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56588A - 反向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反向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56588A
CN113556588A CN202010325106.4A CN202010325106A CN113556588A CN 113556588 A CN113556588 A CN 113556588A CN 202010325106 A CN202010325106 A CN 202010325106A CN 113556588 A CN113556588 A CN 1135565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screen
sending end
instruction
se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2510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56588B (zh
Inventor
周海波
廖家伟
李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neplus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neplus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neplus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Oneplus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2510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5658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565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565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565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565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104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 H04N21/4126The peripheral being portable, e.g. PDAs or mobile phon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1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using ic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104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 H04N21/4122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additional display device, e.g. video project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2Input-only peripherals, i.e. input devices connected to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e.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 H04N21/4220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 client device through a remote control device; Remote control device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3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 H04N21/43637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involving a wireless protocol, e.g. Bluetooth, RF or wireless LAN [IEEE 802.11]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反向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展示已连接的发送端的投屏内容,当检测到针对投屏内容的控制操作时,获取控制操作的控制类型。当确定控制类型为输入交互控制时,记录控制操作的操作对象和操作轨迹,并根据操作对象和操作轨迹生成操作事件。通过将操作事件发送至发送端,使得发送端根据操作事件在屏幕上对操作对象控制实施操作轨迹。采用本方法实现了无需借助预定义的固定投屏协议,即可在不同类型的接收端上根据用户触发的控制操作,实现对已连接的不同类型的发送端的反向控制,提高了针对发送端的反向控制效率。

Description

反向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反向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多屏互动技术,多屏互动技术可以实现基于DLNA、WIDI或闪联等协议,通过WIFI网络连接,将智能平台、智能应用、智能操控等全面整合,在不同媒体终端如手机、电视、电脑等上进行多媒体(音频、视频、图片和数据等)内容的展示、控制、解析、传输以及共享。
其中,屏幕共享作为多屏互动的常见应用场景,通常通过使用AirPlay/Miracast/WebRTC来实现。AirPlay可以通过WiFi将iPhone、iPad、iPodtouch等iOS设备上的包括图片、音频、视频及镜像通过无线的方式传输到支持AirPlay的设备。Miracast表示以Wi-Fi直连为基础的无线显示标准,支持此标准的3C设备可通过无线方式分享视频画面。WebRTC是一项实时通讯技术,允许网络应用或者站点,在不借助中间媒介的情况下,建立浏览器之间点对点的连接,实现视频流和/或音频流或者其他任意数据的传输。
然而,传统的实现方案中,AirPlay作为私有协议并不支持苹果以外品牌的投屏反向操作,Miracast的UIBC协议不是强制的,很多设备不支持,且要求接收端/发送端设备支持同样的输入方式,WebRTC定义的数据通信协议也没有明确的反向控制发送端设备的协议,对不同的接收端/发送端设备而言,从既有的协议去支持对发送端设备的反向控制实现较为复杂且无法完全覆盖,导致反向控制效率较为低下。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针对发送端的反向控制效率的反向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一种反向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展示已连接的发送端的投屏内容;
当检测到针对所述投屏内容的控制操作时,获取所述控制操作的控制类型;
当确定所述控制类型为输入交互控制时,记录所述控制操作的操作对象和操作轨迹;
根据所述操作对象和所述操作轨迹生成操作事件;
将所述操作事件发送至发送端,使得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述操作事件在屏幕上对所述操作对象控制实施所述操作轨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展示已连接的发送端的投屏内容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发送端发送的投屏启动指令,并响应所述投屏启动指令,建立与所述发送端的数据通讯连接;
当当前输入交互方式不被所述发送端支持时,根据预设转换协议,将所述当前输入交互方式转换成所述发送端支持的输入交互方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确定所述当前输入交互方式被所述发送端支持时,展示控制图标;
当检测到触发所述控制图标时,高亮所述控制图标并占有焦点,触发控制操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操作的控制类型还包括全局指令控制;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确定所述控制类型为全局指令控制时,生成对应的全局操作指令;
将所述全局操作指令反馈至发送端,使得所述发送端接收并执行所述全局操作指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当确定所述控制类型为全局指令控制时,生成对应的全局操作指令,包括:
当确定所述控制类型为全局指令控制时,获取所述发送端的设备属性信息和支持调用的应用程序接口;
根据所述设备属性信息确定所述发送端支持的组合调用指令;
获取所述支持调用的应用程序接口对应的直接调用指令,并根据所述组合调用指令和所述直接调用指令生成对应的全局操作指令。
一种反向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投屏内容发送至已连接的接收端,并使得所述接收端展示所述投屏内容;
接收所述接收端发送的操作事件;所述操作事件为所述接收端检测到控制操作,并确定所述控制操作的控制类型为输入交互控制时,根据所述控制操作的操作对象和操作轨迹生成;
根据所述操作事件,在屏幕上对所述操作对象控制实施所述操作轨迹。
一种反向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投屏内容展示模块,用于展示已连接的发送端的投屏内容;
控制类型获取模块,用于当检测到针对所述投屏内容的控制操作时,获取所述控制操作的控制类型;
记录模块,用于当确定所述控制类型为输入交互控制时,记录所述控制操作的操作对象和操作轨迹;
操作事件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操作对象和所述操作轨迹生成操作事件;
操作事件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操作事件发送至发送端,使得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述操作事件在屏幕上对所述操作对象控制实施所述操作轨迹。
一种反向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投屏内容发送模块,用于将投屏内容发送至已连接的接收端,并使得所述接收端展示所述投屏内容;
操作事件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接收端发送的操作事件;所述操作事件为所述接收端检测到控制操作,并确定所述控制操作的控制类型为输入交互控制时,根据所述控制操作的操作对象和操作轨迹生成;
操作事件实施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操作事件,在屏幕上对所述操作对象控制实施所述操作轨迹。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展示已连接的发送端的投屏内容;
当检测到针对所述投屏内容的控制操作时,获取所述控制操作的控制类型;
当确定所述控制类型为输入交互控制时,记录所述控制操作的操作对象和操作轨迹;
根据所述操作对象和所述操作轨迹生成操作事件;
将所述操作事件发送至发送端,使得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述操作事件在屏幕上对所述操作对象控制实施所述操作轨迹。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将投屏内容发送至已连接的接收端,并使得所述接收端展示所述投屏内容;接收所述接收端发送的操作事件;所述操作事件为所述接收端检测到控制操作,并确定所述控制操作的控制类型为输入交互控制时,根据所述控制操作的操作对象和操作轨迹生成;
根据所述操作事件,在屏幕上对所述操作对象控制实施所述操作轨迹。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展示已连接的发送端的投屏内容;
当检测到针对所述投屏内容的控制操作时,获取所述控制操作的控制类型;
当确定所述控制类型为输入交互控制时,记录所述控制操作的操作对象和操作轨迹;
根据所述操作对象和所述操作轨迹生成操作事件;
将所述操作事件发送至发送端,使得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述操作事件在屏幕上对所述操作对象控制实施所述操作轨迹。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将投屏内容发送至已连接的接收端,并使得所述接收端展示所述投屏内容;接收所述接收端发送的操作事件;所述操作事件为所述接收端检测到控制操作,并确定所述控制操作的控制类型为输入交互控制时,根据所述控制操作的操作对象和操作轨迹生成;
根据所述操作事件,在屏幕上对所述操作对象控制实施所述操作轨迹。
上述反向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在接收端展示已连接的发送端的投屏内容,且当检测到针对投屏内容的控制操作时,获取控制操作的控制类型。当确定控制类型为输入交互控制时,记录控制操作的操作对象和操作轨迹,并根据操作对象和操作轨迹生成操作事件。发送端根据接收端发送的操作事件,在屏幕上对操作对象控制实施操作轨迹。实现了无需借助预定义的固定投屏协议,即可在不同类型的接收端上根据用户触发的控制操作,实现对已连接的不同类型的发送端的反向控制,提高了针对发送端的反向控制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反向控制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反向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反向控制方法的控制操作界面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生成对应的全局操作指令的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反向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再一个实施例中反向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反向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8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反向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的反向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其中,接收端102与发送端104通过网络进行通信。在接收端102展示已连接的发送端104的投屏内容,当在接收端102检测到针对投屏内容的控制操作时,获取控制操作的控制类型。当确定控制类型为输入交互控制时,记录在接收端102上的控制操作的操作对象和操作轨迹,并根据操作对象和操作轨迹生成操作事件。接收端102通过将操作事件发送至发送端104,使得发送端104根据操作事件在屏幕上对操作对象控制实施操作轨迹。其中,接收端102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发送端104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反向控制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接收端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2,展示已连接的发送端的投屏内容。
具体地,接收端接受已连接的发送端发送的投屏内容,并将投屏内容展示在接收端屏幕,以供用户查看或操作。其中,接收端和发送端均不限于为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设备。
进一步地,在接收端展示已连接发送端的投屏内容之前,还包括:
接收发送端发送的投屏启动指令,并响应投屏启动指令,建立与发送端的数据通讯连接。当确定接收端的当前输入交互方式不被发送端支持时,根据预设转换协议,将当前输入交互方式转换成发送端支持的输入交互方式。
其中,接收端所支持的交互输入方式包括与接收端本身交互输入方式一致的交互输入方式,以及为接收端所兼容的交互输入方式。
具体地,当接收端接收到发送端发送的投屏启动指令时,响应投屏启动指令,并根据实际场景,按一定的优先级选择局域网,蓝牙以及广域网通讯等方式,与发送端建立数据通讯连接。当接收端的当前输入方式不被发送端支持时,即接收端的当前输入方式与发送端本身交互输入方式不一致,同时接收端的当前输入方式也不被发送端兼容时,基于预设转换协议,将当前输入交互方式转换成发送端支持的输入交互方式。即,基于预设转换协议,将接收端当前输入交互方式转换成与发送端本身输入交互方式一致的输入交互方式,或将接收端当前输入交互方式转换成发送端可兼容的输入交互方式。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图3提供了一种反向控制方法的控制操作界面示意图。参照图3,当确定接收端302当前输入交互方式被发送端304支持时,即当接收端302当前输入交互方式与发送端304本身输入交互方式一致,或接收端302当前输入交互方式被发送端304兼容时,在接收端屏幕展示控制图标306,并检测用户对控制图标的触发操作,当检测到用户触发控制图标306时,高亮控制图标306,并占有焦点,表明已触发控制操作。其中,控制图标可映射被发送端的输入定位点,即最近一次鼠标或者触摸交互后在显示设备上的位置示意点。
具体地,用户触发控制图标的触发方式包括鼠标、键盘以及遥控器等外部设备触发,屏幕触控点触发以及UI焦点触发。其中,外部设备触发表示用户通过使用外部设备,触发接收端屏幕上的控制图标,具体包括:鼠标点击操作触发、键盘热键触发以及遥控器按键触发。屏幕触控点触发表示用户通过点击具备屏幕触控功能的接收端屏幕,触发控制图标,UI焦点指盒子或者智能电视等场景的应用打开后被高亮处于选中的菜单、图框等显示元素,可将控制图标设置成UI焦点类型,进行突出,以供用户查看和触发。
步骤S204,当检测到针对投屏内容的控制操作时,获取控制操作的控制类型。
具体地,当在接收端检测到用户做出针对投屏内容的控制操作时,获取控制操作的控制类型。其中,控制类型包括输入交互控制和全局指令控制。
其中,输入交互控制包括使用外部设备进行输入交互控制,比如鼠标、键盘以及遥控器等外部设备,还包括对UI焦点和窗口等的基于屏幕触控点实现选择或切换的交互控制。全局指令控制可以调用系统直接支持的应用接口,也可以根据发送端的设备特性进行系统级的开发封装以达到指令意图。其中,根据接收端的设备特性进行系统级的开发封装指的是当应用不支持直接的指令调用时,通过组合指令调用的方式,或者通过约定的协议,让应用自身完成特定的指令代码等。
步骤S206,当确定控制类型为输入交互控制时,记录控制操作的操作对象和操作轨迹。
具体地,当确定控制输入类型为输入交互控制时,即当用户使用外部设备进行输入交互控制,比如使用鼠标、键盘以及遥控器等外部设备,进行输入交互控制,或用户基于屏幕触控点实现对UI焦点和窗口等的选择或切换的交互控制时,获取并记录控制操作所针对的操作对象,以及针对该操作对象进行控制操作生成的操作轨迹。
进一步地,以用户在接收端进行控制操作的投屏内容为视频播放内容为例,接收端为个人计算机,发送端为智能手机,个人计算机接收智能手机发送的投屏指令,并响应投屏指令,建立与智能手机之间的数据通讯连接。其中,作为接收端的个人计算机的输入交互方式为鼠标或键盘输入交互控制,和屏幕触控点交互控制,作为发送端的智能手机同样支持上述输入交互控制方式。
具体地,在确定个人计算机的当前输入方式被智能手机支持后,获取并记录针对个人计算机上的视频内容进行的控制操作,其中,控制操作包括利用鼠标拖动视频播放进度条,利用键盘或遥控器按键进行视频播放或暂停,以及音量调节等。针对利用鼠标拖动视频播放进度条时,获取并记录针对视频播放的鼠标拖动轨迹,包括起始位置和结束位置,确定为视频进度的操作轨迹。针对利用键盘或遥控器进行视频音量调节时,获取并记录音量调节前的初始音量和调节后的最新音量,确定为针对视频音量的操作轨迹。
步骤S208,根据操作对象和操作轨迹生成操作事件。
具体地,根据接收端上进行控制操作的操作对象,以及针对该操作对象进行控制操作生成的操作轨迹,生成与控制操作对应的操作事件。其中,针对利用鼠标拖动视频播放进度条时,将针对视频播放的鼠标拖动轨迹,包括起始位置和结束位置,确定为视频进度的操作轨迹,并根据视频播放内容和针对视频内容的拖动轨迹,生成对应的操作事件。针对利用键盘或遥控器进行视频音量调节时,获取并记录音量调节前的初始音量和调节后的最新音量,确定为针对视频音量的操作轨迹,根据视频音量和针对视频音量调节的操作轨迹,生成对应的操作事件。
步骤S210,将操作事件发送至发送端,使得发送端根据操作事件在屏幕上对操作对象控制实施操作轨迹。
具体地,接收端通过与发送端建立的数据通讯连接,将在接收端进行控制操作生成操作事件,发送至发送端。发送端接收接收端的操作事件,并根据操作事件,在发送端屏幕上与控制操作对应的操作对象实施相应的操作轨迹。
上述反向控制方法中,通过在接收端展示已连接的发送端的投屏内容,且当检测到针对投屏内容的控制操作时,获取控制操作的控制类型。当确定控制类型为输入交互控制时,记录控制操作的操作对象和操作轨迹,并根据操作对象和操作轨迹生成操作事件。发送端根据接收端发送的操作事件,在屏幕上对操作对象控制实施操作轨迹。实现了无需借助预定义的固定投屏协议,即可在不同类型的接收端上根据用户触发的控制操作,实现对已连接的不同类型的发送端的反向控制,提高了针对发送端的反向控制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当确定控制类型为全局指令控制时,生成对应的全局操作指令的步骤,具体包括以下S302至S306的步骤:
步骤S402,当确定控制类型为全局指令控制时,获取发送端的设备属性信息和支持调用的应用程序接口。
其中,全局指令控制包括可支持调用的应用程序接口对应的直接调用指令,以及根据发送端的设备属性信息,所确定发送端支持的组合调用指令。
具体地,当确定控制类型为全局指令控制时,展开图标选择发送端的全局操作表示在反向控制激活的前提下,通过自定义的热键触发方式或者反向控制图标的交互,显示发送端可以进行反向控制的指令按钮,按接收端支持的交互方式选择特定指令回传到发送端进行执行。
步骤S404,根据设备属性信息确定发送端支持的组合调用指令。
具体地,当应用程序不支持直接的指令调用时,可根据发送端的设备特性进行系统级的开发封装来达到指令意图。其中,根据接收端的设备特性进行系统级的开发封装指的是当应用不支持直接的指令调用时,通过组合指令调用的方式,或者通过约定的协议,让应用自身完成特定的指令代码等。
步骤S406,获取支持调用的应用程序接口对应的直接调用指令,并根据组合调用指令和直接调用指令生成对应的全局操作指令。
具体地,根据支持调用的应用程序接口对应的直接调用指令,以及根据设备属性信息确定的发送端支持的组合调用指令,可得到与全局指令控制的控制类型对应的全局操作指令。
上述步骤中,当确定控制类型为全局指令控制时,根据设备属性信息确定的发送端支持的组合调用指令,以及支持调用的应用程序接口对应的直接调用指令,生成对应的全局操作指令,实现针对发送端的灵活反向控制,无需限制在同一种反向控制方式,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进而提高针对发送端的反向控制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提供了另一种反向控制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发送端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02,将投屏内容发送至已连接的接收端,并使得接收端展示投屏内容。
具体地,发送端与接收端进行数据通讯连接,并将投屏内容发送至已连接的接收端,使得接收端展示投屏内容。
其中,在使得接收端展示已连接发送端的投屏内容之前,还包括:
向接收端发送投屏启动指令,并使得接收端响应投屏启动指令,进而建立与接收端的数据通讯连接。当确定接收端的当前输入交互方式不被发送端支持时,使得接收端根据预设转换协议,将当前输入交互方式转换成发送端支持的输入交互方式。
步骤S504,接收接收端发送的操作事件,操作事件为接收端检测到控制操作,并确定控制操作的控制类型为输入交互控制时,根据控制操作的操作对象和操作轨迹生成。
其中,发送端所接收的操作事件由接收端发送,当接收端检测针对投屏内容的控制操作时,获取控制操作的控制类型,并在确定控制类型为输入交互控制时,记录控制操作的操作对象和操作轨迹,进而根据操作对象和操作轨迹生成操作事件。
步骤S506,根据操作事件,在屏幕上对操作对象控制实施操作轨迹。
具体地,发送端接收并解析接收端发送的操作事件,其中,操作事件根据操作对象和操作轨迹生成。以操作事件由视频播放内容和针对视频内容播放进度的拖动轨迹组成为例,当接收到针对视频播放内容的操作事件时,获取在屏幕上所播放的视频内容,并根据操作事件中针对视频内容播放进度的拖动轨迹,包括起始位置和结束位置,对屏幕当前播放的视频的进度进行拖动,实施控制操作。
进一步地,以操作事件由视频音量和视频音量调节的操作轨迹组成为例,当接收到针对视频音量的操作事件时,获取当前屏幕所播放的视频音量,确定为音量调节操作前的初始音量,并根据操作事件中针对视频音量的操作轨迹,确定音量调节操作后当前播放视频的最新音量,进而对当前播放视频的音量大小进行调节,实施控制操作。
上述反向控制方法中,通过将投屏内容发送至已连接的接收端,并使得接收端展示投屏内容,进而接收接收端发送的操作事件,根据操作事件,在屏幕上对操作对象控制实施操作轨迹。其中,操作事件为接收端检测到控制操作,并确定控制操作的控制类型为输入交互控制时,根据控制操作的操作对象和操作轨迹生成。实现了无需借助预定义的固定投屏协议,即可在不同类型的接收端上根据用户触发的控制操作生成相应的操作事件,使得发送端根据操作事件反向实施操作,实现了对已连接的不同类型的发送端的反向控制,提高了针对发送端的反向控制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提供了一种反向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接收端接受发送端发送的投屏启动指令,并响应投屏启动指令,建立与发送端的数据通讯连接。
2)在接收端展示已连接的发送端的投屏内容。
3)判断接收端的当前输入交互方式是否被发送端支持。
4)当接收端的当前输入交互方式不被发送端支持时,根据预设转换协议,将当前输入交互方式转换成发送端支持的输入交互方式。
5)当接收端的当前输入交互方式被发送端支持时,展示控制图标。
6)当在接收端检测到触发控制图标时,高亮控制图标并占有焦点,触发控制操作。
7)当检测到针对投屏内容的控制操作时,判定控制操作的操作类型。
8)当确定控制操作类型为输入交互控制时,记录控制操作的操作对象和操作轨迹。
9)根据操作对象和操作轨迹生成操作事件,并将操作事件发送至发送端,使得发送端根据操作事件在屏幕上对操作对象实施操作轨迹。
10)当确定控制类型为全局指令控制时,生成对应的全局操作指令。
11)将全局操作指令反馈至发送端,使得发送端接收并执行全局操作指令。
上述反向控制方法中,通过在接收端展示已连接的发送端的投屏内容,且当检测到针对投屏内容的控制操作时,获取控制操作的控制类型。当确定控制类型为输入交互控制时,记录控制操作的操作对象和操作轨迹,并根据操作对象和操作轨迹生成操作事件。发送端根据接收端发送的操作事件,在屏幕上对操作对象控制实施操作轨迹。实现了无需借助预定义的固定投屏协议,即可在不同类型的接收端上根据用户触发的控制操作,实现对已连接的不同类型的发送端的反向控制,提高了针对发送端的反向控制效率。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2以及图4-6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2以及图4-6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提供了一种反向控制装置,包括:投屏内容展示模块702、控制类型获取模块704、记录模块706、操作事件生成模块708以及操作事件发送模块710,其中:
投屏内容展示模块702,用于展示已连接的发送端的投屏内容。
控制类型获取模块704,用于当检测到针对投屏内容的控制操作时,获取控制操作的控制类型。
记录模块706,用于当确定控制类型为输入交互控制时,记录控制操作的操作对象和操作轨迹。
操作事件生成模块708,用于根据操作对象和操作轨迹生成操作事件。
操作事件发送模块710,用于将操作事件发送至发送端,使得发送端根据操作事件在屏幕上对操作对象控制实施操作轨迹。
上述反向控制装置,通过在接收端展示已连接的发送端的投屏内容,且当检测到针对投屏内容的控制操作时,获取控制操作的控制类型。当确定控制类型为输入交互控制时,记录控制操作的操作对象和操作轨迹,并根据操作对象和操作轨迹生成操作事件。发送端根据接收端发送的操作事件,在屏幕上对操作对象控制实施操作轨迹。实现了无需借助预定义的固定投屏协议,即可在不同类型的接收端上根据用户触发的控制操作,实现对已连接的不同类型的发送端的反向控制,提高了针对发送端的反向控制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反向控制装置,还包括全局控制模块,用于:
当确定控制类型为全局指令控制时,获取发送端的设备属性信息和支持调用的应用程序接口;根据设备属性信息确定发送端支持的组合调用指令;获取支持调用的应用程序接口对应的直接调用指令,并根据组合调用指令和直接调用指令生成对应的全局操作指令。
上述反向控制装置中,当确定控制类型为全局指令控制时,根据设备属性信息确定的发送端支持的组合调用指令,以及支持调用的应用程序接口对应的直接调用指令,生成对应的全局操作指令,实现针对发送端的灵活反向控制,无需限制在同一种反向控制方式,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进而提高针对发送端的反向控制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提供了一种反向控制装置,包括:投屏内容发送模块802、操作事件接收模块804以及操作事件实施模块806,其中:
投屏内容发送模块802,用于将投屏内容发送至已连接的接收端,并使得接收端展示投屏内容。
操作事件接收模块804,用于接收接收端发送的操作事件,操作事件为接收端检测到控制操作,并确定控制操作的控制类型为输入交互控制时,根据控制操作的操作对象和操作轨迹生成。
操作事件实施模块806,用于根据操作事件,在屏幕上对操作对象控制实施操作轨迹。
关于反向控制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反向控制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反向控制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9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无线方式可通过WIFI、运营商网络、NFC(近场通信)或其他技术实现。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反向控制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9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展示已连接的发送端的投屏内容;
当检测到针对投屏内容的控制操作时,获取控制操作的控制类型;
当确定控制类型为输入交互控制时,记录控制操作的操作对象和操作轨迹;
根据操作对象和操作轨迹生成操作事件;
将操作事件发送至发送端,使得发送端根据操作事件在屏幕上对操作对象控制实施操作轨迹。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发送端发送的投屏启动指令,并响应投屏启动指令,建立与发送端的数据通讯连接;
当当前输入交互方式不被发送端支持时,根据预设转换协议,将当前输入交互方式转换成发送端支持的输入交互方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当确定当前输入交互方式被发送端支持时,展示控制图标;
当检测到触发控制图标时,高亮控制图标并占有焦点,触发控制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当确定控制类型为全局指令控制时,生成对应的全局操作指令;
将全局操作指令反馈至发送端,使得发送端接收并执行全局操作指令。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当确定控制类型为全局指令控制时,获取发送端的设备属性信息和支持调用的应用程序接口;
根据设备属性信息确定发送端支持的组合调用指令;
获取支持调用的应用程序接口对应的直接调用指令,并根据组合调用指令和直接调用指令生成对应的全局操作指令。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将投屏内容发送至已连接的接收端,并使得接收端展示投屏内容;
接收接收端发送的操作事件;操作事件为接收端检测到控制操作,并确定控制操作的控制类型为输入交互控制时,根据控制操作的操作对象和操作轨迹生成;
根据操作事件,在屏幕上对操作对象控制实施操作轨迹。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展示已连接的发送端的投屏内容;
当检测到针对投屏内容的控制操作时,获取控制操作的控制类型;
当确定控制类型为输入交互控制时,记录控制操作的操作对象和操作轨迹;
根据操作对象和操作轨迹生成操作事件;
将操作事件发送至发送端,使得发送端根据操作事件在屏幕上对操作对象控制实施操作轨迹。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发送端发送的投屏启动指令,并响应投屏启动指令,建立与发送端的数据通讯连接;
当当前输入交互方式不被发送端支持时,根据预设转换协议,将当前输入交互方式转换成发送端支持的输入交互方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当确定当前输入交互方式被发送端支持时,展示控制图标;
当检测到触发控制图标时,高亮控制图标并占有焦点,触发控制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当确定控制类型为全局指令控制时,生成对应的全局操作指令;
将全局操作指令反馈至发送端,使得发送端接收并执行全局操作指令。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当确定控制类型为全局指令控制时,获取发送端的设备属性信息和支持调用的应用程序接口;
根据设备属性信息确定发送端支持的组合调用指令;
获取支持调用的应用程序接口对应的直接调用指令,并根据组合调用指令和直接调用指令生成对应的全局操作指令。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将投屏内容发送至已连接的接收端,并使得接收端展示投屏内容;
接收接收端发送的操作事件;操作事件为接收端检测到控制操作,并确定控制操作的控制类型为输入交互控制时,根据控制操作的操作对象和操作轨迹生成;
根据操作事件,在屏幕上对操作对象控制实施操作轨迹。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或光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反向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展示已连接的发送端的投屏内容;
当检测到针对所述投屏内容的控制操作时,获取所述控制操作的控制类型;
当确定所述控制类型为输入交互控制时,记录所述控制操作的操作对象和操作轨迹;
根据所述操作对象和所述操作轨迹生成操作事件;
将所述操作事件发送至发送端,使得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述操作事件在屏幕上对所述操作对象控制实施所述操作轨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展示已连接的发送端的投屏内容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发送端发送的投屏启动指令,并响应所述投屏启动指令,建立与所述发送端的数据通讯连接;
当当前输入交互方式不被所述发送端支持时,根据预设转换协议,将所述当前输入交互方式转换成所述发送端支持的输入交互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确定所述当前输入交互方式被所述发送端支持时,展示控制图标;
当检测到触发所述控制图标时,高亮所述控制图标并占有焦点,触发控制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操作的控制类型还包括全局指令控制;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确定所述控制类型为全局指令控制时,生成对应的全局操作指令;
将所述全局操作指令反馈至发送端,使得所述发送端接收并执行所述全局操作指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确定所述控制类型为全局指令控制时,生成对应的全局操作指令,包括:
当确定所述控制类型为全局指令控制时,获取所述发送端的设备属性信息和支持调用的应用程序接口;
根据所述设备属性信息确定所述发送端支持的组合调用指令;
获取所述支持调用的应用程序接口对应的直接调用指令,并根据所述组合调用指令和所述直接调用指令生成对应的全局操作指令。
6.一种反向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投屏内容发送至已连接的接收端,并使得所述接收端展示所述投屏内容;
接收所述接收端发送的操作事件;所述操作事件为所述接收端检测到控制操作,并确定所述控制操作的控制类型为输入交互控制时,根据所述控制操作的操作对象和操作轨迹生成;
根据所述操作事件,在屏幕上对所述操作对象控制实施所述操作轨迹。
7.一种反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投屏内容展示模块,用于展示已连接的发送端的投屏内容;
控制类型获取模块,用于当检测到针对所述投屏内容的控制操作时,获取所述控制操作的控制类型;
记录模块,用于当确定所述控制类型为输入交互控制时,记录所述控制操作的操作对象和操作轨迹;
操作事件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操作对象和所述操作轨迹生成操作事件;
操作事件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操作事件发送至发送端,使得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述操作事件在屏幕上对所述操作对象控制实施所述操作轨迹。
8.一种反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投屏内容发送模块,用于将投屏内容发送至已连接的接收端,并使得所述接收端展示所述投屏内容;操作事件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接收端发送的操作事件;所述操作事件为所述接收端检测到控制操作,并确定所述控制操作的控制类型为输入交互控制时,根据所述控制操作的操作对象和操作轨迹生成;
操作事件实施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操作事件,在屏幕上对所述操作对象控制实施所述操作轨迹。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010325106.4A 2020-04-23 2020-04-23 反向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5565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25106.4A CN113556588B (zh) 2020-04-23 2020-04-23 反向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25106.4A CN113556588B (zh) 2020-04-23 2020-04-23 反向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56588A true CN113556588A (zh) 2021-10-26
CN113556588B CN113556588B (zh) 2023-05-05

Family

ID=78129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25106.4A Active CN113556588B (zh) 2020-04-23 2020-04-23 反向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56588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63960A (zh) * 2021-11-22 2022-02-18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大小屏互动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466239A (zh) * 2022-01-30 2022-05-10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投屏控制方法、装置、投屏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243082A (zh) * 2022-07-18 2022-10-25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设备及终端控制方法
CN115390779A (zh) * 2022-08-29 2022-11-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内容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WO2023179129A1 (zh) * 2022-03-24 2023-09-28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投屏设备及基于轨迹提取的设备控制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81613A (zh) * 2012-10-26 2013-03-20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和终端控制方法
CN103150132A (zh) * 2013-02-21 2013-06-12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传屏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071551A (zh) * 2017-04-26 2017-08-18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于智能电视系统中的多屏互动屏幕响应方法
CN108055704A (zh) * 2017-12-22 2018-05-18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交互控制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268197A (zh) * 2016-12-30 2018-07-10 乐视汽车(北京)有限公司 反向控制方法、移动设备、车载显示设备及系统
US20180253179A1 (en) * 2015-09-14 2018-09-06 Baidu Online Network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reen control between terminals and storage medium
CN110312160A (zh) * 2019-06-17 2019-10-08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投屏方法、装置、智能平板、终端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81613A (zh) * 2012-10-26 2013-03-20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和终端控制方法
CN103150132A (zh) * 2013-02-21 2013-06-12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传屏方法及电子设备
US20180253179A1 (en) * 2015-09-14 2018-09-06 Baidu Online Network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reen control between terminals and storage medium
CN108268197A (zh) * 2016-12-30 2018-07-10 乐视汽车(北京)有限公司 反向控制方法、移动设备、车载显示设备及系统
CN107071551A (zh) * 2017-04-26 2017-08-18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于智能电视系统中的多屏互动屏幕响应方法
CN108055704A (zh) * 2017-12-22 2018-05-18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交互控制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312160A (zh) * 2019-06-17 2019-10-08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投屏方法、装置、智能平板、终端及系统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63960A (zh) * 2021-11-22 2022-02-18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大小屏互动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466239A (zh) * 2022-01-30 2022-05-10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投屏控制方法、装置、投屏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179129A1 (zh) * 2022-03-24 2023-09-28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投屏设备及基于轨迹提取的设备控制方法
CN115243082A (zh) * 2022-07-18 2022-10-25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设备及终端控制方法
CN115390779A (zh) * 2022-08-29 2022-11-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内容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WO2024045770A1 (zh) * 2022-08-29 2024-03-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内容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56588B (zh) 2023-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56588B (zh) 反向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023530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haring content,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for performing the method
US9723123B2 (en) Multi-screen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supporting multiple window applications
JP4847619B1 (ja) 出力装置、ソース機器、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システム、出力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US9116658B2 (en) Mobile terminal, image display device mounted on vehicle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using the same
JP6285615B2 (ja) リモートアシスタンス方法、クライアント、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CN112367543B (zh) 显示设备、移动终端、投屏方法及投屏系统
CN113741765B (zh) 页面跳转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CN114286165B (zh) 一种显示设备、移动终端、投屏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8605057B (zh) 显示装置、用户终端装置、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3581759A (zh) 智能终端以及多媒体文件传输展示方法和系统
US20230138804A1 (en) Enhanced video call method and system,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2016534452A (ja) ライトアプリのオフライン更新方法、装置、端末、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CN112905089B (zh) 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KR20170137445A (ko) 파일 공유 방법 및 이를 구현한 전자 장치
US2015022284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file during video call in electronic device
CN113590059A (zh) 一种投屏方法及移动终端
JP2016522952A (ja) 画像伝送の方法、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US20170127120A1 (en) User terminal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JP2011244414A (ja) 表示装置、システム、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CN115623255A (zh) 一种显示设备、终端设备及镜像投屏反控方法
CN111787115B (zh) 服务器、显示设备和文件传输方法
JP5020674B2 (ja) 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表示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表示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CN111782606A (zh) 显示设备、服务器和文件管理方法
CN111787117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显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