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56178B - 提高光声转换效率的空中与水下激光致声通信装置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提高光声转换效率的空中与水下激光致声通信装置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56178B
CN113556178B CN202011435996.0A CN202011435996A CN113556178B CN 113556178 B CN113556178 B CN 113556178B CN 202011435996 A CN202011435996 A CN 202011435996A CN 113556178 B CN113556178 B CN 1135561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ser
pulse
modulation
dhpim
signa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3599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56178A (zh
Inventor
赵扬
李鹏
周志权
赵占峰
陈铖
李迎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eihai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ei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eihai filed Critical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eihai
Priority to CN20201143599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5617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561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561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561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561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01Structural aspects
    • H04B10/503Laser transmitters
    • H04B10/505Laser transmitters using external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16Details of coding or modulation
    • H04B10/524Pulse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1/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sonic, ultra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3/00Transmission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4B3/00 - H04B11/00
    • H04B13/02Transmission system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sists of the earth or a large mass of water thereon, e.g. earth telegraph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声光通信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提高光声转换效率的空中与水下激光致声通信装置及其应用,包括发射机构和接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机构中设有依次相连的DHPIM双头脉冲间隔调制模块、激光激发及扫描控制模块、脉冲CO2激光器,其中脉冲CO2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经光束整形机构处理后,经过空气传输使得激光信号在到达水面后,以光击穿的方式与水介质相互作用,进而把激光脉冲转化成为声波信号在水下向各个方向进行传播;所述接受机构中设有位于水下的光纤水听器,光纤水听器进行声波信号的接收;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有效降低数据丢失或被破译的概率;提高了传输容量和带宽效率,简化系统实现复杂度。

Description

提高光声转换效率的空中与水下激光致声通信装置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声光通信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能够大幅减小系统能耗、提高通信距离、保障通信信息安全性和保密性的提高光声转换效率的空中与水下激光致声通信装置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资源环境的日益变化,海洋逐渐成为国家战略发展的重点。海洋水下目标探测在未来战争中和国民经济生产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如海战中进行实时信息交换、通信联络、指挥控制等,所以在海洋环境下的探测显得十分重要。光声探测技术结合激光与声波的优点,通过机载或船载大功率激光器将激光聚焦于海水中激发声波。采用高能量脉冲CO2激光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光声转换效率,降低能量损耗,高灵敏度的水听器可以接受远距离的传输声波从而提高通信距离。另外,将光束整形为环形可以减小激光在进行跨介质传播时受到的水雾影响,从而提高激光在大气中的穿透度,减小能量损耗,实现远距离激发。光声效应所激发声波的声源级高、声波脉冲窄、频谱范围宽,能够很好地应用于海洋环境并实现精准探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传统空中与海洋通信信号损耗大、安全性较差、通信距离短、困难大等问题,提供一种提高光声转换效率的空中与水下激光致声通信装置及其应用。
本发明通过以下措施达到:
一种提高光声转换效率的空中与水下激光致声通信装置,包括发射机构和接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机构中设有依次相连的DHPIM双头脉冲间隔调制模块、激光激发及扫描控制模块、脉冲CO2激光器,其中脉冲CO2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经光束整形机构处理后,经过空气传输使得激光信号在到达水面后,以光击穿的方式与水介质相互作用,进而把激光脉冲转化成为声波信号在水下向各个方向进行传播;所述接受机构中设有位于水下的光纤水听器,光纤水听器进行声波信号的接收;所述光束整形机构用于实现实心光束到空心光束的变换,设有依次同轴放置的第一平凹透镜、第二平凹透镜、第一圆锥透镜、第二圆锥透镜,其中第一平凹透镜的凹面朝向光传播方向,第二平凹透镜平面朝向光传播方向,第一圆锥透镜的锥面朝向光传播方向,第二圆锥透镜平面朝向光传播方向,光束整形机构中各透镜间距离满足下式:
Figure BDA0002826678020000021
其中,ω0为经由第一平凹透镜和第二平凹透镜组成的扩束准直系统扩束后的光束半径,γ为遮拦比,n为空气与圆锥透镜间的相对折射率,θ为圆锥透镜顶角。
本发明所述光束整形机构中还设有平移台控制机构以及光学导轨,进一步,所述第一圆锥透镜、第二圆锥透镜顶角相同,在第一圆锥透镜、第二圆锥透镜底部安装有平移台,平移台固定在光学导轨上。
本发明所述接收机构设有光纤MEMS水听器、声电转换模块、预处理放大滤波模块及DHPIM解调模块,所述光纤MEMS水听器完成激光声信号的接收,所述声电转换模块将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所述预处理放大滤波模块对电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处理,方便对信号进行解调,所述DHPIM解调模块对脉冲及空时隙位置信息按照映射关系解调数据并输出。
本发明发射机构中所述DHPIM调制模块将RAM(随机存取存储器)中的数据读取并进行缓存,然后将每一个缓存数据进行调制;所述脉冲CO2激光器受控于调制编码的输出信号,实现激光脉冲的发射;所述激光激发及扫描控制模块实现脉冲信号的触发;所述光束整形机构通过圆锥透镜将实心激光束转换为环形空心激光束。
本发明还设有工控机,控制脉冲信号发射频率及能量的工控机输出端经DHPIM调制模块和激光激发扫描控制模块与脉冲CO2激光器的输入端相连,脉冲CO2激光器的输出端经扫描镜及振镜系统后由光束整形机构将实心激光束转换为环形空心激光束,激光束依次通过空气信道和水声信道后与水听器建立无线通信,水听器的输出端经声电转换模块及预处理放大滤波模块后连接DHPIM解调模块的输入端,DHPIM解调模块的输出端与工控机相连。
本发明中激光器为高能量脉冲CO2激光器,脉冲重复频率为1-20Hz,多模下脉冲能量为250mJ,平均功率为5W,脉冲宽度为50~150ns。水听器为光纤MEMS水听器,线性频带宽度为1~10kHz,灵敏度级-210dB(参考值为1V/μPa)。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如上所述提高光声转换效率的空中与水下激光致声通信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发射机构通过DHPIM调制模块将信号数据转换为具有DHPIM调制特征的脉冲序列,调制好的脉冲序列送至激光驱动电路控制激光器发射特定序列的激光脉冲,输出的激光脉冲由光束整形机构将实心激光束转换为环形空心激光束,环形激光束经过空气传输使得激光能量在到达水面之后以光击穿的方式与水介质相互作用,把激光脉冲转化成为声波信号在水下向各个方向进行传播,通过水下任意位置的光纤水听器进行声波信号的接收,声波信号经声电转换为电信号后,经过放大滤波送至DHPIM解调模块的输入端,DHPIM解调模块提取数字序列信号中的脉冲及空时隙位置信息并通过相应的映射关系转换为数据组,实现从空中到水下的信号传输,进行信息的传输从而实现水声通信。
本发明所述提高光声转换效率的空中与水下激光致声通信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DHPIM调制模块完成二进制序列的串并进行转换,二进制转变为十进制,将调制数据缓存起来,每一个调制数据都由其对应的十进制由双头脉冲间隔调制方式判断头时隙脉冲宽度,通过计数生成不同脉宽,再根据调制数据通过计数产生信息时隙数和保护时隙数,对缓存所有数据完成调制,再将二进制序列转换为时隙序列输出,从而完成信号的调制;
步骤2:DHPIM调制模块输出的调制信号经驱动电路加载于脉冲CO2激光器驱动模块,输出不同时隙类型的脉冲激光信号;
步骤3:光束整形机构通过圆锥透镜将实心激光束转换为环形空心激光束;
步骤4:激光脉冲经过大气信道到达水面,以光击穿的方式与水介质实现相互作用,进而把激光脉冲转化成为声波信号在水下向各个方向进行传播;
步骤5:声波信号经过水声信道进行传播,由水听器接收声波信号,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并经滤波放大电路后输出到DHPIM解调模块;
步骤6:DHPIM解调模块对接收到的序列信号进行解调,在检测到脉冲信号后进入有效信号检测状态,根据接收到的起始脉冲时隙计算信息时隙和保护时隙的个数,将这些信息映射为原始信源并进行存储,对解调数据进行串转换后输出二进制信息。
本发明所述步骤1中,DHPIM调制采用两种不同脉冲宽度的起始脉冲,其后加入1-2个保护时隙和调制信息时隙数目,其中调制信息取决于与调制数据相对应的十进制编码,Sk作为DHPIM调制后符号,k为调制符号对应的十进制数,dk为信息帧中信息时隙的个数,M为调制阶数,符号Sk由头部时隙与dk个空时隙组成,其中:
Figure BDA0002826678020000041
头部时隙由(α+1)个时隙组成(α为正整数),分别使用H1和H2来表示。H1由脉冲宽度为2/α个时隙与(α/2+1)个保护时隙所组成;H2由脉冲宽度为α个时隙与1个保护时隙所组成,当k<2M-1时,Sk头部时隙为H1,否则为H2
DHPIM帧结构在第n帧时以矩形脉冲开始,起始时间t=Tn,持续时间为τ,其中τ=(1+hn)αTs/2,其中,hn∈{0,1},n代表第n帧,DHPIM的脉冲由式(2)所示:
Figure BDA0002826678020000042
其中A为脉冲幅值,Ts为保护时隙,rect为矩形函数数学表达式,如式(3)所示:
Figure BDA0002826678020000043
第n帧起始时间定义为:
Figure BDA0002826678020000044
其中T0为n=0时起始脉冲的时间,dk∈{0,1,...(2M-1-1)}表示第k帧的信息时隙表示的十进制值;
DHPIM信号平均符号长度为头脉冲序列长度与dk最大值和的一半,即为:
Figure BDA0002826678020000045
头脉冲的平均宽度为/>
Figure BDA0002826678020000046
则/>
Figure BDA0002826678020000047
其中,p(0)、p(1)分别表示发送“0”和“1”的概率;
在峰值功率为Pt的条件下,DHPIM调制的误时隙率表示为:
Figure BDA0002826678020000051
其中,g为信道传输衰减,σ为标准差,Q函数定义为:
Figure BDA0002826678020000052
另外,通过误包率衡量DHPIM调制的差错性能,当检测到一个时隙出错,则认为整个包出错,误包率定义如下:
Figure BDA0002826678020000053
其中,Pse为误时隙率,N为一个包内比特数,Lave为一个符号所包含的平均时隙数,M为调制阶数;
调制方式差错性能与门限检测器判决门限λ相关,最优检测门限即使得系统误码率达到最小的λ值,对式(4)求导且令
Figure BDA0002826678020000054
可得DHPIM调制在峰值功率为Pt下的最优检测门限:
Figure BDA0002826678020000055
一般地,还需要考虑平均发射功率与差错性能的关系,DHPIM调制峰值功率与平均功率关系如下:
Figure BDA0002826678020000056
在相同的平均发射功率P的条件下,DHPIM调制的最优检测门限λ'为:
Figure BDA0002826678020000057
本发明所述步骤1中,DHPIM调制具体过程为:首先将要发射的4bit/symbol数据按顺序写入RAM,当RAM写满后停止写入,此时利用读控制信号在RAM中读取出若干个4位数据并存入缓存器,依次调制数据,根据该调制独有的码字特征和作为停止位而加入的最后一个脉冲可以明确调制完成的时间,接下来读控制信号重新读取下一组超帧数据并放入缓存器,继续进行上述过程,完成数据缓存与调制的时钟控制,最终将所有数据调制完成。
本发明所述步骤6中,DHPIM解调具体过程为:检测到第一个脉冲信号时,进入解调状态,首先将解调的数据存储到缓存器,然后继续检测有效信息,当检测到停止位时,表示这若干个数据信息检测已完成,此时缓存器存储了所有数据,超帧解调结束,在输入的有效时钟下可以将数据存储至RAM,下个时钟开始新的空时隙检测与数据解调,最终将所有脉冲信号转化为数据信息,解调的每一超帧数据存储至RAM。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激光器输出随机变化的脉冲调制信号,且信号呈现无规律状态,能够有效降低数据丢失或被破译的概率。(2)采用DHPIM调制解调技术,提高了传输容量和带宽效率,而且不需要符号同步,一定程度上简化系统实现复杂度。另外还可以采用更高的调制阶数来进一步提高功率利用率,是一种高效调制方式,在激光水下致声通信的应用上具有较大优势。(3)采用脉冲CO2激光器时,其光声转换效率可达10%左右,相对于Nd:YAG固体激光器3%左右的光声转换效率有了较大提高。另外光纤MEMS水听器具有良好的低频响应灵敏度,接收到声信号主频低、带宽窄,使得通信距离大幅提升。(4)光束整形机构通过圆锥透镜将实心激光束转换为环形空心激光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水面水雾对于激光束的影响,从而降低能量损耗。(5)水下信道中,水听器可放置于水下可探测范围内的任何位置,具有机动灵活的特点。(6)针对空中-水下通信环境的特点,保障通信双方之间的通信安全性,提高通信双方的通讯质量,克服环境干扰下存在的通信困难。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方法流程图。
附图3为本发明双头脉冲间隔调制模块框图。
附图4为本发明DHPIM解调模块框图。
附图5为本发明中光束变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脉冲CO2激光器1,第一平凹透镜2、第二平凹透镜3、第一圆锥透镜4、第二圆锥透镜5、平移台控制机构6、光学导轨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1示出了一种提高光声转换效率的空中与水下激光致声通信装置,包括发射机构及接收机构,所述发射机构包括双头脉冲间隔调制(DHPIM)模块、脉冲CO2激光器、激光激发及扫描控制模块以及光束整形机构,接收机构包括光纤MEMS水听器、声电转换模块、预处理放大滤波模块及DHPIM解调模块;
其中,所述DHPIM调制模块将RAM(随机存取存储器)中的数据读取并进行缓存,然后将每一个缓存数据进行调制;
所述脉冲CO2激光器受控于调制编码的输出信号,实现激光脉冲的发射;
所述激光激发及扫描控制模块实现脉冲信号的触发;
所述光束整形机构通过圆锥透镜将实心激光束转换为环形空心激光束;
所述光纤MEMS水听器完成激光声信号的接收;
所述声电转换模块将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所述预处理放大滤波模块对电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处理,方便对信号进行解调;
所述DHPIM解调模块对脉冲及空时隙位置信息按照映射关系解调数据并输出;
所述发射机构及接收机构通过空气中激光激发超声波与水下致发声波相结合进行通信。
本发明工作原理:通过DHPIM调制模块将信号数据转换为具有DHPIM调制特征的脉冲序列,调制好的脉冲序列送至激光驱动电路则可以控制激光器发射特定序列的激光脉冲,输出的激光脉冲经扫描镜及振镜系统后由光束整形机构将实心激光束转换为环形空心激光束,环形激光束经过空气传输使得激光能量在到达水面之后以光击穿的方式与水介质实现相互作用,进而把激光脉冲转化成为声波信号在水下向各个方向进行传播,通过水下任意位置的光纤水听器进行声波信号的接收,声波信号经声电转换为电信号后经过简单的放大滤波送至DHPIM解调模块的输入端,解调系统提取数字序列信号中的脉冲及空时隙位置信息并通过相应的映射关系转换为数据组,从而实现从空中到水下的信号传输,进而进行信息的传输从而实现水声通信。
附图2示出了一种上述提高光声转换效率的空中与水下激光致声通信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DHPIM调制模块完成二进制序列的串并进行转换,二进制转变为十进制,将调制数据缓存起来,每一个调制数据都由其对应的十进制由双头脉冲间隔调制方式判断头时隙脉冲宽度,通过计数生成不同脉宽,再根据调制数据通过计数产生信息时隙数和保护时隙数,对缓存所有数据完成调制,再将二进制序列转换为时隙序列输出,从而完成信号的调制;
步骤(2):DHPIM调制模块输出的调制信号经驱动电路加载于脉冲CO2激光器驱动模块,输出不同时隙类型的脉冲激光信号;
步骤(3):光束整形机构通过圆锥透镜将实心激光束转换为环形空心激光束;
步骤(4):激光脉冲经过大气信道到达水面,以光击穿的方式与水介质实现相互作用,进而把激光脉冲转化成为声波信号在水下向各个方向进行传播;
步骤(5):声波信号经过水声信道进行传播,由水听器接收声波信号,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并经滤波放大电路后输出到DHPIM解调模块;
步骤(6):DHPIM解调模块对接收到的序列信号进行解调,在检测到脉冲信号后进入有效信号检测状态,根据接收到的起始脉冲时隙计算信息时隙和保护时隙的个数,将这些信息映射为原始信源并进行存储,对解调数据进行串转换后输出二进制信息。
在步骤(1)中,DHPIM调制采用两种不同脉冲宽度的起始脉冲,其后加入1-2个保护时隙和调制信息时隙数目,其中调制信息取决于与调制数据相对应的十进制编码。Sk作为DHPIM调制后符号,k为调制符号对应的十进制数,dk为信息帧中信息时隙的个数,M为调制阶数,符号Sk由头部时隙与dk个空时隙组成,其中:
Figure BDA0002826678020000081
头部时隙由(α+1)个时隙组成(α为正整数),分别使用H1和H2来表示。H1由脉冲宽度为2/α个时隙与(α/2+1)个保护时隙所组成;H2由脉冲宽度为α个时隙与1个保护时隙所组成。当k<2M-1时,Sk头部时隙为H1,否则为H2
DHPIM帧结构在第n帧时以矩形脉冲开始,起始时间t=Tn,持续时间为τ,其中τ=(1+hn)αTs/2,其中,hn∈{0,1},n代表第n帧。DHPIM的脉冲可由式(2)所示:
Figure BDA0002826678020000091
其中A为脉冲幅值,Ts为保护时隙,rect为矩形函数数学表达式,如式(3)所示:
Figure BDA0002826678020000092
第n帧起始时间定义为:
Figure BDA0002826678020000093
其中T0为n=0时起始脉冲的时间,dk∈{0,1,...(2M-1-1)}表示第k帧的信息时隙表示的十进制值。
DHPIM信号平均符号长度为头脉冲序列长度与dk最大值和的一半,即为:
Figure BDA0002826678020000094
头脉冲的平均宽度为/>
Figure BDA0002826678020000095
则/>
Figure BDA0002826678020000096
其中,p(0)、p(1)分别表示发送“0”和“1”的概率。
在峰值功率为Pt的条件下,DHPIM调制的误时隙率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2826678020000097
其中,g为信道传输衰减,σ为标准差,Q函数定义为:
Figure BDA0002826678020000098
另外,通过误包率衡量DHPIM调制的差错性能,当检测到一个时隙出错,则认为整个包出错,误包率定义如下:
Figure BDA0002826678020000099
其中,Pse为误时隙率,N为一个包内比特数,Lave为一个符号所包含的平均时隙数,M为调制阶数。
调制方式差错性能与门限检测器判决门限λ相关。最优检测门限即使得系统误码率达到最小的λ值,对式(4)求导且令
Figure BDA0002826678020000101
可得DHPIM调制在峰值功率为Pt下的最优检测门限:
Figure BDA0002826678020000102
一般地,还需要考虑平均发射功率与差错性能的关系。DHPIM调制峰值功率与平均功率关系如下:
Figure BDA0002826678020000103
在相同的平均发射功率P的条件下,DHPIM调制的最优检测门限λ'为:
Figure BDA0002826678020000104
如附图3所示,本发明中信号调制模块的执行流程如下:首先将要发射的4bit/symbol数据按顺序写入RAM,当RAM写满后停止写入。此时利用读控制信号在RAM中读取出若干个4位数据并存入缓存器,依次调制数据,根据该调制独有的码字特征和作为停止位而加入的最后一个脉冲可以明确调制完成的时间,接下来读控制信号重新读取下一组超帧数据并放入缓存器,继续进行上述过程,完成数据缓存与调制的时钟控制,最终将所有数据调制完成。
如附图4所示,本发明中信号解调模块的执行流程:当检测到第一个脉冲信号时,进入解调状态。首先将解调的数据存储到缓存器,然后继续检测有效信息,当检测到停止位时,表示这若干个数据信息检测已完成,此时缓存器存储了所有数据,超帧解调结束。在输入的有效时钟下可以将数据存储至RAM,下个时钟开始新的空时隙检测与数据解调,最终将所有脉冲信号转化为数据信息,解调的每一超帧数据存储至RAM。
图5示出了光束整形结构装置:包括脉冲CO2激光器1,第一平凹透镜2、第二平凹透镜3组成的扩束准直系统,第一圆锥透镜4、第二圆锥透镜5,平移台控制机构6和光学导轨7;其中第一圆锥透镜4、第二圆锥透镜5顶角相同,在两透镜底部安装有平移台,平移台固定在光学导轨上。
具体实现过程为:CO2激光器1放置于光学导轨上,沿激光传播方向依次同轴放置由第一平凹透镜2(凹面朝向光传播方向)、第二平凹透镜3(平面朝向光传播方向)组成的扩束准直系统,第一圆锥透镜4(锥面朝向光传播方向)、第二圆锥透镜5(平面朝向光传播方向),从而实现实心光束到空心光束的变换。
光束整形装置的各透镜间距离应满足:
Figure BDA0002826678020000111
其中,ω为经由平凹透镜2、3组成的扩束准直系统扩束后的光束半径,γ为遮拦比,n为空气与圆锥透镜间的相对折射率,θ为圆锥透镜顶角。
在本发明中,发射机构使用脉冲CO2激光器输出并通过圆锥透镜光束整形发射环形激光束,接收系统使用光纤MEMS水听器,能量损耗大大减小,通信距离大幅提升;另外,通信双方按照一定频率及特性的激光信号进行信息交互即可保障通信双方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实现开放信道环境下的通信,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Claims (7)

1.一种提高光声转换效率的空中与水下激光致声通信装置,包括发射机构和接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机构中设有依次相连的DHPIM双头脉冲间隔调制模块、激光激发及扫描控制模块、脉冲CO2激光器,其中脉冲CO2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经光束整形机构处理后,经过空气传输使得激光信号在到达水面后,以光击穿的方式与水介质相互作用,进而把激光脉冲转化成为声波信号在水下向各个方向进行传播;所述接收机构中设有位于水下的光纤水听器,光纤水听器进行声波信号的接收;所述光束整形机构用于实现实心光束到空心光束的变换,设有依次同轴放置的第一平凹透镜、第二平凹透镜、第一圆锥透镜、第二圆锥透镜,其中第一平凹透镜的凹面朝向光传播方向,第二平凹透镜平面朝向光传播方向,第一圆锥透镜的锥面朝向光传播方向,第二圆锥透镜平面朝向光传播方向,光束整形机构中各透镜间距离满足下式:
Figure QLYQS_1
其中,ω0为经由第一平凹透镜和第二平凹透镜组成的扩束准直系统扩束后的光束半径,γ为遮拦比,n为空气与圆锥透镜间的相对折射率,θ为圆锥透镜顶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光声转换效率的空中与水下激光致声通信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束整形机构中还设有平移台控制机构以及光学导轨,所述第一圆锥透镜、第二圆锥透镜顶角相同,在第一圆锥透镜、第二圆锥透镜底部安装有平移台,平移台固定在光学导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光声转换效率的空中与水下激光致声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机构设有光纤MEMS水听器、声电转换模块、预处理放大滤波模块及DHPIM解调模块,所述光纤MEMS水听器完成激光声信号的接收,所述声电转换模块将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所述预处理放大滤波模块对电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处理,方便对信号进行解调,所述DHPIM解调模块对脉冲及空时隙位置信息按照映射关系解调数据并输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光声转换效率的空中与水下激光致声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发射机构中所述DHPIM调制模块将RAM(随机存取存储器)中的数据读取并进行缓存,然后将每一个缓存数据进行调制;所述脉冲CO2激光器受控于调制编码的输出信号,实现激光脉冲的发射;所述激光激发及扫描控制模块实现脉冲信号的触发;所述光束整形机构通过圆锥透镜将实心激光束转换为环形空心激光束。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提高光声转换效率的空中与水下激光致声通信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发射机构通过DHPIM调制模块将信号数据转换为具有DHPIM调制特征的脉冲序列,调制好的脉冲序列送至激光驱动电路控制激光器发射特定序列的激光脉冲,输出的激光脉冲由光束整形机构将实心激光束转换为环形空心激光束,环形激光束经过空气传输使得激光能量在到达水面之后以光击穿的方式与水介质相互作用,把激光脉冲转化成为声波信号在水下向各个方向进行传播,通过水下任意位置的光纤水听器进行声波信号的接收,声波信号经声电转换为电信号后,经过放大滤波送至DHPIM解调模块的输入端,DHPIM解调模块提取数字序列信号中的脉冲及空时隙位置信息并通过相应的映射关系转换为数据组,实现从空中到水下的信号传输,进行信息的传输从而实现水声通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提高光声转换效率的空中与水下激光致声通信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高光声转换效率的空中与水下激光致声通信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DHPIM调制模块完成二进制序列的串并进行转换,二进制转变为十进制,将调制数据缓存起来,每一个调制数据都由其对应的十进制由双头脉冲间隔调制方式判断头时隙脉冲宽度,通过计数生成不同脉宽,再根据调制数据通过计数产生信息时隙数和保护时隙数,对缓存所有数据完成调制,再将二进制序列转换为时隙序列输出,从而完成信号的调制;
步骤2:DHPIM调制模块输出的调制信号经驱动电路加载于脉冲CO2激光器驱动模块,输出不同时隙类型的脉冲激光信号;
步骤3:光束整形机构通过圆锥透镜将实心激光束转换为环形空心激光束;
步骤4:激光脉冲经过大气信道到达水面,以光击穿的方式与水介质实现相互作用,进而把激光脉冲转化成为声波信号在水下向各个方向进行传播;
步骤5:声波信号经过水声信道进行传播,由水听器接收声波信号,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并经滤波放大电路后输出到DHPIM解调模块;
步骤6:DHPIM解调模块对接收到的序列信号进行解调,在检测到脉冲信号后进入有效信号检测状态,根据接收到的起始脉冲时隙计算信息时隙和保护时隙的个数,将这些信息映射为原始信源并进行存储,对解调数据进行串转换后输出二进制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提高光声转换效率的空中与水下激光致声通信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DHPIM调制采用两种不同脉冲宽度的起始脉冲,其后加入1-2个保护时隙和调制信息时隙数目,其中调制信息取决于与调制数据相对应的十进制编码,Sk作为DHPIM调制后符号,k为调制符号对应的十进制数,dk为信息帧中信息时隙的个数,M为调制阶数,符号Sk由头部时隙与dk个空时隙组成,其中:
Figure QLYQS_2
头部时隙由(α+1)个时隙组成(α为正整数),分别使用H1和H2来表示;H1由脉冲宽度为2/α个时隙与(α/2+1)个保护时隙所组成;H2由脉冲宽度为α个时隙与1个保护时隙所组成,当k<2M-1时,Sk头部时隙为H1,否则为H2
DHPIM帧结构在第n帧时以矩形脉冲开始,起始时间t=Tn,持续时间为τ,其中τ=(1+hn)αTs/2,其中,hn∈{0,1},n代表第n帧,DHPIM的脉冲由式(2)所示:
Figure QLYQS_3
其中A为脉冲幅值,Ts为保护时隙,rect为矩形函数数学表达式,如式(3)所示:
Figure QLYQS_4
第n帧起始时间定义为:
Figure QLYQS_5
其中T0为n=0时起始脉冲的时间,dk∈{0,1,...(2M-1-1)}表示第k帧的信息时隙表示的十进制值;
DHPIM信号平均符号长度为头脉冲序列长度与dk最大值和的一半,即为:
Figure QLYQS_6
头脉冲的平均宽度为/>
Figure QLYQS_7
则/>
Figure QLYQS_8
其中,p(0)、p(1)分别表示发送“0”和“1”的概率;
在峰值功率为Pt的条件下,DHPIM调制的误时隙率表示为:
Figure QLYQS_9
其中,g为信道传输衰减,σ为标准差,Q函数定义为:
Figure QLYQS_10
另外,通过误包率衡量DHPIM调制的差错性能,当检测到一个时隙出错,则认为整个包出错,误包率定义如下:
Figure QLYQS_11
其中,Pse为误时隙率,N为一个包内比特数,Lave为一个符号所包含的平均时隙数,M为调制阶数;
调制方式差错性能与门限检测器判决门限λ相关,最优检测门限即使得系统误码率达到最小的λ值,对式(4)求导且令
Figure QLYQS_12
可得DHPIM调制在峰值功率为Pt下的最优检测门限:
Figure QLYQS_13
还需要考虑平均发射功率与差错性能的关系,DHPIM调制峰值功率与平均功率关系如下:
Figure QLYQS_14
在相同的平均发射功率P的条件下,DHPIM调制的最优检测门限λ'为:
Figure QLYQS_15
CN202011435996.0A 2020-12-10 2020-12-10 提高光声转换效率的空中与水下激光致声通信装置及其应用 Active CN1135561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35996.0A CN113556178B (zh) 2020-12-10 2020-12-10 提高光声转换效率的空中与水下激光致声通信装置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35996.0A CN113556178B (zh) 2020-12-10 2020-12-10 提高光声转换效率的空中与水下激光致声通信装置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56178A CN113556178A (zh) 2021-10-26
CN113556178B true CN113556178B (zh) 2023-06-23

Family

ID=78129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35996.0A Active CN113556178B (zh) 2020-12-10 2020-12-10 提高光声转换效率的空中与水下激光致声通信装置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561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26428A (zh) * 2022-03-03 2022-07-08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空海跨介质直接双向通信方法
CN114844575B (zh) * 2022-05-07 2023-02-21 天津大学 一种水空跨介质无线双向通信方法
CN114826430B (zh) * 2022-06-23 2022-09-23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激光跨介质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1321A (zh) * 2008-04-23 2008-09-10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应用于水下目标探测的激光声装置及探测方法
JP2013211731A (ja) * 2012-03-30 2013-10-10 Outstanding Technology:Kk 水中発散光通信装置
CN104852772A (zh) * 2015-04-29 2015-08-19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激光跳频水下致声数字通信系统与方法
CN108462538A (zh) * 2018-03-07 2018-08-28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跳时隙的激光水下致声数字通信系统与方法
CN111025326A (zh) * 2019-11-28 2020-04-17 天津津航技术物理研究所 跨水空介质激光致声遥感探测方法
KR102171300B1 (ko) * 2020-07-31 2020-10-28 국방과학연구소 수중 음파 발생 장치 및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18160B2 (en) * 2011-09-16 2014-05-06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Multi-carrrier optical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based on DAPSK
US9154234B2 (en) * 2013-10-09 2015-10-06 Northrop Grumman Systems Corporation Extended range undersea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1321A (zh) * 2008-04-23 2008-09-10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应用于水下目标探测的激光声装置及探测方法
JP2013211731A (ja) * 2012-03-30 2013-10-10 Outstanding Technology:Kk 水中発散光通信装置
CN104852772A (zh) * 2015-04-29 2015-08-19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激光跳频水下致声数字通信系统与方法
CN108462538A (zh) * 2018-03-07 2018-08-28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跳时隙的激光水下致声数字通信系统与方法
CN111025326A (zh) * 2019-11-28 2020-04-17 天津津航技术物理研究所 跨水空介质激光致声遥感探测方法
KR102171300B1 (ko) * 2020-07-31 2020-10-28 국방과학연구소 수중 음파 발생 장치 및 방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入射角度对激光诱导水等离子体声信号特性的影响;石啸松;中国激光;第47卷(第6期);全文 *
微型全固态绿光激光器的准直研究;张妹玉;;时代农机(09);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56178A (zh) 2021-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56178B (zh) 提高光声转换效率的空中与水下激光致声通信装置及其应用
CN113556177B (zh) 跨介质的空中至水下激光致声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8462538B (zh) 一种跳时隙的激光水下致声数字通信系统与方法
US20210314071A1 (en) Optical to acoustic communications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4852772A (zh) 激光跳频水下致声数字通信系统与方法
CN114844575B (zh) 一种水空跨介质无线双向通信方法
US7613074B1 (en) Non-linear optoacoustic narrowband communications technique
Ji et al. Photoacoustic communication from the air to underwater based on low-cost passive relays
CN109586807A (zh) 空-水通讯方法及装置
CN204559587U (zh) 激光跳频水下致声数字通信系统
CN111025326A (zh) 跨水空介质激光致声遥感探测方法
Islam et al. A peak detection based OOK photoacoustic modulation scheme for air to underwater communication
CN213634007U (zh) 光束整形装置及空中与水下激光致声通信装置
Chen et al. Underwater acoustic micromodem for underwater Internet of Things
CN108521307B (zh) 一种海浪高度自适应的激光致声水下通信系统
CN218041403U (zh) 空气到水跨介质激光致声通信装置
Blackmon et al. Remote, aerial, trans-layer, linear and non-linear downlink underwater acoustic communication
US11082127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coustic laser communications
CN108872994B (zh) 面向水下目标探测的光声混合雷达系统
CN108833022B (zh) 通信测距共用光学系统的海浪高度自适应水下通信系统
CN219678477U (zh) 一种空气到水跨介质激光致声通信装置
Kumar Securing underwat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slam et al. An Efficient Pulse Position Modulation Scheme to Improve the Bit Rate of Photoacoustic Communication
CN117650852A (zh) 水到空气跨介质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其信号处理方法
CN106788762A (zh) 语音信号字符化编码控制的可变重频激光调制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