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54251A - 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54251A
CN113554251A CN202010327994.3A CN202010327994A CN113554251A CN 113554251 A CN113554251 A CN 113554251A CN 202010327994 A CN202010327994 A CN 202010327994A CN 113554251 A CN113554251 A CN 1135542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generation
generation load
pumped storage
storage power
power pl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2799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聂涌泉
王科
陈凯
金朝意
徐克强
胡亚平
杜旭
何越
陈根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2799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54251A/zh
Publication of CN1135542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542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5Needs-based resource requirements planning or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4Forecasting or optimis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or management purposes, e.g. linear programming or "cutting stock probl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从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中获取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运行数据以及多个抽水蓄能电厂的运行参数;确定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预测发电负荷以及计划发电负荷;确定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发电负荷偏差;生成与各个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将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发送至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本方法通过获取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运行数据和多个抽水蓄能电厂的运行参数,确定了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发电负荷偏差;并按照多个抽水蓄能电厂的运行参数的不同分别生成不同的分配指令,提高了在负荷需求变化大的时对发电负荷偏差分配的效率和准确性。

Description

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抽水蓄能电站具有启动迅速、功率调节速度快、反向功率调节等特点,可以为电网提供保障和支撑,减少功率不平衡等不确定因素对电网的冲击,缓解电网调节压力。抽水蓄能电站系统极强的调节能力,可以迅速支撑起电网的功率缺额,因此抽水蓄能电站系统的实时调度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存在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操作中,当负荷需求变化出现明显波动时,需要根据各个抽水蓄能电厂的运行情况进行调度,将负荷波动产生的偏差合理地分配给各个抽水蓄能电厂;在做出具体的调度决定时,需要结合经验数据并参考大量的历史数据,这些数据的参考价值较低,导致发电负荷分配的准确率较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一种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中获取所述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运行数据以及多个抽水蓄能电厂的运行参数;
根据所述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运行数据,确定所述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预测发电负荷以及计划发电负荷;
根据所述预测发电负荷以及所述计划发电负荷,确定所述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发电负荷偏差;
根据所述发电负荷偏差以及所述多个抽水蓄能电厂的运行参数,生成与各个所述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
将与各个所述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发送至所述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所述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用于根据与各个所述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控制对应的抽水蓄能电厂调整发电负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运行数据还包括所述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实际发电负荷;
在根据所述预测发电负荷以及所述计划发电负荷,确定所述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发电负荷偏差之前,还包括:
检测第一判断差值和第二判断差值是否均大于预设阈值;所述第一判断差值为所述预测发电负荷与所述实际发电负荷的差值,所述第二判断差值为所述计划发电负荷与所述实际发电负荷的差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预测发电负荷以及所述计划发电负荷,确定所述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发电负荷偏差,包括:
若所述第一判断差值和所述第二判断差值均大于所述预设阈值,则获取所述预测发电负荷与所述计划发电负荷之间的差值,作为所述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初始发电负荷偏差;
根据所述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运行数据,确定所述发电负荷偏差的调整范围;
根据所述发电负荷偏差的调整范围,对所述初始发电负荷偏差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初始发电负荷偏差,作为所述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发电负荷偏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运行数据包括:所述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上调备用容量需求值以及下调备用容量需求值;各个所述抽水蓄能电厂中的抽水蓄能机组的上调备用容量提供值以及下调备用容量提供值;各个所述抽水蓄能电厂中的抽水蓄能机组的调节容量上限值以及调节容量下限值;各个所述水蓄能电厂的可抽发小时数以及可调节容量值;
根据所述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运行数据,确定所述发电负荷偏差的调整范围,包括:
根据所述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上调备用容量需求值以及下调备用容量需求值、各个所述抽水蓄能电厂中的抽水蓄能机组的上调备用容量提供值以及下调备用容量提供值,确定第一调整范围;
根据所述各个所述抽水蓄能电厂中的抽水蓄能机组的调节容量上限值以及调节容量下限值,确定第二调整范围;
根据各个所述水蓄能电厂的可抽发小时数以及可调节容量值,确定第三调整范围;
根据所述第一调整范围、第二调整范围、第三调整范围,确定所述发电负荷偏差的调整范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发电负荷偏差以及所述多个抽水蓄能电厂的运行参数,生成与各个所述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包括:
从所述多个抽水蓄能电厂的运行参数中,分别获取与各个所述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分配因子;
根据所述分配因子以及所述发电负荷偏差,确定各个所述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
根据所述各个所述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生成与各个所述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将与各个所述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发送至所述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返回的所述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的执行结果;
根据所述执行结果生成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日志。
一种发电负荷偏差分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从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中获取所述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运行数据以及多个抽水蓄能电厂的运行参数;
发电负荷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运行数据,确定所述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预测发电负荷以及计划发电负荷;
负荷偏差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测发电负荷以及所述计划发电负荷,确定所述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发电负荷偏差;
分配指令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发电负荷偏差以及所述多个抽水蓄能电厂的运行参数,生成与各个所述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
分配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将与各个所述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发送至所述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所述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用于根据与各个所述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控制对应的抽水蓄能电厂调整发电负荷。
一种发电负荷偏差分配系统,包括:通过网络相互连接的服务器和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所述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还连接有多个抽水蓄能电厂;
所述服务器,用于执行所述的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方法的步骤;
所述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与各个所述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根据与各个所述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控制对应的抽水蓄能电厂调整发电负荷。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从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中获取所述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运行数据以及多个抽水蓄能电厂的运行参数;
根据所述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运行数据,确定所述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预测发电负荷以及计划发电负荷;
根据所述预测发电负荷以及所述计划发电负荷,确定所述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发电负荷偏差;
根据所述发电负荷偏差以及所述多个抽水蓄能电厂的运行参数,生成与各个所述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
将与各个所述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发送至所述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所述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用于根据与各个所述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控制对应的抽水蓄能电厂调整发电负荷。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从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中获取所述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运行数据以及多个抽水蓄能电厂的运行参数;
根据所述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运行数据,确定所述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预测发电负荷以及计划发电负荷;
根据所述预测发电负荷以及所述计划发电负荷,确定所述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发电负荷偏差;
根据所述发电负荷偏差以及所述多个抽水蓄能电厂的运行参数,生成与各个所述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
将与各个所述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发送至所述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所述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用于根据与各个所述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控制对应的抽水蓄能电厂调整发电负荷。
上述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从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中获取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运行数据以及多个抽水蓄能电厂的运行参数;根据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运行数据,确定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预测发电负荷以及计划发电负荷;根据预测发电负荷以及计划发电负荷,确定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发电负荷偏差;根据发电负荷偏差以及多个抽水蓄能电厂的运行参数,生成与各个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将与各个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发送至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用于根据与各个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控制对应的抽水蓄能电厂调整发电负荷,控制对应的抽水蓄能电厂调整发电负荷。本方法通过获取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运行数据和多个抽水蓄能电厂的运行参数,确定了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发电负荷偏差;并按照多个抽水蓄能电厂的运行参数的不同分别生成不同的分配指令,提高了在负荷需求变化大的时对发电负荷偏差分配的效率和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方法的应用场景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根据预测发电负荷以及计划发电负荷,确定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发电负荷偏差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运行数据,确定发电负荷偏差的调整范围的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生成与各个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的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发电负荷偏差分配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仅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可以理解地,“第一\第二\第三”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第一\第二\第三”区分的对象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本发明实施例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模块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模块,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模块,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模块。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在本文中提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的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该应用环境包括服务器11,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12,抽水蓄能电厂13;服务器11与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12通过网络连接,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还连接有多个抽水蓄能电厂13连接。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12从各个连接的抽水蓄能电厂13中获取抽水蓄能电厂13中各个机组的运行数据和抽水蓄能电厂13整体的运行数据,并将获取到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得到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12的运行数据和多个抽水蓄能电厂13的运行参数。服务器11根据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12的运行数据以及多个抽水蓄能电厂13的运行参数对发电负荷偏差进行分配,确保多个抽水蓄能电厂13组成的发电系统整体运转正常。服务器11可以用独立的服务器或者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来实现。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及上述的各设备装置的连接或信息传输对象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说明情况,具体实施中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其他改进,本申请对应用环境的其他情形不做具体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服务器11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从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中获取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运行数据以及多个抽水蓄能电厂的运行参数。
其中,抽水蓄能电厂是利用电力负荷低谷时的电能抽水至上水库,在电力负荷高峰期再放水至下水库发电的水电站;能够同时控制多个抽水蓄能电厂的系统即为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运行数据以及多个抽水蓄能电厂的运行参数均可以数据池或数据库的进行存储。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可以根据数据池中的数据,直接提供包括但不限于系统负荷预测、实际负荷、计划发电、二次调频备用限值等信息,以及根据实际需要对若干数据处理分析后的进阶数据。
具体实现中,服务器定期或实时从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中获取运行数据和多个抽水蓄能电厂的运行参数。直接获取运行数据和运行参数的方式确保了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所采用的数据准确且符合实际情况,提高了在负荷需求变化大的时对发电负荷偏差分配的效率和准确性。
步骤22,根据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运行数据,确定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预测发电负荷以及计划发电负荷。
其中,预测发电负荷是根据各个抽水蓄能电厂实时的运行情况得出的能反应短期时刻内情况的预测值;计划发电负荷是根据预先设置好的计划在某一时刻的数值;两者的差值可以反映出短期抽水蓄能电厂系统整体的负荷需求变化。需要说明的是,计划发电负荷和预测发电负荷依赖于具体的时间取值,而预测发电负荷又是根据当前的实时运行数据确定,变动应较为频繁,具体应用时可以用时间范围进行约束。
具体实现中,服务器获取到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运行数据,并从中获取预测发电负荷以及计划发电负荷,也可以根据运行数据重新计算得到预测发电负荷。本步骤通过分析或读取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运行数据,确定了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预测发电负荷以及计划发电负荷,为后续的步骤提供了基于实际情况的数据参考,提高了在负荷需求变化大的时对发电负荷偏差分配的效率和准确性。
步骤23,根据预测发电负荷以及计划发电负荷,确定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发电负荷偏差。
其中,发电负荷偏差是预测发电负荷以及计划发电负荷之间的差值,对发电负荷偏差的消纳是维护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例如,当前的发电负荷为100,预测在5分钟后会达到120,而原计划5分钟后的发电负荷为90,则5分钟后会产生30个单位的发电负荷偏差;可以通过控制各个抽水蓄能电厂根据自身实际运行情况调整发电计划来弥补上述的差值。
具体实现中,服务器根据获取到的预测发电负荷以及计划发电负荷,并计算出差值,并跟据各个抽水蓄能电厂的实际运行情况对发电负荷偏差进行修正,得到合理的发电负荷偏差,并生成分配计划。本步骤通过确定预测发电负荷与计划发电负荷之间的差值,确定调度的具体偏差数值,提高了在负荷需求变化大的时对发电负荷偏差分配的效率和准确性。
步骤24,根据发电负荷偏差以及多个抽水蓄能电厂的运行参数,生成与各个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
其中,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是服务器生成的用于调整多个抽水蓄能电厂运行情况的命令;抽水蓄能电厂的运行参数是抽水蓄能电厂在建成时的一系列性能指标的集合,包括各机组的参数和抽水蓄能电厂的整体参数。
具体实现中,服务器根据各个抽水蓄能电厂的运行参数,确定各个抽水蓄能电厂消纳发电负荷偏差的能力,并对发电负荷偏差进行合理分配,并生成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本步骤同时考虑了系统整体的发电负荷偏差和各个抽水蓄能电厂的运行参数,优化地针对不同抽水蓄能电厂的特性生成相应分配计划,提高了在负荷需求变化大的时对发电负荷偏差分配的效率和准确性。
步骤25,将与各个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发送至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用于根据与各个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控制对应的抽水蓄能电厂调整发电负荷。
具体实现中,服务器将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发送至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根据指令的具体记载内容分别向对应的抽水蓄能电厂发出调整发电负荷的控制命令,实现对抽水蓄能电厂发电负荷的调整,完成了发电负荷偏差的分配。本步骤通过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集中控制多个抽水蓄能电厂的特性,高效地完成了发电负荷偏差的分配,提高了在负荷需求变化大的时对发电负荷偏差分配的效率和准确性。
上述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从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中获取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运行数据以及多个抽水蓄能电厂的运行参数;根据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运行数据,确定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预测发电负荷以及计划发电负荷;根据预测发电负荷以及计划发电负荷,确定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发电负荷偏差;根据发电负荷偏差以及多个抽水蓄能电厂的运行参数,生成与各个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将与各个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发送至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用于根据与各个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控制对应的抽水蓄能电厂调整发电负荷,控制对应的抽水蓄能电厂调整发电负荷。本方法通过获取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运行数据和多个抽水蓄能电厂的运行参数,确定了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发电负荷偏差;并按照多个抽水蓄能电厂的运行参数的不同分别生成不同的分配指令,提高了在负荷需求变化大的时对发电负荷偏差分配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运行数据还包括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实际发电负荷;上述步骤23,在根据预测发电负荷以及计划发电负荷,确定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发电负荷偏差之前,还包括:检测第一判断差值和第二判断差值是否均大于预设阈值;第一判断差值为预测发电负荷与实际发电负荷的差值,第二判断差值为计划发电负荷与实际发电负荷的差值。
其中,通过预设阈值为服务器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提供了条件;预设阈值可以是二次调频备用容量限值,二次调频备用容量是指系统为维护稳定运行情况下可以调节的备用机组容量。
具体实现中,第一判断差值为预测发电负荷与实际发电负荷的差值,即
Figure BDA0002463907090000101
式中,Pfore为系统负荷预测;Ppre为实际负荷;
Figure BDA0002463907090000102
为二次调频备用容量上限;
第二判断差值为计划发电负荷与实际发电负荷的差值,即
Figure BDA0002463907090000103
式中,Pplan为计划发电;Ppre为实际负荷;
Figure BDA0002463907090000104
为二次调频备用容量上限。
若第一判断差值和第二判断差值均大于预设阈值,即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所能够提供的维护稳定运行情况下可以调节的备用机组容量不足以支持即将到来的发电负荷偏差时,才会进行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本实施例提高了在负荷需求变化大的时对发电负荷偏差分配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上述步骤23,根据预测发电负荷以及计划发电负荷,确定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发电负荷偏差,包括:
步骤31,若第一判断差值和第二判断差值均大于预设阈值,则获取预测发电负荷与计划发电负荷之间的差值,作为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初始发电负荷偏差;
步骤32,根据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运行数据,确定发电负荷偏差的调整范围;
步骤33,根据发电负荷偏差的调整范围,对初始发电负荷偏差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初始发电负荷偏差,作为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发电负荷偏差。
其中,初始发电负荷偏差是预测发电负荷与计划发电负荷之间的差值,但还未根据抽水蓄能电厂的实际情况进行过修正调整;发电负荷偏差的调整范围是根据抽水蓄能电厂的运行数据得出的多方面的限制条件,该限制条件能够保证各个抽水蓄能电厂及其机组在设计条件下安全运行,不会因被分配过多的负荷偏差而超负荷运转导致设备损坏。
具体实现中,若第一判断差值和第二判断差值均大于预设阈值,则服务器根据预测发电负荷与计划发电负荷的差值计算初始发电负荷偏差,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获得:
Figure BDA0002463907090000111
式中,Padj为初始发电负荷偏差;Pfore为预测发电负荷;Pplan为计划发电负荷;初始发电负荷偏差可以取偏差持续时间超过15分钟的成分组成,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时间的设置。服务器根据运行数据确定出发电负荷偏差的调整范围,并根据调整范围对超出范围的部分初始发电负荷偏差进行调整;而经过调整后的初始发电负荷偏差即为最终用于分配的发电负荷偏差。本实施例通过发电负荷偏差的调整范围对发电负荷偏差进行限制,确保各个抽水蓄能电厂在自身条件限制下安全运行,提高了在负荷需求变化大的时对发电负荷偏差分配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运行数据包括: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上调备用容量需求值以及下调备用容量需求值;各个抽水蓄能电厂中的抽水蓄能机组的上调备用容量提供值以及下调备用容量提供值;各个抽水蓄能电厂中的抽水蓄能机组的调节容量上限值以及调节容量下限值;各个水蓄能电厂的可抽发小时数以及可调节容量值;
如图4所示,上述步骤32,根据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运行数据,确定发电负荷偏差的调整范围,包括:
步骤41,根据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上调备用容量需求值以及下调备用容量需求值、各个抽水蓄能电厂中的抽水蓄能机组的上调备用容量提供值以及下调备用容量提供值,确定第一调整范围;
步骤42,根据各个抽水蓄能电厂中的抽水蓄能机组的调节容量上限值以及调节容量下限值,确定第二调整范围;
步骤43,根据各个水蓄能电厂的可抽发小时数以及可调节容量值,确定第三调整范围;
步骤44,根据第一调整范围、第二调整范围、第三调整范围,确定发电负荷偏差的调整范围。
其中,第一调整范围、第二调整范围、第三调整范围均是考虑到不同方面而设置的多个限制条件。
具体实现中,第一调整范围通过下面的方式获得:
Figure BDA0002463907090000121
式中,
Figure BDA0002463907090000122
为第k台机组在t时刻上调备用容量提供值;
Figure BDA0002463907090000123
为t时刻系统上调备用容量需求值;
Figure BDA0002463907090000124
为第k台机组在t时刻下调备用容量提供值;
Figure BDA0002463907090000125
为t时刻系统下调备用容量需求值。
第二调整范围通过下面的方式获得:
Figure BDA0002463907090000131
式中,
Figure BDA0002463907090000132
为第k台机组在t时刻调节容量上限值;
Figure BDA0002463907090000137
为第k台机组在t时刻调节容量下限值。
第三调整范围通过下面的方式获得:
Figure BDA0002463907090000134
式中,
Figure BDA0002463907090000135
为第i个抽水蓄能电厂t时刻可抽发小时数;
Figure BDA0002463907090000136
为第i个抽水蓄能电厂t时刻可调节容量值。
综合考虑上述三个调整范围即可得到发电负荷偏差的调整范围。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多个不同方面的调整范围对初始发电负荷偏差进行调整,保证各个抽水蓄能电厂及其机组在设计条件下安全运行,不会因被分配过多的负荷偏差而超负荷运转导致设备损坏。提高了在负荷需求变化大的时对发电负荷偏差分配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上述步骤24,根据发电负荷偏差以及多个抽水蓄能电厂的运行参数,生成与各个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包括:
步骤51,从多个抽水蓄能电厂的运行参数中,分别获取与各个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分配因子;
步骤52,根据分配因子以及发电负荷偏差,确定各个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
步骤53,根据各个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生成与各个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
其中,分配因子是根据经济调度、合理分配原则,对抽水蓄能电厂参与发电负荷偏差分配作出的权重调整。
具体实现中,服务器从获取到的多个抽水蓄能电厂的运行参数中,分别获取分配因子;根据分配因子将发电负荷偏差按照合理的比例分配给各个抽水蓄能电厂;具体的分配结果可由下述方式获得:
Figure BDA0002463907090000141
式中,αi为第i个抽水蓄能电厂分配因子,满足
Figure BDA0002463907090000142
Figure BDA0002463907090000143
为第i个抽水蓄能电厂t时刻可调节容量。根据各个抽水蓄能电厂分配的发电负荷偏差生成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本实施例通过分配因子进一步对发电负荷偏差进行分配调整,确保了各个机组的正常运行,提高了在负荷需求变化大的时对发电负荷偏差分配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25,在将与各个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发送至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之后,还包括:接收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返回的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的执行结果;根据执行结果更新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日志。
其中,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日志记录有每次进行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时的各项数据,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日志的记录内容对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进行评估和调整。执行结果是抽水蓄能电厂在收到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后的执行情况的集合,也可以是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分配指令的情况。
具体实现中,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根据各个抽水蓄能电厂对指令执行情况的反馈,生成执行结果;执行结果包含有大量的运行数据和运行参数;服务器从执行结果中提取所需要的数据,并相应记录在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日志中。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日志,对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每次分配操作进行记录,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日志的记录内容对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进行评估和调整,对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进行针对性的改进,提高了在负荷需求变化大的时对发电负荷偏差分配的效率和准确性。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2-5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2-5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提供了一种发电负荷偏差分配装置,包括:数据获取模块61、发电负荷确定模块62、负荷偏差确定模块63、分配指令生成模块64、分配指令发送模块65,其中:
数据获取模块61,用于从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中获取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运行数据以及多个抽水蓄能电厂的运行参数;
发电负荷确定模块62,用于根据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运行数据,确定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预测发电负荷以及计划发电负荷;
负荷偏差确定模块63,用于根据预测发电负荷以及计划发电负荷,确定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发电负荷偏差;
分配指令生成模块64,用于根据发电负荷偏差以及多个抽水蓄能电厂的运行参数,生成与各个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
分配指令发送模块65,用于将与各个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发送至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用于根据与各个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控制对应的抽水蓄能电厂调整发电负荷。
在一个实施例中,发电负荷偏差分配装置还包括预设阈值判断模块,用于检测第一判断差值和第二判断差值是否均大于预设阈值;第一判断差值为预测发电负荷与实际发电负荷的差值,第二判断差值为计划发电负荷与实际发电负荷的差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负荷偏差确定模块63还用于若第一判断差值和第二判断差值均大于预设阈值,则获取预测发电负荷与计划发电负荷之间的差值,作为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初始发电负荷偏差;根据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运行数据,确定发电负荷偏差的调整范围;根据发电负荷偏差的调整范围,对初始发电负荷偏差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初始发电负荷偏差,作为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发电负荷偏差。
在一个实施例中,负荷偏差确定模块63还用于根据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上调备用容量需求值以及下调备用容量需求值、各个抽水蓄能电厂中的抽水蓄能机组的上调备用容量提供值以及下调备用容量提供值,确定第一调整范围;根据各个抽水蓄能电厂中的抽水蓄能机组的调节容量上限值以及调节容量下限值,确定第二调整范围;根据各个水蓄能电厂的可抽发小时数以及可调节容量值,确定第三调整范围;根据第一调整范围、第二调整范围、第三调整范围,确定发电负荷偏差的调整范围。
在一个实施例中,分配指令生成模块64还用于从多个抽水蓄能电厂的运行参数中,分别获取与各个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分配因子;根据分配因子以及发电负荷偏差,确定各个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根据各个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生成与各个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
在一个实施例中,发电负荷偏差分配装置还包括日志更新模块,用于接收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返回的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的执行结果;根据执行结果更新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日志。
上述各个实施例,通过从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中获取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运行数据以及多个抽水蓄能电厂的运行参数;根据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运行数据,确定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预测发电负荷以及计划发电负荷;根据预测发电负荷以及计划发电负荷,确定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发电负荷偏差;根据发电负荷偏差以及多个抽水蓄能电厂的运行参数,生成与各个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将与各个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发送至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用于根据与各个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控制对应的抽水蓄能电厂调整发电负荷,控制对应的抽水蓄能电厂调整发电负荷。本方法通过获取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运行数据和多个抽水蓄能电厂的运行参数,确定了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发电负荷偏差;并按照多个抽水蓄能电厂的运行参数的不同分别生成不同的分配指令,提高了在负荷需求变化大的时对发电负荷偏差分配的效率和准确性。
关于发电负荷偏差分配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发电负荷偏差分配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发电负荷偏差分配系统,包括:通过网络相互连接的服务器11和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12;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12还连接有多个抽水蓄能电厂13;
服务器11,用于执行本申请任意实施例的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方法的步骤;
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12,用于接收服务器11发送的与各个抽水蓄能电厂13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根据与各个抽水蓄能电厂13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控制对应的抽水蓄能电厂13调整发电负荷。
本实施例,通过从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中获取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运行数据以及多个抽水蓄能电厂的运行参数;根据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运行数据,确定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预测发电负荷以及计划发电负荷;根据预测发电负荷以及计划发电负荷,确定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发电负荷偏差;根据发电负荷偏差以及多个抽水蓄能电厂的运行参数,生成与各个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将与各个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发送至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用于根据与各个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控制对应的抽水蓄能电厂调整发电负荷,控制对应的抽水蓄能电厂调整发电负荷。本方法通过获取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运行数据和多个抽水蓄能电厂的运行参数,确定了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发电负荷偏差;并按照多个抽水蓄能电厂的运行参数的不同分别生成不同的分配指令,提高了在负荷需求变化大的时对发电负荷偏差分配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7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和数据库。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数据。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7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从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中获取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运行数据以及多个抽水蓄能电厂的运行参数;
根据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运行数据,确定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预测发电负荷以及计划发电负荷;
根据预测发电负荷以及计划发电负荷,确定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发电负荷偏差;
根据发电负荷偏差以及多个抽水蓄能电厂的运行参数,生成与各个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
将与各个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发送至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用于根据与各个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控制对应的抽水蓄能电厂调整发电负荷。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根据用户信息,确定用户在设定区域内的行为轨迹信息,包括:提取用户信息中的用户位置信息,对用户位置信息进行分析,得到当前行动路径;根据当前行动路径,确定用户在设定区域内的行为轨迹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检测第一判断差值和第二判断差值是否均大于预设阈值;第一判断差值为预测发电负荷与实际发电负荷的差值,第二判断差值为计划发电负荷与实际发电负荷的差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若第一判断差值和第二判断差值均大于预设阈值,则获取预测发电负荷与计划发电负荷之间的差值,作为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初始发电负荷偏差;根据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运行数据,确定发电负荷偏差的调整范围;根据发电负荷偏差的调整范围,对初始发电负荷偏差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初始发电负荷偏差,作为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发电负荷偏差。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根据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上调备用容量需求值以及下调备用容量需求值、各个抽水蓄能电厂中的抽水蓄能机组的上调备用容量提供值以及下调备用容量提供值,确定第一调整范围;根据各个抽水蓄能电厂中的抽水蓄能机组的调节容量上限值以及调节容量下限值,确定第二调整范围;根据各个水蓄能电厂的可抽发小时数以及可调节容量值,确定第三调整范围;根据第一调整范围、第二调整范围、第三调整范围,确定发电负荷偏差的调整范围。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从多个抽水蓄能电厂的运行参数中,分别获取与各个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分配因子;根据分配因子以及发电负荷偏差,确定各个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根据各个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生成与各个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接收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返回的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的执行结果;根据执行结果更新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日志。
上述各个实施例,服务器通过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通过对发电负荷偏差分配的方法,提高了在负荷需求变化大的时对发电负荷偏差分配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从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中获取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运行数据以及多个抽水蓄能电厂的运行参数;
根据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运行数据,确定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预测发电负荷以及计划发电负荷;
根据预测发电负荷以及计划发电负荷,确定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发电负荷偏差;
根据发电负荷偏差以及多个抽水蓄能电厂的运行参数,生成与各个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
将与各个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发送至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用于根据与各个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控制对应的抽水蓄能电厂调整发电负荷。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根据用户信息,确定用户在设定区域内的行为轨迹信息,包括:提取用户信息中的用户位置信息,对用户位置信息进行分析,得到当前行动路径;根据当前行动路径,确定用户在设定区域内的行为轨迹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检测第一判断差值和第二判断差值是否均大于预设阈值;第一判断差值为预测发电负荷与实际发电负荷的差值,第二判断差值为计划发电负荷与实际发电负荷的差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若第一判断差值和第二判断差值均大于预设阈值,则获取预测发电负荷与计划发电负荷之间的差值,作为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初始发电负荷偏差;根据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运行数据,确定发电负荷偏差的调整范围;根据发电负荷偏差的调整范围,对初始发电负荷偏差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初始发电负荷偏差,作为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发电负荷偏差。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根据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上调备用容量需求值以及下调备用容量需求值、各个抽水蓄能电厂中的抽水蓄能机组的上调备用容量提供值以及下调备用容量提供值,确定第一调整范围;根据各个抽水蓄能电厂中的抽水蓄能机组的调节容量上限值以及调节容量下限值,确定第二调整范围;根据各个水蓄能电厂的可抽发小时数以及可调节容量值,确定第三调整范围;根据第一调整范围、第二调整范围、第三调整范围,确定发电负荷偏差的调整范围。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从多个抽水蓄能电厂的运行参数中,分别获取与各个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分配因子;根据分配因子以及发电负荷偏差,确定各个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根据各个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生成与各个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接收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返回的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的执行结果;根据执行结果更新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日志。
上述各个实施例,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其存储的计算机程序,通过对发电负荷偏差分配的方法,提高了在负荷需求变化大的时对发电负荷偏差分配的效率和准确性。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或光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从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中获取所述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运行数据以及多个抽水蓄能电厂的运行参数;
根据所述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运行数据,确定所述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预测发电负荷以及计划发电负荷;
根据所述预测发电负荷以及所述计划发电负荷,确定所述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发电负荷偏差;
根据所述发电负荷偏差以及所述多个抽水蓄能电厂的运行参数,生成与各个所述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
将与各个所述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发送至所述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所述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用于根据与各个所述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控制对应的抽水蓄能电厂调整发电负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数据还包括所述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实际发电负荷;
在根据所述预测发电负荷以及所述计划发电负荷,确定所述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发电负荷偏差之前,还包括:
检测第一判断差值和第二判断差值是否均大于预设阈值;所述第一判断差值为所述预测发电负荷与所述实际发电负荷的差值,所述第二判断差值为所述计划发电负荷与所述实际发电负荷的差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预测发电负荷以及所述计划发电负荷,确定所述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发电负荷偏差,包括:
若所述第一判断差值和所述第二判断差值均大于所述预设阈值,则获取所述预测发电负荷与所述计划发电负荷之间的差值,作为所述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初始发电负荷偏差;
根据所述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运行数据,确定所述发电负荷偏差的调整范围;
根据所述发电负荷偏差的调整范围,对所述初始发电负荷偏差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初始发电负荷偏差,作为所述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发电负荷偏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运行数据包括:所述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上调备用容量需求值以及下调备用容量需求值;各个所述抽水蓄能电厂中的抽水蓄能机组的上调备用容量提供值以及下调备用容量提供值;各个所述抽水蓄能电厂中的抽水蓄能机组的调节容量上限值以及调节容量下限值;各个所述水蓄能电厂的可抽发小时数以及可调节容量值;
根据所述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运行数据,确定所述发电负荷偏差的调整范围,包括:
根据所述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上调备用容量需求值以及下调备用容量需求值、各个所述抽水蓄能电厂中的抽水蓄能机组的上调备用容量提供值以及下调备用容量提供值,确定第一调整范围;
根据所述各个所述抽水蓄能电厂中的抽水蓄能机组的调节容量上限值以及调节容量下限值,确定第二调整范围;
根据各个所述水蓄能电厂的可抽发小时数以及可调节容量值,确定第三调整范围;
根据所述第一调整范围、第二调整范围和第三调整范围,确定所述发电负荷偏差的调整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发电负荷偏差以及所述多个抽水蓄能电厂的运行参数,生成与各个所述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包括:
从所述多个抽水蓄能电厂的运行参数中,分别获取与各个所述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分配因子;
根据所述分配因子以及所述发电负荷偏差,确定各个所述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
根据所述各个所述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生成与各个所述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与各个所述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发送至所述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返回的所述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的执行结果;
根据所述执行结果更新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日志。
7.一种发电负荷偏差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从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中获取所述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运行数据以及多个抽水蓄能电厂的运行参数;
发电负荷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运行数据,确定所述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预测发电负荷以及计划发电负荷;
负荷偏差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测发电负荷以及所述计划发电负荷,确定所述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的发电负荷偏差;
分配指令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发电负荷偏差以及所述多个抽水蓄能电厂的运行参数,生成与各个所述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
分配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将与各个所述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发送至所述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所述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用于根据与各个所述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控制对应的抽水蓄能电厂调整发电负荷。
8.一种发电负荷偏差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网络相互连接的服务器和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所述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还连接有多个抽水蓄能电厂;
所述服务器,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方法的步骤;
所述抽水蓄能电厂控制系统,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与各个所述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根据与各个所述抽水蓄能电厂对应的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指令,控制对应的抽水蓄能电厂调整发电负荷。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010327994.3A 2020-04-23 2020-04-23 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 Pending CN1135542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27994.3A CN113554251A (zh) 2020-04-23 2020-04-23 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27994.3A CN113554251A (zh) 2020-04-23 2020-04-23 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54251A true CN113554251A (zh) 2021-10-26

Family

ID=781294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27994.3A Pending CN113554251A (zh) 2020-04-23 2020-04-23 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5425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08303A (zh) * 2023-05-22 2023-06-23 天宇正清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设备数据的检修计划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7267725A (zh) * 2023-11-07 2023-12-22 广州环投从化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焚烧垃圾的炉排负荷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25280A (zh) * 2014-02-27 2014-05-28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抽水蓄能机组自主启停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4682393A (zh) * 2015-02-03 2015-06-03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抽水蓄能电站机组自动发电和自动抽水的控制方法
CN106026080A (zh) * 2016-05-23 2016-10-12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一种电厂发电量自动控制系统和方法
WO2018059096A1 (zh) * 2016-09-30 2018-04-05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类电源发电计划组合决策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8599190A (zh) * 2017-12-25 2018-09-28 赫普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对电网进行调频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890767A (zh) * 2019-11-28 2020-03-17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抽水蓄能电厂均衡调度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25280A (zh) * 2014-02-27 2014-05-28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抽水蓄能机组自主启停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4682393A (zh) * 2015-02-03 2015-06-03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抽水蓄能电站机组自动发电和自动抽水的控制方法
CN106026080A (zh) * 2016-05-23 2016-10-12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一种电厂发电量自动控制系统和方法
WO2018059096A1 (zh) * 2016-09-30 2018-04-05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类电源发电计划组合决策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8599190A (zh) * 2017-12-25 2018-09-28 赫普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对电网进行调频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890767A (zh) * 2019-11-28 2020-03-17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抽水蓄能电厂均衡调度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科;刘恺;程哲;邱生敏;: "抽水蓄能电厂日前联合优化调度策略研究", 云南电力技术, no. 01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08303A (zh) * 2023-05-22 2023-06-23 天宇正清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设备数据的检修计划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6308303B (zh) * 2023-05-22 2023-08-29 天宇正清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设备数据的检修计划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7267725A (zh) * 2023-11-07 2023-12-22 广州环投从化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焚烧垃圾的炉排负荷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92365B2 (ja) 電力制御システム、方法及び制御装置
US20110218693A1 (en) Electric power leveling controller
CN113554251A (zh) 发电负荷偏差分配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
JP6734756B2 (ja) 蓄電池制御システム及び電力供給システム
CN116757877B (zh) 新能源接入配电网的电网线损降损优化方法及系统
KR20220134380A (ko) 실시간 유연자원 최적 배분 시스템 및 방법
KR20190063198A (ko) 에너지 수요 동적 관리 시스템 및 그 동작방법
TWI811434B (zh) 電池儲能系統
CN115186916A (zh) 负荷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102636457B1 (ko) Ess 및 그 ess의 제어 방법
KR20170079513A (ko) 전력 공급 제어방법 및 시스템
KR102332937B1 (ko) 지역 기반 에너지 저장 장치의 제어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에너지 관리 방법
JP6808891B2 (ja) 電力貯蔵装置の運転制御システム、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257124B2 (ja) 電力管理装置、電力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電力管理方法
US11128166B2 (en) Predictive operational planning in a microgrid taking into account high-load time windows of a main electricity grid
CN111988961B (zh) 一种机柜温度控制方法以及控制系统
RU2793398C2 (ru) Аккумуляторная система накопления энергии
KR20190107888A (ko) 제로 에너지 타운 피크 전력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CN113705874B (zh) 新能源电网演化预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852134B (zh) 基于电网运行约束的网络受限容量评估方法及装置
JP5763499B2 (ja) 内燃力発電機運転制御装置及び方法
CN113902214A (zh) 一种考虑需求侧管理的电源规划优化方法及系统
JP2018019482A (ja) 電力制御システム、電力制御方法及び電力制御装置
CN117498394A (zh) 储能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介质
JP2023086572A (ja) 蓄電池制御装置、蓄電池制御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