侧设有与所述扭簧(51)配合的轨道(411),所述扭簧(51)位于所述止转件(41)和所述第一安装孔(11)的侧壁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轮胎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411)为环形槽,按压所述止转件(41),在所述扭簧(51)的作用下,所述止转件(41)从所述止转位置切换为所述脱离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胎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20)上设有与所述配合孔(42)连通的缺口,通过按压止转件(41),所述止转件(41)由所述止转位置切换为所述脱离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11)为通孔,所述止转机构(40)还包括锁紧件(44),所述第一弹性元件(43)位于所述锁紧件(44)和所述止转件(41)之间,所述锁紧件(44)与所述第一安装孔(11)螺纹连接;或者,
所述第一安装孔(11)为盲孔,所述止转件(41)上设有安装槽(413),所述第一弹性元件(43)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槽(413)的底壁抵接,所述第一弹性元件(4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孔(11)的底壁抵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胎侧板组件(100)还包括用于防止所述止转件(41)从所述第一安装孔(11)内脱出的防脱件(60),所述防脱件(60)设置在所述基座(10)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轮胎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件(60)包括与所述基座(10)可拆卸连接的盖板,所述止转件(41)上设有台肩结构(412),所述盖板与所述台肩结构(412)的表面抵接配合。
CN202111118329.4A 2021-09-24 2021-09-24 轮胎模具 Active CN1135615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18329.4A CN113561543B (zh) 2021-09-24 2021-09-24 轮胎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18329.4A CN113561543B (zh) 2021-09-24 2021-09-24 轮胎模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61543A CN113561543A (zh) 2021-10-29
CN113561543B true CN113561543B (zh) 2021-12-17

Family

ID=78174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18329.4A Active CN113561543B (zh) 2021-09-24 2021-09-24 轮胎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61543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34210A (zh) * 2015-08-12 2015-11-11 华澳轮胎设备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快速锁模装置
CN108099235A (zh) * 2017-12-29 2018-06-01 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轮胎模具侧板及轮胎模具
CN207578208U (zh) * 2017-12-19 2018-07-06 宜宾市南溪区科诚机电厂 侧推压板夹紧装置
CN207825512U (zh) * 2017-12-29 2018-09-07 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轮胎模具侧板及轮胎模具
CN109318404A (zh) * 2018-10-31 2019-02-12 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活字块、侧板、轮胎模具及方法
CN210336585U (zh) * 2020-01-06 2020-04-17 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轮胎模具侧板和轮胎模具
CN213767278U (zh) * 2020-12-02 2021-07-23 青岛品金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测温孔的抽气式轮胎模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86984B2 (en) * 2009-12-17 2012-05-29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Tire mold and tire with internal grooves in tire tread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34210A (zh) * 2015-08-12 2015-11-11 华澳轮胎设备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快速锁模装置
CN207578208U (zh) * 2017-12-19 2018-07-06 宜宾市南溪区科诚机电厂 侧推压板夹紧装置
CN108099235A (zh) * 2017-12-29 2018-06-01 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轮胎模具侧板及轮胎模具
CN207825512U (zh) * 2017-12-29 2018-09-07 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轮胎模具侧板及轮胎模具
CN109318404A (zh) * 2018-10-31 2019-02-12 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活字块、侧板、轮胎模具及方法
CN210336585U (zh) * 2020-01-06 2020-04-17 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轮胎模具侧板和轮胎模具
CN213767278U (zh) * 2020-12-02 2021-07-23 青岛品金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测温孔的抽气式轮胎模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61543A (zh) 2021-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86940B (zh) 锁止系统及包含其的快换支架组件
US9653235B2 (en) Switch device
US9948074B2 (en) Circuit breaker arrangement
CN101815419B (zh) 一种用于服务器滑轨的锁定机构
CN116315885B (zh) 一种储能连接器
AU2018393463B2 (en) Lock mechanism, lock system, quick exchange bracket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vehicle
CN113561543B (zh) 轮胎模具
CN112212189A (zh) 一种方便调节的安防系统用监控支架
CN109018308B (zh) 一种螺旋桨快拆装置及具有其的无人机
JP3176461U (ja) スライドレールアセンブリのマウント構造
CN210105841U (zh) 锁止机构及锁芯
WO2023045517A1 (zh) 防坠落装置
CN114030961B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电梯按键
CN110057023B (zh) 一种微动开关的连接结构及空调器
CN115199886B (zh) 快锁拆装的连接机构
CN114458106B (zh) 一种基于m4的汽车门锁闭锁器总成
CN219198608U (zh) 转接限制结构及待拆装设备
CN215260451U (zh) 空调器的导风板组件以及空调器
WO2022222312A1 (zh) 一种马桶盖板的快拆支架
CN216866306U (zh) 一种洗衣机门锁
CN216548761U (zh) 一种离型膜多工艺一体成型设备
CN219329203U (zh) 一种断路器的位置锁定装置
CN116654158A (zh) 一种快拆式控制器
CN217848777U (zh) 一种用于中置柜底盘车的联锁装置
CN219718334U (zh) 一种可移动atm机的可拆卸智能安全监控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